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国外研究现状10篇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国外研究现状 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抢救患者中的 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抢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抽选本院急诊科实施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国外研究现状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国外研究现状
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抢救患者中的
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抢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抽选本院急诊科实施抢救的43例患者,依照计算机乱序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A组以及实验B组,其中实验A组21例,实验B组22例。传统的护理服务应用于实验A组患者,预见性护理模式则应用于实验B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抢救耗时、救治有效率以及满意程度。结果:实验B组患者的抢救耗时情况、最终的救治有效率以及满意程度均优于实验A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患者的抢救工作中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节省救治时间,提升有效率,提升患者抢救期间的安全程度与满意程度,为患者提供更加坚实的治疗保障,值得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模式;急诊科抢救;应用效果
作为在患者突发疾病或者是受到意外伤害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在最快时间内为其提供科学、有效救治的科室,急诊科患者数量庞大,病症情况变化迅速[1]。面对患者多变的病症情况,急诊科的医务人员在救治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难以精准把握患者疗养期间危险情况的发生。为加强患者的有效救治,强化医务人员在患者病症治疗过程中的主动预见性,提高安全程度,给予患者更加坚实的就医治疗保障,本院特选取实施抢救的急诊科患者共43例实施差异性护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本院近两年所接收的实施抢救的急诊科患者共43例,并且依照计算机乱序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A组以及实验B组,其中实验A组21例,实验B组22例。实验A患者年龄跨度为24-63岁,其均龄为(48.94±9.03)岁,采用传统的护理服务,实验B组患者的年龄跨度为43-63岁,均龄为
(48.01±8.89)岁,主要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两组患者的病症类型均包括:消化系统病症、外伤感染、食物中毒以及休克等。将实验A组与实验B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
按照规定流程对所有被选取为研究对象的患者进行了常规的身体检查以及对症的抢救治疗后,对实验A组的患者应用传统的护理服务:①为抢救患者安装体征监护装置,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心电图变化等是否按照正常预计情况变化发展[2]。②护理人员须交代患者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每日药物,告知患者疗养期间的病症注意事项以及住院安全事项。③对患者住院疗养期间的日常饮食以及作息进行限制与调整,指导患者完成日常的运动训练,帮助加快病症恢复。
对于实验B组的患者则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①病症情况变化预估。在患者入院治疗初期,护理人员须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症史以及其他病症相关的信息进行询问与记录,并进行系统性的整理。主治医师须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当下的病症情况进行结合分析,对患者后续疗养期间可能出现的紧急危险状况作出较为准确的预判,并联合护理人员针对患者潜在的紧急危险情况进行详细的研究讨论,制定针对措施并形成预见性应对预案[3]。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并掌握各项危险情况的应对预案内容,以便护理人员熟悉应急工作流程,在出现危急情况时能够快速作出反应,配合医师完成抢救工作,提升患者的救治有效率。②人员物资配置。适当增派急诊科室夜班医务人员的数量,并将增派人员安置于合理岗位。增加夜晚的巡房频率,加强对患者的监护,以便患者夜间出现异常情况时护理人员能够及早发现并通知医师实施抢救,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要求护理人员须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基础抢救物品与药剂,保持各类抢救仪器始终处于待机状态,帮助节省患者的抢救时间,方便患者在突发危险情况时能够在最快速度内接受抢救治疗。③巩固强化专业素养。定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急救安全知识的学习,收集抢救成功案例进行分享,提炼并学习其他案例中的先进经验,增强科室护理人员的急救安全知识掌握程度,强化护理人员在急救过程中面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以及危机预防意识[4]。④心理指导。护理人员须选取简洁易懂的
讲解方式提前向患者说明其在疗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提升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对危急情况的警惕心,避免患者在突发紧急情况时产生过度恐慌的情绪,阻碍正常抢救进程的顺利进行。对于部分存在忧虑焦躁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须给予其科学的心理指导与情绪抚慰。
1.3统计学方法
SPSS19.0软件处理,X²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救治有效率对比
根据研究数据可知,实验B组患者抢救工作中的救治有效率相较于实验A组的患者来说明显更好,P<0.05,具体数据如表2-1所示:
表2-1两组患者救治有效率对比
组别
N成功救治(%)
有效救治(%)
失败救治(%)
救治有效率(%)
实验A组
2
7
1(33.3)
11(52.4)
3(14.3)
18(85.7)
实验B组
2
11
2
(40)
10(45.5)
1(4.5)
21(95.5)
X²
2.923
P
<0.05
2.2两组患者抢救耗时以及满意程度对比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B组患者抢救工作的耗费时间以及满意程度相较于实验A组患者来说明显更好,具体数据如表2-2所示:
表2-2两组患者抢救耗时以及满意程度对比
组别
N
抢救耗时(min)
满意程度(%)
实验A组
2
1
20.25±3.98
17(81.0)
实验B组
2
2
17.16±2.49
21(95.5)
t
4.349
6.293
P
<0.05
<0.05
3.结论
提升急诊科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在于能够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危急情况作出预先判定,并提前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案[5]。根据本次实验可知,在急诊科患者的抢救工作中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节省救治时间,提升有效率,提升患者抢救期间的安全程度与满意程度,为患者提供更加坚实的治疗保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瞿丽娟.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名医,2020(14):132-133.
[2]左娟,姜爱华.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01):100-101.
[3]黄蓓蓓.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06):3555+3531.
[4]何玲玲.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抢救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7):240-241.
[5]陈晓燕,梁城英,任海鸥.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1):54-55.
