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夯实文化根基,提炼文化精髓 夯实根基聚力进位——2011年xxxxx部企业文化示范点复核报告2011年.Xxxxx部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实施纲要(2010-2011)》为指导,以夯实文化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夯实文化根基,提炼文化精髓 ,供大家参考。
夯实根基
聚力进位
——2011年xxxxx部企业文化示范点复核报告
2011年.Xxxxx部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实施纲要(2010-2011)》为指导,以夯实文化根基,提炼文化精髓,推进文化进位为目的,在保持公司企业文化示范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坚持员工为本,文化为魂,创新为驱,提效为靶的文化管理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争取一年一个变化地进位,推动部门文化重心下沉到班组文化层面,推动部门的转型发展。
一、2010—2011年度企业文化工作思路
贯彻“五有”标准,推进文化在互动中落地,在融合中深植,在落地中突破,在夯实中发展。聚力文化创新,推进层面由部门为主导向班组为主导模式进位;聚力营收模式由堤坝型向服务型进位;聚力资源整合,由手工作坊式操作向程序自动化进位。
二、2010—2011年度企业文化工作举措
(一)聚力文化创新,推进层面由部门为主体向班组为主体模式进位。
按照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实施纲要(2010-2011)》及公司企业文化工作部署,持续推进“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核心价值观的入耳、入眼、入心、入行,形成神形兼备的文化体系。
1、争先——党员带头率先垂范,在纪念建党90周年党支部以“学习、探寻、实践”为主题,教育和引导党员争当企业文化的践行者和领跑者。
(1)每周出一期“党史知识问答题”,每期10题,共8期;制作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展板,让党员于群众缅怀党的丰功伟绩,引导党员“读党史、颂党绩、讲宗旨、当先锋”。
(2)探寻红色足迹,传承光荣传统。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瞻仰“一大会址”、探寻南湖“红船”,参观上海海军博物馆,观摩影片《建党伟业》、参观《“我们共产党人”上海市建党90周年大型图片展》等系列活动。
(3)组织实践活动,争当“五好党员”。建立以党员为核心的“提升客户感知、提升服务支撑能力”、“业务健康度”、“自动化验证”三个专项攻关组,立足本职岗位,改进服务短板,提高营收能力、拓展创新思维。建立党员民主评议机制,平时党员亮出身份,接受群众监督,每年都组织群众对党员进行评议。2010年的评分结果表明党员民主评议分数均在90分以上。
2、渲染——运用专题板报、《xx园地》、《班组园地》等宣传平台,持之以恒地向员工灌输文化理念,潜移默化地将员工的思想观念校准到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上来,内化为员工自觉的行为准则。其中《xx园地》已经办了49期,班组平均提供信息稿近20篇。
3、竖杆——开展“每月一星”和“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事迹介绍活动,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员工学身边人,知身边事,积淀文化底蕴,浓厚文化氛围,以榜样力量带动员工的自信心成长,营造比学赶帮争明星,你行我也行的良性竞争环境。2011年,部门强化了对“每月一星”评选活动的指导,完善了评选标准。
4、突破——成为公司企业文化示范点后,对我们来说与其说是肯定和激励,不如说是又一个挑战。因此我们将2010—2011年度企业文化发展方向定位于“突破”阶段。所谓“突破”,即在腾飞、拓展、融合、深植五个阶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将文化推进的重心由部门下沉到班组,即由自上而下的灌输走向自下而上的反馈,达成文化的交融,形成具有发乎内,显于形,神形兼备的部门文化发展体系。
(1)以人为本、以班组为基本要素,围绕“争先进位、创新提效、和谐聚力”主题,夯实班组管理基础,创新班组文化管理模式,提升班组文化管理水平,将和谐文化、关爱文化、执行文化引入班组,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建立基于各类班组价值创造特征相匹配的班组文化理念,价值准则,行为模式,激发班组活力。目前,在全天候的文化氛围浸润下,每个班组都有凸显自身特质的文化愿景,有彰显个性LOGO,形成直观的感知,并通过各自的《班组园地》上展示,班组还将LOGO做成屏保,持之以恒地渲染、渗透文化理念,让员工入耳、入眼、入心,形成共同的核心理念,营造和谐互动、共同参与,团结竞争、合作向上的文化氛围。
(2)制订《班组文化建设推进计划》,规范文化管理,具体落实在“四个一”上:一个主题,每个班组都要有自己的“班组文化主题”,以此作为班组文化建设的起点;一个根本,将班组民主管理提升到是班组文化建设的根本的高度,要求“班务三公开”:工作业绩公开。员工每月完成实绩和绩效得分应在知识库平台上公开发布,生产班长
应按规定定期与员工进行沟通。重大事项公开。凡涉及到员工切身利益的制度、管理措施均应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必要时应进行投票表决,公开发布。班组管理公开。班组定期召开民主管理会,生产班长应汇报班组各项工作进展情况,自觉接受班组员工的监督;一本台账,班组台帐是掌握班组成员思想动态、调整职工情绪、保证,是班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利器之一,也是星级班组评选的重要依据。要求班组台帐记录每月上传知识库,接受员工的监督,使之停留于做表面文章,部门定期监督检查;一个规范,借助科学管理工具,推行7S管理要求: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用文化的力量规范生产现场人、机、料、法、环管理,让每一位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3)达成目标:实现“二个提升”:班组绩效能力提升、班组基础管理水平提升;打造
