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现状调查14篇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现状调查 关于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的研究 摘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是幼儿教育者们所必须拥有的专业能力之一,有利于对幼儿的行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现状调查1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现状调查
关于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的研究摘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是幼儿教育者们所必须拥有的专业能力之一,有利于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全方位的有效了解和评价,成为对幼儿教育具有指导作用的关键路径。连续记录法以及轶事记录法等文字式记录法都是幼儿园经常采用的方法,两者都对探讨如何进行具体而又详实的幼儿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解读。由此幼儿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以及分析的质量才会有效提高,进而洞察幼儿的真实意图和心理,有利于幼儿园课程的深层次实施和开展并为其提供保障和依据。
关键词:幼儿行为;观察记录;观察分析
前言:
幼儿教师在工作种,最需要掌握的就是对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这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内容。这项工作的高效实施,对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幼儿行为的掌握、捕捉幼儿兴趣、洞察幼儿心理提供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其在幼教专业的素养。现今学前教育更加注重科学儿童观、教育观,以及对现代教育理念的掌握,要求其师资和相关与儿童教育有关的工作人员具有实践反思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注重将理论操作转化为实践,能够投身于幼儿教育,并为之后工作能够奠定良好基础和分析能力。
1.幼儿行为观察记录分析的重要性
观察记录首先可以让教师对幼儿的兴趣、习惯、思维特点、特长、性格产生一定的了解,从而对该幼儿的发展状况、信息拥有一定程度上的掌握,有利于教育工作者的观察记录和反思,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增强幼儿教育的针对方向。同时,也可以为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对幼儿生活的点滴成长进行记录。
1.
关于观察记录、分析的相互关系
对幼儿的观察记录是后续分析工作的基础,教师可以从记录中获得关于幼儿的基本信息和要点关键字,快速掌握幼儿的行为言语动机,作为后期进行分析的背景资料。教师可以通过关键字和要点逐个进行行为分析,完成对幼儿行为的全方位了解,两者呈递进关系。
三、如何做好幼儿行为观察记录工作
幼儿的行为观察记录是对幼儿实际行为的收集、留存、传递的实际行为表现,对教师正确、全面了解、评价幼儿行为心理提供事实的基础,能够通过这些来产生具有优质价值的幼儿行为分析解释。高质量完成对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工作,教师对幼儿行为活动的理解、支持具有现实作用,同时也是教师对其教育专业能力、质量提升的保证。
1.灵活利用符号快速记录,减少疏漏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应该尽量做到记录的及时性,避免疏忽差池。连续记录法要求观察和记录的同步和迅速。所以,初步记录时对重点的把握和言语的简洁具有一定要求,适当灵活使用符号和标志进行快速记录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事后可以再根据符号进行补充说明和记录。
1.提供必要基本信息
进行记录时要提供必要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所发生的事。首先最为重要的是记录对象所发生的的事,去了解幼儿基本信息、家庭背景、成长背景等,以备更好建立个人档案,对读者快速了解幼儿也起到一定作用。教师档案也是必要的,作为工作资料留存,也方便读者的后续交流。其次,时间信息是记录幼儿行为的节点,可以明确体现行为反应的持续和变化,是观察中的重要指标。
1.
注重记录的具体性、全面性、完整性
文字记录应尽量详实,达到对幼儿行为记录的具体性、全面性和完整性。
四、如何做好幼儿行为观察分析工作
对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进行有效分析,从中的客观信息截取要点,并结合实际赋予其意义,可以对幼儿在适当时间的言行举止作出一定合理的解释、评价。以下为分析的要点:
1.实时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
幼儿教师要注重对文本资料分析、梳理的实时性,及时对收集到的行为信息作出全面的价值判断,从而达到对幼儿行为具有认识、了解的目的,得到下一步对幼儿的正确指引方向。幼儿教师以及幼儿教育工作者切勿拖延分析的时间,避免资料的积压、难以处理以及原始资料的时效性价值流失。
1.注重分析的客观性,适当脱离主观因素
自己的价值观和预期难以囊括总体,教师要尽量避免自己的思想等主观因素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分析理解,阻挡偏见的产生和误解的形成。客观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理念是最关键的,由此进行对幼儿原始资料、信息的研究,并多次对幼儿的行为言语进行跟踪、记录和不断观察,才能够得出更加全面、正确的事实信息,提升对于幼儿行为甚至于幼儿个体的认识。
1.围绕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连续记录法是对幼儿行为进行观察的常用方法。提前确定研究和观察的目标对象,更加有利于后续的分析和推进计划。比如《娃娃家风波》的记录中可以根据观察对象来了解小班幼儿与小伙伴发生矛盾的行为,进而了解原因,解读可以将矛盾缓解、化解的策略。所以,可以分析出“潘潘与丁丁意见不合产生冲突,
第三方佳佳用求助试图将其化解。潘潘起初选择哭泣来消极应对,后转回迂回变通来积极解决,为自己成功争取权利”。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文本资料的研究分析时,要着眼于既定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以便挖掘到更有实际意义的、对研究有帮助的信息。
轶事记录法往往会记录教师印象里更为具有独特价值、有趣且让人记忆深刻的幼儿事件、切入点通常是教师的“为什么记录”,比如教师可以从幼儿某种固定的、充满童趣的行为了解到幼儿对某种事物的好奇、执着和兴致。此时,教师可以就教育经验而谈,通过记录里幼儿如何再次重复该行为的动机入手,进行判断和记录。教师还可以记录幼儿对某种事情天马行空的见解,并分析幼儿如何产生此想法及契机,针对幼儿是怎么利用已有的经验来加工想法和行为的。
1.利用儿童发展理论进行分析指导
儿童发展理论是前辈们从对幼儿教育的实施经验中得到并整理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教育的工作从业者对幼儿观察分析工作的基础。因此,幼儿教师可以从专业的幼儿教育理论入手,针对幼儿行为实际,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解读和指导,从而提高对幼儿教育的科学以及有效性。
比如记录一个10个月大的宝宝:“妈妈把一盒积木放在宝宝的婴儿床,宝宝一手拿起两块积木,扶着床沿站起来把它们丢掉。妈妈一怔:‘怎么丢出来了不要丢!’同时把积木捡起来放回到盒子里,宝宝又拿起两块丢掉地上。妈妈笑了:“你是故意的。”同时又捡起积木,两人同样的动作重复了几次,直到妈妈最后把积木拿走。
1.参照模版进行分析,并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幼儿的发展固然自有其顺序和规律,幼儿发展常模也由此建立,其中囊括幼儿各个年龄段的发展特点以及目标信息。教师可以借助常模分析其所教育幼儿的行为言语,了解个体在其年龄段群体中所处的阶段和位置。《3-6岁儿童学习与发
展指南》中对五个领域的中幼儿年龄层次表现进行典型举例并列成适当框架,以备为幼儿发展的研究作出参考的观察目标依据。
结语:
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对幼儿的研究中,掌握幼儿行为观察记录的要点实为关键。该文针对文字式的幼儿观察记录方法,阐述做好幼儿行为观察记录分析的重要性、相互关系,以及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具体方法。
参考文献:
[1]许颖.关于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的思考[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3):28-29
[2]王烨芳.高职“幼儿行为观察于指导”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4):20
[3]江晓光.幼儿期的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
():343
43-47.
[4]廖信达.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M].新北:群英出版社,2018.
篇二: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现状调查
关于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摘要: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之中,幼儿的能力与素养是当前教学过程之中的重点,当然教师的职业技能素养,也是幼儿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课程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探讨,具体而言,众所周知,当前幼儿教师观察能力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那么结合这些现存的问题,对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探讨,为今后幼儿教学提供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借鉴。
关键词: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提升;策略
引言:不同的教育学家对于课程教学的作用呈现出莫衷一是的态度,但是近八成的幼儿教师以及幼儿教育的研究者,都认可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提升,是当前教师素质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那么从我国幼儿教育以及幼儿教师观察能力培养的整体状况而观之,就能够看出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提升并未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本篇文章从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实情况出发,而当前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的提升效果不容乐观,因此本篇文章对提升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探讨。
一、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
1、观察能力不高
在记录幼儿游戏的时候,教师需要从幼儿在活动中的点点滴滴的表现出发,在课程教学以及游戏教学中,捕捉幼儿的种种表现,这样就能够从幼儿的行为举止中出发,对幼儿的行为以及表现进行记录,这对于今后幼儿教学的开展而言大有裨益,而在幼儿游戏记录的过程之中,大多数的幼儿教师,往往只是形式主义,走过场,因此,此种记录就会成为应付上级的工作。从这一点充分说明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
2、观察理念不正确
幼儿教师在幼儿课程教学的过程之中,其中大部分的幼儿教师,对观察理念的理解与认识不到位,具体比如,部分的幼儿教师,并未对幼儿的课堂表现以及游戏表现进行记录,主要是因为在对游戏表现的记录之前,幼儿教师并没有认真与仔细的阅读,这样就会造成教师在专业领域的认识不足,由此可见,当前幼儿教师并未对自己手上掌握的资料加以处理以及应用就成为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提升过程之中的现实问题。
3、不能进行有效指导
教师很难在幼儿参与游戏以及活动的时候,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而当前假设学校需要派出专门教师在旁做记录就显得不太可能。这说明当前有限的幼儿教师,无法完成对幼儿的有效指导与实时记录,因此,这就成为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提升过程之中的现实问题。
二、如何提升幼儿教师观察能力
1、加强相关理论学习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园的工作者,首先需要建立起自己对于课程教学的兴趣,以开展课程教学为己任,在课程教学的环节之中,需要向幼儿们宣讲本节课涉及的相关理论,这说明幼儿教师既是理论学习的指引者,而且也是幼儿课程教学的践行者,那么我们能够看出当前课程教学,其最终的目的以及意义,是对幼儿教师进行专业理论等方面的培训。首先,需要强化对幼儿课程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其次,幼儿教师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增添实践教学的内容,此种做法的积极意义在于提升幼儿对课程教学的理解能力,从而提升幼儿对理论的掌握能力,并提升幼儿对课程的运用水平。
2、明确观察目的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大多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以及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形成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因此,我们能够从课程教学的成效而观之,当前幼儿以及教师参与到幼儿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需要在观察外部世界的时候,形成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明确观察的目的以及意义。在课程教学的环节之中,教
师需要明确观察的目的,这样幼儿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获取到观察的经验,而这些经验能够为今后课程的学习提供可行性的借鉴与建议。对于他们认可的部分,他们就会对游戏中的人物进行模仿,体现在其日常生活之中,由此可见,明确观察的目的就成为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重要策略之一。
3、正确认识幼儿观察目的
目前,我国幼儿园开展课程教学的起步时间较晚,因此,教师在观察能力的提升过程之中就会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幼儿园需要正确认识到幼儿观察的目的,从而为课程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当前对于幼儿教师而言,最为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幼儿观察的目的,从而为幼儿课程教学迈上新的高度而做出努力,假设当前幼儿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到幼儿开展观察教学的目的以及作用,具体开展的形式,比如每学期举办课程教学,那么在每学期举办的课程教学的过程之中,幼儿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到幼儿观察的范围以及领域,从而为开展幼儿教学提供发展性的以及建议,增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1]。
4、幼儿园创设观察环境
幼儿园需要着力提升观察环境的质量与层次,那么在当前幼儿园课程教学的过程之中,我们需要注意到当前大部分的幼儿教师,都坚持在幼儿园的课程教学中,树立起尊重、平等、认同、民主的认识,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这样能够为幼儿的观察环境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幼儿园观察环境的创设,也能够显著提升幼儿园的发展的层次与质量,这说明当前幼儿园创设观察环境成为幼儿园教师提升观察能力的主要策略之一,这样也更加方便幼儿教师更好的观察幼儿在课堂学习或活动学习中的表现[2-3]。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立足于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进一步说明当前影响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因素,主要从以下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为观察能力不高、观察理念不正确、不能进行有效指导,最后提出如何提升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策略,具体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为加强相关理论学习、明确观察目的、正
确认识幼儿观察目的、幼儿园创设观察环境,本篇文章旨在为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章彩芳.放手,为了更好的观察——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有效措施[J].2021(2018-12):0087-0088.
[2]王涛.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同案异论法"——提高教师观察能力的行动研究[J].2021(2019-2):0001-0004.
[3]谢梦怡,张新立.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策略——基于课程游戏化背景[J].2021(2019-10):114-119.
篇三: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现状调查
一加强政治学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任期以来我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全军和公安现役部队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一系列讲话精神积极参加讲党性守党规严党纪反腐倡廉教育等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强化服务意识实践执法为民坚持严格执法的重要意义坚持执法为民服务人民的思想得到进一步提高增强了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纯洁性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幼儿园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教师通过指导幼儿游戏才能更好地发挥游戏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存在着重教学轻游戏的客观事实。许多教师仍以教学为主,游戏只是偶尔给予幼儿的褒奖和放松,或者将游戏完全作为规范教学的手段,作为一种教学的技术和策略,在教学中利用游戏作为形式,目的在于激发起幼儿的兴趣,以促进其更好的学习,教师往往会对幼儿游戏进行严格的控制与指导。根据相关文献的翻阅,国内对于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指导行为的研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国内对幼儿教师的游戏指导行为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其次,在游戏的指导问题上,许多学者忽视了“游戏的可指导性”这个逻辑起点,因此鲜少有人思考:游戏指导性的根源是什么?游戏的指导实质是什么?游戏指导的教学原则是什么?“游戏对秩序的要求是绝对的,最高的。对秩序的最微小的偏离都会破坏游戏,都会剥夺它的特性并使之失去价值。”教[1]师往往根据自我的认知来判断是否需要指导游戏,没有准确了解游戏的秩序、规则、言行和游戏中幼儿的需要、反应等,极有可能导致指导行为偏离了游戏中的“秩序”,教师也成为一个“违规破坏者”。二、研究设计(一)研究目标对幼儿教师游戏指导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教师指导行为的总体特征,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幼儿游戏。(二)概念界定1、游戏游戏很难准确定义,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可以根据游戏的特点给出操作性定义。本研究认为:游戏是儿童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从一定规则,伴有愉悦情绪,自发、自愿进行的有序活动。2、指导行为方建华(2008)指出,教师指导行为的操作性定义是“在幼儿园游戏情境
1/6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中,为了促进幼儿游戏行为的改变,教师针对游戏情境中的问题(可能是教师发起也可能是幼儿发起的问题),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语言、动作和情绪态度等多种行为方式对幼儿个体、小组或全体施加影响的行为总和。
2/6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2]研究者从五个方面对该操作性定义进行如下解释:第一,就场景而言,教师指导行为发生在幼儿园游戏情境中;第二,就指导行为发生的原因而言,是由幼儿游戏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所引发;第三,就指导目的而言,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改变幼儿游戏行为;第四,就指导方式而言,教师主要运用语言、动作等多种指导方式;第五,就指导结果而言,教师可能改变了幼儿行为,也可能没有改变幼儿行为。
(三)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依据1、教师作为游戏指导者的理论依据彭海蕾(2002)指出,游戏的可指导性来源于游戏能自我生成与更新的特
性,受到儿童的心理体验的影响。游戏可以被指导,但是可指导性必须是有限的。
以维果斯基理论为基础的游戏研究认为,伴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和成人对游戏的指导,个体游戏行为得到较大的发展。斯米兰斯基(1968)等设计并进行了游戏训练方案的实验,得出结论:成人对游戏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游戏水平。方建华(2008)认为,无论从个体游戏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视角看,儿童游戏的发展离不开成人的指导。
2、教师作为游戏指导者的法规依据《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第十六条规定: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中第二十五条规定: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充分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此外,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保持幼儿愉快的情绪,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可见,这三个文件都强调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的基本活动形式,强调在尊重幼儿游戏意愿和保持幼儿愉悦情绪的前提下,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经验和兴趣给予游戏适当指导,即强调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权利和责任。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3、教师作为游戏指导者的实践需要赵燕芳(2008)认为,教师的适当指导能确保游戏教育作用的体现,促进儿童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可以丰富游戏的主题,增加游戏的内容和情节,促进游戏间的交往,提高幼儿组织游戏的能力,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空间知觉的能力,以及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和认真、耐心、细致的习惯能培养幼儿欣赏和爱护游戏成果,培养幼儿共同协商、互相配合的合作能力,教育幼儿爱护材料,整齐地收拾材料。为了运用游戏更好的促进幼儿的成长,教师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综上,从理论依据、法规依据和实践需要三方面看,幼儿游戏需要教师的指导。但是教师能否肩负起指导任务,怎样指导幼儿游戏则需要进一步的探究。三、研究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内容完整的幼儿园游戏至少应该包括三个环节:游戏前的准备、幼儿真正的游戏过程和游戏结束后的评价活动等。在准备阶段教师主要回顾上一次游戏的经验,对本次游戏提出要求或进行讲解,为游戏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在幼儿游戏阶段教师主要看护幼儿的人身安全,观察幼儿游戏的进程、状况等。当游戏难以为继时,教师及时介入游戏并给予指导;在游戏结束阶段教师则对本次游戏进行经验总结,并为下一次游戏的开展做好准备。不论缺乏上述任一环节游戏都无法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此,在研究教师的游戏指导行为时不能仅仅着眼于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显性”的指导行为,而应该同时关注游戏准备阶段和评价阶段教师“隐性”的指导行为。因此,本研究将游戏的准备阶段、组织阶段和评价阶段三个环节教师的指导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从教师的指导身份、指导方式、指导内容、指导时机和指导效果等几个方面对游戏中教师的指导行为进行探究和分析。(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辅之以问卷法和访谈法。1.观察法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研究者选定受访的6位教师作为观察对象,在正式开始观察前先向教师说明观察的目的和方法,请教师根据平时一样组织游戏活动即可。
本研究主要采用事件取样的方法,研究者现场观察并记录教师的游戏指导行为。观察时间为午餐前自选游戏时间(10:30-11:00)和点心后游戏时间(15:00-15:30),每位教师观察4次,共观察24次,历时6周。
2.问卷法研究者主要参考《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研究》(常璐,2006),在查阅CNKI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编制了《幼儿教师游戏指导行为的调查问卷》。3.访谈法本研究采用结构性访谈与非结构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者预先选择了几个基本问题(您认为什么是幼儿园游戏?您认为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您认为游戏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什么?您怎样确定哪些孩子需要指导?需要怎样的指导?何时指导才是最有效的?),此外可能会针对教师在游戏中的某些行为进行深入追问。四、研究对象、时间、步骤(一)研究对象本研究将游戏的准备阶段、组织阶段和评价阶段三个环节教师的指导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二)研究时间2013年4月~2014年4月,为期一年。(三)研究步骤1、对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指导行为的现状观察(1)教师游戏指导行为的总体特征(2)教师参与幼儿游戏的数量和质量(3)教师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4)教师介入游戏的时机和方式2、总结教师在幼儿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3、得出研究结果,并进行分析4、提出合理的建议及反思
注释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1]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28-229.
