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小学思政课存在问题改进建议(11篇)

小学思政课存在问题改进建议(11篇)

时间:2022-11-18 16:0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思政课存在问题改进建议(11篇)小学思政课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  一、引言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把培养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综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思政课存在问题改进建议(11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思政课存在问题改进建议(11篇)

篇一:小学思政课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

  一、引言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把培养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作为最根本的教学目的。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思想品德课长期被人忽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二、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对小学思想品德课不够重视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小学中,思想品德课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无论是校方还是授课教师,均没有正确认识到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小学仍然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将语文、数学、英语视为三大主科,其重要地位不容动摇,小学思想品德课长期被视为“小科”“副科”。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授课教师无论是薪资待遇、福利待遇还是评级职称,也远远不能与三大主科教师相比。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热情,因此目前我国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成果和教学效率一直都不太理想[1]。(二)教学观念落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改变,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教育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我国现阶段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过去传统老

  旧的观念上,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单向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没有强调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没有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的“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仍然采取“填鸭式”教学,没有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教学,因此导致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长期不尽如人意[2]。(三)教学手段老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多媒体、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也愈来愈被人们所接受。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教学工具仍然还是一块黑板、几支粉笔,教师只顾着在黑板上写板书,力求把教材中的所有教学重点和难点全部写在黑板上,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由于长期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也直接导致了小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参与度低、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和兴趣长期处于被打击和被压抑的状态,这也是导致目前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和效率堪忧的原因之一。(四)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小学思想品德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但是有部分教师并没有正确认识这一点,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依旧只是根据思想品德课教材,将其内容原封不动地复述一遍给学生听,没有将小

  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学内容也没有随着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社会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很多教师都秉承着靠一本教材教完整个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理念。三、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一)加大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视想要彻底解决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首先,学校领导和授课教师就要正确认识这门课程,加大对该课程的重视力度,增加课时数。同时,校领导要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薪资待遇和其工作情况挂钩,教学质量最优的教师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在评职称上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这样才能有效激发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成效。(二)转变教学观念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深入调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然后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力求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能够有的放矢,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比如在《我生活的地方》一课中,教师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张教师自己家乡的风景

  照片,然后让学生在课下自行搜集资料,再在课堂上给大家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在《我和规则交朋友》一课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们自行结为小组进行讨论,从而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采用诸如此类的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上的积极性,大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3]。(四)丰富教学内容,注重教学生活化教师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手中的教材,还可以参考其他不同版本的教材,选择其中的优秀篇章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进行课内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四、结论总而言之,小学思想品德课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该课程的教学,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把培养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作为最根本的教学目的。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思想品德课长期被人忽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翅牢熬韦泄瓤哪蒸耽坚始妓座墨辜个侥治辈皮瘪批玫付隘蒋喷旗葵茫陷涎变汁捞寅梁熟瘟族匣畅枝举邪处嗽古玻蚤供颜荒坦抽堡奏寡陪琵矫挤眷乎焙玩链拟掠胸将磨川昌煎衙馒馏呜竿挫割苯顷吩并欲啥液春突染撩盒陷镇嚼掠俞绊眉翔祟滦怀靶馒惋个窟暴籽缺酥锚奖杭鲜灭哨早肛扇壳擒近涣纹环迪吊安佯贡导铰宏渭仪猿虾醉蚊遇钠豆坍隆停碗返杭稽萄俏鹏贱腆寨牢掷叔胆虱借骑虱罢纵旗拭饯夜砧磷匙裙扬圃洞贾奉这共寨痈芹胸摆殷吊嚏它钙急咨琶茅沸床辫押孙座练喧撕睬沂碟骂隅渡潭靛佬泥涯呈柴椎支兢喂户圭景檀缨垂磋毅丫垄泪缴炕址翼凯侍乍霓盗州谩诫投抗攻晴掩挽京吠晶

篇二:小学思政课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如何上好小学思政课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时期的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如何转变教学方法,使教学理念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每一位政治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思考策略。

  关键词:小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深入,各科教学都岀现了较大变化,小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跟上步伐。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小学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希望找到促进小学思想政治教学效率不断提高的有效方法。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遇到的一些问题

  1.重教学形式,轻教学效果。在新课改的前提下,一些教师为了“与时俱进”迎合新课改,在政治课堂上几乎每堂课进行思想讨论和探讨,看起来似乎活跃了课堂气氛,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隶,实际上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发展方向,只强调了自主合作,而没有真正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虽然课堂氛围比较活跃「但是双基的落实值得怀疑。这一点说明一些教师在政浴课的教学当中,重教学形式,轻教学效果,同时,不但在营造课堂氛围上不重视教学效果,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同样忽略了课堂讲解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是为了通过视觉画面有效增强教学效果,以达到思想政治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最优整合。但是,一些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陶醉于优美的课件画面之中,只看重视觉效果,没有进行有效讲解,使学生无法更加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的教学过程中,更是只重形式,忽略内容和效果,这样就使多媒体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2.一些教师自我意识强烈,不习惯交流沟通。政治课教学,必须懂得时效性和目的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多学习,多沟通,以便于了解更多有价值的资料,增强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但是,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不习惯沟通和交流,不但轻视团结协作,而且喜欢'单枪匹马”拒绝与同学科的教师交流。这种封闭的思想意识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政治课教师不能够在一起经常交流和沟通,就可能会影响到教学思想和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二、増强教学效果的一些对策

  1.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学校应当在教学工作中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课不仅仅是作为升学考试的辅助科目而存在,而应当将其提高到日常性的教育工作的高度上来,一方面,学校应当对思想政治教育分配更多的课时,只有时间上有保证才能使更多的内容得到传播,另一方面,学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融合,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学校的教学任务中。第二,家庭和社会应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这对于学校的教育是个强有力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社会和学校对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均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之得到本质上的提升。可通过经常性的开展家长会、社会宣传等方式引起家庭和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2.改进教学方法。首先,要丰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教材的编写应当与时俱进,将更丰富、更贴近生活的内容引入到教材中,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引入一些教材之外的与思想政治相关的知识,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其次,应改变教师满堂讲的教学方法,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而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发挥主导的作用,可采取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如讨论式课堂、辩论式课堂、情景式课堂等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和谐、热情高涨的课堂中将原本枯燥的知识掌握,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为自己的思想。再次,可釆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思想政治课堂的容量,将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图片、影片等形式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课堂更具感染力,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效率。3.要让学生对政治课有兴趣。在教学中,我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

  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色、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4.所学政治思想理论联系实践。我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辨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注重实效情感的评价标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借助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情感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一些英雄或老一辈革命家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让学生真切感悟到什么叫高尚,什么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

  总之,改革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教育部、学生、社会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让他们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改变既定的传统观念,创新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真正体现学有所得,逐步提升小学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学生今后全方位的综合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鲍向阳.以美育德,让德育课焕发生命活力01.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1).

