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调查报告 >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调查报告7篇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调查报告7篇

时间:2023-10-11 18:00:03 调查报告 来源:网友投稿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调查报告今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张膨胀,大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社会性间题越来越受到人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调查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调查报告7篇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调查报告篇1

今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张膨胀,大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社会性间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深圳富士康公司发生的连续跳楼事件,在人们为那些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的时候,也更加关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间题。解决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就业难间题、生活难等间题,已经迫在眉睫,只有真正的解决这个间题,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才能能真正把知识变成生产力,从而推动一个国家的实力发展。

首先,“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在以前虽然不同程度上也划分过一定阶级、一定人群,但还没有把大学生纳入其列,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生活难等间题的日益加剧、形式的更加严峻,无形中把大学生划分到了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之列,“毕业即失业”的言论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存在的许许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视态度和歧视行为,使大学生弱视群体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权,被无情地剥夺了公平竞争的资格,也引发了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

据国家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就连续八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20__年212万、20__年280万、20__年333万、20__年413万、20__年495万、20__年559万、20__年610万、20__年631万,从详细数据观察,可见毕业生的人数程猛增趋势,八年累计3533万,而据教育权威部门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20__年毕业生就业率仅为35%,加之以往毕业还役有就业的学生,并且不考虑虚假就业信息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就业形势是多么严峻,如此庞大的基数已形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以往的毕业生还没有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之下,又一拨的人群又加之到来,紧缺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上更显得前什后继。虽然许多的企业面临用工荒,但所提供的岗位都是普工岗位,整个社会都在鼓励大学生下基层,从基础干起,但这又与上学最终的初衷相违背,从而甚至形成了教育无用论的局面。以至于他们高不成低不就,从而走向社会的弱势群体、边缘人群。

其次,之所以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间题,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不少间题。一方面许多的大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实际经验,动手能力极差。在具体的工作中胜任不了领导交给的任务,且怨天尤人;另一方面,大学生中也存在错误的就业观念许多大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他们始终以“天之骄子”身份自居,姿态过高,对自身和现实缺乏准确的评估,缺乏正确的就业心态。这些都要求加强大学生自身素质修炼与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发展理念,要认清自身的现状,不能太急功近利,合理地降低就业期望值,要注重自身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要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主动寻找就业之路。

另外,出现这样现状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一一企业。自20__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的余波逐渐隐退,就业形式大大回暖。许多的企业虽面临用工荒的窘态,但一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经验歧视和性别等歧视甚是严重,不能提供合理的平台。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对劳动法的实施力度不够,缺乏培养人才、留用人才的经营理念,以至于眼睁睁的看着人才流失。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薪酬不合理、所提供的岗位不匹配、对劳动法的实施力度不够。许多企业对毕业生JA是挑三拣四,提出一些十分苛刻的就业协议条款,擅自延长试用期,无偿地占有毕业生的劳动成果。国家虽在这一方面加大力度规范、调整,但企业配合不积极。如果说每个企业的薪资都和公务员、事业性单位员工基本工资相持平,并为每位员工依法办理象公务员所享有的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切实做好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这样的话他们就不会再与公务员做对比、追求公务员之路现象就会隐退,从而脚踏实地的为企业服务。

除此之外,大学生最低生活得不到保障,政府机制不够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和生活难的间题。现在无论是对农民还是到国家干部、公务员等不同群体都制定落实了相关保障措施:像公务员他们拥有相对较高的待遇、完善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农民也逐步推行养老保险,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给生活困难户发有低保补贴。而未就业大学生呢?什么都役有,成为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边缘人群。对此国家在以人为本的情况下也应当制定未就业学生相关保障体系,以促进社会均衡、和谐发展、推进社会注意建设。

另据调查,有很大一部分高校毕业生虽然都有着自行创业的激情,但绝大部分都被这样那样的困难所限制。国家、政府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优抚。但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还不够完善,在政策上还存在程序复杂化等多方面问题。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国家、政府应当加大创业资金投放,政策优抚等。应从政策上支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有志创业的青年学生搭建创业平台,提供创业培训、帮助其融资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切实解决创业资金、技术等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调查报告篇2

