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心得体会 > 校本教研心得体会总结,校本教研培训活动心得(4篇)(范文推荐)

校本教研心得体会总结,校本教研培训活动心得(4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1-16 11:18:03 心得体会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本教研心得体会总结,校本教研培训活动心得(4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校本教研心得体会总结,校本教研培训活动心得(4篇)(范文推荐)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校本教研心得体会总结 校本教研培训活动心得篇一

校本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形中,在真实的教学情形中发现题目,分析题目和解决题目,很多教学题目,假如脱离了具体的教学情形去抽象地谈论,是轻易做到的,但意义却不大。校本教研夸大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所有教师的权利和责任。只要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教学工作,并且在这个进程中不断进步和解决教学实践题目的能力,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进步才有真实的可能。

由于教学研究直接的目的就是进步教学质量,增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所以,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理念中重要一点,我以为就是解决教师自己的题目、真实的题目和实际的题目。在教学中如何把发现的题目提升为校本教研的题目,再把课题研究的成果利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增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进步。

因此,通过学习和自己对校本教研的理解,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自己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重视引课的艺术:引课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多媒体教具,挂图、设问等,一定要有创意,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配上音乐录象等,把抽象难以理解的题目,利用形象的动画设计,使学生很轻易接受并加深理解

在采取以上各种教学手段的每节课的教学中,做到随时发现题目,随时记录,找出题目的所在,叫做补改吧,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解决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题目,固然之前每节课后也都写教学反思,但只是流于情势,没有把课上出现的题目真实的记录下来,通过这次的学习、讨论,自己深有启发,对每节课后,一定写出具体的教学反思,有情形描写、题目分析、对策构想,既要针对教学的闪光点、失误点、困惑点进行反思,使之具有针对性,把反思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重视理性思考,使之具有深入性,做到课课有反思,构成理论性题目,再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总之,通过学习,自己以为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题目是校本教研的点火器,教学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发动机,二者相互依托,相互增进,是教师专业素质进步不可缺少的两个部份。

校本教研心得体会总结 校本教研培训活动心得篇二

我参加了本次中山区华东师大培训班的活动,让我在教育教学上有了很大的认识,下面就谈谈自己对校本教研的理解和感想。

校本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景中,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许多教学问题,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教学情景去抽象地谈论,是容易做到的,但意义却不大。校本教研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所有教师的权利和责任。只要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教学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和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

因为教学研究直接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所以,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理念中重要一点,我认为就是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实际的问题。在教学中如何把发现的问题提升为校本教研的问题,再把课题研究的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通过学习以及自己对校本教研的理解,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自己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注重引课的艺术:引课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多媒体教具,挂图、设问等,一定要有创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配上音乐录象等,把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利用形象的动画设计,使学生很容易接受并加深理解

在采取以上各种教学手段的每节课的教学中,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记录,找出问题的所在,叫做补改吧,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解决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虽然以前每节课后也都写教学反思,但只是流于形式,没有把课上出现的问题真正的记录下来,通过这次的学习、讨论,自己深有启发,对于每节课后,一定写出详细的教学反思,有情景描述、问题分析、对策构想,既要针对教学的闪光点、失误点、困惑点进行反思,使之具有针对性,把反思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注重理性思考,使之具有深刻性,做到课课有反思,形成理论性问题,再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总之,通过学习,自己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是校本教研的点火器,教学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发动机,两者互相依靠,相互促进,是教师专业素质提高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

校本教研心得体会总结 校本教研培训活动心得篇三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校本教研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研组是教师群体进行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单元,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正在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在一些老师的观念中,始终有个错误的想法,教学是教学,教研是教研,出现了教而不研,研而不教的学科教学与学科研究相分离的现象。如何使校本教研活动能够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促进教师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教研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校本教研的一些做法。校本教研围绕着活动的实效性展开,形式上一改以往集体备课中面面俱到为各个击破。具体做法为:各个备课组根据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活动的重点,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能在深度上有所突破。主要是在抓常规的情况下,着重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以集体备课体系为主要载体的校本研训活动。

二、有效校本教研的建议。

1.教研活动不在乎形式多样,主要在于是否有效。传统的听课和评课,如果组长多动点脑筋,调动组员的积极参与性,那一定会很有成效的。集体备课也一样,要翻新,不落俗套。

2.应从调动老师的积极性着手,让老师在活动中畅所欲言,而不是几个老师发言,完成任务。同伴交流,团结互助很重要,这就要求教研组长能根据自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校本教研内容,引发老师的思考,解决本校的实际问题。

3.校本教研的主题选择不能依靠教研组长一个人,而要充分发挥草根的力量,根据实际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来确定比较合适的研究小课题,并且讨论制订比较完善的研究方案,在实施中不断小结、跟进、再尝试,再研究,让真实的小课题不断地滚动,逐渐接近要研究的比较大的疑难问题。

4.作为校本教研我们确实应该着眼小处,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发现小问题、解决小问题的途径来提升教研活动的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三、总结校本教研开展得好不好会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从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校本教研开展得好的教研组其教学能力整体很强,教师之间的教学水平差异不大,即使是刚毕业的新老师也能显示出较好的综合实力。而且,活动中教师们能畅所欲言,不同的观点在这里不断碰撞产生出智慧的火花。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教育科研已经走出科研院所,走向中小学校,不再是专家教授的专利。中小学教师开始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军,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成为许多中小学的教育理念和实际行动。更进一步加深了对什么是校本教研、开展校本教研的现实意义的理解:开展校本教育科研是广大教师借助相关教育理论,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校本教育科研工作在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科研和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一样,已经成为当前教师的工作职责。教师通过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论,掌握了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改进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创新中小学教育科研模式,是一件值得广大教师思考和探索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教育科研的现状,加强教育科研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的教研方式,强调教育科研工作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学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通过解决现实问题为学校发展服务。同时,校本教研还要注重以人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校本教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科研的主人、成为反思的实践者。通过教育科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教育科研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反对形式主义。要结合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学校具体实际,营造一种新的既有科学性更具操作性的学校教研文化。

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要求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行动研究,从学校实际及学生实际出发,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校本教研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对教育教学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如何使这种推动作用得到尽可能发挥,需要对教育本身进行研究与创新。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是中小学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校本教研是课程改革对学校课程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立足于学校的发展、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为主体,结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所进行的课程规划、组织、实施与评价的活动过程。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所遵循的就是校本课程的校本理念。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置身于教育教学情境之中,对教育问题进行反思、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就是对教育事业的最大贡献!

