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卷草纹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5篇唐代卷草纹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传统卷草纹的起源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张晓凤来源:《牡丹》20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代卷草纹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唐代卷草纹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传统卷草纹的起源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张晓凤来源:《牡丹》2019年第06期
作为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卷草纹代表了传统的、感性的审美理念,人们在原始彩陶饰物上就已经能发现它的一些基本结构,在商周的青铜器和陶器上已经能看到呈不规则S形的初期卷草纹,它采用二方连续的手法在一条连绵不断的“S”形波浪线上,填充一种或多种花卉、枝叶元素,进而形成一个图案纹样,因图案骨架组成波曲状的花草纹样,故名曰“卷草纹”。
有说法认为,它由早期的植物纹样演变而来;也有说法称,卷草纹由卷云纹演变而来;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它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外来纹样。这里主要阐述卷草纹在构成形式上的发展历程,一是莲花纹和忍冬纹等植物纹样演变的卷草纹;二是传统的云藻纹演变的卷草纹。无论是何种纹样演变而来,人们都可以发现卷草纹与某些早期的植物纹样有一些联系。
卷草纹最初以写实风格的植物纹样为主,大多参考当地的特有植物,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在之后的发展中,它不再仅仅局限于自然界的植物造型,而是将各种不同的植物花果进行组合,卷草种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造型也由写实风格转向抽象、平面风格,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以金银花为原型的忍冬纹。
“唐卷草”是众所周知的纹样,它遗传了忍冬纹的某些特征,整体风格却与之相反,变得刚劲有力。由于人们更偏爱于牡丹与莲花,忍冬的形象逐渐消散,而多采用牡丹和莲花形象中的某些元素。卷草纹在现代设计中不断被模仿、演变、发展和创新,对中国的装饰纹样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日本、欧美等国家的装饰艺术也深受影响,例如,现今流行的欧式壁纸、地毯等就是抽取卷草纹的形态重复组合而成。
在现代设计中,卷草纹在运用时更多的是被高度地抽象提取,提炼成简约的涡形线条,有时运用在室内装饰中又被夸张为张扬洒脱的圆弧造型,有时又追寻复古风的气息,提取单个纹样加以绚丽的色彩运用在现代服饰和箱包上,卷草纹正在以千姿百态的形式出现,在日常所见的商业插画、平面设计、潮流服饰、环境艺术、包装设计等领域,人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一、卷草纹的构成技巧
卷草纹通过动静对比表现出的节奏感是由“S”形波状曲线为主径的动态线塑造的,“S”形动态曲线是由一个横置的“S”形为基本单元,将其首尾相连重复组合而成,根据装饰纹样的需要适当地做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从而达到蜿蜒延伸的动态变化,体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同时,还有一根“C”形曲线来辅助它,相对于主茎而言,这是一条静态线,与主茎相连的植物枝叶以正反“C”形的形式组合,加强“S”形曲线的节奏感。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结合而形成的韵律感。卷草纹是由不对称的、连续的构成方式组合而成,无论是简单的卷草纹的还是繁杂的卷草紋,都是由主茎“S”形波状曲线和“C”形曲线构成的单元形的重复组合而成,但是就单元形独立分析而言,可以发现它既有中心对称又有轴对称,两种对称形式巧妙融合,别具韵味感。
卷草纹对图案的比例划分与太极图的比例划分相同,作为主茎的“S”形波状曲线将卷草纹的空间结构分成了两个面积相等的部分,无论在这两个部分中填充任何图案,它的大体形态都是椭圆形或者圆形,都能和波状曲线的波谷和波峰相迎合。同时,辅助的“C”形曲线刚好连接了主茎,将椭圆形或者圆形的填充图案和波状曲线连接到一起,既加强了卷草纹构成形式上的整体性,又赋予其更强烈的动态感。
