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读后感 > 从0到1读后感3篇

从0到1读后感3篇

时间:2023-01-10 19:18:02 读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从0到1的读后感1  最近都在拜读来自PayPal创始人PeterThiel的《ZerotoOne》,中文名《从0到1》。这本书被誉为“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商业书”虽还没有看完,但还是想分享下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0到1读后感3篇,供大家参考。

从0到1读后感3篇

从0到1的读后感1

  最近都在拜读来自PayPal创始人PeterThiel的《ZerotoOne》,中文名《从0到1》。这本书被誉为“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商业书”虽还没有看完,但还是想分享下自己的些许感悟。

  作者彼得。蒂尔认为,进步有两种形式(原文):第一,水*进步,意思是照搬已取得成就的经验,直接从1跨越到n。第二,垂直进步,也称深入进步,意思是要探索新的道路——从0到1的进步。水*进步的最大红利就是全球化,而垂直进步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科技,就是互联网。

  其实从0到1,个人理解就是从无到有,是从未知到极限的突破。07年的世锦赛上,刘翔轻松一跨,胜过小将罗勃斯。跨栏项目,一直是美洲、非洲人的囊中物,刘翔是第一位在奥运会田径项目上获得金牌的*运动员。然而这个不到30的小伙子,却用自己零的突破向世人宣告:亚洲人也可以有同样的成就。刘翔凭借着他的坚韧让我们清晰地明白了从0到1的可能,这就是从0到1。

  但是现在的*人大多是羊群思维,擅长从1到n,严重不擅长从0到1。为什么呢?

  因为每一个从0到1的突破必定先经历从0到1的失败。现在很多人害怕失败,所以才埋没了自己从0到1的思维。古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我们看到了因为坚持不懈而取得的突破,更不能忘却在每一个突破背后的无数失败。没有失败,何谈成功;没有跌倒,何来爬起;没有沉沦,何来觉醒;没有挫折,何来突破。而每一次从0到1的失败才铸就了每一次从0到1的突破。

  所以,不要害怕失败,要敢于突破。从0到1,勇于创新,才能使你立于不败,至少不会被社会淘汰。

从0到1的读后感2

  去年非常火的一本书《从0到1》终于有机会拜读,书中讨论了很多问题,几乎涵盖了一个初创企业要面对的方方面面。书的一开头就引来了一群牛人的名言:Facebook创始人、特斯拉创始人、GECEO、网景联合创始人等等,还有《经济学人》、《财富》、《科克斯书评》的大力推荐。这样的开篇令人觉得这是一种普通的成功学书。鉴于自己知识基础有限,以下部分会引用一些高手们的观点。

  书中指出初创公司最重要的是新思想、新思维,敢于创新,能有共同梦想的人一起规划并铸就新的未来。在创新的路上要获得成功,不仅仅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更需要有质疑的胆量和勇气,从0开始审视自己所从事的业务。企业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他们都是靠解决一个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在技术上,无法替代、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创造更好的新事物,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丰富了社会、世界的需求,成为让社会更美好的推动力。粗粗读来也不觉有新意。但书中对“垄断企业”的描述令人很感兴趣。彼得。蒂尔给出了垄断企业的四大特征:专利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和品牌优势。专利技术:公司最实质性的核心优势,很难被其他公司复制,最好领先行业*均水*10倍以上,实质上是全新的产品。网络效应:使用的人多,产品更有用。产品更有用,使用的人就会越多。形成网络效应的企业,必须从非常小的市场做起,比如Facebook。规模经济:服务性企业难成垄断企业,单纯扩大规模,如开多家瑜伽馆,只能获取有限的利益。产品不需要重复投入,以更高的销量来分摊,边际成本趋近于零,这样才是真正的规模经济。