3月14日,我和学校全体教师参加我校组织的教研会学习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有三位老师向学校和全体老师做了相关的汇报,全体老师认真聆听并学习。其后,校领导做了总结。

近年来,我校一直立足于校本教研,把校本教研作为育人、立人之源,把校本教研作为塑师、兴师之举,把校本教研作为立校、强校之纲,在校本教研的大道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学校各项校本教研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周全计划,突出重点,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而本人在校本教研活动过程中,收获颇多,我逐步认识到:不开展教学研究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没有研究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没有研究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在校本教研活动的过程中,作为英语组教研组长的我,本人具体的做法是:

1、定期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案例研讨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教育教学案例研讨活动,每位教师应注重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案例的搜集与整理,并在案例研讨活动开展时将自己搜集的典型案例提交,大家辩析讨论。

2、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教学诊断活动,每位教师应树立强列的问题意识,及时搜集和整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本组教师围绕重点问题,实施共同研究和集体诊断,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开展集中型教学切磋,坚持集体备课然后个人上课,每次上完公开课后,组织教师认真讨论、评课,深入研究,分析比较教学观念对实际教学的指导意义,再尝试实践。

4、开展读书、认真反思。本人自己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定期按时按质写好读书笔记及案例和有关论文及自我反思的撰写情况,确保理论水平的提高。

5、外出学习,开拓眼界,为了吸纳外校的经验,我校多次派本人参加州级县级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多次参加县级赛课以及县级、州级听课活动。

通过以上活动,我真正认识到:教学是一种理性的实践活动,教学需要研究,教师需要参与研究,我们应该潜心教育研究,矢志教学改革,努力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

20xx年4月27日和28日,我和学校的几位教师有幸参加了云南省科教院培训中心组织的《校本教研策略培训》的学习,不但使我加强了对校本教研的认识,而且让我有机会学习校本教研的新理念和校本教研的具体实施。

在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大礼堂两天的学习中,我们分别听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教育中心王洁主任的《高效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有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问题与解决》两个讲座,云南省教科院中学研究室方贵荣主任的讲座《聚焦问题,提高质量》,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袁玥副主任的《教师微型课题的生成和研究方案的.制定》、《教师微型课题的研究方法》两个讲座,还听了昆明市盘龙小学李红校长作盘龙小学校本教研的实验经验交流。

听了王洁主任《高效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有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问题与解决》两个讲座后,是我认识到:有意义的校本教研必须做到心中有规则,手上有技术,脑中有智慧。还让我充分意识到校本教研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教师去传递课堂或者完成书本,而且确保为具有不同需要的学生而学习。

在方贵荣主任的讲座《聚焦问题,提高质量》中,方主任冷静分析了制约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因:学校没有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教学研究的思路有问题;教学研究的方法不得其门而入。还了解了深化校本教研的基本路线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从中总结出: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

听了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袁玥副主任的《教师微型课题的生成和研究方案的制定》、《教师微型课题的研究方法》两个讲座后,使我知道了什么叫微型课题,微型课题是一种应用性研究,即运用教育理论解决实践中具体问题的研究。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成一项工作,科学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育科研来说,针对研究课题的不同类型,采用恰当的方法,同样显得十分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我们便捷、有效的完成科研课题,而且使我们的研究显得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一般来说,中小学教育科研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当然,这并不是教育科研方法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分类,而是因为这些方法跟日常科研工作联系紧密而被经常采用。同一研究课题,往往会交叉采用几种不同方法,这在研究过程中要是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听了昆明市盘龙小学李红校长作盘龙小学校本教研的实验经验交流后,是我深有感触。联系我校校本教研的开展,发现我校校本教研的开展存在诸多不足。李校长从四方面介绍了他们学校校本教研的开展情况:

首先,创建一个生机勃勃的校本教研保障体制,让校本教研滋生活力。1、领导班子理念创新,步子坚实;2、校本教研网络清晰,职责明确;3、活动经费舍得投入,合理使用。

第二,完善一套全面规范的校本教研管理体制,为校本教研注入活力。1、制定校本教研远景规划,明确学校实施校本教研的目的性;2、建立校本教研管理奖励体制,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第三,建立一个富有成效的校本教研工作模式,使校本教研富有活力。1、加强研究,不断反思,促进教师不断成长;2、利用优势,积极承办教研活动,成为校本教研的起点;3、全面参与,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成为校本教研的焦点。

第四,走出一条持续发展的校本教研特色之路,使校本教研充满活力。1、在课堂教学上,坚持“一个理念,积极发展”的课堂态势;2、在教学研究上,坚持“课题研究,全员参与”的教研机制;3、在师资培训上,坚持“重点切入,全面提高”的培养方法。

从几位专家、老师的汇报交流,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上。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语言本质。

