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思考(疫情防控反思)(2022年),供大家参考。
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
2020年的春天,注定难以释怀,我们以顽强的意志,打赢了一场前所未有、荡气回肠的绝地反击战,经受了一次刻骨铭心的思想洗礼。从1月24日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到3月X日疫情标准调整为三类;
从1月X日确诊首例病例后的果断管控,到X月X日形势异常严峻后的绝地反击;
从守好农村、社区、企业“三大阵地”,到打赢全域排查、精准流调、核酸检测“三大攻坚”;
从“内防扩散、外防输入、严防输出”的寸土必争,到全面谋划启动复工复产的分秒必夺,县委、县政府泰山压顶不弯腰、越是艰险越向前,不仅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全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在捍卫城市尊严中,经受了一次全方位的锻炼和思想升华。
疫情既是一次兵临城下的危机,也是一次压力重重的考验。受疫情的影响和冲击,全县经济一度处于停摆状态,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下滑;
城市对外形象严重受损,“疫区”标签刺激着每一个XX人的“神经”;
全县群众“宅”在家里,渡过了一个“最安静”的正月;
广大医护人员和党员干部超负荷工作,承受着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双重压力”。全县各级各单位、每名党员干部都应该痛定思痛,认真总结,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基层基础、能力作风各个层面深刻反思,变压力为动力、变坏事为好事,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的进步和提升。
一、疫情暴露出什么
这段时间,通过上级点、自己找,梳理出以下几方面的短板、漏洞和弱项。
1.组织协调不够顺畅。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XX地区XX是最先响应的,第一时间进行了安排部署,但疫情发生后,防控工作并没有按照我们预期的展开,协调脱节、各自为战、多头指挥。比如,在初期密接者排查过程中,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活动轨迹推送不够及时。在处置督办事项过程中,组与组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横向沟通,重复要求基层单位反馈情况等等。
2.应急体系亟待健全。疫情防控是对处置能力、管理水平、运行效率等应急体系的全面考验。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处置不及时、磨合不充分、反应不灵敏等问题逐步显现。例如,我县第X例确诊病例在X月X日出现了发热、咳嗽等症状,之后X天的时间里先后到村医、乡(镇)卫生院就诊,但无论是基层医疗机构,还是村、乡(镇)均没有第一时间上报,延误了处置时机。再比如,X月X日,我县一天新增确诊病例X例,超出了社会各界的心理承受能力,但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及时回应做的不够,社会上、网上的质疑声很多。
3.基层基础短板突出。XX的城市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亮点,但在疫情的考验下,暴露出“里子”上的很多问题。比如,社区层面,老旧小区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缺乏,物业管理不规范、不健全,增加了管控难度。同时,社区人员力量严重不足,平均要服务管理X名居民,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农村层面,早在疫情防控之初,我们就反复强调,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但有的群众仍然置若罔闻、我行我素,聚餐聚会造成“家庭式”感染。
4.干部队伍结构不优。疫情防控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综合性非常强的系统作战,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战“疫”队伍。反观我县,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上存在明显短板……。
5.防控手段相对滞后。疫情发生以来,先进地区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为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提供了有力支撑。反观我县,排查主要靠“脚”、流调主要靠“问”、统计主要靠“表”、检测主要靠“枪”,采用的还是“人海战术”,现代化技术手段明显不足。
6.责任压力传导不到位。这场疫情防控战役,我们并不缺思路,也不缺部署,更不缺举措,很多工作我们逢会必讲、逢会必说。但是在压力传导上不够,责任链条没有形成闭环,很多问题就出在没落实上,出在“最后一公里”,甚至是“最后一米上”。比如,我们开展了不间断的督导检查,但有些口罩乱丢、卡口不严的老问题还屡见不鲜。
二、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问题表现在事上,但根子在制度上、在人上。在制度方面,我们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还任重道远。同时,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但实际上,我们更多是政府在主导,群众没有真正参与进来。人的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麻痹思想。2003年“非典”,XX没有出现一例确诊病例,且连续多年不打大仗,部分党员干部滋生了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认为疫情“离得还远”“狼不会来”,工作按部就班、流于形式,初期排查不深不细,宣传不到位,存在不少“漏网之鱼”。
2.畏责情绪。面临严峻复杂的疫情,部分党员干部怕出事、怕担责,想方设法先把自己“撇干净”。有的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事能推就推、能躲就躲,本来上前一步就能无缝衔接,最后成了各退一步、漏洞百出;
有的“工作不够、文件来凑”,把下发文件作为免责的“护身符”;
有的对职责范围内的事不表态、不拍板,要么无可奉告、要么模棱两可、要么矛盾上交,让具体办事人员一头雾水。
3.能力不足。大战面前,一些干部能力素质短板尤为突出。有的缺乏前瞻性,对苗头性、趋势性问题重视不够,防控工作很多时候是在被动应付、是在亡羊补牢;
有的学习能力不足,没有深入研究疫情防控相关政策、文件、知识,没能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
有的缺乏驾驭复杂形势的能力,压力一大、事务一忙,就慌了手脚,分不清轻重缓急。
4.作风不实。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的是“战时状态”,但有的干部总停留在通常观念里,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举措不实、落实不力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对基础数据、关键数据说不定、拿不准、讲不清;
有的对辖区内的疫情信息掌握不准确;
有的满足于坐在屋里指挥,有部署无督导,只听汇报不查落实。
5.执行不力。对疫情防控工作,县防控领导小组部署的非常具体、要求非常明确,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打折扣、没有插到底的现象。比如,发热人员筛查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但门诊筛查出的数量与各镇乡排查出的数量始终对不上“账”,有的镇乡“零报告”,反映出排查工作不细致、不深入。
三、几点收获
疫情防控阻击战虽然打得很艰难,暴露出很多问题、出现很多不足,但辩证来看,通过这场战役,我们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1.存在问题短板充分暴露。疮疤见光易好,伤口捂着易烂。问题就是方向、就是潜力,只有及时发现问题,才能妥善解决问题。疫情防控工作是一次全方位的检验,让我们看到了通常状态下看不到的一面,各个领域的问题得到了全面的暴露,这既是警醒,也是收获。只要我们立即行动,把这些短板补上,就能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结构调整迎来新的契机。疫情“危机”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X卫生材料抢抓机遇迅速转产,日产隔离衣X件、口罩X个、防护服X件,有力保障了X地区疫情防控物资供给。X及时调整方向,加班加点生产医用消毒酒精,为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这些企业的逆势发展壮大,打开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市场,展示了新技术、新产业的广阔前景对于我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疫情结束后,应急产业必将成为各级关注扶持的重点,我县在这方面有基础、有条件,完全可以抓住机遇做大做强。