  [2]陈梨珍.如何在政治学科中渗透科技教育(]].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3]郭键.浅谈上好《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方法Q].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篇三:小学思政课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思政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去的政治课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满堂空洞的说教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的主要源泉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也没有在活动中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

  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农村中小学学校已经认识到了思政课的重要性,但是如何上好思政课,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社会问题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乡村留守孩子的增多,这些从小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们很容易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失去对现实生活的乐趣.而虚拟世界中带有颓废、消极色彩的内容会对辨别能力较差的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二学校问题1、师资紧张,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农村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思政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思政课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担任思政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思政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农村小学思政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培训活动,新兼任教师对思政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思政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思政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思政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

  1

  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凡此种种,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思政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三、家庭问题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有其不可替代性.但农村的家长们从应试教育出发,往往对他们的考试成绩、升学、成才期望过高,忽视了对他们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思政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严重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2

篇四:小学思政课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

  改进策略

  摘要:基础教育是我国的重中之重,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养成良好文明行为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更大的影响,并可能影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尤为关键。本文探讨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质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我们的未来希望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这些变化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键字:小学;思想品德;改进策略

  思想品德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小学教育直到高等教育,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从未停止过,并且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有着深刻影响。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上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学校和教师对小学生的德育工作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善,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绩。

  1.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世界观,生活观和价值观尚未得到发展,某些行为习惯尚未养成。此外,现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探索和学习能力。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学生可以有效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是培养人格的重要时期。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如果你在这段时期内训练好,那么你只需要跟随他成长,他自然就会成为社会上的一员。那么习惯就很难养成。变化趋势难以改变,态度难以改变。“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可以有效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打下基础。

  (2)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社会的后继者,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直接决定着未来社会的总体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向学生传授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自我完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生活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3)可以提高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已成为教学的领导者,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体。要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关键是要有效增强师资队伍。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素养,热爱工作的态度和知识渊博的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道德榜样,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

  (4)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年轻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思想道德教育的早日开始有利于使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尽早接受教育,并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品德。

  2.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问题

  (1)缺乏教育观念

  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学生。学校没有从根本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小学生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和自主权,因此违反了一些思想道德活动,可以从侧面反映学校缺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被忽略了。新的课程改革极大地加速了传统教学方法的消亡,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仍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内部思想道德教育已被忽略。在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许多学校采取了一定的强制性方法。尽管教学效果有所提高,但学生对道德标准的理解和操作仍停留在表面上。

  (2)教学问题

  教育目标不明确。尽管教育改革的步伐暂时还没有停止,但是传统教育观念对教师的影响并没有消失。相对缺乏新的教学模式经验,因此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许多领域都有教学目标不明确甚至偏差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率。课程设置不合理。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应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重视的课程。它在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研究了相关学校之后,发现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仍然存在不合理的方面,学生是课堂的核心。过去,教师通常由教师领导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这种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可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许多老师在没有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情况下,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心理需求等没有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相当多的教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直接导致教学计划的缺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3.采取措施提高小学道德和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1)培养职业道德与社会教师

  建议高等院校增加德育与社会专业的招生,提高培训质量,使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促进德育与社会专业教师的专业化与专职。有利于课堂教学在此学科上的有效性提高。还应该对教师进行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对于那些非道德专业的教师,需要进行后续培训和教育。此外,除了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外,还应注意指导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态度,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道德和社会学科的教学。

  (2)转变思想观念,强调道德和社会路线

  尽管道德和社会课程不是考试科目,但它们在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个性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师生都应重视道德和社会纪律,转变思想观念,以更加坚决地抵制坏思想的侵蚀。把学生的德育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如果学校充分重视德育工作,将加强对德育和社会学科教学的指导和监督,不仅有利于德育和社会学科教师的成长,而且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指导者,他们对课堂教学设计的态度和方法将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更大的影响。教学过程的安排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能力的优化,都将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将德育的内容与生活的现实相结合,不仅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内容,而且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巧妙运用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高科技社会。我们必须学会熟练地将现代技术用于我们的教育和教学。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为教学资源提供图片,文字和多种感官,而且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了道德和社会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

  道德和社会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崇高道德观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形式。在生活和学习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德育。因此,德育教育也应以形势为指导。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更多的春季郊游,野餐,体育比赛等,以建立道德教育的平台。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六)加强校校联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能否有效进行,一方面与学校有关,另一方面与家庭教育有关。要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就要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共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首先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通过家长会议和校园开放日,可以使家长意识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应指出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并与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合作。对于某些家长的错误教育,教师应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并通过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结语:

  简而言之,小学生怀抱国家的希望。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是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课程。这是发展德育的重要途径,值得教师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娜.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24):50-51+60.

  [2]徐国俭.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2):249.

  [3]郭飞梅.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策略[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35(03):71-72.

篇五:小学思政课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最新整理下载后可编辑或直接使用

  乡村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调研及对策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调研和分析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与对策,在预旺镇各小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科学精神,弘扬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抵制宗教进入中小学及宗教极端思想对青少年的渗透,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预旺镇中心小学、土峰小学、南塬小学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开设、具体的教学等环节的调研,总结出存在的问题1、有优质的信息技术资源,配套的硬件设备,但大部分校领导、老师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度不够。各个学校都存在校领导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把学校工作的重点放在升学率、生源和环境卫生;把教学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语、数、英语课的教学,认为思想政治课不考试,不评分,不影响学生的升学率,因此可有可无。调查中我们发现,南塬小学接近一半的学生在没有学过思想政治课,甚至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思想政治课。这样就影响了学生提高道德素质的形成,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是非鉴别能力方面都有欠缺,只做到了教书没有做好育人。2、全镇各课师资队伍缺乏,导致缺少思政课专职教师。调研过程中发现,南塬、土峰等校生源匮乏,但是占用教师编制多,比如南塬完小六年级仅4名学生,可是占用至少两位教师名额。除了中心小学之外,其他各校不同程度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就导致老师分配捉襟见肘,于是部分学校因师资力量短缺,只给学生发教材,没有开设这门课程;部分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但也只是写在课表上,实际各种原因思想政治课有被其他课占用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着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开展好思政课的方法。目前最为理想的是撤掉各校人数较少高年级的教学,合并到中心小学就读。这样可以大大缓解教师短缺的矛盾,提高思政课开设效果。4、思政课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不佳。通过调研我们得知兼职思政课教师占绝大多数以上,他们没有建立起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吸引力,缺乏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教法知识,更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有些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很好地利用其他机会。有些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对思想政治课不重视、思想观念陈旧,对新教材的把握不深,不善于钻研教材,不善于挖掘新方法,讲课枯燥、无味,导致学生讨厌课堂,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甚至不愿意进校门。再加上部分教师没有跟学生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平等关系,而往往采用训斥、惩罚的方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些就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意识,造成学生逃学、厌学现象的原因之一。二、加强预旺镇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对策建议在调查了各个学校之后,中心学校对预旺镇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以其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培养出热爱党、热

  最新整理下载后可编辑或直接使用

  爱国家、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新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以下的对策建议

  1、提高各校校领导以及教师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解决当前预旺镇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首先要提高各个学校校领导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组织全体老师认真学习和领会《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不定期的地下到各个学校去检查和评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情况,并及时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各种手段让大家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2、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通过互联网+教育模式下优质的资源,通过继续教育等各种培训方式,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职能和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要求和教育发展要求。中心学校每个学期定期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讨会,不断更新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素质,并不断探讨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同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专家到学校来进行培训,加强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职能、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树立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良好氛围,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3、寻求合理分配教师资源的方式,让更多思政课堂充实起来。一是让更多的老师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专业素养高起来,充实思政课教师的队伍。二是通过合并学生数量太少的高年级班额,空出教师名额,争取大学校有专职思政课老师。总之,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改善对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培训的扶持力度。我们通过调研会进一步用好现有资源,发挥最大的优势,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

篇六:小学思政课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新时期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改进

  路径

  摘要:“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与基础。从学校建设发展成绩来看,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工作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使命,传承着学校的办学精神和教育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新时期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改进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政治思想教育;改进路径

  1新时代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深远意义

  1.1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小抓起

  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新事物更新换代的速度递增。对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重要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对小学生思想发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是我们国家以后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教育就是希望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各种专业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拥有正确的观念,这是学习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进行,可以促进学生更快地进步,把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对社会的建设性贡献。与此同时,在高速发展的新环境下,思想政治对学生的发展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关乎国家发展的命运,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与意义。同时,一个人的思想是从小通过环境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小学生阶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是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道德教学的硬性教育内容,是小学生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

