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第六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基本内容和体系;熟练掌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基本思路;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供大家参考。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基本内容和体系;熟练掌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基本思路;应用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经验。
?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于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组成要素和内容。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包括总体战略模式和空间战略模式,总体战略模式是关于区域总体的战略模式,主要有自主发展战略模式、高速增长战略、变通经济发展战略、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出口替代发展战略、信息化发展战略;空间发展战略是关于区域内部各子区域之间的关系的战略模式,主要有平衡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战略、梯度推移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包括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措施。六大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战略指导思想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纲,是确定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布局和战略措施的依据;战略目标是战略指导思想的具体化和量化,它又决定着战略重点、步骤、布局和措施;战略重点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战略步骤是从时间上安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战略布局从空间上安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战略措施是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保证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布局的实施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三部分内容:总体发展战略、部门发展战略和地区发展战略。总体发展战略是指区域整体的发展战略,包括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布局和战略措施;部门发展战略是指区域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部门的发展战略;地区发展战略是指区域的次一级区域的发展战略,从性质上看与区域发展战略相同,既要考虑地区本身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与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衔接。但地区发展战略只是一个地区的总体战略,包括六大战略要素,不再做部门发展战略和次一级地区的发展战略。
难点——在于区域空间发展战略模式的适用的阶段和类型。一般情况下,平衡发展战略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这类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缩小地区差别,而且它们也有实力实施均衡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战略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类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发展的主要任务还是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要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能够发挥最大效益的地区;梯度推移战略适用于较大范围的区域。
?
学时安排:8学时。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
“战略”一词源于军事科学,与战术相对应,在古汉语中是指“战争的方略”或“用兵的谋略”。后来被借用到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而得到广泛使用。《辞海》对战略的解释为:战略是重大的、带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经济发展战略”概念首先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赫希曼于1958年在他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将经济发展提到战略地位的高度,并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重点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策划。此后,西方经济学者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形成的“发展经济学”,或发展中国家学者就本国本地区发展中面临问题研究中,都把发展战略研究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未,一些从事世界经济与地理研究的学者从国外引入了“发展战略”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提出了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倡议,得了学术界的普遍响应,于是逐渐掀起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热潮。
所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根据区域现存条件和发展规律,制定的未来的、全局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行动计划和措施。其核心内容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现实发展条件,以及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要遵循的指导思想、方针和采取的重点、步骤、对策等,它融经济、科技、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于一身,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把握全局,成为一门高层次、高品位的决策科学。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对特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指南和行动纲领。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和体系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复杂体系,它包含的基本内容主要有:战略定位、战略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对策等。
(一)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条件、区际关系及区本区域发展在全国或大区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在大区发展、国家发展,甚至国际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功能做出准确判断和确定,这是判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和前提。例如,北京发展战略的定位是: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在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定位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定位一定要准确,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2、定位一定要有层次性,以地域分工为基础,从大到小层层定位。3、定位一定要全面和分类型,有经济发展性质定位、功能定位、阶段定位等,也有经济定位、社会定位、政治定位、科技文化定位等。4、定位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最大限度发挥区域综合竞争优势为重点,以提高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二)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实施要扎根于区域的现实土壤之中,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机遇与挑战、本区域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区域优势与劣势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而又细致的分析,以此为基础,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实施对策。
(三)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
战略指导思想是制定战略时所必须遵循的各项宏观方针、政策,是编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行动指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高层次的“导航”作用。它对于战略目标的选择、实施计划的确定、实施措施的采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向性作用。
(四)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区域经济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所要达到的要求,它主要包括
三大部分:1、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GNP等;2、社会发展目标,包括基础设施的发展、科技教育的发展、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目标;3、资源环境发展目标,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目标。每一项目标都应通过一系列具体指标来体现。
