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16篇)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 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弊端 所谓的当代资本主义制度,跟其他制度一样,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1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
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弊端
所谓的当代资本主义制度,跟其他制度一样,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在一下论文中我所讲述的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主要是从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及其在长期的生产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弊端;
一、关于资本主义
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理论着作中,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一方面进行了彻底地揭露和批判,另一方面对它们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也给予了充分的赞誉和肯定;资本主义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生产力,并且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第一,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规律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第二,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为创造新的生产力和广泛应用自然力和科学技术开辟了道路;第三,适应并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科学劳动组织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及完善;第四,资本主义剥削形式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第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所固有的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调节机制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
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是由资产阶级创造的,资产阶级所固有的生产方式是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权、等级特权以及相互的人身束缚不相容的,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制度,并且在它的废墟上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建立了自由竞争、自由迁徙、商品所有者平等的王国,在资产阶级领导下,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闻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起来;
第一,资产阶级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采取适当的劳动形式推动其迅速发展;第二,资产阶级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奔走全世界,到处创业,给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创造了适宜的环境;第三,资产阶级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地进行资本主义占有制形式的调整;第四,资产阶级在政治、法律和意识领域的革命建树;
二、关于当代之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是指二战结束以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二战给全世界的政治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打击;战后,无论是资本主义世界还是社会主义世界都在极力调整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主义的资本形式占有出现了社会化的特点
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然而,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上却发生了许多变化,尤其是在所有制形式上,不断从单纯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向社会占有制形式转化;一是国有经济迅速发展;二是合作经济大量出现并成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得资本占有形式呈现出社会化的特点;三是股份制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二战以后,股份制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呈现以下几个特点:股权分散化,资本社会化;法人持股上升,个人持股下降,即持股法人化;股份制普遍化,股份制在各经济部门普遍实行;职工股份所有制兴起,即职工买下企业全部或部分股份;
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出现了有序化的特点
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不再呈现无政府状态,而是出现了有序化的特点;一是运用计划手段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资本主义国家借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运用计划调节国民经济的经验,使国民经济有序而健康的发展;二是政府实施对本国经济干预与调控;主要有三种方式:对国民经济实行法制管理;对国民经济进行行政干预;实行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些措施使经济发展收到明显成效,延长了经济周期,减少了危机波动,
使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三是社会市场经济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市场经济谋求经济效率与社会平衡之间的结合,个人利益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一致;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分配形式出现了兼顾公平的特点
一是在剩余价值规律仍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的分配形式出现了兼顾公平的趋向;二是在贫困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分配均等的趋向;主要有:最低工资法;利润分享制度,即劳资双方共享利润的制度,法国规定100人以上的企业必须实行利润分享制度;劳动保护和劳动福利制度等;这些措施使得当代资本主义的年剩余价值率在下降,而劳动者工资占的比率在上升;三是,在剥削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社会福利普遍化趋向;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社会生活中的福利制度,从救济贫困发展成公民的社会权利,普遍制定实施了从摇篮到坟墓即人从生到死的一系列福利制度,其特点:社会福利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主要提高中下层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社会福利制度化、法律化;各种福利补贴如:家庭补贴、医疗补贴、住房补贴等等,惠及广大民众;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生活水平的差距;
四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出现了复杂化的特点
一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依然存在,但阶级对话与合作成了常见现象;二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阶级,但阶级结构呈现多层次化,社会成员角色也出现了错综复杂的状况;三是无产阶级虽然仍受剥削,但出现了无产阶级中产阶级化倾向;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无产阶级呈现出中产阶级化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工人阶级中的中产阶级人数日益增多,白领工人的比重超过了蓝领工人;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工人工资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也在逐步提高,消费支出和消费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时间缩短,劳动强度减轻,贫困阶层的状况明显改善,当代贫困的含义已与过去完全不同;
三、当代资本主义弊端
资本主义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国家计划能力,两极分化和否认人类不平衡实质;
各种计划不乏应用于资本主义制度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疑大家都认同“计划”在人类活动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在资本主义国家行为中对于未来的计划涉及甚少;这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优点,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缺点,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如果国家有计划,势必会打乱国民的计划,这样就会影响国民的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信条是“管得越少越好”;国家把整个国家的命运交给了国民,所以国家是无须计划的,只有在大多数国民有觉悟时,国家制度才会上升一层;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人类因为团结而更有力量,资本主义制度只强调个人权利而忽视了人类整体利益,这样的制度只能是过渡性的制度,是在几千年皇权压迫下所产生的非理性公权制度的结果;
两极分化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产生的结果;因为普通工人与资本家的财富积累速度是无法相比的,一个工人一个小时的工资可能是10美元,而一个资本家的财富积累速度可能10万美元;两者财富积累的速度相差1万倍,而一个工人的工资会全部被日常费用所消耗,而资本家的收益还会继续投入到获利的投资中去,所以两者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也一样;在第一章第3节做概念比做实业更容易积累财富中阐述了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苹果贸易里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贸易完全是经济掠夺,贸易越多,落后国家的基础资源会被发达国家剥削殆尽,从而落后国家会越来越穷,而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目前很多国家以税收、补贴来消除穷人与富人的矛盾,消除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国与国之间通过召开富国会议,以减免债务的形式避免南北差距拉大而引起的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但这种方法都是暂时的,根本不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资本主义国家标榜的是民主,然而,资本主义制度最大的败笔就是民主;虽然说民主能化解很多人民之间的矛盾,但化解这样的矛盾是建立的牺牲人类快速进步的基础之上的;人
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仅社会上人与人的财富有着上万倍的差别,思想之间也同样存在很大差距的,真理并不掌握在多数人的手中;但为了民主,我们不得不去走弯路,不得不迁就大多数的意志而放弃人类的未来利益;我们人类被强权、霸权搞怕了,所以才选择了民主的方式,其实我们大家需要的不一定是民主,而是自由与权利,当你贫困的一无所有时,当我们能力未达到为一件事做主的水平而硬是把我们推上主人的位置,那不仅是对这件事的不负责任,更是对我们本人的不负责任,是完全不可取的;穷人和富人之间,官吏和百姓之间永远不可能存在民主;不仅如此,资本主义的贫富差距,是诱发犯罪的源泉
综上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存在时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曾经在长期也将在未来的长时间内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孤立不变的,在长期的发展中,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千丝万缕,相互竞争又相互学习,这种矛盾运动促进了世界整体的进步;但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忽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固定弊端,08年的金融危机发展及其整个处理过程就能充分体现当代资本主义的无法克服的不足;
篇二: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部分质变
摘要: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不是资本主义本质的根本改变,也不只是资本主义统治与剥削的手段、形式和斗争策略的改变,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部分质变。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扬弃,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临界点,超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界限,包含某些社会主义因素,逐渐向社会主义和平发展。因此,绝对不能抱着教条主义的态度,简单地用机械的、绝对的和主观的方法,而应当用辨证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来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自我扬弃;部分质变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在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现代科技与信息化迅速发展,从而使资本主义开始从工业经济步入知识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呈现出了许多重要的新特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特点,说明它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它正处在向更加高级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非爆发式转变的过程中。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观点与方法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对其作出合乎实际的理论解释,提出令人信服的科学观点,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一、应当摈弃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错误方法与观点实践经验充分证明,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传统社会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没有正确解决这一重要问题而招致了严重的挫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理应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许多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新变化进行了科学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同时,在学术界也存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观点,即认为无论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都完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没有改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根本对立的基本态势。徐崇温先生(20XX)发表的《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的几个界限》一文(载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XX年第4期,以下简称为徐文),就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徐文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而且也绝不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界限,没有而且也绝不可能向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笔者认为,徐文观
点存在许多纰漏之处。对此,笔者要在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方法、态度及其基本观点等方面同徐文作者进行商榷。
首先,从其内容来看,徐文观点包括这样三个具体论点:一是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是资本主义本质的改变,而只是资本主义统治与剥削的手段、形式和斗争策略的改变。二是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意味着当代资本主义具有了社会主义特征,不意味着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具有趋同性。三是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意味着当代资本主义会自行长入社会主义。很显然,这些论点的实质在于仍然坚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形态“非此即彼”的完全排斥论,坚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根本对立论,坚持“灭资兴社”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革命飞跃论。这些论点,尽管其表面上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的,但实际上则是无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际情况、无视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密切的客观现实,教条主义地照搬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某些业已过时的具体结论的结果,因而是脱离实际的理论观点。就其实质来说,这些论点仍然是斯大林为代表的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当前新形势下的翻版.是以往长期存在的固有观念的变种。因此,这些论点是难以看作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科学观点的。
其次,从其根据来看,徐文观点的提出有这样三个主要论据:一是主观目的决定论。徐文指出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中所采取的各种新措施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与发展,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决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二是客观效果有限论。徐文指出当代资本主义采取新措施的结果,只是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与社会矛盾,而没有也不可能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三是和平演变论。徐文强调当代资本主义并没有改变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只是改变了斗争策略,因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完全排斥和根本对立的基本格局。很显然,这些论据是主观化和绝对化的观点。根据徐文作者的分析,只要资产阶级自己不想或不愿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不管它采取什么样的自我扬弃措施,都绝不会改变其资本主义制度。相反地,最终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是戈尔巴乔夫及其错误思想和路线。这是典型的“唯意志论”和“英雄创造历史”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用资产阶级的主观动机来论证当代资本主义新
变化的必然结果,完全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变化根本原因和客观趋势的科学原理;用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和政治背叛来说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也完全违背了人民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根据徐文作者的分析,资本主义要么是实现根本质变,要么只是形式变化
而绝不发生任何性质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制度要么保持不变、踏步不前,要么飞跃突变、一步到位。这是形而上学的机械论观点,而完全违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从量变经由部分质变而到根本质变的科学原理。毫无疑问,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确实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确实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质变。但这绝不意味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丝毫没有引起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没有实现总体上的根本质变不等于它没有发生局部性和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徐文在否认当代资本主义根本质变的同时,也武断地否定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引起部分质变的可能性,这显然不是科学的方法与观点。
根据徐文作者的分析,由于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推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因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仍然是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这同样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机械论观点。它既没有看到或不承认当代资本主义自身自我扬弃、逐步向社会主义渐进发展的客观现实,也没有看到或不承认现代社会主义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学习和广泛利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文明成果的现实情况。当前,和平与发展早已经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之间互相学习、相互借鉴、互相影响也成为不可改变的客观趋势。徐文根据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就断定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仍然是根本对立的,既是有悖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逻辑的,也是不符合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客观现实。
篇三: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与新变化
篇一1、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有360多年的历史。当代资本主义,是指以二战结束为起点,处在国家垄断阶段上的资本主义。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都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我们今天所面对的资本主义,既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剖析过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有所不同,也与20世纪初列宁所精辟论述过私人垄断的资本主义有所不同。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与当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相比,发生了许多巨大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在根本性质未变的前提下进行着自我否定,不断为未来社会创造条件。正确认识这一点,是我们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的关键。
1、当代资本主义不断进行着自我否定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很多方面突破了传统资本主义,它是通过不断地自我否定、日益生长社会主义因素并向社会主义渐进发展的新型的资本主义。从生产力方面来看,现代信息化、自动化的生产力已经代替了机械化、电气化的生产力,从而为未来社会创造发达的生产力基础。在资本占有形式上,资本从早期的单个私人资本发展到私人股份资本、法人股份资本,再到国家垄断资本,加速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这种自我扬弃。集体谈判制度、共同决定制度、更加入性化的管理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职工参与管理的是社会主义民主管理制度的初级表现形式。最低工资制、“利润分享制”和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人的收入,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出现了复杂化,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增加了。政治制度的法制化、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等提高了人民群众政治权利和地位。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扩展,加强了世界的普遍交往,为将来社会主义在全球的实现创造着条件。
2、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依然未变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陛质依然未改。第一,当代资本主义依然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虽然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现今资本主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依然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主体、由大垄断资本集团占统治地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资本占有形式的社会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私人所有制。第二,当代资本主义依然存在着贫富两极分化的状况。虽然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资和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工人工资增长速度大大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反映了资产阶级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大幅度提高,工人所得在其创造的财富总额中比重越来越小。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失业问题目趋严重。
据统计,OECD25个成员国失业者总数已从1990年的2400万增加到1995年底的3300万,平均失业率高达8%,由于失业问题的严重,饥饿贫困化是目前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又一社会问题。根据美国国会“饥饿中心”估计,每年约有3000万人食品不足,经历过不同程度的饥饿状态。德国约有85万人无家可归,法国则有30万人住在纸板箱里。这些人由于生活贫困无着落而自卑自贱、自暴自弃、愚昧无知、道德堕落,甚至引发严重的
城市暴乱。第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在现阶段,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目前仍在发展。由于这个基本矛盾的存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仍然周期性发作,并且还有以新形式出现蔓延的势头,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明证。
第四,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没有变。以美国为例,二战以后历届总统、副总统及其政府、国会重要成员的背后无不存在垄断财团的支持,而且有些人本身就是巨富家族的成员。第五,分析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必须全面地分析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当今世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有100多个,但二战后显著发展的只有20多个,占10%多,真正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寥寥无几。联合国最近公布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中,除老挝外,其他都是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国家经济困难、政局动荡、外债累累、粮食短缺,人民生活困苦,许多国家人均目生活费不足1美元。
目前,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而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莫桑比克人均GDP仅80美元,人均每天0.2美元,是瑞士的1/500。二、资本主义的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生产力层面上来看,学界普遍认为。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社会财富呈加速增长趋势。在产业结构上,出现了信息化、服务化、高科技化趋势。
在生产力要素内部,脑力劳动比例攀升.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的出现,劳动工具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劳动对象的范围也因为新材料和新资源的开发得到了拓展。从生产关系层面上来看,当代资本主义因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呈现出新的特点。简单说来。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在劳资关系上形成了允许工人阶级加入企业管理的多种形式.在分配关系上实行了社会福利政策。有学者则将其概括为:政府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进行干预: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实行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
从上层建筑来看。学界普遍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在以下四个方面变化显著:一、实现了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二、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国家的调节作用越发突出;三、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四、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虽然未变,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却更加鲜明。其中的核心要旨是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更加完善、精巧。这与资本不断为自己创造出再生产的条件息息相关。从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来看。随着资本运转和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资产阶级的内部结构呈现出经理资本家阶层人数上升、作用增加的特点,传统资本家对企业由直接控制过渡到间接控制。工人阶级构成也日趋复杂化,生产和生活地位得到了明显改善。第三产业工人的比例上升。
篇四: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原因与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是指自二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二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揭示这些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实质,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多方面的,大体说来,主要体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方面以及阶级、阶层结构和就业结构方面。1.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从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依次经历了如下四种形式,即个体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和法人资本所有制.每一次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变化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随着这些变化也不断提高。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其特点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股份公司成为主要的企业经营组织形式,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其特点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再统一.二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其特点是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
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制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是由于其主要存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所以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其基本特点是各类法人(企业法人和机构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法人股东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治理,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资本主义所有制经过这些形式的演变,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2.在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方面,推行经济民主,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终身雇佣制度。目的是为了增强工人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更加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统治。职工参与决策制度。按照这种制度,有的国家在企业的监事会中,劳资双方各占一半席位,对企业重大问题共同进行决策。职工持股计划。旨在通过使职工持有一部分本公司的股份来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在生产中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剩余价值生产。此外,二战后,为了避免两极分化导致社会剧烈冲突和动乱,保持社会的稳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当代西方国家在劳资关系和分配领域的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于其分配关系的新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由此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资本主义世界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程度的缓和.从而使得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能够容纳现有的生产力,而且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3.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级、阶层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随着大公司内部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分离,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手中拥有和掌握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最终成为依靠息票为生的食利者.
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一般都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管理能力,享有优厚的薪金和职务津贴、企业董事所得利润等,与企业的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他们在企业中控制企业决策,组织和指挥生产,控制人事调动,处理劳资纠纷,因而具有控制企业的实际权力.