篇二: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国外研究现状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预见性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预见性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包括预防肺部感染、加强口腔护理、预防下肢血栓、加强锻炼、摆放舒适的体位、预防压疮、预防尿路感染、预防应激性溃疡等;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评分),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经χ2检验或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GCS评分、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对于促进病情转归、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预见性护理;并发症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综合征,与脑血管病变密切相关[1]。由于急性脑出血的病情严重,发展迅急,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并发症作为影响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预后的重要因素。基于上述观点,提高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水平,尤其是预见性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亦作为协同提高疗效、促进病情转归、改善预后的有力措施。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71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34例,男患19例、女患15例;年龄范围47.5~68.8岁、平均年龄(62.3±4.5)岁;出血病灶:基底节16例、丘脑12例、颞叶4例、小脑2例;观察组37例,男患20例、女患17例;年龄范围46.3~69.5岁、平均年龄(63.4±4.2)岁;出血病灶:基底节18例、丘脑14例、颞叶3例、小脑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控制血糖、血脂,降低颅内压;必要时,给予吸氧治疗和康复训练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如下:预防肺部感染,营造舒适、通风透气的住院环境,在鼻饲流质时应将头部适当提高,加强口腔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预防下肢血栓,合理饮食,以清淡、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为主,戒烟限酒,对于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采取鼻饲流质饮食,并少食多餐;加强锻炼,鼓励并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适当提高下肢,对于活动受限的患者,应勤擦拭受压皮肤、按摩、增加主动活动;摆放舒适的体位,并正确选择穿刺静脉血管,保护下肢静脉;预防压疮,评估压疮的发生风险,注意观察受压皮肤情况,给予腰背部翻身垫、脚圈和手圈,勤擦拭、更换衣物、床单等,并保持衣物、床单的整洁,注重加强营养供应;预防尿路感染,以定时使用便盆或尿壶,加强排尿;必要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留置导尿,嘱咐患者多饮水,观察尿液的性质,定期复查尿常规;预防应激性溃疡,急性期,应禁食;病情缓解后,以温凉流质饮食为主,给予心理安慰,做好输血的准备工作,停止使用抗凝剂、激素,以侧卧体位为主;必要时,给予胃黏膜保护剂、组胺受体拮抗剂等。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以肺部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尿路感染、应激性溃疡为主;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评分),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并作对比分析[2]。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尿路感染、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经χ2检验或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众所周知,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严重、进展快,易发生多种严重并发症,极大影响疗效、病情转归和预后。鉴于常规护理难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且预见性护理逐渐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及特点,评估护理风险,给予目标性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旨在减少并发症发生。已有研究表明,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发生肺部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尿路感染、应激性溃疡的高危人群,与护理措施不到位密切相关[3]。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以预防肺部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尿路感染、应激性溃疡护理为主;与常规护理不同,预见性护理在着重执行医嘱的基础上,加强常规护理效果,更重要的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及个体差异性,针对并发症危险因素,进行系统性的预见性护理[4]。甘玉华等[5]等亦研究认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与减少并发症密切相关。由本研究表1可知,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尿路感染、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此外,护理后,观察组GCS评分、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提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对于促进病情转归、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叶琳琳,金晓琼,郑声浩等.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53-855.
[2]刘燕娟,黄海燕,张桂霞等.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153-155.
[3]莫秀清,甘宝三,黎洪芳等.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科,2015,10(6):910-912.
篇三: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国外研究现状
预见性护理对急诊急危重症病人的应用
和重要性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急诊急危重症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在2018年9月~2020年8月期间进行,共对急诊的70例患者展开了调查,以随机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死亡率、急诊时间消耗。结果:两组死亡率相比,观察组更低,为2.86%(1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分诊时间、送抢救时间低于对照组,分别是(2.12±0.34)min、(6.14±3.23)min,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急危重症病人使用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死亡,缩短时间消耗,为患者赢得更多生存机会。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诊;急危重症;死亡率;时间消耗
急诊几位重症病人病情紧急、危重,死亡率极高,在抢救治疗过程中,准确、高效是关键[1]。传统急诊护理措施在抢救流程等方面存在许多的缺陷,用于急危重症患者不利于尽快实施抢救[2]。近几年,我院急诊科采取了预见性护理措施,应用后显著提升了患者抢救效果,减少了死亡。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预见性护理对急诊急危重症病人的应用价值,并对2018年9月~2020年8月期间的70例患者展开了调查,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在2018年9月~2020年8月期间进行,共对急诊的70例患者展开了调查,以随机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每组35例患者。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区间23~84岁,平均值(53.43±2.12)岁,急性脑血管病人11例,急性心血管病人8例,急性中毒患
者5例,颅脑外伤患者11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区间24~85岁,平均值(53.35±2.36)岁,急性脑血管病人12例,急性心血管病人9例,急性中毒患者4例,颅脑外伤患者10例。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
排除标准: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精神障碍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急诊护理干预,接诊之后快速分诊,通知医生进行处理,辅助医生完成抢救治疗工作,检测患者体征,维护置管,遵医嘱用药等。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详细内容如下:
1.2.1入院前干预
在患者入院前,随时与运送患者的急救车保持联系,询问患者病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基础评估,依据评估结果预先分诊,准备好抢救所需的药品、设备以及医护人员。
1.2.2病患评估
接诊到患者之后,迅速准确分诊,并辅助医生完成抢救。随即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掌握患者病情的发展趋势,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护理中加强观察,动态化管理患者体征,一旦发现异常,确保医护人员、药品和设备第一时间到位。
1.2.3开放绿色通道
随时为患者开放绿色通道,急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大,随时可能急转直下,急诊内科需要随时为患者开放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患者供应药品、血液制品、手术室等。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死亡。对比两组患者分诊时间、送抢救使用。1.4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PSS23.0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以X2和t值检验,以百分数、(均数±标准差)表达,P<0.05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分析两组死亡率相比,观察组更低,为2.86%(1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1: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
