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党建材料 > 三农研讨材料16篇

三农研讨材料16篇

时间:2022-11-03 09:54:02 党建材料 来源:网友投稿

三农研讨材料16篇三农研讨材料  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结合阶段性支农重点配合家电下乡农机具下乡农村消费新需求全州农商行考核力性支农重点配合家电下乡农机具下乡农村消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农研讨材料16篇,供大家参考。

三农研讨材料16篇

篇一:三农研讨材料

  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结合阶段性支农重点配合家电下乡农机具下乡农村消费新需求全州农商行考核力性支农重点配合家电下乡农机具下乡农村消费新需求全州农商行考核力性支农重点配合家电下乡农机具下乡农村消费新需求全州农商行考核力度向乡镇贷款拓展倾斜度向乡镇贷款拓展倾斜度向乡镇贷款拓展倾斜引导做好做细小额农贷等信贷产品引导做好做细小额农贷等信贷产品引导做好做细小额农贷等信贷产品使乡镇贷款投使乡镇贷款投使乡镇贷款投放总量和农户贷款覆盖面明显增加放总量和农户贷款覆盖面明显增加放总量和农户贷款覆盖面明显增加20xx20xx20xx年末年末年末全州农商行乡镇贷款余额亿元全州农商行乡镇贷款余额亿元全州农商行乡镇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净增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年初净增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年初净增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增幅增幅增幅高于全部贷款增速个百分点

  [经验交流]农商银行服务“三农”经验材料

  农商银行服务“三农”经验材料立足支农支小服务乡村振兴恩施地处鄂西南武陵山腹地,是传统农业大区,“支农支小”、乡村振兴工作任务繁重。近年来,全州农商行紧紧围绕恩施州打造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的目标和“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的形象定位,始终坚持“一立足三面向”的市场定位,主动适应经济金融新常态,积极探索支农支小支实新路径,不断加大信贷投入,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服务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全州农商行各项贷款余额245亿元,贷款市场份额为%,在全州银行金融机构中排名持续位居首位。一、坚定市场定位,唱响支农支小主旋律农商行姓“农”,服务“三农”是根本。作为扎根地方的农村金融机构,全州农商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初心,充分运用绩效考核指挥棒,强化户数考核,有效调动员工支农支小的积极性,全力推进“责任银行”建设。截至4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达亿元,占贷款总额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亿元,占贷款总额的%。(一)破解“三农”融资难。“三农”贷款难直接制约着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近年来,全州农商行深入开展深耕“四区”、进村入户活动,大力支持“三农”发展。突出重点,全力支持特色农业发展。“你们的烟叶贷款实惠、方便、快捷,及时解决了我资金短缺的难题”,拿到农商行发放的万元烟叶贷款,恩施市新塘乡下塘坝村白肋烟种植户廖平望连声道谢,笑得合不拢嘴。全州农商行联合村委会及烟草站、茶叶协会、畜牧站,走村串户,深入农户家中,有效掌握农民经济情况和贷款需求,围绕“烟叶、茶叶、畜牧”等特色农业进行大力支持,今年1至4月,共支持烟叶、茶叶、畜牧贷款亿元,有效带动和支持地方特色种养业发展活力。深度覆盖,全力支持农村融资需求。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结合阶段性支农重点,配合家电下乡、农机具下乡,农村消费新需求,全州农商行考核力度向乡镇贷款拓展倾斜,引导做好做细“小额农贷”等信贷产品,使乡镇贷款投放总量和农户贷款覆盖面明显增加,20XX年末,全州农商行乡镇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净增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增幅%,高于全部贷款增速个百分点。目前,全州农商行农户贷款余额亿元,当年累放亿元;50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亿元,占贷款总额的%,有效缓解农村担保抵押难题。(二)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在服务“三农”力度不减的前提下,不断优

  化信贷行业投向,加大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加大涉农企业的支持力度,有力助推农

  村经济转型升级。20XX年,恩施农商行芭蕉支行为76家茶叶小微企业共计发放贷款2300万元。不仅支持了企业发展壮大,还实现了茶农每亩增收约600元,农商行的工作得到了芭蕉乡党委政府、企业及老百姓的高度肯定。2019年1月30日下午,恩施市芭蕉乡政府副乡长王安胜及恩施玉露茶叶协会芭蕉分会会长罗永灿等一行人,将一面面锦旗送到芭蕉支行以示感谢。近年来,全州农商行先后支持飞强茶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利川红”“恩施玉露”等品牌推广。

  围绕全州打造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的目标发力。重点支持恩施建设“世界硒都·中国恩施硒谷”,助力恩施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主动对接支持“生态文化旅游、硒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四大产业集群。4月末,全州农商行支持四大产业集群贷款余额达亿元,占贷款总量的%。

  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发力。围绕国家供给侧改革,对有前景、讲诚信但暂时经营困难的客户不断贷、不抽贷、不压贷,采取展期、借新还旧、循环贷款等多种方式进行续贷,帮助企业维持资金链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积极开展银企手拉手活动,全州农商行与198家企业结对帮扶,每家企业落实一名具体帮扶责任人。20XX以来,咸丰农商行积极支持恩施州楚炎工贸公司资产重组,20XX年该公司恢复生产,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助推地方工业发展。2019年,按照要求,全州农商行支持全州煤炭转型企业名录9家,贷款金额8440万元,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二、践行责任担当,奏响精准扶贫进行曲全州农商行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总部署,加大扶贫小额贷款投放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好评,并获得刘芳震州长批示肯定,农商行金融扶贫经验做法编印成供州直部门学习并上报至省扶贫办。恩施农商行撰写的获得全省农商行重点调研课题一等奖。全州农商行金融扶贫工作受到新闻媒体高度关注,吸引了国家、省、州三级媒体深入采访报道。发挥扶贫小贷功效。扎实开展授信评级,优化信贷服务,充分发挥扶贫小额信贷作用,支持贫困户脱贫解困。20XX年腊月二十二,恩施市红土乡石窑居委会2组贫困户熊岩生养山羊还差3万元资金,信贷员了解情况后,当天主动上门调查,第二天就为其发放了3万元扶贫贴息贷款,让年近花甲的养羊户“千恩万谢”。为了帮助贫困户真正脱贫致富,农商行主动联系乡畜牧站工作人员及一位有经验的养羊大户到其家中进行培训指导,20XX年该户出栏山羊30只,纯收

  入3万余元,存栏羔羊20余只,20XX年已还清贷款,逐步走上致富之路,熊某一家逢人就夸赞农商行好。目前,全州农商行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亿元,直接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万户。

  发挥金融带动效应。大力推行“农商行+涉农龙头企业+贫困户”“农商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农商行+能人大户+贫困户”等“农商行+”服务模式,紧紧围绕当地扶贫产业链条,不断提升产业扶贫“造血”功能,真正带动一批贫困户通过转移就业、发展生产等方式实现增收脱贫致富。20XX年,恩施农商行向花枝山生态农业公司贷款400万元,带领和帮助60多户农民发展茶叶产业,让村里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全州农商行共发放市场主体帮扶贷亿元,带动万户贫困户脱贫。

  探索推动产品创新。深入研究贫困山区现状,成功摸索推广了“龙凤坝模式”“宣恩黄坪模式”“咸丰‘网格化+扶贫’”金融扶贫新模式;先后创新“贫困户特惠贷”“市场主体帮扶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贷”“金财系列贷”“高山扶贫贷”等专项信贷产品;构建了“政府+农商行”风险共担机制,争取政府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亿元。20XX年,积极主动争取人行亿元扶贫再贷款支持,有效满足扶贫领域信贷资金需求。

  践行驻村帮扶责任。积极发动全体员工投身脱贫攻坚战役的主战场,全州农商行直接派驻牵头或参与尖刀班50多个,干部员工均深入到驻点村开展“一对一”对接帮扶活动,先后组织“支部主题党日+爱心捐赠”捐款11万元。今年一季度,发动全体干部员工注册“中国社会扶贫网”,开展爱心帮扶241条。通过系列结对帮扶活动,切实增强了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紧跟时代步伐,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进入新时代,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农商行当仁不让,一马当先。找准方向、精准发力。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恩施农商行党委班子多次到乡村进行调研,制定出台,筛选了全州100个重点项目清单,明确了支持乡村振兴路线图。先后投放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咸丰唐崖古镇改造、坪坝营芭菲小镇,利川南坪“稻鱼共生”,建始业州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乡镇重点项目。20XX年底,恩施市沙地乡麦淌村启动青云崖文旅特色小镇项目,恩施农商行组织专班上门为该村提供金融服务,代发第一期征地补偿款1855万元,并先后为27户农户提供信贷资金150万元,支持该村发展旅游产业。找准载体、突出特色。积极抢抓乡村振兴的战略契机,大力支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农产品、特色乡村景点、特色矿产资源,积极推动打造“一村一品”。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支持葛仙米、金钱柳、羊肚菌、莼菜等特色农产品发

  展。先后投放2460万元贷款,重点支持了恩施龙凤青堡村、白杨坪麂子渡村等特色村寨,帮助村民发展农家乐、亲子农庄、风情客栈等,促进休闲旅游与乡村建设协同发展。

  优化布局、提升服务。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移动金融,普及推广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短信银行,开发线上圈存、贷款、购物等金融服务功能,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乡村居民生活场景。全州农商行发展惠农金融服务站2377个、转账电话万多台,电子银行客户数230多万户,金融服务网格服务平台工作站2300多个,是全州唯一将金融服务“搬”上地图的金融机构,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9年,全州要实现165个贫困村出列、20万贫困人口脱贫,鹤峰、来凤、宣恩三个县脱贫摘帽,金融扶贫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全州农商行将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建设“三大银行”的有效载体,为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再做新的贡献!

  

  

篇二:三农研讨材料

  三农工作汇报材料范文(通用多篇)

  三农工作汇报材料3篇第一篇:三农工作汇报材料三农工作汇报材料一、06年三农工作的情况汇报(一)、06年农资分销业务收入总体情况:1、截止11月底,全省共计完成农资分销收入228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高于我省邮政业务收入同比增幅41%(我省邮政业务收入同比增幅7.56%);完成全年收入计划112%,超计划进度12个百分点。其中,由省物流公司发货形成收入1110万元,占收入比重48%,各市州自主开发业务完成收入1179万元,占完成收入比重52%。2、截止11月底,有9个市州局较好地完成了计划任务:(按绝对值)邵阳局(460.07万)、衡阳局(304)、永州局(251万)、常德局(229.29万)、湘潭局(148.85万)、郴州局(147.12万)株洲局(137.75万)、娄底局(119.75万)益阳局(97.3万)。3、全省收入按绝对值排名的县局前十名:耒阳(81.2万)、隆回(81万)、洞口(68.5万)、祁东(67.5万)、衡阳(60.5万)、安仁(59万)、新化(55万)、株洲(54.4万)、湘乡(53万)、桃源(52万)。二、(二)、今年农资分销业务经营的主要特色:1、项目营销有突破。

  今年以来,邮购分销各主要项目均有较大突破,各大项目充分发挥了主体的作用。特别是农药的分销,全省共计销售农药近1800万元;其中中邦农药销售超过1000万元,正邦农药销售超过700万元,共计实现收入600多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中邦农药在湖南的销售将近翻了一番,而正邦农药去年仅销售70万元左右,今年也实现了近10倍的增长。由省局组织营销的项目仅农药这一项在全省2200多万元收入中占比达28%。

  2、渠道分销有成就邮政“三农”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是终端渠道营销,重点抓好渠道建设,确保有效网点在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是“三农”服务成败的关键。截止2006年11月底全省共建成“三农”服务基本网点__个,其中精品网点近1000个,全省农资分销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县(市)局达到48个。3、部分县(市)局农资分销业务成为第二大业务截止11月底,已经有14个县(市)局邮购分销收入超过了50万元,其中将近有10个县(市)局农资分销收入已成为第二大业务或接近第二大业务。从业务绝对数来看,这十四个县(市)局合计收入近800万元,占全省农资总收入36%左右。(三)、今年农资分销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具体体现如下1、认识不到位尽管省局多次在强调要加强认识,但是个别市(县)局领导仍然不以为然,当然,目前不少地区农资配送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给县局带

  来较多的经济效益,但正是由于起步没有规模才导致没有效益的,应该看到,不少县局该业务已成为了第二大业务了,因此,只有将业务做大做强,经济效益也就越明显,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的邮储业务不也是从无到有再成为支柱曲折而来吗!

  2、资金不到位资金不到位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而且正是由于各局没有严格带款要数或者没有将余款及时回笼导致厂家不能及时供货,从而影响了各局自身业务的发展。今年有的局反映省物流公司到货较迟或厂家出现缺货现象,正是由于回款不到位导致厂家供货不足造成的。3、管理不到位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管理办法不健全、库存管理不到位、信息管理不到位、部分地区存在串货、管理人员不到位等方面。管理办法不健全体现在目前全省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三农”服务制度;部分地区库存管理把关不严,导致一些货物过期变质;全省信息系统上线率为零,无法利用信息化管理等手段进行监控;部分地区由于急于完成任务,甚至出现甲地货物到乙地低价倾销等串货现象;管理人员不到位,部分地区市、县级单位无专人专职管理,到基层支局这种情况更为普遍。4、农资项目不多,种类少统谈农资产品种类少,可供农民挑选的余地较小,很难全面满足大多数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目前,我们经营的产品大多数知名度不高,基本没有大型农资企业的产品,在农民的消费观念中缺乏认知度,譬如除草

  剂,目前只有正邦公司提供了一个产品,农民在购买时得不到满足,也导致了部分地区难以打开农资营销的局面。

  二、07年农资分销业务的工作思路(一)、基本定位加快全省农资分销业务的发展,促进全省农资分销业务规模、效益同步增长。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充分发挥湖南邮政的网络资源优势,在全面履行邮政通信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农资分销业务,使湖南邮政成为湖南农村现代流通业的支撑体系之一。(二)、07年农资发展的目标(1)全省07年农资分销收入计划4000万,目标计划5000万,全省农资销售额要达到1.2亿元以上。全省农资收入计划4000万的完成,只占到全省邮政业务总收入比重的2%。(2)渠道建设方面:农资分销普及型网点覆盖率达行政村60%,即有效“三农”服务点2万个,骨干网点5000个,精品网点1000个,骨干县50个。(标准:“三农”有效服务点年销售额1万元及以上,骨干网点年销售额5万元及以上,骨干县(市)邮政局农资分销业务量160万元及以上,且分销收入60万元/年及以上,精品网点年销售额在10万元及以上)(三)、主要措施1、领导重视,认识到位(1)目前,在省局党组的关心下,拟组建各级邮政服务“三农”工作组织体系

  在省局成立湖南省邮政局服务“三农”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三农”办),;在市(州)局成立市(州)“三农”工作办公室;在县(市)局成立县(市)局“三农”服务中心。其中,

  ●成立湖南省邮政局服务“三农”工作办公室“三农办”主任阎洪生“三农办”副主任符方元、解芳“三农办”日常办公室主任谭远日常协调管理付振翔、王斌、●成立市(州)邮政“三农”办公室各市(州)局主管经营的副局长为市(州)局“三农”办公室主任各市(州)局原“三农办”主任为各市(州)局“三农办”公室副主任市(州)局“三农办”设农资专干2—3人●成立县(市)局“三农”服务中心县(市)局主管经营的副局长为县(市)局“三农”服务中心主任县(市)局“三农”服务中心负责人为县(市)局“三农”服务中心副主任各支局设农资专管员一人●“三农”办日常办公设省物流公司邮购部,“三农办”下设三个组:◆农资组:◆节日营销组(含酒水、日化)◆综合结算组⑵省局“三农”办适时就湖南邮政服务三农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绩向

  省经贸委汇报,争取得到政府对我省邮政服务三农工作的认可和支持,特别在07年作为“万村千乡”工程最后一年将邮政服务网点纳入该范围。

  2、加快发展,机制到位⑴做大做强“统谈分签”几个大项目,充分发挥项目营销主体作用,以农药项目为龙头,引进大肥业务,继续做好小肥,兼顾和带动相关业务。在引入项目上做到做强一个,培育一个,瞄准一个。06年中邦农药销售达1400万,正邦农药销售700万,在07年要做到这两个项目都实现翻番;拟引进海利农药,该公司以生产原药为主,近年在转向生产成药,且为本地品牌,可作为培育项目。拟引进鲁西化工项目,做好大肥业务,实现大肥业务突破3万吨;继续做好喷实宝项目、保得生物肥项目,实现小肥业务创收500万。⑵加强渠道建设,做好“千万市局、百万县局、十万支局”工程,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强化网点建设。06年全省网点__处,但从完成收入2289万看,真正有效网点没有那么多,必须改造和提升,拟完成网点改造和提升5000处为骨干网点,年销售额为5万元;拟打造精品网点1000处,年销售额为10万元;拟在今年近25个县局农资收入达到30万元基础上要求均实现翻番,收入总量要达到全省农资分销收入的60%以上;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县局要实现突破10万元。⑶激励政策到位,省局分阶段组织竞赛活动,分四个阶段制定营销方案和奖励政策,要求各单位做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一阶段:1月1日——3月31日,收入计划820万。此阶段为冬储春播筹备期,主要以种子、饲料、叶面肥为主,搭配以农药、复合肥、生物肥等促销。4月中旬

  开总结大会对完成计划任务进度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二阶段:4月1日——6月30日,收入计划1390万。此阶段为春播和田间管理阶段,主要针对农作物的肥料施用和病虫害防治展开,以促进叶面肥、农药、复合肥为主,推动日化、饲料等销售。7月中旬召开电视会议总结表彰先进单位。三阶段:7月1日——9月30日,收入计划990万。此阶段为田间管理阶段,继续针对农作物的肥料施用和病虫害防治展开,叶面肥、农药、复合肥等销售为主,可做好中秋月饼大订购活动。10月下旬组织召开总结大会并给予相关奖励。四阶段:10月1日——12月301日,收入计划800万,此阶段以饲料、叶面肥为主打农资,做好酒水、日化等营销。08年1月召开全年总结表彰大会。

  3、抓好落实,管理到位⑴抓好业务流程管理●切实把好产品引入关:对农资产品进入湖南邮政“三农”服务营销体系实行市场准入制;并对于进入该营销体系的产品保留一年内两次抽检的权利,由省局“三农”办牵头负责对各市州局的产品抽查,抽查产品送湖南权威质检部门,其抽检费用由厂商承担;●加强县局、支局农资分销业务管理:完善组织机构是农资分销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特别是加强县局、支局的业务管理,做到专人专职专管;使这项业务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协调、有人负责。要建立网点管理制度,农户相关档案,切实抓好终端营销。●典型推介

  在典型示范上要远学“山东邮政”、近推“衡阳模式”,在学习山东邮政的经验上重点抓住争取政府支持、重奖重罚、做大做强项目等方面;在推广“衡阳模式”上要推广衡阳局网点建设经验,零库存零欠费的管理模式。

  (2)加强业务资金管理●为了保障连锁经营发展所需资金,各地市要设立农资连锁经营的专项资金,要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严格落实“专款专用、控制风险”的工作原则,业务资金的来源渠道要广开思路,多方筹措。省市先期投入一点,业务利润提留一点,网点筹措一点,争取政策支持一点,保证业务顺利开展。●各市(州)“三农”办、县(市)邮政局“三农”中心为本区域设立的邮政农资分销服务点(含有效网点、骨干网点、精品网点),按照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等连锁规则开展农资分销服务。4、抓好信息化建设,实行分步推进。对“统谈分签项目”加强信息化管理既是中邮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省邮政加强农资分销业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国家局前不久发文《关于加强农资分销业务流动资金管理的通知》要求尽快运用信息系统规范管理各农资项目,对未纳入中邮连锁经营信息系统的项目,国家局不给予资金支持。省物流公司今年三月份就组织了上线培训,但收效甚微,在全国上线的十个省份中排名最后,指标完成率几乎为零。07年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第一步要求市(州)局实现“统谈分签”项目的上线;第二步要求所有县(市)局实现“统谈分签”项目的上线;第三步实现电子化支局和精品网

  点的上线。(四)、责权明确,严守“统谈分签”基本原则1、明确省局“三农”办职责:⑴、全面负责全省邮政服务“三农”组织、策划、经营管理工作。⑵、省局“三农”办对全省“三农”工作负有经营监管、规范秩序、检

  查、考核等职责。⑶、省局“三农”办对进入邮政服务“三农”体系的农资供应厂商负有规

  范职责。2、明确“统谈分签”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⑴、“统谈分签”的“统谈”指省局“三农”办负责同厂家对全省农资配送

  产品进行统一招商谈判并签定总协议;“分签”指市(州)局与全省统签的农资厂家就当地的合作签订协议,所有协议内容必须先报备省局“三农”办,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⑵、市(州)邮政局开发区域性项目时必须向省局“三农”办报批,经省局“三农”办审批后方可签约运行。没有经过审批而自行运作每次罚款__元,未经批准给造成不良影响及库存积压者要追究领导者相关责任。

  ⑶、适用“统谈分签”政策的项目只限于农资产品合作厂商,省“统谈分签”项目不低于各局收入的60%,“统谈统签”和新进项目由省局“三农”办根据各地情况安排试运作,根据运作情况决定是否推广。

  ⑷、节日营销、酒水和日化类产品由省局统一组织;各局不得自行组织,否则每发现一例将处罚__元。

  三、两点建议

  1、将农资分销业务的收入计划完成情况和管理工作特别是资金上缴纳入绩效考核;占绩效考核分值5分。

  2、县(市)局农资业务收入规模达到100万元及以上单位奖励农资配送车一台;县(市)局农资业务收入规模达到70万元且占该县(市)收入比重10%的单位同样奖励农资配送车一台。

  第二篇:三农工作汇报材料__市“三农”工作汇报__市位于__省西北部,面积623.5平方公里,耕地45.2万亩,辖3乡6镇4个办事处329个行政村,总人口47.2万,其中,农业人口38.1万。1989年撤县建市,1992年被确定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市,__年被确定为全省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市,__年被确定为全省35个扩权县(市)之一和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发展为主题,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同时,积极探索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建设和谐农村的新路子,在农村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进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__年,我市有9个乡镇(办事处)的财政收入突破了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70元,同比增长13.4%。一、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有关情况今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我们及时把学习文件精神列入市委中心组学习内容,组织市五大班子成员认真学习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性的历史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农村现代化步伐的重要举措。同时,制定具体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制定规划。结合全市“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指导乡村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尊重农民的意愿,从实际出发搞好乡村规划管理工作,使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二)选好载体。结合__实际,提出了创建和谐新农村的目标,并将其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认真抓紧抓好。一是要通过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两委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二是要加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轮训,提高农村干部素质,提高他们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提高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能力,树立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三是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增强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发家致富的本领。四是继续加强宣传,在全市营造更加浓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舆论氛围。五是组织各村街结合各村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实际情况,积极筛选申报项目,由市直职能部门和帮建单位帮助向上争取优惠政策和项目资金。六是市直有关局委要切实履行帮建职责,深入村组农户调研,帮助村街理清思路,并提供资金、信息、人才等方面的帮助。通过和谐新农村创建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使全市农村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方向发展,加快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新__的进程。(三)加大投入。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财政投入、市

  场运作等方式,加大饮水安全、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开展和谐新农村创建的有关情况(一)提出创建目标。我们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__农村现阶段发展实际,提出了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阶段性任务和农村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中央提出的20字要求,我们提出了“经济实力强、生活条件好、文明程度高、村容整洁美、管理讲民主”的创建要求,从农业发展、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环境保护等9个方面制定了16条标准和46条细则。采取市统一规划,乡组织协调,村具体实施,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以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素质为着力点,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乡村文明建设为重点,在全市营造建设和谐新农村的良好氛围。(二)制定创建措施。在和谐新农村创建活动中,我们主要制定了以下几项推进措施。一是实施部门帮建。出台了《__市和谐新农村结对帮建单位工作职责》,建立了分批帮建工作制度,县级领导分包到乡镇(办事处),重点委办局分包到村,帮助农村开展创建活动,直至通过检查验收。二是建立投入机制。利用上级政策争取一部分、市财政拨付一部分、分包市直局委资助一部分、乡镇配套一部分、村街筹集一部分、由村街在

  外人士和企业家捐赠一部分等多形式的筹资办法,为和谐新农村创建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三是严格考评奖惩。将创建任务纳入各乡镇(办事处)目标管理体系。每年的创建工作,先由乡镇(办事处)组织各村街按标准开展自评、初评,市创建办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每年集中颁发“和谐新农村”牌匾。四是建立创建台账。统一印制下发了“__市创建和谐新农村(社区)工作台账”。台账内容包括创建村街基本情况,存在问题,每月创建措施、帮建措施和问题销号情况等内容,明确了完成时限和乡、村、帮建单位责任人。

  (三)开展创建活动。为搞好创建活动,我们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利用新闻媒介宣传、发放建设和谐新农村手册等方式,深入宣传,精心组织,并在全市确立了69个村作为示范村,为其它村街积累经验,提供借鉴。目前,全市创建活动已经初步掀起了热潮。一是围绕“生产发展好”的目标,我们在西向、柏香等乡镇规划了沁北工业集聚区、造纸机械集聚区、电动车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加强引导,政策扶持,提升乡镇工业的聚集效益,带动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为加快农村三产发展,利用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市的机遇,改造和建成9家乡镇级超市和98家村级“农家店”,农村现代物流连锁网络初步形成,促进了农村三产的繁荣。二是围绕“生活条件好”的目标,各村街努力改善群众居住和生活条件。