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西方发达国家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是从劳动者在三大产业的分布来看,农业劳动人数锐减,工业劳动人数增长缓慢,甚至有所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大增,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工人超过了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人.二是从脑力和体力劳动者的分布来看,蓝领工人减少,白领工人增多。三是从事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输的“知识工人”增多,非知识工人减少.近年来,美国数百万新就业者中,知识型工人占90%。西方国家工人阶级日益知识化和专业化。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很深刻的,正确认识新变化的原因,对于科学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批判和扬弃其消极和落后的因素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每一次重大技术进步,都会带来生产力的重大变化.比如,20世纪70年代初,以微型电子计算机、生物技术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电子、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的突破,以及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将以往机器实现的人的体力的扩大,演化为人的脑力的延伸,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而技术革命导致的生产力方面的重大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方面的调整与改革。比如,技术革命造成了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规模的扩大又要求有更大的资本来投资与经营,单个资本难以适应,最终导致发达国家资本占有关系的调整和改良,出现了股份资本、国家资本等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再比如,科技革命推动经济的发展,使社会财富急剧增加。据统计,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与1950年和1938年相比,美国分别增长了1。7倍和4倍,联邦德国分别增长了3。5倍和3.3倍,日本分别增长了9.2倍和6。4倍。①正是由于科技革命使得资本主义财富分配的“蛋糕"迅速膨胀,资本家可以在不改变财富分配比例的前提下,通过推行“福利政策”来增加劳动者收入的绝对量,减缓资本主义的自身矛盾,等等。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职能的增强
①本刊课题组:《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本质的腐朽性——二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求是》2001年第4期。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很长历史时期内,国家作为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或社会秩序的暴力机关,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履行明确的政治职能,对于经济事务,一般采取不干预主义,因而管理经济的职能比较薄弱。到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国内经济活动、国际经济活动中到处扮演角色,从比较单纯的行使政治职责的上层建筑,转变为既行使政治统治职能,又行使经济管理职能。这一转变,对于战后发达国家经济领域的各种重大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首先,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数额日益庞大的投资,私人资本无力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财政完成了私人资本无法完成的一些巨型项目,诸如阿波罗登月工程,核能、电子、航空航天等新兴工业的发展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其次,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愈来愈直接依赖科学技术进步,但是,科研投资的规模和风险都很大,私人资本难以胜任,于是,国家承担起了提供主要科研资金和组织协调大规模科研活动的责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在较长时期内比较迅速的发展。
再次,科技进步带来了社会生产能力的迅速增长,供给远远超出了需求,供需矛盾突出。怎么办呢?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发展国有经济增加投资需求,通过政府采购扩大消费需求,并以税收、收入政策等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减缓了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这一方面使国家成为国民经济运行的有力调控者,另一方面又直接导致了国家资本的发展。
最后,生产社会化导致生活社会化,教育、卫生保健等无法期望私人资本完成,于是资产阶级国家便发展起了广泛的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事业,导致收入分配日益社会化。
总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职能的增强,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变化,并从不同方面,有力地影响了战后发达国家经济关系的各种重大变化。
3。利用经济全球化,获取巨额利润当代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发达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它为发达资本主义推行全球资本扩张政策,获取大量高额利润提供了条件和方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不平等交易获取高额利润.在全球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主要是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西方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是价格较贵的工业制成品和高技术产品,它们千方百计压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提高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搞不等价交换。由它们制订、主导的游戏规则,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交换中处于被剥削地位。1980—1986年,发达国家工业品价格提高17。5%,而发展中国家原材料价格却下降了35%,它们仅从非洲、太平洋地区多赚取了2800亿美元。同时,它们利用补贴、配额等限制性措施,搞贸易保护主义,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无法与之竞争.例如对食糖、肉类、牛奶等产品征收的关税高达100%,有的甚至数倍于此。此外,通过非关税形式,对发展中国家倾销。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用于农产品的补贴额每年达3000亿美元,相当于整个非洲的国民生产总值。对发展中国家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设立贸易障碍,仅2000
年,发展中国家就多付出了1000亿美元的代价。不平等贸易实际上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根无形的支柱.
通过资本输出等手段进行金融控制。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缺少资金,需向西方财阀借贷,并付出大量利息。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不到1000亿美元,1988年上升到1.32万亿美元,1995年达1。7万亿美元,每年支付利息就超过1700亿美元,1988年,发展中国家共贷款923亿美元,但累计债务本息达1424亿美元,是贷款的1.54倍,1990年,拉丁美洲获外资179亿美元,但支付利息、专利费等高达368亿美元,是利用外资的2倍多,另外,美国利用美元霸主地位,吸收利用外资.1997年,流入美国外资达2400亿美元,1998年达2800亿美元,1999年达3500亿美元,2000年为4000亿美元,预计2002年将达4300亿美元,这使美国在经济进出双轨制中获取巨额利润,外资的投资也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4.资本主义借鉴了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美国总统罗斯福学习苏联的经验,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这一理论发展为凯恩斯主义.在美国、加拿大、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里,人们的许多思想都来源于马克思的著作,对社会和经济问题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同时,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资本主义国家里被迫采取了一些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做法.它们向社会主义国家学习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政策,来达到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维持资产阶级统治的目的,这也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的调节改良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其固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仍以私有制为主体,由大垄断资本集团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结构,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1.资本主义经济根基没有改变国有垄断资本的发展没有改变私有制的总体面貌.垄断资本集团的发展没有触动私有制的要害,股分制的生产组织结构并没有改变私有制的本质,工人阶级仍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2。资本主义剥削性质没有改变工人虽然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但并没有实际占有生产资料,工人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企业管理,但并没有改变其受剥削压迫的处境.资本主义实行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政策,对改善劳动者的生活境遇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工人阶级还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3。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真理性并没有改变和过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个别企业生产的有计划与社会生产无政府之间的矛盾,生产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市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日益突出。以美国为例,71%的财富被10%的富人占有,美首席执行官的收入与工人收入之比,1990年为84∶1,1995年为140∶1,1999年为416∶1,两极分化日益严重。英国50万富裕者实际收入增长72%,50万贫穷者却下降23%,阶级对立不可调和。同时,南北矛盾更趋尖锐。发达国家向第三世界转嫁经济危机,进行国际剥削。
1965年,发达国家人均GDP是发展中国家的14倍,1988年为23。5倍。世界20%最富有的与20%最贫穷的收入比,1960年为30∶1,1997年为74∶1,尖锐的南北矛盾不可调和.而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并有所增加。它们之间的贸易战不断,美国的单边主义、双边标准引起了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满与反抗。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节制的享乐主义侵蚀了社会进步的主流价值,个人私欲的满足代替了对社会共同利益的服从,极端的自我主义代替了权利与义务相一致,传统道德观日益被消解,等等.以上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必然促使资本主义走向腐朽和灭亡.也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
总之,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是在保持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条件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接受或者促成这些变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仍然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与演进的长期性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的灭亡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错误地判断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程度,对资本主义急于求死,是一种左派幼稚病。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是逐渐发生作用的,同样,社会主义这一新生事物尚处在逐步成长期,还需不断的自我完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尚需相当长的时期,但其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篇五: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
但是人们不能不看到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经历史阶段是人类社会经济方式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环节是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重要阶段是人类社会生产由手工劳动为主向机器大工业为主转变的必经之路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进而走向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并且对于人类还进行了从生理到心理从肉体到精神从体力到脑力的重新塑造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创造出了不同于以往过去时代的全新人类文明形成了新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
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两个视角,英国和资本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从它产生之日起,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就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或是赞美它相对以往社会制度而言所具有的历史进步作用,论证其合理性、永恒性,或是批判它相对以往社会制度而言对劳动者剥削压迫日甚一日,从而论证其不完善性、历史暂时性。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和哈耶克的《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为人们提供了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两个对立的视角。通过阅读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拓展在对立的两端中思考与评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广阔思维空间。一、《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1842年11月,恩格斯来到当时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在纺织工业名城、宪章运动的中心曼彻斯特生活了21个月。在这里,他比马克思更早地接触和研究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问题。通过研究英国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政治斗争,考察并参加当时世界上组织得最好的工人阶级政治斗争--宪章运动,钻研各种社会主义著作和经济学著作,恩格斯独立地发现了经济事实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个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并遵循这一观点,深入考察了英国产业革命以及工人阶级的历史和现状,在深入研究官方的和非官方的材料和文件的基础上,从1844年9月到1845年3月,用了7个月时间完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科学共产主义名著的写作。1.通过控诉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奠定科学社会主义坚实阶级基础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因为它是我们目前社会一切灾难的最尖锐最露骨的表
现。”特别是为了给社会主义理论提供坚实的基础,批判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切空想和臆造,“研究无产阶级的境况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由于当时的英国已经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状况也具有完备的典型的形式,分析和研究它,对德国工人阶级以及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斗争具有普遍的意义。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阐明了工人阶级起源及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他指出:“我主要是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必然性,而对我来说特别重要的是要证明无产阶级的这一斗争是完全合法的,是要用英国资产阶级的丑恶行径来戳穿他们的花言巧语。我写的这本书,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就是对英国资产阶级的起诉书。”2.通过考察产业革命的历史,揭示物质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工业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的产物。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恩格斯指出,机器工业的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英国工业的革命化,是现代英国各种关系的基础,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产业革命对英国的意义,就象政治革命对于法国,哲学革命对于德国一样。而且1760年的英国和1844年的英国之间的差别,至少像ancienregime(旧制度)下的法国和七月革命的法国之间的差别一样大。”在这里已经蕴含了物质生产力的变化是社会生产及其一切社会关系变化基础的唯物史观重要原理。作为产业革命最重要产物的英国工人阶级命运如何,已成为当时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因为英国工人阶级日益认识到
自己的劳动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而自己却日益沦为穷苦不堪的赤贫者,他们日益迫切要求取得社会财富中的一份,而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经济利益推动着英国工人阶级考虑自己的命运,关心自己的未来。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引起了工人阶级的极大愤怒,“这种愤怒经过不长的时间(这个时间几乎是可以算出来的)就会爆发为革命,和这个革命比起来,法国第一次革命和1794年简直就是儿戏”。在这里,恩格斯发现了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使命,第一个说明了工人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而且由于他们所处的经济地位,必定能够自己解放自己。3.通过实地考察工人的生活状况,论证阶级斗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合乎规律的恩格斯运用自己调查收集的材料,戳穿了种种美化资本主义剥削的伪善,指出尽管现代工人在表面上有某些自由,但却仍然是整个资产阶级的雇佣奴隶。因此,为了摆脱这种非人的状况,必须去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剥削工人一一作斗争”,否则,就不可能改变现状。“工人对资产阶级的反抗在工业发展开始后不久就已经表现出来,并经过了各种不同的阶段。”恩格斯通过考察工人阶级在不同阶段上斗争形式的演变,认识到在斗争中,工人的觉悟会越来越高。“资产阶级脚下的基地就这样逐渐地动摇起来,总有一天,资产阶级的整个国家的和社会的建筑物将连同它的基础一同倾覆。”这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阶级斗争的规律。4.通过科学认识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革命本质,阐明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依据对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革命本质的认识,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未来。工人阶级要想成为国家
的主人,他们必须“是有自己的利益和原则、有自己的世界观的独立的阶级,是和一切有产阶级相对立的阶级,同时也是国家力量所系并能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阶级”[1,p529]。为此,恩格斯坚信未来属于工人阶级,并且针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抽象性和脱离实际的本质,提出要在新的更高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这一思想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二、《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1.《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的写作背景F.A.哈耶克(1899-1992)是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于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他的学术贡献却远远超出经济学范围,在理论心理学、政治哲学、法律人类学、科学哲学、思想史等领域,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因此曾被人们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自由主义学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分裂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以哈耶克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鼓吹者有感于20世纪50-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处于攻势而资本主义阵营处于守势的不利现实,为了抵消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建立了以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为主要成员的学术研究组织一朝圣山学社。1951年,哈耶克在法国召开了以“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为主题的朝圣山学社会员学术研讨会,探讨历史学家是如何记录工业革命历史的问题。1954年,哈耶克将提交会议的关于工业革命历史研究的论文编辑成论文集,以《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为书名出版发行。2.《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的写作目的纵观《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人们不难发现哈耶克从极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立场出发,提出校正历
史学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扭曲认识问题,其目的主要是要扭转历史记述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利看法,向人们说明资产阶级并没有历史学家在历史书中说的那样坏,他们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功臣,是劳动群众生活状况改善的救星。哈耶克之所以要从历史的角度改变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与资产阶级的认识,是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历史学家对工业革命苦难的强调和描述以及关于工业革命历史充满偏见的叙述,对于人们选择现实的政治、社会、经济制度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为马克思用毕生精力著述的、宣判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资本论》写作提供了思想启迪和第一手实证资料。因此,通过重新评价工业革命的历史,就会否定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资本主义制度罪恶的控诉,从而动摇甚至铲除了马克思主义赖以创立的客观基础和现实根据,进而也就否定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在《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的导论中,他强调“政治舆论一向、并将永远与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看法紧密相关。……然而,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却并非取决于客观事实本身,而取决于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关于历史的记录和解释”[3,p1]。为此,他要通过《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这部论文集集中探讨历史学家为了曲解工业革命历史如何刻意地描述工业革命的苦难、劳动者的繁重劳动和悲惨生活、残酷的工厂主和罪恶的工厂制度的,以便还工业革命历史记录的本来面目,进而从正确的历史记录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改变人们以往的政治观念与信仰,走出极权
社会主义的“黑洞”,摆脱“通向奴役的道路”。三、关于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两个对立视角的思考1.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早在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的初期,社会主义思想的先驱者就开始对其罪恶和弊端进行直观的、感性的揭露和批判,研究造成劳动者痛苦生活的原因和探索消除社会混乱和弊病的途径。到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进一步目睹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鼓吹的“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的破产,看到了“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失望的讽刺画”,因此这三位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条件克服以前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往往停留在某些现象上的抨击而缺乏深入分析的不足,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可以在他们著作中找到对资本主义制度各有侧重的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材料,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罪恶。但是,由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批判是建立在理性和人性论的基础上,他们或者主张采取局部改良的方法(如圣西门、傅里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或者主张采取和平改造的方法(如欧文主张进行共产主义新村的实验),而坚决反对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因此,他们的批判虽然尖锐而深刻,却不能找到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真正途径。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有益思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问题,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发展规律,指出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以外,再没有别的出路;而社会主义只有成为
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力量。这样,他们使社会主义学说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最终找到了劳动人民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实现自身解放的正确途径。2.人类社会发展总是与一定代价的付出相伴随的人类社会始终处在发展之中,处在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历史演进过程之中,因而它总是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局限性,而这些局限性又由于人的认识局限性、阶级的狭隘私利、党派斗争的需要和利益集团的操纵而得到放大与强化。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专制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进步,劳动者也毫无疑问地享受到些许社会进步带来的普照阳光。但是,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仍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阶级,资产阶级是以无偿地占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作为自己一切活动的唯一动机。因此,从它们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之日起,不仅承继了以往社会和阶级的某些弊病,而且还孕育了许多“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上的新的罪恶和灾难,这是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承认的客观事实。而承受这些社会弊病和灾难的广大劳动者,从自身利益考量,不断产生对资本主义制度不满的情绪,不断产生改变现实资本主义制度的愿望和行动,从而产生了消除贫富对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美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潮和运动。社会主义制度是同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通行的原则和制度根本对立的,反映着人类思想中追求普遍利益而不是狭隘的局部利益的努力。尽管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继承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资本主义的继承物,但更重要的是,它
