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最新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13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一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事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我校的传统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的适合我校的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适应学生发展的兴趣和需要,适应学校、社区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学校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有利于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弥补其局限性。
二、提高认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开发实施的课程。学校将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使教师领会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掌握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使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我校科技制作、历史教育、手工制作、编织等科目,涉及的知识面宽广,内容丰富多彩,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因此全校教师都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学校课程是由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学校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学校教师。因此,我校校本课程教学坚持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性: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2、民主性: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
3、选择性:校本课程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使个性得到张扬。因此,教学时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内容,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
4、开放性:校本课程教学时,在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
在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家长、上级领导、参与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5、灵活性:校本课程教学时,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1、校本课程的内容编排:
《心理健康》(1——5年级);
《养成教育》(三年级);
《开眼看世界》(一、二年级);
《综合实践》(3——5年级)
2、校本课程的授课时间:
校本课程安排在每双周校本课进行。
3、校本课程教学常规管理:
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由教务处负责,主要负责排课、教师的教案检查、教师上课情况的检查、均衡学生选修科目和班级的选择,监督学生上课的情况。对学生上课的管理,由班主任负责,要求教务处的常规管理方法讲究科学,工作要细致入微,确保校本课的正常运作。
校本课程在讲授的内容上执行校本教材,在讲授方法上不同于国家课程,要注重学法指导,强调学生思维的开启,强调知识的拓宽,课堂气氛要轻松愉快,教学方法要不拘一格。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二
一、 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全教会精神,落实新的国家课程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化学校特色,我校在切实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二、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依据:
(一)目的:
1、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小学生正处在可塑性大、易于接受外来事物的刺激,便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的最佳时期。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对他们加强艺术素养的培养,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于20xx年成立民族打击乐团队伍不断壮大,坚持每周活动。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打击乐为核心的民乐艺术特色。孩子们不仅有了一技之长,而且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2、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使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成为课程的设计者、课程标准的制定者、教材的编制者,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地去努力,认识课程、探索课程。研究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专业的学科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要有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校本课程的研发权给予了一线的教师,那就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舞台,令人欣慰同时也感到机遇与挑战是并有的。正如我们的老师所想的那样:这是一种压力、一种挑战、一种责任、一种渴望、一种成功。我们将和它一起成长。
3、学校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望欣园小学建校以来,一直努力构建“全面+特色”办学模式,作为望京科技创业区 “办一所有特色的学校”,这是全体师生共同追求,也是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殷切期待。近几年来,望京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发展迅猛,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通过学校的艺术教育来提高子女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民族自豪感,从而丰富内心世界,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我校艺术校本课程,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开设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二)依据:
1、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意见》和《朝阳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导意见》的精神。
2、我校的办学理念:创办高质量的、有特色的新型学校。为培养德智双全、身心共健、才艺俱佳、健康快乐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校资源条件:设施完善,专用教室齐备,多媒体设备先进。教师工作热情高,且积极肯干;
多数教师有可开发的特长。学生质朴、乐学,兴趣广泛。绝大多数家长综合素质较高,且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工作。社区参与学校办学的愿望较高,且与学校建立了较好的协作关系,学校有一定的号召力。
4、社区资源、学校资源和教师资源以及对学生、家长、社区、教师关于校本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结果。
三、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1、通过民族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积累艺术文化深厚的底蕴,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民族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3、通过民族艺术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4、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四、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
1、 课程开发小组成员具有较高的开发校本课程的热情和能力,能够较好地完成课程开发工作。
2、 充分利用本校和社区拥有所需要的课程资源。
五、开发原则
1、互补性原则:开发校本课程,做到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和拓展。
2、可行性原则:学校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充分考虑本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校本课程实用、可行。
3、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还重视学生的参与,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
