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纸上读后感1 学习完《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我好像忽然之间懂得了好多道理。 预习时,我不以为然认为,不就是一个聋哑人会画画吗!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才知道一个聋哑人,要学会一个正常人完成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鱼游到纸上读后感3篇,供大家参考。
鱼游到纸上读后感1
学习完《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我好像忽然之间懂得了好多道理。
预习时,我不以为然认为,不就是一个聋哑人会画画吗!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才知道一个聋哑人,要学会一个正常人完成的事,甚至是连正常人都完成不了的事,他们更需付出百倍、乃至千倍的努力。让我明白了这个聋哑人是多么的不易,又是多么的伟大。只有全神贯注才能画出那么好的.作品,他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一个聋哑人都能完成的那么好,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呢!
有一次,我一看布置的作业多,老师让熟背的课文,我不想浪费我玩的时间,竟然只背了两遍,可结果还是被老师查到了。现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脑海里不禁又浮现了当时的情景。一个聋哑人画画都能达到忘我的境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我感到好惭愧啊!
从现在开始,我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珍惜时间,认真学习,时刻想着“向聋哑青年学习”!
鱼游到纸上读后感2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值得我们学习的文章——鱼游到了纸上。
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位残疾青年一丝不苟画鱼,直到忘我的境界。
文章给我带来的感想是:连一个聋哑人都能画栩栩如生的鱼,为什么我就不能呢?因为我做事不能像聋哑青年那样一丝不苟,所以我不能做到。
文章给我最留下最深刻的两句话是:“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上”。鱼游到了纸上是因为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像活的鱼在纸上游 动一样。“鱼游到了心上”是因为聋哑青年长期认真观察,对金鱼非常的熟悉,抓住了金鱼的特点,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
正是因为聋哑青年爱鱼成痴,观鱼如醉,才能画出栩栩如生的鱼,所以像聋哑青年那样去做事,很多事情都能成功,我要学习他做事一丝不苟。
鱼游到纸上读后感3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我有了很多感触。
《鱼游到了纸上》这篇文章是说作者在玉泉看金鱼,遇到了一位聋哑青年在全神贯注地画画的故事。
我读完了这篇文章觉得这个青年很认真,特别是从“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议论着、赞叹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已经和游鱼融为一体了。”“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这些语句中,我感受到他已经进入到了忘我的境界,我又从“唯一、任何、融为一体、一年多、才、每个、都、一整天、常常”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他的专心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我要向他学习。
读完这篇文章,这位聋哑青年的专心让我想到了我练古筝的时候。我经常是一听见什么风吹草动就停下来,常常一首别人三四分钟能弹完的曲子,我得弹十几分钟。他让我自愧不如,我一定要好好弹、用心弹。我要让琴声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鱼游到纸上读后感3篇扩展阅读
鱼游到纸上读后感3篇(扩展1)
——《鱼游到纸上》读后感3篇
《鱼游到纸上》读后感1
学了《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我想:鸟儿天上飞,鱼儿水里游,这是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的事情,那为什么本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呢?
《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可谓是身残志坚,作者一直到文章结尾才点明他是一位聋哑人。
“鱼游到纸上”表明青年的画技高超,画得活灵活现。“鱼游到了我的心里”,这句话是说青年长期认真观察,对金鱼非常熟悉,抓住了金鱼的特点,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
青年“有时工笔细描,有时一丝不苟的画下来,有时挥笔速写”这样的一句话,写出了青年画画画的很好,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最后,我们从聋哑青年与作者在纸上交谈的“话”中,看到了他的勤奋、忘我与坚持不懈的精神。读完全文,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有志青年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鱼游到纸上》读后感2
学习完《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我好像忽然之间懂得了好多道理。
预习时,我不以为然认为,不就是一个聋哑人会画画吗!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才知道一个聋哑人,要学会一个正常人完成的事,甚至是连正常人都完成不了的事,他们更需付出百倍、乃至千倍的努力。让我明白了这个聋哑人是多么的不易,又是多么的伟大。只有全神贯注才能画出那么好的作品,他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一个聋哑人都能完成的那么好,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呢!
有一次,我一看布置的作业多,老师让熟背的课文,我不想浪费我玩的时间,竟然只背了两遍,可结果还是被老师查到了。现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脑海里不禁又浮现了当时的情景。一个聋哑人画画都能达到忘我的境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我感到好惭愧啊!