组别(n=35)
例数
占比
观察组
1
2.86%
对照组
7
20.00%
X2
5.0806
P
0.0242
2.2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分析
观察组分诊时间、送抢救时间低于对照组,分别是(2.12±0.34)min、(6.14±3.23)min,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2:两组患者分诊时间、送抢救时间比较(min)
组别(n=35)
分诊时间
送抢救时间
观察组
2.12±0.34
6.14±3.23
对照组
4.53±1.15
8.95±2.63
t
11.8893
3.9911
P
0.0000
0.0002
1.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最为繁忙的科室之一,急诊科接诊患者数量多,接收病情类型较多,收治的患者大都为急症病人[3]。急重症患者病情则更加危机,而在常规的护理模式下,患者护理流程比较混乱,护士工作压力较大,无法从容应对繁琐的工作。这不仅会降低抢救成功率,同时也提高了护患纠纷风险,对于科室工作的开展不利[4]。
预见性护理干预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特点的护理模式,在患者入院前,提前与急救车取得联系,随时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并预估患者病情,做出初步的评估,做好相关的设备及药品准备,确保患者入院后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患者入院后,快速分诊,并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掌握其病情变化趋势,随时做好准备,了解患者并发症风险,展开预防性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风险,灵活并从容应对患者病情的变化。随时为患者开放绿色通道,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救治,符合急诊急重症患者的特点[5]。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措施后,死亡率降低,其分诊时间和送抢救时间均比较短。提示:预见性护理可以缩短时间消耗,减少患者死亡风险,有效保护患者生命。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模式下,护士可以准确掌握患者病情特点及其变化趋势,便于采取前瞻性的干预手段,有效减少患者死亡率,避免护患纠纷,缩短抢救中的时间消耗,建议在急诊科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晓凤.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病人转运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饮食保健,2019,6(15):131-132.
[2]吴晶晶.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病人转运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71):280-281.
[3]李少文.浅谈预见性护理对急诊急危重症病人的应用和重要性[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9):104-105.
[4]丛敏,李洋,贾梦缘.急诊护士在急诊抢救中的预见性护理思维研究[J].特别健康,2020,(10):169.
[5]徐沙沙.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健康必读,2020,(4):172.
篇四: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国外研究现状
预见性护理思维在急诊急救抢救中的应用
钟丽霞;林冬梅;钟桂香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思维在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应用预见性护理思维护理救护患者100例为观察组,2012年1~12月接受常规救护患者10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得到抢救平均时间为(2.6±0.8)min,对照组为(3.7±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患矛盾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0%(97/100),对照组为86.0%(8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在抢救中能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水平,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applicationofpredictivenursingthinkinginemergencyrescue.Methods100patientswhoreceivedpredictivenursingthinkingfromJanuarytoDecember2013wereselectedasobservationgroup.100patientswhoreceivedconventionalnursingcarefromJanuarytoDecember2012wereselectedascontrolgroup.Theeffectofnursingcarewereobserved.ResultsThemeanrescuetimeinobservationgroupwas(2.6±0.8)min,andthatincontrolgroupwas(3.7±0.9)min.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1).Therateofsuccessfulrescuein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rateofnurse-patientdisputes,patient-hospitaldisputes,incidenceofcomplicationsandsatisfactorydegreewerealllowerthanthoseincontrol
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satisfactorydegreewas97.0%(97/100)with86.0%(86/100)in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Predictivenursingcansignificantlyimprovenursingqualityinrescueandcanprovidepatientswithhigh-qualitynursingcare.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
【年(卷),期】2015(000)009
【总页数】3页(P117-118,129)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诊;急救应用;护理思维
【作者】钟丽霞;林冬梅;钟桂香
【作者单位】广东省蕉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蕉岭514100;广东省蕉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蕉岭514100;广东省蕉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蕉岭514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
在急诊科存在很多突发病情,多以一种或多种重症危象为首发表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向医疗技术和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急诊抢救中对护士的要求也更新更高,抢救护理行为要用预见性护理思维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状况,以娴熟的技术,做好抢救中的各项护理工作[1-2]。我科于2013年1~12月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救护,在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100例为观察组,2012年1~12月的急危重症患者10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预见性护理思维救护,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救护。观察组男45例,女55例,年龄17~61岁,平均(34.6±12.3)岁。对照组男51例,女49例,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35.9±12.1)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措施实施救护,各级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抢救需要实施常规救护。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1)正确评估患者病情:护士接诊患者时通过眼观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入院患者要区分轻重缓急,安排危重患者床位要尽量靠近护士办公室以便病情监护,预见性思维的着眼点要放在伤情评估—紧急护理救治—配合诊断—继续进一步救治这一科学的护理抢救程序中;(2)正确使用抢救设备:临床常见的呼吸、心跳骤停、心肌梗死、失血性休克等抢救对速度和准确度有着很高的要求,护士应及时的准备仪器设备并且正确地配合医生的操作,使急救设备物资始终保持应急状态,做到定点放置、用物齐全、性能良好、无菌、组合、明示;(3)合理使用急救药品:能体现出急诊护士对疾病理论知识与抢救药品的掌握程度,急诊护士除了提高对患者症状的识别能力外,还要根据对病情预见性设定提前量。注射盘内要备好多个剂量救治该类疾病的抢救药品,随时及时用药。1.3患者满意度评价对患者、患者家属和医师对护理质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器具准备情况、护理态度、操作熟练程度、环境卫生等,满分100分,60分以上为对护理满意。1.4观察指标
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矛盾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平均得到抢救时间、患者满意度等。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方差不齐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两组患者抢救时间的比较观察组抢救平均时间为(2.6±0.8)min,对照组为(3.7±0.9)min,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35,P<0.01)。2.2两组患者护患矛盾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患矛盾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3两组患者及医生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0%(97/100),对照组为86.0%(86/1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79,P<0.01)。急诊科前来就诊的患者病情变化快,多为高危、不可预见性强,给临床护理带来极大的挑战。而预见性护理在减少急诊患者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3-4]。预见性护理提前预知患者最有可能出现的病情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观察重视患者预警征象,及时采取护理及医疗防治措施,从而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急诊救护质量[5-6]。预见性护理要做到正确评估患者病情,正确使用抢救设备,合理使用急救药品[7]。在医生检伤时,护士应立即投入护理抢救,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以交流、沟通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使患者排除各种心理障碍,真实反应出病情变化,对护士所做的一切表示信任和接纳。从而提高患者对突发疾病的