如果从时间上来分析,战略目标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五)选择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过程中,一定要区分出战略重点,进行集中投入和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比如,在产业发展上,要选择区域内部弹性系数大、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规模大、竞争力强、关联度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在项目建设上,要选择最具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看好的重大项目进行集中投入;在生产力布局上,根据区域发展的布局现状,结合增长极核理论和点轴理论,选出能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经济增长极、经济增长轴线(增长带)和经济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空间结构体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通过空间结构的合理化提高区域发展实力。
(六)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战略对策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战略重点和战略产业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涉及工程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措施。措施一定要有针对性,而且能产生实际作用。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一个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能迅速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它对于落后地区来说,具有很大的赶超意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按其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按区际经济关系组合的类型
1、内向型发展战略
此种战略模式强调依靠本区资源和市场发展经济,通过区际贸易保护政策保护本区经济,特别是幼稚工业的发展以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区际市场不利于初级产品输出时,面向区内市场生产替代输入的制成品以保护本区经济利益。内向型发展战略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初级内向,这是指经济上完全自给自足,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不与区外进行贸易的封闭式经济发展战略;二是次级内向,也可称为输入替代,是指用以发展本区工业制成品的生产,代替原来需要从区外输入的这些产品,其目的在于通过限制输入制成品,阻止资金外流,保护区内市场,促进本区工业的发展。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内向型发展战略是为实现工业化最早采取的战略模式。
2、外向型发展战略
所谓外向型发展战略,是指以产品输出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此种战略模式强调利用区外市场、引进技术,以区外资源开发弥补本区资源的不足,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以此增加就业,提高人均收入。它主要是发展加工业和制造业,扩大产品输出,并将初级产品为主的输出转变为制造业及加工产品为主的输出,将本区产品推销到区外市场。它是以落后地区的廉价劳动力和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相结合的依附性的经济发展。外向型发展战略能够更多地利用区际分工和区外市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因而,它
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战略模式。
(二)按战略内容侧重导向组合的类型
1、资源导向战略
它是主要侧重于制定以开发区域内部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发展战略,一般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初期多采用这种战略。如甘肃敦煌市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由于区域资源储量、种类、品位、空间组合状况及开发利用难度等因素影响,直接决定着区域内部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形成,以及区域在更大区域乃至全国劳动地域中的地位。随着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将逐渐被其他战略模式所替代。
2、市场导向战略
它是主要侧重于制定以充分利用区域内外部广阔巨大的市场为特征的发展战略,即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以市场供求状况为标准进行调节,一般在资源缺乏地区、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地区多采用此种战略。在这种战略模式中,市场是决定区域开发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境外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区域内部支柱产业的选择、资源需求状况、经济发展方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均由市场来调控,市场的开放程度、发育程度与成熟程度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兴衰。市场导向战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的一种战略模式。
3、资源和市场双导战略
它是上述两种战略的有机结合,资源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市场容量决定资源开发规模和产品及产业组织规模。这种战略主要在经济发展中期阶段采用得比较多。
4、技术导向战略
这种战略模式是主要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科学技术,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发展战略,如科技兴省(区、市、县)战略。在技术导向战略模式中,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区域内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与市场化是区域创新的标志,区域内部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依托。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技术导向战略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模式。
5、知识导向战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主要依靠知识和高素质人才发展经济,实现区际经济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知识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源,谁掌握了知识,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知识导向战略中,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成为产业结构的核心,具有高素质并运用高科技手段处理信息的各类人才队伍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
(三)按区域发展空间组合的类型
1、点域发展战略
点域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所采用的一种空间组织模式。这种战略模式建立的理论基础为增长极核理论,故点域发展战略也称增长极战略。区域发展中的增长极,一般是发展条件比较好,产业综合优势比较突出,区位条件优越,投资环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并有希望在短期内迅速崛起的点状区域,如城市、资源富集区、工业区、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等。通过增长极的先期兴旺繁荣,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增长极
对区域经济发展,既具有极化效应,又具有扩散效应。
2、点轴发展战略
它是在点域发展战略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空间组织模式,是区域发展空间组合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几何构成是由点和轴(线、带)两大部分有机组合而成。点可以是城镇、城市,也可以是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等;轴可以是沿河、沿海、沿边,也可以是沿铁路线、沿公路线等。点轴发展战略中的点和轴同样既具有极化效应,也具有扩散效应,它是通过点和轴的发展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3、网络发展战略
它是对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横向延伸,是区域经济发展进入高级阶段所采用的一种发展战略。网络发展战略模式是由结点和相互交叉的轴线共同构成。在区域发展研究中,网络是指一定区域内结点与结点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经济增长轴线与轴线之间按照一定的经济技术规律经纬交织而发展成的点、线、面统一体。其中,结点是指区域内部的各级中心城市和城镇,它们充当着各级层次的经济增长极;相互交叉或联接的轴线则是指在结点间起联结作用的线状通道,这些通道可以是河流、运河等自然通道,也可以是铁路、公路等人文通道。区域内这些结点和轴线,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使得结点与结点之间、轴线与轴线之间、结点与轴线之间产生一系列经济技术合作,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在整个区域范围内,甚至在更大范围的区域之间流动和重新配置,逐渐在空间上形成以线状基础设施为主骨架的地域经济网络体系。
第二节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范式
一、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及经验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世界性的共同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发达与落后问题。为了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缩小地区差异,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它们都有自己的做法。
(一)美国振兴落后地区经济的成功经验。
