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分区分类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10篇

分区分类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10篇

时间:2022-11-09 20:48: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分区分类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10篇分区分类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关于对我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精)  越城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初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区“三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区分类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10篇,供大家参考。

分区分类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10篇

篇一:分区分类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关于对我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精)

  越城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初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区“三农”建设,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安排,9月26日、10月13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伟春率财经工委相关人员对我区农业现代园区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到越城区科技创新中心等6家单位,实地察看我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随后召开了相关镇街分管领导和部分农业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我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一、我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及成效

  在调研中了解,我区现代农业园区现有面积3.46万亩。其中,耕地2.84万亩、山林0.12万亩、水面0.5万亩,涉及东湖、皋埠27个行政村。2022年全区农业生产总值8.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47万元。全区现有农业企业87家,其中,省级农业企业23家、市级农业企业24家;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45家,6家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近年来,我区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关于“三农”工作的指示,立足城区实际,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基本形成以种子种苗、花卉培植、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特色农业,把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建设现代城

  郊农业的突破口,大胆探索,周密部署,全面推进,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效明显。

  一是领导重视,落实责任。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2022年10月专门组建了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领导小组,设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办公室,并专门落实人员和场地,为加快园区建设,2022年10月出台了《越城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实施意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园区经济带动发展战略,坚持规划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明确园区建设的思想、定

  位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积极争取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资金、政策及项目上的支持。

  二是科学谋划,强势推进。我区坚持以现代产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2022年5月,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着手调研我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8月份初步形成民越城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并得到省级有关部门的支持,邀请省农科院专家编制全区农业发展规划,并出台《越城区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2022年4月通过专家评审,2022年5月列入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及农业企业努力,现代农业园区已具雏形。全区初步已基本建成3.08万亩蔬菜、特种水产和稻菜轮作的示范区。目前,农业园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彰显,建立了以城郊农业为发展方向、以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为主导、产业化

  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新格局。三是服务到位,培育主体。一是政策扶持;

  二是财政倾斜;自2022年起区级财政每年安排50万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业园区和科创中心建设,农发基金重点向园区倾斜。截止目前,我区财政累计投入农业园区建设资金2亿元。针对我区事权缺失、财力薄弱的实际,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据我们了解,近两年来,我区向市级以上部门争取扶农项目资金936万

  三是农技服务。

  亮点:汇报中的五个提高节选。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有待加强。主要问题是设施老旧。

  二、整体规划需要落实。1.对照规划差距较大。2.相关区块安排不科学。

  三、农业主体素质不高。1.规模不大。2.素质不高。3.产品单一。

  四、农技服务相对满后。1.投入不够。2.人力不足。措施:

  一是对上争取支持要用心;财政、政策、项目

  二是对下督促协调要有力。农技推广、专业合作社、质量安全等三是区级财政预算要到位;

  四是企业整体素质要提高。发展生态农业,增强抗风险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加快产品创新。

  农业现代化园区建设,促进了耕地的整治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增加了耕地面积。我市把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农田基本建设与保护耕地结合起来,通过对园区土地的开发和整治,平均增加耕地面积7%以上。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崇步中心区经过开发,增加耕地1500亩。三水区大塘现代农业生态园区经前后三期建设,增加耕地1833亩。

  (2提高了耕地的经济效益。农业园区以“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要求,大力进行整治,有效地提高了耕地使用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租金收入以及产出效益。据有关部门测算,平均每亩增加收益60%以上。高明区崇步中心园区的农田租金,由整治前的平均400元/亩提高到1000元/亩以上,增长了1.5倍。顺德区2007年农用土地投包款达3.7亿元,比整治前增长了1倍以上。该

  区勒流街道南水村耕地发包价格3800元/亩,远高于园区建设前的1600元/亩。

  (3实现了农民增收。由于园区标准化建设带来的耕地的增加以及耕地产出效益的提高,集体经济得到进一步壮大,农村居民的收入总额大幅度增加。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和参与园区生产经营,获得较高的土地租金收入,以及入股分红和生产经营收益;另一方面,还可以直接参与园区务工,获得工资收入。据了解,园区务工人员年收入达到1万元—1.5万元。

  3、以生态农业品牌为抓手,打造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我市以扶持和培育生态农业品牌为抓手,充分发挥农业园区的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和打造园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目前我市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28个,绿色食品13个,省名牌农产品11个。高明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14.2万亩,占全区经济作物及水产养殖面积的70%以上,打造出“合水粉葛”、“合水乳鸽”、“鸿基龙眼”、“鲜一鲜三洲黑鹅”、“土包子蔬菜”、“阳光罗非鱼”等知名绿色无公害农业品牌,在市场上有很高占有率。三水区大塘镇成为我省唯一的蔬菜专业镇,专门注册了“大塘蔬菜”商标,产品远销国内外。

  4、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

  (1筑巢引凤,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依托农业园区的土地、配套设施、人才、交通优势,我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入园办场。目前,全市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9家。佛山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内首期开发面积700亩、总投资2.8亿元的陈村兰花生物科技园,目前已引入18家企业(其中台资企业15家,逐步打造为全球热带兰花种苗供应中心之一。南海

  区去年引进中南农业科技公司开发南海区西樵镇平沙岛农业休闲生态园,总规划面积1万亩,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现已开发土地1200亩。

  (2创新模式,提高农业园区的经营水平。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在生产、加工、资金、技术、出口和营销方面的优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等经营组织形式,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大大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水平。顺德北滘镇农民创业园区,帮助纯农户、低保户、困难户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资金、技术、市场等困难,大力帮助、引导他们学习先进生产

  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广名优品种,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已引入纯农户、低保户、困难户180多户入园生产经营。

  5、以科技为助动器,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我市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一是大力引进和推广农业新品种与新技术。顺德区在积极引入高收益名贵花种的同时,大力推广高产值的名优水产品养殖,大大提高了农业效益。目前已形成了鳗鱼、甲鱼、加州鲈、桂花鱼、生鱼5大主导优质优势品种,其中加州鲈产量占全国的80%,甲鱼产量占全省一半。二是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南海区狮山镇新和村通过采用这一新技术,种植萝卜每亩节省肥料成本75元,合计每亩增产增收750元。三是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品牌农业,推动我市农业向基地化、企业化、产业化、现代化转型升级。南海区以南国桃园周边控制区4350亩土地为切入点,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个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体,集农业科普、休闲养生、康体娱乐、美食购物于一体,环境优美、品位高雅,参与性、体验性强,具有现代化水准,

  二、在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园区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我市农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业园区建设仍然没有摆上议事日程,列为重要的中心工作。在建设过程中仍然碰到体制、政策以及资金、农户素质等障碍,形成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一弱、三低、两高”。

  (一建设农业现代化园区的意识薄弱。

  1、重工轻农思想仍然存在。由于农业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不高,有一些领导对工业化、城市化的建设相当重视,对农业的建设相对不够重视,没有把农业工作摆上位臵,使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很不平衡,差距不断拉

  大,甚至有的地方第一产业有边缘化的态势,农业现代化园区建设的推进速度缓慢,农业生产相对逐步萎缩。

  2、基层农科推广工作机构不健全。根据粤府…202224号文件精神,要求在乡镇组建综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机构,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有效服务。但目前我市有的镇(街道没有设立机构,有的有组织机构但没有配备专业人员,导致农业科技服务不到位,好经验、好品种推广不力。

  3、园区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不足。一是对农业科技专项资金投入不足。据不完全统计,2003至2007年,我市农业科技项目专项资金共投入5212.26万元,其中国家、省财政投入1425.26万元。而市、区两级财政仅投入1104万元,远远少于国家和省财政投入。由于投入不足,致使全市农业科技发展基础设施差,缺少试验示范、推广的场地和设备。二是农业园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由于农业资金长期投入不足,导致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路网、电网等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部分地方存在河涌萎缩、淤积、污染和基崩、塘浅、路难行的现象。以三水区整治农田为

  例,根据有关部门测算,平均每亩农田整治需要投入资金3000元左右,而实际上每年仅获得市下拨的农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200万元,区财政再按1:1配套,共计400万元。

  (二园区土地集约化程度、农户协作能力和农业科技含量较低。1、园区土地集约化程度低。

  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土地承包体制的不同,造成园区土地集约利用十分困难,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南海、顺德区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比较全面、彻底,高明、三水区则相对滞后,仍维持早期分包到户、千家万户耕作的模式,推进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难度大,成本高。根据《佛山市建设农业现代化园区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农业现代化园区建设规划面积必须连片达到5000亩以上,但由于规划园区内原有土地经营品种和种类不同,土地承包年限长短不一,有些承包未到期的农户不配合或者索要高额补偿,阻碍了土地的集约化生产经营。如三水区一位村民承包了80亩竹园,承包金额为3000元/年,承包期到2022年止,在协商转让承包权时,该

  位村民索求60万元的青苗补偿金额,远远超出竹园的实际价值,使该片土地无法纳入大塘农业园区统一开发建设。

  2、农户协作能力较低。

  现阶段我市部分农业园区还存在着千家万户分散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较低、科技推广难、标准统一难、市场信息流通不畅、销地终端市场仍以田头收购为主等问题,导

