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1 在这学期进行的中班组同课异构的活动中,经年级组长的协商,最后定下课题是音乐欣赏《口哨与小狗》,于XX月XX日进行。 经过几个星期的策划与构思,拟好教案,加上几位前辈老师的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10篇】,供大家参考。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1
在这学期进行的中班组同课异构的活动中,经年级组长的协商,最后定下课题是音乐欣赏《口哨与小狗》,于XX月XX日进行。
经过几个星期的策划与构思,拟好教案,加上几位前辈老师的指导,在本班进行了此课的教学活动。
这节音乐欣赏课,我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孩子能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故事内容,以及主旋律节奏。
首先,重新选择音乐。随教材的磁带上面的音乐因为是加以简化,没有明确的口哨声音。我想,既然是音乐欣赏课,还是给孩子听最原版的音乐比较好。让孩子感受原版音乐带来的整体效果。所以,我从网上下载了《口哨与小狗》的原版音乐。
在课的设计上,我根据原版音乐清晰的口哨声,采用另一段口哨音乐进行导入。让孩子明确音乐是与口哨有关的。
然后,给孩子整体欣赏一遍音乐,让孩子听听除了口哨声还有哪种小动物的声音,借此引出课题《口哨与小狗》。接着,出示小狗玩具,再次播放音乐,边听边讲述音乐所表达的故事内容。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
(但是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时候,听音乐之前,问题并没有问孩子,虽然孩子听的很入神,但是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我在孩子听完音乐才问的,所以效果不太好)
接着,让孩子听主旋律的节奏。我让孩子用小狗的叫声来反应节拍。让幼儿扮演快乐的小狗,高兴的时候会叫,会拍手、跺脚、拍肩膀等。
(这一环节我是让幼儿整段欣赏,所以后面的音乐由于没有进行明确教学,幼儿掌握的不太好。我应该在讲完故事之后,再分段进行欣赏和动作的教授。例如第二段,天空怎么阴沉的,小狗和爸爸如何躲在大树的后面。第四段,小狗和爸爸是怎么爬山的,怎么在草地上玩耍的。这些动作都没有拎出来教授)
在后面游戏表演的时候,让孩子随着音乐,表演故事内容。
(分工没有让幼儿明确。应该让坐在下面的幼儿打主旋律的节拍,而不是坐着不动。上来表演爸爸和小狗的幼儿,在进行到第4段音乐应该换动作,变成在草地上玩耍以及上山的情形。而不是一直不停的跳和走,让人觉得很无趣)
最后整段欣赏的时候,让幼儿换种方式打出主旋律的节奏。利用摇铃以及自制的响声筒。
(让幼儿利用摇铃来打节奏的时候,没有进行示范,所以效果不太好)
总的来说,虽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节奏,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我觉得自己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的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这次同课异构的活动,首先感谢汪老师及主任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2
xxxx年XX月XX日上午第X节课在学校XX楼电教室,我参加了学校“适度教育绿色课堂优质课比赛”。从以往教学来看,一年级的孩子对《口哨与小狗》这节音乐欣赏课兴趣浓厚,而且我自身也非常喜欢这首乐曲,所以我重新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拓展,参加了这次优质课比赛。
在教学设计中,我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会听、会想、会说、会演。按照这个思路,课堂上我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小主人”、“小狗”等角色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创编的乐趣;二是在打击乐演奏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旋律和内容;三是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唤起学生对于宠物的爱心情感,这种体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沉浸在了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坚持以音乐为本,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将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但是,要培养一年级学生认真、安静聆听的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象”的方式,用舞蹈、即兴表演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而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最主要就是让学生会听音乐,熟悉音乐。于是在课的一开始,我没有过多的语言介绍,也没有运用过多教学手段,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设计问题,直接让学生坐端正安静的初听全曲,奠定了学生安静聆听的基础。
当然聆听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欣赏时,每一遍我都提出要求,随着遍数的增加问题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不断提高。例如在感知全曲的旋律后,我先让学生对乐曲结尾的口哨声和狗叫声,进行想象讨论“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让学生熟悉A段主题音乐,用动作表示听到主题音乐的次数,孩子们很喜欢这样听节奏走动,会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真正轻松愉快的学习。
通过反思,我觉得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我在做手偶表演讲故事时,乐曲音量太大,如果戴上随身话筒,这个环节效果就更理想了。另外,为了追求节奏的动态效果,我采用了在黑板上随音乐直接展示图谱,够直观但不够美观。这些细节都是以后我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总体来说,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3
20xx年5月19日上午第二节课在学校四楼电教室,我参加了学校“适度教育绿色课堂优质课比赛”。从以往教学来看,一年级的孩子对《口哨与小狗》这节音乐欣赏课兴趣浓厚,而且我自身也非常喜欢这首乐曲,所以我重新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拓展,参加了这次优质课比赛。
在教学设计中,我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会听、会想、会说、会演。按照这个思路,课堂上我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小主人”、“小狗”等角色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创编的乐趣;二是在打击乐演奏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旋律和内容;三是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唤起学生对于宠物的爱心情感,这种体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沉浸在了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坚持以音乐为本,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将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但是,要培养一年级学生认真、安静聆听的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象”的方式,用舞蹈、即兴表演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而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最主要就是让学生会听音乐,熟悉音乐。于是在课的一开始,我没有过多的语言介绍,也没有运用过多教学手段,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设计问题,直接让学生坐端正安静的初听全曲,奠定了学生安静聆听的基础。
当然聆听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欣赏时,每一遍我都提出要求,随着遍数的增加问题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不断提高。例如在感知全曲的旋律后,我先让学生对乐曲结尾的口哨声和狗叫声,进行想象讨论“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让学生熟悉A段主题音乐,用动作表示听到主题音乐的.次数,孩子们很喜欢这样听节奏走动,会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真正轻松愉快的学习。
通过反思,我觉得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我在做手偶表演讲故事时,乐曲音量太大,如果戴上随身话筒,这个环节效果就更理想了。另外,为了追求节奏的动态效果,我采用了在黑板上随音乐直接展示图谱,够直观但不够美观。这些细节都是以后我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总体来说,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4
该作品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乐曲描绘了小主人边吹口哨边与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漫步的情景。
考虑到孩子刚入学,对学校的一切都很陌生,音乐课虽然孩子还比较喜欢,但是一味的唱歌,或者安静的聆听,孩子根本没办法坚持。特别是欣赏课,孩子没有长时间的训练,形成不了好的聆听习惯,更别提以后的听赏了。所以我特地花了一课时的时间,带孩子围绕《口哨与小狗》来认真的聆听。
首先,我请小朋友完整地聆听一遍《口哨与小狗》,提示:这里面有小狗的叫声,听到后请举手。孩子兴趣很浓,听完后纷纷表示音乐特别有意思,里面还有口哨的声音。接着我请学生边听边想,你觉得口哨与小狗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再给这段乐曲编个小故事。孩子的"想象力果然很好,把作曲家的意图真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然后我再请学生当一当小狗和吹口哨的主人,来个散步,教室里气氛热烈,孩子也在音乐中尽情的表演了起来。最后,我再请孩子们边听音乐边把你想象的故事简单的画出来。
就这样,一节枯燥的管弦乐欣赏就变成了动与静的结合,姐妹艺术的融合。孩子也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他们爱听,乐听,以致形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5
本周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我参加了四校连片的音乐展示课。从以往教学来看二年级的孩子对《口哨与小狗》这节音乐欣赏课兴趣浓厚,而且我自身也非常喜欢这首乐曲,所以我重新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拓展。
在教学设计中,我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会听、会想、会说、会演。按照这个思路,课堂上我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小主人”、“小狗”等角色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创编的乐趣;二是通过学习舞蹈的动作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旋律和内容;三是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唤起学生对于宠物的爱心情感,这种体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沉浸在了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坚持以音乐为本,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将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但是,要培养二年级学生认真、安静聆听的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象”的方式,用舞蹈、即兴表演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而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最主要就是让学生会听音乐,熟悉音乐。于是在课的.一开始,我没有过多的语言介绍,也没有运用过多教学手段,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设计问题,直接让学生坐端正安静的初听全曲,奠定了学生安静聆听的基础。
当然聆听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欣赏时,每一遍我都提出要求,随着遍数的增加问题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不断提高。例如在感知全曲的旋律后,我先让学生对乐曲结尾的口哨声和狗叫声,进行想象讨论,从而引入到A段主题音乐,然后让学生熟悉A段主题音乐,用动作表示听到主题音乐的次数,孩子们很喜欢这样听节奏走动,会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真正轻松愉快的学习。
通过反思,我觉得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我在课堂的语言还是需要再精炼一些,学生的活动再丰富一点,趣味一点。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6
本周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我参加了四校连片的音乐展示课。从以往教学来看二年级的孩子对《口哨与小狗》这节音乐欣赏课兴趣浓厚,而且我自身也非常喜欢这首乐曲,所以我重新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拓展。
在教学设计中,我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会听、会想、会说、会演。按照这个思路,课堂上我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小主人”、“小狗”等角色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创编的乐趣;二是通过学习舞蹈的动作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旋律和内容;三是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唤起学生对于宠物的爱心情感,这种体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沉浸在了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坚持以音乐为本,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将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但是,要培养二年级学生认真、安静聆听的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象”的方式,用舞蹈、即兴表演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而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最主要就是让学生会听音乐,熟悉音乐。于是在课的一开始,我没有过多的语言介绍,也没有运用过多教学手段,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设计问题,直接让学生坐端正安静的初听全曲,奠定了学生安静聆听的基础。
当然聆听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欣赏时,每一遍我都提出要求,随着遍数的增加问题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不断提高。例如在感知全曲的旋律后,我先让学生对乐曲结尾的口哨声和狗叫声,进行想象讨论,从而引入到A段主题音乐,然后让学生熟悉A段主题音乐,用动作表示听到主题音乐的次数,孩子们很喜欢这样听节奏走动,会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真正轻松愉快的学习。
通过反思,我觉得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我在课堂的语言还是需要再精炼一些,学生的活动再丰富一点,趣味一点。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7
20xx年5月19日上午第二节课在学校四楼电教室,我参加了学校“适度教育绿色课堂优质课比赛”。从以往教学来看,一年级的孩子对《口哨与小狗》这节音乐欣赏课兴趣浓厚,而且我自身也非常喜欢这首乐曲,所以我重新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拓展,参加了这次优质课比赛。
在教学设计中,我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会听、会想、会说、会演。按照这个思路,课堂上:
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小主人”、“小狗”等角色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创编的乐趣;
二是在打击乐演奏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旋律和内容;
三是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唤起学生对于宠物的爱心情感,这种体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沉浸在了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坚持以音乐为本,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将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但是,要培养一年级学生认真、安静聆听的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象”的方式,用舞蹈、即兴表演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而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最主要就是让学生会听音乐,熟悉音乐。于是在课的一开始,我没有过多的语言介绍,也没有运用过多教学手段,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设计问题,直接让学生坐端正安静的初听全曲,奠定了学生安静聆听的基础。
当然聆听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欣赏时,每一遍我都提出要求,随着遍数的增加问题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不断提高。例如在感知全曲的旋律后,我先让学生对乐曲结尾的口哨声和狗叫声,进行想象讨论“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让学生熟悉A段主题音乐,用动作表示听到主题音乐的次数,孩子们很喜欢这样听节奏走动,会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真正轻松愉快的学习。
通过反思,我觉得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我在做手偶表演讲故事时,乐曲音量太大,如果戴上随身话筒,这个环节效果就更理想了。另外,为了追求节奏的动态效果,我采用了在黑板上随音乐直接展示图谱,够直观但不够美观。这些细节都是以后我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总体来说,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8
本周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我参加了四校连片的音乐展示课。从以往教学来看二年级的孩子对《口哨与小狗》这节音乐欣赏课兴趣浓厚,而且我自身也非常喜欢这首乐曲,所以我重新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拓展。
在教学设计中,我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会听、会想、会说、会演。按照这个思路,课堂上我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小主人”、“小狗”等角色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创编的乐趣;二是通过学习舞蹈的动作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旋律和内容;三是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唤起学生对于宠物的爱心情感,这种体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沉浸在了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坚持以音乐为本,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将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但是,要培养二年级学生认真、安静聆听的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象”的方式,用舞蹈、即兴表演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而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最主要就是让学生会听音乐,熟悉音乐。于是在课的一开始,我没有过多的语言介绍,也没有运用过多教学手段,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设计问题,直接让学生坐端正安静的初听全曲,奠定了学生安静聆听的基础。
当然聆听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欣赏时,每一遍我都提出要求,随着遍数的增加问题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不断提高。例如在感知全曲的旋律后,我先让学生对乐曲结尾的口哨声和狗叫声,进行想象讨论,从而引入到A段主题音乐,然后让学生熟悉A段主题音乐,用动作表示听到主题音乐的次数,孩子们很喜欢这样听节奏走动,会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真正轻松愉快的学习。
通过反思,我觉得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我在课堂的语言还是需要再精炼一些,学生的活动再丰富一点,趣味一点。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9
不久前,幼儿园组织了一次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虽然这样的活动每年都会举办,而每次也都会让我烦恼、忙碌好一阵子。但也正是这样的活动,每一次总能带给我教学上新的思考、新的启发,所以,教学比武,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啊。不过,这次的比武,我在心态上就有了很大的调整,我不再太在乎活动的效果,能不能得奖等,而真正地从本身的专业提升来考虑和准备比赛了。
心态不一样了,首先在对执教领域和教材的选择上,出发点就不一样了。应该说,我本身在语言领域的教学上是有一定优势和经验的,如果选择语言领域的教学内容,我是比较有把握的。但这次我不想再重复自我了。我想试着挑战一下自己,从自己并不擅长但却很有兴趣尝试的领域入手来设计活动。其实,我一直对音乐活动,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活动很有兴趣,再看到身边很多同事,在音乐教学方面都有了很多收获和建树,就特别羡慕,也一直很想在音乐教学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和锻炼。所以,我就打算利用这次的机会,放下包袱,尝试走进自己并不擅长的音乐教学。就算失败也无所谓,只要尝试了、努力了,就是对自己的一次锻炼和提升。
领域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要寻找合适的音乐素材了。由于之前在这方面钻研比较少,所以音乐素材的积累也不多,幸亏组里的同事很热心,向我推荐了很多优秀的音乐素材。于是,在反复地倾听和寻找中,发现了这首《口哨与小狗》,轻快的曲调,清晰的段落,让我一听就很喜欢,很想把它推荐给孩子们欣赏。但作为一首优秀的管弦乐作品,如何让还处于低龄期的孩子欣赏它、感受它、理解它,并产生情感共鸣呢?我觉得光靠教师的表述肯定是不行的。但如果能加入一定的故事情节,就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来理解音乐。而且这首乐曲本身就是很富有情节性的,a段的轻松愉快,b段的紧张慌乱,给出了一条清晰地故事线索。所以我就以主人带着小狗出去散步,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来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猜测、想象、表达、表演的过程中充分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真正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领域定了、素材定了、大致的想法和框架也定了,接下来就要好好考虑具体的环节、教学的策略了。我选择的管弦乐《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XX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特别适合幼儿欣赏和表演。整首乐曲的结构为abaca,但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个活动中,要让他们理解abaca的曲式结构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掐掉了后面ca的部分,只节选了前面aba的乐曲部分,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也可以使幼儿更充分地感受前三段音乐所描述的内容和表现的情感色彩。
在具体的欣赏环节中,我采取了“讲故事导入——听故事欣赏——听故事表演音乐”的教学模式。先请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讲了个什么故事,有没有找到什么有趣的声音,从而让幼儿发现乐曲中最有特点的元素——口哨。接着再分段欣赏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小狗和主人碰到了谁?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最后再完整欣赏时,请幼儿扮演音乐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在分段欣赏这一环节中,我采取了有节奏地拍手、小手走一走、小脚踏一踏等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a段的音乐节奏。再通过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演,让幼儿多方位地理解b段音乐的特点。为了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乐曲的节奏和结构特点,我还精心设计了相应的图谱,可以让幼儿清晰直观地感受音乐主旋律的节奏和aba的曲式结构。
一切准备就绪,终于轮到我上课了,因为本身保着学习的态度,没什么心理包袱,课前的准备也很充分,所以活动时,我特别轻松,孩子们的表现也很配合,一切都很顺利,孩子们在听听、玩玩、演演中,感受了音乐的美,收获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结束了,总的来说,效果不错,活动的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细细想来,自己觉得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地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还有在对幼儿情绪的掌控方面还不够自如,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这次我能大胆地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这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这比得多少奖都更珍贵。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10
在这学期进行的中班组同课异构的活动中,经年级组长的协商,最后定下课题是音乐欣赏《口哨与小狗》,于12月10日进行。
经过几个星期的策划与构思,拟好教案,加上几位前辈老师的指导,在本班进行了此课的教学活动。
这节音乐欣赏课,我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孩子能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故事内容,以及主旋律节奏。
首先,重新选择音乐。随教材的磁带上面的音乐因为是加以简化,没有明确的口哨声音。我想,既然是音乐欣赏课,还是给孩子听最原版的音乐比较好。让孩子感受原版音乐带来的整体效果。所以,我从网上下载了《口哨与小狗》的原版音乐。
在课的设计上,我根据原版音乐清晰的口哨声,采用另一段口哨音乐进行导入。让孩子明确音乐是与口哨有关的。
然后,给孩子整体欣赏一遍音乐,让孩子听听除了口哨声还有哪种小动物的声音,借此引出课题《口哨与小狗》。接着,出示小狗玩具,再次播放音乐,边听边讲述音乐所表达的故事内容。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
(但是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时候,听音乐之前,问题并没有问孩子,虽然孩子听的很入神,但是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我在孩子听完音乐才问的,所以效果不太好)
接着,让孩子听主旋律的节奏。我让孩子用小狗的叫声来反应节拍。让幼儿扮演快乐的小狗,高兴的时候会叫,会拍手、跺脚、拍肩膀等。
(这一环节我是让幼儿整段欣赏,所以后面的音乐由于没有进行明确教学,幼儿掌握的不太好。我应该在讲完故事之后,再分段进行欣赏和动作的教授。例如第二段,天空怎么阴沉的,小狗和爸爸如何躲在大树的后面。第四段,小狗和爸爸是怎么爬山的,怎么在草地上玩耍的。这些动作都没有拎出来教授)
在后面游戏表演的时候,让孩子随着音乐,表演故事内容。
(分工没有让幼儿明确。应该让坐在下面的幼儿打主旋律的节拍,而不是坐着不动。上来表演爸爸和小狗的幼儿,在进行到第4段音乐应该换动作,变成在草地上玩耍以及上山的情形。而不是一直不停的跳和走,让人觉得很无趣)
最后整段欣赏的时候,让幼儿换种方式打出主旋律的节奏。利用摇铃以及自制的响声筒。
(让幼儿利用摇铃来打节奏的时候,没有进行示范,所以效果不太好)
总的来说,虽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节奏,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我觉得自己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的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这次同课异构的活动,首先感谢汪老师及主任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10篇扩展阅读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10篇(扩展1)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1