4、全面性原则:尽可能利用校内教师的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5、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内容形式上可灵活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六、 设置课程的合理结构
我校本着校本课程及教材建设规划既要考虑校本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考虑我校自身发展目标的定位,既要取国家课程为主之长,又要补国家课程不足之短,既要考虑学生的合理负担,又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对校本课程的框架做了如下设置:
a) 根据对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的问卷调查,拟开设民族工艺、民族器乐、民族服饰、民族建筑等课程。
b) 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课程。
c) 每班每学期校本课程课时数为16。
课程领域 课程名称 涉及年级 课时 开发时间 选修必修
民族艺术 民族工艺 三年级 16/学期 20xx、11 必修
民族器乐 四年级 16/学期 20xx、11 必修
民族服饰 五年级 16/学期 20xx、11 必修
民族建筑 六年级 16/学期 20xx、11 必修
七、 课程实施与评价
校本课程的实施
1、加强校本课程与各学科的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课时安排: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
3、校本课程编辑组的人员参与听、评课的指导,做好校本课程的监控、测评,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校本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学校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相关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学习兴趣,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2、学生的评价。评价时,我们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等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评价的方法除了观察、调查、考查学习知识、成果展示等外,我们还建立了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成长记录袋”,允许孩子们把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一张画、一副书法作品、一盒录音带、一个小制作……)放到记录袋中,可以想象几年之后,当孩子们再去看哪些作品时,会发现自己又长大了,或许这作品陪伴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
八、 保障措施——课程管理
㈠ 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
成员:、。
㈡ 前期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2、 通过对学生、家长、社区、教师的调查问卷确定校本课程所设置的内容。
3、 将开发的课程纲要拿到学生及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能否满足学生、家长的意愿。
㈢ 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内容:《校本课程学习资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等内容。培训方式:集中学习、交流研讨 。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对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㈣ 撰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主讲教师姓名、课程类型、授课对象、授课时间(周课时、总课时)
2、课程简介
3、确定课程目标:(全面、适当、清晰;
涉及目标的三大领域)
4、课程的内容:拟定课程的纲和目
5、设计学习方法:体现课程的特点、符合活动主题的要求、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6、提出课程实施的建议:含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
7、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等
㈤ 学校正式开题,编辑教师自主选择。
学校向编辑组成员介绍所开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教师自主选择进行编辑。
九、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学校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十、课程的开发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二)问卷调查
1、设计三份调查问卷(学生、家长、教师)了解大家的需求。
2、对问卷进行分析,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初步理清开发思路,拟订开发纲要,确定开发项目。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根据拟定项目、选定组长、明确人员分工、制定开发方案。
(二)各项目开发小组修改项目开发方案,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开发纲要的编制工作,并在全体教师会上讨论。
(三)修改纲要,开始撰写课程计划、文本,设计学生活动材料等。
(五)课程文本、计划和自查表报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学第一范文网校报区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
(六)区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即开始在校内实施。
第三阶段:拓展阶段
对教材内容的调整
在使用校本课程文本的时候,将根据教材使用的实际情况,从学习内容的选取、诵读内容的数量上不断对文本进行调整,以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三
一、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2、 校本课程内容
我们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立学校本课程。
①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②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
③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
3、具体要求:
(1)任课教师要有具体的教学计划,计划应详细列述学生主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教改措施、成果展现方式。附有教学配当,配当中应列出每周的具体学习内容,教师参照教学配当进行授课,教导处根据教学配当内容予以不定期检测。
(2)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自主提高,采用适合学会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和参与热情科学合理应用激励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
(3)任课教师应注意做好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注重授后反思,及时调整和弥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任课教师注意选取恰当合理的展示和呈现方式,期末以成果回报的方式进行验收评定,成绩纳入教师终结性评价体系。
4、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二、第三节课
三、评价方法:
1、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重过程,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根据教师积累的各种过程性资料以及成果展示,每学期分别评出优、良等级。
2、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发展。以促进实现自身价值为最终目标。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活动进程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等级。分别是优、良、合格。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四
一、技术顾问定期来校上课。
二、三至五年级学生听课、学习。
三、专任教师分章节备课,上课。
四、校本课程每周一节课学习。
五、定期组织学生到田间、温棚实地学习。
谭坊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开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经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提供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表现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土实践,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显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际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便于学习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
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四、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量力而行原则;
4、个性化原则。
