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确保粮食安全思考 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政策的调整,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粮食生产取得重大突破,粮食产量节节攀升,未来有望再攀新高.但另一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确保粮食安全思考 ,供大家参考。
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政策的调整,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粮食生产取得重大突破,粮食产量节节攀升,未来有望再攀新高.但另一方面,中国城市化的,工业化也在加速推进,农业用地不断被压缩.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都对粮食生产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目前粮食消费呈现供需平衡但偏紧的状态.而短期内粮食生产,农业科技出现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又不大,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如何确保粮食安全将是我们国家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粮食安全关乎国家政治稳定,国民生活,粮食生产必须立足自身,高度自给.针对当前我国粮食形式,确保粮食安全要有步骤,有计划地,综合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对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粮食调运,粮食消费进行协调配置,形成合力.确保粮食安全.关键词
粮食安全;供需形式;国家政策;粮食储备;粮食调运
0前言
一直以来,粮食安全问题都是我国粮食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国际经济和国际粮食价格的波动,外商进驻我国粮油行业的某些领域以及国内多发的粮食问题,又一次紧紧刺痛我们的神经,敲响粮食安全的警钟,这不得不让我们再一次思考怎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命题。
1未来短期内粮食供需特点是基本平衡但偏紧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粮食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粮食生产连续7年取得大丰收.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有4年粮食总产达到5亿吨以上,特别是去年粮食生产创下历史新高,达到54641万吨.这表明,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性较强,生产有了一定的基础和保证.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粮食市场的稳定,且具有了一定的抗击粮食风险的能力。
1.1我国粮食供给基本平衡但偏紧
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可喜成绩,但还应清醒认识到粮食未来一段时期的生产形势。
1.1.1未来粮食增产有限
粮食生产耕地的不断被压缩,而短期内粮食生产,农业科技出现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又不大,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可以说,今后粮食生产增长难度非常大。
1.1.2人口增长快粮食需求量大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人口与粮食的关系一直都是粮食安全研究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未来几年内,我国人口将达13-19亿,非农人口将占一半以上,而对粮食需求却呈刚性增长,粮食需求增加很快且猛。粮食产量增长缓慢,徘徊,供需基本平衡偏紧将是未来短期内的特点。
1.2依靠国际粮食不现实仍需自己
从世界范围内看,粮食产量在21亿—22亿吨已经徘徊了近10年。而这十年间世界人口增长近5亿,达到目前的70亿。
1.2.1世界粮食不宽裕
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只有300公斤左右,且有些地区粮食缺口大,经常闹粮荒,饥饿现象非常严重。国际上粮食空余空间不大,回旋余地小,依靠国际粮食供应不现实。
1.2.2我国粮食安全学自己解决
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粮食出现问题,依靠从国际市场上大量进口是不现实的。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所以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基点要立足于国内的供给。
2紧抓粮食生产确保粮源有保障
抓好粮食生产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和根本。中国的粮食没有近忧,却有远虑。粮食安全依然存在不确定的隐患和忧虑,政府工作还需加强,不可松懈。
2.1落实粮食生产保护耕地
当前,不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非主产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都不太高。
2.1.1给粮食生产留足空间
调出粮食的省份逐渐减少,调入的省份不断增加。而各级粮食生产地区为了发展本地区经济,推进城市化。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不仅忽视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甚至挤占了农业生产用地。可以预见不少地方仅仅是“口号农业”,无序占用耕地现象普遍且并未停止。因此,协调格产业发展给粮食生产留足空间