心理承受能力,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8-9]。护士应及时的准备仪器设备并且正确地配合医生的操作。在抢救仪器的应急操作中,每个护士应充分理解危重病抢救和抢救物品的关系,要有危机意识和管理观念,以及预见性的完善准备[10]。所以管理必须使急救设备物资始终保持应急状态,应具备以下条件:用物齐全、定点放置、性能良好、无菌、组合、明示、为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11]。危重病患者病情凶险,短时间内做大量的处置,药物使用是稳定病情的第一关键,急诊护士除了提高对患者症状的识别能力外,还应根据病情预见性设定提前量[1213]。注射盘内备好多个剂量救治该类疾病的抢救药品,随时用药,及时到位。另外多个通路给不同药物时,特别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我们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采取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及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入急诊室后得到救治的时间,出现并发症的处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观察组为4.0%;对照组满意度为86.0%,观察组为97.0%。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预见性护理能预见性观察病情,减轻或阻止了危重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使急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相关文献】
[1]吴姝玲.预见性护理思维在急诊抢救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4):104-105.[2]郭艳阳,高洁.预见性护理在严重创伤术后精神障碍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34-35.[3]蔡慧,王志红.预见性护理在肝尾状叶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2):2093-2094.[4]刘国琼.预见性护理对糖尿病性自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0):158-159.[5]叶琳琳,金晓琼,郑声浩.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53-854.[6]谭惠琦,吴洁.52例重度子痈前期病人的预见性护理[J].全科护理,2011,9(4):965-966.[7]马立群,司维美,郑秀青.预见性思维在普外科护士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
17(18):102-103.[8]叶慧丽.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12(1):113-114.[9]谭琴.低年资护士预见性思维的培养在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38(2):200201.[10]刘继萍.妇产科出血性急症抢救中的预见性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215216.[11]刘继萍.预见性护理措施防范门急诊输液室风险[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269-270.[12]周妙琴.急诊护士预见性护理思维在急诊抢救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3,14(13):435.[13]杜建蓉,荣秀华,黄丽.预见性护理在脊柱损伤合并多发伤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J].2013,10(4):128-130.
篇五: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国外研究现状
预见性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运用的现状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预见性护理模式逐渐产生,其对临床护理具有科学性和预见性,从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分析预见性护理模式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临床护理;预防;应用引言近年来,我国的护理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兴的护理模式,给临床护理带来了较大的便利,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受到临床医护人员与广大患者的欢迎,其中有一种叫做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模式就具有较突出的优势,这种护理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在不良情况还没有发生之前就意识到危险因素的存在,从而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将不良情况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本文综述预见性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的现状。1预见性护理模式概述预见性的护理模式具有非常强的超前性,便于对患者做出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找到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护理措施来应对。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与预后有直接的影响,是目前很受欢迎的一种护理模式。2预见性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2.1围术期应用预见性护理目前临床上很多疾病都需要手术来进行治疗,对患者来说,手术是一种较强的应激因素,其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和患者的生理机制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必须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要尽量缩短手术的时间,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操作对患者的损伤。围术期护理工作对手术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围术期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使护士与医生默契地配合,顺利完成手术并缩短手术的时间,有效地提升了手术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很高。临床中在围术期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通常是在手术前护士要对患者进行访视以详细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并且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预见性的护理方案,以达到密切衔接的目的,对存在潜在危险的患者要提前实施预防措施,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使患者平稳恢复健康。2.2在院内转运的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诊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院内转运的情况,当有病情急危的患者,在经过紧急的救护
之后,要经过院内转运才能进行相关的检查、治疗与手术等。转运顺利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院内转运过程中也要受到重视,采取合适的工作方式来应对。有研究表明:在院内转运的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可以确保过程的顺利,减少转运时间,确保患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实施的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主要内容为:护士要事先将在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分析,依据潜在的问题制定应对策略。平时要定时组织护士加强急诊危重病病情发展知识的学习,制定完善的院内安全转运有关的应急措施。注重对护士的培训,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对护士进行院内转运的模拟实践练习,不断地提升护士的应急能力,掌握转运护理要点,这样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转运。
2.3在骨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
郑荣妹通过对72例骨科创伤病人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研究发现,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对预防并发症的认知水平,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李新姣的研究显示,对骨科创伤病人应用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有效抢救时间比对照组平均提前28min,由此说明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指导骨科创伤病人的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病人赢得了抢救的“黄金时间”。牟秀华的研究显示,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病人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因此,对骨科创伤病人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和住院费用。
2.4在妇科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
在妇科中,收治的患者均为女性,并且妇科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就诊人数多,所以对护理的要求非常高。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到妇科的护理工作中,大大避免了治疗后并发症的出现,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患者痊愈时间短,患者满意度较高,护理效果理想。
2.5在肿瘤科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
