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读后感 > 2023年《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荟萃20篇

2023年《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荟萃20篇

时间:2023-03-12 17:54:02 读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  暑假伊始阅读了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通过阅读,使我对自己的工作也进行了反思。  她的这本《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荟萃20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荟萃20篇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

  暑假伊始阅读了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通过阅读,使我对自己的工作也进行了反思。

  她的这本《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该书主要为四部分,第一辑是她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是一种清淡与忧患的完美结合。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这点给读者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而我沐浴在玫瑰清新婉约的文风里,体味着玫瑰繁富精到的旁征博引,把玩着玫瑰漂亮精致的文字,幸福着玫瑰“幸福的感觉”,“沉醉不知归处”成了自己最好的选择。

  当然同样身为教师的我也在认真阅读完此书后,开始了严肃的思考。时代在不断变化着,我们所谓的课堂学习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竞技比赛,我们不该过于太死板。课堂里没有谁是真正的失败者,所有的学生都是需要鼓励和抚慰的。尤其那些通常在老师眼里不积极的学生更应该得到鼓励,这些不起眼的鼓励也许会转折很多人的人生。我们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期待我们用温暖、公正的心去鼓励的学生。我们没有权利用*世界的胜败、积极或不积极之类冷血原则去约束他们和评价他们,相反,我们要做的是激起每一个学生对学习和未来的热情,激起他们对荣誉的尊重。给他们一颗美好的心去看待他们所要面对的路。正如窦老师所言:我们如果用形形色色的小红花娇纵一部分学生,同时会伤害一些无辜的学生。我们要时刻铭记:尊重学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

  《玫瑰与教育》一书最后一页,窦桂梅引用狄金森的一句诗:“跳着舞过黯淡的日子,让我飞翔的是一本书。”因为她的《玫瑰与教育》,我想把这句诗改写一下:跳着舞过*凡的日子,让我走进玫瑰的理想教育之园。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2

  “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花。”是的,我只是一朵小花,带着一丝芬芳,和着风和雨,我却执着地孕育着,盛开着,以最大的努力回报春天。这是窦桂梅老师在《玫瑰与教育》这本专著的封页上写下的语言,她认为自己是一朵小花,只是一朵小花,但它执着着,盛开着,努力回报春天。

  在书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窦老师那质朴而真实的语言,透露出的是她对教育教学的热爱,她的机智和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她有广博的见识,有深度的思想,并且以己及人,从个人对教育的理解推到整个教育的广大范围中去。她敢想敢说,敢于批判一切她认为不正确的做法,锋芒毕露,又文学性十足。她那玫瑰的花瓣柔软,芬芳,但是又带着尖利的刺。读着这本书,感觉就如同与一位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在谈心、在诉说,亲切、自然。

  窦桂梅老师是北京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受到过国家政治局常委的接见,参加过国家教育报告团,出版了不少的教育专著,是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回忆她的成长历程,让我感受到她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付出的毅力和艰辛。 还记得在她的一次讲座中,她讲述了自己的教育之路。刚开始她是一个不被领导重视的一名普通教师,为了尽快地成长起来,她付出了很多:主动邀请领导和同学科老师来听自己的课进行指导,自己录音找上课时出现的不足之处,听其他教师的课学习别人的长处,课余时间多看书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她的成功缘于她的勤奋,她的执着,她的坚强。她不断总结经验,历练提升,不断超越自我。在窦老师从事教学工作的日日夜夜里,她永远在学习、读书、思考、奋斗、拼搏。富有个性的话语,独特鲜活的思想,色彩鲜明的案例,让人手不释卷。我钦佩于窦老师对读书的挚爱,倾羡于窦老师读书的境界:“每每读书至深夜,甚至凌晨,彼时我总感觉自己生命的花朵在黑夜中尽情地舒展绽放。当我开始真正写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文字是那么笨拙,有时心里的感受很强烈,可倾吐出来的文字却很“蹩脚”。往往不自觉地把别人的一些话,当成自己文章中的内容。后来读到鲁迅称自己的文字是“硬写”出来的,心里这才颇感安慰;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漫长的、艰苦的修炼。”

  读到窦老师自序中的这些话,我感到强烈的惊喜。总是给自己寻找懒于写字的理由,即使话在嘴边,也懒得下笔,久而久之,想再表达,已经难以入手。想想文人书豪的鲁讯和特级教师的窦桂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这个*凡的人呢? 窦老师的这段话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我想,即便是挤,是抠,是榨,笔耕不辍,才是真理。

  在《心中盛满阳光》一文中,她提到了“境由心生”。确实,面对每日繁杂的事务,面对孩子不经意间制造的麻烦,面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不能改变这一切,我们只能换个角度想问题。那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窦老师道出了颇含人生哲理的四条建议:改变态度、享受过程、活在当下、学会感恩。

  《玫瑰与教育》让我深深懂得了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要以情动人,以自己的火点燃学生,让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生活品质提升的`过程。

  在教学中,能成为骄人玫瑰的毕竟是少数,但只要我们善于自我“浇灌”,善于自我“反思”,我相信我们也一样能够激情绽放,留一缕芬芳在教育的这片园地里!让我们都来做一朵绽放在那校园里的玫瑰吧!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3

  走近窦桂梅的课堂,她朴实、细腻、清新的语文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走进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老朋友在促膝交谈,朴实的语言如涓涓细流进入干涸的心田,亲切自然,娓娓道来,令我不忍放下,常常跟着她优美的语言走进她的思想领域中。

  “我们萧潇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沉默?我不过是一朵花。”是的,我只是一朵小花,带着一丝芬芳,和着风和雨,我却执着地孕育着,盛开着,以最大的努力回报春天。这是《玫瑰与教育》这本书的卷首语,读罢令人心动。除了序之外,这本书有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写了作者的教学随感反思并就学生和自己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与朋友的交流等。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所感;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见闻,并对*和日本教育的进行了对比而产生了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博览群书的读后感。

  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着不仅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了窦桂梅老师的爽朗而热情的笑貌!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去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诗意的语言,真切而热情,文如其人。