  西向镇二街、五街聘请洛阳专家,规划设计了现代化的别墅和欧式建筑风格的农民社区,现已建成200余座,商贸建材市场、文化娱乐中心近期也将开工建设。为解决农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我们建立了

  社会保障医院,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市农民参合率目前已达到88%以上。三是围绕“文明程度高”的目标,我们深入开展了“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文明村街、文明乡镇创建等各类农村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村的各种陈规陋习,着力创造一个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良好社会环境。全市96%的村街建起了高标准的文化中心,并使其成为集科普推广中心、普法中心、廉政文化中心、婚育新风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等为一体的农村工作的重要平台。

  同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农民夜校等阵地,启动了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四是围绕“村容整洁美”的目标,我们及时将城市四创活动向乡村延伸,开展了创建“省级卫生城镇”和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大部分村街成立了环卫队伍,实行环卫保洁制度,基本上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__镇私营企业老板和农民,为支持和谐新农村创建活动,纷纷慷慨解囊,共捐资40多万元用于道路建设,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五是围绕“管理讲民主”的目标,巩固第五届村委换届成果。各村(街)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四民主、两公开”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深入开展了民主管理、村民自治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村民自治机制。同时,我们把创建和谐新农村作为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并通过创建活动,让群众看到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来展示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果。

  三、当前我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和谐新农村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预计第一季度,实现农业总产值2.43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农业增加值1.46亿元,增长13.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50元,增长27.7%。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要农业作物长势喜人。目前,全市优质小麦种植面积约31万亩,其中一类苗占69.4%,二类苗占29.3%,如果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今年小麦将继续保持稳定高产。二是农业种植结构继续优化。通过多年来的结构调整,目前,__镇二郎庙、__村的植桑养蚕,__乡赵庄村的莲鱼共养,__乡后赵村的玫瑰种植,__镇__村的山前坡地万亩果园,__镇__村的中药材基地,环城蔬菜种植基地,__乡__村的绿色食品等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正在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涉农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大力扶持华宝公司、新兴公司、中原制革厂、港龙怀参公司、麦研面业、×北黄牛毛驴市场等一批省、__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17家,农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57家,农产品购销企业和交易市场达28个,带动农户达4.1万户。四是畜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截止今年3月底,全市牛存栏3.79万头(其中奶牛存栏2603头),生猪存栏19.65万头,山绵羊存栏6.35万只,家禽存栏199.45万只,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五是春耕备耕工作准备充分。目前,我市供销社已准备各类优质化肥2.6万余吨、农药130余吨、农地膜180余吨、中小农具6万余件、农药械4000余件,基本满足了春耕备耕的需要。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资价格增长过快,农民种粮成本增加。尽管从去年起我省已经全部免除了农业税,实施了种粮直补政策,但是农用物资价格自去年以来不断上扬,并仍有上涨趋势。如1605等杀虫剂从每吨1500元涨至1575元,除草剂从每吨__元涨至2100元,农药价格平均涨幅5%;农地膜从每吨1.1万元涨至1.3万元,平均涨幅18.2%,化肥从每吨1800元涨至1830元,销售旺季增幅可能更大,导致种粮成本进一步加大。

  二是粮食价格不断下滑,农民种粮增收不明显。去年6月份以来,我市小麦价格持续走低,粮食市场购销不畅,种粮农民惜售心理十分严重,小麦价格从每市斤0.73元跌至0.68元,并仍有下跌趋势。虽然国家出台了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但由于地方缺乏资金,不能够很好的落实,造成农民种粮效益不高。

  三是作业成本高影响农机化进程。去年以来,柴油价格和农业机械价格的的持续上涨,仅柴油价格就连续上涨4次,从每吨4210元涨至4967元,平均每升上涨0.66元;农业机械以75匹马力的拖拉机和福田小麦收割机为例,拖拉机从每台7.55万元涨至7.93万元,福田小麦收割机从7.45万元涨至7.97万元,从而导致农机作业成本不断提高,效益持续下降,农民对农机的投资热情不高,影响了我市农机化进程。

  五、有关建议(一)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刚刚启动,尚未形成成熟的作法和经验,不少地方都在摸索阶段,对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仍存在一些疑问,建议以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经济特区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确定部分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县市作为试点县市,在政策、资金、科技、人才等方面给

  予大力支持,树立典型,为其它县市积累经验,提供借鉴,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二)__是全国粮食高产区和种子主产区,但是由于人均耕地少,不在国家定义的粮食大县范围,不能享受相关待遇,建议国家在制定政策时综合考虑耕地面积、单产、优产及其它相关因素。

  (三)今年尽管国家出台了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但由于缺乏具体的配套措施及配套资金,仅靠县级财政很难将政策落实到位,建议尽快制定落实保护价收购的配套措施,解决“谷贱伤农”的问题,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四)尽管我市全面落实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但是随着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严重影响了农民购置和使用大型农机的积极性,建议实施农机燃油补贴,降低农机作业成本。

  第三篇:三农工作汇报材料三农工作汇报材料工作的简要回顾过去的一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这个目标,努力做好“三农”工作这篇文章。三农工作汇报材料8月16日下午,“三农”工作情况汇报会召开,听取各县(市、区)和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南新区今年以来“三农”重点任务、重点目标、重点项目完成情况,按照全省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市委六届九次全会部署要求,对下一阶段“三农”重点工作进行研

  究部署。市委副书记戴元湖出席并讲话,副市长吴晓丹作工作总结部署。戴元湖指出,各地要紧紧咬住全年目标,强化组织推进,确保各项目

  标任务顺利完成。要切实抓好重点工作,大力促进农民增收,把低收入人口增收致富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力抓好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设施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招商引资,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扎实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到位。继续提升农村环境,坚持一手抓绿色农业发展,一手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要全力以赴推动落实,以优良作风保障全市“三农”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三农工作汇报材料16日下午,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主持召开省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听取当前全省“三农”工作情况汇报,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全省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1+10”工程建设的意见》《__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重点、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和有关建设用地事项。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申联彬,省委常委、副省长李小鹏,副省长牛仁亮、陈川平、刘维佳、张建欣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当前山西“三农”工作总体平稳,但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冬春连旱的影响,也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全省上下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和要求,进一步抓好“三农”工作,努力实现农业持续增产和农民稳定增收。当前要重点抓好中央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并结合山西实际,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改

  造,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着力实施“五个全覆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农业标准化和质量安全等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毫不放松地抓好抗旱保春浇、保春播工作,力争夏粮有一个好的收成,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会议指出,近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能否抓好安全生产,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大考验,必须进一步明确《__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重点、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推动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狠抓安全生产工作不放松,立足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坚定不移地开展为期一年的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整顿,严格落实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责任,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大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和环境,严格事故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严格安全生产工作指标考核,坚决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努力实现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1+10”工程建设的意见》,确定在全省服务业18个领域中,每个领域选择1个旗舰项目和10个示范带动项目,从市场准入、税收、土地、资金、价格等多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总投资约2700亿元,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带动服务业投资总额和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促进全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抓好落实,确保服务业“1+10”建设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推动全省服务业迈上新的台阶。

  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加强全省就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各企业、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这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要多种渠道开辟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要切实关注和做好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回乡农民工、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再就业工作;要大力开展对转岗、待岗和新就业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抓好工作的指导和考核,确保全省就业形势的稳定。

  三农工作汇报材料记者罗盘报道:近日,山西省委召开“三农”工作督察情况汇报会,听取情况汇报,分析“三农”形势,研究工作措施。省委副书记、省委农村工作领导组组长薛延忠同志主持会议并讲了话。

  从这次督察情况看,上半年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村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075元,同比增长%,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在认真听取情况汇报后,薛延忠指出,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上半年全省“三农”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他强调,做好下半年“三农”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深入落实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突出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要强化工作措施,努力解决好当前农业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要针对夏粮因灾减产的实际,切实抓好秋季农业生产,努力做到以秋补夏;

  要针对农资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在继续落实好省里关于稳定农资价格五条措施的同时,进一步加快科技推广应用,以降低农业成本,减少农民支出,提高生产效益;要针对奶牛养殖业出现的牛奶销售不畅、价格下跌等问题,一方面要着眼长远,积极鼓励和引导养殖户改良品种,科学管理,提高品质,扩大销售,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兼顾当前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保护和调动好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要针对当前正处灾情多发阶段的实际,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切实做好防疫、防灾、防汛工作;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年“三农”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1、要突出重点,不断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农村小康建设,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干部的“双带”能力,切实巩固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3、要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的改革、投入、领导力度,努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要切实搞好农村税费改革后的配套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征地制度改革,不断增强“三农”工作的活力。要切实增加对“三农”工作的投入,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强领导,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三农”工作的各项任务,全面推进山西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篇三:三农研讨材料

  把培育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为服务提升的主要环节来抓在近几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和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先后于2010年和2012年由省政府下发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发展的意见浙政发?2010?48号和关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意见浙政办发?2012?73号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四统一服务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服务统一产品收购和销售进一步丰富了农业合作型服务5在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服务的同时我们坚持统筹整合资源力量不断强化农业服务社会化促进机制培育多元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现场交流研讨会典型发言材料

  目录1.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

  服务体系建设………………………浙江省农业厅(2)2.构筑新平台创建新模式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8)3.构建全要素服务平台助推新农村经济发展

  …………………………浙江省平湖市人民政府(18)4.架服务连农桥走合作共赢路

  ………………湖南省衡阳县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局(25)5.建立“八位一体”模式创新农业服务机制

  ……………………………河南省固始县农经站(31)

  围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浙江省农业厅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农民创业创新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省以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和特色精品农业大省建设为目标,突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这一主线,按照公共性、合作型、市场化服务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强化政府主导和政策引领,推进农民协作和组织创新,深化产业分工与服务配套,着力构建体系复合化、服务产业化、促进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一、着眼于政府主导和引领,着力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切实承担起农民解决不了、市场和社会提供不了的服务供给需要,在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我省把健全农业基层公共服务体放在重要位臵,在连续多年推进政府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上,2009年,由省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农技推广为基础、集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于一体的“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为取向,按照接点成线、结线成网的要求,着力构建省市县

  2

  乡四级有服务机构、村有服务站点和推广示范户的公共服务网。2011年,省政府出台《关于扎实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为农服务的意见》,突出“多功能、一体化”要求,集聚服务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推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向“3+X”一站式职能配臵和服务模式提升。目前,全省县以下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机构1653个、农技人员8514人。并以农技推广体系为依托,着力打造五大公共服务平台。一是以农民信箱系统为主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2005年开始,我省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通过实名制注册的形式,为普通农民、农业经济组织、涉农管理服务人员等搭建了信息交流、农产品推介的全天候、零成本信息服务载体,目前注册用户达254万户,日点击量200万次。二是以农博会为主的农产品公共推介销售平台。省里连续近10年举办全省农业博览会,各地积极开辟农展会、交易会、博览会、推介会等展示展销平台,建立了一大批区域性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展示展销中心,还组团赴省外、境外参展。组织开展“农超(市)”对接、“农社(区)”对接、基地对接、原料对接、银农对接、项目对接等机制,定期不定期举办各类对接活动。三是县乡村联通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指导各地积极创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提供流转供求信息、合同指导、价格协调、纠纷调解等服务,全省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率达到41.5%。四是大学生投身现代农业建设创业平台。2009年始每年联合高校举办专场招聘会,为

  3

  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寻找优秀人才,并对大学生投身农业在报酬补助、社会保障、项目扶持、金融服务、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土地流转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五是农业风险规避支持平台。以主要农产品的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农业政策性保险服务为主体,以政策性支持为手段,逐步扩大农业保险产品,为减少农业风险开辟了有效的渠道。二、着眼于基础稳定和完善,着力打造合作服务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发展集体所有制下的家庭承包制与家庭承包制上的专业合作制,是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我们顺应农村经济集约化发展的要求,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放大其对内部成员的统一服务功能,培育和扶持农业合作服务网建设。一方面,依托村经济合作社建设开展服务。2007年由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了《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为村经济合作社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村经济合作社利用地缘和人缘优势,从当地实际出发,单独或联合成立农业服务组织,实现服务农业和发展集体经济互促共进。如嘉善县缪家村通过建立综合种苗基地,统一提供鲜切花种植、种子种苗培育等系列化、农业作业等服务,既带动农民发展现代精品农业,每年村集体增加收入100余万元。2011年,全省30058个村经济合作社实现收入259.4亿元,村均用于农业发展服务支出5.6万元。另一方面,支持合作社强化服务功能。把培育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作

  4

  为服务提升的主要环节来抓,在近几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和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先后于2010年和2012年由省政府下发《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发展的意见》(浙政发„2010‟48号)和《关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意见》(浙政办发„2012‟73号),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四统一”服务(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服务、统一产品收购和销售),进一步丰富了农业合作型服务内容。全面推广以机耕、机插、机收为重点的劳动力替代型服务,代育秧、植保统防统治、机烘、初加工及包装等技术替代型服务。2011年全省102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作业服务收入6.49亿元,服务农户数84.7万户,服务面积785.5万亩。以畜牧产业组织重组和合作为契机,由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畜牧产业体系促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积极推广统一供精供种、饲料生产配送、疫病防治、,屠宰、加工等环节服务,涌现了公司带动型的义乌丰和模式、养殖场同类集聚型的萧山农法与龙游龙珠模式、合作社重组型的金东和丰模式、饲料企业与养殖企业合作型的国茂、科盛模式等服务模式,促进了畜牧产业主体提升发展。目前,57.5%的合作社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服务,42.5%的合作社开展仓储、运输、作业、加工、信息等专项服务,服务和带动经营耕地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50.3%。同时,引导合作社加快兴办加工和流通业,兴建合作社联合社,促进全产业链经营服务。

  5

  三、着眼于主体多元和配套,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服务的同时,我们坚持统筹整合资源力量,不断强化农业服务社会化促进机制,培育多元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一是发挥农业企业服务带动作用,鼓励引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稳固利益联结机制,以服务带动农户和合作社发展。全省发展农资经营店(企业)19000余家。二是发挥种养大户的示范作用,鼓励大户在搞好自我经营基础上,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信息等指导和种子种苗、机耕机收等服务。三是发挥农村能人中介作用,积极培育农村经纪人和贩销大户,鼓励其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和技能,积极开展营销服务。全省从事农产品购销人员17.8万人,购销专业户经销额380亿元。四是发挥科研院所高校优势,探索建立“三农六方”协作机制、市校合作等机制,构建产学研、农科教联盟,为科技服务开辟了新途径。五是调动金融机构支农积极性,签订银农合作框架协议,创新小额丰收贷款、订单质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使用权抵押贷款等金融服务产品。2011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21177.95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3787.93亿元,分别比上年底增18.6%和17.5%。四、着眼于服务持续和长效,着力加强政策性支持保障农村服务的市场化要素不足,政策支持尤为重要。我们持续加强对新兴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主体的资金扶持,以政策杠杆

  6

  撬动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对农民信箱系统、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农产品营销活动、引进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等给予重点扶持。设立专项资金建设农业基层公共中心,对引进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的,欠发达地区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发达地区每人每年补助5000元,连补三年。加强对合作化服务平台建设的扶持,省、市、县各级都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扶持资金,着重对带动面广的合作社开展服务项目和设施建设进行专项补助,将合作社列入农机购臵补贴的主要补助对象,且各项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向农民专业合作社适度倾斜,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近4000万元。省、市、县均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切实增强村经济合作社服务功能。其中省级专项资金每年8000万元,自2012年至2016年连补5年。在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平台建设上,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在享受项目建设专项扶持同时,同步享受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臵补贴等补助政策。杭州市等地还设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服务达到一定规模、组织管理规范、服务绩效明显的服务组织给予专项补助。这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事业的发展,形成了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

  7

  构筑大服务

  创建新模式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农业现代化的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从安徽来看,分散、小规模、兼业化经营仍然是现阶段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经营方式。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服务的“小而散”与现代农业要求的“大且强”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如何解决和应对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大服务”不足甚至缺失问题迫在眉睫。在系统梳理安徽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农业一线的鲜活经验,提炼了一些观点与建议,力图为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一、省情与概况安徽省属全国南北过渡地带,农业资源类型丰富,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6个粮食调出省份之一,全省辖16个市、105个县(市、区)、1262个乡(镇)、1.6万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333.9万人,耕地面积6256.8万亩,农业专业户32.4万人。安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农民的合作服务体系和公司的经营性服务体系等三大体系构成。各级公共服务机构成为提供农业公益性服务的主平台。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业技术推广、畜牧兽医、农产品质量

  8

  安全、农业机械等公益性服务职能界定日趋清晰,体制机制日臻完善,服务定位更加准确。省、市、县(市、区)、乡(镇)共有推广机构3074个,人员2.2万人。全省农业科研机构14个、教学机构2个,人员1769人。在农业技术推广上,以推进粮棉油高产创建等重大农技推广项目为抓手,大力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办事限时制和责任追究制。在畜牧兽医服务上,组织全省2000名畜牧专业技术人员,重点推广适用技术,扶持1000个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和5000个规模养殖场,带动5万个养殖户,构建科技人员、示范场、饲养小区和农户多层互动的畜牧技术推广服务新机制。农民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农村专业服务大户合作服务的基础作用更加强劲。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业已成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基本力量,基础地位十分巩固,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壮大,自上而下逐渐形成体系。目前,我省各类合作社2.1万家,成员138.5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340万户。为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经营规模,多社联合、社企联合、社村联合、社户联合等各类合作模式快速推进,自我服务领域由生产领域向资金互助、资源利用等多领域延伸。由我省亳州联发合作联社、凤阳小岗黑当家合作社等13家合作社发起成立的安徽徽润农产品营销农民专业社联合社成为全国首家省级联合社。农村专业服务大户活跃在农村各个领域,成为

  9

  农村短缺劳力户的重要帮手。全省农业专业户中有种养殖能手21万名、农机手7.9万名、植保员(机防手)4.8万名。不仅满足了农村农忙季节劳动力短缺时农户用工需求,并且还能提供个性化服务。以龙头企业为骨干的专业化经营服务主体初步成为农业服务的内生动力。龙头企业承担社会化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全省现已形成年加工产值超5亿元的产业集群105个,聚集龙头企业980个。涉农企业有研发与推广机构740个,科研与推广人员1.2万人。龙头企业常年及季节性用工分别为200万人、500万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800元以上。二、探索与创新近些年来,安徽作为农村改革先行先试省份之一,始终把做好为农服务、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点工作,始终把构造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建新型服务模式作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自2005年起,省委、省政府就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有关文件。为贯彻农业部的文件精神,今年省农委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思路和目标、工作重点、服务主体和政策扶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蓬勃发展,涌现出不少创新做法与成功典型。

  10

  以培育主体为突破口,以产业化经营推动社会化服务。公共服务机构代表政府实施公益性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建立起来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其宗旨是维护社员利益,开展互助性质服务,对外追求合作社利益最大化。龙头企业是统筹市场需求和农户要求的服务主体,其性质是营利的,目的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宁国市同步推进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让公共服务机构、合作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形成三位一体共生共赢的可喜局面。在该市港口镇山门村,五星公司、合作社和畜牧站,有机结合,有效运转,形成了服务全村、覆盖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五星集团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对农户实行三免费(免费咨询、免费技术培训、免费办理担保贷款)、三上门(上门勘察设计并协助建鸡舍、上门技术服务、上门调运成鸡)、六保证(保证苗鸡质量、保证饲料质量、保证药品质量、保证按时调运、保证准时结算)。在做好常规服务的同时,五星集团还联合华喜合作社开展了金融、保险服务,以企业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为抵押,为合同养殖户投保(含禽舍、器具、饲料、成品家禽等)。对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险公司予以理赔。以“四代一管”为突破口,推进城郊多功能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合肥市包河区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方向,按照“依托资源建基地、突出特色壮基地、连片开发扩基地”的思路,

  11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形式。该区天禾种业基地采用“物联网”技术构建农业服务网络,设臵网上指挥系统与基地操作规程,实行“四代一管”服务模式,即代育秧、代耕作、代机插、代机收和田间管理的现代农业全程服务模式,推进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保姆式服务。通过指挥系统、“四代一管”模式、优质种苗培育三管齐下,实现服务科技化、网络化和全程化,不仅大大解放了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每亩还能增产50多公斤,增效100多元。以“四良”模式为突破口,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宿州市埇桥区积极培育多元化农业服务主体,探索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四良”模式,即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田,即对基地内道路、河沟、涵闸、灌溉井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提升,夯实农业生产基础,确保增产增效的物质优势;良种,即推广使用小麦和玉米良优新品种,确保增产增效的品种优势;良法,即实施土壤深耕、平衡施肥、化除化控、药效一体化、节水灌溉等新技术,确保增产增效的技术优势;良制,即进一步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服务队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新机制,搭建增产增效的组织优势。在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同时,合作社还制定出了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耕旋、统一机条播(机插秧)、统一开沟、统一管水、统一防治、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统一秸秆综合利用的“十统一”

  12

  种植规程。“十统一”即:明码标价,保底收成,农户“按单点菜”,可以选择一到十项服务。以土地托管为突破口,依托专业合作社开展全程农事服务。凤台县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民生产的各类农事进行细化分解,开展“订单服务”和“土地托管”。在该县杨村乡店集村,沿淝糯米专业合作社已托管农户承包耕地4753亩,托管的农户耕地每亩少投入了近220元,粮食每亩却增产近260斤,实现效益近260万元。该服务模式的特点在于改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口头合同为统一规范的土地托管合同。以往各项服务价格没有标准,都是到时间在地头商谈,而且很多生产人员都没有经过培训,凭经验干活,对服务质量没有承诺,农户粮食减产了也找不到人索赔。为了保证合同真实性,合作社对每户农民都设立了托管档案,并留农户影像证明。目前店集村的耕地全部进行了调整,田成方、路取直,更适应机械化耕种了。以“以钱养事”为突破口,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创新社会化服务。针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特点,积极探索“以钱养事”新机制。按照“项目招标、市场运作,层层签单、政府买单,钱随事走、按绩取酬”的运行模式,推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四定一统一”的要求,即定防区、定任务、定指标、定报酬、统一收费标准,明确“以钱养事”方式、内容和责任,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将量化的动物防疫

  13

  任务,通过多种途径向全县具备动物防疫资质的技术人员公开招标。每年年初,全县统一安排春防集中免疫,布臵强免任务,将动物防疫工作方案和具体标准下发到各乡镇,由乡镇组织公开招投标。镇政府与中标的防疫员签订承包合同。根据防区大小和防疫工作量核定防疫员财政补助经费,动物防疫所需疫苗、物资和工作经费由各级财政予以保证。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务报酬实行财政补助和有偿服务相结合,强制免疫注射一律免费。以统防统治为突破口,构建社会化服务新机制。霍邱县从粮食生产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植保服务新机制,针对“谁来管、谁来投、谁来干、谁来验收说了算”等问题,统筹不同服务主体、性质和形式,探索和推进植保服务新机制。一是提供多种服务方式,尊重农民自主权。服务方式主要有3种:全包型、半包型、自防型。全包型,即植保队与农户签订协议,实施水稻、小麦生产全过程病虫害防治。半包型,即农户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自己购药,植保队员按劳取酬。自防型,即农户租赁药械,自己下田防治。二是先购后补,调动农民积极性。在统防统治工作中,县里不是简单地将政府补贴“一把撒”,而是集中资源,靶向投入,由乡村植保队向农户宣传,“谁筹资谁享受补贴,不筹资不享受补贴”,农户先出钱购药,防治结束返还。三是双向考核,确保统防统治效果。乡镇植保队负责对各村植保队监管,实行定期考核。所有植保队员由乡镇统

  14

  一登记造册,实行档案管理。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田、对接到户,划片包干”的原则,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对乡村两级植保队(含合作社植保队),实行工作一季一查,人员一年一审。队员服务手册由农户签字,乡村盖章,作为兑现报酬和奖补依据。同时,对农户的防治情况以村为单位登记造表,作为补贴清册,达到防治标准的足额返还预缴的防治费用,没有达到标准,追究防治人责任。三、问题与建议近年来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服务体系还是不健全、不完善,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多样性需求。从服务主体上看,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任务不清、运行机制不活、人员素质不高、经费保障不足、服务手段落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依托力量职能发挥不足。从服务内容上看,存在“两重视、两忽视”的现象,即:重视产前、产中服务,忽视产后服务;重视生产技术服务,忽视金融保险服务。从组织结构上看,各类服务组织之间缺乏统一组织和协调,缺乏相互联动和配合,各类服务主体各自为政,尚未形成服务合力。从服务条件上看,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础条件和服务手段比较落后。随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美好乡村步伐的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要求,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必然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此提出如下

  15

  建议:(一)发展社会化服务的根本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经过30年的改革实践,家庭承包经营理念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中已经基本确立,但是,在统一经营这个层面,与改革目标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大多数农户尚未参与到各种形式的统一经营中来,尚未享受到统一经营所带来的社会化服务。要在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形成公共性服务、合作型服务、市场化服务有机结合、整体协调、全面发展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发展社会化服务的关键是创新“以农为本”的服务机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形势,要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单一服务向全方位服务转变,由常规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根据公益性服务的不同特点和具体要求,积极探索多角度、多范围、多领域的公益性服务实现形式,将定岗服务、购买服务、派驻服务和委托服务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践中探索政府与企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结合提供服务的多种形式,推进公益服务“进村入户”“进企入社”、,做到农民认同、农民接受、农民欢迎。(三)发展社会化服务的出路在于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议通过政策鼓励、示范带动、