2.1.2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必须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始终坚持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落实保护责任,推进土地整治,严格土地督察和执法监察力度,完善相关法律。
所以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把粮食生产抓好,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资源保障。
2.2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因此,面对目前地方粮食生产形势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完善政府政策,加大对地方粮食生产和粮食生产部门的监管,完善农业生产设施。出台更多的支农惠农政策,制定突发粮食事件应急方案,确保重视粮食生产增长,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粮食安全。
2.2.1将其农业基础设施建
完善农田基本水利生产设施建设,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
2.2.2支农惠农政策。
加大对农民进行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力度等购买粮资补贴力度;加强种粮指导,鼓励进行土地流转,让农民享有更多的优惠待遇;对粮食进行保护价格收购,保护粮农利益。建立粮食风险基金,或对农民进行期货交易,使农交所切实与市场接轨,使农民有力可图,真正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2.2.3突发粮食事件应急方案
防止气候变化,灾害增多以及粮食生产周期波动影响,导致出现较大减产冲击。特别要做好经济波动与粮食波动交叉产生的冲击,要做好预测准备,制定应对预案,未雨绸缪。防止突发自然灾害等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冲击。针对突发的旱涝,泥石流,冰雪灾害地区要积极救援,对农业生产进行补偿。
3做好粮食储备确保有粮可调
粮食储备是为了保证非农业人口的粮食消费需求,调节省内粮食供给平衡,稳定粮价,应对自然灾害或替他突发事件建立的物资储备制度。
3.1抓好粮食周转储备和后备储备
从本质上讲粮食储备说的是一个“最低粮食库存”的概念粮食储备包括周转储备和后备储备两部分。周转储备主要是为了克服粮食生产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与粮食消费的连续性之间的矛盾。一般要保有12%的周转库存,相当于两个月左右的消费口粮,以便接上下一季度的粮食收成。后备储备通常是用来补救因作物歉收造成意外的供应不足,或者是用来平衡社会所无法承受的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一般要保有5%—6%的后备库存量。所以,中国粮食安全的最低产量为口粮必备。
3.2做好我国粮食储备
做好粮食储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环节,也是过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纵观世界各国,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储备粮食早已不算生么新鲜事,但这也恰恰说明粮食储备的重要性。
3.2.1粮食储备的必备性和紧迫性
现在西方发达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独立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以预备不期的突发事件和国际经济的动荡。新中国曾经就好召要“广挖洞,深积粮”,并且储备粮食一直是我国农民的习惯,这些再一次印证了粮食储备的重要地位。因此,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是我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的紧迫任务。
3.2.2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粮食储备工作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机制和储备体系,制定明确储备目标和任务,既要适度又要满足粮食需求和国家关于粮食储备的战略目标;二是国家建立直属粮库,进行开放敞开购粮。合理布局,有效协作流动,进行有效地科学管理控制;三是粮食储备太少,达不到预定的安全目标,太多必然增加财政负担。因此,粮食储备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界限,用最少的储备达到最高的粮食安全水平。四是发展大型国有或者国家控股的粮食企业。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市场化运作。四是对粮食市场的检测和分析,善于把握储备粮的投放力度和节奏.
4提升粮食调运能力
依借现代粮食物流
粮食是关系粮食安全与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的重要商品,必须充分重视粮食产量的可持续提高和粮食储备的有效性。与此同时,还必须努力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提升粮食跨省市,跨地区调运能力,保证粮食安全及成本的最优化。
4.1目前我国粮食物流现状
中国粮食物流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逐步呈现出规范化,合理化的特征,日益成为稳定粮食市场,增强粮食竞争力的助推器。
4.1.1新粮食流通格局正在形成
粮食物流的战略格局也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现在我国的现代化转型以及产业机构的重新调整,粮食供需形势的变化和粮食流通体质的改革,是粮食物流的格局产生了一定变化且越来越凸显出现代粮食物流的主要地位。