[2]方建华.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13-14.
参考文献
[1]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146-152.
[2]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77-85.
[3]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28-229.
[4]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第四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31-132.
[5]JamesE.Johnson,JamesF.Christie,ThomasD.Yawkey.PlayandChildhood
Development(2ndEdition)[M].Longman,1999:190-203.
[6]毛曙阳.儿童游戏观刍议[J].学前教育研究,1997(2):7-10.
[7]张小媛.幼儿游戏的四种错误倾向[J].幼儿教育,1999(3):7.
[8]朱家雄.瑞吉欧教育经验备受关注的缘由[J].幼儿教育,2001:121-134.
用于科普,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篇四: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现状调查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评价研究
摘要:在幼儿园中,区域活动是最基本的游戏形式。幼儿在区域活动当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观察是重要的引导步骤。区域活动期间,教师采取重点跟踪、定点蹲守、环视扫描等方式观察幼儿行为与表现。教师留意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自主性、计划性、目的性,是否遵守游戏规则与活动常规,能否在良好环境中学习,建立安全意识照顾自身。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儿童行为;观察评价
前言: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区域活动是重要形式,又称区角活动、兴趣活动、活动区活动。幼儿在走廊、活动室一类的固定场所,有计划、有目的的参与活动。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按照自己的能力与意愿,选择活动伙伴与主题,在活动中交往与探索。区域活动里,教师需要适当的评价与引导幼儿行为,该过程的表现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区域活动质量。教师一定要认真观察,并将结果作为参考点。
一、区域活动启示
(一)场景一
区域活动中,正在开展各种活动,此时教师听到了来自手工区的呼声,原来是有两个幼儿在进行比赛,比一比谁制作的汉堡更真实。这时候教师发现,其中一名幼儿的汉堡存在颜色不准确的问题,此时教师引导:“老师喜欢吃新鲜的培根,你这肉看起来不新鲜呀。”这时候幼儿产生了叛逆心理,简单的尝试摆弄几下,将教师留在了原地。
(二)场景二
有三名幼儿在生活区玩扮家家酒游戏,此时小白想要和他们一起玩,但是三个幼儿都拒绝了小白,因为他们的游戏中角色已经分配完了。这时候小白表现十分沮丧和落寞。看到这个场景,老师走了过来,和小朋友们说:“你们的家装扮的真好看,我和小白能不能来做客。”这时候幼儿们纷纷说:“当然可以,我们会认真款待的。”此时小白也顺利加入到游戏里面。
从上述场景可以看到,区域游戏中,幼儿教师的正确判断与对话,与幼儿的互动和引导,可以让幼儿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拓展思维,打开思维路径,对幼儿的创造力有显著培养效果,能够引导幼儿形成适应社会的素质。
二、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评价观察意义
(一)读懂幼儿
想要更好的指导幼儿成长,就需要教师了解幼儿的行为和表现,并根据幼儿的状态提供相应的指导。幼儿的行为和周围环境有关,幼儿的自我发展规律具有适应性特点[1]。成人应当尊重幼儿的成长过程,通过区域活动的方式,使用心理学知识对幼儿行为、表达表现进行解读,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帮助,这样能够发现幼儿的成长潜力,并给予客观评价。
(二)合理指导
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对于教师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有效指导。所谓有效指导,就是教师对幼儿的发展特点和活动方式展开细致思考、分析与观察。在幼儿遇到活动困难的时候,需要教师及时的提供支持[2]。结束区域活动之后,教师的反思与总结对幼儿的行为引导有显著帮助,能够提高幼儿的素质水平,为后续的观察与评价提供支持。
(三)促进发展
教师在研究幼儿发展特点与观察模式的时候,需要细心观察幼儿的表现,并根据这一情况判断幼儿有没有成长困境,为幼儿提供足够多的帮助[3],因材施教,进行合理评价,让幼儿获得科学、全面的成长。
三、区域活动中幼儿行为观察方式
教师需要利用区域活动进行幼儿行为观察,教师要留意幼儿行为表现。目前常用三种观察方法。
(一)环视扫描
也就是全局扫描、环顾四周,整体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通常来说,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活动刚开始或是即将结束时,为的是把握与了解所有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状况,有没有出现不合群的问题。
(二)蹲守观察
教师在固定区域观察幼儿,进入区域的幼儿教师才会观察,离开观察区域的幼儿不被观察。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教师针对性的了解特定情况下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行为。教师在合适的契机中介入,为幼儿的成长提供相应的引导。
(三)跟踪观察
一般来说,教师需要先设定某个特定对象,之后全程观察这名幼儿的交往合作、探索行为。这种方法大多用于某些幼儿的个体行为引导。教师能够细致、全面的掌握幼儿需求与兴趣,并对幼儿的活动发展、个人经验做出系统、科学评价。尤其是对于很多能力并不全面的幼儿来说,更是具有很好的引导性效果。
四、区域活动幼儿行为评价方式
幼儿的区域活动,不论教师使用了什么观察方法,最终都要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教师要确定哪些幼儿行为是合适的需要提供支持,哪些幼儿不利于幼儿成长及时制止。通常来说,区域活动中教师对于幼儿的行为评价有下述几个标准可以参考。第一点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有无得到体现。也就是,幼儿在活动当中,是否有自己的想法设计游戏与其他小朋友互动,在活动中收获启发,表现出活动积极性。第二点幼儿活动行为是否有计划性与目的性。也就是幼儿的各种行为是否有目标,有没有按照相应的目标与他人配合,最终达到目的。第三点幼儿是否在活动中遵守游戏规则。第四点幼儿有没有遵守环境规则照顾自己。
因为许多活动与游戏需要将保护自己作为前提,遵守环境方面的规则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当创建良好环境,模拟情景之中,如过独木桥游戏,幼儿就会根据周围环境判断,采用爬行的方式更加安全。此时幼儿纷纷选择爬行的方式,在情境中保护自己。
区域活动的设置,本就是为了让幼儿为场景主人公,自由自在的对区域进行探索。幼儿需要在场景中和材料建立有效互动,激发动手能力与创造力。幼儿在开始区域活动之前,就能对活动产生计划性、目的性表现。在活动中不断尝试和努力。因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为自主活动,所以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能够安全、顺利完成游戏活动的环境。活动中,幼儿遵守班级活动常规与秩序,可以和幼儿共同参与规则。此外科学区探索与实验,幼儿小心使用尖锐物品与水,幼儿有自安全常识与保护意识。教师全面评价幼儿的行为,积极尝试中,纠正幼儿的错误表现,能够让幼儿健康的成长。
幼儿园里,教师一定要用游戏的方式组织幼儿活动,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了解自然、社会与科学,这是我国幼儿教改基本思想。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区域活动有着特殊性作用。教师需要细致观察幼儿表现,理解幼儿以后,走进幼儿,才能为幼儿提供相应支持,观察幼儿行为,做出合理评价,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结语:幼儿区域活动对于幼儿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教师不能走形式主义。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为表现,记录好幼儿的行为特点,并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将得到的观察结果作为依据,调整活动方式,评价幼儿表现,提高教育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杨慧垚.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合作行为引导策略的个案研究[J].教育观察,2021,10(28):14-16+22.
[2]洪欣媛.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研究[J].教育观察,2021,10(28):20-22.
[3]刘巧茹.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J].学前教育研究,2021(05):93-96.
篇五: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现状调查
教师具有从儿童的角度解读分析观察信息的理念分析评价时能够做到及时性具体性和指导性但分析时运用理论做科学支撑以及恪守客观真实性原则上存在不足幼儿教师分析观察结果的能力调查子维度教师行为均值中值标准差客观性当孩子出现某种行为时我会去了解行为发生的原因4565000567在分析时我会考虑孩子行为发生时周围的环境4164000708我能很好地运用相关理论来分析判断观察到的幼儿的信息3744000762在评价时我不对孩子贴标签4224000708我会把我观察到的所有信息作为分析评价的依据4034000757我会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分析评价孩子的表现4034000763在分析时我会和其他教师及家长进行沟通4254000702在分析时我会和孩子交流4294000713在评价时我会受原有印象的影响2943001172及时性具体性我会根据观察目的分析孩子的具体表现并作出评价4174000624在评价时我会用同一个标准衡量不同的孩子2352001273指导性在分析评价后我会根据孩子的需要做出回应提供有益于孩子发展的教育4264000626注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基于江苏省常州市调查分析吴亚英[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之一是观察了解儿童,所以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重大课题。调查表明,目前常州市幼儿教师在观察幼儿时呈现出来的观察能力现状参差不齐,在确定观察目的、运用观察方法、筛选并记录有效信息、分析评价四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教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教育背景、所在园所性质以及家庭角色都是重要的影响源。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需要进行个人专业学习和实践训练,需要幼儿园在保教管理上对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视,同时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管理上作推手,推进教师整体在观察幼儿思想上的认识。[关键词]幼儿教师;观察能力;解读分析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行)等指导性文件的陆续颁布与贯彻落实,对一线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自我研究的能力,使他们对幼儿的行为和心理有了敏锐的观察和感悟[1],观察记录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好帮手[2]。“观察”是仔细看事物或现象,它是通过叙事、表格、图解与取样观察等各种方法搜集幼儿资料,以观察记录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策略。对幼儿教师来说,观察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观察也是适宜性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指导的前提,更是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依据[3]。就现阶段而言,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与解读现状如何,影响幼儿教师观察水平的因素又有哪些?在“大数据”盛行的现代社会,本研究秉持“事实分析”原则,对幼儿教师观察幼儿时具备的能力现状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联合常州市“童心解读”工作室成员和园内部分骨干教师一起展开研究分析,以期发现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读策略。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利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发放对象为常州市各幼儿园一线教师,涉及常州市辖区共12所幼儿园。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679份,回收率为97%。在参与调查的人员中,共涉及到以下群体:从受试人员性别结构来看,女性占主体(即96.47%);从年龄结构来看,青年占主体(20-25岁的占27.84%,26-30岁的占37.70%;31-35岁的占17.23%);从教龄结构来看,新青年教师占主体(1-5年教龄的占53.31%);从职称结构来看,小学一级的占主体(具有小学一级职称的占44.62%,无职称的教师占38.59%,具有小学高级职称的占15.76%);从获得称号来看,无优秀称号的教师占主体(即83.95%)从职前学历结构来看,拥有大专学历的占主体(大专毕业的教师占38.29%,中师毕业的教师占31.37%,本科毕业的教师占26.07%),其中职前专业为学前教育的占59.94%;从职后学历来看,具有本科学历的占主体(即79.23%),其中职后所学专业为学前教育的占68.62%;从所在园性质来看,省优质园占主体(所在园为省优质园的占44.04%,所在园为省示范园的占43.59%);从所带班级的班额来看,班额量为36-40人的占主体(即35.35%);从是否为人父母来看,已为人父(母)的占主体(即56.11%)。(二)研究工具问卷的设计共分成两大块:第一块,主要是教师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从事幼儿教育时间、职称、称号、职前学历以及专业、职后学历以及专业、所在园的性质、现在所在班级的班额,是否为人父母12个题项。第二块是关于教师观察能力水平的五点量表,量表分为4个总维度,16
个子维度,一共37个题项。问卷数据统计分析方式是用专业的数据统计软件SPSS19.0。将每份问卷作为一个案例,将量表中的每个问题作为变量,答案以不同分值录入计算机形成数据库,1代表“非常不符合”,2代表“比较不符合”,3代表“不确定”,4代表“比较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最后统计出来的数据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现。
二、结果与分析
(一)常州市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描述1.教师观察意识强并具备确定观察目的的一般能力,在但在落实观察计划方面行动力不足
表1幼儿教师确定观察目标能力调查表
子维度具备观察意识
教师行为集体教学中我会比较关注活动的进行,很少观察孩子我观察过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我观察孩子的意识很强我能够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发现值得观察的事件
均值2.153.814.104.174.073.783.733.623.72
中值2.004.004.004.004.004.004.004.004.00
标准差1.0740.7730.8950.5930.7040.8270.7890.9000.823
确定观察目的明确观察内容制定观察计划
我会根据不同需要来确定观察目的在随机观察中,我能很快地确定观察目的我的观察内容是详细具体的在观察时,我会根据观察计划进行观察在观察前,我会制定观察计划
注:“集体教学中我会比较关注活动的进行,很少观察孩子”此题反项计分。
上表显示了确定观察目标能力维度下,四个子维度的教师观察行为认同在均值、中值和标准差三个方面的得分状况。从数据的集中度来看,幼儿教师在一日行为中观察意识是比较强,也能分清活动中的关注要点还是幼儿。此外“确定观察目的”中除“在随机观察中,我能很快地确定观察目的”一项均值是3.78,其他两项的均值均是4,说明教师确定观察目的时计划性强而随机的应变能力不足。在明确观察内容子维度中只有一个题项“我的观察内容是详细具体的”均值为3.73,说明老师在开始观察前,多数会先确定观察内容。但从“制定观察计划”子维度下,3.62和3.72的均值则说明老师在正式观察时制定观察计划的行为多数是模糊的,而计划的落实情况也差强人意。2.教师了解多种观察方法,并有根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方法的意识和观念,但在具体活动场景中,根据观察需要运用科学、适宜的观察方法的适切性不足。
表2教师运用观察方法的能力调查表
子维度了解
标准差
教师行为
均值3.894.004.073.932.40
中值4.004.004.004.002.00
标准差0.8200.7470.6941.0221.080
我了解多种观察方法,如叙事性描述法、时间抽样法、0.820事件取样法等我能根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0
运用
我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记录我经常借助手机、相机、录音笔等器材进行观察我不知道选用何种观察方法进行观察1.080
注:“我不知道选用何种观察方法进行观察”此题反向计分。