又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是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革除资本主义固有弊端的新型的社会制度。只有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在社会制度层面上根除以往一切社会弊病存在与滋生的土壤,尤其是能够根除那些由剥削制度所带来的社会弊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社会进步所付出的代价,最大限度地使人类社会进步所取得的成果惠及到最广大劳动群众身上。3.应从多维视角评价工业革命的历史如果仅仅局限于从社会制度层面评价工业革命的历史,就会将工业革命所带来一切,特别是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简单地归罪于资本主义制度。尽管工业革命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和为了增进资产阶级利益而兴起的,巩固与强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尤其是工业革命的种种不良后果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以后,不仅没有受到社会制度的抑制,反而进一步放大了其负面效应。但是,人们不能不看到,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经历史阶段,是人类社会经济方式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环节,是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重要阶段,是人类社会生产由手工劳动为主向机器大工业为主转变的必经之路,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进而走向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并且对于人类还进行了从生理到心理、从肉体到精神、从体力到脑力的重新塑造,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创造出了不同于以往过去时代的全新人类文明,形成了新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正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历史叠加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多重变化,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同时,也使得自己本身的发展进程
呈现出鲜明的复杂性。因此,只有从多维视角评析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后果,才能客观地认识它的实质及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孙尚斌1,王丽2 (1.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保定071002;2.唐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系,河北唐山063000)
上一篇:资本主义所存在的种种弊端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下一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迁中的资本主义,一个发展
篇六: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
论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并进行了比较
全面而深刻的分析,新变化的原因大体可概括为五个方面: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国家垄断资本的不断扩张、工人阶级斗争的历史成就、现代科技革命的直接结果、社会主义成就的积极影响。而实质可以概括为两方面:当代资本主义不断进行着自我否定,为未来社会创造条件、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依然未变。
关键词: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原因、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是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内在动因。当代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经济放任主义所助长的频繁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教训,吸取了前苏联前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普遍强化了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的作用和功能,把市场自发调节和政府计划调节这两种手段和机制比较自觉地结合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相对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另一固有矛盾——单个企业生产的高度计划性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减轻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后果,使世界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鼓吹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信奉市场万能论,主张政府不必干预经济,听任市场的自发性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因此,有个说法,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种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理论和体制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是相适应的。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这种机制的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1900—1903年的经济危机,使它的弊端充分暴露,从而促使自由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又促使私人垄断进一步走向国家垄断。与此相适应,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应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政策,由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的主张,在西方称为“凯恩斯革命”。这样,市场经济有两只手在发挥作用,一只是看不见的手,即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另一只是看得见的手,即宏观调控。因而又有一个说法,即管得最适当的政府是
最好的政府。战后,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的理论与实践,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流行起来,大体说来,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社会生产力领域,科学技术成为政府干预的重点领域之一。各国政府都把科技的发展看作是关系本国经济实力加强、国际地位提高和民族兴衰的关键,并正在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这些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建立机构,加强领导;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计划;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国际合作。如美国,克林顿总统一上台,就把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作为本届政府最重视和优先考虑的议题之一。为此,1993年11月,在美国历史上破天荒地在白宫内设立国家科技委员会,总统亲自挂帅,政府主要成员参加。1994年美国政府又提出“美国的新科技政策”,决定把研究开发投资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到3%。第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实行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通过授予雇员持股计划的企业以实质性税收补贴来鼓励该计划的实行等措施,逐步调整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实行资本主义企业由以股东为中心到兼顾利害攸关者的转移。第三,在企业的组织和治理结构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多层次、多形式的雇员参与决策和管理的制度。第四,在产品的分配方面,“把蛋糕做大”,实行高工资、高消费政策;而在产品的再分配方面,则实行名目繁多、其支出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其规模和费用一般占政府开支的1/2,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第五,在上层建筑领域,通过让工人组织工会、选派代表同雇主谈判和签订合同的制度,建构劳资之间争执、协商和妥协机构,极力把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纳入到改良主义的轨道中去。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除表现在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上外,还表现在其国民精神的塑造上。如,日本以顽强意识、危机意识、吃苦耐劳意识以及进取不息的精神著称;美国人则以自我意识、独立思考、创业意识以及重个性和
竞争意识见长;新加坡人培养的是向上向善、爱国爱家、凝聚奋斗以及追求繁荣昌盛的整体意识;而德国人则提倡以宗教教义为根本的人格精神以及友善和互助意识等。这些精神因素是一种具有凝聚、动员、鼓舞和推动性质的无形力量,是当代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1]总之,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特点是资本主义社会为缓和其日见尖锐的固有矛盾而不断自我调节的结果,是资产阶级为维护其经济利益而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2、国家垄断资本的不断扩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能一次次地从危机中走出,并走上新一轮稳定发展道路,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优势,不断从国外攫取利益,又不时向国外转嫁危机相联系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极富有的十亿’)的生活水平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对发展中国家的不等价交换和肆意掠夺。”[2]经济全球化本质上就是近代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并统治全球的过程,目前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金融资本利用其资本和技术的优势,进行资本的国际扩张,获取全球利润,对全球财富进行再分配的过程。当前,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继续存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尚未建立,在这种不平等的国际秩序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优势,使国家垄断资本不断向外扩张,进行不等价交换,甚至操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巩固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以至整个世界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把广大第三世界变成它们的廉价资源供应地、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对象和推销剩余产品的市场,从而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巨大利润。1960年至1980年间,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累计达5500亿美元。输出的结果,是资本的迅速增殖。80年代中期,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占美国对外贸易额的35%,出口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超过了对西欧、日本出口的总和,这对缓解传统的生产过剩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约有2/3的出口产品(主要是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是面向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以低价向西方出口,西方的工业制成品则以高价向发展中国家出口。这一低一高,形成了资本流向世界、利润流回西方的局面。无偿利用巨额世界资本,是国际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恩格斯曾经说过:当垄断资本家从全世界
掠夺大量火腿的时候,是会给本国工人一根香肠的。因而国家垄断资本的不断向外扩张,是西方发达国家所谓繁荣的一个秘密。3、工人阶级斗争的历史成就、当代资本主义发生重大变化,并非是资产阶级本性的改变,而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深刻变化的强大动力。罢工是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制度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斗争方式。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人阶级始终将罢工作为自己反抗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重要斗争形式,一直在运用罢工斗争的武器来迫使资产阶级作出一步步的退让。尤其是二战以后,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进一步发展,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据统计,从1919年到1939年的20年中,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参加罢工斗争的总人数是7400万人,而从1945年到1959年的15年中,参加罢工斗争的总人数已达到1.5亿人。战后的罢工斗争可以说是一浪高过一浪,1960年到1970年的10年中,参加罢工的总人数竟然达到3.6亿人。[3]进入20世纪80—90年代,由于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及社会地位的明显改善与提高,工人阶级罢工斗争的浪潮有所回落。但问题的关键是,工人阶级并未放弃罢工斗争,只是这种斗争更加重视策略和成效而已。罢工斗争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但却能够有效打击资本主义制度,削弱资本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的统治者构成巨大压力。4、现代科技革命的直接结果、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所取得的成就和所具有的优势地位,主要是通过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来实现的。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生物工程和空间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给当代资本主义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提高和国民财富的大增长。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以计算精确度高、运算速度快,有一定逻辑思维功能的机器来代替人脑,无疑大大推进了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精确化的发展。由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光纤通讯技术构成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引起了生产力的巨大变化,使知识和科技成了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例如,在美国,一台年产200万吨标准带钢热轧机,用人工控制每年最多生产500吨,轧速最高只达每秒20米;但是,用电子计算机和激光控制以后,每周就可生产5万吨,轧速每秒1500米,提高了70多倍,而且用
激光还能发现肉眼难以觉察的带钢表面1/100毫米宽的划痕。[4]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等的发展,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革命,正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污染等等难题。空间技术扩大了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广度,使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70%至80%源自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革命引起资本主义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迅速扩大。“产业结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它变化的总趋势是日益高级化。所谓高级化,是指生产日益更少依赖于自然资源,更多地依赖科学技术,是指把新而又新、先进又先进的技术应用于生产所形成的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整体中日益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起着更大的,乃至主导的作用。”[5]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上。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已不到3%,第二产业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美国目前三大产业的结构大体是第一产业2%,第二产业26%,第三产业72%。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第四产业(信息产业)崛起以后,产业序列的发展趋势呈现为“第四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6]当前,信息产业正在成为主导产业。科技革命引起资本主义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直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表现为按三大产业划分的就业人数比重的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就业人口的知识型劳动者与非知识型劳动者结构的变化。5、社会主义成就的积极影响、在两种社会制度近百年的平行发展中,我们看到,资本主义一方面排斥社会主义,扼制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则借鉴、吸收社会主义的重要成就。正如某位学者说的“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种不可抗拒地生长着的力量,并不断取得成就。”这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原因。早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期间,英美等国便有人开始研究社会主义,提出借鉴、吸收社会主义成就的问题。“罗斯福新政”就是借鉴社会主义的成就。二战结束后,发达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开始进行自我调整。这种调整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借鉴、吸收社会主义的成就。如,他们通过计划调节和国家
干预来使经济运行有序化,搞所谓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主义,搞劳资共同决定制度,在一部分大企业搞国有化,等等。正是由于借鉴了社会主义的成就,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轨迹才发生了某种重大变化,资本主义的一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克服,一些非根本性质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与当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相比,发生了许多巨大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在根本性质未变的前提下进行着自我否定,不断为未来社会创造条件。正确认识这一点,是我们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的关键。1、当代资本主义不断进行着自我否定,为未来社会创造条件、当代资本主义不断进行着自我否定,之所以得出以上结论是因为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很多方面突破了传统资本主义,它是通过不断地自我否定、日益生长社会主义因素并向社会主义渐进发展的新型的资本主义。从生产力方面来看,现代信息化、自动化的生产力已经代替了机械化、电气化的生产力,从而为未来社会创造发达的生产力基础。在资本占有形式上,资本从早期的单个私人资本发展到私人股份资本、法人股份资本,再到国家垄断资本,加速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这种自我扬弃。集体谈判制度、共同决定制度、更加人性化的管理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职工参与管理的是社会主义民主管理制度的初级表现形式。最低工资制、“利润分享制”和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人的收入,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出现了复杂化,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增加了。政治制度的法制化、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等提高了人民群众政治权利和地位。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扩展,加强了世界的普遍交往,为将来社会主义在全球的实现创造着条件。2、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依然未变、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依然未改。第一,当代资本主义依然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虽然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现今资本主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依然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主体、由大垄断资本集团占统治地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资本占有形式的社会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私人所有制。第二,当代资本主义依然存在着贫富两极分化的状况。虽然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资和生
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工人工资增长速度大大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反映了资产阶级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大幅度提高,工人所得在其创造的财富总额中比重越来越小。据统计,美国物质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率在1950年前后大约是230%左右,进入80年代后,已提高到330%以上,日本的剩余价值率更高,现在已经在450%以上。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两极差距拉大的趋向还在日益加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进一步发展。以最发达的美国为例,1999年美国20%高收入的人同其他人的税后收入差距达到了顶峰。美国《商业周刊》对工人和首席执行官的收入评估结果表明,1990年两者的差距是84倍,1995年为140倍,1998年达到326倍,1999年则高达416倍。工人失业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从来就存在的社会现象。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失业问题日趋严重。据统计,OECD25个成员国平均失业率高失业者总数已从1990年的2400万增加到1995年底的3300万,达8%,由于失业问题的严重,饥饿贫困化是目前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又一社会问题。根据美国国会“饥饿中心”估计,每年约有3000万人食品不足,经历过不同程度的饥饿状态。德国约有85万人无家可归,法国则有30万人住在纸板箱里。这些人由于生活贫困无着落而自卑自贱、自暴自弃、愚昧无知、道德堕落,甚至引发严重的城市暴乱。第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在现阶段,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目前仍在发展。由于这个基本矛盾的存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仍然周期性发作,并且还有以新形式出现蔓延的势头,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明证。第四,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没有变。以美国为例,二战以后历届总统、副总统及其政府、国会重要成员的背后无不存在垄断财团的支持,而且有些人本身就是巨富家族的成员。第五,分析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必须全面地分析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当今世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有100多个,但二战后显著发展的只有20多个,10%占多,真正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寥寥无几。联合国最近公布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中,除老挝外,其他都是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国家经济困难、政局动荡、外债累累、粮食短缺,人民生活困苦,许多国家人均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目前,少数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而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莫桑比克人均GDP仅80美元,人均每天0.2美元,是瑞士的1/50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郑继江:《当代资本主义认识三题》,载《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2][俄]尤里·普列特尼科夫著,李桂兰编译:《资本主义自我否定的历史趋势》,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4期。[3]高放著:《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268页。[4]张雷声著:《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及其历史走向》,21世纪社会主义丛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66页、67页。[5]李琮著:《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50页。[6]宋萌荣等著:《开创人类新文明的伟大实验——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00页。
篇七: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
当前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继续存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尚未建立在这种不平等的国际秩序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优势使国家垄断资本不断向外扩张进行不等价交换甚至操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巩固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以至整个世界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把第三世界变成它们的廉价资源供应地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对象和推销剩余产品的市场从而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巨大利润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其实质
摘要:当代资本主义资本占有形式日益变化,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运行都发生新变化,在贫富两极分化情况下,收入分配发生新变化变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情况下,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国家垄断资本的不断扩张、工人阶级斗争的历史成就及现代科技革命的直接结果。但分析变化的实质可知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部分质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改变、工人阶级依旧处于被剥削和奴役的雇佣地位。
关键词:资本主义;新变化;实质
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前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近几十年来,全球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全球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木主义,也相应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那么,现代资本主义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新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和实质是什么,都是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