课堂教学要有梯度,照顾好各层次的学生,是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关键。从备课开始,就应该考虑到学生差异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施展身手,各显神通,让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提高,基础薄弱的学生增强自信。记得读书时代的我,非常内向,害怕回答问题,因为我没有自信啊。其实,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一般是能主动参与课堂的,但基础薄弱的学生就不同,他觉得自己不会,怕错,怕被笑话,等等。这些心理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所以,我想,在课堂教学中,在不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要特别照顾基础薄弱的同学,给他们参与的机会,鼓励他们加入活动,增加他们的自信。

还要抓好课后作业、课外辅导,是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保证。基础薄弱的学生课堂效率一般都不高,这会影响到他作业的完成率和准确率。因此,需要老师关注课后的他们,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课后作业跟踪和课外的辅导。这些工作可以是老师亲自去做,但是基础薄弱的学生较多的话,不妨调动学生力量。让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与基础差的学生一起完成课后作业,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基础好的学生巩固的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解决了问题,对课堂知识可以基本掌握,一举两得,共同进步。我曾经在班级开展过一帮一活动,但由于自己跟踪不足,致使效果不够明显。仅仅做好课后作业跟踪是不够的,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还应该做好纠错讲解、定期单独复习的工作。

面向全体学生中的培优工作这一步不可丢。在科组讨论过程中,有老师就反映了,培优补差工作中,大部

分老师都慢慢将重点放在补差这方面,而忽略培优工作的开展。我自己在这方面也是做的严重不够,课堂上给基础好的学生准备的挑战问题不够新颖、不够尖端,有时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已。课外呢,只是给基础好的学生推荐了一些资料,在他们买回资料后没有做跟踪和具体的辅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高分不高,高分不多”的情况。

总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这是一件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只有抓早、抓细加坚持,才能真正将这项工作抓好。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做得不足,我会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使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有所收获。我相信,付出过,努力过,一定会有收获。抓好校本教研工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相互促进的,所以,搞好校本教研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研,对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什么校本教研?要如何开展教研工作?作为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长期以来却一直对校本教研的概念模糊不清,存在着很多困惑。

我参加了州校本教研的活动,让我在教育教学上有了很大的认识,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想。

通过学习,使我对“校本教研”有不同的理解,从中也使我意识到以上的理解都是一些片面的、错误的观点。我认为“校本”即学校生存之本,即学校的人文环境,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办学特色,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可,在此基础上用创新的理念去开发学校资源,研究学校发展方向,总结成功经验,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去挖掘老师工作潜能,去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学校好比一个工厂,它的产品是学生,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否成为有用之才,这才是校本教研的主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用先进教育方法,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教师通过教学去发现自己长处和不足,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和教育方法才是教研的主旋律,“校本教研”去研究什么,研究学校的优势和劣势,研究学生综合素质如何提高,研究如何用创新的手段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去研究如何利用所存在的一切资财源为教育教学服务,而研究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去镀金,抄袭几篇文章,获得这称号哪称号,去自我标榜,如果教师脱离了学校之本,就成为了无源之水不可能有新的发展。所以我认为“校本教研”,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喊空洞的口号,邯郸学步,盲目追捧别人,没有自己创新,如果是这样,只会是作茧自缚,最后也将被社会所抛弃。

金主任的关于小课题研究方面的报告,使我明白了“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科研理念,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树立“我的问题我面对”的意识,立足教学实践,选择真实而具体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认真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小课题研究成为促进“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研究活动的重要辅助措施,从而逐步形成“课题从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用小课题研究的成果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我已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逐渐成长起来。其实,我们的校本教研直接来源于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即学校中出现的问题是研究起点,解决这些问题是课题的归宿。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教师们懂得了什么样的课是新课程的课,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懂得了如何评价新课程的课。在实践中不断转变教师的角色,直接地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将新理念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同伴协作能力。使教师能在实践中反思,在尊重中交流,在领悟中调整,在合作中成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了教师成长的“沃土”。

教学研讨的学习,不但使我加强了对学校常规教学管理的认识,而且让我有机会学习教学的新理念和课程的标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语言本质。在此,我想谈谈自己对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培优补差的一点看法。

首先,课堂教学有梯度,照顾好各层次的学生,是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关键。从备课开始,就应该考虑到学生差异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施展身手,各显神通,让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提高,基础薄弱的学生增强自信。记得读书时代的我,非常内向,害怕回答问题,因为我没有自信啊。其实,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一般是能主动参与课堂的,但基础薄弱的学生就不同,他觉得自己不会,怕错,怕被笑话,等等。这些心理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所以,我想,在课堂教学中,在不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要特别照顾基础薄弱的同学,给他们参与的机会,鼓励他们加入活动,增加他们的自信。

其次,抓好课后作业、课外辅导,是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保证。基础薄弱的学生课堂效率一般都不高,这会影响到他作业的完成率和准确率。因此,需要老师关注课后的他们,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课后作业跟踪和课外的辅导。这些工作可以是老师亲自去做,但是基础薄弱的学生较多的话,不妨调动学生力量。让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与基础差的学生一起完成课后作业,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基础好的学生巩固的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解决了问题,对课堂知识可以基本掌握,一举两得,共同进步。我曾经在班级开展过一帮一活动,但由于自己跟踪不足,致使效果不够明显。仅仅做好课后作业跟踪是不够的,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还应该做好纠错讲解、定期单独复习的工作。

再则,面向全体学生中的培优工作这一步不可丢。在科组讨论过程中,有老师就反映了,培优补差工作中,大部分老师都慢慢将重点放在补差这方面,而忽略培优工作的开展。我自己在这方面也是做的严重不够,课堂上给基础好的学生准备的挑战问题不够新颖、不够尖端,有时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已。课外呢,只是给基础好的学生推荐了一些资料,在他们买回资料后没有做跟踪和具体的辅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高分不高,高分不多的情况。