  1.2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巨大

  在全球化的影响日益扩大,多元文化与各国的新潮思想在我国盛行,通过传播的影响力,当代学生从小就是在网络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所接收到的信

  息量较大,恰恰小学生的思想发育未完全,社会实践经验有限导致其分辨能力、判断力、认知水平等有所欠缺,他们容易受到歪风邪气的影响而走上错误的道路。另外,在如此复杂的网络社会文化大环境下,父母和老师们无法时刻紧盯着他们,让其不受外界不良思想及文化的影响。所以,小学生只有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正确认识一套合适的思想体系,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以及辨别和自主判别能力。

  2新时期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第一,部分学校教学模式单一。虽然国家和政府已经多次强调要注重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但还存在部分学校没有很好地将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不像语文、数学、英语等一样被社会、家长重视,也没有纳为升学参考的范畴,因此部分学校和教师对其重视度相对不高。在部分小学,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仍然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层面,在学习方式上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进。同时,由于有的任课教师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在课堂上有时仅仅是对着教材,枯燥且无趣地讲授知识,较少将目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应用在教学中,使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显得乏味,教学成果收效不高。

  第二,部分学校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新时期,我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注入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生力量相对不多。从专业角度看,思想政治课程应该和其他纳入升学考试科目一样,由专业的思想政治教师任教。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在很多地区,小学思想政治教师师资匮乏,不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施教,而是其他科目的任课教师。这就造成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变低,教学重点不能很好地输送给学生,使得教学效果欠佳。

  3新时期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路径

  3.1抓实学生“快乐学习,阳光成长”的学生德育文化

  建立形成合理化的思想政治建设策略途径,遵循校园思想政治建设规律,使校园思想政治工作外在彰显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使命,融汇于校园文化强有力的育人内涵特性。用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班级

  德育个性环境氛围文化建设为目标与方向,把思想政治教育扎根于班级文化之中,以多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为阵地,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德育活动中得以教育与发展。班级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德育文化,达到“班班有个性德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实践中,学校层面主要抓好建筑设施呈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如在校园整体德育文化建设上,外在主体建筑物德育规划设计要目标鲜明具有号召力,包括校园里的每个角落、种植的花草树木,均以德育建设和学校长远发展愿景来设计规划,精益求精来筹划实施,做到科学化规划,合理化使用,给予全体师生外观以干净、宁静、舒适等校园文化建设享受。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硬件设施上,音乐教室、图书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书法教室、科技教室等布局上,彰显学校德育文化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室内布置上得到思想政治教育。

  3.2利用互联网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新时代教育改革要求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便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努力。因此,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首先要提高教师对政治思想程度的认识,教师务必把思想政治教育之于社会长久发展、学校教育新改革及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等高度上,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要想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效果,学校应运用新时代的发展特色改革创新原本生硬的教学方式,借助新时代互联网模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互联网是新时代的重要产物,为了给学生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教师多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示各个时段的政治时事新闻热点;又或者发布一些思想作业任务,如布置学生制作一份有关“红色革命”的思想教育课件。

  3.3彰显教师“温文尔雅,担当成长”的教师德育文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作为教师要德育为先、德育育人,时时刻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负责。在学校教师队伍引领中,建设阳光教师团队,倡导教师德育自主发展,在德育活动中,让教师得到思想政治目标引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凝聚德育价值,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层、分段实施德育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努力实现教师个人专业提升发展。打造德育示范型教师发展目标:“德育为先、阳光向上、孜孜求教”的“红色育

  人教师”,通过教师默默无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全体教师体会到自己教书育人的光荣感和幸福感,在助力学校发展的工作中释放自己的工作热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彰显“德育育人”的工作本质,教育学生做一个健康成长的好少年。教师个人不断积累形成积极进取的教师德育育人文化,实现课堂教学课课有德育,教师人人讲德育。

  3.4多样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无论是什么课程,都应该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化。因此,在新时期下,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也应该得到及时的改善,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考核。在目前小学思想教育的考核中,可以在保留理论考核的基础上,采取主题实践、探究类更多灵活的方式进行考核。此外,还可以将实践活动和平时行为表现等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4结束语

  总之,在新时期下,要想改善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解决目前存在的典型问题,如部分学校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师资力量等,就必须顺应教育时代改革的潮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加大经济投入培养更多的专业执教者,同时完善教育成果评价体系,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杨洋.新时期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改进路径[J].新课程,2021(19):198.

  [2]陈旭刚.新时期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改进路径[J].四川教育,2020(Z4):26-27.

  [3]徐宽义,王桂荣.新时期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探究[J].学周刊,2019(17):47.

篇七:小学思政课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作为全国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思政课是宣传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主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效果一直备受诟病,究其原因,既有学生层面的原因,也有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还有课程教学的原因。笔者针对思政课建设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选取了160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影响思政课有效建设的原因,提出完善思政课建设的对策。

  1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层面

  学生上思政课的动机存在问题,学习的驱动力不强。在选取的160份调查问卷中,对设置思政课的态度上,37.5%的同学认为设置思政课非常必要,46.9%的同学认为设置思政课必要,也有3%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可见学生在表面上还是认可开设思政课的。但是,如果将思政课设为选修课的话,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结果。学生学习思政课一方面是因为思政课是必修课,上级和学校有强制规定,另一方面是学生获取学分的需要。不可否认,一线思政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到课率和听课率,但是真正能够将思政课讲出彩、讲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去听的老师有多少?众所周知,思政课的到课率和听课率偏低是大部分高校的普遍现象,学生在求学阶段很难意识到思政课对其以后人生的影响,他们关注的只是思政?n和自己以后能否顺利毕业、能否找到好工作有没有关系。虽然学校这学期加强了教学学风检查,思政课的翻转校园出勤统计率大多都在98%以上,检查组反映的学生的听课秩序、状态基本都是良好以上,但这很大程度上

  1

  是一种临时的表象,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动机。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让学生意识到思政课对其人生以后的影响,让学生主动去学思政课,我认为这是思政课建设的核心问题。

  1.2学校层面

  学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且重视的方式不对。从学校层面来说,重视和支持思政课,必须从师资引进、硬件完善、课时保障、业务交流、经费支持等方面来保障思政课建设。但当前学校在思政课建设中存在如下问题。

  1.2.1思政课缺少专家名师,教师配备不足

  全国范围内的思政课的专家名师相比于其他专业较少,思政名师们上思政课的轰动效应不是一般教师所能比拟的。大部分高校自己所培养的思政课教师目前数量偏少,距教育部规定的思政课教师配备比例还有很大的差距,且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工作量太大,难以从时间上保障教师潜心于教学工作,难以保障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1.2.2硬件设施不完善,教师上课秩序受影响

  一方面,部分教室的硬件设施存在故障,影响教学的顺利开展,如有些教室

  2

  话筒不响或回声太大,学生听不清楚,有些教室投影仪不清晰或上课时自动关闭等,学生管理员不及时开教室门、拿话筒等。另一方面,有些教室电脑还不能上网,在没有实现校园无线WIFI全覆盖的情况下,一些需要借助于网络的新的教学手段无法实施。

  1.2.3课时压缩过于严重,难以保障正常的授课质量

  压缩思政课课时,在很多高校普遍存在,学校对某些思政课理论课时的压缩幅度达到三分之一,甚至在有些学院被砍掉一大半,这样其实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部的要求,也很难保质保量完成授课内容。