五、校本课程的内容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开发学校教师资源。
2、谭坊镇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旅游-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六、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全校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一般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安排在兴趣活动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一般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等)。学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大型活动,则由学校统一安排。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学习效果。
4、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将体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个体主动化;评价方式质性化;评价行为日常化;评价结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
4、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5、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6、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奖励。
7、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设施的管理。
8、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五
一、校本课程开发需求评估
1、学校特色建设的需求
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校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的独特的发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特色。我校以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学陶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思路。作文教学是我校办学特色,十多年来,我校开展了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为主题的系列课题研究,包括《作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两个苏州市级规划课题,《作文教学策略研究》《农村小学生活作文教学中审美功能的研究》《生活作文教学中实践“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研究》3个陶研会、教育学会省级课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读写结合能力的研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作文实践活动中挖掘作文教育资源的研究》《生活作文教育中渗透新时代荣辱观教育的研究》《网络环境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5个吴江市级规划课题等。作文与学生学校生活、与社区活动联系紧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我校作文特色相结合。
2、综合实践活动的需求
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构成,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同时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课程定位、学习主体的地位、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上存在区别,但两者又有联系,综合实践活动依托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系列化就可以形成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
3、学生发展的需求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学校中外来民工子女占了将近三分之一,学生家庭文化素养普遍较低,行为习惯普遍较差,校本课程应该能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服务,让每一位学生乐于读书、勤于作文、真诚做人。
4、学校及社区资源分析
学校与社区都是学生幸福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实践与体验生活的基地。我校环境优美,校园内草木华滋,翠绿掩映,亭台错落,小径通幽,是一所花园式农村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有“一廊”——行知廊,廊内张贴着学校特色建设的活动剪影,是学生、教师表现自我、展示才情的舞台;
“三亭”——咀华亭、舒逸亭、韵读亭,每个亭子都制作了具有古色古香的木质匾额、对联;
“四园”——含英园、咀华园、舒园、逸园,地球仪、荷花池、蓝竹亭、九曲桥、翠竹林等景点巧妙融合,相映成趣。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小中高教师4人,高级教师45人,市名教师2人,吴江市学科带头人5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4人。学校硬件设施到位,有各类专用教室23间,各类器材齐全,达到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标准。
学校所处八都社区,虽地处偏僻,但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民营企业众多,华鑫集团、通鼎电缆、丹龙纺织、苗圃场等企业为我校学生德育实践基地。社区内河网密布,“小桥、流水、人家”随处可见。社区周围,风景名胜众多,社区北端有双塔桥,震泽镇有慈云塔、师俭堂,接壤的南浔更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二、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根据需求评估,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热爱生活,喜欢读书,勤于实践,乐于写作,在“读书、实践、习作”中丰富素养,健全人格。
2、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至少学习一门形成自己特长的课程。
3、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在探究性课程的学习中,形成创新意识。
4、学会交往与合作,诚实、自信,生机勃勃地享受成长的快乐。
三、校本课程的结构与门类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设想
1、课程实施
(1)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与《学校课程审议制度》。
(2)培训教师,学校将新课程实验的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题来研究。
①培训内容。
主要是对我校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技术的培训。
a、确定课程目标的培训。先引导教师研究学校的内外部环境,研究和分析我校“具体的学生”及其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确定我校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纲要》撰写技术的培训。具体内容:一是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要求写实4-6点;
必须全面、适当、清晰;
要贯彻学校教育哲学、校本课程总目标要求、涉及新课程目标三大领域。二是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排序;
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与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
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三是课程实施建议。涉及课程实施的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人数等。四是课程评价建议。现阶段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c、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技术培训。一是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活动方式。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几种不同的开发活动方式的技术要求。二是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基本标准。即知识的结构性,观念之间的逻辑性,实现目标的完整性以及符合儿童学习需要的适应性。
d、课程评价技术的培训。包括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如何设计评价工具、收集改进和分析反映校本课程教学情况的数据与证据、明确改进教学的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与评价的具体操作等环节。
e、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自我培训。包括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撰写的《课程纲要》如何审议、教师的课程实施与学生学业成绩如何评定皮鞋审议委员会自身价值的评定等内容的培训。
②培训模式。