从上表可知,教师在“我了解多种观察方法,如叙事性描述法、时间抽样法、时间取样法”的
行为上,得分均值为3.89,中值为4,得分集中倾向于“比较符合”。说明教师对观察方法的了解度比较高。而且教师在运用观察方法的过程中,根据观察目的选择方法、运用多种观察方法以及配合观察辅助方式的均值基本为4,表示教师多数知道要选择运用何种观察方法支持观察行为。在运用观察方法方面,通过辅助问卷的访谈调查,我们发现教师在具体活动场景中,对于不同观察方法运用于不同类型活动的适切性、科学性等方面存在不足。3.教师在记录时能够体现观察对象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但是在记录时辨认有效信息、选择观察场景、时间段、站位、以及记录内容的客观性和有价值性方面的能力缺乏。
表3筛选有价值信息进行观察记录的能力调查表
子维度辨别观察信息选择观察信息观察时的站位观察对象客观性真实性
教师行为观察时,我不知道哪些信息是有效的,哪些信息是无效的我会依据观察目的,选择适合的活动场景进行观察记录当我不能确定所观察到的内容是否与观察目的契合时,我会进行多次观察我会依据观察目的,有选择地记录观察内容只要能够看清孩子的活动,站在哪里无所谓除了幼儿的活动场景,幼儿的谈话、作品、调查表等都是我观察的重要内容在记录时,我不掺杂主观想法,不把主观推测和客观事实相混淆我观察记录的是孩子在常态活动下的表现我知道一份完整的观察记录应该有哪些部分如果一次观察无法得到我所需要的信息,我会再次进行观察我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做观察记录
均值2.703.954.144.082.684.193.954.343.864.223.89
中值3.004.004.004.002.004.004.004.004.004.004.00
标准差1.1200.7580.6740.7491.3290.8100.7970.6800.8130.6860.813
完整性记录时间
注:“观察时,我不知道哪些信息是有效的,哪些信息是无效的”及“只要能够看清孩子的活动,站在哪里无所谓”此两题反向计分。
筛选信息包括辨别和选择信息。“选择信息”中依据目的有选择性地记录和多次观察以保证观察内容与观察目的相符方面,各项均值都在4左右,显示教师能够依据目的尝试筛选有效信息。但教师在筛选信息是否有效时(观察时,我不知道哪些信息是有效的,哪些信息是无效的)存在难度,均值是2.7,中值为3,此题项反向计分,分值越大说明教师行为的符合度越低,可见多数教师不确定自己是否具备较好的辨认信息的能力。而且在选择信息方面教师在记录场景选择(我会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活动场景进行观察记录)方面的能力略不足。回归到具体的观察记录现场,从观察时的站位、选择观察的时间段、观察的对象以及记录内容的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四个方面来甄别教师的观察能力,通过问卷与配合的访谈交流,我们发现教师在观察时应该如何站是存在问题的,而且教师们虽然能做到记录幼儿常态下的表现(均值为4.34),但是在关于了解记录的完整形式和记录时不加入主观判断时,均值都不足4,说明有部分教师在观察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不足。4.教师具有从儿童的角度解读分析观察信息的理念,分析评价时能够做到及时性、具体性和指导性,但分析时运用理论做科学支撑以及恪守客观真实性原则上存在不足
表4幼儿教师分析观察结果的能力调查
子维度客观性
教师行为当孩子出现某种行为时,我会去了解行为发生的原因在分析时,我会考虑孩子行为发生时周围的环境
均值4.564.16
中值5.004.00
标准差0.5670.708
我能很好地运用相关理论来分析判断观察到的幼儿的信息在评价时,我不对孩子“贴标签”我会把我观察到的所有信息作为分析评价的依据我会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分析评价孩子的表现在分析时,我会和其他教师及家长进行沟通在分析时,我会和孩子交流在评价时,我会受原有印象的影响及时性具体性指导性我会根据观察目的分析孩子的具体表现,并作出评价在评价时,我会用同一个标准衡量不同的孩子在分析评价后,我会根据孩子的需要做出回应,提供有益于孩子发展的教育
3.744.224.034.034.254.292.944.172.354.26
4.004.004.004.004.004.003.004.002.004.00
0.7620.7080.7570.7630.7020.7131.1720.6241.2730.626
注:“在评价时,我会受原有印象的影响”与“在分析评价后,我会根据孩子的需要做出回应,提供有益于孩子发展的教育”此两题项反向计分。
根据问卷数据与访谈结果显示,教师在分析观察结果的时候绝大多数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了解原因,但在客观性分析方面,存在不足的是“我能很好地运用相关理论来分析判断观察到的幼儿的信息”,这个行为的计分均值为3.74,中值为4.00,总体认同度虽然偏向“比较符合”,但是存在部分教师不确定如何运用理论来分析观察结果;而且“原有印象”在教师的评价行为中是一个灰色影响因素(有时可以是评价幼儿个体纵向发展的参考,有时也会成为干扰教师评价幼儿行为的客观性)。5.教师群体在观察-解读中的信息筛选与记录、分析评价两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笔者在对教师群体的教龄、职称和称号、职前职后学历、所在园所的性质、是否为人父母这些因素与观察能力中四个维度分别进行了单因素方差检验,结果发现这些因素在进行观察记录及信息筛选与记录、分析评价两方面的能力上存在普遍的差异性。如教龄因素方面,幼儿教师在选择观察内容方面(信息筛选与记录的能力之一)的差异性也较大,P值为0.003;职称因素在信息筛选与记录、结果分析方面都有较明显的显著性,如分析结果中评价的客观性(在评价时,我会用同一个标准衡量不同的孩子)上P值为0.003,是显著差异的;园所性质上的差异则更为明显,在观察方法维度中“能否对观察方法的进行选择”,p值为0.001,信息筛选与记录维度中“选择合适的观察场景”,p值为0.001,分析评价维度中“考虑孩子所在的环境”,p值也为0.001,并且在四个维度上的差异性都极其显著。将教师基本信息情况各项作为可能的影响因子,与筛选信息与记录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维度中各题项表示的行为进行差异性检验,发现存在的差异性最多也最明显。(二)常州市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1.教育经验是影响幼儿教师观察四项能力的重要因素教育经验是指幼儿教师的教龄及是否为人父母。从事教育实践活动的时间越长,教育经验越丰富,而担任家庭教育者角色,也会更加丰富教育者的教育体验,故将教龄与教育者否为人父母并入教育经验方面。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观察能力上存在差异性,尤其是在需要经验累积才能进行有效观察记录的行为中,差异越是显著,并呈现教龄越大,筛选并记录有效信息能力总体会逐渐增强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变化,如教龄与教师“删选有价值信息进行观察记录”下设一种行为认同度的变化图1:
图1教龄与删选有价值能力的变化关系注1:纵坐标为“在记录时,我不掺杂主观想法,不把主观推测和客观事实相混淆”题项均值,横坐标为“1-39年教龄”。注2:因教龄在37岁和39岁的被试个体数量均为1,故图像所现的变化不具代表性可以忽略。
是否为人父母在观察能力四个维度都有显著差异性,必须要加上的是,笔者在对这些存在差异性行为进行均值的对比时发现,是不是父母不是观察能力强弱的的判断标准之一,但是是否为人父母对观察能力存在重要的影响力。2.教育背景和所在园性质对确定观察方法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力教育背景是指幼儿教师职前职后学历和专业。职后学历在观察目的和观察方法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尤其是观察方法中“运用多种方法记录”行为上,p值为0.004,差异极其显著。对比职前学历与职后学历在观察能力上的差异,可以发现两者都在观察方法上产生了差异性,并且在职后学历在观察方法上表现了更为显著的差异性,可以推断提高学历对于提升教师观察能力是具有明显作用。职前学历在观察方法和观察记录能力上的差异性,尤其是在“了解观察方法”上p值为0.022,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学历对观察方法的运用影响很大。笔者又在单因素方差检验之后进行组内多重检验显示,在“了解观察方法”此选项中,高中和中师、大专、本科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25、0.002、0.002;在“根据目的选择方法”此选项中,本科和高中(含非幼师的职高)、中师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8、0.029。以上说明了解观察方法,并巧妙使用观察方法的能力与职前学历水平存在很大关联。职后专业在观察能力四个维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性,职前专业只有在观察方法的运用能力方面具有差异性。运用独立样本检验“学前”与“非学前”两个专业在“了解多种观察方法”能力上是否一致,得出在方差不齐的情况,拒绝原假设,得出p值等于0.000,认为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性,这与之前分析的职前学历对观察方法的了解具有影响力是一致的。以上分析认为教育背景在观察能力上存在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观察方法的了解和运用能力上,并且教育背景差距越大,对观察能力的影响就越是明显。园所性质对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尤其表现在观察方法维度中“能否对观察方法的进行选择”,p值为0.001,信息筛选与记录维度中“选择合适的观察场景”,p值为0.001,分析评价维度中“考虑孩子所在的环境”,p值也为0.001,并且在四个维度上的差异性都极其显著。在所有的维度中,表现在筛选信息与记录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上的差异性最多也最明显。3.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与确定观察目的和运用观察方法能力上没有明显关联本研究中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主要是指专业技术职称和专业发展梯队称号。将职称与称号与问
卷中所有维度的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发现两个因素在确定观察目的和运用观察方法两个维度上没有或者没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这说明确定观察目的和运用观察方法的能力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并没有明显关联。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通过对幼儿教师观察能力四个维度的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常州市幼儿教师在观察幼儿时知道要克服随意性、主观性、成人本位等不适宜、不规范的现象,但是在现实的观察行为中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总体来说,目前幼儿教师群体的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自身(教龄、教育背景、专业追求、实践水平)及幼儿园内部管理等都是影响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因素。在确定观察目的方面,常州市幼儿教师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尤其是在具备观察意识和确定观察目的方面,教师的自我评价较高,但教师的观察行为具有随机性。在运用观察方法的能力上,绝大部分教师了解观察方法,但以描述/叙事法和取样观察法居多,对于表格、图解等观察记录运用较少。教师更多利用手机拍照的辅助观察记录的方式进行记录,对于录像、录音运用较少。在筛选有价值信息上,教师对观察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方面,有较高自我评价,但记录较为概括、主观性语言居多。在辨认有效信息、选择观察场景、时间段、站位、以及记录内容的客观性和完整性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在分析评价能力上,教师具体、及时分析观察结果以及将分析结果用于实践的能力较强,但在客观评价幼儿的时候,会受现行的衡量标准或者原有印象的影响,教师在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析幼儿行为方面的能力欠缺,分析观察结果时缺少运用科学理论做支撑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后期如何将观察到的信息成为调整课程活动和优化自身教育行为等还需进一步实践探索。(二)教育建议1.专业课程与实习侧重点方面(1)让在校生准确了解概念化的儿童。概念化的儿童,是指具有典型的年龄特点或某类特征、符合一般发展规律的儿童。观察幼儿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孩子都兼具共性与个性特征。所谓共性,就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年龄特点,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所谓某类,可以按性格分类,按性别分类,按地域分类等等。儿童在共性与某类层面表现出来的典型行为及内在的典型心理,各学校可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关于儿童发展类的专门课程,或通过增加学时、改革学习模式(比如借助视频让大学生比对、分析)等方式把现有课程中有关儿童特征与儿童发展方面部分凸显出来。(1)让在校生系统学习科学观察幼儿的知识。在专业课程中,学校可以增设观察记录的相关课程,并推荐在校生阅读相关的专业性著作如《观察:走进儿童的世界》、《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第七版》。提前学习科学观察的概念、意义、方法以及具体的技术要点。(3)把观察幼儿作为实习的重点内容。在在校生进入实习场前,学校方必须告知接收实习的园方,由园方和校方联合考核,督促每个在校生从概念化的儿童走向现实中的儿童。规定实习生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观察的要求去观察幼儿、作好记录,并和指导老师一起分析幼儿情况。同时,大学还要组织实习生就科学观察中观察者的技术要点、行为注意事项展开剖析,相互学习、改进自己,提高观察能力。2.幼儿园管理方面(1)将观察、了解每个孩子作为保教管理的要点。首先,从教师的笔头工作入手,增加观察幼儿方面的要求,尽可能多地整合或删除行政类资料。其次,调整保教研究的内容和方式,比如从“如何科学观察幼儿”、“如何用好《指南》指导我们的观察与评价”、“观察评价后如何指导我们的保教实践”等话题中选择相关内容作为微型课题去研究。利用团队的力量,采用案例剖析的方式,通过一个阶段的持续跟进研究,提高教师“看”、“听”、“记录”、“制定观察目的和观察计划”、“评价”等观察技术,提高观察能力。(2)将观察幼儿个案(含一类、某阶段的幼儿)解析作为园本培训的主要内容。
教师职业是一门“形成中的专业”,这表明,教师专业成长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应该由无数个典型的成长案例积累串联[4]。正如医生的成长轨迹,是由一个个病例串起来的,这些病例,是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病症,开不同的方子,有不同的疗程,用不同的治疗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也应该由一个又一个、一届又一届鲜活而具体的生命串起,这些生命,个个独一无二,同中有异。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我们观察幼儿、提高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方面的培训内容应该是教师在观察幼儿中必须解决的意识问题、能力与技术问题。常州市幼儿教师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是:培训内容如何确定观察目的?观察目的如何制定观察计划?观察方法观察方法到底有哪些?如何做?观察幼儿时的站位、观察什么?筛选信息与记录一份完整的观察记录有哪些内容,如何做才能保证记录客观、真实?什么样的信息才是有效的?如何筛选?分析评价时选择什么样的理论才是适宜的?分析评价观察评价结果与保教活动目标、内容以及活动形式的关系?经验交流案例剖析+现场演练经验交流讲座+现场练习读书交流+案例剖析案例剖析案例剖析+现场演练培训形式
3.教育行政管理导向方面利用教育行政管理导向,借助专业评估促进幼儿教师观察幼儿、解读幼儿。与评估专业人员一起去观察幼儿、收集数据、运用工具分析评价,借此来诊断我们的课程与教育、改善我们的保教行为。在此过程中,必然会从教育行政层面掀起一场变革:真正有效地教育,必须从读懂孩子的发展需要入手,读懂孩子的发展需要,必须从提高观察能力展开科学观察开始。基于大量调研数据基础上的科学统计与分析,让我们对现状有了比较全面而准确的了解,对影响我市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因素也明了了很多。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针对性、具体详细的建议。我们将在行动中再研究、再诊断、再调整,不断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参考文献】
[1]钱芬.通过教育观察记录提高教师自我研究能力[J].山东教育,2004,(18):6-7[2]王秀飞,周荷玲.运用观察记录关注幼儿发展[J].幼儿教育,2003年第Z1期:25[3]虞永平.学前教育质量问题需要三思而笃行[N].中国教育报,2013年10月13日第1版[4]张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5次印刷:27[5][英]SheilaRiddall-Leechde著.潘月娟,王艳云译.观察:走进儿童的世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010.3重印)[6][美]JaniceJ.Beaty著.郑福明,费广洪译.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7]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8]张晖.幼儿园教育科研指南-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篇六: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现状调查