  “当我开始真正写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文字是那么笨拙,有时心里的感受很强烈,可倾吐出来的文字去很“蹩脚”。往往不自觉地把别人的一些话,当成自己文章中的内容。后来读到鲁讯称自己的文字是“硬写”出来的,心里这才颇感安慰;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漫长的、艰苦的修炼。”读到窦老师书中的这些话,我感到强烈的惊喜。总是给自己寻找懒于写字的理由,即使话在嘴边,也懒得下笔,久而久之,想再表达,已经难以入手。想想文人书豪的鲁讯和特级教师的窦桂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这个*凡的人呢?窦老师的这段话给了我极大的鼓励。

  书中有篇文章《心中盛满阳光》,文章里的每个字都能触动自己的心,不忍割舍就全部抄写到读书笔记中永远保留着。开头是这样的,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变化魔鬼,你就在制造地狱;如果你把周围地人群变成天使,你就在营造天堂。好花要有好心情赏,有好的心情才能欣赏到好的风光。你的内心如果是一团火,你就能释放出光和热。因此,面对教育的系列让人不满的现象,面对自己的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我们要从中寻找阳光、快乐的地方——根系教育的土壤,是理想滚烫于心,紧贴地面行走,激情向上生长。如新课程改革在给我们带来了契机的同时,也随之会伴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们肯定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出现许多新矛盾。需要我们所有的探索者手牵手,朝前走。“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总之,我喜欢窦老师的书,它引领我渐渐走进理想的课堂,走进教育的春天;我喜欢她的人,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宽厚仁慈,对教育不懈地追求,佩服之余,唯有感慨。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4

  当在同事那里看到这本书时,名字很吸引我。为什么浪漫的象征“玫瑰”,和在别人眼里严肃的职业“教育”,联系到一起的呢?好奇的拿起它,却怎么也不能放下,被它深深地打动了。心灵鸡汤不过如此吧!

  在书的封面有这样一段小字:“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花。是的,我只不过是一朵小花,带着一丝芬芳,和着风和雨,我却执着地孕育着,盛开着,以最大的努力回报春天。”

  除了自序“我在成长,我在写”之外,这本书有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写了作者的教学随感反思并就学生和自己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与朋友的交流等。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所感;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见闻,并对*和日本教育的进行了对比而产生了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博览群书的读后感。

  书中有篇文章《心中盛满阳光》,文章里的.每个字都能触动自己的心,不忍割舍就全部抄写到读书笔记中永远保留着。开头是这样的,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变化魔鬼,你就在制造地狱;如果你把周围地人群变成天使,你就在营造天堂。

  好花要有好心情赏,有好的心情才能欣赏到好的风光。你的内心如果是一团火,你就能释放出光和热。因此,面对教育的系列让人不满的现象,面对自己的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我们要从中寻找阳光、快乐的地方——根系教育的土壤,理想滚烫于心,紧贴地面行走,激—情向上生长。退去浮华留下*实。让我们踏实前进,留下深深的足迹。

  如新课程改革在给我们带来了契机的同时,也随之会伴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们肯定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出现许多新矛盾。需要我们所有的探索者手牵手,朝前走。“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懂得关怀,获得朋友;懂得开心,获得轻松;懂得遗忘,获得自由——就能是你心中盛满阳光。愿你我的心中都如窦老师所写,在彼此的心中盛满阳光。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5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

  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

  使穿枝拂叶的行人,

  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

  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在教育的路上,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让一路充满花香,让一路充满爱。这是我读完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后最直接的感受。窦老师的文字*易、近人,好似一位友人在聊天,在看似不经意间,我们却能收获很多……

  本书分为四部分,读者可从她的成长中感受到高雅的清淡与忧患,并随她走进听说读写的背后,聆听关于语文教学的真知灼见,伴着她的行踪,管窥一下日本的教育状况,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领略一道道文化风景,真的让人心潮澎湃。

  当我读了《小红花的背后》我的心为之一颤,我们的课堂也曾出现此类现象,课堂上部分孩子失望、期盼的眼神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40分钟的课堂,教师的提问,同学们高高举起小手,有的甚至用口帮忙:老师,我……老师或许叫起前排的,或许叫到成绩差的,或许叫到好的,总会有部分学生没有机会。有些个成绩中等,又默默无闻者,大概一学期都得不到几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吧,可往往他们却是最需要鼓励的。

  课堂学习不是竞技比赛,没有谁是失败者,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和抚慰。那些表现不积极的更应得到鼓励,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老师用温暖、公正的心去鼓励他们。正如窦老师所言:我们如果用形形色色的小红花娇纵一部分学生,同时会伤害一些无辜的学生。我们要时刻铭记:尊重学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

  让爱的阳光滋润每一朵小花!

  在《心中盛满阳光》一文中,她提到了境由心生。她说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变成魔鬼,你就在制造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变成天使,你就在营造天堂。确实,面对每日繁杂的事务,面对孩子不经意间制造的麻烦,面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面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不满现象,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不能改变这一切,我们只能换个角度想问题,从中过滤出一些快乐的因子,让阳光洒到疲惫不堪的心灵边角。人与人之间的心情是会传染的,当你带着埋怨工作时,你的学生能得到爱的滋润吗?

  教师在赠人玫瑰的同时,还要手留余香,即自我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读书、实践、反思,只有从内心深处实现高自我的教师,才会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才能对从事的专业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从而表现出对专业当仁不让的信心,这无疑会给学生带来更为积极有益的,甚至是一生的影响。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既是作教师的一种收获,也是作教师的一种职责。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阵热情的掌声,一次善意的举动……这都是在播撒着教师们的爱。对于教师们可能只是举手投足的瞬间,但是不经意之间,你可能在孩子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6

  放假前走进图书室,在一排排严肃而略显厚重的教学著作面前,《玫瑰与教育》显得如此不同,为什么浪漫的象征“玫瑰”,与我眼里严肃的职业“教育”,联系到一起呢?好奇的拿起它,却怎么也不能放下。

  这本书有四辑:

  第一辑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第二辑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写出了作者的多篇读后随笔,书籍点评。扪心自问,自己总以时间少、工作紧为由,研读过几本教育专著,认真伏写过几篇有价值的文章?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无知。潜心读书,细细想来真是一件好事。