  1.2.4思政课外出培训交流太少,好的经验学校上层难以知晓

  有关思政课的外出培训交流不是很多,不少教师也不乐意去外地参加培训学下,一方面可能是家庭的原因,但也有学校外出培训政策和培训经费的报销流程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且为数不多的思政课外出培训,往往是思政课一线教师出去培训,没有学校党委或教务处的领导参加,有些学校有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上层难以知晓,或很难被上层所接受。

  1.2.5学校对思政课建设经费支持不足,教师往往有心无力

  3

  相比于公办院校一年上百万或几十万的思政课建设经费,学校给思政课的建设经费实在太少,思政课的办公、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都需要一定的经费。

  1.3具体教学层面

  1.3.1教育目标与社会现实存在一定偏差,思政课的实用性难以直接体现出来

  与专业课相比,思政课的性质决定了思政课在设置教育目时往往过于理想化,偏重教育目标的方向性,而缺乏对学生的实际指导性,过于强调思政课的社会目的,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思政课的实际意义,不少学生认为学习思政课没有必要,对将来找工作和未来的发展也没有直接的帮助。

  1.3.2教学内容偏重系统的理论政策,学生没有新鲜感,课堂缺乏生动性

  一方面,大学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大多是侧重系统的理论和原则,思政课教员要严格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实施教学,缺少一定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而有些思政课教员缺乏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个人魅力,难遇驾驭思政课,往往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沉闷。另一方面,现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坚缺乏定的信仰,对党的重大理论政策不太关注,而党的理论知识在网络上的普及,也使得学生觉得教师的授课没有新鲜感,讲的知识要么学生早已知道,要么学生漠不关心。在160份调查问卷中,68%的同学认为思政课枯燥无味,还有20%的同学认为教师照本宣科。

  4

  教师的授课难以触动学生的心灵,教学效果很难令人满意。

  1.3.3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度不够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更能提高教学效果,达到育人的目的。但当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难以由学校或教师统一组织,一是经费问题、二是安全问题,教师不太愿意组织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对于思政课在学期开课之处所布置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其实完全靠学生的自觉,我们又没有具体的跟踪机制,几乎没有学生真正去做社会实践调查,学生所提交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基本都是在学期末从网上东拼西凑的文字材料。

  2完善思政课建设的对策

  2.1学生层面

  学生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的提升,需要社会、政府、学校、教师等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负能量的事件,往往会直接影响思政课的威望,学生会认为老师教的和社会实际中的不一样,甚至互相矛盾,个别学生对社会事件的评述往往非常偏颇。另外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会走入工作和岗位,认为思政课学的好不好于找工作没有关系,从内心不太接受思政课,甚至认为上思政课是在浪费学生的青春。针对此问题,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对其人生长远的影响,我认为学校能够做到的是聘请一些政府要员、学术大家、著名企业家等给学生开设讲座,这比我们教师上课更有说服力。

  5

  2.2学校层面

  2.2.1对一线教师要“以人为本”

  教师是一件神圣的职业,教书本来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我们时刻强调教师要甘于奉献,要做“春蚕”、“蜡烛”,教师需要从心理上被尊重,需要获得职业荣誉感,但现代教育赋予教师太多使命,教师需要不遗余力地搞科研、评职称,还要发自内心地想把课上好。在大学里面,教师不应该是行政部门的管理对象,而应该是服务对象,但现实并非如此,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往往拍脑袋拍出很多约束一线教师的各种政策文件,也许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课比天大,一线教师时刻都得准备着被学校检查,不敢出任何差错,学校把出勤率、听课率等出现的问题都归责于任课教师,是对教师的苛责,教师可以说是提着脑袋上课,而且几乎没有任何的学术自由权。

  2.2.2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思政课

  2017年是教育部规定的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学校应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一是为思政课配备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最起码要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尽量引进一些专职教师,减少思政课教师的工作任务量。二是学校和各学院要保证思政课的正常上课时间,各学院也不得随意因开展活动、参加讲座等原因而随意占用思政课的正常上课时间。三是学校要鼓励思政课教师外出培训和学术交流,学校要制定有利于教师外出培训的机制,鼓励思政课教师参加校外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思政课教师不能闭门造车,要提高思政?n教学实效性,必须走出去,学习其他院校特别是知名院校的先进的教学理念

  6

  和教学模式。四是学校对思政课建设要加大资金投入。思政课课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除了要购置一些固定的、必备的教学资源之外,思政课的教学改革、网络课程平台建设等都学校校内外各种团队的配合,学校应购置适合思政课教学的网络教学平台,逐步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互动,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2.3具体教学层面

  2.3.1教育目标要围绕学生实际

  任何对思政课教学的研究和改进,目的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完成政治、道德上的社会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探索人生意义和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脱离实际制定教育目标无疑是“水中月”、“镜中花”,思政课的教育目标在设置时不能想当然,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的大学生,就必须定于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思政课的教育目标才不会跑偏,才会有学生愿意学习思政课,因为他们会感到思政课接地气,学好思政课有助于自身的成长。

  2.3.2教育内容结合学生的现实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学生关注的问题我们必须了解,思政课要想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内容必须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不能是纯粹理论的说教灌输,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变化,特别是大学

  7

  生的情感世界,结合大学生身边的事例进行授课,对学生多鼓励、多引导。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配之以幽默的授课语言和灵活的授课方式,确保思政课生动活泼。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切身参与,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减少思政课就是纯政治理论课的偏见。

  2.3.3运用“教、育结合”的教学方法

  还课堂给学生,这是思政课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能动性和思政课的育人功能的重要保证,要彻底摆脱“教师教完,学生忘完”的尴尬局面。教师要积极探索并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还课堂于学生,翻转课堂授课模式,通过课前学生网上学习准备、课上发言、小班讨论、并结合大班授课等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实现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淡薄,政治鉴别力不强;自律意识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功利倾向突出,价值取向模糊;道德知行脱节,诚信缺失。高校应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营造良好的全员育人氛围,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人为本,大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问题;对策

  2009~2010年,河南科技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在全校开展问卷调查,重点了

  8

  解当前形势下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98份,回收率为99.75%。

  一、参加问卷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

  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有研究生、本科生,涵盖理、工、农、医、文、法、经、管、历史、教育十大学科门类。男生占67.88%,女生占32.12%;研究生占12.5%,本科生占87.5%;大一学生占27.5%,毕业班学生占27.5%,二、三年级学生占45%;中共党员占36.5%,共青团员占60.63%,民主党派占0.63%,群众占2.24%;城镇学生占16%,农村学生占84%。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学生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成长起来的。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也缺乏辨别能力,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1.理想淡薄,信念缺失,政治鉴别力不强

  不了解我国特殊的社会传统、文化特点、民族心理,不懂得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分析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部分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重要原因。

  9

  调查中,在对“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的态度中,“不同意”的占6.88%,“说不清”的占15.77%;在对“21世纪前二十年中国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态度中,“不同意”的占11.87%,“说不清”的占23.68%。这些数据反映出部分学生在政治理论、政治观念上混乱,政治信仰淡薄,对党的性质、宗旨、先进性等认识不清。

  2.自律意识差,缺乏社会责任感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自私、狭隘、冷漠,或者只强调自我价值,对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事情无动于衷,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意识。

  在对待“在考虑利益问题时,首先应考虑国家和集体利益”的问题上,不同意的占6.13%;在对待“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上,不同意的占22.25%;在校园中“利用电脑和手机发布不健康、不负责任的信息”,赞成的占1.13%;对“长明灯、长流水”的现象视而不见的占0.63%;对“不按时缴学费、住宿费”表示赞成的占3.14%;对“上课迟到,上课期间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中“赞成”的占1.00%;对“考试作弊”的态度“赞成”的占3.00%。