二、卷草纹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将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使之趋于于简单化、自然化,同时又不缺乏时尚感和潮流感。卷草纹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在不断强化和革新,人们对卷草纹的发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再是简单的复制模仿,更多的是结合产品本身特征来设计,表明了人们对传统既尊重又推陈出新。例如,运用广泛的水泥砖雕装饰景观,用作扶手和护栏的装饰设计,利用不同的材料与工艺实现不同场景装饰和实用的效果。
卷草纹在现代家居装饰与设计中的运用也屡见不鲜,一系列以卷草纹为主的家居设计也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在现代家居装饰上,主要采用卷草纹样的纹样寓意和内涵,在构成上脱离和超越传统元素固有的构成方式,设计师结合自身的创新思维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代设计相融合,探索出新的构成形式,例如檀木的古典小方桌、红木的桌椅都能展现它的不同形态,以卷草纹为主的装修装饰门窗、欧式电视沙发背景墙都运用了大量的卷草纹样来装饰,如图1所示。
在包装设计上,卷草纹也有一些运用,大多是其产品本身便具有一些传统的古典元素,因而在包装设计上则更倾向于一些传统产品上,如月饼的包装(见图2、图3),由于月饼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的气息,因而将卷草纹运用在它的包装设计上就显得格外的合理和完美。除此之外,卷草纹样在酒包装上也应用广泛,利用其优美的曲线和历史含义作为元素,使产品富有优美的格调和浓浓的历史积淀。
三、卷草纹在现代设计中如何继承与发展
卷草纹在现代设计中可以称为一个经典元素,将卷草纹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时,人们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继承和模仿,更应该在现代设计中对它进行适度的创新与变革,这就要求人们在设计时运用自身创新思维将其抽取元素重新组合,即打散重构来塑造新的表现形式来承载它。那么如何去打散重构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考虑:首先,可以从分解与转换角度着手,即从最简单的写实形态向抽象的形态转换,分解并提炼出它的构成元素,用叠加、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打造新元素。其次,从打散重构这一方面去考虑,将原来的形态进行拆分,对各个单一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局部的结构规律进行分析,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对其进行重新组合,在构成、色彩、疏密关系的处理上采用现代设计理念,增强构成元素的韵律感、节奏感和时代感,使图形之间具有动静结合、疏密有序、灰白对比、重叠交错、多样统一的形式感,使新构成的卷草纹样具有现代感极强的设计效果。
四、结语
在现代设计中,卷草纹应与当前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审美意识相结合,形成自然、简洁、时尚又不失其韵味的新内涵。卷草纹在现代运用中要将传统卷草纹样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同时赋予传统卷草纹样现代意义,创造现代的新风格。另外,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结合现代审美理念、设计思想和新工艺,创造具有现代气息的卷草纹样,将卷草纹样赋予新的时代魅力,使之迸发蓬勃生机。
篇二:唐代卷草纹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论唐代卷草纹的审美特征
作者:张晓菲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4期
摘要:本文以传统花卉纹样中的卷草纹为研究对象,从对其运用最广泛的唐代的运用入手,探讨由意义到纹饰的融合,进而去思考其具有的审美情趣,认为卷草纹所表现出来的繁盛高贵,自由浪漫的审美特征符合当时的社会风尚,充分体现了唐代艺术品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唐代卷草纹;曲线造型;艺术风格;融合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05-01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有“统一、上升、自信、开放”的社会特点,并成就了辉煌的艺术。由于对外贸易的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对自然的兴趣,当时的装饰纹样由以前以动物纹为主逐渐向自由植物纹样转变,摆脱了严肃、神秘的风格,更加向自由、浪漫、活泼。在这些典型的植物花卉纹样当中最有突出特色的当属卷草纹。