  有特色的教师容易被学生记住。但是现在大部分教师没有特色。究其原因,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家长、学生的压力导致教师缺少一个宽容、宽松的环境,令教师们不敢去尝试建立自己的风格,只能围着分数棒转,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尤其是年轻教师,他们的成长与培育风格的大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他们的专业水*刚刚成长,就要面对学生是否接受、领导是否肯定、同行是否理解的问题;如果参加比赛,还要面对评委老师们能否首肯的问题。而目前的评委们,可能会出于对新风格的把握不定,或自身水*的局限,或为了规避风险,一般要求中规中矩、有板有眼。评委们只是按照时尚的理念或个人的.印象给授课教师打分,也不给授课教师任何申辩的机会,更全然不顾教师的个人特点。所以,在这种形势下,教师们很容易迷失自己、丧失自己,把自己当作体现某种理念的工具。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记录了她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活生生的记录她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这都让我们觉得他是那么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呀。

  走进《玫瑰与教育》,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育人生的塑造,更多的则是感受到窦老师的独立思考、独家发现和独特表达等个性特征的彰显。这本书中我想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读书”二字。“读书—思考—实践”是这个时代的老师应当静下心来要做的一件事,这也是要成为一个有专业尊重的教师的必由之路,作为学生要读书,作为教师更要读书,我理解学生读书贵在培养兴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即可。教师多读专业书籍固然是应当的,但更应当多读一些名著、专著等等,“修身养性、净化心灵”不敢说!但多多少少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的爱好。从窦老师的这本书中我理解,教师应当是要培养读书的习惯的。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7

  一天我无意间在于洁老师的桌子上看到了这本书---《玫瑰与教育》,一开始是书的名字吸引了我,再看作者既然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窦桂梅老师。她不仅是清华附小的副校长,还是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十杰教师提名。我心想她身上围绕着这么多光环,书里一定写的都是些大道理,可翻开阅读了几页发现真是文如其人,别具一格的标题,富有个性的话语,独特而鲜活的思想,使人不忍释卷。

  窦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书中写的都是她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和感想,从书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朴、自然的人格魅力,心中盛满阳光,怀着一颗感恩心为人处事的窦老师。这本书中,窦桂梅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

  在字里行间,我强烈地感觉到了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快乐的,她的这种快乐溢于言表,感染着我.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堂课不难,通过磨练上堂好课也不是很难,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上课的老师都是快乐的.窦桂梅老师的快乐是一种单纯而高尚的快乐,一种在*凡中演绎精彩的快乐,一种生命与童年相约的快乐,是一种缘于对教育工作,对学生真诚的爱的快乐.窦老师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与孩子们在一起,心情就会变得像蓝天一样纯净."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容易,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不断制造意外的的孩子,厌烦的情绪总会爬上心头,这种厌烦就是因为我们还没能完全把自己的爱浸透到孩子们的骨子里.

  在《心中盛满阳光》一文中,她提到了"境由心生".她说"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变成魔鬼,你就在制造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变成天使,你就在营造天堂."确实,面对每日繁杂的事务,面对孩子不经意间制造的麻烦,面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面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不满现象,我们能做什么呢 我们不能改变这一切,我们只能换个角度想问题,从中过滤出一些快乐的因子,让阳光洒射到疲惫不堪的心灵边角.

  窦桂梅,如此多娇的一个女人,接近她,就会被她激情的阳光和思想的空气紧紧包围,接近她,我希望我能沾染些许玫瑰的芳香……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8

  读完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全书,掩卷沉思,这本书给我留下许多深刻的印象和感触——

  自序《我在成长,我在写》中告诉我们:“要立足课堂……并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心得。”随时随地地记录,就意味着要随时随地地思考,思考我们的教育生活,思考我们的人生。

  我从一年级开始,课堂上经常奖励学生小红花,五角星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墙壁上一串串小红花、一排排小红旗,对于那些榜上有名的孩子来说是荣耀的记录,对于那些榜上无名的孩子来说难看的记录。课堂学习不是竞技比赛,没有谁是失败者,每一个学生都是需要鼓励和抚慰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期待我们用温暖、公正的心去鼓励的孩子,我们没有权利用*世界的胜败、积极或不积极之类的原则去约束他们和评价他们,相反,我们要做的是激起每一个学生对学习和未来的热情,激起他们对荣誉的尊重。

  同时书中窦老师毫不吝啬地道出了颇含人生哲理的四条建议:

  一是改变态度。“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啊,“再伟大的人物,历史也不能为你折腰”,重要的是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自己只是“沧海一粟”,只是繁花盛叶中弱不禁风的一叶草儿,理性做事,理性做人是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

  二是享受过程。“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是出生,右边是死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要学会享受这个过程——无论是精彩还是糟糕。”窦老师的这句话说得多好!每一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人生过程,有风景如画,也有的残页败笔;有繁花似锦,也有落叶纷飞;有春华秋实,也有杂草枯荣……只要我们仔细品尝,品出它的意义,即便过程有些艰辛,即便其间会遭遇痛苦,我们就会感到不枉到世上走一遭。

  三是活在当下。“要相信每一个时刻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最好的,要相信自己的生命正以最好的方式展开。”这句话,听起来有几分禅意,但如果真具备了这样的心态,人生的快乐便是无处不在了,知足长乐嘛!

