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心得5篇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心得 重庆市开县在尝试财产公开制度上走在全国的前列在申报的内容上包括本人及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共有的现金存款房产汽车股权股份字画古董经商办企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心得
重庆市开县在尝试财产公开制度上走在全国的前列在申报的内容上包括本人及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共有的现金存款房产汽车股权股份字画古董经商办企业等九个方面的内容还包括家庭收入情况主要涉及工资投资收益继承遗产劳务报酬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投资股份收益等8各方面财产申报规定的内容更全面具体更具有实际的操作意义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思考【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党政“一把手”的腐败问题愈发突出,当前“一把手”的监督工作却面临重重困难。近年来,各地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大力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试以当前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构建完善监督机制的路径。【关键词】一把手;监督;分权制衡;财产公开“一把手”在领导班子和本地方、本单位的工作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拥有实际上的人事权、经营管理权、财务管理权和职务、薪资调动权。一把手素质的高低、作风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影响到党风廉政建设的实现。如果监督乏力,权力的运行就容易偏离正确方向,就会给班子建设及地方发展稳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是一个系统的可持续的社会工程。一、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制约因素监督是权利最好的防腐剂,在廉政监督制度的不断完善下,权利寻租的空间越来越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影响监督权行使的因素依然很多,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监督与被监督者主观认识分歧较大是影响监督效果的主观因素。由于中国官本位权本位的专制传统观念,被监督的党政一把手往往从心理上抵触监督。监督主体又往往畏于“一把手”的领
导权威而不敢监督,监督积极主动性不强。其直接后果是导致监督流于形式,任由私欲膨胀、独断专行,即使有履行程序性或口头的监督,也非起到实质性的效用。
(二)监督体制机制存在漏洞是影响监督的重要因素。1、目前的监督大多属于事后监督模式,监督具有严重的滞后性。目前,监督的主要形式是杀鸡儆猴的惩贪运动,这只能给人以挂一漏万的感觉,杀掉了一批,又冒出来一批,使人觉得越杀越多,而惩治“一把手”的腐败必须从体制上才能得以根本的解决。2、“一把手”行使的权力集中,与之相对的监督制约权力分散,在监督手段上也缺乏刚性强制力。现行主要是以同级监督为主,上级监督与下级监督相结合,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这种监督体制往往难以达到监督的目的。同级监督机构及班子成员的监督缺乏独立性,监督者受被监督者领导,缺乏约束力。上级组织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往往是鞭长莫及,对下级“一把手”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难以实现有效监督。人民群众获取“一把手”信息的渠道有限,监督力也自然有限。?即使“一把手”比较民主,有接受监督的度量,但由于一些人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处世哲学,导致监督被架空。3、缺乏有针对性专门的监督规定。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已出台的纪律规定达300多种,但内容却出现现行的党纪和政纪的交叉特别多的问题,定性量纪的标准也存在差异,没有一个约束“一把手”的系统的单独的纪律规定。4、“一把手”权
力集中,权力运作不透明。“一把手”处在权力的中心位置,掌管着人财物的决策权,决定着下属的前途和命运,而“一把手”决策往往处在封闭运行状态,透明度很低,外部无法进行监督,这毫无疑问为专制和腐败提供了土壤。
(三)廉政信仰的缺失与社会环境诱惑是监督难以落实的根本障碍。个人思想素质越高,社会环境对其不良影响的作用力就越小,反之亦然,这一内外因是消长的关系,但外因要靠内因起根本作用。在经济和社会制度转型的关键期间,面对滚滚物欲的诱惑,一些党政的一把手,在面对金钱、权力和人情中逐渐迷失,甚至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其然,腐败的滋生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政治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内心廉政信仰的缺失与外部环境的腐蚀是出现腐败的根本因素。
二、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的对策分析一把手”监督难的原因是复杂的,要解决这一问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解决好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问题,应多力合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构建惩防一体化体系,开展广泛的的监督与自我监督。严查违纪犯罪行为是廉政监督的必要手段,强制力才具有约束力,有约束力才有威慑力,对一把手的监督也无例外。比如,在2003年至2009年间,广东共查处151名地厅级“一把手”,占被查处地厅级干部的79.9%;还有1284名县处级“一把手”被查处,占被查