  16

  项目支持、金融扶持等措施,培育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社会化服务主体,引导农民组织起来,在技术信息、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销售、资金等方面进行自我服务、互助服务。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服务新机制,推行和完善为农服务政府承诺制、农业技术服务专家负责制、服务全程代理制等,逐步实现公益性服务和准公益性服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着力点在于强化财政扶持的靶向性和导向性。建议根据流转土地的实际使用和改造提升情况,建立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用于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部分进行奖补,对于基础条件较差的田块,农民不愿投入,企业不会投入,要由政府先行投入进行平整和改造,吸引企业资本的后续跟进,避免低价、低值流转。(五)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突破口在于各项配套措施的差别化和创新性。针对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普遍提出想扩大生产但是缺少资金的问题。建议将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纳入农村信用消费业务范畴,按农作物生长收获期时间计算利息,期限内还款免息,制定出台“按揭买农机”的办法。

  17

  构建全要素服务平台

  助推新农村经济发展

  浙江省平湖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平湖市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入手,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农业“两区”建设为主阵地,不断完善思路,创新服务机制,强化扶持引导,逐步形成了政府为主导、村级组织为基础、市场化服务组织为骨干、信息建设为纽带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呈现出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格局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平湖市也因此获得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商品油、商品粮、商品猪生产基地、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的非主产区产粮大县等荣誉称号。一、全面打造农业生产要素服务平台我想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我们的主要做法。第一个方面是:政府+集体+市场,强化组织要素服务农业服务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骼,一开始,市政府就抓住核心,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政府主导、集体经济支撑、社会共建的路径,着力构建完整的服务组织体系。一是健全三级农业公共服务组织。按照提升市一级、强化镇一级、发展村一级的总体要求,建成市镇村三级农业公共服

  18

  务体系。市一级设立综合农技推广中心,中心下设5个分中心,建立市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镇街道按照“多功能、一体化”的职能配臵和“3+X”的服务要求设臵9个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在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三项基本服务职能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服务内容,如提供农业气象、农业保险、电力设施维修等。在村一级,借用村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平台,延伸建立村级农业公共服务站95个,为各项农业公共服务和支农惠农政策“进村入户”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发展村集体生产性服务组织。为助推现代农业建设,我们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大力支持村集体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即可给农民提供低价优质服务,又有助于服务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如新埭镇9个村共同出资领办新联粮油专业合作社、新联生猪专业合作社和新埭农资专业合作社。新联粮油合作社通过整合财政项目,集中服务资源,投资4000多万元,建立水稻育插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农机作业服务中心和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全镇粮食作物统一机收服务率98%以上,统防统治服务率46%,统一机插秧服务率25%。三是培育市场多元化服务组织。围绕区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专业市场、农产品经纪人等各类市场组织,健全完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重视并利用供销系统所拥有的独特的系统资源、资产资源、人力优势及其群众

  19

  基础,在全市布局214个农资供应连锁店,建立市镇村三级农资连锁经营体系,农资统一配送率80%以上。2011年平湖市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交易额达11个亿,全国供销系统排名第8名,迁建中的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占地457亩,建成后将成为浙北地区龙头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第二个方面是:平台+团队+机制,强化信息要素服务我们借助信息化手段,以“12316”全国农业公益服务热线为依托打造为农服务大平台,农民拨打服务热线即可获得便捷、全面、及时、就近、权威的各项服务,有效解决分散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缺位问题。一是搭建便捷平台。将原来分属各部门的农技110、农机作业资源信息平台、土地流转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等近10个服务平台进行全面整合,在农经系统设立办事大厅,由农业专家及志愿者轮渡坐守接听来电、接待来访农民,并根据农民需求进行判别、分类转接到各服务团队,统一对外提供政策宣传、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生产要素、等六大类近百项服务,实现涉农服务“一线通”。二是构建服务团队。支撑为农服务中心的是三类服务团队:农技专家服务团队由农业政策、粮油、农机、畜牧兽医、海洋渔业等7个专业服务组形成;志愿者服务团队是通过基层组织引导、自愿申请等方式,由全市100多名农村实用人才吸纳组成;社会化服务团队是通过公开招募方式吸纳237家有能

  20

  力、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营销经纪人、规范化农资经营店、乡村兽医人员、农机作业手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人员加盟组成的,并由为农服务中心根据农民对服务质量的反馈调整加盟团队。三是健全服务机制。在前期办理的基础上,完善专家坐席预告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服务回访制等工作制度,加强服务市场监管,规范服务行为。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待来电来访2750多人次,发布信息量1400多万条次,接询到位率100%,农民服务满意率100%,促成农产品交易400多万元,对接土地流转30笔,下乡现场指导1260多次,为农民群众解决难题近3000件。第三个方面是:土地+资金+技术,强化生产要素服务我们紧紧抓住现代农业发展的几大生产要素,出台政策,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利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平台,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供保障性服务。一是土地要素服务。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县之一,建立市、镇街道、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体系,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指导和服务。首创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服务机制,由政府、集体、业主三方共同组成的风险保障金,切实保障农村土地流转主体利益。创新土地规模流转机制,鼓励村级组织开展土地流转服务,引导土地整

  21

  村、整组流转。目前,全市常年性土地流转面积10.96万亩,流转率34%,11个村实现整村流转。二是资金要素服务。2004年,市政府出资600万元组建平湖市农业贷款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有效地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目前担保公司累计担保贷款3.2个多亿,现担保余额6328万元。2009年我们推出了平湖市“金土地”专项贷款金融产品,规模经营主体将合法取得的流转土地经营权及地上(含地下)附着物作抵押物取得银行贷款,全市已有16个经营主体通过2707亩承包土地经营权贷款金额2020万元。2011年我市成立平湖市新当湖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累计向社员发放贷款3500多万元,全部用于社员农业生产投入。三是技术要素服务。以272名全市农业技术专家为支撑,采取技术培训、技术辅导、技术资询、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促进实用技术推广和农业效益的提高。加快农技示范效应扩张,全市已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户1000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0个,确定主导品种56个(类)和主推技术48项。成立省内首家农机4S店,建成农机化服务中心15个,农机化示范基地64个,拥有各类农机具10万多台套,农机从业人员4655人。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开展代耕代种、机耕机收、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22

  通过全要素服务平台的打造,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跨上新台阶。一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地位巩固。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形式,特别是依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生产环节外包服务业,把一家一户小生产从“全过程”生产经营束缚中解放出来,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二是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成长,农民组织化、经营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已累计培育农业经营主体2080个,其中:平湖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8家,家庭农场2个,种养大户1946个。三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日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种养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效益逐年提升。到2011年底,油菜、蔬菜、畜牧、水产四大主导产业总产值达16.5亿元,占总产值的61.3%。接下来,我市将以满足农民群众服务需求特别是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为目标,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努力形成粮油产业以公益性服务为主,其他产业以市场化服务为主,公共性服务、合作型服务、市场化服务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推进我市生态高效都市型现代农

  23

  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4

  架服务连农桥

  走合作共赢路

  湖南省衡阳县农经局

  衡阳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位于湖南省的西南部。全县辖26个乡镇,891个村,农业人口106万,耕地面积104.5万亩,其中水田90.1万亩,全县常年粮食生产面积165万亩,其中双季稻146万亩,单季稻5万亩。近年来,以发展扶持农业专业化服务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抓手,着力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体系,对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实行了全方位服务,探索了一条破解种粮比较效益低难题的出路,有力推进了全县粮食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一、找准症结谋出路粮食是我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但我县人均耕地不足0.8亩,以家庭为生产单元的生产规模小,农业比较效益低,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力纷纷选择弃耕外出务工经商,将承包地交给留守老人或亲戚朋友,导致耕地双改单粗放耕作,甚至弃耕抛荒。地由谁来种?怎么种才能出效益成为我县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面临的主要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县政府递交了《衡阳县粮食生产现状与对策的调研报告》,大胆提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化服务公司和服务型专业合作组织,将分散和闲臵土地流转给种植能手和粮食生产合作社等生产经营组织,在粮

  25

  食生产主要环节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统一服务,降成本、增效益,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县政府采纳了我们的建议,重点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制定政策,明确任务和措施。2009年10月下发了《衡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在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向乡村延伸、着力培育农业服务型企业、重点发展生产作业环节外包服务业、强化农业信息化服务、提升村级组织服务能力等方面明确了任务和措施。二是理顺机制,统筹协调筑合力。成立了衡阳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财政、国土、农业、科技副县长为副组长,财政、国土、农业、农机、畜牧水产、林业、科技、农经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经局,由农经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统筹协调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纳入乡镇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和现代农业发展考核内容。要求乡镇按规模完成引导培育一定数量的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任务,县直涉农部门完成引进培育农业服务性龙头企业的任务。二、强化服务促发展为了落实县政府下发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文件,重点搭建三个平台,强化政府为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一是构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夯实统一生产服务的基础。为了促进土地流转,解决土地细碎化

  26

  不利于连片农机作业等统一社会化服务等问题,县财政投入80万元,建立县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在县农经局设土地流转服务大厅,开通连接乡村局域网,并在人流集中的船山广场建立了大型户外电子显示屏,26个乡镇站全部配备网络服务器,村依托远程教育平台与乡站互联互通,做到县、乡、村流转信息同步收集、同步发布。出台了促进粮食生产的土地流转奖励管理办法,对经营组织流转土地用于双季稻生产的每亩奖励150元。截止目前我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84.52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为50.3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8.15%,流转耕地90%用于粮食生产。二是构建各类经营组织孵化平台,为服务组织营造发展环境。采取财政、金融等优惠政策着力培育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县政府对粮食企业实行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县财政提供信贷贴息,县国土提供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县发改和农业相关部门提供政策项目资金等支持。对各类服务型专业合作组织政府给予1万元的开办经费,对经营效益好,组织管理规范的合作组织积极争取省、市、县5-30万元的重点扶持。截止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81家,其中:粮食生产及服务类专业合作组织53家,获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4家,粮食生产联合社1家。全县有各类农业企业和组织436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4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三是构建贴身服务平台,为组织发展提供智力支援。县委组织部从县直相关单位抽

  27

  调农业科技、经营管理人才作为科技特派员驻企、社服务,从制定目标规划、农业科技、协调关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贴身服务,并印发了《衡阳县农业科技特派员行动发展规划(2010-2020)》,各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普、科技专项等方面给予派驻单位重点支持,全县每年派遣科特员达100人左右。县农经局根据服务组织发展需要,适时对其服务机制、服务模式给予指导,安邦公司原为单一农资销售企业,2009年春流转土地3500亩种植双季稻,直接雇用当地农民耕种,由于劳动监管难度大,2010年生产环节亏损500余万元。我们深入企业和基地调研,提出了公司专营农资配送、谷物烘干、加工销售等生产综合性服务,培育或联合粮食生产合作社,组织粮食生产大户进行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新模式,帮助企业走出了困境、实现合作共赢。我们还与衡阳技师学院合作,对全县各类农业经营组织法人开展“精英创业指导”培训,就国家农业宏观政策、农业发展方向、生产风险规避、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共开办培训班六期,培训各类人才达1000余人次,为各类农业服务性组织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援。三、创新机制添活力思路决定出路,机制培育活力,大胆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当前我县各类农业服务组织的主要服务经营模式为:一是专业化服务公司+服务型合作社+生产大户,如安邦、现代、

  28

  角山等6家专业性服务企业的模式。二是综合型联合社+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如富农优质稻联合社的模式等。三是专业性服务公司+专业大户,如金鲲米业的模式等。其中最有本地特色的是第一种模式,下面以安邦公司为例进行介绍。安邦公司的组织构架上分三个层次,即公司,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大户。安邦公司拥有农资连锁配送服务网点、立体育秧工厂、智能配肥站、谷物烘干中心等,主要负责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方案、农机和病虫害防治服务标准和服务价格,直接提供种苗、农药、测土配方肥、谷物烘晒等,与当地专业合作社进行点单或套餐合作,开展农机、病虫害防治和贷款担保等服务。农机、病虫害防治合作社分别由农机手和机防手组成,按照与公司签订的服务协议在机耕、机插和机防等主要生产环节开展连片作业服务,服务成员达5000余人,服务面积达150余万亩。种植合作社由生产大户组成,负责土地流转、制订分片规划、与企业、农户双向经营结算。生产大户负责除外包服务环节外的田间生产管护,独立核算收益,一般种植面积在300亩左右。公司主要在农资生产销售、组织外包服务、谷物加工增值等环节获得收益,每亩服务套餐收益约为100元左右,点单20元至50元不等,规模越大,收益越多;服务型合作社主要在生产服务环节获利,收益大部分返还给成员,仅提留少部分以维持运转和促进发展;生产大户从粮食销售中获利,由于公司统一提供从种子、配方肥、农药、机耕、机插、机防、机收全套

  29

  服务,具有规模优势,套餐服务价格比农民自购服务价格每亩低150元左右,亩均收益达300元左右,又因减轻劳动强度,使管护面积扩大,生产大户的总收益提高。由于各层级分工明确,责权明晰,极大地调动各层级经营主体积极性,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堵塞了各环节的跑冒滴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我县经过近3年的探索实践,通过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借助土地流转的政策,以合作化、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为手段,大力助推粮食产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减少耕地抛荒。衡阳县在安邦公司有力推动下,根本解决了耕地季节性抛荒的问题,扩大了双季稻生产面积,提高了耕地的复种指数。二是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实行全程农业机械化作业,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田间管理,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三是促进科技利用。通过农业科技培训、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推行标准化生产,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充分利用。四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农业生产服务企业通过向农户提供技术、农资、农机、金融、保险和土地流转等全方位现代化农业服务,组织农户开展产销对接,既整合了农业生产资源,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又降低了各自的成本,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最大程度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30

  建立“八位一体”模式

  创新农业服务机制

  河南省固始县农经站

  固始县是河南省第一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劳务输出大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连续八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耕地面积173万亩,农业人口144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55万人。2009年,我们适时抓住信阳市被确定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机遇,积极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成立了固始县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农业局、畜牧局、农机局、林业局、水产局、特产局、工商局、民政局、财政局等单位组成,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创新提出了“八位一体”运行模式,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我们的做法,“八位”合力抓服务

  近年来,固始县始终坚持“抓农业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社会化服务体系,抓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抓龙头”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政府部门、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民、财政、金融、保险、科技“八位一体”,这一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功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政府部门强引导。县里紧紧围绕优质稻米、豫南黑猪、

  31

  茶叶、竹木、固始鸡、菜籽油、柳编、固始鹅、水产、蔬菜等资源优势,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强引导,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成立专门的服务组织,搭建好多层次服务平台。例如我们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中心,同时还加大宣传和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介组织等积极参与到农业社会化服务中来,全方位指导和服务产业发展。二是龙头企业搞实施。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根据各自产业发展需要,建立或加入服务组织,培养业务骨干,指导和服务企业生产、管理、营销。河南三高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固始鸡”和“豫南黑猪”产业开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专门营销公司,做到“五统一”服务模式,即统一引种、统一购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统一结算,带动了2.7万多农户,提高了6000元收入。三是合作组织带农户。固始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总社相继成立并发展迅猛。总社负责指导、协调和服务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机服务、茶叶生产、林果等6个行业联合社;联合社具体指导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开展业务培训、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合作社为种植基地或养殖基地社员提供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农产品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总社以合作社和行业联合社为主要服务对象,行业联合社为同类型的合作社提供业务指导培

  32

  训、技术信息服务、综合协调事宜等,使各个合作社经营管理有序,避免互相竞争,实现合作共赢。四是入社农民抓生产。“生产在家,服务在社”是新时期我县农村发展的一大现象。围绕固始水稻种植和畜禽养殖这两大支柱产业,全县已形成种植大户达2.3万户,养殖大户达1.8万户,这些大户都成立或加入了合作社,参与了土地流转,实施了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在生产中不断接受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等各类优质服务,农民不仅学到了技术,也增强了素质,更得到了实惠。五是财政资金重扶持。县财政每年对土地流转大户、示范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热情。同时,把油料倍增计划、高产创建、土地整理、农田水利、一事一议、财政贴息等项目一律向经营实体倾斜,用公共资源、财政资金、运行资本来提升各类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功能,推动产业发展。六是金融贷款做保障。为破解贷款抵押难问题,县政府创新农村物权抵押担保方式,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等“五权”进行确权办证,需贷款的可持相应的物权证到县财政成立的金鼎担保公司申请担保,担保公司对其信用、资产等信息进行认证、评估后与农民签订担保和反担保合同,再向金融机构进行担保,金融机构即可放贷。这样一来就盘活了

  33

  全县资产,为农村发展改革注入了强大活力。七是农业保险解忧虑。为降低因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县里成立了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固始县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引导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中介体系,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围和品种,积极鼓励农户、专业合作组织、企业参加投保,逐步建立应对巨灾风险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后顾之忧。八是科技服务作支撑。科技在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县科技部门积极扶持创办各种科技合作组织和民间科技服务实体,建立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涉农部门采取“结对子”的办法,选派高中级农技专家进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种养大户,把科技推广到生产第一线,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我们的成效,“一体”显现见规模

  在“八位”合力推进下,我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组织形式多样化。全县建立了34个县乡农业发展服务中心、34个县乡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大厅、34个县乡农村社会化服务中心和601个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成立了15个农

  34

  业协会、73个中介服务组织、83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农民专业联合社和1个农民专业合作总社,入社农户5.2万户,农户入社率14%;示范合作社100家,示范率达12%。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2家,有10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成立了科研机构并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层次的联合,协作能力不断增强,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二是服务内容全程化。政府部门、企业、合作组织、农民、财政、金融、保险、科技等“八位”形成合力为产前、产中、产后每一个环节提供相应技术支撑、配套服务,把服务贯穿于整个过程始终。产前提供土地流转服务,引导各类组织参与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经营,全县已流转农地面积139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达88万亩,千亩以上流转大户96个。产中提供农机农技服务,实现生产过程机耕、机播、机收全程机械化,全县农机服务能力达到250万亩次,机插秧面积达80万亩。产后提供产品售后服务,常年由农户和合作社生产的稻谷达100万吨,全部由企业订单收购,经过统一加工、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对外销售,提升固始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施利益最大化。三是服务质量标准化。建立了农机作业、农技服务、农艺指导质量标准体系,加强服务组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农机作业操作规程、水稻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有机香稻种植生产技

  35

  术规程、机插秧育苗技术要点、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固始鸡、豫南黑猪疫病防控等标准化生产规程分别印发到各个种养大户手中,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技术人员,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指标。同时,每年利用阳光工程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企业负责人和种养大户进行分行业技术培训,举办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实现服务者和服务对象的“双赢”。

  我们的感悟,“八位一体”走对路

  固始县开展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近四年来,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和有益尝试,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我们感觉这是一条适应县情、前景光明的路子。建立“八位一体”模式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需求。新形势下的农村社会化服务正在由单位生产环节上的服务迅速向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管理、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综合性服务扩展,只有合力推进,才能彰显效果。建立“八位一体”运作模式是实现现代农业强县的基本要求。现代农业必须建立一个为农业农村发展建设提供高效、优质、全方位服务体系,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立“八位一体”模式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八位一体”模式建设内容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益彰,步调一致,一脉相

  36

  承。健全和完善“八位一体”模式,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37

  

  

篇四:三农研讨材料

  三农问题认识研究论文

  一般认为,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资源会自动实现优化配置。根据微观农业经济理论讨论农业问题,也同样认为在市场的作用下,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个要素之间的互相替代和优化配置。现在我提出的问题是,假如要在这种学术语境中研究三农问题,人们首先应该讨论的是这种理论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否市场经济这种理论本身,就是讨论三农问题的内在前提呢?我看没有这么绝对。

  第一个要素看土地。在很多讨论中我都一再强调:事实上,我们国家农村的土地是不可能增加的,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土地面积在下降,再加上土地的不可移动性,使它不可能象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可以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这使我感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在中国农村很难找到适用的前提。一是由于人均土地面积不断减少;二是由于土地承载的双重功能。在农村政策研究领域中,人们都知道大包干以后国家不再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而转由土地来承担,这样就形成了土地的双重功能。中国农村的耕地不仅具有双重功能,而且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以承担农民的生存保障功能为主。

  人们20年来约定俗成的共识是,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可以被简化为“大包干”。但什么是大包干?

  第二个要素是劳动力。农业人口和劳动力严重过剩,是清末以来的长期问题,本来不是建国以来才有的现象。其实,人们只是对中国近代史上追求工业化导致二元结构体制下城乡差别扩大引起更多的关注。现在中国农村有五亿劳动年龄人口。另外,上到60岁以上的老头老太太,下到半大小子,他们只要能动,总要到地里去干活,所以,农村整、半劳动力加起来不止五亿,估计有六亿以上。农业需要多少劳动力呢?一亿多。那么

  总共有多少劳动力需要转移呢?至少三四个亿。往哪转移?因此,如果劳动力不能转移或者转移得不那么顺畅,在这种情况下,土地也不能增加,那么劳动力投入的边际效用只能递减到零以下。尽管如此,劳动力仍然不可能减少,怎么办?农民作为劳动力的拥有者,只能被迫减少劳动时间。按现行法律规定一个劳动力一年应该劳动300天,然而却只能在农业上劳动20多天,那剩下90%以上的时间用来干什么呢,没有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力不吃饭,不消费,结果呢,一个活劳动所有的消费,也就是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过程,都得由土地产出来保证,假如他没有外出打工的话。因此,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就不可能提高,不仅不能提高,实际上这些年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下降,大幅度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在有些资源严重短缺的地方,农业甚至连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都不行了。

  第三个要素看资金。在上述情况下,作为龙头要素的资金当然就进入不了农业领域。因为资金投入必须要产生利润。但是,农户家庭经营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是负效益的,导致每年农业资金至少净流出几千个亿。为什么农业资金会流出呢?农业生产连平均利润都达不到,资金怎么会进来呢?有人说,可以通过政府的“农业投入政策”,用政策性的政府资金来加强农业投资,但这也是杯水车薪,且不说增加投入并不能增加产出,也不能增加产出效益,如果产出效益不增加,投资敢增加吗?就算政府真投了,那高度分散的2亿多农户到底应该投给谁,怎么投才能到那些真正需要的户?事实上这些年政府增加投入的结果是,投入大多数下达到有关部门,转变为部门收益和乡村基层负债的增加。

  而且,90年代以来农业的硬成本每年增加10%,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农业的主产品几乎没有国际竞争力,大部分高于国际价格。这是硬投入方面。

  软投入呢?软投入就是所谓服务,也同样有成本问题。例如加强技术服务,提高技术含量,等等。硬成本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每年增加了10%,软成本年平均起码增加了9%,其结果是农业的负效益越来越严重。农户调查显示,1997年以后,家庭经营条件下,农业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产出比逐年递减,纯收益已经是负值,1995年种植业亩均可以获得340多元的现金收入,而到了2000年,亩均只能得到161元,下降了一半以上。如果农民真的以土地收入为主,那么在那些占全国1/3的农村人均土地不足一亩的地方,实际上一年一个人就只能收入100多元,这还没有把劳动力的投入成本算在内。这样看来,农村种植业人均每年一两百块钱的现金收入水平,怎么能保证农业的正常发展呢?

  综上所述,人们现在之所以终于接受了三农问题的提法,是因为“好一个农业了得”。这么多矛盾错综复杂地搅和在一起,使得我们至少在政策层次上不可能再讨论纯粹的农业问题。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当前人们提出的失去解释力的那些认识误区。

  当前第一个重要的认识误区是私有化。切不要以为,只要土地私有化就能解决农民问题,就能成规模地集中土地,而只要规模经营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这个道理看上去逻辑完整,实际上似是而非。现在中国人均土地就是这么少,在南方有600多个县,人均耕地面积都低于0.8亩,有三分之一的省人均耕地少于一亩。土地已经基本上转化为农民的社会保障,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把社会保障私有化?而那些人均耕地面积多于一亩的地方多在北方,然而北方缺水严重,旱魔肆虐,经常是数以千万亩的土地遭受干旱,中国水土资源都严重缺乏,总体上水太少。尽管有些地方土地资源相对宽松,但水资源缺乏,仍然不能以所谓的耕地私有化来形成规模经济,来提高生产能力,不可能依靠提高规模效益来参与国际竞争。这些所谓用

  西方现代经济学理论来考量农业问题的思路,在目前我们这样的资源环境中都要碰壁。

  有人问,为什么不革新农业技术?靠技术创新提高农业效益。需知,任何一项技术都需要前期成本,这些前期成本谁来付?现在讲知识产权保护,因为前期成本高才要知识产权,技术是要拿来卖的。更何况,分散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哪个单家农户能够成为这种技术和投入的载体?

  又有人说,为什么不提高产业层次?只有搞产业化才能解决农业的出路问题。不错,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在我们这里,农业主要投入品中,资金、化肥、农药、种子等,以及产出品的加工、购销领域基本上被垄断了,产业层次如何提高?进一步看,能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与负效益的农业结合起来吗?当大部分涉农经济领域几乎都是被政府下伸的部门和政府控制的国有部门垄断、并且凭借加强垄断获取利润的时候,农业能产生利润吗?再说,搞产业化经营是要成本的,假如在不产生利润的农业领域从事生产经营,组织成本从何而来?