总之,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这是一件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只有抓早、抓细加坚持,才能真正将这项工作抓好。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做得不足,我会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使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有所收获。我相信,付出过,努力过,一定会有收获。

教研组是教师群体进行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单元,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正在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识。

但是,在一些老师的观念中,始终有个错误的想法,教学是教学,教研是教研,出现了教而不研,研而不教的学科教学与学科研究相分离的现象。

如何使校本教研活动能够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促进教师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教研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校本教研围绕着活动的实效性展开,形式上一改以往集体备课中面面俱到为各个击破。

具体做法为:各个备课组根据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活动的重点,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能在深度上有所突破。

主要是在抓常规的情况下,着重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以集体备课体系为主要载体的校本研训活动。

1。教研活动不在乎形式多样,主要在于是否有效。

传统的听课和评课,如果组长多动点脑筋,调动组员的积极参与性,那一定会很有成效的。

集体备课也一样,要翻新,不落俗套。

2。应从调动老师的积极性着手,让老师在活动中畅所欲言,而不是几个老师发言,完成任务。

同伴交流,团结互助很重要,这就要求教研组长能根据自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校本教研内容,引发老师的思考,解决本校的实际问题。

3。校本教研的主题选择不能依靠教研组长一个人,而要充分发挥草根的力量,根据实际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来确定比较合适的研究小课题,并且讨论制订比较完善的研究方案,在实施中不断小结、跟进、再尝试,再研究,让真实的小课题不断地滚动,逐渐接近要研究的比较大的疑难问题。

3。作为校本教研我们确实应该着眼小处,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发现小问题、解决小问题的途径来提升教研活动的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从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校本教研开展得好的教研组其教学能力整体很强,教师之间的教学水平差异不大,即使是刚毕业的新老师也能显示出较好的综合实力。

而且,活动中教师们能畅所欲言,不同的观点在这里不断碰撞产生出智慧的火花。

通过《校本教研的实践与创新》的学习以及我对相关资料的查找与研究,我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总结如下:

在校本教研中,以“教学问题”为研究内容,开设各种讲座、论坛,是行之有效的形式。在我校开设的讲座、论坛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和“学员”,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被动的受训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研讨,因此,讲座、论坛学习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我们认为,每个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都积累了或多或少的经验,教师完全可以承担培训者的角色,以自己的现身说法与其他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这种全新的讲座,构建了一种新的学校文化,为教师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使广大教师得到空前的锻炼和提高,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在论坛活动中,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认真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并找出教学中存在的“新课程问题”,积极撰写论文投稿参与论坛活动。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改革意识强,作风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这些教师有的已步入中老年,但老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丝毫不减,当年在教育改革的战场上冲锋陷阵的雄风犹在。在开展校本教研中,我们把他们作为依靠力量,签订“师徒合同”,一帮一带领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老教师除了毫无保留地向青年教师传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外,还甘为人梯,不辞辛苦地为青年教师上示范课,不厌其烦地听青年教师的汇报课、试讲课,为青年教师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乃至细节,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共同学习新课标,领悟课改的精神实质,默默无闻地为青年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

通过分析某一个校本教研的案例,某一个教师从事研究的案例,可以真实地使教师认识在研究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能对策。案例可以发展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可以帮助教师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反思的方式。在校本教研中,提倡案例研究,促进了理论与实际结合。我们及时交流老师们在教学中的案例反思,使教师彼此之间逐渐体会和领悟在一个个具体的教学课例中,所蕴含的课程发展理念,重组、修正各自的认知结构及专业理论,进而获得建构理论和专业成长的机会。

作为研究主体和实践主体一身而两任的教师,较之于纯粹的理论工作者而言,具有一笔独特而有待深入开发的研究资源——这就是教师长期参与教育教学实际活动而获得的丰富经验。教师在课堂教学特殊情境中所累积起来的感性经验,往往包蕴着值得回味的教研价值,需要教研主体梳理、分析、感悟、升华。这中间,教师自身多层面、多向度的“反思”,是开掘研究资源的主要和重要方式。因此,教学观摩便成为了校本教研的常用形式。

学校提倡校本研究,积极支持教师外出学习研究。在当今的信息社会,校外的各种学术活动和相关的学习培训仍是一种校本教研的有效方式。教师通过外出学习,可以得到一些文字材料上不能表达的信息,特别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以及观念领域的东西。教师广泛参与外出学习,接触新事物,开阔眼界,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一些新观念、新方法、新行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总之,立足于学校,立足于教师,立足于教学,是校本教研的出发点与归宿,也是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基础。教师之间进行专业切磋、协商、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倡导科学精神,营造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教研氛围,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从而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校本教研是推动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内在动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又是促进教师提升自身素质,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听了蒋曙光老师的课后,感受颇深,有一下几点心得:

校本教研是一个新事物,其内在规律与发展特点还有待探讨,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即校本教研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着眼于学校的整规划和发展,以学校实情为出发点,以具体实践为落脚点,在上级教研部门的直接指导下,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而开展的教学研究。它着重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试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应该突出“以校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和“以解决具体问题为本”的原则。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取得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指教师个体专业化,主要包括理论素养专业化、学科知识专业化、教学实践专业化等方面;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是教育改革的重大主题之一,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课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关系着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教育界面临的一大课题。目前,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由于受条件限制,他们的专业化发展受到制约;同时,教师教育制度、教育科学的改进与发展等都是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尚处于中、低水平,这必将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教师的发展只能在学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对自己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加强校本教研正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者是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一方面,校本教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在校本教研中不断成长,涌现出一大批专家型的教师;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得到提高,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具体问题,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同时使课程研发的能力得到提高,使教师无序的、散乱的教学经验上升到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为更好地实施校本教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要使教师的专业化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走“科研兴校,科研强师”之路,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培养出一批批专家型的、研究型的教师,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面貌有一个大的改观,以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这次有幸参加市中区教研组长的培训学习,获得了与有经验的教研组长交流、探讨的机会,并听取了徐小李雪梅老师“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李老师以个人成长的经历结合徐小发展的历程,为我们展现了她们那个教师群体长期以来坚持探究校本教研的画面,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和启发,使我对校本教研有了新的认识,明确了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能锻炼我们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培养我们利用身边资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使我们的办学行为更符合教育科学规律,办学方向更明确,教师们在“真实的科研任务”驱动下,不断学习,不断实现专业成长,最终使我们的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教育。

