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负面清单内容7篇村干部负面清单内容 工作总结: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干部负面清单内容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村干部负面清单内容
工作总结: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这是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如何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是基层党委、纪委面临的重大课题。对此,市纪委近日开展了专题调研,对去年以来的工作成效进行了认真总结,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深刻分析,对下步如何更好推进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主要工作成效一是扛起主体责任,勇于履职担当。市委、市政府对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高度重视,坚持把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先后在市委全会、市委常委会等重要会议安排部署16次。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去年以来,围绕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先后作出批示13次,督办重要案件26次。市级领导班子成员与镇街区、市直部门(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先后开展廉政谈话232人次,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实。二是落实监督责任,强化执纪问责。注重发挥纪检组织解决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主力军作用。对市纪委机关内设机构进行调整,工作力量向监督执纪一线下沉。与镇街区党(工)委书记和纪(工)委书记签订了落实“三转”要求承诺书,实行纪(工)委书记分工报告备案制度,建立《镇街区纪(工)委纪检监察工作考核
办法》,督促基层纪检干部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上。去年以来,我市镇街区纪(工)委共查办案件189起。
三是突出重点领域,加强集中整治。开展“为官不为”专项整治,明确了“有令不行、不负责任、工作失职、效能低下”等4个方面整治重点,着力解决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组织明查暗访6轮,查处典型问题3个,给予党纪处分2人,问责追究8人,通报曝光2起。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对201X、201X年度38.2亿元涉农资金进行了集中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跟踪督查解决。开展派驻机构巡察监督,成立了6个巡察组,对粮食补贴、社会救助资金、公办幼儿园收费等6项惠民资金和收费项目监管情况,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巡察。期间,共立案10起,给予党纪处分10人,诫勉谈话14人。
四是加大惩处力度,保持高压态势。围绕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先后开展两轮专项督查,共检查14处镇街93个市直部门,发现并解决问题178个。盯紧“四风”新动向、新形式,组织各类明查暗访37次,查处滥发津贴补贴、违规使用公车、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7人。去年以来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373起,对75起重点案件点名道姓公开曝光。坚持“一案双查”,对领导干部因落实责任不力、造成本地本单位发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严格问责。去年以来,有22名领导干部因监管不力、失职渎职被问责。
五是狠抓源头治理,强化风险防控。围绕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修订完善深化作风建设、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方面制度2项。制定落实了“三个清单”制度,梳理公布权力清单事项4201个、服务清单事项360个、负面清单事项643个。加强预算管理,全面实行公务卡制度,推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三公”经费支
出同比减少1.7%。加强重点领域监管,严格执行土地出让、矿业权审批管理、工程招投标等制度。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主体责任落实不平衡。个别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意识不牢,抓党风廉政建设过多依靠纪检机关;对“四种形态”把握运用不到位,抓早抓小不主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还没有形成常态。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落实“一岗双责”一手硬、一手软,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关注不够、抓得不紧;个别同志有“护犊子”思想,对分管范围内发生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二是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仍个别存在。对上级拨付涉及民生方面的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不到位,部分基层干部利用职权截留、骗取专项资金,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去年我市开展的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违法资金166万元,巡察发现并解决涉农资金监管不力、账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42个。
三是农村基层干部问题易发多发。从我市纪委受理的信访举报看,反映村干部的信访问题数量占比较大。去年以来,我市纪委受理信访举报393起,反映村干部问题的信访件达到277起,占总数的70.5%;查办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204起,占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总数的69.9%。去年省委巡视组向我市移交重要问题线索94件,反映农村党员干部问题的占到82.4%。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层层传导压力,夯实“两个责任”。督促各级党组织时刻把从严治党的主体
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积极主动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市委采取廉政约谈、定期检查等方式,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市镇两级纪检组织进一步深化“三转”,聚焦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力量向监督执纪一线下沉。修订完善纪检监察考核机制,督促纪检干部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上。
二是实践“四种形态”,强化干部监督。深化市级党政班子成员、镇街区党(工)委书记、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向市纪委全会述廉述责工作,落实廉政谈话、函询等制度,实现监督关口前移。指导督促基层党委认真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综合运用批评教育、组织调整、纪律处分等多种方式,抓早抓小,挺纪在前。创新监督方式,采取聘请群众监督员、运用“随手拍”“一键通”等网络监督方式,畅通监督渠道,让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无处藏身。
三是盯紧突出问题,从严整治查处。开展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整治、违规发放津贴补贴专项整治、行政审批领域中介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财政资金专项检查四个专项整治,集中发现并解决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建立常态化明察暗访机制,对各级党政机关、村居、执法部门、服务窗口单位随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分析研判,分类处置。对重点问题线索及时立案审查,典型案件公开曝光,增强震慑力。
篇二:村干部负面清单内容
2021年关于清廉村居建设工作总结范文2021年关于清廉村居建设工作总结范文今年以来,xx镇纪委严格按照县委“清廉村居”建设总
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坚持示范引领,突出以点带面,选取班子基础好、文化有特色的村居进行重点打造,着力打造“全面、有效、便捷”的基层监督体系,多方面、多维度建设清廉村居,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一、补齐短板,整合力量,实现基层监督全覆盖
依托全镇现有的x个管理区运行体系,成立x个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区,同一监督区内的监督员和信息员在做好本村监督工作的同时,也有资格和权力对其他村内事务和其他监督员、信息员工作进行监督,最大限度解决监督难过“面子关”“人情关”问题;设立村级纪检监察办公室,张贴统一标识,完善阵地建设;由镇党委聘用x名村级纪检监察监督员和x名村级纪检监察信息员,进一步加强对村居(社区)组织中行使公权力人员的监察监督;召开xx镇清廉村居建设工作推进会、村级纪检监察监督员(信息员)聘任暨培训工作会议等强化工作部署,提升工作能力。通过充分整合各级监督力量,形成镇、片、村三级联动的监督管理体系,将
监察监督“探头”延伸至基层一线。
二、厘清职责,制度保障,确保基层监督发挥实效
制定出台了《村级党组织责任清单》《村居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民生政策资金清单》《村干部言行负面清单》《村纪检监察监督员责任清单》《村纪检监察信息员责任清单》等,明确村干部及纪检监察监督员等村级公职人员的工作职责、监督方式、监督事项等;制定出台《xx镇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办法实施方案》《xx镇村级纪检监察监督员(信息员)考核办法》,强化结果运用;梳理归类了涉及村级组织、“三资”管理、民生保障、脱贫攻坚、党员管理六大类“小微权力”清单27条,会同各相关站所逐一绘制流程图,让群众一图读懂“哪里办、找谁办、怎么办”,也督促村干部按图操作、照单履责、用权清晰;制定《“三务”公开制度》《“三资”管理制度》和《“三个三”公开制度》等,为各村事项公开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和指南,确保公开规范。
三、畅通渠道,科技助力,让基层监督更便捷有力
充分运用“一号一群一平台”科技手段,拓宽基层群众监督渠道。在镇微信公众号设置“清廉村居”专栏,并将二维码通过镇村两级公开栏及放置在便民服务中心的《xx镇村
级“小微权力”清单27条》口袋册对外公开,老百姓用手机扫码就可查阅相关内容;在村内设置“三个三”公开微信群,村“两委”及时将各项村级事务在群内公开,群内成员自觉监督并提出合理建议;将村务党务、民生补助、“三资”管理情况等民生关注热点在“清廉xx阳光村务监督平台”上对外公示,以动动手指的方式保障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努力做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通过着力打造“全面、有效、便捷”的基层监督体系,我镇清廉村居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已先后在新华网、大众日报、“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临沂日报、市纪委监委网站等刊发成果文章,市纪委、市电视台、县纪委也多次来我镇现场调研,并在x月份的全县清廉村居建设观摩会上取得了全县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下一步,xx镇将继续深化推进“清廉村居”精细化建设,着力做好基层监督体系的提质增效,强化村级纪检监察监督员(信息员)的内部管理,不断丰富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文化内涵,努力营造清明朗朗的政治生态和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为实现全镇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蓄力添彩。
篇三:村干部负面清单内容
浅谈当前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突出表现、原因及对策李徳恭2010-09-0116:35村级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不仅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有的引发了群众集体上访,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有效预防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发生是新形势下维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定和构建和谐农村的需要。对此,我们就近年来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突出表现、原因进行调研分析,以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更好地防止村干部违法违纪行为发生,为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一、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突出表现2007年以来,我县纪检监察机关直接受理信访举报545件(次),其中涉及村干部163件,占举报总量的29.9%,查处村干部违纪案件92件,处分94人(次)。当前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类违纪。村干部违法违纪多发生在经济领域,2007以来,我委受理群众反映村干部经济方面违纪问题87件,占涉及村干部信访举报的53.4%,县纪委查处村干部经济违纪案件23件。主要表现为有的村干部在村建工程、处置集体资产和资源过程中不公开招标,搞“暗箱操作”,收受贿赂;有的村干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为自己和亲友谋取利益,为亲友办理“低保”、“特困户”、“慰问金”,搞特殊化。有的村干部利用职权乘机向前来办事的群众索贿或吃拿卡要,不见礼,不办事,甚至为村民出个证明盖个公章都要收钱收“礼”;有的村干部巧立名目,侵吞、挪用集体财产,存在私自收费、乱报帐现象,故意隐瞒甚至任意截留、坐收坐支、肆意挥霍扶贫、救灾等专项资金等。二是违反计划生育法规类。当前群众在这方面对村干部的来信来访一直居高不下,2007年以来,我委受理村干部违反计划生育法规的信访举报35件,占涉及村干部信访举报的21.5%,全县共查处村干部违反计划生育案件27起,主要为村干部超生或包庇纵容亲属违反计划生育法规。三是失职、渎职类。2007年以来,我委查办村干部失职渎职案件36件。主要表现为有的村干部法制和纪律观念淡薄,不按照议事程序办理,官僚主义思想严重,搞“一言堂”,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束缚村级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四是赌博类。赌博这些丑恶现象在社会上普遍存在,必然影响到村干部中少数的意志薄弱者。2007年以来,我委受理群众反映村干部赌博问题的信访件9件。五是作风建设类。有的村干部恃强凌弱,作风粗暴。个别村干部依仗职权,拉帮结派,或借助宗族势力肆意侵犯群众利益,打击报复对他有意见的群众,名为村官,实为“村霸”。二、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产生的原因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既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既有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也有制度不健全、查处不到位等管理中的疏忽。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思想认识偏差。村干部接受廉政教育和法制教育相对较少,思想道德水平较差,政治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贪占心理和侥幸心理严重。有的村干部存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有的村干部存在“给人办事,受人钱财”的观念,不择手段,见钱就捞,见利就钻;还有少数村干部存在着“小贪小占,大贪不犯,公安不逮,法院不判”的错误思想,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把党的纪律和勤政为民的宗旨置于脑后。
监督机制不到位。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来规范他们的行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是对用权缺乏有效监督。村干部权力过于集中,常集领导决策权和资金支配权于一身,大小事情自己说了算。在监督上上级太远,同级太软,下级不敢。以至作案时有恃无恐,导致腐败。二是一些村财务管理混乱,公开的内容有限,表面东西过多,村务公开和财务监督形同虚设;三是还有些村干部不是党员,成了“监督盲区”,现行的党纪条规对这类干部是鞭长莫及。这些漏洞给违纪违法者提供了条件,使一些人心存侥幸,胆敢以身试法。
惩处力度不够。一是认识不到位。有的乡镇领导干部认为基层工作难度大,特别是村干部出点问题在所难免,怕查了案子伤了感情,影响工作积极性,于是能捂则捂;有的把查案和稳定对立起来,怕查了案子乱了班子,于是能拖则拖;有的不愿查案,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予以袒护,用组织处理代替党纪政纪处分,搞“内部消化”。二是一些乡镇纪委书记分管工作较多较杂,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监察工作上;乡镇纪委委员基本上都是兼职,对纪检监察工作业务不熟悉,难以发挥作用。惩处力度不够不仅使违法违纪者愈发无忌,产生惯性,而且诱发另一部分农村干部私欲膨胀,致使违法违纪者日益增多。