  四是学会感恩。“怀着爱心吃菜,胜过怀着恨吃牛肉。”这是西方的一句格言,朴实中却道出了幸福的本质意义。我一直认为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源于每个人心底的一种暖暖的感觉!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9

  暑假伊始阅读了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通过阅读,使我对自己的工作也进行了反思。

  她的这本《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该书主要为四部分,第一辑是她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是一种清淡与忧患的完美结合。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这点给读者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而我沐浴在玫瑰清新婉约的文风里,体味着玫瑰繁富精到的旁征博引,把玩着玫瑰漂亮精致的文字,幸福着玫瑰“幸福的感觉”,“沉醉不知归处”成了自己最好的选择。

  当然同样身为教师的我也在认真阅读完此书后,开始了严肃的思考。时代在不断变化着,我们所谓的课堂学习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竞技比赛,我们不该过于太死板。课堂里没有谁是真正的失败者,所有的.学生都是需要鼓励和抚慰的。尤其那些通常在老师眼里不积极的学生更应该得到鼓励,这些不起眼的鼓励也许会转折很多人的人生。我们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期待我们用温暖、公正的心去鼓励的学生。我们没有权利用*世界的胜败、积极或不积极之类冷血原则去约束他们和评价他们,相反,我们要做的是激起每一个学生对学习和未来的热情,激起他们对荣誉的尊重。给他们一颗美好的心去看待他们所要面对的路。正如窦老师所言:我们如果用形形色色的小红花娇纵一部分学生,同时会伤害一些无辜的学生。我们要时刻铭记:尊重学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

  《玫瑰与教育》一书最后一页,窦桂梅引用狄金森的一句诗:“跳着舞过黯淡的日子,让我飞翔的是一本书。”因为她的《玫瑰与教育》,我想把这句诗改写一下:跳着舞过*凡的日子,让我走进玫瑰的理想教育之园。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0

  这个假期,我怀着对名师的崇敬,读完了窦桂梅老师写的《玫瑰与教育》,乍看题目,还以为是教育教学理论,其实不然,这是窦老师*时的一些杂感,有的是写在网上的一些随笔,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与教育有关的,有的是她自己的读后感。读完这本书,好象更了解她了,书中对我最有益的莫过于她有关教学的感受,她的一些思维的火花也引起了我对自己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就是窦桂梅老师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缓缓流淌出的是慈母对女儿的疼爱;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领导对下属的期待;智者对朋友的友爱。读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朋友谈心,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

  积极实践,勤于积累。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窦桂梅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桂梅老师的自觉行为。她的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这话一点都不错,我认为,这门艺术的关键就是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而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掌握这门艺术的诀窍,更重要的是掌握爱的艺术。

  有些老师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好话听不进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没良心;也有些老师总是常常以“我是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计较。于是就出现了不问青红皂白的斥责,甚至打骂学生的现象,其实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的话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我的“爱”是否能被学生欣然接受。其实,这是教师情感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缺乏了“爱”,更缺乏了“爱”的艺术性。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学生调皮、不听话时,我们就对他们严加管教,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动辄批评,甚至有时大发雷霆。很快,学生确实“老实”了,也许我们还会暗暗自喜,但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学生只是迫于你的权威,嘴巴不敢说,内心却不服气。 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从爱出发,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心底里关心爱护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付出百倍的耐心、细心和同情心,这样,许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作为老师,我认为,对学生要从心底里拿出全部的爱心,爱得质朴,爱得自然,但是,这还是不够的,要想使爱独具魅力,还必须顺应童心,别具匠心,震撼人心,讲求爱的艺术。我想,这才是我们毕生所追求的东西。

  有这样的名师,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钦佩窦桂梅老师的同时,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就应该学习她的教学方法和精神,从她的身上得到对我的身心和教学工作有利的东西。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在她的眼里,教育本身就是开不败的玫瑰花。

  在教学中,能成为骄人玫瑰的毕竟是少数,但只要我们善于自我“浇灌”,善于自我“反思”,我相信我们也一样能够激情绽放,留一缕芬芳在教育的这片园地里!让我们都来做一朵绽放在那校园里的玫瑰吧!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1

  我一直不是很喜欢读大部头的书,特别是说理性的,更是不愿意读。但自从调入四小接手一年级以来,我在教学中遇到了种种的问题,心中的疑惑迫使我去寻找这迷茫中的突破口,带着求知的心态读完了这本书,这本书犹如一盏导航灯,引领我走出教育的误区。

  《玫瑰与教育》是窦桂梅名师的经典著作之一。窦老师经常这样激烈自己:生命的能量释放就好比开花,意志是根。这本书一共有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博览群书的读后感。

  在书的封面有这样一段小字:“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花。是的,我只不过是一朵小花,带着一丝芬芳,和着风和雨,我却执着地孕育着,盛开着,以最大的努力回报春天。”我们的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呢,作为一名教师,不过是一朵不被人关注的小花,教师的成就被关注的几率何尝的小呢?但是我们仍然要孕育,仍然要盛开,因为我们工作的意义不在于自己获得了多少,而在于你给予了别人多少。

  通过读《玫瑰与教育》我懂得了教师存在的意义,教师要做“内生”型的教师,坚持不间断的读书,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读的书多了,在用到时就不会觉得手足无措,教学质量自然就提高了。不管这种提高是否得到关注,但自我的心境提高了,教学就不再是乏味的,百无聊赖的工作,而我们变成了那散发着迷人芳香的玫瑰。

  窦老师还提到孩子的心灵需要教师悉心的呵护。“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为人师的底线。”每个孩子的心都是纯净透明的,作为老师不应该给任何一个孩子扣小帽子,贴小标签,因为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无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爱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不管他接受能力好还是坏,都要让孩子相信他是最出色的,让其所有的潜力在恰当的时机都能全部发挥,我们也就实现了教育的目的所在。

  窦老师讲到:“把*凡的事做好就不*凡了,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了。”

  教师是最*凡不过的岗位,但是我们极少将这一*凡的职业做到极致。在窦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从教者走过的艰辛的成长道路;看到了一个教师心中永不言败为着理想执著追求的坚定信念;看到了一个普通的从教者的不普通之处。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奕窦老师的这种心态来工作,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成为不*凡的教师。我们之所以*凡,是因为我们自认*凡,如果我们抱有一颗*常心,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那么我们所付出的就是最伟大的事业。

  书中,窦老师还强调要正确看待学生的成绩。孩子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有一样东西比成绩还要重要,那就是品质。现在,全国上下都提倡孩子学习国学文化,利用古文的背诵来陶冶学生的身心,使其具备*传统的优秀品质。不得不说,孩子由于环境及早期教育的不同,在学习能力上存在着差异,这就致使学生的成绩也千差万别。但是作为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成绩,对于后进生我们应该摘除眼镜看待他们,多鼓励、多关心他们,让他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我觉得挽救一个后进生比培养是个优等生还要重要。

