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教学设计--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供大家参考。
第 21 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Ⅰ、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上承接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下启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五四运动拉开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得知识分子走上了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的基础。中国共产党诞生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前景,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壮举。随后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Ⅱ、核心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
能够辩证分析“五四”爱国运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历史解释】
能够依据相关史料,探讨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内在联系,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史料实证】
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文字、影像等历史史料,认识五四运动的前因后果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
【时空观念】
依托时间轴和表格,感知五四运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家国情怀】
通过展现图片及材料,感受“五四精神”和“红船精神”的精髓,领会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执政能力,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必然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Ⅲ、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异同 Ⅳ、教学方法 采用设置情景、设疑解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情感。
Ⅴ、理念依据 新课改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促进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合作交流能力。逐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历史教学强调以学生为发展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在多样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Ⅵ、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歌曲)
师:同学们听到这首歌是中国共青团团歌,这首歌曲中“五四的火炬”指的是五四运动,百年前的青年
学生满怀爱国热忱,为了中国的公平正义,进行英勇抗争。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那段历史,学习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此将学生带入本课的历史情境中。
二、知识梳理
课标: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一)五四运动 教师大屏幕出示预习检测题:
(1)五四运动的背景 (2)五四运动的经过及结果
1.学生根据学案材料和结合教材回答第一问后,教师用在大屏幕表格展示背景:
国内: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②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③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国际:①美、日加紧侵略中国,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②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新的革命道路 ③直接原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并归纳做材料解析题的方法。
教师用大屏幕展示做材料题的阅读要领:
结合设问,理解材料
分析层次,寻找信息
联系书本,判断分析
材料为主,结合书本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预习能力。
通过学案上的史料培养论丛史出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过渡:巴黎和会上强权战胜了公理,中国遭遇严重外交失败,这引起了爱国青年的极大愤慨。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前,举行示威,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经历了两个阶段,请同学们展示预习成果,梳理五四运动的过程及结果,完成表格。
2. 五四运动的经过及结果 学生回答完成后展示表格
设计意图:运用表格归纳不仅可以使知识脉络清晰而且可以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概括化,方便记忆。培养学生有效提取教材信息和归纳概括能力,也可提升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过渡:1919 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具有划时代的革命运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具有的划时代意义呢?请同学根据教材,分析归纳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3.五四运动的性质 根据教材归纳概括分析 (1)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3)是一场传播新思想、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教师点拨:
(1)五四运动的“彻底性”五四运动并未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因此只能说五四运动取得阶段性胜利(或初步胜利),而不是取得了彻底胜利,五四运动的彻底性是对西方列强幻想彻底打消,是指其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
(2)社会革命是指参与群体广泛。
(3)思想启蒙运动是指它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宣传的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时代精神也称为五四精神。
通过视频同学们感悟“五四精神”。
过渡:百年前的青年学生把他们孤注一掷的热血和青春汇聚成一种精神,这就是五四精神。(播放视频)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不同的使命?作为当代的高中生我们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课堂让学生提出疑问,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引领点拨,启发学生思考,更易于学生的理解记忆。播放视频感悟“五四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加深理解,同时通过谈使命,谈做法以史为鉴,渗透家国情怀。
过渡:“五四精神”让我们内心热血澎湃,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五四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忘民族振兴,不忘人民幸福。我们要大声的说中国的未来有我,请祖国相信我们。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下面请同学回答一下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经过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口号
方式
结果
根据教材归纳概括分析 (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创造了条件 (3)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4)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设置引思:五四运动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我们如何理解和区分 新旧民主革命我们 PPT 出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和时间分界
小组探究,表格归纳得出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异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 就民主主义革命
不同点 领导阶级
指导基础
群众基础
革命结果
革命范畴 世界
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世界
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相同点 社会性质
革命性质
革命任务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总结归纳历史比较题的方法:
第一步,明确比较对象。首先明确要比较的是哪几项历史事物,然后明确要比较的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
第二步,确立比较角度。找准比较点是关键。
第三步,组织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掌握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分析概括比较结果,得出历史结论,同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过渡: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在工人阶级领导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给备受磨难的中国人带去了新希望。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本第二部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 1 、背景
教师用大屏幕出示材料:
材料:
第一,“五四”期间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共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进步期刊猛增 400 余种。为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第二,工人阶级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阶级基础。第三,五四运动培育了一批骨干,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组织基础。第四,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和促进下,陈独秀、李大钊率先在上海,北京建立起党组织,长沙、武汉、济南,广州以及旅欧旅日的留学生也先后建立起地区性的早期组织。
——邵维正《五四运动为中共创建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教师 PPT 展示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 国际基础:共产国际的帮助 组织基础:各地纷纷建立共产党组织 师: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中共一大的召开,阅读教材,自主完成表格 2 2 、中共 一大
教师强调:一大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当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们的革命任务主要是反帝反封建,在 1922 年召开的中国二大就把奋斗目标修改成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因此二大正确分析中共国情,制定的奋斗目标做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师:一条小船,不仅诞生了一个大党,也孕育了“红船精神”,下面我们来感悟“红船精神”,班级学习播音主持的同学准备了一段配乐诗朗诵为党的一百周年献礼。
“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设计意图:通过诗朗诵来体会“红船精神”,落实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师:“红船精神”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我们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必定做出丰功伟绩。同学们也结合你学过的历史与教材讨论一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 3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时间
地点
内容
(3)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4)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所学以及教材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归纳能力。
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教师出示图示,构建知识网,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方法点拨:两个子目: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中共共产党的诞生
两种方法:材料解析题和历史比较题的解题方法。
两种精神:“五四精神”和“红船精神”
小结 :这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两个问题,同时也学会了两种方法,材料解析题和历史比较题的解题方法,体会到了“五四精神”和“红船精神”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总结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而且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实现了富起来和强起来,今年也是恰逢建党 100 周年,我们同学们能不能切身感受到我们党的强大呢? 四、以史鉴今、学以致用
教师用大屏幕出示图片 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师:作为我们当代的有志青年,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作为切入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体会党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五、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教师用大屏幕出示课后作业:通过本课的学习,收集优秀青年共产党员的事迹分享给大家。
设计意图:课后及时对本课内容进行消化吸收,由此发挥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Ⅶ、效果预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宽松、民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他们的自主学习、合作能力将得到发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这也将有助于学生初步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