处县处级干部人数的69.3%。2007年以来,广东查处“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2000多件,约占查办案件总数的14%。先后查处了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深圳市福田区委原书记李平、广东省盐务局原局长沈志强、韶关市公安局原局长叶树养、广东省政协原主席陈绍基、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等地厅级和县处级“一把手”。这为肃清党政机关的腐败起到良好的效果。在重视打击的同时还要建立述廉评议制度,通过评议大会无记名打分等形式对一把手进行民主监督。此外,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一把手”的自我监督。大力提高党政“一把手”的思想政治素质,切实增强“一把手”的自我监督意识,并通过典型示范、典型警示教育等方式,督促党政“一把手”加强自我监督。
(二)保障监督权主体的人、财的独立性。强化监督权主要有两点:一是要打造一支过硬的监督队伍,二是要有扎实的财务保障。现实中监督主体的人力和财物牢牢的控制在“一把手”中,如此一来,监督权不可能发挥实际的作用。目前,在一些地区推行的巡视、交叉监督等制度,巡视组等监督主体进行监督时所有经费自理,没有利益相关的问题,能保障监督权的正确行使,监督才能过得硬。
(三)拓宽监督渠道,重视舆论监督。现行制度下,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监督有纪检监察、审计、新闻舆论等广泛多样的形式,而舆论监督恰是高效低耗,防范“一把手”腐败的利器,必须多加重视。党政一把手在接受人大和政法系统的法制监督,政协和群众
团体的民主监督的同时,要主动接受信访举报和民意测验、民主评议为主的群众监督,接受报纸、电视、电台的新闻舆论监督。通过不断提高领导行为透明度,使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对“一把手”的升降去留有发言权,从而使自下而上的监督更加有力。
(四)落实权力分权制衡机制,实现权力运行阳光化。针对“一把手”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对不同性质的权力进行适当的分解,使决策职能、执行职能和监督职能相对独立行使,在各种权力之间形成合理的结构,防止滥用权力的行为发生。对“三重一大”事项(即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等)实行集体决策制度以规范和约束“一把手”行为,保证执纪执法部门有的放矢地进行监督,严禁“一把手”直接插手和干预具体事项,禁止一把手直接管钱,建立经办人、部门负责人、财会人员、主管领导联签制,防止“一支笔审批”。
(五)完善监督立法,为监督工作提供刚性的法律保障。从法律制度来看,我国防腐倡廉相关的国家法律、部门法规、各种条例、准则、办法、意见等的法律法规种类已够繁多,如《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各种法律制度,多达千余件,然而这些法律法规之间出现脱节,难以形成合力。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一部具有纲领性的反腐倡廉强化监督的法律,在约束“一把手”方面做出系统的单独的
条款规定,用以协调各反腐监督力量的关系。(六)逐步推行“一把手”财产公开制度。当前,财产申报制
度作为一项党内的监督机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施行,这是向财产公开迈进的一大步。北京市在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明确规定:党政一把手在内的党员领导干部应向党组织如实报告住房、投资及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等有关事项。为将财产申报制度作为一项约束腐败的制度,广东省也呼吁进一步扩大党政一把手财产申报范围并建议为财产申报立法。重庆市开县在尝试财产公开制度上走在全国的前列,在申报的内容上包括本人及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共有的现金、存款、房产、汽车、股权股份、字画古董、经商办企业等九个方面的内容,还包括家庭收入情况,主要涉及工资、投资收益、继承遗产、劳务报酬、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投资、股份收益等8各方面,财产申报规定的内容更全面具体,更具有实际的操作意义。继财产申报制度出台之后,有关部门正在进行深入调研并结合实际对制度设计进行研究论证。一把手财产公开是世界潮流,然制度的推行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财产公开制度的推行需要自上而下的体制改革做支撑,以保障制度的顺利施行。
篇二: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心得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意见》指出,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正人者必先正己,律人者必先律己。全面从严治党能不能落到实处,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至关重要。“一把手”要自觉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以身作则、以上带下,同时明确监督重点、压实监督责任、细化监督措施、监督责任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有效监督把“关键少数”管好用好,防止搞“一言堂”、沦为“一霸手”。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树立“一把手”用人导向。组织部门应把牢“政治关”,严格“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干部表标准,落实“凡提四必”“双签字”要求,压实干部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综合考察、提拔任用等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坚持多方面征求意见,做好部门把关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多层次征求群众意见,避免“违规提拔”和“带病上岗”,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齐其当”,一定要在政治第一关上,调“焦距”、把关口、树旗帜,握好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度量尺”,打牢“四有五过硬”门槛,确保干部选任制度化、科学化、精准化,选出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物必先腐,然后虫生”,培育“一把手”律己之心。