因为卷草纹在唐代运用盛行,也被称为“唐草”。卷草纹在汉代即以出现,但多比较简朴,唐代的卷草呈现出了繁复华美的审美特征,多以牡丹为主花,叶片更加卷曲,叶脉旋转繁复,具有旺盛的生机和动感。从卷草纹的形态来看,一般是以牡丹的枝叶为原型,采用卷曲的线条造型,花朵繁复华丽,层次丰富;叶片曲卷,富有弹性;叶脉旋转翻滚,富有动感。在花纹的组织中,多采用了S型的缠绕方式组成二方连续,主花和卷草叶脉都是以弧形的形态出现的,形态舒展,生机勃勃。反映了唐代工艺美术富丽华美的风格,并成为后世卷草纹的范模。透过唐代的工艺美术品中的花卉纹样,可以感受到在其中寓意和纹饰的融合,感受到它们蕴含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一、曲线造型产生的动态美
从花卉纹样在唐代的不同时期的风貌可以看出,虽然经历了从秀美工整到富丽丰满再到洗练简朴的发展变化,但都没有改变其以曲线造型为主的特征。无论是纹样本身的造型还是各花纹之间的组织关系上,都采用了弧线形态。曲线由于运动方向性的增强,相对直线更加具有运动感,同时给人柔韧的感受。曲线的造型使花卉具有了类似于女性的阴柔品格,特别是自由曲线的运用使花卉图案既有弹性和富于变化。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运动是最容易引起视觉强烈注意的现象。卷草纹表现性的基础是通过曲线所产生的动态美来体现的。从造型上看,卷草纹的基本形以圆形弧线外形构成,圆润富有变化,并且在平面构成上用曲线线条作为骨格单位,在画面构成中有规律的分割空间,并与基本型共同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视觉上呈现出回旋婉转、连绵不息的趋势,给人永不止息的感觉。
二、唐代审美风尚对卷草纹艺术风格的影响
卷草纹由忍冬纹发展而来,在汉代即已出现,南北朝时期的敦煌莫高窟中也有大量的运用,至唐代广泛流行。南北朝时期的卷草纹呈现出简朴的风格,在曲线的构成中亦单片、双片或三片花叶对称排列于主干的两侧,形成二方连续。唐人的审美取向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早期装饰图案受到传统图案的影响,秀美、工整;中期由于审美崇尚丰腴,因此装饰图案富丽、丰满;晚期又有了变化,渐渐变得洗练、简朴,失去了初唐清秀和盛唐富丽的特色。
唐代的卷草纹多以牡丹为主花,这与当时唐人爱赏牡丹有直接的关系。《群芳谱》记载“唐宋时洛阳之花为天下冠,故牡丹竟名洛阳花。”也多以国色天香来赞誉牡丹,国色指牡丹的色彩绝冠一国,天香则指牡丹的异香。唐代赏牡丹的活动也很盛行,有诗句“长安好贵惜春残,争赏新开紫牡丹。”、“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等为证,足以见当时赏花买花是一种社会风尚,因此以牡丹作为装饰花纹也有一定的社会原因的。卷草纹在唐代也因牡丹变得具有特色。
三、意与纹的融合
纵观我国传统纹样,都会有其自身存在的意义,卷草纹的产生发展也是有其自身的寓意的。由于受到儒道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纹样都把虚实相生作为构成的原则,在较早的云气纹的广泛应用中就可以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卷草纹受到云气纹的影响,采用与其相似的构成方式,这种运用曲线的柔美和流动的韵律感更加符合性情的抒发和意象性趣味的要求。在题材的选择上,作为植物题材的卷草纹恰恰为这种无形飘渺的意象找到了形象的依附,在与云气纹的结合中构成闻名于世的“唐草”样式。这样的纹样创作,既符合以植物花草来粉饰宗教的要求,又合乎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审美习惯。卷草纹并不是完全采用牡丹作为纹饰的主体,而是将其作为母题进行的提炼,是一种意象性的装饰样式。“它以那旋绕盘曲的似是而非的花枝叶蔓,得祥云之神气,取佛物之情态,成了中国佛教装饰中最普遍而又最有特色的紋样。”具有欣欣向荣的生气,符合当时社会风尚和审美要求,是意与纹饰的完美融合。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四、结语
卷草纹作为唐代重要的装饰纹样,其中蕴含的曲线造型的方式和动感的形式值得我们现在图案创作借鉴。它的产生与佛教的兴盛有直接的关系,反应了唐代的社会风尚,值得我们深入的探究学习。
参考文献:[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东方出版中心.
篇三:唐代卷草纹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卷草纹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主要从卷草纹的界定与渊源艺术特色形式美以及传承与发展这几个方面来感受其不朽的艺术魅引言回顾中国传统装饰发展的历史众多的传统图案纹饰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和文化的财富装饰符号研究初探之卷草纹
周诗博