我是城北小学所属村小的数学教师,我们学校共有6个班级,仅有5名数学教师,学校的教研活动是按照城北小学的统一计划和安排来进行的,通过集体备课、上公开课、听评课等活动,使本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但相比而言本校的校本教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切实地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提高自我的素质和修养,调动其他教师的积极性,带动全员参与,组成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探究的团队。

虽然成功的经验和方法有很多,但仍然需要通过我们团队的反复摸索,找出一条适合我们校本教研的路。

校本教研心得体会总结 校本教研培训活动心得篇四

校本教研学习心得体会(10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校本教研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校本教研学习心得体会1

20xx年4月27日和28日,我和学校的几位教师有幸参加了云南省科教院培训中心组织的《校本教研策略培训》的学习,不但使我加强了对校本教研的认识,而且让我有机会学习校本教研的新理念和校本教研的具体实施。

在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大礼堂两天的学习中,我们分别听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教育中心王洁主任的《高效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有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问题与解决》两个讲座,云南省教科院中学研究室方贵荣主任的讲座《聚焦问题,提高质量》,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袁玥副主任的《教师微型课题的生成和研究方案的制定》、《教师微型课题的研究方法》两个讲座,还听了昆明市盘龙小学李红校长作盘龙小学校本教研的实验经验交流。

听了王洁主任《高效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有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问题与解决》两个讲座后,是我认识到:有意义的校本教研必须做到心中有规则,手上有技术,脑中有智慧。还让我充分意识到校本教研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教师去传递课堂或者完成书本,而且确保为具有不同需要的学生而学习。

在方贵荣主任的讲座《聚焦问题,提高质量》中,方主任冷静分析了制约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因:学校没有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教学研究的思路有问题;教学研究的方法不得其门而入。还了解了深化校本教研的基本路线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从中总结出: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

听了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袁玥副主任的《教师微型课题的生成和研究方案的制定》、《教师微型课题的研究方法》两个讲座后,使我知道了什么叫微型课题,微型课题是一种应用性研究,即运用教育理论解决实践中具体问题的研究。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成一项工作,科学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育科研来说,针对研究课题的不同类型,采用恰当的方法,同样显得十分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我们便捷、有效的完成科研课题,而且使我们的研究显得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一般来说,中小学教育科研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当然,这并不是教育科研方法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分类,而是因为这些方法跟日常科研工作联系紧密而被经常采用。同一研究课题,往往会交叉采用几种不同方法,这在研究过程中要是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听了昆明市盘龙小学李红校长作盘龙小学校本教研的实验经验交流后,是我深有感触。联系我校校本教研的开展,发现我校校本教研的开展存在诸多不足。李校长从四方面介绍了他们学校校本教研的开展情况:

首先,创建一个生机勃勃的校本教研保障体制,让校本教研滋生活力。1、领导班子理念创新,步子坚实;2、校本教研网络清晰,职责明确;3、活动经费舍得投入,合理使用。

第二,完善一套全面规范的校本教研管理体制,为校本教研注入活力。1、制定校本教研远景规划,明确学校实施校本教研的目的性;2、建立校本教研管理奖励体制,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第三,建立一个富有成效的校本教研工作模式,使校本教研富有活力。1、加强研究,不断反思,促进教师不断成长;2、利用优势,积极承办教研活动,成为校本教研的起点;3、全面参与,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成为校本教研的焦点。

第四,走出一条持续发展的校本教研特色之路,使校本教研充满活力。1、在课堂教学上,坚持“一个理念,积极发展”的课堂态势;2、在教学研究上,坚持“课题研究,全员参与”的教研机制;3、在师资培训上,坚持“重点切入,全面提高”的培养方法。

从几位专家、老师的汇报交流,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上。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语言本质。

课堂教学要有梯度,照顾好各层次的学生,是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关键。从备课开始,就应该考虑到学生差异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施展身手,各显神通,让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提高,基础薄弱的学生增强自信。记得读书时代的我,非常内向,害怕回答问题,因为我没有自信啊。其实,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一般是能主动参与课堂的,但基础薄弱的学生就不同,他觉得自己不会,怕错,怕被笑话,等等。这些心理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所以,我想,在课堂教学中,在不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要特别照顾基础薄弱的同学,给他们参与的机会,鼓励他们加入活动,增加他们的自信。

还要抓好课后作业、课外辅导,是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保证。基础薄弱的学生课堂效率一般都不高,这会影响到他作业的完成率和准确率。因此,需要老师关注课后的他们,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课后作业跟踪和课外的辅导。这些工作可以是老师亲自去做,但是基础薄弱的学生较多的话,不妨调动学生力量。让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与基础差的学生一起完成课后作业,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基础好的学生巩固的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解决了问题,对课堂知识可以基本掌握,一举两得,共同进步。我曾经在班级开展过一帮一活动,但由于自己跟踪不足,致使效果不够明显。仅仅做好课后作业跟踪是不够的,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还应该做好纠错讲解、定期单独复习的工作。