破解“一把手”的监督难题,关键在自律,领导干部要充分拿起自我批评的武器,正确对待自我革命,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主动开展对同级和下级的监督,勇于接受批评,善于改正错误。不会自然“保鲜”,要常用“依法依规、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的标准自我检视,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秉持“见贤思齐”的看齐心、“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心和“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律己心,坚持拿党章党规“扫描”,借群众满意度“透视”,同先进典型“对照”,做到自警、自醒、自律、自强,时刻用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去“修正”自身,做“清、慎、勤”之官。
“官吏是治国之要,察吏是治国之本”,健全“一把手”监督体系。各级党组织要耕好“责任田”,充分认识到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落地见效。要扎好“监督笼”,制定党内监督规矩,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的监督制度,做实上级监督,完善同级监督,善用群众监督,做到事前防范和过程监督,实现监督无遗漏、全覆盖。要提高“执行力”,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发挥常态化监督优势,督促“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建立健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推动问题整改及时化、常态化、制度化。
篇三: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心得
深刻领悟《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内涵和精髓要甘于担苦,砥砺“千磨万击还坚韧〞的韧性。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一把手〞必需旗帜鲜亮讲政治,带头做到“两个维护〞,将其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常思“我是谁〞、深悟“依靠谁〞、回答“为了谁〞,这也是永葆初心的前提和基础。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个方面,不断锤炼自身,带头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在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严格自律上当标杆、作表率,既要自觉接受监督,又要敢于担当作为。“一把手〞要习惯于深入群众,能够接受各种意见,甚至当面的批判意见,要能够“讲真话〞、敢于“讲真话〞,让群众从领导的“真话〞中收获“讲真话〞的力量和信念,累积“讲真话〞的风气。
要乐于担重,永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一把手〞要始终把忠诚铸入灵魂,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忠诚和信仰必需落实到一言一行,听党话、跟党走,用坚毅笃行和聪慧才智接好“接力棒〞,答好进展的“时代卷〞。立下“做大事〞的“鸿鹄志〞,增添“积跬步〞的“长久力〞,淬炼提升,实现厚积薄发;从最“急难愁盼〞的问题着眼,以“食不甘味、寝担心席〞的责任感关心人民群众通堵点、疏通点、消盲点,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办;要把汗水奉献在为民服务的点滴小事里,在攻坚克难中勇于担当,在为民服务中坚决初心,在奉献社会中收获成长。
要勇于担险,强化“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果决。“一把手〞要在逆境中敢于经风雨,擅长在直面问题中提升本事、增长才能;具备百折不挠的韧劲,傲然于天地间,树牢“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专心为群众排忧解难。要时刻增添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自觉严厉起来、严格起来,带头对党忠诚、加强学习、维护大局;带头落实“亲〞“清〞要求,规范家属从业行为,守住底线、把好分寸,把“严、实、深、细〞落实到思想、生活、作风的方方面面。要敢于开拓创新,多接几次“烫手的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与班子成员“强强联手〞,与干部群众“并肩携手〞,让解难题成为“唾手可得〞的“拿手好戏〞。
篇四: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心得
在每年的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后县级党政领导分别召开由所属责任对象参加的廉政工作专题会议由县委县政府领导与所属责任单位直接分管的县直部门和联系乡镇区场街道党政一把手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部署落实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对所属责任单位党政一把手的廉洁自律提出明确要求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一把手”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部门)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中国共产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是从严治党,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和管理好领导干部的关键环节,也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在当前形势和背景下,