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框架10篇

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框架10篇

时间:2022-11-10 09:3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框架10篇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框架  通过实行审计结果公告作为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保障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国家审计在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前提下在积极参与国家治理的同时还应该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框架10篇,供大家参考。

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框架10篇

篇一: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框架

  通过实行审计结果公告作为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保障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国家审计在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前提下在积极参与国家治理的同时还应该协同社会审计cfo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共同参与国家治这就要求审计部门在审计后重视和督促各工作坚持两手抓

  审计机关作为各级政府重要的经济监督部门,长期以来都与社会各行各业保持紧密的联系,关注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继2008年提出“审计是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的重要观点之后,2011年7月,刘家义审计长又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讲话,就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的作用等问题作了精辟论述。并从国家治理的角度阐明了国家审计的新内涵、新任务。指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对完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讲话是对国家审计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引起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审计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在服务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监督制约权力,落实政府责任,推进民主法治等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首先,国家审计必须服务于国家治理,为维护法治,揭露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违纪和滥用权力的行为发挥重要作用。完善和创新国家治理的根本目的,是给人民群众提供安居乐业的社会秩序。国家审计实践国家治理的基本职能,就是通过依法查处经济领域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维护国家正常经济秩序,强化社会管理。其次,国家审计必须推动国家治理,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审计通过关注民生和资源环境保护,努力维护公民的根本利益;通过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推动落实公民在国家治理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围绕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个基本要求,加强对重点民生工程和民生资金的审计,化解各种矛盾。再次,国家审计必须积极参与国家治理,不断创新审计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作为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保障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国家审计在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前提下,在积极参与国家治理的同时,还应该协同社会审计、cfo,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共同参与国家治理。这就要求审计部门在审计后,重视和督促各方面加强审后整改工作,坚持“两手抓”。不断创新审计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提高审计工作效能和工作水平。国家审计能够协同社会审计、cfo,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共同参与国家治理,这是因为:1.维护制度威信,是国家审计、社会审计、cfo的共同信念。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思说过,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于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框架。制度是一种稀缺资源,是一种公共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力。有效的制度能降低市场中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国家审计机关作为各级政府重要的经济监督部门,长期以来都与社会各行各业保持紧密的联系,关注着经济社会制度建设的方方面面。注册会计师秉持独立、客观、公正的视角,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监督、鉴证作用,被誉为现代经济中“不拿政府工资的经济警察”。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cfo是现代公司中企业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管理者,是掌握企业重要信息和资本资源的灵魂人物。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以及cfo的风险防范与内部控制,其信念和使命,就是从不同的维度,共同坚守制度不可逾越的底线,唤醒人们内心对制度威信的敬畏!由此看出,对经济社会制度的尊崇,又成为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cfo工作的重要联结点!

  2.提高执行力度,是国家审计、社会审计、cfo的共同责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国家审计最基本的前提,也是审计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的一个重要前提。制度执行过程,最终就是国家审计人员、cpa、cfo的履职履责的过程,执行力的高低,执行情况的好坏。人,是决定性因素。它要求我们的cfo,必须突破传统的财务视野,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本领和能力;要有独到的战略制定与执行能力、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特别是有效的内部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切实发挥国家免疫系统微观防御功能。它要求国家审计部门,充分发挥免疫系统的最后防御功能,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围绕中心,强化服务;健全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标准,保证质量;创新改进审计方式方法,体现效率,提高水平;深化推进审计成果转化,督办帮建,推动整改;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素质,夯实根基,不断提高审计能力。3.完善国家治理,是国家审计、社会审计、cfo的共同追求。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关于《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讲话,其精神实质是对国家审计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是对审计作为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理论的新的诠释。完善国家治理,从审视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和企业cfo风险防范与内部这个角度,无疑有着同样的奋斗目标与追求!完善国家治理,需要国家审计围绕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通过依法查处惩治各类经济犯罪,维护国家正常经济秩序,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个基本要求,加强对重点民生工程和民生资金的审计,化解各种矛盾,强化社会管理。

篇二: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框架

  审计园地2012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审计职能定位分析

  转型时期,完善国家治理是实现国家战略意图、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的新变迁,引致国家治理的新诉求。在完善国家治理新形势下,国家审计应有效防范经济社会运行风险,积极健全经济社会运行机制,推动实现国家良性治理,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一、国家治理内涵国家治理是通过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确保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人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国家治理的根本意图是通过不断改良或改革现有国家系统,提高人类社会系统运行的有效性,以此保障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实现长治久安。治理既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过程,是一种改良的过程。由此,治理活动包括过程性治理和结果性治理两个层次的内容:规则修正的过程性治理,强调效率的提升;目标导向的结果性治理,强调效果的改善。以规则的修正为手段,治理达到结果的改良。以绩效为目标,治理不断完善规则、机制等制度,提升过程的效率。过程性治理与结果性治理共同构成治理系统,推动着人类进程的发展。所以,国家治理既是“国家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的过程,又要达到“确保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人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的结果。一方

  —1—

  审计园地2012

  面,国家需要不断完善运行机制,提高运行效率;另一方面,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现实修正国家目标,提高国家治理的期望值,改善国家机器运行效果,形成不断完善的良性运行机制。国家治理是人类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按治理内容划分,国家治理包括五个子系统。(1)经济治理。经济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的首要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石。市场机制、市场规则、市场伦理构成当代经济治理的基本要素,经济治理的目的是通过保障和改善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有效性,主要途径是构建公平有效的市场规则,重塑经济伦理,推动实现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相统一。(2)政治治理。政治治理是国家治理得以实现的第二个前提条件,是实施其他治理的重要媒介,主要方式是提高政治参与度和透明度,改进政府运行机制,改善政府绩效。(3)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通过重塑社会自组织系统,构建社会和谐,包括推动社会公正、规范社会秩序、引导社会组织等内容。(4)人文治理。人类的异质性是文化多样性的根本来源,也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人文治理包括保护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融合,重塑文明底蕴,塑造公平、友善、公正、平等的社会价值观等内容。(5)环境治理。环境治理是维护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基本保障,包括节约资源、遏制污染、维护生态多样性等内容。这五项治理内容构成国家治理的整体框架,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二、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关系人类改善自身治理环境的需要,推动了国家治理的产生和发

  —2—

  审计园地2012

  展,国家治理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国家治理的目标和方式决定了国家审计的定位。国家审计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遵循自身的规律不断演进,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监督、问责、评估等建设性作用。在新形势下,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一)国家审计是重要的监督制衡系统。国家审计是重要的监督制衡系统。按权力职责划分,国家治理系统包括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三者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衡的有机体。国家审计是重要的监督问责系统,服务于决策和执行系统,形成国家治理的监督约束机制。通过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金融机构和企业等的财务收支的监督,国家审计推动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不断提高国家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国家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国家审计接受有关部门委托,对党政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提高国家执行系统的有效性。(二)国家治理规定了国家审计的主要内容。家治理规定了国家审计的主要内容。国家治理的本质内涵就是通过利用民众和社会让渡的部分权力,以保障国家机器的良性运行为依托,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政府、民众、社会组织之间的有机系统。为更好地行使民众转交给政府的部分权力,政府不仅需要监督国家系统的运行,问责与国家系统有关的低效、违法活动,并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也需要及时评估国家总体变化情况,为完善国家运行机制提出可操作性建议。以国家资产、政府活动以及与之相关人员行为等为对象,国家

  —3—

  审计园地2012

  治理推动健全国家制度,提高人类社会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围绕上述对象,国家审计加强对财政资金、国家资产、政府活动、党政领导干部等内容的监督,不仅履行监督、问责的职责,也承担着建言献策、咨询评估等职能,从而成为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国家审计是维护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积极实践者,是政府监督问责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评审结合的权威机构,可有效提高国家系统效力。(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完善国家治理需要改善国家审计工作,提高国家审计效力,这是改善人类社会系统运行有效性的内在要求。国家经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民生产生活的不断发展,要求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完善国家治理,这是国家审计工作不断推进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国家审计又反作用于国家治理,对国家治理产生新的要求。作为国家治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自身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革,并引致国家治理系统发生渐进性或实质性变革。国家审计应持续监督和评估国家系统运行的现状,并提出国家系统新构架,这是全面评估国家治理状况、全面思考国家治理范围的重要方式,有助于重构国家治理框架。三、国家治理视角下国家审计职能定位转型时期,完善国家治理是实现国家战略意图、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深入揭示体制、机制和制度性问题,推动深化改革,国家审计以独立性为灵魂,深层次分析问题,并提出改革体

  —4—

  审计园地2012

  制、健全法制、完善制度、防范风险的建议,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一)经济治理层面国家审计的职责。经济治理层面国家审计的职责。今后一段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将深入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难题,如结构不合理、区域不协调、市场体制不完善等。改善经济治理要求国家审计在以下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审查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自主创新等政策的有效性,推动科学发展;分析反垄断机制的有效性,保障公平、有效竞争;审查国家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推动分税制、转移支付制度、省以下财政体制、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等改革,监督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推动完善预算体制,化解财政风险;审查金融政策有效性,监督国家控股的大型金融机构情况,跟踪金融创新,健全金融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完善市场竞争规则,改进市场机制,提高市场效率;关注国家资产配置和利用情况,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大对经济运行中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的揭示和反映力度,维护经济安全,提高社会总资源运行效率。(二)政治治理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责。政治治理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责。当前政府运行效率不高,舞弊行为大量存在,国家仍处于腐败高发期,这反映了国家机器运行存在一定的弊病,构成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隐患。强化政府责任、提高执政水平,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政治治理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责包括以下内容: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作为等情况的审查力度,完