(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摘要:卷草纹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主要从卷草纹的界定与渊源,艺术特色,形式美以及传承与发展这几个方面来感受其不朽的艺术魅力。关键词:卷草纹;装饰艺术;艺术特色;形式美
0引言
回顾中国传统装饰发展的历史,众多的传统图案纹饰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和文化的财富。在这众多的图案纹饰中,卷草纹以其多样而丰富的形象,以及流动活跃,连绵不断,奔腾不息的生命力,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古至今,卷草纹样在装饰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体现着不同时代的文化传承与交流,有着独具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1卷草纹的界定与渊源所谓卷草纹饰(图1)就是在一条连续不断的S型波状主茎上,又饰以各种花卉,枝叶或者其它装饰纹样,构成一个以图案化的藤蔓植物为主,既独立存在又与整体视觉审美相联系的特有纹饰。如以葡萄为主的葡萄卷草纹,以石榴为主的石榴卷草纹,以此类推还有茶花卷草纹,忍冬卷草纹(图2),莲花卷草纹,百花卷草纹,牡丹卷草纹等,统称为卷草纹饰。在这些植物藤蔓中间,有些还穿插着独具特色的禽兽动物。如凤,鸟,狮子,狻猊等。有化佛人物与卷草巧妙组合的化佛卷,草纹饰。这些千姿百态的卷草纹饰各以独特的面貌营造特有的氛围,装点着繁花似锦的艺术宝窟。图1卷草纹饰图2忍冬卷草纹卷草纹的基本结构在原始彩陶饰中就已具雏形(图3)。在商周青铜器,陶器上的卷草
纹呈不规则S形(图4)战国铜饰部件上的卷草纹取均衡对称结构。秦汉时期的卷草纹已具S形骨架,但叶子与藤蔓尚无区别(图5)魏晋时期,卷草纹已分叶茎,奠定了卷草纹的基本格式(图6)至盛唐卷草纹样变得极为自由,富丽,繁复。此时的卷草纹以花卉为主,以藤蔓为辅,花型饱满,叶脉旋转,形式繁复华美,极具装饰效果(图7)。而在敦煌石窟内的唐代装饰纹样中,有众多种类的花卉以穿枝与缠枝的形式。把含苞待放与盛开怒放的花,花的蓓蕾,苞芽,果实,叶子组合在连绵不断的枝茎上,形成婉转翻侧,繁盛丰美的视觉效果。唐代卷草纹,缠枝纹,蔓草纹三者并无严格区分。图3原始彩陶饰图4商周青铜器陶器上的卷草纹图5秦汉时期的卷草纹图6魏晋时期的卷草纹图7盛唐时期的卷草纹2卷草纹的艺术特色卷草纹以一条S型波状曲线为主要结构,在其上面饰以各种花卉,枝叶或者其他装饰纹样,既富有整体性,而又可以变化无穷,形式美的规律在此得以充分体现。它的波状形主线,富有变化,运动感,构成一种连绵起伏,无止无息的动律,产生一种连绵不断,轮回永生的艺术效果,是富有生命力的美的构成。卷草纹饰真实而又简炼地表现了植物的本来面目。引起人们丰富的,充满美好愿望的联想。作为装饰艺术的卷草纹饰,它既可以应用于整幅作品,也可应用于边饰纹样,使纹样各显其美。卷草纹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适应性,变化也非常丰富。因为卷草纹是一种自由形式的结构。茎叶的卷曲伸展都非常流畅和自然,并且旋转得体,非常富有韵律感。所以它以对称均衡和反复的形式向四面八方蔓延和发展。它虽然会受到被装饰物所具有的特性的制约,但又不受空间限制。它是一种歌颂的艺术,反映着人类社会生活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在技巧上,运用了中国绘画中重复用笔的传统装饰手法。把外来的生硬的东西,消化成为柔和的,富有人情味的,并带有中原风格的形象,产生了强烈的节奏感。而其整个富于流动感,虚实相生,婉转自如的神态和气韵,更体现出中国的装饰艺术重视性情抒发和意向性趣味的艺术追求。正如日本纹样史家城一夫所说:“东方的唐草图案更多,远比西方的卷草图案富于变化”。3卷草纹的形式美3.1统一变化变化与统一又称多样与统一。统一,是图案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变化,是图案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区别。一幅完美的图案应该是丰富的,有规律,有组织的,而不是单调,杂乱
无章的。纹弱,排列,结构,色彩各个组成部分从整体到局部均应取得多样统一的效果。从大的方面来看,卷草纹在每个历史发展阶段都呈现其丰富多彩的样式。但每种不同的样式却又是必然统一在这一个历史时期的艺术追求和时代特征之中。唐代是一个追求圆满,求全鼎盛的时代。于是,唐代涌动的卷草纹也都体现出此特征。尽管我们看到的卷草纹形式多样姿态各异,我们却很容易从这些卷草纹样中,捕捉到唐代雍容饱满的艺术特色与时代特征(图8)从小的方面来看,卷草纹在体现变化与统一的形式美感的方面也有着自己非常完美的样式。卷草纹图案中茎线粗放而有力,卷动之中富于弹性,与叶瓣的体量相匹配。在卷草纹里,这种以叶瓣的大小不同的对比,主要茎脉与次要茎脉之间的强弱对比。但都辩证地统一在曲线的律动中,使图案看上去丰富多变。而在这些变化中,又以其中贯穿始终的主茎脉,形态相近的叶形等共性作为统一的办法,使整个图案显得变化丰富又不杂乱,整体谐调又不觉得单调。图唐代涌动的卷草纹3.2对称均衡在纹样中,对称与均衡既作为构图的形式而出现,同时又是两种重要的形式美法则。