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5篇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许梅花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改变教学模式,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许梅花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改变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优化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加强品德教育,建立完善考核和评价机制,利用体育与健康讲座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关键词:体育教学;核心素养;主导作用;品德教育;考核机制;健康行为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变当前的教育方式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单纯地将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及能力作为教学目的,这不仅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也不符合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体育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更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研究。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前,我国的教育大多着重于传授学生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觀、价值观,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今社会的需求,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要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提高综合素质。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
展教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不但要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以及生活的综合能力,因此与传统的教学目标相比,不仅能教授学生相应的学科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中的培养重点
初中体育教学要帮助学生构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重中之重。初中体育教学不仅涉及理论知识,而且涉及较多实践活动。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步骤、教学评价中,以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落实在体育技能的教学中,而且要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德育和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以及健康行为,提高综合素质。例如,在开展体育竞技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意志以及品质就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体育道德以及健康行为,这也是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要求。
三、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开展新课程之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预习。预习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同时能根据自己预习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学生在上课前先将教学知识点了解一遍,对该节课程的任务有一个大致的认识,随后根据学习任务了解每个要点,这样在课堂上就不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还能掌握一些运动技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
率,提高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在开展新课程之前做好准备,从而更容易吸收新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运动能力以及身体情况等,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为其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既要保证不加大学生的心理及生理负担,又要保证学生能感受到体育课程的充实以及有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也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结合自己的教学以及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模仿等方式来感知体育教学中的每项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发现体育的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教授学生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应对生活的能力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品德教育工作。体育课的开展场地大部分为操场,这些地方比较开阔,学生也不会像在教室那么拘谨,难免会发生课堂较混乱等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课堂纪律的重要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纪律以及秩序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多开展一些集体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团结意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提高训练的难度,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不畏惧、不放弃的精神,这也是核心素养培育中重要的一部分。例如,在开展4×100米接力赛时,教师要充分解释比赛的规则,然后将参与比赛的学生随机分组,保证每个小组中均有四位学生。在比赛开始之前,教师要渗透“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等体育精神,并让学生相互握手示好。比赛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为了自己的小组奋力拼搏,虽然没有经过系统化的训
练,但是在交接棒的时候都能默契地配合,从而缩短交接棒的时间。比赛后,教师可办一个小型颁奖仪式,并设计相互握手致谢的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
3.建立完善考核和评价机制
传统的体育考核注重学生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动作的标准性,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学习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机制过于单一,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应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帮助学生在课程完成后能充分且客观地认识自己,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一定的帮助。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反思自身的不足,并找到未来前进的方向。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互评,帮助学生相互了解,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另外,教师评价也必不可少,但应以鼓励性的正面评价为主,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将这几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核心素养的提高。
4.利用体育与健康讲座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以及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在生活中通过运动强健自己的体魄。因此,教师应该定期开展体育与健康讲座,帮助学生获取更多健康知识,从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教师可以在讲座中着重讲解慢跑这个运动项目,首先为学生介绍慢跑的益处,如预防心血管疾病及减脂等,然后要让学生意识到慢跑前做热身运动的重要性,还要为学生讲解慢跑的注意事项以及慢跑的姿势。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
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德、健康行为、运动能力等,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高。
篇二: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教学文档中学体育优秀文章材料如何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中学体育优秀文章材料如何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摘要:体育文化素养是人们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参与而形成的各种体育能力和行为的综合表现。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适应现代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养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是学生适应当前剧烈的竞争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积淀。本文运用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揭示了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的各方面的重要性。关键词体育教学注重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体育文化素养是人们通过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参与而形成的各种体育能力和行为的综合表现。它是通过体育知识的深浅、体育技能的优劣、体育技术的好坏、体育意识的强弱、体育个性的突出与否来表现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适应现代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养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是学生适应当前剧烈的竞争和未来社会竞争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积淀。本文就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浅谈一管之见,以作引玉之砖。一、通过体育教学,建立体育文化认知体系体育文化素养一词是适应现代素养教育的需要而焕发出蓬勃生命力的新词汇。但“体育〞、“体育文化〞、“体育素养〞等词汇可以说是始终贯穿人类社会活动的开展过程。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体育历史、体育现状、体育未来等方面引导学生建立体育文化认知体系。可以让学生了解体育的起源、体育的开展、体育根底知识,它在人类社会开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体育伴随社会进步而发生的变革和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尤其是我国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这一开展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豪感;可以告诉学生体育不仅仅是与自己有切身关系的升学、达标问题,还有国家颁发的(全民健身
.