  —5—

  审计园地2012

  善经济责任审计;查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反腐倡廉,保障政治安全;分析国家职能分工体系,推进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提高政治透明度,建设责任型政府;大力开展绩效审计,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推行行政问责制,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和纠错改正制度,构建有效的国家管理制度,完善政府管理体制,提高政治机制效率。(三)社会治理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责。社会治理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责。加强社会治理,是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国家审计应加强对社会领域的监督,以促进惠民政策的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保障民生安全。社会治理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责主要表现为:审查国家公共服务政策的有效性,推动健全中央与地方合理分工、有机结合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审查国家就业优先政策的有效性,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审查国家收入分配政策的有效性,推动工资制度改革,健全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相协调的分配制度;审查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有效性,健全公平、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审查国家医疗卫生政策的有效性,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卫生安全;审查国家住房政策的有效性,监督国家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落实情况,审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审查国家人口政策的有效性,监督计划生育、妇女、儿童、人口老龄化、残疾人等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时评估国家社会管理政策,加强对社会组织监管,分析国家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情况,跟踪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情况,监督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公共安全。

  —6—

  审计园地2012

  (四)人文治理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责。人文治理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责。人文关怀,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人文治理构成国家持续发展、人类不断进步的永恒动力。人文治理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责主要包括:审查国家科技政策的有效性,监督国家科技资源的利用情况,合理配置国家科技资源,推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审查国家教育政策的有效性,监督国家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教育公平和现代化;审查国家人才政策的有效性,健全人才管理体制,推动人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合理配置;审查国家文化政策的有效性,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评估国家文化环境,重塑人文道德底线。(五)环境治理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责。环境治理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浪费严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环境治理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责包括:审查国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的有效性,监督节能降耗、水资源节约、土地集约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政策的落实情况,审查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和资源环境产权交易机制的有效性,推动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监督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审查国家生态保护与修复政策的有效性,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监督问责保障;审查国家生态保护区政策的落实情况,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改进生态保护、加强资源节约提供可操作性建议。(六)国际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责。国际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责。

  —7—

  审计园地2012

  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有效防范风险,以开放促发展,国家审计还具有国际性特征。国际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责包括:定期审查对外政策的有效性,积极关注外资在国内投资的相关情况,积极审查不同行业外资的集中程度,保障国家安全、国防安全;关注境外资产和投资的效益和安全情况,监督国有资产境外投资的相关情况,及时评估周边国际环境,关注与中国有切身利害关系的重要国际事件的进展;认真履行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和亚洲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的相关职责,积极开展境外审计,推动全球治理和区域合作。四、完善国家审计职责的政策建议现阶段,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深刻把握国家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围绕完善国家治理、提高国家运行效率,推动加强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监督和问责的建设性作用,要求进一步完善国家审计职责,强化问责机制,推动国家制度建设。(一)强化监督职责,建立覆盖全部国家活动的审计监督框强化监督职责,架。国家审计应以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职业操守能力为核心,强化监督能力,建设全范围、全天候、全过程的国家监督框架,为国家廉政制度建设建言献策。首先,加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职业胜任能力建设。重新梳理审计职责分工,健全明晰的职权分工体系,完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实现审计计划、实施方案设

  —8—

  审计园地2012

  计、执行、审理、整改等职责有效分离。其次,创新审计监督的方式方法,制定审计公开的相关规范,依托信息技术构建跟踪审计监督新框架,监督重要资金和政府活动,追踪异常活动。最后,明确审计监督国家系统的范围,全面监控政府大额资金配置情况,及时评估重要政府活动的影响,有效监督的与国家活动相关的党政领导干部及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行为,提升审计在国家监督控制系统中的地位。(二)提升问责机制地位,增强审计效力。提升问责机制地位,增强审计效力。问责是改善国家审计效力的重要手段,构建国家问责制度成为改善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首先,中央政府应建立有效的问责制度框架,提高问责制度的公开性、透明度、权威性,推动国家层面问责机制建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成立专门的问责委员会,完善人大的问责制度。建立由中纪委、审计署、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组成的中央问责办公室,对责任的界定、问责范围、问责对象、问责方式等内容进行制度安排,推动建设责任政府。其次,加强对大案要案线索的追踪,提高对重要领域、重要事件、重要项目、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等重大事项的分析辨别能力,监督重要政府活动的异常情况。最后,配合国家审计准则的实施,提升审计整改的权威性和执行力,推动建立“一把手”负责制或上级领导制的审计整改办公室,改善审计问责绩效,提高政府活动的效率。(三)推动国家制度建设,提高政府运行的有效性。推动国家制度建设,提高政府运行的有效性。

  —9—

  审计园地2012

  首先,积极推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有限度开展现代政府职能定位评估,围绕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等现代政府体制的要求,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有效梳理决策、执行、监督之间的关系。其次,探索政府治理框架,推动各级政府、各部门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框架,构建全范围、全天候监督系统。最后,及时评估国家决策、执行、监督各系统及国家运行流程的整体有效性。积极参与国家重大事项的决策,及时评估政府决策流程,监督政府决策系统的有效性。建立针对政府执行系统的评估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刘家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

  次理事论坛上的讲话,2011,7,8[2]徐湘林中国的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历史比较的视角

  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3]俞可平国家治理评估:中国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1[4]韩乃志王鸿推进审计公开透明,有效服务国家治理审计研究简报,2011,7,21[5]审计署审计科研所编审计署2010年度优秀审计论文和研究报告评选获奖文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4[6]刘家义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开创

  —10—

  审计园地2012

  神经科学发展新局面审计署机关2011年度集中培训讲话,2011,8,15

  作者:审计署审计科研所李厚喜

  —11—

  审计园地2012

  主题词:审计职能定位分析报:署领导。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审计厅(局)及科研所,南京审计学院,署机关各单位,各特派员办事处,各派出审计局。发:本所所领导、各处,存档。编辑:罗伟芳共印200份签发:崔振龙

  —12—

篇三: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框架

  试析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对完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刘家义这一重要论断,是关于“审计是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的重要观点之后,对国家审计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业已引起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那么,在国家治理框架内,如何赋予国家审计新的定义和内涵?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框架中如何更为科学地做好角色定位?这既是审计理论界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也是审计实务界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框架内的定义和内涵1.关于国家治理的定义及其内涵所谓国家治理,通常是指政治学领域的治理概念。华东师范大学陈春常博士指出,“国家治理是自有阶级社会以来最重要的政治现象之一。国家治理的本质在于通过其属性及职能的发挥,协调和缓解社会冲突与矛盾,以维持特定的秩序。阶级性和社会性是国家治理的根本属性,在阶级社会,主要体现为阶级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治理既强调其阶级性也突出其社会性,社会性主要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职能的发挥来实现治理”。徐州师范大学沈寨博士认为,作为与“统治”相对的治理概念,是更高层次的社会管理形式。从统治走向治理,是民主

  1

  与法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家管理的理性选择。统治与治理的区别在于:首先,统治的权威来自政府,通过发号施令制定和实施政策,而治理并不仅仅依靠政府的权威和制裁。其次,统治的主体是社会的公共机构,而治理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再次,统治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其权力运行方向总是自上而下的;而治理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它的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国家治理就是通过配置和运作国家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确保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人民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郭小聪赋予“国家治理”更加严谨和详实的定义。郭小聪认为,国家治理是指主权国家的执政者及其国家机关(包括行政、立法和司法等机关)为了实现社会发展目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体制设置,协同经济组织、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社会一起,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推动经济和社会其他领域发展的过程。它是多层管理主体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处理社会冲突、协调不同利益的一系列制度、体制、规则、程序和方式的总和。

  综上所述,国家治理具有以下基本内涵:一是属于政治学领域的概念,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国家统治的必然选择和

  2

  转型升级;二是既体现国家统治的阶级性,也体现公共治理的社会性;三是既体现国家执政机关治理的强制性,更体现国家执政机关与公民社会治理的协同性,治理产生的互惠共生的正和博弈关系,代替了统治产生的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关系;四是注重引进现代企业治理的相互牵制与相互制衡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模式,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五是一系列治理体制设置和制度安排的总和,需要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和制度来实施。因此,相对于“国家统治”所指的国家执政机关单一主体单一向度的统治管理来讲,国家治理是以国家执政机关为主体、公民社会共同参与的通过一系列体制设置和制度安排的对经济社会公共事务的多元化多向度的协同治理。

  2.国家审计的定义演变以及在国家治理框架内新的内涵审计是基于委托经济责任产生而产生的。国家审计是伴随阶级社会产生而产生的,是国家实施统治和治理的产物。新中国审计制度建立以来,理论界对审计定义进行了多次研究,不断赋予和拓展了审计定义新的内涵。1989年4月,中国审计学会在贵州安顺召开审计基本理论研究会,第一次对审计进行了定义,即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加强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1995年10月,由审计署办公厅、中国审计学会、审计科研所

  3

  和中国审计出版社四家单位在山东省青岛市发起召开第二次审计定义研讨会,提出了简明的审计定义,即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1997年《审计法实施条例》从法规条文上确定了审计定义,即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2010修订后条例将“会计报表”更改为“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这两次审计定义研究,对审计性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监督职能上,同时也涉及帮促服务要求。

  2004年,现任国家政协副主席、时任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中央财经大学法律系主办的“中国财经法律论坛”演讲时首次提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工具,要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3月,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上阐述了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重要观点,指出审计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把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功能作为审计工作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把审计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把推进民主法治、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2011年7月,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

  4

  提出,“在国家治理中,国家审计实质上是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后两任审计长的多次重要论述,逐步将审计提升到国家治理的工具、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和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高度,无疑将审计的性质和内涵从简单的监督、服务发展到预防、揭示、抵御、清除等多个层面,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国家审计的地位,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的作用。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国家治理的内涵赋予国家审计,国家审计应当体现国家从统治到治理转型的全新内涵。一要实现国家审计的转型升级,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牢牢把握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将绩效审计、资源环境审计、信息化审计、数字化审计作为突破口,实现国家审计工作创新发展,为实现国家良治提供更好的审计服务。二要体现国家审计的社会性,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度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发扬光大无锡“参与式审计”模式,审计事务广泛向公众敞开,审计项目请市民“点菜”,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开,实现国家审计与公众治理的互动共赢。三要加强国家审计的柔性监督和行政指导,国家审计不仅要依法审计、依法处理,而且要帮助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和体制,加强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以促进提高国家对经济社会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运行的

