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理笔记」跌倒预防及应急处理(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护理笔记」跌倒的预防及应急处理 跌倒的定义 是指突发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
跌倒包括以下两类:
(1)从一个平面到另一个平面的跌落; (2)同一平面的跌倒。
跌倒的高危人群 1、最近一年曾有不明原因的跌倒史 2、意识障碍 3、视力障碍 4、活动障碍及肢体偏瘫 5、年龄大于等于 65 岁 6、体能虚弱(生活部分自理、长时间卧床的患者)
7、头晕、眩晕、体位性低血压 8、大小便失禁、需频繁上厕所(尿频、腹泻)
9、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安眠镇静药、降压利尿药、降糖药、止痛药)
10、住院中无家属或者其他人员陪伴 跌倒的危害性 1、软组织的损伤 2、骨折、脑出血甚至死亡 3、延长住院日期,增加住院费用 4、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及影响该医疗机构的信誉 跌倒的主要原因 病人及家属方面:
1、扶病人如厕时在门外等候,以致患者在卫生间跌倒。
2、晚上患者不愿叫醒家属协助或者不开灯,担心打扰陪护者的休息。
3、患者及家属自认为病人活动自如,跌倒不可能发生在病人的身上。
4、家属看护不足,无陪护者或非 24 小时专人陪护。
5、患者体质较差、自理能力不完全具备。
6、更换陪护时,家属未能交代其注意事项。
7、患者活动过程中穿拖鞋、过长过大的裤子并且未有陪护搀扶。
8、患者下地活动时有眩晕感,猛起猛坐。
护理工作人员方面:
1、患者入院时,护士未能正确的进行患者跌倒的风险评估。
2、护士未带领患者及家属熟悉该病区的环境,并且宣教不到位。
3、护士对本班重点关注的病人不熟悉,缺乏预见性。
4、护士对预防跌倒的知识缺乏。
5、有意识障碍及躁动的患者,护士未及时使用适当的约束工具。
6、护理人员不充足,工作忙而杂,对于高风险的患者未能按护理级别及时的巡视。
7、患者服用完降压药后,护士未给家属及患者讲解应卧床休息及跌倒后的严重性。
医疗环境方面:
1、无防跌倒的警示标识。
2、水房、卫生间等防滑地面考虑不周。
3、配套设施不合理。
4、光线不足、走廊有水及堆积杂物。
5、环境的改变。
跌倒后的预防措施 1、患者入院时,责护应对患者正确的进行入院宣教及跌倒风险评估,带领患者熟悉病区环境,讲解跌倒后的严重性和设备的正确使用,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防跌倒宣教。
2、加强对本班次重点病人的了解和熟悉,提前预见风险。
3、增加护理人员,对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和学习。
4、有意识障碍及躁动的患者及时使用适合的约束用具。
5、对体质较差、自理能力不完全具备的患者应告知家属,患者如厕、活动锻炼要搀扶,护士加强巡视,加强告知,提高危险的重要性。
6、住院患者 24 小时均有陪护人员。
7、下床活动时注意地面有无水渍或障碍物,禁止穿拖鞋,应穿防滑鞋、大小适合的裤子。缓慢改变体位姿势,应平躺 30 秒、坐起 30 秒、站立 30 秒,待无眩晕感再由陪护者搀扶下床。
8、在卫生间、水房和通道等易滑到的区域设置粘贴防跌倒警示标识及温馨提示。
9、服用降压药后,应嘱咐患者卧床休息,避免下床发生跌倒。出现双眼发黑、下肢无力、行走不稳和不能移动时,立即原地蹲下或者坐下,呼叫医护人员或者他人帮忙。
10、夜间开启地灯,为患者提供夜间行动照明。
跌倒后的应急处理 1、患者不慎跌倒,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通知医生,检查患者的跌伤情况、判断患者的神志、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及全身情况等,并及时的安慰患者及家属。
2、医生到场后,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跌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患者方法,将
患者抬至于病床,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必要时遵医嘱行 X 光检查。
3、对于跌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安慰患者及家属,遵医嘱应立即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等变化情况,迅速配合医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4、受伤程度较轻者,医生查看后,护士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测量血压、脉搏,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遵医嘱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5、对皮肤出现瘀斑青紫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给予清理消毒后,用无菌辅料包扎;出血较多的或有伤口者先止血,再清创缝合,创面大、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针。
6、加强巡视,及时观察采取措施后的效果并且及时上报护士长和科主任。
7、准确、及时的书写相关记录,严格交班。
8、向患者了解当时跌倒的情景,帮助患者分析跌倒的原因,再次向患者及家属做宣教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尽可能的避免再次跌倒。
推荐访问:跌倒 应急处理 护理 「护理笔记」跌倒的预防及应急处理 护理跌倒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