word本讲座有四个容:一、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能力?二、为什么要观察儿童?三、如何去观察儿童?四、如何提高观察能力?观察的目的:观察→了解幼儿的第一步→对观察记录和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展深入分析和综合评估→真正了解幼儿记录:4-5岁: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展记录。5-6岁: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问题一: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能力?幼儿园教师就具有的六个方面根本专业能力〔是决定教育质量最养分的能力,在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中应重点关注〕1、观察能力2、作品分析能力3、课程设计能力4、活动组织能力5、评价能力☆高水平和低水平的教师差异研究,二者最明显的差异——1、观察的能力2、与幼儿相互作用的能力
1/19
word
幼儿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读的作品,理解很不容易,而观察就是读懂这部作品的必由之路。观察能力是幼儿教师的一项根本能力,一个不会观察的教师是绝对不称职的。每位教师都要将自己的眼睛训练得如同鹰眼般的敏锐,能观察到儿童最细微的动作,能探知到儿童最殷切的需要——蒙台梭利幼儿的真实表现反映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因为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然地轻松地、由衷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我们可以真实地了解幼儿的兴趣、想法、特点和实际能力。观察的态度:宽容、耐心、尊重、研究、欣赏问题二:为什么要观察儿童?1、了解儿童的行为和行为变化2、评价儿童的开展状态3、探明儿童的最近开展区4、理解儿童的部需要,与儿童交流5、因人施教6、有助于与家长沟通7、创设和调控教育环境8、设计和调整教育活动计划9、支持儿童的学习10、促成儿童达到开展的目标例:观察背景:娃娃家观察对象:滔滔、峰峰〔4、5岁〕
2/19
word
☆两个男孩一起玩娃娃家,峰峰是爸爸、滔滔是哥哥。☆滔滔将一根彩链的一头压在小床的枕头下面,另一头连结在玩具橱的筐里、完事后、他心满足地离开家,走向“超市〞☆滔滔回来了,发现彩链被扔在一边,又仔细地连接好,没有其它表示。☆师:“哥哥,这是什么?〞☆滔滔:“电热毯。〞☆师:“为什么用电热毯?〞☆滔滔:“这样娃娃就不冷了。〞☆师:“你真关心娃娃,你家里人知道么?〞☆滔滔没有回答。
分析:——滔滔已经获得关于“电热毯〞局部外形和功能的经验。滔滔能使用替代物——一根彩链来表现物品的原形电线的特征。两个幼儿尚不具备合作意识,缺乏交往,独自游戏。滔滔只是满足于个人的象征,并不与人协商、共享。观察背景:建构区观察对象:小明〔3、5岁〕小明在建构区搭积木,他搭的是一个塔,已经搭了五层,当他快搭到顶尖时,他拿着一块积木迟疑地望了我一眼,我瞬间的判断是他缺乏勇气,需要鼓励,于是我立刻发射了一个赞赏的眼神和微笑。幼儿从我的反响中似乎得到了
3/19
word
对自己的和信心,他笑了一下,便开始将手中的积木小心翼翼地放在已搭成的“塔〞的顶上,小明高兴地叫起来:啊成功了!我迅速走过去,摸摸他的头说:再试试,你还会搭得更高!问题三:如何去观察儿童?要有目的地观察要有重点地观察要会客观地记录要问开放性问题要以观察为依据观察策略一:要有明确的观察目标1、带着目的去观察2、我们需要很清楚地知道——“我想了解什么?〞才能有效地记录到与观察目标有关的幼儿行为表现。
观察目标
观察记录
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
幼儿说的话和代表交流的肢体语言
观察幼儿的粗大动作
平衡能力、协调性、灵敏性,力量、
耐力等。
观察幼儿的科学探究
幼儿对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情况
……
……
案例
观察目的:了解语言交流和社会交往情况
4/19
word
观察对象:辰辰〔4岁半〕观察记录:☆南德〔4岁半〕对辰辰〔4岁半〕说:“你生了两个宝宝。〞接着拿起一个玩具熊,问辰辰:“这是谁的?〞辰辰说:“这是我们俩的宝宝〞☆南德站起来说:“我的宝宝。〞然后走到屋外,辰辰蹲在地上接着说:“我要打个,进屋去。〞马上,南德进到屋里说:“我到屋里打个。〞☆于是,他坐在辰辰旁边,拿起手机说:“喂,是我,同事。〞然后南德放下对辰辰说:“我今天要去看房,九点才回来呢。〞☆辰辰说:“你先去吧,我现在把小熊放在那等你。〞☆没等辰辰说完,南德抢着说:“我夜里才能回来,你先睡个觉吧!〞☆辰辰说:“好!〞☆南德边起身离开,边说:“你帮我看会儿宝宝,我星期一就回来了。〞☆南德打开篱笆门,辰辰快步走到门口,准备把小熊放在门口,似乎想说什么,这时南德抢着说:“没准我还要出差一趟呢。〞☆辰辰说:“它、它、它在这等着你,等着你。〞说完转身回到屋子里。南德说:“行。〞南德在篱笆门外刚走,又转身回头说:“我还会回来的,你等我再回来。〞分析:1、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语言目标: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2、愿意与他人交谈〔语言目标: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3、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社会目标:愿意与人交往〕
5/19
word
4、活动时愿意承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社会目标:能与同伴友好相处〕观察的目的性有两种情况:1、我们由于不了解幼儿的某些情况而要观察。2、我们看到了幼儿的某些情况,预测可能还会有其它的情况〔假定〕而要观察。策略二:要有重点地观察1、观察全班幼儿的整体情况。2、观察个体幼儿的开展现状。1、观察全班幼儿的整体情况·可选取《指南》中某一方面的目标作为观察的重点·如了解中班幼儿动作开展情况——·可以集中提供相应的多种活动,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观察他们每个人的表现。例:观察容:小班幼儿的精细动作开展情况。观察背景:日常生活:·吃饭时拿勺情况·起床穿衣服扣扣子区域活动:·操作区:串珠子·美工区:画画、拿剪刀,手工制作等·建构区:搭积木
6/19
word
·切忌:采用测查的方式,让幼儿一个一个的过关。·而是要让幼儿自己感觉到和平常一样在玩,不是在完成一个明确的任务。2、观察个体幼儿的开展现状☆观察的重点应基于对根本情况的了解来确定。☆如我们注意到某个大班幼儿经常在活动中与别人发生冲突,这反映了其在社会性开展方面有一定需要,需要了解其中的原因。案例:观察对象:小山〔5岁半〕观察记录:在今天的户外活动中,小博在玩滚轮胎,这时小山跑过来就抢,小博急得大哭起来,委屈地说:你为什么抢我的轮胎?小山回答道:“教师说了,好玩的玩具,大家要轮着玩。〞小博不服气地说:“我还没玩够呢!你为什么抢?〞小山说:“光你想玩,我也想玩一会儿!〞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辩不止。这时,一个小朋友跑到我面前说:“教师,小博和小山打架了。〞我看他俩争执不下,走到他们面前,心平气和地说:“小山,你为什么抢小博的玩具?〞小山见我先让他解释理由,就得意地说:“教师,你看小博玩得头上都出汗了,还不让我玩玩。〞我接着问:“你和他商量了吗?〞小山低下头,声音很低说:“没有。〞我顺势问小博:“如果小山和你商量,你能和他一块玩吗?〞小博点了点头,就这样,两个孩子都消了气,一块玩了起来。分析:☆小山认为自己抢小博的轮胎是对的,因为他的理由是“教师说了好玩的玩具,大家要轮着玩,〞“教师,你看小博玩得头上都出汗了,还不让我玩〞。☆说明可能小山对“轮流玩〞的意义没有完全理解,而且他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缺乏与他人商量的意识和技
篇七: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现状调查
观察时或观察后幼儿能主动及时讨论和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吗大班幼儿观察能力现状调查问卷(前测)
班级:
教师:
1.是否喜欢问“这是什么?”“为什么?”()。
A经常B偶尔C从来都不
2.在(
)活动中最能激活幼儿观察行为。
A集体教学或小组活动
B区角活动
C户外活动
D幼儿自由活动或自发性游戏。
3.集体教学或小组活动中,是否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或建议。()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4.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能够保持()的有意注意。
A30分钟以上B30分钟以下
C15分钟D5分钟左右
5.科学活动中,幼儿喜欢用()方法来观察实验现象。
A眼看
B手摸(掂)C鼻闻
D多种感官并用
6.观察时或观察后,幼儿能主动及时讨论和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吗?()
A经常讨论交流得出结论B偶尔讨论交流C从不讨论交流
7.幼儿都采用过()方法来记录观察现象?
A语言描述B画图
C用不同符号记录D以上方法综合使用
8.观察的方式是()
A由点及面,由局部到整体
B从左(右)到右(左),由上(下)到下(上)。
C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
D随意、无序观察。
9.幼儿对实验现象观察的全面吗?
A很全面,发现很多
B不太全面,有待提高
C观察发现少,要努力提高
10.幼儿对实验现象观察不全面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
)
A观察方法单一,只用眼睛看B观察不能坚持,观察时好走神、好动C不能综合利用各种感官观察D观察目的、观察重点不明确,不知道观察什么
篇八: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现状调查
幼儿行为观察的分析与指导摘要:幼儿行为观察,作为有目的性的感知活动,不仅是教师透过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解读与认识幼儿的基本途径,而且是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进行有效干预的前提条件,在对学前教育教学内容研究深入的过程中,幼儿行为观察越来越受到关注。
关键词:幼儿;行为观察;解读;幼教;教育教学
作为教师,我们在对幼儿行为观察的必要性认识的基础上,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评价两方面指出幼儿行为观察的意义,进而从温和而坚定和规矩背后的自由两个层面尝试性地探索幼儿行为观察的措施,旨在以幼儿行为观察为切入点,提升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力,指导家长开展有效的幼儿行为观察,以发挥幼儿行为观察对促进幼儿个体和谐健康发展的积极性作用。规矩背后的自由既给予家长实施幼儿行为观察的有效措施和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又为教师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指导力提供突破口。
一、幼儿行为观察的重要性
1.解读幼儿行为
家长是否在为孩子不吃饭、做事拖拉、不懂得分享、不自信、缺乏自控力的各种行为表现而感到生气和无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可以为家长解读孩子的行为提供支持,家长想知道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只能以行为观察为突破口,观察是认识幼儿行为的基本方法。为了达到通过行为观察解读幼儿行为的效果,教师可以指导家长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师应指导家长有重点地观察幼儿的行为,集中于观察幼儿的语言行为、动作技能行为和社会性行为,意在通过有重点的观察使家长对孩子的实际发展情况,如语言、肌肉发展状况和合作能力等形成全面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家长根据适宜的观察方法,对孩子的行为开展观察活动,如详细且连贯性地如实记录孩子的活动情景,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客观性
的描述,以降低在幼儿行为观察中主观因素的影响;追踪性观察,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持续性的观察活动,使观察内容更好地服务于解读孩子行为所需。
2.了解幼儿的核心经验
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就是为家长和教师认识幼儿的经验与认知能力收集重要的线索,为家长和教师依托线索和辨识线索,进而达到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点、个性化的需求和心理发展的特征提供支持。家长在对孩子行为观察的过程中,不仅能通过观察了解孩子更多的情况,而且能认识到孩子的核心经验。在幼儿的行为中不仅蕴含着活动本身的价值,而且能体现幼儿认知学习的重要价值。教师指导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既能了解到孩子现有的核心经验,又为发现与认识到幼儿个体间的差异性提供支持。幼儿的行为表现,如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实验活动中,个别幼儿在将空塑料瓶放入水盆后,会尝试将塑料瓶装满水再放入水盆。幼儿的行为能体现出对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的深度探索,教师则可以为其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以对幼儿的探索性活动提供支持。
二、幼儿行为观察的意义
1.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孩子若能从小就可以养成好的习惯,那么各种行为也都不再是问题。针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教师可以指导家长有步骤分阶段性的开展。第一步,集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家长可以从不打扰孩子活动开始。在对幼儿行为观察的过程中,家长既不要随便介入到孩子的活动中,又不要随意干涉孩子的活动,以免影响孩子在活动中注意力的集中;第二步,在孩子学会分享之前,家长先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满足。在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家长应洞察孩子行为背后的情况,尤其是认识到孩子的内心需要,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第三步,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当小老师,在学习上“小老师”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能使孩子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对幼儿做出真实性的评价
通过幼儿行为观察,家长不仅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而且能透过行为表现对孩子做出真实性的评价,集中体现为评价孩子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以便于家长和教师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如在哪些方面给予孩子额外的支持与帮助。在对幼儿现有水平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行为观察力促幼儿最近发展区水平的发展,以创设能促进幼儿潜力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对幼儿行为观察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家长透过行为达到看懂孩子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孩子的情况进行真实性的评价的根本性目的在于给予孩子发展的支持。
三、幼儿行为观察的措施
1.态度要温和而坚定
在对幼儿的行为观察中,教师应指导家长温和而坚定,以在家庭教育中发挥正面管教的力量。当家长试着以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去对待孩子的各种情绪时,也就是孩子向家长打开心扉的时候,家长也就有机会去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即观察幼儿行为的原因。每一位孩子,也许此时正在他的背后发生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对其行为的观察能为找到幼儿行为问题的症结提供途径。温和而坚定是家长观察幼儿行为的态度,也是对孩子最好的放手方式。
2.松紧结合,讲规矩,放自由
家庭教育的关键,不是在于说教和管教,而是在于家长是否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与尊重。“讲规矩,放自由”,既是让孩子在自由中学到规矩,又是让孩子在规矩中挥洒自由。一方面,最好的教育是与孩子的实际生活细节相融合的,教育的影响对孩子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如让孩子认知环保的重要性和形成环保意识,就带着孩子去捡垃圾,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环保意识和在做种体验环保的重要性;让孩子学习良好的品德,就带他去特殊学校进行生活体验,在活动中丰富孩子的体验感,使孩子受到良好品德的熏陶;家长可以把餐桌当成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通过对孩子就餐行为的观察,家长可以洞察行为背后所体现出孩子的动作技能和社会行为,引导与指导孩子习得一定的规矩,如饭前洗手、保持桌面地面干净、细嚼慢咽不挑食、懂得分享等,使幼儿感受餐桌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内
容与情感;家长还应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的行为,以从内心需求方面奖励孩子内心真正需要的东西;出现问题沟通解决,教会孩子自主独立思考问题。
对幼儿的行为实施观察,既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化水准,以满足指导家长家庭教育的实际需求,又需要教师指导家长在观察幼儿行为的活动中,有策略有目的地开展观察活动,以发挥幼儿行为观察对幼儿内心需求和全面性解读的积极性作用,使幼儿行为观察更好地服务于助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樊玉竹.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2]颜丽.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4):177.
[3]苏广梅.自主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的观察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4):185.