  5

  预防和抵御功能。四是加快国家审计体制改革,逐步清除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和缺陷,切实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免疫系统”功能。根据国家治理赋予国家审计的全新内涵,国家审计可以理解为审计机关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下,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保障国家安全的独立性经济监督和服务活动。二、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及其角色定位

  只有弄清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准确界定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框架内的角色定位,从而科学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框架内应有的治理作用。本文从两者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入手,辨析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深化认识国家审计的本质、职能职责、角色定位和应有作用。

  1.把握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起源的一致性,深化认识国家审计的本质特征

  国家治理是随着国家产生、基于委托和代理关系产生的。国家产生以后,国家的执政者受国家所有者的委托进行国家治理,成为国家所有者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代理人”。国家的所有者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需要实施国家治理,并通过授权

  6

  国家执政者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职能的发挥,协调和缓解社会冲突与矛盾,维护特定的社会秩序。国家统治是国家治理的初级形式,国家治理是国家统治的高级形式和艺术手段。同样,国家审计也是基于委托关系和代理关系产生的。我国会计审计学家杨时展教授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国家的所有者将国家治理的责任委托给国家的执政者后,为了保证和促进国家治理的经济责任的充分履行,需要建立一种强化国家执政者受托经济责任的监督机制,这就促使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审计是国家所有者监督国家执政者受托经济责任的代理人。在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国王或皇帝是国家审计的委托者,国家审计监督国家执政者受托的经济责任;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纳税人和公众是国家审计的委托者,国家审计监督国家执政者受托的经济责任,并在公众产生绩效审计需求后,扩大到监督国家执政者受托的相应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起源,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是同根同源的。只是,当国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国家的所有者及其国家治理结构发生了变革,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受托和代理关系显得更为复杂,但这不影响得出两者起源一致的结论。把握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起源的一致性,对国家审计机关在新时期新阶段国家治理的框架内更好发挥国家审计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助于认清国家审计的本

  7

  质特征,即监督国家执政者受托履行的经济责任,评价国家执政者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有效性,促进国家执政者时刻不忘受托的经济责任。二是有助于坚持依法独立审计,真实披露和全面揭示审计发现的问题,并依法稳妥并坚定地推进审计结果公开工作,落实社会公众对国家审计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解决国家所有者与国家执政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加国家治理工作的透明度,达到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目的。

  2.把握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认识国家审计的目标任务

  正如刘家义审计长所指出的,“在国家治理中,国家审计实质上是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系统中内生的监督控制系统之一,通过依法用权力制约权力,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决策系统,对国家治理的执行系统实施监督和约束。”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制度安排,审计在监督范围和监督关系上不同于其他经济监督,审计监督是具有独立性的更高层次的综合监督,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国家治理中居于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国家治理内生的、不可或缺的组织细胞。当今世界,国家审计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必然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运行的重要措施,是推进民主与法治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力工具,是强化公共受托

  8

  责任的监督机制,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锐利武器,是提高财政公共资金使用效益的积极推手,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的重要保障。

  把握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国家审计机关在国家治理的框架内认识和履行国家审计职能职责,紧密围绕国家治理的目标和标准开展国家审计工作。结合具体国情,我国当今国家治理的目标主要是构建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高效政府、廉洁政府和透明政府。广泛认可的良好国家治理的标准主要体现为: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对外维护主权,对内维持政局稳定;有效制约权力运行,建立问责机制,遏制权力腐败;有效维护法律和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促进科学发展,摆脱贫困和增进福利。与此相对应,把握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要着力把握和着重加强以下三个环节的审计工作:一要将审计目标关注点放在国家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安全、民生安全、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上;二要将审计工作着力点放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大案要案审计、宏观政策和预算执行审计、政府投资审计、民生审计、绩效审计、资源环境审计上;三要将审计治理提升点放在审计结果公开、满足公众审计知情权、促进加强改进管理、帮助健全完善制度、促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上,努力发挥好国家审计揭示、纠正、清除和抵御、预防的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促

  9

  进实现国家的良好治理和健康发展、科学发展。3.把握国家治理的发展进程决定国家审计的发展进程,深化

  认识国家审计服从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必要性刘家义审计长指出,“从深层次原因看,国家审计的产生和

  发展缘于国家治理,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审计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遵循自身的内在规律不断演进,其目标、任务、重点和方式,都随着国家治理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方式的转变而转变,始终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是说,国家治理的发展进程决定国家审计的发展进程,国家审计不可能超越国家治理的发展进程而先行发展。国家治理始终对国家审计起主导作用,特别是国家治理发展的阶段性和所处的地域性,直接或间接影响国家审计发挥作用的大小。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是主与从、决定与隶属、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作为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审计,必定要在国家治理的框架内开展工作,必然随着国家治理的发展变革而不断赋予审计工作新内涵、新目标、新任务、新重点、新方式,必然受到同一时期国家治理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治理重点和治理模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当国家治理的环境发生变化后,国家审计必须而且必然主动适应;当国家治理的着力点发生变化后,国家审计必须而且必然主动跟进;当国家治理对审计的需求发生变化后,国家审计必然需要主动调整、适时加压;等等。

  10

  把握“国家治理的发展进程决定国家审计的发展进程、国家治理对国家审计起主导作用”的两者关系,有助于深化认识国家审计服从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必要性;特别是在我国行政型审计体制环境和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机遇期,有助于统一审计机关全体人员审计工作指导思想,增强国家审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解决好“为谁审计、怎样审计”的问题。第一,适应我国具体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在现行行政型审计体制下主动顺应、奋发有为。不可否认,多数欧美国家实行的立法型、司法型审计体制相对合理有效,而我国行政型审计体制存在一些缺陷和矛盾。但是我国现行审计制度的建立,是符合当时新旧体制转轨时期政治经济环境特点的,是由国家根本大法《宪法》郑重确定的,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现行审计制度从法律法规的角度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总体上讲,现行审计制度是适应现阶段国家治理需求的,为经济社会发展也发挥了应有的“免疫系统”作用。因此,国家审计应当主动顺应、积极适应现行行政型审计体制,认真做好法定职能职责内的审计工作。第二,顺应新时期国家治理的新要求,开拓创新国家审计工作,通过国家审计工作的转型升级,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向、建设法治责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审计服务。当前,国家审计应当在绩效审计、资源环境审计、数字化审计等方面加快创新突破。通过普及推广绩效审计,促进提高财政公共资金使

  11

  用绩效;试行探索资源环境审计,推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审计科学技术含量;加大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开力度,推进政府部门预算公开工作等。

  4.把握国家审计对完善国家治理具有反作用,深化认识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分析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一方面,国家治理的发展进程决定国家审计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国家审计对完善国家治理具有反作用。国家政协副主席、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指出,“国家审计是民主与法制的产物,促进民主与法制是国家审计的不懈追求”。刘家义审计长强调,“当今世界,无论各个国家国体和政体如何不同,国家审计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在不断完善国家治理,进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一,通过坚持依法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开,促进政府部门依法理财和依法行政,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保障国家各项治理措施落到实处,推动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其二,通过狠抓审计发现问题的纠正整改,促进改进和加强经济社会管理,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绩效,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三,通过开展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原因分析,深入揭示国家治理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充分发挥审计意见和建议的建设性作用,持续推动国家治理深化改革。

  12

  把握国家审计对完善国家治理具有反作用,有助于深化认识国家审计对完善国家治理具有建设性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国家审计应当及时总结经验、寻找差距,调整和校正发展路径,通过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审计监督的服务层次和水平,积极发挥审计工作的建设性作用,推动国家治理的改革与发展。首先,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努力培养战略的、辩证的、开放的和创新的审计思维,科学谋划审计工作发展的新思想、新思路,准确界定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框架内的角色定位,不断调整和校正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努力方向。其次,进一步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当前国家治理服务科学发展、促进改善民生、推进法治建设、推动深化改革、促进反腐倡廉的任务要求,努力在更宽领域、更广范围、更高层面上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作为。第三,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适时修改不适应审计作用发挥的审计法律法规,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的审计法律法规规章体系,适时推进国家审计机制与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和开放度,充分发挥在国家治理框架内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免疫系统”的积极作用。

  13

篇四: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框架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

  来源:时间:2011-8-914:09:07作者:阅读365次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的讲话

  刘家义(2011年7月8日);各位理事、各位代表:下午好!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审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大家对中国审计学会发展的帮助和指导,感谢大家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研究所贡献的智慧和力量!三年来,中国审计学会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紧围绕审计中心工作,及时总结审计工作的新实践以及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入研究审计的本质和规律,为审计实践提供了及时和有效的指导。与此同时,学会各项制度建设也在不断加强和完善,学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有很大提升,为学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做好“十二五”期间的审计工作,更好地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需要不断总结和深化国家审计实践,不断丰富和创新国家审计理论。借此机会,我想就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问题与大家作些探讨。

  一、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告诉我们,国家职能“既包含一切社会的性质所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含由各种特殊的因政府与人民大众互相对立而起的职能”。要有效实现国家职能,防止国家权力被滥用或被异化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就必须以公开性为原则,建立起有效的权力配置和监督制约机制,使各项权力处于一种相互制衡状态。国家治理就是通过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确保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人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审计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和制约,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推动实现国家良好治理。

  人民通过法律,把权力、责任赋予和委托给人民意志的代表——国家,国家再用法律形式把这些权力和责任分解给代表国家在某个方面行使权力、履行责任的公共权力机关。其中,对公共资源、公共财政、公有资产等的配置、管理、使用的权力和责任,赋予和委托给了某些公共权力机构及其权力人。对于这些权力行使得如何、责任履行得如何,国家又通过法律授权由专门的机关对其进行监督,这个专门机关进行的监督就是国家审计。所以,在国家治