《口哨与小狗》是人音版一年级第一册里第一课中的聆听作品。该作品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乐曲描绘了小主人边吹口哨边与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漫步的情景。
考虑到孩子刚入学,对学校的一切都很陌生,音乐课虽然孩子还比较喜欢,但是一味的唱歌,或者安静的聆听,孩子根本没办法坚持。特别是欣赏课,孩子没有长时间的训练,形成不了好的聆听习惯,更别提以后的听赏了。所以我特地花了一课时的时间,带孩子围绕《口哨与小狗》来认真的聆听。
首先,我请小朋友完整地聆听一遍《口哨与小狗》,提示:这里面有小狗的叫声,听到后请举手。孩子兴趣很浓,听完后纷纷表示音乐特别有意思,里面还有口哨的声音。接着我请学生边听边想,你觉得口哨与小狗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再给这段乐曲编个小故事。孩子的想象力果然很好,把作曲家的意图真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然后我再请学生当一当小狗和吹口哨的主人,来个散步,教室里气氛热烈,孩子也在音乐中尽情的表演了起来。最后,我再请孩子们边听音乐边把你想象的故事简单的画出来。
就这样,一节枯燥的管弦乐欣赏就变成了动与静的结合,姐妹艺术的融合。孩子也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他们爱听,乐听,以致形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2
20xx年5月19日上午第二节课在学校四楼电教室,我参加了学校“适度教育绿色课堂优质课比赛”。从以往教学来看,一年级的孩子对《口哨与小狗》这节音乐欣赏课兴趣浓厚,而且我自身也非常喜欢这首乐曲,所以我重新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拓展,参加了这次优质课比赛。
在教学设计中,我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会听、会想、会说、会演。按照这个思路,课堂上我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小主人”、“小狗”等角色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创编的乐趣;二是在打击乐演奏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旋律和内容;三是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唤起学生对于宠物的爱心情感,这种体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沉浸在了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坚持以音乐为本,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将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但是,要培养一年级学生认真、安静聆听的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象”的方式,用舞蹈、即兴表演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而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最主要就是让学生会听音乐,熟悉音乐。于是在课的一开始,我没有过多的语言介绍,也没有运用过多教学手段,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设计问题,直接让学生坐端正安静的初听全曲,奠定了学生安静聆听的基础。
当然聆听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欣赏时,每一遍我都提出要求,随着遍数的增加问题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不断提高。例如在感知全曲的旋律后,我先让学生对乐曲结尾的口哨声和狗叫声,进行想象讨论“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让学生熟悉A段主题音乐,用动作表示听到主题音乐的次数,孩子们很喜欢这样听节奏走动,会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真正轻松愉快的学习。
通过反思,我觉得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我在做手偶表演讲故事时,乐曲音量太大,如果戴上随身话筒,这个环节效果就更理想了。另外,为了追求节奏的动态效果,我采用了在黑板上随音乐直接展示图谱,够直观但不够美观。这些细节都是以后我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总体来说,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3
新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是欣赏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乐曲描绘了小主人边吹口哨边与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漫步的情景。这首曲子活泼、欢快,我曾经选用在书本剧《鼹鼠的月亮河》中。全曲分为3段。今天的课中,我首先播放第一段,请孩子们听一听。接着我用线条在黑板上把乐曲的旋律表示出来。一句形成一个叫声的图案。几遍过后,孩子们都听出第一段中分为几个乐句。第二段,音区变低,变沉重,我用有力的顿笔描画,孩子们觉得音乐也能像美术一样画出来。第三段,我请孩子们听,我画,他们一下子就发现第三段和第一段一样,再听的时候,有细心的孩子就发现,乐句有点不一样,还有小狗的叫声呢。当我把三段音乐都板书到黑板上的时候,孩子们清晰的发现,乐曲的三段结构,第一、第三段的相似,第二段的不同。这节课我上得很兴奋,我是第一次用这样的方法上欣赏课,孩子们也是第一次接触,把无形的音响用有形的线条、实在的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在音乐中,随着老师的手一起用线条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4
本周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我参加了四校连片的音乐展示课。从以往教学来看二年级的孩子对《口哨与小狗》这节音乐欣赏课兴趣浓厚,而且我自身也非常喜欢这首乐曲,所以我重新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拓展。
在教学设计中,我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会听、会想、会说、会演。按照这个思路,课堂上我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小主人”、“小狗”等角色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创编的乐趣;二是通过学习舞蹈的动作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旋律和内容;三是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唤起学生对于宠物的爱心情感,这种体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沉浸在了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坚持以音乐为本,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将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但是,要培养二年级学生认真、安静聆听的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象”的方式,用舞蹈、即兴表演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而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最主要就是让学生会听音乐,熟悉音乐。于是在课的一开始,我没有过多的语言介绍,也没有运用过多教学手段,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设计问题,直接让学生坐端正安静的初听全曲,奠定了学生安静聆听的基础。
当然聆听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欣赏时,每一遍我都提出要求,随着遍数的增加问题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不断提高。例如在感知全曲的旋律后,我先让学生对乐曲结尾的口哨声和狗叫声,进行想象讨论,从而引入到A段主题音乐,然后让学生熟悉A段主题音乐,用动作表示听到主题音乐的次数,孩子们很喜欢这样听节奏走动,会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真正轻松愉快的学习。
通过反思,我觉得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我在课堂的语言还是需要再精炼一些,学生的活动再丰富一点,趣味一点。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5
在这学期进行的中班组同课异构的活动中,经年级组长的协商,最后定下课题是音乐欣赏《口哨与小狗》,于12月10日进行。
经过几个星期的策划与构思,拟好教案,加上几位前辈老师的指导,在本班进行了此课的教学活动。
这节音乐欣赏课,我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孩子能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故事内容,以及主旋律节奏。
首先,重新选择音乐。随教材的磁带上面的音乐因为是加以简化,没有明确的口哨声音。我想,既然是音乐欣赏课,还是给孩子听最原版的音乐比较好。让孩子感受原版音乐带来的整体效果。所以,我从网上下载了《口哨与小狗》的原版音乐。
在课的设计上,我根据原版音乐清晰的口哨声,采用另一段口哨音乐进行导入。让孩子明确音乐是与口哨有关的。
然后,给孩子整体欣赏一遍音乐,让孩子听听除了口哨声还有哪种小动物的声音,借此引出课题《口哨与小狗》。接着,出示小狗玩具,再次播放音乐,边听边讲述音乐所表达的故事内容。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
(但是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时候,听音乐之前,问题并没有问孩子,虽然孩子听的很入神,但是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我在孩子听完音乐才问的,所以效果不太好)
接着,让孩子听主旋律的节奏。我让孩子用小狗的叫声来反应节拍。让幼儿扮演快乐的小狗,高兴的时候会叫,会拍手、跺脚、拍肩膀等。
(这一环节我是让幼儿整段欣赏,所以后面的音乐由于没有进行明确教学,幼儿掌握的不太好。我应该在讲完故事之后,再分段进行欣赏和动作的教授。例如第二段,天空怎么阴沉的,小狗和爸爸如何躲在大树的后面。第四段,小狗和爸爸是怎么爬山的,怎么在草地上玩耍的。这些动作都没有拎出来教授)
在后面游戏表演的时候,让孩子随着音乐,表演故事内容。
(分工没有让幼儿明确。应该让坐在下面的幼儿打主旋律的节拍,而不是坐着不动。上来表演爸爸和小狗的幼儿,在进行到第4段音乐应该换动作,变成在草地上玩耍以及上山的情形。而不是一直不停的跳和走,让人觉得很无趣)
最后整段欣赏的时候,让幼儿换种方式打出主旋律的节奏。利用摇铃以及自制的响声筒。
(让幼儿利用摇铃来打节奏的时候,没有进行示范,所以效果不太好)
总的来说,虽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节奏,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我觉得自己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的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这次同课异构的活动,首先感谢汪老师及主任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6
不久前,幼儿园组织了一次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虽然这样的活动每年都会举办,而每次也都会让我烦恼、忙碌好一阵子。但也正是这样的活动,每一次总能带给我教学上新的思考、新的启发,所以,教学比武,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啊。不过,这次的比武,我在心态上就有了很大的调整,我不再太在乎活动的效果,能不能得奖等,而真正地从本身的专业提升来考虑和准备比赛了。
心态不一样了,首先在对执教领域和教材的选择上,出发点就不一样了。应该说,我本身在语言领域的教学上是有一定优势和经验的,如果选择语言领域的教学内容,我是比较有把握的。但这次我不想再重复自我了。我想试着挑战一下自己,从自己并不擅长但却很有兴趣尝试的领域入手来设计活动。其实,我一直对音乐活动,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活动很有兴趣,再看到身边很多同事,在音乐教学方面都有了很多收获和建树,就特别羡慕,也一直很想在音乐教学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和锻炼。所以,我就打算利用这次的机会,放下包袱,尝试走进自己并不擅长的音乐教学。就算失败也无所谓,只要尝试了、努力了,就是对自己的一次锻炼和提升。
领域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要寻找合适的音乐素材了。由于之前在这方面钻研比较少,所以音乐素材的积累也不多,幸亏组里的同事很热心,向我推荐了很多优秀的音乐素材。于是,在反复地倾听和寻找中,发现了这首《口哨与小狗》,轻快的曲调,清晰的段落,让我一听就很喜欢,很想把它推荐给孩子们欣赏。但作为一首优秀的管弦乐作品,如何让还处于低龄期的孩子欣赏它、感受它、理解它,并产生情感共鸣呢?我觉得光靠教师的表述肯定是不行的。但如果能加入一定的故事情节,就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来理解音乐。而且这首乐曲本身就是很富有情节性的,a段的轻松愉快,b段的紧张慌乱,给出了一条清晰地故事线索。所以我就以主人带着小狗出去散步,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来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猜测、想象、表达、表演的过程中充分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真正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领域定了、素材定了、大致的想法和框架也定了,接下来就要好好考虑具体的环节、教学的策略了。我选择的管弦乐《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XX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特别适合幼儿欣赏和表演。整首乐曲的结构为abaca,但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个活动中,要让他们理解abaca的曲式结构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掐掉了后面ca的部分,只节选了前面aba的乐曲部分,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也可以使幼儿更充分地感受前三段音乐所描述的内容和表现的情感色彩。
在具体的欣赏环节中,我采取了“讲故事导入——听故事欣赏——听故事表演音乐”的教学模式。先请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讲了个什么故事,有没有找到什么有趣的声音,从而让幼儿发现乐曲中最有特点的元素——口哨。接着再分段欣赏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小狗和主人碰到了谁?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最后再完整欣赏时,请幼儿扮演音乐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在分段欣赏这一环节中,我采取了有节奏地拍手、小手走一走、小脚踏一踏等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a段的音乐节奏。再通过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演,让幼儿多方位地理解b段音乐的特点。为了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乐曲的节奏和结构特点,我还精心设计了相应的图谱,可以让幼儿清晰直观地感受音乐主旋律的节奏和aba的曲式结构。
一切准备就绪,终于轮到我上课了,因为本身保着学习的态度,没什么心理包袱,课前的准备也很充分,所以活动时,我特别轻松,孩子们的表现也很配合,一切都很顺利,孩子们在听听、玩玩、演演中,感受了音乐的美,收获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结束了,总的来说,效果不错,活动的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细细想来,自己觉得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地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还有在对幼儿情绪的掌控方面还不够自如,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这次我能大胆地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这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这比得多少奖都更珍贵。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10篇(扩展2)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1
本周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我参加了四校连片的音乐展示课。从以往教学来看二年级的孩子对《口哨与小狗》这节音乐欣赏课兴趣浓厚,而且我自身也非常喜欢这首乐曲,所以我重新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拓展。
在教学设计中,我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会听、会想、会说、会演。按照这个思路,课堂上我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小主人”、“小狗”等角色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创编的乐趣;二是通过学习舞蹈的动作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旋律和内容;三是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唤起学生对于宠物的爱心情感,这种体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沉浸在了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坚持以音乐为本,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将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但是,要培养二年级学生认真、安静聆听的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象”的方式,用舞蹈、即兴表演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而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最主要就是让学生会听音乐,熟悉音乐。于是在课的一开始,我没有过多的语言介绍,也没有运用过多教学手段,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设计问题,直接让学生坐端正安静的初听全曲,奠定了学生安静聆听的基础。
当然聆听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欣赏时,每一遍我都提出要求,随着遍数的增加问题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不断提高。例如在感知全曲的旋律后,我先让学生对乐曲结尾的口哨声和狗叫声,进行想象讨论,从而引入到A段主题音乐,然后让学生熟悉A段主题音乐,用动作表示听到主题音乐的次数,孩子们很喜欢这样听节奏走动,会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真正轻松愉快的学习。
通过反思,我觉得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我在课堂的语言还是需要再精炼一些,学生的活动再丰富一点,趣味一点。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2
20xx年5月19日上午第二节课在学校四楼电教室,我参加了学校“适度教育绿色课堂优质课比赛”。从以往教学来看,一年级的孩子对《口哨与小狗》这节音乐欣赏课兴趣浓厚,而且我自身也非常喜欢这首乐曲,所以我重新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拓展,参加了这次优质课比赛。
在教学设计中,我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会听、会想、会说、会演。按照这个思路,课堂上我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小主人”、“小狗”等角色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创编的乐趣;二是在打击乐演奏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旋律和内容;三是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唤起学生对于宠物的爱心情感,这种体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沉浸在了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坚持以音乐为本,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将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但是,要培养一年级学生认真、安静聆听的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象”的方式,用舞蹈、即兴表演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而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最主要就是让学生会听音乐,熟悉音乐。于是在课的一开始,我没有过多的语言介绍,也没有运用过多教学手段,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设计问题,直接让学生坐端正安静的初听全曲,奠定了学生安静聆听的基础。
当然聆听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欣赏时,每一遍我都提出要求,随着遍数的增加问题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不断提高。例如在感知全曲的旋律后,我先让学生对乐曲结尾的口哨声和狗叫声,进行想象讨论“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让学生熟悉A段主题音乐,用动作表示听到主题音乐的次数,孩子们很喜欢这样听节奏走动,会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真正轻松愉快的学习。
通过反思,我觉得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我在做手偶表演讲故事时,乐曲音量太大,如果戴上随身话筒,这个环节效果就更理想了。另外,为了追求节奏的动态效果,我采用了在黑板上随音乐直接展示图谱,够直观但不够美观。这些细节都是以后我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总体来说,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3
在这学期进行的中班组同课异构的活动中,经年级组长的协商,最后定下课题是音乐欣赏《口哨与小狗》,于12月10日进行。
经过几个星期的策划与构思,拟好教案,加上几位前辈老师的指导,在本班进行了此课的教学活动。
这节音乐欣赏课,我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孩子能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故事内容,以及主旋律节奏。
首先,重新选择音乐。随教材的磁带上面的音乐因为是加以简化,没有明确的口哨声音。我想,既然是音乐欣赏课,还是给孩子听最原版的音乐比较好。让孩子感受原版音乐带来的整体效果。所以,我从网上下载了《口哨与小狗》的原版音乐。
在课的设计上,我根据原版音乐清晰的口哨声,采用另一段口哨音乐进行导入。让孩子明确音乐是与口哨有关的。
然后,给孩子整体欣赏一遍音乐,让孩子听听除了口哨声还有哪种小动物的声音,借此引出课题《口哨与小狗》。接着,出示小狗玩具,再次播放音乐,边听边讲述音乐所表达的故事内容。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
(但是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时候,听音乐之前,问题并没有问孩子,虽然孩子听的很入神,但是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我在孩子听完音乐才问的,所以效果不太好)
接着,让孩子听主旋律的节奏。我让孩子用小狗的叫声来反应节拍。让幼儿扮演快乐的小狗,高兴的时候会叫,会拍手、跺脚、拍肩膀等。
(这一环节我是让幼儿整段欣赏,所以后面的音乐由于没有进行明确教学,幼儿掌握的不太好。我应该在讲完故事之后,再分段进行欣赏和动作的教授。例如第二段,天空怎么阴沉的,小狗和爸爸如何躲在大树的后面。第四段,小狗和爸爸是怎么爬山的,怎么在草地上玩耍的。这些动作都没有拎出来教授)
在后面游戏表演的时候,让孩子随着音乐,表演故事内容。
(分工没有让幼儿明确。应该让坐在下面的幼儿打主旋律的节拍,而不是坐着不动。上来表演爸爸和小狗的幼儿,在进行到第4段音乐应该换动作,变成在草地上玩耍以及上山的情形。而不是一直不停的跳和走,让人觉得很无趣)
最后整段欣赏的时候,让幼儿换种方式打出主旋律的节奏。利用摇铃以及自制的响声筒。
(让幼儿利用摇铃来打节奏的时候,没有进行示范,所以效果不太好)
总的来说,虽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节奏,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我觉得自己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的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这次同课异构的活动,首先感谢汪老师及主任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4
不久前,幼儿园组织了一次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虽然这样的活动每年都会举办,而每次也都会让我烦恼、忙碌好一阵子。但也正是这样的活动,每一次总能带给我教学上新的思考、新的启发,所以,教学比武,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啊。不过,这次的比武,我在心态上就有了很大的调整,我不再太在乎活动的效果,能不能得奖等,而真正地从本身的专业提升来考虑和准备比赛了。
心态不一样了,首先在对执教领域和教材的选择上,出发点就不一样了。应该说,我本身在语言领域的教学上是有一定优势和经验的,如果选择语言领域的教学内容,我是比较有把握的。但这次我不想再重复自我了。我想试着挑战一下自己,从自己并不擅长但却很有兴趣尝试的领域入手来设计活动。其实,我一直对音乐活动,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活动很有兴趣,再看到身边很多同事,在音乐教学方面都有了很多收获和建树,就特别羡慕,也一直很想在音乐教学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和锻炼。所以,我就打算利用这次的机会,放下包袱,尝试走进自己并不擅长的音乐教学。就算失败也无所谓,只要尝试了、努力了,就是对自己的一次锻炼和提升。
领域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要寻找合适的音乐素材了。由于之前在这方面钻研比较少,所以音乐素材的积累也不多,幸亏组里的同事很热心,向我推荐了很多优秀的音乐素材。于是,在反复地倾听和寻找中,发现了这首《口哨与小狗》,轻快的`曲调,清晰的段落,让我一听就很喜欢,很想把它推荐给孩子们欣赏。但作为一首优秀的管弦乐作品,如何让还处于低龄期的孩子欣赏它、感受它、理解它,并产生情感共鸣呢?我觉得光靠教师的表述肯定是不行的。但如果能加入一定的故事情节,就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来理解音乐。而且这首乐曲本身就是很富有情节性的,a段的轻松愉快,b段的紧张慌乱,给出了一条清晰地故事线索。所以我就以主人带着小狗出去散步,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来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猜测、想象、表达、表演的过程中充分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真正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领域定了、素材定了、大致的想法和框架也定了,接下来就要好好考虑具体的环节、教学的策略了。我选择的管弦乐《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XX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特别适合幼儿欣赏和表演。整首乐曲的结构为abaca,但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个活动中,要让他们理解abaca的曲式结构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掐掉了后面ca的部分,只节选了前面aba的乐曲部分,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也可以使幼儿更充分地感受前三段音乐所描述的内容和表现的情感色彩。
在具体的欣赏环节中,我采取了“讲故事导入——听故事欣赏——听故事表演音乐”的教学模式。先请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讲了个什么故事,有没有找到什么有趣的声音,从而让幼儿发现乐曲中最有特点的元素——口哨。接着再分段欣赏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小狗和主人碰到了谁?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最后再完整欣赏时,请幼儿扮演音乐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在分段欣赏这一环节中,我采取了有节奏地拍手、小手走一走、小脚踏一踏等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a段的音乐节奏。再通过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演,让幼儿多方位地理解b段音乐的特点。为了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乐曲的节奏和结构特点,我还精心设计了相应的图谱,可以让幼儿清晰直观地感受音乐主旋律的节奏和aba的曲式结构。
一切准备就绪,终于轮到我上课了,因为本身保着学习的态度,没什么心理包袱,课前的准备也很充分,所以活动时,我特别轻松,孩子们的表现也很配合,一切都很顺利,孩子们在听听、玩玩、演演中,感受了音乐的美,收获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结束了,总的来说,效果不错,活动的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细细想来,自己觉得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地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还有在对幼儿情绪的掌控方面还不够自如,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这次我能大胆地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这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这比得多少奖都更珍贵。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5
该作品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乐曲描绘了小主人边吹口哨边与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漫步的情景。