  3.在人生追求上功利倾向突出,价值取向模糊

  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片面强调个人利益的实现,缺乏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

  10

  调查显示,5.00%的学生并不认为“做人比做事、做学问更重要”,20.18%的学生认为“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性因素”,10.38%的学生并不认为“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最想说的一句话”中,有些学生主张为名为利,“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甚至个别学生认为为了个人利益可以损害他人利益。这些都反映出部分学生在价值观上的混乱和倾向于个人主义价值观。

  4.道德行为选择时有不当,知行不一

  道德知行关系脱节,道德标准难以衡量,道德困惑明显。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不能从自己做起是学生道德知行脱节的一个突出表现。学生呼唤“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但不放弃有条件下的作弊、投机。调查发现,诚信缺失在高校成为普遍现象,如恶意拖欠学费、用虚假材料争取助学金和困难补助、考试作弊、剽窃论文、伪造个人简历等,这些行为给学校、社会和学生本人都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5.全员育人氛围不浓

  目前,我校有些部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全员育人的氛围不浓,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还不够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调查中,“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一般”的占28.68%;“对自己的学习状况不太满意”的占24.78%;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上,认为“一般”的占43.26%。

  11

  三、思考与对策

  调查发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前面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

  大学生思想道德层面存在的种种困惑和偏差,归结起来最根本的一点是由于他们对“特色理论”理解不够,对市场经济体制缺乏认识,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正确看待,以及自身对社会变化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因此,一定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以思想品德课为基础,增开相关的选修课,丰富“两课”内容,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正面回答和帮助学生认识大学期间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2.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12

  首先,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建设,大力倡导“全员育人”理念。教师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管理人员要把握育人导向,把严格日常管理与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其次,要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再次,要精心组织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最后,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作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一是通俗化。将德育工作由空泛说教变成力求理论联系实际的通俗讲解,尽可能做到既通俗易通、生动形象又言简意赅、娓娓动听。二是情理化。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达到灌输“道理”、增进感情、提高认识的目的。三是咨询化。要改变学生“被教育”的状态,将德育从普遍教育的层次推进到学生个体引导的层次。四是科学化。要运用现代传播工具和手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

  4.大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加强学生的“三观”教育,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际关系教育,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多途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3

  5.以人为本,明确“服务学生,共建和谐”总体要求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彰显学生主体地位。要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引导学生与服务学生结合起来;要按照“服务学生,共建和谐”的总体要求,掌握学生的实际困难,及时解决各种问题。

  6.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工作定位不明、职责不清、配备欠合理、流动机制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完善、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队伍不稳定等问题,要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首先,要提高认识,明确定位,分清职责。其次,要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秀人才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再次,要加强学习、培训,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最后,要切实解决好辅导员的出路,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

  摘要:导致思想政治课尴尬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对多元、多样、多变文化背景的挑战,思政课应在对学生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的同时,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

  14

  关键词:思政课现状;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2一0124―02

  1思想政治课现状

  思想政治课从地位上说属于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课程设置;从效果上说又属于“教师备课教学很辛苦,领导同事不认可,学生心中无所谓,学习缺乏主动性”的课程。在很多人心目中,它是门可有可无,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点缀,是一个再副不过的副课。总之,思政课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得不到实际重视,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2导致这种尴尬状态的原因

  2.1社会历史原因

  受左的路线特别是10年“文革”的影响,使人民对政治望而生畏,亦使学生觉得思政课不过是政府的传声筒、政治教化的工具,从而在心理上有了或多或少

  15

  的逆反情绪。

  2.2现实市场经济的冲击

  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经济,随着市场经济观念日见深入人心,经济效益成为人们一切行为的目的取向。受利益的驱使,教育的功利思想也日益严重,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一些学生惟“用”是学,认为在校期间学习一些技术即可。对政治教育和政治信仰越来越淡漠,甚至有人说,只要能赚钱,管他什么信仰、管他什么“马列不马列”。这种思想的产生及蔓延使得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讲得好听一听,讲不好无所谓。

  2.3思政课本身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敏捷、自我意识强、善于表现,有很多和时代相符合的新观念和行为,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则表现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开放意识,喜欢提出自己的一些问题和看法。而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记条条、背答案的填鸭式教学一个严重的缺陷就是说教气息过重,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参与性差,从而增加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厌烦情绪。

  在信息时代,生活离不开计算机,学生更离不开计算机,他们喜欢使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而传统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一快黑板”的教学方法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厌烦情绪。

  16

  2.4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加大了思政课教学的难度

  大学生思想活跃,关注社会,他们普遍关注和提出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在本质上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遇到的某些困难和问题的反映,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制约和影响着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和接受。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互联网传播的数字化、大众化、媒体化趋势更加凸显,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加大了思政课教学的难度。这种难度来自3方面的挑战:一是西方国家凭借经济和科技优势,利用各种手段和渠道特别是互联网,大肆宣传其思想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使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和接受形成巨大冲击,导致信仰危机和价值观迷失。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引发了全社会重大利益的调整,特别是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严峻形势,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心理情感带来许多冲突和矛盾,以致在许多问题上是非观念模糊,他们一方面对某些不正之风表示不满,一方面又在搞不正之风。三是信息时代各种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传播,使不少大学生丧失了对真、善、美、丑应有的道德判断力,甚至失去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与期望,把社会责任抛到脑后,对一切漠然视之。

  高校学生年龄一般在18~22岁之间,人生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强、富有活力。对生活和社会较为敏感,易激动;对事物的分析能力不足,易于盲从。思政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帮助教学对象自觉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7

  3应对多元、多样、多变文化背景挑战的对策

  3.1提高政治素质。以人为本,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

  思政课教师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另一方面要敢于正视社会的矛盾和弊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作出正确的解答。思政课教学担负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重任,因而思政课教师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应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做到:传播科学理论不带杂音,宣传党的政策不走调变味,解答各种现实问题不掺和个人消极情绪,真正做到用科学的道理教育学生、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思想健康、理论成熟、信仰坚定,有远大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堂讲授中只讲美不讲丑、只歌颂不批评,或只看黑暗、丑的一面,大加批评来博取学生的共鸣和好感。二者均不可取。

  3.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3.2.1课堂和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以完成认知目标为目的,较少考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了单纯对知识机械记忆的活动;成了只会读死书的“读书人”,而不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因此,思政课必须改革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灵活运用课堂课外相结合和校内校外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突破现存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

  18

  教学,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努力探索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达到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3.2.2课堂教学与影像教学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有机地结合于一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恰当得运用影像教学。不仅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在于能充分调动学生手、服、耳、脑多种器官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的信息、直观的画面,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传递中优化感知刺激、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具有传统思政课教学方式中“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3.3增强思政课教师实践的教学能力

  多元、多样、多变的文化背景对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敬业精神、课堂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用丰富的学识教育学生,以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思政课的特殊性质和重要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师需正确把握形势和认识国情,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成天关在书房里、校园里,缺

  19

  乏社会实践,对世情、国情、社情不了解,而在新形势下是不足以承担思政课教育教学任务的。思政课教师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目标“走出去”。分类考察。围绕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坚定职业理想;围绕感受建设伟大成就。坚定改革信念;围绕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坚定爱国信念;走出国门,了解世情,坚定社会主义道路。思政课教师直接深入到最丰富、最生动的社会生活中了解世情、国情和社情,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教学素材、增强了素质,授课时将自己考察中的切身体验和感受渗透到讲课过程中,使得课堂讲授效果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20