当前的社会,市场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但在这些好的前景面前,也暴露了不少问题,经过我初步了解,我知道主要有以下的三个方面:

1、大学生就业十分困难,

2、工厂缺少很多有技术的工人,

3、大量的印染工厂污染了环境。

1、大学生就业难。现在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有几千万。而真正能就业的不是之夸之一,原因在于20xx年来了一场大型的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长达3到6年,会让人民收集了苦头,这是因为美国。经济势力倒退,然后播散到世界各地,使我国大学生就业十分困难,那是因为有些人很笨,公司为了让自己在这个社会当中生存下去就不把那些很笨得人不管他了,然他讨饭去……等许多事,就转收有学问的人,让这些人在公司为他(她)干活,好让自己生活下去!

2、 工厂缺少很多有技术的工人,是因为:有些人在少年时很贪玩,不管做什么都做不好(出去穿鞋、穿身上的东西、刷牙洗脸,手上的活都做不来),考进了不好的高中和初中,现在就业的学生十分的困难(我是说那些学洗不好的同学),相反那些好的同学一个个被入取了,而那些不好的同学只好讨饭、讨钱……!有些人在家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我是说那些学洗不好的同学),使公司不要让他(她)们做工人说以工厂里面技术的人愈来愈少了,造成了工厂缺少很多有技术的工人!希望大家刻苦学习。

3、 大量的印染工厂污染了环境。是因为工厂的废弃物太多了、塑料纸太多和排出黑色的雾气,我们先来了解废弃物和塑料纸是怎样污染河水?印染工厂把大量的废弃物和塑料纸一天一天的扔进河里,,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小河里的鱼渐渐变少了,河水也变得浑浊不清,最后河里的水渐渐的变少了,最后没了!雾气污染是工厂里排出黑色的雾气不断的上升,污染了大气层,还会臭氧气层破裂!人们多闻了会的黑死病!可能的事就都会发生!一旦发生防不可防,会死去很多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调查报告篇3

20xx年4月-10月,市妇联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六大驻青高校联合开展了这一调查,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据统计,六大驻青高校20xx年应届毕业生中女大学生10782人,本次调查共发出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种调查问卷共7005份,。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一次签约率和月收入均低于同届男大学生。那么,女大学生们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择业观念仍存在误区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理想工作单位的选择上,69%的女大学生选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及三资企业,重点考虑的因素依次为职业稳定且高报酬、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好、有社会保障。就业热点仍然集中在我们传统认为的所谓“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如医院工作者、财务、审计、银行职员、新闻工作者、餐饮旅游、市场、广告、公关、行政、文秘等,调查报告《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可见女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她们宁愿放弃自己的专业,也要追求体面、收入高的工作,这无疑延长了她们求职的时间,增加了她们就业的难度。

求职过程中遇性别歧视

在问及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65%的人回答是求职过程中遇到过男女不平等的情况,主要表现是:用人单位在招聘简章中明确写着“只限男性”、“同等条件下男性优先”等字样,也有些用人单位虽没明确说只要男性,但女大学生在面试中也被问到过带有性别倾向的问题,如“我们这个职位会经常要求加班加点,你认为女性从事合适吗”和“你有男朋友吗”等等。

而用人单位被问及选人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时,86%的单位认为他们看重的是“综合劳动能力”(劳动效率),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看劳动力成本。女大学生工作后结婚、生育、哺乳、养育幼儿的职能对工作会产生一定影响,在此期间,企业需要安排人选临时替代其工作,从而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

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因缺乏工作经验和应试技巧而被用人单位拒绝的女大学生高达87%。在问及用人单位女大学生的素质能力有哪些不足时,59%的单位回答是女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成本高,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招聘有过工作经历的大学生。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调查报告篇4

第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自1999年开始,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使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渐露端倪,成为近几年突显的社会问题,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局势。20xx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xx年增加68万人;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338万,比20xx年增加58万;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更是创造了690万的记录。据统计,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经高达727万,就业形势紧张的现状已很难避免。尤其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可能就是难上加难了。大学生就业难!这已成为社会上“老生常谈”的社会问题。