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当前新形势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一、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领导干部的监督意识直接影响到党内监督体系的正常运转,因此,我们要加强党内监督的宣传教育,对领导干部而言,则是要提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当前,尤其要注重加强党政“一把手”的政治理论学习,有针对性地举办好领导干部培训班、研讨班,从思想深处真正解决好为谁掌权、怎样掌权的问题,并对照自己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加强对“一把手”的党纪国法教育,要求他们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强化监督的广泛性。一是要加强监督合力。充分发挥人大、政府专门机关、政协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充分发挥人民团体、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功能,相关职能部门在干部考察、民主评议等方面及时沟通信息,避免用人失察、查用脱节的现象发生。二是要坚持多渠道监督。把党内监督同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民主监督结合起来,把自上而下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拓展畅通更多的监督渠道。尤其要重视发挥群众监督,高度重视人民信访和群众举报,凡反映“一把手”问题的信访件,上级“一把手”要亲自批示有关部门认真核查澄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一把手”用权行为的监督加强对“一把手”监督,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建立和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将“一把手”权力置于有效监督之中。凡是重大事项必须由领导班子按决策程序、议事规则集体研究决定,不能搞“一言堂”,决定问题应实行票决制,确保决定真正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意愿;对干部使用、调配,必须严格执行干部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不能由“一把手”暗箱操作;要坚持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进一步强化财务监控等。另一方面,要增强监督的有效性。进一步规范“一把手”权力的运用,完善领导班子内部工作分工、议事、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把“一把手”的权力限制在履行职责所允许的范围内。增加权力运用的透明度,领导班子制定的工作计划、决策程序、办事规则等凡适宜公开的内容,都要以适当方式公开,做到公开、透明、公正,让广大干部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和决定权,使监督者行使监督做到有的放矢,被监督者能够依法行政,按规矩办事。三、加强制度建设,让“一把手”的监督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是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根本所在。我们从建立和完善制度入手,以制管人,以制律人,保证对“一把手”监督工作的规范有序。一是建立“一把手”交流轮岗制。在保持干部队伍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在一个地方或一个岗位任职时间过长的“一把手”进行交流轮岗。这样既可以打破关系网,避免形成地方利益、集团利益,又可以净化可能滋长腐败的土壤。二是建立对“一把手”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领导干部任期审计制度是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实践中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从这种制度的实践来看还不够完善,需要加强。第一要明确审计工作的目的,加强任期审计对被审计者的
监督、考察及对干部队伍教育作用的发挥。坚决落实先审计、后上岗的干部管理制度,把好“一把手”领导干部的入口关。第二要把经济责任与非经济责任区分开来,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做出正确的评价,为合理使用干部提供必要的依据,更好地把审计监督功能引入干部管理监督机制。第三要搞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要关口前移,变离任审计为主为任期内审计为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审计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工作。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与有关部门共同分析,形成共识。纪检监察机关要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要根据审计反映出来的问题,对领导干部进行教育,把审计结果运用到党风廉政建设中去,对于犯有严重错误的干部,要坚决追究责任,提高干部监督管理的整体效果。三是建立重大事项决策备案制度。在这方面,我县于去年来实行重大事项决策备案制度,强化对单位“一把手”的监督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重大事项决策备案的范围有:单位5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设备购置、工程建设(装修工程)项目承发包等重大事项;国有(集体)资产处置方案;人事推荐、任免、调整方案;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措施等。对不执行上级关于重大事项决策备案制度的;隐瞒有关重大决策事项的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擅自改变集体决策作出的决定的;违背原则主观武断作出决定,造成重大事项决策失误,并产生严重后果的;不按规定依时将重大事项决策报告备案的;对重大事项的决策,在未公布执行前泄密的。