对肿瘤科的患者实施预见性的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预见性护理中注重对患者心理情况的关注,肿瘤科患者通常都存在着心理问题,因此护士要在详细了解患者的实际心理状况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的不良心理得到缓解,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体现出了护理的人文性,效果佳。
2.6其他
在临床中,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研究表明,预见性护理模式不管在哪个科室应用均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均受到了患者的欢迎,是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护
理模式。结语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主要是以人文性为原则的护理过程。在
护理过程中注重细节护理,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在护理工作中,这种护理模式重视促进医生与护士的配合程度,使医护人员能够密切配合,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争取到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减少意外与并发症的发生。预见性护理模式实现了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工作理念,这样护士在工作过程中的目的更加明确,能够将系统化、责任化、规范化的护理流程顺利实施,造福了广大患者,患者普遍愿意接受。当前,我国的护理现状是护士的人力资源严重缺乏,护士的工作量大,任务重,没有时间思考其他事情,只能被动地执行医嘱,对于患者身上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不能及时发现,更加没有预见性的护理意识,除了医嘱以外不会实施别的护理操作。所以,要不断加强培养护士的预见性护理意识,增加护士数量,合理调整人力资源,解放护士的双手,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关注患者,及时发现患者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预防。预见性护理的实施显著地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谐了护患关系,是以后护理工作的主要方向,值得在临床中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1]周秀芳,刘东英,孙爱英.预见性护理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4):87-89.[2]樊雪芹.预见性护理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6):59-61.[3]罗萍,贺军.预见性护理在高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5,10(3):390-392.
篇六: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国外研究现状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以研究预见性护理为研究方向,以研究其对急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所达到的临床效果为目的。方法以2018年9月-2019年8月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以我院急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58例,并按照平均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且保证每组患者为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预见性护理,实行各自护理干预后,分析临床效果。结果对比的临床效果包括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在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上,实验组同样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均为(p<0.05),差异显著。结论使用预见性护理针对于急诊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使得患者的生命得到保障。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诊脑出血;急性期;护理效果
脑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危重症之一,而急性脑出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通常需要及时的治疗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而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则是保证治疗效果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以预见性护理为研究方向,选取我院58例急诊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如下研究。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9月-2019年8月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以我院急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58例,并按照平均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且保证两组均为29例,在对照组中:女性有13名,男性有16名,平均年龄为(57.87±5.11)岁;在实验组中:女性有11名,男性有18名,平均年龄为(53.53±3.42)岁。同时本次的研究目的均向所有的患者及家属进行告知和沟通,保证了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并且在自愿参加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本次的研究。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放入数据库中进行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医院的规章流程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1)生命体征观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预防患者出现血压波动较大的情况,以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患者的体温超过38摄氏度,需要及时进行降温处理,以免损伤患者的脑细胞[1],如果患者的瞳孔开始增大,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脱水降压处理,避免患者出现颅内高压的情况(2)呼吸道护理:引导患者正确的排痰,向患者正确的进行肺功能训练,并对患者的口腔分泌物进行及时的清理,保证患者的呼吸畅通,避免出现肺部感染(3)皮肤护理:定期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工作,可以使用湿毛巾进行擦拭,同时还要保证皮肤的干燥性,禁止使用刺激性的洗浴用品,还要定期辅助患者翻身,避免压疮情况的发生,提升皮肤的舒适性,定期给患者的皮肤进行按摩,促进血液流通(4)泌尿系统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排尿方式[2],叮嘱患者多饮水,保证会阴部的卫生,有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对患者使用导尿管,并保证管道的通畅性和固定性(5)心理护理:大多数急性脑出血的患者均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给予患者较多的关心和帮助,同时还要安抚家属的情绪,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的状况以及治疗的预期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1.3判定疗效临床应用价值判定内容包括: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采取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生活质量评分采取SF-36量表进行判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躯
体状态、生理状态等四个维度进行评估,每项均为50分满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2结果2.1护理满意度分析
见表一,根据表格里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护理满意人数高于对照组,且最终的统计学对比结果为P<0.05,代表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数据的差异性较为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表一护理满意度分析n(%)
2.2生活质量评分见表二,根据表二当中的内容可以看出,生活质量分别从心理状态、精神状
态、生理状态以及躯体状态来表达,而各个状态的数据对比均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且统计学结果均为p<0.05,代表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表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3讨论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主要以嗜睡、恶心、呕吐等为临床表现,随
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会伴随着言语障碍、行走障碍以及偏瘫等,甚至威胁生命,而手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而对于急性期的脑出血患者而言,病情较为危重,发展快,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在此期间,患者会出现的并发症较多,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本文的预见性护理就是以患者的病情为前提,了解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以预防的措施来降低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3],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将患者的治疗风险降低到最小化。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相比进行常规护理更能有效的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急诊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满意度,保证治疗的效果。参考文献[1]伍艳春,张秋艳.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应用效果[J].中国校医,2018,32(5):54-55.[2]王志华,林鹿.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73):14345.[3]李静.预见性优质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2):18-19.