纹样的对称强调对称轴两边的纹样造型及色彩的同形同量,重心稳稳地落于对称轴之上,可谓力与重心的高度统一。纹样的对称形式易于营造庄重,稳定,严肃的形式与风格;造型时用线的粗细,用面的大小与肌理;用色的深浅,色彩纯度的高低,色相对比的强弱及构图的聚散,程度都会对画面的风格有所影响。(图9)因此说对称形式易于营造庄严气氛,当然也并不是绝对的。图对称的纹样均衡式则与对称不同,打破了对称式的呆板,均衡体现了力学原理,以同理不同形的纹样组合分布于重心及其周围的空间,形成稳中有变,静中含动的状态。均衡是装饰中富于个性和变化的格式,相对于对称而言具有不规则性,活泼性。在均衡纹样中力与量感的把握是通过调整纹样形象的主次,大,小,伸展运动的方向,造型的疏密关系,色彩的浓淡明暗及色相来完成的。《石台孝经》碑座底部边饰中的卷草瑞兽纹样,其生机勃勃富于动感的姿态充分体现了均衡的原则(图10)涌动伸展,而充满张力的枝蔓上顺势而出姿态各异,肥硕而饱满的主花头伸展的方向牵引了纹样的动势。为了平衡花的稳定性,辅花头则向相反的方向长长地伸展出去,或是以辅花头的数量增加来调整使力均衡,动势流畅而舒展,使画面在宁静的气氛中多了几分动感。
图石台孝经碑座底部边饰3.3节奏与韵律节奏是表达声音和运动的词汇,它反映生命的律动,是生命运动的体现。节奏带有机械美,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节奏的变化统一于整体的韵律美之中。节奏变化强度大则韵律起伏跌宕,节奏变化小则韵律柔美流畅,装饰纹样中的节奏和韵律是用形态和色彩来表达的。形态与色彩的反复连续所形成的条理性与秩序性构成画面的韵律感。纹样形象的单纯与复杂,形态的沉静与张扬,尺度比例的大小变化,色彩明度,纯度及色相之间变化的微妙与悬殊,均使得整体纹样体现出不同的节奏与韵律之美。或舒缓流畅,或优柔婉转,或抑扬顿挫,或铿锵有力。唐代卷草纹(图11)节奏与韵律美的典范,形象相似,手法统一的花叶造型,依藤蔓起起伏伏的动势不断重复出现。有的外形姿态呈内敛感,有的里出外进做伸展状。这一收一放本身即产生了节奏上的变化。花作为主体形象在整个纹样脉络的律动中敲响了节奏重音。叶子及花苞则穿插萦绕于其间,成了次重音,花心规整严谨,密集而层叠的造型与翻转开来上扬或下翻的大片花瓣形成了鲜明的节奏感。另外,同样大小的花形正反姿态的不同处理及花位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的摆放,不是对画面形象节奏的丰富和加强,整体纹样涌动的韵律美尽显于不同轻重,不同层次的节奏变化之中。大起大落却也不失丰富细腻。图唐代卷草纹4卷草纹的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有着五六千年的灿烂文化,有着极为丰富的装饰形式和思想内涵。卷草纹以其细腻多彩、自由奔放、气势磅礴、流畅古朴的视觉印象和适用性强的特征,称为设计领域永恒的经典元素。然而,如何恰当有效的对卷草纹进行表现,将是设计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设计进行解构与重组,以和谐为前提获得创新性的组合形式,简化概括已有的传统装饰纹样,用不同的材料与工艺手段实现对设计产品的装饰;其次,在明了了卷草纹样的结构、形式规律后,保留其意蕴,在原有形式结构上自主演绎出新的装饰纹样;再次,取用卷草纹的视觉寓意和内涵,脱离和超越传统元素固有的构成限制,使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设计师的思维血液中,重新开创探索出新的造型方法,成功创造真正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设计模式。让历史文化精髓在现代设计的演绎中愈发深刻。
篇四:唐代卷草纹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浅谈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卷草纹饰摘要:中国卷草纹饰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唐代的装饰纹样中就能够看出,不仅如此,从近年来出土的石器就能够看见一些基础的发展规律,本文针对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卷草纹饰进行研究。首先从敦煌唐代壁画中卷草纹饰形象构成和色彩构成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敦煌唐代壁画中卷草纹饰的作用及意义,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可以为古代装饰纹样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推动国家传统图案的发展。关键词:卷草边饰;色彩结构;协调作用前言:一直以来,石窟中的装饰纹样都作为连接着石窟内部的不同建筑而存在,主要体现在壁画和彩塑中,而在发展中,不同的朝代以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特点对石窟中的壁画彩塑进行装点,塑造出了如今的敦煌石窟。而在敦煌石窟中唐代的装饰纹样是最为基础的部分,这些图样纹饰对称连续、动静结合,在其中就运用了大量的卷草纹样,因此,通过对卷草纹样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了洞窟建筑的格式和布局特点。一、敦煌唐代壁画中卷草纹饰形象构成分析对于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卷草纹饰来讲,主要由S型波状曲线构成,并在其上绘制特色的植物花果图案。运用在卷草