  3、农业科技含量及现代化程度较低。

  我市农业园区建设现状与现代都市型农业的要求仍有

  差距,农业科技含量和现代化程度偏低。一是农业园区的载体功能和科技龙头作用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比较薄弱,输出的多为初级产品,深加工产品和出口产品少。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多家,多为一线生产型企业,科技型、创造型的龙头企业较少。二是农业园区的现代化程度还不高,虽然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部分实现了现代化,但很多园区仍然是以人工耕作为主,缺乏机械化、自动化设备。三是农业生产者文化技术素质偏低。据统计,我市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取得农民技术员证书、绿色证书的不足10%,农业粗放经

  营观念仍占主要地位,劳动者的素质不适应农业产业化要求和科技推广应用的需要。

  (三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程度和生产风险高。1、生产环境污染程度较高。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污水、废气、重金属物质等的排放对大气、内河涌、土地污染比较严重,致使农业生产环境恶化。近年来,发生在我市的农田、鱼塘受污事件屡见不鲜。2006年4月狮山镇华涌村受邻近陶瓷厂排出的粉尘影响,80多亩瓜菜受到污染,农作物叶片干枯,造成减产40—50%,农户收入损失6.5万元。2007年1月和5月,大沥镇沥北抱伦村民小组的250亩蔬菜地,先后两次受附近松岗山南工业区所排污水污染,部分农作物腐烂、坏死,共造成种植户经济损失8万多元。此外,园区内设施被偷盗行为时有发生。三水大塘园区的大塘村片,两个灌溉用的马达被偷,受影响耕地面积达1000亩,造成损失近30万元。三水长岗梅花营片,被偷农网电缆200多米,受影响耕地300亩、鱼塘60亩,造成损失20多万元。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园区发展。

  2、生产风险较高。

  农业存在生长周期较长、经济效益显露较慢、受自然制约较多等不利因素,农业政策性保险机制建设滞后,农业在灾害性事故中,往往因得不到及时补偿而常常翻身无力。

  三、进一步加快我市农业现代化园区建设的建议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农业现代化园区建设,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城郊农业的跨越,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强化一个意识,优化两个环境,提供两个支撑”。

  (一强化农业现代化园区建设意识。要坚持并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做到区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财政安排必须保证农业资金按要求落实到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越城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切实落实到实处,按照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园区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二优化园区建设和生产环境。

  1、优化农业建设环境。一要进一步完善、细化我区农业产业化、园区化规划。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规划

  2、优化农业生产环境。

  要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环保、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和农产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优化农业生产环境。一要严格控制高污染企业和城镇把未经处理的污染源向农村转移,严肃查处违规排污的企业,认

  真处理好生活、工业垃圾和废水、废气。二要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避免对耕地和水资源造成新的污染,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为农村发展营造一个“绿色”的农业生

  态环境。三要切实抓好农业园区的治安管理,对偷盗园区设施、电缆、给排水设备等行为进行专项严厉打击,确保园区生产设施不受破坏。

  (三要为园区建设提供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撑。1、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撑。

  (1加大本级财政投入。目前,市本级对纯农业的投入相对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建设投入是微不足道的。建议要认真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2007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业园区建设的资金投入。认真落实粤府…200459号文件关于“我省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例为各市、县(区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的20%”的要求,切实返还给农业、农业园区建设。各级政府每年财政预算都要安排一定农业科研及农业技术推广的专项资金,

  扶持园区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以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建议市人大常委会要把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作为审议和监督财政预算的一项重要内容。

  (2政府引导,金融部门支持。为实现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必然要求我们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而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以农业现代化园区为载体。目前,我市农业园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具体运作比较困难,建议政府与金融部门协调,争取金融部门支持,可以用园区“收益抵押”、“租金抵押”等办法解决园区建设资金。

  (3充分用好政策。建议继续利用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政策和国家土地整理政策,争取上级支持,加快我市农业园区建设进程。建议我市在建设农业园区过程中对土地整理新增的土地面积,用“占补平衡”的办法,将收益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加大农业园区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一批有实力、有技术的农业企业集团,加快我市建设农业现代化园区的进程。

  2、提供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支撑

篇二:分区分类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农业现代化发展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我区现辖一乡一镇,六个办事处,农业人口近11万人,拥有耕地9万多亩.XX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41300万元,比上年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23元,增长9.5%。全区小麦总产达13800吨,增加200吨;平均单产345公斤,连续六年创历史新高;秋粮总产1。42万吨,平均单产338公斤,与XX年基本持平.畜牧标准化和规模化养殖成效显著,全区新建标准化养殖场2个,新建标准化猪舍29座;规范养殖小区1个;规范养殖企业5个;全区奶牛存栏7100头,生猪存栏达到4.38万头。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像任庄奶牛小区、河南佳源乳业养殖小区、保林农艺苑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XX年农业现代化建设XX年联系我区实际,结合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提出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一个目标,推进二化进程,提升三个水平,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学、比、看”的要求,抢抓政策机遇,狠抓工作落实,努力为实现我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一是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构筑农业现代化建设体系。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的基础上,

  提高油料、蔬菜及特色农业种植。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稳步发展奶牛、生猪、肉、蛋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继续落实优惠政策,扶持一批专业村、专业户及养殖小区,不断提升全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XX年计划发展沙河以南标准化规模养殖,新建和改建奶牛养殖场2个,新增存栏奶牛500头,新建和扩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场3个,新增出栏生猪6000头。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继续推进以沙河沿岸、平桐路两侧农家乐为主的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和林果采摘业,努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二是以龙头企业为驱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落实国家和省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继续支持保林农艺苑、任庄奶牛养殖小区等重点龙头强筋壮骨,计划新增区级龙头企业1-2家,力争打造一家省级龙头企业,培育1—2个有一定规模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50%以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新增农产品加工项目2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增长2个百分点;重点发展畜禽、生猪、奶牛、果蔬、米线加工五大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带动能力.加强组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并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健康发展。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家,带动农户尽快致富奔小康。

  三是搞好林业生产,改善林业生态环境。XX年,林业生产按照平原绿化上档次,经济林发展规模化的要求,切实制订出高标准、高质量的造林方案和实施意见,并出台林木管护意见,配备专门护林员,签订管护协议,确保栽一片活一片.在造林中坚持适时适地适树和树种多样化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XX年投资581万元,计划完成林业生态建设总规模5084亩,其中造林3684亩,植树36.44万株,完成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区。目前全苑已完成林业建设总规模6600亩,完成任务的130%,其中造林5600亩,植树48。8万株,完善林网5万亩,新建林网1万亩,四旁植树17万株,完成全民义务植树20万株。共完成水土保持林、城郊防护林建设、生态廊道建设、村镇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白龟湖省级湿地植被恢复生物等七大重点林业工程:

  四是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中心,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XX年上半年,完成水利总投资760万元,共完成各类工程量5.95万立方米.全区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处;新打配机井38眼;维修硬化支、斗、农渠道5条,总长5300米;沙河险工段护砌治理50米;河道疏浚治理2600米,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3000人.重点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561万元,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0处,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数11221;昭平台灌区水源替代打井工

  程。争取省投资金42.5万元,在曹镇乡西部新打机井32眼,其中五虎刘村7眼,河岸李村7眼,彭庄村7眼,曹坑村6眼,泥河村5眼。工程已于5月25日完工。白龟山灌区南干一支渠维修工程。投资100万元,护砌支渠渠道总长4260米,维修支渠节制闸1座,斗、农闸门26座;北渡镇河山引水上山工程。新打配套机井1眼,兴建管理房2间,铺设PVC供水管道1600米,山顶蓄水池2座,投资39.5万元,浇灌河山林地面积500亩。工程3月份完工。曹镇乡小泥河疏浚治理工程。疏浚治理河道2600米.完成土方工程量6700立方米,完成投资10万元,新增除涝治理面积800亩。曹镇乡银王农渠配套工程.新修农渠道500米,完成土方600立方米,混凝土200立方米,投资6万元。

  五是继续落实粮食直补、粮食综合直补、农机具补贴、家电补贴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等惠农政策。抓好种粮补贴资金的落实。继续实行粮食直补、粮食综合直补及农机具补贴。XX年全区粮食直补17。7元/亩,计105万元;粮食综合直补66。72元/亩,计396万元.以存折的形式足额发放到每个种粮农户.