三、防治村干部违法违纪的对策(一)念好“紧箍咒”,抓宣传教育,以教育引导人。一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和引导广大基层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破解科学发展难题,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决不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二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在农村基层干部中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要充分发挥县有线电视台、长征广场电子显示屏、《于都之声》、《于都手机报》以及《于都纪检监察工作》等媒体与刊物的作用,定期不定期宣传正、反典型,强化农村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和为民服务意识。三要扎实推进农村廉政文化“五进”活动。要围绕“为民、务实、清廉”、“清风进社区,美德进万家”、“树廉洁家风,建幸福家庭”、“扬敬廉崇洁之风,立勤廉报国之志”、“廉洁诚信守法,创新进取发展”五个主题,重点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在全县营造说廉政话、办廉政事、做廉政人的浓厚氛围。(二)砌好“防火墙”,抓制度创新,以制度规范人。一要建立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出台了《于都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乡、村财务进行集中清理和规范,逐步探索组帐村代管制度,建立资产台帐,确保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二要深入推进“阳光村务”。以搭建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农民服务中心、惠农资金手机短信告知平台为载体,深入推进农村基层“三务”网上公开,从而实现行政权力阳光运行。三要设立群众“说事日”制度。即每月5日、15日、25日由驻村镇领导负责召集驻村干部、村干部、党员及村民代表集中为群众提供政策、法律法规、技术咨询服务,
2
受理群众诉求,调解矛盾纠纷,代办证照等事务的群众“说事”新机制。群众“说事日”要秉着“以倾听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服务群众的需要为第一重点、以解决群众的困难为第一责任”的工作宗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事项,能及时办理的当场办理;涉及镇级审批处理的事项应在3天内处理好;涉及县级审批处理事项应在7天内予以答复;不能及时办理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在下期“说事日”做好耐心仔细的解释工作。四要建立“村民议事”制度。即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每户推选一名具有参政议事能力、最能反映家庭意愿的成员作为户代表,再由5—10名户代表选出1名村民代表,随时参加村里的会议并召集各户代表一同讨论村两委提出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生产发展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财务收支等议题,并进行表决的议事机制。
(三)配好“菱形镜”,抓民主监督,以监督制约人。一要建立县、乡、村、组四级责任体系。乡镇要配齐配强纪委书记、副书记和纪委委员,村要设立监督委员会,做到村有纪检委员,组有党风廉政监督员,形成县、乡、村、组四级党风廉政责任体系,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络。二要在乡村推行重大事项“五步决策法”。为进一步规范乡村两级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提高政务、村务工作的透明度,拓宽群众参与政务、村务决策、管理和监督渠道,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乡村两级重大事项决策、管理与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在乡村两级推行重大事项以“酝酿拟提案、听证听民意、审核把关口、票决定盘子、监督抓落实”为主要内容的“五步决策法”。三要筑牢“双线监督”模式,全面实行村务点评与村民质询工作。乡镇要在规范“三务”公开的基础上,切实发挥农村基层权力规范运行的监督作用,强化驻村干部对农村基层权力运行的监督,实行村务点评;要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农村基层权力运行的监督,实行村民质询。四要积极开展“两述三评”活动。村“两委”每半年要组织一次“两述三评”活动(“两述三评”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分别向村民代表大会作述职述廉报告,村民民主评议党员、村干部和党支部)。五要探索建立村干部个人廉政档案制度。内容主要包括村干部廉政谈话记录、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廉洁承诺书以及违纪记录等,并进行动态管理。
(四)用好“惊堂木”,抓整治查处,以惩处警示人。一要深入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整治农村教育、新农合基金、道路修建、农民建房等方面的乱收费,加强对涉农负担的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审核、监督,防止以经营服务性收费为名,变相加重农民负担。同时,要开展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二要认真贯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查处涉及农民负担的恶性案件,如截留、挪用、侵占、贪污支农资金、征地补偿费、救灾款物和灾后重建项目资金案件;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和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案件。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件应予以通报并公开曝光,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整治一方的效果。(作者系中共于都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近来,中央开始大规模督查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基层干部违法,问题不是很大,甚至几十几百个加起来也不如一个贪官贪的多、做的恶多。但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的却是“蝼蚁”小民,无权无势,大多数时候是任人宰割,实在活不下去了才会“呐喊”几声,所以基层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影响也就大得多。
3
愚以为,基层干部违纪违法,不外乎经济问题、作风问题、计划生育问题几大类,而表现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
经济问题:又有贪占挪用和吃喝浪费两种:贪占挪用花样多多,主要表现在:⑴重复列支,白条报销一次,发票再报销一次;⑵收不入账,主要指截留集体收入或黑户口税费;⑶大头小尾:表现在收入的多收少记和支出的少支多记两方面;⑷私费公出,主要是账目不清、经济不明、家庭经济支出和集体支出混在一块。⑸以权谋私:利用职权强行向群众推销物品,或在一些项目的发包、租赁、承揽工程等方面捞取好处费、回扣。⑹借机搭车:个别乡镇特别是管区分摊给村里的费用,村支书借机搭车。(7)挪作他用。把集体收入挪用到自己开办的企业工厂里去年,用公家的钱赚自己的钱。
吃喝浪费不言自明,八十年代是花生米豆腐皮、外加个猪尾巴,比较节俭。九十年代出现了小饭店的送菜上门、群众开始反感。近几年花花绿绿的各种花样的饭店多了,一部分村干部经不住诱惑,造成了吃喝浪费严重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很多不足几百人的小村,甚至出现了几万几十万的吃喝浪费款。在贪官手里,这是“小钱”,可平摊到老百姓头上,可要民怨沸腾了。
作风问题:表现更是五花八门。之一,是酒后无德。有的酒后闹酒风、打仗、骂人、回家后闹的家庭不和。还有个别村干部遇到集中性工作的时候、或是安排工作的时候故意喝酒,安排工作时骂骂咧咧,群众非常反感。之二,是独断专行。专横霸道、不讲民主,认为自己是村里最大的官了、是这个村的领导、当家人。大小事一人说了算,不通气、不商量。搞家长制、一言堂。为当官而当官,脱离了群众。之三,是瞒而不明。事务、财务不公开、不透明。如财务不定期公开、公开不真实,大事通报制度不坚持,大事不协商,如发包项目的暗箱操做。乡里“双代管”后,不按时、不如实报账,欺上瞒下。造成干部不清白、群众不明白。之四,是欺小凌弱。对农村来说,家族势力是一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村干部之争,往往就成了宗派之争,特别是对于那些族派矛盾比较严重的村,表现的更为突出。有的人当了村支书后有势力又有了权力,就横行村里,以权压人、以势欺人。如某村将大棚承包给农民三年,因其近亲看到人家赚钱眼红,不断地向支书说三道四,不到一年就要与承包人撕毁合同,导致打仗伤人、打官司。之五,是生活作风问题。有一个笑话:上级到一个村去检查精神文明,问一个农民村干部精神文明怎么样,该农民说,我们的村干部是白天文明不精神,晚上精神不文明。计划生育问题,这个问题挺简单。有的是因为不积极宣传计生政策,放任不管,导致有的村民超生二胎甚至三胎,造成失职类错误。还有的是明知故犯,自己超生或包庇自己的子女超生。还有就是封建迷信问题。
4
有的村干部带头搞封建迷信,还有的人相信算命、相面、看风水等,有些干部盖个
大门也找个风水先生看看。
再有就是农村无职党员违纪违法问题严重。
这些人虽然不是村干部,但有的是部队转业,有的是从村干部职位上退下来或被人
赶下台来,还有的是积极加入了党的行列,但由于基层党支部教育管理不到位,加之致富心切却
找不到致富门路,从而铤而走险,有的参与盗窃原油,有的违反计生政策,有的暴力抗法,有的
贩卖假烟、假酒、假币、盗版光盘等等。这些人一般头脑灵活,但由于监管不力,他们不是成了
模范带头人,有的甚至成了违法活动的领头人,危害也很大。
基层干部违纪违法,危害不大,影响大,尤其我们仍处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
农业真危险”的时期,抓好农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更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当前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分析
发布时间:2007-07-17
来源:安福县纪委
当前,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逐步深入,各种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生产经营和生活方式呈多样化,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日益突出起来,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一、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主要表现概括起来说,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主要有四类:(一)经济违纪违法严重。近些年,农村经济违纪违法案件呈高发态势。这类案件主要表现为贪污公款、收受贿赂、非法占有等。基层财务管理混乱,少数农村干部用假发票在集体资金或生产费中报销个人的各种开支。(二)贪图享乐、腐化堕落。一是公款吃喝玩乐问题仍较为突出。农村基层干部日益盛行的奢侈之风,已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个突出问题。二是赌博案件有增无减。农村赌博比较普遍,基层党员干部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三是嫖娼案件增加。(三)“三乱”现象突出。一些农村党员干部为了表现政绩或给小集体谋利益,搞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四)工作作风粗暴。近年来,有的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工作作风简单粗暴,不依法行政。有的农村党员干部不按国家有关规定办事,工作缺乏责任心,甚至失职渎职,给集体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有些乡村干部不顾本地实际,热衷于达标升级,建“标志工程”,形成不良后果。二、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突出的原因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弱化。有的乡镇没有根据形势变化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导致部分农村干部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正确认识,政治意识和自律意识明显下降。有的乡镇党委迫于某些错误舆论的压力,放松了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不少农村党支部软弱涣散,常年不开展组织活动,农村党员中不承担义务、不参加活动、不缴纳党费的“三不”党员已不是个别现象。二是现行农村管理方式的改革相对滞后。一是财务管理体制缺乏约束力,不适应农村多元化经济的需要。特别是村级财务自行管理模式和乡镇基层站所自收自支的财务管理方式,使农村基层干部经济违纪违法行为极易得手。二是乡镇干部人浮于事,不仅诱发了多种消极腐败现象,而且增加了非生产性开支,使脆弱的农村生产力难以长久支撑。三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乏力。农村干部官小责任大,利轻担子重,因地位低,待遇差,人身和财产安全上又缺乏激励保障制度,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不负责任,得过且过,有的甚至擅离职守、不辞而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中文化政治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大量外流,农村
5
干部后备力量严重不足。三、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廉政建设的对策分析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应始终坚持与农村经济发展融为一体,结合农村实际,从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监督管理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治理。(一)落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员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涉及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要把它作为保稳定,促改革,谋发展的一项根本措施来抓。要结合农村工作的实际,用责任制的形式把基层党组织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明确下来,一级抓一级,真正抓落实,抓到位。要认真部署县乡两级机关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重点开展部门包村,领导联村,支持和帮助乡村两级干部开展工作,为他们排忧解难,办实事,形成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廉政建设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高低,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成败,以教倡廉,至关重要。当前,要在广泛开展党的宗旨教育、传统教育和政策法规教育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农村干部在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廉洁自律、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选准配硬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在于选好一个支部书记,配好农村党支部班子。要顺应农村改革的新形势,广辟干部人才渠道,积极推行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公示制和民主选举制以及县、乡干部在村级党组织挂职等制度,严把干部入口关,确保农村干部队伍的纯洁和主要干部的素质优良。要重视建立和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使他们政治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劲头。(四)建立健全具有农村特色的监督管理体制。要强化农村基层的财务监管,普遍推行“村帐乡审”制度,在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债权债务管理权、基本建设和扩大再生产权不变的前提下,行政村的帐目和大额度开支必须经过乡镇农经站审计;在乡镇直机关推行“零户统管”制度,即在保持各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的基础上,由乡镇财政所统一管理会计人员和资金结算,取消单位银行帐户和会计人员,收入、支出直达财政专户和单位。(五)加大村务公开和乡镇政务公开力度。要制定“两公开”的规章制度,使公开切实做到真公开、常公开,公平、公正地办理村务。要建立“两公开”的保障机制,使公开能长期坚持下去。要建立保证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组织,如村民章程、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要加强对“两公开”的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周惠华)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分析和对策思考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能否真正成为勤政廉政、遵纪守法的带头人,是确保农村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大问题。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逐步深入,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股份经济社改革,各种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生产经营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也日益突出起来,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概括当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主要表现方式入手,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主要表现对于当前出现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特别是针对沿海发达地区城乡结合部一些基层农村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主要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6