从现在开始,我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珍惜时间,认真学习,时刻想着“向聋哑青年学习”!
《鱼游到纸上》读后感3
上个星期日,教我作文的秦老师带着我们走进了《鱼游到纸上》这篇课文,文中那位画鱼的青年让我很感动。
本文主要讲了作者在花港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围观的人都称赞他画的鱼像在纸上游动一样。
文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他告诉我,他才学画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我从中感受到,年轻人有上进心,为了画好金鱼,可以忘记一切。
我跟他比起来,好比从吉林到北京那么远。想想看,他画鱼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而我呢,考试一点也不认真,错的题都是因为马马虎虎。文中的年轻人一画鱼就画上一整天,反反复复地练习,一点也厌倦。而我呢,妈妈一让我练琴,我就转移话题,终究被妈妈的慧眼识破了。不过,我练琴就是按照规定的时间练,时间一到,不管曲子弹完没弹完,立马儿跑到客厅里去看电视。年轻人那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要先上心,要经过大脑的思考才可以。
学完这篇课文,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事要认真,既然已选择了这件事,就不要厌倦,一定要专心致志,要像文中的年轻人学习,何况他还是个聋哑人!
鱼游到纸上读后感3篇(扩展2)
——《鱼游到了纸上》读后感3篇
《鱼游到了纸上》读后感1
俗语说得好: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磨成绣花针。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更加证实了这句话。
那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讲述了一个聋哑青年为了画好金鱼而勤学苦练到了忘我境界的事情,证实了身残志不残这句话。虽然青年又聋又哑,可是,他的辛勤汗水没有白流,他的.勤学苦练没有白费,画出了栩栩如生的金鱼,我们正常人真是自愧不如啊!
由此我联想到了今年春节晚会上的一个节目——《千手观音》,那优美的舞姿、整齐的舞步,不但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还获得了一等奖,但是人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们竟是一群聋哑舞蹈演员,谁知道她们花了多少心血,费了多少时间,流了多少汗水,来排练这样一个高难度的表演呢?正是有辛勤的劳动,才会有今天的辉煌成就,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啊!
为什么残疾人能做到的,我们正常人不能做到呢?就让我们来趁这大好时机好好学习吧!
鱼游到纸上读后感3篇(扩展3)
——鱼游到了纸上读后感 (菁选2篇)
鱼游到了纸上读后感1
读了《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我有许多感触。
课文主要讲一位聋哑青年每一个星期天都来到“泉白如玉”的玉泉观鱼。他常常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瞧!他这一种忘我的精神才使他画出栩栩如生的金鱼,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人们看了啧啧称奇,让人赞叹和议论,人们说话的声音方圆十里都能听见,可是,唯一没有任何反映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融为一体啦!!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这种忘我的精神多么可贵呀!!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读了这篇课文,使我联想到了自己。
鱼游到了纸上读后感2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感触很深。
课文讲述了一个聋哑青年为了画好金鱼而勤学苦练到忘我境界的事情,证实了身残志不残这句话。
由此,我想到了春晚的.一个节目———《千手观音》,那优美的舞姿、整齐的舞步,有谁会想到,她们竟是一群聋哑舞蹈演员?谁知道她们花了多少心血,来排练这样一个高难度的表演呢?我想,只有辛勤的劳动,才会有她们今天的辉煌成就!
为什么残疾人能做到的,我们正常人不能做到呢?就让我们来趁这大好时机好好学习吧!
鱼游到纸上读后感3篇(扩展4)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3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1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通过学生质疑与解疑,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重点:
理解鱼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关系;培养学生质疑与解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由题质疑,导入课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七课——《鱼游到了纸上》。读了这个课题,你觉得奇怪吗?(鱼怎么会游到纸上)
很好,同学们通过题目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果大家仔细读读课文,我们还能提出一些问题。请大家认真地自读课文,边读边划,看还能提出些什么问题。
二、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1、学生自读课文,寻找问题。
2、交流:
你们能说说看,自己通过读课文提出了多少问题吗?(学生举手,汇报自己提出问题的数量,鼓励提得多的。)
3、大家开动了脑筋,认真地读了课文,所以一下子能提出这么多问题,真不错。请你们把自己提出的问题放在小小组中讨论一下,看哪些问题大家都提到了,哪些问题你提到了,对方没提到,或对方提到了,你没提到。
4、小组讨论
说说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重点的用小黑板出示,非重点的请其他同学简单回答后解决)
小黑板出示:
①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
②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特别”在哪里?