课题研究模式,即学校将新课程实施的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题来研究。主要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临床诊断”模式,针对校长、教师在校本课程的管理和开发中的问题进行诊断。如对学校教育哲学的认同、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教师《课程纲要》撰写中存在的问题等。“案例教学”模式,即通过对单元校本课程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受训者对这个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培训方法。其操作程序为:课前准备、案例引入、案例讨论、结论。“师徒制”模式,让年青教师跟随一些熟练教师特别是优秀的专家型教师学习。此外还有个性化培训模式、自选式培训模式、实践性培训模式等有机结合。学校主要是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采用以上培训模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来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3)申报与审议。需要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首先必须写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并附《课程简介》交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经初审通过后,列入《校本课程门类目录》,分必选与自选两大类,提供给学生选择。如果选修这门课程的人数少于15人,则此门课程予以取消。
(4)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决策后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学校根据审议反馈结果实施校本课程。
(5)教师撰写《课程纲要》。确定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必须按校本培训《课程纲要》撰写的格式要求,撰写详尽的《课程纲要》。
(6)实施《课程纲要》。学生开始选修课程,教师进一步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①学校课时计划安排为:校本课程课时比例占学校总课时的10%,暂无地方课程。具体安排为:每周五下午第二与第三节为校本课程任选课时间;
各年级每周一至周五各有一节必选课程:1—2年级为《围棋》,3至6年级为《生活与习作》。②教师运用选用、改编、新编等多种开发方式,根据校本课程的特殊性,按照综合性和针对性原则选择、组织符合《课程纲要》的校本课程内容。③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班级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形式。④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教法,必选课程分层教学(按年级认知水平);
任选课程倡导因材施教(按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小伙伴互动式学习、自主探究式学习相结合,学生在多种学习方式的选择运用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快乐学习。⑤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开展一系列的审议活动,建立科学的工作程序。分别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纲要》及其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及其执行等进行民主参与与科学决策的价值判断,促进校本课程的健康成长。
2、评价设想: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必须对校本课程进行学校内部评价,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课程纲要》、教师课程实施、学生学业成绩、《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
(1)《课程纲要》的评价要素:主要有:①课程目标是否与学校教育哲学相符合,是否明确清楚;
②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是否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年龄特征,多学科综合,内容融为一体,而且内容的设计有弹性。)③课程组织是否恰当,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④课程评价是否标准明确,评价方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可测量性。
(2)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主要包括: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重视学生、家长、教师同行、校长对教师的评价。其主要方法有观察、调查、问卷、课堂实录与案例评析。
(3)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作出评价。在评价中,学生是评价主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等应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调查、测验、学习成果展示等。
(4)《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主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多种反馈信息,评估开发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修订方案,改进实施的建议。由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组织阶段性评价,一般一年进行一次。校本课程评价程序主要包括:
①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和相关《课程纲要》,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②编制评价工具,设计一种获得教师、学生行为记录的工具。
③收集、分析、整理反映校本课程学与教的信息,建立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成长记录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档案袋”。
④反馈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校本课程的教与学,完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计划和重点。
五、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
一是校长树立民主开放的学校管理意识,全面负责学校组织机构的建设,而且学校的组织管理机构成民主化的状态。二是建立健全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制定校本课程审议制度,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成为民主决策的过程。三是学校其他课程管理的行政机构(如教导处)实行人本管理,并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团结全校教职工民主决策的作用,确保优质、高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2、建立良好的课程决策结构和沟通网络
一是学生在家长和社区的支持下确立自己希望学习的内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定学习的课程;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教师有权决定课程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评价方法;
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学校教育哲学和相关文件对教师提交的《课程纲要》进行评估审议,并交由教师和学生自行选择实施,从而形成三个层面、各方面人员广泛参与的课程决策结构。二是学校提供教师与课程专家沟通的机会,为参与课程开发的各团体或小组之间交流提供时间和空间保障,并认真计划沟通交流的内容和形式,让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皆能有效地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沟通网络。
3、持续的校本培训
除了校本课程开发之初,对校本课程实验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外,学校应鼓励所有教师都参与力所能及的课程开发研究,并保证他们有较充足的时间获得各种学习机会。学校还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持续不断的培训策略,让老师们在行动研究中养成课程开发的意识、反思课程开发的能力。
4、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建立支持系统
一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必须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不断对学校的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所等课程资源进行积极的评估、利用,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并且积极努力,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二是主动积极争取大学课程专家的指导,积极争取与社区、政府对话,获取广泛的支持。充分利用区教育信息网获取相关课程资源,从而建立校内、校外两个支持系统。
5、制度保障,建立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
一是健全学校课程审议制度,如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职责、校本课程教师培训制度、校本课程教学管理条例、校本课程评价制度和校本课程开发奖励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管理,保障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二是系统研究,认真实施校本课程的各项评价,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自律的校本课程内部评价机制,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6、学校文化的建设,构建校本课程开发学习共同体