  理中,审计实质上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织部分。

  (一)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国家审计始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们有两种认识,一是认为审计产生于会计又监督会计,从单一或狭隘的技术层面看,这是对的;二是认为审计是民主法治的产物和推动民主法治的工具,从现代国家审计的单项功能看,也是完全正确的。但从审计产生、发展的深层动因看,两种认识又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例如对于资源环境审计、绩效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等,又如何能看作是审计或监督会计呢?在中国古代西周,在西方封建君主制时期,谈不上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和法治,但是却都有审计!所以,从深层次原因看,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源于国家治理,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审计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遵循自身的内在规律不断演进,其目标、任务、重点和方式,都随着国家治理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方式的转变而转变,始终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古代国家审计的最高目标是维护皇权,强化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保证中央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律令畅通。西周设置宰夫“掌治朝之法”,其考核、监督百官的职能已十分明确。之后审计与对官吏治绩的考核,与行政监察之间的结合日益紧密,明清时期形成了融监察、审计于一体的比较严密的监督体系。欧美各国的国家审计也殊途同归:尽管在体制上各有特色,但都通过独立、主动地行使监督职权,在促进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民众福利不断改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将国家审计写入了宪法,确立了其在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中的宪法地位。

  中外审计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国家审计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步明确了通过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实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目标,从而清晰地确立了其在国家治理中的定位。保障国家安全和实现社会稳定,要求国家审计关注国家安全问题;维持国家内部秩序和实现依法治理,要求国家审计履行用权力制约权力、维护法律秩序尊严的神圣职责;实现国家和社会科学发展,要求国家审计不断地为国家治理的完善和改进发挥建设性作用;国家治理的顺利运转和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要求国家审计为公民参政议政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并督促政府明确责任、落实责任。中国审计署上述观点得到了世界审计组织的广泛认可和赞同,而且体现在《世界审计组织战略规划(2011—2016)》中,明确要求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在坚定反腐、加强问责、促进透明、强化良治方面不断努力,以展示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从政治制度设计看,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系统中的监督控制系统。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需要不同的机构分别担负起决策、执行和监督控制的职责,从而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控制系统。其中决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围绕国家治理目标进行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制定可行性方案并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确认决策事项和决策目标,对方案进行选优和决断,对整个决策过程进行协调和控制,并形成最终决策。

  执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准确无误地执行决策,实现决策的目标和任务。监督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监督执行系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并将对决策执行情况的评估反馈给决策系统,推动决策系统及时修正决策,同时根据决策执行情况实施奖惩措施,进行区别激励。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系统中内生的监督控制系统之一,通过依法用权力制约权力,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决策系统,对国家治理的执行系统实施监督和约束。

  哈罗德·孔茨认为,控制就是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完成情况并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依据我国宪法和审计法的规定,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对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财务收支的监督,促进政府各项重大决策贯彻落实,并服务于各级人大对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监督。同时,审计机关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充分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引导和调动公众对政府部门和有关市场主体实施有效的社会监督。在我国现行制度下,国家审计机关还直接为执政党服务,接受有关部门委托,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其守法守纪守规尽责。

  (三)从审计运行机制来看,国家审计有效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对改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各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国家治理的目标、模式、手段和方法不同,但是实现良好的治理,即实现善治或者善政,是各个国家的共同追求。一般来说,善治包括合法、法治、透明、责任、回应、有效、参与、稳定、廉洁和公正等特征,将这些特征归纳起来,广泛认可的良好国家治理的主要标准:一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对外维护主权和对内维持政局稳定;二是有效制约权力运行和建立问责机制,遏制权力腐败;三是有效维护法律和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四是促进科学发展、摆脱贫困和增进福利。无论国家治理模式和最高审计机关的隶属关系如何,国家审计通过有效制约权力,充分发挥“免疫系统”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在维护民主法治,保障国家安全,推动责任、透明、法治、廉洁、公平和正义等原则和理念的落实,进而在改善国家治理、实现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随着审计的发展进程,国家审计介入国家治理的范围不断扩大,产生的作用也日益明显。现代各国国家审计的实践,其视野早已超越了财政财务收支的范围,而是以查核相关资料为主要手段,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为主要内容,以审计查实的数据和事实为依据,顺延着财政财务收支的线索,将重点放在对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状况进行独立的监督和评估上,放在公共权力机构行使权力的效率、效果和效益上,放在有关机构和个人履行职责的守法守纪守规尽责上,其目的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科学发展和人民利益。这些年来,我国审计机关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依法对相关财政财务收支开展审计监督,审计关注的内容从财政财务收支逐步扩展到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的各项经济社会管理活动,涉及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完善问题,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问题,重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问题,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以及影响经济社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国家审计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始终立足建设性、坚持批判性,立足服务、坚持监督,立足宏观全面、坚持微观查处,立足主动性、坚持适应性,立足开放性、坚持独立性。这些既是审计理

  念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审计在实践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特征。(四)从增强治理绩效来看,国家审计通过发现并促进问题整改,保障各项治理措施落到实处。按照“全面审

  计、突出重点”的要求,国家审计机关对党和政府各项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主动进行监督,不断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及各项民生专项资金的审计,不断加强对土地矿产等各项国有资源和环境生态保护情况的审计,不断加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及时发现和反映各项政策措施贯彻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严格依法进行纠正和处理,强化问责和责任追究机制,排除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各种利益干扰,促进政策措施得到贯彻落实。

  同时,国家审计通过深入揭示体制、机制和制度性问题,推动进一步深化改革。渐进性的改革总体思路,意味着现行经济社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相关制度必须不断与时俱进地改革完善。国家审计以其独立超然的地位,没有既得利益的羁绊,在审计查出各类问题的基础上,开展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局、从苗头到趋势、从微观到宏观的深层次分析,并提出改革体制、健全法制、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防范风险的建议,促进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绩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累积的结果,必将推进经济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当前,实现国家良好治理、维护国家安全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要求和愿望。国家审计作为依法用权力制约权力的控制方式、控制行为和控制制度的集合,具备预防、揭示和抵御等功能,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内生的“免疫系统”。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待国家审计,就为进一步深化对国家审计本质特征的认识、准确把握国家审计发展规律和推动国家审计科学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和平台。

  二、国家审计对完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实现国家的良治是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无论各个国家国体和政体如何不同,国家审计都是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在不断完善国家治理,进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国家审计是监督制约权力运行的重要措施。权力的配置与制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设计的基本要素,也是确立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则。一个国家要实现对各项公共事务的有效控制、管理和服务,首先应做到的就是用权力制约权力,防止滥用权力现象的发生。当权力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制约时,国家也就没有了应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道德体系和法律依据,国家政权也必将走向灭亡。国家审计作为国家以宪法或者法律形式明确的权力,通过执行法定的监督、揭示和评价等职能,将政府机构和官员的权力约束在人民对其授权的范围之内,并将政府机构和官员履行受托责任的程度和水平公开披露,接受人民的监督,让权力在监督下运行,让权力与责任相匹配。如,英国议会于1866年以法案形式明确,政府的一切收支应

  由代表议会、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主计审计长实施审查,主计审计长由英王任命,但只有经过议会两院的一致同意,才能令其辞退。美国在2003年6月发布政府审计准则时称,公共资源使用的责任观念是国家管理程序的关键,是健康民主制度最基本的要素。

  多年以来,中国国家审计围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加强对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权力行使情况的审计监督,尤其是加大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为监督和考核各级政府官员提供了重要依据,监督手段也更加有效。十几年来,共对43万多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使一大批正确履行经济责任、工作实绩突出的领导干部,在审计后得到肯定、表扬和提拔使用;一些被诬告的领导干部,通过审计使问题得到了澄清;也有一批领导干部因审计结果认定未能正确行使权力而依法受到免职、降职等处理。

  (二)国家审计是推进民主法治的重要途径。民主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其字面意思是“人民的统治”。在现代宪政理论中,民主是指政治事务中最基本的权利应属于人民,从民主的发展史来看,民主理念要在国家治理中得到实现,离不开法治。法治也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观念。西方历史上的法治观念源于梭伦变法,至亚里斯多德时已经基本理论化,其核心是以“法的统治”为特征的国家治理方式。有学者指出,法治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民主创造可操作的、稳定的运行和发展空间,把民主容易偏向激情的特性引导到理性的轨道;民主为法治注入新的内容和动力,使法治为保护人权、自由和促进人的幸福生活服务。所以,民主与法治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国家治理在政治制度上的优化选择,并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得到统一。在现代社会中,政府接受人民的委托进行国家治理,而国家审计的制度安排则是为了确保政府有效履行这种公共受托责任。现代国家审计适应民主政治的要求,紧跟政府责任的深化而不断拓展审计领域,深化监督内容,将审计内容由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逐步扩展到政府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再扩展到国家治理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公平性等,以审计成果来满足人民群众对政府履行职权、承担责任的监督要求,揭露严重破坏法律和秩序尊严的行为,并促使破坏者受到严厉的惩罚。例如,美国审计署认为政府责任是国家治理的关键,目前其大部分工作是项目评估和政策分析,不仅关注联邦资金是否适当使用,而且注重评价联邦项目和政策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以满足社会监督的需要。几十年来,我国审计机关坚持依法审计,通过揭示和反映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问题,维护和推动完善民主法治,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不断推动审计法制建设。1994年审计法正式颁布,并陆续颁布了38个审计规范以及20多个审计准则;2006年审计法修订后,国务院修订了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办、国办下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审计署制发了国家审计准则,审计法规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以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为核心内容、以审计准则为工作标准的法律规范体系,不仅实现了审计工作有法可依,也丰富完善了社会主义国家法规制度体系,推动了依法治国方略实施。二是促进政府部

  门依法理财、依法行政。近年来,审计重点逐步从预算资金的收入环节,向规范支出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方面拓展,逐步实现了从简单的查错纠弊向促进规范预算行为、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服务的转变,有效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三是健全审计结果公告和信息发布制度。着眼于深化党务政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依法公开审计结果、审计计划的同时,组织媒体对重大审计项目进行跟踪报道,及时公开审计过程和进展情况,为社会公众了解政府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监督政府部门财政收支活动提供了重要渠道。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制定关于审计信息公开的制度1300多项,向社会发布审计结果公告1.8万多篇。