“三个特质”:打造和谐型特质班组、打造学习型特质班组、打造创新型特质班组;提升“五项能力”:提升班组基础力、执行力、凝聚力、学习力和创新力。Xxxx班开展的“在融合中提升能力”主题活动,荣获公司2009年度金牌“一班一品”。
5、维稳——把“以人为本”的和谐、亲情文化融入人本管理文化中,培育员工敬业爱岗、感恩企业、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的品质,唤起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形成目标共识,感情共鸣、任务共担、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具体做法是望、闻、问、切、疏。
(1)
“望”即了解现状,对部门员工的学历背景、年龄结构、工作经历、生活工作状况有深刻的了解。
(2)“闻”即深入了解员工的思想状态。针对改革带来的利益分配落差造成的部分低岗员工的心理失衡,牢骚怪话多,情绪易焦虑和急躁的现象做深刻了解,将和谐、亲情作为人本管理文化中的着力点,在正向激励上做文章,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真正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凝聚力量、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激励员工。
(3)“问”
即通过情感管理和沟通来调整员工心态,化解困惑,引导员工正面思维。坚持员工三必访制度(思想波动必访、员工生病必访,员工生活困难必访),给员工减压松绑、打气鼓劲,用亲情、爱心感染、疏导员工,引导和教育员工把注意力转移到生产经营上来,营造温暖和谐的氛围。目前,每个班组都有员工心理支持行动内部志愿者,在平时的工作中默默无闻地工作,成为员工的知心伙伴。另外,2010年以来,部门和班组共进行家访78人次,覆盖面达到100%。
(4)“切”即把握好员工脉搏准确用药,立足在现有的基础上改良“土壤”,以和谐促稳定,以文化聚合力,以情感动人心。部门共组织轮岗培训4期,为员工能力提升搭建平台,其中有3名员工成果地应聘上一等级岗位,其他的员工踏上新的工作岗位。
(5)“疏”
即疏通经脉,增强活力,减压力,暖氛围,文化互动。用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员工精神生活,培养员工素养情操。今年,在保持传统文化项目基础上,新建立了棋牌、摄影、手工编织、乒乓、动漫和茶艺6个文化沙龙,每个班组负责一个沙龙的组织运行,参加人数达50多人次,覆盖面45%以上。来自各个班组的员工通过文化沙龙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形成了合力,增进了上下工序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2010年世博会期间,每个班组都开展了“走进世博,走近世界”主题活动,员工集体前往世博会参观,感受世博。部门起到田火加柴的烘托作用,开展了摄影比赛活动,在员工中形成了共鸣。
6、改变——重新修订了部门《绩效管理办法》,将文化管理融入到绩效管理之中,改变单纯以通信生产业绩为考核标准的做法,增加文化管理方面的权重,将企业文化管理内容和目标列入绩效考核范围。《办法》一是强调团队共同进位,实行班组等级排名制度,半年进行一次,按照班组月度实际得分高低,分别排名出一类班组、二类班组和三类班组。一类班组整体奖金系数在原有的基础上上浮0.1%,二类班组下浮0.02%,三类班组下浮0.08%,班组排名制度将个人利益与班组整体利益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了团队意识。二是对与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实践活动,并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员工作出奖励,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进来。
(二)聚力营收管理模式由堤坝型向服务型进位
随着市场竞争日渐白日化,营收管理要适应全业务发展的需要,必须找到一个有效的利益结合点,既要维护企业经营业绩,更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亲情服务,形成客户是企业衣食父母,企业同样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融洽关系。基于以上思考,部门在探索营收管
理模式由堤坝型向服务型进位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
(1)个性服务——监控手段信用化。客户信用度评估模型率先在集团公司投入实际应用,收到了“双赢”的效果。延长了客户通信时间,赢得了高信用客户的赞许,在增加经营收入的同时,降低了高信用度客户停复机频次。
(2)重心转移——营收管理日渐精细化。改变围追堵截全面开花的堤坝式欠费管理方式,调整重心,罗列欠费类型,细分欠费心理,挖掘系统资源,适时变化监控阀值,将营收管理的重心放置在防范恶意欺诈行为上来,提升突发事件准确定位、快速解决能力,事后深度挖掘,形成案例,此举收效甚丰。2010年以来,先后卓有成效地遏止了疑似复制卡恶意欠费、异地充值恶意欠费等高额坏账风险。
(4)打造体系——在聚合各方资源的基础上,以保持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着力打造营收管理健康发展体系。在体系体系建设中贯穿“四条主线”(规范、管控、协同、整合),强化“三个支撑”(管理支撑、技术支撑、人力支撑)。
?