  读完这本书后,心中所有的苦闷都已经烟消云散了。孩子的调皮,上课的随意也需要得到尊重。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正是他们童真童趣的完美体现。作为教师应该悉心地引导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而传统的训斥对于这群“被夸奖”惯了的孩子是没有作用的。老师真心的付出定会得到孩子的认可,老师的身教胜于言教。作为教师,一丝不苟的做事,无形之中也会引导孩子。相信我会与我的这群孩子们相处的越来越好。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2

  这个假期,我怀着对名师的崇敬,读完了窦老师写的《玫瑰与教育》,乍看题目,还以为是教育教学理论,其实不然,这是窦老师*时的一些杂感,有的是写在网上的一些随笔,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与教育有关的,有的是她自己的读后感。读完这本书,好象更了解她了,书中对我最有益的莫过于她有关教学的感受,她的一些思维的火花也引起了我对自己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就是窦老师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缓缓流淌出的是慈母对女儿的疼爱;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领导对下属的期待;智者对朋友的友爱。读窦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朋友谈心,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

  积极实践,勤于积累。窦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窦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老师的自觉行为。她的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这话一点都不错,我认为,这门艺术的关键就是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而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掌握这门艺术的诀窍,更重要的是掌握爱的艺术。

  有些老师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好话听不进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没良心;也有些老师总是常常以“我是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计较。于是就出现了不问青红皂白的斥责,甚至打骂学生的现象,其实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的话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我的“爱”是否能被学生欣然接受。其实,这是教师情感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缺乏了“爱”,更缺乏了“爱”的艺术性。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学生调皮、不听话时,我们就对他们严加管教,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动辄批评,甚至有时大发雷霆。很快,学生确实“老实”了,也许我们还会暗暗自喜,但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学生只是迫于你的权威,嘴巴不敢说,内心却不服气。 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从爱出发,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心底里关心爱护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付出百倍的耐心、细心和同情心,这样,许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作为老师,我认为,对学生要从心底里拿出全部的爱心,爱得质朴,爱得自然,但是,这还是不够的,要想使爱独具魅力,还必须顺应童心,别具匠心,震撼人心,讲求爱的艺术。我想,这才是我们毕生所追求的东西。

  有这样的名师,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钦佩窦老师的同时,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就应该学习她的教学方法和精神,从她的身上得到对我的身心和教学工作有利的东西。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在她的眼里,教育本身就是开不败的玫瑰花。

  在教学中,能成为骄人玫瑰的毕竟是少数,但只要我们善于自我“浇灌”,善于自我“反思”,我相信我们也一样能够激情绽放,留一缕芬芳在教育的这片园地里!让我们都来做一朵绽放在那校园里的玫瑰吧!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3

  本学期一直坚持阅读跟自己的教学工作有关的理论书籍,当我第一次看到《玫瑰与 教育》的时候,仅仅是书名都令我觉得眼前一亮,再看作者窦桂梅,更加确认这本书确 实值得一读。我曾经在网上看过窦老师的多节语文课, 非常喜欢她的课,她的课堂激 情涌动,活力四射,全情投入。读完此书,使我又认识了一个全新的窦老师。不仅充满 激情,更对教育教学有着独特的理解,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字里行间都体现着她对语文 教育教学的执着追求。

  在书中,窦老师向我们阐述了怎样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怎样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 人,怎样做一个爱读书的人等等。这些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都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书 中,窦老师毫无保留地向读者道出了蕴含人生哲理的四条建议:

  1、改变态度。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我 们也知道大多数事情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事情,但是可以改变对 这件事情的态度。的确,在大千世界的茫茫人海里有形形色色的.人,教师只是其中很小 的一分子,但是,就是这一分子,肩上也担负着重大的责任,他(她)可能关系着几百甚 至几千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但是,有的教师很喜欢忽视自己,看低自己,他们把太多的 时间和精力花在和别人攀比上,工资、名誉、地位……结果弄得身心疲惫。还有的教师 ,他们十分地珍爱自己的工作,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在教学中遇到事情冷静、及 时地处理,妥善地解决各种问题,并且常常地反思总结,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 他们的面前,出现的将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大道。

  2、享受过程。窦老师说得多贴切:“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是出生,右边是死亡,我 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都是与众不同的,有一帆风顺,如行 云流水般的;有崎岖不*,有风有浪的。不同的人生造就不同的人,相同的是,我们的 人生都只是一个短短的过程。仔细地想一下,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走的路是五彩缤纷的 ,我们培育的祖国的花朵,与花朵相伴的日子,能不美吗?

  3、活在当下。心态决定一切。一个人拥有了积极良好的心态,什么事情都做得好,什 么困难都能克服。反之,一味地抱怨和不知足,会让自己的心灵朝畸形方向发展。而要 成为一名跟上时代步伐的小学教师,后者的做法是完全不可取的。让我们尝试做一个拥 有阳光心态的好老师,好好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和同行。

  4、学会感恩。感恩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我相信:懂得感恩的人,他同时也是 一个经常施恩于别人的人。他们也一定是幸福的人。有些人,千方百计地在寻找幸福, 殊不知,幸福就在他们的身边。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自己学会感恩,同时也要 让学生学会感恩。

  在《玫瑰与教育》这本书中并没有参杂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写的都是窦老师教学生 活中的一些随笔和感想,透露出的是她对教育教学事业的热爱。从中看到了她那淳朴、 自然、真挚的人格魅力,不难感觉到窦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心中充满阳光,并且永远都怀 着一颗感恩心为人处事的人。

  《玫瑰与教育》让我深深懂得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创设宽阔的思维和精 神空间,同时还要以情动人,以自己的饱满的情感去感动学生,让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 注和丰富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提升的过程。

  当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傲人的玫瑰的,但只要我们善于自我 汲取营养,善于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我相信我们也一样能够激情绽放, 在教育的这片园地里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缕芳香!