  (三)国家审计是加强反腐倡廉的有力工具。腐败就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意味着公共权力的异化,是国家治理中最严重的威胁之一。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是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免疫系统”必须发挥的作用,是由国家审计的内生性所决定的,它不以审计人员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某个时段、某个国家审计机关的特殊任务,是所有国家审计机关都不能回避的重要职责。其原因很多,但主要的不外乎三条:一是大多数腐败和舞弊,最终都要落到钱上,而审计工作始终紧盯国家财富,最有条件发现国家财富被直接侵吞或间接侵占;二是国家审计具有独立性,与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对象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和利害关系,能够客观公正而又敏锐地揭示问题;三是国家审计是经常性的监督制度,覆盖所有财政资金和政府机构,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揭露大案要案线索。世界各国最高审计机关非常重视发挥审计在反腐倡廉方面的作用。如美国审计署曾针对时任副总统切尼的舞弊嫌疑展开专项审计,揭露了美国政府高官和企业相互勾结的真相;欧盟审计院和英国审计署都对议员虚报费用、骗取补贴等腐败行为予以彻查;法国媒体高度关注法国审计法院披露的总统府开支合规性问题;韩国监查院则始终高度关注高官的舞弊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国家审计始终把查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作为重要职责,切实突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分配和使用,工程建设中的预决算、招投标和物资采购,土地出让和置换,国有资源、矿产资源开采和受让,金融机构的贷款发放、票据贴现和保险理赔,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资产处置和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等方面的审计监督,并与公安、检察、监察等有关部门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加强与这些部门的沟通配合,使发现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十多年来,全国审计机关向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移送案件3.8万多件。这些案件的查处和公开曝光,为国家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有力地推动了反腐倡廉建设。(四)国家审计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维护国家安全,始终是国家治理的首要任务,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几乎所有部门的共同职责。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成立之日起,就依法独立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密切关注国家安全,并为之做出特有贡献。首先,国家审计能够为国家治理提供及时、客观、可靠的信息,从而为评估国家实力、维护国家安全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这次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就是很好的事例。其次,国家审计注重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和

  风险,能够敏锐地感知风险、发现影响国家安全的问题。国家审计在这个方面的独特作用有目共睹。第三,国家审计的独立性,保障其能够如实揭露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促进整改,不断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维护和改善经济社会秩序,最大程度地维护国家安全。

  长期以来,美国审计署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2000年以来,美国审计署关于国土安全、国际事务和国防类的审计报告共有1013份,占同期审计报告总量28%。2010年,中国审计署发布新的国家审计准则,进一步明确了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审计的目标。新准则第六条明确指出,“审计机关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通过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新准则对国家审计目标的诠释源于审计法,又更加明确。近年来,中国国家审计机关一直将维护国家安全作为审计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重点关注了财政金融运行、能源及战略资源、国家信息、地方政府性债务、金融机构内部治理和监管、国有资产安全和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资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及时分析和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五)国家审计是推动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变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今天,国家治理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在全球竞争的平台之上,如何持续改进和改革,以应对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国家审计针对发现的问题,揭示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持续推动国家各个领域的改革,取得国家间竞争的优势。这既是法律赋予国家审计的责任,又是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很多国家赋予国家审计机关不是简单的披露权,而是包含建议在内的报告权。这种报告权,也就是国家审计机关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有权而且必须提出改革和完善的审计建议,而这一建设性作用的最终目标,就是推动国家治理的持续改革。各国审计机关在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推动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如1714年,普鲁士最高会计署开展业务期间,德国的审计监督已经从单纯的凭证和账目审计发展到了提供政治咨询;又如1761年,奥地利审计法院的前身会计署成立,在其主要任务中,除了发现会计账目的差错、指出不足之外,还明确了实施预防性控制,即在女王做出决策之前,对悬而未决的经济事项表达意见等内容。1967年,美国国会发出了第一个要求审计署对项目效果进行评估的要求;1969年,美国政府经营委员会就美国审计署作为国会信息来源的潜在能力进行了广泛讨论,得出了“如果审计署集中力量进行项目效果评估、审查经济活动和提供新的建议,其工作将会更有意义、更为有用”的结论。“为什么要到审计署工作?因为我们说的时候,别人都在听!审计署处于政府决策的震中!”这是美国审计署网站上招揽人才的宣传词,体现出了美国审计署对自己建设性作用和地位的理解或期盼。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中国国家审计发挥了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围绕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入手,以责任履行和责任追究为重点,将常规审计和绩效审计融为一体,加强对现行法规法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查找政策、制度和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从体制、机制、

  制度层面提出解决现实中存在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在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6年以来,全国审计机关共提交审计专题报告、综合性报告和信息简报70多万篇,提出审计建议102万多条,促进相关部门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8万项。

  (六)国家审计是维护民生的有效手段。民生问题能否妥善解决,既是国家治理水平的体现,又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治理的政治方向,也关系到国家治理的公信力。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针对近年的审计工作,美国审计署提出过四个战略目标,包括应对美国人民福利和财政安全方面面临的挑战、应对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和安全威胁、推动联邦政府转变职能和迎接21世纪挑战、使美国审计署价值最大化。美国审计署的八大审计关注领域中就有三项直接和民生相关,一是变革中的美国经济,二是美国人口的老龄化和多样化,三是美国人民的生活质量问题。由此可见民生问题被关注的普遍性。多年来,中国国家审计机关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根本目标,致力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在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在审计中,始终把监督检查国家关于民生和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内容,高度关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关注涉及“三农”、城市低收入群众以及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和资金的管理。“十一五”时期,全国审计民生及资源环保类项目和单位13万个,通过上缴财政、促进滞留或截留资金拨付到位等方式,为国家增收节支1107亿元,促进了各项惠民及环保政策措施和资金落实到位。

  三、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更好地推动和服务国家治理

  为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良治,国家治理的任务和重点在不断变化,赋予国家审计新内涵、新任务。当前,形势的发展和要求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国家治理的大环境发生了变化,审计工作需要主动适应。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深度变革。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体制改革的重心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和制度基础。下一个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共同富裕,发展的重心将转移到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体制改革的重点将放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和谐社会及其相关领域。在这一特殊时期,一系列制度、体制、规则、程序和方式也将相应发生变化,要求审计工作必须应势而变,从主要关注经济发展到更加关注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二是民主法治进程加快。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权利意识越来越强,利益诉求越来越具体,人民监督与舆论监督成为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重要推动力量。审计法规制度的不断健全,使审计工作过程、结果处在严格的法律约束和社会公众监督之下,对审计的规范化程度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审计

  监督既要揭示面临的突出问题,又要推进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对审计工作层次和深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三是信息化成为发展趋势。随着审计对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换代升级,审计机关也需要不断研究应用新方法、新技术,不断调整和改进信息技术在审计实施中的应用,对审计技术方法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

  第二,国家治理的着力点发生了变化,审计工作需要主动跟进。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审计机关关注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关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情况和效果,关注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建设过程和绩效状况,关注资源和环境保护、自主创新情况,关注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二是加强以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为重点的社会管理,要求审计机关关注涉及民生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关注民生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促进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加快民主法治进程和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效能政府、服务型政府,要求审计机关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关注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责任履行情况,关注依法理财、依法行政的落实和绩效状况,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促进各级政府不断提高公信力和管理水平。四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审计机关关注国家利用外资情况和对外开放情况,关注境外资产和投资的效益和安全情况,并认真履行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相关职责,积极开展境外审计,在推动全球治理和区域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国家治理对审计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审计工作需要主动加压。一是党委政府对审计效能的要求更高了。各级党委、政府希望审计工作在推动制度创新、机制转变、政令畅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党委、政府的需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开展审计、选择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审计报告、审计信息和审计建议,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二是社会公众对审计效果的要求更高了。社会公众希望审计机关既要勇于碰硬,敢于揭露违法违规事实,严肃查处大案要案,更要分析原因,提出深化改革、完善法治、强化管理的建议,并及时把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开,对审计效果的关注,已经成为社会公众一种常态化的需求,要求审计机关必须狠抓审计质量,提升审计工作的管理水平,出更多更好的成果。三是审计对象对审计效益的要求更高了。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多数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是认可和接受的,也是支持的,希望审计公平、公正和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被审计单位更好发展。这就要求审计机关要在关注真实、合规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效益情况,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审计建议,促进科学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审计工作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不断调整和校正发展路径,通过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适应有效服务国家治理的需要,推动国家治理的完善和改进。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服务国家治理,首先要明确国家审计的定位和努力方向,回答好为谁审计、为什么审计、怎么审计和靠什么审计等问题。一是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审计的最终目标,解决好“为谁审计”问题。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治理的最终成效要体现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上。

  审计机关的权力是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所赋予的,审计工作的成果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审计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要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审计的首要任务,解决好“为什么审计”问题。审计工作要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重中之重。要加强对财政、金融、国有企业的监督,推动建立公共财政体制,防范金融风险,维护经济安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推动行政问责,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维护政治安全;加强民生审计,促进惠民政策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保持社会稳定,维护民生安全;加强资源环境审计,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三是要把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作为审计的着力点,解决好“怎么审计”问题。从强化审计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出发,努力培养预防的、动态的、宏观的和建设性的审计观念,始终坚持“两手抓”,在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着力分析和查找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和管理漏洞,促进健全体制、完善机制、规范管理,从根本上提高经济社会肌体的“免疫力”。四是要把信息化作为审计的重要手段,解决好“靠什么审计”问题。在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管理手段的情况下,不加强信息化建设,就有失去审计资格的可能。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审计的出路在信息化,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数字化。在审计工作中,必须用数字化带动信息化,用信息化推动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增强在信息化环境下查错纠弊、打击犯罪、规范管理的能力。