“毕业就失业”是所有将要走出大学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的问题,他们的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因为目前中国正处在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的高峰期,劳动就业人口总量在最近两三年将会达到峰值。就业压力则可能使就业结构矛盾更加突出。

中国,做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古就有尊崇教育的优秀传统。可是走到今天,我国的高校体制培养出来的高材生却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探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整个社会就业问题的缩影,很多国家都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中国目前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为了尽量满足更多人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势必会造成大学生人数增加,导致就业问题日益严峻。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创造不了如此多的就业机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毕业生需求。

一、社会

(1)、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结构性矛盾影响就业状况。导致就业难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所导致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大学生就业难处于“两难”境遇:一边是毕业生想去的地区和单位不要毕业生或毕业生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另一边经济发展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贫困山区及乡镇长期招收不到应届大学毕业生。

(2)、是国家就业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不很完善。用人指标、户口、档案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放弃既有机会,用人单位招不到人。三是就业竞争激烈,市场达超饱和。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然因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岗位数绝对减少大学培养的学生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等,使他们在求职择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3)就业过程存在着不足。首先,就业信息的双向不畅通,毕业大学生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完备信息,同样,用人单位也由于信息不完善无法找寻到最合适的人才。再者,就业环境中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男女就业不公平,文理就业不公平以及面试中的暗箱操作,都使得大学生就业的趋势更加严峻。

(4)社会壁垒的形成。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在找工作的大学生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国家就业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不很完善。用人指标、户口、档案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放弃既有机会,用人单位招不到人。

二、学校

(1)、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滞后于社会发展,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进行主动调整,往往依据自身师资条件等,专业设置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给结构失衡。

(2)、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对于实用性强的技术岗位招聘,很多单位在通过与学生面试中反映,高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无法与单位实际需求相适应。

(3)、忽略职业素质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很多高校根据专业的不同开设了赏析课,却没有高校在课程中设计职业素质课。这让许多高校毕业生在工作中连最基本的职场礼仪都不了解,为自己职场发展造成了障碍。

(4)、教师工作量加大,整天忙于应付事务性的工作,没有时间补充新知识,缺乏职业生涯指导的专业研究。

三、大学生自身

(1)、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许多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认为当代大学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欠缺:①、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②、能力水平低下,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③、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更高层次职位的需要,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差,缺乏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有些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

(2)、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确。大学生缺乏对自我客观科学的认识,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社会需求不关心,对职业目标模糊,不能很好地将自己所学专业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有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过高地追求超越自身素质的职业和社会提供的条件,缺乏正确的择业定位。主要表现在:择业期望值普遍过高,一毕业就想拿高工资,谋好职位,出人投地,而并未考虑自身是否具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实力;过分看中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等,只把目标锁定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外企上。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不肯放下架子,缺乏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干起的精神。 “高不成,低不就”,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原因。

(3)、大学生自身性格缺点。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很多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普遍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缺乏独立的为人处世的能力,而且社

会对“90后”这一代的评价褒贬不一,用人单位认为“90后”大学生员工普遍存在着散漫、忠诚度低、责任心弱等缺点,使用人单位招聘时有所顾忌。

第三部分、解决措施

(一)、国家

(1)、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机制,促进就业。通过各项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消除户籍、档案等人为限制毕业生自由就业的障碍,加大对支边、支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政府应注重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协词增长。经济的发展不只是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长还要增进人民的福利。国家应该构建以大学生就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体系,努力扩大就业,在有的时候还应该不惜牺牲一点经挤增长速度栗保证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2)、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引导和规范。企业是消耗大学生的第一大基地,所以政府应通过合理的优惠经济政策来引导企业吸收大学生就业、通过法律法规已经其它政策来规范企业行为,从而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3)、利用市场经济来推动和加快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在专业设置上要改造传统专业和基础学科,加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专业建设力度,适当减少专业数量和专业知识课程扩大专业知识面,使得专业设置更加优化;在人才培养上,高校应该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各学科的融合,建立学用结合的培养体制,依据企业需求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决定性环节,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4)、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素质。高校在推动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同时,要狠抓教育质量,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教书应先育人,学校在育人方面要加大投入、加强引导。高校还应该加大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让学生有目标地安排大学生活,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用人单位