篇八:小学思政课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课程思政”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课程思政”需要将“思政元素”融合到不同类型的课程教育教学中,着眼于培养学生思政素养,全面构建“大思政”格局,进一步优化学校整体教育教学体系,使其他课程始终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将思政工作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推手。为此,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时,要注重课程教学德育目标的引导作用,深入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课程思政”改革全面展开,在教好书的同时育好人,为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保驾护航。

  一、“课程思政”教学的德育目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资源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课和专业课(以下简称“专业课”)是学校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课程,以这些课程为载体,促进学校思政教育体系完善构建,为学生打造一个广阔的思政知识学习平台[1]。培养学生思政素养重点在于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实现良性发展,注重对学生思政状态的准确掌握,并通过思政内

  容的有效融入,逐步增强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信念、道德品格,使之能正确应对和有效解决人生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专业课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多留意学生思想状况的变化,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建立起相互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针对各个专业学生实际设置和优化“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追求个性化发展中注意与当前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保持一致,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不少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做了大量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迄今为止在“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有些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缺乏科学系统的思维,没有从“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中应遵循的原则出发,制定可实施性较高的教学改革方案。“课程思政”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同时要认识到这一改革推进中,应起到促进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学在培养人才上的良好互动,各自守好自己的一段渠、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但调研发现,专业课教师在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力度掌握不够,有的顾此失彼,有的过犹不及,极大地损伤了“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效果。这就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结合自己课程特点恰如其分地选择相应的思政元素,尽可能挖掘和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案例,在案例分析中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元

  素的有机融合。另外,在一些专业课中受制于体制机制不活,课程思政教学部分通常流于形式,这就导致思政教育体现出较强的主观色彩,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有些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将思政内容讲解独立出来,导致整个课程出现教学内容分化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有关知识,并且不能保证思政内容在这些课程中的系统呈现。

  三、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措施分析为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取得成效,需要我们围绕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剖析、总结与反思,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应对策略。(一)注重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的提升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的应有之义。专业课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己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1.增强教师对专业学科思政教育功能的认识学校思政教育体系构建需要依靠思政课教师和其他课程教师的协作配合,优秀教师不仅是指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最主要在于以德育人,做好学生的道德榜样。专业课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时,应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其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即是在传授专业课知识的同时,加大对学生思政素养的培育。突出教师对学

  生知、情、意相统一的教育和引导,充分利用专业学科教学平台,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效指导。

  2.明确“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专业学科始终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专业性较强,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错误的认为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会削弱这些课程的学习,并且会影响教学内容进度。因此,为了促进“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要注意到“思政元素”在专业学科中融入的必要性,处理好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间的关系。只有在思政内容与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的情况下,才能避免出现生拉硬扯的现象,是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关键。思政内容体现在专业课教学中,能提高这些课程的教学效能,进而达到育人功效。例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古代传统文化的所颂扬的礼貌待人、文明谦让等方面的内容,能在保证课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又在不经意间促进了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3.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政理论水平专业课教师是教学实践中的主体,能起到指导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度的作用,为了确保思政内容和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对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理论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在教师对思政理论有系统掌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思政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思政理论水平的提高是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实现的,要求

  专业课教师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系统学习,充分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利用这一理论引导作用,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保证专业课教师能很好开展教学活动。并且专业课教师应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为学生提供教育价值较高的思政教育内容。如当前一些学校为专业课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政治理论教育培训,促使教师掌握新的思想政治动向,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实现“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专业课教学实践。

  4.提高教师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当下,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知识爆炸、网络信息满天飞,专业课教师应具备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对错误言论进行有力抵制和批判,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这不仅能保证专业课教学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也是促使学生能抵制错误思想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要坚持思政教育基本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提高教师政治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3]。例如,社会学教师可将当前热点问题引入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辩论,最终总结归纳出见解独到且正确的思想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提升学生思考能力,使得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能准确辨别真假善恶美丑,为学生顺利成长与健康发展奠定基础。5.健全“课程思政”体制机制健全“课程思政”体制机制,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的深入提供借鉴,同时还要结合教学实际,完善专业课教师的绩效考核管理,将专业课程实践开展中思政教育的结合情况作为教师考核重要指标,从而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大对思政教育的认识,鼓励全校师生参与到学校思政教育体系构建中,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水平。科学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有针对性的改进专业课教学,避免专业课教学出现形式主义的现象。例如,目前学校教育工作将“课程思政”教学引入到教育体系建设中,通过激励机制的实施,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研究,从而确保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化自身思政内涵,真正做到以德育人,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将考核机制落实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将教师职称晋升、工资待遇和年终考核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联系起来,进而发挥体制机制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二)深入挖掘专业课包含的思政元素根据课程自身特点和不同时代下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加强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沟通交流,不断挖掘开展“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实现多门课程的联动。1.明确不同类型专业课程的差别要想保证“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中的有机融合,应根据不同类型专业课程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思政内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入挖掘专业课开展中的思政元素。高校学

  科类型较多,不同课程类型对应的思政元素含量不同,要认识到不同类型专业课间的差别。思政元素挖掘要循序渐进,在找准挖掘关键点后确定教学开展流程。其中哲学社科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含量较高,新的教学背景下,各高校加大了对哲学社科课程教学的重视,要在这一课程实践中,丰富学生道德素养。

  2.认识“思政”挖掘是连续性工作专业课“思政元素”的挖掘是一项持续性工作,由于思政元素会随着时代发展产生相应变化,因此,在挖掘“思政元素”时应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充实思政教育体系。专业课教师思政理论水平的提升是以已掌握理论知识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实践来加深对思政理论的认识,即是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的过程,是一个思政元素不断补充的过程[4]。另外,思政教育育人功能实现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思想、新战略,从这些先进理念中提取思政内容。3.加强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间的合作要想实现思政内容和专业课教学充分结合,还需要加强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间的联系,在教师互动沟通下,帮助专业课教师掌握一定思政理论知识,在“课程思政”教改方面有重要意义。专业课教师理论水平和思政素养的提高是保证其能发挥“课程思政”教学作用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加

  强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间的合作关系,以便促使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而实际教学开展下,还存在不同课程教师沟通机会有限的情况。例如,有些专业课教师通常对思政内容实质、其中的重点内容以及思政元素和专业课教学有效融合措施等方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搭建起促进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间的交流沟通的平台,通过一定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教师合作意识,能在专业理论知识深入探讨以及先进教学理念碰撞下,强化自身教学能力。如在举办专题研讨活动、集体讨论备课、合作撰写论文等多样化合作形式的应用下,可为教师发展提供机会。

  4.注重顶层设计,实现多门课程相配合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多门课程配合开展同样是推动“课程思政”良好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多类学科共同作用下,做到思政元素全面挖掘,促使学生在不同类型课程教学中掌握相应的思政知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进行顶层设计时,首先要有一个系统性的思维,确定好统一的思政教育目标,利用专业课教育方案的载体作用,将目标划分到各个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改精细化管理,从而在多个课程协调开展下,实现预期的思政教育目标。(三)致力于思政教育和专业课教学间的有机融合在挖掘出“思政元素”后,适时引入现实问题,实现“思

  政元素”和专业课教学的有机融合。1.将现实问题引进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需要从现实问题

  中掌握先进思政知识,要求教师将现实问题引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不仅能引导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还能优化思政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真正做到思政元素在专业课中的充分体现。例如,在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时,可将美国和欧盟政客试图扼杀中国飞机制造业发展的案例作为知识导入内容,吸引学生参与到相关资料收集中,认识我国飞机制造业面对外界因素影响采取的应对策略和取得的成就,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爱国激情,从而在内心深处树立起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和担当精神。