  品牌优势:打造强势品牌是形成垄断的有力方式。品牌经营靠的不是理念,不是明星,而是实力。他觉得没有科技公司,可以只靠品牌来发展。理论上大谈特谈,甚至在其中他对谷歌、Facebook、亚马逊、苹果等赞誉有加,而对微软*板、Xanadu、雅虎等颇有微词,这方面我觉得不是太让人信服。万能的苹果几乎垄断了智能手机行业的利润,是彼得。蒂尔很喜欢引用的成功典范。但对照上述四大特征来看,并不完全符合,苹果是智能手机行业的后来者,从专利技术方面并没什么优势;另外三个特征,换成谁成功都一样,与其说是形成垄断的原因,不如说是成功之后垄断的结果。九十年代的诺基亚,如今的三星,也拥有上述四个特征,但是无法和苹果相披靡。不管是哪种创新模式,差异化和核心竞争力才是铸就垄断的王道;品牌和规模经济才能助推垄断的持久性和生命力。

  垄断企业之所以垄断,最核心的特征,在于这些企业做到了“与众不同”。当然,与众不同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以此来不断赢取顾客的“忠诚度”。如iPhone的成功,在于iPhone时尚、可爱、易用,让人一见倾心,加上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如果有一天,某公司生产出一款手机,让顾客觉得比iPhone更加动人,商业模式更加独特,iPhone不再“与众不同”,那就只能重复诺基亚的覆辙了。毫无疑问,企业能垄断绝对能够取得最大利润值,这对企业的发展也更为有利。那怎样才能垄断呢?彼得。蒂尔给出了建立垄断企业的方法:占领小市场:从小市场起步,宁可做小也不能做大,目的是先立足。然后,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垄断某个行业或品类。因为垄断,才能获取巨额利润。因为利润,才有能力攻城略地,构建帝国。扩大规模:由利基市场逐步扩大,培养和迎合顾客“满意度”。循序渐进、有纪律发展壮大市场。由核心事业逐渐向外扩张。破坏性创新:用科技创新低价推出一种低端产品,然后改进,使产品升级换代。且扫除一切障碍,不破不立。同时,为获得创新优势,专利技术在某些方面必须比它最相近的替代品好上10倍才能拥有真正的垄断优势。公司必须力争做到10倍的改进,稍有改进对终端用户来说就是毫无改进。假设你开发了新的空气净化器,比现有技术的效率高20%——这是实验室数据,但实验数据还要扣除新产品在实际市场中面临的生产成本以及风险。而且即使你的产品确实给顾客带来20%的改进,由于人们习惯了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销售该产品时,你也一定会受到质疑。只有10倍的.改进,你的产品才能给客户带来明显的优势。

  在第六章节有个四象限的分类,我对这四象限的分类很感兴趣。他把象限分为未来是否明确和态度是悲观还是乐观。并且用1950-1970年的美国(明确乐观)现在的美国(不明确乐观)现在的*(明确悲观)和现在的欧洲(不明确悲观)来说明这四个象限的状态。同时把哲学家的对未来的看法也按这四个象限划分。彼得蒂尔认为对未来明确乐观是最佳状态,会极大的促进社会的发展。明确悲观则人们会倾向于保守和储蓄。不明确乐观很可能造成虚假繁荣,最终导致崩溃。不明确悲观则可能造成享乐主义和破罐破摔。其实对一个人的人生也可以参考这种划分。年轻的时候,人会分成两类,对未来明确的乐观和不明确的乐观。对未来明确的乐观的人成功率最高。

  按我的理解就是理性下的早立志和积极的态度。不明确的乐观,人可能会进行各种尝试,会分散一个人的精力,降低成功的机率,毕竟专注是成功的前提。而很多人到中年的时候经常会面临明确的悲观和不明确的悲观。明确的悲观人倾向于保守和储蓄,这对部分人来说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我认为这不是最优的选择。把未来变成明确乐观才是最好的,但这更需要人做出巨大的转变,非一般人可以做到。不明确的悲观,是将决定权交给老天。这种状态其实我们也是所说的不理性状态。所以,比较早的进入明确乐观的状态可以比较有效的提高成功的概率。处于其他状态也需要尽可能变为明确乐观状态。但我觉得有时候明确悲观,也不失为一种可以选择的策略。只需要调整好目标和心态。毕竟被公认为成功的人只是少数。当然幸福感是每个人人生的终极目标,而不是外人看来成功与否。每个人的感受和衡量标准都是不一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细细读来,几乎所有观点都似曾相识,只是换成了彼得。蒂尔的说法而已。每个企业要获得成功都必须关注七个问题,特斯拉之所以成功便是它解决了这七个问题。具有先进的技术,所有汽车公司都依赖它;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时机,获得巨额补贴;从高端电动跑车市场做起,垄断市场;拥有擅长技术和销售的团队;认真对待销售,打造完整的销售链;先行一步的优势,其领先地位将在未来的几年扩大;围绕富人想要显示出够“绿”的秘密打造出独特品牌。针对他提到的*复制,我的想法是,学习、继承、发扬,既可以满足阶段性的生存需要,又可以实现马斯洛理论的最高需求。也只有在基础需要解决后,才有可能创新,继而形成垄断,得到超额垄断利润。同时书本身其实印证了作者在书中的观点:世界是由推销驱动的,不露声色的销售最为有效。