积极探索有活力、有特色的学校发展之路,努力构建从下到上、主动参与、集体学习、相互信赖和尊重、能各抒己见、共同支持校本课程开发的“学习共同体”,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建设同步推进。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六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是体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培养目标上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我校将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学校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教学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学校,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二、前期准备:
我校从20xx年三月开始拟订了校本课程开发草案,目前已完成了下列工作:
1、 分级部调查40周岁以下教师的特长爱好,初步了解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意向、开发类别。
2、 设计调查表,内容主要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学校预设的校本课程一览表,学生、家长希望开设的校本课程,家长可提供的校本课程资源等。
3、 根据反馈情况,确定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和开发门类,撰写《课程纲要》等,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4、 按门类交流,完善校本课程,组织前期论证。
5、 暑期组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撰写预案,在7月30日进行了部分预案交流,进一步明确了预案编写的要求。
6、 讨论决定本学期以一、二年级为试点,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实施校本课程。
三、工作目标:
1、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初步形成我校校本课程的体系,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学科门类。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群体。
3、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创造性地发展,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四、主要工作:
(一) 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
职务 姓名 职责
顾问 市、区教育专家 咨询、把关、审查和提供帮助
主任 杨俊伟 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
副主任 薛丽君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组织管理工作
胡金芳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组织管理工作
委员 钱伊琳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各项具体工作
唐茹玉 “ 秋白研究”校本课程的管理
孟兰 “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的管理
项阳 “诸子文化”校本课程管理
陈迎春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的管理
周振 “收藏” 校本课程的管理
周春花 “玩中学” 校本课程的管理
钱焱 “形体艺术” 校本课程的管理
姜奋宏 后勤保障
张兴 “信息技术”支撑
家长代表 反馈、监督、指导、参与
(二) 完善前期论证
1、将本学期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意义、项目上报课程开发委员会,经委员会讨论认定。
2、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喜欢,是否需要,确定本学期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规模。
3、提出校本课程具体的实施计划,征询各方意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补充。
4、组织、实施校本课程,积累经验,逐步完善,形成具有觅小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培训
培训方式:讲座、研讨
内 容:①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模式与策略
②如何撰写校本课程纲要及教学预案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
针对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教师开展与其所承担的科目相关的专业培训。
(四)撰写课程纲要,并由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审批、备案
课程纲要要阐明以下几方面:
1、课程目标:(必须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通讯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五)教师正式开题,学生选择
凡是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每人给5分钟时间向全体学生介绍所要开设课程的目的、主要内容、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
(六)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调控
教导处确定授课时间、地点,教科室参与听课、评课指导,及时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经验。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
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
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
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2、对学生的评价
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
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
三是学习的成果
五、开发的课程
创生性课程:
“ 秋白研究” 、“安全教育” 、“诸子文化” 、“文明礼仪” 、“收藏” 、“玩中学” 、“形体艺术”
学科延伸类课程:趣味数学、快乐文学、英语口语以及增开陶艺、美术等。
六、教材说明:
允许教师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编写课程纲要。
1、 自编
2、 选编
3、 选用
4、 拓宽
七、校本课程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实施,教学管理人员随机听课,测评。
2、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育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并撰写一至两篇优秀的校本课程教案,汇编成册。
3、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校本课程研讨和定期大组例会相结合,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七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文化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三、实施内容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冯青梅(总体计划与管理,课程审议)
执行组长:王娟(具体组织实施)
副组长:课程管理
李俊卿负责地方课程管理
王娟负责必修课、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管理
秘书长:资料收集汇总出版
李俊卿负责地方课程类
王娟负责音体美学科拓展与兴趣小组类
贾国珍负责写字、阅读、综合实践类
侯建龙负责争章夺星类
督导考评组长:课程检查、展示与评价。
许红梅负责“六一”组织综合性展示与评价活动
侯仁芝负责检查教师上课情况与集学生与家长的反馈意见
2、责任分解,进行具体分功
3、确定课程实施责任人与相关课程
(二)、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和课题研讨
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及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3、强化科研意识,以“校本教材开发”为课题展开研讨,使校本教材的开发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
4、创造条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培训。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
1、成立组织。
2、通过学生座谈等了解学生各种需求。
3、全面评估分析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4、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5、培训教师—教师申报课程—对教师申报课程进行审议—编订《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6、向学生公布《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7、组织学生选择课程。