美国是世界上目前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也曾经是一个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美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集中表现为东部、北部的发达与西部、南部的落后。美国的东部和北部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工业体系完备,商业规模巨大,资本市场活跃,人力资本存量大,交通、金融、保险、邮电等服务业发展齐全,发展速度也很快,成为美国经济精华之所在。而西部和南部经济落后,人口稀疏,经济增长迟滞,主要生产农产品和初级产品,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技术和人才匮乏。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不平衡严重阻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是弱化了美国整体经济发展态势。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增长率一度落后于日本、德国,其实质原因就是落后地区的经济状况制约了美国经济整体有效需求的扩张,使得投资的收益率降低,投资不足,市场容量受到限制。二是加剧了美国社会的不稳定性。南与北经济发展的差异,分别削弱和强化了南北财团的竞争势力和利益分配条件,导致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直接冲击了社会的稳定,无形中加剧了白人和黑人的种族矛盾,加大了南北之间的对立。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强化了政府对落后地区的调控,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美国先后通过了多
个区域经济开发法案,如《摩梭沙滩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法》(1933年罗斯福总统)、《地区再开发法案》(1960年肯尼迪总统)、《联邦受援区和受援社区法案》(1993年克林顿总统)等等,培养了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以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发展为例。田纳西河是美国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东岸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最大支流,它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在肯塔基州汇入俄亥俄河,全长1050公里,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在田纳西州境内,原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域之一。1933年这里有人口300万人,人均年收入仅约168美元,是全美人均收入的45%左右。从事工业的劳动力仅为12%,农业劳动力占62%,农业生产水平十分落后,是全美平均数的1/3。自16世纪后期以来,由于过度开垦,肆意砍伐森林,掠夺式开采矿物资源等,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田园荒芜,人口外流。过去美国曾多次力图改变其落后面貌,但始终未能奏效。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后,采取集中力量开发田纳西河流域,通过了开发法案,并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由总统直接领导,拥有规划和开发、利用和保护流域内各种资源的权利。管理局成立后,一方面致力于土地资源的整治利用。通过成立示范农场,教育和引导农民植树造林,改变耕作方式,改良土壤等来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农业产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致力于水资源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在田纳西河及其支流上建设一系列水利枢纽和电站,不仅有效防治了洪水泛滥,而且发展了航运,为流域内的工矿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吸引了大批工业在流域内发展,形成了一条田纳西河工业走廊。此后又发展了旅游等服务业。经过50多年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田纳西河流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流域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而且流域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昔日灾害频繁、贫困落后的穷乡僻壤,今天已成为沃野千里、百业兴旺、经济繁荣、航运发达、环境优美的发达区域。这里既是美国电子、炼铝、军工、化肥的重要生产基地,又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实现了流域内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巴西振兴落后地区经济的成功经验
巴西是一个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发达的沿海地区与落后的内陆地区同时并存是巴西宏观经济区域格局的显著特征。在20世纪40年代,当时的瓦加斯总统向全国发出了“向西挺进”的号召。为了推行“一体化发展战略”,1960年巴西将首都从东南沿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里约热内卢迁往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巴西利亚。首都的西迁使中西部地区融入全国经济,提高了该地区的经济地位。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加强对落后地区交通、能源、通讯等部门的投入,建成以新首都为中心,连接各州主要城市的公路网,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此外,巴西内陆地区地广人稀,北部、中西部地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1-2人,政府有计划地进行移民,在公路两侧规划建设“农业小镇”综合体,扩大了经济边疆,使这些地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为了加速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巴西政府决定对亚马逊河流域进行开发,于1953年成立了亚马逊经济开发计划管理局,负责对这一地区的开发规划与管理。亚马逊河流域不仅拥有丰富多样的农业资源、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而且有世界上储量最大的高品位铝土矿和铁矿,还有锡、铀、钻石、黄金矿及褐煤等,水资源也极为丰富,储量在5000万千瓦以上。1976年巴西政府选择远离海岸线1700公里的亚马逊大森林中的亚马逊首府马瑙斯作为新的“增长中心”(增长极)来建设,籍此带动周围地域乃至整个亚马逊河流域开发。政府颁布法令建立马瑙斯自由贸易区,对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以税收为主的一系列优惠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由贸易区的面积逐步扩大到221万平方公里,包括了整个亚
马逊地区,占全国面积的26%,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马瑙斯自由贸易区已建成现代化企业200多家,逐步形成了电子电器生产中心、钟表生产中心、摩托车和自行车生产中心、纺织和成衣生产中心等。在马瑙斯增长极的带动下,1974年以来,在亚马逊地区想继形成了17个规模不等的增长极。巴西采取在内陆地区培育“增长级”的措施加快落后地区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引起了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研究。
(三)日本和意大利振兴落后地区经济的成功经验。
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众口众多、资源贫乏的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相当长时期内只重视重工业开发,工业和人口分布过度集中于“三湾—海地带,”而广大农村和山区,人口较少,经济收入水平较低。为此,日本政府主要通过国土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开发来达到振兴落后地区经济的目标,而目标的完成则主要是国家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进行干预实现的。一是在东京、大板和名古屋三大都市以外的相对落后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基础结构建设,积极培植和发展落后地区经济增长极,刺激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二是在东京、大板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区立法限制其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过度集中,使其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上述战略是日本政府通过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制定的20多个国土综合开发计划和落后地区开发计划实施的。1979年日本的《国土六法》中有关落后地区开发与利用的法律就有126种,在立法先行的基础上,对落后地区实行有计划开发。同时也采取了高投入政策。具体做法是国家和地区按事业计划拨出专款,以无偿扶持为主,辅以低息长期贷款,并发动私人开发。国家设置专门的金融机构为落后地区筹集资金,提供低息长期贷款,或为开发作担保。
日本政府通过对落后地区的产业开发和国土综合开发政策,将立法和计划有机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振兴,缩小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经济布局的“过密”和“过疏”问题。
二战前的意大利存在着显著的南北地域差异,无论人口密度、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和经济结构,还是在文化教育、就业比率等方面,南方都落后于北方。鉴于政治上的强大压力和经济上的总体考虑,在完成经济恢复任务之后,意大利政府决定对南方进行大规模有计划的特别干预,并于1950年成立了南方基金局,负责对南部落后地区的规划与开发。南部的开发过程分为4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开发重点是农业和基础设施;第二阶段的开发重点是通过建设“工业发展区”和“工业发展核”(增长极)来促进该地区的工业化;第三阶段是将南部经济发展计划纳入全国经济发展规划中,并将各项工程的实施逐步移交给地方政府;第四阶段是重点发展中小企业,改善其技术装备,致力于工业企业的地方化和普遍化。经过30多年对南部落后地区的开发,从纵向比较,南部地区经济结构有了改善,农业得到改造,文化教育等有了较大发展。
二、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经验的几点启示