1.1资本占有形式日益变化,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18世纪中后期,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不断推动生产向社会化发展,资本关系在其根本性质允许的范围内,为不断占有社会化发展的生产力而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与变革。当代资本主义虽然仍以私有制为基础,但这种单一的所有制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劳动者合作社等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纷纷出现,特别是合作社经济和股份所有制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也和合作工厂一样,应当被看作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显示了私人资本向集体资本和社会资本转化的趋势。合作社经济即财产的个人所有与劳动者集体经营相结合,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群众在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或是在原有的社会团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西方合作社作为对个别资本的积极扬弃,在其内部成员中扬弃了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实
现了劳动控制资本和社会占有资本的统一。1.2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新科技革命引起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大调整,从而带来了资本主义
社会阶级结构的大变动。从资本家阶层来看,随着企业内部资本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的“两权分离”,推进了管理向专业化和科学化发展。食利资本家阶层和企业管理者不断增长,出现了经理资本家阶层。从工人阶级阶层来看,职业构成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第一、二产业工人迅速减少的同时第三产业工人大幅增长;蓝领阶层下降,白领阶层上升;新的中间阶层正在逐渐形成且越来越庞大。随着社会阶级结构的深刻变化,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创新,从以前只注重对工人的监督管理转变为以注重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主,从与工人的对立关系逐渐转化为对话关系,从而极大地缓和了劳资关系,使得资本家阶级与雇佣劳动阶级能够和谐共处,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发展。
1.3在生产资料私有基础上,经济所有制形式发生新变化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搞起了国有经济。目前,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有经济已具有相当规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单一的纯粹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传统模式,使当代资本主义具有了“混合经济”模式的特点,这是对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形式的部分否定。二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开始对原有的资本占有形式进行新的调整,推行“利害攸关者经济”。[1]利害攸关者经济改变了私有财产权绝对不受限制的传统模式,不再把利害攸关者做为赚钱的机器和手段,而是做为同股东或资产所有者同等重要的独特资源的贡献者并对其利益给以保证。在利害攸关者经济中,私有财产权不再绝对化,它具有了相对化的特点。三是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私人占有制性质虽未改变,但那种单一的纯粹的私人占有制的旧模式己被职工股份所有制的新模式取代了,使劳动力作为资本在利润的分配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1.4在剩余价值规律依然起作用的情况下,经济运行发生新变化人们一直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对国民经济实行计划调节,而资本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只能搞市场经济),对国民经济进行计划调节是不可能的。这种传统的认识已被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所否定。上个世纪三十年
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经济危机之后,为摆脱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各国开始通过财政、税收、金融、货币、行政、法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并且国家干预经济的规模和程度越来越高。国家干预和调节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对于克服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与经济危机、缩小收入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对于克服资本主义经济无序发展的状况、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稳定,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1.5在贫富两极分化情况下,收入分配发生新变化变化在贫富两极分化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收入分配兼顾公平的倾向,有些国家还出现了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化,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和幅度得到了限制。资产阶级从“社会安全”角度提出了“社会机制”理论,认为一个社会要平衡地发展,既需要“动力机制”,也需要“平衡机制”,二者缺一不可。他们认为,市场机制鼓励竞争,因而能推动经济发展,使社会具有“动力机制”;但竞争免不了有失败者和弱者,如果没有相应的“平衡机制”,[2]社会将缺乏公正和稳定;所以实行市场经济时需要有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社会党的理论家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资本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是“有缺陷的”,它必然带来贫富对峙,因此要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进行调节。一是国家通过税收制度,使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脱离了资本家的直接控制而转到了政府手里,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了物质条件。二是全面推行社会福利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确立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不断增长,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已形成覆盖全民的社会福利保障网络;不再是“施舍”、“恩赐”,而是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的公民的一种“权利”,这对保障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地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三是覆盖全民的公共教育。在当今世界中,接受教育的开支是一个家庭生活费用支出中的重要项目。为了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减少生活费用的支出,当代资本主义各国普遍推行了覆盖全民的公共教育。
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分析
2.1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社会生产力领域,科学技术成为政府干预的重点领域之一。各国政府都把科技的发展看作是关系本国经济实力加强、国际地位提高和民族兴衰的关键,并正在采取一系
列政策措施,促进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这些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建立机构,加强领导;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计划;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国际合作。第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实行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通过授予雇员持股计划的企业以实质性税收补贴来鼓励该计划的实行等措施,逐步调整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实行资本主义企业由以股东为中心到兼顾利害攸关者各方利益的转变。第三,在企业的组织和治理结构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多层次、多形式的雇员参与决策和管理的制度。第四,在产品的分配方面,“把蛋糕做大”,实行高工资、高消费政策;而在产品的再分配方面,则实行名目繁多、其支出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2.2国家垄断资本的不断扩张发达资本卞义国家之所以能一次次地从危机中走出,并走上新一轮稳定发展适路,是与西方资本卞义国家凭借其优势,不断从国外攫取利益,又不时向国外转嫁危机相联系的。扩展世界市场与扩展资本的流动空间一样,都是资本卞义牛产方式的内在要求。资本卞义历史上对外经济扩张的卞要途径一向是传统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而现在对外直接投资则成为其强有力的手段。当前,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继续存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尚未建立,在这种不平等的国际秩序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优势,使国家垄断资本不断向外扩张,进行不等价交换,甚至操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巩固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以至整个世界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把第三世界变成它们的廉价资源供应地、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对象和推销剩余产品的市场,从而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巨大利润。这样,形成了资本流向世界、利润流回西方的局面。无偿利用巨额世界资本,是国际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恩格斯曾经说过:“当垄断资本家从全世界掠夺大量火腿的时候,是会给本国工人一根香肠的。”国家垄断资本的不断向外扩张,是西方发达国家繁荣和国内阶级矛盾缓和的一个秘密。2.3工人阶级斗争的历史成就一百多年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人阶级为谋求自身的解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这种斗争虽然未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却使资本主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首先,工人阶级运用罢工斗争的武器迫使资产阶级一步步退让,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乃至社会地位均有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其次,工人
阶级通过工会组织和议会选举不断进行合法斗争。[3]这种斗争虽然没有威胁到政府和雇主的统治地位,未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但使资本主义的某些非根本性质有所改变,使一些新社会因素逐步产生。显然,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深刻变化的强大动力。罢工是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制度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斗争方式。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人阶级始终将罢工作为自己反抗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重要斗争形式,一直在运用罢工斗争的武器来迫使资产阶级作出一步步的退让。尤其是二战以后,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进一步发展,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伴随着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的力量日益强大,作用也不断增强。战后几十年中,工会已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与雇主集团相抗衡的重要力量。战后几十年来,西方各国工会化的程度一般都在50%以上,就是说,工会会员人数占经济自立人口的50%以上。工会同政府及雇主进行的斗争,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对话、谈判。工会在同政府和雇主打交道时,不断提出一些有利于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者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包括:增加工资;缩短工时;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实施劳动保护,伤病津贴;实施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不得随意解雇雇员;工人参与企业管理,与雇主共同决定企业事务;工人参与企业的利润分享;建立雇员投资基金等。另外,西方各国的工会拥有众多劳动者会员,是一支巨大的选民群体。拒绝了工会的要求,就等于失去了成百万选民的支持,这在西方民主国家中是一个极严重的事情。鉴于工会的势力和影响,对于工会提出的要求,政府及雇主是不能不给予认真考虑的。
2.4现代科技革命的直接结果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工程、生物工程和空间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给当代资本主义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提高和国民财富的大增长。[4]科技革命引起资本主义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直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表现为按三大产业划分的就业人数比重的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就业人口中知识型劳动者与非知识型劳动者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力大为减少,服务性行业的劳动力大为增多,在物质生产部门中传统工业的劳动力大为减少,高新技术行业的劳动力大为增多。随着知
识经济的发展,对工人的知识水平、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劳动者队伍的科技知识和文化水平日益提高,出现了知识化、白领化、多层次化的新趋势,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中间阶层不断扩大。近些年来,美国数以百万计的新就业者中,90%是知识型工人。
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2.1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改变一是资本主义依然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度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资本主义最本质的东西。目前从现象上看来,当代资本主义似乎很象“混合经济”,私人占有制经济和非私人占有制经济同时并存,国有经济、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等均已出现,但从本质上看,两种经济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迥然不同,资本家私人占有制形式依然占绝对优势,国有经济也非我们这样全民所有。其国有经济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集中公共事业、基础产业和高技术部门,这些关系国家命脉的部门,多是需要巨额投资,而且投资时间长,利润又往往比较低的部门,私人通常不愿或无力向这些部门投资,但这些部门又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部门。于是,资本主义国家跑出来,充当起协调者角色。它在这些部门投资,其实是代表了资本家的总体利益。另一类是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部门。[51]这些部门由于技术落后,出现巨额亏损。部分资本家承担不起这份亏损,而这份亏损引发的社会问题又要严重危及所有资本家的利益,那就只好由国家承担。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始终是作为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国有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整体的根本利益。可见,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一种特殊的变相的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调整。这样的国有经济,不过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而已。它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二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着贫富两极分化。资本主义从14世纪开始产生以来,尽管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现在正向全球化演变,但它始终保留了自己的致命弱点:一种为赚钱而赚钱的本性。正是由于“为赚钱而赚钱”的本性没有改变,故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极其贫富两极分化仍然存在着。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家私人占有制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
盾。这个矛盾至今依然存在,并且一直在困扰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频频发生十分清楚地表明,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并未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
2.2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部分质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事物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发展变化形式:即事物在总的量变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部分质变,经过诸多部分质变的中间环节,最终实现根本质变。事实上,当代资本主义就发生了这样的部分质变。所谓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部分质变,是指在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尚未改变的前提下,资本主义的非根本性质、非基本矛盾已有所改变:在资本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尚未改变的前提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则出现了局部的改变:在资本主义社会内,一些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固有因素在消失,一些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否定因素或社会主义因素在生成并发展;“社会主义入口”的特征日益增多。2.3工人阶级依旧处于被剥削和奴役的雇佣地位二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福利制度与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措施,既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垄断资本为防止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出现工人革命而做出的一种妥协和让步,又是为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其劳动生产率而采取的举措。它们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对立,绝不会改变工人阶级被剥削和奴役的雇佣地位。西方福利制度,是战后西方国家以税收的形式把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用于社会上收入不高的居民,以部分改善他们在初次分配中收入过低状况的一种制度。其社会福利基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职工交纳的社会保险税,它从劳动人民的工资中直接扣除,而且其税率是随着社会福利支出的增长而提高的;二是资本家为受雇工人所交纳的社会保险税,表面上看似乎是资本家剩余价值的组成部分,实际上却是作为可变资本的支出而计入商品的成本价格,同样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三是以个人所得税为主的其他财政收入,而个人所得税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广大的工资收入者交的税。所以,社会福利基金并不是把富人的收入转移给穷人,不过是工人阶级劳动力总价值一部分的转化形式。西方福利制度在本质上是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其基本功能,不过是防止社会低收入者因社会分配不公而产生对资产阶级长远利益的破坏。西方社会
保障制度的创始者、德国首相俾斯麦曾经说过,一种由国家资助的保障制度“可以使广大无产者群众产生保守主义思想”,而“一位有身份的领取官方养老金的工人再也不适合去做假革命家”。[6]这段话,再清楚不过地道出了西方福利制度的本质。实际上,福利制度在西方国家最为盛行的时候,也就是资本家利润大幅度增长的时候,工人所创造的价值,更多地落入了资本家的手中,贫困与两极分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至于战后西方国家吸收部分工人参与企业管理,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出于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需要;二是新科技革命对企业文化影响的结果。在大机器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业时代,企业主推行泰罗制,对工人严加监管,工人被牢牢地束缚在机器和生产线上。现在,企业生产的技术基础已经由大机器和体力劳动为主,变成以信息技术和脑力劳动为主。劳动者在信息接收和处理的各个环节上,选择和决策的自主性增强了,企业要发展,要创造利润,就必须让工人自主地完成工作。这反映在企业管理上,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对工人卡得过死的情况,推行一些民主管理的形式,增加劳动者参与管理的机会。应该说,这比过去来说确实部分改善了工人与雇主的关系,确有其历史进步性的一面。但由于这种制度是在坚持生产资料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前提下实行的,它只是在麻痹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中,更加稳固有效地坚持资产阶级私有制、坚持阶级剥削的一种举措。因此,它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被剥削和奴役的雇佣地位。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对抗的经济根源,并没有因为部分工人参与企业管理而得以消除;相反,企业内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被新的企业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更巧妙地掩盖起来了。
【参考文献】[1]张晶晶,董雪楠.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新变化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
文化(下半月),2011,(08)[2]李丹娜,任维平.美国文化霸权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
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05)[3]张华东.资本逻辑视域下的资本主义演变规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2,(02)[4]李青岭.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实质[J].当代经济,2009,(14)
[5]朱琨.从霸权主义到新帝国主义——浅析美国对外政策的战略转向[J].太平洋学报,2004,(01)
[6]杨小进.试析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新变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1)
篇八: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
在人的本性中蕴藏着两股巨大的力量,一是自利,一是关爱他人。资本主义利用了人性中自利的力量,取得了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但这只服务于有钱人。而穷人就只能依靠政府援助和慈善。21世纪的新型资本主义需要对此进行调整,通过市场的力量以及制度创新,来服务穷人网上评论:网上评论:CreativeCaptialism,直译为创造性资本主义,其实这里的资本主义,和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争论的姓资姓社一样,是广义的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实就是创造性市场经济,为全世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为13亿中国人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改革也好,开放也好,就是要打破旧思想,创造性地解决老问题。只把慈善看做传统地捐款捐物,已经过时。就像西部穷困地区,捐款并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但产业转移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比历史上所有捐款的作用都大的多。用创造性市场经济的方法,融合科技和人性的力量,为社会行大善,同时为企业盈大利,解决根本性的大问题,再用慈善做为补充,解决一些局部和个别的问题。个人认为,盖茨基金会专注于疫苗,治病于未病,而不是简单地只是捐款治病,是更长远更根本更大的慈善。指望盖茨和巴菲特捐款搞慈善,不可能解决我们自己国家的问题,我们必须继续改革开放,创造性地融合市场经济机制和科技的力量,制度创新加科技创新,为全球做贡献,也为自己谋福利。改革开放,一百年不动摇,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是最大最根本的慈善。而发展必须制度创新加科技创新,而创新的前提是改革开放,对国家如此,对个人也是如此。也许对于国家来说,改革开放,已经说的太多太多,但对于我们自己,你能够不断改革自己开放自我,创新性地解决老问题和新问题吗?
我们之中的一些人非常幸运,当停下来回想自己的工作时,我们会说:“我们的工作真是太棒了。它不仅有趣、刺激,还非常有意义——我将会一直从事这项工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评估一下自己都做了些什么:到目前为止我取得了哪些成就?将来我还希望取得什么样的成就?30年前,20年前,甚至10年前,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用软件的魔力来改变世界上。我相信技术的突破能够解决核心的问题。而且技术在为数十亿人服务,并且这一范围在逐渐扩大。技术的突破只改变了那些有支付能力的人们的生活,即有经济需求的人们的生活。经济需求(经济需求(economicdemand)并不等于经济需要(economicneed))并不等于经济需要()。数十亿人需要计算机时代的伟大发明,更多底层的人们也需要这些东西。但是,在现行市场运作方式下,他们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需要,所以没法获得这些东西。如果我们急切地想要改善他们的生活,还需要另外一种创新。除了技术创新外,我们还需要制度创新我们还需要制度创新。这就是今我们还需要制度创新天我要在达沃斯论坛上和大家分享的一些想法。首先,请允许我谈一下大家广泛认可的观点。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好。从大的指标和整个大环境来看,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宜居。妇女和少数旅裔的社会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人们的预期寿命在过去一百年中几乎翻了一番。我们看看统治权——在选举中拥有投票权、能够表达自己观点以及享受经济自由的人要比以往多很多。在这些重要领域,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好。上述改善可以说是与科学、技术和医疗的进步相匹配的与科学、与科学技术和医疗的进步相匹配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说是这些进步带来了上述改善。科学、技术和医疗的进步将人类的福利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我们正处在一场技术驱动型革命的开端,在新的环境下,人们可以为他人服务。在未来几十年里,人类还将拥有惊人的新力量——更精准的诊疗手段,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更好的教育以及为穷人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贡献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就是我眼中的世界。从这里大家可以明确一点:我是位乐观主义者。
现有资本主义不直接服务穷人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好,而且进步非常明显。在未来几十年里,人类还将拥有惊人的新力量,拥有更强大的软件,更精准的诊断手段,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更好的教育以及更好的发展机会,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的人才贡献出解决问题的创意想法。这就是我眼中的世界。我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但我是个急性子。诚然,世界在越变越好,但在我看来,速度还是太慢,而且世界并非对所有人而言都是越变越好。伟大的进步总会加剧不平等现象。丰衣足食的人可以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改善,而贫苦困顿的人却获益很少,特别是那些一天的生活支出还不足1美元的最贫困的10亿人。在全球范围内,差不多有10亿人缺乏足够的食物,喝不上清洁的饮用水,用不上电,而这些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基本必需品。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疟疾,然而这类疾病得到的关注还比不上治疗脱发的药物。全世界最贫困的10亿人没有享受到全球化的好处,相反他们承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弊端。他们被撇在一边。气候变化的成因和他们无关,可偏偏对他们的生活影响最大。为什么人们的需要总是和他们所能享受的经济发展成果成反比?原因就在于市场激励机制。为什么人们的需要总是和他们所能享受的经济发展成果成反比?原因就在于市场激励机制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一个人的财富增加了,为他服务的经济动力就相应增强;而如果一个人的财富减少,则为他服务的经济动力就减弱,直到完全消失。我们必须得找到一个办法让资本主义的这种为有钱人打工的属性同样也能够帮扶穷人。(这个解释了:为什么有钱的越有钱?因为在“资本主义”“市场激励机制”这个的制度下,金钱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财富,金钱是一个能够产生利润的资本金。钱总是要通过市场这个中介,向着能够产生利润的地方流动,形成资本,形成资本金,形成股金,形成投入资本金。这些资本金进入利润生产环节,通过集约化生产,通过剩余价值生产,通过新的商品市场......来获取利润。利润包括原材料采买的节约(如精打细算、与权力勾结获得强力实现低价购买)、生产成本的降低(如低工资、低消耗——降低劳保、高获取——加班加点)、产品销售获利点的提高(通过殖民扩大销售区域、培养潜在的消费人群——如给退休老人办讲座、通过提高销售额而提高利润额、增加产品的虚拟情感色彩提高价格、统购统销、腐蚀政府采买人以小钱换大钱等)等等方式获得的本金以外的富余金。有钱人即是能够创造利润的人,如财富设计家、财富运行操作家和财富配置会计家。能够为金钱带来利润的人叫资本家——创造利润的行家、专家。资本本身有一股魔力,总是围绕着能产生利润的魔桶旋转。这个魔桶按比尔盖茨的话说,就是有钱人(有钱人=商业头脑+商业技能+市场机会的人)。资本是向着有“财务回报”的地方流动。资本家和某一个商业热点(比如股票、房地产)是资本获得财务回报最高的地方。穷人或乞讨者是财务回报为零,乃至为负数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穷人越穷越没钱的原因。产生富人、穷人间的不平等不是道德问题,而是追逐“财务回报”的资本主义制度——市场激励体系——问题。所以说:一切皆因于资本主义制度。“不平等”如果不是用统计数字来看待(统计上的术语是“不平衡”,而是用道德来看待(政治经济学上的)术语是“压迫和剥削”,那么这样一句话就成立了:资本主义是万恶之源!因为涉及到人的)人格、权利地位问题了。——何立明2008.4.9.)我们必须得找到一个办法让资本主义的这种为有钱人打工的属性同样也能够帮扶穷人。