  六是组织开展科技人员包村行政计划,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做到“技术人员到户、技术措施到田"切实做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工作。

  围绕“夺丰收、降成本、增效益”的目标,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包村入户,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搞好农业技术指导。参加科技人员包千村行动计划的人员主要从区、乡农业系统干部、技术人员和大学生村官中抽调。共抽调40人,其中区级19名技术人员,乡选派8名农业技术人员,大学生村官13名,确保全区每个农业种植行政村有一名技术人员.1、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区、乡级科技人员分片包干、责任到村、服务到户。每个科技人员具体负责2个行政村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做到村村有农技人员指导、户户有一张粮食生产技术明白纸,把粮食增产技术和措施送到千家万户,指导服务到田间地头。2、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农技人员通过村文化大院、村图书室、田间地头讲解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手把手、面对面地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粮食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切实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还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方式,传播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指导群众科学管理,依靠科技,提高产量。3、搞好调查研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开展苗情、病情、虫情和粮食生产情况调查,摸清底数,随时掌握动态,及时汇总分析,召集专家进行会商,因地因苗制订对策,提出分类指导技术措施和技术要点,强化管理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提高科学性.截止目前共组织两次科技下乡宣传活动,并先后适时举办小麦生产培训班

  六期,培训农民技术骨干460人次,技术咨询9300余人次,发放技术材料1。6万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

  三、存在问题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种植结构上粮经比例仍不尽合理,在区域布局上,种养园区、农副产品加工等的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二是农业投入仍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村级服务组织缺乏,乡农业站所中心工作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职业务工作的开展。四是受利益驱动,毁坏林木、违规采砂等现象仍然存在,农民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四、建议切实增加“三农”投入.加快农业发展步伐,必须进一步增加“三农”投入,打破制约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运行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向“三农"工作倾斜,增加农业三项经费投入;调整信贷结构,向农业农村倾斜,增加农业生产信贷投放;制订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向“三农”倾斜,增加现代农业开发资金投入.同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各方面的优势,逐步建立“财

  政投入引导、农民投入主体、信贷投入扶助、社会资金辅助”的农业多元投入机制。

  扩大农业开放。不断拓宽农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大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会借力造势,借力发展。

  努力保障农产品生产、销售,积极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民生产积极性。

  区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XX年6月

篇三:分区分类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长三角典型农业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分区研究——以江苏省兴化市为例

  程绍铂;杨桂山;李大伟

  【摘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按照兴化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乡镇为评价单元,分析各主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根据各主因子得分系数矩阵,采用分层聚类法把兴化市35个乡镇划分为5个农业现代化水平类型区,并对各类型区提出相应的农业发展策略.结果表明:兴化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以西部的昭阳镇为中心和以东南部戴南镇为中心的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程度最高;较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地区主要位于南部和东北部的安丰镇、永丰镇和戴窑镇;中等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区域主要是兴化市区的卫星城镇;较低和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区域主要位于兴化市西北和东部,其中,位于西北部的周奋乡和缸顾乡农业现代化水平最低.

  【期刊名称】《地域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11(030)004

  【总页数】5页(P149-152,157)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因子分析;兴化市

  【作者】程绍铂;杨桂山;李大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长春1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0.1

  0引言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1]。确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对促进地区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农业发展规划与策略措施,提高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空间均衡发展和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因此,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定量评估。采用的方法包括数据包络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熵权法以及灰色关联度法[3-7]等。这些赋权方法大多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在由专家对各指标进行赋权时,专家组对各分目标之间的比较、评分存在较大工作量,且各专家组评价角度和背景知识不同,评价结果甚至可能出现不一致现象。为降低评价时的主观性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偏差,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评价单元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定量评估。1研究区概况兴化市位于北纬32°44′~33°13′,东经119°43′~120°16′,地处长江三角洲沿江经济带,为泰州、扬州、南通、盐城经济交汇中心,并处在发达的沿江、沿海经济圈的辐射扇面内,总面积2393.35km2,2005年末总人口155万人,辖34个乡镇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兴化市拥有良好的农业基础和农业生产条件,其粮食生产对于保障江苏乃至长三角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棉基地,粮棉总产量列全国各县(市)前茅,淡水产品产量多年居江苏省首位。进入21世纪,兴化农业经济更是得到长足发展,2003年兴化以雄厚的农业经济实力跻身全国百强行列,连续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十大标兵县”的荣誉

  称号;垛田镇、城东镇等乡镇的特色香葱生产已成为全国乃至亚洲第一的种植、加工和出口基地。兴化市属于长江三角洲典型农业区,分析其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分区,对其他城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2方法与数据2.1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已有的农业现代化评价研究成果[8-9],由农业生产力与技术水平、农业经济产出、农民生活水平、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选取变量。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最终选取32个变量组成评价指标体系(表1)。2.2评价与分区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兴化市各乡镇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和分区。首先,将原始数据标准化,以消除变量间在数量级和量纲上的不同,构建标准化数据的相关矩阵,确认待分析的原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处理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得到研究时段兴化市农业现代化评价的主因子,利用旋转方法使因子变量更具有可解释性,通过计算得到旋转后各主因子得分,运用聚类方法结合兴化市各乡镇的实际发展情况划分农业现代化水平类型区,藉此分析兴化市各乡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表1兴化市农业现代化基本统计参数表Tab.1Theevaluationindexsystemof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inXinghuaCity指标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耕地有效灌溉率X1/%9.54100.0095.6115.06单位面积农业机械动力X2/W2.6326.096.603.88劳均农业用电量X3/kWh0.0712.370.892.53农民人均纯收入X4/元3927.006773.004770.20691.08劳均第一产业总值X5/万元0.060.320.140.05单位面积粮食产量X6/t4.327.516.730.55镇内汽车站个数X7/个1.003.001.430.60供水站X8/个1.009.002.401.49垃圾处理站X9/个0.004.000.540.88银行或信用社个数X10/个1.0011.003.712.23集贸市场个数

  X11/个1.009.002.662.12单位面积公路里程X12/km27.64238.7675.9138.93每百户小汽车拥有量X13/辆11.75479.5744.2086.61每百人科技人员数X14/人0.823.431.140.49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个数X15/个3.0014.005.511.70劳均每百人农业技术人员数X16/人4.0767.8514.5211.00镇内学校数X17/个3.0027.006.604.28初中毕业升学率X18/%72.0079.0075.201.76每千人教师数X19/人3.8021.845.662.91医院或卫生院个数X20/个6.0076.0033.2918.67每千人拥有医生数X21/人0.8611.972.171.83每千人拥有病床数X22/床0.357.061.171.13户均固定电话装机数X23/部0.440.860.620.09人均移动电话拥有数X24/部0.070.370.130.07自来水普及率X25/%94.00100.0097.341.57生活用燃气普及率X26/%10.0075.0022.3112.50有线电视入户率X27/%20.0075.0038.2811.87农户享有卫生厕所比重X28/%15.0085.0023.0012.43住楼房户比重X29/%10.0050.0018.008.24平均人口预期寿命X30/年64.0073.0069.821.50每千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X31/人50.47210.8992.8831.68非建成区新型合作医疗普及率X32/%0.506.120.860.922.3主要数据主要数据来自于兴化市统计年鉴(2006)以及兴化市规划局、经贸局、农业局等各个部门数据为补充。本研究以镇域为基本单元,行政边界数据来自于兴化市国土局1∶5万地籍图。3结果与分析3.1兴化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因子分析结果以兴化市35个乡镇为数据样本,通过32项指标的标准化数据构建矩阵,应用SPSS16软件采用主轴分解法计算相关系数阵的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系统自动提取前7个主因子,根据提取因子的碎石图,初步判断选取4个主因子较为合适。由表2可见,前4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接近70%,说明通过前4个因

  子可以反映样本的大部分信息。表2因子的特征值和累计贡献率Tab.2Factorsandtheircumulativecontributionrate因子初始特征值旋转后提取特征值合计方差的百分比/%累积百分比/%合计方差的百分比/%114.81746.30446.30414.66545.82723.22810.08856.3923.0699.59032.2016.87863.2701.9816.19141.8336.72969.9991.5555.860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实际上是用因子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原始变量的,但实践应用中常需反过来考虑原始变量对公因子的影响,将公因子表示为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因子得分计算公式为

  式中:Ck1,Ck2,…,Ckp分别为第K个因子在原始变量的载荷值;X1,X2,…,Xp分别为标准化后的各指标值。3.2主因子空间分布特征3.2.1第一主因子——服务体系现代化水平。第一主因子的方差贡献为46.3,该主因子与每百人拥有科技人员数、劳均每百人农业技术人员数、镇内学校数、每千人拥有教师数、每千人拥有医生数、每千人拥有病床数、生活用燃气普及率、农户拥有卫生厕所比重、非建成区新型合作医疗普及率10个指标高度相关,且均呈正相关,可以概括为服务体系的现代化水平。位于兴化市城区的昭阳镇得分最高,开发区其次,具有较明显的单核心分布趋势(图1)。3.2.2第二主因子——经济收入现代化水平。第二主因子的方差贡献为10.1,该主因子与农民人均纯收入、镇内银行或信用社个数、人均小汽车拥有量、人均移动电话拥有量4个指标高度正相关,可以概括为收入经济现代化水平。位于东南部的戴南镇及其周边的周庄镇、张郭镇在该主因子上得分较高,戴南镇是苏南苏北联系轴上的重要节点,经济上与上海、南京、苏南联系非常密切,接受经济辐射的能力

  非常强,素有兴化第一镇之称,且具有带动周边城镇发展的能力(图2)。

  3.2.3第三主因子——农业生产机械现代化水平。第三主因子的方差贡献为6.9,该主因子与耕地有效灌溉率、地均农业机械动力、镇内汽车站个数、劳均农业用电量4个指标高度正相关,可以概括为农业生产机械现代化水平。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用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物质投入设备武装农业的过程,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生产过程的基本特征,在现代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主因子上位于东北部的戴窑镇、安丰镇、永丰镇得分最高,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连片分布的特点(图3)。3.2.4第四主因子——农业生产绩效现代化水平。第四主因子方差贡献为6.8,该主因子与劳均第一产业产量、地均粮食产量等指标正相关,可以概括为农业生产绩效现代化水平。该主因子得分空间分布较为分散,反映农业生产绩效空间分布不均,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关,土地肥沃、土质优良、水资源丰富且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地区普遍得分较高(图4)。