8、确定校本课程。
9、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10、任课教师拟订具体的《课程纲要》。
(四)、校本课程的结构
根据学校实际,完全靠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
必修课程:争章夺星、写字、诵读与阅读
选修课程:各兴趣小组
综合实践活动:3-5年级不同学科与教师自主研发课题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1、学生学习评价:问卷调查
2、学习效果评价:家长、学生信息反馈
3、综合展示评价:“六一”文化艺术节展示活动
3、课程评价评价:施实教师的计划、方案、教案、教材修订情况等
(六)几点注意事项
1、加强校际间的校本课程交流借鉴
2、注重特长生的培养
3、体现特色课程设计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八
一、课程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管理队伍及评价体系。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3、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差异性、主体性。
三、课程设置:
《海滨城市----胶南》
《国防教育》
《研究性学习》
《学生心理健康》
《识字教学》
四、具体措施:
(一)切实做好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我校将以讲座、自学、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二)切实抓好实验进程:
我校校本课程,学生的参与面广、可开发空间大,课程研发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实验的管理与督导,不断推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实施。
(三)切实搞好教学大赛:
本学期将组织全体校本课程教师的教学展示课活动,通过大赛的评比,使每位教师更充分的利用和挖掘校本课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的同时,更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修正校本课程。
(四)切实组织好学生展示
依据不同年级所学校本课程内容的不同,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展示评比活动,检测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效果,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使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的使用和管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以此促进我校新课程的改革,使我校的素质教育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九
一、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通过校本特色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审美情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绘制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制作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绘制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创造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美人格。
二、教学目标
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三、教学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美术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儿童绘画方法)。
2、以儿童画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以创作画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5、进行手工创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教学安排
要办好美术兴趣小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将美术兴趣小组办得有声有色。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
(一)组织健全美术兴趣小组。
美术兴趣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大约20名左右。活动固定,通常每周一、两次,活动制度化。参加这次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应是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这样才能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二)具体计划小组活动内容。
美术是一个很广的课程,设计、绘画、欣赏等都是学习的内容。学的多不如学的精,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内容,而这次的兴趣小组学习的内容主要从巧用油画棒方面着手,以刮蜡画为主,基础课程(素描、色彩等)为辅。所以,小组具体的活动内容分为三个:(1)重点辅导学生刮蜡画方面的学习;2)重视基础方面的学习,从素描、色彩、速写等方面入手,从而来解决课堂中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3)、指导学生从事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习惯,以校园中的好人好事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旋律,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一定的艺术品味的作品。
(三)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
举办我校兴趣小组成员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
(四)举行美术绘画比赛。
美术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到一定的时期,可以让学生进行绘画比赛,通过训练比赛,能够促进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
(五)活动资源
1、配置活动使用相关教具、工具、材料;
2、加强利用多媒体教学设置辅助课程;
3、有效的利用校内外自然环境资源进行绘制。
(六)活动评价建议
1、随时评价。对积极参加和投入活动,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
2、对活动中学生想象力丰富、设计独特、有新的构思和创意的作品,教师及时鼓励表扬。
3、学生互评或自评作品,学会欣赏别人。评价也是观察、反思、提高的重要环节。
4、鼓励有合作、探索精神的小组给予奖励。
5、展示学生作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应该做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胆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美术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十
一、技术顾问定期来校上课。
二、三至五年级学生听课、学习。
三、专任教师分章节备课,上课。
四、校本课程每周一节课学习。
五、定期组织学生到田间、温棚实地学习。
谭坊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开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经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提供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表现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土实践,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显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际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便于学习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
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四、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量力而行原则;
4、个性化原则。
五、校本课程的内容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开发学校教师资源。
2、谭坊镇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旅游-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六、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全校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一般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安排在兴趣活动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一般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等)。学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大型活动,则由学校统一安排。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学习效果。