③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1、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价值,这些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呢?(读读课文,与同学讨论)
2、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答案,能解决几个就解决几个。
3、学生再读课文。
4、有些问题同学们已经找到答案了,有些问题也许还没解决,大家先在小小组中讨论一下,看自己的答案与其他同学找的是否一致,不懂的问题也可以互相讨论。
5、全班交流。
①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
(因为这位青年画鱼画得活灵活现,就像在纸上游动。)
②这位青年特别在哪里?
(说他特别,是因为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③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a、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从“老是”可以看出他总是这样;从“呆呆”可以看出他看鱼看得很入神。)
b、他有时工笔细描,……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练习朗读。
c、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d、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e、他告诉我,……忘了回家。
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与“先游到纸上有什么关系?”
(“先游到心里”指青年对金鱼观察很仔细,金鱼的形状已清晰地印在他的心里。它与“先游到纸上”是因果关系。)
四、总结全文,归纳学法。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位聋哑青年,但他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同学们今天学会了从课题和文章内容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读书和讨论来解决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这种方法来读懂课文。
板书设计:(小黑板)
①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
②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特别”在哪里?
③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说课材料:
学生创新意识与质疑能力的培养是五年级的课题研究重点,我所选择的《鱼游到了纸上》这一课正是要展示学生的质疑能力与解疑能力。
《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通过写在西湖玉泉的见闻,赞扬了一位画金鱼的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这篇课文含义较深的词句较多,要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逐一加以理解,不能轻易地滑过去。其中,理解“游到了心里”的意思以及它和“游到了纸上”的关系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理解这句时可联系聋哑青年如何观鱼的内容,并启发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专心致志地观鱼,同时结合“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来体会“游到心里”的含义。
这堂课的主要设计如下:
1、揭题质疑,再寻问题
通过课题,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鼓励学生从课文中再找出其他问题。
2、交流数量,讨论梳理
找出问题后,让学生交流他找到问题的数量,表扬他们能积极动脑。请他们在四人小组中讨论自己所寻找到的问题,互相补充启发。
3、归纳重点,再读讨论
四人小组将他们的问题面向全班交流,归纳出几个重点的问题,非重点的由他们自行解决或相互解答。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在读中理解。
4、全班交流,诵读体会
通过读课文,小组讨论,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在全班交流。最后通过诵读来体会文章的中心。
这其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表现在:
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生被动参与学习的现象在课堂上屡见不鲜,它是一种低水*、低效率的学习方式,而主动学习是指学生对学习怀有浓厚兴趣,发自内心想学,有“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是当前学习创新的关键所在,而这堂课的学习方式就是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特点,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而且改变学生“迷信权威、死记、死背、死练”为大胆质疑和奇思异想”,保护发展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2、变“书本学习”为“实践学习”
事实证明,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不仅让学生学得快,而且有利于创新。陶行知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结论;结论生行动。”在实践中学生易于遇到新困难和产生新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这堂课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践,促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认真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专家评课:
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无疑——有疑——无疑——有疑”的循环中探求,从而培养他们的刻苦钻研精神,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追根求源、不断探索的精神。其次,要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放手让学生讨论,培养他们好求甚解的精神。崔蕾老师执教的《鱼游到了纸上》,就是按照这个要求设计的。
1、崔老师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从课题开始:“‘鱼游到了纸上’觉得奇怪吗?奇怪在哪里,你想知道什么?”