资本主义的奥秘就在于它有能力让自利服务于更广大社会群体的利益,它能通过财务回报来推动创新。自利所驱动的资本主义制度催生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创新发明,这些创新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在我看来,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制度体系来让自利的动力发挥作用,从而使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受益。在人的本性中蕴藏着两股巨大的力量,一是自利,一是关爱他人。资本主义利用了人
性中自利的力量,让它能持续不断地发挥有益的作用,但只是服务于那些有支付能力的人。而那些没钱买服务的人就只能靠政府援助和慈善。
创新型资本主义:创新型资本主义:如何通过市场力量为穷人服务但为了让穷人的生活能迅速改观,我们需要一个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需要比我们现在的更能够吸引创新者和企业参与。这个新制度有两个使命。一是赚钱赢利,二是让那些无法充分享受市场经济益处的人群生活得到改善。为了让制度可以有持续性,我们必须用利润来进行激励。而如果企业服务的对象非常贫困,那利润就不大可能产生,那这时我们就需要另一个激励手段,那就是认可那就是认可(recognition)。企那就是认可业得到认可就意味着它的知名度提高了,知名度能吸引顾客,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感召优秀的人才前来加盟。这种知名度能够让好的行为得到市场的嘉奖。当企业在市场上无法赢利的情况下,知名度可以是一种替代;而如果可以实现市场利润,则知名度又是额外的激励。我们的挑战就是设计出一个新的制度体系,让利润和知名度这样的市场激励发挥作用,使设计出一个新的制度体系,设计出一个新的制度体系让利润和知名度这样的市场激励发挥作用,企业更加倾向于为穷人服务。我把这种想法称为创新型资本主义(creativecapitalism)。通过企业更加倾向于为穷人服务。我把这种想法称为创新型资本主义这种途径,政府、企业及非赢利组织可以进行合作,让市场的作用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从而更多的人可以从中赚取利润,或是得到认可,最终改善全球不平等的现象。也许有人会反对这种基于市场的社会变革,他们认为如果把感情和自利结合在一起,市场的作用范围不会扩大,相反会缩小。但亚当·斯密,这位资本主义的鼻祖,《国富论》的作者,这位坚信自利对于社会的价值的思想家,在他的第一本著作的开卷部分这么写道:无论把人看成多么自私,在人的本性中明显地存在某些根本原则:一个人对改善别人的命运产生兴趣,将别人的快乐当成是自己的必需,虽然从中他并不能获得什么,只是看见它就感到满足。创新型资本主义把这种对他人命运的兴趣与对自己命运的关心联系起来,既可以帮助他人,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与单纯的自利行为相比,利己与利他相结合能够惠及更多的人。
金字塔底层的财富创新型的资本主义将商业专长和发展中国家的需要相结合,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一直存在,创新型的资本主义将商业专长和发展中国家的需要相结合,只是没有企业去开辟。有些时候,市场经济的做法在发展中国家行不通,并不是在发展中国家不存在需求,或是他们缺钱,真正的原因是企业没有花足够的时间来研究该市场的需求。真正的原因是企业没有花足够的时间来研究该市场的需求。普拉哈拉德在他的著作《金字塔底层的财富》中对此有相当精彩的论述。此书对很多公司和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帮助这些企业通过特殊的创新拓展了赢利空间。在这里我可以举一个例子。世界卫生组织希望在非洲扩大脑膜炎疫苗的接种范围。但它没有直接去和生产疫苗的厂商接触,它先是到非洲了解人们的支付能力。该组织了解到如果要让非洲的母亲为她们的孩子接种脑膜炎疫苗,那疫苗的价格不能超过50美分。随后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合作厂商按这个价格标准组织生产。事实上,一家印度的制药企业找到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将售价降到了40美分。世界卫生组织允许该企业在未来十年为公共卫生体系提供2.5亿支脑膜炎疫苗,同时允许它将产品卖给私营医疗机构。另一个例子是有一家荷兰的制药企业拥有一种疫苗的产权。该企业对在发达国家生产该疫苗的企业收取专利费,而免除发展中国家生产该疫苗企业的专利费。结果在越南生产这种疫苗的成本还不到1美元,而且这1美元当中还包含了运费和免疫宣传费用。因为今天许多重要产品的边际费用已经很低了,软件、医药、媒体作品等等都是如此。这种分级定价的做法能够让没钱的人也可以买得起一些有价值的产品。这种定价方式其实可以分级定价的做法能够让没钱的人也可以买得起一些有价值的产品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推广。我所举的这些项目能够给我们一点启示。致力于满足发展中国家需要的人要和科学家一起合作,因为科学家知道可以在哪里实现突破,这一点在软件业和医药行业都一样。两方面的人
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找到办法让好的想法在贫穷国家得到实施。
需要政府直接参与另一个实现创新型资本主义的办法需要政府的直接参与。当然政府在帮扶穷人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这就不仅仅是培育市场方面的努力,政府在援助、科研和医疗卫生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这些工作都非常有意义。但我认为政府最能够调动资源的做法是出台政策,通政府最能够调动资源的做法是出台政策,政府最能够调动资源的做法是出台政策过市场的方式鼓励企业为改善贫困人口生活来做出努力。过市场的方式鼓励企业为改善贫困人口生活来做出努力。布什总统最近签署了一个法案,根据该法案,如果一家制药公司为疟疾或肺结核这样长期受到忽视的疾病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则该公司高利润的产品,比如治疗胆固醇的药物就可以提早两年上市销售,这种优先权可能意味着上亿美元的市场。
这会是个全球性运动还有个实现创新型资本主义的办法,那就是帮助贫困国家的企业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明帮助贫困国家的企业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帮助贫困国家的企业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天我会在此宣布一个合作计划,这个计划将帮助非洲农民进入上等咖啡市场。计划的目的是要让这些农民种植咖啡的收入能够增加一倍。它帮助非洲农民种植优质咖啡,帮助他们与需要购买咖啡的企业建立联系。最终计划将使咖啡种植农民和他们的家庭摆脱贫困。最后,还有一种实现创新型资本主义的最有创意的方式。几年前的一个深夜,我和Bono(U2主唱)在达沃斯小镇上的一个酒吧里闲聊。在小酌了几杯后,Bono变得非常激动,他和我谈起我们要用什么方法让那些具备公益心的企业拿出销售收入的一小部分来帮助改变整个世界。那天晚上,他不停地打电话,把别人从睡梦中叫醒,然后还把电话交给我,让我知道他们对此都很感兴趣。我们用了不少时间才启动这项工作。但Bono说得对,如果一个人意识到他在购买一件好产品的同时还有机会参与一项他非常重果一个人意识到他在购买一件好产品的同时还有机会参与一项他非常重视的社会事业,那他一定会非常乐意购买。视的社会事业,那他一定会非常乐意购买。红色运动就是这样在达沃斯诞生的。GAP、摩托罗拉、阿玛尼等公司的产品都参与了这项活动。本周,这些公司的代表在微软相聚,商量下一步的发展。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我们通过这项运动筹集了1500万美元在全球范围内防治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它的成果便是今天在非洲差不多有两百万人得到了救命的药品。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如果有合适的激励方式,那么改变就可以持续进行。因为利润和认可是可以不断更新的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全世界的企业家不论性别都可以把他们改善生活的想法转化为人们可以购买得起的产品和服务。克林顿总统作为非赢利组织成员,帮助发达国家的生产商和贫困国家的消费者建立联系,他在当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有的企业还为他们所认为的社会资本主义专门设立了奖项。我只是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世界上对这样的创新型制度体系有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这会是个全球性的运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能力而且有责任来加速推动这个进程。在座诸位,无论你们是来自企业,还是政府,或是非营利机构,我想请你们在新的一年里一同从事创新型资本主义的活动举措。看看我们是否能够扩展市场经济的影响,我们要做成一些事,无论这会是国际援助的,还是慈善捐赠,或是一项新产品。各位能否应用这样一个创新型的制度体系,让市场的力量发挥作用来帮助穷人?我希望公司企业可以安排最有创新能力的研发人员拿出一部分时间来考虑这些问题,从而帮助人们一起来推动全球经济。这类贡献会比直接捐赠现金更有价值。你们或许可以给员工放假让他们从可以给员工放假让他们从事志愿者工作,这样便是让公司集中发挥你们最擅长的优势。这也是创新型资本主义的一种事志愿者工作,形式,因为这种智慧在让有钱人生活得更好之后,又开始致力改善所有人的生活。目前已经有许多制药企业,像葛兰素·史克公司,他们让最有创造能力的研发人员开发帮助
穷人的药物。日本的住友化工利用他们的专长建好蚊帐工厂后再捐赠出去。其实在食品、高科技、移动电话,以及银行业都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事实上我想说的是如果各行业的企业都可以做到像这些公司一样,那世界的不平等现象就会有极大的改观。我们处在一个非同寻常的时代。如果我们能够在21世纪的前几十年探索到满足贫困人口需要的方式,找到为企业带来利润和认可的办法,那么我们减少世界贫困的努力就可以一直持续下去。这个任务永远都不会结束。能投身这项事业,我内心激动不已。
篇九: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
在如何正确对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这一重大课题上我们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基本原理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为指导以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客观现实为依据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敢于突破实践证明业已过时的具体结论坚决摈弃教条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合乎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新观点新见解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部分质变
摘要: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不是资本主义本质的根本改变,也不只是资本主义统治与剥削的手段、形式和斗争策略的改变,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部分质变。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扬弃,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临界点,超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界限,包含某些社会主义因素,逐渐向社会主义和平发展。因此,绝对不能抱着教条主义的态度,简单地用机械的、绝对的和主观的方法,而应当用辨证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来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自我扬弃;部分质变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在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现代科技与信息化迅速发展,从而使资本主义开始从工业经济步入知识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呈现出了许多重要的新特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特点,说明它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它正处在向更加高级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非爆发式转变的过程中。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观点与方法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对其作出合乎实际的理论解释,提出令人信服的科学观点,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一、应当摈弃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错误方法与观点实践经验充分证明,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传统社会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没有正确解决这一重要问题而招致了严重的挫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理应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许多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新变化进行了科学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同时,在学术界也存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观点,即认为无论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都完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没有改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根本对立的基本态势。徐崇温先生(20XX)发表的《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的几个界限》一文(载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XX年第4期,以下简称为徐文),就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徐文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而且也绝不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界限,没有而且也绝不可能向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笔者认为,徐文观
点存在许多纰漏之处。对此,笔者要在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方法、态度及其基本观点等方面同徐文作者进行商榷。
首先,从其内容来看,徐文观点包括这样三个具体论点:一是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是资本主义本质的改变,而只是资本主义统治与剥削的手段、形式和斗争策略的改变。二是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意味着当代资本主义具有了社会主义特征,不意味着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具有趋同性。三是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意味着当代资本主义会自行长入社会主义。很显然,这些论点的实质在于仍然坚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形态“非此即彼”的完全排斥论,坚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根本对立论,坚持“灭资兴社”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革命飞跃论。这些论点,尽管其表面上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的,但实际上则是无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际情况、无视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密切的客观现实,教条主义地照搬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某些业已过时的具体结论的结果,因而是脱离实际的理论观点。就其实质来说,这些论点仍然是斯大林为代表的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当前新形势下的翻版.是以往长期存在的固有观念的变种。因此,这些论点是难以看作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科学观点的。
其次,从其根据来看,徐文观点的提出有这样三个主要论据:一是主观目的决定论。徐文指出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中所采取的各种新措施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与发展,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决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二是客观效果有限论。徐文指出当代资本主义采取新措施的结果,只是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与社会矛盾,而没有也不可能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三是和平演变论。徐文强调当代资本主义并没有改变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只是改变了斗争策略,因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完全排斥和根本对立的基本格局。很显然,这些论据是主观化和绝对化的观点。根据徐文作者的分析,只要资产阶级自己不想或不愿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不管它采取什么样的自我扬弃措施,都绝不会改变其资本主义制度。相反地,最终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是戈尔巴乔夫及其错误思想和路线。这是典型的“唯意志论”和“英雄创造历史”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用资产阶级的主观动机来论证当代资本主义新
变化的必然结果,完全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变化根本原因和客观趋势的科学原理;用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和政治背叛来说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也完全违背了人民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根据徐文作者的分析,资本主义要么是实现根本质变,要么只是形式变化
而绝不发生任何性质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制度要么保持不变、踏步不前,要么飞跃突变、一步到位。这是形而上学的机械论观点,而完全违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从量变经由部分质变而到根本质变的科学原理。毫无疑问,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确实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确实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质变。但这绝不意味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丝毫没有引起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没有实现总体上的根本质变不等于它没有发生局部性和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徐文在否认当代资本主义根本质变的同时,也武断地否定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引起部分质变的可能性,这显然不是科学的方法与观点。
根据徐文作者的分析,由于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推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因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仍然是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这同样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机械论观点。它既没有看到或不承认当代资本主义自身自我扬弃、逐步向社会主义渐进发展的客观现实,也没有看到或不承认现代社会主义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学习和广泛利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文明成果的现实情况。当前,和平与发展早已经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之间互相学习、相互借鉴、互相影响也成为不可改变的客观趋势。徐文根据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就断定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仍然是根本对立的,既是有悖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逻辑的,也是不符合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客观现实。
最后,从其实质和危害来看,徐文提出的观点实际上是传统观念在作祟和传统观点的变种。它所宣扬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完全排斥的根本对立论、排除资本主义而另起炉灶建设社会主义的“空地论”、坚持同当代资本主义进行针锋相对的阶级斗争论,在理论与实践都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从理论上来说,这些观点不利于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客观现实,不利于根据新的历史条件进行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从实践上看,这些观点不利于我国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学习与利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成果,不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部分质变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方法,而不是固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某些具体结论。一是应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生产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基本过程和必然结果。二是应当运用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辩证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特征与基本性质。根据这些方法,笔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不是资本主义本质的根本改变,也绝不只是资本主义统治与剥削的手段、形式和斗争策略的改变,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部分质变,是
资本主义自我否定而不断地向社会主义渐进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
发展,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而生产方式的变革,则必然伴随着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的变革。因此,生产方式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直接起着决定性作用。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从根本上和总体上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生产方式既决定着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性质,也决定着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基本方向与进程。恩格斯十分明确地指出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新技术革命的结果,是以信息化为首要标志的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而绝不是什么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资本主义制度而进行改良的结果。换言之,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根本原因,既不在于资产阶级择善而从的良知,也不在于资产阶级维持生存的本能,而
在于现代生产力及其生产方式发展与变革的客观物质原因。只有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归结为现代生产力及其生产方式的发展与变革的结果,才能科学地说明现代生产力及其生产方式发展与变革的深刻的物质根源,进而才能科学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性质、特征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部分质变,而绝不只是资产阶级统治与剥削的手段、形式和斗争策略的改变。其主要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从生产方式方面来看,现代信息化、自动化的生产技术条件已经代替了机械化、电气化的生产技术条件,现代扁平化、络化的生产组织已经代替了等级化、官僚化的生产组织,“计划化”的现代市场经济已经代替了自由放任的古典市场经济,社会化、人力化的现代资本形式已经代替了以私人、物质资本为主要代表的传统资本形式。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以管理民主化、利润分享化、福利全民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取代了以家长制管理制度和独占制分配制度为主要特征的古典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因此,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基本特点,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的积极扬弃已经取代消极扬弃而占主导地位,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扬弃已经跨越临界点,超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的界限。现代资本主义是不断自我否定,日益生长社会主义因素并向社会主义渐进发展的新型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其中,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计划化的现代市场经济是向社会主义自觉调节的生产形式转变的过渡形式,公众股份制和职工股份制是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的过渡形式,职工参与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管理制度的初级表现形式,全民福利制度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初级实现形式。总体上来看,如果说在古典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日趋尖锐化,从而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这一“外壳”被炸毁,社会主义的大厦将在资本主义的废墟上建立起来。那么,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过其自身积极的自我扬弃,不断地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部分质变,社会主义因素日益生长和不断增加,资本主义制度这一“外壳”正在逐渐自行脱落,其发展趋势必将是一个新的、更高级的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最终脱颖而出。
三、基本结论与主要启示笔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也绝不只是资本主义统治与剥削的手段、形式和斗争策略的改变,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部分质变,是资本主义自我扬弃而不断地向社会主义渐进发展。根据上述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内容及其特征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两个基本结论: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包含新社会的因素、新的经济制度的要素,已经具有一些社会主义特征。二、当代资本主义正在向社会主义和平发展,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趋势日益明显。上述结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的结果。因此,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关键就在于是否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的态度,一是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和经过实践检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二是从实际出发,敢于突破那些已经过时的具体结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在如何正确对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这一重大课题上,我们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基本原理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为指导,以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客观现实为依据,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敢于突破实践证明业已过时的具体结论,坚决摈弃教条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合乎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新观点、新见解,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的性质、特征问题上,应当摈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非此即彼”、完全排斥的错误观点,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经济
