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桥》说课(两个课时)(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桥》说课 各位专家、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 12 课《桥》,该文为第四组第一课。
一、说材料: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走进小说”,语文要素是是在阅读教材中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与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本课在本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篇课文主要讲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事。这篇文章结构明析,条理清楚,语言流畅,文字优美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简洁生动,为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感染、语文素养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凭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上文推想课文有关词句的意思”,“能用普通话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等要求,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短句。
2.会写 8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课文两学时完成。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依据课标要求和本班学情,特拟定第一学时的教学目标:①会写 8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带生字的字词。②理清文章的顺序。③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④体会描写山洪肆虐、人们的慌乱及这样表达的特点。⑤读悟结合。
叶圣陶老先生说“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线索,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根据第一学时的目标要求,针对本单元训练的重点和课文实际,确定本学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多读课文描写山洪肆虐及人们的慌乱的句子,体悟这样描写的作用及表达上的特点,初步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教学难点是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二、说教法: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和阅读能力,为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但《桥》这一篇课文在表达上有明显的特点,题目含义深刻,环境、情节描写生动。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课教学选择了以下教学方法:1.整体阅读、理清思路法。2.精读、品读感悟法。3.感情悟读法。
4.情境创设法(是本课的辅助教学法)。5.合作探究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学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够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学情情况,采用灵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有常
而教学无常,在具体教学中还得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三、说学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做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而教师的教法实际上是对学生学法的参透与指导,所以这节课教学主要引导学生用以下方法学习:“精读感悟法”“感情悟读法”“朗读体会法”“自主探究法”“勾画圈点批注法”,让孩子们在“读、画、想、说、品”中完成课文的学习。
四、说教学流程 下面我就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的情况谈谈我这节课的预设:紧扣《语文课程标准》,围绕教学目标和文本,遵循“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念,关注“课堂的生成资源”下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归纳为 4 个步骤。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精读感悟,品味文本;4.延伸拓展,生成内化。遵循崔峦老师倡导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理念。意在教学学生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面就本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预设做个简要的叙述。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赞科夫说: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
在这里,我设置了两个问题:
①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有关“桥”的课文,课件播放。
②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桥》又会学习些什么内容呢?
这样通过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学生字新词,把你认为难读、难念的字考考你的同桌。
3.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点拨纠正易读错的字,写法上易混淆的字词。检查孩子读课文的情况,教师及时纠正。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这样自读自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1.自由读“雨大、 洪水汹猛”的段落,让学生感受雨大,洪水凶猛。
2.再读这一段,想想哪些词恰到好处的描写了雨大、洪水凶猛?用了哪些修辞。
3.朗诵这一段,读出洪水的肆虐,情况的危急,想想这样写的作用。
4.再读这段,感受人们的紧张。读出自己的感受。
5.小结收获,通过这节课学习,你们收获了什么,对下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期待? 四、延伸拓展,生成内化 1.体悟描写大雨的词句,能否用这些词句口头描述你见到的大雨情景。
2.练写生字。这样既是落实课标要求,又力求将学生的错别字消灭在萌芽阶段。已达到小学生能写一手规范汉字的目标。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板书要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领悟文章的情感。本节课的板书为:
1.课题 《桥》 2.突遇山洪
(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习谈话,提出学习任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洪水的到来及人们的慌乱,接下来课文是怎样描写老支书的? 二、品词析句,精读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学生读—想—画—议—品 2.让学生画出课文中令你感动的句段,读一读、谈一谈原因; 3.学生朗读,结合人物的情感,做到声情并茂; 4.学习结尾,抒发情感。结尾的戛然而止,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学生读中悟,悟中读,感受这样写法的好处。
5.理解题意,总结全文,生感情朗读课文。想一想、议一议,顺
学点拨。
三、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学生畅谈老汉的品质; 2.让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人谈感受。
四、阅读推荐,课外延伸 读一本好书,感受一段人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文章。
五、布置任务 1.熟读课文,背喜欢的段落。
2.预习课文。
六、谈板书设计 桥 桥→老支书 突遇山洪—疏导撤离—桥塌殉职—祭奠英灵
总之,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一堂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起点,教师尽可能让学生带着喜悦与满足离开课堂,怀着激情与好奇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真正实现教师从一个“灌输者”到一个“点拨者”,学生从一个“接受者”到“发现者”的转变。
推荐访问:课时 说课 两个 《桥》说课(两个课时) 桥的说课稿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