3.党员干部经受锤炼洗礼。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在这场时间最长、强度最大、情况最复杂的疫情防控“大会战”中经受了全方位的考验和锤炼。比如,形势如何把握、局面如何掌控,工作如何统筹、群众如何组织,问题如何发现、矛盾如何化解等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实战锻炼,为今后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积累了宝贵经验。
4.基层情况实现清仓起底。通过开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清仓式”“地毯式”大排查,我们完成了很多过去想做但囿于条件限制而没有完成、没有做好的基础数据摸排起底工作。比如,农村的外出务工人员情况、从业就业情况、弱势困难群体情况,社区的基础设施、物业管理、人员信息等情况,“四上企业”的职工构成、人员分布情况,全县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真实数量、信息等,都实现了数字准、底数清、情况明,为我们下步加强社会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5.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疫情防控是近年来我们联系服务群众最直接、最紧密的一次生动实践。各级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始终坚守在交通卡口、农村、社区、医院等抗击疫情的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全县先后有X名干部牺牲在工作岗位,这种的不畏艰难、不辞辛苦、不怕牺牲的精神,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最开始的不配合、不理解到后来的全力支持、主动参与,凝聚起了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四、下步方向和重点
主要是认真贯彻好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治理水平。
1.完善经济运行抗压体系。坚持有中生新、无中生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抵御市场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是积极培育壮大生物医药、大数据、生物经济等新技术新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应急产业,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水平。二是充分发挥XX等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深入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涉足新领域、谋划新项目,广泛开展“二次创业”活动。三是积极引导企业变革图强,加快数字化应用,加强产业链协同,全面改进自身发展模式和组织管理方式,进一步发展壮大。
2.完善应急管理能力体系。一是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重大风险的科学研判、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决策指挥、社会恢复等全过程应对,全面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二是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确保遇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妥善处置。三是突出未雨绸缪。组织各行业常态化开展大排查大整治,抓牢风险预警和跟踪监管,同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超前布局一批抗灾防疫避难的基础设施,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四是强化能力保障。加强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特殊行业、特殊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储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加强党员干部应急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的意识素养、政策水平和实战能力。
3.完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坚持“资源共享、规范管理、满足需求、适度超前”的原则,全面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一方面,统筹“雪亮工程”、5G网络布局等硬件基础设施,整合公共信息资源,打破部门行业壁垒,建设全县性综合行政数据库,打造信息集成共享、指挥统一高效的“城市大脑”,构建智慧城管、智慧社区。另一方面,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加强与华为、阿里等行业领军企业对接,把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手段,全面运用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去,提高综合治理效能。
4.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破解社会治理中的沉疴宿疾。在社区,积极探索公职人员参与社区管理模式,建立以楼为“格”、以社区为“网”的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机制,着力解决人员力量不足问题。全面加强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深化物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彻底解决社区物业管理难题。在农村,加快推进乡村道路“五化”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积极推进文明创建向农村延伸,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新风新尚。完善村“两委”基层干部选拔培养和任用体系,优化村干部年龄结构、学历水平。在企业,完善领导干部分包联系企业制度,加强沟通指导,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工作。同时,要积极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倾听群众的呼声意见,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切实做到解民忧、聚民智、增民情,打造“离群众最近的政府”。
5.完善干部队伍建设体系。面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打赢新战役,必须在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本领、鲜明用人导向上下功夫。一是优化队伍结构。坚持好干部标准,打破隐形台阶,破除排资论辈、平衡照顾,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打开空间、畅通渠道。组织部门要结合疫情防控对镇乡、县直单位干部队伍现状进行综合研判,统筹考虑年龄梯次、专业结构、工作经历等,调优配强领导班子。坚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逐步提高专业人员比例。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针对各单位各行业特点,建立专项培训机制,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严格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意识。三是完善考评机制。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了解核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现实表现,以事察人,知事识人。坚持“赛场选马”,注重在抗击疫情、信访稳定、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的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旗帜鲜明树立凭实绩用干部的导向。四是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公职人员参与急难险重任务、重大突发事件等常态化机制,锤炼干部,推动落实。
推荐访问:疫情 抗击 肺炎 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思考(疫情防控反思) 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疫情防控反思)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得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