考虑到孩子刚入学,对学校的一切都很陌生,音乐课虽然孩子还比较喜欢,但是一味的唱歌,或者安静的聆听,孩子根本没办法坚持。特别是欣赏课,孩子没有长时间的训练,形成不了好的聆听习惯,更别提以后的听赏了。所以我特地花了一课时的时间,带孩子围绕《口哨与小狗》来认真的聆听。
首先,我请小朋友完整地聆听一遍《口哨与小狗》,提示:这里面有小狗的叫声,听到后请举手。孩子兴趣很浓,听完后纷纷表示音乐特别有意思,里面还有口哨的声音。接着我请学生边听边想,你觉得口哨与小狗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再给这段乐曲编个小故事。孩子的想象力果然很好,把作曲家的意图真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然后我再请学生当一当小狗和吹口哨的主人,来个散步,教室里气氛热烈,孩子也在音乐中尽情的表演了起来。最后,我再请孩子们边听音乐边把你想象的故事简单的画出来。
就这样,一节枯燥的管弦乐欣赏就变成了动与静的结合,姐妹艺术的融合。孩子也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他们爱听,乐听,以致形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6
新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是欣赏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乐曲描绘了小主人边吹口哨边与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漫步的情景。这首曲子活泼、欢快,我曾经选用在书本剧《鼹鼠的月亮河》中。全曲分为3段。今天的课中,我首先播放第一段,请孩子们听一听。接着我用线条在黑板上把乐曲的旋律表示出来。一句形成一个叫声的图案。几遍过后,孩子们都听出第一段中分为几个乐句。第二段,音区变低,变沉重,我用有力的顿笔描画,孩子们觉得音乐也能像美术一样画出来。第三段,我请孩子们听,我画,他们一下子就发现第三段和第一段一样,再听的时候,有细心的孩子就发现,乐句有点不一样,还有小狗的叫声呢。当我把三段音乐都板书到黑板上的时候,孩子们清晰的发现,乐曲的三段结构,第一、第三段的相似,第二段的不同。这节课我上得很兴奋,我是第一次用这样的方法上欣赏课,孩子们也是第一次接触,把无形的音响用有形的线条、实在的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在音乐中,随着老师的手一起用线条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10篇(扩展3)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1
不久前,幼儿园组织了一次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虽然这样的活动每年都会举办,而每次也都会让我烦恼、忙碌好一阵子。但也正是这样的活动,每一次总能带给我教学上新的思考、新的启发,所以,教学比武,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啊。不过,这次的比武,我在心态上就有了很大的调整,我不再太在乎活动的效果,能不能得奖等,而真正地从本身的专业提升来考虑和准备比赛了。
心态不一样了,首先在对执教领域和教材的选择上,出发点就不一样了。应该说,我本身在语言领域的教学上是有一定优势和经验的,如果选择语言领域的教学内容,我是比较有把握的。但这次我不想再重复自我了。我想试着挑战一下自己,从自己并不擅长但却很有兴趣尝试的领域入手来设计活动。其实,我一直对音乐活动,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活动很有兴趣,再看到身边很多同事,在音乐教学方面都有了很多收获和建树,就特别羡慕,也一直很想在音乐教学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和锻炼。所以,我就打算利用这次的机会,放下包袱,尝试走进自己并不擅长的音乐教学。就算失败也无所谓,只要尝试了、努力了,就是对自己的一次锻炼和提升。
领域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要寻找合适的音乐素材了。由于之前在这方面钻研比较少,所以音乐素材的积累也不多,幸亏组里的同事很热心,向我推荐了很多优秀的音乐素材。于是,在反复地倾听和寻找中,发现了这首《口哨与小狗》,轻快的曲调,清晰的段落,让我一听就很喜欢,很想把它推荐给孩子们欣赏。但作为一首优秀的管弦乐作品,如何让还处于低龄期的孩子欣赏它、感受它、理解它,并产生情感共鸣呢?我觉得光靠教师的表述肯定是不行的。但如果能加入一定的故事情节,就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来理解音乐。而且这首乐曲本身就是很富有情节性的,a段的轻松愉快,b段的紧张慌乱,给出了一条清晰地故事线索。所以我就以主人带着小狗出去散步,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来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猜测、想象、表达、表演的过程中充分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真正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领域定了、素材定了、大致的想法和框架也定了,接下来就要好好考虑具体的环节、教学的策略了。我选择的管弦乐《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XX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特别适合幼儿欣赏和表演。整首乐曲的结构为abaca,但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个活动中,要让他们理解abaca的曲式结构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掐掉了后面ca的部分,只节选了前面aba的乐曲部分,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也可以使幼儿更充分地感受前三段音乐所描述的内容和表现的情感色彩。
在具体的欣赏环节中,我采取了“讲故事导入——听故事欣赏——听故事表演音乐”的教学模式。先请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讲了个什么故事,有没有找到什么有趣的声音,从而让幼儿发现乐曲中最有特点的元素——口哨。接着再分段欣赏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小狗和主人碰到了谁?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最后再完整欣赏时,请幼儿扮演音乐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在分段欣赏这一环节中,我采取了有节奏地拍手、小手走一走、小脚踏一踏等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a段的音乐节奏。再通过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演,让幼儿多方位地理解b段音乐的特点。为了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乐曲的节奏和结构特点,我还精心设计了相应的图谱,可以让幼儿清晰直观地感受音乐主旋律的节奏和aba的曲式结构。
一切准备就绪,终于轮到我上课了,因为本身保着学习的态度,没什么心理包袱,课前的准备也很充分,所以活动时,我特别轻松,孩子们的表现也很配合,一切都很顺利,孩子们在听听、玩玩、演演中,感受了音乐的美,收获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结束了,总的来说,效果不错,活动的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细细想来,自己觉得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地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还有在对幼儿情绪的掌控方面还不够自如,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这次我能大胆地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这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这比得多少奖都更珍贵。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2
该作品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乐曲描绘了小主人边吹口哨边与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漫步的情景。
考虑到孩子刚入学,对学校的一切都很陌生,音乐课虽然孩子还比较喜欢,但是一味的唱歌,或者安静的聆听,孩子根本没办法坚持。特别是欣赏课,孩子没有长时间的训练,形成不了好的聆听习惯,更别提以后的听赏了。所以我特地花了一课时的时间,带孩子围绕《口哨与小狗》来认真的聆听。
首先,我请小朋友完整地聆听一遍《口哨与小狗》,提示:这里面有小狗的叫声,听到后请举手。孩子兴趣很浓,听完后纷纷表示音乐特别有意思,里面还有口哨的声音。接着我请学生边听边想,你觉得口哨与小狗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再给这段乐曲编个小故事。孩子的想象力果然很好,把作曲家的意图真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然后我再请学生当一当小狗和吹口哨的主人,来个散步,教室里气氛热烈,孩子也在音乐中尽情的表演了起来。最后,我再请孩子们边听音乐边把你想象的故事简单的画出来。
就这样,一节枯燥的管弦乐欣赏就变成了动与静的结合,姐妹艺术的融合。孩子也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他们爱听,乐听,以致形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3
在这学期进行的中班组同课异构的活动中,经年级组长的协商,最后定下课题是音乐欣赏《口哨与小狗》,于12月10日进行。
经过几个星期的策划与构思,拟好教案,加上几位前辈老师的指导,在本班进行了此课的教学活动。
这节音乐欣赏课,我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孩子能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故事内容,以及主旋律节奏。
首先,重新选择音乐。随教材的磁带上面的音乐因为是加以简化,没有明确的口哨声音。我想,既然是音乐欣赏课,还是给孩子听最原版的音乐比较好。让孩子感受原版音乐带来的整体效果。所以,我从网上下载了《口哨与小狗》的原版音乐。
在课的设计上,我根据原版音乐清晰的口哨声,采用另一段口哨音乐进行导入。让孩子明确音乐是与口哨有关的。
然后,给孩子整体欣赏一遍音乐,让孩子听听除了口哨声还有哪种小动物的声音,借此引出课题《口哨与小狗》。接着,出示小狗玩具,再次播放音乐,边听边讲述音乐所表达的故事内容。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
(但是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时候,听音乐之前,问题并没有问孩子,虽然孩子听的很入神,但是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我在孩子听完音乐才问的,所以效果不太好)
接着,让孩子听主旋律的节奏。我让孩子用小狗的叫声来反应节拍。让幼儿扮演快乐的小狗,高兴的时候会叫,会拍手、跺脚、拍肩膀等。
(这一环节我是让幼儿整段欣赏,所以后面的音乐由于没有进行明确教学,幼儿掌握的不太好。我应该在讲完故事之后,再分段进行欣赏和动作的教授。例如第二段,天空怎么阴沉的,小狗和爸爸如何躲在大树的后面。第四段,小狗和爸爸是怎么爬山的,怎么在草地上玩耍的。这些动作都没有拎出来教授)
在后面游戏表演的时候,让孩子随着音乐,表演故事内容。
(分工没有让幼儿明确。应该让坐在下面的幼儿打主旋律的节拍,而不是坐着不动。上来表演爸爸和小狗的幼儿,在进行到第4段音乐应该换动作,变成在草地上玩耍以及上山的情形。而不是一直不停的跳和走,让人觉得很无趣)
最后整段欣赏的时候,让幼儿换种方式打出主旋律的节奏。利用摇铃以及自制的`响声筒。
(让幼儿利用摇铃来打节奏的时候,没有进行示范,所以效果不太好)
总的来说,虽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节奏,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我觉得自己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的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这次同课异构的活动,首先感谢汪老师及主任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4
新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是欣赏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乐曲描绘了小主人边吹口哨边与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漫步的情景。这首曲子活泼、欢快,我曾经选用在书本剧《鼹鼠的月亮河》中。全曲分为3段。今天的课中,我首先播放第一段,请孩子们听一听。接着我用线条在黑板上把乐曲的旋律表示出来。一句形成一个叫声的图案。几遍过后,孩子们都听出第一段中分为几个乐句。第二段,音区变低,变沉重,我用有力的顿笔描画,孩子们觉得音乐也能像美术一样画出来。第三段,我请孩子们听,我画,他们一下子就发现第三段和第一段一样,再听的时候,有细心的孩子就发现,乐句有点不一样,还有小狗的叫声呢。当我把三段音乐都板书到黑板上的时候,孩子们清晰的发现,乐曲的三段结构,第一、第三段的相似,第二段的不同。这节课我上得很兴奋,我是第一次用这样的方法上欣赏课,孩子们也是第一次接触,把无形的音响用有形的线条、实在的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在音乐中,随着老师的手一起用线条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5
20xx年5月19日上午第二节课在学校四楼电教室,我参加了学校“适度教育绿色课堂优质课比赛”。从以往教学来看,一年级的孩子对《口哨与小狗》这节音乐欣赏课兴趣浓厚,而且我自身也非常喜欢这首乐曲,所以我重新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拓展,参加了这次优质课比赛。
在教学设计中,我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会听、会想、会说、会演。按照这个思路,课堂上我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小主人”、“小狗”等角色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创编的乐趣;二是在打击乐演奏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旋律和内容;三是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唤起学生对于宠物的爱心情感,这种体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沉浸在了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坚持以音乐为本,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将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但是,要培养一年级学生认真、安静聆听的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象”的方式,用舞蹈、即兴表演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而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最主要就是让学生会听音乐,熟悉音乐。于是在课的一开始,我没有过多的语言介绍,也没有运用过多教学手段,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设计问题,直接让学生坐端正安静的初听全曲,奠定了学生安静聆听的基础。
当然聆听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欣赏时,每一遍我都提出要求,随着遍数的增加问题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不断提高。例如在感知全曲的旋律后,我先让学生对乐曲结尾的口哨声和狗叫声,进行想象讨论“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让学生熟悉A段主题音乐,用动作表示听到主题音乐的次数,孩子们很喜欢这样听节奏走动,会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真正轻松愉快的学习。
通过反思,我觉得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我在做手偶表演讲故事时,乐曲音量太大,如果戴上随身话筒,这个环节效果就更理想了。另外,为了追求节奏的动态效果,我采用了在黑板上随音乐直接展示图谱,够直观但不够美观。这些细节都是以后我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总体来说,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6
本周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我参加了四校连片的音乐展示课。从以往教学来看二年级的孩子对《口哨与小狗》这节音乐欣赏课兴趣浓厚,而且我自身也非常喜欢这首乐曲,所以我重新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拓展。
在教学设计中,我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会听、会想、会说、会演。按照这个思路,课堂上我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小主人”、“小狗”等角色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创编的乐趣;二是通过学习舞蹈的动作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旋律和内容;三是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唤起学生对于宠物的爱心情感,这种体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沉浸在了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坚持以音乐为本,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将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但是,要培养二年级学生认真、安静聆听的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象”的方式,用舞蹈、即兴表演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而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最主要就是让学生会听音乐,熟悉音乐。于是在课的一开始,我没有过多的语言介绍,也没有运用过多教学手段,采用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设计问题,直接让学生坐端正安静的初听全曲,奠定了学生安静聆听的基础。
当然聆听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欣赏时,每一遍我都提出要求,随着遍数的增加问题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不断提高。例如在感知全曲的旋律后,我先让学生对乐曲结尾的口哨声和狗叫声,进行想象讨论,从而引入到A段主题音乐,然后让学生熟悉A段主题音乐,用动作表示听到主题音乐的次数,孩子们很喜欢这样听节奏走动,会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真正轻松愉快的学习。
通过反思,我觉得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我在课堂的语言还是需要再精炼一些,学生的活动再丰富一点,趣味一点。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10篇(扩展4)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10篇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1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强调语文个性就是强调学生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独立价值和独特感受”。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学就必须从情感体验上做文章。语文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打造高效课堂的观察点定为: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在执教《敬业与乐业》的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
1.让学生“读”,在读中体验、感悟。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读什么。我先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在教学中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有选择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语句,读出讲演词的味道来。这一环节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又让学生感受到了自主合作的快乐。
2.让学生“议”,悟出讲演词的特点。
(1)诱发学生“质疑”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讲演词的口语化体现在什么地方?那些语句是关注了听众的情感等类似的问题使学生对文章的深层次的阅读,加深体验;也使学生在感悟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加学生对议论文的理解。
(2)创设“生疑”情景,培养善于争论的能力。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让学生在争论的同时引发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可以演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环节在实施的过程中,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说得不充分,有的学生在选择事实论据不当,也没有及时纠正,显得很草率了,实属一大遗憾!
3.让学生“悟”,悟出人生的道理。
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他们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去解什么叫有业、敬业、乐业。从而,乐于学习,干一行,爱一行。总之,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自身的多方面真实的体验中才能不断积蓄,最终在积蓄的各种体验中真正拓展、升华、飞跃。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2
在执教《敬业与乐业》一课前,我的教学设想是引导学生掌握演说词的特色,理解议论文的有关知识以及作者的精妙构思,还有意识的增加了学生的仿句和迁移能力的训练。主要的授课方法是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在授课的过程中以读为主,采用各种诵读的方式,为引导学生从读中领悟文章的内涵,我在学生每一次诵读之前都设计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相关体会与感受。
从这堂课学生的课堂反应来看,我这样的设计模式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更透彻的把握了文体知识,情感目标也得到了实现,学生从作者的观点联系到了自身实际,更把视野聚焦到了当代社会的“天下第一等人”身上,仿句精彩连篇。
不足在于我在授课的过程中力求完美,所以在引导的途中面面俱到,课堂容量增加,课程结束得有些匆忙,自我感觉课堂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力争收放自如。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我还应注意语言的简洁性与思路的清晰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继续挖掘学生的潜能,将课堂留给学生,让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查字典返回查字典首页>>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3:
这是一篇议论文的典范之作,其主旨鲜明、层次清晰。但是由于作者所处年代及其经历,本篇文章中个别语句使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在上第一课时的时候,我采取让学生先介绍梁启超再加以补充并将文中较难理解的语句摘出来分析,使学生们对文章有初步理解,上课效果较好。第二课时的讲授则结合议论文的结构及论证方法来一步步分析“敬业与乐业”,本想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掌握议论文的写法,但是却高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学生并没有很好的掌握所学内容,今后一定要分析好学情再授课。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3
《敬业与乐业》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选自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其第二单元的选材要求是:在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的同时,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味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如何更好地贯彻这个要求?我认为须把握三个环节感悟三个美。
一、引导朗读 感悟结构美
《敬业与乐业》层次清晰,结构紧密,逻辑性强。感悟其美关键要具体引导学生做好两点:首先,朗读中把握语段语气的基础上抓语段关键句。例如文章首段的语气是转折语气,其关键语句在后——“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其次,引导学生读懂段段之间的衔接,明确每个话题的起承转合。例如首段的关键语意是:“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二段的关键语意是:所以在演讲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从衔接上看,两段是典型的总分关系,而二段关键句又是分话题的总起句,承接的是三四段的两个并列段,合的是五段:“我征引儒门……万不能容赦的”这几句,(也是一个典型的总分总关系。)转的也是五段末句:今日所讲……何种态度。这样,在反复朗读中不难感悟行文中“三个话题”的基本布局。
二、抓引言设疑 体会说理美
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但学生在阅读作者大量引用的经典、格言,往往会浅尝辄止。为此,在教学中,我不仅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经典、格言的注解,还加以相应的提问。这样来真正准确把握课文主要观点,感悟作者的说理美。例如:文章分述的第一个话题我这样问:作者谈有业之必要,作者是怎么说的?有学生回答:作者引用孔子言、讲百丈禅师故事来“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劳作”我接着说:“是的,那么业的必要性说透了吗?”学生只理解了孔言中的两种人就是因为没有业而难造就,而百丈禅师的例子似乎读不懂,我提问:百丈禅师为什么不吃饭?生回答:门生替他服务了。我说:“好,那百丈禅师是怎样一个人?” 生回答:始终如一。我问:哪儿可见?生:“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我问:始终如一,“一”指什么?生:“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至此学生豁然开朗——有业可成性格。这样,再引导学生品味一反一正,一理一事结合起来文笔简练,形式多样,说理全面的亮点就水到渠成了。
三、议作者理念 悟人性美
在这点上,文章的“敬业”与“乐业”两部分体现的尤为突出。例如在“敬业”部分的六段,我提问道:作者提及“大总统”和“拉黄包”两个职业意在何?学生不难明白:职业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神圣,是不分高低的。在七段中我提问道:作者为什么“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学生细读之中也会抓出作者的理念:大家同时替社会做事,怕的是做不好对不住这一天的饭。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把握作者的敬业态度——专心做事,不管事情大小。至于乐业部分,作者的人性美我认为主要是感悟演讲中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这句是作者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是作者语重心长的疏通读者的苦乐观。明确这一点,后文“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的期望就不言而喻了。
总之,在这三个环节的展开突破中,我认为学生较好的感受了作者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和闪光的思想。至于在此基础上怎样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其焦点问题是: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其具体做法形式是: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媒体出示共同欣赏。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4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强调语文个性就是强调学生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独立价值和独特感受”。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学就必须从情感体验上做文章。语文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打造高效课堂的观察点定为: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在执教《敬业与乐业》的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
1、让学生“读”,在读中体验、感悟。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读什么。我先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在教学中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有选择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语句,读出讲演词的味道来。这一环节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又让学生感受到了自主合作的快乐。
2、让学生“议”,悟出讲演词的特点。
(1)诱发学生“质疑”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讲演词的口语化体现在什么地方?那些语句是关注了听众的情感等类似的问题使学生对文章的深层次的阅读,加深体验;也使学生在感悟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加学生对议论文的理解。
(2)创设“生疑”情景,培养善于争论的能力。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让学生在争论的同时引发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可以演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环节在实施的过程中,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说得不充分,有的学生在选择事实论据不当,也没有及时纠正,显得很草率了,实属一大遗憾!