美国的南部和西部地区、巴西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日本的北海道、意大利的南部地区等都是相对落后的地区。这些国家为了促进其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都采取了一系列的不同的政策措施,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尽管这些国家与中国在自然条件、历史背景、文化状况和社会制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其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长抓不懈
从世界范围看,任何国家内部的落后地区经济状况都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带来社会的动荡。因此,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就成为国家区域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战略任务。美国政府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就开始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干预和采取措施,其区域政策一开始就把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在空间上的差距作为主要目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也是把促进地区间的平衡发展,消除经济布局中“过密”和“过疏”问题,缩小经济活动的地区差异作为区域政策的主要目标。意大利、巴西等国家也是把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和平衡发展,作为一个时期区域政策的目标。
(二)强化中央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性以及由此引发诸多经济社会问题的实际,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其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中都采取了各种政府干预的政策。如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和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计划;设立专门的地区协调发展机构,负责对落后地区的规划和开发;大力投资,兴建和改善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利用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布局;移民开发落后地区;制定发达地区的限制性措施和落后地区的优惠措施等等。
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单单只依靠地方政府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依靠中央政府首脑来推动。为保证对落后地区开发的有效实施,很多国家都设立了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来负责落后地区的开发工作。如,美国于1933年为开发田纳西河流域,设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归罗斯福总统直接领导。巴西为开发亚马逊河流域,于1953年成立了亚马逊经济开发计划管理局。
(三)加强规划和立法,以法律来保障落后地区经济开发工作
法律规范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则,也是国家各项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在世界各国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制定规划,并使区域开发政策法律化。例如,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颁布了《地区再开发法》、《经济机会均等法》、《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等一系列法规,德国有《联邦空间布局法》、《边境地区开发法》等,英国有《特别地区法》、《工业布局法》等。采取法律条文的形式来确定待开发地区的选择、开发内容和程序、资助的方式和重点、优惠措施的具体内容等,使落后地区开发政策法律化,并依法成立相应的区域经济管理机构,来负责实施。这是落后地区经济开发得到了顺利进行和取得成效的根本保障,值得我们借鉴。
(四)突出重点,实施增长极战略
由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和条件,改造起来,困难很大,投资很多。因此,在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时,不能采取齐头并进方式,正确的做法是: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美国政府在开发落后的西部和南部时,选择了一些交通条件相对较便利、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小城市作为经济增长中心,建立起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基地,以此带动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巴西政府开发西部地区,选择了亚马逊州的马瑙斯作为新的“增长中心”,以带动周围地区乃至整个亚马逊河流域的开发。这就使得以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在资金和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重点扶持一些中心,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通过增长中心的发展带动周围腹地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五)采取灵活多样的援助方式,培植落后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落后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低,往往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若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国家的扶持,要加快发展是相当困难的。因此,中央政府必须通过公共投资、转移支付、投资补贴、财政贴息贷款、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多种多样的援助方式、加大国家对落后地区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支持落后地区的开发建设。意大利中央政府投资总额的40%投向南部,国家参与制企业必须将工业投资的40%和新建工业企业投资的60%投向南部,以后又将企业向南部投资的这两个比例提高到60%和80%。日本1951年北海道开发时的公共投资只有70亿日元,到1995年预算已达9450亿日元,1980年公共投资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全国平均为9%,而北海道占17.1%。公共投资还包括设立专门援助落后地区的区域发展基金,如意大利的“南方发展基金”,巴西的“亚马逊投资基金”等。
各国都把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实施区域政策的重要手段,增加对落后地区的政府转移支付补助。据统计,转移支付占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20%的有澳大利亚、日本、印度、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在10%-20%之间的有德国、美国、英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对落后地区实行税收优惠,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刺激工具。美国的东北部的征税多于南部和西部,为激励资本向落后地区流动,克林顿政府1993年颁布的《联邦受援区和受援社区法案》中规定,政府拨款25亿美元无偿用于税收优惠。1967年巴西为鼓励社会多方投资开发落后地区,在北部亚马逊地区建立马瑙斯自由贸易区,区内私人企业10年内免交所得税,扩大再生产的进口商品免交进口税,从国外和其他地区购入的消费品和材料免交商品流通税。
中央政府在落后地区的投资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政府投资于制造业企业导致对市场机制的破坏,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部门具有最大的外部化经济效果。对一个地区而言,依靠外部“输血”可以获得短期的发展,但要实现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变“输血”为“造血”,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增强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国外在开发落后地区过程中,都无一例外地把加快和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作为区域经济开发的突破口。
(六)鼓励移民,引导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通过移民方式,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是欧美各国和发展中国家缩小地区差别所采取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这种流动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人口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顺向流动和迁移。如二战后,法国通过落后地区人口迁出和减少,使得人均收入水平相对上升,与发达地区的相对差距缩小;另一种是人口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逆向流动和迁移。如美国西部开发史上,移民起了重要作用。目前的印尼也在通过这种逆向移民方式解决地区差距,它主要是由经济发达的爪哇岛向外岛移民。近20年,其移民总量达400多万人次,政府的长远目标是移民2000万人。
第三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基本思路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与政府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
1、市场失灵
