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微党课:深刻领悟延安精神,奋进新时代赶考之路,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延安时期是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探究延安精神的理论建构,就离不开对延安精神概念的特定内涵及其传承路径的准确解读。首先通过挖掘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伟路来使人们对延安精神中所内含的精神财富有认识层面的了解;
其次将现实的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通过对主体进行分析来品读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为厘清延安精神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提供过程性逻辑;
最后面向新时代的诸多问题,展开如何才能从延安精神中不断汲取力量,使其影响力赓续绵延。
一、延安精神的形成过程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朝乾夕惕、生生不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创造了一系列彰显中华民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及人文情怀的红色精神。延安,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转折点”。探寻延安精神,便需要我们立足其形成过程,进行纵向阐释。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政治上逐步恢复和建立全新党组织;
经济上带领农民开展土地革命;
军事上改编红军第四军,与国民党开展游击战争,粉碎了其多次进攻和“围剿”。党在井冈山期间逐渐形成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延安精神得以形成发展的奠基石。理想信念是巨大精神力量的根本源泉。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血与火的斗争中继续高举革命旗帜,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从1929年走下井冈山到1934年红军开始踏上长征之路,中国共产党始终本着中国革命必定胜利的信念,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革命根据地。面对“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迷茫和质疑,共产党人始终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长征精神的源泉。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革命前辈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历经山高水险,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同时,长征精神所蕴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精神更是对延安精神的有力补充。
延安精神凝聚着诸多红色革命精神的强大精神伟力,它不单对党的先期革命精神进行了总结,更对党的先期革命精神进行了继承和发扬。
二、延安精神的广泛认同
探赜延安精神的当代精神价值,便绕不开其所包含的各类主体。正如东汉哲学家桓谭所说:“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将现实的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所拥有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由此进一步揭示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陕甘宁边区是中国无产阶级领导各个进步阶级自己解放自己的局部执政政权,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成员、英雄模范、知识分子以及先进分子等。
从主观的个体来看,党员干部们以身作则,在边区艰难竭蹶之时,党中央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等明文规定以加强党内作风建设,不仅如此,领袖群体无一不秉持朴素廉洁的作风,与群众们同甘共苦、相濡以沫,铸就了共产党人光辉的道德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尊敬。他们为马克思主义道德和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精神增添了新故事、新内涵,以党内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升了延安精神的价值教育性。无独有偶,那时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知识分子不避艰险,从五湖四海汇聚于延安,吃窝头、穿布衣,响应党的号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朴素的窑洞和落后的器材都无法阻挡延安进步青年所迸发出的新思想、新力量。这让西方记者从“延安与重庆的对比”中,看到了未来中国的“希望之光”。不仅如此,边区各阶层人民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和社会意识最基础的客观载体,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延安时期、在物质空前困难的艰苦岁月,依旧响应党的号召开展自给自足的大生产运动,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把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转化为在黄土地上的生产实践活动,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解决战争补给和军民温饱问题,为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正是由于边区军民全心全意为他人奉献的这颗纯善之心,我们才能高扬这面精神旗帜,迎接革命的胜利到来。因此在本质上,延安精神及其所彰显的道德伟力是人民群众合力创造的。
这些不同社会成员的道德理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在精神文化的影响和引领下实现整合统一,形成了最深层、最持久的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从而为延安时期社会发展带来强大的精神凝聚力,使其充分发挥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不断滋养延安精神的发荣滋长,引领新的伟大实践。
三、延安精神的内在价值
延安精神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一切进步阶级孜孜以求的普遍道德价值和精神财富。它不仅在其自身理论逻辑的内在价值中得以体现,更在实践物化或对象化进程的外在价值中得以彰显。延安精神的价值影响力已经溢出了阶级范畴,溢出了陕甘宁边区范畴,溢出了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范畴,是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更是对于整个世界道德思想文化的伟大贡献,并将在新时代新征程新实践中迸发磅礴的精神伟力。
毛泽东同志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深刻意识到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把真心实意拥护无产阶级革命的群众视为我们党要倚靠的中坚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的行动及意愿决定了社会制度的变更趋势,而无产阶级的道德理想人格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故而是最至高无上、最具感染力的。中国共产党能在延安十三年中由弱变强、在抗战全面爆发后不断以少胜多,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拥有一批一心向党且拥有革命道德品质的人民群众。
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开始对中国共产党实行“三光”政策。与此同时,国民党也将矛头转向共产党,实行封锁抗日根据地,停发共产党军队经费等措施。内外交困之际,我党在抗日根据地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自救运动,实现了自给有余,彻底粉碎了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企图消灭共产党的计划,由此萌发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南泥湾精神。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危机四伏,可它从不畏惧困难和挑战,始终把稳思想之舵,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用勤劳的双手攻坚克难。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样一个风云涌动的新时代继续挖掘红色精神力量,让延安精神熔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理想之本、壮精神之骨,回击历史虚无主义暗流,用“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首先要从理论上对延安精神有一个纵向历史经度的架构,其次通过横向分析各阶层各阶级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联系的关系来体悟延安精神中所蕴含的崇高思想内涵。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把握延安精神中的理论普遍性和实践普遍性,对延安精神加以领会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推荐访问:延安 党课 赶考 微党课:深刻领悟延安精神 奋进新时代赶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