  3.3兴化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分区以主因子在兴化市各乡镇单元上的得分作为基本数据矩阵,运用聚类分析技术进行兴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分区。首先尝试使用快速聚类对基本数据矩阵进行分析,初步划分为5类;而后选用分层聚类法(hierarchicalcluster),距离测度选用平方欧氏距离(squaredeuclideandistance),采用离差平方和法指定分为5类,并计算各类型在主因子上的得分的平方和均值与平均值,从而判断兴化市农业现代化分区的特征。从图5聚类结果可以看出,总体上,兴化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聚类具有空间分片集中分布格局,经计算,其空间自相关Moran’sI指数值为0.79,显示空间分布具

  有明显正相关性,农业现代化高水平高值区易与高值区集聚,低值区易与低值区集聚。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地区主要位于西部的昭阳镇、开发区、垛田镇和东南部的戴南镇、茅山镇,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集中分布特征,其中,昭阳镇是兴化市中心城区所在地,是兴化市教育、商贸、居住中心。这些地区的农业服务体系较为完善,农业机械化和农民经济收入处于全市较好水平。较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地区包括安丰镇、永丰镇、戴窑镇、张郭镇和周庄镇,这些地区因子1得分较低,因子2,3,4均得分较高,该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基础正在不断加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积极,正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农副渔多业并举发展,并在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保证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中等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地区有西郊镇、临城镇、竹泓镇、林湖乡、海南镇、钓鱼镇、下圩镇、老圩乡和合陈镇,这些区县多数位于兴化市主城周围,作为卫星城镇接受市区辐射的能力较强,但因子1和因子2得分较低,反映农业服务体系仍未完善,经济收入水平有待提高。这类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有望得到长足发展,逐渐缩小同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地区差距,与其他经济片区一起承担农业现代化水平共同发展的重任。较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乡镇包括沙沟镇、李忠镇、中堡镇、西鲍乡、城东镇、陈堡镇、沈伦镇、大垛镇、荻垛镇、陶庄镇、吕荣镇、新垛镇和大营镇,这些乡镇在因子2和因子3上得分较低,它们的普遍特征是交通可达性较差,接受其他地区辐射的能力较弱,属于典型的农业化城镇,虽然近年来农业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水产养殖技术逐渐提高,但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速度较前3类乡镇仍显较慢,因此,属于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乡镇有周奋乡和缸顾乡,位于兴化市西北部,该类型区4个主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均值,属于典型的农业化初期乡镇。图5兴化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分区Fig.5Zoningof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inXinghuaCity4结论与建议

  (1)对于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昭阳镇、开发区、垛田镇、戴南镇、茅山镇,应该加强其空间辐射能力,完善这些地区到周边乡镇尤其是偏远乡镇的交通路网体系,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科技流向偏远乡镇的传播,带动其他乡镇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空间均衡发展。(2)对于较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安丰镇、永丰镇、戴窑镇、张郭镇和周庄镇,农业现代化水平已有一定基础,应着重加强其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步伐,同时,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保证农业向产业现代化方向发展。(3)对于中等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西郊镇、临城镇、竹泓镇、林湖乡、海南镇、钓鱼镇、下圩镇、老圩乡和合陈镇,大部分属于兴化市的卫星城镇,交通可达性较好,接受市区经济辐射能力较强,应着重致力于提高当地经济收入水平和服务体系的完善。(4)对于较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沙沟镇、李忠镇、中堡镇、西鲍乡、城东镇、陈堡镇、沈伦镇、大垛镇、荻垛镇、陶庄镇、吕荣镇、新垛镇和大营镇,应着重致力于对外交通网络建设,加强其接受经济辐射的能力。(5)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乡镇有周奋乡和缸顾乡,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提升农业生产绩效,加强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服务配套体系,努力提高当地农民经济收入,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参考文献:[1]张小栓,傅泽田,侯丽薇.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支持体系的完善[J].农业机械学报,2001,32(4):126-127.[2]郭冰阳,陈小彦.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6,30(1):95-96.[3]郭冰阳.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DEA评价[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21(3):30-32.

  [4]曾利彬.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634-1635.[5]蒋和平,黄德林.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3):87-91.[6]李虹来,勒中坚.灰色关联分析在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30(1):43-45.[7]JonesPM.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andtheFrenchRevolution[J].JournalofHistoricalGeography,1990,16(1):38-50.[8]WangM,ZhangN.InformationTechnologyAlterstheRoadmapto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J].ComputersandElectronicsinAgriculture,2002,36(2-3):91-92.[9]BahiigwaGD,RigbyP.Woodhouse,RightTarget,WrongMechanism?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andPovertyReductioninUganda[J].WorldDevelopment,2005,33(3):481-496.

篇四:分区分类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调研报告

  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研究现代农业发展问题,将对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二三产业发展以实现国家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弘利教育)

  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土地流转缓慢制约规模经营现代农业必须实现规模化,规模化就需要开展土地流转。当前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家庭承包经营,导致耕地利用细碎化,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很难实现。以南阳市为例,农用地面积202.7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99.2万公顷,因为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93公顷,土地细碎程度极高。同时,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产权不清晰等现实情况下,视土地为“命根子”的多数农户,对土地流转存在疑虑,甚至部分农户已经进城打工,宁可耕地撂荒也不愿长

  期流转土地。此外,也存在一些土地流转中的纠纷等等。多种因素的叠加,使得当前土地流转不能满足规模化经营的需求。

  (二)产业化水平不高,带动能力弱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产业化水平的高低。虽然我国每年都涌现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大而不强的本质没有改变,农业经营仍以中小企业、村、户层次为主,生产规模小、产业链条短,以初级产品销售为主,加工转化率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农业产业化的中介组织也不够发达,龙头企业、基地以及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不牢固,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三)组织化程度不高现代农业需要高度的组织化。农业是弱质产业,单个农户小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要扭转这一不利局面,从组织结构上来说,需要多个农户联合起来加入合作组织,在此基础上促进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销售模式、组织管理的现代化,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增加收入。目前,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存在

  组织松散、法律意识不足、风险防控机制弱、资金来源渠道窄、缺乏统一规范等问题,作用还相当有限。

  (四)科技支撑薄弱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目前农业科技支撑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不足30%,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农民大都外出打工,留下种地的群众被称为“38-61-99”部队,习惯于传统的种养模式,主动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意识不强导致一些高新技术成果难以推广运用。二是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而当下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普遍存在人员老化、流失,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我国每万名农业人口中农技人员不足10名。三是农业技术推广多侧重基础技术投入、农用具更新,在良种培育和大型机械应用上仍不足,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也不够。(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不能有效发挥重要作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此外,农村通村道路建设力度有待加大,原来修建的“村村通”道路通达范围有限,仅通到行政村村部或小学,加上建设标准低,与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通过三个“结合”来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一要把土地规模经营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优先支持土地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农业。二要把土地规模经营与建立非农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着力发展二、三产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使离开土地的农民有钱可挣;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和社会保险功能,为土地出让者解决后顾之忧,放心流转土地。三要把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尊重农民意愿相结合。坚决依法制止违背农民意愿、随意变更撤消流转合同的行为。

  (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解决人的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进程,决定着农产品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能否真正满足农业发展阶段的要求。要把提升农业人口素质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政府部门、教育机构要做好农村适龄人口的教学培训,提高农村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同时,定期开展农民技能培训。要重点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今后中国农业的从业主体,从组织形态看是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从个体形态看就是新型职业农民。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一要选好培育对象,重点面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社带头人等,发挥带头人作用;二要加强职业培训,以职教、农校、电大等国家教育体系为主体,以科研院所等农技服务体系为延伸,依托农业园区、企业、合作社等开展实训教学基地,满足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制度化的培训需求。鼓励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三要积极探索农业职业资格制度,建立职业农民资格认证制度和农业职业准入制度,使其规范化、专业化。(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现代农业支撑能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一要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共建农业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和重大科技攻关平台,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二要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带动作用,采取“科技示范园+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大户”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模式,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和服务到位率。三要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既要创新农业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培养农业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也要发展涉农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实用人才。四要加大农业生物、食品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坚持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篇五:分区分类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现代报告都市农业蓬勃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随着社会逐步地进步,公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调查报告具有社会性语言陈述性的特点。相信许多人也许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收集整理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要求,近期专题对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思路和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在合肥4个城区中,包河区农村区域最大、农村人口最多,目前全区仍有100多平方公里的农村区域和逾10万农民,是全市城区农村面积和农业人口大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为统揽,加快加快推进农村经济融入老城区经济,农村形态转化为城市形态,社会各界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村交通设施公共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区域嵌入,“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快速推进,农牧生产区域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基础格局。二是生态休闲并对旅游业稳步发展。成功举办春色滨湖旅游节、大圩葡萄节和龙虾美食等节庆活动,在全省创响旅游农业品牌。全面开展绿化大会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日趋较佳。大圩镇先后荣获“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首批农家乐示范点”、“安徽省生态建设示范点”、“安徽省环境优美屯”等称号。三是新农村市政建设全省领先。“徽派风格、现代水乡、生态果园、都市农庄”的新农村建设彰显特色,沈福、磨滩、董城等10个村被评为省、市示范点,大圩镇荣获“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试点乡镇”称号。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专项行动,实

