全国劳动模范事迹材料(完整版) 全国劳动模范事迹材料全国劳动模范事迹材料个人简介:马春和,男,1946年10月出生,汉族,中专,1966年务农,红星乡农民技术员主要事迹:马春和同志是鸡西市鸡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国劳动模范事迹材料(完整版) ,供大家参考。
全国劳动模范事迹材料
全国劳动模范事迹材料
个人简介:
马春和,男,1946年10月出生,汉族,中专,1966年务农,红星乡农民技术员
主要事迹:
马春和同志是鸡西市鸡冠区红星乡一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农民技术员。从1965年开始,他率先承包起村集体果园,带领广大农民发展果树生产。历经40个春秋,现自家果园面积已发展到100亩,全乡果园面积已达到6000亩,成为了全市远近闻名的果树大王,技术能手。
一、吃尽辛苦,换取今日丰硕的成果
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不是偶然的,对于马春和而言,也同样如此。在他从事果树生产的漫长岁月里,马春和带领家人,起早贪黑忙碌在果园里,剪枝、施肥、打药,春夏秋三季和果园捆绑在一起。多产果是马春和一直追求的目标。为了心中这个目标,他付出了常人所未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在果树生产关键时期,他几乎与他的果树“形影不离”。由于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他的手皲裂出血了,他不叫痛;他的腰直不起来了,他也不叫累。记的有一次,在给果树剪枝时,由于长时间超附荷劳作,一不留心,手被剪刀划成了大口子,鲜血直流。他的家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忙劝他快去村卫生所好好消毒、上药包扎上。而他却若无其事地说:
“我没那么娇惯,一点小伤,没事的”。草草包扎后,继续干他的活儿。用他的话说:
1、2号、新梨3号、南果梨、大慈梨、提子葡萄等优质新品种,并逐步向周边果农推广。目前,这些果树新品种在红星乡的栽培面积达已5000多亩,极大地推进了红星乡果树改良的进程。
四、自己富了不算富,带动乡亲们富了才算真正富
马春和同志致富不忘众乡亲。多年来,他利用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果树生产管理经验,默默无闻地为红星乡广大果农无偿服务。在农闲时节,他召集果农到自家果园中进行现场传授经验,进行技术培训,向他们讲解果树的新品种、新技术,还把自己多年引进试验成功的十几个果树品种无偿向广大种植户推广、传授。全乡各村果树种植户只要遇到技术上的难题,都会向他求教,他总是有求必应,积极帮助解决。许传敏是红星乡又一果树生产大户,他家的果树面积现有50多亩。多年来,由于技术不通、管理落后,使得果树产量一直不高,去年他愁眉苦脸地找到马春和,马春和二话没话,亲临许传敏家果园现场观看、查找原因,最终他发现许家的果树是由于施肥不到位,才导致果树营养不良,生长后劲不足。加之病虫害的防治不到位,致使产量低下。症结找到了,他又教会许传敏如何改变现状走出困境的方法。现在,许传敏家果树产量比原先年增产201X公斤,年收入增加了201X元。在马春和这个技术能手的带动下,周围邻里30户也从事了果树生产,使全乡100多户果农迈上了致富路。
——记海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曹书明
曹书明同志自任海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六年来,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改革,把一度陷入困境濒临淘汰的企业打造成省内名副其实的龙头品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企业产值、纳税额每年分别以38.48%、452%的速度递增,不但填补了784万余元的历史亏损,清偿了近3亿元的历史债务,而且盈利增幅较大,企业发展态势喜人,品牌效应彰显,经济运行质量在强化管理中实现了质的飞跃。201X年,企业承接工程量46.44亿元,比201X年增长388.8%;完成产值26.1亿元,比201X年增长453.8%;年上缴纳税款突破亿元大关,缴纳社会保险费1191万元,分别比201X年增长752%和176%;员工收入增长较201X年增长180%。均创历史新高。上述令人瞩目的成就,使企业在省内龙头地位得到确立和巩固。企业先后被评为海南30强企业第七名、海南省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企业、中国创新型示范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和
“十五”全国建筑业技术创新先进单位。海南省图书馆项目荣获鲁班奖,实现了海南省国有建筑企业的历史性突破。曹书明也荣获了中国百名行业风云人物奖和中国创新型杰出企业家、海南省十大经济风云人物和海南省第四届十大功勋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一、以人为本,实行企业机制创新改革。201X年前,海南建总由
于历史包袱沉重,债务缠身,入不敷支,甚至工资都难于发放,企业举步维艰。201X年1月,振兴企业的历史重任落在了曹书明肩上,他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竭尽全力领导企业走出低谷再造辉煌。他以机制创新改革为切入点,以人为本,创立新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实行垂直划线管理,注重发挥领导班子成员的决策作用,重要事项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模式,整合优化管理处室和人才资源;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对人事、管理、分配等三项制度进行改革,以岗定员,绩效管理,废除大锅饭的平均分配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用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去凝聚员工的思维理念和职业行为,提髙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共建和谐文明企业;建立健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若干规定》等管理制度63条,用制度约束、规范决策团队和全体员工的职业行为,主动对接适应市场。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得到班子成员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拥护,经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市场机制创新实践,企业逐步建立起了以市场为导向、经营为龙头、管理为基础、技术为保证的竞争模式。改革当年就实现产值、利润翻番,企业经济止跌回升,初步形成了领军海南建筑市场的旗舰。
二、以经营为龙头,致力于扩大市场份额和塑造管理品牌。曹书明同志坚持以经营为龙头,立足本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全国各地及海外拓展市场份额,延伸产业链,增添经济增长点,成绩斐然。201X年产值占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的38.69%,省外和中非、布隆迪、几内亚比绍等国际经援项目成效显著,企业品牌的含金量得到了充实。在生产管理上,注重塑造管理品牌,他结合三大认证体系的运行的实