4、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将体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个体主动化;评价方式质性化;评价行为日常化;评价结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
4、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5、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6、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奖励。
7、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设施的管理。
8、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十一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有趣,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通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发展特长,树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
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内容,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情况添减部分内容。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习作、数学思维
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我成长
3、艺体技能类——舞蹈、声乐、器乐、儿童画、装饰画、国画、剪纸、书法、十字绣、橡皮泥、陶艺、围棋、武术、乒乓球、田径等
四、实施原则
1、现实性原则:充分考虑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学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5篇2、基础性原则: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
(一)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战元川,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梁娟、王成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成员:吕壮君、刘洋、丁春锋、毕圣杰、邵娜、曲春贤、于宏伟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编委:王成芹、吕壮君、于爱芳、苗文静、谷静、高娃、高涛、栾鲁华、曹正、郑晓峰、纪水英、韩杰、曲春贤。
六、实施过程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1)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标准》等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多方合力,共同协作。教导处负责制定整体方案,审议课程纲要、教材、学科评价体系,负责过程管理、分期、检查实施、培训指导等工作;总务处负责课程开展所需的物质保障,协调资料的征集和保养、场地的建设,场地活动的设施供应等;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纽带作用,取得家长的帮助与支持,挖掘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使校本课程融于生活、融于社会,促进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认真落实课程目标
1、校本教师针对学校已有的校本课程资源,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等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反思,不断完善内容,丰富课程体系。
2、任课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按时上好校本课,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3、每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至少开展校本课程专题研讨一次,活动要有目的、有准备、有记录、有实效;每学期末组织面向全校师生的校本课程成果展示评比一次,全面参与,形式灵活。
4、学生需要外出调查、参观时,由分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起组织,确保师生安全。
(三)完成课程实施水平评价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课程评价由任课教师拟定学科评价方案,教导处具体负责方案的指导审核及校本课程教师实施情况的总体评价,评价注重多元化和个体化
1、对教师的评价注重过程性
从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对教师的课程方案(附件1)、课堂教学(附件2)进行评价。学校采用调查问卷(10%)、听课记录(20%)、检查教师教学方案计划及教案(20%)、博客(每月)(20%)、教学效果(30%)等方法督促落实。
2、对学生学习情况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占学业总成绩20%。
(2)课业完成情况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
(3)课程结业成绩,占学业总成绩的40%。
学生校本课程学业总成绩按a、b、c、d分四个等级
为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态度,采取观察、考查、现场汇报和作品展示等方法促进课程有效实施。强调以下两点:
一是组织阶段性作品展览。开展多种形式的年级、校内学生作品展览,如,学习笔记、手抄报、手工作品、照片、征文等,加强宣传和对学生进行及时鼓励。
二是要有学习结果的评价,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期结束,教师根据校本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地参与的情况,采用开卷考查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与学生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合理的等级成绩。(见附件4、5)
以上课程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同时呈现合理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全校必修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走进威海》《名曲名画欣赏》等重视人文熏陶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田小学子因此洋溢着书香高雅气质、自强创新品质和模范小主人风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及年龄特点分年级选修的橡皮泥、陶艺、折纸、剪纸等课程,遵循了由易到难,渐入内涵的规律,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兴趣、有悟性的小艺术家;而在此基础上,补充开设了二十多个兴趣小组,引领孩子发展特长,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飞翔。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十二
一、课程开发背景
耀华小学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光明路68号。始建于1931年,原是一所厂企学校。20xx年初归属秦皇岛市海港区,20xx年初被教育局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定点学校”。
学校总占地面积14631平方米,校舍及其他辅助用房建筑面积共计7101平方米。教学楼建于1995年,有24间教室;
有大小办公室16间。科艺楼建于1978年,有12间教室,最多可容纳1300多名学生。学校配置的功能教室有:卫生室、音乐室、劳动室、体育室、美术室、少先队室、科技室、科学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室,建立了校园网,正在筹划标准图书、阅览室。各个专用教室配备了基本的设备设施,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硬件条件。
我校现有在编教职工65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工勤人员4人,支教教师3人,专任教师55人。
学校现有教学班20个,在校生总数789人。现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弟523人。我校自从被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后,外地学生逐年增加。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天南地北,有的孩子行为怪癖,有的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只会方言);
家庭环境比较复杂,家长大多只顾做买卖,没有时间管孩子,与家长沟通也非常困难。我们老师们付出的辛苦是难以想象的——学生不会说普通话,就一遍一遍教;
他们随时转入,我们的老师就随时给他们补课,有时一补就到灯火通明的夜晚;
与家长沟通困难,请不来,我们的老师就一遍遍打电话、发信息,家访不在家,接着再去,什么时候堵住什么时候算。所以说我校教师是非常不容易的。
通过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学校组织各班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经典诵读活动,将《弟子规》列为校本课程。德育处每周定出一个行为要点,进行重点规范。加强各种文明礼仪的培训,增强学生文明意识。通过反复训练,检查督导,以及开展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内化,达到知行的统一。引导学生感受道德、付诸行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以课改为载体,坚持创建“科研兴校”与办出“特色学校”相结合,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灵魂,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把学校办出特色。