  

篇五:三农研讨材料

  创新农村基层政权体制认真解决机构和人员臃肿问题切实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有效利用3建立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保障贫困生入学补贴养老保险等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合理提高补偿标准通过增加非农就业等间接补偿和工业发展等财力增加后建立反哺农业的长期补偿以达到长远的保护农民利益6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9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群众享有相关法律法规机制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10加强依法治村工作严厉打击黄赌毒妥善处理好社会各种矛盾11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12将农村的教育交通能源医疗卫生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和发展水平纳入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和干部考核指标中使政府决策和政府行为真做到统筹农村发展当中13转移农村劳动力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收益率发挥以城带乡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道路14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自身生产力文化等方面的素质

  材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七大报告标准表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材料二:农业的脆弱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其脆弱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收入增加缓慢,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下降。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下降,对农业投入的减少,直接源于利益比较法则。当某些政策倾向和外部环境对农民的利益造成损害时,农民就会采用减少投入、甚至撂荒的方式表示不满,由此导致粮食减产。资源瓶颈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耕地仍然是发

  ofacuntbily,redsph.Sg-wk

  展农业的基本要素。但是,中国有限的耕地却每年以上百万亩的速度急剧减少。中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量仅与世界平均数的1/4―1/5,可用于灌溉的水源日益减少。农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民由于负担沉重,收入增长缓慢,以与农地产权制度上的缺陷所引发的短期行为,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向农地投资。现有金融体系根本不把农民作为服务对象,农民即使有合理信贷需求也融资无门。政府财政用于农业的公共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越来越低,至使大量农用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村公共用品供给严重不足。人力资源是发展农业的主体要素。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但从结构上看,有知识、有文化、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市场流程的新型农民却数量有限,极为稀缺。市场竞争考验着农业的今天和未来。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自于需求的约束使得卖粮难、卖果难、卖猪难、增产不增收构成对农业的新困扰。农民既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疯狂竞争,也要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角逐。分析:一要推进城市化进程,将大批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减少农民对有限土地的压力;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要加强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进一步加大;四要严格把关农田征用,保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五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六要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提高市场竞争力;七要稳定粮食收购价,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害,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材料三:农民的贫困1997-20XX,农民收入增幅急剧下降,1996年为9%,1997年为6.4%,

  2

  ofacuntbily,redsph.Sg-wk

  1998年为4.7%,1999年为3.3%,20XX为2.1%。1995年每亩农业纯收入为376元,而20XX下降为161元。20XX以后增幅虽有回升,但仍在低水平徘徊。去年取得6.8%增幅的好成绩后,继续保持难度很大。农民增收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农民穷困既是农村经济面临的突出矛盾,也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长期不增收,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影响,农产品供求形势就可能发生逆转;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上不去,不仅工业品的市场需求将受到制约,也会影响农民对农产品的消费支出,加剧农产品的卖难,令扩大内需方针难以真正落实;农民生活得不到持续改善,农村不稳定因素就会增加,危与社会安定;农民不能富裕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最终实现。农民收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缺少农民收入与社会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二是农业生产方式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产品的质量不适应消费需求,农业效益偏低。三是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农村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城市;农村生态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改善。分析:农民为什么贫穷?除了历史原因外,一是收入渠道比较窄,主要是种地和到城市打工;二是从二元化社会结构看,农民处于不平等的一极;三是忽视市场导致增产不增收。因此,应当给予农民国民待遇,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限制,让广大农民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应当加大投入,积极引导,拓宽市场,转变农业产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应当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以科技带动农业增产增收,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材料四:农民的卑微

  3

  ofacuntbily,redsph.Sg-wk

  从理论和法律地位上讲,农民是全体社会成员中具有平等地位的构成部分。但是,农民的名义社会地位与实际社会地位相差甚远,农民在社会结构中的实际地位处于最低层。现行的刚性户口管理制度对农民是极为不利的,把农民牢牢地拴在土地上,使农民的迁徙自由和择业自由受到了极大限制。在严格的户口等级制中,农民处在宝塔式等级阶梯的最低层。农民要想改变自己的户口性质,几乎是不可能的。国有财产名义上是属于全民的,农民也是其所有者中的一员。可事实上,农民对国有财产没有实际占有权和支配权,从国有财产的收益中分到的好处也很有限。国家在奠定工业化基础的过程中,以价格剪刀差的形式从农民那里取走了大量资金,农民为国家做出的真实贡献长期被掩盖了。农民在财产关系上的这种不平等地位,是其社会地位整体低下的重要根源。中国农民是极易遭受外部攻击和伤害的群体,农民的总体力量很单薄,不足以有效抵抗外来的伤害。对农民的伤害主要有:政策性伤害,如农业基建投资减少,取消或不兑现已公布的奖励政策,某些产品国家订购价格偏低等;交易性伤害,如收购农产品压价,残次农机具、假农药、假化肥卖给农民,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等;行政性伤害,如有些地方政府机构的少数干部,依仗权势横行乡里,巧取豪夺,大吃大喝,乱搞摊派,严重侵害农民的合法权益。分析:完成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必须解决农民“国民待遇”问题,在义务教育、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劳动就业、公共用品使用等诸多领域,逐步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限制,给予农民平等机会,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在解放农民的路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4

  ofacuntbily,redsph.Sg-wk

  材料五:废止农业税农业税作为国家的重要税种,为我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作为纳税人,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际,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20XX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出了自20XX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这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大举措,是惠与亿万农民的一大德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面取消农业税,并不等于农民负担问题完全解决了,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依然存在,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任务仍很繁重。要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努力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要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和规定,切实把减负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努力创新财政支农机制。让公共财政的雨露更多地滋润农业,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农村,让公共财政的支出更多地惠与农民。分析:要深刻认识全面取消农业税的重大历史意义,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5

  ofacuntbily,redsph.Sg-wk

  继续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努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材料六: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劳动力市场的安全网,对保障劳动者的养老、就医等至关重要。据统计,今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约为1.2亿人,进城农民工约1亿人,跨省就业的农民工约6000万人。然而,在这个庞大的人群中,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医疗保险的平均参保率为10%左右。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目前仍与绝大多数农民工无缘。农民工参保率低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参保的农民工纷纷退保现象,更加耐人寻味。社保制度门槛高、转移难,导致农民工权益难以保障,是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我国目前的各项社会保障在计年限、缴费办法和待遇享受等方面,都是依据正规就业情况而定的,对农民工这种流动性大、范围广、劳动关系不稳定、工作岗位不确定、工作时间长短不一的特殊人群,缺乏制度设计和保障。例如,XX农民到广东打工,在广东缴纳的社保金,根本无法转移到XX。我国养老和医疗等主要社会保险制度被分割在2000多个统筹单位,各统筹单位之间政策不统一,养老保险关系也无法转移接续。此外,在农村社保制度与城市社保制度无法接轨的情况下,农民工在城市内缴纳的社会保险,不能享受相应待遇。对于回到户籍地就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社保,农民工当然要退。值得警惕的是,不少地方政府也欢迎农民工退保。政府通过行政力量让农民工参保,让地方社保基金更充足;而退保时,农民工并不能领回全部金额。有人统计,广东省每名参保一年的农民工退保,就将向当地养老基金“贡献”

  6

  ofacuntbily,redsph.Sg-wk

  1348元。分析:让农民工真正能老有所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面临的困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国家应建立适合不稳定就业农民工特点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第二,为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建立大病医疗保险。第三,建立由国家、集体、农民三方负担的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村社会保险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接轨和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第四,建立农民工应急救助机制。材料七:推进“三化”解决“三农”问题,其根本措施在于推进“三化”,即农业的“产业化”,农民的“非农化”,农村的“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之所以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质状况,推动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提供服务等职能,它一头连市场,一头连着基地农户,形成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机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从而增强了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方面可以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高效益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流动和聚集,带来结构效益。另一方面其农副产品主要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的发展,可将小而分散的农业生产聚合成规模化经营,从而产生规模效益。从现实看,阻碍农民增收和阻滞其摆脱弱势地位的因素主要是有以下几点:一是劳动力需求因素。我国不足1亿公顷耕地只能提供5千万个农户的劳动生产,劳动力供大于求,仅依靠农业增加就业来提高农民收入,难度太大。二是农产品需求因素。目前我国近8亿人生产农产品,共约5亿人消费商品

  7

  ofacuntbily,redsph.Sg-wk

  农产品,可见农产品需求市场多么狭小。需求拉力小,必然造成农产品商品率低,从而制约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推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加速农民非农化进程,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当前我国最突出的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最重要的结构调整是城乡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需求拉动乏力,与农村有效需求不足有很大关系。我国农村消费群体大,但消费支出少;需求潜力大,但购买力低;市场空间大,但市场容量小,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大力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和向二、三产业转移。小城镇的二、三产业,不仅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也是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扩大消费群体,扩展农村市场容量,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材料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换为20XX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表示,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民和农业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这份20XX中央“一号文件”说,对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深受欢迎,效果明显,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20XX粮食主产区要将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其他地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增加良种补

  8

  ofacuntbily,redsph.Sg-wk

  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适应农业生产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内容包括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等。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材料九:三农问题与城市化党中央提出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城市(镇)和农村是经济社会的两大组成部分,正确制定和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一、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农业生产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在农业自然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农民越多,人均可支配的农业自然资源量越少,农民的收入也就越难以提高。只有大幅减少农民,农民收入才能增加。而减少农民的根本途径就是进城,就是使大部分农民转变为市民。二、农民大规模进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推动力,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标志。农民大规模进城,不会危与农业安全,同时可以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三、加快城市发展是统筹城乡的基础

  9

  ofacuntbily,redsph.Sg-wk

  首先,我国农村的不发展是因为城市的不发展。城市吸纳农村人口、辐射带动农村的能力还不够强大。其次,在城市化加速时期农村要素向城市聚集具有合理性。可以加快社会生产力发展,减少现代化成本。再次,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将提升我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四、加强对农村的支援要调整方向一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强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三是支持农村医疗事业,特别是公共卫生的发展。四是支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五是支持农村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六是支持开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五、给农民自主选择权是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的基石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前提条件,限制农民进城与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不相容。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给农民以进城工作、居住、生活的自主权,让农民与市民享有平等权利和平等机会,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的进步。

  材料十: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支持“三农”投入力度近年来,国家财政把支持解决“三农”问题放在财政工作的首要位置,

  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调整支出结构,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

  财政部统计显示,20XX,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三农”的资金3917亿元,比上年增加520亿元,增长15.3%,增量和增幅也均高于20XX。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农民种粮收益,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以“四

  10

  ofacuntbily,redsph.Sg-wk

  补贴”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补贴制度,即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以20XX为例,全国粮食直接补贴总额达151亿元,农资综合直补总额从20XX的120亿元增加到20XX的276亿元,良种补贴资金从20XX的1亿元增加到20XX的55.7亿元,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从20XX的7亿元扩大到20XX的12亿元。

  为更好地减轻农民负担,我国还实行“四取消”为主要内容的减免税费政策,包括取消屠宰税、牧业税、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此外,还取消了农村“三提五统”、农村教育集资等收费。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相比,农民减轻负担1250亿元,人均减负140元。

  中央财政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为农业丰收奠定基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显示,今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1534万吨,增产146万吨,增长1.3%。这是自1985年以来中国首次连续第四年夏粮丰收,也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一个好局。

  分析: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农业基础薄弱和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事实证明,中央进行农业税费改革,废止农业税,并对农民给予补贴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在推动农业发展和增强粮食安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为农业丰收奠定基础,同时也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很好的经济基础和政策基础。

  专题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资源瓶颈。我国农业人口多,可耕地少,土地分散到全国2亿多农户,

  11

  ofacuntbily,redsph.Sg-wk

  过于精细而形不成规模,无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有限的耕地每年以上百万亩的速度急剧减少。2、农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向农地投资。政府财政用于农业的公共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较低,致使大量农用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3、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成为农业税废止之后农民最大的投入部分,而粮食等农产品的收购价偏低,使得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4、农民处于社会的底层,极易遭受外部攻击和伤害。他们只能充当社会利益分配结果的被动接受者,而很少有可能影响社会利益的分配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倾斜。5、生产力落后的历史因素以与城乡二元体制都阻碍了农村的发展。中国农村近乎于天文数字的劳动力供给,是造成农民收入增幅缓慢的人口前提。不减少农民,不减少农村人口,农民就不可能真正富裕起来。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有:1、牢固树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分割的发展观,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树立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观念,把城市和工业的振兴,把农村、农业的繁荣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中和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加以通盘考虑。要消除城乡间生产要素难以有效流动的障碍,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12

  ofacuntbily,redsph.Sg-wk

  2、实现我国农村三大战略转型一是农业产业的战略转型。从传统农业产业转向现代农业产业,既要发挥传统耕作技术的优势,又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武装农业产业,大大增加农业产业的技术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要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应通过专业性产业组织分工协作去完成,发挥分工优势,以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效益。二是农村社会的战略转型。城乡互动,良性转换,通过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有序地把一部分农村人口转化成非农产业人口。通过教育、文化、科技、人员交流、产业联系、各种媒体的纽带和中介作用,把城市现代文明输入农村,把农村演变到现代社会形态中来。三是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解决农民“国民待遇”问题,在义务教育、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劳动就业、公共用品使用、XX参与等诸多领域,完全可以逐步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限制,在解放农民的路上迈出实质性步伐。3、推行以吸纳农民参与为主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路线必须改变策略,把以城市利益为导向的工业化路线改为城乡联动、有大量农民参与的工业化路线。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创业办厂,既可以在乡村办,也可以到城市办,取消各种歧视性的准入限制。鼓励农民到工业部门就业,并最终改变农民的职业身份。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进步、农村发展、农民富裕,才能够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更好的实现社会和谐。

  13

  ofacuntbily,redsph.Sg-wk

  “三农”问题

  一、农民工问题(一)、进城务工人员存在权益受侵害的现象:1、一些地方在农民工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等方面,设置了许多不合理限制;2、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很不规范;3、劳动岗位极不稳定,报酬难以有效保证;4、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5、社会基本保险普遍缺失。(二)、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1、许多人观念上有错误,以农民来定位“进城务工人员”;2、社会保障不完善。(三)、对策:1、解决好雇佣者对进城务工人员随意克扣工钱和拖欠工资等问题;2、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健康保障;3、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4、确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5、确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分配办法;6、帮助建立一个具体的进城务工人员组织。二、拖欠民工工资问题(一)、问题的提出:总理关注引出“清欠风暴”

  14

  ofacuntbily,redsph.Sg-wk

  20XX10月产24日傍晚,重庆市云阳县龙泉村村民熊德明,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围了一大堆人,然后。她见到一位她以前在电视上见过的“大人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犹豫了一会后,熊德明告诉总理,现在农民收入主要靠打工,但她爱人李建明有2000多元钱的工钱已拖欠了一年,影响娃儿们交学费。总理听后表示:拖欠农民的钱一定要还。人群中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当天夜里11时,熊德明和丈夫拿到了拖欠的2240元务工工资。20XX月日《中国政法报》发表了题为“如果不是总理过问”一文,随后,从中央到地方,全国掀起了一场“清欠风暴”。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不仅在个体和私营企业村在,在某些国有企业也相当严重。(二)、问题的原因:专家分析,民工工资被拖欠的主要原因有五点:1、一些地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与一些房地产项目资金来源不落实,是造成拖欠的重要原因。2、部分开发商资金不足,盲目立项、开工;3、施工企业垫资施工,导致总包单位无力垫资又要求分包单位垫资施工的恶性循环,进而造成民工工资的拖欠;4、包工头为了自身利益多赚利润,故意拖欠;5、包工头不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导致民工投诉时缺乏法律依据;另外,不按时发工资也是造成民工工资被拖欠的原因之一。(三)、解决民工工资拖欠的对策:1、首先,充分认识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重要性。

  15

  ofacuntbily,redsph.Sg-wk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制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要求。2、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相关制度。(1)、应该建立一个认定拖欠民工工资的制度。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民工拖欠工资管理条例》,而不是各地自搞一套;(2)、要建立民工任职的资质人定,以此遏制我国由于民工进城没有管理造成的巨大浪费;(3)、要建立劳动合约的认定制度,通过第三者公证,在法院打官司的时候就具有法律效力;3、再次,要加强民工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教育,增强其维权意识。三、农民增收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农民收入问题。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状况,总的来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详见材料)(一)、影响农民增收的相关因素第一,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限制了农民增收第二,农业经营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农民增收。第三,农民负担居高不下掣肘了农民增收。第四,非农岗位就业不足抑制了农民增收(二)、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分析第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关键。

  16

  ofacuntbily,redsph.Sg-wk

  第二,农业结构调整是必要条件。第三,发展劳务经济,改革户籍管理是必要途径。第四,减轻农民负担是保正。第五,政府加大投入是基础。四.农民就业问题:1大力推动农民就业创业工程,切实帮助农民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引导,培养良好的就业风气2建立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民的技能素质。积极推荐就业3落实就业补贴政策,鼓励企业使用本地群众4建成标准统一、制度完善、功能齐全的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就业服务向农村延伸5适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废除城乡二元化结构,让农民能与城市人进行公平的就业竞争发展现代农业:1整合农业资源,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发展都市农业、建设农业园区,打造建设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生态园;发展循环农业,特色农业2实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协作化、用高科技武装农业的发展3实现农村经济市场化,把农业、农村、农民融入整个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使农民变成从事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劳动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4发展农业工业化,走低成本低污染低消耗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工业化道路

  17

  ofacuntbily,redsph.Sg-wk

  五.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1加大扶贫投入、发放扶贫贷款、减免办学经费、用地收费返还等措施、增加欠发达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2帮助欠发达区发展集体经济,同时适当增加工业和商业用地指标,为落后镇村脱贫奔康提供一个发展平台农村改革:1创新农村基层政权体制,认真解决机构和人员臃肿问题,切实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2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有效利用3建立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保障、贫困生入学补贴、养老保险等4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5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合理提高补偿标准,通过增加非农就业等间接补偿和工业发展,等财力增加后建立反哺农业的长期补偿,以达到长远的保护农民利益6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7引导农民抵制迷信、破除陋习,宣扬科学,倡导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8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9切实维护农民的XX权利,让农民群众享有相关法律法规机制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10加强依法治村工作,严厉打击黄赌毒,妥善处理好社会各种矛盾

  18

  ofacuntbily,redsph.Sg-wk

  11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12将农村的教育、交通、能源、医疗、卫生、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和发展水平纳入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和干部考核指标中,使政府决策和政府行为真做到统筹农村发展当中13转移农村劳动力,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收益率,发挥以城带乡、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道路14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自身生产力、文化等方面的素质

  19

  ofacuntbily,redsph.Sg-wk

  

  

篇六:三农研讨材料

  创新农村基层政权体制讣真解决机构和人员臃肿问题切实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兑共服务的职能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建立吅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吅理提高补偿标准通过增加非农就业等间接补偿和工业发展等财力增加后建立反哺农业的长期补偿以达到长迖的保护农民利益推迕农村兑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法徇咨询和法徇服务提高农民的法徇意识和法制观念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群众享有相关法徇法觃机制的知情权参不权管理权和监督权10加强依法治村工作严厉打击黄赌毒妥善处理好社会各种矛盾11增强农村基层免组织的戓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12将农村的教育交通能源医疗卫生兑共基础设施等建设和发展水平纳兎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觃划纳兎政府财政预算和干部耂核指标中使政府决策和政府行为真做到统筹农村发展当中13转移农村劧劢力提升农业劧劢生产率和收益率发挥以城带乡建设新农村的戓略道路14充分调劢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劢性和创造性劤力提高自身生产力文化等方面的素质

  材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七大报告标准表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材料二:农业的脆弱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其脆弱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收入增加缓慢,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下降。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下降,对农业投入的减少,直接源于利益比较法则。当某些政策倾向和外部环境对农民的利益造成损害时,农民就会采用减少投入、甚至撂荒的方式表示不满,由此导致粮食减产。资源瓶颈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耕地仍然是发

  ofacuntbily,redsph.Sg-wk

  展农业的基本要素。但是,中国有限的耕地却每年以上百万亩的速度急剧减少。中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量仅与世界平均数的1/4―1/5,可用于灌溉的水源日益减少。农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民由于负担沉重,收入增长缓慢,以与农地产权制度上的缺陷所引发的短期行为,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向农地投资。现有金融体系根本不把农民作为服务对象,农民即使有合理信贷需求也融资无门。政府财政用于农业的公共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越来越低,至使大量农用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村公共用品供给严重不足。人力资源是发展农业的主体要素。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但从结构上看,有知识、有文化、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市场流程的新型农民却数量有限,极为稀缺。市场竞争考验着农业的今天和未来。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自于需求的约束使得卖粮难、卖果难、卖猪难、增产不增收构成对农业的新困扰。农民既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疯狂竞争,也要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角逐。分析:一要推进城市化进程,将大批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减少农民对有限土地的压力;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要加强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进一步加大;四要严格把关农田征用,保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五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六要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提高市场竞争力;七要稳定粮食收购价,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害,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材料三:农民的贫困1997-20XX,农民收入增幅急剧下降,1996年为9%,1997年为6.4%,

  2

  ofacuntbily,redsph.Sg-wk

  1998年为4.7%,1999年为3.3%,20XX为2.1%。1995年每亩农业纯收入为376元,而20XX下降为161元。20XX以后增幅虽有回升,但仍在低水平徘徊。去年取得6.8%增幅的好成绩后,继续保持难度很大。农民增收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农民穷困既是农村经济面临的突出矛盾,也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长期不增收,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影响,农产品供求形势就可能发生逆转;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上不去,不仅工业品的市场需求将受到制约,也会影响农民对农产品的消费支出,加剧农产品的卖难,令扩大内需方针难以真正落实;农民生活得不到持续改善,农村不稳定因素就会增加,危与社会安定;农民不能富裕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最终实现。农民收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缺少农民收入与社会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二是农业生产方式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产品的质量不适应消费需求,农业效益偏低。三是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农村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城市;农村生态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改善。分析:农民为什么贫穷?除了历史原因外,一是收入渠道比较窄,主要是种地和到城市打工;二是从二元化社会结构看,农民处于不平等的一极;三是忽视市场导致增产不增收。因此,应当给予农民国民待遇,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限制,让广大农民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应当加大投入,积极引导,拓宽市场,转变农业产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应当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以科技带动农业增产增收,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材料四:农民的卑微

  3

  ofacuntbily,redsph.Sg-wk

  从理论和法律地位上讲,农民是全体社会成员中具有平等地位的构成部分。但是,农民的名义社会地位与实际社会地位相差甚远,农民在社会结构中的实际地位处于最低层。现行的刚性户口管理制度对农民是极为不利的,把农民牢牢地拴在土地上,使农民的迁徙自由和择业自由受到了极大限制。在严格的户口等级制中,农民处在宝塔式等级阶梯的最低层。农民要想改变自己的户口性质,几乎是不可能的。国有财产名义上是属于全民的,农民也是其所有者中的一员。可事实上,农民对国有财产没有实际占有权和支配权,从国有财产的收益中分到的好处也很有限。国家在奠定工业化基础的过程中,以价格剪刀差的形式从农民那里取走了大量资金,农民为国家做出的真实贡献长期被掩盖了。农民在财产关系上的这种不平等地位,是其社会地位整体低下的重要根源。中国农民是极易遭受外部攻击和伤害的群体,农民的总体力量很单薄,不足以有效抵抗外来的伤害。对农民的伤害主要有:政策性伤害,如农业基建投资减少,取消或不兑现已公布的奖励政策,某些产品国家订购价格偏低等;交易性伤害,如收购农产品压价,残次农机具、假农药、假化肥卖给农民,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等;行政性伤害,如有些地方政府机构的少数干部,依仗权势横行乡里,巧取豪夺,大吃大喝,乱搞摊派,严重侵害农民的合法权益。分析:完成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必须解决农民“国民待遇”问题,在义务教育、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劳动就业、公共用品使用等诸多领域,逐步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限制,给予农民平等机会,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在解放农民的路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4

  ofacuntbily,redsph.Sg-wk

  材料五:废止农业税农业税作为国家的重要税种,为我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作为纳税人,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际,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20XX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出了自20XX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这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大举措,是惠与亿万农民的一大德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面取消农业税,并不等于农民负担问题完全解决了,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依然存在,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任务仍很繁重。要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努力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要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和规定,切实把减负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努力创新财政支农机制。让公共财政的雨露更多地滋润农业,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农村,让公共财政的支出更多地惠与农民。分析:要深刻认识全面取消农业税的重大历史意义,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5

  ofacuntbily,redsph.Sg-wk

  继续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努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材料六: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劳动力市场的安全网,对保障劳动者的养老、就医等至关重要。据统计,今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约为1.2亿人,进城农民工约1亿人,跨省就业的农民工约6000万人。然而,在这个庞大的人群中,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医疗保险的平均参保率为10%左右。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目前仍与绝大多数农民工无缘。农民工参保率低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参保的农民工纷纷退保现象,更加耐人寻味。社保制度门槛高、转移难,导致农民工权益难以保障,是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我国目前的各项社会保障在计年限、缴费办法和待遇享受等方面,都是依据正规就业情况而定的,对农民工这种流动性大、范围广、劳动关系不稳定、工作岗位不确定、工作时间长短不一的特殊人群,缺乏制度设计和保障。例如,XX农民到广东打工,在广东缴纳的社保金,根本无法转移到XX。我国养老和医疗等主要社会保险制度被分割在2000多个统筹单位,各统筹单位之间政策不统一,养老保险关系也无法转移接续。此外,在农村社保制度与城市社保制度无法接轨的情况下,农民工在城市内缴纳的社会保险,不能享受相应待遇。对于回到户籍地就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社保,农民工当然要退。值得警惕的是,不少地方政府也欢迎农民工退保。政府通过行政力量让农民工参保,让地方社保基金更充足;而退保时,农民工并不能领回全部金额。有人统计,广东省每名参保一年的农民工退保,就将向当地养老基金“贡献”