纹饰中的弹性曲线为一条动态线,能结合洞窟整体美学要求及墙面布局情况和特点等,将曲线设计为圆形、孤形、转角或直行等,具有设计灵活的特点,可起到装饰壁画边框的作用,达到整体艺术美感提升的目的。在曲线上描绘的植物花果形象,大多具有象征性,向人们传达美好意愿。例如,敦煌唐代壁画上常见的莲花纹饰,则寓意佛教净土,而凤、鸟等则寓意高贵灵秀,实际进行卷草纹饰设计及分析时,需要结合壁画整体设计形象,具体感受其内涵。如427窟顶部绘制的莲花卷草纹饰,在图案中间有着多种体态,在莲台上表演的伎乐。主要以波浪状的枝蔓图案作为设计主线,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枝处理,并将象征意味独特的图案结合到曲线上。这一卷草纹饰主枝头主要是大莲花,其上伎乐们体态各异、神情专注,将伎乐表演时的样貌姿态生动的展示出来,能一定程度提高敦煌壁画整体审美价值,并且通过利用具有唐风的设计图案,可向人们直观展现卷草纹饰设计理念[1]。在多个分枝上又包括多个小莲花,包括蓓蕾、盛开等多种形态,带个人极强的感官体验,是敦煌唐代壁画被广泛认可的关键。在观察敦煌壁画时可发现,其中大多卷草纹饰采取图案元素与写实技巧相结合的设计手法,通过利用这种手法,能有效提高卷草纹饰上莲花图案的真实性,随着卷草纹饰主干曲线的弯曲变化,将其合理设置在壁画中,做到曲线动态变化趋势与细微刻画的有机结合。莲花
枝叶的交替缠绕,能凸显图案的层次性,给人生机勃勃的感官体验。二、敦煌唐代壁画中卷草纹饰色彩构成分析在对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卷草纹饰进行分析时,还需要考虑到图案的色彩构成。色彩可被看作是视觉效果的一种,是艺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设计语言,因此,通过合理设计及运用色彩元素,可拉近人们与艺术作品间距离,使他们深入体会作品情感。对于敦煌唐代壁画而言,大多利用矿物质颜料进行绘制,这类颜料具有颜色纯度高,分辨率高等特点,并且考虑到敦煌地区气候条件,需要利用矿物质颜料达到图案长时间保存的目的[2]。敦煌唐代时期,最常见的颜料颜色包括朱砂、石绿、土红等,不同颜料是在不同矿石经过研磨及漂滤后得到的,调制难度较大,需要确保颜料的直接使用。敦煌壁画色彩构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能在凸显图案色特点的同时,增强图案真实感,通过对比利用多种色彩,并在叠晕及衬托等设计手法的作用下,可确保色彩构成满足敦煌唐代壁画的设计内涵。不同时期的敦煌壁画,其运用的主色调有所差异,对各个洞窟的壁画进行观赏分析时,可发现其能明确体现出时代特征,并在和谐统一的色调下,确保壁画拥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敦煌壁画卷草纹饰中的色彩构成要注重与洞窟整体布局相一致,重点强调色彩的和谐与均衡,从而展现卷草纹饰千变万化的色彩特点。如427窟中的莲花图
案,便是利用土红色彩绘制叶蔓,莲花整体以红色为主,并以头绿为底,可达到较好的设计效果。三、敦煌唐代壁画中卷草纹饰作用及意义从敦煌唐代壁画卷草纹饰作用及意义角度出发展开讨论,能发现敦煌图案艺术可看作是一个连续的体系,将卷草纹饰结合到洞窟壁画中,可起到提高壁画美学价值的作用,同时可将不同壁画故事区分开,明确界定壁画范围,营造一种极度绚丽的神秘氛围。在卷草纹饰作用下,还能使得敦煌壁画独立存在,作为一类单独欣赏的艺术形式,为敦煌壁画创造出自由发挥的空间。由于受到曲线长短及曲直的限制,在实际情况下,敦煌壁画中的卷草纹饰主要由壁画大小、空间布局等来确定。同样在这一条件下,要求壁画?O计者能充分注重卷草纹饰的纹样变化,将创新思维运用在纹样设计上,真正发挥卷草纹饰在敦煌壁画上的作用。结论:综上所述,敦煌石窟中都拥有着不同类型的装饰图案,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纹饰逐渐成型,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通过对唐代敦煌壁画中运用的卷草纹饰进行研究,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到中国装饰纹样的发展历史,体会到形式美的规律,明确其中的构成原理、结构形式,继而在现代装饰造型中进行合理的应用,并且进一步丰富古代装饰纹样资料。
参考文献:[1]王磊.探究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卷草纹饰[J].现代装饰(理论),2014(08):120.[2]霍秀峰.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卷草纹饰[J].敦煌研究,1997(03):99-105+191.