  (二)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国家治理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关系到体制机制创新、反腐倡廉建设等各个方面。国家审计要紧紧围绕国家治理的各项任务,在更宽领域、更高层面发挥更大作用。一是要服务科学发展,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审计,促进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加强对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和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跟踪审计,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强对科技和自主创新投入的审计监督,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对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审计监督,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对经济运行中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的揭示和反映力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科学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要促进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审计工作要更多地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关系到民众生计、生产、生活的内容纳入审计视野之中,继续加大对财政投入较多、资产额度较大、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部门、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加大对扶贫资金、社保资金、环保资金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促进公共资源、公共资产、公共服务公平合理分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要推进法治建设。要通过对政府部门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揭示法治不健全、有法不依等问题,揭露和查处违法乱纪行为,促进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促进法律得到严格执行,推进责任追究机制的建立健全和民主法治建设。四是要推动深化改革。各项审计工作都要以促进规范管理和深化改革为目标,积极提出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的审计建议,并促进改革措施的落实。五是要促进反腐倡廉。认真研究和分析腐败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准确判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及时揭示和查处重大侵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重大违背国家政策问题、

  重大铺张浪费和损失浪费问题以及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失职渎职、商业贿赂等案件,进一步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三)要进一步改进方式,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治理的水平和绩效。服务国家治理,首先要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探索和创新审计方法和途径,推动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变。一是努力培养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开放思维和创新思维,谋划审计工作发展的新思路。围绕主题和主线,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谋划审计工作,不断提高科学判断能力、监督保障能力、建言献策能力和促进发展能力,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地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二是以加强计划管理为先导,切实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审计工作发展的新方向。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在审计计划的编制中要落实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等中心任务,并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要求,适时确定、调整和下达审计任务,切实增强审计工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三是以改进组织方式为保障,积极做好审计资源整合,构建审计工作发展的新格局。要在结合上下功夫,将专项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不同领域的审计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审计成果的全方位、多角度运用。要积极探索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的组织方式,不能单纯地就账查账、就事论事。要加强审计资源的整合,采取整合分工、上下联动、重点攻关的方式,集中力量打“攻坚战”。四是以保证审计质量为核心,督促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取得审计工作发展的新成效。将督促整改作为审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抓实,发现一个问题,就推动解决一个问题,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促进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矛盾和困难。要更加注重在审计过程中及时指出问题,及时促进纠正问题,及时促进规范管理,从源头杜绝问题的发生,切实提高审计监督效果。五是以深化政务公开为基础,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形成审计工作发展的新局面。要在不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前提下,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推动公共资金的来源、分配、管理、使用、审计等情况都置于人民群众和社会监督之下。通过公民的参与和监督,使其更多地了解政府管理者对公民责任的履行情况,了解其是否真正代表民意来开展工作,从而促进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六是进一步改进审计机关内部治理水平,提高依法审计能力,打牢审计工作发展的坚实基础。审计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黄帝内经》讲:上工治未病,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治其未复。所以,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早治、瘥病防复。良好的国家治理,就是要使国家这个系统健康运行,作为国家治理内生“免疫系统”的国家审计,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要不断提高能力,努力成为“上工”。当前,要在审计队伍中着力提升“五种能力”:第一,提高学习实践能力,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第一跑道,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的实战能力,努力培养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内部管理的行家里手。第二,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按照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公正执法,严格审计处理处罚,坚持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对待审计发现的问题,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做出处理和判断,杜绝工作中的随意性。第三,提高科学管理能力,用科学的理念、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实施审计管理,将目标、责任、考核监督贯穿于业务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资产管理

  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制度体系中,并实现其协调运作,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第四,提高开拓创新能力,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和工作创新,不断用新的思路谋划审计发展,用新的举措完善审计制度,用新的方法推进审计实施,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应对、解决审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审计工作理念创新、思路创新、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第五,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要把廉政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把廉政纪律作为审计工作的“高压线”,严格执行“八不准”审计纪律和各项廉政规定,依法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以上是个人几点不成熟的想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篇五: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框架

  政府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机制构建与功能实现

  徐帆【摘要】本文从政府审计免疫功能预防、揭示与抵御国家运行阻碍因素的视角出发,对其与国家治理的机制构建问题进行研究,在融合两者政治监督与经济监督的过程中,寻找功能实现的现实路径.【期刊名称】《市场研究》【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2页(P58-59)【关键词】政府审计;国家治理;机制构建;功能实现【作者】徐帆【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内的关键环节,能够推动国家治理使命的实现,还能通过职能创新,揭露出社会普遍关注的违纪违法问题,有效预防重大风险与结构性矛盾,这对调整和优化国家治理体制机制,促进政策落实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改革和经济发展,推进民主法制和反腐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国家治理的整体框架中,政府审计要承担监督职能,还要保证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经济活动能够安全有效的运行。一、政府审计的作用及与国家治理的逻辑关系

  1.政府审计参与国家治理发挥的作用政府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内发挥作用,一般要借助监督、评价与抵御等功能才能实现:①抵御作用。政府审计可以对国家治理工作进行及时跟进和密切关注,确保经济社会能够安全运行,尤其对那些具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借助提前预警等方式,最大限度地防止隐性问题转化为显性问题和趋势性问题,让那些违法违规的思想和行为无法转化成违法和违规事实。这样,不但可以遏制局部性问题向全局性问题演化,还能更好的发挥政府审计的“免疫”作用。②监督作用。国家审计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监督职能部门,审计单位以法规为标准开展监督控制,把行为标准视作监督的参照,对审计对象及其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信息资料与实施效果进行审查;同时,要求审计对象和个人坚持遵纪守法,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审计工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在开展宏观调控与管理的过程中,让国家经济安全得到保障,提升国家治理的实效性。③评价作用。政府审计对于国家治理具有评定与建议的作用,一般表现在以政府审计审核和检查为基础,对审计对象执行中央和地方经济政策之合法性、合规性,以及相关财政资金使用之合理性、效果性等进行评价,确保经济责任得到及时履行和正确落实,并借此揭示国家治理体制以及制度层面出现的其他问题,为国家审计提供建设性意见。2.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逻辑关系①政府审计属于国家政治制度之安排。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政府审计需要充分考虑与协调体制层面与宏观层面中相关因素的限制,并和其他国家治理系统当中的要素共同构建起协同治理的格局,以此提高政府审计绩效和国家治理效果。此外,政府审计一般被视为国家体制上的约束力量。对审计对象或者主体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审计时,除了要对公共资源的使用过程开展审查工作,还要以泛宏观环境与国家体制环境为前提,分析国家治理的决策、执行等制度层面的问题,使公共权力与公共资金配置行为更加合法、合规。②在通过政府审计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过程中,其

  工作重点和国家治理的目标始终保持一致。在政府审计层面上,实现国家治理不但要全面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在惩治腐败和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还应让政府审计参与到国家治理当中,协助国家更好的应对内外部的危机、解决来自不同领域的困难。③政府审计能够降低违纪违法的发生概率,能够消减市场行为主体的欺诈和资源浪费等行为,同时,还可以防止权力被滥用,是规范市场秩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更是政府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关键途径。二、政府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机制构建1.从管理机制向治理机制转变政府审计能够借助法定权力对国家治理进行监督和制约。为此,政府审计需要在职能创新和提高审计水平的过程中,从管理机制向治理机制转变,确保审计朝更高层级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属两种不同的行政概念,要将政府审计视为国家与政府运行的关键政治工具。这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还应借助非正式组织与非政府机构的动能,让审计工作的运行呈现出上下互动、平等展开的状态。将来,需要继续以政府审计为依托,将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到议事日程,以便让国家与政府职能的形式关联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民主等诸多领域,实现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全覆盖。2.构建立足民生的治理机制在构建协同机制的过程中,政府审计机关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国家治理实践中,同时,要通过对新时代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解,进行改革创新,以便揭露其中存在的违纪违法等问题。此外,需要构建立足民生的国家治理机制,也就是在保证政策落地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过程中,让深化改革与经济发展工作持续推进,使之在民主法制建设与反腐败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审计还要以社会发展进步为依托,持续拓展其内容;只有民生问题得到了解决,国家才能安全稳定。

  2018年,银川市审计局围绕“三大战略”和民生改善,大力推进民生及专项资金审计监督力度,截止到9月,共完成了10个涉民生专项资金审计项目。其中,通过对近三年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小街巷改造进行审计,着力关注千家万户聚焦的住、行问题,推动资金核算及项目招投标、监理、竣工验收、资产的规范管理,促进制度的完善,确保为民办实事项目按照市政府承诺尽早投入使用;通过对定点民营医院医保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促进建立多部门联系制度、定点民营医院准入退出机制、诚信监管、考核评价、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制度,确保定点民营医院规范执业,医保金合法合规使用,保障银川市医疗保险基金安全健康运行;通过对城管、环保专项资金进行审计,服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和餐厨垃圾处理监督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促进环保专项资金及时发挥效益,推动大气治理等环保项目规范有序实施。3.审计与治理协同体制的构建政府审计作为与国家、政府相互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其独立性能够在实现国家治理与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提升决策的透明度和防止腐败,更好维护国家安全与协助国家解决危机。在对资源进行良性配置和改革现有行政体制的同时,一方面要优化政府职能,借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在审计与治理协同机制构建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创新国家治理机制要实现政企和政社分开,确保公民能够参与到国家治理中,实现国家和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为此,需要激发审计活力,规范审计行为,弥补国家治理效率低下与社会制度的缺失,发挥国家与政府的免疫功能,在权力平衡与监督机制优化的过程中,达到国家治理与政府审计的良性均衡发展。三、政府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功能实现——基于协同关系的视角1.审计准备针对特定的审计项目,融合审计对象的现实情况,审计主体应充分权衡自身在国家

  治理体系内的功能定位和职责分工,以适当的方法让政府审计能够在宏观调控和中观管理以及微观治理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还要对其中的审计风险做出准确预估,对所涉及的信息与资源进行机会分析和效应分析。这样,才能在协同治理机制下,让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相互协同,实现对审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实现政府审计的功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的优势,降低审计成本提高治理效率。2.审计实施在政府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应重点分析审计对象在国家治理内的功能定位以及审计功能的定位,寻找两者可以协同发展的机会,发挥协同效应。为此,审计人员应对审计对象服务国家治理的状况进行准确评价,在实施政府审计程序的同时,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合作”内容与政府审计的参与方式。此外,需要整理政府审计的思路,对已经开展的政府审计项目进行论证,以便突出国家治理的特点。在这方面,山东省淄博市人民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在审计中发现部分单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到位。一是会议费管理不规范,存在会议费中列支招待费、没有按照“一会一结算”的要求结算会议费等问题。二是公务接待超标准等问题。三是公车运行维护管理不严格,存在公车加油、维修管理不合规等问题。四是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报销凭证不完整。在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跟踪审计方面,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专项资金利用效率不高。7个区县财政补助资金1.24亿元闲置超过1年。二是工程建设程序不规范。4个区县10个项目未按规定进行招标,涉及合同金额7086万元;3个区县8个项目2954套住房未按规定办理竣工验收即交付使用。三是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不严格。69户不符合条件的住户享受住房保障待遇和领取廉租住房租赁补贴。针对审计查出的违反财政财务收支规定的问题,淄博市审计局已依法下达审计决定,要求有关单位予以纠正;对管理不规范问题,已建议有关部门建章立制,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对涉及体制机制问题,已建议相关部