  6

  ofacuntbily,redsph.Sg-wk

  1348元。分析:让农民工真正能老有所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面临的困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国家应建立适合不稳定就业农民工特点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第二,为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建立大病医疗保险。第三,建立由国家、集体、农民三方负担的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村社会保险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接轨和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第四,建立农民工应急救助机制。材料七:推进“三化”解决“三农”问题,其根本措施在于推进“三化”,即农业的“产业化”,农民的“非农化”,农村的“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之所以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质状况,推动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提供服务等职能,它一头连市场,一头连着基地农户,形成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机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从而增强了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方面可以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高效益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流动和聚集,带来结构效益。另一方面其农副产品主要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的发展,可将小而分散的农业生产聚合成规模化经营,从而产生规模效益。从现实看,阻碍农民增收和阻滞其摆脱弱势地位的因素主要是有以下几点:一是劳动力需求因素。我国不足1亿公顷耕地只能提供5千万个农户的劳动生产,劳动力供大于求,仅依靠农业增加就业来提高农民收入,难度太大。二是农产品需求因素。目前我国近8亿人生产农产品,共约5亿人消费商品

  7

  ofacuntbily,redsph.Sg-wk

  农产品,可见农产品需求市场多么狭小。需求拉力小,必然造成农产品商品率低,从而制约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推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加速农民非农化进程,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当前我国最突出的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最重要的结构调整是城乡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需求拉动乏力,与农村有效需求不足有很大关系。我国农村消费群体大,但消费支出少;需求潜力大,但购买力低;市场空间大,但市场容量小,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大力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和向二、三产业转移。小城镇的二、三产业,不仅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也是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扩大消费群体,扩展农村市场容量,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材料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换为20XX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表示,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民和农业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这份20XX中央“一号文件”说,对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深受欢迎,效果明显,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20XX粮食主产区要将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其他地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增加良种补

  8

  ofacuntbily,redsph.Sg-wk

  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适应农业生产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内容包括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等。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材料九:三农问题与城市化党中央提出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城市(镇)和农村是经济社会的两大组成部分,正确制定和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一、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农业生产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在农业自然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农民越多,人均可支配的农业自然资源量越少,农民的收入也就越难以提高。只有大幅减少农民,农民收入才能增加。而减少农民的根本途径就是进城,就是使大部分农民转变为市民。二、农民大规模进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推动力,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标志。农民大规模进城,不会危与农业安全,同时可以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三、加快城市发展是统筹城乡的基础

  9

  ofacuntbily,redsph.Sg-wk

  首先,我国农村的不发展是因为城市的不发展。城市吸纳农村人口、辐射带动农村的能力还不够强大。其次,在城市化加速时期农村要素向城市聚集具有合理性。可以加快社会生产力发展,减少现代化成本。再次,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将提升我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四、加强对农村的支援要调整方向一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强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三是支持农村医疗事业,特别是公共卫生的发展。四是支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五是支持农村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六是支持开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五、给农民自主选择权是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的基石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前提条件,限制农民进城与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不相容。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给农民以进城工作、居住、生活的自主权,让农民与市民享有平等权利和平等机会,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的进步。

  材料十: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支持“三农”投入力度近年来,国家财政把支持解决“三农”问题放在财政工作的首要位置,

  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调整支出结构,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

  财政部统计显示,20XX,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三农”的资金3917亿元,比上年增加520亿元,增长15.3%,增量和增幅也均高于20XX。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农民种粮收益,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以“四

  10

  ofacuntbily,redsph.Sg-wk

  补贴”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补贴制度,即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以20XX为例,全国粮食直接补贴总额达151亿元,农资综合直补总额从20XX的120亿元增加到20XX的276亿元,良种补贴资金从20XX的1亿元增加到20XX的55.7亿元,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从20XX的7亿元扩大到20XX的12亿元。

  为更好地减轻农民负担,我国还实行“四取消”为主要内容的减免税费政策,包括取消屠宰税、牧业税、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此外,还取消了农村“三提五统”、农村教育集资等收费。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相比,农民减轻负担1250亿元,人均减负140元。

  中央财政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为农业丰收奠定基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显示,今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1534万吨,增产146万吨,增长1.3%。这是自1985年以来中国首次连续第四年夏粮丰收,也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一个好局。

  分析: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农业基础薄弱和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事实证明,中央进行农业税费改革,废止农业税,并对农民给予补贴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在推动农业发展和增强粮食安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为农业丰收奠定基础,同时也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很好的经济基础和政策基础。

  专题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资源瓶颈。我国农业人口多,可耕地少,土地分散到全国2亿多农户,

  11

  ofacuntbily,redsph.Sg-wk

  过于精细而形不成规模,无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有限的耕地每年以上百万亩的速度急剧减少。2、农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向农地投资。政府财政用于农业的公共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较低,致使大量农用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3、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成为农业税废止之后农民最大的投入部分,而粮食等农产品的收购价偏低,使得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4、农民处于社会的底层,极易遭受外部攻击和伤害。他们只能充当社会利益分配结果的被动接受者,而很少有可能影响社会利益的分配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倾斜。5、生产力落后的历史因素以与城乡二元体制都阻碍了农村的发展。中国农村近乎于天文数字的劳动力供给,是造成农民收入增幅缓慢的人口前提。不减少农民,不减少农村人口,农民就不可能真正富裕起来。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有:1、牢固树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分割的发展观,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树立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观念,把城市和工业的振兴,把农村、农业的繁荣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中和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加以通盘考虑。要消除城乡间生产要素难以有效流动的障碍,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12

  ofacuntbily,redsph.Sg-wk

  2、实现我国农村三大战略转型一是农业产业的战略转型。从传统农业产业转向现代农业产业,既要发挥传统耕作技术的优势,又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武装农业产业,大大增加农业产业的技术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要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应通过专业性产业组织分工协作去完成,发挥分工优势,以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效益。二是农村社会的战略转型。城乡互动,良性转换,通过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有序地把一部分农村人口转化成非农产业人口。通过教育、文化、科技、人员交流、产业联系、各种媒体的纽带和中介作用,把城市现代文明输入农村,把农村演变到现代社会形态中来。三是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解决农民“国民待遇”问题,在义务教育、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劳动就业、公共用品使用、XX参与等诸多领域,完全可以逐步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限制,在解放农民的路上迈出实质性步伐。3、推行以吸纳农民参与为主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路线必须改变策略,把以城市利益为导向的工业化路线改为城乡联动、有大量农民参与的工业化路线。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创业办厂,既可以在乡村办,也可以到城市办,取消各种歧视性的准入限制。鼓励农民到工业部门就业,并最终改变农民的职业身份。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进步、农村发展、农民富裕,才能够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更好的实现社会和谐。

  13

  ofacuntbily,redsph.Sg-wk

  “三农”问题

  一、农民工问题(一)、进城务工人员存在权益受侵害的现象:1、一些地方在农民工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等方面,设置了许多不合理限制;2、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很不规范;3、劳动岗位极不稳定,报酬难以有效保证;4、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5、社会基本保险普遍缺失。(二)、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1、许多人观念上有错误,以农民来定位“进城务工人员”;2、社会保障不完善。(三)、对策:1、解决好雇佣者对进城务工人员随意克扣工钱和拖欠工资等问题;2、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健康保障;3、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4、确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5、确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分配办法;6、帮助建立一个具体的进城务工人员组织。二、拖欠民工工资问题(一)、问题的提出:总理关注引出“清欠风暴”

  14

  ofacuntbily,redsph.Sg-wk

  20XX10月产24日傍晚,重庆市云阳县龙泉村村民熊德明,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围了一大堆人,然后。她见到一位她以前在电视上见过的“大人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犹豫了一会后,熊德明告诉总理,现在农民收入主要靠打工,但她爱人李建明有2000多元钱的工钱已拖欠了一年,影响娃儿们交学费。总理听后表示:拖欠农民的钱一定要还。人群中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当天夜里11时,熊德明和丈夫拿到了拖欠的2240元务工工资。20XX月日《中国政法报》发表了题为“如果不是总理过问”一文,随后,从中央到地方,全国掀起了一场“清欠风暴”。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不仅在个体和私营企业村在,在某些国有企业也相当严重。(二)、问题的原因:专家分析,民工工资被拖欠的主要原因有五点:1、一些地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与一些房地产项目资金来源不落实,是造成拖欠的重要原因。2、部分开发商资金不足,盲目立项、开工;3、施工企业垫资施工,导致总包单位无力垫资又要求分包单位垫资施工的恶性循环,进而造成民工工资的拖欠;4、包工头为了自身利益多赚利润,故意拖欠;5、包工头不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导致民工投诉时缺乏法律依据;另外,不按时发工资也是造成民工工资被拖欠的原因之一。(三)、解决民工工资拖欠的对策:1、首先,充分认识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重要性。

  15

  ofacuntbily,redsph.Sg-wk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制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要求。2、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相关制度。(1)、应该建立一个认定拖欠民工工资的制度。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民工拖欠工资管理条例》,而不是各地自搞一套;(2)、要建立民工任职的资质人定,以此遏制我国由于民工进城没有管理造成的巨大浪费;(3)、要建立劳动合约的认定制度,通过第三者公证,在法院打官司的时候就具有法律效力;3、再次,要加强民工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教育,增强其维权意识。三、农民增收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农民收入问题。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状况,总的来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详见材料)(一)、影响农民增收的相关因素第一,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限制了农民增收第二,农业经营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农民增收。第三,农民负担居高不下掣肘了农民增收。第四,非农岗位就业不足抑制了农民增收(二)、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分析第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关键。

  16

  ofacuntbily,redsph.Sg-wk

  第二,农业结构调整是必要条件。第三,发展劳务经济,改革户籍管理是必要途径。第四,减轻农民负担是保正。第五,政府加大投入是基础。四.农民就业问题:1大力推动农民就业创业工程,切实帮助农民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引导,培养良好的就业风气2建立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民的技能素质。积极推荐就业3落实就业补贴政策,鼓励企业使用本地群众4建成标准统一、制度完善、功能齐全的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就业服务向农村延伸5适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废除城乡二元化结构,让农民能与城市人进行公平的就业竞争发展现代农业:1整合农业资源,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发展都市农业、建设农业园区,打造建设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生态园;发展循环农业,特色农业2实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协作化、用高科技武装农业的发展3实现农村经济市场化,把农业、农村、农民融入整个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使农民变成从事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劳动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4发展农业工业化,走低成本低污染低消耗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工业化道路

  17

  ofacuntbily,redsph.Sg-wk

  五.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1加大扶贫投入、发放扶贫贷款、减免办学经费、用地收费返还等措施、增加欠发达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2帮助欠发达区发展集体经济,同时适当增加工业和商业用地指标,为落后镇村脱贫奔康提供一个发展平台农村改革:1创新农村基层政权体制,认真解决机构和人员臃肿问题,切实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2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有效利用3建立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保障、贫困生入学补贴、养老保险等4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5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合理提高补偿标准,通过增加非农就业等间接补偿和工业发展,等财力增加后建立反哺农业的长期补偿,以达到长远的保护农民利益6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7引导农民抵制迷信、破除陋习,宣扬科学,倡导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8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9切实维护农民的XX权利,让农民群众享有相关法律法规机制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10加强依法治村工作,严厉打击黄赌毒,妥善处理好社会各种矛盾

  18

  ofacuntbily,redsph.Sg-wk

  11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12将农村的教育、交通、能源、医疗、卫生、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和发展水平纳入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和干部考核指标中,使政府决策和政府行为真做到统筹农村发展当中13转移农村劳动力,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收益率,发挥以城带乡、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道路14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自身生产力、文化等方面的素质

  19

  ofacuntbily,redsph.Sg-wk

  

  

篇七:三农研讨材料

  全区三农服务业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

  搭建“三农"服务平台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我县“三农”服务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县情概况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地处河套平原腹地,北依阴山,南临黄河.全县总面积2492平方公里,辖7个镇、117个村委会、669个组,总人口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万人、农户5万户。五原县现有耕地200万亩,全部引黄自流灌溉,是国家著名的无公害、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葵花第一县,国家“秸秆养羊”示范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葵花、番茄、甜菜、西瓜、甜瓜等,牲畜饲养总量324。2万头,其中:羊300万只、奶牛1。2头、猪20万只。XX年,全县GDP完成32。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2.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0.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5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38:33:29。财政收入完成2。0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3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847元。二、主要措施和做法五原县是典型的农业旗县,做好“三农"服务工作对于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县通过创新服务机制,健全服务网络,构筑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流通服务、加工服务等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化网络,有效保障了农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整合信息资源,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一是组建信科服务中心,发挥网络传媒作用.XX年,我们从农牧林水等各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县信科服务中心,建成五原县电子政务局域网和政府网站,专门负责国家产业政策、市场供求、产品价格、农牧业适用技术等信息的收集、筛选等工作,对外宣传五原产品资源、招商政策,联络各地商户;对下负责信息的发布和传输,反馈农牧业生产中的信息需求,成为农业信息化的一级平台.各镇依托已有的农科站、农经站、畜牧兽医站、林工站等机构和人员,组建镇信息科技服务中心,成为农牧业信息化的二级平台。同时在部分有条件的村组、涉农企业、农贸市场建立了信息服务站,成为农业信息化的三级平台,在全县形成了县镇村组四级信息服务网络基本框架。中心成立以来,从各部门及互联网、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共收集相关信息和文献4。7万多条,网上查询信息每年超过100多万条次,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现已成为上联市场、下接农户、参谋领导决策、指导农牧业生产的中枢平

  台。二是开辟涉农服务专栏,发挥电视传媒作用。我们通过整合县级信息中心和电视台的人才、信息和采编资源,开辟了《乡村快车》专栏,宣传县内外种养致富典型,推广农牧业适用科技,发布市场供求信息,播报自然灾害预防等信息。XX年至今,共播出专栏节目401期,发布各类信息1万余条,推广农牧业适用技术32项,推荐农畜产品加工项目36个,宣传我县及外地农牧业科技示范户200多个,进行科技讲座300余次。《乡村快车》栏目的推出,进一步开阔了农民视野,极大的满足了广大农民对科技和信息的需求,及时解决了农户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得到了广大农民的高度称赞。同时,我们积极开展报刊、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等服务模式,进一步拓展了信息服务渠道,扩大了信息覆盖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创新服务机制,搭建科技服务平台近年来,我们积极创新科技服务机制,提高科技服务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力求科技服务真正取得好的效果。一是精心组织冬春科技培训,为全年的农业生产打好基础。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思路,认真分析市场和龙头企业对农产品的需求形势,按照“引导农户制定种养计划在先,科技服务跟进”的原则,组织农技专家认真编写培训教材,确定主推技术,组成讲师团,深入村组和田间地头,举办培训班、座谈会、现场会等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做到

  村不漏组,组不漏户,确保了每户农户有一人接受培训,有效满足了农户对科技的需求。二是全面落实科技服务责任制,把科技人员真正推向生产第一线.我们对涉农部门的科技人员定项目、定任务、定指标、定奖罚,并为科技人员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使科技人员在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服务能够做到沉得下、蹲得住、有效果.同时,鼓励县级科技人员在牛冷配、羊人工授精、牲畜疾病防治、农业机械化等方面开展有偿服务,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进科技与生产有机结全,实现双赢。近年来,我县每年普训农牧民10万余人次,128名科技人员常年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科技服务,进行手把手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实现科技直接入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科技含量显著提高.三是引导农资、加工、流通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推进科技服务产业化。通过制定出台新品种推广目录,引导种子经销企业进行新品种的购销。同时对种子质量进行严格审检,对价格进行综合调控,既保障了农企双方的利益,又使得新品种得到快速推广。鼓励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展订单生产,同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类实用科技服务,使科技推广更具针对性,效益十分明显.通过多元化的科技推广,农业科技应用水平明显提高,效益显著提升.针对我县近年来葵花、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由于长期种植,品种单一,轮作倒茬困难,病虫害发生严重的问题,我们在引进番茄加

  工企业的同时,大力推广番茄种植,番茄种植从无到有,XX年达3.8万亩,XX年达到7.4万亩,XX年达到13.5万亩。番茄的引进,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作物轮作倒茬问题,亩均纯收益在1000元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引进杂交花葵,XX年2万亩,XX年达到10万亩,XX年增加到28万亩,XX年达到54万亩。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的葵花基本实现良种化,有效解决了长年种植病虫害严重的问题,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市场价格大幅提升,亩均纯收益在800元以上,较常规花葵高出200元左右。全县农作物新品种推广面积达到97万亩。同时我们积极引进甜高梁、芦竹、桑树等8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并试种成功,为新品种大面积推广打下了基础。全县农作物新技术覆盖面达到85%以上,规范化、模式化栽培面积占到总播面积的90%以上,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达到61。8万亩。在养殖业方面,我们重点推广了人工授精、肉羊杂交、秸秆转化等技术,牛冷配、猪人工授精率达到100%,优质肉羊杂交率达到70%,秸秆加工转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培育龙头企业,搭建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平台我们依托资源优势,以招商引资为手段,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建成了面粉、番茄、葵花、玉米、畜产品等一大批辐射能力较强的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达到90%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全县有面粉生产加工企

  业30多户,年加工能力20万吨,可带动绿色小麦生产基地58.6万亩。全县有新疆中基、富源、屯河、达蒙菲4家番茄企业,建成9个番茄制品加工厂,总设计生产能力达到日处理番茄1.6万吨,可带动番茄种植面积20万亩,五原已成为全自治区番茄种植加工第一县,正在全力打造全国番茄第一县。全县葵花炒货企业有真心、潘胖、玉林、美中达等企业,年加工葵花籽达到4万吨,带动基地种植面积30万亩.油葵剥仁企业有蒙源、呱呱叫、金鹿等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18万吨.同时宏庆达商贸有限公司年产1.35万吨高蛋白饲料项目,远大集团内蒙古公司年产30万吨玉米淀粉及副产品加工项目,富源公司新建年加工20万吨甜菜制糖项目,东源羊绒新建年产100万条羊绒围巾等项目正在建设中,项目的建成必将带动基地的快速发展,成为“三农”服务的主力军。

  为了实现基地和企业、市场的有效对接,我县组建了葵花、蕃茄、蜜瓜、蓖麻、奶牛、肉羊等六大协会,带动镇级协会48个、村级协会135个、涉农中介组织和流通协会70个,发展会员1500人。协会在规范行业行为,推进农企联接、发展订单农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加强市场建设,搭建流通服务平台我们高度重视农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从税费收取、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一大批农畜产品专业市场建成运营,目前各类农畜产品专业市场达到20多个,形成了比

  较完善的农畜产品市场体系。我县鸿鼎农贸市场兴建于XX年,总投资9340万元,占地524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引进经营户369户。市场联结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并与国内知名炒货企业华泰、大好大、洽洽等企业形成了稳固的购销关系,成为全国最大的葵花籽集散和西部地区葵花籽集散的主渠道,成为全国重要的葵花籽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中心。葵花籽年交易量在5亿斤以上,平均每斤价格高于其它葵花产区0。2元,我县3亿斤葵花籽可增收6000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300元。我县蜜瓜种植面积较大,品质优良。过去由于蜜瓜上市时间集中、市场信息不灵等原因,一度出现卖难现象,给种植户造成一定损失.我们通过积极引导,沿国道两侧建设了12个蜜瓜专业市场,面积达16万平米,形成了布局合理的蜜瓜销售市场网络,有效扭转蜜瓜销售不畅的被动局面。市场辐射的蜜瓜种植全部得到及时销售。通过大规模有组织的销售,市场内蜜瓜销售价格每斤平均高出零散销售0。1—0.2元,蜜瓜亩均收益在XX元以上,有力的促进了农民增收。XX年我县依托县内的京原公司、生资公司、全正客隆超市等几家重点流通企业,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在县城内建成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2个,配送半径80公里,经营单品超过8000个。在镇村组建成各类“农家店”138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极大的改善了我县农村消费环境,降低了农民消费成本,促进了农村经

  济的快速发展.三、几点体会在加强“三农”服务工作中,我们做了一些探索,也取

  得了一定成效,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加强“三农”服务,必须要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力度为了充分利用电视传媒作用,我们先后投入近1000万

  元用于县级信息中心、电视台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设备更新及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在科技服务方面,每年用于推广肉羊杂交改良、青贮养畜、人工授精等技术近1000万元;每年列专项资金10万元用于冬春季农牧民科技培训,同时,足额保障科技人员下乡经费。每年投入经费100万元,用于各类科技示范园区和种养大户建设,每年投入50万元用于各类专业协会的运转及聘请专家。每年协调银信贷款1亿多元用于农户购买新品种、新机械、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在农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方面,落实兑现优惠政策,扶持流通服务企业,有力的带动了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和市场流通。实践证明,政策的倾斜和必要的资金投入是推动“三农”服务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加强“三农”服务,必须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三农的服务,必须要以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为着眼点,把农户、企业等市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三农”服务的效果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因此,在“三农”服务中,我们十分注重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农民为本,在认真考虑农民的现实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三农”服务的思路和措施,力求使“三农"服务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与农村的实际和市场发展需要相适应。在服务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方面,我们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企业当主角,政府当配角.政府在加强领导、政策支持、运行保障、环境营造等方面做工作,当好协调员、服务员,到位而不越位。鼓励企业当好主角,主动与农户、基地对接,共同发展。

  加强“三农"服务,必须围绕农业经济的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县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形成了“种植创新、养殖突进、工业强兴、三化推进”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积极鼓励信息、科技、金融、流通、加工等涉农服务业开展服务.强化政府的公益服务职能,鼓励市场主体开展营利性服务.既支持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服务水平,又积极培育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拓宽服务领域。

  

  

篇八:三农研讨材料

  会议要求各级政府躁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狠抓安全生产工作不放松立足于治9大隐患防大事故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楔坚定不移地开展为期一年的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整顿严韬格落实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责任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大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和环境严格事故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严格安全生产工作指标考核坚决实行托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努力实现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摆转

  M

  三农工作汇报材料

  工作的简要回顾过去的一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这个目标,努力做好“三农”工作这篇文章。三农工作汇报材料8月16日下午,“三农”工作情况汇报会召开,听取各县(市、区)和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南新区今年以来“三农”重点任务、重点目标、重点项目完成情况,按照全省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市委六届九次全会部署要求,对下一阶段“三农”重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市委副书记戴元湖出席并讲话,副市长吴晓丹作工作总结部署。

  戴元湖指出,各地要紧紧咬住全年目标,强化组织推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要切实抓好重点工作,大力促进农民增收,把低收入人口增收致富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力抓好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设施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招商引资,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扎实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到位。继续提升农村环境,坚持一手抓绿色农业发展,一手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改善农

  M

  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要全力以赴推动落实,以优良作风保障全市“三农”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向前推进。三农工作汇报材料16日下午,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主持召开省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听取当前全省“三农”工作情况汇报,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全省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1+10”工程建设的意见》《XX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重点、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和有关建设用地事项。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申联彬,省委常委、副省长李小鹏,副省长牛仁亮、陈川平、刘维佳、张建欣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当前山西“三农”工作总体平稳,但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冬春连旱的影响,也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全省上下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和要求,进一步抓好“三农”工作,努力实现农业持续增产和农民稳定增收。当前要重点抓好中央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并结合山西实际,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着力实施“五个全覆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农业标准化和质量安全等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毫不放松地抓好抗旱保春浇、保春播工作,力争夏粮有一个好的收成,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M

  会议指出,近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能否抓好安全生产,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大考验,必须进一步明确《XX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重点、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推动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狠抓安全生产工作不放松,立足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坚定不移地开展为期一年的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整顿,严格落实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责任,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大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和环境,严格事故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严格安全生产工作指标考核,坚决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努力实现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1+10”工程建设的意见》,确定在全省服务业18个领域中,每个领域选择1个旗舰项目和10个示范带动项目,从市场准入、税收、土地、资金、价格等多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总投资约2700亿元,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带动服务业投资总额和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促进全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抓好落实,确保服务业“1+10”建设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推动全省服务业迈上新的台阶。

  M

  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加强全省就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各企业、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这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要多种渠道开辟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要切实关注和做好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回乡农民工、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再就业工作;要大力开展对转岗、待岗和新就业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抓好工作的指导和考核,确保全省就业形势的稳定。三农工作汇报材料记者罗盘报道:近日,山西省委召开“三农”工作督察情况汇报会,听取情况汇报,分析“三农”形势,研究工作措施。省委副书记、省委农村工作领导组组长薛延忠同志主持会议并讲了话。

  从这次督察情况看,上半年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村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075元,同比增长%,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在认真听取情况汇报后,薛延忠指出,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上半年全省“三农”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M

  他强调,做好下半年“三农”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深入落实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突出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要强化工作措施,努力解决好当前农业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要针对夏粮因灾减产的实际,切实抓好秋季农业生产,努力做到以秋补夏;要针对农资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在继续落实好省里关于稳定农资价格五条措施的同时,进一步加快科技推广应用,以降低农业成本,减少农民支出,提高生产效益;要针对奶牛养殖业出现的牛奶销售不畅、价格下跌等问题,一方面要着眼长远,积极鼓励和引导养殖户改良品种,科学管理,提高品质,扩大销售,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兼顾当前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保护和调动好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要针对当前正处灾情多发阶段的实际,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切实做好防疫、防灾、防汛工作;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年“三农”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1、要突出重点,不断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农村小康建设,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

  M

  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干部的“双带”能力,切实巩固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3、要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的改革、投入、领导力度,努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要切实搞好农村税费改革后的配套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征地制度改革,不断增强“三农”工作的活力。要切实增加对“三农”工作的投入,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强领导,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三农”工作的各项任务,全面推进山西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篇九:三农研讨材料