(1)、 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实际的人才观。单位要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调查报告篇5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然而目前就业形势越发紧张,再加上如今大学门槛降低,大学生数量大增,拿着本科文凭的大学生要想找个工作已经变得十分不易。到xxxx年,全国每年毕业大学生总数已达650万人,并在逐年上升;而未就业毕业生从20xx年到xxxx年累计竟达1115万人。那么,就业如此困难的原因是否仅仅是人才的泛滥呢?从各大招聘会的招聘方反映的情况来看,虽然应聘的大学生很多,但是仍然有很多职位出现招工困难的情况。企业在如此多的应聘大学生中竟挑不出可用之才,十分令人惊讶,也反映了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当代大学生缺乏就业素质,大学生的素质与企业所需不相符。

因此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做了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素质情况的调查。一方面调查当今在校大学生所具备的和看重的素质,另一方面采访已就业的毕业大学生,看看他们关于企业所需人才的就业素质有何看法,以求找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误区,并试着给出解决的办法。

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当今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未来要求很高,同时也比较有自信。即使现在大学生在社会中已经不再稀缺,大学生这个群体仍然可以代表中高端的就业群体。受访者中有61.1%的人会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薪金提出20xx元以上的要求。并且,受访大学生普遍希望将来毕业后能在国内一线城市及其他发达地区工作,分别有58.3%的人将会选择国内一线城市。同时,选择国外和港澳台等地区的有27.8%。仅有13.9%的人选择在相对落后一些的国内二三线城市谋求职位。除此之外,调查发现有44.4%的大学生希望将来能进入合资企业或者外企。同时,有25%的大学生希望进入国企。希望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占一小部分,达11.1%。于是我们得出结论,当代大学生并不缺乏自尊心,他们对自己有自信,并对自己的未来有高期望和高要求。同时,当代大学生相对比较稳重,比较多的人希望在比较繁荣的大环境下,在相对稳定的大企业下谋求职位。并没有很多的人选择大胆的自主创业,或者去一些前景不是十分确定的环境中谋求发展。也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培养一个良好的就业素质,对于其应聘企业,以及将来在企业中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

既然大部分的受访大学生都将面临择业而非创业的问题,而择业又是跟所学专业及兴趣有关的,我们的调查中也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今大学生在择业时可能会比较灵活。有75%的受访者在将来择业时将会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变动,可能不会选择与自己所学对口的职业。事实上,受访者中仅有13.9%的人将会坚定地选择与自己专业完全对口的职业。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受访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并不高,对自己专业满意的人不超过半数,仅41.7%。同时,有41.7%的人对自己的专业感到一般。有16.6%的人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感到不满。但是,我们也可看到,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在校学习的专业课程在未来工作中是重要或很重要的,占到总数的57.3%。这就有一些矛盾。很多人对自己的专业不是那么满意,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学到精通的程度并非容易。然而又有大部分的同学会觉得专业课程是重要的。这也体现了现在大学生对于自己应该着重培养何种能力有所迷惑。我们还统计了受访者对未来的规划情况。我们共设了三个选项,其中选择对未来只有大致方向的人占了一半,另有33.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迷茫,没有规划。只有少部分受访大学生明确表示对自己的将来有详尽的规划,占到16.7%。人际交往能力虽然重要,但其地位被远远高估,人际交往能力往往体现在与客户沟通以及团队合作的过程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团队的润滑剂,但是其重要性远不及之前两点,IT企业的话只要不与领导起冲突,有专业能力的人往往能比较容易的获得与同事间良好的关系。

另一个被远远高估的则是创新能力,即使在创业企业中,创新能力也不是首要地位的,对于企业来说,一套创新的解决方案远不如一套存在多年,虽然有缺陷但是成熟,实用的解决方案,现成的解决方案大多数时候都是最优的,这点与学术界恰好相反。最好的例子便是NASA,NASA使用的计算机技术相对阿波罗登月时期几乎没有改变,使用的语言都是古老的语言,因为在企业中,稳定、易维护、健壮、可扩展性都比效率重要,只有在效率成为成本的瓶颈时才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来优化。但这并不是说不需要学习新的技术,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时冒险尝试新的技术能带来巨大的收益,如何取舍只能视情况而定。