3、让学生“悟”,悟出人生的道理。
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他们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去解什么叫有业、敬业、乐业。从而,乐于学习,干一行,爱一行。
总之,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自身的多方面真实的体验中才能不断积蓄,最终在积蓄的各种体验中真正拓展、升华、飞跃。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5
这是一篇议论文的典范之作,其主旨鲜明、层次清晰。但是由于作者所处年代及其经历,本篇文章中个别语句使学生很难理解。
因此,在上第一课时的时候,我采取让学生先介绍梁启超再加以补充并将文中较难理解的语句摘出来分析,使学生们对文章有初步理解,上课效果较好。第二课时的讲授则结合议论文的结构及论证方法来一步步分析“敬业与乐业”,本想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掌握议论文的写法,但是却高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学生并没有很好的掌握所学内容,今后一定要分析好学情再授课。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6
《敬业与乐业》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选自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其第二单元的选材要求是:在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的同时,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味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如何更好地贯彻这个要求?我认为须把握三个环节感悟三个美。
一、引导朗读 感悟结构美
《敬业与乐业》层次清晰,结构紧密,逻辑性强。感悟其美关键要具体引导学生做好两点:首先,朗读中把握语段语气的基础上抓语段关键句。例如文章首段的语气是转折语气,其关键语句在后——“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其次,引导学生读懂段段之间的衔接,明确每个话题的起承转合。例如首段的关键语意是:“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二段的关键语意是:所以在演讲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从衔接上看,两段是典型的总分关系,而二段关键句又是分话题的总起句,承接的是三四段的两个并列段,合的是五段:“我征引儒门……万不能容赦的”这几句,(也是一个典型的总分总关系。)转的也是五段末句:今日所讲……何种态度。这样,在反复朗读中不难感悟行文中“三个话题”的基本布局。
二、抓引言设疑 体会说理美
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但学生在阅读作者大量引用的经典、格言,往往会浅尝辄止。为此,在教学中,我不仅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经典、格言的注解,还加以相应的提问。这样来真正准确把握课文主要观点,感悟作者的说理美。例如:文章分述的第一个话题我这样问:作者谈有业之必要,作者是怎么说的?有学生回答:作者引用孔子言、讲百丈禅师故事来“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劳作”我接着说:“是的,那么业的必要性说透了吗?”学生只理解了孔言中的两种人就是因为没有业而难造就,而百丈禅师的例子似乎读不懂,我提问:百丈禅师为什么不吃饭?生回答:门生替他服务了。我说:“好,那百丈禅师是怎样一个人?” 生回答:始终如一。我问:哪儿可见?生:“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我问:始终如一,“一”指什么?生:“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至此学生豁然开朗——有业可成性格。这样,再引导学生品味一反一正,一理一事结合起来文笔简练,形式多样,说理全面的亮点就水到渠成了。
三、议作者理念 悟人性美
在这点上,文章的“敬业”与“乐业”两部分体现的尤为突出。例如在“敬业”部分的六段,我提问道:作者提及“大总统”和“拉黄包”两个职业意在何?学生不难明白:职业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神圣,是不分高低的。在七段中我提问道:作者为什么“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学生细读之中也会抓出作者的理念:大家同时替社会做事,怕的是做不好对不住这一天的饭。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把握作者的敬业态度——专心做事,不管事情大小。至于乐业部分,作者的人性美我认为主要是感悟演讲中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这句是作者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是作者语重心长的疏通读者的苦乐观。明确这一点,后文“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的期望就不言而喻了。
总之,在这三个环节的展开突破中,我认为学生较好的感受了作者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和闪光的思想。至于在此基础上怎样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其焦点问题是: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其具体做法形式是: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媒体出示共同欣赏。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7
在上课前,我深知这种“敬”、“乐”对学生学业乃至以后步入社会的重要性。为了培养他们的“敬”“乐”精神,我在设计教学时,一改前几次教学时传统的老师的教、学生的受,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问题。在问题的交流探讨中,抓住节点,因势利导,在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和独特体验的同时,又不偏离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学生在三种对话(与文本(作者)、与老师、与学生)中,真正理解“敬”与“乐”的含义。
教学设计上,布置自读(指导学生学会写自读笔记:
1、正音释词;
2、文章感知:
①文章写了什么;
②怎样写的;
③为什么这样写。
3、问题预设:对文中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大胆质疑、提问,并思考,以便互动时交流。
此环节一般在课外进行(也可在课前20分钟进行)、检查交流(尽量在生生互动中完成)、教授新课(设计三个讨论话题——关于“论点”、“论据”和“论证”)、互动交流。仿写演练。这其中要穿插写作背景,以及文体知识链接。
教学过程中,首先“破题”,让学生回答他们所理解的“业”“敬业”和“乐业”,这样在师生互动中引入对新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敢于质疑(课文结构化分不人云亦云,有独到见解)、大胆提问、交流想法,说明他们课前自读预习是认真的,是有思考的。他们关注文本,同学生对话,与老师交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真正明白了“敬”与“乐”对于当前学业的重要性。
当然,在教学设计与活动中,还是有不足的地方。教师方面:自身不能不足或思维定势,始终跳不出教参书的樊笼,对其有一定的依赖性,缺乏足够的创新。教学活动中,没有充分估计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有越俎代庖现象发生。学生方面:知识面窄,记忆不牢固。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他们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大部分人的积极主动性被扼杀,课前自读预习茫然(即使有了老师的问题设计),课上“忙然”——忙于记笔记,而不思考。他们认为思考应该是老师或成绩优异的同学的事,只要笔记记好,课后复习、背诵就可以了。殊不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如何摆脱思维定势,推陈出新,敢于放手和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当是我以后教学常思常总结的事情。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8
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演讲词。是梁启超先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这篇文章,既是议论文,又是演讲词。我们在集体备课时决定重点讲议论文的知识,少讲演讲稿的知识点。为此先讲了议论文的相关常识,然后把本文当成议论文的典范给学生将如何阅读议论文。
我们共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在老师的点拨下,孩子们迅速地找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指出了作者围绕中心论点所谈的几个主要问题。可以说没什么难度,绝大部分同学都能理解到位。
第二课时我们把重点设置为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学生在判断论证方法时大都很精准,但是在说其作用时,尚不会运用议论文的术语,说的是五花八门、词不达意。另外,对于敬业、乐业意义的理解上谈的太少,忽略了学生精神视野的拓展。应该让学生找出一些“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的天地间第一等人”,从而引导孩子们思索现在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对待自己的学习,如何把握自己的青春年华,是做书中所写的两等苦人,还是从学习中找到趣味?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我们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想通过一篇议论文的学习,就让孩子们掌握住答题方法,其结果肯定是会让人失望的。议论文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必须通过做题才能逐步掌握。可是,我们的老师却把所谓的答题套路直接给学生,让其背的烂熟,并在课堂上进行默写,我不知道这样的学习有何乐趣,这样孩子们就会做议论文阅读题了吗?这样的教学会让孩子们敬学、乐学吗?
我觉得,在教学中我们仍然应该尽可能的让孩子多读、多思、多发言,让他们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有所感悟,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乐在其中。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9
《敬业与乐业》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选自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其第二单元的选材要求是:在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的同时,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味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如何更好地贯彻这个要求?我认为须把握三个环节感悟三个美。
一、引导朗读,感悟结构美
《敬业与乐业》层次清晰,结构紧密,逻辑性强。感悟其美关键要具体引导学生做好两点:首先,朗读中把握语段语气的基础上抓语段关键句。例如文章首段的语气是转折语气,其关键语句在后——“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其次,引导学生读懂段段之间的衔接,明确每个话题的起承转合。例如首段的关键语意是:“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二段的关键语意是:所以在演讲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从衔接上看,两段是典型的总分关系,而二段关键句又是分话题的总起句,承接的是三四段的两个并列段,合的是五段:“我征引儒门……万不能容赦的”这几句,(也是一个典型的总分总关系。)转的也是五段末句:今日所讲……何种态度。这样,在反复朗读中不难感悟行文中“三个话题”的基本布局。
二、抓引言设疑,体会说理美
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但学生在阅读作者大量引用的经典、格言,往往会浅尝辄止。为此,在教学中,我不仅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经典、格言的注解,还加以相应的提问。这样来真正准确把握课文主要观点,感悟作者的说理美。例如:文章分述的第一个话题我这样问:作者谈有业之必要,作者是怎么说的?有学生回答:作者引用孔子言、讲百丈禅师故事来“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劳作”我接着说:“是的,那么业的必要性说透了吗?”学生只理解了孔言中的两种人就是因为没有业而难造就,而百丈禅师的例子似乎读不懂,我提问:百丈禅师为什么不吃饭?生回答:门生替他服务了。我说:“好,那百丈禅师是怎样一个人?”生回答:始终如一。我问:哪儿可见?生:“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我问:始终如一,“一”指什么?生:“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至此学生豁然开朗——有业可成性格。这样,再引导学生品味一反一正,一理一事结合起来文笔简练,形式多样,说理全面的亮点就水到渠成了。
三、议作者理念,悟人性美
在这点上,文章的“敬业”与“乐业”两部分体现的尤为突出。例如在“敬业”部分的六段,我提问道:作者提及“大总统”和“拉黄包”两个职业意在何?学生不难明白:职业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神圣,是不分高低的。在七段中我提问道:作者为什么“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学生细读之中也会抓出作者的理念:大家同时替社会做事,怕的是做不好对不住这一天的饭。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把握作者的敬业态度——专心做事,不管事情大小。至于乐业部分,作者的人性美我认为主要是感悟演讲中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这句是作者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是作者语重心长的疏通读者的苦乐观。明确这一点,后文“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的期望就不言而喻了。
总之,在这三个环节的展开突破中,我认为学生较好的感受了作者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和闪光的思想。至于在此基础上怎样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其焦点问题是: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其具体做法形式是: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媒体出示共同欣赏。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10
在第二课时的拓展延伸设计上,我将梁启超的观点和拿破仑的名言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展开辩论。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提高质疑能力,也探讨了理解人生的问题,加强了文章的实际教育意义,效果较好。为降低目标4的难度,教学中,我先对演讲词的知识做了简介,然后通过出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找出例句进行分析体味。总之,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的让学生多读,多思,多发言,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尽量的少讲,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同时,结合着课文分析,给予学生写作的指导,并通过课后练笔进行巩固,把写作和阅读有机的结合起来。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10篇(扩展5)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10篇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1
今天下午,第一场立标课的战役终于打完了,说实在的,这节课备的并不是很充分,因为是昨天晚上才定下来的课题,今天上午整理的课件和教案,下午就开始实施了,无论从课前准备还是课堂实施,都能看得出本节课有好多值得推敲的地方。
当然,这节课还是有一些亮点值得继续研究的,本节课是我们第一次推行在课堂教学中要实施分层教学策略,现在是一个初探,首先我在教学目标上进行了分层设计,分为初级目标、二级目标和拓展目标。之后就是在练习设计上分了层,学生在完成基本的习题之后我还设计了一星级到四星级习题供他们有选择性的选作,这样,基础题完成之后优秀学生不会感到没事可干,课前我是这样设想的,可是,真正实施的过程中我才发现,这样做或许利弊参半啊,正是因为学生大部分完成了习题,所以抢着做星级题,就连我们集体订正答案还有一部分“吃不饱的学生在继续吃”,根本无暇顾及老师在讲什么,这样分层显然是失败的,虽然学生练习量是增加了,可是效果却不容乐观。
这节课可以的要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因此想精讲多练,可是就因为这些粗浅的想法,导致我整节课似乎是在领着学生跑,而不是踏踏实实的在学新知。这当然又与有效教学相背离了。尤其在让学生动手操作量出偏的角度是,一部分学生对于量角时的注意事项还是不很清楚,不知道该将0刻度线放在什么位置,该怎样判断偏的角度,这个时候我应该在黑板上板演量角的方法的,这样学生才能明确方法,而本节课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我知识介绍了方法,而没有进行示范,所以这期间有一部分学生就吃了夹生饭。这是第二个遗憾较大地方。
还有,本节课教学的时候还是有一点点紧张,语速较*常加快了许多,整节课下来自己是口干舌燥,而且“奔波”于给学生学生发拓展题单,很受伤哦。
如果再次执教本课的话,起码在讲授“做一做”的时候不能粗浅的一语带过,应该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做好充分的示范和引导,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点和操作方法的理解。
教学真的`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通过这节课的的教学,给我的启发真的很大,我们需要有选择性的使用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式,而不是一味的跟风,人家提出分层教学,我们就要时刻不忘分层,甚至不顾影响到教学效果,那有效教学如何来实现呢?或许会有一种方法能将分层教学和有效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也未尝不可呢!教学的路还很长,我们将继续探索前行!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2
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教学时候,我先让学生回忆了三年纪关于方向的知识和四年级上学期学习怎么样量角的知识,因为这两个知识点都要灵活掌握,学生才能比较熟练进行方向的确定。因此本课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接着,进行小组探讨确定物体具*置的方法:1.找到大方向2.确定角的偏向3.量准距离。学生像这样慢慢的说,基本上能掌握方法。
在练习做一做的时候,学生存在的问题普遍是:角的偏向判断或者度量不准;个别学生大方向掌握不到位,后来在张*的知道之下,我意识到主要是课前关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的复习不够到位,导致影响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和效果。
《位置与方向》——根据方向和距离绘出物*置
这一课时的难点是:在准确把握方向的基础上,量出方向所偏离的角度,然后确定单位长度,再标出距离。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空间,多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从中观察、分析,然后独立思考完成物体具*置的绘制。同时,我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主动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习思维。
本节课不够理想的地方就是:学生对方向还不是很明确,容易找错大方向;角度度量不是很准确;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好,绘图不清晰、书写不干净。这些都是在教学中要多多强调的地方。
《位置与方向》——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今天学习的是体会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书本以“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距离1067千米。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这一内容为例题。首先,我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了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几个方向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僧两人小组相互说一说北京和上海的相对位置。最后总结规律:相对物体的相对位置是:方向相反、角度一样、距离不变。这个知识点的掌握关键性就是: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以什么为观察点(即参照物)。“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它是以北京为观察点。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它是以上海为观察点。如果学生把握好了观察点(要求他们在观察点画好坐标轴),就比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位置与方向》——描述并绘制简单的线路图
描述简单的线路图,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基础之上,加上前几个课时的用具体的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的方法来进行描述。通过“两人小组说——个人说——集体说——后进生说——”大量训练,基本上都会叫准确的描述线路图。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3
通过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教学,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上方位与实际方位的联系区别
在引导学生认识实际方位的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以教室中的实物为中心,画一幅教室的*面图,这样既巩固了实际方位,又引申出了图上方位,同时学生由于所定方位不同,实物也就不同,所以图的画法多种多样。这样教师便可以引出图上方位,并且编成口诀告诉学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西南、西北、东南、东北的区别认识
由动物园图认识全部八个方向后,为了帮助学生区别和认识其他4个方位,可以将八个方位写成米字型,以米字型中间的一竖区分左边为西,所以分别是西南、西北。右边是东南、东北。并且告诉学生由于西和东,北和南相对,所以西北对东南,西南对东北,再以米字一横划分,上方是北,即西北、东北;下方是南,即西南、东南。
三、图上方位要确定标准
在确定某一建筑物的方位时,以某一建筑物为标准,它是一个方位,而以另一个建筑物为标准,它又是另一个方位。以花坛为标准是在花坛的北面,而以大门为标准,则在大门的东北角上。所以,确定标准是关键。
总之第一单元虽然内容不多,但要让学生真正把握住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还需要教师多动脑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4
今天上了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的第一、二课时,主要内容是确定两个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两个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教材的编写在原学习内容——“位置(一)”的基础上,加了“度数”“距离”两个元素。即原来只描述“甲在乙的东南方向”“乙在甲的西北方向”……现在要精确描述为:“甲在乙东偏南30度方向,距离500千米”……
(一)首先我抛出问题:“甲在乙东偏南30度方向”这句话里,哪个地点是观测点?”乙是观测点,即从乙地看向甲地。也即以乙地为基准。这有点像“甲是乙的2/3”里以乙为单位1。我当即将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个知识点建立了连结。
(二)学习了准确描述两地相对位置的两个必要元素——方向和距离后,我抛出问题:假如“甲在乙东偏南30度,距离500千米”,那么“乙在甲什么方向,距离多少呢?”经过讨论、引导,得出方向相反,度数不变,距离不变,即“乙在甲西偏北30度方向,距离还是500千米”。在描述方向时,一般我们描述度数小于45度那个方向,比如,东偏南30度,就是南偏东60度,但我们一般就说“东偏南30度”。
(三)量角的度数是一个难点,一是不知道量哪个角,二是不能明确要量的角的两条边到底是哪两条。于是,我针如何找要量的角的两条边进行了训练——东偏南,就是指向正东方的线是角的其中一条边,靠南边的一条线是角的另一条边。量角时,量东偏南的角度时,首先将指向正东方的一条边与量角器领刻度线重合,再让另一条边经过量角器,不能让另一条边在量角器外面。如果另一条边在量角器外面,则我们需要转动量角器,而不是把量角器翻一面。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5
“位置与方向”一课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要求学生建立比较形象具体的方位感,了解道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学习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必要活动”,从中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联系;“有价值的数学”学习体验应当极大的丰富学生的现实生活,学会因为数学学习而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
我在进行本单元教学的时候,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内外的景物,借助自身的前后左右、周围的建筑物或其他景物的的辨别,了解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使学生知道位置随着参照物(即标准位置)的变化而不同,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不会变化的。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位置和*面图上方向之间的转化关系。
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动手画一画,进一步深入了解以自己为标准位置,周围景物的方向。在学生确立东南西北方向的基础上,学习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借助直观形象性,深化对8个方向地辨别,建立正确的方向感。在学生具备8个方向的辨别能力之后,互相讨论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进一步确定正确的说法。在学生学会辨别8个方向以后,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教室里门窗的方向,画一画建筑物的大概方向……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或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其中根据所给的条件画*面示意图是这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因为学生的作图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学生画示意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方向没有找准,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和北偏东的不同;中心点的位置没有找准,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物体的具*置没有明显的表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让人看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根据这些情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画示意图的细节,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如果要补救也只能个别辅导了,集体辅导多了容易让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学产生厌烦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学也不一定马上改正过来。这一单元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关于位置的相对性,给定两个位置,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以谁为标准,所以说出来的方向刚好相反。这一点跟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弱有关,需要多加训练。
在教从文化中心到饮料加工厂怎么走时:也是本单元的难点,让我思考,让孩子快乐的学数学我们教师应该需要做什么?