规范——横向合作,主动服务和支撑属地分公司,帮助其规范营收管理流程。如:与xxxx部共同组建集团客户营收虚团队,共同研究和规范集团客户欠费管理,协助其重新梳理集团产品欠费管理办法。
?
管控——主动参与市场营销方案的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主动与兄弟部门协调,协助其优化流程和规则,共同促进业务健康发展,防范风险。
?
协同——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向属地分公司提供我们营收基本管理经验和模式,协同属地分公司共同将营收管理做精做细。实现属地由“被动”转向“主动”,由“业余”转向“专业”,向由“以我为主,属地为辅”转向“以“属地为主”。同时,了解属地分公司的需求,给予必要的、精确地、全面的支撑服务。两年来,共走访属地60余次,为属地培训业务20余次.?
整合——拓展业务健康度平台的维度,从业务规范、执行规范、跟踪追溯的角度保障和推进健康度向纵深发展。
(三)聚力资源整合,由手工作坊式操作向程序自动化进位
创新是班组强壮自身筋骨,增强活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源泉。在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自己的事业心发挥出来,把班组的力量凝聚起来,把班组的目标树立起来的指导思想下,引导班组寻找创新的突破口,通过建立专项小组,攻克解决生产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培养骨干人才,推动由单纯业务型班组朝着业务与技术相互渗透的符合型班组方向进位,推动由手工作坊式操作向程序自动化处理进位,目前80%的班组都有自己的创新项目,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
1、技术与业务融合创新
(1)
Xxxxxxxx专项小组技术人员与业务人员的密切
配合,经过两年的努力,成功地实现了xx类、xx类、xxxx项目的自动化验证,自动化验证程度达到40.54%。目前,这个专项小组正将目标锁定在xxxx内新上线业务等一些有规律且业务规则可固化的验
证项目上,做到思维缜密,反复测试,精准无瑕,稳步推进。
(2)xxxxxx小组研发的高额告警数据自动化处理系统,实现了xxxx数据定期收取、自行处理、闭环反馈,有力提高xxxx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经统计,该系统在接收到数据后15分钟内处理完毕,平均处理时间小于1分钟。准确率接近100%。解决了漫游业务话单下发延迟而引发的欠费风险这一难题。
2、服务品质创新
Xxxx提升专项小组以“系统提供的信息满足业务需求、系统功能完善、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为目标,一方面站在客户角度寻找系统存在的瑕疵,另一方面走访营业前台、xx中心征询意见。在此基础上,对收集到的96条意见进行归并、分析、提交改善报告,最终有12条意见通过认证并得到优化。
3、系统资源合理运用创新
以打造“高效”的收入保障系统作为突破点,充分挖掘xxxx系统资源,力图将恶意欠费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一是优化xxxx系统中告警量较大项目的处理步骤,用程序运行替代人工操作,既缩短处理时间,又降低人力资源配置。二是将xxxx日交换上限30万处理能力提升到日50万,使xxxx日均单价降低57%。三是拓展xxxx控制力,支撑xx和xx业务的发展,控制群体性异常欠费。四是调整xxxxxx监控阀值,将xxxx监控容量提升至30万户。
4、流程创新
(1)核销流程优化。与财务部密切配合、根据核销业务的特点
将账务代收、代扣、代缴资金已纳入公司营收资金稽核系统,实现了资金稽核与核销数据的同步。今年8月份稽核金额达1.64亿元,稽核率达到99.3%,较之6月份上升了6.44个百分点。确保了账务资金安全、及时、准确地进入公司收入帐户。
(2)xx资料归档流程优化。将入库手续前移分流到xxx,省却了编号、输入,包装三个高负荷的工作环节,加快了资料入库的速度。这项创新打破了原有的xx资料由卡库收取后清点、整理、编号、录入、归档费时费力的格局,由xxx直接将入网手机号码输入“xx档案管理系统”中,由该系统的“档案盒管理和归档管理”模块将每100个处理工单号定义为一个档案盒,并生成一个档案盒编号,最后将实物资料与档案盒清单一并送交卡库归档入库。
(3)改造佣金结算流程,压缩账单催欠成本,使每分钱用的都有价值。2010年以来,xxxxxx佣金较之优化前年均下降21.39%,催欠佣金下降14.17%,而回收金额却增长了4.98%,真正做到了节支增效。
从企业文化实践之日起,xxxxx部就建立了系统的推进方案,在实践和实施过程中,始终围绕公司文化推进的主旋律,贯彻一年一个计划,一年一个目标,一年一个变化地稳步地、持续地推进,积小胜为大捷,用文化的力量感染人、凝聚人、塑造人、培养人和教育人,形成自上而下的引导,自下而上的反馈,努力挖掘员工潜能,并将之发挥到极致,营造和谐聚力的氛围;努力突破部门转型发展的瓶颈,通过技术与业务的更深度的融合,改变现有的土壤,达到创新提效的目的;努力紧跟市场发展的步伐,在营收管理上更加精细化,在工作业绩上争先进位。这是部门转型发展的根基所在,也是文化发展的发展的方向所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