教学文档
方案纲要)和(体育法),更有向“更快、更高、更强〞进军的体育大家庭的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使学生了解体育不仅仅在学校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社会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可以进一步告诫学生,体育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健康、娱乐的需求,还是人类挑战自我、挑战自然、挑战人体极限的不可缺少的载体,以此援助学生增强信心,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勇敢地向困难挑战。当然,建立体育文化认识体系,还包含诸如健康保健知识、运动心理知识、科学锻炼知识等方面。这种由“点〞到“线〞形成“面〞的认知体系的构建,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宣传专栏等辅助手段来加以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依据实际的教学进程有方案有目的地、全面地、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授各种体育知识,使学生的体育文化认知体系全面稳定。
二、加强体育意识,激发参与体育的原动力体育意识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觉认识体育意义与作用的根底上所产生的能动的心理活动,采取个人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获得了知识技能。目前,就学生整体而言,体育意识还是比拟薄弱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应付考试,缺少主动性。如初中升学考试,体育要加试算分,于是对于考试的几项运动,无奈地参与。除此之外,对于其它运动工程不屑一顾。有些文化成绩好、体育差的学生更是怕苦、怕累、怕炼,偏面地认为只要在文化成绩方面争到分,锻炼与否无所谓,缺少对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的了解,造成认识上的偏颇。二是应付老师,缺少积极性。主要表现在课堂分组练习中,有的学生不能及时完成教学内容。在体育活动课中,有的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沉醉在文化学习中,犹如老僧做禅,结果造成健康状况和身体素养下降。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1〕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男生大多好表现、喜欢竟赛性强的工程,如足球、篮球等。
.
教学文档
女生则大多喜欢姿态优美、韵律感强、柔韧、运动量不大的学习内容,如艺术体操、垫上运动、羽毛球等。因此,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中以大纲为准绳,因地制宜,适当地安排这些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培养兴趣,逐渐养成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2〕加强体育教学,挖掘学生运动潜力。教学中采取各种措施,改良教学方法,运用丰富多彩、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增强体育学习的兴趣。如在铅球教学中,由于铅球是一项技术性很强但训练过程枯燥无味的运动工程。首先在室内进行教学,利用视觉媒体和听觉媒体,制作投影片,使学生对其运动建立动作表象,同时讲解铅球技术组成的每一阶段的动作要领。然后,再到室外进行身体练习。通过教学尝试,这一教学方法不但缩短教学进程,而且教学效果明显,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的潜在的运动能力。〔3〕利用竞赛方法,鼓舞多数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是加强和提高学生体育意识X活力的手段,也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它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更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观念。如在冬季体育教学中,进行组与组、班与班之间的拔河比赛教学,吸引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参与和观看比赛过程中,增加对体育的兴趣,调动其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三、加强根底训练,提高运动技能
提高体肓文化,培养体育意识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投入到各项体育运动中来。在体育运动中练就肯定的运动技能,进而强身健体,并形成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坚韧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掌握动作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和技巧。运动技能是技能的一种形式,它是由通过相应的神经所支配的骨骼肌运动来完成的一系列外显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所构成的肯定动作方法,当学生按照运动技能的要求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了某种动作方法,形成动作系统,并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体力去完成时,即标志其某种运动技能的形成。在现行的教学体系中,运动技能的教学一直受到肯定程度的重视。但就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程度而言,教学效果不能令人中意。究其原因,对运动技
.