结构已经发生部分质变,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已经具有“亦此亦彼”之密切的新观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相互关系问题上,应当摈弃“泾渭分明”、根本对立的错误观点,确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相依存、互相借鉴的新观点;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途径与方式的问题上,应当突破“你死我活”、只能通过阶级斗争而实现革命飞跃的传统观点,确立当代资本主义可以而且正在向社会主义自我扬弃与和平发展的新观点。只有这样,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符合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客观实际,才能积极地学习与全面地利用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所产生的人类文明成果,从而有效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
论文在线
om
篇十: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
新“资本主义精神”
政治上,法国在政府层面上正沿着同西欧其他国家一样的方向发生着转变。若斯潘政权加快了私有化的步伐(廉价出售的公共财产超出了朱佩政府名义下的财产),控制并削减了社会开支。而在英国,充满恶意的内部争端使得右翼党派陷入瘫痪,因此官方政治舞台上缺少有效的反对派。但是,理智的新自由主义统治力度却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虚弱。公开拥护惟一思想的现象如今已经变得愈加少见。不满和急躁而且令人费解的愤怒成为一种普遍观念,该观念在一系列出版物中得到了表述,因此这些出版物大有市场。出版商们非常惊讶地发现那些公开谴责自由市场、全球化、劳动力弹性、贫穷和不平等的书籍十分抢手。
迄今为止,由吕克·博尔坦斯基(LucBoltanski)和夏娃·夏佩罗(EveChiapello)编著的《新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出现是世纪之交最重要的一件事。这部巨著是一次令人叹为观止的结合--一次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分析,一次社会历史的叙述,一篇政治经济学的评论,以及一项已经得以实施的大胆倡议。作为两个经验丰富的集会发动者,吕克·博尔坦斯基和夏娃·夏佩罗引导读者对过去的30年进行了一次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论旅行。每次,在有人担心他们可能会因其一个粗略的概括或草率的简述而偏离这条道路的时候,他们都熟练地以一个机敏的限定或一种
全新层次的概念化扭转了车轮。这本书被普遍认为将成为经典之作。
博尔坦斯基--与布迪厄处在同一时期并曾经与之共过事--是一位社会学家,他
因素的经典表述:他们称之为“艺术批判”。而后两个因素则通过传统的劳工运动集中地表现出来,被称为“社会批判”。
博尔坦斯基和夏佩罗认为这两种批判的形式从一开始就一直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历史,他们通过一系列方式既联系着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又互相关联着,其方式包括从联合到对抗。在法国,1968年事件和其后果导致了两种批判的联合,诸如巴黎的学生们发动了世界史上规模最大的罢课。这次对资本主义秩序挑战的力度非常强大,以至于资本主义秩序起初不得不对社会的要求做出实质性的让步,同意提高薪水并改善工作环境。但渐渐地,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和艺术批判开始分裂。社会批判随着法国共产主义的演变和衰落逐渐变得虚弱,而且法国雇主们在企业没有恢复秩序或急剧下滑的生产水平没有回升的前提下越来越不愿意作出任何进一步的让步。另一方面,在CFDT(原来的天主教交易协会联盟)中自由论者和激进左翼团体所提倡的艺术批判却随着“自治潮流”变得异常活跃。为了反对官僚作风、资产阶级伪善和消费者遵从论,他们大力鼓吹富于表现的创造力、易变的身份、自治和自我发展等价值观。
但资本主义常常依赖对现状的批判来提醒自己注意其当前的形式在任意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并且在其内部发掘用以压制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提高收益水平的治病良药。公司开始重新组织生产过程和工资合同,他们准备利用即使是最不适宜的周边环境。灵活的劳工制度、转包合同、团队工作、多任务和多技
能、“平面”管理--所有这些都是所谓“倾斜资本主义”或“后福特主义”的特征--就是其结果。博尔坦斯基和夏佩罗认为,这些基本变化并不是简单地对企业内部权力和经济内部收益率出现危机的反应,尽管它们也确实是一些反应。它们也反应了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艺术批判过程中所暗含的需要,以非常适合积累的方式将这些需要结合在一起,并消除了一种潜在的颠覆性威胁。
在韦伯主义方式中,资本主义被认为是受“正式通过和平方式对资本无限积累的需求”驱动的一种制度,从根本上讲,这是荒谬而且无从区别是非的。物质的动因和高压政治都不足以调动使该制度运作起来所必需的大量人民--他们大多几乎没有机会获取利润,而且大多只负有很低层次的责任。所需要的是能将个人通过参与而获得的利益与某种共同利益概念联系在一起的理由。传统的政治信仰--在这种秩序下获得物质上的进步、它在满足人类需求方面的效能、在自由市场与自由民主之间的亲和力--引用博尔坦斯基和夏佩罗的话说就是太普通太固定了,无法激发真正的忠诚和参与。相反,所需要的是真正能够包含集体层面--与某种正义概念或共同利益相一致--和个体层面的动因。为了能真正理解这种制度,正如管理者们不能不做的那样,必须满足两种潜在对立的渴望:对自治的渴望(那就是令人鼓舞的对于实现自我和自由的全新前景)和对保障的渴望(那就是所获利益持久性和世代相传性)。
“新资本主义精神”这一标题就是暗指韦伯对于新教徒伦理最高境界的研究。博尔坦斯基和夏佩罗认为,历史地讲,有三种连续的“资本主义精神”。第一种成型于19世纪。它的主要代表是普罗米修斯式的资产阶级企业家,拥有冒险、做投机生意和革新能力的工厂主。然而在世界大战时期,人们觉得这种形式的“精神”变得比较过时。于是,在1930到1960年期间,出现了一个新代表--大型、中央集权、官僚化公司中英雄式的领导者。年轻计划者的梦想开始是要通过长期的计划和理性的组织并结合着自我实现和保障来改变世界,比如策划通过一种计划好的事业结构来提高自己的地位,而1968年的危机对这种资本主义精神给予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这种形式的“精神”受到怀疑的理由就是,陈旧而且独裁主义的幻想越来越不适用于现实(不再是一种稳定事业或个人前程等等的一个有力保障)。为了动员充足的人力资源以确保其继续存在并扩张下去,这种制度现在需要第三种“精神”。
篇十一: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
P> 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主导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意义。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指的是一种经济学或经济社会学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并藉著雇佣或劳动的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利润。在这种制度里,商品和服务借助货币在自由市场里流通。投资的决定由私人进行,生产和销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并互相竞争,依照各自的利益采取行动。
基本定义折叠资本主义制度是经过工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以后最终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和
其他社会制度一样,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生产力,并且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生产力就是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它是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基本物质基础条件.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它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基础..。包含:人、产品、工具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其中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构成生产资料。人不可能是第一生产力,人首先要生存,然后才有发展;产品是第二,是维持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资料,包括猎物、植物和经过加工的自然资源;最重要的标志是工具,人类诞生就必须使用工具,在温饱安全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现了附加值——能存活更多人口的方法。
资本基础折叠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人们都把劳动力当作第一生产工具力,人为的扩大了主观意识,从而导致浮夸
风盛行一时。后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将科学技术列为生产力,这也可以计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吧。小平同志不仅把“科学技术”列为生产力,而且列为第一生产力。于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滋润着大江南北,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并且取得举世瞩目的实效。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的提出是客观认识生产力的里程碑。随着我们的研究不断的深化,需要再进一步认识生产力,才能解决现实问题。如今,我们提出“资本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有理有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调整统治政治的核心是调整生产关系,从内容上看,调整生产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1)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主要是改革土地政策。(2)调整产品分配形式,即改革赋税制度。(3)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整顿吏治,调整对人民的统治,加强军队建设等。关于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个命题,要从两个方面去思考,即什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什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生产力是相对于落后生产力而言的,中国先进生产力是相对于别国先进生产力而言的。在当代条件下,先进生产力的先进性质,突出表现在它的构成要素及其结合方式和最后形成的结果产生了质的飞跃。这突出地表现在现代生产力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先进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科技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所以,先进生产力必须具备这样几个条件:第一,高素质的生产劳动者、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资料和高科技含量的劳动对象。第二,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先进科学的结合方式和管理方式。第三,环境破坏轻,资源消耗少,投入小,产出大的经济效益。第四,对社会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考生要懂得努力实践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注重发展先进生产力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正确处理发展先进生产力与改造落后生产力的关系。
这是由生产力的现实状况,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关系,特别是公有制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还没有达到能够实行按需分配的高度,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还没有同时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还只是或主要是个人谋生的手段。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每个人所能提供给社会的只能是自己的劳动,因为已经没有属于私人所有的生产资料可提供,而每个劳动者从社会所能获得的,也只能是个人消费品。这些生产条件,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的最大特点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所给予社会的,所能进行比较的,只有他们的劳动。劳动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也就成了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依据,所以实行按劳分配。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相结合。按劳分配为主,这是必须的…简单的讲,工作人员,干活多的和干活少的和不干活的,大家都拿一样的工资,然后呢,谁都不想干活了…平均注意会限制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创造性应该说,能劳动而不劳动致贫的人是很少很少的,也很少是因思想观念落后致贫.必须承认,在当今时代,没有机会,任你英雄豪杰也无奈.正如新近走红的相声演员郭德刚所说:没有机会,才能等于狗屎!劳动只有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创造价值____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早有详论.这里不细说,也不想抬出马克思来说服人.按劳分配的原则是一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不假,在五六七十年代的大锅饭时期,它还能体现些公平.因那时,生产资料公有,劳动机会均等(而且,基本没有下岗一说),进入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后,再一味地夸大”按劳分配”,就有点制造不合皆之声了,虽然我们短期不可能进入按需分配(或别的什么分配),但在理论上,我们有必要讲清楚,按劳分配不是公平的,是无奈的选项,因没有别的办法来进行社会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必须做好两点补充:一是建立建全各种保障机制;二是,做好社会福利工作______西方资本主义不仅没灭亡,反而发展得生机勃勃.很大原因是他们这两方面工作做得好.在理论上讲清楚,别让一些人得了便宜卖了乖,减少一些不满.这对于我们建立合皆社会是有好处的.
历史作用折叠资本主义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生产力,并且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极
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第一,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规律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生产者为决定条件的,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市场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因为商品生产者只有通过市场的交换,才能把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才能确定和实现商品的价值,从而确定是否为其生产者带来物质利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社会经济到处都是剧烈的竞争,生气勃勃,蕴含着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动力。第二,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为创造新的生产力和广泛应用自然力和科学技术开辟了道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产生出资本主义经济,又经过资本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样,社会生产力便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一方面,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必然反过来推动社会分工的更大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扩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自由竞争时期所经历的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是资本主义劳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阶段。简单协作的劳动者协同劳动本身就创造出了新的生产力——集体力。以分工为特点的工场手工业使工具专门化、劳动操作简单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推动劳动工具的改进及革新,而且为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使生产过程中利用巨大的能源和动力、广泛运用科学成就有了可能,从而扩大了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第三,适应并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科学劳动组织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及完善。社会生产力只有在人与物即劳动力同劳动资料实现有机结合的时候,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因而社会生产力中必然包括劳动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简单协作是许多人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协同劳动的一种劳动组织形式,这种劳动组织形式扩大了劳动的空间范围和生产的规模,从而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现代社会中,资本主义企业积极开展经济民主化活动,吸收职工参与企业的决策,建立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的制度,这种劳动组织和管理的变化,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第四,资本主义剥削形式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必须在生产资料上是一无所有的人,
同时又必须是摆脱了一切人身依附关系的自由人,他们作为劳动力商品的出卖者出现在市场上,同以劳动力购买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的资本家一样,在人格上和在交易活动中都是平等的、自由的买卖关系。在资本主义剥削下,同奴隶制、封建制相比,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获得解放了。另外,在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中,除了劳动者及其家属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外,还包括为适应资本主义生产的需要,劳动者应受的教育和专业训练的费用。这种教育和训练的费用无论怎样受到削减,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日益广泛地被使用,它总是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这种状况同以往剥削制度下劳动者只是被强迫地从事笨重的体力劳动相比,是前进了一大步。第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所固有的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调节机制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运行过程中,价值规律始终充当着调节经济的角色,资本家从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出发,都在争取较好的生产和销售条件。这样一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各部门的主要比例关系在大体保持平衡的状态下运动和向前发展,而且推动了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同时,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提高。同时,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中,社会生产有计划地发展不仅有客观的要求,而且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为实行计划化提供了可能性条件。另外,经济危机除了确是资本主义矛盾尖锐的表现外,它还强制性地缓和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着比例关系失调和不平衡的问题,这就为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的更加繁荣创造了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由于其固有的内在的各种条件的作用,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极其迅速地向前发展,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世界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生产力远远超过了马克思一百多年以前所估计的状况。
阶级统治折叠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是由资产阶级创造的,资产阶级所固有的生产方式是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权、
等级特权以及相互的人身束缚不相容的,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制度,并且在它的废墟上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建立了自由竞争、自由迁徙、商品所有者平等的王国,在资产阶级领导下,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闻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起来。第一,资产阶级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采取适当的劳动形式推动其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是在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从封建社会的行会手工工场发展到资本主义初期的简单协作的手工工场,是由封建经济到资本主义经济的最初转变。虽然简单协作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以前没有区别,但许多劳动者在同一个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既可以激发个人的竞争心,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又能产生一种大大超过单个劳动者力量的机械总和的集体力,从而创造了一种新的生产力。接着,资产阶级便把资本主义生产推进到了以手工技术和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在这种劳动形式下,不仅工人长期从事专一的操作,注意力很集中,便于积累劳动经验和改进工作方法,而且劳动分工又引起了工具的专门化,使其适合于劳动过程中工人专门操作的需要,造成了从手工工具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可能性。机器大工业的特点是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机器的广泛使用,使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机器生产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自然力代替了人力,对自然科学的自觉应用代替了从手工劳动的经验中得出的成规,机器本身的协作代替了原先劳动者之间的直接的劳动协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机器大工业作为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空前迅速地提高了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第二,资产阶级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奔走全世界,到处创业,给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资本主义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基础,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有社会分工就有市场,市场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这是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都要通过市场,商品生产经营者物质利益的实现也是和市场状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
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由于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第三,资产阶级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地进行资本主义占有制形式的调整。资本主义制度初期,同当时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占有形式主要是单个的私人资本,企业是独资企业。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联合的占有形式,相应地出现了联合企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空间和范围的扩大,这时需要大量的资本,单个的私人资本远不能适应这种发展形势的要求,于是,资本主义银行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资本主义银行发展的基础上,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个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适时地创建了股份公司这种社会企业的形式,从而扬弃了个人资本的形式,采取了社会资本。资本主义占有形式的这一调整,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起了极其巨大的推进作用,正像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对它的资本属性的这种反抗,要求承认它的社会本性的这种日益增长的必要性,迫使资本家阶级本身在资本关系内部一切可能的限度内,愈来愈把生产力当做社会生产力看待。”第四,资产阶级在政治、法律和意识领域的革命建树。一定的上层建筑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且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物,并且忠实地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时代,资产阶级不仅要自身彻底摆脱封建势力的压迫,而且出于发展商品经济和雇佣制度的需要,还必须斩断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把劳动者变为法律上自由的人,有权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很清楚,资产阶级为了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造就全新的人,需要以充分的、完全的、赤裸裸的个人主义来代替过去那种受到封建关系、宗法关系和宗教观念制约的个人主义,而这种公开的、充分的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的表现形态就是利己主义。资产阶级国家从其产生时起,一直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保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此外,资产阶级不断制定和完善起来的一整套法制体系,对于保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特点介绍折叠优点折叠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它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
积累了空前的社会物质财富;它开辟了世界市场,不断把世界上各个孤立地区的人群从互相隔绝状态中解放出来,逐步融为一体;它创造了政治文明改变了世界的政治面貌,使民主共和制度为一切文明民族所认同;它所创造的一系列可操作性的政治规范则陂证明使颇具效果的社会管理方式而称为人类文明的公共财富;它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得民主、平等、自由等等成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共同理想与新年的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它创造了空前灿烂的资本主义文化,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文化素质和社会价值观念。
缺点折叠资本主义以最大的欲望追求剩余价值,造成社会的贫富分化加剧,用血和火去侵略亚非拉美各民族地区。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造成经济危机的出现。在资本主义早期,大幅度发展经济,追求工业化,造成环境的恶化等等。
劣根性折叠当今世界上暴力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是三大国际社会毒瘤。暴力恐怖主义是美国
发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之后,中东地区的人民暴力反抗的表现,也就是说,暴力恐怖主义是被美国打出来的。民族分裂主义,也是美国支持的,若没有美国的明帮暗助,台湾也早已回归了祖国。宗教极端主义,是由于中东地
区的人民信仰伊斯兰教,“提着血衣进天堂”的追求,使他们在极度愤怒的状态下走向极端。三大毒瘤都根源于美国,美国是三大毒瘤的毒瘤。而美国又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制度最完善的国家,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世界灾难的根源。
时代的根源折叠资本主义制度诞生于1648年的英国,完善于1787年的美国。16世纪到18世纪的世界,人类
的政治、经济、外交还没有达到现代的水平,各国基本上是各顾己利的独立王国,所以,产生在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制度,宗旨就是要保护本国利益,防犯他国侵略,寻求公共利益,只为本国人民服务,缺乏国际主义精神。作为国家来说,为本国人民谋利益是正当的,也是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在17世纪至18世纪的世界背景下,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时代在发展,历史在进步,社会制度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历史的进步而进步。所应非议的是,在当代世界一体化的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执掌者,也应该变革图新、与时俱进,而不应墨守成规、不思进取。
制度的根源折叠美国政治制度的三大部分是:宪政原则、限权政府、总统竞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也