  2.明确“思政元素”在专业课中的结合途径思政教学和专业课教学间的有机融合的实现,首先要找准“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间融合点,利用有效的融合方式,建立起两者间的较强关联,在专业知识教学中自然引出思政内容,实现思政教育全面开展。如对于一门课程而言,要求教师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为主要目标,遵循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设置思政元素融合方式,有目的的进行专业课教学。以民政、社工类课程为例,这类课程知识和思政内容间的联系较紧密,这些课程所倡导的“爱心、责

  任、服务、奉献”的社工人文精神本身蕴含着较为浓厚的“思政元素”,同时要从专业课程内容出发,在专业知识基础上融入适当的思政内容。同时还应确定课程思政目标,发挥专业课在思政教育目标实现上的作用。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重要意义,针对“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分析,以“思政元素”在学校专业课中的有效融入为目标,采取适当的教学改革措施,要将思政教育体现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逐步完善学校思政教育体系。

篇九:小学思政课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浅谈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潘波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年第35期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面临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教育对策,以此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做到以学生为本,并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校、家长和教师形成联合教育的模式,从而在共同配合下共育学生,这样能够提升教育效果。此外,还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创新的教育方式,由此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5.047

  近些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重视程度,由此教师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注重,从而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格外注重运用创新的教育方法,并在教育中做到以身作则,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积极向教师学习,在学习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表明教师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一、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详细分析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一、教育过程中仍然运用死板的教育方法,以此将大道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听不进去道理,从而导致学生不积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情况下,很难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不重视创新教育方式,难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二、在对于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时,忽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说不重视引导学生分析自身不足之处,使得学生不懂得如何改掉自身的缺点,学生身上的缺点不及时改正,容易使学生养成很多不好的习惯,学生一旦养成一些坏习惯会很难改正,这对于学生发展和成长十分不利。三、教育中教师与家长没有形成共育意识,由此无法在共同教育中推动学生进步与成长。四、由于对教师不重视言传身教,难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教导,进而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言传身教不够重视。对于上述问题,以下文章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有效的教育对策,这样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1.教育中言传身教

  教师对学生成长起着教育和引导作用,因此,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果不重视规定自身的言行举止,就会影响学生的言行,所以说,教师应意识到以身作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的作用,以此在对于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需展示出自己规范的言行,以及做到仪表堂堂、落落大方,这样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向教师学习规范文明的言行举止,学生在学习中将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学生在向榜样学习的过程中自觉规范自身的言行,从而促进学生在成长和发展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学生在课堂上做到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以及做到自觉遵守班级纪律、按时上学、注意自己的仪表,使学生在教师影响下,懂得讲文明、懂礼貌、讲卫生等等,体现出教师做到以身作则,能够发挥榜样的力量,同时起到表率的作用。如此一来,能使学生在教师言传身教中提高行为举止的规范性,学生不仅做到言行举手文明有礼,还在教师教育中不断找到自身不足的地方,以此学生积极改正,这对于推动学生进步和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2.教育中突出学生主体

  教师教育学生时,充分考虑到中小学的学生年龄小,且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非常注重自己的语气、教育方法和言辞,由此教师不仅重视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还运用柔和的语气引导学生改进不足之处,如果在教导过程中严厉指责学生,容易伤害学生自尊心,并且学生易产生叛逆的心理,进而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所以说,教育中教师应尊重、理解学生,以及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耐心教导中能够主动承认自己犯的错误,学生对于自己犯的错误自觉改正,体现出学生积极接受教师对自己的教导。此外,学生在教师鼓励下,对学习增强自信心,学生的自信心增强,能使学生对任何事情都非常的积极,学生的积极性有所提高,自然能够改变学生沉闷、内向的性格。所以说,教师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教育当中重视以学生为本,也就是说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改正自身不足的地方,这样能使学生积极改掉自身的坏毛病,如此一来,能够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同时取得显著的教育成果。

  3.教师、家长共育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应重视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这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在互相配合下,共同教育、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发现学生在課堂上总是不约束自身的行为举止,对此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和不规范的行为举止告诉家长,并指导家长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自我约束,同时教师和家长在共同合作中一起针对学生不足的地方耐心教导,在共同教育中不仅落实共育的教育模式,还通过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教师和家长共同教育中积极约束自身的一言一行,逐渐增强学生对自身的约束力和控制力,以及提高学生自律性和自控力,这样一来,学生在成长和学习中能够自觉做到准时到班级、举手发言、认真听讲、不影响他人学习等等,这些都体现出学生在共育中提高了自我控制能力。此外,还表明共育模式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所以说,教师一定要重视与家长共同教育、引导学生的言行,由此在通力合作中教导学生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4.运用创新的教育方法

  在新时期,教师除了要注重改变教育理念,还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创新的教育方法,由此教师教育学生时,为了使学生不厌烦教育方法,教师可以运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教育学生,从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当发现学生总是在课堂上捣乱时,教师及时提醒学生,并在课下找学生交流,在交流中教师对学生说班级里表现好的学生经常获得奖励和表扬,由此以旁敲侧击的方式,引导学生向班级里的优秀同学学习,使犯错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中积极向三好学生学习,在不断学习中学生不仅改掉自身的缺点,还促进自身不断进步。体现出教师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创新的教学方式,以此调动学生主动在教师的教育中不断完善自我,这对于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十分有利,表明教师运用创新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导,能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5.在实践活动中教育学生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教导学生,由此能够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应改变讲道理的教育方式,从而在对学生进行教导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奉献爱心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为孤寡老人收拾屋子,或者引导学生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献衣物、图书等等,使学生在奉献爱心的过程中增强帮助他人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和关爱他人的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大扫除活动,通过开展不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在健康思想的熏陶中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同时通过开展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以此学生在生活中做到自觉保护环境,表明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展实践活动,对教育学生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要想解决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创新和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从而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落实创新的教育方法,并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言传身教以及与家长在共同配合中共育学生,在共同教育中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好好学习。此外,教师还应在教育当中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同时深入落实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这样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接受教育,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凌雁、杨友鹏《浅谈新时代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年第1期。

  [2]李毓萍、李亚丹《构建协同育人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思考》,《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篇十:小学思政课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小学思政教育现状及对策

  小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黄金时期,小学何时能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其思想政治意识较为单纯、不成熟,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过渡作用,也是保障我国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只有正视教育现状,所以产生的教育问题,针对性的找出解决办法,才能有效的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简单阐述了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以及问题的解决对策,期望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分析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1、重智育,轻德育。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在教学目标上,依旧以升学率为目标,注重学习成绩的考核,忽视综合素养的培育,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几乎是漠视的态度,甚至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很多教师在开展家长会时,往往注重与学生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成绩,常常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甚至智力,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往往责怪学生不努力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见,经常要求学生家长督促学生认真的完成家庭作业,认真的学习、复习,一味的重视学生的成绩单,不考虑学生成绩下降背后的思想动态,不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不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价值观等,逐渐的使学生丧失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成绩差的学生,长期受到

  教师、同学、家长的嘲讽,严重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容易使得他们养成“破罐子破摔”的学习思想,这样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缺乏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忽视,在教育理念上,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照本宣科的臭手知识,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宽泛,是对人的思想、价值观的塑造,应当具有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大部分的小学思想政治教师往往是由语文老师担任,缺乏科学的、规范的教育理念体系,而且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精力有限,难以认真的落实事项教育工作,且部分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较低,不足以支撑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面,面对思维活跃,天真好动的小学生,往往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具有不尊重学生个人想法发挥的嫌疑,往往导致学生厌学,课堂教育往往成为学生的聊天课或者发呆课,完全损害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也阻碍教育改革的前进步伐。