1、要为给孩子创造一份快乐的心情
一开始我就和孩子们做了一个小游戏,我们一起朝左看、抬左脚、举左手,由此引入我和你们所表示的方向为什么不同呢?一个小游戏,给了孩子一份快乐的心情,并且一直保存到了最后,快乐的心情让学生神采飞扬,让学生的思维达到最佳的活跃点,所以学生们的自主探究也就落实到了实处。原来认为三年级的学生采用游戏导入新课,太幼稚,不会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这节课让我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老师的激励评价,给了孩子一份自信,这份自信,让孩子的课堂表现更出色,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把赞许的目光给孩子们,把欣赏的话语给孩子们,让他们拥有一份美丽的心情,这样我们就拥有了无数个美丽的心情,孩子们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让每个孩子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成功和失败都可增强后继学习的动机。但成功体验对动机的激发作用大于失败体验,尤其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进一步的失败会导致学习动机的下降,而一次或多次的成功则会成为学习动机的“激活剂”。让学生尽早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使学生从成绩中体验到“欢乐”,从不足中体验到“差距”,感受到自己是在快乐而成功地从事着智力活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必然会显得更加高涨、更加强烈、更加浓厚。
学生们在最后一个环节进行小组活动,找出生活中位置的相对性,我加入到几个小组里面进行活动,我的加入他们很开心,能够很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在说的时候更是语言描述准确。然后在全班的交流活动中,我着重找了几个*时接受知识比较慢的同学做了汇报,结果他们的回答很出彩。我的表扬同学们的肯定,他们兴奋的眼睛发亮,感受到了自己学习的成功,所以孩子们都说这节课是快乐的。
当然,方向感弱、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在学习之后,不能清楚准确地辨别出建筑物的方向。在以后开展同样形式学习的时候,对此类学生需要更加细致深入地加以引导与个别指导,才能达到基本的学习目标。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6
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紧密相关,是在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学习的。因此,在教学时我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学习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必要活动”,从中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注重学生的已有知识,让学生多说。我先复习四个正方位,让学生做到人人心中有方向。然后从每个正向偏向了一定角度,让学生观察是从哪个正向偏向了哪个方向?同时,一条方向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针对不同说法,学生小组互说,抽学生说,说中感悟方向感。会熟练说,就为在原基础上添了角度和距离的学习,打好基础,学生掌握就会较容易。
这部分内容,我认为找观测点是难点。观测点不同,观察的位置自然不同。如:做“其他城市在北京什么方向”的题目,我引导提出“在北京”是什么意思?学生思考分析,知道了我们是站在北京这个观测点,观察其他城市,那么就应该在北京处画四个正方向,找准其他城市的位置。并举例说明如何找观测点。这样学生遇到叙述模糊的题目,可因势利导。如:小明看小丽什么位置,小丽看小明什么位置?题目只有一条线段,大部分学生找观测点较困难。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合作交流,分析找出每一句话的观测点。有了前面找观测点的方法,学生逐步感悟:“小明看小丽”,是小明在看,我们应该站在小明的角度观察,应在小明处画四个方向,找小丽的位置。
同时这部分内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紧密,我为了使学生对位置有身临其境的感悟,针对全班学生的座位,指明在一学生位置观察另一学生的位置,进一步让多个学生在同一个位置观察某一学生位置,并互相找伴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位置,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只是,实际生活中,只能说个大概位置,并没有具体角度,所以有局限性。
练习中,我发现有学生方向与距离两个元素都说到了,只是叙述不规范,今后还要注意。 由于学生水*参差不齐,所以个别学生仍是不十分清楚。只能利用培优补差的时间,照顾稍差一点的学生,有时又不得不为思索稍慢一点的学生的`反复的重复,减少了稍好一点学生进一步的提高机会,总之,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到自己的数学,实现学生自己心中学习数学的乐趣,还有不少的差距。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7
“位置与方向”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三年级儿童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结合在一起,所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线路图。所以在教学的开始,我是先用生活中的经验“太阳从东方升起”,引出东、南、西、北认识的教学,并利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在学生记住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以后,再引导学生发现:东西是相对的,南北也是相对的,而且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后,教师再利用多种活动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如:指出教室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自己座位的东南西北是谁,学校操场的东南西北有什么建筑物等。
学会了辨认东南西北以后,再学习认识*面图上的东南西北,我也同样教学生用儿歌和手势帮助记忆,学生很快掌握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同时还画出坐标图,有了坐标图,学生就能很快辨认出*面图上的东南西北。再利用坐标图和手势教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辨认,感觉学生掌握得还是比较好的。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多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以已有的“方向”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发表见解,与小伙伴交流,丰富学生对方位的体验,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根据教材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8
这一单元的内容,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紧密相关,难点是要准确把握方向,要量出方向所偏离的角度,还要确定单位长度标出距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动手。不少学生会说但是一旦动手就错,特别是对“东偏北,还是北偏西” 以及在地图上标注某一地的位置等实际问题时,学生很茫然。我结合例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1号在东北方向(或者偏东方向)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如果学生提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则因势利导,课件演示30度、60度;接着请学生描述1号检查点的方向。教师说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也就是夹角较小的方位。并强化练习还可以怎样说:南偏东45度 、东偏北50度 、西偏南25度、北偏西15度。通过对比练习,学生能理解本课难点,会清晰表述任意角度方向。
根据这些情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画示意图的细节,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如果要补救也只能个别辅导了,集体辅导多了容易让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学产生厌烦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学也不一定马上改正过来。这一单元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关于位置的相对性,给定两个位置,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以谁为标准,所以说出来的方向刚好相反。这一点跟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弱有关,需要多加训练。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9
本周结束了位置与方向的教学,有了前一年位置与方向的教学经验,我对自己的教学又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这个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确定一个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任意方向,对四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有难度。因为学生此方面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空间想象力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制作方向板,然后运用方向板在教室和校园内认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以下是我在教学本单元之后觉得学生必须掌握的两个例子。
在教“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这一内容时,关键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以什么为观察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它是以北京为观察点。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它是以上海为观察点。如果学生把握好了观察点,就比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在教“我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米到公园。要求学生画出路线示意图。”这一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此题中的观察点是在不断地变化,一开始自己要确定一个起点作为观察点,然后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到了路口要以路口为观察点,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米到公园。老师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米,还要提醒学生每画(走)到一个地方,就要画上方向标,标出名称。
对于以前学生们的难点动手作路线图,我采用合作的形式教学,小组合作完成一副线路图,这样学生们可以互相指导,都参加了思考与动手,再单独让他们完成路线图,这样对于能力差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引导,动手起来也会更好。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10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今天的这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因为小孩们对空间的方位不是很明确,自己也想不清楚,所以老师必须在这个时候做出适当地引导。
在上课的刚开始,全班学生跟着我一起一边说一边指,动口说和动手指,回忆了前几节课的`前后左右,初步形成复习了简单的方位知识。接着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前后上下分别是什么或者是是谁?通过不断的说,强化学生的方位感。然后我随意的站在学生座位的中间问:某某同学在老师的哪一面?
这节课难点是正确区分左右,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虽然*时学生们能够分清楚左手和右手,但是身临其境地在书本上要分清左右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还要确定参照物的时候,参照物不同说出的左右也不同。这就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着手准备这节课时,我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放在了首位,通过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来作为判断方向的依据,再通过动口说、用手指,建立方向感。然后用学生熟悉的教室、同学的位置来强化学生的方向感。这时学生的方向是局限在教室里,于是我想着往外延伸,我们教室的左边是哪个班?右边是哪个班?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最后实际去操场看一看,从而达成共识。这节课总体来说学生掌握的还可以,学生的学习氛围也很高,配合配合也到位。(莲)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10篇(扩展6)
——《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10篇
《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1
《小河与青草》一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在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中,我们觉得自己在执教时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重以读为本,读为主线,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复习时设计了认读词语到短语,为理解课文扫清了障碍。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教多读的方式,有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得轻松,读得有趣。逐段教学注重反复诵读,深入感知文章的内在美。如: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指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强调“看到底”说明水清澈见底,强调“一眼”说明一下子能看到底,水真够清的。让学生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在教学小草和小河的对话时,采用分角色朗读、加上动作表演读,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掀起了一个个朗读的高潮。最后,学生分角色表演,让情感体验得到升华,表演读给家长看,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搭建了一个合适的*台。正因为采取了这么多层次清晰、目标明确的读,学生才可能在读中一步步感悟课文要表达的情感和寓意,在读中积累。
其次,注重了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的融合。
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是统一的,因此,在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一致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小河为什么要感谢小草?”、“小草为什么要感谢小河?”我采用观察实物,让学生亲眼观察“小草怎么就能抱住泥土”,“浑浊的泥水是什么样子的”,“干枯的小草是什么样子的”,了解知识的同时,体会小河与小草相互依存的关系,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读中,学生通过读书,了解在生活中是要互相帮助。课中游戏的设计,让全体学生“动”了起来,快乐起来了,在愉悦中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小草”,真心感谢起小河来,达到了实现情感目标并与认知目标相结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提供学生宽泛的学习空间,给他们绝对想象的空间和自由,多种激励手段的运用,教师赞扬,肯定的话语,以及“小草”和“小河”头饰的发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第三,注重活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重组。
本课教学中,我们将课文进行了重组,首先学习小河与小草互相夸奖的话,在读好这两句话之后,再学习“小河与小草为什么要互相赞美对方呢?”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比较容易接受,而且重组后流程设计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心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正确处理知识的重难点。
在最后拓展部分,紧密结合课文的思想内涵,设计“大树”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大树碧绿碧绿的”是因为小鸟为他捉去害虫,“小鸟的歌声这么动听”是因为大树给了它一个温暖的家。在试着让学生续编对话的同时,再一次地体会自然界有许多事物是相互依存的。
总之,在本课教学中,围绕教学要求,以及新课程标准,我们进行了愉快教学,通过对比,分角色朗读等,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学习,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正确处理知识的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2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它通过小草与小河的对话,告诉我们:河水的清澈离不开小草对河岸泥土的紧紧拥抱,小草的碧绿也离不开小河充足水分的供给,揭示出事物间是有联系的,自然界中的万物相互依存。从中我们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逊,要多看别人身上的长处。要使学生懂得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彼此生活才能生活得更好的道理。整篇文章语言生动,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叙述。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篇图文并茂的课文是很喜爱的,很乐于读课文,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理解大自然界许多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道理,并懂得待人要谦虚有一定的难度。授课中主要以读为主旋律。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创设情景去读;让学生在自读文中自然而然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小草与小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示图,谈话导入:图上画了什么?你最喜欢什么?
过渡:图上的小河与青草的确很可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河与青草的故事。
2、揭示课题:板书小河与青草
3、指名读课题,并再次指名给学生进行“换一换”游戏。把课题中的“与”字换成其他字,意思不变。
4、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1、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a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做到不填字不漏字。
b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a示词,请生讨论哪些是容易读错的字词音,指名生当小老师,给其他学生做示范、师正音。
b小组比赛读、开火车读。
c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分别请生对课文进行朗读,生评、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的小河与青草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关系怎么样?
过渡:弯弯的小河、青青的小草课文想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样子,谁能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我们也带到那么美丽的郊外看看。
2、请生根据课文内容在黑板上相应画出小草与小河,生自己动笔练画,师巡视。
3、指名生上黑板展示,并谈谈感受。
4、示句“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生自由读)
5、你觉得小草怎么样?哪一个词告诉你?哪一个词告诉了你它的多?(指导朗读)
6、小河弯弯的,小草青青的,多美呀!那课文的句子我们该怎么读好它?(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7、师小结:小河为什么那么清,小草为什么会这么绿呢?想知道么?
过渡:想要知道小河与青草之后发生了什么故事呀,可要先和我们的生字交上朋友。
四、生字教学
1、示“草”字,生观察字形、结构,思考记字方法。师范写、生书空、扩词。拓展:草是草字头哦,草字头的字都与植物有关、师举例。
过渡:文中的小草是什么颜色的?
3、示“青”字,生观察字形、结构,思考记字方法。师范写、生书空、扩词。
过渡:青草长在哪?
示“河”字,生观察字形、结构,思考记字方法。师范写、生书空、扩词。点拨:河是三点水哦,三点水的字都与水有关、师举例。
教学反思:
《小河与青草》是一则童话故事,课文意在让学生领悟到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依赖、彼此欣赏、共同进步。课文的寓意很深,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深奥,难以理解,为了上好这堂课,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我一方面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夯实,重视对学生生字,词的书写与积累;另一方面,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法,寓在以读悟情,同时尝试在低年段学生中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力图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效性。我的教案设计,是想要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作用,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朗读,“读”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学中从读入手,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习本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看一看、画一画、谈一谈、品一品四个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感悟到理解,由学习到积累,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每一次授课都是一次历练,在这过程中看到了不足,总结了优势,一点点进步,一次次蜕变。
在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中,我们觉得自己在执教时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图导入、注重范读。
“课堂上最好听的声音是读书声。”课堂上,我以读为本,把读置于课堂第一环节。上课开始,我就说:你们知道小河和青草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吗?你们想听听他们说什么吗?那我们就要把课文读好。这样做,既激发学生的情感,又讲明本节课教学目标,还引入了新课。
二、导、扶、放结合。
注意儿童化,贴近儿童生活,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实验演示,抓住“紧紧抱住”“浑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这样让课堂气氛富有情趣。
今天这节课,基本能够按预设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当然也出现了教学遗漏,问题表达不够明确,这对小朋友来说有一定难度。对学生的回答应作出明确的要求,从今天课堂上,有些学生读课文的表现的也不够。我课堂语言显得有些罗嗦,课堂上尽管我努力地鼓励学生读,不同形式的读,他们的读只局限于形式,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其次在写字教学中,我还得应把过程讲的详细一些。应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3
《小河与青草》是一则童话故事,课文意在让学生领悟到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依赖、共同进步。课文的寓意很深,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深奥,难以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通过观察和朗读体会小草的“绿”和小河的“清”;依据板书提出问题“小草为什么这么绿”和“小河为什么这么清”,通过朗读对话、句式说话理解;小结小草和小河是一对互相帮助的好朋友,拓展还有哪些这样的好朋友,练习仿说。
在执教之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注重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比较多的读的方式,有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得轻松,读得有趣。如在引导学生朗读“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这句话时,我让学生进入角色扮演,把自己当成小河来夸一夸小草,既具体形象,又生动有趣,于细微处见匠心。对于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我都给予肯定,一些看似*常的评价,是学生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尝试读好的过程中自然地体会了课文的深刻内涵。
其次,注重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的融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美的熏陶,享受美的乐趣。”如为了让学生理解“小河为什么要感谢小草?”我采用师生同台表演,再现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亲眼观察一杯清水如何被泥土搅浑浊的,利用手指来演示小草的根须如何“紧紧抱住”小河*的泥土。了解知识的同时,体会小河与小草相互依存的关系,懂得在生活中是要互相帮助。
第三,注重活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重组。
本课教学中,我将课文进行了重组,首先学习小河与小草互相夸奖的话,体会小草的“碧绿”和小河的“清澈”。在读好这两句话之后,再学习“小河与小草为什么要互相赞美对方呢?”体会小草为什么这么绿和小河为什么这么清。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比较容易接受,而且重组后流程设计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心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正确处理知识的重难点。
第四,注重课外学习与课内学习的衔接。
在最后拓展部分,紧密结合课文的思想内涵,出示几幅图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互相帮助的好朋友,比如设“蜜蜂”和“花朵”、“牛羊”和“草原”、“啄木鸟”和“大树”,并设计了“啄木鸟”和“大树”的对话,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大树能茁壮成长”是因为啄木鸟为他捉去害虫,“小鸟的歌声这么动听”是因为大树给啄木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给了它一个温暖的家。学生在仿照文中句式练习对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地体会自然界有许多事物是相互依存的。
总之,在本课教学中,我围绕教学要求,以及新课程标准,进行了愉快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学习,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正确处理知识的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教学的任务没有全部完成,最后的写字环节匆匆结束,没能在当堂训练。再加上本人的准备也不是太充分,学生对于“小草如何保住泥土”这一知识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书本的运用也是少之又少等等。
《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4
《小河与青草》一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寓意很深,意在让学生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依赖、彼此欣赏、共同进步。
一、以读为本,培养朗读的能力。
教学中要让学生读熟对话,从对话中理解课,这是一个难点,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之后,我让学生观察每句对话的前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符号,即“”,于是进行标点符号教学,指导学生在今后的对话练习中别忘了他们的名字。其次是区分那句话是谁说的,这个环节采用了小组互相探究的自学方式,通过学生间的互相讨论交流,学生基本能区分清楚,哪句话是谁说的话,为之后的指导朗读做好铺垫。我采用了较多读的方式。比如,小组互相交流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让学生读的轻松,读得有趣。
二、联系学生已有经验,理解难解生字词。
比如:“浑浊”一词,让学生凭空想象什么是浑浊是很难的。于是我联系学生生活中见到的大雨滂沱的场面,积水从高处像低洼处冲刷是的情景,那样的水就是浑浊的泥水。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浑浊”了。
三、语言训练,形成知识的积累.
我充分挖掘文本中可进行语言训练的地方,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如学习“碧绿碧绿”,我让学生仿照说话“‘小白兔是雪白的’可以怎么说?”。在一次次的训练中,学生的思维活了,更增加了知识。此外,文中还有很多优美的词句,比如“弯弯的小河”、“青青的小草”、“浑浊的泥水”等,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的积累,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训练中积累内化,为将来的写作打下基础。
《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5
教学内容:苏教版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中课文第13课《小河与青草》。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有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认识6个汉字。理解生词。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小河与小草谦虚谨慎,甘于奉献,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教学内容分析:
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我注重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个维度”。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我在教学中设计了给生字找朋友的游戏,既能巩固汉语拼音,又能复习本课要求学会的生字,力求在玩中学,玩中巩固,寓教于乐。在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中,首先,我注重了以读为本,读为主线,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与吸收不单靠理性的分析来解决问题,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儿童更是如此。可以利用汉字的形、声、义配合的方式,通过反复的诵读在掌握字音,字形的同时十分便捷的了解课文的意思,并感受它的形式美和内在美。读有层次。初读时,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并在小组讨论中读一读,讲一讲自己最想读的句子。然后,通过学生看图,逐段反复诵读,深入感知文章的内在美。最后,学生分角色表演,让情感体验得到升华。读有目标。在每一次朗读的过程中,我都以对话形式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让学生读有所依。如:我在初读时,向学生提出了:把你们最想读的句子读一读,并向小组的同学讲一讲。让学生在读中有一个情感体验过程,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读的方法,形式多。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较多读的方式。比如,小组互相交流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方式,让学生读的轻松,读得有趣。正因为采取了这么多层次清晰,目标明确的读,学生才可能在读中一步步感悟课文要表达的情感和寓意,在读中积累。其次,我注重了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的融合。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是统一的,因此,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一致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读、演、看、说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以达到实现情感目标并与认知目标相结合。我注重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激发。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提供学生宽泛的学习空间,给他们绝对的自由,和教师朋友般的相处。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对话的形式或商量的语气表达,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乐于思考。多种激励手段的运用,教师赞扬,肯定的话语,以及小青草的发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将自己的身份定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同由未知走向已知。在教学过程中,我与学生共同探讨小河与青草生活在一起为什么会这么幸福快乐,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是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的。
总之,在本次教学中,围绕教学要求,以及新课程标准,我进行了愉快教学,通过对比,分角色朗读等,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学习,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正确处理知识的重难点,与突破重难点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6
师:请小朋友们读“感谢”这个词,文中是谁感谢谁呢?
生:(读)感谢!
出示:小河与青草的动画。
师:请小朋友们认真听录音。(小河和青草的对话)
播放录音对话。
师:小草夸小河什么?用一个字说。
生:小草夸小河“清”!
师:小河夸小草什么?
生:小河夸小草“绿”!
出示:“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直接读小草说的话。
师:你们读了小草的话,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小河笑了!
师:你们都来夸夸小河!
指多名学生读:“你的水真清啊!”
师:小河怎样夸小草的/
生:(读)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师:谁来读得“碧绿碧绿”的,非常绿,绿得发亮!
生:(读)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师:小河和小草听了对方的夸奖后,又是怎么说的呢?
生:小河说:“这要感谢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师:小河为什么要感谢小草?
生:是小草把泥土紧紧抱住,不让泥水流入小河。
生:为什么小草能把泥土抱住?
师:出示实物:(根部带有泥土的小草)老师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后,知道小草的根有固定泥沙的作用,课后你们也可以去读一读。
师:听了小河的夸奖,小草说什么?
生:“这也要感谢你呀!是你给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
师:没有了水,小草会变得怎样?干枯后会怎样?
生:小草不再长高,不能长得碧绿碧绿的了!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你们演一演小草的种子。(播放音乐)
师:听!鸟儿叫了,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小河在潺潺地流着,小草钻出地面,低下头喝喝水!小草小草,你们为什么长得这么高?
师:小草小草,你们为什么长得碧绿碧绿的?为什么这么开心?
生:是小河给了我们充足的水分!
指导读:“这也要感谢你呀!是你给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
连起来读对话,左边的学生读小草的话,右边的学生读小河的话。(戴上头饰,加上表情动作)
师:(出示小草和小河图景)看!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长得更绿了!
小朋友们,你们听了小草和小河的对话,想到了什么?
生:小草和小河他们互相帮助,是好朋友。
生:小草很感谢小河,小河也很感谢小草。
生:小草离不开小河,小河离不开小草。
生:他们得到对方的帮助后,生活得更加幸福!
生:小河和小草都很谦虚!
师:小朋友们,你们说得真好!在大自然中,许多事物之间都是不能分离的好朋友,我们小朋友也是一样,*时要谦虚团结,得到别人的帮助后,要心存感激之情。
教后反思:
上述教学中,从“感谢”一词切入,抓住小草和小河的对话,最后引出“感恩之心”。采取了多层次清晰,目标明确的读,学生在读中一步步感悟课文要表达的情感和寓意。读出事物间相互依存的道理,读出做人要谦虚谨慎,读出了人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学生在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中读得轻松,读得有趣。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读、演、看、说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以达到实现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的融合。同时注重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激发。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提供学生宽泛的学习空间,给他们绝对的自由,和教师朋友般的相处。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乐于思考,乐于探索。教师将自己的身份定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同由未知走向已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小河与青草生活在一起为什么会这么幸福快乐,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是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的。
《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7
《小河与青草》是一则童话故事,课文的寓意很深,意在让学生领悟到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依赖、彼此欣赏、共同进步。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深奥,难以理解,因此在本节教学中,围绕教学要求以及新课程标准,我进行了愉快教学,通过对比、分角色朗读等,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学习,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然而课堂上还是出现了不足的地方,反映出了我自身教学的问题。
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法,读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师适时组织、引导、点拨,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读入手,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激发学生的情感。初读时,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并在小组讨论中读一读,讲一讲自己最想读的句子。然后,通过学生看图,逐段反复诵读,深入感知文章的内在美。最后,学生分角色表演,让情感体验得到升华。如:学习本课第一自然段时,通过看一看、读一读、品一品、背一背四个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感悟到理解,由学习到积累,综合运用了绘画、朗读、品评等多种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教学中,我采用了较多读的方式。比如,小组互相交流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方式,让学生读的轻松,读得有趣。
可是,课堂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1、因为教学过于多样化而分散了学生学习的精力。
2、在每一次朗读的过程中,都应该以对话形式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
让学生读有所依。如:我在初读时,向学生提出了:把你们最想读的句子读一读,并向小组的同学讲一讲。让学生在读中有一个情感体验过程,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3、一些过渡语、引导语使用不恰当等等。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每一次授课都是一次历练,在这过程中使我看到了不足,总结了优势,一点点进步,一次次蜕变。
《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8
《小河与青草》一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是统一的,因此,在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一致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小河为什么要感谢小草?”、“小草为什么要感谢小河?”我采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身感受“小草怎么就能抱住泥土”,“浑浊的泥水是什么样子的”,“干枯的小草是什么样子的”,了解知识的同时,体会小河与小草相互依存的关系,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读中,学生通过读书,了解在生活中是要互相帮助。
教学中,我将课文进行了重组,首先学习小河与小草互相夸奖的话,在读好这两句话之后,再学习“小河与小草为什么要互相赞美对方呢?”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比较容易接受,而且重组后流程设计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心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正确处理知识的重难点。
《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9
《小河与青草》是一则童话故事,课文意在让学生领悟到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依赖、彼此欣赏、共同进步。课文的寓意很深,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深奥,难以理解,为了上好这堂课,我上网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并利用网络资源备课,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教案进行了多次修改,虽然谈不上准备得充分,也算得上有备而来了,然而课堂上还是出现了不足的地方,反映出了我自身教学的问题。课是上完了,反思还是要有的,让自己在每一节课中成长吧。
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我一方面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夯实,重视对学生生字,词的书写与积累;另一方面,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法,寓在以读悟情,同时尝试在低年段学生中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力图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效性。我的教案设计,是想要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作用,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朗读,“读”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学中从读入手,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习本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看一看、读一读、品一品、背一背四个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感悟到理解,由学习到积累,综合运用了多媒体、绘画、朗读、品评等多种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可是,课上起来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学生因为教学过于多样化而分散了学习的精力;读的时间多了,识字的时间就相应的少了,影响了识字教学;一些过渡语、引导语使用不恰当等等。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每一次授课都是一次历练,在这过程中看到了不足,总结了优势,一点点进步,一次次蜕变。.