篇九: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现状调查
阳阳是想模仿老师的模样去教琪琪动作这也说明她是个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和模仿的人可是由于她在与琪琪交流时没有表达出她的用意导致和她交流的小朋友产生误会不能够和她所喜欢的小朋友很好的建立友好的关系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一)案例名称:《他为什么总是欺负人》观察班级:小班记录方式:观察法、游戏法、谈话法、轶事记录法等一、案例主题小年龄幼儿间出现攻击性行为比较常见,但像辉辉小朋友一样经常无理由攻击别人,还屡改屡犯实为罕见。教师一方面运用积极鼓励的方式引导他认识攻击行为的危害性;一方面与家长紧密联合,用讲道理,物质奖励等方式使他改正攻击行为;再一方面用同伴间的友好关系转移他攻击别人的注意。一个半月下来,他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减少。二、背景新生幼儿入园,老师最担心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孩子之间发生攻击性行为。辉辉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例。屡屡用推、咬、打的方式无端欺负同伴,当老师指出他行为错误并要求他改正时,他当即表示改正,态度良好。然而不过多时,攻击别人的行为再次上演。许多孩子都不愿意和他坐在一起,更有的家长主动向老师提出要自己的孩子远离辉辉的请求。三、事件发生的背景事件一晨间,早来园的幼儿在桌上自由玩插塑。和辉辉同组的孩子这时有三个,大家都在玩小方块积木。箩筐里的积木方形的多,长条的少。于是大家都选长条的玩。月月刚取到一长条积木,辉辉见状立即去抢。月月拽着积木不等送手,辉辉早就快速低头狠狠咬了对方的手。月月“哇”的哭声充满了整间活动室。手指皮已咬破,可见很用力。事件二晨间谈话,老师指出了几名做操不认真的幼儿。话音刚落,辉辉就冲到其中一名被批评的幼儿旁,挥动手臂用力打他,并严厉说道:“你怎么不好好做操啦……。”事件三集体活动结束,幼儿三三两两进厕所小便。男厕的小便槽不算小,不过同时上厕的人较多,于是会有几个人在旁等候。此时小便槽边都是人,辉辉也等在一边。淙淙解完小便,小雨跟上,这时辉辉突然猛推了小雨,把位置留给了自己。小雨倒在地方,辉辉瞧也不瞧。事件四幼儿排队散步,跟着老师的速度边走边看。排在辉辉前的辰辰走路有点慢,辉辉毫不客气地用脚踢辰辰,如同踢皮球。辰辰流泪告状,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走的那么慢!”如以上发生的类同事件每天无数次。有的幼儿忍气吞声,有的幼儿则以牙还牙。一次次批评,他一次次低头谦虚思过。头痛的是,不出几分钟,又有新案再发。四、事件中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认真分析他的所作所为,造成他强烈的攻击行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多次看见辉辉发脾气欧打教养他的奶奶,而奶奶只是一味得说:“告诉你爸爸去,告诉你爸爸去。”脸上却是笑。可见在奶奶面前他是大王。在奶奶面前可以为所欲为,势必影响了他面对班级幼儿的时候也同样为所欲为,自我中心意识强烈。二,爸爸工作忙碌,极少和他呆在一起。最多的父子碰面时间可能就是奶奶报告辉辉的行为问题,爸爸一贯坚持用棍子教育。这样长期以来在辉辉的心里形成了这样的想法:攻击就是教育。三,未入园前,辉辉与其他孩子接触甚少,全部生活几乎只与奶奶在一起。奶奶样样依着他性子,他也就没有机会学习同伴间该如何交往,也就不用学习什么是分享什么是谦让,道德意识薄弱。由此再来看发生在幼儿园的事件,都和以上三个原因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只要处理好了以上三个原因,他的攻击性行为也就会自动消失了。首先,我和辉辉的奶奶进行了思想上的沟通。指出教养孩子应从事情的性质看问题,不能由
着孩子任性,该宽容的时候需要宽容,该严格的时候就要严格,区分宠与爱的关系。我们列举了由于辉辉自我中心意识强烈造成许多孩子被欺负的事例,奶奶恍然大悟。其次,我们联系了工作繁忙的爸爸,向他爸爸报告了辉辉喜欢用攻击行为解决问题的方式。指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思想。棍棒下教养的孩子只会变得更倔强,身心受到伤害的时候也会学着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试用说理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多点鼓励,哪怕物质上的,都比棍棒强。他的爸爸不好意思,说以后一定改一定改。最后,在幼儿园我们经常用故事告诉孩子学会友好相处,用故事使孩子明白同伴间相处要懂得谦让。找辉辉个别谈话,肯定他积极向上的心态,否定他不正确的处理方式。并教他放弃用攻击的行为,学会用语言解决问题。同时,开展有趣的集体游戏,活动中,使其感受同伴相处的快乐。小事件一天天少起来,我们为他加油,也加重了批评的语气。五、具体实施方法1、体验成功。辉辉的绘画不是很好,经常是乱涂乱画,有时甚至涂得整张纸都是黑的。但有一次,他却画得非常成功。我及时地表扬了他,还在集体面前展示他的作品,并给他贴上了小红花。他开心极了,这以后,他画画不再乱涂乱画了,涂色的时候也非常地小心,一点一点地涂。他会问我:“我画得好看吗?”“是这样吗?”“老师,我画得对不对?”我的一句“很好”“真棒”,一个微笑、点头都鼓舞了他、激励了他。2、榜样示范。辉辉走路时经常会撞到其他小朋友,惹得小朋友看到他就急忙躲开。我对他说:“如果你走路时慢慢地走,不去撞人家,别人就会跟你玩了。你看,舒舒小朋友走路慢慢的,眼睛看好了走,她就不会撞到别人了。欣欣小朋友小心地走,看到小朋友多,就饶开了,她也不会撞到别人。如果你也像他们一样,小朋友就喜欢跟你玩了,对吗?”他使劲地点了点头,嘴里有时还会说:“我这样走,好吗?”之后,他能学着努力克制自己的行为了。3、赏识激励。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辉辉也有他好的地方。如他喜欢帮助老师做事情,我就以赏识他的语气对他说:“辉辉,你真是个勤劳的孩子。如果以后你一直听老师的话,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上课时认真举手,那老师小朋友就会更喜欢你了。”他点了点头,要好地说:“我会认真的。”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表
姓名:班级:喜好:性格:
浩浩
年龄:
3
小一班
性别:
男
爱玩
活泼好动爱捣蛋
观察地点:
观察时长:
小一班午睡室半小时
幼儿表现:
午睡时间到了,小朋友陆续上了小床,浩浩还没有上床,还在那里调皮捣乱,把小朋友的鞋子弄得乱七八糟的,我并没有马上制止他的行为,我对小朋友们说:“孩子们,我们已经长大了,我相信你们都会自己睡午觉了,请大家抓紧休息吧。”然后,我转过身来对浩浩说:“浩浩是我们班小朋友的大哥哥,有礼貌,爱劳动,还学会了帮着老师收拾玩具,睡觉一定也会很好。”我话音刚落,只见小朋友一个个都自己盖好被子,浩浩小朋友也不例外,上了床,盖好被子做好睡觉的样子。不一会了,都进入了梦乡,睡得可香了。
浩浩把别的孩子的鞋子弄的乱七八糟的时候,一些小朋友开始向我告诉,一些小朋友也跟着一起起哄
其他幼儿表现
浩浩小朋友聪明、活泼很讨人喜爱,可每天的午睡总让老师操心。在午睡前,小便后,总不能马上安静下来,不是在床上闹,就是和邻床的小朋友说话,老师的教育也收效甚微。今天表现不错,因为孩子愿意听好听的话,总认为自己长大了。幼儿行为评价
教师以赏识为主,对幼儿多进行鼓励,以帮助幼儿好好午睡
幼儿行为干预
浩浩小朋友上了床,盖好被子做好睡觉的样子。不一会了,都进入了梦乡,睡得可香了。
干预后表现
针对幼儿的行为问题分析,制定相关指导策略。
指导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幼儿指导策略
步骤一:教师以赏识为主,对幼儿多进行鼓励,以帮助幼儿好好午睡,步骤二:家长除了要多表扬鼓励以外,在周六、周日也要坚持让幼儿午睡,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预期效果:孩子总爱表扬,效果比批评好的多
针对同一个事件的两个教师观察记录观察对象:阳阳4岁观察时间:xxxx年12月4日观察目的:了解幼儿正确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观察记录:
教师甲观察记录观察实录:今天在活动室里,孩子们边听音乐边拍手打节奏,这时阳阳一下子抱住了小琪琪,小琪琪害怕的叫了起来:“老师,你看孙阳阳呀”,这时阳阳听见琪琪向老师告状,用力的亲了小琪琪一下脸蛋后,推开琪琪后赶快跑回自己的座位。观察分析:阳阳在日常生活不善于沟通,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常常造成其他小伙伴的误会。
教师乙观察记录观察记录:一天在活动室里,孩子们正在听着音乐的节拍打
节奏、拍手、做律动。这时孙硕阳小朋友突然从后面冲了过来,一把抱住了小琪琪小朋友,小琪琪顿时神情慌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害怕的叫了起来:“老师,你看孙硕阳呀”,她一边喊着一边使劲的挣脱,可是这时阳阳听见琪琪向老师告状后手抓的更紧了,而且还用力的亲了小琪琪一下脸蛋后,用力推开琪琪后赶快跑回自己的座位。观察分析: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模仿能力较强,她们会在生活、游戏、学习中模仿老师、家长的话或动作,在活动中我走过去拉着阳阳的小手问:请问刚才你在做什么呢?她说:“我让琪琪和我一起做动作,她不和我做”。阳阳是想模仿老师的模样去教琪琪动作,这也说明她是个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和模仿的人,可是由于她在与琪琪交流时没有表达出她的用意,导致和她交流的小朋友产生误会,不能够和她所喜欢的小朋友很好的建立友好的关系。
我决定去帮帮她:于是我告诉她正确的方法应该问问琪琪愿不愿意和她一起做律动,要首先征求别人的意见再采取行动。现在赶快去告诉琪琪你的想法,并真诚的向她道歉说声对不起,我相信她会愿意和你教朋友的。如果我们教师在调解过程中注意教给幼儿运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指导,幼儿一旦面临类似情况就会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处理。
点评:记录关注的信息更多的是某个具体活动或者情境下的全过程,一般要把行为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写清楚,把
事件发生的主要情节表述清楚,详细记录事件的主要细节,以具体展现行为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情景。
行为背景主要反映事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说明事件发生的起因,场合以及相关条件等。因此我们要全面观察行为的背景、事件的过程、幼儿的行为和语言、情绪变化(音调、面部表情等)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在场幼儿的活动。
同时,客观、准确、具体的记录所观察到的信息也非常重要。教师不能喧宾夺主,写“我"怎么教的,而不写幼儿的表现。在记录幼儿行为发生的过程中,语言的运用非常重要,准确流畅是基本要求。准确即要求用恰当的文字,把事件的前因后果表述清楚,流畅要求叙述的语言有条有理,层次清晰,衔接自然,前后贯通。幼儿教师不要用抽象的、概括性的或者总结性的词语,避免使用过于文学化(如隐喻、双关)的语言,具有特定涵义的用语(如成语、歇后语、俗语),过于程序化的语言(如政治套话、新闻口号、学术评语等)。在轶事记录中应该使用具体、朴实的语言,对事件的实际描述和对事件的解释区分开来。
篇十: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现状调查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幼儿幼儿教师进行儿童行为观察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作者:徐启丽来源:《早期教育·教研版》2013年第05期
【摘要】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本分析法,针对幼儿园开展儿童行为观察工作的现状展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幼儿园对儿童行为观察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方式单一;幼儿教师对儿童行为观察的认识不全面;部分幼儿园教师存在着不会记、记不全、不会解读等现象。据此,本研究提出了三点对策:第一,职前幼师培养中应凸显儿童行为观察方面的训练;第二,幼儿园应创设合理运用教师观察记录材料的平台;第三,幼儿园内应形成学习共同体,以团队学习形式加强对教师观察记录技能层面上的指导。【关键词】幼儿教师;儿童行为观察;现状与对策【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5-0023-04一、问题的提出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早在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提到幼儿教师具有“观察了解幼儿”的主要职责,而在201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也多次提及“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有效运用观察等方式来客观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儿童”。随着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出台,为幼儿教师观察和了解儿童提供了导向性的指引,同时也对幼儿教师观察儿童行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本文拟针对幼儿园一线教师进行儿童行为观察的现状展开研究,探析其在观察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二、概念界定本研究结合华东师范大学张婕老师在一次有关儿童行为观察的讲座中提出的概念,将本文中涉及到的儿童行为观察的定义如下:儿童行为观察包含了观察、记录、解读三个过程。观察即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看、倾听和感受的一种活动,是一种自然情境下对儿童的观察;记录是指用纸笔或者用照相机、摄像机等方式把所观察到的儿童行为记下来,是观察的辅助环节;而解读是指对观察记录下来的材料赋予教育意义的过程。三、研究方法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一)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依据研究目的,形成了15条关于“幼儿园教师进行儿童行为观察的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及其所在幼儿园基本情况;第二,教师所在幼儿园对观察记录儿童行为的态度、所开展的工作;第三,教师对儿童行为观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第四,教师对儿童行为进行观察记录采用的方法;第五,教师开展儿童行为观察时存在怎样的困惑和难题。本研究针对4所民办幼儿园和4所公办幼儿园的120名一线幼儿园教师发放问卷,收回问卷115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共有108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教师1人,女教师107人。教师中以年青教师为主,83%的教师在20岁~40岁之间,大部分教师为幼师中专毕业,部分教师职后进修取得大专或本科学位。(二)“观察记录材料”文本分析从4所幼儿园中随机抽取部分老师的观察记录材料,对这些观察记录的材料进行文本分析,寻求这些观察记录材料普遍存在的问题。四、研究结果(一)幼儿园对开展儿童行为观察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方式单一在所回收的108份有效问卷中,总共涉及到8所幼儿园。这8所幼儿园开展儿童行为观察的工作,主要是采取要求教师每月上交观察记录材料的方式,上交材料的份数由每月2份至每月5份不等。在对开放式问题“您上交的观察记录材料幼儿园如何处理?有无什么用途”的回答上,76.8%的教师回答了“无用、存档、检查后返还”等内容,仅有23.2%的教师回答了“幼儿园有时/偶尔用来开展教研活动、用来进行优质观察记录评比”,而这些教师主要集中在两所幼儿园内。换言之,8所幼儿园中就有6所幼儿园仅以“完成工作量”的方式来开展儿童行为观察的工作,所观察记录下来的材料在后期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而在“幼儿园是否对如何进行观察记录开展过培训”这一问题上,90%的教师选择了“没有”。由此可见,幼儿园针对“儿童行为观察”这一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方式较为单一。(二)幼儿园教师对儿童行为观察的认识尚不全面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您觉得观察儿童的行为重要吗”一题,98%的教师回答了重要或非常重要,而在多选题“您觉得观察儿童行为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儿”上,教师们的回答如表1。由表1可知,教师们基本上能够认同“观察儿童”的重要性,而且主要集中在认为观察儿童可以帮助他们认识、了解、合理评价儿童,同时还可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及时给予儿童帮助。但是,本研究随后的一个问题“您觉得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重要吗”却显示出了不一样的结果:68%的教师认为不重要或不太重要,15%的教师认为一般,仅有17%的教师认为非常重要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或重要。在开放式问题“您觉得记录下所观察的内容为什么重要或不重要时”,大部分教师们给出了如下这样一些答案:我们工作非常繁忙,根本不愿意花费时间做记录,用眼睛观察好了就行了;记录下来的都是为了应付差事,完成工作任务;记录下来的材料没有作用,白白浪费时间;记录下来的材料后面也不会看了;只有几位教师写到“在期末给学生写档案时能找到依据;幼儿园用来做教研材料,效果还不错;在记录解读中能去思考很多问题”。可见,教师们基本能认同观察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教师对“记录”这一环节尚不认同,不能体会“记录”所起到的作用。(三)部分幼儿园教师存在着不会记、记不全、不会解读等现象本研究询问教师们“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您觉得有什么困惑和难题”,教师们给出了如下答案:孩子太多,不知道怎么记;儿童的行为很快就完成了,有时来不及记;不知道要记些什么,总感觉像流水账;记录下来的材料很难解读,有时觉得一点都解读不出来,为了完成任务,只能胡乱写一些。教师们的这些答案非常普遍,说明大部分教师均存在着不会记、记不全、不会解读等困难。笔者结合对4所幼儿园的“观察记录材料”的文本分析,也发现了如下问题,比如以下案例。【观察记录】晨晨今天带了一本书,走进教室后,马上看她的书,一会儿,很多小朋友来了,晴晴走到她跟前,准备和她一起看书,谁知道晨晨一把抢过图书:“不行,书是我的,谁也不给看。”【解读】晨晨具有很强的占有欲,自我中心,自己的物品,别人都不能动,我们应该多与家长配合教育,让她懂得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这样才能交到许多朋友。本研究认为,案例即体现了教师们在观察记录方面的困难。看到此案例时,笔者有着很多的疑问:晨晨带了什么书?一开始自己看时是否非常专注,对书本表现出来的兴趣有多浓厚?晴晴走到她身边,有没有说什么、做什么?晨晨在平时的表现中是否也是如此?而这些内容都应该在观察记录中得以体现,换言之,儿童的行为动机是什么。教师仅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了间断的观察,就做了“晨晨有很强占有欲、自我中心”的结论,是否显得草率了一些?假设一切如这位教师所言,需与家长配合教育,那么教育的具体手段又是什么?经文本分析显示,教师关于儿童行为观察的基本方法、类型与步骤的知识是贫乏的,很少采用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的方法来观察儿童。而在对观察记录材料进行解读时,也常常存在着根据儿童的某一次表现主观臆断,解读表面化、形式化,所提意见不明确具体、无建设性等现象。不会记、记不全、不会解读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教师们的观察记录中,也让教师们对这项工作有了很多的畏惧。五、讨论与分析
篇十一: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现状调查
浅谈幼儿园教师如何对幼儿游戏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
摘要:游戏活动总是应该伴随带着其他同龄幼儿得到身心健康成长的自由快乐与发展,幼儿自身同样地也更应该能够在这些自由快乐游戏和体验发展中获得健康地不断成长发展地成长。幼儿在建构区里中进行自主独立发展的各种自由快乐游戏活动对进一步培养其他幼儿自主健康成长发展潜能也就具有其相当地重要和研究应用价值。在我们长期研究观察一些国外著名幼儿园采用的建构区游戏时研究者们就曾发现,幼儿独立进行的自主学习游戏在建构区里表现尤为显着著的特殊。幼儿们自从第一次进入环境建构游戏区开始接触后都能完全自觉地并主动地积极主动的地开始去与各个外界环境去发生着各种游戏互动,利用着多种的游戏材料去建构成各式各样新奇有趣的建构游戏作品,其使得幼儿们在各种自主的游戏环境活动中总是能够充分表现出的高度自我的和独立与专注精神而又令人感到拍手称奇。但同时这些小幼儿也往往会在这种自主中游戏活动过程中同时也往往由于其有着属于他们幼儿自身的所必然的具有的一些固有存在的一些小小缺陷,许多这些小小的问题和许多小小的困难又常常往往是让家长所难以的轻易地脱离于教师的指导下而自己能够去独自地进行去解决它的。所以我说这种教师们的指导对于这些幼儿对他们自身在这自主活动中游戏过程的一种指导与支持既是一种我们自身必须所接受得到的,也是一种完全有所必要的。
关键词: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师观察能力;行动研究
引言:幼儿园教育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发展?如何把握好“教”才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可持续性、把握幼儿发展的全面性、差异性?幼儿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高要求。有效的运用观察了解评价幼儿是对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师只有充分观察了解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年龄特点、动机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等等,
才能更好的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指导,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展,教育质量才能获得提升。
1.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观察,保持良好的记录习惯
19世纪下半叶才开始,游戏教学开始逐步重新开始进入到已经被世界人们都重新认真研究学习过了的人类历史视野。在目前中国整个学前领域,随着在国外学者对我国学前幼儿游戏课程的教育研究开发工作方面的考察进一步和深入,人们也自然的就会越益趋重是倾向于和肯定幼儿游戏的教育在对整个幼儿园学婴教育前期阶段的学前幼儿进行早期心理成长启蒙及健康发展训练中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重要和教育价值。而就在这近年来的国内市场则突然刮响起来的了我国第一波的关于浙江安吉的幼儿游戏活动发展历程的调查研究热风,来自了全国世界各地的众多学校的资深及学前教育工作者们更是都曾争相或慕名前去或实地体验观看过了浙江安吉幼儿游戏。教师们觉得对于让孩子进行自主学习的教育游戏就应该只要输入“管住嘴、管住口”就是可以才行了的了吗?当然我们必须要知道,自主教育的这种游戏形式绝对就不是说可以就完全是无条件的可以放任一个孩子自在流,不管不在顾。保证孩子这种教育游戏过程中孩子的一种身心愉悦性才是我们一种对孩子教育与游戏本质意义的一种最直接尊重,也是对我们社会对未来我们这个孩子最应有意义的一个最高尊重。
1.观察幼儿游戏产生的问题,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
游戏过程中也为幼儿游戏教师们也提供出了对一些普通幼儿而言比较简单直观、真实又有趣的幼儿的可以供他观察活动和观察行为的表现。观察和活动是我们目前被人类直接用来去认识我们人类以及周围的这个复杂世界现象的其中另一个最具有重要最基本的形式意义的一种认识和方法,也是人们目前用于从事对于任何一个科学概念或其他研究或方法问题(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进行探索认识的其中另一个的最基本重要最基本手段。幼儿园教师在自身、幼儿
园、职前职后教育培训三大方面是影响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自身主观因素是大家一致认为的主要因素。
1.运用多种方式对幼儿游戏行为进行分析,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
当前学界对教师有效观察教师行为方面的比较研究,主要仍集中表现在研究教师的有效观察教学行为,鉴于本文目的主要还是在分析探讨对教师的有效教学观察与行为研究,所以此处就针对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和教师有效观察行为进行文献梳理。期望本书通过其对中外教师的有效观察教学行为及其有关学术文献整理的深入梳理,可以借此为国外教师对有效的观察教学活动行为研究的继续研究开展提供帮助。
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导中要求教师实施有效地观察或判断,可做到将学前教育一般教师有效游戏教学活动的一般标准要求与一般幼儿教师的有效游戏观察与行为方式的一般特殊性相结合。既必须要仔细考虑有效教学行为的最终目的性取向,又要密切注意教学观察过程作为另一种教育行为形式的过程性判断。所以本研究中认为教师有效观察主要从教师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的运用两方面来考虑的,即要求教师在观察过程中所观察的内容的正确与客观性,和要求教师在观察结果使用方面能够充分发挥观察结果的功能性。
结语:当前学界对教师有效观察教师行为方面的比较研究,主要仍集中表现在研究教师的有效观察教学行为,鉴于本文目的主要还是在分析探讨对教师的有效教学观察与行为研究,所以此处就针对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和教师有效观察行为进行文献梳理。所以本研究中认为教师有效观察主要从教师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的运用两方面来考虑的,即要求教师在观察过程中所观察的内容的正确与客观性,和要求教师在观察结果使用方面能够充分发挥观察结果的功能性。体现在幼儿教师对具体事物观察研究活动开展中,表现在为指导教师如何以能促进学龄前幼儿成长和推动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发展水平为最高目的,通过幼儿教师对学龄前幼儿游戏生活的真实观察活动能够准确获得有助于幼儿成长发展需要的真正有意义信息,并真正能在实践中根据这种观察的结果能对这些幼儿生活做出一个合理准确的教育评价建议与指导。
参考文献
[1]曹慧.幼儿游戏行为观察客观性和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2,(01):64-66+84.