  施文明乡村建设四年规划,村容村貌显着减缓。四是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加快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形成葡萄、蔬菜、瓜果、苗木、花卉、龙虾等九大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全区主要农产品均被认定为国家蔬菜或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坚持以项目开发推动结构调整,大圩土地整理、牛角大圩农业产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但对照滨湖大城市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我区都市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差距存在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业发展正处于由城郊型农业向城郊型农业的转型期,而非这种方式上存在着粗放农业与精致农业共存的现状,区域上反差着点线基地现代农业与区域传统农业存在的矛盾;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薄弱、水环境污染等难题,难以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农民市民化转型进程相对缓慢与城市化进程快速的矛盾日显突出。

  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构建与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相适应的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和新型城乡关系,是当前那段及今后一段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下一步重点实施6大工程:

  一是实施生态建设工程。

  适应滨湖大城市建设对生产性的高标准要求,把都市作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生态板块,加快建设以湖区文化为特色的生态服务高地,努力把包河建设有望成为中国最美的湖区。继续深入开展“绿化大会战”,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彰显包河区“滨水生态、绿色氧吧、城市花园”的特色与亮点。加强区域内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入巢湖河流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加大治污力度,强化重点污染企业治理,做到达标排放;推进十五里河、塘西河、巢湖沿岸的人工湿地和生物净化设施建设,逐步在集中居住点推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种植业,强力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狠抓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争创国家、省级农业标准化国际品牌,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引导城乡广大群众牢固努力创造生态文明牢固观

  念,培育保护生态环境的为保护生活方式和消费型模式,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二是实施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县域向南部农村区域延伸,加快农村电网、供水管网、信息网络、商业网点建设,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加强农村公路与城市道路对接,加快推进村庄内部主次干道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城市交通,形成结构合理、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以大圩土地整理科研项目、牛角大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万亩大圩达标工程、大小张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供排水、防洪防涝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继续实施农村人饮集中精力安全工程,加快实现全镇自来水,彻底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三是实施村寨整治工程。

  全面启动文明乡村建设四年发展规划,深入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六清理三绿化”活动,切实改变中会远郊腹地农村、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脏乱差”面貌,力争通过2年时间的努力,全区所有行政村都建成文明乡村,实现“沟渠净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墙面美化、卫生洁化”的目标,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得到有效完善,形成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村居新面貌。

  四是实施农业园区工程。加快扎实推进农业生产园区化,大幅提高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发展的集聚度,逐步形成集群化、特色化、生态化文化产业的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在产业发展上,加快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以发展设施畜牧业为重点,推进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农业主导产业睡莲集聚国际化,同时加快畜牧与二、三产业的融合,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比较效益。在发展方式上,以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为突破口,大力开展畜牧招商引资,加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发展重点上,重点抓好东大圩、

  牛角大圩、马圩以及大张圩等4个圩区功能开发,根据各个圩区的科技产业特色,东大圩着力打造“滨湖后花园”和“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牛角大圩结合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绿色设施园艺种植业和高端服务业;马圩以绿色港湾公园建设龙头股为龙头,建设集人居、度假、游憩于一体的生态水岸公园。义城镇大张圩以万亩速生林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林种林养房地产业,着力氧吧建设市民休闲度假的无污染氧吧。

  五是实施旅游营销工程施工。

  从营销包河的战略剖面,探究深度挖掘区域农业旅游文化资源,打响“春色滨湖旅游节、大圩文化节和龙虾美食文化节”三大节庆旅游品牌。突出城市居民需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做文章,进一步完善基础建设旅游景点基础设施,持续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注重开发农业休闲娱乐、观光垂钓、采摘体验式等旅游产品,延伸开发一批生态旅游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礼品,丰富提升小城镇旅游的内涵和品位。突出宣传滨湖、营销包河,通过旅游节庆活动的大力开展,让更多的游客走进滨湖,感受包河日新月异领略的发展变化和强势崛起的发展潜力。

  六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

  加快农民素质提升,深化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建筑业、商贸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阿尔热莱加佐斯县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让失地农民接受工业人类文明、城市文明的洗礼,转化把农民逐步转化为农业青年人;进一步增强与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的联系互动,直接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技术、营销等服务,提高农业产和营销水平;通过宣传引导、教育培训和培育典型,切实素质提升农家乐相关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旅游接待的层次和水平;培育培育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协会组织自我发展战略、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服务,延长农业产业的细丝,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组织化程度。

篇六:分区分类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全面启动文明乡村建设四年规划深入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六清理三绿化活动切实改变中远郊腹地农村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脏乱差面貌力争通过2年时间的努力全区所有行政村都建成文明乡村实现沟渠净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墙面美化卫生洁化的目标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得到有效完善形成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村居新面貌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

  ResearchRepo文rtObjectiveBasis

  20XX

  调研报告|ResearchReport|

  调研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它是一种沟通、交流形式,其目的是将调查结果、战略性的建议以及其他结果传递给管理人员或其他担任专门职务的人员。因此,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准确分析调研结果,明确给出调研结论,是报告撰写者的责任。以下调研报告内容欢迎参考借鉴!

  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要求,近期专题对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

  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思路和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调研,现将有关

  情况报告如下:

  在合肥4个城区中,包河区农村区域最大、农村人口最多,目前全区

  仍有100多平方公里的农村区域和近10万农民,是全市城区农村面积和

  农业人口第一大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为

  统揽,加快推进农村经济融入城市经济,农村形态转化为城市形态,广

  大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区域延伸,“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农村安

  全饮用水工程快速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

  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基础格局。二是生态休

  闲旅游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春色滨湖旅游节、大圩葡萄节和龙虾美食

  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在全省创响旅游农业品牌。全面开展绿化大会战,

  |Objectivebasis

  |客观依据

  -1-

  COMPANYNAME

  调研报告|ResearchReport|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日趋良好。大圩镇先后荣获“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首批农家乐示范点”、“安徽省生态建设示范点”、“安徽省环境优美乡”等称号。三是新农村建设全省领先。“徽派风格、现代水乡、生态果园、都市农庄”的新农村建设彰显特色,沈福、磨滩、董城等10个村被评为省、市示范点,大圩镇荣获“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称号。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专项行动,实施文明乡村建设四年规划,村容村貌显着改善。四是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加快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形成葡萄、蔬菜、瓜果、苗木、花卉、龙虾等六大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全区主要农产品均被认定为国家或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坚持以项目开发推动结构调整,大圩土地整理、牛角大圩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但对照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我区都市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业发展正处于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转型期,方式上存在着粗放农业与精致农业共存的现状,区域上存在着点线基地现代农业与区域传统农业反差的矛盾;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组织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薄弱、水环境污染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农民市民化转型进程相对缓慢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矛盾日显突出。

  |Objectivebasis

  |客观依据

  -2-

  调研报告|ResearchReport|

  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构建与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相适应的都

  市农业产业体系和新型城乡关系,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摆在我们面前

  的一项重要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下一步重点实施6大工程:

  一是实施生态建设工程。

  适应滨湖大城市建设对环境容量的高标准要求,把都市农业作为现代

  化滨湖大城市的生态板块,加快建设以湖区文化为特色的生态服务高

  地,努力把包河建设成为中国最美的湖区。继续深入开展“绿化大会战”,

  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彰显包河区“滨水生态、绿色氧吧、城市花

  园”的特色与亮点。加强区域内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入巢湖河流

  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加大治污力度,强化重点污染企业治理,做到达标

  排放;推进十五里河、塘西河、巢湖沿岸的人工湿地和生物净化设施建

  设,逐步在集中居住点推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强力推进

  农业标准化,狠抓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争创国家、省级农业标

  准化品牌,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引导城乡

  广大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培育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

  模式,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二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南部农村区域延伸,加快农村电网、供水管网、

  信息网络、商业网点建设,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加强农村公路与城市道

  路对接,加快推进村庄内部主次干道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形

  |Objectivebasis

  |客观依据

  -3-

  调研报告|ResearchReport|

  成结构合理、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以大圩土地整理项目、牛角大圩农

  业综合开发项目和万亩大圩防洪达标工程、大小张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为抓手,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供排水、防

  洪防涝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继续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加快实现

  村村通自来水,彻底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三是实施村庄整治工程。

  全面启动文明乡村建设四年规划,深入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

  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六清理三绿化”活动,

  切实改变中远郊腹地农村、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脏乱差”面貌,力争

  通过2年时间的努力,全区所有行政村都建成文明乡村,实现“沟渠净

  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墙面美化、卫生洁化”的目标,

  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得到有效完善,形成环境整洁、秩序井然、

  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村居新面貌。

  四是实施农业园区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园区化,不断提高农村产

  业发展的集聚度,逐步形成集群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农村产业发展新

  格局。在产业发展上,加快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以发展设施农业为重点,

  推进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农业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加快农业