  最后还是套用窦桂梅老师的话结尾: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孩子,每一个 灵魂无论其智力高下,都应得到尊重、得到温暖的照耀,从而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生 长出鲜艳的花朵而不是阴暗角落里的毒蘑菇。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 孩子的心!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4

  《玫瑰与教育》是窦桂梅教师的教育随笔集。这本*录了她最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和其他一些书籍相比它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理念论述,而是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进取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刚拿到这本书,就对书名感到好奇,读来原先玫瑰是她在“教育在线”的“小学教育论坛”的网名,是桂梅颠倒过来的同音“玫瑰”。她说:“作家冰心只钟情于玫瑰,冰心老人认为玫瑰有刺,那是风骨,玫瑰的芳香艳丽就是冠艳群芳。”“此刻,我已用玫瑰的含义要求自我——像‘6朵’玫瑰那样对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谅’;像‘8朵’玫瑰那样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关怀及鼓励’我的人;像‘19朵’玫瑰那样学会在现实中‘忍耐与期待’;像‘20朵’玫瑰那样,‘一颗赤诚的心’对待自我的人生;像红玫瑰代表的那样,对教学付出热情和真爱;像黄玫瑰代表的那样珍重自我,祝福别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样,感受心灵的真实和独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纯洁一样,一辈子拥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温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蓝玫瑰的善良……爱事业如同热爱我的生命一样。我晓得,要把个人的生命融入教育的使命。”由此可见窦桂梅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之情,我不禁为她的满腔激情而动容。

  为了自我能像“冰心玫瑰”那样绚丽和高贵,她一路拼搏,一路汗水。一个吉林师范的中师生,先从吉林一实验小学,再到北京,并且当上了北京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其间受到过国家政治局常委的接见,参加过国家教育报告团,出版了不少教育专著,这些成就肯定包含着她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对她的付出的汇报。从她对自我的成长和成名的描述,虽有被“逼”之感,但更多的是自我在坚持自我的教育梦想后,所做的许多工作是很令人佩服的。

  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者不仅仅听见声音,并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了窦桂梅的爽朗而热情的笑貌!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也阅读,并用笔促进自我的思考——这是促使自我成长的科学途径。”“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诗意的语言,真切而热情,文如其人。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这是窦教师所喜欢吟诵的诗句。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字里行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文学的爱好,并时常有意识地扮演着“拉近朋友、学生亲近母语、亲近书籍”的主角。更让人感动的是:她此举目的竟是“让人在亲近文字的脚步里抓到爱。”

  品味这朵这芬芳的玫瑰,她为我们每一个热爱教育、献身于教育的人做出了做好的榜样。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5

  几年前,为了找几本书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我去了趟图书馆。那天收获颇多,我不仅发现了一套双语阅读书籍,能让我感受英语的魅力和体验英语的快乐,而且在一排教育著作前,我还惊喜地发现了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乍一看题目,我就非常好奇,象征浪漫的玫瑰怎么与严肃的教育联系在一起呢?最近,我又想起了这本书,于是我又去了一趟图书馆,借到了此书,再次好好地品读。

  读窦桂梅老师的书,就像在读她这个人。从《玫瑰与教育》这本书里,我们一样可以看到她的幽默与风趣,她的鲜明个性和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她确实就是那香飘万里的“玫瑰”。“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小花。”她认为自己是一朵小花,只是那么一朵带着一丝芬芳的小花,在风雨中执着的盛开着,以最大的努力回报春天。

  本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清淡与忧患。写了她的教学反思和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在这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等。第二个部分主要写了她在语文教学中的所做所想。第三个部分写了她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是对比*和日本教育的不同所引发的深刻的体会。最后一个部分写了她博览群书的读后感。

  从窦老师真实质朴的语言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她对教育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的快乐。这一点从第一次观摩她的课的时候我就深刻地感受到了,她的快乐感染着每一个人,每一位学生都深深地被她吸引,在欢笑中学到知识。她也曾在日日夜夜不停地拼搏与奋斗。她的成功源于她的勤奋,她的执着与坚强。因为她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窦老师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与孩子们在一起,心情就会变得像蓝天一样纯净。”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容易,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不断制造意外的孩子,厌烦的情绪总会有,这种厌烦就是因为我们还没能完全把自己的爱浸透到孩子们的骨子里。

  “境由心生”是窦老师在《心中盛满阳光》一文中提到的,都知道每天面对繁杂的事务,孩子不经意间制造的麻烦,面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还有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不满现象,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不能改变这一切,我们只能换个角度想问题,也就是窦老师总结出的四条人生哲理:一是改变态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如意,我总是会想怎么是这个样子的,怎么不能像我想像的那样去发展的?这样真的很累,就好像和人相处,很多事情也不是像自己心中所想的那样,我们改变不了别人,改变不了事情,我们只能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事情的态度。当然也不要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很无奈,其实这样挺好的,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快乐的因素,做什么心态最重要。二是享受过程。“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是出生,右边是死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要学会享受这个过程——无论是精彩还是糟糕。”看到这句话很有感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要走,都有自己不同的未来。谁说只有读大学才有出息了?谁说赚到大钱就是本事了?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无论是繁花似锦还是落叶纷飞,都要细细地品味,活出自己的精彩。三是活在当下。这句话很熟悉,老师们经常会说,就好像知足常乐,就好像那个称自己是船长的老师——MrKitin所说:及时行乐。四是学会感恩。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就可以得到很多快乐,正如我们改变态度的对面对人生一样。学会感恩,即是拥有幸福。

  身处教师这个岗位,有很多事情会不尽人意,教学中也会存在很多的不足。在读了《小红花的背后》一文之后,我陷入了沉思。我在课堂上和学生日常行为上都给学生实行分数制,然后给他们奖励小星星。本来我想把这样一个表格直接挂在教室的墙上,现在我觉得这样可能很不好。它可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孩子,可也在同时伤害了一些孩子。那些贴满小星星的孩子感觉无比的骄傲,可对那些只有寥寥几颗星或近乎空白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造成自卑的因素。我们说学习上没有失败者,只要付出努力了,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没有一个真正不想学习的孩子,做为老师我们不可以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可以鄙视任何一个孩子,我们要*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窦桂梅让我了解了激情与快乐,了解了对教育的热爱与真诚。我希望我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以像她一样成长为一朵绽放的玫瑰。让我的教育事业中充满芳香,充满爱。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6