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领导责任,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诫勉谈话。四是建立党政“一把手”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度。在每年的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后,县级党政领导分别召开由所属责任对象参加的廉政工作专题会议,由县委、县政府领导与所属责任单位(直接分管的县直部门和联系乡镇区场街道)党政“一把手”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部署、落实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对所属责任单位党政“一把手”的廉洁自律提出明确要求。五是建立党政“一把手”汇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部分乡镇区场街道和县直部门“一把手”向县纪委全委会汇报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个人廉洁自律情况,并接受评议。四、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拓宽群众对“一把手”的监督渠道实行政务公开目的是提高政务活动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政务不公开,就无法衡量是否依法行政、不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的内容也得不到落实。实行政务公开为依法行政提供了现实依据;要把握好政务公开与群众监督的关系。公开是形式,监督是目的。政务公开的质量直接决定着监督的效果和作用。公开的内容不具体,质量不高,操作性不强,接受群众监督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既要重视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更要重视政务公开的最终结果。缺乏对政务公开落实情况的有效监督,忽视群众监督的直接性和广泛性,政务公开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要创新工作手段,切实强化政务公开的实效性,以单位内部制度建设为重点,通过网络化、数字化等技术,加大对权利的制约和监督。辅以电子政务等方式,通过网上公开,切实提高机关效能和权利运作的透明度。
篇五: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心得
“三个到位”全面提升监督质效_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心得体会_党建工作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发布。《意见》明确,要把对“一把手”的监督作为重中之重,强化监督检查。《意见》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各地区各部门要做到制度、监督、素养“三个到位”,全面提升监督质效。
制度到位,扎紧权力牢笼。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一些地方部门的“一把手”之所以会变成“一霸手”,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理想信念出现滑坡,将个人权力凌驾于制度之上。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建立健全严密的制度,让制度更细化、更明晰,坚持紧抓不放、常抓不懈、真抓真管、真管真严,扎紧权力牢笼。要严格落实“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职责,用一条条红线、一道道硬杠杠绑住“任性的权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只有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才能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
监督到位,常鸣警醒之钟。强化监督是作风建设的有效利器。各地区要把纪严于法作为第一原则,把监督执纪作为
第一担当,把队伍建设作为第一基础,形成“上级监督、同事监督、群众监督”的监督合力。上级部门要加强对地区内下级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查看下级单位“一把手”是否能够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在落实“三重一大”项目上能否坚持民主集中制等,坚决杜绝“一把手”一家独大、一言堂的情况。要充分发挥单位同事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作用,对身边同事常鸣警醒之钟,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制止,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同时也要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让“一把手”在上级、同事、群众的共同监督下做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营造政治生态“艳阳天”。
素养到位,牢固廉洁底线。羊群领路靠头羊,大雁无首难成行。“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一把手”是否履职尽责、是否廉洁自律、是否担当作为关系着一个单位的工作作风和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一把手”作为单位的“火车头”,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单位其他同志的工作动力和工作干劲。因此,各地区各部门的“一把手”既要政治过硬,始终做到严于律己、严以修身、严以用权,涵养“检身若不及”的政治自觉,培养廉洁的优良家风,常扫思想灰尘,做到洁身自好不“走火”、管住家人不“玩火”、约束身边人不“藏火”,做个清清爽爽的干净人、明白人;又要本领高强,不断在政治历练、实践锻炼、
思想淬炼中提本领、长才干,为地区、单位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