篇七: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国外研究现状
2021护理论文选题题目参考
有效的护理管理有利于病人的病情恢复,其作用在治病方案中不可小觑,为方便研究这一领域的同学确定论文方向,下面给大家带来2021护理论文选题题目参考_护理论文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最新护理论文题目参考1、人文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2、家庭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影响3、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4、探讨高职院校护理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5、OSCE考核方案在PBL护理实验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及研究6、案例讨论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7、高职高专护理"三校生"病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性探讨8、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眼科手术患者康复及护理质量提升的作用9、全面护理对产妇中转剖宫产发生率的改善作用
10、本科护理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分析11、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影响12、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13、团体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血糖水平的影响14、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知识认知及足部护理行为的影响15、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开展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16、行为转变理论的整体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17、糖尿病产妇生产引起新生儿皮肤损伤的护理18、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疾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19、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护理体会20、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1、全过程针对性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22、标准化护理干预对胃溃疡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及内镜检查依从性的影响
23、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价值体会
24、小儿肺炎合并糖尿病的整体护理临床效果观察25、患有糖尿病骨科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26、营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营养状况的影响27、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28、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应激及血糖波动的影响29、多样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行为的影响30、血糖信息化在提升血糖监测率PDCA循环护理模式中的作用
31、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32、儿童抗癫痫药物超敏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其护理干预策略分析33、小儿推拿配合抚触护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34、重力喂养配合体位舒适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35、近二十年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研究的现状与趋势36、护理管理在骨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37、团队培训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观察38、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内外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研究比较分析39、围术期全流程综合护理在种植牙手术中的应用研究40、三年制护理专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41、成人线粒体肌病护理1例42、人体解剖学课程"运动系统"部分微课教学效果评价-以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为例43、趾骨骨折术后恢复期中医护理干预效果分析44、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45、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室患者手术应激中的应用46、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47、分级护理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救治中的护理效果48、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49、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8例的优质急诊护理体会50、肾内科病房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的实施与效果分析护理综述论文题目大全1、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进展2、下肢静脉性溃疡伤口护理研究进展3、门诊输液渗漏的预防策略及护理研究进展4、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及效果研究进展5、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中医护理技术应用进展6、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现状分析7、情志护理结合中医疗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8、创伤性脑出血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9、癌症病人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10、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进展11、重症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进展12、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13、基础护理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14、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中的研究进展15、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16、PDCA循环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研究1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延续护理研究进展18、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综述)19、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综述)20、犬咬伤急诊护理进展21、基于循证的概括综述及其方法学简介22、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管理体会23、三腔喂养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24、1,2-戊二醇的合成及在个人护理品中的应用进展25、痔病辨证辨体质治疗与护理研究现状
26、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进展27、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护理干预措施及研究进展28、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29、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应用研究进展30、流程再造理念在我国临床护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31、我国麻醉护理发展现状与展望32、护理管理者非权力影响力的研究进展33、联动式健康教育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护理的研究进展34、延续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研究35、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与预防护理研究进展36、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防治和护理的研究进展37、机械通气患者吸痰致低氧血症的护理进展38、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39、护理不良事件的研究现状及对策40、舒适护理在小儿烧伤手术中的应用41、新生儿心脏直视手术常见护理难点及措施探讨
42、冠心病的护理研究进展4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治疗的护理研究进展44、我国护理质量评价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45、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进展46、肝癌病人射波刀治疗后的中医膏方应用及护理现状47、高压氧治疗并发耳气压伤的护理研究进展48、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49、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50、阻生牙拔除术患者焦虑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护理论文题目1、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3、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4、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进展5、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篇八: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国外研究现状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了当前医院急诊科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总计接诊的急诊患者中选取16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小组,分别实施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直至患者痊愈后,针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预见性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手段的对照组;结论在医院急诊脑卒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有效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时间,保证患者能够在最快时间内获得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与治疗,同时也使得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了显著地降低,促使护理效果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因此这一护理手段也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下去。