[2]陈晓霞.对建构区中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与指导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18-219.
篇十二: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现状调查
word一日生活中幼儿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过去,我们习惯于将弹、唱、舞、讲、美作为幼儿园教师必备的技能,这样的说法并没有错,但是并不全面。事实上,对已一位称职的幼儿教师来说,他的第一个技能,也是最重要的技能是读懂幼儿,能够从幼儿的行为和行为变化中分析出他们的情感和需要。
一、为什么要观察与分析幼儿的行为1.为了读懂孩子——因为孩子拥有一百种语言。
孩子的一百种语言——马拉古奇
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游戏方式与说话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解。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一百个世界,去发明。一百个世界,去梦想。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一百再一百〕但被偷去九十九种。学校与文明,使他的身心别离。他们告诉孩子:不需用手思考,不需用头脑行事,只需听不必说,不必带着快乐来理解。爱和惊喜,只属于复活节和圣诞节。他们催促孩子去发现已存在的世界,在孩子一百个世界中,他们偷去了九十九个,他们告诉孩子:游戏与工作、现实与想象、天空与大地、理智与梦想,这些事都是水火不容的。总之,他们告诉孩子:没有一百存在,然而,孩子如此说:不,其实真的有一百!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
2.为了尊重孩子——因为孩子天生就能当教师。向孩子学习,就是对儿童智慧的推崇。很多的大家、名家都曾提出要“拜儿
童为师〞、“向儿童学习〞。泰戈尔所言:“上帝等待着人在智慧中重新获得童年。〞我们可以用智慧
探索儿童精神世界的奥秘,在寻找童心的过程中获得生活的智慧。
蒙特梭利的“成人应当向儿童学习〞
1/15
word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孩子就是我的教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
贾平凹在《我的教师》中写道:“我的教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谁规定教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教师,他该做我的教师的。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斟字酌句、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该做我的教师。……他说了也就完了,不虚伪不终究,不自欺欺人,平平常常,坦坦荡荡,他该做我的教师。
孩子带成人重新回到那个非功利的世界,是孩子带成人去游戏,去感受人生的种种真趣、真谛,是孩子更新了成人对世界的感受。
从某意义上说,孩子天生就能当教师。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勇气?你会怎么回答呢?也许你要想一会儿,然后小心翼翼、字斟句酌地解释。但一位教师组织的活动《勇气》中,孩子们的想法却让人大开眼界。同样,一开始教师也向孩子们抛出了这个问题。让人既担心又好奇——这么小的孩子,会理解什么是勇气吗?他们会怎么解释这个“勇气〞呢?•“勇气就是有胆量去做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勇气就是一种力量。〞•“勇气就是不能放弃。〞……•每一个回答都精彩而“到点〞!
•随后,执教教师一边播放PPT画面一边娓娓道来“什么是勇气?〞•“……勇气是你有两块糖,却能留下一块到第二天;勇气,是和别人吵架后你先去讲和;勇气,是你知道个大秘密却答应对谁也不说;……〞•教师的讲述给孩子们打开了关于“什么是勇气〞的闸门——
•“勇气就是无悔,下棋的时候就是走错了也不能后悔。〞•“勇气就是不上当。〞〔勇气就是经得起诱惑〕•“勇气就是坚持每天跑步。〞•“勇气就是和比自己强的人比赛。〞•“勇气就是别人欺负了你你也不哭。〞•“勇气就是危险的时候也不放弃,就像消防员叔叔一样。〞•“勇气就是掉了一颗牙会说‘没关系’。〞……孩子用他们所经历的事、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解释着什么是“勇气〞,让人惊讶、佩服,甚至是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在孩子面前,成人一直以知识的拥有者自居,以为孩子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但事实是孩子有时什么都知道,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有时竟然比我们成人还深刻透彻!
2/15
word
3.为了引导孩子——只有发现孩子才能因材施教。教师只有进展细致而全面的观察,才能从中了解幼儿的开展状态和学习特
点,发现幼儿的潜力和需要,这正是因材施教的最好依据。她对不同性格的孩子采取的沟通方式是不同的:有时和孩子互问;有时和
打招呼的孩子摆摆手;有时眉毛提起,微笑地看着孩子点点头;面对内向的孩子,会迎上去默默地摸他的头,用温和的眼神送他去活动;面对不爱倾听别人说话的孩子,会让他等待一会,然后假装惊讶地样子说:“哎呀,你好〞;面对那些不遵守规如此,大声说话的不文明的孩子,会嘟起嘴巴,神情严肃又有点可爱地对他摇摇头。她对班里的每位孩子观察得都很仔细,能细心、敏锐地观察到每个孩子的优点、缺点并与时鼓励、帮助他们。
——高美霞《爬上豆蔓看自己》例如在区域活动时,我们就要观察了解幼儿不同的开展水平,然后按幼儿的开展水平提供不同的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开展水平、速度、去选择、摆弄材料,进而推进不同幼儿在原有根底上的开展。
4.为了激励自我的成长——只有反思自己才能专业成长。《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所指出的,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
响,敏感地发觉他们的需要,与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有62条细如此,其中12条与幼儿观察和分析的相关,表现了观察的重要性。
精心阅读儿童是每一位幼儿教师的根本功。特级教师赵赫教师认为:教师与教师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观察上。好教师善于观察并发现问题与难点,并分析原因,寻找教育的对策。而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会观察,看到了什么,怎么看。
社会的不断开展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幼儿和教师的角色都在变化。幼儿不应被视为被动的承受者,教师应为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开展提供帮助,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需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并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通过观察记录活动,教师就能迅速地了解并掌握幼儿的操作情况,了解其思维模式,发现存在问题,并与时进展调整。同时,观察记录也给教师的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长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孩子很喜欢教师注意他们,观察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二、如何让观察变得可能1.现状问题分析
“观察〞的重要性在学前教育界得到了很多的呼应和认同,但是在实施起来并不顺利。,教师的观察往往非常盲目,质量不高。原因出在哪里呢?
例1:有一个孩子经常哭,教师发现他在天生气质上就属于比拟内向的那一类型。这一天,这孩子又哭了,教师就以为他又在闹情绪而没有给予特别的理会,后来
3/15
word
由保育员前去探视,才发现这孩子是因为跌倒撞痛而哭。造成此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就在于教师仅凭借自己的经验作判断,没有实际地去观察幼儿。案例2:在一次穿木珠的活动中,教师把木珠随意地分给各小组,让幼儿通过练习穿木珠来训练其手指小肌肉的灵活和协调性。有一个小男孩怎么也穿不进,望着同伴们手中的一串串五彩缤纷的木珠,他露出了焦虑的表情,并用期盼的眼睛望着教师,以期得到帮助,而该教师只是走到他身边说了声:“你怎么不穿呢?快抓紧时间。〞就离去了,全然没有观察到孩子无法把线穿入木珠是因为工具的适宜性出了问题。因为这个小男孩手里的木珠的洞眼特别小,而线却相对较粗,导致了他屡次失败。可想而知,孩子是多么失望啊!
一、教师不去了解幼儿――缺乏观察意识在幼儿活动室里,我们经常会遇到对幼儿熟视无睹的教师。排除缺乏责任心
的原因之外,教师缺少了解幼儿的意识,只关注教,不关注学是非常主要的原因。有许多认真负责的教师,以教会孩子为己任,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发起与幼儿的互动,虽然有一颗认真负责的心,却缺少正确观念。
在当前课程改革浪潮中,更多的教师在有意识地转变观念,但是在许多具体情境中,还是会不自觉地将了解幼儿抛到一边。
案例哪把剪刀好用?丁丁正在剪东西,剪了几下,觉得手中的红剪刀不好用,就把这把剪刀放在
旁边,换了一把更小的绿剪刀用。看起来他对现在用的这把绿剪刀更为满意。这时教师过来了,她看了看丁丁做事,发现他剪得挺费劲,于是拿起旁边的红剪刀(就是丁丁刚刚放下的那把),建议孩子换一下试试,并帮孩子换掉了,然后走开。这个孩子面对教师的好心建议,非常无奈,嘴里说着:“这把剪刀最不好用了……〞
分析:幼儿有自己行动的理由,教师没有看到前面的过程,仅凭自己的观察主观猜想就干预了孩子的行动。其实这位教师能够观察幼儿剪的行为是非常好的,问题出在当教师作出自己的判断前,没有询问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就直接将教师的意志强加给了孩子。实际是将客观的信息纳入到自己主观的判断之中,最终给与了不适宜的应答。
这样的事情有许多,教师们也因此困惑着:我一个人要面对许多孩子,不可能看到每个孩子的全过程,中途介入就不可防止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确实是这样,不了解幼儿的学习全过程,教师的介入就会存在危险。正因为此,教师更应该强化了解幼儿的意识。每当教师不清楚幼儿行为的时候,都不要忘记先去了解一下幼儿的所做所想,然后再慎重做出决定。三、教师不知应该观察什么――缺乏观察点案例吃午饭的过程
有一位刚毕业的教师,在组织进餐环节是这么做的:当饭送来时,她组织小朋友洗手,并在盥洗室门口看孩子洗。许多小朋友草草洗完就擦手了,教师没有发现。孩子们陆陆续续坐到位子上吃饭,许多孩子还没有完全掌握拿筷子的正确方法,到各桌巡视的教师仍然没有发现。孩子们吃得非常香,吃完陆陆续续送回餐具。再看碗里盘里一片狼藉,还有许多饭粒、菜叶没有吃干净。整个进餐环节完毕,教师像走过场一样带着孩子们完成了任务,她一直在看,却什么也没看到。
分析:幼儿园教育是渗透在一日生活中的,优秀的教师会不断思考每一环节、每一活动、每一情境能够促进幼儿哪些方面的开展。那么在这些可开展的方面,
4/15
word
幼儿是如何表现的,需要教师做些什么,就自然成为教师思考的内容。盥洗、进餐环节作为一日生活的一局部,能够表现许多教育,比如节约用水、节约粮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小肌肉的开展等等。如果教师依据开展目标明确要观察的内容,就能有针对性的看一看幼儿是怎么洗手;怎样使用筷子;食物吃干净了吗……以此来判断幼儿的开展状况,确定最近开展区,给予幼儿相应的支持。案例中的小教师显然心中无目标,也就没有明确的观察内容,导致出现不知观察什么的状态。
很多教师的观察记录都是东一篇、西一篇,很少连续观察、跟踪观察;观察目的和内容明显是在事件发生之后提取出来的。观察记录对教师开展下一步的工作意义不大。这些现象都反映出教师是以随机观察为主,缺少有目的的观察。这里,我们不是要否认随机观察的意义,随机观察和有目的的观察都有价值,可以相互补充。但如果总是处于发生什么就看什么、毫无计划的状态,我们的教育就很难保证全面、系统、有效地跟进。更何况随机观察需要教师有很好的价值判断能力,并非一件易事。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倡导教师多进展有目的观察,提升观察质量。
三、教师不知怎样更好地了解幼儿――缺乏观察策略许多教师在明确观察目的、内容之后,就进入了实际的观察阶段,但由于缺乏一些行之有效的观察策略,出现想看但看不到、想知道却没能知道的情况。案例投放新材料教师在活动区悄悄投放了某种新的游戏材料,非常想了解孩子们对这种材料是否感兴趣,是怎样操作的?能否达到促进幼儿开展的目的?但几天来由于发现这个材料的幼儿并不多,教师只观察到了三四名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情况。分析:既然想了解新材料对幼儿学习的支持作用,就要想方法获得此方面的信息,而不是被动等待幼儿和材料互动的发生。教师可以在区域活动之前向幼儿说明一下自己投放了新材料(详略程度可以根据目的自己把握),鼓励幼儿尝试玩一玩。幼儿知道有这样一件新玩具,就会依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这样教师能够看到更多的幼儿与材料互动,也因此能够收集更多的信息,为深入细致地分析幼儿各种行为打下根底。
教师有了观察目的,但由于缺少观察策略或者策略不适宜,从而导致无法有效获得准确、丰富的信息。如果说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是众多教师知道没做到的,那么还要有与观察目的相配套的策略是大多数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的,更别提做到了。这种状况是许多教师所处的现状,也是目前影响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的瓶颈。
2.创设有准备的环境我们必须确保提供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开展需要、有层次性的环境和操作材
料,让每个孩子都能直接地与环境、材料进展互动。
假如每个孩子都能专注地进展他所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从开始到完成,教师只是扮演相对被动的角色,那么这个过程就能让教师更好的观察和记录。
3.确定观察的对象、目的和内容人的感知X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在幼儿活动的同时像相机一样把众多的
5/15
word
信息都如实的摄录下来,所以我们在观察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一旦明确了观察目标,就能防止观察无从下手、收集资料杂乱无章的弊病。〔1〕思考四个问题:
我准备观察谁?〔可以是团体或个人,但必须是固定的〕〔从重要事件、集体活动中和容易被无视的幼儿中选取。〕我想观察什么?〔具体的能力或表现〕〔例:观察xx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表现出的语言、身体动作和情绪〕为什么要观察这些内容?〔探究幼儿问题的原因,了解幼儿的开展现状〕通过观察这些内容我希望回答什么问题?〔先假设,再验证〕
〔2〕把握四个依据:依据教育活动目标的达成度对幼儿进展观察观察幼儿,要观察幼儿的开展与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否一致,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幼儿在完成教学目标、要求是的困难在哪里。教学过程的观察很重要,但是也很短暂。我们必须用“鹰〞一般的眼光,捕捉每位幼儿身上的闪光点,观察后与时与教学目标进展对照,比拟,与时进展调整、点拨、推进幼儿的开展。
依据幼儿的神情、行为等对幼儿进展观察观察幼儿,要特别注意观察幼儿的眼神,幼儿有各种各样的眼神,如举
手发言时是否自信,在操作时是否有些迟疑……当幼儿注意力分散时,我们就一定要分析他是出于什么心理、什么动机,与他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
依据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表现对幼儿进展观察一种是量的观察,如:今天有5种操作材料,每个幼儿各玩了几种;另
一种就是质的观察:如同一位幼儿两天完了统一操作材料,昨天和今天的玩法有什么不同。
依据幼儿的活动结果对幼儿进展观察例如对幼儿美术活动的作品观察主要分成5方面,颜色、构图、造型、
布局、内容。李慰宜教师提出对于开展慢的孩子就要找他5方面最好的地方,培养自信;对于开展较快的孩子就要观察他5方面最不够的地方,让他处于不平衡中,激励成长。
4.选择适宜的观察方法一个人的记忆力再好,也不可能将每天观察到的内容人武部储存在头脑里。
因此,重视观察记录和记录的方法,力求采取简便易行、省时省力的方式,在工作的同时,迅速地记载观察,做到快、细、全。(1)正式的观察方法:事先做好计划进展的系统观察。〔有目的的观察,其目的是了解幼儿现有的开展状况,开展的个别差异,开展的最近趋势,作为教育的依据。〕
结构化叙事法
6/15
word
要素:日期、开始时间、完毕时间、观察对象、年龄、环境、观察目的、观察目标、观察记录、结论、评价、建议。〔优点:详细,持续时间越长越有价值。缺点强度最大〕
图表法琳琳在户外活动中的自由活动
抽样法〔时间抽样、事件抽样、快照法〕时间抽样和时间抽样的比拟
摄像机、数码相机在家庭和幼儿园日益普与。这些设备也可用作幼儿游戏观察的手段。
首先,运用摄像设备可以解决观察的主要问题,即教师如何保证系统观察的时间。摄像设备可以指向游戏区域(如娃娃家或建构区)并记录游戏的过程,而在此期间无需成人给予特别的关注。录像带可以回放,便于教师重温。
其次,摄像记录比成人直接观察更能提供游戏行为的细节。除了能显示幼儿活动的类型,录像带还能展现以下内容:(1)幼儿在活动中使用的材料;(2)幼儿与幼儿之间、师幼之间所发生的互动;(3)幼儿在活动中的语言;(4)游戏中幼儿与成人使用的体态语言。
再次,摄像记录可帮助教师提高观察技能,教师可利用重温录像带的机会,评价和改良他们参与幼儿游戏的技能。
(2)非正式的观察方法:非计划性和提供性,不要求严密的结构,为正式观察提供交好的素材和选择。
〔随机观察,与时捕捉幼儿从语言、动作、表情中所发出的信息,了解这个信息所反映出的幼儿的行为动机、幼儿的即时需要、幼儿的意愿、困难和情绪体验,作为指导幼儿的依据,以便把握干预的时机,有针对性地做出适宜的应答行为,以满足游戏的需要,推进其活动。〕
非结构化的叙事观察可以使单个幼儿或一群幼儿
日记记录描述成长、行为与开展过程中的重要时间或里程碑事件,一般有父母亲等主要带养人记录。(稳定性低,非系统性、主观性强。)
轶事记录〔事后记录、简短、非结构化、有摘要和心得〕轶事记录是指简短地记录幼儿的生活中的偶发事件。这些记录可反映幼儿的游戏技能以与社会性、认知、情感和身体等方面开展的状况。轶事记录一般以在游戏完毕之后进展——通过回忆描述游戏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这样做的不足之处是有可能遗漏游戏中的重要信息。轶事记录的内容可能很简短,但应包含以下信息:幼儿的某某、性别,记录的日期,游戏的背景,以与对事件的客观描述和观察的结果等。焦点应放在对游戏中所见所闻的描述上。观察者在记录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7/15
word
◇记录要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和内容。◇客观记录幼儿所说的话,保存原始对话的情趣。◇记录时保存游戏情节开展的顺序。◇记录应客观而准确。
一个人的记忆力再好,也不可能将每天观察到的内容人武部储存在头脑里。因此,重视观察记录和记录的方法,力求采取简便易行、省时省力的方式。
记录方法
类别
具体表现
适用情况
内容要素
图表法
根据事先设定的幼儿各种行为指标,进展有针对性的观察,教师只要根据观察在表格内打勾或简单记录就行
运用于对大局部幼儿活动情况的记录观察,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开展水平等
幼儿在游戏中的分布;活动主题、内容和材料。
叙事法
将幼儿的行为表现客观详细地记录下来。
常用于幼儿个案和活动过程、行为表现与开特别事件记录,一事展、典型情况等一议。
记事贴
随身带着便条纸和笔,现场只记幼儿的行为要点,事后再通过回忆加以整理
用途广泛。分门别类X贴到活页记录纸上,根据需要进展评价分析。
教师看到或听到的幼儿行为与言语记录等
摄像照相法
运用数码技术手段,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事后进展分析。
用于记录信息量较大的事件或瞬间即逝的表现和成活
用文字叙事的方式是教师最常用的方法。
幼儿行为表现的细节。
怎样做才是我们期望的有目的观察?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养成观察意识。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观察意识,经常会好奇地想要了解幼儿。比如,面对一件事情,幼儿会有什么样的看法?这个棘手的问题,幼儿会怎么解决?为什么这个小姑娘总是用黑笔画画?有了观察意识,才会不断地生发观察的需要。确定观察目的。对于某些信息,教师不知原因,对支持幼儿的策略没有把握,由此对某名(些)幼儿或某一活动、某一事件产生了想要观察的动机,观察目的应运而生。归根结底,是要了解具体的现象以与背后的原因。
8/15
word
细化观察内容。比如,最近班上的幼儿对搭建立交桥非常感兴趣,为了丰富幼儿经验,支持幼儿搭建,教师在建筑区的墙上贴了一些立交桥的图片,并产生了“了解目前建筑区墙饰对幼儿学习的支持作用如何?应怎样调整〞的观察目的。想要了解墙饰的支持作用,就涉与到幼儿对墙饰的关注度和互动的过程。就关注度,我们可以具体观察“有多少幼儿看了墙饰,看的间长短和频率是多少,幼儿都关注了哪些图片〞等等。互动的过程包括:幼儿为什么去看墙饰?幼儿是怎么看墙饰的?看过墙饰之后幼儿有什么行为,尤其是搭建行为?有了这些细化的观察内容后,教师对看什么就具体明确了,观察目的才能够落实。确定观察策略。围绕观察目的,教师要思考相应的观察策略,即怎样做能够更多、更准确地了解信息。观察策略主要包括情境创设的策略、师幼互动的策略两方面。情境创设策略指教师有目的创设或利用情境来了解信息,这个情境包含物质环境、人、整体气氛等。师幼互动策略指教师通过自己与幼儿的互动来了解信息,教师可以预设一下幼儿可能出现的情况,来确定互动策略,如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做法、询问幼儿问题等。
巧用观察记录。目前教师普遍采用的是描述式记录方式。这样的记录方式有其优势,能够客观详细了解幼儿的多方面信息,但其弊处在于费时费力。如果教师能够做到有目的观察,根据目的灵活运用记录方式,无疑会大大提高观察的时效。让照片、文字、表格、幼儿作品等记录方式为我所用,用相对少的时间精力达到最好的记录效果,是巧用观察记录的宗旨。
把握好这些具体的要点,教师们就有了开展有目的观察的扶手。当然,只有这几个要点,还不能完全支持教师提高观察能力,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摸索,比如每一要点中具体的策略是什么,怎样帮助教师掌握这些策略,随机观察应该怎样提高质量等等。
其实,观察不仅需要扎实的儿童心理学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幼教实践经验,更重要的对孩子由衷的热爱和细致的关注之心。
三、一日生活中幼儿行为观察的案例分析、在学校学习时,一般是把重点放在如何制表、如何记录、如何整理数据、如
何写观察报告上,重视观察形式的学习。作为一线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只是一个教学手段,不是教学目的,我们
的目的在于对幼儿提供与时、适合的帮助和指导。所以我们今天的重点也会放在这里。
运用了哪些方法观察幼儿?幼儿的行为代表什么含义?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行为,有什么需要?如何满足幼儿的需要,如何引导?1.入园好时光入园环节是幼儿园生活的开始,我们应该:一是让幼儿有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喜欢上幼儿园,并产生安全感;二是让幼儿体验到轻松愉悦的活动气氛,能做到愉快地与家人告别,与教师和同伴打招呼,并配合晨检;三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能够以积极的状态进餐、参与区域活动或者晨练。
9/15
word
观察案例:纪录片《幼儿园》中入园片段思考问题: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2.趣味玩中学好奇是人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您看到了幼儿茫然的眼神、游离
的表情,请您思考:真的是他们不爱学习吗?原因一定出在孩子身上吗?这时更应该反思:我们是否尊重了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尊重了幼儿的兴趣?观察案例1:蚯蚓事件
有一天中午,吃完午饭的小朋友,像往常一样拿着自己的小椅子坐在教室门前的走廊上,在温暖的阳光下有的玩玩具、有的看图书,还有几个小朋友围在走廊外的花圃边,在边看边说着什么。我没有立即去打扰他们,而在旁边听着……“这是什么呀?〞“这是小虫〞“它在这里干什么呢?〞“你看它在动呢,〞“它没有脚用什么走呢?〞文杰伸出手试着要去抓,可是又把手缩了回来,这时,泽桦走过来大声说:“这是小蛇呀!〞听这么一说有好几个人“呀〞的往后退,看到我在旁边连忙告诉我:“教师,这边有条小蛇呢!〞我笑着告诉他们:“这不是蛇是蚯吲,是一种生活在地里的小动物。〞这时其它的小朋友也走过来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小蚯蚓你怎么会在这呢?〞“它是不是生病了?〞“小蚯蚓有没有嘴巴呢?吃什么东西呢?〞“它能听到我们说的话吗?〞等等,小朋友的兴趣是越来越高,我心一动这不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科学活动吗?我就不急于马上告诉他们答案,找了个玻璃瓶放了一些土把蚯蚓放在里面,告诉幼儿蚯蚓现在迷路了,想和你们交朋友让我们给它一个暂时的家,并把它带回教室让小朋友们观察,然后我就设计一个关于“蚯蚓〞的主题活动,结果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观察案例2:面条加工厂〔因材施教〕材料投放的纵向层次性照顾到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能力差异与开展需要,然
而在同一年龄段中,不同幼儿的开展水平和速度也存在差异,如果无视这种差异就会使有的幼儿“吃不了〞,有的幼儿“吃不饱〞。因此,教师投放材料时应注意横向层次性,在同一年龄段投放不同难度要求的材料,既满足一般水平幼儿的开展要求,又照顾到那些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幼儿的开展需要,使他们都能在区角活动中探索与自己能力兴趣相适应的材料。这样,缺乏自信的幼儿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开展较快的幼儿也能不断看到前进的方向。
小班美工区有一个“面条加工厂〞,教师同时提供了色彩斑斓的广告纸和画有直线、曲线的色纸供幼儿练习剪纸:幼儿可以用广告纸随意剪出形状、大小不一的“面片〞,也可以沿直线剪出笔直的“拉面〞,还可以沿曲线剪出弯弯曲曲的“方便面〞。其中,制作“面片〞相对简单,“拉面〞的生产如此需要幼儿在剪纸时有较强的手部控制力,制作“方便面〞显然对幼儿的动作精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层次性设计让幼儿可根据自己使用剪刀的熟练程度选择相应的材料进展操作,每个幼儿都能在操作中得到提高,感受成功。
随着剪纸熟练程度的提高,大局部幼儿已不再满足于制作简单、不规如此的“面片〞了。教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现象,与时对材料进展删减,撤去了广告纸。于是“面条加工厂〞里只生产“拉面〞和“方便面〞了。
时间长了,幼儿对加工面条渐渐失去了兴趣,去“面条加工厂〞的幼儿越来越少了。一天,教师向大家展示了一根很长很长的“面条〞,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中,教师为“面条加工厂〞添置了胶水和棉签,并布置了一个新任务——
10/15
word
做一根很长很长的“面条〞。于是,“面条加工厂〞又热闹起来,孩子们纷纷探索和尝试把“面条〞变长的方法。他们不约而同地用上了教师提供的新材料,把剪好的“面条〞一根接一根地黏起来。他们还发现,制作面条时要尽量沿着线条剪,剪得更仔细,才能防止把纸条剪断,让面条变得更长。而如何把纸条黏得又整齐又结实也是一种新的挑战。教师适时添加的材料重新激起了幼儿的探索兴趣,为幼儿提升经验和操作水平创造了新的契机。
3.快乐运动中户外运动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在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主动参与、充分交
往、获得很多直接的经验,也是教师了解幼儿个体开展、实施个别指导的良好契机。观察案例:大班户外活动——滚轮胎
在今天的户外活动中,小白在玩滚轮胎,这是大山跑过来就抢,小白急得大哭起来,委屈的说:“你为什么抢我的轮胎?〞,大山回答说:“教师说了,好玩的玩具,大家要轮着玩。〞小白不服气的说:“我还没有玩够呢,你为什么抢?〞大山说:“就你一个人玩,我也想玩一会儿!〞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辩不止。这是,一个小朋友跑道我面前说:“教师,小白和大山打架了〞。我看他俩争执不下,走到他们面前,心平气和的说:“大山,你问什么抢小白的玩具?〞大山见我让他解释理由,连忙说:“教师,你看小白的都玩得出汗了,还不让我玩玩。〞我接着问:你和他商量了吗?大山低下头,声音很低的说:没有,我顺势问小白,如果大山和你商量,你能和他一起玩吗?小白点了点头,两个孩子消了气,一块玩了起来。分析:〔1〕平时话不多的孩子在于同龄人争吵时,往往面无惧色,变得伶牙俐齿,思路敏捷。争吵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运用语言的实践,只需适当引导。〔2〕语言的情景性较强,把争吵都用打架来代替,夸大了实事。这种现象在幼儿园很多见。
思考问题:孩子们冲突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应该如何介入?