1、滥用职权、贪污腐败。近几年,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经济违纪违法案件呈上升态势,主要表现为贪污公款、收受贿赂、非法占有等,并且呈现出犯罪金额不断扩大、犯罪次数更加频繁、犯罪手段越发隐蔽的趋势。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利用基层农村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之机用假发票在集体资金中报销个人开支。
2、办事不公、专横独断。一些农村党员干部放松了学习,放松了思想改造,心里没有真正装着群众,服务意识较差,处理问题时简单地靠所谓“铁手腕”、“硬措施”,甚至采取极端的手段,导致干群关系紧张。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风不民主,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独断专行,在利益的分配上为亲友留些便利;在入党提干上搞任人唯亲;在资金使用上变着方法吃点、用点、占点。
3、贪图享乐、腐化堕落。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农村集体经济的突然壮大,使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经不住诱惑,生活变得腐化堕落。一是公款吃喝玩乐问题较为突出,农村基层干部日益盛行的奢侈之风,已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二是赌博案件有增无减,在农村赌博现象还是比较普遍,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不但不阻止,甚至也参与其中。三是嫖娼案件有所增加,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趁着酒兴去嫖娼、酒后闹事等违法违纪行为有所抬头。
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产生违纪违法问题的主要原因(一)客观因素1、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建设、经济管理以及制度建设和监督体制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要求,但由于改革有一个不断深化和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农村的管理机制还相对滞后,从而使违法乱纪现象有了可乘之机。具体表现在:一是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村民的民主监督机构往往是“虚设”,没有真正履行起民主监督的职责。二是缺乏权力制约,农村基层组织接受上级部门、纪检监察审计等机关的经常性监督的机会较少,缺乏制约的权力极易膨胀,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往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大事小事一个人说了算,随意支配各种款项,由此极易产生经济犯罪。三是村务监督力度不够,由于财务人员的录用、更换没有严格程序,任职资格没有严格规定,基层农村干部可以随意任用、更换财务人员,致使财务人员队伍不稳,素质难以保证,同时财务人员也不敢真正履行财务监督权,只能按农村干部意图办事。2、文化素质不高,教育手段落后。一方面由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往往是从那些农村致富能手、农村社会活动组织者或部队转业群体中选拔而来,因此他们的文化素质一般都比较低;另一方面目前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不够,且教育手段较为单一落后,教育脱离农村工作实际,抓不住社会焦点和时事热点,教育方法简单,甚至相当多的地方总停留在“听报告、念文件”的水平上,教育工作形式化、走过场的情况比较突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不高,思想道德的滑坡,导致他们在面对集体经济壮大时不能抵挡住诱惑,产生“贪”、“吃”、“黄”、“赌”等违法违纪行为。3、执纪执法不严,打击力度不够。一些农村地区为了发展经济,一味盲目的要资金、要项目,认为“办公事送一点礼、送一点红包,很正常”,因此出现了贪污腐败、公款吃喝送礼等违法违纪行为,而一些领导干部为了政绩,对基层农村干部的这些行为往往采取纵容和默许态度,
7
还有一些领导认为农村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无足轻重,影响不了大局,没有把查处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违法违纪查处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歪风的蔓延。
(二)主观因素1、政治信仰动摇,理想信念淡化。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社会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受到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封建腐朽思想的侵蚀,忽视了政治理论学习,盲目追求高消费,在强烈的物质占有欲的驱使下,经受不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腐蚀,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理,以及“吃点喝点不算什么”的观念,工作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讲奉献,只讲索取,从而以权谋私,贪污腐化,挥霍浪费吃喝风在广大基层农村中仍然存在,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2、贪欲私欲膨胀,特权思想严重。私欲膨胀、追求金钱是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最终走向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就是私心很重,一切向钱看,并把敛取财富的多少作为自己人生成功的主要标志。有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没有权利意识,不知道权力的根本来源,一旦有点权力就丧失了起码的公仆意识和群众观念,自以为是当地的能人,就可以高人一等,滥用手中权力,有的甚至在所在地方称王称霸,利用权力为所欲为,一旦有了机会,便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三、解决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对策思考防止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入手,双重考虑,多角度思考、全方位防范,建立多种机制,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第一,抓根本,强化政治思想教育。要防止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必须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源头抓起。一些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不高,宗旨观念淡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抓得不够,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宗旨、法制、党纪政纪条规和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自觉为党和人民用好权、办好事,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第二,抓关键,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下决心把好选用干部关,选用那些公正廉明,吃苦耐劳,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人担任领导职务。要防止心术不正、思想品德不好、缺乏群众观念的人进入领导班子。选拔基层干部,要坚持群众路线,体现群众意志,真正把群众信任、赞成、拥护的人选进班子。对那些不顾大局、作风霸道、私欲膨胀、以权谋私的人,经批评教育仍不悔改,要坚决清理出班子,真正实现“利为民所谋”。第三,抓基础,实施村级规范化管理。要杜绝违纪违法行为的产生,必须从基础抓起,逐步推进村级规范化建设的步伐。当前紧要的工作是抓好“村务公开制度”,确保村民的知情权。设立民主理财小组,规定民主理财日,由民主理财小组在民主理财日对帐目逐笔进行核对,通过规范公开的程序和时间,推进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在农村股份合作社组织中,建立股东代议制,制订和落实资产、财务、合同、招标等管理制度,规范董事会的行为,充分发挥监事会的过程监督作用。
8
第四,抓监督,规范农村基层干部行为。要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克服重使用、轻管理的倾向。一方面加强基层政府对农村的监督,对村集体经济实行事前审核制和考核制,对集体经济的经营收益业绩、资产运行质量、非生产性开支、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年度考核监管。另一方面加强外部审计委托。基层政府可以通过引进和探索委托审计等措施,扩大对村集体经济的审计面,提高审计质量,并对审计结果按规定及时公布,切实落实处理意见。
第五,抓惩处,加大执纪执法力度。基层政府和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要把查处农村党员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作为惩治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大事来抓。对严重违纪违法并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损害的农村党员干部,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对于那些以种种借口纵容包庇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人,要依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枯燥的数据背后透出的却是这样一个事实——发生在农民身边的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农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诱因.
临江:当前农村党员干部违纪问题的分析当前,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逐步深入,各种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生产经营和生活方式呈多样化,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日益突出起来,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一、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主要表现概括起来说,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主要有四类:(一)经济违纪违法严重。近些年,农村经济违纪违法案件呈高发态势。这类案件主要表现为贪污公款、收受贿赂、非法占有等。基层财务管理混乱,少数农村干部用假发票在集体资金或生产费中报销个人的各种开支。(二)工作作风粗暴。近年来,有的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工作作风简单粗暴,不依法行政。有的农村党员干部不按国家有关规定办事,工作缺乏责任心,甚至失职渎职,给集体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有些乡村干部不顾本地实际,热衷于达标升级,建“标志工程”,形成不良后果。(三)“三乱”现象突出。一些农村党员干部为了表现政绩或给小集体谋利益,搞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四)贪图享乐、腐化堕落。一是公款吃喝玩乐问题仍较为突出。农村基层干部日益盛行的奢侈之风,已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个突出问题。二是赌博案件有增无减。农村赌博比较普遍,基层党员干部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三是嫖娼案件增加。二、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突出的原因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有的乡镇没有根据形势变化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导致部分农村干部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正确认识。政治意识和自律意识明显下降。有的乡镇党委迫于某些错误舆论的压力,碍于情面,放松了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不少农村党支部软弱涣散,常年不开展组织活动,农村党员中不承担义务、不参加活动、不缴纳党费的“三不”党员已不是个别现象。二是现行农村管理方式改革相对滞后。一是财务管理体制缺乏约束力,不适应农村多元化经济的需要。特别是村级财务自行管理模式和乡镇基层站所自收自支的财务管理方式,使农村
9
基层干部经济违纪违法行为极易得手。二是个别乡镇干部人浮于事,不仅诱发了多种消极腐败现象,而且增加了非生产性开支,使本来薄弱的农村集体经济难以长久支撑。
三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缺乏人力。农村干部官小责任大,利轻担子重,因地位低,待遇差,人身和财产安全上又缺乏激励保障制度,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不负责任,得过且过,有的甚至擅离职守、不辞而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中文化政治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大量外流,农村干部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三、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廉政建设的对策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应始终坚持与农村经济发展融为一体,结合农村实际,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制度、监督管理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治理。(一)落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员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涉及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要把它作为保稳定,促改革,谋发展的一项根本措施来抓。要结合农村工作的实际,用责任制的形式把基层党组织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明确下来,一级抓一级,真正抓落实,抓到位。要认真部署县乡两级机关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重点开展部门和领导包村,支持和帮助乡村两级干部开展工作,为他们排忧解难,办实事,形成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廉政建设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高低,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成败,以教倡廉,至关重要。当前,要在广泛开展党的宗旨教育、传统教育和政策法规教育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农村干部在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廉洁自律、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选准配硬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在于选好一个支部书记,配好农村党支部班子。要顺应农村改革的新形势,广辟干部人才渠道,积极推行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公示制和民主选举制以及县、乡干部在村级党组织挂职等制度,严把干部入口关,确保农村干部队伍的纯洁和主要干部的素质优良。要重视建立和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使他们政治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劲头。(四)建立健全具有农村特色的监督管理体制。要强化农村基层的财务监管,普遍推行“村帐乡管”制度,在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债权债务管理权、基本建设和扩大再生产权不变的前提下,行政村的帐目和大额度开支必须经过乡镇经管站报销和审计;在乡镇直机关推行“零户统管”制度,即在保持各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的基础上,由乡镇财政所统一管理会计人员和资金结算,取消单位银行帐户和会计人员,收入、支出直达财政专户和单位。(五)加大村务公开和乡镇政务公开力度。要制定公开的相关规章制度,使公开切实做到真公开、常公开,公平、公正地办理村务。要建立“两公开”的保障机制,使公开能长期坚持下去。要建立保证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组织,如村民章程、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要加强对村务公开的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鄂州市凤凰街道办事处吴华堂