  与二、三产业的融合,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比较效益。在发展方式上,

  以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推进农业适度

  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发展重点上,

  |Objectivebasis

  |客观依据

  -4-

  调研报告|ResearchReport|

  重点抓好东大圩、牛角大圩、马圩以及大张圩等4个圩区功能开发,根

  据各个圩区的产业特色,东大圩着力打造“滨湖后花园”和“中国最美

  的湖区都市田园”;牛角大圩结合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发展休

  闲观光农业、绿色设施园艺种植业和高端服务业;马圩以绿色港湾公园

  建设为龙头,建设集人居、度假、游憩于一体的生态水岸公园。义城镇

  大张圩以万亩速生林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林种林养经济,着力建设市

  民休闲度假的天然氧吧。

  五是实施旅游营销工程。

  从营销包河的战略高度,深度挖掘区域农业旅游文化资源,打响“春

  色滨湖旅游节、大圩葡萄节和龙虾美食文化节”三大节庆旅游品牌。突

  出城市居民需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做文章,进一步完

  善旅游景点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注重开发农业休

  闲娱乐、观光垂钓、采摘体验等旅游产品,延伸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的旅

  游纪念品、工艺品和礼品,丰富提升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品位。突出宣传

  滨湖、营销包河,通过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游客走进滨湖,

  感受包河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强势崛起的发展潜力。

  六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

  加快农民素质提升,加强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

  建筑业、商贸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让失地

  农民接受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洗礼,把农民逐步转化为农业产业工人;

  |Objectivebasis

  |客观依据

  -5-

  调研报告|ResearchReport|

  加强与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的联系互动,直接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技术、营销等服务,提高农业生产和营销水平;通过宣传引导、教育培训和培育典型,切实提升农家乐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旅游接待的层次和水平;培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协会组织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服务,延长农业产业的链条,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组织化程度。

  |Objectivebasis

  |客观依据

  -6-

  以下内容为:“调研报告的格式”

  调研报告|ResearchReport|

  正文

  调研报告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前言调研报告的前言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

  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的方法;调查对

  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写作者根据调研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

  调研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

  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一般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2)主体

  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

  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调研报告中关于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主要都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

  现主题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调研报告主体的结构大约有三种形式:横式结构。即把调查的内容,加以综合分析,紧紧围绕主旨,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归纳成几个问题来写,每个问题可加上小标题。而且每个问

  题里往往还有着若干个小问题。典型经验性质调研报告的格式,一般多

  |Objectivebasis

  |客观依据

  -7-

  调研报告|ResearchReport|

  采用这样的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纵式结构。有两种形式,一是按调查事件的起因,发展和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和议论。一般情况调研报告和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的写法多使用这种结构方式,有助于读者对事物发展有深入的全面的了解。一是按成绩、原因、结论层层递进的方式安排结构。一般综合性质的调研报告多采用这种形式;

  综合式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互相穿插配合,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这种调研报告写法,一般是在叙述和议论发展过程时用纵式结构,而写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采用横式结构。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论采取什么结构方式,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3)结尾结尾是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调研报告,结尾写法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结尾有以下五种:对调研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今后研究解决;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总之,调研报告结尾要简洁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写。

  |Objectivebasis

  |客观依据

  -8-

篇七:分区分类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要求,近期专题对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思路和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在合肥4个城区中,包河区农村区域最大、农村人口最多,目前全区仍有100多平方公里的农村区域和近10万农民,是全市城区农村面积和农业人口第一大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为统揽,加快推进农村经济融入城市经济,农村形态转化为城市形态,广大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区域延伸,“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快速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基础格局。二是生态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春色滨湖旅游节、大圩葡萄节和龙虾美食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在全省创响旅游农业品牌。全面开展绿化大会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日趋良好。大圩镇先后荣获“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首批农家乐示范点”、“安徽省生态建设示范点”、“安徽省环境优美乡”等称号。三是新农村建设全省领先。“徽派风格、现代水乡、生态果园、都市农庄”的新农村建设彰显特色,沈福、磨滩、董城等10个村被评为省、市示范点,大圩镇荣获“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称号。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专项行动,实施文明乡村建设四年规划,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四是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加快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形成葡萄、蔬菜、瓜果、苗木、花卉、龙虾等六大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全区主要农产品均被认定为国家或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坚持以项目开发推动结构调整,大圩土地整理、牛角大圩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但对照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我区

  都市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业发展正处于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转型期,方式上存在着粗放农业与精致农业共存的现状,区域上存在着点线基地现代农业与区域传统农业反差的矛盾;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组织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薄弱、水环境污染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农民市民化转型进程相对缓慢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矛盾日显突出。

  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构建与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相适应的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和新型城乡关系,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下一步重点实施6大工程:

  一是实施生态建设工程。适应滨湖大城市建设对环境容量的高标准要求,把都市农业作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生态板块,加快建设以湖区文化为特色的生态服务高地,努力把包河建设成为中国最美的湖区。继续深入开展“绿化大会战”,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彰显包河区“滨水生态、绿色氧吧、城市花园”的特色与亮点。加强区域内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入巢湖河流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加大治污力度,强化重点污染企业治理,做到达标排放;推进十五里河、塘西河、巢湖沿岸的人工湿地和生物净化设施建设,逐步在集中居住点推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强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狠抓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争创国家、省级农业标准化品牌,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引导城乡广大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培育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二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南部农村区域延伸,加快农村电网、供水管网、信息网络、商业网点建设,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加强农村公路与城市道路对接,加快推进村庄内部主次干道建设,大力发

  展农村公共交通,形成结构合理、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以大圩土地整理项目、牛角大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万亩大圩防洪达标工程、大小张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供排水、防洪防涝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继续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加快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彻底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三是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全面启动文明乡村建设四年规划,深入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六清理三绿化”活动,切实改变中远郊腹地农村、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脏乱差”面貌,力争通过2年时间的努力,全区所有行政村都建成文明乡村,实现“沟渠净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墙面美化、卫生洁化”的目标,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得到有效完善,形成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村居新面貌。

  四是实施农业园区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园区化,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发展的集聚度,逐步形成集群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在产业发展上,加快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以发展设施农业为重点,推进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农业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加快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比较效益。在发展方式上,以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发展重点上,重点抓好东大圩、牛角大圩、马圩以及大张圩等4个圩区功能开发,根据各个圩区的产业特色,东大圩着力打造“滨湖后花园”和“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牛角大圩结合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绿色设施园艺种植业和高端服务业;马圩以绿色港湾公园建设为龙头,建设集人居、度假、游憩于一体的生态水岸公园。义城镇大张圩以万亩速生林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林种林养经济,着力建设市民休闲度假的天然氧吧。

  五是实施旅游营销工程。从营销包河的战略高度,深度挖掘区域农业旅游文化资源,打响“春色滨湖旅游节、大圩葡萄节和龙虾美食文化节”三大节庆旅游品牌。突出城市居民需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做文章,进一步完善旅游景点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注重开发农业休闲娱乐、观光垂钓、采摘体验等旅游产品,延伸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礼品,丰富提升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品位。突出宣传滨湖、营销包河,通过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游客走进滨湖,感受包河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强势崛起的发展潜力。

篇八:分区分类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的调研报告——赴白城市调研组

  佚名

  【期刊名称】《吉林农业》

  【年(卷),期】2018(000)002

  【总页数】6页(P32-37)

  【正文语种】中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了理解和把握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深入研究谋划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委党组统一部署,第九调研组利用5天时间,对白城市及相关县(市、区)农业农村工作开展专题调研。从白城市发展情况看,在多年强农、重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已迈向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但从对实现乡村振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来看,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地位没有改变。从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来看,农业农村仍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部位和节点,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短腿和弱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以及农民到2035年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现代化,任重道远,必须强化农业农村工作推进力度,提高政策支持水平,探索构建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培育发展农业发展新动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总体形势的判断

  这次调研,重点围绕农业现代化、脱贫攻坚2个重点进行。为此,选择了洮南市、洮北区和通榆县,洮南市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4个率先示范县之一,洮北区是9个市(州)城市周边,也是率先任务单位,通榆县是国家扶贫重点县。通过与白城市及相关县市主管领导、部门进行对接座谈,实地走进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基层村镇,总结成绩,分析问题,谋划发展。我省农业农村已跨入全面振兴、全面发展的崭新阶段,进步是全局性的,变化是变革性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和制度框架,支持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外部环境更加有力,产业加速融合、机制全面激活、增收新机制正在形成,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突出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产能提升与结构优化实现统筹发展。近年来,白城依托引嫩入白、大安灌区、河湖连通等重点水利工程,实施了吉林西部土地整理工程。全市新增耕地420万亩,粮食产量突破80亿斤,是2009年的1.64倍。围绕构建合理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实现了“一减三增一突破”。“一减”,籽粒玉米面积减少120万亩。“三增”,粮改饲56万亩、杂粮杂豆及特色经济作物686万亩、水稻增加45万亩,达到281.05万亩,跃升为全省水田第一大市。“一突破”,燕麦突破16.3万亩。畜牧业发展加快,生猪、奶牛、肉牛、肉羊、鹅鸭饲养量居全省首位。启动建设雏鹰400万头生猪、吉西300万只肉羊、飞鹤50万只奶山羊、首农2.5万头奶牛、牧原300万头生猪、阳春羊奶150万只奶山羊等一批畜牧业大项目。种养结合、农牧复合发展模式正在形成。全力推动庭院经济发展,市县两级财政拿出补贴资金17385万元,发展庭院经济户数127398户。全市棚膜发展到13.59万亩,生产规模居全省第2位。今年新建棚膜面积74245亩,新增面积居全省第1位。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21亿元。二是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园、发展新业态,积极探索“一产接二连三”的融合发展模式。金塔集团、益海嘉里、雏鹰集团、飞鹤乳业等成为行业领军型企业,全