关键词:脑卒中;预见性护理;并发症脑卒中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对于这一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又该实施一种什么样的护理策略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笔者就结合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针对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护理过程中预见性护理策略的实施进行了研究,现就将详细的研究成果做如下汇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6年全年来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脑组中患者中选取1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等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患者8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44、36例,年龄区间为34~88岁,平均年龄为(52.8±4.2)岁;实验组男、女患者数量分别为39、41例,年龄区间为36~89岁,平均年龄为(51.7±3.8)岁。所选取的160例脑卒中患者在入院之初均进行了头颅CT检查,结果符合我国脑血管诊断标准。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预见性护理,具体操作措施如下所述;1.2.1血糖水平控制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大多数都存在血糖偏高的情况,而且也总是很容易发生原发性糖尿病或应激性反应等表现。因此,为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也就需要积极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策略。在护理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血糖含量增长速度超过11.1mol/L时,要及时给予患者胰岛素治疗;对于患者血糖含量要每一小时左右进行一次测量;待患者血糖含量得到有效控制后,依然要给予一定的胰岛素进行血糖水平维持;当患者血糖含量低于2.8mol/L时,血糖过低要及时进行葡萄糖治疗,从而有效纠正患者血糖值。1.2.2肺部感染护理在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重点加强肺部感染护理;如果患者并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现象,可提供其适量的鼻饲流质;待这一步骤结束之后,为避免患者出现胃内容物反流,还需引导患者保持原来体位2小时左右;同时将患者头部向上抬高30度左右,此操作目的是为了充分保证患者的呼吸顺畅性,而且也维持了患者的脑血流量。此外,对于出现意识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还要进行口腔护理,将患者口中残留食物、分泌物等进行及时的清除,并鼓励患者能够正确的咳嗽,充分保证患者肺部能够得以有效伸展;对于昏迷的患者,必要时还要进行
协助医师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同时积极进行护理工作;进行预防性雾化吸入护理,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实施抗生素治疗。
1.2.3褥疮预防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营养情况以及压疮易发部位有一全面的掌握;一旦患者出现压疮,要在第一时间对其压疮的大小、位置以及深度等信息进行科学的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方案,具体实施方法为:每隔2小时帮助患者进行一次体位转换;在翻身帮助患者翻身过程中要保证动作轻柔,同时准确记录翻身时间。加强对患者家属的教育,指导其能够定期换洗患者床褥,并定期用温水擦洗患者皮肤,保证皮肤清洁。1.2.4静脉保护护理在对急诊科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要正确选择静脉进行穿刺;同时要严格保证无菌操作、尽量缩短穿刺时间;同时需要进行多次穿刺的,要尽量避免同一位置多次穿刺;对于需要应用一些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时,要提前进行稀释处理,而且在滴注过程中还要合理控制滴速。2结果2.1患者入院到接受治疗时间比较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手段之后,从两组患者自入院到接受治疗时间来看,差异较为明显;其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实验组患者所用时间仅为(20.12±3.10)min,而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所用时间为(31.68±3.60)min。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由上述数据对比可得,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也体现出了预见性护理的有效性。
3讨论在现代临床领域,脑卒中属于一项极为危急的脑血管疾病,一般在老年人群体中有着较高的发生率。该病具有的显著特点就是发病急、病症发展迅速,患者一旦发生脑卒中,将很有可能导致机体局限性脑功能缺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所以,脑卒中一旦发作,就需要立即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救治,而在这一过程中又该采取何种有效的护理方法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能够紧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以及所患这一疾病的发病与发展特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综合性的分析,并能够针对其护理过程中所潜在的风险进行科学的提前性预估,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相应的预见性护理,从而方可实现提升急救效果并降低并发症的目的。现阶段,预见性护理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特别是在针对一些危重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更是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出,预防性护理的实施,不仅有效的明显的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时间,同时还使得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显著地降低,相比传统护理手段,优势尤为明显。所以在后期的临床实践中,预见性护理也值得推广和应用下去。参考文献:[1]林晶.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36):85-86.[2]邱春英.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19):3405-3406.
篇九: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国外研究现状
预见性综合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跌
倒坠床事件的影响
【摘要】目的:近年来脑卒中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率较高,需要寻求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来减少此种事件的发生,因此本文通过实验来验证预见性综合性护理模式能够对脑卒中患者跌倒坠床事件起到积极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45名脑卒中患者,其年龄均在70岁至90岁之间。采取对照实验理念,45名患者分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与实验组(预见性综合性护理模式)。两组实验的评判标准为跌倒情况、坠床情况、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及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投诉率等。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指标较为理想,对照组的跌倒率(10.00%)约是实验组(3.33%)的三倍。实验组未发生坠床情况,而对照组的坠床率为6.66%。实验组未收到患者投诉,而对照组则有三成的患者进行了投诉。实验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了30%。所有数据均达到p<0.05的要求。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跌倒坠床事件进行护理方式的选择,预见性综合性护理模式适合较优推荐且实施性能强。
【关键词】预见性综合性护理;脑卒中患者;跌倒;坠床
脑卒中疾病往往会伴随着脑部神经的损伤,对于人体的神经系统有着严重的影响。神经系统在人类的语言功能及身体平衡功能当中占据支配地位,因此脑卒中患者的正常活动将会受到限制,经常发生跌倒坠床事件,这就要求应用一种更加适合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模式[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人数为45人。入选标准为经正规医学判定具有脑卒中疾病,精神方面无病史,未患有癌症、肉瘤等恶性肿瘤疾病。在实验纳入患者之前,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过程讲解,在对方完全知情的情况下获得许可,方能进行,患者年龄范围为70周岁到90周岁。
1.2方法
按照对照实验思路,对对照组(22人)与实验组(23人)进行不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其内容主要包括检测与指导,检测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等情况,指导内容包括药物及饮食方面的指导。实验组进行预见性综合性护理,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①进行相关资料的准备工作。护理人员要根据以往经验归纳出护理脑卒中患者的技巧与不足之处进行解决。应借助互联网平台对预见性综合性护理模式与脑卒中疾病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获取更加权威资料的帮助。借助相关文件,优化护理技能,规范护理流程。同时对于参加本次实验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进一步调查,其内容涉及既往病史、曾用药物、患病程度、跌倒坠床的意外评估等。
②实施预见性综合性护理模式中的预见性护理方案[2]。根据脑卒中患者身体平衡性能较差的特点,处理好病人活动范围内的防滑工作,通过张贴防滑标语及时处理水污等手段减少跌倒意外发生,也可将患者的生活必需品尽量放置在病床周围,以方便行动不便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并在患者出现紧急状况时及时赶到,当脑卒中患者跌倒坠床时进行及时的护理。依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安全护理及用药指导[3]。
③实施预见性综合性模式中的综合性护理方案。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病情及个人爱好,为其制定合理食谱[4]。做好患者家属的相关工作,鼓励家属配合护理人员,宽慰病人心理。增加患者活动量,对于患病程度较重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进行身体按摩、关节活动、在护理人员与家属的辅助下进行坐姿与站立的练习,防止肌肉僵化。对于患病程度较低,治疗情况较好的患者进行运动计划的制定,帮助患者进一步康复。
1.3观察指标
本实验需要记录患者的跌倒情况、坠床情况,记录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对护理部的投诉情况。最终需要对患者与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n%)代表,统计学方法χ2检验;计量均值±标准差(x±s)代表,t检验比较。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2.0数据包处理,P<0.05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1.结果
实验组成员跌倒一例,无坠床,无投诉,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跌倒三例,坠床二例,投诉三例,总发生率为26.66%。实验组不满一例,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不满十例,总满意度为66.67%,其实验价值显现P<0.05。
1.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疾病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对疾病的处理不单单局限于依靠临床治疗,疾病的护理工作也给予了同样的重视[5]。脑卒中患者普遍出现的跌倒坠床事件,采取预见性综合性护理模式就可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进而减少对于脑卒中患者的进一步损伤。预见性综合性护理模式的运用在改进护理水平的同时,提升了对脑卒中患者的服务质量,因此本次实验对预见性综合性护理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6]。
参考文献
[1]张娟梅.预见性护理在降低急诊科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养生,2019,0(12):224-225.