影响经济发展的两个相互作用的因素是政府和市场。人类经济发展史的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市场是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然而,市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会失灵;市场也并不是万能的,有许多问题它不能很好地解决,而且有些问题它根本不可能解决。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失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它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的市场失灵是指市场运行的结果未能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造成效率损失。它主要表现为负外部经济效果、垄断生产和经营、公共物品的生产以及信息不对称性。因为市场的均衡和帕累托最优是在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条件下实现的,但是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条件是不存在的。广义的市场失灵除狭义的内容之外,还包括市场在宏观经济上的失灵。它主要是由市场机制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引起的。由于市场机制作用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常常导致虚假需求和生产的盲目性,对经济活动的远景缺乏导向;市场机制容易助长投机行为,从而破坏市场运行的稳定性和秩序性;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不可能完全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只能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市场机制作用的最大缺陷是造成社会经济运行的紊乱,使市场发生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或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宏观经济总量失衡,从而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衰混。
2、落后地区市场发育不足问题
市场失灵表明了市场的限度。然而,在落后地区,市场的限度不仅仅在于市场失灵,而且还存在着市场发育不成熟问题。市场失灵是一切市场经济的共性,而市场发育不足则是落后地区特有的现象。所谓市场发育不足,是指在落后地区,价格制度发育水平很低,市场力量过于弱小,不足以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完成加速发展所需要的转变。
(1)市场在空间结构上呈现破碎状态,交易范围狭窄
市场的破碎状态是经济破碎状态的直接反映。在落后地区,连接经济各部门的“管道”或是不存在,或是缠结不通,经济呈现出多重二元结构特征。如一些落后地区迄今还存在着大量的非货币经济。交通阻塞、城乡分割、地域封闭,阻碍商品流通。市场价格在不同地方和不同部门间有很大差异。市场分割,缺乏整体性功能,必然导致竞争无序,效率低下。
(2)市场主体发育不正常,对价格信号反应迟钝,资源流动不畅
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个人和企业对商品供求和价格信号反应迟钝,资源流动不畅。首先是由于落后地区传统经济制度和文化的影响造成的。落后地区长期处于一种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经济环境中,个人和企业缺乏在市场中活动的经验,深入人心的传统文化往往与市场逻辑相悖,市场成长因此受阻。其次是由于落后地区政府的保护性政策。落后地区为了实现工业化对某些产业实行保护性政策,使受保护的产业不受区内外、国内外竞争压力的影响。长此以往,企业失去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产品缺乏竞争力,当保护性政策措施撤去以后,甚至连如何生存也成为问题。
(3)市场体系不健全,要素市场残缺
一般说来,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两大类市场组成的。要素市场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等。这些市场各自的发育水平和彼此之间的耦合度,构成一个市场结构的重要特点。在落后地区,商品市场发育水平要高于要素市场,但整体上仍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劳动力市场分散,功能不健全,不能有效地调节落后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资本市场发育迟缓,导致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抑制”,房地产市场规模小、不规范,不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产权市场步履艰难,不能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及时向商品转化和企业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
(4)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容易产生垄断
在落后地区,不完全竞争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在工业部门可以经常发现非常集中的垄断力量。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可能促成企业走向联合和集中,从而形成垄断力量,这是市场经济演进的一般趋势。然而,落后地区相对狭小的市场限制了可以进行竞争的企业的数目,因而联合和集中的企业更容易凭借其规模经济的优势去垄断市场。它们会以价格决定者的身份限制产量,提高价格,从而谋求超额利润。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
1、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市场失灵需要政府来弥补,市场发育不足需要政府来推动。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落后地区经济起飞条件缺失,更需要政府来替代市场,发挥“第一推动力”的作用。
经济起飞一般要具备一些先决条件或初始条件。但落后地区在经济起飞时,一般不具备这些条件。落后地区既无物质资本的积累,也无人力资本储备;既无对外来先进技术引进、吸收、消化的能力,也缺乏对区域外先进制度的学习和移植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落后地区缺乏形成这些初始条件的市场机制。这些都是落后地区的后发劣势和经济启动的障碍。
2、政府替代
面对上述障碍,落后地区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消极等待,让市场逐步产生或形成这些条件;二是积极替代,即在条件不具备或不成熟时,由政府出面替代市场,促进经济起飞条件的形成。
但政府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因为政府替代,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主动为经济起飞创造条件,甚至直接替代市场配置资源,承担起“第一推动力”职能。由于在推动经济起飞初期,无论是政府职能的实施成本,还是摩擦成本都迅速增加,因而经济起飞前的助推成本较高,起飞初期的发展速度也比较慢。在这一时期,需要政府帮助经济发展,政府替代职能的正效应在增长,但比较缓慢。当经济起飞后处于上升时期,政府职能的实施成本和摩擦成本显著地下降,这主要是由于落后地区政府经验的积累,以及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行为被社会所认同和接受。在这一时期,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正效应大大提高。当经济发展到成熟时期,政府职能的效益得到充分显现。由于政府的推动力量得到充分发挥,经济起飞的目的已经达到,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已逐步显现出来,一些产品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在这一阶段,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正效应已达到顶峰,负效应开始显现。这时政府应主动退出。
3、政府干预区域经济的能力
在落后地区,政府替代了市场发挥着调节和干预经济的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
(1)在落后地区,政府的行为能力比较强
落后地区农民的素质较低,经济组织的经验不够丰富,而政府对经济、社会组织的干预能力比较强,政府官员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掌握的信息比较多,在社会各个系统中的联系也比较广,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因而,能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2)在落后地区,政府组织和筹措生产要素的能力比较强
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落后地区的大多数经济组织、个人或家庭都不具备筹措直接创办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的能力。而在中国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中,对资金的分配和技术支持方面还具有相当程度的计划经济色彩,政府在这一体制下,具有相当大的活动范围。如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组织农民集资、从国有企业引进技术、拓聘企业管理人员等。
(3)在落后地区,政府有一定化解各种风险的能力
在落后地区进行投资与在发达地区进行投资相比,风险更大,这里风险包括投资的机会风险、资金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等。特别是落后地区的企业更缺乏规避风险的知识和经验。因此,政府的积极参与有助于降低政策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活动成功的机会;当政府参与微观经济系统时,就会引导农民采取与政府协作的方式,加入到经济活动中来,以提高创办企业的成功率。
4、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般来说,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主体作用
在落后地区经济活动中,政府直接充当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介入微观经济活动的运行过程,在经济要素和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成为国民经济运行和控制的主体。在落后地区,由于企业和竞争力普遍不够强,市场机制运行不够完善,政府的地位和作用更直接、更明显,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大。
(2)主导作用
这是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间接充当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不直接介入微观经济活动领域,主要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政府则主要通过经济发展规划、发展战略、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来影响市场并产生作用。在落后地区,政府在把对外招商引资,吸引外商投资作为主要经济发展手段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作用。
(3)纠正作用