  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555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5户。启动实施金塔、中加国际燕麦、雏鹰生猪等产业园区建设。成立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及O2O体验馆,先后培育了洮宝团队等一批农村电商队伍,全是农村淘宝服务站发展到89个,云农场服务站190个。三是绿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坚持生态立市,把绿色循环可持续为发展方向,着力推进生态、清洁、标准三化建设。连通泡塘60个,恢复水面256万亩。治理草原487万亩,造林680万亩,修复湿地75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440万亩。落实保护性耕作171万亩,被列为全省唯一保护性耕作示范市。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个、省级示范区20个。获得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78个,基地面积发展到340万亩。四是规模经营发展快速提升。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335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42%。重点支持土地入股、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成型模式,确立洮南市新丰村等32个市级规模经营示范点,探索有效实现形式,开展“千名农村基层干部大培训”活动。五是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着力培育弱碱米、健康豆、精品肉、生态鱼等区域公用品牌,“白城弱碱大米”成为G20峰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指定用米,“白城绿豆”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40%。“通榆草原红牛肉”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六是农村改革逐步深入。土地确权颁证完成实测结果公示908个村,其中862个村完成了确权归户,分别占实测村总数的99.78%、95%。作为全国唯一试点城市,启动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金融服务、产权交易、物权融资、惠农担保等机构相继成立。完成28个国有林场改革任务。七是脱贫攻坚成果丰硕。多渠道推进脱贫攻坚,实现脱贫10.2万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以上。主推“龙头企业+贫困户”和“合作社+贫困户”两种产业扶贫模式,210户企业、390个合作社直接参与产业扶贫,带动项目1113个,投资3.33亿元,带动11.7万贫困人口户均增收1000元。在全市384个贫困村建设了平均每村50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总投资14亿元,到2017年6月

  30日已经全部并网发电,项目收益对全市所有贫困人口进行持续20年的分红。仅这一个项目,全市贫困人口可户均增收3000元。总体来看,白城市按照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要求,以加速构建农牧结合生态经济区为主攻方向,适应生态发展规律,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克服和改变了“种地看天”和只管种不管收的粗放生产格局,初步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雏形。二、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调研情况看,白城市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标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还存在很多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具体表现有:(一)地方重农、强农的认识和力度,没有体现出重中之重的要求,工作摆位与全省抢抓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补齐“四化”同步发展短板的战略要求不适应。地方政府在工作摆布上,对“三农”工作的聚焦不够,还没有将其作为一级政府的中心工作,在谋划和推动上停留在口号、重视,缺乏深入的研究思考和具体的实际行动,在投入、支持、推动方面,往往让位于工业和城镇建设,难以做到优先发展。突出表现为“三个不够”:一是主动性不够。由于农业工作的先天公益属性、投入大、见效慢,地方政府不同程度地存在等待观望、畏难求稳心理,喊的多,做得少,欠缺“我要干、我想干”的责任担当精神。二是情况掌握不够。多数县(市)本级涉农部门多,农机、农经、园艺、特产等部门单位分兵把口、各自为战、力量分散,缺少整体研究谋划,缺乏系统的发展思路,只对上,不向下,坐在办公室里出政策,思路打法不接地气。三是政策落实不够。跟进学习国家政策不及时,政策理论研究不深不透,往往国家要求怎么干,地方就怎么落,没有把国家政策与本地实际发展需求有机结合,往往事倍功半。(二)推进产业发展还未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做事,缺乏效率、效益意识,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结合、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还未破题,产业结构不优化、不协调、不融合等问题仍然突出。一是产业结构不优。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充分,发

  展总量与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不相匹配,农业产业总体质量效益不高。畜牧业、园艺特产业等优势产业发展不足,食粮畜牧业和食草畜牧业没有与种植业资源优势充分结合,造成大量秸秆剩余和原粮南运。农业生产仍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蔬菜、水果、花卉等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种植比重相对较低,仍停留在做大规模、数量取胜的发展阶段。没有很好地利用当前国家生猪产业北移的有利契机,实现生猪产业扩充。牧业产值提升较慢,多年来,占我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仍不足50%。园艺特产业在水果、花卉、采摘、蔬菜等方面的发展滞后,行业占有率低。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布局结合不深,“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专业化生产发展不足。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作用不明显,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农村经济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提升。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产品加工业是加快和带动农业产业步入快车道的重要载体。当前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数停留在初加工阶段大路货居多,缺乏全产业链建设和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一家企业独大的现象仍然普遍,产业集群度不够,上下游断条,导致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生产规模小,带动能力弱。白城市现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54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35家,80%以上的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不足1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仅为1.5倍,远低于发达国家4倍的水平,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标的3.5倍也差距很大。三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滞后。三次产业衔接脱节,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没有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多数以一、二产或一、三产融合为主。以农事体验、观光采摘为主的休闲农业和以跨区域农产品交易中心、仓储配送、电子商务等为主的农产品流通等新兴业态发展缓慢。四是市场化开发滞后。突出表现为品牌建设,与江苏、浙江、黑龙江相比严重滞后。农产品品牌乱、品牌效应不强,农产品品牌整合力度不够,市场供需优质不优价,导致得到国内市场认可、市场覆盖面广、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名优特”品牌少,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如四平市,有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3家,获得省级以上名牌或著名

  (驰名)商标的仅有48个。五是农业标准化生产滞后。标准化生产多数集中蔬菜、水果等园艺特产业,由于过分追求产品产量和分散粗放式经营,缺乏统一的标准化作业指导,导致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比重低,专用玉米、绿色优质水稻等面积相对较小,造成产品标准不一、品质参差不齐。一方面不能实现优质优价;另一方面,不能满足龙头企业对优质原料的需求提高品质。(三)应对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建设不足,旱、涝等灾害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改变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局面还任重道远,加快提升物质技术装备能力刻不容缓。一是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高。当前高标准农田分部门、分项目实施,力量分散、效果不明显,每亩投入1400~1500元左右,这种“撒芝麻盐”的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标准并不高”。农田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中西部平原地区农田林网逐年退化,亟待更新改造,防风能力明显下降。目前,白城市高标准农田比重不足30%,有效灌溉面积比重低于60%。1998年~2013年间,有8年遭受严重旱灾,因灾造成粮食产量波动近250万吨。二是农机装备水平不高。农业机械化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植保、机插、收获等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发展滞后,园艺特产方面农机发展水平与主要农作物农机作业水平相差甚远。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功能、范围、手段、质量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白城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1%,但全程农机化程度和水平较低,大型农机装备不足,玉米机收、水稻机插仍然是种植业机械化作业的薄弱环节。三是科技创新应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脱节,新技术推广进展缓慢,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十一五”期间,我省提出的测土配方施肥、农田灭鼠、赤眼蜂防螟三项重大技术依然沿用至今,后续技术研发、调整充实及政策跟进,还是空白。科研开发与实际需要脱节,很多农业科研停留在基础理论研究上,转化为实用新型成果较少。白城市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仅为55%。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高。农业面源污染、农药残留、秸秆综合利用、

  农膜回收、水体污染、地下水超采、耕地质量下降导致的资源环境过载,农业可持续发展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和紧迫。(四)粗放低效的经营管理,与构建组织化、集约化、社会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求不适应,农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还需在改革中实现新的整合和激活。一是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水平低。受故土难离思想、农村生活成本低、农民进城不适应以及户籍、医疗、教育、住房等生活保障滞后等因素影响,导致农民流转土地意愿不强,加之促进规模经营的政策还不完善,规模经营还处于低水平。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慢。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规范,缺乏相应的人才和管理制度,成长慢、创新能力较差,相应的培训、政策等支撑其发展的相关服务不足。白城市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很多,已达到15500个,但真正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不足10%。更多的是为争取政策而设立的,而没有实际运营。三是农村实用人才不足。大批农村人口通过就学、务工等方式流入城市,从事农业生产多以妇女、老人为主,其接受新事物能力弱、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市场意识不强,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同时基层工作待遇低、环境差,人员流失严重,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下滑。白城市相比2003年农业劳动力从业人员减少8万人以上,全职青壮年农业劳动力比重已降至30%。加快培育和发展职业农民已成当务之急。四是支持农业政策体系不完善。城乡统筹发展认识不到位,在财力的安排中往往“重城轻农”。由于我国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建设用地指标严重制约新乡村建设。农村集体土地性质限制了乡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积极性,农民在土地房产权益上无法实现正常的市场价值,导致农民不愿、也无力进城,甚至出现农民工回流的逆城市化趋势。在农村土地等要素不能满足产权属性的制度下,市场逐利性造成各种要素偏好城市,农村吸引城市资本、劳动力、公共物品流动等能力不强,造成只有农民可以进城,城市居民下乡现实困境。(五)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过大,务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增长进入瓶颈期,