教学文档
能的根底教学和训练不够重视,造成学生的运动损害,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打击了学生提高运动技能的自信心。针对这此问题,我大大加强了根底教学和根底训练的力度。比方篮球,它是中学生喜欢的运动工程。在教学中,首先加强根本技术的教学,强调控球技术练习,步法的训练,身体协调性的训练,同时,结合根本战术的教学比赛,使学生通过肯定的练习,掌握篮球的根本运动技能,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如,在双杠教学中,首先要进行一些辅助练习,即开展上肢力量这一素养练习,然后再进行双杠内容的教学,假设支撑双杠的力量都没有,还何谈双杠练习,故根底教学和根底训练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和加强这一环节,使学生具有肯定的根本技术和良好的身体素养,减少运动损害,到达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
四、开掘体育个性,注意扬长避短体育文化素养的普遍提高依赖于体育个体的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普遍性寓于特别性之中。我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觉注意对体育个性的开掘和培养己成为体育教学追求和探究目标之一。具体落实到体育教学中,那就是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的先天条件造成了被教个体的各种差异。譬如,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依据其生动好动的生理、心理特点,应以培养兴趣为主,施于广泛的根底知识、根本技术、根本技能的教学,以发觉学生的个体特质,加以引导,培养兴趣,促其发挥特长,借以提高个体的体育文化素养。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贯穿于有趣的教学形式中,创设肯定的教学情境,使他们在轻松、和谐、有趣的环境气氛中到达锻炼身体、掌握体育知识的目的。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应加强其良好的体育锻练习惯的培养,使体育锻炼成为主动的、终身的体育意识,养成体育习惯;对于不同性别的学生,更好的依据他们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区别对待,加以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各自的身体优势;对由于先天的素养造成的个
.
教学文档
性差异,应注意培养其特长,挖掘其潜能,弥补其缺少,使之向特长鲜亮、全面开展的方向努力。这样随着体育个体的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将极大的带动整体的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
五、培养体育道德,坚持“道德〞第—体育道德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所依据的思想道德标准。优良的体育道德将极大地促进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而恶劣的体育道德作风将极大地损害着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如臭名昭著的英国足球流氓;屡禁不止的高兴剂丑闻;学校里也时有发生强占场地现象;在身体接触紧密的运动工程中,如足球、篮球有意识地恶意报复性损害等。这些都极大地困扰着体育运动,危害着体育活动的健康开展。虽然这些恶劣的行为对于蓬勃开展的体育运动来说是个别现象,但他们所造成的危害绝不能低估。如每学期的运动会或小型竞赛,学生们都表现为极强的集体荣誉感,但也不乏少数同学为了取得成绩做出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应在肯定其集体荣誉感的同时,指出其错误的行为只会给集体带来耻辱,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气。这不仅是体育运动能健康有序的开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培养全面开展的现代化的建设人才的道德要求,更是实施素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体育文化素养的各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的相辅相成的整体。体育知识是根底,但只有体育知识,没有运动技能和技术,也只是一个夸夸其谈之徒;运动技能和技术是重点,是体育文化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但只有运动技能和技术,缺少体育道德作灵魂,也不过是增加了几个四肢兴旺,头脑简单的莽汉而己;而没有体育意识作动力,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则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所谓的远大目标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需要注重全面提高体育文化的各个方面,不可偏废。
.
篇三: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育功能要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主健身的习惯一一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帮助他重新树立体育的目标是身体素质提高的理念掌握自主锻炼的科学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也要求每个学科的教育教学除了发挥本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之外,要高度重视跨学科之间的综合育人功能。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
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由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二、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经:
1、体育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需要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的体育教师,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我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文化素养、心理素养、道德素养等,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
2、体育课堂教学重视德育渗透——在教学中,立德树人,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体育教学与各类文化知识的整合性,是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小学体育教育渗透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体育教学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自信、果断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德育功能,要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3、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主健身的习惯——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体育的目标是身体素质提高的理念,掌握自主锻炼的科学方法。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端正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价值。使学生了解人体身心健康和身体运动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正确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学中应关注学生能否适应当今与未来的发展,适应社会、终身学习、成功生活、个人发展的学科关键素养。体育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学段落实的阶段性,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体育运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教学如何调整学生的心理平衡,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理健康目标和谐统一,使学生身心能得到健康成长,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三、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
1、打好身体基础——回归体育的本质功能,增强体质,顺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核心素养高的人群,固然可以终身体育,可以自主锻炼和健身,使自身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
2、提升全民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自主健身,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能够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使学生的身体终身受益。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具有长远的意义。