践,不断优化质量、安全、技术措施,总结管理绩效,堵塞管理漏洞,升华管理技巧,提高管理质量,促使施工现场管理升级,并在南亚广场项目上创造了月建15层楼的超深圳速度,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海南省图书馆项目荣获“鲁班奖”。先后出色地完成了海南省图书馆等一大批“高、精、尖”项目的设计施工,创省优、市优工程百余项,约占同期评比的4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全省同行业中稳居榜首,一个负债累累、濒临淘汰的企业被打造成省内龙头品牌。
三、以发展为目的,积极应对破解债务难题。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积淀太深,如不妥善解决,将严重地制约企业的改革发展。曹书明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中化解风险、解决问题。对内强化管理,对外拓展经营,在企业发展中不断构筑企业积累平台,成功地化解了结算中心集资款、仙泉大厦集资款等数十个棘手问题。201X年,在已偿还6000余万历史债务的情况下又要偿还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1.8亿元的历史债务,由于企业有效资产匮乏,形势十分严峻,企业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曹书明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团结班子成员,依靠企业团队的智慧和力量,通过艰辛不懈的努力偿还了债务,渡过了最为困难的偿债难关,化解了危机。
四、以身作则,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曹书明身为海建总党委书记,处处以身作则,廉洁奉公、自律,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共产党员博大的情怀关爱职工,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他关心职工的疾苦,做职工的贴心人。上任以来,企业投入近2千万元解决职工住房、养老、医疗和就业问题,解除职工后顾之忧;帮助机械厂、车队、一公司等单位解决
了困扰企业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的稳定;他注重职工队伍建设,把发展人才资源和建设优质工程结合起来,几年来投入再教育经费760万元,受训职工达7200人次,培养了近千名专业技术人才,在建设众多优质工程的同时,为企业为社会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履行了“建一个项目,育一批人才,树一座丰碑”的承诺。他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企业捐赠助残、助学、救灾等910万元。他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善于学习,精于思考,以儒家的风范把建筑行业改革发展中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与企业文化很好地融为一体,撰写了《论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点线面》等26篇获奖论文;创作司徽司标等作品,丰富企业形象建设内函。其作品集《岁月的流痕》作为先进性教育材料赠予基层党组织,所创作的廉政歌曲《自己设套自己钻》获省纪委举办的廉政歌曲创作一等奖并在人民网上推介。几年来企业用于精神文明的开支约2100万元。在他的率先垂范下,讲学习讲文明蔚然成风,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职工和谐安居乐业,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祥和景象,企业被建设部评为海南省唯一的全国建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几年来,曹书明同志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带领海建职工战胜重重困难,走出逆境,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振兴海南建筑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欢迎阅读其他
附送: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主要先进事迹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主要先进事迹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主要先进事迹
**同志在农村基层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岗位上,把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民致共同富裕之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当作党和政府嘱托的神圣使命,用开拓进取的实干家精神谱写了人生的新篇章。
一、精心打造村级经济三大支柱。**充分利用、发挥**村优越的环境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以“村办工业、特色农业、旅游和劳务输出”为支柱的村级经济,先后引进资金5000多万元,把24家村办经济实体和35家私营企业整合成以“钢铁铸造为龙头;以神农种业、龙升粮油合作社为基础;以旅游休闲和劳务输出为补充”的村办经济三大经济支柱。初步实现了村办企业与民营企业发展相配套,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相呼应,村容村貌建设和新农村改造建设相促进。201X年底,该村已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
3.5亿元,上缴国家税金480万元,村级经济纯收入125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9200元。
二、带领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针对**村典型农业村的特点,引导全村农民兴办“良种繁育示范区”、“3万亩无公害优质粮油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生态粮油生产基地”“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在全村开展“一帮一”帮扶活动,全村78个特困户种有65户跟上了与村民共同富裕的步伐,其它13户特困户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改善。在他的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