《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10
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这就会有创新意向的行动。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要创新,首先就应读通课文。学生的学习,要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因此,让学生自主地阅读,读通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无论是情感的培养,还是品德的形成,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来实现,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思考。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为学生自主性阅读创造条件.
翻开《小河与青草》,这篇课文是后面课文部分的第13课,相对于一年级而言,是一篇较长的课文。一年级的学生不同其他年级的学生,他们是刚从学习汉语拼音过渡到学习课文,刚接触到课文的学习,所以要上好这一课是有些困难的。下面我又考虑是教学第一课时还是第二课时,我向同事请教,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决定教学第一课时。从基础的教起,对自己而言是一种考验。
通过阅读课文,仔细查阅教材,针对这篇课文我制定了较具体的教学目标:①认识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青、草、河”三个生字。②能正确、流利的朗读三个长句。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小河与青草》上课伊始.我先以简笔画画出小河,再画上青草,接着激情导入:你们想知道小河与青草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吗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一打开书,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我走近学生,与学生一起入情入境地读课文,并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自己尝试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课文语句自主读课文。针对学生的困难点,范读课文,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接下去引导学生分段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接着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调动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而学习生字,从简到难,一步一步的学习字、词、句。最后,指导学生学习“青、草、河”三个生字。(指导学生组词、书空笔顺、描红、指导书写)
在本课教学中,在读的方面是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可是因为没有调控好时间,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显得很仓促,我想在今后同类课文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更多的读起来的同时,写一写然后再读一读,学生朗读、书写的兴趣和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10篇(扩展7)
——《燃烧与灭火》教学反思10篇
《燃烧与灭火》教学反思1
《燃烧与灭火》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涉及到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非常的接近,所以为绝大数上公开课的老师所选中。本学期的校内公开课我也选择了这个问题,原因有如下三点:
1、五年之前我也选择过这节课作为公开课展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的效果并不太好;
2、前年在城北初中举行的县级骨干教师展示课上,我也选择了这节课,并且当时对教材中的“可燃物燃烧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探究实验进行了改进,将一根火柴和一根小木条分别放出铜片(铜片放在三脚架上)的两端,用酒精灯加热。其时还为自己的实验改进而得意过。但现在想来当时的那节自我感觉良好的课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
3、由于我校规模相对较小,听课的领导大多是非化学出身,如果说选择纯化学类的课堂,一来不宜调动课堂气氛,二来听课的领导和同事也会感到枯燥和乏味,三是希望自己的课上完之后,听课的学生和老师都能获得一些什么。
基于以上的三点想法,本人选择了《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作为本学期的校内公开课展示。
首先,在课前我将以往用过的课件和别人的课件进行了综合比较,在此过程中,应该说还是有所收获的。首先,上次在城北初中的展示课用的课件,在视频的选择上,还不是很好。当时选的是“火的发现和利用”这段录像,这段录像一是时间稍长一些,二是没有突出火的两面性。不能对学生渗透对事物要一分为二看待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而这次选择了两个视频,一正一反,中间还放置了一个“神八”升天的图片(这张图片是否妥当,还有待探讨),学生很容易得出火既能造福人类,又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这就很自然的导出本课的课题。“火能给人类今天的幸福生活,但使用不当又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因此,认识火,用好火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研究的课题”。这样的课堂引入自然贴切,又能对学生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值得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借鉴。
二是对“燃烧条件的探究”。由于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在进行猜想燃烧条件时,学生毫不考虑的说出了燃烧的三个条件。这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同时要不失时机引导学生如何预习,如何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一点在本节课中并未体现)。从科学探究的步骤来看,这属于猜想,如何来验证猜想。当然需要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实验一: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酒精和水,此处在课堂上我是让学生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许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进而得出结论(课后有老师提出该实验无需让学生来动手实验,因为这是人所共知的生活事实。我当时也犹豫了一下,但考虑到课堂结构的完整性还是请学生上台来进行操作)。实验二:分别点燃两支蜡烛,再用烧杯将其中的一支蜡烛罩住,发现蜡烛熄灭了。从而得出结论:燃烧必须要有氧气参加。实验三:分别用坩埚钳夹持小木条和小煤块,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在做此探究实验时,我是请一位同学上来和我一起完成这个实验,其目的是想做对比。从而得出结论。教材中的三个探究实验其实都非常简单。考虑到不能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所以并没有对书中的实验进行改进。当时的想法就是:课堂中能简单的要简单,从学生能够接受的角度出发设计实验和课堂。这是最明智的做法。不能故弄玄虚、隔靴搔痒,那样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在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后,我不失时机的问学生:老师的书为什么燃烧起来?学生回答:书没有达到着火点(当然,如果没有预习这个环节,学生可能会回答是没有点燃,这时教师要紧跟其后,是不是可燃物只有“点”才能“燃”?这样就将燃烧的条件进一步的加以理解了。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很多的可燃物在燃烧之前,都有“点”这个动作。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点”的目的是为了使可燃烧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从而得出可燃物只要满足燃烧的条件就能燃烧。譬如:在太阳下,用放大镜将太阳光聚焦到火柴头上,一会儿功夫火柴就能燃烧起来。)
对于教材中的小魔术:“烧不坏的手绢”的处理,我是通过教师自己演示来实现的。对于这个实验课后我在想个几个问题:一是当时我就把手绢(实际上眼镜布)就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里,学生也看了这个事实(烧杯上贴有标签),所以在我演示这个实验时,也就不存在魔术可言,仅仅是一个验证实验而已,学生的兴趣也就远远没有被激发出来,这一点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二是这个实验在课堂中放在什么位置,也需要进行重新的思考。三、实验过程中,我为了防止酒精燃烧完后,继续燃烧手绢,所以迅速的.将其伸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问学生手绢有没有被烧坏。课后有老师提出:能否让手绢一直烧下去,让手绢自然熄灭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值得我到实验室里进一步的加以实验和探究。也需要去查阅一定的资料,看一看酒精的着火点是多少?手绢的着火点又是多少?进而整理成一篇很好的实验型的论文,应该说它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对自己和同行应该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老师提出来可以在手绢燃烧过程中,轻轻抖动手绢,火焰即可熄灭。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值得去实践一下。
在这节课中,我还引入了人教版教材中的经典实验,红磷和*的燃烧实验。不过在课堂上我是让学生自己猜想实验现象,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进而进行归纳和整理。我觉得这个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是否考虑在反思的后面增加一段录像,让学生真切的看到*在水中燃烧的事实,从而颠覆“水能灭火”这个事实。“水也能生火”,引导学生反思:在什么情况下水就不能灭火?
当然,本节课还有许多需要反思的地方。作为进入新浪的第一篇博文,我还是想多写一点。走进新浪博客,作为一名教师,我给自己的博客定位是:专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水*。
愿与各位同仁共同分享教育教学中的酸甜苦辣。
《燃烧与灭火》教学反思2
《燃烧与灭火》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涉及到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非常的接近,所以为绝大数上公开课的老师所选中。本学期的校内公开课我也选择了这个问题,原因有如下三点:
1、五年之前我也选择过这节课作为公开课展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的效果并不太好;
2、前年在城北初中举行的县级骨干教师展示课上,我也选择了这节课,并且当时对教材中的“可燃物燃烧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探究实验进行了改进,将一根火柴和一根小木条分别放出铜片(铜片放在三脚架上)的两端,用酒精灯加热。其时还为自己的实验改进而得意过。但现在想来当时的那节自我感觉良好的课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
3、由于我校规模相对较小,听课的领导大多是非化学出身,如果说选择纯化学类的课堂,一来不宜调动课堂气氛,二来听课的领导和同事也会感到枯燥和乏味,三是希望自己的课上完之后,听课的学生和老师都能获得一些什么。
基于以上的三点想法,本人选择了《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作为本学期的校内公开课展示。
首先,在课前我将以往用过的课件和别人的课件进行了综合比较,在此过程中,应该说还是有所收获的。首先,上次在城北初中的展示课用的课件,在视频的选择上,还不是很好。当时选的是“火的发现和利用”这段录像,这段录像一是时间稍长一些,二是没有突出火的两面性。不能对学生渗透对事物要一分为二看待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而这次选择了两个视频,一正一反,中间还放置了一个“神八”升天的图片(这张图片是否妥当,还有待探讨),学生很容易得出火既能造福人类,又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这就很自然的导出本课的课题。“火能给人类今天的幸福生活,但使用不当又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因此,认识火,用好火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研究的课题”。这样的课堂引入自然贴切,又能对学生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值得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借鉴。
二是对“燃烧条件的探究”。由于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在进行猜想燃烧条件时,学生毫不考虑的说出了燃烧的三个条件。这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同时要不失时机引导学生如何预习,如何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一点在本节课中并未体现)。从科学探究的步骤来看,这属于猜想,如何来验证猜想。当然需要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实验一: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酒精和水,此处在课堂上我是让学生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许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进而得出结论(课后有老师提出该实验无需让学生来动手实验,因为这是人所共知的生活事实。我当时也犹豫了一下,但考虑到课堂结构的完整性还是请学生上台来进行操作)。实验二:分别点燃两支蜡烛,再用烧杯将其中的一支蜡烛罩住,发现蜡烛熄灭了。从而得出结论:燃烧必须要有氧气参加。实验三:分别用坩埚钳夹持小木条和小煤块,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在做此探究实验时,我是请一位同学上来和我一起完成这个实验,其目的是想做对比。从而得出结论。教材中的三个探究实验其实都非常简单。考虑到不能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所以并没有对书中的实验进行改进。当时的想法就是:课堂中能简单的要简单,从学生能够接受的角度出发设计实验和课堂。这是最明智的做法。不能故弄玄虚、隔靴搔痒,那样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在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后,我不失时机的问学生:老师的书为什么燃烧起来?学生回答:书没有达到着火点(当然,如果没有预习这个环节,学生可能会回答是没有点燃,这时教师要紧跟其后,是不是可燃物只有“点”才能“燃”?这样就将燃烧的条件进一步的加以理解了。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很多的可燃物在燃烧之前,都有“点”这个动作。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点”的目的是为了使可燃烧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从而得出可燃物只要满足燃烧的条件就能燃烧。譬如:在太阳下,用放大镜将太阳光聚焦到火柴头上,一会儿功夫火柴就能燃烧起来。)
对于教材中的小魔术:“烧不坏的手绢”的处理,我是通过教师自己演示来实现的。对于这个实验课后我在想个几个问题:一是当时我就把手绢(实际上眼镜布)就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里,学生也看了这个事实(烧杯上贴有标签),所以在我演示这个实验时,也就不存在魔术可言,仅仅是一个验证实验而已,学生的兴趣也就远远没有被激发出来,这一点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二是这个实验在课堂中放在什么位置,也需要进行重新的思考。三、实验过程中,我为了防止酒精燃烧完后,继续燃烧手绢,所以迅速的.将其伸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问学生手绢有没有被烧坏。课后有老师提出:能否让手绢一直烧下去,让手绢自然熄灭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值得我到实验室里进一步的加以实验和探究。也需要去查阅一定的资料,看一看酒精的着火点是多少?手绢的着火点又是多少?进而整理成一篇很好的实验型的论文,应该说它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对自己和同行应该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老师提出来可以在手绢燃烧过程中,轻轻抖动手绢,火焰即可熄灭。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值得去实践一下。
在这节课中,我还引入了人教版教材中的经典实验,红磷和*的燃烧实验。不过在课堂上我是让学生自己猜想实验现象,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进而进行归纳和整理。我觉得这个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是否考虑在反思的后面增加一段录像,让学生真切的看到*在水中燃烧的事实,从而颠覆“水能灭火”这个事实。“水也能生火”,引导学生反思:在什么情况下水就不能灭火?
当然,本节课还有许多需要反思的地方。作为进入新浪的第一篇博文,我还是想多写一点。走进新浪博客,作为一名教师,我给自己的博客定位是:专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水*。
愿与各位同仁共同分享教育教学中的酸甜苦辣。
《燃烧与灭火》教学反思3
我认为不足之处:做“活动与探究”演示实验时因为没有吸干*上面的水使实验延长了3min,原因是在探究时间控制上把握欠佳,讨论问题过细,花费时间较长。说明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要探究多长时间,讨论什么问题、讨论多长时间等,需要调整。思考的问题。为此我着重反思了以下几方面:
1、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2、把握已有经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从教学过程与调查所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根据其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和片面的成分,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理解化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我的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反思,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以达到学生自我激励发展的目的。
《燃烧与灭火》教学反思4
1.教学目标的设置:
“燃烧与灭火”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置主要体现在“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以及“了解灭火的基本原理”。这两点充分围绕了课程标准中对该部分的内容要求。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上,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再具体地设置教学目标。由于本节课是作为青年教师比武的一堂比赛课,因此,在生源方面选择了优班,其学生基础较好,学生的发散思维较强。对于这样的学情,个人认为需要在“了解燃烧条件”的基础上再拔高一个台阶,即从实验设计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的能力。如“铜片上*燃烧”的实验,可以在设置问题“如何在该实验装置的基础上改进,使得实验的实施更加环保?”。虽然我们不可能通过一个知识、一个实验以及一堂课来完全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的能力,课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一点一点的向学生灌输化学实验中我们应具备的能力以及能掌握的化学实验知识。
另外,在贴近生活方面,我选择了“灭火毯”。灭火毯的主要灭火原理是将灭火毯扑在燃烧物上,以隔绝空气(氧气)来达到灭火的。但是这个灭火毯的灭火原理与使用方法与我们课的前半部分的“酒精灯洒到桌面上”以及“燃气管着火用淋湿的被褥盖住来灭火”的学习效果是相似的。
反思修整意见:建议在这个地方,应选择另外一种新型产品或灭火设备,本着提高学习内容层次的.目的进行教学,或许会使整堂课显得有松有驰,有易有难。或者这个地方可以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教学,但是教学时间不宜过长。
2.对于“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考虑不周:
学生在“熄灭蜡烛”实验比赛的基础上,找到了几种灭火的方法。其中“用嘴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同学们想到的一点都是“吹出的气体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但是在我的设计中却忽略了这一点作用,只是考虑了“吹出的气体使得烛火周围的温度降低了”,破坏了燃烧的第三个条件。因此,在学生答道“二氧化碳”这一作用时,教师应给予极高的评价与认可,再引导他往破坏灭火原理的方面去思考。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忽略了学生,遏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急于将课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反思修整意见: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该如何具体地实施出来呢?从这堂课中,我得到了一丝启发。充分了解学情,不仅仅了解学生的知识水*,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以及思维方式。以他们的思维方式去想问题,从他们的角度去解释问题,给予他们充分的讨论与思考的空间,允许他们之间或者他们与老师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这样,学生才不会做课堂上的教师铺好路的走路人,而是自己开拓新的捷径。学生从他们自己的思维多方面理解会更加加深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在课堂上高校的学习状态。
《燃烧与灭火》教学反思5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人类第一次接触到化学就是无意识的利用了火,学会了燃烧。
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微课视频等教学手法综合应用。让学生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从而得出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很多伤痛的事实,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此外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
通过适当的练习,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化学来源于生活。最后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由学生自行通过探究、分析总结得出。
上课时,先以高中教材演示实验——吹气生火,提起学生的好奇心,紧接着发问,为什么吹口气棉花团也燃了,滴几滴生活中常见的水棉花团也燃了,是为什么就燃烧起来了?引发学生思考,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然后紧接着微视频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揭露问题核心,逻辑思维严密,通过问题层层递进,总结知识。然后回过头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来揭秘刚才的趣味实验,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加兴趣和信心。紧接着用辩证的思维引出,知道“生火”还得学会“灭火”,学生分组实验,自主探究灭火的原理。最后科教视频展示火场自救和逃生,加强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这次教学的优点是:
1、课堂引入的实验十分震撼,学生兴趣浓厚。因是高中教材的演示实验,危险系数小,完全可以用于初中化学。
2、大量应用微视频,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大大缩短了演示实验时间,使课堂容量增强,后排同学也能清晰看到实验现象。
3、教师演示实验是基于课本实验的改进,使知识进一步加深,并减少了实验污染。
4、课后练习源于生活中的实例分类,和学生息息相关,学生做题兴趣浓厚!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1、演示实验时,一定提醒学生吹口气后要稍微等待一下,不要盲目紧接着吹第二口,并且尽量回避让女生上台操作;
2、学案方面,在分析A、B、c时,温度应该加以本节课知识前提,改为:着火点40℃<外界温度80℃;
3、课件方面,在探究如何灭掉一支蜡烛的时候,可以把蜡烛熄灭的方法改进为:学生提到一点就点一下特定的地方,从而呈现。不要最后一起呈现显得比较笼统。
从总体上看,我认为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目标。充分利用各种生活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结合学校的资源设备,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结合学生分组实验,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并且从学生的课后练习上反应出来,也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燃烧与灭火》教学反思6
《燃烧与灭火》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涉及到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非常的接近,所以为绝大数上公开课的老师所选中。本学期的校内公开课我也选择了这个问题,原因有如下三点:
1、五年之前我也选择过这节课作为公开课展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的效果并不太好;
2、前年在城北初中举行的县级骨干教师展示课上,我也选择了这节课,并且当时对教材中的“可燃物燃烧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探究实验进行了改进,将一根火柴和一根小木条分别放出铜片(铜片放在三脚架上)的两端,用酒精灯加热。其时还为自己的实验改进而得意过。但现在想来当时的那节自我感觉良好的课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
3、由于我校规模相对较小,听课的领导大多是非化学出身,如果说选择纯化学类的课堂,一来不宜调动课堂气氛,二来听课的领导和同事也会感到枯燥和乏味,三是希望自己的课上完之后,听课的学生和老师都能获得一些什么。
基于以上的三点想法,本人选择了《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作为本学期的校内公开课展示。
首先,在课前我将以往用过的课件和别人的课件进行了综合比较,在此过程中,应该说还是有所收获的。首先,上次在城北初中的展示课用的课件,在视频的选择上,还不是很好。当时选的是“火的发现和利用”这段录像,这段录像一是时间稍长一些,二是没有突出火的两面性。不能对学生渗透对事物要一分为二看待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而这次选择了两个视频,一正一反,中间还放置了一个“神八”升天的图片(这张图片是否妥当,还有待探讨),学生很容易得出火既能造福人类,又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这就很自然的导出本课的课题。“火能给人类今天的幸福生活,但使用不当又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因此,认识火,用好火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研究的课题”。这样的课堂引入自然贴切,又能对学生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值得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借鉴。
二是对“燃烧条件的探究”。由于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在进行猜想燃烧条件时,学生毫不考虑的说出了燃烧的三个条件。这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同时要不失时机引导学生如何预习,如何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一点在本节课中并未体现)。从科学探究的步骤来看,这属于猜想,如何来验证猜想。当然需要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实验一: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酒精和水,此处在课堂上我是让学生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许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进而得出结论(课后有老师提出该实验无需让学生来动手实验,因为这是人所共知的生活事实。我当时也犹豫了一下,但考虑到课堂结构的完整性还是请学生上台来进行操作)。实验二:分别点燃两支蜡烛,再用烧杯将其中的一支蜡烛罩住,发现蜡烛熄灭了。从而得出结论:燃烧必须要有氧气参加。实验三:分别用坩埚钳夹持小木条和小煤块,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在做此探究实验时,我是请一位同学上来和我一起完成这个实验,其目的是想做对比。从而得出结论。教材中的三个探究实验其实都非常简单。考虑到不能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所以并没有对书中的实验进行改进。当时的想法就是:课堂中能简单的要简单,从学生能够接受的角度出发设计实验和课堂。这是最明智的做法。不能故弄玄虚、隔靴搔痒,那样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在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后,我不失时机的问学生:老师的书为什么燃烧起来?学生回答:书没有达到着火点(当然,如果没有预习这个环节,学生可能会回答是没有点燃,这时教师要紧跟其后,是不是可燃物只有“点”才能“燃”?这样就将燃烧的条件进一步的加以理解了。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很多的可燃物在燃烧之前,都有“点”这个动作。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点”的目的是为了使可燃烧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从而得出可燃物只要满足燃烧的条件就能燃烧。譬如:在太阳下,用放大镜将太阳光聚焦到火柴头上,一会儿功夫火柴就能燃烧起来。)
对于教材中的小魔术:“烧不坏的手绢”的处理,我是通过教师自己演示来实现的。对于这个实验课后我在想个几个问题:一是当时我就把手绢(实际上眼镜布)就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里,学生也看了这个事实(烧杯上贴有标签),所以在我演示这个实验时,也就不存在魔术可言,仅仅是一个验证实验而已,学生的兴趣也就远远没有被激发出来,这一点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二是这个实验在课堂中放在什么位置,也需要进行重新的思考。三、实验过程中,我为了防止酒精燃烧完后,继续燃烧手绢,所以迅速的将其伸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问学生手绢有没有被烧坏。课后有老师提出:能否让手绢一直烧下去,让手绢自然熄灭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值得我到实验室里进一步的加以实验和探究。也需要去查阅一定的资料,看一看酒精的着火点是多少?手绢的着火点又是多少?进而整理成一篇很好的实验型的论文,应该说它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对自己和同行应该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老师提出来可以在手绢燃烧过程中,轻轻抖动手绢,火焰即可熄灭。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值得去实践一下。
在这节课中,我还引入了人教版教材中的经典实验,红磷和*的燃烧实验。不过在课堂上我是让学生自己猜想实验现象,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进而进行归纳和整理。我觉得这个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是否考虑在反思的后面增加一段录像,让学生真切的看到*在水中燃烧的事实,从而颠覆“水能灭火”这个事实。“水也能生火”,引导学生反思:在什么情况下水就不能灭火?