2、具体目标:
⑴、让学生在“兴趣”、“特色”中,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在实践与体验中,学会学习;
在美的艺体活动中,学会健体。
⑵、提高学生品德、审美、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⑶、让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专业水平,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⑷、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管理队伍及评价体系。
三、课程结构与门类
我校校本课程坚持科学与人文整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弟子规》,1——6年级每班必学,课时按课表每周一节。选修课以兴趣特长类为主,包括《十字绣》、《书法》、《毛衣编织》、《折纸》、《唐诗宋词欣赏》、《舞蹈》等。面向1——5年级,每双周校本课上。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建立三级领导小组(校级、中层、年级组或教研组)和耀华小学校本博客网。
组长:王艳秋
副组长:张美鸽
组员:李艳杰 吕广卫 杜红 1——6年级语文教研组长 校本教师
2、抓好教师培训,开办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培训班,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学习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
懂得实施校本课程;
搞好校本课程的评价。
3、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学校做好开发、实施的协调、安排实施、检查等工作。
4、建立分层分项管理、检查、评估制度,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工作。
(二)、课程评价
1、对课程的评价
针对课程的有效性、设置的合理性、内容的完整性及课程开发的效果等内容进行评价,每学期一次,学期末进行。
2、对教师的评价
(1)教师的积极开发意识和有效指导方法。
(2)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3)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4)看教师的经验总结。
3、对学生的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者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既参与态度进行等级评价,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成长册内。
五、课程实施保障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校本课程理论指导小组。
2、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促进教师课程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高。
3、定期进行课程的教和学的评价,推进其深入持久进行。
4、争取社会各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考的新机制。
5、每位教师开学初拟写好《课程纲要》,每学期结束时组织学生成果展示。
6、建立制约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7、每学期学校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8、教导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十三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实践,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土实际,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教材植根于现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便于学习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我们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学习乡土知识,而是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培养实践能力。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四、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没有教师积极主动的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十分困难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在编制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优化校本课程。
2)开放性原则: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自主权。教材本身在实施中,教师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断反思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教材随时予以补充、调整。
3)量力而行原则:学校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充分考虑本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校本课程实用、可行。
4)个性化原则课题组从实际出发,挖掘、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并以此打造学校特色。
五、校本课程的内容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开发学校教师资源。我校有一批有志于从事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他们有较高的积极性和潜在素质。据此,可开设声乐、器乐、美术、舞蹈、书法等艺术类课程;
朗诵、演讲、写作等文学类课程;
篮球、乒乓球、象棋等体育类课程。
2)西安丰镇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旅游——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西安丰镇是个千年古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经古文化调查发掘了一大批文物古迹和历史史料,有520xx年以上古建筑22座,古桥梁3座等,有诸葛亮后裔、刘备后裔、李频后裔等家普和珍贵史料计10姓、12套,20xx余万字,有国家级旅游风景区——西安丰“江南悬空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新叶古民居、里叶十里荷花等景点。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了解古文化,让学生通过参观欣赏、考察等方式,更深地了解家长的历史,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进行美的熏陶,以及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
西安丰镇地理环境优越,土壤肥沃。莲子产业已成为我镇的支柱产业,先后建成了杭州市莲子产业化生产基地和浙江省莲子出口创汇示范基地,里叶白莲获浙江省名牌、省农博会金奖。还有西瓜、红花菜、柑桔等农特产品也有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利用这些资源可以让学生了解种植莲子的方法、莲子生长的过程、莲子的功用等常识类课程,了解家长的特产。
六、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一般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安排在兴趣活动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一般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等活动)。学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而大型的活动,则由学校统一安排,如春游、秋游等由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组织。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
4、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将体现:(1)评价内容多元化;
(2)评价过程动态化;
(3)评价个体主动化;
(4)评价方式的质性化;
(5)评价行为日常化;
(6)评价结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
(4)校本课程领导工作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5)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6)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奖励。
(7)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设施的管理。
(8)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课程研究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 校本课程 方案 最新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13篇) 最新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13篇)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