4.1.2粮食主产区受重视
粮食主要产区和调出去日益受到重视,如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1/4东北地区的粮食物流和调运布局就是一颗和好的说明,中储粮的大型本土涉粮企业都已在辞去开始实质性的物流体系建设。
4.2粮食应急调运的能力加强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度,因此对粮食调运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在粮食应急调运投放和粮食行业的突发事件中,粮食应急物流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显现。在现代粮食安全库存水平下降,粮食仓储周转率提高情况下,实现粮食跨省市,跨地区的粮食应急物流增强了粮食调运的能力,保障了粮食安全。
5确保粮食需求的有效满足
对国内粮食消费需求的有效满足能力,是衡量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即使粮食产量增加了,粮食储备有可靠保障了,粮食调运能力增强了,但若不能满足消费者以合理能接受的价格及时买到,那么粮食安全将是一句空话。
5.1粮食需求应有国内消费决定而非供给
粮食需求必须让国内的消费机构格局和机构所决定,而不是由供给来决定。国家粮食安全,只有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技能买到又能买得起,国家才能稳定,才能发展,我想这也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和最低衡量标准。
5.2要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粮食供给体系
当前,我国粮食的供给机制与农民需求机制没有很好衔接,造成粮食需求者与粮食供给者之间的信息的不对称。一方面,大量的粮食需求不能满足。另一方面,又存在供给剩余和供给浪费。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可能是粮食供给渠道,供给方式的单一所致,因此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完善的粮食供给体系,是满足粮食需求的可靠保障。
5.3外资粮企需警惕
外资粮商的到来,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满足了我国的粮食消费需求。但应看到,在着国际粮油价格的波动的大背景下,也对我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5.3.1加强对外资粮企的审查管理
需对进驻的外资粮企限制进驻领域,加强对外资粮企的行为规范指导,使外商粮企服务于我国粮食行业,对有损于我国粮食安全的外企坚决予以惩处。
5.3.2发展我国大型粮企
外资的进驻也反映出了我国粮食供给机制的不完善和强有力的大型国家粮企缺乏。因此,我国应管尽快完善粮食供给机制,或对外商粮企进行控股合作,加快培养大型本土粮企,确保对国家粮食行业的有效掌控。
6完善我国粮食供应链
保证粮食的流通
对国内的粮食需求满足,一靠国内的生产供给;二靠的国外进口;其中,仍以国内吉林省自给为主且占有绝对优势,国际进口为辅且比例较小。
6.1完善粮食产业链
目前,我国的粮食产业链发展还很不完善,相对于国内的需求而言。做的还远远不够。能真正建立一个产、储、运、销一体的成为我们共同的期盼。
6.1.1做好衔接工作
针对国内自给要做好粮食产业链整理。目前中国粮食产业链还存在生产与消费、生产和流通、流通和消费之间的连环相互脱节的现象,影响国家粮食安全。要针对易初问题的产业链模块进行研究,切实解决问题。
6.1.2完善粮食产业链,确保粮食安全要做到
加大粮食种植规模,发展现代粮食种植,培育优质粮种,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建立新型粮食生产机制;促进粮食企业重组并购,发展大型粮业集团;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加强粮食产业链联接。走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生产相结合的模式,诸如订单农业合作模式,确保企业的粮食源头控制。
6.2粮食进出口
对粮食进出口管理要坚持,出口品种必须在满足内需和国家粮食战略需求的前提下予以进行。进口要以作为必要补充,另外还要尽量集中在工业用粮和粮食作为生物转化能源的进口,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对外的依赖。这一点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让步的,我们没有选择。面对国内外粮食安全形势的新变化,不能仅仅满足于国内需求的必备口粮,还要上升为服务于国家全球竞争的重要支撑产业,才能真正掌握中国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结论
根据粮食供需的新特点,要确保粮食安全,就要从生产、储备、流通、消费等环节抓好粮食生产工作,认真做好粮食储备,增强粮食调运能力,完善粮食产业链和粮食价格体系。这既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又需要有效发挥粮食行业市场机制作用,把两种方式有效结合,把我国粮食行业做成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产业,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
白美清
在粮食供需紧平衡中保安全谋发展《粮食科技与经济》2011年3期
第5-6页;
2.
吴志华
胡非凡
中国粮食物流回顾与展望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1年4期
第5-6页;
3.
《粮食经济活动分析》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
第59-80页;
4.
姜受堪
崔延深主编
《农产品流通论》
北京
中国商业出报社1992年
第122-124页。
推荐访问: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考 关于如何确保粮食安全思考 粮食安全 确保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