当市场机制成为经济活动的基本运行机制时,企业在市场机制引导下开展经济活动;当经济运行偏离政府预定的目标或市场机制运行中出现市场缺陷时,政府就要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来抑制市场缺陷的发生,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在落后地区,由于政府急于开发经济,可能会放宽管理,从而更容易出现市场经济秩序不规范的现象。
(4)补充作用
由于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调节,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拾遗补缺,对于市场无法触及和无法发挥作用的领域,或者市场主体不愿介入的领域,就要实施政府行为进行补充,以弥补市场的不足。在落后地区,由于社会公共秩序、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不充分,企业在开展经济活动时经常会遇到公共设施严重不足的制约,政府就要及时在发展环
境方面填补主体的缺失。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开发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某一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中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策性的谋划,其本身具有面向未来的倾向性,是区域开发中的发展观与全局谋划的有机结合。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宏观指导和运筹帷幄的作用,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一个科学的、符合区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能正确地指引区域经济的发展,并能加快发展步伐。因而,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层次。中央政府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从全国范围来考虑生产力布局,确定发展重点区域。关于这一点中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30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中西部地区要顾全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在20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实践充分证明,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构想是符合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尚不发达、发展又不平衡的大国的经济发展规律和实际的。21世纪开始的“十五”计划时期,中央政府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该战略对改善落后的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条件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对外开放、体制改革,以及税收、信贷和投资等方面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接下来,中央政府又推行了中部崛起战略,最新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这些都是中国中央政府作出的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那么,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就要适时地抓住国家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相应制定一个符合本区域实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例如,湖南省永州市在1995年提出了旨在加快本地经济发展的“大郊区”战略。这个战略构想可以概括为:“建设大郊区、发展大产业、开拓大市场。”所谓“大郊区”战略,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本地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把永州建设成为广东和沿海大中城市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同时,通过全方位接受沿海特区和大中城市经济技术的辐射,带动本地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永州成为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基地,最终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长期以来,“大郊区”战略的实施,给永州人民的观念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也给永州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实践已经证明,它是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成功尝试。
从落后地区的开发模式看,落后地区一般来说,地域辽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普遍较低,而且参差不齐,实行全面推进的开发方式是不现实的。借鉴国外落后地区开发的成功经验,中国落后地区的开发应采取“重点开发,由点及线,以线带面”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增长中心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和网络开发模式的统一和有机结合。“点”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的各级中心城市或城镇,即各类“增长极”;“线”是指连接各个“点”的以交通运输或网络为骨架的基础设施或产业带,即各条发展“轴”。作为增长极的“点”应具有下列条件:
科技水平相对较高,是所在区域的创新中心;
主导产业明确,与周围地区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综合体;
基础设施条件优越,交通、能源、水资源等供应体系完善;
在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具有突出的竞争比较优势。作为发展轴的“线”应具有:
是资源开发、产品和劳务生产流通的基地;
必须处于水、陆、空交通干线上,即要有相对发达而稠密的运输网。落后地区首先必须集中有限的财力对中心或增长极进行重点开发,并将中心点串接成轴线,以结点和轴线组成开发网络,通过中心和轴线的辐射,逐步推开,从而使整个区域经济得到全面拉动。
(二)强化政府职能,发挥“第一推动力”作用
政府职能主要包括经济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三个方面,其中政府经济职能是政府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能。政府经济职能就是政府对经济干预的作用、功能和手段,是政府对社会经济进行规划、调节、监管、服务的职责和功能。政府实施经济职能的手段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经济调节、直接投资、法律约束、政策扶植、行政干预,但归纳起来,分为两类:微观规制和宏观调控。微观规制是政府从治理市场失灵出发,以法律为依据,以颁布法律、法规、规章、命令及裁决为手段,对微观经济主体(主要是企业)的不完全公正的市场交易行为进行直接的控制和干预。宏观调整是政府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之以行政手段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
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一般而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一个环境保证,如法制环境、安全保障等;
提供公共产品,即那些为社会大众所利用的不具有排他性的产品(如城镇道路)或排他性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产品(如基础教育);
负责处理社会认为是必要的,但由于必要的投资规模原因(如铁路网)或对私人投资者而言缺乏短期获利能力(如环境保护)私人部门不可能介入的领域;
解决或避免由私人活动所引起的问题,如失业、资源过度利用与环境污染等。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作用是不尽一致的,除上述介绍的四个方面一般作用外,中央政府需要从全国整体发展的全局角度来考虑其对各个区域的影响,而地方政府主要考虑的是提高辖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因而,可以认为,地方政府干预区域经济主要是为了促进辖区内的经济发展,而中央政府干预区域经济除了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外,主要着眼于处理好区域经济关系。中央政府的作用强度应根据特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特点而有所不同,其作用主要有:
在将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聚集起来参与区域发展过程方面发挥领导和促进作用;
促进与支持区域合作,加强区域协调;
改善区域基础设施,通过区域能力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利用或创造重要区域发展机会(投资或经营)方面发挥催化者作用;
在明确可信的未来规划与一系列国家目标的基础上,协调发展和政府相应的利益责任;
动员人员与机构在特定区域充分合理运用区域资源,创造、加强或稳定发展活动;
设计出自下而上的方法,以改善区域的收入与就业机会、生活质量,提高由中央政府制订并实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政策的价值。地方政府的作用主要有:
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制定良好的地方教育政策和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在企业发展方面,为私人部门创造就业机会提供资金支持和财政承诺;以区域内主导产业为主建立竞争优势,促进关键产业增长,繁荣区域经济;促进区域市场的发展;集中力量于战略目标而不是分散资源。
在经济环境方面,营造一个财政稳定的经济环境;改善所有产业与地区的总体发展环境;承认政府对市场条件的影响是有限的。
在社区改造方面,直接充当经营者或开发商角色,投资于地区经济以促进经济活动。⑤在基础设施方面,区域基础设施投资是地方政府为经济增长作出持久贡献的主要机会。
总之,在落后地区,政府行为对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落后地区政府最主要的职责是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尤其是提供具有权威性的法律体系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效地组织社会经济资源,对经济发展施加巨大的影响。落后地区的政府只有更积极地发
挥其经济职能,才能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加快实现现代化。