对比两边对同样问题的回答,可见大学生依然无法摆脱象牙塔的熏陶,对将来工作的艰辛没有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社会宣传的能力如创新能力,往往在企业中反而不受重视,也使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产生了偏差,这些都是我们所需要注意的。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调查报告篇6

人力资源专家刘婷霞表示,有竞争力的薪酬已成为企业抢夺人才的重要砝码,其实从登上top50榜首的中国移动身上可以看出,学生更多是从薪酬福利与品牌实力两个方面考虑是否加入企业。在cpi一路看涨的今天,薪酬待遇更是为初涉社会,自食其力的大学生就业人群所看重。同时,企业知名度及工作环境两项指标比例的跃升,意味着大学生越来越关注环境和职业健康,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愉悦感有了更高要求。

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本身,大学毕业后,都希望能进入有一定知名度、规模的企业,毕竟是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从学校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对于大学生们来说,跨国公司吸引人的地方主要有:规范的用人机制、明快的办事作风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另外,它们的“品牌效应”也颇为吸引人。但在现实的就业形势面前,让许多大学生不得不考虑,向左还是向右?

从第六届大学生雇主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本土企业日益受到大学生青睐。继XX年top50强榜单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平分秋色之后,XX年本土企业的上榜数量明显增加,以28席首次超越了外资企业,占据了过半比例。同时,国有企业的青睐程度也普遍提升,在上榜的50强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数量大大提高,有接近1/4的学生入职首选国有企业,国家电网、三一重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都是新上榜的国有企业。而选择“中外合营”与“外商独资”企业的比例则有所下降。从行业分布看,汽车、房地产、金融、能源化工关注度增加,但对计算机、互联网的热情有所回落,甚至在大学生偏爱行业排行榜中跌出了前十位。

张廷文认为,在就业环境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稳定的雇佣关系、较好的福利保障制度等优势突出,而且随着国有企业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改制和重组的深化,特别是国有企业创造利润能力的提升,带来了员工薪酬水平和发展空间的整体改善。品牌竞争力稳步上升,大学生对国有企业的一些偏见正在消失。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十年,也是民营企业飞速发展的三十年。截止到XX年,民营企业就业已经占到全国就业的75%,对国家的税收贡献已经达到55%。民营企业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国企和外资企业,很多民营企业用十年走过了跨国公司和国有企业五十年的道路和历程。从最近的地震捐款事件,也能体现民族企业具备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然而具有成长潜力的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就是人力资本的不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大量本土企业国际化,人才的国际化程度也在快速地提升。加入这样的民营企业实质上是低成本进入国际人才市场的一个捷径。这也成为吸引大学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外资企业虽然仍高居榜首,但其吸引力已大不如从前。这一调查结果也向外资企业发出一个信号:必须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否则将面临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人才的分流。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调查报告篇7

据市人事部门统计,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完成和新的非公企业的诞生,以及毕业生择业观念的改变,非公企业已成为广大毕业生首选的主要去向。在我市落实到企业单位的近3万人中,非公企业接收毕业生占了全市企业接收总量的91。0%,继续成为吸纳毕业生的最大载体。全市录用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数分别是671人、4581人(其中教育系统2183人)。

而苏州的五个县级市,也成为接收毕业生的新亮点。数据显示,20xx年XX市区共接收毕业生15330人,五个县级市共接收22156人,市区与五个县级市接收之比为1:1。45。其中,XX市、XX市接收总量增幅较大。此外,五个县级市20xx年接收的研究生共277人,比前年增加159人,增幅高达135%,县级市对高层次毕业生的吸引力正在增强。

总体来看,工科类专业的毕业生较占优势,新专业面临新机遇。与我市产业结构相匹配的机械类、电子类等工科类专业的毕业生仍然“吃香”,医学类以及工程类等行业特点明显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总体较好,像物流、营销类等新专业的毕业生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

推荐访问:调查报告 现状 就业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调查报告怎么写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总结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3000字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2000字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1000字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结尾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意义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3000字怎么写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