3、塑造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调节能力,现代的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很大,若不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这就要求每一个个体都要具备健康的心理调节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4、总结与建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不“新”,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是我们体育教育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追求。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这些都是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固然重要,但是,素质教育从来都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格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告诉我们教育要生活化,要从实践中去教育。其实实施素质教育,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课堂、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篇四: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的最终归宿,而体育作为完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俨然成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从目前中学体育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仍任重而道远。基于此,笔者将从“培养锻炼意识、优化教学过程、科学合理评价”三个方面入手,对此展开具体阐述。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体育习惯
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是指练习者通过多次主动的并在科学锻炼方法与合理锻炼原理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在体育教师合理的建议下,积极调整自己的锻炼行为和方法,并逐步发展成为个体需要的自动化的、自然性和定型性的行为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而中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能够让其受益终生。从目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不足,再加上教师在啊教学方法上的滞后性,使学生的体育习惯的形成被扼杀在摇篮里。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兴趣和体育习惯之间的密不可分的联系,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提高学生的主动锻炼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决心,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一、培养锻炼意识
充分的锻炼意识与能力是形成体育习惯的基础,同时,它也能够让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有深刻认知。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培养学
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意识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一方面,坚持因地制宜,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相结合,另一方面,也需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新颖的练习,使学生的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为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奠定基础。
例如:在上体育课时,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一方面,我会在教学中做到因地制宜,在教学中融入相关的体育游戏,让学生边玩边锻炼,比如,在讲完田径运动的相关知识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接力跑”游戏,以锻炼学生的跑步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我会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把握学生的体育个性,并通过多媒体的手段进一步增强知识的趣味性,比如,为学生播放球赛,让学生了解体育相关知识;通过图片对比为学生介绍体育运动的好处,让学生改变以往的体育观念,并设计丰富的练习,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锻炼意识,初步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二、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动机。而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往往以教师的说教为主,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因此,在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体育竞赛与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通过体育竞赛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加深对体育运动的感情,从而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例如:在上体育课时,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我会以体育竞赛的手段来展开教学。一方面,我会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阶段性学习心理,组织学生开展以教材内容为核心的体育竞赛,如,我篮球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锻炼体育能力,发现体育运动的魅力,并享受比赛所带来的集体精神。另一方面,我会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开展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在课堂上展示自身的体育技能,并对学生的体育个性加以引导,从而使学生的能够真正享受体育锻炼过程,加快自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三、科学合理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合理的评价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学习信心。对于中学生而言,激励性的评价有助于加快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肯定学生每一次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从而有效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我会从评价的角度入手。一方面,我会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以激励性为基本原则,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另一方面,我会创新评价的角度,引导学生之间展开相互评价,在相互评价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超越自身,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综上所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进一步落实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但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学生具备正确的体育锻炼态度和强烈的体育锻炼热情;同时,也需要教师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引导,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的形象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琳妤.初中体育课教学中学生体育习惯培养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9):106-107.
[2]许士阳.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动脑习惯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11):202.
篇五: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浅析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体育教学不仅要求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和技能训练,还要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其中,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通过体育运动磨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和身体素质,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如何在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1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方法缺少互动。教学体育的过程也是教师跟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但当前的体育教学方式却是缺少互动的,教师只管在前面示范,学生心里想的什么,他们面对的难点是什么,在哪些方面是有优势的,教师知道得不多。事实上,只有师生互动才能促进体育素养的生长。以蹲踞式跳远教学为例,有的教师只是示范一下,然后就让学生反复练习。其实这里面需要许多师生互动的地方。比如说,教师要告诉学生蹲踞式跳远的重点是动作要协调、蹬跳要有力。同时当学生在助跑或者踏跳出现失误的时候,要去帮他们分析原因,要从心理上安慰他们,再从方法上指引他们。明显地,如果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多了,学生就能克服思维的短板,就能提升自身的优势。互动就是将教与学融合在一起,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教,学生在与教师沟通中学。(2)体育教学过于形式化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非专业教师由于缺乏专业性教学知识而导致教学方式单一且传统,不能制订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而专业教师又存在教学压力大、教学任务重的情况,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心设计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这就导致大多数小学体育课都是由教师带领进行简单练习后,学生自由活动。当然,有些教师在热身后也会进行某一体育项目或体育动作的讲解,但讲解较为简单,再加上时间有限,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真正掌握动作要领。同时,由于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风险,多数教师