[2]黎春燕.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肩痛的临床疗效[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9(1):173-174.
[3]乔荣慧.预见性康复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0,8(1):35-36.
[4]吴颖.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4):238-239.
[5]陈云凤,张义花,刘少银.预见性护理对急诊科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8):1159-1160.
[6]吴颖.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4):238-239.
篇十: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国外研究现状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抢救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讨论预见性护理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8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实行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急诊科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总有效率为92.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2%,患者满意度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急诊科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标签:急诊抢救;预见性护理;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也称超前护理,是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前以及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护理重点,及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1]。与传统的护理抢救行为相比较,预见性护理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急诊患者大多为急危重患者,死亡率很高,抢救关键取决于时间,而急救护理则是抢救工作的关键因素,将传统护理的被动变为主动,采取预见性护理已成为直接影响着抢救的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我院急诊科采取预见性护理抢救患者79例,在抢救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传统急诊护理模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58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男45例,女34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37.8±8.6)岁,外科急诊39例,内科急诊28例,妇科急诊12例;观察组79例,男43例,女36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36.1±7.9)岁,外科急诊36例,内科急诊29例,妇科急诊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急诊科常规护理措施,如观察病情、严格执行医嘱、填写相关护理记录等。观察组:在传统急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
1.2.1预见性排班,合理人员配置,职责明确根据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特别是夜班护理工作繁忙的情况,在夜班人员的配置上做适当的调整,加排一些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护士,做到互相协调和查漏补缺,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快、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1.2.2动态评估患者的病情急诊科患者的病情急、危、重,并且病情变化快,进展迅速,患者的抢救需要争分夺秒,要求急诊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能够做到快速而准确评估,对一些紧急情况,能够预见性地投入急救护理,而不能单纯的等待医生的医嘱。护士还应该动态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各种急症危象,如呼吸、心跳骤停等。
1.2.3预见性的制定常见重大疾病的抢救流程新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常常手足无措,对主治医师和主管护士的工作安排无法熟练掌握,因此对急诊科常见的重大疾病,要制定详细的抢救流程,使护理人员急救中的护理工作提前熟悉,减少出错率,提高效率。
1.2.4预见性的准备急救药品与器械接诊患者后,在听取患者及其家属陈述病情的同时,提前准备好可能用到的急救器械和急救药品,可以有效提高急救的效率。另外在遇到群体性的突发事件,有多名患者同时就医时,抢救设备和物资就显得短缺,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合理安排抢救设备和物资就显得尤为重要。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抢救总有效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抢救效果参照以下标准:①抢救成功,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意识清醒,病情稳定,无不良预后;②抢救有效,患者仍未完全脱离生命危险,但病情基本稳定,意识较清醒,可能会有不良预后;③抢救失败,患者抢救后无效死亡或留下严重并发症,预后很差。抢救总有效为抢救成功+抢救有效。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见表1。
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的抢救总有效率92.41%明显高于对照组73.42%。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非常满意24例,满意51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94.94%,对照组:非常满意14例,满意39例,不满意26例,满意度67.09%,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诊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其他科室更为严格、全面,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抢救的成败,医护人员之间的默契配合,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障,但急诊抢救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特别是一些年轻护士,急诊抢救中有时手忙脚乱,一方面耽误了抢救,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医患之间的纠纷[2]。
制定预见性护理模式,就是要对一些未知的、可预见的不良事件进行提前预防。要做到预见性护理就要求所有的护理人员,要对急救技术完全精通,并能在急救过程中熟练运用,要在接诊患者后,在抢救开始之前做好各项抢救准备工作,以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有效的进行[3]。
总这,预见性护理模式是一套科学的救治思路,通过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实施,可有效的提高急诊科急诊抢救的成功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危力秀,向琼芳.护理警惕性与预见性思维在急诊科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221-7222.
[2]张顺菊,辛晓红.应急预案在急诊抢救突发事件中的实施与体会[J]医药前沿,2012,2(12):288.
[3]马立群,司维美,郑秀青.预见性思维在普外科护士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8):102-103.编辑/王海静
推荐访问: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国外研究现状 预见性 护理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