当然,本节课还有许多需要反思的地方。作为进入新浪的第一篇博文,我还是想多写一点。走进新浪博客,作为一名教师,我给自己的博客定位是:专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水*。
愿与各位同仁共同分享教育教学中的酸甜苦辣。
《燃烧与灭火》教学反思7
我认为不足之处:做“活动与探究”演示实验时因为没有吸干*上面的水使实验延长了3min,原因是在探究时间控制上把握欠佳,讨论问题过细,花费时间较长。说明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要探究多长时间,讨论什么问题、讨论多长时间等,需要调整。思考的.问题。为此我着重反思了以下几方面:
1、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2、把握已有经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从教学过程与调查所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根据其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和片面的成分,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理解化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我的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反思,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以达到学生自我激励发展的目的。
《燃烧与灭火》教学反思8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指导思想,并且在课堂中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生活实际和知识应用为背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学生熟悉的化学变化——燃烧入手,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燃烧的条件,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通过实践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探究活动的过程。我也尽量充分的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探究实验、交流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调动学生的感官与思维,交互式讨论等教法也使学生有很高的参与度。总的说来,实验探究课,目标通过探究达到同时得到探究问题的方法。对教材的处理上,与生活体验相联系,让学生感悟知识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如:浴室里的资料分析等。
单单就教学过程而言,我的感受还是很深的,把主动权放手给学生,给学习成绩中差的学生带来了机会、点燃了希望、有了用武之地,他们知识面广,思维活跃提出的问题比较尖锐。比如说: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有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给我们提供可探究的问题。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知识储备,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能将学生零散的知识点连线成网,再给学生一个张扬自己个性的空间,那么,我们的课就不缺乏亮点,不缺乏继续探究知识的兴趣,感谢这些学生也感谢教材编写者及教研员老师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使我们的教学相长。这是我这节课最深的感受,也是我今后将要努力的方向。
《燃烧与灭火》教学反思9
我认为不足之处:做“活动与探究”演示实验时因为没有吸干*上面的水使实验延长了3min,原因是在探究时间控制上把握欠佳,讨论问题过细,花费时间较长。说明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要探究多长时间,讨论什么问题、讨论多长时间等,需要调整。思考的问题。为此我着重反思了以下几方面:
1、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2、把握已有经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从教学过程与调查所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根据其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和片面的成分,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理解化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我的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反思,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以达到学生自我激励发展的目的。
《燃烧与灭火》教学反思10
《燃烧与灭火》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涉及到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非常的接近,所以为绝大数上公开课的老师所选中。本学期的校内公开课我也选择了这个问题,原因有如下三点:
1、五年之前我也选择过这节课作为公开课展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的效果并不太好;
2、前年在城北初中举行的县级骨干教师展示课上,我也选择了这节课,并且当时对教材中的“可燃物燃烧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探究实验进行了改进,将一根火柴和一根小木条分别放出铜片(铜片放在三脚架上)的两端,用酒精灯加热。其时还为自己的实验改进而得意过。但现在想来当时的那节自我感觉良好的课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
3、由于我校规模相对较小,听课的领导大多是非化学出身,如果说选择纯化学类的课堂,一来不宜调动课堂气氛,二来听课的领导和同事也会感到枯燥和乏味,三是希望自己的课上完之后,听课的学生和老师都能获得一些什么。
基于以上的三点想法,本人选择了《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作为本学期的校内公开课展示。
首先,在课前我将以往用过的课件和别人的课件进行了综合比较,在此过程中,应该说还是有所收获的。首先,上次在城北初中的展示课用的课件,在视频的选择上,还不是很好。当时选的是“火的发现和利用”这段录像,这段录像一是时间稍长一些,二是没有突出火的.两面性。不能对学生渗透对事物要一分为二看待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而这次选择了两个视频,一正一反,中间还放置了一个“神八”升天的图片(这张图片是否妥当,还有待探讨),学生很容易得出火既能造福人类,又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这就很自然的导出本课的课题。“火能给人类今天的幸福生活,但使用不当又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因此,认识火,用好火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研究的课题”。这样的课堂引入自然贴切,又能对学生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值得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借鉴。
二是对“燃烧条件的探究”。由于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在进行猜想燃烧条件时,学生毫不考虑的说出了燃烧的三个条件。这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同时要不失时机引导学生如何预习,如何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一点在本节课中并未体现)。从科学探究的步骤来看,这属于猜想,如何来验证猜想。当然需要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实验一: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酒精和水,此处在课堂上我是让学生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许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进而得出结论(课后有老师提出该实验无需让学生来动手实验,因为这是人所共知的生活事实。我当时也犹豫了一下,但考虑到课堂结构的完整性还是请学生上台来进行操作)。实验二:分别点燃两支蜡烛,再用烧杯将其中的一支蜡烛罩住,发现蜡烛熄灭了。从而得出结论:燃烧必须要有氧气参加。实验三:分别用坩埚钳夹持小木条和小煤块,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在做此探究实验时,我是请一位同学上来和我一起完成这个实验,其目的是想做对比。从而得出结论。教材中的三个探究实验其实都非常简单。考虑到不能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所以并没有对书中的实验进行改进。当时的想法就是:课堂中能简单的要简单,从学生能够接受的角度出发设计实验和课堂。这是最明智的做法。不能故弄玄虚、隔靴搔痒,那样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在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后,我不失时机的问学生:老师的书为什么燃烧起来?学生回答:书没有达到着火点(当然,如果没有预习这个环节,学生可能会回答是没有点燃,这时教师要紧跟其后,是不是可燃物只有“点”才能“燃”?这样就将燃烧的条件进一步的加以理解了。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很多的可燃物在燃烧之前,都有“点”这个动作。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点”的目的是为了使可燃烧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从而得出可燃物只要满足燃烧的条件就能燃烧。譬如:在太阳下,用放大镜将太阳光聚焦到火柴头上,一会儿功夫火柴就能燃烧起来。)
对于教材中的小魔术:“烧不坏的手绢”的处理,我是通过教师自己演示来实现的。对于这个实验课后我在想个几个问题:一是当时我就把手绢(实际上眼镜布)就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里,学生也看了这个事实(烧杯上贴有标签),所以在我演示这个实验时,也就不存在魔术可言,仅仅是一个验证实验而已,学生的兴趣也就远远没有被激发出来,这一点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二是这个实验在课堂中放在什么位置,也需要进行重新的思考。三、实验过程中,我为了防止酒精燃烧完后,继续燃烧手绢,所以迅速的将其伸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问学生手绢有没有被烧坏。课后有老师提出:能否让手绢一直烧下去,让手绢自然熄灭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值得我到实验室里进一步的加以实验和探究。也需要去查阅一定的资料,看一看酒精的着火点是多少?手绢的着火点又是多少?进而整理成一篇很好的实验型的论文,应该说它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对自己和同行应该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老师提出来可以在手绢燃烧过程中,轻轻抖动手绢,火焰即可熄灭。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值得去实践一下。
在这节课中,我还引入了人教版教材中的经典实验,红磷和*的燃烧实验。不过在课堂上我是让学生自己猜想实验现象,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进而进行归纳和整理。我觉得这个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是否考虑在反思的后面增加一段录像,让学生真切的看到*在水中燃烧的事实,从而颠覆“水能灭火”这个事实。“水也能生火”,引导学生反思:在什么情况下水就不能灭火?
当然,本节课还有许多需要反思的地方。作为进入新浪的第一篇博文,我还是想多写一点。走进新浪博客,作为一名教师,我给自己的博客定位是:专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水*。
愿与各位同仁共同分享教育教学中的酸甜苦辣。
口哨与小狗教学反思10篇(扩展8)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10篇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1
“小小的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艺术教材第六单元“神奇的天空”中“月亮和星星”一课中的歌曲,由于本人担任的是音乐方面的教学任务,因此将教材中的歌曲“小小的船”做为本节课的课题。“月亮和星星”一课*有两首学唱的歌曲“小小的船”和“闪烁的小星星”,由于内容比较多,因此,本人将其分为两个课时来教学。本节课就是结合“月亮”的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学习、认知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读三拍子的歌谣《月儿》,学唱三拍子的歌曲《小小的船》,感受三拍子歌曲的优美。
2、过程与方法:采用“听-哼-唱”、教师适当点拨的方法自学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感受月儿的梦幻之美,激发丰富的艺术想象和探索天空奥秘的动力。
[教学过程及分析]:
一、准备活动
1、师生问好歌
2、发音训练歌。
二、新授活动。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看看我们这间漂亮的教室,中间这个灯像什么?(太阳)周围的这些灯像什么?(星星),有太阳,有星星,我们现在就好象身处在一个神奇、梦幻的天空中,在这个神奇的天空中,你觉得还少了谁呀?(月亮)。
(教师利用教室的现场氛围,引入月亮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欣赏图片(播放月亮的图片)
(欣赏图片,感受神奇的天空中月亮的梦幻之美。)
3、读歌谣《月儿》。
(进行三拍子的节奏句式训练,感受三拍子音乐每小节内音的强弱规律。)
4、读课文《小小的船》
这个学期,我们语文课本中也有学习了一篇与月亮有关的文章,文章的名字叫《小小的船》,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将语文和音乐结合起来,达到学科整合的目的。)
5、学唱歌曲。
师:《小小的船》这篇课文其实还可以用歌声把它唱出来,你们想听听吗?
(1)整体感受歌曲。(2遍)
(2)有节奏朗读歌词。
(根据一年级学生识字有限和对节奏知识掌握得较少的特点,教师进行带读歌词。)
(3)再次聆听。
(4)跟着音乐在心里跟着哼一哼。
(5)小声哼唱。
(6)讨论学习难点,教师适时点拨。
(7)集体清唱。
(8)跟着音乐试唱。(注意姿势的调整,声音要小,注意把握节奏。)
(采用“听-哼-唱”的渐进方式自学歌曲,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在反复练习中不断解决问题。)
四、歌曲演唱处理
1、分析演唱的技巧、进行创编
2、全班集体表演唱
(通过歌曲演唱的简单处理,加强同学们对歌曲表演唱的处理技巧。)
五、讲故事《月亮的脸》
(让学生知道月亮有圆缺的变化,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六、课外延伸
天空可神奇了,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还有许多神奇的东西,老师今天还带来了许多神奇天空的图片,同学们想看看吗?(播放图片)
七、总结
八、师生再见歌
[教学反思]:
亮点:
1、本节课能以“月亮”的主题来贯穿始终。新课的导入,利用艺术室现场的布置,“有关天空的图片”、“天花板上周围的小灯像星星,中间的大灯像太阳,就是缺少了月亮”来引入“月亮”的主题;欣赏月亮的图片;学习“月儿”的歌谣;学唱月亮的歌曲“小小的船”;听有关月亮的故事“月亮的脸”等等。
2、尽管只是承担音乐方面的教学任务,但是能够将多种学科进行整合。比如,美术方面的欣赏各种图片;复习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小小的船”;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月亮的脸”的故事,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等等。
3、为学习“三拍子”歌曲“小小的船”埋下伏笔。课前三分钟的复习歌曲就以三拍子的音乐为主,比如“花瓣”;所读的歌谣“月儿”也是一首三拍子的作品。
4、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在学唱歌曲的教学环节中,采用听唱法与教师适当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的欣赏中,自学歌曲。
5、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培养学生逐步建立音乐结构感知。欣赏图片调动视觉,欣赏音乐调动听觉,律动表演调动触觉。
不足:
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低,加上三拍子、中速的`音乐很优美,让人听了比较舒服,因此,课堂开始气氛比较活跃,而在学唱歌曲时,多听几遍以后,有许多孩子表现出困的精神状态。尽管整个班级来看,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但是,不能将全班的孩子全部带到活跃的气氛中来。
措施:
尽可能地多花点心思,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一个孩子在音乐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的培养。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2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讲评与研讨》学习反思20xx年4月2日,我通过观看直播的方式参加了第一期“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行动研究”主题教研。本次教研以”数的认识”教学设计讲评与研讨为主要内容。听了四位老师的说课,以及武维民老师的精彩点评后,我收获颇多。
第一节说课是来自北京市海淀区北航实验学校小学部的胡林青老师的《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单元说课。胡老师先从教材分析入手,介绍了“数”的来源:数来源于数。然后详细分析了教材的编排:一年级上册《20以内数的认识》,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数》,四年级上册《万以上的数》……由此可见,胡老师对教材的把握是非常清晰的。另外,胡老师指出,要通过计数单位和十进制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数感,尊重学生的基本学情,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还要制定详细的单元学习规划。通过聆听,我知道了,我们对于教材要有整合的能力,能够把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更适合学生学情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胡老师的单元整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第二节是来自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北星小学的吕斓老师的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的课时说课。吕老师以课时教学为例,向我们分享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00以内数的认识在小学“数的认识”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应该充分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和孩子们的认知能力进行教学。在教学设计当中,应该注重多样化的活动设计,通过多样数数,激活孩子们已有的活动经验,还要善于借助模型,让孩子领会数的核心,最后还要回归生活,提升同学们的素养。
第三节是来自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的张政和王硕老师的关于《小数的意义》的课时说课。要想认真上好一节课,首先必须对教材了如指掌,张老师首先从教材分析入手,打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三年级下册初步认识了小数,而四年级下册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抽象与概括,构建完善的小数模型,逐步理解分母为10、100、1000等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借助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是借助于图形和刻度,经历了从量抽象到数的过程,凸显了十进制,三种版本的教材都培养了学生抽象的能力和数感。
张老师为了把握学情,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通过调查的结果,从而引发自己的反思:学生对于小数的意义的理解的起点在哪里?如何尊重学生的已有的认知起点,抓住小数的核心概念,建构小数意义的理解?在教材的编排里,先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在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为什么在意义上却先学习了小数,再学习分数?这都是值得我们深度思考的问题。
在这次学习中,让我收获最大的还是最后武老师的指导与点评。武老师以课例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给我们指导了如何促进学生的“数的认识”的深度学习。
第一,把握结构化的两个维度,促进数概念的深入理解。第一个维度是横向结构化:整数部分是以小量大,而小数部分是以大量小。第二个维度是纵向结构化:围绕着数的意义,表达,关系和应用来展开。
第二,实现三类能力的迁移,促进学习效能的提升。首先有效的迁移指的是把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的能力,所有的新学习都涉及迁移。武老师所说的三类迁移包含思维品质的迁移、素养能力的迁移和情感态度的迁移。要实现思维品质的迁移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策略的掌握。培养学生素养能力的迁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数感和符号意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的迁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对数的积极情感,还有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之情。
第三,重视“数——做——创——联”四种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武老师用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把学生的四种学习活动体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武老师的问题:人是如何学习的?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首先,要确定好学习主题;其次,要重视核心问题的设计;最后,还要设计挑战性的活动。这三种方法将会引领着我,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枫叶如丹的三层含义。
3、了解借物喻理、借物悟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枫叶如丹的三层含义。
教学过程:
一、阅读全文,回顾课文内容,勾画出文中含有枫叶如丹这个词组的句子。
二、理解枫叶如丹的第一层含义:成长过程。
1、读文中第一个含有枫叶如丹的句子。
2、朗读课文1——4段,了解枫树的生命轨迹。
3、朗读课文1——4段,感知枫树成长过程的不易。
4、引入冰心的语言,学生感知枫叶成长经历的艰难历程。
5、读课文5、6段了解枫树与人成长过程的相同之处。理解枫叶如丹的第一层含义:成长过程。
三、理解丹的第二层含义。
1、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概括第二部分的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枫树美景的描写。
3、理解枫树如凄苦的老人的含义。
(1)知道枫树和老人的相同之处。
(2)通过作者的经历理解作者将枫树比喻为老人的原因。
(3)读课文中丽贝卡出现的部分。
(4)将丽贝卡与植物的成长阶段进行比较,知道秋天仍旧蕴含生命。
(5)出示作者的经历,理解生命的丰富内涵。
(6)理解枫叶如丹的第二层含义。
四、理解枫叶如丹的第三层含义。借用杜牧的《山行》以及枫树成长的四季循环,理解枫叶如丹的第三层含义:长久的生命力。
五、教师介绍作者的写作手法。
六、齐读课题。
教后反思:
拨开景语看情语
“霜叶红于二月花”,待到凉风又起,秋天又到,看那满山红叶,一树的红艳早已超越二月的红花。
这一树的红叶是什么?是经历春、夏、秋的洗礼迎来的硕果,是跳跃、欢乐的生命,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是化作春泥护花的长久的生命力。
可见这一树的红叶蕴含了作者多少人生感悟,多少个人情感……
作为教师,如何借助这一树的景让孩子走进作者的情怀呢?我尝试着在课堂上拨开景语看情语。
一、借助冰心的语言,体悟成长过程的艰辛。课文伊始,作者利用了四个自然段,以抒情的形式分述了枫树由春到秋,由绿到红的全过程,作者究竟需要说什么,丢弃纷繁的分析,用冰心的语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让学生体悟到作者原来是要告诉我们丹是来自不易的,他仿是人的成长过程,必须经历必要的挫折与磨难才能成长。
二、借助作者的人生经历,理解作者眼中那一棵凄苦的枫树。
作者在文中的第二部分写道:再望望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垂头无语。
为什么一树的红艳却成为凄苦与孤独的代名词。在课堂上我出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照片,让学生走进作者的世界。作者写此文时已进入花甲之年,斑白的双鬓,深锁的皱纹,一下子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已经走入了人生的尽头,他的悲秋情怀赋予了枫树,此时眼前的枫树就是他自己,他就是枫树,枫树就是他。景与人的相通之理即是世间万物都是相通之道。
三、借助人与树的相同之处,理解枫叶如丹就是跳跃、欢乐的生命,就是富有内涵的生命。
课文第二部分出现了丽贝卡,这个富有生命力的孩子的出现,给了作者最多的人生感悟。
我让学生尝试着将丽贝卡喻成植物的发芽阶段,于是在秋天生命的初始之期仿佛又重新降临。
接着我又让学生将作者与植物的成长阶段进行比较,引入作者的生活简历,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生命虽然到了尽头,但是回顾这一生是精彩的,恰如那如丹的枫叶。这样的富有内涵的生命在今天是没有遗憾,不该凄苦的。
那一树的红叶依旧,但是在一树的红叶上我们分明看见了作者如丹的人生情怀!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4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本的基本内容,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分析戏剧的方法。
2、品味剧本的主题,感悟人生中体验成长带来的思考。
3、体会并同情老人与孩子孤独寂寞的无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童年往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有人说,它象一幅画,充满种种绚丽的色彩;有人说,它象一首歌,闪烁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烂漫纯洁,时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遐想。然而,《枣》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二、学生初读,老师指导。概括剧情
1、问题导引:说说写了什么事?老人和孩子各有怎样的心情。
2、学生读文讨论后,教师引导概括剧情。(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小男孩,他们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充满了对自己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理清情节
1、浏览剧本,从老人和孩子的交谈中,你感觉文章主要写了那些有关枣儿的往事?