2、“读了课文,你肯定还能提出很多问题来。认真读一读课文,在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教者的目的在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思考,学会在课文中设疑。
3、自学后交流:“你提了几个问题?”崔老师没有让学生说提了哪些问题。当一个学生说“提了9个问题”时,崔老师表扬说:“真棒,提问的本领真大!”“再读读课文,看还能提出几个问题来吗。”这是进一步鼓励学生认真读书,大胆思维,变无疑为有疑。
4、小组讨论:“把个人提出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边交流边读书、讨论,看哪些问题通过读书解决了,哪些问题在小组里解决不了,需要提出来的。”这是让学生自己梳理问题,学会提有价值的问题,为大组交流做准备。
5、大组交流,读书解疑。这是解决问题的阶段,也是展示学生思维过程的阶段。
6、存疑,留作学生课后讨论,使学生始终处于“无疑——有疑——无疑——有疑”的循环活动之中。
分析崔老师设计的教学过程有两个特点。
1、教师善于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看似无疑,其实有疑之处进行生疑,从而触及学生“最近发展区”,引导他们进入思维的高一级阶段,也就提高了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
2、问题提出来以后如何解决,教师又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从具体的语境中去找答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自己的感悟,从而又提高了学生的解疑能力。
鼓励学生在读书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读书中解决问题,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长期坚持这样做,不仅能形成学生勇于探究的心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教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的基础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2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地推测一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是谁说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自由读课文,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自主读书
1、给学生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与互助。
2、有针对性地指导读词、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港澈壶缸徽聋哑。
3、尝试朗读。面向全体,由学生自主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粗说印象。一是课文主要写了聋哑青年看鱼和画鱼;二是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第二课时
由疑入手,提炼研读专题
1、将看书读书后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议论后将无法解决的最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如,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为什么说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先游到我的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3、在各组充分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研读专题为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研读鱼游到了纸上
1、找到相关段落,默读后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a、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b、细致的动作描写,写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一样耐心细致,把每个部位画得形似;有时挥笔速写,捕捉金鱼的动态,画得神似。
c、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3、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a、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b、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4、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的高超,你想怎样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说一说)
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默读相关段落,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要对金鱼非常熟悉,掌握特点,做到胸有成鱼)
2、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入迷地观察,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著)
3、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a、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b、举止和神态描写。
4、有感情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研讨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因果关系)
延伸课外
1、自己选择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可以同他进行笔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立足重点段落、多层次、多角度的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语感。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立足课题,提出疑问
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鱼游到了纸上”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游到纸上?)
二、诵读入境,整体感知
1、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不明白,下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看能否从文本中找到你心中的答案。
出示读书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②边读边思考“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尽量将上一自然段和下一自然段找出来单独再读读。
③读完之后你是否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2、同桌相互交流:读书要求中的有关问题和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3、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针对容易读错的字板书正音:澈、港、缸、聋;教师指名认读生字及目标中的生词。
4、点名交流:你对“鱼游到了纸上”的理解。
三、认读词语,概括内容
1、出示三组词语认读:
A、举止特别呆呆地站静静地看忘我境界
B、工笔细描一丝不苟挥笔速写融为一体
C、大家赞叹纷纷议论相互交谈游到纸上
2、你能用上面的词语或者部分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请你拿出笔写出来。
3、同桌相互对读课文,相互检查对课文阅读的情况,交流概括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语段,感悟形象
(一)、围绕“游”字,初次学习课文。
1、找出带“游”字的句子或段落,用∽∽划一划。(共七处)
汇报:指名个别读句子。
交流所有带“游”字的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最后师生合作,把带“游”字的句子串讲起来。
初步讨论决定:用“游”字更好。
2、(从最后一段带“游”字的段落引到小姑娘的话)“他笑了,他为什么笑了?而且笑得那么甜?
(因为,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出示小姑娘的话。(多媒体)
师紧紧跟上去和学生一起:“呦,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
情景读书:分别读,看谁读得最像那个小女孩?
品读:学生发表意见。这是怎样的叫声?(惊奇,奇怪)的叫。谁来模仿?(指导朗读)
假如你在现场,你就是其中的一个观看的一员,听到小女孩的叫声,你第一个反映是什么?(迫不及待,挤过去看……)
那么就请你们挤上去看看。(看图,多媒体出示)你的脑海里出现了金鱼怎样的画面?
(看到了,看到了,我看到了这一切还写在你的脸上!)
假如你是那个小女孩,是说:呦,金鱼画到他的纸上来啦!“还是说;“呦,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
(再次认定:“游”字妙。)
3、教学第4自然段的过程,是关于观鱼的部分。
让学生从这一自然段中快速、准确地找出有关青年观鱼的词语,师适当板书,解疑。
(二)、大家已经知道了“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说聋哑青年把鱼画得像。请你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看看哪些段落具体讲了这层意思。
1、教学第7—8自然段的过程。
①你知道“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的意思吗?看看第7自然段哪些句子和词语能帮助你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重点抓住“一丝不苟”、“绣花”和“细致”理解工笔细描)
②你想象一下,青年对金鱼的哪些部位采用了工笔细描?是怎样做到工笔细描的?
③正因为他画得好,围观的老人、青年、小孩都是怎么赞叹的、又是怎么议论的?