10
“村官”不大,却拥有广泛的权力,在一定范围内代替政府行使国家的管理职权,管理农村的公共事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村级经济发展较快,涉及惠农资金较多,如果对村级干部监管不力,就会导致村级干部违法违纪。损坏了党群干群关系,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影响了安定团结,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村官”违纪违法的特点从全国各地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近年来查处的“村官”违纪违法案件进行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发现“村官”违纪违法案件具有以下特点:(一)违纪违法多为侵占挪用。当前农村在管理中民主意识不强,暗箱操作,基层组织财务管理混乱,缺乏监督,致使一些村干部利用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职务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挪用公共财物走上违纪违法道路。(二)违纪违法金额不大,但危害严重。查处的“村官”,多数是贪图小利,违纪违法数额普遍不大,但造成的社会影响很坏,后果严重。他们的职务违纪违法行为一方面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破坏了干群关系,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另一方面因直接损害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易引起群众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三)违纪违法侵害的主要对象多为救济、补偿和拆迁安置款项。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拆迁安置等款项较多,而管理这些专项资金、集体资金的权力都在农村基层干部手中,他们防腐拒变能力不强,极易贪污和挪用专项资金。(四)串案、窝案是“村官”违纪违法的又一特点。随着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等措施的推进,农村两委之间内部制约的加强,村总支书记或村民小组长单独作案的可能性相对下降,相互勾结、合伙作案现象越来越突出,加之村级基层干部素质相对较低,法制观念淡薄,部分村干部不讲原则,使得窝案串案频频发生。二、“村官”违纪违法的原因(一)掌握各项资金多,建设项目多,使违纪违法有利可图。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各项补偿、救济款项的发放都是通过“村官”实施的,使得“村官”手中掌握了大笔资金和多项审批权。这些资金和权力的使用,为权力行使者谋取不正当利益提供了可能,使犯罪变的有利可图,诱发“村官”职务违法犯罪。(二)自身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大部分“村官”的文化水平偏低,平时又疏于学习造成政治思想意识差,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虽然我国农村的基层村民自治民主制度已开展实施多年,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如宗族势力、黑恶势力、社会关系诸多因素对选举村组基层干部造成干扰的现象,选出的村官并不完全代表广大村民的意愿。这些政治素养不高,为官动机不纯,图名利的人,通过各种途径选举当选为村干部,不可能真正为村民谋利益,没有认真履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所规定权利义务意识。他们将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收受好处费时心安理得,认为是“正常的人情往来”,是“我为你办事,你给我好处”两厢情愿的事情。他们把村里收入当作自己的私人财产,任意处置。甚至弄虚作假,虚报项目,夸大数据套取国家补贴资金,还认为是占国家的便宜,没拿村集体的钱就不是犯罪,或者套取的资金都做了村里的收入,没装进个人腰包就不算违法。在淡薄的法制观念下,“村官”职务违纪违法趋势进一步加剧。
11
(三)监督不力,查处不够,刺激“村官”职务违纪违法。首先是缺乏事中、事后的监督意识。根据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乡镇街政府有义务对村委会的工作指导和帮助,使村委会形成长效的政务、财务运行、监督机制。但乡镇街政府往往再工作上过分依赖村干部,偏听偏信村干部的报告,不深入实际,对提供的数据缺乏必要的核实过程,对诸多村干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虚报冒领的现象视而不见,对制度上一些显而易见的漏洞也是长期无人问津,连续积累导致职务违纪违法的形成。农村地处偏远,人民法制观念淡薄,对违纪违法的举报还没在形成气候,同时由于财务制度不健全,违纪违法时间跨度长,次数多金额小有效证据难以固定,致使相关机关对此类案件的查办力度不够,没能有效遏制违纪违法。加之法院对涉侵占挪用涉案人员,量刑相对比较轻缓,甚至有些涉案金额比较大、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违纪违法案件,也处理较轻,违纪违法所获的收益与其承担的罪责不成比例,诱使一部分村官铤而走险。
三、遏制“村官”职务违法犯罪的对策农村基层组织虽然不是一级政权组织形式,却是政权组织在基层的延伸,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建立一支廉洁、高效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党的方针政策和政府工作的部署在广大农村得以贯彻落实的具体体现,同时直接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遏制“村官”经济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法制素养。法制教育是整个预防村官职务违纪违法工作中最基础的一环,对预防作用的发挥有着潜移默化的功效。对于法制和其他知识基础薄弱的广大村干部来说,坚持不懈地切实抓好法制教育,具有十分现实的必要性,我们充分利用召开街直各部门和各村组干部会议的有利时机,结合每个村的特点和工作实际,预防工作人员结合典型案事例,着重详细宣讲了刑法、刑诉法关于职务犯罪的有关条款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等与农村、农民联系紧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针对部分村组干部认为村组干部非国家工作人员,即使利用职务违纪违法也不属于上级监督机关管辖的错误认识,我们向其详细讲解了全国人大常委有关村组干部职务违纪违法的立法解释,澄清和纠正了这些模糊认识,消除了部分村组干部企图钻法律空子的侥幸心理。同时,针对街直部门业务工作的特点和易诱发职务犯罪的薄弱环节,我们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向其宣讲与其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制知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行之有效、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普遍提高了“村官”应对职务违纪违法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二)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依法行政。严密完备的规章制度,科学有序的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的政务活动,可以有力铲除职务违纪违法的诱因。因规章制度混乱或形同虚设、流于形式;缺乏科学有效、经济性的监督管理;财务政务不公开,透明度低,不能做到依法行政、恪守法制而导致职务违纪违法发生,这在村官职务违纪违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村官预防职务违法犯罪工作中,我们把帮助其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对工作的日常性督查,推进依法行政作为整个预防职务违纪违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首先,我们铺下身子,以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搞好调查研究,以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来发现
12
相关街直机关和有关村组在工作中的漏洞和亟待完善之处,及时向其提出建议,并督促其限期整改。其次,我们以勤奋好学的精神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以便及时发现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再次,我们经常性地听取有关业务工作和预防工作的汇报和反映,从中发现其在工作、制度上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其加以解决,防患于未然,做到羊未亡而补牢。推进广大“村官”的依法行政、阳光政务,为遏制职务违纪违法构筑了坚不可摧的制度防线。
(三)突出重点环节,坚持惩防并举。牵牛要牵牛鼻子。涉农热点、焦点、难点(简称“三点”)问题的顺利解决,对于街村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预防村官职务违法违纪违法工作中,我们要抓住重点,瞄准上述问题实施预防和打击并重策略,我们通过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着重了解以下几个方面:1、收费办证单位只收费不办证,收费打白条,收费不入帐行为;2、坐收坐支、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和贪污挪用公款行为;3、村组干部代收的各种税款上交款及其他款项既不上交,又不办证及收款不入帐行为;4、上级拨款及返还款不入帐行为;5、离职未审计,不移交财务手续、公章行为;6、白条列支,既无当事人签字,又无领导签字,以报代取行为;7、财务管理混乱,帐目不清,群众反映强烈现象。在处理这类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及时约见相关责任人,首先向其宣讲法律政策,帮助其分析问题的实质和性质。晓以利害,把预防工作做到家,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危害,对于认识不到位,情节严重,已构成职务犯罪的,我们采取坚决惩治的态度,果断移送相关部门进行查处,以震慑和教育广大“村官”。在对“村官”职务犯罪实施个案预防过程中,我们注重归类分析,类比研究,推而广之,彻底摆脱传统的就案论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片面性,以前瞻性的眼光和与时俱进,把握全局的高度,从问题中跳出来,对相关职务犯罪的成因、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的整理,从中找寻出对某类职务犯罪的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和措施,以便为有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二、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农村基层干部不注重学习提高、宗旨观念淡化等主观因素,但更主要的是客观因素的影响,综合起来有几个方面:一是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不够。一些乡镇党委政府对村干部重使用轻教育,只顾眼前利益,能干就先使用,出了问题再换人;对村干部的培训不够,大部分村干部都没有接受过相应的知识培训,缺乏工作岗位所需的财务、科技、经济等基本理论知识,缺少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二是激励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在政治上,村干部很难有提拔交流的机会,干的再好也只能兼有干部与农民的双重身份;在经济上,有的村经济力量薄弱,村干部待遇偏低,甚至有的时候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还要拿出自己的工资去垫付。三是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由于在村级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给一些村干部以权谋私创造了空间。四是对村干部的监督制约无力。对农村干部的检查、监督不及时、不严格,制度、规定印在纸上,挂在墙上,落实不到行动上,村干部“封建家长制”作风严重。五是对违纪违法村干部没能形成高压态势。村干部腐败的成本低、风险小,
形不成高压态势。
13
农村两委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农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干部是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基石,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他们的行为事关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形象,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近年来,广大农村两委干部成为群众致富的领头人,对推动我市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也有不少农村两委干部无视党纪国法,损害群众利益,甚至腐化堕落,走向违法乱纪的深渊,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危害农村社会的稳定,妨碍基层政权的巩固。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两委干部的队伍建设,我们结合全市近三年(2005年-2007年)查处的农村两委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认真分析村两委干部违法违纪存在的类型和原因,从义乌市农村实际出发,对村两委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一、村两委干部违法违纪的主要类型据统计,2005年至2007年,市纪委、监察局共接受群众来信来访2153件,其中反映农村干部的有1149件,占53.4%;全市共立案查处案件468件,涉及到农村党员干部共306件,占65.38%,而涉及到村两委主要干部的就有66人,其中有15人被开除党籍,9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我市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村级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是严峻的。我们通过分析查处的案件发现村两委干部违法违纪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1、经济类。村两委干部违法违纪多发生在经济领域,2005年至2007年期间,群众来信来访村两委干部经济方面存在问题较多,占38.4%,市纪委、监察局等相关部门进行针对性地调查,共查处农村两委干部贪污贿赂案件11件,涉案金额达人民币136.77万元。经济类案件多为贪污受贿、侵占、挪用公款等表现形式,作案手法复杂多样。如有少数村干部在工程建设发包、旧村改造中项目审批中授受贿赂;有的公款私存或转借他人以获取利息,或借给亲友使用;有的私欲膨胀,长时间私自挪用村集体资金等等。经济类案件中手法复杂多样,且隐蔽性强,其危害性不可等闲视之。2、违反国策类。当前群众在这方面对村两委干部的来信来访一直居高不下,占总数的30.5%,全市共查处违反计划生育案件31起,其中有的村两委干部因自身违反国策或包庇纵容计生对象而受到党纪处分。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违反土地管理、环保政策受处理的数量虽然不多,但随着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违反土地管理和环保政策的案件也有明显增加,查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3、失职、渎职类。据统计,群众来信来访村两委干部失职渎职占总数的11.1%。村两委干部身处基层,虽说管辖范围不大,所负的职责也不多,但有的村两委干部如果法制和纪律观念淡薄,不按照议事程序办理,官僚主义思想严重,搞“一言堂”,其造成的后果也是严重的,由此也造成了少数村两委干部走上了违法违纪的道路,同时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束缚村级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4、赌博、嫖娼类。赌博、嫖娼等这些丑恶现象在社会上普遍存在,必然影响到村两委干部中少数的意志薄弱者。2005年至2007年期间,全市农村共查处赌博案件86起,嫖娼案件查处16起。这些现象在经济发达的农村有,经济比较落后的村也有;一般党员干部有,村主要干部也有,这些被查处人员当中就不乏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主任等村两委干部。
14
除了以上四个类型的表现形式以外,村两委干部还存在着其它形式的违法违纪行为,如有的村两委干部管理涣散、不团结,致使村级组织不能正常运转,再如违反组织原则发展新党员等。这些行为由于相应的法规不健全,有些问题把握难度大,查处也较少,但这类问题在基层群众中反响大,危害性不容小觑。