  我们任务程儿园和农村庄梯次202实们将按照务分解加快改二是深园中小农村新型庄实现冬三是梯次推进20年达到总之为乡村照省里的下达各改造进度深入推进小学卫型社区实冬季清洁梯次推进不断提升到35我将立村振兴战的统一安排各县区

  乡村振兴战略研讨发言材料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充分表明了“三农”问题在党中央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下面,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主题,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下对五大振兴中生态振兴方面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生态振兴在五大振兴中是目标、是关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只有实现生态振兴才能体现文明和谐的乡村振兴目标,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振兴,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持续攻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增加能源供应的良性循环,探索农村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恒久生命力。

  近年来,我局围绕着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关于生态振兴的要求,下一步,我认为还要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发力。

  一是继续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今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既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我们将按照省里的统一安排部署和下达的任务指标,及时将任务分解,下达各县区。督促各县区及早动手,严格改造流程,加快改造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是深入推进农村供暖工作。2018年,全面完成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卫生室、养老院、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和农村新型社区实现冬季供暖,2020年底,全市70%以上的村庄实现冬季清洁供暖。

  三是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梯次推进,不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2018年达到25%,2020年达到35%,农村新型社区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

  总之,我将立足本职工作,强化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十:三农研讨材料

  三农工作汇报材料

  工作的简要回忆过去的一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进展观,牢牢围绕“农人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固”那个目标,尽力做好“三农”工作这篇文章。三农工作汇报材料8月16日下午,“三农”工作情形汇报会召开,听取各县(市、区)和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南新区今年以来“三农”重点任务、重点目标、重点项目完成情形,依照全省增进农人增下班作会议、市委六届九次全会部署要求,对下一时期“三农”重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市委副书记戴元湖出席并发言,副市长吴晓丹作工作总结部署。

  戴元湖指出,各地要牢牢咬住全年目标,强化组织推动,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要切实抓好重点工作,大力增进农人增收,把低收入人口增收致富作为重中之重,想方设法增进农人收入稳固增加。全力抓好结构调整,加速进展设施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和休闲参观农业,踊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招商引资,让农人取得更多实惠。扎实推动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确权记录颁证工作到位。继续提升农村环境,坚持一手抓绿色农业进展,一手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改善农

  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要全力以赴推动落实,以优良作风保障全市“三农”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向前推动。三农工作汇报材料16日下午,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主持召开省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听取当前全省“三农”工作情形汇报,审议通过《关于增强全省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加速推动效劳业“1+10”工程建设的意见》《XX年全省平安生产工作重点、考核指标和考查方法》和有关建设用地事项。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申联彬,省委常委、副省长李小鹏,副省长牛仁亮、陈川平、刘维佳、张建欣出席会议。

  会议以为,当前山西“三农”工作整体平稳,但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冬春连旱的阻碍,也碰到必然的困难和问题。全省上下要坚决信心,振奋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依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和要求,进一步抓好“三农”工作,尽力实现农业持续增产和农人稳固增收。当前要重点抓好中央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并结合山西实际,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加速进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着力实施“五个全覆盖”,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增强农业技术推行、动物疫病防控、农业标准化和质量平安等农业现代化效劳体系建设;要毫不放松地抓好抗旱保春浇、保春播工作,力争夏粮有一个好的收成,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会议指出,近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平安生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必然的成效,但全省平安生产形势仍然严峻。可否抓好平安生产,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大考验,必需进一步明确《XX年全省平安生产工作重点、考核指标和考查方法》,推动平安生产各项方法的贯彻落实。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狠抓平安生产工作不放松,立足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进一步增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坚决不移地开展为期一年的平安生产专项治理整顿,严格落实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责任,不断强化平安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大力改善平安生产条件和环境,严格事故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严格平安生产工作指标考核,坚决实行平安生产一票否决制,尽力实现全省平安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速推动效劳业“1+10”工程建设的意见》,确信在全省效劳业18个领域中,每一个领域选择1个旗舰项目和10个示范带动项目,从市场准入、税收、土地、资金、价钱等多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总投资约2700亿元,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带动效劳业投资总额和营业收入的快速增加,发挥其对经济增加的拉动作用,并增进全省效劳业的健康进展。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抓好落实,确保效劳业“1+10”建设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推动全省效劳业迈上新的台阶。

  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增强全省就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各企业、各单位,要充分熟悉做好当前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这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要多种渠道开辟就业路子,增加就业职位,想方设法稳固和扩大就业;要切实关注和做好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回籍农人工、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再就业工作;要大力开展对转岗、待岗和新就业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要增强领导,加大投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抓好工作的指导和考核,确保全省就业形势的稳固。三农工作汇报材料记者罗盘报导:近日,山西省委召开“三农”工作督察情形汇报会,听取情形汇报,分析“三农”形势,研究工作方法。省委副书记、省委农村工作领导组组长薛延忠同志主持会议并讲了话。

  从这次督察情形看,上半年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维持了持续健康进展的良好态势,农村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专门是全省农人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075元,同比增加%,继续维持了快速增加的势头。

  在认真听取情形汇报后,薛延忠指出,在全省上下的一起尽力下,上半年全省“三农”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也碰到了一些新的情形和问题,需要引发咱们高度重视,研究采取有效方法切实加以解决。

  他强调,做好下半年“三农”工作必需坚持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贯彻统筹城乡进展战略,深切落实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强化方法,加大力度,突出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要强化工作方法,尽力解决好当前农业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要针对夏粮因灾减产的实际,切实抓好秋季农业生产,尽力做到以秋补夏;要针对农资价钱上涨、生产本钱增加的问题,在继续落实好省里关于稳固农资价钱五条方法的同时,进一步加速科技推行应用,以降低农业本钱,减少农人支出,提高生产效益;要针对奶牛养殖业显现的牛奶销售不顺畅、价钱下跌等问题,一方面要着眼久远,踊跃鼓舞和引导养殖户改良品种,科学治理,提高品质,扩大销售,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兼顾当前研究采取有效方法,切实帮忙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爱惜和调动好养殖户的生产踊跃性;要针对当前正处灾情多发时期的实际,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方法,切实做好防疫、防灾、防汛工作;要进一步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农人就业,增进农人持续增收。

  

篇十一:三农研讨材料

 根据市委要求和上级纪检部门的具体安排要求各单位各部门的正职领导干部在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上进行述廉内容包括本人一年来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个人生活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情况公务活动中收受礼金礼品上交情况住房使用公车情况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情况履行工作职能对分管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落实情况等等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农信社“三农”业务可持续发展调研材料

  农信社“三农”业务可持续发展调研材料关于“三农”业务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

  围绕“三农”业务可持续发展问题,农行河南省分行深入新乡、安阳、许昌、营业部等4家二级分行和新乡长垣、安阳滑县、汤阴、内黄、许昌长葛、禹州、营业部新郑等7家县支行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对农业银行开展“三农”业务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一、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开展情况(一)全省业务进展情况自8月份农行河南省分行开办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以来,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三农”业务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8月31日,全省共发放惠农卡176.5万张,新增114.48万张;惠农卡授信31万户,新增27.44万户;农户小额贷款余额64.69亿元,新增52.78亿元,与系统内相比,新增发卡量居全国第3,新增授信户数居第1,新增贷款居第2,授信率居第5。(二)业务推进的主要做法和经验1.借助外力,打造“亮点”。农行许昌市分行探索出了“六个平台、

  六个抓手”的业务开展方式;安阳分行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不仅为安阳的“三农”贷款提供了风险保障,也为全省乃至全国构建“三农”风险防范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2.围绕特色,确定重点。各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所辖各主要特色资源带进行调查梳理,根据各地经济特色和农户资源情况,把特色村(专业村、明星村、信用村、小康村)作为开展业务的推进重点。

  3.八个到位,夯实基础。一是观念转变到位;二是队伍建设到位;三是硬件支持到位;四是责任界定到位;五是宣传营销到位;六是风险控制到位;七是考核激励到位;八是借助外力支持到位。

  4.六个强化、严防风险。一是强化制度保障;二是强化道德风险控制;三是强化资格准入;四是强化“四双”运作;五是强

  化风险赔付;六是完善担保方式。5.五种模式,拓宽渠道。一是“公司+农户”模式;二是“合作社(行业协会)+农户”模式;三是“党政机关、协管员+农户”模式;四是“信用村+农户”模式;五是“特色项目+农户”模式。6.点面结合,整体推进。一是整村推进,集中连片;二是依据经济特色,分区域推进;三是分片包干,全面推进;四是以农村网点为中心整体推进;五是以城带乡,以县城网点包乡镇;六是依据网点布局,侧重业务重点。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一)思想认识还未完全到位。在调研时发现,部分“三农”业务

  推进不力的县支行,人员观念转变慢,思想不解放,心有余悸、过分谨慎,在办理农户贷款时,只发放公薪人员担保贷款,对“三户联保”、“五户联保”等担保形式贷款不敢发放。

  (二)农村网点少,服务半径不足。由于前期撤并网点因素,目前该分行县域网点覆盖率普遍较低,有限的物理网点与农村庞大的金融需求存在着突出矛盾。而该分行在县域小额贷款方面的主要竞争对手农信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网点覆盖面大,网点布局多,农村乡镇网点数量不足已成为影响开办“三农”业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客户经理人员缺乏,素质有待提高。尽管该分行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充实了一批人员从事“三农”业务,但“三农”客户经理紧缺的局面仍无法得到根本改变,严重制约着该分行进一步支持“三农”的力度。

  (四)部分信贷政策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一是业务审批权限集中。该分行中型以上企业的评级、授信审批权限在一级分行,链条较长,流程复杂。与县域中小企业“额度小、周期短、频率高”的融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政策调整频繁。如全额质押承兑汇票,农总行有授权,而省分行却控制限额,不让县支行办理。

  (五)惠农卡使用率低。由于多种原因,惠农卡除农户小额贷款外其他加载项目很少,加上农村网点少,农民用卡意识不强,惠农卡使用率较低,并且,大部分农民认为惠农卡就是贷款卡,贷不到款就不会使用,造成大量睡眠卡。如果明年惠农卡收取年费,从卡上直接扣收,不仅增加农民负担,还会给该分行服务“三农”带来不利舆论影

  响。(六)绩效考核机制还需改进。一是综合绩效考核与任务完成情

  况联系不大。二是跟单计价政策执行难度大。如农行河南省分行对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许多产品出台跟单计价办法,却不匹配费用,导致二级分行兑现不力。三是专项考核占比高。如委托资产清收一项,占权重较大,并且对完不成行的双倍扣分,完成行不扣不奖,造成完成任务行和完不成任务行积极性不大。

  (七)服务“三农”交通工具和办公机具急需解决。在“三农”业务逐渐扩大的过程中,仅仅依靠目前的办公设施、交通工具已适应不了加快支持县域经济的需要。如个别县支行部分机器已使用了8年,影响业务进度。

  (八)信息支持不到位,产品创新滞后。与他行相比,该分行金融产品品种单一,性能滞后,与同业在比较中失去优势地位。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建议(一)树立“大三农”观念,抢占县域优质客户资源。从调研的几家经济强县来看,新郑、长葛、长垣、禹州等县域经济强县都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培育了一批优质的客户资源。但从该分行的资产业务状况来看,目前的存量资产业务占比较少,与当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极不适应。因此,树立“大三农”观念,精细实施蓝海战略,做大做强县域业务,强力扩大县域资产应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各地“三农”业务和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区分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业务,因地制宜,方式多样,实

  行差别化的经营政策。一是把中部百强县前40名的县作为重点,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和优越的发展条件,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支持优势特色资源开发、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方式可由省分行直接定县或由二级分行确定整体推进的重点县,开展资产业务。二是对部分粮棉大县和贫困县或以农业为主体的县,要根据其优质法人客户资源匮乏、优良中小企业客户少的情况,积极推进惠农卡的办理,加快农户小额贷款的发放,以此改变资产结构,提高经营效益。三是对农户小额贷款发展较快的整体推进试点行许昌分行和滑县支行,人均管户数量和管户金额已接近饱和,承受能力有限,要充分挖掘非试点行的潜力。四是政策制订要体现科学性,注重实际。在分配任务、进行转授权时,要根据当地经济结构、客户资源、农行服务能力等情况,进行类别划分,突出特色经营,不能搞“一刀切”。

  (三)加大利润考核力度,以利润为中心开展业务。发展可持续是农行从事“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核心要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利润为核心。调研的几个经济强县支行,利润增长幅度较快,有潜力可挖。建议对二级分行考核时要突出利润的核心地位,加大对利润的考核,引导各行以利润为中心开展业务,实现利润的大幅增长。

  (四)积极创新,拓宽合作渠道。调研发现,各行现在的“三农”业务推进方式均是根据当地的经济特点和服务能力探索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借鉴性,可在全行推广。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创新,在现有发展模式基础上,充分借助外部人力资源,拓宽合作渠道。通过与组织部联手,抓大学生“村官”;与妇联会联手,抓巾帼创业;与

  共青团联手,支持青年创业;与政府联手,支持新农村建设。(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一是结合业务发展规划,

  开拓新的用人机制,建议采取劳务派遣的方式充实一批人员到一线业务岗位,置换出业务素质强的人员担当“三农”客户经理,提高服务“三农”的整体素质。二是保持所主任、客户经理岗位的相对稳定,两年一轮岗的规定,与实际脱节,调整频繁,不利“三包一挂”,建议延长管户客户经理的轮岗时间,为防范风险,可对其增加审计次数。必须轮岗时,原办理业务在未收回之前可暂不交接,仍由原管户客户经理负责到底。

  (六)加快网点建设,优化网点布局。一是对经济发展较快,资源丰富的重镇尽可能创造条件,有计划的恢复一些网点,以内部调整为主,扩大服务半径。二是在对网点的改造或装修等建设方面,要减少审批环节,加快审批进度,相关部门多加强协调沟通,切实解决基层所需。

  (七)完善考核机制、加大费用资源配置。一是单独切块配置“三农”业务大行工资和费用。由“三农”大行之间重点按“三农”指标、综合绩效,并适当挂钩经济增加值分配。二是当前省分行对经济资本回报率的设定的标准值高达35%,这对于经营任务重、业务拓展难、盈利空间小的“三农”大行压力极大,达不到上级行设定标准将在考核和资源配置中处于落后地位,进而影响到业务发展和员工的士气。建议省分行对“三农”事业分部序列的各级行绩效考核标准值适当降低。三是对重点业务的跟单计价,省行要拿出相应资源来匹配,不能光出政

  策,不出资源。或由二级分行依业务开展状况和自己能创收的资源自定标准。

  (八)理顺大额农户贷款政策,纳入考核范围。调研中发现,农户大额贷款需求量大,要求迫切,是该分行拓展县域资产业务的一项重要产品,而配套的政策要求,不利于进一步开展此项业务。建议省分行从业务发展角度考虑,慎重研究配套政策,并将农户大额贷款纳入“三农”业务考核范围。

  (九)对经济资源丰富、业务发展较快、利润水平较高的经济强县,在人员、费用、职数配备等资源配置上要适当给予倾斜。一是可定向增配大学生,提升人员整体素质,缓解人员不足的压力。二是提升机构层次,对班子增加一名职数,专司负责大“三农”业务,对“三农”部经理、二级支行行长可“低职高聘”高聘为副科级。三是穿透式配置效益工资和发展费用及业务宣传费,提高内存发展动力。四是增加贷款审批权限。将小企业评级、授信权限下放到县支行,中型企业审批权放给二级分行。五是解决客户经理的交通工具问题。建议以工作站或小组为单位配备必要的交通车辆。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

  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持!

  

  

篇十二:三农研讨材料

 农行五大举措助三农交流材料

  近几年,农行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大力实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蓝海”战略,创新思路,创新产品,咬定“三农”不放松,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服务“三农”的新路子,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

  一、五大举措:为“三农”发展提供充分的金融服务1.健全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提供全流程的金融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农行在组织架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工作机制上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组织保障机制,支行安排一名副行长具体分管“三农”事务,在客户部内部专设了“三农”管理岗位,配备了2名农户客户经理,并在4个营业网点配置了专职“三农”客户经理;制定了《“三农”客户经理营销管理考核办法》和《农行资产营销奖励管理办法》,利用行政和经济的手段充分发挥信贷人员发放“三农”贷款的积极性,确保“三农”信贷需求的充分满足。2.按照普惠制、广覆盖要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农行为解决部分乡镇无营业网点的困难,专门成立了惠农卡发卡工作组,深入乡镇、深入农户家中,通过实行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惠农卡和对账折工本费、减半收取年费的“三免一减半”优惠措施,创新发卡方式,完善服务渠道,改善用卡环境,在乡村设立了17个助农取款服务站,初步建立了“营业网点+ATM+助农取款服务站+电子银行”

  

  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很好地解决了农民“最后一公里”金融服务的问题,让农户足不出村就能取到现金,大大方便了农民生产和生活。到20xx年底,农行共发行惠农卡19514张,通过惠农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余额4278万元,仅20xx年就累放5580万元。

  3.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全过程的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农行抓住这个关键,从结算、现金供应、信贷服务方面,着力扶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根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用于抵押担保的固定资产不足、信用等级不高等问题,农行通过与省财政担保中心、省农业产业化担保中心合作,有效满足了企业正常流动资金周转需要,使其产、销、利同步提高,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20xx年底,农行已向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信贷资金2760万元,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贷款金额1460万元。

  4.大力支持农民创业致富,提供全身心的金融服务。随着城乡一体化政策的实施,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故土,定居于城镇,开始了新的创业之路。农行抓住这一机遇,组织精干力量走进园区、走进乡村、走进市场进行“扫园、扫街”活动,大力拓展个人助业贷款和农村生产经营贷款业务,20xx年就累放个人贷款14756万元,其中:发放养殖业贷款1391万元、林业大户贷款445万元、农资经营户贷款1280万元,农产品加工户贷款1531万元。

  5.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服务手段,提供全天候的金融服务。农行

  

  主动适应和引导县域金融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牢固树立客户就是上帝的观念,为各类法人和个人客户提供业务咨询、投资理财、电子银行、代收代付、消费贷款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引领县域金融服务升级。仅20xx年就增设离行式自助银行一个,增布自助设备6台,布放金穗支付通65台、POS机21台,发行金穗卡20249张,开通电子银行5537户。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使县域广大客户感受到了现代金融服务的快捷方便,巩固了农行与客户的合作关系。

  二、四大成效:“三农”信贷需求得到充分满足1.“三农”信贷总量再上一个新台阶。20xx年农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34466万元,其中:农户农林牧渔业贷款5580万元,农户消费和其他生产经营贷款14756万元,农林牧渔业贷款10804万元,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3326万元,与上年相比均有大幅度的增长;涉农贷款占其全部贷款的68.73%,同比多增1067万元,增幅比全部贷款高4.35个百份点,较好地实现了“两个不低于”的目标,有力地支持了“三农”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农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2.贷款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加大“三农”信贷支持的同时,农行不断加强信贷管理、强化风险控制,切实降低了信贷资金风险,提高了资产质量。20xx年底,农行不良贷款余额101万元,不良贷款率仅0.27%,保持了资产的高质量,实现了“双降”目标,3.促进了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行在按照普惠制、广覆盖要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的同时,将差异化服务理念带入农村,重点

  

  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支持优质稻、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促进县域农业产业步入规模经营、集约化发展的快车道,支持了本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4.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增长。20xx年,农行实现利润2816万元,在多年连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又实现了同比36.24%的增幅;各项业务也取得长足进展,在全市综合评比中排位前移。与此同时,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在社会上展示了农行惠农工作的良好形象,营造了多赢格局。

  

  

  

篇十三:三农研讨材料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测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与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令不行禁不止”——农民负担照原样,引发农民抗交国税和集体上访等事件发生。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达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50.1%。“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考虑农业自身的体系化发展,还必须考虑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重大,不仅是农民兄弟的切盼,也是目前党和政府的大事。

  农业部“六个狠抓”促购机补贴政策实施

  来源:农民日报作者:赵洁发布日期:(2011-10-14)我要评论■三个严禁:严禁采取不合理政策保护本地区落后生产能力,严禁强行向购机农民推荐产品,严禁借国家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之际乱涨价。■四个禁止:禁止向农民收费、禁止向农机生产企业收费、禁止向补贴产品经销商收费、禁止以工作经费不足为由搭车收费。

  ■五项制度:补贴机具实行目录制、补贴资金实行省级集中支付制、受益对象实行公示制、执行过程实行监督制、实施效果实行考核制。■八个不得: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不得指定经销商;不得违反规定程序确定补贴对象;不得将国家和省级推广目录外的产品纳入补贴范围;不得保护落后强行向农民推荐补贴产品;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农民和企业收受任何额外费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办理农民补贴手续和资金结算手续;不得委托经销商代办代签补贴协议或机具核实手续;不得以购机补贴名义召开机具展示会、展销会、订货会。今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达175亿元,在补贴政策的拉动下,农民购机积极性持续高涨,农机消费需求不断升温,农机工业产销两旺。记者从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获悉,截至9月30日,各地已实施补贴资金143.4亿元,实施进度达81.9%,补贴购置农机具462万台(套),受益农户达360万户。1~8月全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实现产值1847亿元,同比增长34.8%,产销率超过97%。今年以来,农业部对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提出“如履薄冰尽职责、心无旁骛抓落实、创先争优求绩效”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监管,努力把农机购置补贴这项强农惠农的好政策发挥更大更好的效应。狠抓了六个方面工作。狠抓责任落实。为了进一步增强地方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座谈会上,农机化司与38个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签署了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工作责任书。今年上半年,各省、市、县都逐级签署了补贴实施责任状,做到了目标到岗、责任到人。督促农机化主管部门积极向财政部门争取落实工作经费,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及农垦系统)已安排9260万元用于农机购置补贴及相关工作。狠抓制度建设。农业部始终把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加密加严措施,完善制度办法。今年重点推进了补贴信息公开、廉政风险防控等制度建设。要求各地将年度补贴实施方案、补贴机具种类范围、补贴政策咨询电话、投诉举报电话、补贴资金使用进度、补贴受益对象等,在各级农机化信息网进行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全国农机购置补贴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新增农民网上购机补贴自主申报和补贴受益对象信息公开查询等功能,进一步提高工作透明度。印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认真查找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风险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强化权力制约监督,确保阳光规范操作。狠抓警示教育。今年1月,农业部在全国农机系统部署开展了以“廉洁从政、遵纪守法、规范操作”为主题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4月,农业部印发了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材料,提出警示教育要常抓不懈,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各地通过编发警示教育材料、讲廉政党课、观看廉政教育宣传片和主题展览、举办主题征文和演讲比赛等形式,深入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有的省农机化主管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检察院等共同开展了“大培训、大教育、大警示、大提高”主题廉政教育活动。狠抓监督检查。以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监管年”活动为契机,健全完善农机购置补

  贴工作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年初制定印发了《2011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监督检查方案》。已分批派出17个督导组对24个省(区、市)补贴政策实施情况进行重点督导。今年5月,农业部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活动,要求各省对照落实农、财两部有关规定开展全面自查自纠,督促各地针对容易滋生违纪违法违规行为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机具重点加强监管。有些省建立约谈预警机制,将补贴监管的关口前移;有的省建立督察员制度,开展经常性全程督察检查,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督察过程中注重综合采取面上检查和定点抽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了解新情况与核查群众举报线索相结合等方式,提高监督检查效果。月份,8农业部有关司局和事业单位组成联合调研组分赴7个省份,开展了“解剖麻雀”式的专项核查,走村入户逐台检查机具到位情况,广泛听取完善补贴实施运行机制的意见建议。狠抓改革创新。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开展了补贴操作方式创新试点。在强化地方责任上,鼓励各地在保证资金安全、让农民得实惠、给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前提下,下放资金结算层级,发挥基层财政部门监管积极性。江苏、四川、陕西等省已将补贴资金结算层级下放到了县或市一级。在突出补贴重点上,选择少数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品目在省域内满足所有农民申购需求,推进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在推进补贴对象确定过程的公开性上,明确各地要采取公开摇号等方式确定补贴对象,并组织开发了计算机摇号系统供各地免费使用。密切跟踪各项创新措施试点效果,认真总结、研究完善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狠抓违规惩治。农业部坚决果断严厉地查处农机购置补贴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对群众举报投诉的问题和线索,凡报必查,一查到底,重大线索会同驻部纪检组监察局等开展实地核查。对查实的案件,严肃处理,绝不姑息。今年4月,农业部通过深入湖南、湖北17个县(市)几十个乡村逐台逐户核查,掌握了浙江艾格莱机械有限公司倒卖补贴机具、套取补贴资金的有力证据;还根据地方反映的情况和实地核查,掌握了河北保定双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关键证据,及时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上述两公司的补贴资格。督促各地加大查处力度,警示震慑不法企业,净化补贴市场环境,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下一步,农业部将继续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全过程,深入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严格补贴产品经销商管理,继续加强监督检查,努力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农村户籍“红利”渐增大学生“转非”降温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韩妹发布日期:(2011-10-14)我要评论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农村户籍大学生纷纷通过户口“农转非”成为城里人。但近年来,“农转非”对农村大学生的吸引力逐渐下降。《西部商报》9月20日的报道指出,在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学院等农村生源较多的高校,近两年来把户口迁往学校的农村新生越来越少。在对兰州市各高校进行的调查发现,六成农村大学生选择不迁户口。另据《浙江日报》报道,在浙江农林大学,最近3年将户口迁入学校的新生比例逐年下降。2008年,迁户口的新生占总招生人数的25.7%,2009年为18.6%,到2010年,这一比例仅为11.8%。“我们学校的农村学生占多数,超过三分之二。”浙江农林大学相关负责人说,从今年新生报到情况来看,迁户口的大学新生人数创该校历史新低。此外,据报道,在青岛、苏州、南昌等城市的一些高校中,都存在迁户口的农村籍