④这时我再让你说“融为一体”的意思,你能说出来吗?
⑤能否用一个词、一句话说说聋哑青年在你心目中的印象。
⑥你还可以用你知道的哪些成语来形容他画鱼画得像。
⑦练习朗读、指名朗读及教师范读。
2、教师叙述:青年将金鱼画得惟妙惟肖得益于什么?请你认真读读第3—5自然段,看能否发现什么画画的技巧?
学生读后谈感受。(引导学生立足“忘我的境界”、“呆呆地”、“静静地”以及“从来不说一句话”想象、感知他*时如何认真观鱼的品质。)
3、再评价这位聋哑青年。(除了品质以外,有必要引导谈出对生活的热爱。)
4、教师小结:是啊,如果不是他长时间忘我的观察金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画鱼,那么他又怎能使画出来的鱼像在水里游呢?
五、品读难点,明白事理
1、教师描述:当我和聋哑青年交谈的时候,我将小女孩发自内心的“鱼游到了纸上”的纸条交给他时,他是如何回答的?
2、“鱼先游到了心里”的教学引导(要求学生读3—5自然段)。
①“鱼先游到了心里”你是如何理解的?此时你想到了哪个成语的意思和这句话的意思差不多。
②“鱼先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要求学生用“因为……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将两句话及两句话所蕴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③教师小结:就是这样一位聋哑青年,虽然身患残疾,就是凭着执著、专注、勤奋,使鱼先游到心里,而后又游到了纸上,这足以让我们看到了残疾青年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④要求学生谈谈你从聋哑青年画画的经历中有哪些启示,联系实际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人和事。
板书设计:
31鱼游到了纸上
聋、呆呆地站
观鱼、静静地看、专注
哑、从不讲话
青、工笔细描
画鱼、一丝不苟、勤奋
年、挥笔速写
鱼游到纸上读后感3篇(扩展5)
——《列那偷鱼》读后感3篇
《列那偷鱼》读后感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生进步的伴侣;书,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是无边无际的大海,让我们自由翱翔。
最近,我看了一本《列那偷鱼》的故事书。主要讲了: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狐狸列那家里没有食物,它的妻子怕孩子们挨饿就叫列那出去找食物。
列那冒着刺骨的寒风走出了家门,在树林中找了五圈还没有找到。最后,列那垂头丧气地坐在树丛中喘气。突然,列那在树林里闻到鱼腥味,连忙逃到大路旁装死,渔夫看见了列那,就把列那扔上车带了回去想卖大钱。结果列那在车子里吃了许多鱼,还自己装了许多条鱼,跳下车,撒腿就跑。
我读了《列那偷鱼》的故事,使我深深懂得:人很聪明,动物也很聪明。就像故事中的列那装死骗取了渔夫,把渔夫的鱼都给偷了。聪明的列那更值我得深思:虽然列那得到了许多鱼,但那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想象但今社会,做人一定要正直。遇到困难要想方设法,排除万难,去克服一切,战胜自我,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列那偷鱼》读后感2
假期我读了《列那狐的故事》,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被书中的列那狐所吸引,这本书是由一系列独立成篇又前后呼应的短篇故事组成,主要来源法国北部的民间传说和一些古希腊的寓言。在《列那装死偷鱼的故事》中,列那狐很狡猾,有一次它家橱柜空了,孩子们又饿的直叫唤,虽然不是打猎的好季节,可列那狐还是硬着头皮去寻找食物。
它沿着树林缓慢走着,东瞧瞧西望望。正在绝望之际一阵大风吹来带来一股诱人的香味,它的鼻子很灵耳朵很尖而且目光敏锐。当列那狐发现有一辆装鱼的车时,就躺在路上装死,让贪便宜的鱼贩子上当把他扔到车上,列那狐开始把一筐鱼咬开先美美的大吃一顿,再咬开另一筐鱼并把鱼一条条穿起来穿成一个项链,然后偷偷溜走了。在这个故事中列那狐狡猾胆小,贪吃但又有些小聪明的形象一一展示出来。小朋友也来看看吧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列那偷鱼》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列那狐的故事》,被“列那偷鱼”这个故事深深吸引。冬天,列那家没吃的了,列那的孩子要吃饭,海梅林夫人也愁眉苦脸地摇着头。列那长叹一口气,说:“出去碰碰运气吧!”说着列那就出去了。列那东瞧瞧,西望望,可找不到一点吃的,突然,一阵寒风刮来,列那闻到了一股鲜美的鳗鱼味,顺着这股气味,他跑呀,跑呀,突然看到前面有一辆货车行驶而来。列那闻了闻,气味就是从货车里散发出来的,列那立刻想出办法,装出暴死的样子。鱼贩子看到了,觉得列那的皮能卖些钱,就把列那扔上了车。列那在车里吃了一筐鳗鱼,又把另一筐鳗鱼做成项链,回家带给老婆和孩子吃,就这样列那化险为夷。
读了后,我觉得列那并不狡猾,反倒又聪明又有责任心。列那,身为“一家之主”,在家人遇到困难时,他勇敢地承担责任,四处寻找食物,最后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大量的美食。
我们是独生子,许多的学生缺少的正是责任心,我们的责任心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我们要搞好学习。学习是自己的事,不应该要家长、老师操心。我们现在认真学习,掌握本领,将来才能报效祖国。。二、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时,我们要体谅家长,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能事事依赖家长,偷懒怕做,要像列那一样具有责任心。
《列那狐的故事》真是一本令我爱不释手、给人启迪的书。