大致如此。首先谈宪政原则。宪政原则,就是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不可动摇,不可改变,一切法律都要以宪法为根据,不能超越宪法的界限。国家的治理确实需要最高的宪法,但宪法也是人制定的,是人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据当时的国内、国际情况,在当时人类的生存能力下制定的,所以,随着历史的发展,宪法也应修改、发展、完善,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应一成不变、固步自封。其次谈限权政府。限权政府,就是通过三权分离等,达到限制总统权力的目的。这一制度,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就形成了总统是坏人的感觉。所以,在美国人的理念中,总统就是一个“总爱犯错误的公仆”。实践证明也是如此。当今世界的经济危机,主要根源于美国的宏观调控失误,这是必然的意中之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造就了小人治国,在领导人的继替制度上,又难以确保领导者的高尚品德,所以,当其社会强大时,就会一切以自己为中心行使霸权主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制造世界毒瘤。
智慧的根源折叠美国的宪政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一切超越宪法的创新都是不能被接受的,所以,也就没有
人去创新。智慧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牵引力,没有智慧的领导者,无以引领社会进步。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就永远躺在他的老祖宗给他建的“安乐窝”里,不求发展,不求进步,几个世纪过去了,还是老面孔。以这样的老面孔发展下去,世界大战还会重演,人类的灾难没有止境。古老的资本主义制度其劣根性是根深蒂固,他像一个老态龙钟、百病缠身的老人,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满足不了当代人类的求和平、求发展的需求。
篇十二: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
P> 1、当代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变化?版一:答:一、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产生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的必然结果。它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期,这个时期经历的时间较长,或者称工场手工业时期。第二个阶段是自由竞争时期,这个时期,商品生产者的自由竞争、资本的竞争已经非常普遍,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信息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个阶段是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从20世纪初开始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而完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内容:1、从生产力层面上来看,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社会财富呈加速增长趋势。在产业结构上,出现了信息化、服务化、高科技化趋势。在生产力要素内部,脑力劳动比例攀升,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的出现,劳动工具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劳动对象的范围也因为新材料和新资源的开发得到了拓展。2、从生产关系层面上来看,当代资本主义因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呈现出新的特点。简单说来,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在劳资关系上形成了允许工人阶级加入企业管理的多种形式,在分配关系上实行了社会福利政策。有学者则将其概括为:政府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进行干预;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实行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3、从上层建筑来看,当代资本主义在以下四个方面变化显著:一是实现了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二是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国家的调节作用越发突出;三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四是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虽然未变,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却更加鲜明。其中的核心要旨是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更加完善、精巧,这与资本不断为自己创造出再生产的条件息息相关。4、从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来看,随着资本运转和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资产阶级的内部结构呈现出经理资本家阶层人数上升、作用增加的特点,传统资本家对企业由直接控制过渡到间接控制。工人阶级构成也日趋复杂化,生产和生活地位得到了明显改善,第三产业工人的比例上升,再就是出现了以“白领”为代表的新“中间阶层”。相应的,两大阶级的矛盾有所淡化,并开始纠缠于种族、性别、地域、宗教等冲突之中。
1
版三:
1.发生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马克思主义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它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增强。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一系列新兴的科学技术,不少传统的生产部门在技术上得到改造,一系列新兴的工业部门建立起来,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据统计,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有80%以上是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获得的,其中又有80%以上是依靠采取新技术来达到的。这些都促成了战后一段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和技术的迅速发展。
2.垄断有了新的发展。集中和垄断仍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基本特征,但与二战前相比,垄断有了新的特点。一是在生产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私人垄断的程度进一步提高;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更大的发展。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全面进行调控和干预。这一转变对于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和发展了关键的作用。国家的干预和调控职能的发挥,使当代资本主义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经济领域,由于国家的干预使资本主义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之外,又增加了国家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从而使资本主义变得不是完全无计划、无政府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社会化与资本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在分配领域,通过税收制度、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收入分配,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贫富两极分化,但使贫困线以下者获得基本生活保障,从而缓解了社会阶级矛盾;在政治领域,通过发展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制,使社会不满在平时有所发泄,不至于积攒到矛盾总爆发的程度,实际上起到了政治“减压阀”的作用。这些变化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寿命的延长。[1]
3.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劳动者的收入增长,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劳动者的消费结构也有了很大变化,高档消费品和外出旅游的开支在增加。垄断资产阶级通过企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改良措施,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增加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发给失业救济金,实行公费医疗或医疗保险,缓和了劳资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4.通过体制改革缓解了资本主义制度危机。资本主义的体制改革,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主要是两项,一是经济基础的资产阶级私有制;二是上层建筑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自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来,它的这一基本制度始终没有改变过。但
2
资本主义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却不断的发展变化。资产阶级正是依靠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不断进行体制上的改革和创新,缓解了不断出现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
5.殖民主义采取了新的形式。由于国际经济政治条件的变化,特别是许多殖民地附属国的政治独立和旧殖民体系的瓦解,以直接占领殖民地和对殖民地进行赤裸裸暴力统治和掠夺的旧殖民主义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代替它的是新殖民主义。它表面上承认殖民地附属国的政治独立,实际上通过各种手段从经济上、政治上间接控制这些国家。利用“援助”、“赠与”、“贷款”等新的国家资本输出形式以及技术专利、深加工制成品贸易等经济手段,对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和控制,这已成为发达国家将其纳入自己势力范围的主要手段。
6.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协调大大加强。它们建立了各种国际组织、地区一体化组织,定期召开不同层次的国际会议,直至每年一次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协调其在国家贸易、国际金融等方面的关系,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困难,努力在应付国际危机和国际冲突方面协同一致,并力争在对付社会主义国家方面达成共识。
3
篇十三: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
P> (完整)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7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言:资本主义“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但是现如今,资本主义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某些方面的发展甚至比社会主义国家还要发达。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调整方针、政策以缓解其内在的固有矛盾,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认识这些变化有利于准确的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生产资料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如: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社会福利制度的普及化、全民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了劳动者的社会状况。(三)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的运行和发展。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五)政治制度的变化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瞩目的现象。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一)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二)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三)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四)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客观事实,正视这些新变化,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不断积累的过程,其一,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腐朽因素不断走向没落的过程.其二,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向更高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是资本主义内部社会主义因素从量变走向质变的过程。四、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对社会主义的启示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中的积极方面,虚心求教,敢于进行自我调整和变革,敢于借鉴和参考,对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对社会主义的冲击与挑战
(完整)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受到了冲击由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经典理论中涉及资本主义的课题都将接受新挑战的冲击。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很多学者学派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发起了挑战.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意识形态斗争也十分激烈.2。现实社会主义受到严重的外部冲击首先,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无产阶级力量很难凝聚壮大、组织和联合起来。其次,资本及其再生产的全球化,必定给无产阶级达成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形成新的障碍.3.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第一,苏东剧变让世界社会主义承受了极大的损耗,让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伤。第二,苏联在全球领域内成为了新社会制度实验的失败案例,使无数曾经憧憬的新社会制度的人民群众极度绝望,导致了理想信念的丢失。第三,苏东剧变极大地打击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让世界社会主义出于劣势,无法和资本主义抗衡.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干涉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人道主义干涉"的借口,企图在国际关系中建立起新的控制手段,使国际法朝着否认国家主权和干预别国内政的方向演变。(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对社会主义的启示国家谋求发展是社会的推动助力,是最终的共同目标,而实现这样的发展其根本在于国际经济之间的依存和异中取同,这是一种新的社会特征,也是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带给社会主义的不容忽视的启示。1.科学社会主义应做到与时俱进当今时代,世界经济政治的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代状况已经和当年完全不同,但是循着前人的思路,我们依旧可以发现,他们所揭示的原理性的东西到今天依然深刻地提醒着我们,正确地思考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象。社会主义国家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形而上学是错误的.只有在理论上做到了与时俱进,才能跟得上全球化的浪潮.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和平共处长期竞争现代资本主义继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在历史长河中必定是一段衍生的纽带,社会主义终将替代资本主义是一个被广泛认知进而被广泛接受的客观规律。然而现阶段下资本主义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社会主义应确立起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的方针,这也预示着社会主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社会主义国家应把握发展的主题提高综合国力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壮大.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生产力领域依然存在比较大距离。想要追上资本主义的脚步,乃至于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就必须牢牢把握发展的主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发展.4.社会主义国家应重视制度建设与创新第一,要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第二,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第三,要加深党内建设的制度改革。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篇十四: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
P>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21世纪的新型资本主义
作者:比尔·盖茨来源:《商界·中国商业评论》2008年第04期
这是比尔·盖茨认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文章。
在比尔·盖茨看来,通过创新型资本主义,政府、企业及非赢利组织可以进行合作,让市场的作用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从而更多的人可以从中赚取利润,或是得到认可,最终改善全球不平等的现象。
我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但我是个急性子。世界在越变越好,但在我看来,速度还是太慢,而且世界并非对所有人而言都是越变越好。伟大的进步总会加剧不平等现象。丰衣足食的人可以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改善,而贫苦困顿的人却获益很少,特别是那些一天的生活支出还不足1美元的最贫困的10亿人。这些人没有享受到全球化的好处,相反承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弊端。气候变化的成因和他们无关,可偏偏对他们的生活影响最大。
为什么人们的需要总是和他们所能享受的经济成果成反比?原因就在于市场激励机制。
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一个人的财富增加了,为他服务的经济动力就相应增强;而如果一个人的财富减少,则为他服务的经济动力就减弱,直到完全消失。我们必须得找到一个办法让资本主义的这种为有钱人打工的属性同样也能够帮扶穷人。
资本主义的奥秘就在于它有能力让自利服务于更广大社会群体的利益,它能通过财务回报来推动创新。自利所驱动的资本主义制度催生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创新发明,这些创新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制度体系来让自利的动力发挥作用,从而使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受益。在人的本性中蕴藏着两股巨大的力量,一是自利,一是关爱他人。资本主义利用了人性中自利的力量,让它能持续不断地发挥有益的作用,但只是服务于那些有支付能力的人。而那些没钱买服务的人就只能靠政府援助和慈善。
通过市场力量为穷人服务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为了让穷人的生活能迅速改观,我们需要一个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需要比我们现在的体系更能够吸引创新者和企业参与。这个新制度有两个使命,一是赚钱赢利,二是让那些无法充分享受市场经济益处的人群生活得到改善。
为了让制度可以有持续性,我们必须用利润来进行激励。而如果企业服务的对象非常贫困,那利润就不大可能产生,那这时我们就需要另一个激励手段,那就是认可。企业得到认可就意味着它的知名度提高了,知名度能吸引顾客,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感召优秀的人才前来加盟。这种知名度能够让好的行为得到市场的嘉奖。当企业在市场上无法赢利的情况下,知名度可以是一种替代;而如果可以实现市场利润,则知名度又是额外的激励。
我们的挑战就是设计出一个新的制度体系,让利润和知名度这样的市场激励发挥作用,使企业更加倾向于为穷人服务。我把这种想法称为创新型资本主义。通过这种途径,政府、企业及非赢利组织可以进行合作,让市场的作用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从而使更多的人可以从中赚取利润,或是得到认可,最终改善全球不平等的现象。
也许有人会反对这种基于市场的社会变革,他们认为如果把感情和自利结合在一起,市场的作用范围不会扩大,相反会缩小。但亚当·斯密,这位资本主义的鼻祖,在他的第一本著作的开卷部分这么写道:无论把人看成多么自私,在人的本性中明显地存在某些根本原则:一个人对改善别人的命运产生兴趣,将别人的快乐当成是自己的必需,虽然从中他并不能获得什么,只是看见它就感到满足。
创新型资本主义把这种对他人命运的兴趣与对自己命运的关心联系起来,既可以帮助他人,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与单纯的自利行为相比,利己与利他相结合能够惠及更多的人。
创新型的资本主义将商业专长和发展中国家的需要相结合,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一直存在,只是没有企业去开辟。有些时候,市场经济的做法在发展中国家行不通,并不是在发展中国家不存在需求,或是他们缺钱,真正的原因是企业没有花足够的时间来研究该市场的需求。
在这里我可以举一个例子。世界卫生组织希望在非洲扩大脑膜炎疫苗的接种范围,但它没有直接去和生产疫苗的厂商接触,它先是到非洲了解人们的支付能力。该组织了解到如果要让非洲的母亲为她们的孩子接种脑膜炎疫苗,那疫苗的价格不能超过50美分。随后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合作厂商按这个价格标准组织生产。事实上,一家印度的制药企业找到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将售价降到了40美分。世界卫生组织允许该企业在未来十年为公共卫生体系提供2.5亿支脑膜炎疫苗,同时允许它将产品卖给私营医疗机构。
另一个例子是有一家荷兰的制药企业拥有一种疫苗的产权。该企业对在发达国家生产该疫苗的企业收取专利费,而免除发展中国家生产该疫苗企业的专利费。结果在越南生产这种疫苗的成本还不到1美元,而且这1美元当中还包含了运费和免疫宣传费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因为今天许多重要产品的边际费用已经很低了,软件、医药、媒体作品等等都是如此。这种分级定价的做法能够让没钱的人也可以买得起一些有价值的产品。这种定价方式其实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推广。
我所举的这些项目能够给我们一点启示。致力于满足发展中国家需要的人要和科学家一起合作,因为科学家知道可以在哪里实现突破,这一点在软件业和医药行业都一样。两方面的人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找到办法让好的想法在贫穷国家得到实施。
全球性的运动
政府在援助、科研和医疗卫生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这些工作都非常有意义。但我认为政府最能够调动资源的做法是出台政策,通过市场的方式鼓励企业为改善贫困人口生活做出努力。
布什总统最近签署了一个法案,根据该法案,如果一家制药公司为疟疾或肺结核这样长期受到忽视的疾病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则该公司高利润的产品,比如治疗胆固醇的药物就可以提早两年上市销售,这种优先权可能意味着上亿美元的市场。
这会是个全球性运动。
还有个实现创新型资本主义的办法,那就是帮助贫困国家的企业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
最后,还有一种实现创新型资本主义的最有创意的方式。几年前的一个深夜,我和Bono(U2主唱)在达沃斯小镇上的一个酒吧里闲聊。在小酌了几杯后,Bono变得非常激动,他和我谈起我们要用什么方法让那些具备公益心的企业拿出销售收入的一小部分来帮助改变整个世界。那天晚上,他不停地打电话,把别人从睡梦中叫醒,然后还把电话交给我,让我知道他们对此都很感兴趣。我们用了不少时间才启动这项工作。
篇十五: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
P> 专题六: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知识梳理】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文艺复兴和开辟新航路
1、文艺复兴(14世纪——16世纪)
(1)兴起:
前后,兴起于
(国家)。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新兴的资产阶级的产生.
(3)指导思想:
(以为中心,而不是以
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4)实质:新兴的
运动。
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
,追求
(5)代表:
①诗人_____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品是________。被誉为旧是代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
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②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最大成就是_____,代表作品有
、__________等。
③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
等,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6)影响:推动了欧洲
领域的繁荣,为欧洲
2、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16世纪)
社会的产生奠定了
基础.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①1492年,
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
的古巴、海地等
地。②葡萄牙航海家率领的船队开辟了绕非洲大陆前往的航路。③欧洲人最终完成了横
渡
的环球航行。(迪亚士-—发现好望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伽马—
—到达印度;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3)影响: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和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
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欧洲
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展。二、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战争名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起止时间
根本原因领导阶级领导人
0
开始标志
文献
政体性质影响
《
》:规定不经
《》时间
的批准,国王不能,
宣告北美个殖民地
不能在和平时期维
脱离
而独立。
持,不能随意
,
诞生。
不能停止
。
《
》宣称人
们
,平等,
神圣不可侵犯。
双重性:
共和制
三、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扩大——俄国、日本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
名称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美国南北战争
原因
制阻碍了
阻碍了资本主
阻碍了资本主义
的发展。
义的发展,民族危机
的发展(或两种矛盾)
时间
内容
法律规定:在法律政治方面:
上是
;地主
;农经济方面:
奴在获得“解放"可以得
到
,但必
社会生活方面:
须
。
《
》:
规定从年元旦起,废
除叛乱各州的,允许
。
1
影响或评价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成为转折点;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起来,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除了内部障碍,维护了国家统一。
四、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罗斯福新政(1933年)(1)目的: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其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调
整,
,以消除经济危机。
(2)中心措施:颁布《
》,对
进行调整。
(3)意义: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
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
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典例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经历了建立发展、调整完善的过程,由大西洋沿岸逐步扩展到世界范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是英国在1989年为纪念一部重要法律文献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的
名称是什么?(2分)这部文献确立起了什么制度?(2分)这—制度的特点是什么?(2分)
(2)图二纪念章中被称为“美国之父”的第一任总统是谁?(2分)请一句话概述他的主要贡献?(2分)
(3)图三为法国的《人权宣言》,它在财产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规定?(2分)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同时,英国正进行着另外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指的是?(2分)
2
材料二19世纪60-70年代,俄国、美国、日本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
亚历山大二世林肯
明治天皇
(4)材料二中的三个人物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6分)上述三个事件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2分)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请说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些?(2分)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6)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2分)【参考答案】1.(1)《权利法案》;(2分)君主立宪制度;(2分)王权受到限制。(2分.)