篇五:唐代卷草纹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卷草纹饰浅析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是针对卷草纹的历史发展和流变,以唐草为例简述在其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卷草纹相比较的发展关系,以及卷草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所起的作用作一个简单的分析。同时展现卷草纹特有的律动感、生命力从而激发人们对生活中所向往的、充满生命、欢乐的情感。
关键词:卷草纹、唐草纹、传统纹样、装饰艺术
一、“卷草纹”的概念:首先按照文字含义来解释卷草纹样,《新华字典》对“卷”的解释为“把东西卷裹成圆筒形,翻卷,掀起”等意思。“草”在这里不是对某种具体花草的专指,而是包括莲、蔓、花、叶在内的植物花草的总称。大量的文学作品及民间工艺还有中国绘画中都蕴藏着中国文化中对草的重视,它是农耕民族对食物及情感的喻体转化为民族智慧,体现情感表达的一个特有载体。卷草纹的名称是根据其形象而得,花叶枝莲呈卷曲状是这些纹样形象的特征。从常见的归属于卷草纹的忍冬纹、蔓草纹、缠枝纹来看,这些纹样骨豁枝莲大多呈“波曲状”的形态,体现出“卷曲”“盘旋”和“缠绕”的基本特征。花草的叶片和花朵经过变形、夸张、归纳等艺术处理之后亦具有明显的卷曲、翻转的姿态。因此没有卷曲形式的叶纹,我们一般不将其称为卷草纹。由于“卷草纹”经历了不同国家、
图一
敦煌地毯壁画
地区、时代的发展,因此在称谓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从广泛的概念来看,它已经演变为一种国际性的图案形式。中国地区称为卷草纹、缠枝纹、唐草纹等。阿拉伯地区称为藤蔓纹样。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称为卷须饰。在日本和朝鲜则通常把这种带有卷曲连续的花舟图案称为唐草。日本的概念中强调“唐草”是唐代传入日本的具有异国风情的卷草纹样的总称,是泛指某类由蔓草变化组成、有“祸旋”的植物纹样。“唐草”这个名称大概出现在日本平安时代。唐草纹的称谓目前在国内使用的也较多。
二、“卷草纹”的构图:卷草纹样的构图通常是以形象为基础进行组合。这也是最传统的构图手法,重视绘画的主观构思。其中唐卷草纹样,就是釆取此种方法进行构图的,以生活中的植物形象为原型,结合外来图案造型,运用想象加工构建而成。其构图形式以曲线形为主,柔和、感性、有亲切感,纹样中刻意被强调的曲线部分又使图案富有激情。水平线、方形或是圆形的背景形,又表现出自然的广阔、平静和包容。形与形之间往往相互适应,相互借用,严密结合,强调整体感的同时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如敦煌图案中边饰、圆光中的卷草纹的表现,均衡的构图关系同时又具有多样性。均衡关系体现在物象的形、量,及对物象的视觉感受;多样性则体现在形状的大小、多少、疏密、长短、粗细以及色彩的明暗、冷暖、单纯与丰富等等和谐统一的变化中。
图二
敦煌花边纹饰
图三
敦煌花边纹饰
三、“卷草纹”的发展:卷草纹历经若干朝代,其发展、演变及传播经历了长期复杂的过程。由于对其起源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所以暂且认为卷草纹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结合异国的植物纹样的图案形式创造出来的,广泛流传于唐代,进而演变成为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广泛流行的忍冬纹可以被看做是唐卷草纹的发展初期。忍冬纹源自西域,具有鲜明淳朴的个性形象。这种图案风格的外来特征十分明显,与同时期欧洲的卷须饰有着类似的构图方式和装饰题材。纹样原形为一个三裂或四裂叶片组成的具有侧视效果的叶形。发展至隋唐时期,忍冬纹逐渐被各式唐草纹所替代,失去了早期的兴盛与丰富。唐草纹在此时逐渐成熟,其丰富多变的波状曲线洗练流畅,花叶枝基造型丰富多彩,活拨生动,装饰性极强,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张力,逐渐占据了装饰的主导地位。图四隋唐花边纹样
这一时期的纹样题材也呈现多种多样的姿态,动植物、神佛人物、文字、几何形等自由组合,且接受了大量的外来纹样题材,像葡萄纹、石棺纹、狮子纹等等。构图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逐渐呈现出中国传统卷草纹的固定风格。再到宋元明清时期,卷草纹的变体——缠枝纹出现在装饰舞台上,呈现出秀美、疏简而又繁缛的特点。宋元时期出现的一种云勾状曲线的卷草纹在明清时期日益流行,简洁、纤细的枝莲卷曲形式,结合抽象的花瓣造型,花瓣内卷向左右旋伸程祸状卷花,使得这一纹样更像是一种符号化的表征。卷草纹在这一时期几乎鲜有突破,其装饰风格也趋于程式化。