  门统筹研究解决。3.审计报告政府审计在参与国家治理的过程中,一般要经过监督评价、免疫系统和国家治理等不同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为得到更为理想、客观的审计报告,国家治理和政府职能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进行转型,并按照新变化和新形式,重点体现国家治理的创新体制,继而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换,确保民生问题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解决。此外,政府审计参与国家治理工作需要准确寻找路径和着力点,重点在预算审计和公共政策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等层面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还应在协同治理导向下,让政府审计报告能够对审计对象特定时期的治理活动进行监督与结束,以便取得强有力的审计证据,并在汇总审计意见后,对政府审计期间出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回顾和分析,以便对政府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结果进行充分论证,保证审计结果得以利用与开发。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王会金.政府审计协同治理的研究态势、理论基础与模式构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06).[2]徐向真,宋舜玲.政府审计参与国家治理:政府职能转型视角[J].行政论坛,2015(06).[3]田园.拓展与变革:国家治理视角下政府审计的发展路径[J].宜宾学院学报,2015(10).

篇六: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框架

  作者:姜江华

  作者机构: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出版物刊名:审计与经济研究

  页码:125-126页

  年卷期:2017年第6期

  主题词:现代化发展道路国家治理审计体系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评介整合治理体系

  摘要:中国国家治理的绩效和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投身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中。同样,在国家治理框架下推进国家审计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篇七: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框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国家治理下的政府审计功能与实现机制初探

  作者:赵圣伟来源:《会计之友》2012年第30期

  【摘要】公共受托责任赋予了国家治理新的内涵与要求。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与要素,但传统审计功能并未形成与国家治理要求相适应的转变。文章突出了政府审计功能的研究,建议明确国家治理下的政府责任体系、正确处理建立新型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关系的差异性和量化绩效评价指标、促进责任追究等建设。【关键词】国家治理;政府责任;审计功能一、国家治理及政府责任(一)国家治理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国家治理就是通过配置和运作国家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确保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人民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各国普遍开展的法制政府、服务型政府理念,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于受托责任的管理理念。新兴的公共管理理念要求政府对公众负责并且能够通过权力的有效运行切实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国家治理体现了有效组织政权、治理国家的方式或方法,是国家通过特定的手段和途径调节社会各阶层行为的机制或方式,即国家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现代化管理技术对经济社会所进行的管理工作。因此,国家治理理论与现行的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责任落实具有一致性。依据具体作用涉及的不同领域,国家治理大致分为六个方面:一是经济治理,通过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有效发挥政府调控功能,保障和改善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有效性;二是政治治理,通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进政府运行机制,改善政府绩效;三是社会治理,推动建立自发性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四是人文治理,保护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融合,塑造公平、友善、公正、平等的社会价值观;五是环境治理,维护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进节能减排、节约资源、遏制污染和维护生态多样性;六是国际治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六方面内容构成了国家治理大系统的整体框架,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二)政府责任权力与责任的透明、公平、公正关系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重要。一方面是由于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是源于治理理念的转变。两者体现出政府的服务需要考虑公众的需求。政府责任,从狭义的角度意味着政府及其公务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违法行使职权时,所应该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因此,政府责任的本质是一种受托公共责任。总体上,政府的职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能、权力和责任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对立的。政府职能本身就蕴含着相应的政府责任,政府运用其公共权力来执行其公共职能,以实现和保护公共利益,政府的失职、越位与错位、缺乏效率效益等问题将使其承担相应的责任。政府责任是因为责任政府的建立而产生和界定的。所谓责任政府,吴秋兰(2006)认为:责任政府首先是一种政府治理理念,它与公共权力密不可分,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公民,政府权力的行使必须符合公共目的,服务于公共利益,否则就要承担起责任;其次是一种对政府公共行政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性安排,是保证政府责任实现的责任控制机制。因此,“政府责任是责任政府制度化的实现途径和方式,政府责任是责任政府的操作层面。”政府责任具体表现为四种形式: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责任政府是指一种价值理念,一种治理理念,一种民主制度,而政府责任则是实现这种制度安排的途径和方法,是具体的操作层面。可以认为,责任机制是旨在实现责任的一套制度安排或确保责任实现的途径。(三)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1.国家治理需要政府审计。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与实现公众和政府间透明、公平、公正的重要的民主与法治工具,是对政府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责任强化机制中的工具性要素,这一性质决定了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2.政府审计体现国家治理的需求。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政府审计体现了我国国家治理所特有的目标、职能和实践内容。政府审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以服务国家治理目标为前提。3.两者相互促进。国家治理框架下研究政府审计责任,可以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民主建设的总体走向,提高审计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如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审计结果公告和“人、法、技”建设等审计工作今后的发展走向可以根据国家治理的要求作出统筹安排。政府审计可以推动国家治理,增加公众对政府审计的认同感和支持率,为政府审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二、国家治理下的政府审计功能从国家治理角度出发,政府责任的落实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审计鉴证其服务的合理、合法、合规等方面的信息。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国家治理下政府职能的转变带来了审计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的冲击和挑战。因此,政府审计功能的完善至关重要。廖义刚、韩洪灵和陈汉文(2008)以洛克、奥尔森和巴泽尔的国家理论模型为基础,从本源上追溯了不同国家形态下政府审计职能及相关特征差异,并给出内在逻辑一致的解说:第一,政府审计体制将日趋完善,最终将由目前的行政型政府审计模式过渡到立法型政府审计模式;第二,审计内容将不断扩展,逐步从真实、合法为主向真实、合法、效益三者并重,绩效审计日益重要方面转变。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本文认为政府审计需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一)促进中央与地方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一致性从国家治理层面,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规定、办法和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关系改革发展成败、国家兴亡的核心重大问题。但现实的情况似乎与期望的结果总会存在差距。在涉及体制、模式、人员等多种因素中,政府审计功能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至关重要。政府审计通过经常性地检查监督,可以及时掌握、积累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且对各种经济信息进行验证鉴别和筛选,以判明经济信息的可靠程度,最终为宏观决策、公民参政议政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二)提升系统保障和维护经济安全目前经济建设涉及多个领域和多种因素,既涉及财政、金融等宏观经济,也涉及具体产业、企业等微观经济;既有呈现出严重后果的问题,也有尚未暴露的潜在风险。地方绩效考核体制使资源、环境、金融等在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下一再被恶化、透支,甚至毁灭性地破坏。近年来,学者们注意到系统性的管理、规划、设计等有利于真正落实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不能够只依靠一级领导临时性政策的非长效机制解决这一问题。因此,适应国家治理需求就必然提升审计功能的系统性、长效性。同时,经济安全的意义在于涉及领域的宽泛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增强经济安全的要求并非传统审计功能所能够达到的。注重发挥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外在功能的延续。(三)揭露和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和责任透明化公众作为委托方需要了解政府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但经济建设中的权力监督模式以及信息的不透明,造成了公众对社会治理的不满,从而危及国家治理利益需求。审计的监督职能必然在未来社会管理中成为公众和政府间沟通的有效途径。揭露、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仍然是国家审计的工作重点。需要明确的是,揭露、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不是审计的目的,而是一种途径、一种手段或者一种方式,增强信息透明将有利于公众了解政府职能,消除误会和取得信任;政府只有转变信息封闭的错误理念,才会真正将民生、百姓、公众的利益放在核心位置,才会真正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四)揭示体制、机制和制度性问题并提高政府效能政府效能建设将一直是我国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公众的需求在不断变化,现代化的思想要求也必须为民众提供高质的服务。体制、制度建设是必然选择,审计机关有义务在审计中揭示和反映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重大管理漏洞,提出改革体制、健全法制、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防范风险的建议,促进完善体制制度、深化改革,以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绩效。三、国家治理下的政府审计功能实现机制

篇八: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框架

  审计机关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治理理念的变化,国家审计要从传统的审核监督逐渐发展为协助政府加强问责、坚定反腐、增进绩效、促进透明、达到善治;国家审计要从单纯审查财政、财务收支到关注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推动制度创新和机制转变。作为基层审计机关,应当与时俱进,尽快调整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改变工作方式,站在“国家治理”的高度,通过对基层地方政府开展各项审计工作,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基层审计机关如何有效发挥“国家治理”的作用

  1如何发挥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作用国家治理的手段就是通过合理的权力配置,使各个公共权力机关有效地履行职责。而国家权力合理配置的关键就集中在权利

  的制约上。作为国家治理系统中的监督控制系统,国家审计在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预算执行审计更是国家审计的“生命线”和“常青树”。著名预算专家希克认为:“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预算能力”。基层审计机关要紧紧抓住预算执行审计这个“牛鼻子”,不仅要关注预算执行的“合规性”,还要加强对预算执行进度和执行程度的审计。通过细化预算执行审计,增强财政透明度,促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从财政监督层面实现国家治理的目标。政府部门掌管权力的官员应当时刻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办实事。但是由于权力的管理者———政府官员和权力的所有者———人民,由于目标不一致和利益冲突,会造成部分政府官员滥用权力、贪污腐败。在这一点上,我国开创了国外所没有的审计类型———经济责任审计。近三年来,我国各级审计机关通过对10.4万民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者,较好地起到了权力的制约作用。基