(2)华盛顿;(2分)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进行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2分)
(3)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分)工业革命(2分)(4)1861年改革(或农奴制改革);(2分)美国内战(或南北战争);(2分)明治维新;(2分)都促进(或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或使俄国、日本走上了发晨资本主义的道路;使美国资本主义更加快速地发展起来。意思相近即可得分)。(2分)(5)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改革。(2分)(6)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指导(2分)【链接中考】1、(2013年泰安28题)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法律文件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1787年宪法2、(2013年泰安29题)下图是某位同学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他笔记中设计的历史人物是()
3
A.拿破仑B.罗伯斯庇尔C.克伦威尔D.华盛顿
3、(2013年泰安30题)与表格内容所对应的任务正确的一项是
类别
典型事例
典型人物
建国篇
独立战争
①
统一篇
美国内战
②
改革篇
实施新政
③
称霸篇
推行“冷战“政策
④
A.①罗斯福②华盛顿③林肯④杜鲁门B.①罗斯福②林肯③华盛顿④杜鲁门
C.①华盛顿②杜鲁门③林肯④罗斯福D.①华盛顿②林肯③罗斯福④杜鲁门
4、(2014年泰安31题)下面是两条重要的交通路线图,它们开通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促进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C.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D.促进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5、(2014年泰安32题)“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
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
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的精巧设计是指
A.美国l787年宪法B.法国的《人权宣言》
B.C.英国的《权利法案》D.英国的《人民宪章》
6、(2014年泰安33题)拿破仑在他《给儿子的遗训》中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
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拿破仑对法国的最主要贡献是
A。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颁布《法典》,巩同资产阶级统治D.率军远征俄罗斯
7、(2014年泰安34题)下面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俄国
时间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A.实现了国家独立B.制定了“一五计划"C.废除了农奴制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8、(2015年泰安32题)抓关键词有利于把握历史核心知识。与“英国议会”“制约王权”“君主立宪”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法律文献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9、(2013年泰安43题)近现代史上的重大改革深刻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4
材料一“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列宁(1)材料中列宁评价的是哪一次改革?指出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3分)材料二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三条咨文):这是一个推动国家变革,开启变法图强大幕的总纲领。从此,日本进入明治时代。--《大国崛起·百年维新》(2)根据所学知识,答出明治维新的影响.(2分)
10、(2014年泰安42题)(14分)改革和恰当的政策凋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曾有相同的经历和命运……为此,清政府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以失败而告终。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3)材料二中提到的日本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什么?(2分)
材料三(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一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为应对材料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的哪一政策成为资本丰义国家对苏联坛年计划模仿的成功范例?(1分)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1分)
11、(2015年泰安43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材料一:
(1)观察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述两个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1分)材料二:
(2)19世纪中期,美国、俄国、日本都出现了危机。请根据图片呈现的历史信息,分别指出三国面临的危机是什么?(3分)
(3)面对社会危机,美国、俄国和日本都采取措施,战胜了危机,请将下表字母代表的相关内容填在答题纸上。(6分)
5
国名
美国
俄国
日本
领导人物A
亚历山大二世
D
历史事件B
C
E
共同作用F
(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欧美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些?(2分)
(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陷入一片困顿和恐慌之中.为度过这一困难局面,美国实施了哪一措施?有何重大意义?日本和德国又是如何应对这一困难局面的?(5分)
【达标检测】
1、(2015安徽)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于今年5月1日开幕,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辉煌文明的
国家。在欧洲进入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展现了无尽的魅力。这一时期该国涌现的文化“巨人"
有()
①但丁②伏尔泰③达•芬奇④牛顿
A.①③
B.①②C.②③
D。③④
2、(2015甘肃武威)《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此前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的各个
地区也在这一时期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接的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
键的一步。”材料中的“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指()
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C。工业革命D.十月革命
3、(2015福建泉州)下列国家的法律文献,在世界近代史上最早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
笼子里”的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B、美国的《独立宣言》
C、法国的《人权宣言》D、法国的《民法典》
4、(2015遵义)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近代史发展的趋势。这里的“趋
势”是指()
A.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B。封建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C。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5、(2015恩施)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捍卫民主而制定
的重要檄文有()
①《权利法案》②《独立宣言》③《人权宣言》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①③
6、(2015遵义)以下关于美国南北战争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
②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③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④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2015十堰)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为美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下列关于这两场战争的相同点
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国家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6
8、(2015济宁)下列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始
于20世纪60年代②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③改革后都野蛮侵略中国④都涉及到土地
私有权的改革()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9、(2015厦门)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
罗斯福新政的“改变”表现为()
A.建立法西斯专政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实行冷战政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0、某学生兴趣小组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行探究,把它分为四个阶段,请回答有关问题。
第一阶段:封建社会瓦解,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时间:15世纪-16世纪。
(1)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东西方的交流逐步加强,世界发展由分散逐渐走向
整体.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米希勒称14-—-16世纪为“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的世纪。其中所
说的两个“发现"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这两个事件最早促使哪个国家建立了资本主义
制度?(1分)
第二阶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时间:17世纪-18世纪(2)这一时期,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英国、美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6分)
名称重要人物
颁布的重要文献
结果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克伦威尔
①
②
③
④
《独立宣言》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⑤
罗伯斯庇尔
⑥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三阶段:蒸汽时代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3)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当时的世界潮流,俄国、日本顺应这一历史趋势分别进行了什么社会变革?(2分)
(4)“1861年的俄国危险和机遇并存,沙皇政府的当权者认识到这一点,并实行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分配。”其中的“危险”指的是什么?(1分)沙俄政府是怎样满足农民阶级利益的?(2分)
第四阶段: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四十年代(5)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此美国采取了什么对策?(1分)取得了什么效果?(2分)
7
备注: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1)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美国、法国(2)资产阶级改革:俄国、日本,(3)双重性质:美国(或民族解放战争)2、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历史人物的贡献(1)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打败国王军队,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2)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进行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3)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4)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和颁布《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3、美国内战的胜利对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启发:(1)军事和法律手段是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方式;坚决反对分裂;(2)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3)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针对“台独”分裂势力和国际上干涉中国内政的反华势力,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维护国家统一.4、历史感悟:(1)杰出的历史人物会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会推动历史的进程.(如华盛顿、拿破仑给我们的启示:勤奋、自信、勇敢、忍耐使人成功,骄傲自满、狂妄自大使人失败。)(2)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推翻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进步,使我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3)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革命和改革是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两种动力;思想解放运动和科技创新是改造社会的两种动因。
8
答案:【链接中考】1.A2.A3.D4.D5。A6.C7。C8。A9.(1)名称:废除农奴制改革。(1分.1861年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也可)改革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出钱赎买获得的份地.(2分)(2)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步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1分)但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1分)10.(3)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2分)
(4)罗斯福新政.(1分)共同点: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1分)11。(1)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2)美国: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两种制度的矛盾也可)。
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外国入侵。(每要点1分,共3分)(3)(每要点1分,共6分)A.林肯;B.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C.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D.明治天皇;E.明治维新;F.发展资本主义。(4)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分)(5)罗斯福新政。(1分)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改善;调整、巩固、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加强了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增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利.(3分)法西斯道路.(1分。对外侵略扩张,对内残酷镇压也可)【达标检测】1、A2、A3、A4、A5、D6、C7、C8、D9、B10。(1)世界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人的发现:文艺复兴运动;(2分)英国。(1分)(2)①《权利法案》②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③美国独立战争④华盛顿⑤法国大革命⑥《人权宣言》或《拿破仑法典》(6分)(3)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2分))(4)危险:农奴制面临危机(1分)农奴获得解放,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回答正确1点给1分,回答正确2点给2分。)(5)罗斯福新政(1分);摆脱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2分)
9
篇十六: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
P> 作为一种取代封建制度的新型社会制度也有一个适应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资本主义制度内的这些扬弃就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的适应性资本主义也是在不断扬弃其制度中不适应社会变化的内容在追求和保证资本收益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制度中不适应发展要求的内容进行调整和扬二扬弃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时注意到资本主义的变化与发展长期以来,为了论证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往往只注意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结论性论述,只注意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和社会矛盾给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否定性方面,没有深入分析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演变和发展,没有注意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调节机制可能也可以使其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列宁和希法亭以后形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垄断造成资本主义进入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并且得出帝国主义就要灭亡的结论。英国学者德赛认为这个结论有问题。他认为,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的垮台和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发展告诉我们,从马克思生产方式更迭的理论来看,资本主义并没有走到尽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任务是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来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但是仅有这一结论是不够的,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时,基于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也对资本主义自身演进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从多方面加以分析。现结合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内在扬弃的观点进行阐述。一、扬弃一般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充满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世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内部的矛盾。事物内部既存在肯定方面,也存在否定方面,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相互斗争,当否定方面占主流时,事物由肯定方面向否定方面转变,事物性质就发生变化,事物由一种质到另一种质,这就是否定。这种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既有肯定也有否定,也即是辩证否定,也称扬弃。事物变化的否定并不是一次结束,事物会继续发展,出现新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由此不断向前发展。这是马克思对世界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不管是自然界、人的思维、还是人类社会,都有共同的发展特点。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变化、发展和灭亡规律研究中,应用了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并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研究中深化了对这一规律的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否定。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中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也是不断扬弃的过程,这种扬弃基于人类社会的内在矛盾。从社会形态更替看,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都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而在阶级社会中,这种矛盾又直接表现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历史产物,也必将成为历史,也有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看,其取代封建社会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它继承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力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同时由于社会阶级矛盾的存在促使封建制度瓦解最终通过一系列的革命运动,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也存在着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表现,这个矛盾也必将促使资本主义的灭亡。“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第二种是资本主义制度内的扬弃。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发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扬弃。“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实际上,一种制度形成后不可能一
成不变,而是不断变化,变化的动力来自自身的矛盾,这种变化也是扬弃表现。不过,这种否定之否定不一定促使整个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但也从某些方面实现对过去发展形式的否定,促进了事物发展。这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反映了事物内部矛盾的多样性、复杂性和斗争的长期性。二、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制度从建立开始,就面临着各种矛盾。这些矛盾中最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即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基本矛盾既可以表现为最一般的个人或企业的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也有资本主义发达形态下的整个社会生产无序化导致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和经济危机。在这一基本矛盾的影响下,社会矛盾又可以分出两大方面,一是资本家之间竞争产生的矛盾,从宏观上表现为单个资本家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社会利益矛盾突出,资产阶级和工人之间越来越成为对立者,劳资双方为各自的利益不断斗争。随着资本对外扩张,劳资双方的矛盾又演变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在不同时期表现也不同。如在资本主义早期,社会主要矛盾是阶级利益矛盾,即工人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时生产力低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主要通过克扣工人工资、延长劳动时间、雇用童工等形式来解决自己竞争压力并获得剩余价值。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发展,资本家找到一个新的途径,即通过科技来减少损耗、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来维持利润,不再把对工人劳动的盘剥作为主要获利方法。这时更多表现为市场竞争,资本家之间竞争进一步加剧。垄断加剧竞争,出现了生产过剩和经济周期性波动产生的矛盾。资本还通过海外市场的扩大来转移矛盾,把国内的利益矛盾转移到国外的工人头上。这些矛盾,既不断带来各种冲突,也促使社会各个方面寻找解决办法,社会不断扬弃一些旧的体制和方法,通过新的手段和方法从某种程度上缓解矛盾。资本主义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些矛盾,但找到了化解的办法,化解了一次次的危机,实现了新旧更替,使资本主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实现了资本主义内部的多次质变。三、资本主义制度内在扬弃的类型(一)资本集中、集聚和垄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形式主要是个人资本举办的私人企业。私人资本通过自身积累和对其它资本兼并,资本逐渐突破原有量的限制,使更大规模的生产得以形成,通过规模经营,实现了更高效率。“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站稳脚跟,劳动的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使用的即公共的生产资料,从而对私有者的进一步剥夺,就会采取新的形式„„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内存的规律的作用,即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二)社会资本方式使资本主义有了一种自我的消极扬弃。资本主义发展不断地对资本主义单个私人资本数
量局限的自身矛盾提出挑战。任何单个资本在量上都有局限性,而资本主义生产对此却提出突破的要求:一方面,大规模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另一方面,竞争压力也使企业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这两个方面都要求突破单个资本量的局限性。同时,社会中的许多闲散资金也寻找获利途径。股份制和银行信用制度为社会资金进入生产领域提供了途径。股份制保留了资本私有属性,保留了资本收益权和最终控制权。基于获利,资本可以联合。股份制突破了单个资本量的局限性,实现了资本的联合,联合起来的资本取得了更广阔、更安全的获利渠道。股份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的一次扬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但股份制没有也不可能摆脱资本私有特性,所以是一种形式上的扬弃,是一种消极的自我否定。“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也和合作工厂一样,应当被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只不过在前者那里,对立是消极地扬弃,而在后者那里,对立是积极地扬弃的。(三)国家调节形式除了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自身的矛盾外,资本家与工人之间、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资本家私人生产与社会需要之间都会产生矛盾。这些矛盾使资本主义制度内部不断产生各种问题,资本主义社会危机重重。单个资本家无法解决这些矛盾,也不能通过市场的交换手段来解决。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资产阶级通过国家机器对社会进行一些变革,力求避免矛盾激化。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而盛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福利制度,就是政府通过税收以及通过法律规定企业利润中拿出一部分用于社会福利,使劳动者可以分享社会发展和自身劳动创造的成果。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从战前的10%增加到40%-50%,国家对养老保险、社会救济、医疗保险、最低工资限额、低收入补贴、失业救济、教育补贴等社会保障项目的开支一般已占到政府公共开支的60%左右和国内生产总值的2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0%151。不过这种社会福利制度是在阶级斗争尖锐的情况下,由政府出面而采取的社会解决方法,目的是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延续和资本家利益。资本家自身并没有自觉到将自己的利益出让的做法,工人也没有找到使自己创造的价值回归自己的方法。一旦阶级斗争缓和了,资本家又会找出各种理由来减少工人的福利。如当前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企业借口全球化的竞争而减少社会福利投入的做法就是一种典型的做法。在经济运行上,几次大的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制度受到冲击,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受到怀疑。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个别资本家无法解决的,经济危机和由此产生的政治危机使资本主义制度岌岌可危。凯恩斯主义正是看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存在而论证了国家调控经济的必要性,迫使国家出面调控经济,力图减少私人资本的盲目性,使资本主义渡过危机,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上的一次扬弃,减少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直接冲突。(四)制度和科技创新形式由于资本家认识到科技发展对其获利的重要性,大量资本投入到科技研发中,使资本获利领域越来越向第三产业延伸。生产力发展使交通通讯手段日益发达,不再需要大规模的资本投入的生产方式,诞生了新的生产和获利模式。这样,资本离产品直接生产越来越远,资本获利手段空前增加。如知识经济出现、各种风险投资和金融信用衍生工具的形成。据一项统计表明,从1994年到1996年的3年中,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
达到27%,相比之下,住宅和汽车业的产值分别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和4%。1996年,美国实际工资和薪金增长幅度的大约20一30%源于高新技术工作和高新技术产业161。传统的资本获利可能在人与机器中进行比较,但现代获利手段更加依赖于人,需要人去创造和使用科技。一方面,机器自动化生产越来越减少人的直接劳动,既有人力劳动成本的考虑,也有人力劳动与机器分工的要求。更多的人开始转向与人打交道,而不是人与自然。生产力发展使人从自然的王国中解脱出来,进入解决人类社会自身的异己力量的问题上来。以科技创新为主的中小企业的大量涌现和快速发展,使传统的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企业模式发生了变化。科技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反应快,创新力强,规模小,但获利空间大。目前,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率已由20世纪初的5%左右上升到70%至80%。新科技革命创造出的巨大生产力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使得当代资本主义财富分配的蛋糕越做越大。它们可以从这块“大蛋糕”中切出一部分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福利制度,从而大大地减少了由于社会广大成员生活没有保障而爆发的经济和社会危机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有了缓和经济与社会危机的物质手段。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发展不但没有激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说还挽救了资本主义。社会分工细致化使生产、消费和交换各个领域都进一步细化,生产越来越单纯化为一种无风险、成熟型的工作,使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多的转移到设计、研发和销售领域。科技创新引来了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抓住科技的高风险;社会分工细致化使许多服务工作分离出去;风险投资和衍生工具还创造了虚拟经济。四、对资本主义制度内在扬弃的认识(一)资本主义的扬弃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调整,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适应性资本主义制度的有些调整和扬弃是被迫的、痛苦的,有些扬弃是主动的,适应性的。有的扬弃是内部自发的,有的扬弃是在外部推动下进行的。这些扬弃客观上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不能将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是一成不变和一无是处。作为一种取代封建制度的新型社会制度,也有一个适应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资本主义制度内的这些扬弃就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的适应性,资本主义也是在不断扬弃其制度中不适应社会变化的内容,在追求和保证资本收益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制度中不适应发展要求的内容进行调整和扬弃。(二)扬弃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时注意到资本主义的变化与发展。如他对资本积聚的研究,对股份制、信用的研究,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占主流方式的研究,这些研究反映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认识的深入,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发展与完善。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基础上的否定之否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三)扬弃由自发逐渐转向自觉在资本主义制度内的这些扬弃,一方面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也使其矛盾不断加深。资产阶级统治者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减少矛盾冲突的破坏性,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自身扬弃也由自发逐渐向自觉转变。这主要体现在:资本主义制度早期的扬弃形式不过是资
产阶级为了获利而采取的被迫行为,没有充分研究矛盾产生的根源和矛盾冲突的影响,也没有能力避免矛盾冲突带来的危机。在强烈的矛盾的冲突下,资产阶级不得不采取一些新形式。尤其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利益冲突,资产阶级所采取的措施往往是被迫的,既不可能对矛盾出现做出预测与防范,也不愿主动地对自己所获得的利益进行调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包括资本家和资产阶级学者,开始认识到必须自觉主动地对其制度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尤其是不利于社会保持稳定的因素进行调整,因此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自觉地研究,力求通过体制创新来解决社会矛盾。这种自觉调整使资本主义制度有了弹性,使这种制度有了一定的应变性。社会矛盾的冲突使资产阶级认识到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资产阶级学者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加上资本主义国家有了相当的经济实力,资产阶级能够较为充分地实施一些措施,通过社会形式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四)扬弃产生了新的生产形式,为向新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合作制、股份制等,都是资本主义制度扬弃产生的新的生产形式。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为向新的社会创造了条件。在新的社会中可以直接剥夺这些所有者,这些资本形式向公有制转变就更加容易,因为这些资本形式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可以直接在新的社会中得到利用。工人合作制在“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是在旧形式内对旧形式打开的第一个缺口,虽然它在自己实际组织中,当然到处都再生产出并且必然会再生产出现存制度的一切缺点。但是,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在这种工厂内已经被扬弃,即工人作为联合体是他们自己的资本家,也就是说,他们利用生产资料来使他们自己的劳动增殖。这种工厂表明,在物质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形式的一定的发展阶段上,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怎样会自然而然地从一种生产方式中发展并形成起来”。合作制已经在资本主义制度内实现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直接结合,使工人充分体会到合作生产的意义,体会到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价值和意义。“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也和合作工厂一样,应当被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只不过在前者那里,对立是消极地扬弃,而在后者那里,对立是积极地扬弃的”。这些扬弃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局限性,认识到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意义。(五)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扬弃不可能直接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扬弃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变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些扬弃的形式依旧是在资本主乂私有制基础上的,是在私有制许可下的变化,不是真正的革命,带有旧制度的一切缺点①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有新社会形式的合作制和股份制等形式,虽然含有新社会的内容,却不能直接在新社会下使用。工人合作制与公有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只是在个别企业的范围内实现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直接结合,如何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使产品直接成为社会产品,这还需要整个社会体制的变革。在新的社会体制下,工人合作制如何存在和运行还有待进一步的分析与考查。股份制也只是资本的一种组织形式,虽然突破了单个资本的局限性,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的私有性和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因而是一个自行扬弃的矛盾,这个矛盾首先表现为通向一种新的生产形式的单纯过渡点„„?这是一种没有私有财产控制的私人生产。”141股份制企业虽然在形式与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企业有相似之处,都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但是股份制企业与资本家的私人企业一样,也是一种私人生产,只不过私有财产的控制权不过是通过资本家直接控制,而是通过股票市场的用脚投票和股东大会的用
手投票来表达。不管企业的员工是否持有企业的股票,企业的所有者与工人之间依旧是雇佣关系,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股份制企业依旧存在着自我发展的盲目性,不可能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以马克思只说是“新的生产形式的单纯过渡点”,新的社会制度中公有制不可能以合作制或股份制作为主要形式,并不是社会中人人是股东就说明是公有制社会了。新的社会制度所追求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必须有新的经济形式,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济运行机制要实现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以及全体社会私人产品与社会产品的同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扬弃只能说有利于向新的社会过渡,不能简单地说这种形式就是新社会的形式。新的社会形式是在生产力的相当发达的基础上,通过政治革命实现的。马克思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推荐访问: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意思 资本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