二、农村两委干部违法违纪问题产生的原因农村两委干部的教育管理一直是农村党建工作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当前,村两委干部违纪违法现象是多种因素互为作用的结果,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的内部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自身素质不够高。有些村两委干部长期在外经商,根本无暇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理想信念单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致使一些村两委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思想错位,忽视党性锤炼,丧失了信仰,价值取向严重偏离了党的根本宗旨;少数村两委干部生活上堕落成性,好逸恶劳,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侵占、挪用村集体资金,参与赌博、嫖娼等违法违纪行为;还有少数村两委干部经不起权力的考验和金钱的诱惑,滋生了权钱交易的不正之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抬头。(二)教育管理跟不上。村两委干部队伍管理教育认识缺位,影响到村干部素质的提升。一是认识上缺乏紧迫感。在新的形势下,村两委干部队伍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问题。有的村两委员干部缺乏宗旨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不讲党性原则;有的村两委干部知识老化,能力弱化,观念僵化,根本无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锐意创新,艰苦创业。这些问题虽然只发生在少数村两委干部身上,但却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二是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形式上缺乏灵活性。教育培训没有结合本地的实际和农村党员干部生产生活的需要进行,广大培训对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较低,培训活动缺乏教与学的互动,培训效果往往大大折扣。(三)监督机制不到位。村两委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来规范他们的行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对有的村两委干部存在的问题,个别镇一级党委平时也有所察觉,但考虑到“村干部后继乏人”、“平时工作有成绩、有力度”等因素,往往姑息迁就,不愿查处,有的捂着、盖着,名为保护干部,实际是对下级的放任和疏于监督。一些农村党组织生活不健全,不能及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内监督无力;一些村财务管理混乱,公开的内容有限,表面东西过多,村务公开和财务监督形同虚设;还有些村干部不是党员,成了“监督盲区”,现行的党纪条规对这类干部是鞭长莫及,等等。这些漏洞给违纪违法者提供了条件,使一些人心存侥幸,胆敢以身试法。(四)执纪惩处不严厉。村两委干部的违法违纪问题的调查取证难和查处难度大,这是有目共睹的。大多数村两委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背后往往都有错综复杂的背景,有的镇一级领导干部认为基层工作难度大,特别是农村干部出点问题在所难免,怕查了案子伤了感情,影响工作积极性,于是能捂则捂;有的把查案和稳定对立起来,怕查了案子乱了班子,于是能拖则拖;有的不愿查案,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予以袒护,用组织处理代替党纪政纪处分,搞“内部消化”。三、防止和解决村两委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主要对策
15
村两委干部的违法违纪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切实有效地防止和解决村两委干部违法违纪问题,我们认为必须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检查、监督和考核为手段,加强村两委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建立健全村两委干部的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民主监督管理体系。主要对策如下:
(一)加强教育引导工作,提高村两委干部的素质。村两委干部素质的高低和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决定着农村基层组织的强与弱。因此,要把村两委干部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任务。一要加强正面典型示范教育。通过举办报告会、演讲会等活动载体,大力宣扬农村优秀的党员干部,将他们廉洁奉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事迹宣传出去,使农村两委干部学有方向,有目标,自觉提高廉洁自律意识。二要加强反面典型警示教育。通过开展违纪违法村干部现身说法、腐败案例巡回展等活动,使广大农村干部从腐败分子中汲取教训,自觉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规范自己的行为。三要加强政策法规教育。充分发挥市、镇两级党校的作用,通过举办政策法规培训班,分期分批对农村干部进行党政党纪条规培训教育,使村干部树立政策法规意识,不断提高正确执行政策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二)加强农村制度建设,规范村两委干部的行为。抓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紧紧围绕用人、管理、考核等三个方面建立健全制度,使农村各项工作有章可依,依章行事。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对于村党组织书记的人选,尤其是在一些重点村、难点村,要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条例》等有关规定,实行公开选拔和年轻干部下村挂职锻炼,加大对村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在村委会干部的使用上,要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在选人、育人方面,要有一套可行的制度,使村班子形成梯次结构,做到能力、知识、年龄结合优化。二是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民民主理财制度、村级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村级事务民主决策制度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要探索村统一管理工作的方式,对他们的工作优劣进行考评。要把对领导干部党风廉政评议向村两委干部延伸,形成立体交叉的评议网络,扩大评议的影响力和齐抓共管的声势。要建立健全村两委干部廉政档案,对村两委干部执行廉洁自律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并把它作为考核村级班子的一项重要依据。进一步建立健全支部大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一系列支部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以制度规范支部活动,实现支部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三是完善考核机制,理顺村两委干部管理体制。建立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组织、民政、涉农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密切配合的体制,将村两委干部管理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体系,形成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明确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对村级组织监督的职责,完善责任追究制度,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合理科学、切实可行的村两委干部考核办法。
(三)加强民主监督机制,严格对村两委干部的管理。加强民主监督机制,是从源头上解决农村两委干部廉洁问题的一个根本措施。一是实行目标管理,完善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党务公开等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并落实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其各项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分解落实,量化考评,实行目标责任制年度考核制度。坚持不懈抓好“三公开”工作,进一步推进村务、财务、党务公开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在公开制度的建立、运行、内容、程序、范围上,都要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通过抓好三公开工作,进一步增强
16
农村干部、群众的民主法制观念,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有效遏制村两委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二是坚持实行和完善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各级相关部门要严把政策关,加强对农村“一事一议”的监督和指导,并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规范议事程序,真正体现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防止出现“有事不议”和“无事乱议”等现象的发生,使村两委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使他们摆正位置,按制度办事。
(四)加大案件查处力度,遏制村两委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村两委干部品行好坏,是否廉洁,不仅影响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社会稳定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村两委干部违法违纪虽然是少数,却会在群众中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要引起高度重视。对此,组织、纪检等部门要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关心农村现有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群众反映线索具体、事实清楚的违法违纪问题,市、镇两级纪委可直接查办,严格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成案率;对调查取证难度较大的违法违纪案件,相关部门要善于主动挖掘案源与线索,落实查办案件责任制,一旦发现问题,要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及时查处。通过加大对村两委干部的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一方面可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教育作用,收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规范一类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发现体制机制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和管理上的空档,探索加强监督防范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创新监管制度,不断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市委组织部金昭非)
制度建设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往往因为缺乏制度约束,钻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的空子。为从源头上遏制农村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云浮市各级纪委坚持一案一整改、一案一总结,通过查办案件发现制度缺陷,修订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健全体制机制,防止类似问题重复发生。例如推行“村账镇代理”、“组账村代理”、“镇财县管”、“组账镇代理”等制度,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全面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再比如推行镇级行政集中服务、农村会计代理、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镇级纪委规范化建设等措施。
法律监督不到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尤其是该法的一项重要精神———管理过程中采用监督和评议等手段制约村官滥用权力,远远没有落实到位。
“村民自治”=没人管——有些地方的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工作力度还不够大,不够强。一些政府部门以“村民自治”为由,推脱了自己该管却没有管的事。村民自治,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走了样。而最可怕的是,走了样也没有人真正追究。
村民无法罢免村官——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程序过于复杂,不够灵活、便捷。《村委会组织法》规定:"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可以要求罢免村委员会成员,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经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通过"。据了解,新法颂布至今,恐怕没有或很少有人走通过这条路。
村民维权无门——在现有的制度背景下,一些村官疯狂贪污,村民维权困难,仅靠行政渠道的调查组,或者司法渠道的“两院”,似乎很难解决问题。
上级选任出问题——有的乡镇在选拔任用村干部上由于缺少必要的考察、考核,没有把好思想政治素质关,致使个别政治素质低的人员被选拔到村干部岗位上;有的在选拔村干部特别
17
是支部书记时,跳不出“小圈子”,出现“村官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不良现象;有的一人干到底,形成了“家族”专治,得不到应有的监督。
财务混乱,黑手趁虚而入——按有关规定,村委会主任主管财经,但检察机关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村子都是村支书自己管钱,出纳员名存实亡,导致很多村财务制度名存实亡。村里机动地承包费、变卖村里树木及账外物品、罚没收入、上级退款、存款利息收入等收入来源都有可能成为账外资金,这些钱由村干部任意支配,都是滋生腐败的土壤。
惩处不严厉——有的乡镇领导认为基层工作难度大,特别是农村干部出点问题在所难免,怕查了案子伤了感情,影响工作积极性,于是能捂则捂;有的把查案和稳定对立起来,怕查了案子乱了班子,于是能拖则拖;有的不愿查案,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予以袒护,用组织处理代替党纪政纪处分,搞“内部消化”。
村官法制观念淡薄,违法心中没数——检察机关办案人员发现,在他们办理的村干部腐败案中,一些村干部毫无法律知识。村官不懂法,上级政府不加强对其培训,也导致很多村官在不知不觉中走入腐败深渊。
真正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各项规定,让村民对村里公共事务有更多的参与权、自主权和自决权,确保自身利益不受侵害。
完善《村委会组织法》,开辟不符合村委会组成成员任职资格条件的"当选人"的清退渠道。
建立一种与村民素质相适应的加快民主进程建设的新机制。进一步明确农村"两委会"的关系。完善立法管理村官腐败。200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了一个立法解释,把村官定义为从事公务的人员,把他们的七种行为的腐败扣上了贪污、挪用公款和受贿的帽子。而这些行为主要是管理救灾、抢救、防汛、优抚、扶贫、移民等救济款物,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土地征用补偿费用,还有国有土地的经营管理,代征、代缴税款,以及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并没有完全堵住农村腐败的口子,因为村委会还有很多自治管理的职能,比如出售树木等集体财产,筹办村里企业,建设村里农贸市场等等,这些可为村官们产生额外的“效益”。当在这些环节发生腐败时,检察机关往往无能为力,农民的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建议由人大作出立法解释,明确村干部除从事公务之外的职务犯罪的定性,加强惩处。一、村官腐败的主要表现
1、以权谋私,公共权力资本化。村官虽小,却掌握着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权力,这些权力在一定范围内被绝对化。有些村官人治思想根深蒂固,村里大小事情自己说了算,农民不请客、不送礼,该得到的合法权益都得不到保障。如在宅基地划分、农用物资供应、计划生育指标分配、超生罚款、山水林田承包等工作中依仗权势,损公肥私、搞特殊化。有的村官上任不是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亲友谋私利,甚至连党员也只在亲友中发展。
18
2、巧立名目,集体钱物私有化。有的村官胆大妄为、套取侵占国家下拨的扶贫、救助、救灾、退耕还林等专项资金,想方设法占为己有。有的村官虚拟“为争取资金给有关部门送礼”、“招待便饭”等开支项目,套出现金满足私欲。有的村官把村办企业当成自家的小金库,乱取乱支,造成集体资产大量流失。有的挪用公款用于个人经营活动或建私房,有的挪用公款给亲戚朋友做生意。有的用村集体的公款为自己购买手机,安装电脑,采取变通手段入账,掩盖真实支出。有的收费不开收据,直接进入个人腰包。
3、群众观念淡薄,工作作风粗暴化。有的村官不仅不“为民作主”,反而拉帮结派,欺骗群众,在计划生育、征地等工作中,方式简单粗暴,习惯于“通不通三分钟”来解决问题。有的强迫命令,瞎指挥,随意打骂甚至抵押群众,给群众造成严重伤害,许多工作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反而使群众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鱼水关系”变成“水火关系”。