面向全体学生中的培优工作这一步不可丢。在科组讨论过程中,有老师就反映了,培优补差工作中,大部

分老师都慢慢将重点放在补差这方面,而忽略培优工作的开展。我自己在这方面也是做的严重不够,课堂上给基础好的学生准备的挑战问题不够新颖、不够尖端,有时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已。课外呢,只是给基础好的学生推荐了一些资料,在他们买回资料后没有做跟踪和具体的辅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高分不高,高分不多”的情况。

总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这是一件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只有抓早、抓细加坚持,才能真正将这项工作抓好。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做得不足,我会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使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有所收获。我相信,付出过,努力过,一定会有收获。抓好校本教研工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相互促进的,所以,搞好校本教研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校本教研学习心得体会2

教研组是教师群体进行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单元,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正在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在一些老师的观念中,始终有个错误的想法,教学是教学,教研是教研,出现了教而不研,研而不教的学科教学与学科研究相分离的现象。如何使校本教研活动能够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促进教师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教研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校本教研的一些做法。校本教研围绕着活动的实效性展开,形式上一改以往集体备课中面面俱到为各个击破。具体做法为:各个备课组根据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活动的重点,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能在深度上有所突破。主要是在抓常规的情况下,着重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以集体备课体系为主要载体的校本研训活动。

二、有效校本教研的建议。

1.教研活动不在乎形式多样,主要在于是否有效。传统的听课和评课,如果组长多动点脑筋,调动组员的积极参与性,那一定会很有成效的。集体备课也一样,要翻新,不落俗套。

2.应从调动老师的积极性着手,让老师在活动中畅所欲言,而不是几个老师发言,完成任务。同伴交流,团结互助很重要,这就要求教研组长能根据自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校本教研内容,引发老师的思考,解决本校的实际问题。

3.校本教研的主题选择不能依靠教研组长一个人,而要充分发挥草根的力量,根据实际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来确定比较合适的研究小课题,并且讨论制订比较完善的研究方案,在实施中不断小结、跟进、再尝试,再研究,让真实的小课题不断地滚动,逐渐接近要研究的比较大的疑难问题。

4.作为校本教研我们确实应该着眼小处,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发现小问题、解决小问题的途径来提升教研活动的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三、总结校本教研开展得好不好会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从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校本教研开展得好的教研组其教学能力整体很强,教师之间的教学水平差异不大,即使是刚毕业的新老师也能显示出较好的综合实力。而且,活动中教师们能畅所欲言,不同的观点在这里不断碰撞产生出智慧的火花。

校本教研学习心得体会3

教研组是教师群体进行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单元,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正在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识。

但是,在一些老师的观念中,始终有个错误的想法,教学是教学,教研是教研,出现了教而不研,研而不教的学科教学与学科研究相分离的现象。

如何使校本教研活动能够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促进教师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教研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校本教研的一些做法。

校本教研围绕着活动的实效性展开,形式上一改以往集体备课中面面俱到为各个击破。

具体做法为:各个备课组根据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活动的重点,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能在深度上有所突破。

主要是在抓常规的情况下,着重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以集体备课体系为主要载体的校本研训活动。

二、有效校本教研的建议。

1。教研活动不在乎形式多样,主要在于是否有效。

传统的听课和评课,如果组长多动点脑筋,调动组员的积极参与性,那一定会很有成效的。

集体备课也一样,要翻新,不落俗套。

2。应从调动老师的积极性着手,让老师在活动中畅所欲言,而不是几个老师发言,完成任务。

同伴交流,团结互助很重要,这就要求教研组长能根据自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校本教研内容,引发老师的思考,解决本校的实际问题。

3。校本教研的主题选择不能依靠教研组长一个人,而要充分发挥草根的力量,根据实际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来确定比较合适的研究小课题,并且讨论制订比较完善的研究方案,在实施中不断小结、跟进、再尝试,再研究,让真实的小课题不断地滚动,逐渐接近要研究的比较大的疑难问题。

3。作为校本教研我们确实应该着眼小处,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发现小问题、解决小问题的途径来提升教研活动的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三、总结校本教研开展得好不好会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

从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校本教研开展得好的教研组其教学能力整体很强,教师之间的教学水平差异不大,即使是刚毕业的新老师也能显示出较好的综合实力。

而且,活动中教师们能畅所欲言,不同的观点在这里不断碰撞产生出智慧的火花。

校本教研学习心得体会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校本教研是推动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内在动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又是促进教师提升自身素质,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听了蒋曙光老师的课后,感受颇深,有一下几点心得:

一、校本教研的内涵

校本教研是一个新事物,其内在规律与发展特点还有待探讨,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即校本教研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着眼于学校的整规划和发展,以学校实情为出发点,以具体实践为落脚点,在上级教研部门的直接指导下,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而开展的教学研究。它着重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试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应该突出“以校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和“以解决具体问题为本”的原则。

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取得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指教师个体专业化,主要包括理论素养专业化、学科知识专业化、教学实践专业化等方面;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是教育改革的重大主题之一,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课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关系着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教育界面临的`一大课题。目前,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由于受条件限制,他们的专业化发展受到制约;同时,教师教育制度、教育科学的改进与发展等都是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尚处于中、低水平,这必将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教师的发展只能在学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对自己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加强校本教研正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增强了校本教研实施的可能性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者是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一方面,校本教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在校本教研中不断成长,涌现出一大批专家型的教师;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得到提高,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具体问题,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同时使课程研发的能力得到提高,使教师无序的、散乱的教学经验上升到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为更好地实施校本教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要使教师的专业化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走“科研兴校,科研强师”之路,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培养出一批批专家型的、研究型的教师,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面貌有一个大的改观,以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校本教研学习心得体会5