  新生数量减少的情况。而且,有些已办理“农转非”的大学生有了“非转农”的念头,希望把户口从城市反迁回农村。据《长江日报》报道,今年年初,一名华中科技大学在校生发帖称,希望把户口迁回农村老家,但遭派出所拒绝。“现在农村开始办理房产证了,如户口不在就办不成;有可以帮忙的,2万元人民币重谢!”此事引发网友热议,并引起不少有同样想法的大学生的共鸣。来自山东农村的研究生刘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多农村籍新生不愿迁出户口,是由于城市生活压力太大,且农村户籍“红利”渐增。“现在‘农转非’容易,‘非转农’很难。而且农村户口越来越‘值钱’了,因为户口迁出后,农村学生在老家的宅基地和农田将被收回,如果拆迁,他得不到相应补偿。再说,户口不迁出也不会影响将来的考研、考公务员和找工作。”还有专家指出,农村相对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等也使得农村户口的吸引力增加。“三农”问题专家卢水生认为,很多农村籍新生不愿“农转非”,本身就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好见证。以苏州为例,以前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农业),且以实物性收入为主。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步伐的加速,农民收入在总量持续增加的同时,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除了工资性收入,创业性、政策性、财产性、投资性及房产租赁等收入,现在都有了。”卢水生说,收入结构的变化与丰富极大增加了农村的吸引力,“农村籍大学生回归农村还能避开城市各种社会压力,有助于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全面提升。”西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樊元教授曾指出,如今在一些地区“农转非”风光不再,这既反映了我国30多年来深刻的经济社会变迁,也折射出了新的问题。樊元说,很多农村学生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的学生,出于现实考虑不迁户口,以便作为农村集体的一员分享城镇化进程和城乡统筹带来的福利;此外,大学生在城市谋生门槛越来越高,一旦毕业后没在城市找到工作,户口按规定退回原籍,一般很难再享有农村户籍的待遇。可见,农村集体土地的生存保障功能,显然已被焦虑就业前景的农村学子看重。越来越多农村籍大学新生拒绝迁户口体现出当前城市户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一些人觉得,大学生“农转非”降温对于农村发展也是一个契机。西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雷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人才,从乡土走出去的大学生与农村有着天然的纽带。政府应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合理配置城乡人力资源,实现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多铺设农村大学生回农村就业、创业的管道。比如,可以参照城市设立产业园区的思路,建立大学生农村创业园,为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铺好政策通道。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认为,大学生“农转非”降温也体现出农村青年融入城市之难。为此,政府应加快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比如帮助大学生申请保障房、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指导就业等。另外,“非转农”政策也应适度放开,给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更多回流的机会。2011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发布日期:(2011-03-29)我要评论核心提示1.千方百计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在7%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2.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9884.5亿元。3.中央财政1月已将全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预拨到地方,力争在春耕前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直接兑付到农民手中。4.良种补贴规模进一步扩大,部分品种标准进一步提高。中央财政安排良种补贴220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5.农机具购置补贴增加到175亿元,补贴范围继续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6.最低收购价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混合麦每斤分别提高到0.95元、0.93元、0.93元,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稻、粳稻每斤分别提高到1.02元、1.07元、1.28元。7.对粮食产量或商品量分别位于全国前100位的超级大县,中央财政予以重点奖励,突出抓好一批产量超100亿斤的产粮大市、产量超10亿斤的产粮大县,加强指导,重点支持。8.继续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9.农业部会同财政部研究制定《2011年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实施指导意见》,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亿元,用于支持高产创建工作。10.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指导各部门、各地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11.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计划免费为1.7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2亿亩以上。12.中央财政将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对承担实施病虫统防统治工作的2000个专业化防治组织进行补贴。13.不断增加对动物疫病防控的投入,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政策。14.中央财政将投入5亿元资金实施畜禽标准化养殖扶持项目,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标准化生产改造。15.加大“农超对接”政策支持力度,超市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产品,可按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严禁超市向合作社收取进场费、赞助费、摊位费、条码费等不合理费用,严禁任意拖欠货款。超市一般应采取日结的方式收购蔬菜等生鲜农产品,尽量缩短账期。16.全国所有收费公路全部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范围,对整车合

  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将马铃薯、甘薯、鲜玉米、鲜花生列入到“绿色通道”产品范围。17.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18.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大幅增加专项补助资金,市、县两级政府也要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优先安排产粮大县,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19.中央投资优先支持向农户集中供气的大中型沼气项目。沼气服务体系重点建设乡村服务网点。20.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继续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开展系统的创业培训;依靠专家和科技人员力量,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培训和科普活动。21.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承包期内,除法定事由外,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不得调整承包地。土地承包期届满,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22.继续加大对涉农金融机构和业务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继续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逐步增加试点数量。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多样化的小额信贷产品,积极引导农民开展农村信用合作。23.继续完善农业保费补贴政策,加大保费补贴支持力度,增加农业保险试点品种,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使更多的农民能享受到农业保险的保障。24.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2011年全面推开。25.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农村信用评定范围。26.将新农保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受益农民范围将进一步扩大。27.政府对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0%,报销上限达到5万元。28.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

  29.家电下乡补贴产品共包括彩电、冰箱(含冰柜)、洗衣机、手机、电脑、热水器、空调、微波炉、电磁炉9大类,各省(区、市)可根据本地农民需求选择一个新增品种纳入家电下乡政策实施范围,按销售价格的13%给予财政补贴,最高补贴限额由各省(区、市)确定。30.在全国农垦大规模实施危房改造,将安排中央投资34亿元,支持24个省(区、市)的垦区实施农垦危房改造项目。

  1.党中央、国务院对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任务,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做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即千方百计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在7%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大兴水利强基础,发展生产保供给,提高效益增收入,提升能力促转变,防范风险保安全,改革创新增活力,全力夺取全年好收成,巩固“十一五”好势头,实现“十二五”好开局,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为增加有效供给和稳定价格总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新贡献。大兴水利强基础,就是要针对水利建设滞后、设施不足的瓶颈制约,大幅度增加投入,大规模开展建设,大力推进改革,着力夯实水利这个最重要的基础。发展生产保供给,就是要立足抗灾夺丰收,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促进主要农产品总量和结构平衡,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促进物价总水平稳定。提高效益增收入,就是要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使农民收入继续有较快增长。提升能力促转变,就是要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防范风险保安全,就是要坚持不懈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市场风险防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卫生安全、农业生产安全。改革创新增活力,就是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做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探索建立和完善调动地方和农民积极性的体制机制。2.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政策2011年中央决定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要切实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即: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9884.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4.8亿元,

  增长15.2%。其中,一是支持农业生产支出3938.7亿元,主要包括强化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75.4亿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30亿元,农业扶贫开发资金306亿元,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136.6亿元,农业保险保费补贴94.06亿元等。二是安排农业“四补贴”1406亿元,具体为粮食直补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860亿元、良种补贴22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175亿元。三是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支出3963.6亿元,其中,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60亿元。在今年冬春季节的抗旱工作中,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中央财政又分两批安排抗旱资金129亿元。用于支持旱区大型灌区改造骨干工程、粮食生产和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抗旱浇水补助、冬小麦返青拔节弱苗施肥补助、抗旱服务队装备补助,以及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东北大棚育秧、西南和西北地膜覆盖等补助政策。3.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2011年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今后将逐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力度,将粮食直补与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交售商品粮数量挂钩。建立和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新增部分重点支持种粮大户。今年中央财政共安排粮食直补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860亿元,两项补贴合计1011亿元。1月份,中央财政已预拨到地方补贴资金986亿元,力争在春耕前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直接兑付到农民手中。4.良种补贴政策2011年良种补贴规模进一步扩大,部分品种标准进一步提高。今年中央财政安排良种补贴220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水稻、小麦、玉米、棉花、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豆、长江流域10个省市和河南信阳、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的冬油菜实行全覆盖。小麦、玉米、大豆和油菜每亩补贴10元,其中,新疆地区的小麦良种补贴提高到15元。早稻补贴标准提高到15元,与中晚稻和棉花持平;水稻、玉米、油菜补贴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方式,小麦、大豆、棉花可采取统一招标、差价购种补贴方式,也可现金直接补贴,具体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继续实行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在藏区实施青稞良种补贴,在部分花生产区继续实施花生良种补贴。5.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11年,农机具购置补贴增加到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0亿元,补贴范围继续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补贴机具种类涵盖12大类46个小类180个品目,在此基础上各地可再自行增加30个品目。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行定额补贴,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在省域内实行统一补贴标准。定额补贴按不超过各省市场平均价格的30%测算,汶川地震重灾区县、重点血防疫区补贴比例可提高到50%。单机补贴上限5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12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甘蔗收获机、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可提高到20万元。

  6.完善重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为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国家决定从新粮上市起适当提高主产区2011年生产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50公斤白小麦每(三等,下同)、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95元、93元、93元,比2010年提高5元、7元和7元,提价幅度分别为5.6%、8.1%和8.1%;每50公斤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102元、107元、128元,比2010年提高9元、10元、23元,提价幅度分别为9.7%、10.3%和21.9%。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将有利于补偿粮食生产成本增加,促进农民种粮收益稳步增长,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7.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为改善和增强产粮大县财力状况,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2005年中央财政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政策实施以来,中央财政一方面逐年加大奖励力度,一方面不断完善奖励机制。2010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约210亿元,奖励县数达到1000多个。为鼓励地方多产粮、多调粮,中央财政依据粮食商品量、产量、播种面积各占50%、25%、25%的权重,结合地区财力因素,将奖励资金直接“测算到县、拨付到县”。对粮食产量或商品量分别位于全国前100位的超级大县,中央财政予以重点奖励;超级产粮大县实行粮食生产“谁滑坡、谁退出,谁增产、谁进入”的动态调整制度。自2008年起,在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框架内,增加了产油大县奖励,由省级人民政府按照“突出重点品种、奖励重点县(市)”的原则确定奖励条件,全国共有900多个县受益。为更好地发挥奖励资金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的作用,中央财政建立了“存量与增量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奖励机制,要求2008年以后新增资金全部用于促进粮油安全方面开支,以前存量部分可继续作为财力性转移支付,由县财政统筹使用,但在地方财力困难有较大缓解后,也要逐步调整用于支持粮食安全方面开支。同时规定,奖励资金不得违规购买、更新小汽车,不得新建办公楼、培训中心,不得搞劳民伤财、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225亿元,对粮食生产大县除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奖励政策外,对增产部分再给予适当奖励。此外,2011年中央财政新增粮食风险基金预算40亿元并已下拨到省,用于继续取消粮食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加上2009年和2010年已逐步取消的58亿元,中央财政通过三年全部取消了粮食主产区的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今后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249亿元将全部由中央财政补助,每年减轻主产区财政负担98亿元。8.生猪大县奖励政策生猪调出大县政策从2007年开始实施,目的是调动地方发展生猪产业的积极性,促进生猪生产、流通,引导产销有效衔接,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安全。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30亿元,专项用于发展生猪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奖励资金按照“引导生产、多调多奖、直拨到县、专项使用”的原则,依据生猪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权重分别为50%、25%、25%进行测算,2010年奖励县数362个。2011年中央继续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主要用于生猪养殖场(户)的猪舍改造、良种引进、防疫管理、粪污处理和贷款贴息等;扶持生猪产业化骨干企业整合产业链,引导产销衔接,提高生猪的产量和质量。

  9.大规模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政策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是促进粮棉油糖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机的有机结合,挖掘增产潜力,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亿元,在全国建设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5000个,总面积超过560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380个、油料作物370个、新增糖料万亩示范片50个。共惠及7048个乡镇(次)、37688个村(次)、1260.77万农户(次)。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2011年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将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50个县(市)、500个乡(镇),开展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的800个产粮大县(场)也要整合资源,积极推进整乡整县高产创建。今年,中央财政将在去年基础上增加5亿元高产创建补助资金。10.建设高标准农田政策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是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共投入2000多亿元,由国家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按照各自资金渠道,积极支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其中,2010年,国家安排用于田间工程建设资金55亿元,建设1380万亩高标准粮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田排灌条件,提升了耕地质量,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条件保障。2011年,国务院有关部门正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要求,抓紧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确定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分区布局、建成标准、主要措施,指导各部门、各地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积极筹措落实建设资金,突出重点区,抓住农田灌排、土壤质量和耕作技术突出问题,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1.强化耕地质量建设政策目前,正在实施的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政策项目主要包括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补贴。截至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已涵盖全国2498个县(场、单位),受益农户达1.6亿,技术推广面积11亿亩以上。2011年,国家将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计划免费为1.7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2亿亩以上。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补贴项目方面,到2010年,已涵盖全国30个省(区、市,含中央农垦系统)的619个县(市、区、场),补贴资金规模从1700万元扩大到5.5亿元,实施面积从85万亩增加到2750万亩以上,技术模式从单一的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推广,发展到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商品有机肥并举的局面。据监测统计,实施土壤有机质项目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在8%以上,亩均减少化肥使用量6公斤~8公斤,农作物增产在8%左右。2011年,国家将进一步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规模和范围。对农民使用秸秆腐熟剂、应用秸秆还田腐熟技术给予每亩20元补贴,力争项目区稻田秸秆还田率达到95%以

  上。对农民购买绿肥种子和根瘤菌剂给予每亩20元补贴,力争项目区绿肥鲜草亩产达到1500公斤以上,减少化肥施用量10%以上。继续扩大增施商品有机肥补贴,对商品有机肥给予每吨200元的补贴,每亩补贴100公斤用量,消纳畜禽粪便等农业有机废弃物,培肥改良土壤。同时,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促进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12.大规模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政策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既能解决农民一家一户防病治虫难的问题,又能显著提高病虫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措施。根据国务院2011年2月9日常务会议精神,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对承担实施病虫统防统治工作的2000个专业化防治组织进行补贴。平均每个防治组织补助标准为25万元。补贴资金主要用于购置防治药剂、田间作业防护用品、机械维护用品和病虫害调查工具等方面,提升防治组织的科学防控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实施范围是全国29个省(区、市)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800个县(场)和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源头区200个县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接受补助的防治组织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工商或民政部门注册并在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备案;二是具备日作业能力在1000亩以上的技术、人员和设备等条件;三是承包防治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具体为南方中晚稻1万亩以上,小麦、早稻或北方一季稻面积2万亩以上,玉米3万亩以上。需要补助的防治服务组织,需先向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确认资格并核实能承担的防治任务后可享受补贴。13.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政策为了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国家不断增加对动物疫病防控的投入,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政策。目前我国已形成以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经费补助、扑杀补贴和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为主要内容的动物防疫补贴政策。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政策。疫苗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按比例分担,养殖场(户)无需支付强制免疫疫苗费用。扑杀补贴政策: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发病动物及同群动物和布病、结核病阳性奶牛实施强制扑杀。对因重大动物疫病扑杀畜禽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予以补贴,补贴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政策:为支持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央财政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实行经费补助。补助经费用于对村级防疫员承担的为畜禽实施强制免疫等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的劳务补助。14.扶持“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政策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是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菜篮子”产品稳定供应、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和途径。2010年农业部公布了首批参加创建的819个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并安排1.2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235个标准园建设。2011年农业部将进一步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优势产区扩大创建范围,创建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基地,示范带动园艺产品质量全面提升和效益提高,对项目实施范

  围内的标准园每园补贴50万元。其中,35万元用于生态栽培物化技术应用补贴,10万元用于推进标准化生产补贴,5万元用于质量管理补贴。2010年,中央财政投入5亿元资金实施畜禽标准化养殖扶持项目,对主产省区蛋鸡、肉鸡、肉牛和肉羊规模养殖场,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标准化生产改造。2011年,中央财政将继续投入5亿元扶持资金。15.支持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政策开展“农超对接”(引导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试点,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家支持“农超对接”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一是加大“农超对接”政策支持力度。支持超市加快冷链系统、物流配送中心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合作社建设冷藏保鲜设施、配置冷藏运输工具、检验检测设备等。超市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产品,可按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二是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鼓励同类农产品合作社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联合与合作,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形成规模效益,提高均衡供应超市农产品的能力。三是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流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率先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强安全生产记录管理,依据农产品流通相关标准,对农产品进行分级、包装、加贴标识,创建品牌,实现合作社产品质量可追溯。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蔬菜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扶持项目、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超市的需求,实行统一采购种苗、统一采购和使用农资、统一记载田间档案、统一采收产品、统一检测农残。四是降低“农超对接”门槛。严禁超市向合作社收取进场费、赞助费、摊位费、条码费等不合理费用,严禁任意拖欠货款。超市一般应采取日结的方式收购蔬菜等生鲜农产品,尽量缩短账期。鼓励超市和合作社签订长期对接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对接关系,提高合同契约意识和诚信意识。16.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2010年国家有关部门决定进一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扩大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2010年12月起,从全国所有收费公路(含收费的独立桥梁、隧道)全部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范围,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新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的公路收费站点,要按规定开辟“绿色通道”专用道口,设置“绿色通道”专用标识标志,引导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优先快速通过。二是增加鲜活农产品品种。2009年确定的24类133种鲜活在农产品品种目录的基础上,将马铃薯、甘薯(红薯、白薯、山药、芋头)、鲜玉米、鲜花生列入到“绿色通道”产品范围,落实免收车辆通行费等相关政策。三是进一步细化“整车合法装载”的认定标准。对《目录》范围内的不同鲜活农产品混装的车辆,按规定享受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各项政策;对《目录》范围内和《目录》范围外的其他农产品混装,且混装的其他农产品不超过车辆核定载质量或车厢容积20%的车辆,比照整车装载鲜活农产品车辆执行。对超载幅度不超过5%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比照合法装载车辆执行。17.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从2011年起,国家将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等

  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目标是“两保一促进”,即“保护草原生态,保障牛羊肉等特色畜产品供给,促进牧民增收”。政策主要内容是:(一)实施禁牧补助。对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中央财政按照每亩每年6元的测算标准对牧民给予禁牧补助。(二)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对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在核定合理载畜量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对未超载的牧民按照每亩每年1.5元的测算标准给予草畜平衡奖励。(三)给予牧民生产性补贴。包括畜牧良种补贴、牧草良种补贴和每户牧民500元的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四)绩效考核奖励。补奖政策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财政部和农业部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查监督,并按照各地草原生态保护效果、地方财政投入、工作进展情况等因素进行绩效考评。中央财政每年安排奖励资金,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省份给予资金奖励,由地方政府统筹用于草原生态保护工作。以上四项共136亿元。18.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政策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指灌溉面积1万亩、除涝面积3万亩、库容10万立方米、渠道流量1立方米每秒、机电泵站装机容量1千千瓦以下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包括万亩以上灌区的渠系工程。为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2005年中央财政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采取“民办公助”方式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给予适当补助。2009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补助850个县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其中13个粮食主产省521个县,占61.3%。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大幅增加专项补助资金,市、县两级政府也要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优先安排产粮大县,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决定,今年增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补助、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以工代赈投资等中央专项资金规模30亿元以上,主要用于引导粮食主产区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9.实施农村沼气建设政策2003年以来,中央大力支持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和支持领域不断拓展,2010年,中央投资52亿元补助建设农村沼气,新增沼气用户320万户,其中大中型沼气工程1000处以上。继续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后续服务管理提升行动,着力提高沼气使用率和“三沼”利用率,促进农村沼气发展上规模、上水平。2011年,国家将继续支持发展农村沼气,力争年末农村沼气户数达到4325万户,比上年增加325万户。农村沼气建设实行项目管理,按照“因地制宜、农户自愿、保证质量、强化服务”的原则稳步实施户用沼气项目。户用沼气项目基本建设内容为户用沼气池,同步实施改圈、改厕、改厨。目前每个户用沼气中央投资补助标准西部、中部和东部分别为1500元、1200元和1000元;对农户相对集中的村庄,以农村居民为用气对象,按照“统一建池、集中供气、综合利用”的原则,支持建设以畜禽粪便或秸秆为原料的小型沼气,沼渣沼液用于还田,按照供气户数,小型沼气中央补助标准为户用沼气补助标准的150%;在具有稳定原料来源的规模化养殖场、养殖专业合作社或行政村等,支持建设以畜禽粪便或秸秆为原料的大中型沼气,沼气可用于向周围居民供气或发电,中央投资优先支持向农户集中供气的大中型沼气

  项目。对西、中、东部地区大中型沼气,中央分别补助项目总投资的45%、35%和25%,总量分别不超过250万元、200万元和150万元,地方分别按照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5%、10%和20%的标准予以配套投入。沼气服务体系重点建设乡村服务网点,主要建设内容是“六个一”,即一处服务场所、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对西、中、东部地区乡村服务网点,中央按照每个4.5万元、3.5万元和2.5万元分别予以补助,地方按照不低于0.5万元、1.5万元和2.5万元的标准分别予以补助。20.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政策2011年农业部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一是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丰富培训内容,细化培训专业,规范培训实施,加快培养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专业化、技能型经营服务人才。二是继续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开展系统的创业培训,增强农民的创业意识、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三是组织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依靠专家和科技人员力量,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培训和科普活动。四是继续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依托11个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举办50期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参观考察、经验交流、创业扶持等方式,培训5000名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大学生村官。五是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遴选农村生产能手、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产品经纪人,通过学习培训、研讨交流、参观考察、观摩展示等方式,提高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21.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指向十分明确,目的就是要更好地稳定农民对土地经营的预期,给农民吃长效“定心丸”。我国农村土地依法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核心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关键是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承包期内,除法定事由外,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不得调整承包地。土地承包期届满,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22.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政策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事关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有效满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要,今年中央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一是健全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的激励机制。今年将继续加大对涉农金融机构和业务的财税、货币等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进一步完善对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管理机制和考核办法,以鼓励金融机构发放农业农村贷款,特别是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逐步增加涉农贷款比重。二是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种类型。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组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超过400家。实践证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降低农村贷款利率等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今年中央提出要继续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逐步增加试点数量,使更多的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三是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今年中央将加大政策力度支持发展小额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多样化的小额信贷产品,努力满足农民的小额信贷需求。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业务,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积极引导农民开展农村信用合作,通过农村资金内部循环来解决农民贷款问题。23.完善农业保险政策自2007年国家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以来,农业保险的投入不断加大、品种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为有效化解农业灾害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中央提出要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完善现行农业保险政策。一是积极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范围。开展试点以来,实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省份已达24个,补贴品种包括玉米、水稻、小麦、棉花等大宗农作物,大豆、花生、油菜等油料作物,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等重要畜产品,以及马铃薯、青稞、藏羚羊、牦牛、天然橡胶、森林等。今后,将继续完善农业保费补贴政策,加大保费补贴支持力度,增加农业保险试点品种,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使更多的农民能享受到农业保险的保障。二是探索开展农机具、渔业等保险。近年来,一些地方以发展当地特色经济为重点,积极开展蔬菜、糖料、渔业等特色作物类保险;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机保险;以服务“三农”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房、小额保险等涉农保险业务,受到农民普遍欢迎。中央将支持和鼓励地方继续开展这些保险业务,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更有效保障。24.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政府对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通过财政奖励或补助的方式进行投入,以逐步建立筹补结合、多方投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有效机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于2008年在3个省份试点,2009年试点扩大到17个省份,2010年进一步扩大到27个省份。财政奖补试点实施三年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各级财政共投入奖补资金477亿元,带动村级公益事业总投入1800多亿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主要由中央和省级以及有条件的市、县财政安排,按照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数额的适当比例给予奖补,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将支农专项资金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捆绑使用,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效果。奖补范围主要包括,农民直接受益的村内小型水利设施、村内道路、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公益事业建设,优先解决群众最需要、见效最快的村内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改造等公益事业建设项目。财政奖补既可以是资金奖励,也可以是实物补助。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统一规划基础上,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2011年起,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将在全国所有省(区、市)展开。中央财政2011年预算安排奖补资金160亿元,部分奖补资金已拨付到地方,并将根据各地预算执行情况,按程序适当增拨奖补资金。同时努力将政府对农民筹资筹劳的奖补比例提高到50%以上,中央财政占政府奖补资金的比例提高到40%,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5.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策国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一是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产品,可按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二是金融支持政策,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农村信用评定范围;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品牌效应高、服务能力强、带动农户多、规范管理好、信用记录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和鼓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信用合作。三是财政扶持政策,2003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超过18亿元,主要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服务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农机购置补贴财政专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予以安排。四是涉农项目支持政策,2010年农业部等7部委决定,对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的涉农项目,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申报范围;尚未明确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申报范围的,应尽快纳入并明确申报条件;今后新增的涉农项目,只要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的,都应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申报范围,明确申报条件。目前,农业部蔬菜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新一轮“菜蓝子”工程、粮食高产创建、标准化示范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相关涉农项目,均已开始委托有条件的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五是农产品流通政策,鼓励和引导合作社与城市大型连锁超市、高校食堂、农资生产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实现产(供)销衔接。六是人才支持政策,从2011年起组织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每年培养1500名合作社带头人。继续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训纳入“阳光工程”,重点培训合作社带头人、财会人员和基层合作社辅导员。鼓励引导农村青年、大学生村官参与、领办合作社。26.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制度,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出台的又一具有制度创新意义的惠农政策。中央明确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全覆盖的目标。新农保制度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支付方式。年满16周岁、不是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农保。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养老金。参保人每年缴费设100元至500元5个档次,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档次,