4、道德堕落,个人生活腐败化。一些村官理想信念淡薄,精神空虚,道德沉沦,“涉黄”、“涉赌”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有些地方,村官甚至带头聚赌,致使群众无心生产,干部无心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在一些村出现了滥用公款的“吃喝村官”,携妻带子“参观考察”的“旅游村官”,甚至于欺男霸女的“土皇帝村官”。还有些村官为谋求连任,不惜花钱“贿选”。
二、村官腐败的根本原因村官违法违纪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既有社会不正之风和大气候的影响,也有制度不健全、查处不严等管理中的纰漏。据笔者调查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乡镇监管机制缺失。部分乡镇领导有“村官不算官”的思想,认为只要他们把工作搞好,社会稳定就行了,至于廉洁方面,反正村干部手里没什么权而且实行村帐乡管了,出不了什么事。有些领导即使发现这方面的问题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包庇、袒护有经济问题的村官,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村官的腐败。有的乡镇承担村帐乡管的村级财务管理服务中心,其工作内容只侧重于服务,平时只检查村级财务开支票据是否规范等表面现象,而对村级资金的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的实质性的检查和监督,尚未起到真正的制约作用。有的乡镇为管理方便,推行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甚至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权力高度集中,给村官中的腐败分子留下了滥用权力的空间。有的乡镇很少开展村官廉政勤政教育,更无制约村官的有效措施,导致村官思想不明、胆大妄为。
2、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村党组织战斗力本身就不强,甚至常年不开会、不组织学习、不过组织生活,至使农村党员干部在教育管理上出现了真空,接受廉政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机会更少,不少村官对罪与非罪的界线认识不清。有的村级班子没有凝聚力,不能对村里的事务进行依法管理,导致个别村官大权在握、独霸一方,无视法律,大肆侵吞集体资金、贪污受贿。
19
3、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很多地方虽然推行村帐乡管,但只流于形式,没有发挥真正的监督作用,绝大数村还没有形成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帐目设置不规范,财务审批不严格,村官权力过于集中,所有支出全凭一把手说了算,白条自批自支现象在村级财务管理中较为常见。有的村官为谋取私利方便,不想让群众了解村务、政务和财务,担心群众知道多了不利于工作,应该让群众明白的事情却含糊其辞;有的虽然公开了,但公开的内容隔靴挠痒,应付上级检查,而那些真正、实质的东西却不愿公开甚至假公开。有些村会计管账又管钱,干部批钱又花钱,为村官腐败打开了方便之门,导致不该支付的钱支付了,不该截留的截留了,不该挪用的挪用了。
4、村官综合素质不高。当前农村大多数有文化的人及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留下来的文化水平较低,年纪也偏大。他们缺乏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法制观念淡薄,往往为利所动,一旦当上村干部,就把村集体的财物当成自己的,想花就花,想拿就拿,肆无忌惮,中饱私囊。有的认为村官不长久,要抓住在位的时机千方百计谋求一己私利。有的错误地认为,村官不是官,法律管不到,不捞白不捞。还有一些缺乏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宗旨观念淡薄,自律意识不强,经不起金钱的诱惑。
5、村民监督意识淡薄。尽管《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多年,但在一些地方由于没有进行有效宣传,许多村民不懂此法,加上大多数村民自治意识、自治观念淡薄,素质低、综合能力不够强,如何进行自治,如何参与监督也就无从谈起。有的地方村民忙于自家发展生产,对村里事务不闻不问,有的村民虽对村里事务有意见,又怕村官打击报复,也就只好睁只眼闭只眼。由此,大多数村民难以发现村干部的越轨行为,即使发现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些村虽成立了村级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小组,但其成员往往是村官的圈内人,裙带关系比较严重,再加上理财小组每年的报酬还要由村里发放,这种利益关系直接影响到了监督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6、盲目追求灯红酒绿。一些村官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村官,较之普通农民,有更多机会接触城市里的一些奢华生活。经常与银行、建筑、政府的审批部门等一些经济违法案件高发领域的人打交道,看到的多是开宝马、坐奔驰、吃海鲜、泡小姐的现象,难免产生不平衡的心理,继而产生向他们的生活方式靠拢的思想意识。因此,一些自身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的村官,便打着为村民谋取利益的旗号,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欺上瞒下,假公济私,利用手中的权力繁衍出各种措施自肥其私。
三、村官腐败的防治措施
农村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对村官腐败绝不能小视,必须政治、行政、经济、法律和教育多管齐下,多种手段并施,综合治理才能见效。
20
1、加强思想教育,使村官不想腐败。要把村官廉洁教育工作列入党政干部教育体系之内,形成正常的、经常性的和有针对性的教育。一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乡镇党委作为村干部的直接管理者,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干部的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和党纪法规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村干部依法施政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从根本上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防止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二是实施典型引路。要大力发掘正面典型,宣传优秀村干部的先进事例,发挥榜样的作用,引导广大村官既要干事又要干净。在推荐评选优秀村支部书记、村干部时,要把廉洁自律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予以考察。三是强化警示教育。针对村官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乡镇主要领导及纪检部门要对症下药,进行警示谈话,及时提醒,敲响警钟。结合办理的案件,通过以案说法,进行反面典型教育,使其受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警示教育。此外,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对被查处的腐败分子进行曝光。
2、完善监督机制,使村官不能腐败。一是坚持和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在党组织内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监督,防止权力过份集中,自觉抵制利己主义思想,预防腐败。二是执行述职述廉制度。村党组织、村委会负责人,每年要在规定的范围内述职、述廉一次。通过进行述职、述廉,加强对村官的监督。三是发挥村级纪检监察信息员的监督作用。由县纪委在各行政村聘请村级纪检监察信息员,并规定村纪检监察信息员对村组重大事项拥用知情权、咨询权、建议权、反映权;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全程监督,特别是对村干部勤政廉政情况进行深入监督检查。四是强化乡镇对村官的监督。要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检查、审查,避免村干部直接管钱管物,杜绝贪污、挪用及不合理开支。要针对村官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加强各项村规民约的制定和健全,如完善村民选举制度,强化村务公开制度,创新和完善支农资金的运行管理机制等。要提高农民法治和民主意识,推进依法治村的进程,特别是要增强村民敢于检举揭发村官的种种非法行为,依法随时罢免腐败村官。对村官实行目标量化考核,根据岗位职责确定目标任务,对工作不负责而出现重大差错的,该处分的处分,该免职的免职,提高村官履行职责的积极性。
3、强化财务管理,使村官不易腐败。一是完善村帐乡管制度。村帐乡管制度推行以来很多地方没有真正实施,仍是由村里会计做帐,然后送乡镇村级财务管理中心存留,村帐乡管只是管几本帐本,没有实际意义。对于这种情况,有关部门要建立与村帐乡管制度相配套的责任追究制,对不严格执行村帐乡管的责任人追究其责任。二是完善民主理财制度。理财小组成员不能由村干部指定而必须真正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其年终报酬由乡镇统一发放,以摆脱对村里的依附关系,进行独立、有效的监督;规范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形式,凡是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情,都要按制度规定,做到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程序、公开形式、公开管理监督等五个方面的统一。加强督促和反馈,对不按时公开或公开不规范的,应弄清情况,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三是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目前,村级财务处在一种“民不告,官不理”的现象,经管和审计部门要对各村的财务进行一年一审计和一任一审计,把村级财务纳入年度审计和任期审计的范围内,强化村级财务的监督。另外,建立和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加强民主监督,保障村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21
4、加大查处力度,使村官不敢腐败。县、乡纪检监察组织要进一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中可能出现的村官贪污、截留、挪用、侵占等问题的查处力度,特别要把支农资金、粮食直补款等的发放和征地拆迁等领域作为预防、打击的重点。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与公、检、法、司、审计以及“三农”工作部门的协调,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形成立体预防和惩治网络,确保各项处理执行到位。针对农村线长、面广的特点,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应大力开展廉政文化下村组、入农户活动,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村规民约,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利用各种渠道掌握案件线索,拓宽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将预防和惩治网络延伸至农村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典型案件,加强法制宣传,调动群众举报违法违纪案件的积极性。对于已查实的村官违法违纪案件,不论涉及到谁,都要严肃查处,不包庇、不护短、不袒护,不疏通关系说好话,营造打击村官违法违纪的社会氛围,形成强大的震慑力量,使少数抱有侥幸心理的村官不敢以身试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村官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5、完善用人机制,使村官不愿腐败。当前要着力在农村建立起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一是公平公正选人。选任村干部要实行公推公选,真正实现民主,让那些能力强,作风正,品德好,群众信得过,能真正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人担任村级干部。村干部在选任途径上,重点要坚持“三个面向”:面向高中、大中专毕业生和复退军人,挑选知识型人才;面向私营企业骨干、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种养专业户和致富能手,挑选经济型人才;面向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挑选管理型人才。对本村找不到合适人选的,可从邻村物色合适人选或从乡镇干部中选派。二是充实年轻力量。要加快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入农村干部队伍,以改变目前农村干部年龄渐趋老龄化、学历偏低及其他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现状,提升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三是规范村官报酬。根据该村的经济发展状况,经群众讨论,村党支部、村委会协商确定一个合理的数额,并与工作任务、工作实绩挂钩。对经济条件比较差的村,乡镇要帮助落实村干部的报酬,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四是建立激励机制。要建立一整套面向村官的激励机制,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村官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工作成绩突出,清正廉洁的村官,要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按年发放一定数额生活补助,工作25年以上的年老时视同国家工作人员领取退休金。
22
篇四:村干部负面清单内容
清廉村居建设情况汇报清廉村居建设情况汇报今年以来,区镇在“清廉村居”建设中积极探索清廉观察员队伍的建立和运用,以不断提升村民自治能力,不断扩展群众监督新渠道为目的,进一步完善了村组监督体系,深入推进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一是保障清廉观察员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在村47名定向代表中,由群众投票选出清廉观察员14名。“我自己选的代表、自己推的人,我信得过!”这是村民的心声。而作为群众监督代表,清廉观察员黄崇山说:“通过层层推选我有幸当上清廉观察员,是大家对我的信任,我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帮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才对得起群众的信任。”二是明确清廉观察员做些什么,怎样观察好。清廉观察员们要第一时间收集群众的“烦心事、困难事”,当好民意“收集者”;要对村“两委”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监督,当好纪律“监督者”,要对村“三资”管理进行问询,当好财富“守卫者”;要积极开展所属院落国家各项政策的宣传,当好新时代正能量的“传播者”。三是确保清廉观察员能找问题,能反映问题。建立清廉观察员工作台账机制,人手一份《村级清廉观察员
工作台帐》,内容包含“参与‘定向议事’情况”、“集体经济”、“三务公开”、“村情民意收集情况”等,明确注明发现问题时间、反映问题时间和解决问题时间,同时结合“而上”微信小程序,观察员能随时随地开展监督和宣传工作。“村以‘基层治理’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清廉村居’建设工作,让‘廉泉之水而下’,浸润每家每户,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清廉村居建设情况汇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关于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系列部署,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根据衢州市农业农村局衢州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关于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衢农发〔2020〕11号)和中共衢州市衢江区纪委、衢州市衢江区监委《强化清廉村居建设强力助推基层治理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区纪发〔2020〕9号)的精神和要求,双桥乡党委以溪滩村创建区级清廉村居示范村为重点,实现以点带面,力促全乡6个行政村清廉村居建设整体推进。一、加强谋划部署,强化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召开党委会,认真研究细化实施方案,编制计划,倒排时序,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为成员的“清廉村居”建设领导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大生态(大服务)模块下经济发展服务
中心,乡其它模块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共同抓好清廉村居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落实好乡党委对清廉村居建设的主体责任,村党支部落实各村清廉村居建设的主体责任,联村班子“一岗双责”具体指导负责联系村创建工作。各模块协同推进确保工作进度按时完成,将清廉村居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民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等工作统筹安排、有机结合,以清廉村居建设为切入点,精心组织,按照方案要求、创建时限,积极探索、创新工作,确保清廉村居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保质保量完成。