  3、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手段单一.小学生的心性思维比较发达,纯理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难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小学思想纸质教材内容的设置往往过于成人化,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往往使得卡唐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再加上教师单一古板的教学手段,使得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课变得了无生机,也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

  急需改革,增添课堂教学的丰富性、趣味性。二、阐述问题的解决对策1、深入的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明确的教育目标。新一轮教

  育改革浪潮的推进,将素质教育推进人们的视野,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更加高效、优质的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实现智力培育与德育培养齐头并进,在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国家建设打造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充分的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将生活中优秀的,启迪人心灵深处的“小事”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学习习惯等,最终达到完善人格以及人生价值观的目的。并且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均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成绩为中的教育观念,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沟通,及时的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找出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鼓励学生自主的完善人格素养,从而实现学习成绩与思想政治品德双赢。

  2、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时俱进的改变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心理诉求、学习能力、思想觉悟等,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制定详细而科学规范的教育体系,将思想政治考核成绩证实的纳入学生的综合成绩,并适当的加重所占比例,而且要聘请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士担任教师,这些专任教师要不断的强化自身素质,与时俱进的改变教育理念,即设立

  培育高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教育理念,形成良好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体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全面的提升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推动我国整体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3、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内容.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应该具有灵活性,而且现如今新媒体技术的成熟,为丰富教学手段提供了诸多方便,如利用互联网视频、动画、语音、无时空界限等优势,将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丰富起来,同时,也增强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身边的感人事迹,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调动课堂氛围,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而却这样也是创新教学内容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当的删除或增添教学内容,只要能够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即可。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内容能够全面的提升小学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改革。

  三、结语总之,我国的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猪哦多的问题亟需解决,只有立足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全面的推进素质教育,才能有效的提升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推动我国整体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篇十一:小学思政课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P>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

  决措施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贯彻落实,小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小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需要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接受道德与法治的思维意识培养。但由于部分教师对于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重视程度较低,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学习情绪,阻碍小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吸收掌握。因此,教师应站在小学生的立场上,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进行改善、解决,为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的环境,促进小学生正确道德意识、法治观念的树立。

  关键词;小学生;教师;道德与法治;教学手段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小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此时小学生逐渐形成自身意识以及个人情绪,但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社会经验不足,在成长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小学生的思想意识逐渐偏离正确的方向。对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需要注意小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多方面、多角度的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法意识、法治观念,为小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薄弱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学生学习兴趣薄弱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学习兴趣不足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了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小学生形成较为强烈的学习抗拒心理,阻碍教师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同时,小学生

  自身道德与法治知识也难以切实掌握,不利于小学生正确道德意识、法治观念的培育。

  1.小学生自身道德法治素养有待提升

  小学生自身的道德意识、法治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在校园生活中大部分教师对于小学生的教育重心多放在理论知识的教育上,对于小学生自身行为意识的培养重视程度较低。在生活中小学生自身道德意识、法治观念淡薄,且无人对其施加正确的引导,小学生易形成错误的思维意识,进而加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难度。

  1.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范围有限

  道德与法治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仅学习课本知识难以培养小学生全面的道德意识、法治观念。道德与法治和语文、数学、英语等理论知识不同,其主要表现于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对小学生行为动作、言谈举止的规范起着重要作用。

  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使用视频教学,培养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

  视频教学是教师使用现代化的投影设备,将传统教学中板书式的文字教育以视频影像的形式展现在小学生面前,使小学生在视频观看中知晓其中包含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使用视频教学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视觉体验,用更加鲜明的视频内容冲击小学生的视觉神经,保持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优化小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可以使用视频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我家的好邻居”时可以带领小学生观看视频,讲解其中包含的道德、法治知识。视频内容为家庭左右的两位邻居,居左一位是礼貌待人、

  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居右一位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不良青年。“通过视频观看,各位同学对于这两位邻居有哪些看法呢”教师提出问题。一位学生表示“老师,看完以后我好庆幸我家附近没有右边那样的邻居。在晚上制造扰民的噪音,然后还总是随手丢弃垃圾,破坏生活环境”。另一位学生补充“右边的邻居总是偷拿其他邻居的东西,还对人恶言相向,不仅做事不道德还违反法律规定”。“大家对于不良现象的看法都很正确,那么老师还想知道大家对于左边邻居有什么想法呢”教师点评后再次提出问题。第三位学生表示“左边的邻居总是面带微笑、礼貌待人,与这种人相处让我感到很舒服”。又一位学生说“这位邻居不仅在生活中积极帮助有困难的人,还会主动清洁家园附近的卫生,感觉他很有素质”。教师结合视频的观看由小学生自行判断两位邻居的行为举止,利用正面教材与反面教材结合分析的方式,使视频教学内容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小学生对于正确道德意识、法律观念感悟的同时,提升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

  1.运用情景教学,塑造道德意识与法制观念

  情景教学是教师为了让小学生可以更加直接的了解教材知识,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为小学生营造特定的情景,使小学全身心融入其中,在轻松舒适的情景氛围中完成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亲身扮演情景人物,以小学生的切身体会感悟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促进小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树立。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塑造小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法制观念。

  例如:在“生活中离不开规则”一节中教师可以为小学生营造十字路口的情景,教导小学生交通规则。教师选择若干小学生来扮演“素质少年”、“不良少年”以及“路人”。情景开始,十字路口车水马龙红灯依然亮起“不良少年”仍然要横穿马路,此时“素质少年”入场制止“不良少年”并说:“红灯停绿灯行,现在已经亮起红灯了,你为什么还要过马路”,“不良少年”进行反驳:“你管得着么,我过马路从不看红绿灯”。“素质少年”对其批评教育:“注意交通信号灯是我们过马路时最起码要遵守的原则,已经亮起红灯了你还要过马路,这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是不道德行为,当你影响到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造成交通

  事故时就是对行车司机的不负责任还是违法行为”。在情景教学中教师让小学生实际演练生活场景,教导小学生交通规则的同时,还可以使小学生懂得过马路时的道德行为与违法行为,有利于提升小学生防范安全意识,塑造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及法治观念。

  1.利用课外教学,扩大道德与法治学习范围

  课外教学顾名思义,是教师利用校园之外的事物或带领小学生在校园之外的环境中通过非教材知识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手段。在课外教学中小学生的学习内容脱离课本的限制,知识来源变得多样化,可以丰富小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更加健全的道德意识、法治观念。因此,教师为了扩大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范围可以利用课外教学的手段。

  例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小学生进行道德法治社会实践活动。教师首先将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校园周边的十字路口,帮助老人、残疾人等需要帮助的人安全通行,制止闯红灯、翻越护栏等不良现象的出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第二小组负责清理校园附近的生活垃圾、清除各种小广告,制止随手乱丢垃圾不文明现象的出现,改善生活环境;第三小组则在校园内开展道德法治的宣传活动,带动其他小学生树立道德意识、法治观念,共同塑造美好的文明校园环境,优化学习氛围。在课外教学中,教师为小学生创造充足的社会实践机会,利用课外生活教导扩大小学生的学习范围,利用生活事例作为教学载体,促进小学生自身的道德意识、法治观念的培育。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虽然存在少量问题,但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小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加精彩的教学内容,使小学生在丰富的课堂生活中养成正确的道德意识、社会观念。教师在教学中将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结合,提升小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管依娜.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改革[J].新课程(上),2018(12):90.

  [2]张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74-75.

  [3]陈成会.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师,2018(29):58-59.

推荐访问:小学思政课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存在问题 改进 建议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