(三)以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为基础,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完整的体系,它要求正确处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即区域经济发展要以人口适当控制、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在此前提下,推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持续优化。
在前面,我们已对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从中可以看出,贫困落后是多育的温床,多育又维持了贫困落后;贫困落后导致资源的滥采滥伐和环境的恶化,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也维持着贫困落后。落后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与落后之间存在着一种累积性的、因果性的关系,形成了“贫困落后—人口膨胀—资源耗竭、环境退化—贫困落后”的恶性循环。因此,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中,人口是首要因素。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的统一。两种再生产必须相互协调,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否则,会延缓经济增长。同时,人口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促进与制约关系。人口过快增长,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由此造成区域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因此,区域经济可持发展中的人口问题,不能简单理解为“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增长”,而是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应的人口适当控制。中国虽然长期以来实行了计划生育,但落后地区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仍然较快,由此引发了与物质资料相对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削弱了资本积累的能力,对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压力与困难,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落后地区首先大力开展温饱工程,缓解贫困,改善营养,消除多育的经济和生物学基础;其次,改善公共医疗卫生条件,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使生育率下降;再次,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行农村养老保险,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最后,强化计划生育政策和节育措施。
资源、环境的持续供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不仅为本代人并且为后代人提供了可持续的供给,其数量和质量构成了区域经济活动规模的限度,我们将它称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力或承载力。落后地区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但人均资源相对短缺,而且还有许多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再加上落后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经济增长,过度消耗和浪费资源非常严重,资源面临着短缺和枯竭。因此,保护和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是落后地区的一项紧迫任务。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永续利用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使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小于其更新速度,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小于可再生替代资源的更新速度,并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产出率,增加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建立节约型社会。
对自然资源非常贫乏、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区,应禁止人们进一步开发,采取“迁”的办法,将这部分人口从极为恶劣的环境中迁到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减轻环境压力;三是“治”。对那些水土流失、土地荒漠环境是自然对人类发展的支持能力,包括生态平衡、纳污能力和自净能力,同时,环境又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为后果。社会再生产过程,一方面要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将各种废弃物排入环境之中。在落后地区,由于掠夺式地消耗资源,破坏性地排放“三废”(废气、废水、废料),造成资源枯竭、江河污染、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废物成堆、空气污染等现象十分严重。对此,落后地区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和生态建设。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退”。对那些草地过牧、森林超采的地区,采取“退”的办法,以减轻环境承载负担;二是“迁”。化严重的地区,采取“治”的办法,以提高土地承载能力;四是“保”的办法。发展生态农业和环境工业,以保护生态环境。
总之,落后地区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面对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越来越大的压力,只有着眼未来发展需要和长远利益,走一条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才是正确的选择。
(四)积累物质资本,改善经济环境,提高发展能力
物质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最直接的推动力量。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就在于自我积累、自然发展的能力较弱,若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国家的扶持,要加快发展是相当困难的。落后地区物质资本的形成,不外乎两种途径:一是依靠自身积累;二是依靠外部资本注入。由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人均收水平低,依靠自身积累远远不能满足其开发所需物质资本,因此除了落后地区提高自身经济基础水平,加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之外,中央政府要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援助和信贷支持,鼓励和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开发和建设。落后地区的物质资本积累在近期内应尽快建立有效的投融资体系,以引进外部资本。具体来说:
建立和完善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满足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个人需求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
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和信贷支持力度;
加快落后地区资本市场建设;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设立区域产业投资基金。
在落后地区,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让人难以理解,这就是:一方面落后地区资金严重短缺,而另一方面落后地区的资金大量地流向发达地区。究其缘由,主要在于落后地区的发展环境。经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一整套能够引导社会的资金、技术、人才进入的制度和机制。作为落后地区,缺乏的不仅仅是资金、技术和人才,更重要的还是制度性短缺。
与发达地区相比,落后地区非国有经济比重相对低下。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值比重看,全国平均为49.3%,西部高达73.3%,东部只有40%。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有150.9万户,其中西部只占15.8%,东部占65.8%。
与发达地区相比,落后地区要素市场化程度相对低下。从投资的所有制结构看,国有经济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例,全国为53.4%,东部为46.9%,西部为61.5%。西部的非国有投资比重比东部低14.6个百分点,其中内资低5.5个百分点,外资低9.2个百分点。从城镇就业所有制结构看,目前国有单位的就业比重,东部为50.5%,西部为61.9%。
与发达地区相比,落后地区经济外向化程度相对低下。在全国完成的商品进出口总额中,东部占全国的91.8%,西部仅占3.8%。全国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为36.5%,东部为55.2%,西部仅为7.4%。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中,东部占86.2%,西部仅为4.6%。总之,落后地区的非国有化程度、要素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外向化程度都相对较低,经济制改革严重滞后。落后地区经济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性短缺。
有效的要素投入需要有效的制度安排。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
要素的大规模投入,但是,这种要素投入能否取得预期的增长效应,还要取决于有效的制度安排或制度供给。如果只有单纯的要素投入,而不加快现有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仍会导致“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如果只有单纯的要素投入,不调整现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将可能使落后地区国有经济的沉重包袱继续加重;如果只有单纯的要素投入,不重视对现有政府机构和管理体制的改革,那么,落后地区的投资软环境难以根本改善。因而,对落后地区的援助,更重要的是制度性援助,制度性援助是治本的援助,是提高发展能力的援助。那么,怎样实施对落后地区的制度性援助呢?