二、加强队伍建设,锻造清正干部。坚持党建统领清廉村居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村党组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规范三会一课,全面推行“党性党纪一刻钟”活动,列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内容之一,结合主体党日安排15分钟学习近期全国各地查处并公开发布的各类违反党风廉政的违法违纪案例,警钟长鸣,形成常态。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引导党员、村民自觉参与清廉村居建设,全乡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共梳理出潜在廉政风险点96个,并逐一排出风险等级和具体防控措施。健全完善村务监督工作机制,切实发挥村监会和村监察联络站在村级各类事务中的监督作用,全乡6个行政村均成立村级监察联络站,聘请站长6人,联络员12人,每月按时召开村监会主任例会,开展月度评价和季度评分,按时上报履职清单。做好村干部“一肩挑”人选资格的审查和社会调查,力求通过基层组织换届,
选优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严格落实执纪监督“四种形态”,严把村干部素质关,拓宽来源渠道,优化队伍结构,提升“领头雁”能力,加强干部党性、党风、党纪等方面教育,强化管党治党意识和廉洁履职能力,形成全方位、常态化的监管机制。今年以来,开展立项监督4次,各类会议通报违法违纪案例20余次,开展全员廉政谈话230余人次,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置15人次,第二种形态处置2人次(其中1人给予党内警告、1人给予政务处分),党纪政务立案3个,结案3个,发挥执纪监督利剑作用,做好提醒教育,防微杜渐,做到真管真严,严肃处置。
三、加强品牌建设,打造清廉村务。在溪滩村结合江文焕革命烈士遗迹等本地元素和“金牛村”集体荣誉,提炼“红色溪滩清廉金牛”清廉村居品牌,建优建强清廉的村“两委”班子,传播勤廉好家风好家训,引领好民风好社风建成。一是拓宽“阳光”村务,锻造清廉金牛。溪滩村以“金牛村”称号为主战线,深化清廉“金牛团队”建设。出台《村级“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双桥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修改完善村干部履职负面清单18条,建章立制,规范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实行村级财务报批、“三重一大”事项向乡纪委备案制度,每月定期由业务线干部向乡纪委、监察办备案,接受监督检查;拓宽“三务公开”渠道,在“彩韵双桥”微信公众号上开辟线上“三务”公开、阳光工程栏目,把村级“三
务”、项目实施、误工发放、优抚助残等关键内容同步移植到线上公开公示,每月定期推送,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村干部“按清单办事、依规矩用权”。二是突出阵地建设,宣扬红色文化。以红色文化为主基调,打造“2馆1墙2广场”的清廉景观,“2馆”即江文焕纪念馆与溪滩村文化礼堂,以革命烈士江文焕事迹为题材,深挖人文历史资源,收集江文焕手信稿进行展览,围绕江文焕革命烈士遗迹,开展“8090”理论宣讲4次,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以清朗社会风气为题材的清廉文化资源;“1墙”即廉政文化宣传墙,在塔太沿线、村庄主线,利用现有长廊、围墙等,设计制作廉政文化宣传阵地20余处;“2广场”即溪滩廉政文化广场与红色文化广场,开展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廉政文艺展演与“红色记忆”内涵宣讲活动,提升廉洁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加强对清廉村居建设的宣传,增进社会各界对清廉村居建设的认同支持,在“彩韵双桥”微信公众号中发布清廉村居专题微信6期。以勤廉家风家训为主平台,引领好民风好社风。一方面,修改完善“村规民约”,让好家风家训引领好民风社风得到具体体现,让村规民约成为群众身边的小“宪法”;另一方面,开展不同层面的廉洁家风家训打造,党员干部以“家风助廉”,党员、代表以“家风助德”,普通群众以“家风助勤”,通过家风好故事评选,党员代表层面征集德行
家风100余条,并一一上墙展示。开展“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宣传活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形式,先后开展了“十佳好媳妇”“最美家庭”、晒家风亮家训等评选活动,评选出最美家庭6个、最美媳妇3个,营造良好的慈爱孝贤社会氛围。
下一步,双桥乡将借清廉村居示范村创建,抓实清廉村居建设的整乡推进,打造“一村一品”,通过纵深推进的清廉村居建设,把清廉文化输送到每位党员、代表,输送到家家户户,力促形成清廉的党风、政风,优良的家风、家规,营造清明、勤廉、健康、向上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清廉村居建设情况汇报为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锲而不舍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努力打造校园润廉、干部勤廉、教师清廉、学生崇廉、家庭守廉的“清廉学校”,我支部认真开展了“清廉学校”建设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全体师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育人观,形成了较为浓郁的“敬廉崇洁”的良好氛围。现将我园清廉学校建设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我园高度重视“清廉学校”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园长为组长,支部书记为副组长的“清廉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各成员职责和分工明确,创建领导小组把“清廉学校”建设纳入学校日常教学目标
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制定工作方案,统一部署落实。二、班子建设,率先垂范加强班子建设,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是廉洁校园建设的重要前
提。在学校班子成员中形成带头秉公尽责、不以权谋私,带头严守法纪、不徇私枉法,带头艰苦奋斗、不奢侈浪费,带头维护和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不做有损集体和全局利益的事。
1、认真落实党风廉洁责任制,与党员干部签订党风廉洁建设责任书;
2、每学期开展一次以“率先垂范,廉洁从教”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3、上好反腐倡廉专题党课,学习《廉政准则》,做出廉洁自律承诺,自觉践行“八个禁止,52个不准”,做教师的表率。
三、制度建设,健全规范坚持主要负责人“四个不直接分管”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议事决策制度,在基建维修、物资采购、财产管理、资金使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绩效考核、招生等方面建章立制,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四、队伍建设,践行为先1、加强学习,统一思想。及时传达上级党组织及各级主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文件、会议精神,开展专题学习,将廉洁从教作为师德教育的主线,常提醒,常督促,常检查。
2、建立道德诚信公开承诺制度、师德考核和巡查制度,学校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教师向家长公开承诺,与学校签订责任书,组织开展申报、自查、督查等工作。
3、将教师廉洁从教情况纳入师德考核、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
五、滋润幼苗,陶冶情操1、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廉政文化教育氛围。为了使廉洁文化建设深入人心,我园不断创新“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有效载体,把廉洁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廉洁文化氛围,为“清廉学校”创建取得良好的成效创造条件。2、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主体,树立意识,培养习惯。廉政文化教育是学生养成教育的组成部分。“诚信做人,敬廉崇洁”要求学生从小树立纪律意识,规范意识。缺少了良好的细节行为的培养,任何教育内容都是空中楼阁,无从建立。在廉政文化教育活动中我园根据幼儿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廉政教育活动,通过廉政主题教育使崇廉观念深入课堂、深入学生头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营造“崇廉、奉廉、赞廉”的校园文化氛围。六、家校共建共育,促良好家风建设。充分利用家长会、班级家长群,加强宣传引导,帮助家长树
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将廉洁家风教育融入学生思政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大手牵小手”,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来自家庭家风家训的教育,崇廉尚廉;通过“小手拉大手”,把孩子在学校学到的廉洁意识、良好品德带回家庭,影响家长的言行,共同促进家庭家风建设。
总之,我幼儿园联合支部通过开展“清廉学校”建设工作以来,规范了学校的管理,学校全体老师充分认识了廉洁的重要性,校园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廉洁文化氛围,接下来我园将会一如既往的重视此项工作,将把“清廉学校”建设纳入学校日常教学目标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真正将廉洁文化落到实处。
篇五:村干部负面清单内容
言语负面清单:3个方面18个“不能说”全文共计1528字
一、对上级不能说:
●你们上头就知道把工作压给我们做,我吃不消做;
●农村工作就这样,乡下事乡下舞;
●这事是你们让我这么做的,老百姓来烦,我不管;
●这事要你们领导出面,我办不了;
●不把那件事解决,这件事别来找我;
●我是老百姓选出来的,你能拿我怎么样。
二、对同事不能说:
●这也不能发,那也不能发,何必做得这么苦;
●现在老百姓越来越难管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1
●多做多错,不做没错;
全文共计1528字
●你不懂的,跟我比,还早呐;那是你的事,与我无关;
●你别干得一股臭劲,你晓得别人怎么说你。
三、对群众不能说:
●领导没跟我说过,这事我搞不清楚;
●有本事就去上访唩;
●我很忙,不是为你一个人办事,给我出去;
●你算老几;
●这事就是做做样子,骗骗上面的;
●这是上面要求的,我们也没办法。
行为负面清单:6个方面36条不能做
2
一、大局观念不够强
全文共计1528字
●公开反对或歪曲组织决定;
●当面不说,背后乱说,阳奉阴违;
●对网络段子不加辨别随意转发评论;
●自扫门前雪,遇事绕道走;
●不正面引导群众,将矛盾上交,甚至煽动闹事;
●逢人称兄道弟,讲哥们义气,不按原则办事。
二、联系群众不深入
●对联系户上门入户关心不够,甚至走形式;
●不能及时摸排化解矛盾纠纷,使矛盾升级甚至引发事件;
●漠视群众合理诉求,能办不办,推诿扯皮;
3
●解决群众实际工作时存有偏见;
全文共计1528字
●工作与群众需求有脱钩,未解决群众所盼、所想;
●偏听干部一面之词,忽视群众意见建议。
三、日常行为不注重
●不随手关闭电器,存在白昼灯、长摇扇现象;
●随意浪费办公用品耗材等;
●食堂就餐未按需用餐,存在浪费;
●不爱惜公共财物;
●只注意个人卫生,不注意公共卫生;
●使用公物办私事。
四、廉洁底线不守牢
4
全文共计1528字
●未严格执行扶贫、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设和项目建设领域廉洁纪律要求,甚至发生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以各种形式占用集体财物或拖欠集体钱款;●大操大办红白喜事;●任人唯亲,安排亲戚朋友担任村里工作岗位;●违规干预和插手工程项目建设;●讲究排场,攀比炫富。五、工作纪律不遵守●不服从组织分配的任务;●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透露、散播尚未讨论决定的事项及过程意见;●不履行职责,外出不请假;
5
●重大事项不报告;●未经程序擅自使用印章。六、自身形象不端正●作出的公开承诺不兑现;●留恋酒局、饭局、牌局,不注意生活小节;●出口不逊,言语粗鲁;●造谣生事,诋毁他人;●参加宗教邪教组织和迷信活动;●不养老抚幼,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差。
全文共计1528字
6
篇六:村干部负面清单内容
社区(村)换届工作会议内容3篇是非明于学习,名节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下面初心为您推荐社区(村)换届工作会议内容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社区(村)换届工作会议内容1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开展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委、政府部署安排,将换届工作作为强化党建引领、优化基层治理、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勾凤诚高度重视,直接谋划部署推进,研判确定“三个百分百”目标,调动市县镇村各方力量,高质量组织实施,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截止2月8日,全市1759个行政村和627个社区“两委”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本次换届一次性实现村(社区)100%集中换届、村(社区)党组织100%换届成功、村(居)委会100%换届成功“三个百分百”,呈现出基层组织化程度、村书记带民致富能力、班子整体功能、党员群众参与度、换届选举满意度“五个明显提升”。经过此次换届,全市村(社区)“两委”成员平均年龄为41.6岁,下降5.1岁,45岁以下占比61.2%,提高26.1%;大
专以上学历占比55.7%,提高24.4%。其中,村(社区)书记平均年龄为46.3岁,下降3.7岁;45岁以下占比38.7%,提高16.4%;大专以上学历占比68.7%,提高20.3%。
聚焦基层基础,严实推进体系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提前组织“六抓六清六在先”专项行动,深入开展调查摸底,采取入户走访、个别座谈、召开座谈会、发放调研问卷等形式,逐村(社区)进行综合研判分析^p,逐个摸清村情社情选情。
表现、联审联查报告等档案,实行“一村(社区)一表、一镇(街)一册、一县(市、区)一套”纪实管理,组织开展两次市级人选把关过堂,对换届初步人选开展逐村(社区)逐人审核,倒逼各层各级开展“拉网式”摸排、“过筛式”审核,切实从头上把好人选关口。重点细化制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人选单项过堂表,突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人选“四看四评”实绩考量,设置个人工作业绩、带头致富能力、群众满意度等评价指标,树立重实绩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确保选准人、换对人。统筹县镇城乡各类人才资,通过内部挖潜优选一批、外部招引精挑一批、镇区机关选派一批的“三个一批”方式,对组织认可、群众公认的“能人型”书记人选,解放思想、不唯资历、大胆使用。
聚焦规矩规范,严密换届程序严格依照党内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照省《换届工作指导手册》,编发流程细化清单,列出党组织换届“一沟通三请示一报告十会议”等事项日程表,明晰各项任务时间节点,确保所有程序无缝衔接。梳理换届政策精髓、操作要点和纪律要求,指导各地编制应知应会业务手册和小巧便携的“口袋书”,做到业务知识“一口清”“问不倒”。举办县级换届业务培训班,将培训范围扩大至县镇村换届工作人员,进行全员全覆盖业务培训,因地制宜组织换届业务骨干现场观摩试点
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大会,通过现场示范和模拟演练熟悉掌握业务,确保选举合法合规、经得起检验监督。在省换届有关问题答复基础上,结合实际适当予以补充,在市县镇村四级换届工作机构中明确专人负责政策口径和操作口径答复,建立自上而下统一的政策答复体系,保持政策权威性,确保基层操作有疑问及时回复、有顾虑及时消除、有偏差及时纠正。
聚焦要环要项,严控风险隐患将加强换届风险防控作为县镇两级党委主要领导主抓的“一把手”工程,严格落实县镇领导“双联直挂”责任制,对重点难点村(社区)实施重点重抓、一村(社区)一策。印发“十严禁”“十不准”换届纪律要求,延伸宣传触角,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融媒体矩阵、电子屏等进行宣传,全面开展思想教育、纪律教育、警示教育,推进有关人员签订责任书“三个100%”,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典型案件查处力度,切实立起换届纪律的“高压线”。关心关爱退职人员,逐一开展谈心谈话,解除“进退留转”的后顾之忧,钝化矛盾、排除隐患。制定下发换届选举工作风险点清单,实行换届选举重大事件、重要信息日报制度,加强舆情监测管理,全面掌握好面上换届的动向、及时解决好点上出现的问题。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按照省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下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做好选举现场防疫工作。
下一阶段,我市将重点围绕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的后半篇文章,制定出台加强换届后村(社区)“两委”班子建设的意见,组织开展走访调研、承诺践诺、兴办实事等“开门七件事”专项活动,强化新班子教育培训和规范管理,引导新班子迅速进入角色、上任即“赶考”,更好地服务基层、取信于党员群众。同时,进一步抓好新班子运行情况分析^p研判,一以贯之推进换届后续工作,切实把换届激发出来的正能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自觉行动,在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开启新征程上展现出新气象、新作为。