  层审计机关要在原有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加大审计力度,提高审计质量,扩大审计影响。要改变离任审计占据主导的局面,加大任中审计力度;要减少“只唱赞歌”和“走走过场”式的经济责任审计,提高审计报告的“含金量”;要逐步公开披露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接受当地人民的监督。通过审计的监督、揭示和评价,发挥权力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2如何发挥为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客观、可靠信息的作用

  国家治理要顺应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通过采取提高或降低税率、扩大或减少政府支出等一系列财政政策和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审计通过对这些相关政策措施以及重大项目执行管理情况的审计,掌握执行进度及效果、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纠正偏差,为国家科学决策、完善宏观调控措施提供第一手的可靠信息。基层审计机关首先要做好

  对国家相关经济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好的,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执行。而基层政府部门是各项政策最直接的执行者,政策执行的效果如何,政策本身是否制定到位和全面,基层是最有发言权的。基层审计机关要通过审计,掌握、积累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对各种经济信息进行验证、筛选和判明,以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要情、信息等形式,为国家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客观、可靠的信息。另一方面,基层审计机关要做好对当地重大建设项目及专项资金使用的跟踪审计。审计署近年来开展的对京沪高速铁路、西气东输二线及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重大项目的跟踪审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实践证明,跟踪审计能够为政府完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节约财政资金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促进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规范化,遏制政府投资领域腐败行为的发生。基层审计机关由于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员力量和专业知识的限制,跟踪审计的开展程度有限且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很多

  县级政府都出台了当地跟踪审计的相关法规措施,而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很多县级审计部门跟踪审计至今仍为空白。基层审计机关应克服困难,通过建立“专家库”和积极引进专业人才的办法,解决开展跟踪审计的“瓶颈”问题,以当地政府投资的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为对象,开展跟踪审计。通过全程介入,对重点环节重点关注,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为当地政府完善投资决策、加强项目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这一点上,虽然基层审计机关只能为基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客观、可靠的信息,但是应该认识到,国家治理实现“良治”必须是建立在基层政府实现“良治”的基础上,否则只能是空谈。

  3如何发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作用刘家义审计长指出“维护国家的生存和安全,始终是国家治理的首要任务,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几乎所有部门的共同职责”。近年来,审计署连续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专项审计,如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国有资产安全和中

  小企业经营风险审计等,通过及时分析和反应经济社会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供了可靠信息。基层审计机关要继续配合审计署,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专项审计任务。审计署去年开展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涉及到全国所有县级政府,点多面广,任务艰巨,各级审计机关密切配合审计署,通力协作,圆满完成了审计任务。在参与审计署大项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基层审计人员拓宽了视野、转变了思路,同时也感到了在计算机审计和绩效审计方面存在的差距。今后应在这些薄弱环节狠下功夫,以高水平的业务能力配合审计署完成各类专项审计任务。

  4如何发挥维护社会民众根本利益的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日益恶化的代价。随着公民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的不断提高,公民对个人利益和生存环境的关注和期望也越来

  越高。近三年来,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共审计民生及资源环保类项目和单位5.4万个,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惠民及环保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为维护民众的根本利益做出了贡献。基层审计机关尤其要重点关注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对切身农民利益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对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涉及侵占农民利益尤其是征地补偿的问题、对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到位问题等都要予以重点关注。对于国家拨付用于农村水源地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垃圾处理厂建设等涉及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加强监督,杜绝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从城市转向乡镇

篇九: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框架

  作者:戚振东[1];曹小春[2]

  作者机构:[1]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江苏南京211815;[2]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南京210004

  出版物刊名: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25-32页

  年卷期:2018年第4期

  主题词:国家治理体系;国家审计;分权;监督机制

  摘要:首先从分权与权力制约监督的角度,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发现监督权是国家治理中区别于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的国家权力结构的重要组成,监督权制度是国家治理中制度化国家权力的重要内容。然后构建基于权力制约监督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地位和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制度化监督权的重要构成,是国家权力所有者权力监督的制度形式、国家治理主体管理问责的重要机制,也是监督国家治理体系运转落实的重要力量和国家治理体系持续改善的重要纠错机制。

篇十: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框架

  我国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摘要:针对国家审计工作,介绍了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内涵,探讨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国家审计来保证运行国家的权力,来保持社会的稳定,国家审计是一种由国家审计实施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的宗旨,要服从于国家治理要求;是防腐倡廉的措施,也是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因此,国家治理需要通过审计来保证,在市场经济开展中,要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利用国家审计,推动国家的治理,在国家审计的监督下不断完善,保证小康社会的建设。关键词:国家治理;防腐倡廉;小康社会;国家审计中图分类号:F239.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21〕13-0098-02国家审计是国家的治理的保证,要把国家治理好,必须依靠国家审计工作的开展,它是实现国家开展的战略意图,也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开展保驾护航,在市场经济发生变迁的过程中,必然引起国家治理的新诉求。国家审计是一种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法定,其制度安排服从于国家治理的总体要求,在新形势下,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一、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内涵“治理〞一词运用广泛,但至今学界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定义,被认为比较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定义,治理一词是在1995年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提出的,“治理关系到各种个人和机构的利益,由于利益就会出现矛盾,因此,治理关系着共同事务的诸多总和。它可以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通过治理得到协调,也可以通过治理,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这包括利用国家权力来破迫使人们服从制度和规那么,这种制度和规那么,也包括那种人们已经认同的标准理念,国家治理,需要利用国家审计,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开展进行控制,也可以利用审计来管理和提供效劳,这样,才可以在国家的治理中,确保国家经济开展的步伐,实现小康社会的远景规划。显然,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这一命题属于上层建筑领域,通过国家治理的手段,通过改革现有国家管理系统,以此保障这个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而不是眼前利益。国家治理的实现,需要政府、市场和公民共同的努力,这是社会在国家系统中运行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的运行模式,是一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对社会开展的安排。国家的治理需要的是结果,这种结果的实现,需要利用审计的手段才能得以保证。因此,审计工作是国家治理的权力,国家治理通过审计工作,实施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也是参与管理和提供效劳〞的一种方式,同时,又要促使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得到高速的开展,到达“保卫国家利益,维护人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开展〞,保证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显然,对国家治理手段而言,一方面,需要国家在治理过程中,不断的来完善运行机制,在治理过程中得到完善;另一方面,治理的目标也会不断的开展变化,其变化规律要符合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审计工作的保证,来改善国家的正常运行,使审计工作在不断的完善中,保证国家治理的运行机制。需要指出,治理还包含有管理方面的含义,管理具有二重性,即它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这是一种不可调和的属性,尽管管理、统治是它的自然属性,但这种属性是代表广阔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的利益实现,就要稳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地位,这是已被实践证实的真理,只有共产党才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光明,实现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二、国家审计与国家审计的特点〔一〕国家审计的组织机构是独立的刚将部门。从审计机构看,我国审计体系包括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个组成局部。其中国家审计是主体,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是其重要组成局

  部。国家审计不隶属于其他机构;从经济上来看,国家审计的审计经费是独立的,是为由各级政府的监督工作效劳的。〔二〕国家审计工作的专业性较强。这是国家审计工作的专业属性,国家审计工作只有确立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学科专业地位,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特殊的技术方法,才能完成国家审计任务,显然,国家审计工作的实施是一种专家行为。〔三〕国家审计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因为被审计单位必须无条件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对于部门或单位,必需无条件的主动、自觉的执行国家审计机关的决定,对于拒不执行的单位和个人,国家审计机关可以采取法律的手段,采取强制的措施,保证审计结果的顺利执行。〔四〕国家审计工作,具有综合性特点。他可以表达在对国家经济社会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也可以对国有资产和资源利用管理的监督。通过国家审计工作,可以通过采集每一个经济单位,行业领域,的经济数据信息,从宏观控制经济的开展。三、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具体作用〔一〕促进宏观经济落实,强化问责和责任追究机制。国家治理的正常运转,可以确保党和国家的政令畅通,国家审计需要对各种经济信息进行验证鉴别和筛选,这样就可以判明经济信息的可靠程度,到达可以为公民参政议政,提供真实可靠的经济信息。对公共财政体制完善问题和重大根底设施的绩效问题、社会保障和民生问题等方面的审计,能及时发现和反映各项政策措施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强化问责和责任追究机制,促进政策措施的坚决落实。〔二〕查处违法违规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腐败具有历史的根源,但他的利用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这意味着公共权力会发生异化,这一点是国家治理中最严重的威胁之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开展,虽然取得巨大的成绩,但在市场经济开展中,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也是非常严峻,这是国家审计工作的重点,也是国家开展的基石。〔三〕推动经济开展的深化改革。国家审计工作要推动经济开展,就要在揭露经济问题的同时,还需要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这样才能揭示当前体制性障碍,才能完善解决制度性缺陷和重大管理的漏洞问题,揭示腐败问题从现象到本质的实质,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局、从苗头到趋势、从微观到宏观的深层次分析,提出改革体制,这样才能够健全法制、标准机制、强化管理,加快促进完善市场经济开展的体制制度,保证深化改革,使经济社会的运行质量和绩效得到保证。〔四〕维护国家经济平安,保障国家利益。这是国家治理的首要任务,也是治理体系各部门的职责。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自成立之日起,就依法独立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密切关注国家平安。有效的国家审计,关系到国家重大经济利益、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开展;国家审计要从制度体制上向决策部门反响信息、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建议,从在维护国家经济平安发挥作用。〔五〕国家审计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国家审计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围绕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以责任履行的制度和责任追究为重点,加强对现行法规法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查找制度和管理中的问题,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保障国家的各项改革顺利进行。最后,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新时期,国家审计必须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创新,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的理念,这样,才能通过审计的理念创新、审计的机制创新、审计的方式创新和审计的管理创新,来适应国家治理需要,推动国家防腐倡廉的完善和改进。参考文献【1】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中国社会科学.2021〔6〕.【2】陈英姿.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作用研究.审计研究2021〔4〕【.3】李海云.议如何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审计与经济研究.2021〔11〕.【4】别必爱,张纯峰.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丰富内涵.审计月刊.20211〔11〕.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