提高落后地区援助性要素的使用效率及获取市场化要素的能力;
加大对落后地区国有经济改革的援助,大力培育非国有投资主体;
适当增加落后地区政府的自主调控权。
(五)突施科教优先发展战略,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
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中,有许多当务之急,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等。在所有这些工作中,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和强大动力,必须优先发展。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和高素质人才的汇集,要想经济得到发展是很难的。在知识经济时代,更是如此。
从落后地区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要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产业的调整和转换升级,从而提高区域竞争力,都必须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主创新,二是技术转移。在中国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引进成为经济起飞的关键因素。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落后的西部地区投入巨额资金,引进了许多重大项目,加强了西部的工业基础,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由于技术引进后未能充分消化、吸收,更未能在引进的基础上创新,没有使企业在技术水平上逐步提高,因而导致“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恶性循环,落后地区在技术进步上,主要应采取下列措施:
重视科技开发,鼓励科技力量较雄厚的城市和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在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设立高科技—国防科技工业园区;
激励和发展创新主体,包括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
逐步推进高科技产业化;
大力引进适用先进技术。确立以科技进步来推进、创新来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的新思路,这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经济竞争力,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问题。
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人的作用的发挥,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从经济学角度看,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主要是依靠人力资本来获取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经济不断向全球化发展,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已成为生产力和竞争的核心因素,直接决定了国民经济以何种方式增长以及增长速度的高低。人力资本积累的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水平,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实质上是人力资本积累存量的差异。发达地区不仅自己对人力资本长期进行大规模投资,还将落后地区的大量优秀人才吸引进去。因此,发达地区可以主要通过提高知识和技术的集约程度来发展经济。在现代社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和主渠道,然而,在落后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力欠缺,使得教育投入不足,从而导致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贫穷的教育不会形成对经济发展的知识效应;另一方面,由于教育体制的种种弊端,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落后地区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主要采取以下途径:
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实用性人才;
结合再就业培训和在职培训,全面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
完善人才市场,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本回报机制;
创造人才聚集的良好环境;
改革教育体制,培养人才资源。
(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落后地区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回顾世界经济结构演变历史,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先后经历过三次大的产业结构演变。第一次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之间,由于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于是它们纷纷向外转移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了20世纪以来第一次全球化的海外投资浪潮。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石油危机,迫使发达国家向外转移重化工业所带来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转移。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结构转移。亚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不失时机地利用了这几次产业结构转移所带来的对自己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机遇,经济大多得到了高速发展。20世纪60、70年代两次世界性产业结构大调整,本来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同样的机遇,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能抓住,致使50年代与中国经济水平大致相当而恰恰抓住了这些机遇的国家和地区,一下拉开了与中国的距离。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之所以能持续高速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改革开放使我们赶上并抓住了第三次世界性产业结构转移的机遇。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经济发展总是在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实现的,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可以说,经济结构调整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措施,经济结构的每一次升级,都会带来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目前,落后地区经济结构很不合理:二元经济结构十分明显,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显著;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比重过大,非国有经济比重过小;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三产业比重过小。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极大妨碍着落后地区经济的运行,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快落后地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仅是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根本措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落后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在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二,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第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立多元化所有制结构,优化国民经济布局;第四,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第五,支持和保护农业,优化农牧产品;第六,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步伐,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1、推动农业产生化
落后地区的基础产业是山区农业,其生产条件和经营一般比较接近自然经济和传统的生产方式,品种单一,规模较小,分散经营,商品化率较低,流通不畅,产业链较短,竞争力不强,生产率不高。面对这种状况,必须对传统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按照农业产业化要求,将农业生产与市场连接,与农户连接,与公司连接,与相关的多个产业连接,形成“市场+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以市场牵龙头,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连农户。具体说来: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发展适应市场变化和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农产品;三是培育商品基地,推进农产品规模经营;四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五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农村工业化
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看,农村工业化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关键性作用。过去我们靠工业起家,现在要靠工业当家,今后更要靠工业发家。改革开放后,由乡镇企业启动的农村工业化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也促进了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然而,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落后地区工业经济的实力普遍较差,资金积累的能力普遍较弱,发展步子十分缓慢。从经济发展进程分析,中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其中,东部地区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中部地区处于工业化中前期,西部地区则还处于工业化初期。进入21世纪后,落后的西部地区要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根据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改造乡镇企业,培养现代企业群体和现代产业队伍;
推进农业工业化,提升农业生产力。
3、加快农村城市化
关于农村城市化,前面章节已经详细地专门论述。
推荐访问:地区经济发展研究策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