  创新农民增收渠道、推进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特别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还需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一是农民收入与玉米生产关联度高。一方面玉米价格已无上涨空间,补贴比例的黄箱政策“天花板”下行压力增大。农业生产资料、人工成本和物流成本高,成本的“地板”上升,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加大生产补贴办法来增加农民收入已不可持续。二是粮食生产与税源建设不配套。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不高,在新常态下对农业支持和投入将可能萎缩,将对农民收入稳定和增长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三是部分农产品国内价格低位运行,很难实现增产增收。四是工业和城市带动作用下降。在新常态下,非农业能给农民提供的就业机会增长下降,2016年外出农民工数量增长是新世纪以来最慢的一年。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加快,转移就业意愿不强,也不能满足用工需求。(六)农村改革发展已进入深水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农业、农民还未能享有与工业、城市居民一样的制度安排,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社会治理建设滞后。村镇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历史包袱沉重,不能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国有农林牧场改革滞后,长期政企社企不分,管理经营分散,资源产业缺乏有效整合。城乡二元结构仍然造成制度性差异性,不同程度限制城乡间自由流动。农村黄赌毒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喜事大操大办,大要彩礼,一些地方娶媳妇要在城里购置楼房1套、轿车1台,还需彩礼10~20万元,给很多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甚至造成因婚返贫,家产都给了儿子,老人无房、无地,还背负大量债务。邪教思想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导致部分无所事事的村民,从事封建迷信等活动。总的来说,农业农村发展成绩不小,但问题较多,短板、弱项需要深入研究,找准症结,抓住关键和主要矛盾,不断强化投入和工作力度,多做绣花功夫,从历史的维度、战略的角度、全局高度认识和把握农业农村工作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以

  “咬住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奠定基础和保障。三、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思路建议党的“十九大”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着眼于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全面的战略性安排,也是推进“三农”的根本遵循。结合调研成绩和问题,落实“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提出如下思路建议。(一)关于发展思路。概括起来为:坚持一个总要求,推进一个统筹,突出两个支撑,把握一条主线和一个主题,构建一个体系。一个总要求: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融合发展。一个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两个支撑: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要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战略重点,巩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速推进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现代化,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规模效益型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一条主线和一个主题: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主题不动摇。一个体系: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的“三治”方针,建立党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二)关于发展目标。到2020年,在长春市和公主岭等9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及市(州)城市周边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025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035年,建设相对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面实

  现农业现代化。(三)关于主要任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重点实施以下工程。1.产业兴旺方面,围绕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组织实施12个工程。一是粮食产能巩固与提升工程。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吉林省打造成更具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绿色大粮仓。到2020年,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达到3800万亩。二是高效农业建设工程。到2020年,特色园艺产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左右,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畜禽产品加工率达到70%。三是三产融合全产业链打造工程。到2020年,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500户以上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300万户。高水平建设1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省级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0个,重点打造4条精品线路。四是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程。到2020年,分别建设全国性产地示范市场1~2个、区域性产地示范市场10~15个和田头示范市场30~40个。海外农业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公顷。五是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工程。基本实现广大农民家庭粮食生产机械化,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总动力达到3800万千瓦。六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程。到2020年,培育20个“三品一标”龙头企业,打造10个“三品一标”安全优质知名农产品品牌,新建1~2个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力争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到97%以上。七是农业科技与人才工程。到2020年,初步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培育有竞争优势的农作物新品种100个以上。八是生态农业建设工程。到2020年,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常态化、制度化运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模式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九是新型经营主体壮大工程。到2020年,全省农民合作社数量达到70000家以上,50%以上农民

  专业合作社实现规范化管理。十是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工程。构建以经营性为主体,公益性为支撑的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到2020年,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增加值比重达到3.5%。十一是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创新工程。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探索明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职能关系,有效承担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事务和村民自治事务。十二是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到2020年,培育大米、杂粮杂豆、人参、鹿茸、食用菌等知名区域公用品牌50个,企业品牌200个、产品品牌500个。2.生态宜居方面,组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坚持系统化推进,强化农村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互联互通。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现广大农村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3.乡风文明方面,组织实施乡风文明创建工程。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注重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村规民约,广泛、经常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干净人家”“道德模范”等评比表彰活动,引导人们见贤思齐、追求上进。坚持县、镇、村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报告制度,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积极发挥镇村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组织实施“打黑除恶”“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严密防范、严厉打击邪教活动。4.治理有效方面,组织实施乡村社会综合治理工程。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在“自治”上,创新村民议事形式,保障群众知情权和决策权;在“法治”上,培育村民的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在“德治”上,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村民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5.生活富裕方面,组织实施农民收入倍增工程。围绕“保、增、减、降”协同发力,

  保经营性收入、增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减粮食损耗,降生产经营成本。围绕设施农业、畜牧业、返乡创业等重点产业,挖掘降成本、促规模、扩门路的潜力,落实产业扶贫和帮扶措施。加强跟踪摸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努力确保农民收入增长势头不逆转,努力实现农民增收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目标。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推行“种养结合”帮扶、“合作社+贫困户”产业扶贫、“龙头企业+贫困户”帮扶、“庭院经济”帮扶、“棚膜经济”帮扶、“休闲农业”帮扶等模式,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

篇九:分区分类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桃源镇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分析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园规划:现代农业园区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不断拓宽园区建设的范围,打破目前形式上单一的工厂化、大棚栽培模式,把围绕农业科技在不同生产主体间能发挥作用的各种形式,以及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区域促进农民增收的各种类型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

  现代农业园规划模式上,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以产品、技术和服务为纽带,利用自身优势、有选择地介入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有效促进农产品增值,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突出体现农业科技的作用,形成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等各种形式的示范园网络。

  现代农业园一般包括设施农业产业园、农业高新技术园区、观光农园、市民农园等,从经营方式上划分,现代农业园可分为政府兴办型、教学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联营型、民间兴办型、民办官助型。现代农业园区发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典型示范作用,探索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路子,发挥了为农业服务的整体服务功能。

  现代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是生态型安全食品的生产基地;是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品种的博览园;是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现代农业园区以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品种优新、高效开放为特点,代表现代和谐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

  提高现代农业园区的高科技含量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是建设好现代农业园区

  的关键。现代农业园区自建设以来,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经济效益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如何实现现代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是经营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是一个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立足于本地资源开发和主导产业发展的需求,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配置要素和科学管理,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建立起的科技先导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现代农业园区是以农业技术创新为重点,以高科技、高转化为特征,融现代工程设施体系、高新技术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于—体,代表当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园区分类现代农业园区规划1.新农村家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定义,也是新农村发展方向。2.农村科技园区包括农业示范园、农业科技示范园、高新技术示范园、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园、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园等。3.农业旅游园区其中主要包括农业观光园区、休闲农业园、采摘农业园、生态农业园、民俗观光园、保健农业园、教育农业园等。4.农业产业化园区包括粮食生产产业化、肉类生产产业化、奶业生产产业化、温室业生产产业化等5.城市型生态农业园其是以农民为主体经营的生态庄园,在城市可称为市民生态农园。6.生态餐厅园区包括温室餐厅、体验餐厅等。7.农产品物流园区

篇十:分区分类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调研报告

  “十四五”时期是__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新征程、向

  二、建设国家高品质农产品基地围绕种好“中国粮食”、端好“中国饭碗”,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引导优势品种集群集聚,打造一批高品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鼓励发展地表水灌溉,扩大绿色、有机水稻规模,重点建设五常、方正、通河等绿色水稻基地。稳定玉米种植面积,逐步增加鲜食玉米、高油大豆、杂粮杂豆、设施蔬菜等高效作物种植面积,重点建设双城、巴彦等加工型玉米基地和巴彦、尚志、依兰等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扩大以食用菌、经济林果、北药等为特色的林下产业规模,重点建设尚志黑木耳基地、通河大果榛子基地、宾县养殖基地和五常刺五加等森林北药基地。三、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以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为核心,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种养加结合和产业链再造,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创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先导区。大力发展农业市场信息、农资供应、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资化利用、农机作业及维修、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营销等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大力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发展生态观光、都市农业、休闲渔业、农事体验、乡土风情、农耕文化展示等现代农业景观区块,打造一批集餐饮、度假、观赏和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线路。四、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贯彻

  围。积极落实“百千万”工程,狠抓产业招商,制定农业项目招商图谱。以“两头两尾”为抓手,聚焦工业、突出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谋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推进县域园区特色化、专业化提档升级,突出发展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打好寒地黑土、非转基因、绿色有机优势牌,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组织一批农产品和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与国际标准对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实施兴村强县示范行动,集中建设好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六、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统筹规划设计,科学组织施策,高质量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大力度强化公共服务补强,进一步完善乡村水、电、路、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打好环境整治硬仗。加强乡村治理,启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及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建设。实施“_+_”行动,开展农村垃圾革命、厕所革命、污水革命、能革命、菜园革命和__民居建设“_+_”行动,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坚持“尊重民意、整村推进、室内为主”,探索推广适合北方高寒地区改厕模式,科学稳妥推进农村改厕。同时,积极开展__民居建设行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大力加强农村新文化建设,培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要注重开展对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包括加强对进城农民务工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和文化培养,努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要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科学文化传播阵地,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精准施策,落实“四个不摘”,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不变,巩固现有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开展监测,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要围绕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提升,打好经营增收、就业增收、多元增收三套“组合拳”。通过种、养、加、销各环节同时发力,发展、改革、创业、就业多措并举,推动形成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综合机

推荐访问:分区分类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分区 调研报告 推进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