社区(村)换届工作会议内容2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启动以来,沿河县按照市委工作部署,把换届选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精心组织,系统谋划,“三个三”蹄疾步稳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夯实“三大保障”,释放强大动能。以组织保障、机制保障、舆论保障为抓手,强化全方位要素保障,充分释放换届工作强大动能,形成上下贯通、指挥有力的工作格局,为换届工作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特别是接续推进疫情防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做到“在换届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换届”。夯实组织保障。筹建全县
兵强将,组建全县
监督的通知》纳入全县20xx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会前学习内容,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责任意识和法规意识。
破解“三个难题”,储备换届人选。紧盯村(社区)党员干部老龄化、岗位吸引力不大、人口外出流动大等问题,沿河县三措并举,畅通人员流动渠道,为换届储备人选。拓宽渠道,破解“不愿来”的问题。把一批组织认可、综合能力较高的优秀年轻同志层层选拔出来,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信息库,储备1990年轻后备干部,并作为此次换届进入“两委”班子组织推荐人选。深入推行“五个一批”(即研判留任一批、返引回乡一批、机关选派一批、招聘考录一批、本地培育一批),定向招聘145名县、乡事业单位岗位人员,公开招聘90名西部志愿者、112名公益性岗位大学生到村工作,有效缓解了村(社区)干部队伍“输血”不足的问题。强化保障,破解“不愿干”的问题。研究制定村干部报酬增长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调度会、专题会等形式,对村干部工作报酬进行3轮征求意见、分析^p讨论,最终确定将从2021年3月份起落实新的待遇报酬,分别为村党组织书记、主任每月3500元左右,其它职数内配备的村干部每月3300元左右,对“一肩挑”在原有基础上对应提高30%,保障
村干部家庭基本生活开支,不断增加村(社区)“两委”岗位吸引力,有效激发了村社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妥善引导,破解“不愿走”的问题。扎实开展谈心谈话,由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与所有村(社区)“两委”成员进行谈心谈话,做深做细思想工作,引导其正确对待进退留转,落实好符合条件的离职离岗村干部待遇,为换届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其充分发挥离任村党组织班子在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和基层党建方面的丰富经验,继续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做好“三项工作”,整治重点难点。为确保换届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沿河县开展全面摸底,逐一进行整顿,严把资格条件,将换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换届风清气正。摸清底数。由县级领导带队,深入开展村级组织建设大调研,扎实开展县乡联合调查摸底,全面、准确掌握每个村(社区)村情民意、班子运行、干部个人进退留转、后备力量储备以及瓶颈制约等情况,做到了“八个摸清”“七个心中有数”。分析^p研判。县乡村三级都将把好候选人产生关作为换届选举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严格对照“九条负面清单”要求,按照乡镇初审、县级联审进行研判分析^p,将3245名拟推荐提名人选逐一“过筛子”,先后调整13名村(社区)党
支部书记。精准施策。针对19个重难点村(社区),采取“一村一策”“一事一策”的办法,梳理细化存在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方案,提出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时时跟踪整改进度,明确责任人、整治时限,确保换届全面启动前问题“清零销号”。
社区(村)换届工作会议内容3自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开展以来,徐闻县按照省、市关于做好2021年村级换届工作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截止1月31日,全县205个村(社区,含农场5个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已全部完成,共选出村(社区)“两委”干部1252人,女性“两委”干部272人(其中女书记12人);45岁以下干部914人,占比73%;大专及以上学历677人,占比54.1%。全县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达到100%。通过换届,村级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文化程度大幅提升,年龄结构趋于合理,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一是注重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等为副组长的县村级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县委书记作为
召开会议认真听取村级换届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和作具体部署,并深入镇村进行调研指导换届工作。组建15个监督指导组,分别由县四套班子挂点领导担任组长,严格落实“县领导包镇走村、镇街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举措,对挂点乡镇(街道)开展调研指导,定期调度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进展情况。自换届工作开展以来,各督促指导组共下沉基层指导220余次。此外,徐闻县换届办分别与乡镇(街道)签订了《徐闻县村党组织书记“三个一肩挑”工作责任书》,对领导重视不够、工作无力、推进缓慢的乡镇,随机约谈党政“一把手”。在换届过程中,先后约谈了龙塘、海安、锦和三个乡镇的党政“一把手”。
二是注重加强摸底排查,及时化解整顿。自去年7月始,徐闻县围绕10类重点难点村,对全县200个村(社区)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拉网式排查,按照排查出的问题分门别类,根据村情选情的和谐平稳程度,把各村(社区)分为绿色平稳村、黄色风险村和红色重点村难点村三大类。同时建立《2021年村(社区)换届重难点村(社区)台账》,对照存在问题,落实“五个一”工作措施(即一名县级领导班子联村、一名
难点村已全部整顿完毕。成立村(社区)“两委”换届维稳组,落实维稳工作定期报告和通报制度,印发《2021年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维稳工作方案》《徐闻县关于开展涉村(社区)“两委”换届突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通知》《徐闻县关于开展打击干扰破坏村(社区)“两委”换届违法犯罪行为工作方案》,对影响换届的问题进行排查,及时予以化解。换届推进过程中,全县排查出村(社区)“两委”换届涉稳矛盾纠纷共8宗,受理信访问题16宗,通过及时有效化解,从而确保换届工作稳定有序。
三是注重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成立换届宣传小组,由宣传部一名副部长担任组长,制定宣传工作方案,精心策划,统筹安排,并派专人负责换届宣传工作,确保宣传工作到位。在“闻天下”APP、县电视台等平台开设栏目,大力宣传全县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情况、经验做法等动态报道及换届政策和换届纪律宣传;利用徐闻手机报发送换届工作动态和宣传标语。自换届工作开展以来,县级换届办印发换届动态简报10期,网络专栏推送信息42条,制作户外大型宣传牌34个、换届选举移动宣传展板460个,发放换届明白卡20000余张,悬挂横幅1200余条,利用滚动LED屏播放村(社区)换届宣传标语3500余次,粘贴疫情防控海报8000余张及《通告》1000余张。
四是注重加强骨干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县委组织部牵头县财政局、民政局、审计局、农业农村局召开换届审计工作会议,举办换届审计工作业务培训班,培训业务骨干100多人。同时下发《徐闻县
问题,及时召开会议,听取各成员单位意见,综合研判,形成解决问题最终方案。
六是注重加强监督执纪,严肃换届纪律。县纪委监委靠前监督,抽调业务骨干组成监督组,深入全县15个乡镇(街道)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监督检查,重点围绕是否开展宣传动员,制定换届选举方案、开展换届选举培训工作;是否存在“五个严禁、五个一律”人员成为候选人的情形;是否严格换届纪律,公布换届举报方式”等方面进行专项督导,全面精准监督村级换届风气,加强对换届工作的监督,营造风清气正换届环境。县纪委录制换届工作警示教育片,结合法制宣传车普法下乡巡回播放。同时,结合新审议的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县委组织部下发通知要求各村(社区)党组织党员分别签订承诺书,切实遵守换届选举纪律,树立挺纪在前的法纪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举氛围。对举报涉及换届有关问题,及时核查,严肃处理。
篇七:村干部负面清单内容
关于进一步规范村两委干部报酬待遇的实施办法为进一步规范村两委干部报酬待遇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稳定和强化村两委干部队伍根据省市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及城乡社区治理要求依据市两办下发的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村两委干部报酬待遇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洪办字20202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实施办法为进一步规范村“两委”干部报酬待遇,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稳定和强化村“两委”干部队伍,根据省、市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及城乡社区治理要求,依据市两办下发的《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村“两委”干部报酬待遇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洪办字[2020]2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实施办法。
一、适用对象
本办法适用于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规定,在已核定职数范围内,经选举、任命产生的在职在岗村“两委”干部。
二、报酬构成
村“两委”干部报酬一般由基本报酬、奖励性报酬及社会保险等三部分组成。
1.基本报酬。基本报酬指村“两委”干部每年的固定补贴、绩效补贴和工龄补贴三项。其中,绩效补贴指根据年度考核结果给予的补贴,工龄补贴指根据干部连续工作年限给予的补贴。
2.奖励性报酬。奖励性报酬指为鼓励村“两委”干部创先争优,根据工作需要和有关政策规定,给予成绩突出人员的各类奖励。
3.社会保险补助。指在为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中,财政补助的单位缴纳部分。
三、报酬标准
村“两委”干部报酬实行分级管理,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平均基本报酬不低于5万元/年,村“两委”副职(含村“两委”成员兼职的报账员)、村“两委”委员分别按照同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80%、70%核定。
(一)基本报酬标准
1.固定补贴标准。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固定补贴按照不低于3.6万元/年核定,村“两委”副职(含村“两委”成员兼职的报账员)、村“两委”委员分别按照同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固定补贴的80%、70%核定。
2.绩效补贴标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考核、绩效挂钩、奖勤罚懒”的原则,以乡镇为单位对村“两委”班子实行年度考核。根据年度考核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序,确定一、二、三等次,一等次村所占比例不高于行政村总数的20%,三等次村不低于20%,少于5个村不便以比例划分等次的,由乡镇统筹考虑确定年度考核等次。一等次、二等次、三等次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绩效补贴分别按照不低于1.6万元/年、1.4万元/年、1.2万元/年核定。“一票否决”等原因未评等次的,不得发放绩效补贴。村“两委”副职(含村“两委”成员兼职的报账员)、村“两委”委员分别按照同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绩效补贴的80%、70%核定。村“两委”干部年度考核由乡镇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实施。
3.工龄补贴标准。工龄补贴按连续从事村里工作年限确定,工作年限以周年计算,未满1周年的不予计算。每连续多任1年,从下一年度起增加10元/月工龄补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当年不计入补贴年限。
(二)奖励性报酬标准。
结合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农业农村改革、农村社区治理、综合治理等工作,设立奖励项目,对获得县级以上综合表彰的村“两委”干部分层次奖励。具体奖励项目的设立及奖励标准如下,由乡镇组织实施,所需经费由镇村统筹解决。
(1)对获得省级以上(含省级)综合表彰的村“两委”干部年终共奖励5000元;(2)对获得市级以上(含市级)综合表彰的村“两委”干部年终共奖励3000元;(3)对获得县级以上(含县级)综合表彰的村“两委”干部年终共奖励2000元;(4)实行集体经济发展增收奖励制度,以当年经营性收入的1%作为基础奖金,以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部分的5%作为增幅奖金,实现村干部收入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挂钩,充分激发村干部工作积极性。
(三)社会保险补助标准。
全面落实好村“两委”干部养老保险制度,以村干部上年度个人月平均工资收入确定其月缴费基数,个人月平均工资收入低于全省上年度所采用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的,缴费基数按全省上年度所采用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核定;个人月平均工资收入高于全省上年度所采用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缴费基数按全省上年度所采用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核定,为村“两委”干部办理职工养老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每年为坚持正常履职的村“两委”干部统一购买不低于100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所需资金由乡镇统筹解决。
四、发放方式
1.发放时间。固定补贴、工龄补贴一般由乡镇按月发放。绩效补贴和其他奖励性报酬由乡镇核定后,按年发放。村“两委”干部因辞职、免职和终止职务等原因离任的,其报酬发放至辞职、免职和终止职务当月为止。
2.发放要求。固定补贴和工龄补贴由乡镇分别报县委组织部门和民政部门核定备案后,按时足额发放到人。绩效补贴和其他奖励性报酬的发放方式由各乡镇根据实际确定。身兼两职或数职的村“两委”干部,按其所兼任的职务中报酬最高的职务领取,不叠加领取。
五、资金保障
村“两委”干部的待遇报酬实行分级承担,除中央、省级和市级转移支付外,如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基本报酬仍低于5万元/年的标准,由县根据各乡镇财力水平,并结合各村集体经济状况,负责统筹安排,兜底保障。市级财政按每个村2万元/年的标准,对建制村予以补助。对市级补助资金,县里将根据各乡镇财力水平统筹安排,人均财力较弱的,补助标准适当提高,人均财力较好的,补助标准适当降低。县财政按照政策规定及时足额安排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对上级财政补助之外的缺口部分,实行县级财政兜底,按照标准足额预算,并在当年第一季度统筹拨付到乡镇。
六、配套机制
1.管理考核机制。各乡镇要认真研究制定村“两委”干部年度考核方案,把日常工作、年度目标任务、中心工作等内容纳入考核范围,采取“日常管理考核得分+目标任务考核得分+扣分事项得分”的方式进行考核,并将党员、群众的民主评议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各乡镇每年11月上旬前将本年度的绩效考核方案分别报县委组织部和县民政局审核备案,并在年底组织实施。对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年度考核结果,要存入个人档案,作为“三方面人员”选拔、选树先进典型的基本依据。落实村干部负面清单制度,凡违反《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等文件中相关情况,经调查属实的,由乡镇按照规定减发或者扣发绩效补贴、其他奖励性报酬,将保障村“两委”干部报酬待遇工作纳入所在乡镇党委书记年度考核和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
2.正常增长机制。建立村“两委”干部报酬待遇年度调整增长机制。在落实市级以上现有转移支付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村“两委”干部固定补贴最低标准。
3.资金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相应的资金监管机制,县组织部门、民政部门、农业农村部门、财政部门等有关单位,要定期对转移支付的落实和报酬待遇的发放等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对乱立名目发放各类补贴、津贴、奖金和实物等问题线索及时移送同级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处理。
本实施办法从2021年1月1日起执行。参照行政村管理的分场、农场、林场、管理站、园艺场、原种场等参照本实施办法执行。其他与本实施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实施办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