从0到1的读后感3

  最近把特别火的《从0到1》读完了,我认为好的书是可以和你产生共鸣,而神作或者优秀的书在于颠覆你现有的思想,而这本书就是后者。

  书中讲的一个核心点就在于,创新的本质就是与众不同,找出差异化。而不是纯粹的模仿和竞争。为什么要竞争?是因为你们所处的是同样的市场,开发的是同样的产品,面对的是同样的客户所以才要竞争,而如果有差异化就无所谓竞争,而在差异化上又有核心的技术那么就会是垄断。在垄断市场中几乎是没有什么绝对的竞争对手的,可以自由定价,而对手只有自己。

  Appl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Apple每一款产品几乎都市场的领先者,当初的iPod血洗了音乐播放器行业。而iPhone是血洗了手机行业。最近的AppleWatch也是要血洗指标行业的节奏。至于Mac,当新款iMac发布的时候,傅盛在微博上吐槽说;“真不知道其他传统电脑厂商再做什么”。

  在音乐播放器行业中只有两种,iPod和其他播放器。在智能手机市场中只有两种,iPhone和其他智能手机,在电脑行业中也只有两种,PC和Mac。苹果在所有的行业中不是硬碰硬的和你直接竞争,而是明显和其他所谓的对手在不同的维度上

  从0到1啥意思?它指的是如果要做大企业,那么需要从事的应该是开创性的产业,而非同质化当前的商业模式。比如前几年特别红火的团购,当时我们号称百团大战。这就是书中提到的从1到N的现象,就是说这个社会上已经存在的相关的公司开展这项业务,而后来者只是瓜分原来的利润,是一个零和游戏,这是利益的重新划分而非增值。

  书中的观点认为任何大公司都是靠垄断发展的,虽然这个和我们社会提倡的公*竞争违背。这个论断放在当下的*是成立的。石油、电信、能源领域,大国企的垄断带来了巨额的利润。私企方面就BAT而言,腾讯在社交领域、阿里在电子商务领域、百度的搜索领域构建了自己的围墙从而维持了高额的利润。这就要求我们一旦创业,那么选择的领域竟然避开现在已有的,理应预测未来所需的那么只是一个很小的领域,我们需要在小市场占有大份额然后逐步扩展。与其在白菜价的利润行业拼杀,选择一个前言的领域杀入确实是很好的开始。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遵循幂次法则。这个法则讲的是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事情。虽然这几乎成了我们的口头禅,但是这个道理告诉我们不能做投机者,而是做决策者。我们的最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最重要的几件事情上面,而不是每个事情都去做,这样的结果就是就几件事情能够产生的价值比其他N多事情的总和还要多。书上说他们有一个实验,在农场里面20%的豌豆占据了80%的重要,虽然这个实验我还是持有怀疑态度但是我觉得这个道理确实需要好好执行。

  还有,一个大公司的爆发很多时候是跟领导人相关的。苹果、微软、特斯拉这些大企业,都是在创始人魅力四射的时候壮大的,而在职业经理人手中走向*庸,当然*庸与否和股价不一定完全挂钩。亚洲四小龙的壮大,都是跟当时的领导人采用强权政治,或者称之为铁腕政治有关。所以,虽然我们的经济学、管理学试图让我们的企业变成职业化管理,但是我觉得这只适用于守业而非创业。

推荐访问:读后感 从0到1读后感3篇 从0到1的读后感1 从0到1的读后感1200字 从0到1的读后感150字 从0到1的读后感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