四、“卷草纹”的对外传播:唐玄宗时期中日文化交流频繁,鉴真五次东渡未果,直到66岁时开始第六次东渡,最终成功到达日本。除了弘扬佛法之外,还将中国的医学、建筑、雕塑、绘画、刺绣、书法、音律等多方面知识传播至日本。763年,鉴真在其亲自建立的唐招提寺逝世。直至今日,日本国人还称他为“日本文化的恩人”。奈良时代,遣唐使们回国后力奏朝廷规定天下礼仪、男女服装效仿天朝。穿唐装、用唐具成为当时曰本统治者和贵族非常崇尚的生活方式。唐草纹样也随之出现在日本建筑、雕塑、服装等各个方面并风行一时。日本奈良的法隆寺、正仓院珍藏着大量的被奉为国宝的带有忍冬卷草纹样的染织精品,中宫寺、东大寺、唐招提寺、药师寺等寺院中至今依然能看到唐宋时期传入的纹样装饰。
图五
鉴真东渡图
五、中日“卷草纹”的对比:1.宗教文化的影响不同:中国卷草纹的诞生是印度佛教文化深远影响的结果,而日本卷草又是在中国卷草基础上产生,因为日本也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从中国接受佛教影响.虽然两国都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但两国在佛教传入前所处的社会思想体系不同,佛教文化对两国审美情趣的影响大相径庭,导致卷草纹在各自国家的发展也不尽相同。如我国敦煌壁画中的卷草纹饰大都采用很多具体的形象,形象生动、充满生气。196窟中凤鸟展翅衔花相对穿梭飞于卷草丛中等更是具有代表性,寄托人们很多美好的想象。而日本佛教是以悲忧愁怨为主体的审美情趣。于是在佛教的作用下,新的审美观念即不重形式重精神;不重现实重想象;不重理性重悟性;不重烦琐重简素和不重热烈重闲寂等在日本形成。这样,我们就看到日本的卷草纹远不如中国卷草纹般悠然自得、富有生气。
图六
日本唐草
2、民族文化的影响:对于同一种外来事物,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认知,这种现象源于不同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如唐时期西域葡萄的传入,中国人认为葡萄多籽,习惯把他们当做多子多福、子孙繁荣的象征,深受中华民族喜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诸如以葡萄为主的葡萄卷草纹、以石榴为主的石榴卷草纹等卷草纹饰等,几乎贯穿了整个敦煌壁画,被装饰于佛龛的内外龛沿;四壁,四边以及人字披的斜坡上;石窟顶部的藻井;
还有佛像上头光,背光,衣饰及地毯中。卷草纹的大量应用源于中国人传统的祈福纳吉的期盼。而日本对葡萄的认识与中国恰恰相反。同样是来自西域的葡萄,日本人则认为它与“零落”相通,被视之为不吉利之物。
3.艺术风格的影响:我国卷草纹是在忍冬纹的基础上吸收我国传统的云藻纹、回纹等固有图案,集多种花草植物经夸张变形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意象性装饰纹样。某种程度上它又继承了我国早期图案一些特点,整体造型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以线造型”,追求气韵生动,线的运用非常细腻生动。日本飞鸟、奈良时代虽受唐文化的影响出现诸多卷草纹样,就纹样表现的手法和精神特征来看,传入日本后的卷草纹虽吸收了中国卷草强调线的表现,但在后来的发展中日本卷草纹又形成其独有的民族特色。非常明显的就是纹样吸收了日本传统图案的一些特点,即装饰性的色彩、刹那性的线描、观念性的构图。色彩平涂,没有极强的浓淡明暗变化;线的应用既有中国画中强劲雄迈的感觉又有西方绘画中强调结构的表现特征;构图的表现上不注重视觉的合理性和空间的现实性,对事物采用了多视点的表现方法、多时间性的描绘。这样,卷草纹样经日本民族的消化吸收后,兼具中国唐代风格与日本民族特色。至平安时代,在全盘消化唐文化后,日本卷草发展出独有的奢美与精致的特色,已具有独特的图案风格。
六、“卷草纹”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中国卷草纹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盛衰,凝聚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髓,同时也体现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造物思想和图形意味。卷草纹的丰富多彩源自其应用面的广阔,同时也是与其他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结果。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止的,卷草纹所体现的传统设计思想将会影响着现代设计。如今,卷草纹被人们理解的越来越透彻,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而将传统卷草纹样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将传统卷草纹样赋予现代的意义,创造新时代的民族形式更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方向。
推荐访问:唐代卷草纹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唐代 思考 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