4.生活好习惯生活上的照料和帮助不仅仅是给予幼儿照顾,还要鼓励幼儿自我服务、培养
健康生活的意识、秩序感……俗话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幼儿的洗手、如厕、喝水、进餐、午睡等环节中有很多的教育契机,如果能使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变得有意义,必将对幼儿的长远开展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观察案例1:梳辫子
我班女孩个个爱美,每天午睡后都让教师自己扎小辫,尤其喜欢让心灵手巧的李教师为她们梳头发。今天,李教师不在,让我负责给孩子梳头发。孩子们梳完头发个个都高高兴兴地回到了自己的椅子上。但我发现小雪梳完后,两手分别摸了摸两只辫子,好似是在比上下,接着又走到电视机前边,对着电视机屏幕摆弄过了几下辫子,电视机又没开,她在干什么呢,难道是在照镜子?环境支持,增添一面适宜的镜子,提醒幼儿自己检查仪表是否整洁。
观察案例2:学会求助
11/15
word
午睡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忙着脱外衣,准备午睡。鹏鹏这时已经自己脱下而来裤子,解开了上衣的扣子,然后他把衣服往后拉开,拖到肩膀处,就再也脱不下来了。鹏鹏没有求助于我,眼睛也不看我,只是默默的坐在床上。我马上明白了鹏鹏的意图。他希望我主动过去帮助他,但是我们没有去。,我希望他向教师求助,把自己心理的话大胆的说出来。于是,我一边帮助其他孩子,一边问:“鹏鹏,你怎么了,有什么事吗?〞他没有回答,一会了,就开始默默的擦眼泪。我问道:“是不是脱不下衣服来?〞他点了点头。
许多幼儿不会使用求助语言,甚至连外部的求助表现也没有,依赖成人主动帮助他们。脱衣服还是小事,但是身体不适都不大会表达就容易出现危险。让孩子学习会主动说出自己的需求是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引导:是不是需要教师帮助呢?教师很想听你说出来,教师听明白了会很乐意帮助你的。
观察案例3:洗手
我们曾对大班和中班幼儿的洗手方法进展观察,结果仅有10%的幼儿符合正确洗手的要求,90%左右的幼儿做不到主动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洗手。主要问题存在于:平时认为手不脏就不洗;不主动洗手;洗手时间太短,冲洗不仔细,留有肥皂泡;不洗手背;玩水、磨蹭;便前不洗手……
窥一斑而知全豹,不仅洗手如此,幼儿在其他生活活动中存在很多问题,我园从问题出发,由此开展了“我有好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
经验分享:如何让孩子成为“好习惯〞的主人1.追随孩子,创设教育的环境幼儿园的环境会“说话〞,环境中的标识,就像孩子的“记事贴〞。当幼儿
园的标记设置不周全时,很容易造成无序。我们带领孩子们一边思考、一边绘画、剪贴,创造图文并茂的标识。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着对“好习惯〞的理解,通过眼看、耳听、动口、动手、动脑,完整深刻地感知理解并掌握规如此,并时时刻刻提示着所有人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
在幼儿园的楼梯间,有提示“靠右行走〞的小脚印;在栏杆上,有提示“禁止攀爬〞的卡通人物;在寝室门上,有提示“保持安静〞的小嘴巴;在洗手池旁,有如何洗手的分解图;在镜子面前,有教孩子们抹香香的步骤图……孩子们与教师的智慧碰撞,擦出创造的火花,让幼儿的习惯养成更加轻松和自然,也让幼儿园的养成教育更有富有童趣。
2.理解孩子,给予自主的空间一X一弛是生活之道,每天都把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孩子并不开心。我们尝试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时间和空间,如: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孩子可以自选自己的学习内容;在个别化学习中,孩子可以自选自己的学习进度;在主题探索活动中,孩子以自选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艺术工作室里,孩子可以自选自己的学习时间。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我们还在集体活动的过渡安排自由活动时间,并随着幼儿自主能力的增强逐渐增加时长;在不打扰别人的前提下,允许幼儿午睡醒来后提前起床,进展安静的活动。自主并不等于放纵,而是给了幼儿最好的锻炼机会,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就这样渐渐提高了。
12/15
word
3.信任孩子,协商共同的规如此在集体生活中,良好习惯的形成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行为规如此。以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为例,我们与孩子一起讨论:为了大家都能有序的操作,区域需要遵守哪些规如此。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很多好方法:〔1〕每个区域应有人数限制,需要插入进区卡才能进入,如果人已满,就需要等待或者重新选择区域;〔2〕每个区域需要请一名管理员,负责整理和收拾材料;〔3〕阅读区每次只拿一本图书,并在阅读存折上登记;〔4〕美工区材料一次不能拿太多,用完后再拿,作品完成后摆放到展示区;〔5〕建构区活动完毕后必须把材料分类送回原处……长此以往,区域活动被孩子们自己管理得十分有序。通过与幼儿沟通、讨论、协商甚至是争论而形成的规如此,是他们自己的约定,也是他们更容易记住、更愿意遵守的规如此。4.支持孩子,解决自己的问题调皮的孩子常常也是教师教育的“难题〞,但是这样的孩子精力旺盛、好奇心强。遇到问题我们没必要对孩子“严抓狠打〞,更不需要从此之后对孩子束手束脚,包办代替,我们应尝试将这些孩子捣乱的能力转换为探索和创造的潜能,通过提问题让孩子学会观察、等待、坚持。转换方式,能使孩子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在养成教育中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认同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对儿童幼小的心灵来说,榜样与X例的作用就像太阳光一样重要。〞一方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积极的、正面的X例,让幼儿观察和模仿,更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孩子渴望自己也成为“榜样〞,体验积极的成就感。通常,“值日生〞就是孩子心中公认的行为表率,怎么通过“值日〞把全体孩子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呢?每个孩子都各有所长,我们与孩子讨论,设立了很多岗位的值日生:管理书包、带领晨跑、照顾植物、记录天气、整理图书、发放点心……让更多的孩子发挥长处,体验被小伙伴认可的快乐。我们还组织了“值日生竞选〞的活动,通过“当选〞,孩子们更加自信,也会更加约束自己的行为。
5.欢乐游戏区游戏区就是孩子的欢乐谷,在这里他们可以选择在哪儿玩、玩什么、和谁一
起玩、怎样玩……他们在这里充分地表现了自己对社会事物和生活的理解,实现着自己想做的事,获得自我发挥的满足感,这时教师一定要从“台前〞退到“幕后〞。
13/15
word
观察案例:电影《小人国》中的游戏片段运用了哪些方法观察幼儿?幼儿的行为代表什么含义?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行为,有什么需要?如何满足幼儿的需要,如何引导?
重点思考:片段1:通过游戏观察,分析辰辰和南德的性格特点。片段2:孩子在游戏出现了什么问题?片段3:在游戏中,教师该做些什么?
游戏观察是理解儿童游戏行为的关键,观察是了解幼儿特点和水平的根底,观察是教师与幼儿有效互动的前提。
年龄段
年龄特点
观察重点
小班
小班幼儿主要处于平行游戏阶段,满足于操观察重点在幼儿使用纵、摆弄物品。对物品的需求是“别人有的,物品等我也要有〞,对一样物品要求多;矛盾的焦点主要在幼儿与物品的冲突上。
中班
随着认知能力的开展、生活经验的丰富以与观察重点在幼儿与幼游戏情节较小班复杂,中班幼儿处于角色的儿的冲突。不管是规如归属阶段。虽然选择了一个角色,但想做多此上的、交往技能上个角色的事情,想与人交往但尚无交往技能,的、还是使用物品上的是人与人交往出现冲突的多发期。
大班
随着生活X围的进一步扩大以与幼儿综合能观察重点一、运用已有
力的增前,大班幼儿不断产生新的主题,新经验在现有的根底上
主题与原有经验之间的不和谐而不断产生认并创新;重点二、相互
知冲突。
交往、合作、分享、解
决矛盾
6.幸福离园曲
14/15
word离园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幼儿身心放松进展整理的阶段。离园时教师应该帮助幼儿整理仪容仪表和个人物品,梳理一天的活动和收获。离园环境往往容易被教师无视。两个误区:过度压制、幼儿缺乏自主和放松。过度放任,有安全隐患,容易出现冲突、磕碰、走失等现象。观察案例:我的妈妈怎么还没来离园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到区域里玩去了,只有瑶瑶一个人呆呆的坐在椅子上,盯着门口,教师拉着他的手牵她去游戏,她还是不时地回到往门口X望,还总是不停的问教师:“我的妈妈怎么还不来接我?〞。我马上回应“妈妈马上就来了。〞瑶瑶的情绪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还是不停的问。这是班主任彭教师走过来,说:“你的妈妈已经坐上公交车赶过来了〞。瑶瑶这才放心地到区域里玩耍。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对他们的回答一定要有明显的地点特征和实践特征,给他们比拟明显的指向,才会让幼儿赶到一定的安全感,稳定幼儿的情绪。四、结语:教师不应停留在外表想象的观察,而应站在幼儿背后沉静、慈爱而耐心地观察或是蹲下身子适时予以援助,真正的从观察中去聆听童声,走进童心世界。
15/15
篇十三: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现状调查
福州市幼儿教师观察能力调查问卷(实习1)1.您的性别:[单选题]*○A.男○B.女
2.您的学历:○A.中专○B.大专○C.本科○D.研究生○E.其他
[单选题]
3.您上学期间所学的专业:[单选题]○A.学前师范类○B.其它专业
4.您教育实习所在的班级:[单选题]*○A.小班○C.大班
○B.中班
5.您实习所在园的性质是:[单选题]○A公立○B.私立
6.您当前实习所在班级的班额为:()人[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观察孩子的意识很强[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8.我观察过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9.集体教学中我会比较关注活动的进行,很少观察孩子[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10.我能够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发现值得观察的事件[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11.我会根据不同需要来确定观察目的[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12.在随机观察中,我能很快地确定观察目的[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13.我的观察内容是详细具体的[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14.在观察前,我会制定观察计划[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
○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15.在观察时,我会根据观察计划进行观察[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16.我了解多种观察方法,如:叙事性描述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等。[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17.我能根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18.我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
○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19.我经常借助手机、相机、录音笔等器材进行观察[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20.我不知道选用何种观察方法进行观察[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21.观察时,我不知道哪些信息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22.我会根据观察目的,选择适合的活动场景进行观察记录[单选题]*
○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23.我会根据观察目的,有选择地记录观察内容[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24.当我不能确定所观察到的内容是否与观察目的契合时,我会进行多次观察[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25.观察时我认为站在哪里都无所谓,只要能看清楚孩子的活动[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26.除了幼儿的活动场景,幼儿的谈话、作品、调查表等都是我观察的重要内容[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27.在记录时,我不掺杂主观想法,不把主观推测与客观事实相混淆[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28.我观察记录的是孩子在常态活动下的表现[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29.我知道一份完整的观察记录应该有哪些部分[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
○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30.如果一次观察无法得到我所需要的信息,我会再次进行观察[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31.我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做观察记录[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32.当孩子表现出某种行为时,我会去了解行为发生的原因[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33.当分析孩子某种行为时,我会考虑行为发生时周围的环境[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
○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34.我能很好地运用相关理论来分析判断观察到的幼儿的信息,在评价时,不对孩子“贴标签”[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35.我会把我观察到的所有信息作为分析评价的依据[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36.我会参照《3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来分析和评价孩子的表现[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37.在分析孩子时,我会和其他教师或家长进行沟通[单选题]*
○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38.在分析时,我会和孩子交流[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39.在分析时,我会受原有印象的影响[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40.在评价孩子时,我会根据观察目的分析孩子的具体表现,并作出评价[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41.在评价孩子时,我会用同一个标准衡量不同的孩子[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42.在分析评价后,我会根据孩子的需要作出回应,提供有益于孩子发展的教育[单选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
篇十四: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现状调查
幼儿教师大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10篇】认真观察、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信息,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提升经验、获得进步。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好观察记录呢?今天作者为您整理了大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欢迎大家阅读,作者长期更新幼儿园教案模板。
【篇一】大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观察对象:张xx性别:男
年龄:5岁观察时间:20xx年10月10日观察地点:本班教室观察目的: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观察记录:平日里,经常有一些幼儿把自我从家里带来贴画儿分发给自我的好朋友。今日放学前,我看见武忆冉小朋友把贴画儿发给了自我的好朋友郭杉、孙宇等。这时我听到张志恒小声对武忆冉说:“我也想要一张贴画儿,你给了郭杉两张,你给我一张吧!你不给我的话我就告诉张教师你带贴画儿了!”于是我便故意装作没看见,让幼儿自我应对问题。这时张志恒便跑到我面前对我说“张教师,武忆冉带贴画到幼儿园来,还把它分给小朋友!”观察分析:经过观察我发现,她们对美工区十分感兴趣,最终因为没有办法很无奈从而选择了图书区。而在图书区她们互相倾诉,图书区似乎成为了她们聊天放松心境的场所,其实,她们彼此的倾诉也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形式,只是她们的倾诉资料相比较较随意。教育措施:这只是幼儿之间的小矛盾,教师可将问题抛还给幼儿,引导他们
自我学着处理;若是较严重的情景则需教师酌情处理。另外,平时注意多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此外,与家庭配合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本事和宽容的品格,以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篇二】大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观察资料:应对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观察班级:大三班观察时间:20xx年2月24日观察地点:活动室观察对象:王xx观察目标: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观察实例:生活活动中,有一些幼儿把自我从家里带入幼儿园的贴画纸分发给自我的小伙伴,这时,我便看见钱杨小朋友把贴画纸分发给了离自我座位较近的王思瑶、圣彪、陶哲这些小伙伴。
这时我便听到王思瑶小朋友面红赤耳地小声说:“你就给我一张,你给圣彪两张呢!你不给我两张的话我就告诉教师你带贴画到幼儿园了!”(幼儿园规定幼儿不能从家带任何东西入园)于是我便故意装着没看见,让幼儿自我应对问题。这时瑶瑶便跑到我面前对我说“教师,杨杨带贴画到幼儿园来,还把它分给小朋友!”
反思:幼儿的告状行为看似小事,却与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幼儿对同伴的分享,在心里上存在异议,觉得不平均,从而产生矛盾,她期望教师与同伴进行制止,在心里上得到安慰,这是本班级常见的告状行为,同时也是幼儿在自我的利益受到损失后的告状行为,以此下去,会养成幼儿自私自利的品德。
应对措施:这只是幼儿之间的小矛盾,教师也可将问题抛还给幼儿,引导他们自我学着处理;若是较严重的状况则需教师酌情处理。另外,平时注意多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此外,与家庭配合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一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篇三】大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观察方式:个案观察观察对象:李xx
观察周期:20xx年9月----20xx年10月一、个案基本情景:教师方面:李治儒,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平时很喜欢帮教师和小朋友做事情。但一向以来与其他幼儿的战争不断,他也不是主动打人,但只要妨碍他,他从不用语言却总用行为来解决问题,所以他的朋友很少。再者自控本事差,别人不让他做他想做的事,他控制不了自我。另外他异常喜欢动,跑跳的时候总是又急又快又危险。家长方面:孩子在家很调皮,经常把家里弄得乱糟糟。孩子脾气倔强,别人批评他时就不理人所以我们都顺着他,依着他。个案生活背景:孩子平时基本都是老人带对孩子,老人对他百依百顺,比较宠爱,想管好孩子可是一见孩子生气就软下心来,顺着孩子。二、观察与教育记录:2010年9月13日星期一晨间活动小朋友们在玩“找朋友”的游戏,当教师说:“三人一组”的时候,李治儒进取地向朱沈裁冰跑去,没想到朱沈裁冰把他推开另外找了自我的两个好朋友,而他偏偏光往这组插。一来一去,别人都拉好手了,就他落了单,当时就撅起了小嘴巴,叉着腰,用脚跺了两下地,其他幼儿看见了哈哈地笑了起来,这更惹恼了他,他便挥着拳头向讥笑他的幼儿打去嘴里还说“叫你笑话我,打死你!”我见了拉开他,让他冷静了一会儿,问他:“你认为打了那些笑话你的小朋友,就会有小朋友和你做好朋友了吗?”他想了想皱着眉摇了摇头,“遇到问题别急,动动脑筋,打人可不行,你好好想想。”听我说完,他挠挠头,之后点了一下头,说了句:“嗯!”之后我拉过了他的手说:“我来做你的朋友,咱们两个人一组。”之后的游戏中我经常和他一组叫其他幼儿加入所以没有再落单过。情景分析: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会遭遇同伴有意或无意的阻碍,
像上头李治儒找朋友被拒绝或者受到其他幼儿的批评嘲笑,这样的事件往往让幼儿很生气,引起的是幼儿直接的攻击行为,我们应当让幼儿明白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
2010年9月20日星期一今日在玩接力游戏的时候,李治儒跑得异常快,在与后边的小朋友交接的时候停不住,一下子撞倒了朱沈裁冰的身上,这下朱沈裁冰不乐意了,两个人打了起来我见状很快将两个人拉开,看着两个气呼呼的小家伙,我让两个人先在一旁冷静。过了一会我见两人都安静了下来问明了原因后,我问李治儒“你觉得这件实事谁的错?”他还有点不服气,“我不是要撞他的,他打我的脸了!”朱沈裁冰更委屈说:“他先撞的我。”我说李治儒的确是他先撞的人呀。“那――对不起!”小家伙涨红了脸,朱沈裁冰之后说了句没关系,两人之间好像也不象刚才那样横眉冷对了,于是我还让这两个“敌人”相互进行了一场接力比赛,很快这两个人就又开始了游戏。情景分析:幼儿在活动中,会发生无意碰撞,不细心影响到了他人,幼儿应对这样的状况,不会解决,导致其处理争执的方式要么打回来,要么告状,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在成人的世界里,如果我们不细心影响到别人,会说声“对不起”来解决问题,然而幼儿往往要么不会说“对不起”,要么很不情愿地去说“对不起”。这些都能够造成幼儿间很多不必要的争执。应当注意培养幼儿的礼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