  当尤老师抱着一摞书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玫瑰与教育》这本书的名字深深地吸引了我。为什么浪漫的象征“玫瑰”,和严肃的职业“教育”,联系到一起的呢?怀着疑惑,借来了这本书,好奇的翻开它,却被它深深地打动了,怎么也舍不得放下。

  玫瑰是窦桂梅老师的网名,《玫瑰与教育》写的是她取名“玫瑰”之后有关她和教育之间的故事,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当然,此书又不仅仅是谈教育,还谈友情、谈人生、谈读书,可谓一本杂书。对于我,一名语文教师有很大的帮助。捧读这本书,常常被窦桂梅老师的文字所吸引,被她的勤奋与才情所感动,被她坚持真教育的信念所折服。

  书中有一篇文章——《心中盛满阳光》,文章里的字字句句都能触动我的心弦,不忍割舍就摘抄下来永远保留着。开头是这样的: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变成魔鬼,你就在制造地狱;如果你把周围地人群变成天使,你就在营造天堂。是呀,好花要有好心情赏,有了好的心情才能看到美好的风光。你的内心如果是一团火,你就能释放出光和热。因此,面对教学工作中一系列让人不满的现象,我们要从中寻找阳光、快乐的地方,退去浮华,留下*实。让我们踏实前进,留下深深的足迹。

  书中还有一篇文章令我感触颇深,那就是《小红花的背后》。本文主要讲了课堂上物质奖励的利与弊,很多时候,看起来有利的做法,却在无形之中把学生的伤害。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一个漫不经心的表扬,会对一些孩子幼小心灵造成伤害;没想到一朵奖励的红花,会让一些孩子蒙上难以磨来的阴影;没想到一次不公正的评比,会在一些学生心中种下刻骨铭心的痛苦。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小红花不仅仅是对优秀者的奖励,同时也该是对那些暂时落后或者不积极学生的鼓舞。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孩子,每一个灵魂都需要得到尊重、等到温暖的照耀。我们应用快乐的心灵启迪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窦老师为榜样,做一个玫瑰般的人,对工作多一份用心,少一点牢骚,多一份爱心,少一点抱怨,把教学工作处理的有滋有味。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7

  本学期一直坚持阅读跟自己的教学工作有关的理论书籍,当我第一次看到《玫瑰与 教育》的时候,仅仅是书名都令我觉得眼前一亮,再看作者窦桂梅,更加确认这本书确 实值得一读。我曾经在网上看过窦老师的多节语文课, 非常喜欢她的课,她的课堂激 情涌动,活力四射,全情投入。读完此书,使我又认识了一个全新的窦老师。不仅充满 激情,更对教育教学有着独特的理解,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字里行间都体现着她对语文 教育教学的执着追求。

  在书中,窦老师向我们阐述了怎样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怎样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 人,怎样做一个爱读书的人等等。这些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都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书 中,窦老师毫无保留地向读者道出了蕴含人生哲理的四条建议:

  1、改变态度。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我 们也知道大多数事情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事情,但是可以改变对 这件事情的态度。的确,在大千世界的茫茫人海里有形形色色的人,教师只是其中很小 的一分子,但是,就是这一分子,肩上也担负着重大的责任,他(她)可能关系着几百甚 至几千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但是,有的教师很喜欢忽视自己,看低自己,他们把太多的 时间和精力花在和别人攀比上,工资、名誉、地位……结果弄得身心疲惫。还有的教师 ,他们十分地珍爱自己的工作,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在教学中遇到事情冷静、及 时地处理,妥善地解决各种问题,并且常常地反思总结,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 他们的面前,出现的将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大道。

  2、享受过程。窦老师说得多贴切:“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是出生,右边是死亡,我 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都是与众不同的,有一帆风顺,如行 云流水般的;有崎岖不*,有风有浪的。不同的人生造就不同的人,相同的是,我们的 人生都只是一个短短的过程。仔细地想一下,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走的路是五彩缤纷的 ,我们培育的祖国的花朵,与花朵相伴的日子,能不美吗?

  3、活在当下。心态决定一切。一个人拥有了积极良好的心态,什么事情都做得好,什 么困难都能克服。反之,一味地抱怨和不知足,会让自己的心灵朝畸形方向发展。而要 成为一名跟上时代步伐的小学教师,后者的做法是完全不可取的。让我们尝试做一个拥 有阳光心态的好老师,好好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和同行。

  4、学会感恩。感恩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我相信:懂得感恩的人,他同时也是 一个经常施恩于别人的人。他们也一定是幸福的人。有些人,千方百计地在寻找幸福, 殊不知,幸福就在他们的身边。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自己学会感恩,同时也要 让学生学会感恩。

  在《玫瑰与教育》这本书中并没有参杂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写的都是窦老师教学生 活中的一些随笔和感想,透露出的是她对教育教学事业的热爱。从中看到了她那淳朴、 自然、真挚的人格魅力,不难感觉到窦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心中充满阳光,并且永远都怀 着一颗感恩心为人处事的人。

  《玫瑰与教育》让我深深懂得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创设宽阔的思维和精 神空间,同时还要以情动人,以自己的饱满的情感去感动学生,让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 注和丰富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提升的过程。

  当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傲人的玫瑰的,但只要我们善于自我 汲取营养,善于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我相信我们也一样能够激情绽放, 在教育的这片园地里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缕芳香!