  由参保人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目前国务院制定的基础养老金低限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视财力状况可提高标准。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60元。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地方政府还应代其缴纳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国家为每个参保人建立终身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其他组织和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试点地区年满60周岁的农民,只要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参保缴费,就可以直接享受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中央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新农保试点步伐,积极引导试点地区适龄农村居民参保,确保符合规定条件的老年居民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新农保试点在4个直辖市的大部分地区和其他省(区)的838个县开展,制度覆盖面达到24%。到2010年12月底,参保人数达到1.03亿人,其中领取养老金人数2863万人。全年中央财政基础养老金专项补助资金110.8亿元。中央决定,2011年将新农保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受益农民范围将进一步扩大。27.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改善农村民生状况,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筹资水平、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2010年,全国新农合筹资水平由2009年的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15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参合农民按每人60元标准补助,对东部地区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地方财政补助标准相应提高到60元,农民个人缴费由每人每年20元增加到30元。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国参合人口达8.36亿人,当年补偿支出1187.84亿元,受益人口累计10.87亿人次,与2009年相比增长了43%。2011年,政府对新农合补助标准由上一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0%,报销上限达到5万元。中央这项举措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和受益面,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进一步缓解。28.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政策中央决定从今年起,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在“十二五”期间,使全国农村电网普遍得到改造,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农业生产用电问题基本解决,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政策的主要内容:一是按照新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对未改造地区的农村电网进行全面改造。二是对已进行改造但仍存在供电能力不足、供电可靠性较低问题的农村电网,实施升级改造。三是因地制宜地对粮食主产区农田灌溉、农村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加工、畜禽水产养殖等供电设施进行改造,满足农业生产用电需要。四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在实现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基础上,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进一步减轻农村用电负担。五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资本金主要由中央安排。继续执行每千瓦时电量加收2分钱的政策,专项用于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升级工程贷款的还本付息。29.家电下乡补贴政策

  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实施时间统一暂定为4年。山东、青岛、河南、四川等4个省(计划单列市)执行到2011年11月底,内蒙古、辽宁、大连、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重庆、陕西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执行到2012年11月底,其余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执行到2013年1月底。目前,家电下乡补贴产品共包括彩电、冰箱(含冰柜)、洗衣机、手机、电脑、热水器、空调、微波炉、电磁炉9大类。具体补贴标准是:彩电每台最高限价7000元,3500元(含)以下按销售价格的13%补贴,3500~7000元每台按455元定额补贴。冰箱(含冰柜)每台最高限价4000元,2500元(含)以下按销售价格的13%补贴,2500~4000元每台按325元定额补贴。手机每台最高限价2000元,1000元(含)以下按销售价格的13%补贴,1000~2000元每台按130元定额补贴。洗衣机每台最高限价3500元,2000元(含)以下按销售价格的13%补贴,2000~3500元每台按260元定额补贴。空调中,壁挂式空调每台最高限价3500元,2500元(含)以下按销售价格的13%补贴,2500~3500元每台按325元定额补贴;落地式空调每台最高限价6000元,4000元(含)以下按销售价格的13%补贴,4000~6000元每台按520元定额补贴。电脑每台最高限价5000元,3500元(含)以下按销售价格的13%补贴,3500~5000元每台按455元定额补贴。热水器中,太阳能热水器每台最高限价5000元,4000元(含)以下按销售价格的13%补贴,4000~5000元每台按520元定额补贴;储水式热水器每台最高限价2500元,1500元(含)以下按销售价格的13%补贴,1500~2500元每台按195元定额补贴;燃气热水器每台最高限价3500元,2500元(含)以下按销售价格的13%补贴,2500~3500元每台按325元定额补贴。电磁炉每台最高限价1000元,600元(含)以下按销售价格的13%补贴,600~1000元每台按78元定额补贴。微波炉每台最高限价1500元,1000元(含)以下按销售价格的13%补贴,1000~1500元每台按130元定额补贴。在上述9类产品之外,各省(区、市)可根据本地农民需求选择一个新增品种纳入家电下乡政策实施范围,按销售价格的13%给予财政补贴,最高补贴限额由各省(区、市)确定。享受补贴的每类家电下乡产品每户农民限购2台(件)。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其中,中央财政负担80%,省级财政负担20%。对新疆、内蒙古、宁夏、西藏、广西等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及“5·12”汶川地震51个重灾县,补贴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国有农场、林场职工享受家电下乡补贴政策。30.农村农垦危房改造政策为解决好农村困难群众基本住房安全问题,2008年到2010年,中央逐步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增加危房改造任务,加大资金投入。中央财政三年共安排117亿元补助资金,帮助试点地区完成约204万农村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标准为户均6000元,在此基础上,对陆地边境县边境一线贫困农户,东北、西北、华北等“三北”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试点范围内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再增加2000元补助。同时,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确保完成危房改造任务的前提下,要依据农村危房改造方式、建设标准、成本需求和补助对象自筹资金能力等不同情况,合理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省级分类补助标准,切实做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今年将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拟安排150万户以上。中央财政已于近期下拨了今年第一批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资金100亿元,并明确今年将中西部地区所有县(市、区、旗)全部纳入试点范围。

  为解决农垦职工群众住房困难,2008年第四季度国家启动了黑龙江等6垦区危房改造项目,其中东部垦区每户中央补助6500元,中部垦区每户中央补助7500元,西部垦区每户中央补助9000元,截至2010年底,累计安排中央投资33.5亿元,改造危房43.8万户。2011年国家开始在全国农垦大规模实施危房改造,将安排中央投资34亿元,支持24个省(区、市)的垦区实施农垦危房改造项目。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供稿)

  

  

篇十四:三农研讨材料

 三农工作汇报材料

  三农工作汇报材料一、0_年三农工作的情况汇报(一)、0_年农资分销业务收入总体情况:1、截止11月底,全省共计完成农资分销收入228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高于我省邮政业务收入同比增幅41(我省邮政业务收入同比增幅7.56);完成全年收入计划112,超计划进度12个百分点。其中,由省物流公司发货形成收入1110万元,占收入比重48,各市州自主开发业务完成收入1179万元,占完成收入比重52。2、截止11月底,有9个市州局较好地完成了计划任务:(按绝对值)邵阳局(460.07万)、衡阳局(304)、永州局(251万)、常德局(229.29万)、湘潭局(148.85万)、郴州局(147.12万)株洲局(137.75万)、娄底局(119.75万)益阳局(97.3万)。3、全省收入按绝对值排名的县局前十名:耒阳(81.2万)、隆回(81万)、洞口(68.5万)、祁东(67.5万)、衡阳(60.5万)、安仁(59万)、新化(55万)、株洲(54.4万)、湘乡(53万)、桃(52万)。二、(二)、今年农资分销业务经营的主要特色:1、项目营销有突破。今年以来,邮购分销各主要项目均有较大突破,各大项目充分发挥了主体的作用。特别是农药的分销,全省共计销售农药近1800万元;其中中邦农药销售超过1000万元,正邦农药销售超过700万元,共计实现收入600多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中邦农药在湖南的销售将近翻了一番,而正邦农药去年仅销售70万元左右,今年也实现了近10倍的增长。由省局组织营销的项目仅农药这一项在全省220__多万元收入中占比达28。2、渠道分销有成就

  

  邮政“三农”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是终端渠道营销,重点抓好渠道建设,确保有效网点在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是“三农”服务成败的关键。截止20___年11月底全省共建成“三农”服务基本网点21000个,其中网点近1000个,全省农资分销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县(市)局达到48个。3、部分县(市)局农资分销业务成为

  率为零,无法利用信息化管理等手段进行监控;部分地区由于急于完成任务,甚至出现甲地货物到乙地低价倾销等串货现象;管理人员不到位,部分地区市、县级单位无专人专职管理,到基层支局这种情况更为普遍。4、农资项目不多,种类少统谈农资产品种类少,可供农民挑选的余地较小,很难全面满足大多数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目前,我们经营的产品大多数知名度不高,基本没有大型农资企业的产品,在农民的消费观念中缺乏认知度,譬如除草剂,目前只有正邦公司提供了一个产品,农民在购买时得不到满足,也导致了部分地区难以打开农资营销的局面。二、07年农资分销业务的工作思路(一)、基本定位加快全省农资分销业务的发展,促进全省农资分销业务规模、效益同步增长。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充分发挥湖南邮政的网络资优势,在全面履行邮政通信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农资分销业务,使湖南邮政成为湖南农村现代流通业的支撑体系之一。(二)、07年农资发展的目标(1)全省07年农资分销收入计划4000万,目标计划5000万,全省农资销售额要达到1.2亿元以上。全省农资收入计划4000万的完成,只占到全省邮政业务总收入比重的2。(2)渠道建设方面:农资分销普及型网点覆盖率达行政村60,即有效“三农”服务点2万个,骨干网点5000个,网点1000个,骨干县50个。(标准:“三农”有效服务点年销售额1万元及以上,骨干网点年销售额5万元及以上,骨干县(市)邮政局农资分销业务量160万元及以上,且分销收入60万元/年及以上,网点年销售额在10万元及以上)(三)、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认识到位(1)目前,在省局党组的关心下,拟组建各级邮政服务“三农”工作组织体系在省局成立湖南省邮政局服务“三农”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三农”办),;在市(州)局成立市(州)“三农”工作办公室;在县(市)局成立县(市)局“三农”服务中心。其中,●成立湖南省邮政局服务“三农”工作办公室“三农办”主任阎洪生“三农办”副主任符方元、解芳“三农办”日常办公室主任谭远日常协调管理付振翔、王斌、●成立市(州)邮政“三农”办公室各市(州)局主管经营的副局长为市(州)局“三农”办公室主任各市(州)局原“三农办”主任为各市(州)局“三农办”公室副主任市(州)局“三农办”设农资专干2—3人●成立县(市)局“三农”服务中心县(市)局主管经营的副局长为县(市)局“三农”服务中心主任县(市)局“三农”服务中心负责人为县(市)局“三农”服务中心副主任各支局设农资专管员一人●“三农”办日常办公设省物流公司邮购部,“三农办”下设三个组:◆农资组:◆节日营销组(含酒水、日化)◆综合结算组⑵省局“三农”办适时就湖南邮政服务三农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绩向省经贸委汇报,争取得到政府对我省邮政服务三农工作的认

  

篇十五:三农研讨材料

 服务三农经验交流材料

  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多年来,涉农部门扎根农村、情系三农,为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县域经济发展新阶段,涉农部门应该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服务三农,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浅显的思考。

  (一)坚定目标兴农。涉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省一系列强农惠农文件精神,始终把发展农村主导产业作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核心来抓。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烟、畜等传统产业更加稳固,魔芋、蔬菜、黄姜、中药材等后续产业不断壮大。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化发展,引进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农业和品牌农业,农业园区从无到有,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牢固,带动了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20XX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XXX元,较上年增加XXX元,增长XX.X%,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

  (二)强化科技助农。以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开拓创新现代农业为方向,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工程。一是打造科技示范园。农业园区是推广科技技术的主阵地和辐射源,通过相关部门的精心包抓、倾力扶持,卧牛山水保生态科技园通过省上评审,丰裕、隆科等农业示范园区已逐步建设成为科技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创新“园区+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使农业生产领域的新品种、新机械、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并逐步显现科

  技效益。二是建立科技骨干队伍。通过积极开展农村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将专家能手、乡土拔尖人才、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科技技术人才充实到科技队伍中来,农业科技软实力不断增强。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应用。通过深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技“三下乡”和“科技活动周”等活动,每年平均举办技术培训班350余场,培训农民4万余人。着力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产业大户和致富能人,成为我县发展现代农业新生力量和主力军。

  (三)项目带动促农。涉农部门积极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三农发展成效显著。一是通过避灾移民搬迁、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等项目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20XX年全县计划搬迁3XXX户,其中集中安置2XXX户,分散安置XXX户,全部达到入住条件。20XX年全县计划搬迁3XXX户,目前正在推进建设中。二是利用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今年以来,仁河、双河、段家河集镇供水工程正在建设当中,人饮工程已解决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积极实施“田、堤、渠、路”四大配套,新修改造基本农田0.XXX万亩。三是加快园区建设,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全县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总数达到XXX个,在积极推进全县XXX个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发展的基础上,以新森林、丰裕、隆科、润农等XXX个园区为重点进行产业培育、服务保障、设施建设、质量提升,有力促进了传统农业转型发展。

  (四)完善政策惠农。惠农政策是党和国家关心农民、扶持农业、发展农村的重大举措。一方面我县积极落实各种种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村沼气工程、职业农民培训、社会保障等中、省、市的惠农政策,促进三农发展。新农合实现全覆盖,新农保、城乡低保、困难救助等民生政策全面落实,五保老人实现集中供养。另一方面我县相继出台了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发展山林经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移民搬迁安置等方面的指导性意见和政策,促进了全县园区建设、山林经济、移民搬迁等项目稳步规范建设。

  二、服务三农的主要问题(一)农业科技支撑弱。一是基层推广体系不健全,部分镇现有基层农技人员技术和知识老化、单一、整体素质偏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二是培训针对性不强,结合新型农民教育、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的农业科技培训,培训的范围不广,缺少规模。三是科技服务水平不高。尽管一支由乡镇综合站、农技中心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成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主体形成,但整体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民外出务工增多、农户分散经营的现状。(二)政策落实要加强。近年来,中省各项惠农政策逐年增多,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到位、不完善的地方。主要是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到位,导致部分群众对强农惠农政策不知道、不了解和不能及时享受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一些受益面较小的政

  策项目因信息交流不通畅等原因容易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

  (三)服务意识待提高。一是适应能力弱。表现在面对农村形势发生新的变化,部分人员转变观念不及时、熟悉业务慢,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二是作风待转变。少数人员久坐机关,没有深入农村,不是很了解农村发展实际情况。

  (一)落实“重中之重”。涉农部门要切实提高对服务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要把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县直部门联系贫困村、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常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服务三农工作领导责任机制,健全责任部门牵头主抓、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落实机制。

  (二)强化科技支撑。一是强化基层网络建设。强化基层综合服务站职能,充实、培训新型农业技术人员。依托县科协系统的助农项目发展科技示范园、

  示范户,培养发展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使之成为农技推广的“二传手”、“土专家”。二是加强科技协作。涉农部门之间应加强农业科技方面的协作与共享,推动农业科技的研发和科技经验的推广,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速度。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建立推行绩效评估考核制度,由服务对象、县级主管部门

  和镇政府三方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技术服务绩效考评机制,充分调动相关单位和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集中整合资金。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涉农重点建设任务,集中人力、集中资金,发挥资金的利用效率,创出在本市乃至全省撑得起、叫得响的特色亮点工作,树立涉农工作新标杆。要进一步建立资金整合组织协调机制,一个涉农建设大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由县级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与,由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统筹安排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能分工,各部门要按照“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的要求,分别组织实施。

  (四)监督政策落实。一是加大公开力度。采取利用公开栏、召开群众大会、发放宣传单等符合农村实际的宣传方式,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让群众对强农惠农政策享有充分的知情权、监督权。二是严格执行政策。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既要做到全覆盖、应享尽享,又要防止虚报冒领、套取资金等现象发生。要高度重视公示的作用,无论什么政策,群众享受前一律先进行公示。同时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依法规范工作的能力。三是健全监管制度。将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列入相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四是加大查处力度。一方面,涉农部门在执行各项惠农政策的过程中,要深入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违反国家惠农政策行为和损害农民

  利益行为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处贪污、挪用、克扣、套取惠农资金和与民争利的行为。

  (五)提高服务能力。一要切实转变作风。践行群众路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狠刹“五股歪风”,坚持“五实作风”,坚定不移地执行县委政府重大三农决策部署,认真干好各项工作。二要密切联系群众。涉农部门的工作对象是农民百姓,工作的目标就是为农民排忧解难,指导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这就要求我们与广大农民群众建立起血肉联系,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福祉,真正将各项惠农利农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三要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宏观统筹指导职能,强化对全县涉农部门服务三农方面的实际效果进行考评。同时应该对从事服务三农工作的干部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要让从事服务三农的干部有干劲、有盼头,从而吸引更多的干部从事服务三农工作。

  

  

篇十六:三农研讨材料

 上学期很荣幸我向学校申请的科技创新设计制造暖肩枕被学校立项并下拨资金现已如期完在党组织的关心培养与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我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政治思想觉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离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自身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我将在今后继续加以克服和改正

  ---------------------------------------------------------------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汇报

  尊敬的大学党组织:每年寒假开学,在火车站都会经历这样一幕:在火车站成群结队的农民工背着大包小包的铺盖,拥挤在候车厅等待外出的列车——青壮年男子、妇女、儿童……吵吵嚷嚷。由此景,我想到了在各种媒体频频出现的带有很浓的政治词汇“三农问题”。确实国家着手解决三农问题也有好几个年头了,成效肯定是突出的,但肯定的来说存在的问题也还是比比皆是的。现在农民的地位真的提高了没?农民的权益得到落实没?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对这些问题我还是比较关注的。现在回家还会听到爸妈谈话间,会提到政府现在和以前对农民的政策不同的地方。让我感慨最深的一句话是爸爸说的“在我看来xx这一届是最牛的,别的不说,就说这农业税吧,这都延续几千年的传统农民给政府缴税交公粮,现在倒换成政府给咱反钱了”。是啊,这确实可以算是划时代的创举了,起码在我的农民父母眼里这不亚于任何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在惠农方面这些确实做得不错,但是仍然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作为学生,当然我关注更多的是教育这方面。初入大学时,最让我感到不公平的是农村和城市学生的升学压力的不同,虽然学生都很辛苦,但是相比之下,我们农村孩子是得到的教育设施是最差的,可是考学要求的分数却不是最高也是比较高的。这就反映了一些政策的

  1/9

  问题,一些城市机构还存在地方保护政策。就农民工的问题也是——好多城市人歧视农民工。确实大部分农民工从事的是体力的脏累劳动,可是我记得在毛概课上政治老师的一句话“城市人是最没有资格歧视农民工的,想这些城市里的一砖一瓦,一花一草,那些不都是前辈再前辈的农民给造出来的?正如那句小品词说的,没有农民你吃啥喝啥”。日前,全国两会圆满结束。当前,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大政方针和两会的精神开展工作。我想对于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来说,要把两会精神真正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情怀必不可少。这些不是唱高调,要确确实实深入到人民中,真真正正的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这样才能安民心,才能快发展。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天职,而不是秀工程秀项目,这样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向党组织保证我不会做那种只说不做,只会唱高调的“秀”才,我会努力,我会奋进,我会严格要求自己。我希望党组织能够严格的考验我,让我不断的成熟,让我有更大的进步。

  敬爱的党组织:我于2018年4月28日被党组织批准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这一光荣称号一直激励着我,成为我工作、学习、生活的新动力。在这一年里,我有了一种新的归属感,在这个充满温暖,充满力量的集体中,我不断成长。在我的预备期届满之际,我郑重向党组织

  ---------------------------------------------------------------范文最新推荐------------------------------------------------------

  提出转正申请思想。并将我入党一年来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作个汇报。

  入党前,从未想过自己入党前后会有多大的区别,因为一直以来,我对工作和工作认真负责,并始终抱以最大的热忱,对周围的人真诚相待,相濡以沫,这些都是我觉得理所当然的,那也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在那时,我会认为不论我是否是一名共产党员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去做,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我的人生并没有很明确的目标。

  但自从我成为预备党员的那一天起,这些却又都是远远不够的。还记得在预备党员发展座谈会上,党支部书记及培养人都诚恳地向我提出要求,指出我的不足,当时我的心情是既激动又忐忑的。能够成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很自豪;但我也深深感觉到,入党那份沉甸甸的分量,入党绝不是一件草率的事情。党员不仅仅是一种身份,一种荣誉,更意味着一种责任,一份追求。由此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普通人,而是有着伟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共产党人,这使我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多了几分思虑,我会首先想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应该怎么做,或者是如果是别人,他们同样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们会怎么做,于是很多事情都不会率性而为;于是我明白了很多事情不是光凭我的满腔热情,光凭我的尽力而为就可以做好,就可以办到的,那必须是要全力以赴,那必须是毫无保留,那必须是全身心投入,那才是共产党员的本色啊!

  在这一年的预备期里,针对入党时上级领导及支部给我提出的意见

  3/9

  和建议,正视个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我下决心给予改正。同时也注意保持并发展自己已有的长处和优势,努力做到全面发展。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处处能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言行,党员该做的就必须做,而且要做好,党员不该做的坚决不做,并且要抵制。可以说我跟一年前相比,自己更成熟了,党性更强了。

  一年来,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在党员同志们的悉心帮助下,我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和党内活动,使自己在思想、工作和作风上都取得了一定进步,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通过参加市行党委组织的数次党课学习,受益斐浅。分别学习了《xx在建党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xx在学习xx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xx文选第一卷》、《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决定》、《省委党校副校长—祝福恩“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的辅导》、《xx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八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等文章、报告和党内文献,使自己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党的崇高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加坚定。

  一年来,我时刻注意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使自己在思想上更加成熟,工作能力得到提高,能理论联系实际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在工作中,我坚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做好每一件事,不管大事、小事都能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并力求严格按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工作,以争取

  ---------------------------------------------------------------范文最新推荐------------------------------------------------------

  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不仅促进班集体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也在同学中也起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1)(2)

  我深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仅要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预备期内,我能自觉为群众做出榜样,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虚心接受同志们的批评,注意在实践中改正自己的缺点。我能够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与党组织交流思想,经常向老党员学习经验、交流心得,按时进行书面思想汇报,按时交纳党费,不断增强组织观念。在党组织的关心培养下,在同志们的热情帮助与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提高。但我与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自身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理论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够,以理论联系、指导工作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工作缺乏主动性、创新性。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进步,努力克服不足,更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积极协助主任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新的更大的成绩来回报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和培养。

  以上是我一年来的基本情况,恳请组织和各位同志提出宝贵意见。作为一名预备党员,也恳请组织批准我按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我将虚心接受党组织对我的审查和考验。同时我也有决心,不管党组织能否接受我的转正申请,我都将以此作为新的起点,努力学习,不断提

  5/9

  高,用党员标准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自己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的称号。

  此致敬礼(1)(2)

  尊敬的党组织: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向党组织提出申请—我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共产党主义而奋斗终身。自从2018年5月17日被批准为预备党员以来,在党组织的严格要求和支部党员的无私帮助下,经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在政治思想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通过参加组织生活和党内活动,学到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作风,加深了对党的宗旨的认识,增强了党性,进一步认识到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仅要解决组织上入党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一年来,收获颇丰,现向组织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上我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知识,通过参加学校党委举办的预备党员培

  训班,再一次学习了党章、党纲、党建理论和党员权利和义务,我真切体会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同学)服务的宗旨,这更加坚定了我全心全意为人民(同学)服务,做一名优秀(青年学生)共产党员的决心。认真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

  ---------------------------------------------------------------范文最新推荐------------------------------------------------------

  南,激励自己的行动。认真对照共产党员的标准,找出自己的差距,正视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下决心以予改正。同时发扬自己已有的优点与长处,努力做到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努力完成组织上交给我的各项任务。

  二、工作中以高度的热情、负责的态度对待党支部和分团委学生会工作。作

  为一名党支部小组长,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为了让学院党支部工作更上一个台阶,我积极配合好支部书记其他几位支委的工作,努力做好本党小组的民主生活会和课外实践活动工作。通过从大三第一学期的工作来看,党小组成员13人互相配合与学习,制定了学期活动计划,并通过3次集体讨论学习和一次参观省博物馆的课外活动,最后完成总结上交组织,也还算按质按量的完成了组织上交待的工作,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好评。在院分团委学生会担任宣传部长期间,虽然长沙校区活动开展了少,但按照组织上的调整和部署,分担了办公室的部分工作,如接收包裹信件和打板通知等。并继续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工作。

  三、学习上自从进入大学开始,我久没放松过。两学年以来,我的平均学分

  绩点、平均分、综合测评都为班上第一,且有多科单科第一,并曾先

  7/9

  后荣获多项校级、院级奖励。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勤学刻苦的必然结果,是我坚持上课认真听讲,晚上经常自习的最好回报。并且上次英语四级得了477分这个自认为还不错的成绩,但遗憾的是六级考试没有通过,现计划将英语列为重中之重,一定要花大力气,不断进步,争取过掉六级。

  四、生活上我严格要求自己。俗话说“日常见人品”,我对自己的内务有较

  高要求,军被十多次得优。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我还通过经常去图书馆看书、浏览网页、买报纸等方式积极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我的兴趣爱好广泛,喜欢动手,尤其书法和水彩画颇有功底,因而积极参加校、院举办的各种文娱活动,并且收获颇丰,也曾荣获多项校级院级奖励。上学期,很荣幸,我向学校申请的科技创新“设计制造暖肩枕”被学校立项并下拨资金,现已如期完成。(1)(2)

  在党组织的关心培养与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我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政治思想觉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离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自身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我将在今后继续加以克服和改正。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进步,努力克服不足,以新的更大的成绩来回报组织和同学们的帮助和培养。

  以上是我近期的思想汇报。希望党组织及时给于我批评指导,我

  ---------------------------------------------------------------范文最新推荐------------------------------------------------------

  会虚心接受意见,不断改正缺点和不足,在思想上、行动上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现在,站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特别是在新世纪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人民也更加充满信心。尽管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和艰辛,但我深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任何艰难险阻我们都能克服,跨世纪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一个繁荣富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将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要在党组织的培养帮助下,努力工作,积极进取,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贡献一切!

  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并恳请党组织继续对我进行细心培养和严格考验!

  12

  9/9

  

  

推荐访问:三农研讨材料 三农 研讨 材料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