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意外,常会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避开高强度的体育训练或者比赛,而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体育选择,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2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2.1树立体育观念,培养全面人才
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小学生学会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术,还要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素养。所以,在核心素养深入推进过程中,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把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以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为己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对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对小学生实行因材施教,保证每个小学生都能从体育课堂上有所收获。小学体育教师还要发挥榜样的力量,在班级内树立体育运动标兵,用小学生熟悉的人来感染他们,增强小学生的体育意识。可以邀请体育明星或当地的健身达人走到校园之中,向小学生讲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使小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既要关心小学生的体能,又要关心小学生的情感,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让小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2.2深化教材知识,渗透良好的体育道德
体育道德是体育的深层内涵。教师必须深化教学,将体育锻炼提高到精神层面,促进学生养成热爱体育和运动的良好品质,培养坚韧不拔、敢于拼搏、团结协作、遵守规则的良好品质。教师要抓住小学教育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理解体育的魅力,理解竞争精神,有效渗透体育道德,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此外,教师应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小学体育涉及的知识相对简单,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将教材知识与游戏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层内涵,快速掌握运动和动作要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体育赛事视频,领略运力员的精神风貌,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体育项目,丰富体育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体育的魅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
组织学生观看奥运会不同项目的比赛录像,同时教师做好讲解,让学生学习运动员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促进小学生理解“更高、更远、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2.3加强知识讲解,培养学生健康意识
小学体育教学所涉及的运动项目很多,许多运动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着非常多的体育技能知识以及健康卫生知识,需要教师加强讲解,帮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体育知识的讲解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的讲解,需要教师在动作示范中融入理论知识,理实结合,才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抛弃满堂灌,提倡探索式教学”“以学生为本”等新的教学思想不断被体育教师所接受,并且陆续被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在进行田径项目训练之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先进行手腕、脚腕、腿部等的热身运动,指导动作要领,并讲解为什么要先进行热身运动,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知识。在运动完后,教师可向学生讲解相关保健知识,如剧烈运动之后需少量饮用温开水,不可大量饮用冷水、冷饮,否则肠胃受到刺激,容易引发肠胃炎,甚至损害其他身体器官。结合体育项目来讲解体育知识,特别是健康卫生知识,能使学生增强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培养健康体魄。
2.4鼓励评价,提升意志品质信心
小学生内心较为脆弱,抗挫折能力比较差。在培养意志品质时教师需要合理进行必要的指导,通过鼓励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始终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信心,最终帮助学生在教师鼓励下实现意志品质的培养。以跳远为例,小学五年级的立定跳远及格标准:男生1.42米-1.58米,女生1.31米-1.46米,但从小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跳远的成绩普遍不是很理想,及格线人数比较多,优秀、良好占比比较低,有15%左右的学生跳远运动不达标,也让一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具体的鼓励工作:对不达标的学生要进行鼓励,鼓励主要是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包括腿部力量如何与身体力量相协调,如果腿部力量不足则需要适当增加腿部运动和锻炼,包括腿部深蹲等,帮助学生增加肢体力量;对刚刚达到及格线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存在得过且过的情况,即认为自己达标了就行不愿意提升,因此教师的评价要突出鼓励,鼓励学生再接再厉达到良好和优秀的成绩线,通过指导的方式对学生跳远
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必要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拍照并分析,如有的学生腾空以后身体没有充分舒展,教师可以拍摄照片并让学生观看照片,从而有意识地在运动中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实现成绩提升的目标。鼓励性评价是提升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方式,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从鼓励评价角度出发提升学生意志品质信心,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始终受到教师的指导,感受教师的关心,从而实现技术上的攻坚克难并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3结束语
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若干教学项目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在时间的洗涤中,由浅至深,由表及里地,由外向内地积累与沉淀。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先后经历对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对科学运动原则的遵守,再到对常规运动习惯的培养,到对体育精神的内涵理解,这是一个用体育来健身健体,借体育来陶冶身心,让体育来督促、帮助、陪伴自己更好成长的渐进式过程。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课程设计中,可以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挖掘和释放体育学科的教学功能,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26):63-64.
[2]张大尉.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析[J].新课程,2021(32):45.
推荐访问: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体育 培养学生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