3月14日,我和学校全体教师参加我校组织的教研会学习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有三位老师向学校和全体老师做了相关的汇报,全体老师认真聆听并学习。其后,校领导做了总结。

近年来,我校一直立足于校本教研,把校本教研作为育人、立人之源,把校本教研作为塑师、兴师之举,把校本教研作为立校、强校之纲,在校本教研的大道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学校各项校本教研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周全计划,突出重点,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而本人在校本教研活动过程中,收获颇多,我逐步认识到:不开展教学研究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没有研究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没有研究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在校本教研活动的过程中,作为英语组教研组长的我,本人具体的做法是:

1、定期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案例研讨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教育教学案例研讨活动,每位教师应注重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案例的搜集与整理,并在案例研讨活动开展时将自己搜集的典型案例提交,大家辩析讨论。

2、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教学诊断活动,每位教师应树立强列的问题意识,及时搜集和整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本组教师围绕重点问题,实施共同研究和集体诊断,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开展集中型教学切磋,坚持集体备课然后个人上课,每次上完公开课后,组织教师认真讨论、评课,深入研究,分析比较教学观念对实际教学的指导意义,再尝试实践。

4、开展读书、认真反思。本人自己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定期按时按质写好读书笔记及案例和有关论文及自我反思的撰写情况,确保理论水平的提高。

5、外出学习,开拓眼界,为了吸纳外校的经验,我校多次派本人参加州级县级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多次参加县级赛课以及县级、州级听课活动。

通过以上活动,我真正认识到:教学是一种理性的实践活动,教学需要研究,教师需要参与研究,我们应该潜心教育研究,矢志教学改革,努力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

校本教研学习心得体会6

这次有幸参加市中区教研组长的培训学习,获得了与有经验的教研组长交流、探讨的机会,并听取了徐小李雪梅老师“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李老师以个人成长的经历结合徐小发展的历程,为我们展现了她们那个教师群体长期以来坚持探究校本教研的画面,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和启发,使我对校本教研有了新的认识,明确了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能锻炼我们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培养我们利用身边资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使我们的办学行为更符合教育科学规律,办学方向更明确,教师们在“真实的科研任务”驱动下,不断学习,不断实现专业成长,最终使我们的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教育。<

我是城北小学所属村小的数学教师,我们学校共有6个班级,仅有5名数学教师,学校的教研活动是按照城北小学的统一计划和安排来进行的,通过集体备课、上公开课、听评课等活动,使本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但相比而言本校的校本教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切实地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提高自我的素质和修养,调动其他教师的积极性,带动全员参与,组成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探究的团队。

虽然成功的经验和方法有很多,但仍然需要通过我们团队的反复摸索,找出一条适合我们校本教研的路。

校本教研学习心得体会7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教育科研已经走出科研院所,走向中小学校,不再是专家教授的专利。中小学教师开始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军,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成为许多中小学的教育理念和实际行动。更进一步加深了对什么是校本教研、开展校本教研的现实意义的理解:开展校本教育科研是广大教师借助相关教育理论,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校本教育科研工作在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科研和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一样,已经成为当前教师的工作职责。教师通过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论,掌握了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改进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创新中小学教育科研模式,是一件值得广大教师思考和探索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教育科研的现状,加强教育科研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的教研方式,强调教育科研工作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学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通过解决现实问题为学校发展服务。同时,校本教研还要注重以人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校本教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科研的主人、成为反思的实践者。通过教育科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教育科研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反对形式主义。要结合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学校具体实际,营造一种新的既有科学性更具操作性的学校教研文化。

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要求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行动研究,从学校实际及学生实际出发,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校本教研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对教育教学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如何使这种推动作用得到尽可能发挥,需要对教育本身进行研究与创新。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是中小学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校本教研是课程改革对学校课程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立足于学校的发展、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为主体,结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所进行的课程规划、组织、实施与评价的活动过程。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所遵循的就是校本课程的校本理念。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置身于教育教学情境之中,对教育问题进行反思、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就是对教育事业的最大贡献!

校本教研学习心得体会8

通过《校本教研的实践与创新》的学习以及我对相关资料的查找与研究,我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以开设教学讲座论坛形式的专题性教学研究

在校本教研中,以“教学问题”为研究内容,开设各种讲座、论坛,是行之有效的形式。在我校开设的讲座、论坛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和“学员”,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被动的受训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研讨,因此,讲座、论坛学习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我们认为,每个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都积累了或多或少的经验,教师完全可以承担培训者的角色,以自己的现身说法与其他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这种全新的讲座,构建了一种新的学校文化,为教师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使广大教师得到空前的锻炼和提高,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在论坛活动中,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认真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并找出教学中存在的“新课程问题”,积极撰写论文投稿参与论坛活动。

二、以“传帮带”为补充形式的个性化教学研究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改革意识强,作风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这些教师有的已步入中老年,但老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丝毫不减,当年在教育改革的战场上冲锋陷阵的雄风犹在。在开展校本教研中,我们把他们作为依靠力量,签订“师徒合同”,一帮一带领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老教师除了毫无保留地向青年教师传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外,还甘为人梯,不辞辛苦地为青年教师上示范课,不厌其烦地听青年教师的汇报课、试讲课,为青年教师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乃至细节,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共同学习新课标,领悟课改的精神实质,默默无闻地为青年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

三、以案例分析为载体的灵活性教学研究

通过分析某一个校本教研的案例,某一个教师从事研究的案例,可以真实地使教师认识在研究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能对策。案例可以发展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可以帮助教师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反思的方式。在校本教研中,提倡案例研究,促进了理论与实际结合。我们及时交流老师们在教学中的案例反思,使教师彼此之间逐渐体会和领悟在一个个具体的教学课例中,所蕴含的课程发展理念,重组、修正各自的认知结构及专业理论,进而获得建构理论和专业成长的机会。