鱼游到纸上读后感3篇(扩展6)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第二课时3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描写青年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感悟青年勤奋忘我的品质,从中受到感染。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句段。通过不同的读书方式,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研读描写青年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感悟青年勤奋忘我的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方法:
悟学式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
小主持人:课前三分钟听写!拿笔!
玉泉 聋哑人 一丝不苟 工笔细描 挥笔速写赞叹
小主持人:请大家对照大屏幕,自己检查,不对的马上改正。
小主持人:课前三分钟听写结束,请林老师上课!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7课鱼游到了纸上。请看大屏幕,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吗?
(很好,概括得简练、准确)
[设计意图:听写生字,检查生字掌握情况,通过这些词语的启发回忆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二、看图学文,初步感知青年画画情景。
1、看图学文,创设情境进行语言训练。
师:请看插图,这就是当时青年在玉泉画画的场景,你觉得他是怎样作画的?他画得怎样?(很认真,很逼真)
师:课文第几段描写了青年画画的情景?(7、8段)
师:好!请大家读7、8段,感受一下青年当时画画的情景。
师:读了第7段,你知道他画的金鱼怎么样?(像)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意思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师:真棒!积累了那么多的成语!
师:他画的金鱼栩栩如生,看着他的画,围观的人会说什么?(指学生老爷爷说、叔叔说、阿姨说、小孩说、小姑娘说……)
师:我听到了,有个小姑娘说“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屏幕出示小姑娘的话)
(创设情境:读小女孩的话)竖起拇指说:“哟……”、拍手说、点头说、惊奇地说、赞叹地说、大家赞叹地说……看着他的画,大家都觉得鱼游到了纸上。(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
师:当作者把这句话写给青年时,他在纸上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屏幕出示: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板书:游到了心里)
师:同学们,读了青年写的这句话,你头脑中会产生什么疑问?(鼓励学生质疑)鱼怎样游到他的心里?……
师:带着这些疑问,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想一想:文中的聋哑青年是个怎么样的人?请你在相应的句子旁把他具有的品质写下来(如勤奋、专注)
(巡视,学生上黑板写下青年的品质:专心、细心、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师:(读完后)问:你觉得青年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他是个专心的人。
生:他是个一丝不苟的人。
……
太好了,书读得很有收获!
三、品读课文、感悟品质。
1、谈话。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人物的品质主要是通过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出来的(板书:神态、语言、动作)。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通过青年的神态、语言、动作来突出他的品质的。这就是我们接下来重点探讨的问题。现在,我们小组合作学习。
幻灯出示:
1、默读课文。
2、用“——”划出描写青年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
3、讨论交流。
2、小组合作学习
(关键引导学生研读以下一些句子进行感悟,并适当地进行感情朗读。)
(1)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2)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3)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3、汇报交流。
4、理解“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明白了“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了吗?
“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有什么关系?
你能不能用“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把这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四、总结全文,主题升华。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勤奋忘我的聋哑青年,还知道文章是怎样通过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他的勤奋忘我的品质。此时此刻,我相信大家肯定有话要说,你想对青年说、对自己说、对同学说、对所有人说都可以,想说的同学都站起来说吧!(出示: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