  最后还是套用窦桂梅老师的话结尾: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孩子,每一个 灵魂无论其智力高下,都应得到尊重、得到温暖的照耀,从而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生 长出鲜艳的花朵而不是阴暗角落里的毒蘑菇。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 孩子的心!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8

  暑假伊始,我在朋友那看到了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这本书,一见这本书我就被其深深吸引,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在书的封面有这样一段小字:“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花。是的,我只不过是一朵小花,带着一丝芬芳,和着风和雨,我却执着地孕育着,盛开着,以最大的努力回报春天。”

  除了自序“我在成长,我在写”之外,这本书有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 ”写了作者的教学随感反思,就学生和自己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与朋友的交流等。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中的所做、所想、所感;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见闻,并对*和日本教育的进行了对比而产生了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博览群书的读后感。

  我读到开篇的《小红花的背后》一文时,不觉想到了自己的课堂:我教低年级语文时,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一贯运用的方式方法。因为这些小红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但在这样的课堂常常会听到低声的叹息“又没有叫我!”正如文中所描述这样的花儿并没有开放在每位学生的心中,但短时间照顾到班上的所有学生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时间短还要完成学习任务。课堂评价到底怎样做?使我陷入迷茫境地。在工作中我会通过各种方式尽量照顾到每位学生,无奈班内50多个学生,有的如果积极回答而不叫又会打击他的积极性,头疼!

  作为教师我们要找好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责任。现代教育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有整体的育人观念:一流的教师是教人的;二流的教师是教书的。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召,永远胜于其他形式。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要求我“用爱心和童心关爱学生;用真心和诚心对待同事;用热心和专心对待工作;用*和心态和健康心理对待人生”,用教育的智慧成就智慧的教育,勤学博采善思敢行,人人争做“智慧型教师”。要有“以校为家”的意识,经常地追问,自己的工作言行是否辱没了、学校。所以,我们的老师要有鲜明的个性、有底蕴、有智慧、有魅力、有口碑等等。一心学校的教师站出来是应该有特殊的气质和才情的。各人做好各人的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人人恪尽职守、各负其责。我们要把“学校发展,人人有责”细化为“学校发展,我的责任;学生发展,我的责任;自我发展,我的责任。

  愿你我的心中都如窦老师所写,在彼此的心中盛满阳光。 珍惜拥有的幸福,奉献自己的爱心,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9

  放假前走进图书室,在一排排严肃而略显厚重的教学著作面前,《玫瑰与教育》显得如此不同,为什么浪漫的象征“玫瑰”,与我眼里严肃的职业“教育”,联系到一起呢?好奇的拿起它,却怎么也不能放下。

  这本书有四辑:

  第一辑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第二辑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写出了作者的多篇读后随笔,书籍点评。扪心自问,自己总以时间少、工作紧为由,研读过几本教育专著,认真伏写过几篇有价值的文章?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无知。潜心读书,细细想来真是一件好事。

  有特色的教师容易被学生记住。但是现在大部分教师没有特色。究其原因,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家长、学生的压力导致教师缺少一个宽容、宽松的环境,令教师们不敢去尝试建立自己的风格,只能围着分数棒转,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尤其是年轻教师,他们的成长与培育风格的大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他们的专业水*刚刚成长,就要面对学生是否接受、领导是否肯定、同行是否理解的问题;如果参加比赛,还要面对评委老师们能否首肯的问题。而目前的评委们,可能会出于对新风格的把握不定,或自身水*的局限,或为了规避风险,一般要求中规中矩、有板有眼。评委们只是按照时尚的理念或个人的印象给授课教师打分,也不给授课教师任何申辩的机会,更全然不顾教师的个人特点。所以,在这种形势下,教师们很容易迷失自己、丧失自己,把自己当作体现某种理念的工具。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记录了她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活生生的记录她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这都让我们觉得他是那么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呀。

  走进《玫瑰与教育》,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育人生的塑造,更多的则是感受到窦老师的独立思考、独家发现和独特表达等个性特征的彰显。这本书中我想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读书”二字。“读书—思考—实践”是这个时代的老师应当静下心来要做的一件事,这也是要成为一个有专业尊重的教师的必由之路,作为学生要读书,作为教师更要读书,我理解学生读书贵在培养兴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即可。教师多读专业书籍固然是应当的,但更应当多读一些名著、专著等等,“修身养性、净化心灵”不敢说!但多多少少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的爱好。从窦老师的这本书中我理解,教师应当是要培养读书的习惯的。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20

  这个假期,我怀着对名师的崇敬,读完了窦桂梅老师写的《玫瑰与教育》,乍看题目,还以为是教育教学理论,其实不然,这是窦老师*时的一些杂感,有的是写在网上的一些随笔,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与教育有关的,有的是她自己的读后感。读完这本书,好象更了解她了,书中对我最有益的莫过于她有关教学的感受,她的一些思维的火花也引起了我对自己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就是窦桂梅老师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缓缓流淌出的是慈母对女儿的疼爱;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领导对下属的期待;智者对朋友的友爱。读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朋友谈心,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

  积极实践,勤于积累。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窦桂梅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桂梅老师的自觉行为。她的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这话一点都不错,我认为,这门艺术的关键就是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而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掌握这门艺术的诀窍,更重要的是掌握爱的艺术。

  有些老师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好话听不进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没良心;也有些老师总是常常以“我是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计较。于是就出现了不问青红皂白的斥责,甚至打骂学生的现象,其实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的话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我的“爱”是否能被学生欣然接受。其实,这是教师情感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缺乏了“爱”,更缺乏了“爱”的艺术性。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学生调皮、不听话时,我们就对他们严加管教,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动辄批评,甚至有时大发雷霆。很快,学生确实“老实”了,也许我们还会暗暗自喜,但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学生只是迫于你的权威,嘴巴不敢说,内心却不服气。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从爱出发,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心底里关心爱护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付出百倍的耐心、细心和同情心,这样,许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作为老师,我认为,对学生要从心底里拿出全部的爱心,爱得质朴,爱得自然,但是,这还是不够的,要想使爱独具魅力,还必须顺应童心,别具匠心,震撼人心,讲求爱的艺术。我想,这才是我们毕生所追求的东西。

  有这样的名师,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钦佩窦桂梅老师的同时,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就应该学习她的教学方法和精神,从她的身上得到对我的身心和教学工作有利的东西。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在她的眼里,教育本身就是开不败的玫瑰花。

  在教学中,能成为骄人玫瑰的毕竟是少数,但只要我们善于自我“浇灌”,善于自我“反思”,我相信我们也一样能够激情绽放,留一缕芬芳在教育的这片园地里!让我们都来做一朵绽放在那校园里的玫瑰吧!

推荐访问:读后感 荟萃 玫瑰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荟萃20篇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500字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2000字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400字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