四、以增强了解相互学习的教学观摩研究

作为研究主体和实践主体一身而两任的教师,较之于纯粹的理论工作者而言,具有一笔独特而有待深入开发的研究资源——这就是教师长期参与教育教学实际活动而获得的丰富经验。教师在课堂教学特殊情境中所累积起来的感性经验,往往包蕴着值得回味的教研价值,需要教研主体梳理、分析、感悟、升华。这中间,教师自身多层面、多向度的“反思”,是开掘研究资源的主要和重要方式。因此,教学观摩便成为了校本教研的常用形式。

五、校外学习培训的教学研究

学校提倡校本研究,积极支持教师外出学习研究。在当今的信息社会,校外的各种学术活动和相关的学习培训仍是一种校本教研的有效方式。教师通过外出学习,可以得到一些文字材料上不能表达的信息,特别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以及观念领域的东西。教师广泛参与外出学习,接触新事物,开阔眼界,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一些新观念、新方法、新行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总之,立足于学校,立足于教师,立足于教学,是校本教研的出发点与归宿,也是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基础。教师之间进行专业切磋、协商、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倡导科学精神,营造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教研氛围,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从而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校本教研学习心得体会9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研,对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什么校本教研?要如何开展教研工作?作为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长期以来却一直对校本教研的概念模糊不清,存在着很多困惑。

我参加了州校本教研的活动,让我在教育教学上有了很大的认识,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想。

通过学习,使我对“校本教研”有不同的理解,从中也使我意识到以上的理解都是一些片面的、错误的观点。我认为“校本”即学校生存之本,即学校的人文环境,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办学特色,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可,在此基础上用创新的理念去开发学校资源,研究学校发展方向,总结成功经验,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去挖掘老师工作潜能,去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学校好比一个工厂,它的产品是学生,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否成为有用之才,这才是校本教研的主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用先进教育方法,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教师通过教学去发现自己长处和不足,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和教育方法才是教研的主旋律,“校本教研”去研究什么,研究学校的优势和劣势,研究学生综合素质如何提高,研究如何用创新的手段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去研究如何利用所存在的一切资财源为教育教学服务,而研究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去镀金,抄袭几篇文章,获得这称号哪称号,去自我标榜,如果教师脱离了学校之本,就成为了无源之水不可能有新的发展。所以我认为“校本教研”,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喊空洞的口号,邯郸学步,盲目追捧别人,没有自己创新,如果是这样,只会是作茧自缚,最后也将被社会所抛弃。

金主任的关于小课题研究方面的报告,使我明白了“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科研理念,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树立“我的问题我面对”的意识,立足教学实践,选择真实而具体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认真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小课题研究成为促进“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研究活动的重要辅助措施,从而逐步形成“课题从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用小课题研究的成果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我已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逐渐成长起来。其实,我们的校本教研直接来源于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即学校中出现的问题是研究起点,解决这些问题是课题的归宿。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教师们懂得了什么样的课是新课程的课,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懂得了如何评价新课程的课。在实践中不断转变教师的角色,直接地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将新理念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同伴协作能力。使教师能在实践中反思,在尊重中交流,在领悟中调整,在合作中成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了教师成长的“沃土”。

校本教研学习心得体会10

教学研讨的学习,不但使我加强了对学校常规教学管理的认识,而且让我有机会学习教学的新理念和课程的标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语言本质。在此,我想谈谈自己对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培优补差的一点看法。

首先,课堂教学有梯度,照顾好各层次的学生,是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关键。从备课开始,就应该考虑到学生差异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施展身手,各显神通,让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提高,基础薄弱的学生增强自信。记得读书时代的我,非常内向,害怕回答问题,因为我没有自信啊。其实,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一般是能主动参与课堂的,但基础薄弱的学生就不同,他觉得自己不会,怕错,怕被笑话,等等。这些心理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所以,我想,在课堂教学中,在不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要特别照顾基础薄弱的同学,给他们参与的机会,鼓励他们加入活动,增加他们的自信。

其次,抓好课后作业、课外辅导,是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保证。基础薄弱的学生课堂效率一般都不高,这会影响到他作业的完成率和准确率。因此,需要老师关注课后的他们,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课后作业跟踪和课外的辅导。这些工作可以是老师亲自去做,但是基础薄弱的学生较多的话,不妨调动学生力量。让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与基础差的学生一起完成课后作业,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基础好的学生巩固的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解决了问题,对课堂知识可以基本掌握,一举两得,共同进步。我曾经在班级开展过一帮一活动,但由于自己跟踪不足,致使效果不够明显。仅仅做好课后作业跟踪是不够的,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还应该做好纠错讲解、定期单独复习的工作。

再则,面向全体学生中的培优工作这一步不可丢。在科组讨论过程中,有老师就反映了,培优补差工作中,大部分老师都慢慢将重点放在补差这方面,而忽略培优工作的开展。我自己在这方面也是做的严重不够,课堂上给基础好的学生准备的挑战问题不够新颖、不够尖端,有时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已。课外呢,只是给基础好的学生推荐了一些资料,在他们买回资料后没有做跟踪和具体的辅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高分不高,高分不多的情况

总之,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这是一件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只有抓早、抓细加坚持,才能真正将这项工作抓好。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做得不足,我会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使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有所收获。我相信,付出过,努力过,一定会有收获。

推荐访问:校本 教研 心得体会 校本教研心得体会总结 校本教研培训活动心得(4篇) 校本教研心得体会五篇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