提示:从老人的角度,从孩子的角度。
明确:儿子名字的由来。“枣儿”尿老人一脖子尿。“枣儿”到枣树下撒尿、枣树的来历落枣吓跑了鬼子、靠枣活命
2、分角色阅读这些情节,体会人物形象(品味人物)
⑴生三人分角色读剧本《枣儿》:生1读老人,生2读男孩,生3读舞台提示。
⑵评价三人读文情况,深入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
提示:从语气语调情感等方面
明确:生1读出老人孤独寂寞的心情,生2读出了男孩天真而又无奈的心情,生3将人物的动作神态读得惟妙惟肖。从他们盛情并茂的朗读中我们看到他们对亲情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读老人的时候,语气应该慢些,体现一种沧桑感。孩台词的时候,声音要亮些,适当的时候要快些。
3、再读舞台提示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你看到老人和孩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老人:善良和蔼饱经沧桑、孤单无助
孩子:天真可爱又可怜
4、师小结:看来无论是从人物对白,还是从舞台提示,都可以认识剧本中的人物。(即从人物台词和舞台提示中体会人物性格。)
四、分析主题思想
1、这部剧本有什么启示意义或者剧本想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呢?
讨论明确: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亲情,老一辈对故乡的深厚乡情、青壮年离开家乡,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2、很好,同学们用诗一般的语言传达出自己对作品的主题及社会意义的理解,很有说服力,看来我们对作品的理解还是很到位的。刚才大家说舞台提示主要对人物形象塑造有作用,那么除此以外,舞台提示还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剧本故事发生的环境及背景。还有就是为别人表演提供了示范与提示。
3、我们知道剧本除具有文学欣赏的价值以外,还有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舞台表演提供最详细的依据。下面就请同学再读剧本,找找作品中哪些地方最适合表演?
我认为是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这一部分。因为讲故事时,老人与男孩的表情最丰富,也只有这时才能体现老人与男孩的快乐与期望。
4、下面我们就选择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这一段来现场表演表演。哪几位同学想起来表演?
明确要求:观看演出的时候,想想表演者与剧本要求之间哪些地方很相符,哪些地方有差距?
(众生表演剧本中节选的一段,师生评价。)
5、请大家再读剧本,想想开头和结尾的儿歌有什么作用
明确:在结构上有前呼后应的作用。儿歌的内容与剧本所表现的主题基本一致,通过儿歌能强化剧本的主题。
五、小结拓展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类似剧本的情形。请大家想想,我们该如何去关心他们?如何去帮助他们?
多办一些活动,邀请他们参加,这样他们就不会孤单。、在节假日里,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做一些事。、我们也可以呼吁全社会来关心关爱老人与孩子。我们也可以向那些经常不回家的人提出倡议:常回家看看。
六、布置作业
将你的想法整理出来,写成200字左右的片段。
备注:根据学生实际可安排一至二课时。第一课时,朗读与品味;第二课时,表演与理解。也可只安排一个课时,即:朗读、品味、表演、理解。
【教学反思】
剧本学习应该与一般的文章阅读有所区别,所以本课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从文本的角度读剧本。即本文的学习还是与一般的现代文阅读一样,从基本的人物、情节、主题入手,让学生建立对本剧本的基本理解力。从表演的角度读剧本。这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展开的,一个方面是朗读,即分角色朗读。读是表演的基础,读也是理解人物与主题的主要手段。在读中,学生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形象与特点。另一个方面就是实在的表演,这种看似简陋的表演形式对学生理解人物与主题,具有重要意义,这实际上也符合剧本的真正用意。
总之,剧本学习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希望我们能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获得更多更好的教学经验。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5
【教材内容分析】
《找规律》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七单元,本节学习的是例一,书本88页。本课时的内容是我们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我们教起来比较费力。在本课时的学习中我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找到规律。这样我们的教学就简单多了。
【学生学情分析】
授课的年级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是第一次接触到规律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一年级的学生虽然之前没有学习过这方面的内容,可是只要在我们的教师指导、提醒下,他们会学得很快,因为我们的学生*时就有喜欢观察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图片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规律是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得到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涂色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要他们学会发现看着一个图片知道下一个图片是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前置学习内容】
1.通过对喜羊羊、美羊羊、灰太狼、红太狼照片排列的引入,让学生发现这规律是如何得来,其实就是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
2.了解规律对本节课重要性,学生能自己发现规律,体会规律的美。
3.同学们明白规律的得来,那么对我们的教学就简单得多了。
【教学过程】
一、揭题(时间:2分钟)
学生学习活动:
1.根据白板对喜洋洋、美样样、灰太狼、红太狼照片排列说出排列的规律。
2.根据老师的提示进入到本节课的授课内容。
老师指导:
1.出示照片排列,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排列规律。
2.说说规律的存在性。
3.看清例题,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最后发现规律。
师小结:其实,课题就是本节课的眼睛,同学们在预习应从课题入手。
设计意图:
1.能自己发现规律的存在性。
2.教师的小结渗透学法的指导。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时间:8分钟)
学生学习活动:
1.学生自己观察图片的排列,试着自己去发现规律。
2.与老师合作看图,学生注意老师的提醒去发现规律。
3.通过观察,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
老师指导:
1.引导学生看图,让他们把观察图片的结果说出来。
2.根据学生说出图片排列的结果,然后教师进行排一排。
3.最后一起观察排列的结果是否正确。
4.教师引导学生懂得看着前一个图片,能说出下一个图片是什么,反过来也可以。
设计意图:
1.让学生有自主的学习能力;
2.明白规律是怎样得来的。
三、观察例题,发现规律(时间:15分钟)
学生学习活动:
1.让学生先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规律;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怎样才能更容易发现规律;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了自主学习。
4.让学生把自己发现的规律画下来。
老师指导:
1.老师检查学生画下的结果,在画得不对的学生之间让他们改正。
2.教师走进学生中了解学生交流情况。
3.引导全班交流汇报,最后引导学生懂得观察看到一个图片就能说出下一个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把本节课的重难点掌握好,学会看到一个图片就能说出下一个图片的方法。
四、课堂练习,巩固知识(时间:13分钟)
学生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观察练习,发现规律,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老师指导:教师进行评讲。
(设计意图:让学生走出书本,走进生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课堂小结(时间:2分钟)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规律是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得到的。
六、教学反思
“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新增的一个内容,它蕴涵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是今后学习生活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我在执教这节课时,在遵循教材的基础上,力求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思想。上完这节课,我觉得比较成功是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趣乐学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巧妙地设置和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导入新课时,创设了观察喜羊羊、美羊羊、灰太狼、红太郎图片规律的排列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的彩旗、花朵、灯笼、小朋友的队伍的规律,不仅使学生很快的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大胆猜想激趣乐学
让每个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和提高。数学知识的掌握过程以及学习方法有时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我创设了让学生“猜”的环节,让学生意会,积累感兴经验。如猜下一面小旗是什么顔色,下一个灯笼是什么顔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等,都是让学生先自我感受再听别人意见,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尝试的机会、猜想的机会、成功的机会。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6
这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充满着浓浓的乡情与友情。题目是吹糖人,但实际上讲的是糖人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和享受。文章通过描写孩子们对糖人的企盼,对吹糖人师傅手艺的惊奇,对糖人的分享,童真、童趣跃然纸上。
在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吹糖人师傅的高超技艺和孩子们的无比惊奇之后,我及时让学生欣赏吹糖人的视频,这样使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转化成了形象的感知,使之对文字的感悟更加真实,而且更加激发了学生对于糖人的兴趣。在探究课文过程中,我以“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快乐?”的问题切入,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句体悟,他们抓住“脚底板生风”感受到了乡下孩子的那种渴望,那种急切的心情。他们从“惊奇”感受到了乡下孩子们的那种充满疑惑。他们从“瞪圆双眼,恨不得翘开他的嘴”看到了自己。他们从“好奇”感受到了我也是这样的,就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在他们的阅读中自然的与这些乡下的孩子门走在了一起。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重点词句,让他们深刻的理解孩子们从急切的盼望到买糖人的喜悦再到吃糖人的甜蜜,并深刻体会糖人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与享受,并适时指导学生朗读,帮助学生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这节课虽然有成功之处,但也有不足之处:第一总领教学过程的问题“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快乐?”问题虽提出了,但在课堂中没有始终呼应问题;第二在朗读方面指导的还不到位,尤其是重点词语,应该多读,通过读来加深理解,第三学生的精神不是很饱满,我想自己在引导学生这方面还应多下功夫。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7
一、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
《坚硬的岩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自己对岩石的认识进行简单观察研究和分类,并进一步了解科学上的分类和初步了解岩石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观察和使用简单工具初步认识岩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与发展学生探索自然的奥秘的欲望。
(三)教学方法:
本课以感性认知为主,对岩石进行一些定性的观察、实验测量和比较分类的探究活动。学习浅显的岩石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自主探究活动中,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观察及使用简单的工具初步认识岩石,并进行简单分类。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岩石标本、实验表格、铁钉、放大镜。
2、学生:采集各种岩石标本并洗干净,记好采集地点,搜集有关岩石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在生活中应用的岩石。
学生:仔细观察得出答案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课题,学生更感兴趣。
2、认识过程
①感受大自然的岩石
教师:多媒体放“大自然的岩石”片子。
学生:观察:哪些地方有岩石;哪些地方岩石最多?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实际,加强学生感性认知,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
②小组内展览并讨论岩石的内容
教师:分小组展览石头,引导学生往哪些方面研究岩石。
学生:把课前收集了一些岩石标本,在小组内展览。小组讨论:要研究岩石的什么?怎样去研究?
设计意图:老师在这里只起一个引导性的作用,让学生自提出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③观察研究岩石
教师:安排小组实验,提供实验工具。
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研究并作好记录、汇报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总结,学会一些简单的研究方法。
3、深入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给石头分类
学生:小组分类并汇报、评价。
设计意图:这是对观察研究的一个总结。
4、引伸
教师:多媒体展示科学家的分类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岩石的用途
学生:学生观看学习体会,通过说和看,初步岩石的用途。
设计意图:对学生知识的一处拓展。由自然界到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研究岩石的作用。
5、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学生对学习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的发展。
二、 教学反思
本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以探究活动为学习的核心,让学生通过参与“提出问题、猜想假想、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探究活动的过程,获取科学知识,增长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
本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涨,兴趣很浓,学生在活动研讨中增长知识,了解大自然的丰富资源,从而更清楚地认识自然,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8
给出本节课的课题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设计意图
标题的后出,让学生在经历整个探索过程后,还回味在探索,发现的成功喜悦中,猛然回头,哦,原来知识点已经轻松掌握,同时也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小结.
(六)概括升华
的三角函数值,等于的同名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合.(即: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设计意图
简便记忆公式.
(七)练习强化
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值:(1).sin( ); (2). cos(-20400).
设计意图
本练习的设置重点体现一题多解,让学生不仅学会灵活运用应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还能养成灵活处理问题的良好习惯.这里还要给学生指出课本中的“负角”化为“正角”是针对具体负角而言的.
学生练习
化简:.
设计意图
重点加强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综合应用.
(八)小结
1.小结使用诱导公式化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为锐角的步骤.
2.体会数形结合、对称、化归的思想.
3.“学会”学习的习惯.
(九)作业
1.课本P-27,第1,2,3小题;
2.附加课外题略.
设计意图
加强学生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记忆及灵活应用,附加题的设置有利于有能力的同学“更上一楼”.
(十)板书设计:(略)
八.课后反思
对本节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本人反复阅读了课程标准和教材,针对教材的内容,编排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亲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积极投入到思维活动中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在逐渐展开中,引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方法予以解决,并获得知识体系的更新与拓展,收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尤其是练习的处理,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感受“观察——归纳——概括——应用”等环节,在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展开思维,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提高了学生主体的合作意识,达到了设计中所预想的目标。
然而还有一些缺憾:对本节内容,难度不高,本人认为,教师的干预(讲解)还是太多。
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一些较简单的内容,应放手让学生多一些探究与合作。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教学因素,都在不断更新,作为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更加切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用全新的理论来武装自己,让自己的课堂更有效。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在水*面上运动的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表面光滑,摩擦力小;表面粗糙,摩擦力大;
3.在水*面上运动的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推荐)。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3.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认真进行实验的习惯;
2.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
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感知摩擦力:
1.游戏导入:看谁的力气大(一根圆棒,一人一头,手抓住向相反的方向转,看谁的力气大。)游戏结束。
2.体验摩擦力:(下面就进入今天的学习任务)
让我们一起来作个运动
(出示"运动"),把手放在桌面上,轻轻往前推,再慢慢用力往前推?你会有什么感觉?(我会觉得手好像受到了一种阻力,阻碍手向前运动,这就是桌面对手的摩擦力)。
课件出示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阻力就叫做摩擦力。板书
"摩擦力"。今天就来学习运动和摩擦力。
3、摩擦力大小怎样知道怎样测量呢?教师讲解并演示。
(二)探究摩擦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1、讲述:生活中到处都有摩擦现象,产生的摩擦力大小也不一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请同学们先猜测一下。
2、看来,摩擦力的大小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这么多的因素一起研究会互相干扰,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对比比较明显的几组问题先进行研究。今天老师先帮助大家选择一下,"表面粗糙和光滑哪个摩擦力大?"
"物体的轻重不同,哪个摩擦力大?"我们就研究这二个问题好吗?
3、先研究"表面粗糙和光滑哪个摩擦力大?",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4、学生汇报设计方案,教师给以指导:哪些因素要改变,哪些因素不改变。指导学生填写实验记录单。
《运动和摩擦力》实验记录单一
探究问题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粗糙的关系
要改变的条件
不改变的条件摩擦力的大小
(单位:牛顿)
我们的发现物体间接触面_,摩擦力;
物体间接触面_,摩擦力.
5、学生实验。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一。
6、研究摩擦力与物体重量的关系(有了第一个实验做铺垫,这里只需要简单引导学生就可以做实验)。实验记录单如下:
《运动和摩擦力》实验记录单二
探究问题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要改变的条件
不改变的条件摩擦力的大小
(单位:牛顿)
我们的发现
小结:被拉动的物体重,摩擦力大;被拉动的物体轻,摩擦力小,教案《《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推荐)》。
(三)、课堂小结。
1.通过以上实验的研究,你发现了物体在运动中,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同时板书课题)
2、教师帮前面输的那位同学想出个办法来,然后重新比赛,结果反败为胜了,同学都很惊奇。(此时输的那位同学叫着:这上面有油,很滑,抓不住。)这时其他同学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书:运动和摩擦力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接触面的光滑度
2、物体的重量
3、运动的方式
《运动和摩擦力》教学反思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5课。在前几课中,学生们已经利用小车和弹簧测力计对运动和力作了探究。因此,这节课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的探究性课。通过引导,讨论,实验操作,观察,感知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知摩擦力,经过分析交流,认识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探究摩擦力大小受到哪些因素影响。通过交流猜想,制定探究方案,完善方案,实施实验,在小组共同探究分享中获得知识。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流程和学生反馈情况,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在课堂中,我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认知摩擦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拉住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教学一开始,我让两个学生上来比赛:看谁的力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感知摩擦力、测量摩擦力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体验摩擦力,手放在桌面上拖动的实验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真实感觉,在充分描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把手放在桌面上的时候感受到的`力就是摩擦力。出示摩擦力的定义,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摩擦力的概念。然后指出,摩擦力不仅能感受到,它的大小还是可以测量的。将如何测量,测量方法进行指导,并演示。
3.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首先让学生大胆想象和猜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学生的猜测,然后选出两个猜测进行研究。记录单填写由易到难。
4.总结延伸应用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对课进行小结,然后在游戏中应用。
整堂课,教学流畅,教学目标达成,但反观课堂觉得也有缺憾的地方:
1.教师的语言不够富有激情,这样整个课堂显得缺少一种激情。适当的评价会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但在课堂上,我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也较少,当学生回答完问题或汇报后,老师没有及时跟上评价,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2、对教材还没有吃透,在导入摩擦和摩擦力的概念时,还是按照书本上的,更科学,学生更能感受到摩擦和摩擦力的概念。
3、在板书设计上也有缺陷,学生探究的结论(科学概念)没有写在黑板上,只是投影一下就过了。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溪弯弯教学设计及反思。
2、认识文中的15个生字。
3、能尝试用一些识字方法记难字。
【教学重点】:
认识文中的15个生字。
【教学难点】:
能尝试用一些识字方法记难字。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读古诗《出塞》。
二、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三、美读全文,在文中识字
1、男、女生对读课文,要特别留意后鼻音的字。
2、小组选择喜欢的朗读方式读课文。
3、小组展示读课文。读后进行评价。
四、赛读词语,在词中识字
1、同桌练习读词语。
2、同桌比赛读词语。
3、选词说话。
五、读中认,快乐识字
1、选四位小老师带读生字。
2、挑选难认字。
3、小组交流记难字的方法。
4、指名交流。
5、小组赛读难认字。
6、玩“找得快”的小字卡游戏。
六、拓展延伸
1、这些生字宝宝真淘气,从课文里跳了出来,跑到这首儿歌里来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我们一起读一读。
儿歌:
弯弯的月牙像根琴弦,
月亮姐姐弹着琴弦,
发出丁丁东东的声音,
真好听!
美丽的彩霞喜欢照镜子,
天天对着水面看,
看到了自己,
也看到了长长的堤岸。
2、生字回归课文,读全文。
【教学反思】:《小溪弯弯》是生本实验教材第一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意境优美,包含了15个生字,教学反思《小溪弯弯教学设计及反思》。识字教学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陌生,因为接触生本已四个年头,经过实践,不断总结,探讨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识字方法。在上《小溪弯弯》这一课,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识字途径让学生认字,整节课效果还不错,当然“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其中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现与大家分享:
1、开课时的幻灯向学生展示了迷人的风景,能很好的引领学生走进课文的情景中,渲染了课堂气氛,但字体颜色和图片相斥,有点看不清楚。
李旭:
2、小组活动积极投入、有序高效。学习气氛浓郁。小组展示时,组员非常踊跃,仪态大方。只是组员的开场白句子太长,说的很费力,可以变得简洁一点。
3、老师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恰到好处,细致入微,在指导学生的前鼻音和后鼻音,注重了拼音的复习与巩固,对生字的拼读,后鼻音的反复练读等都显示出老师对拼音教学的重视。相信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拼音学习会得到一定的巩固和提高。
4、整节课课堂结构合理,重难点突出,真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教师能引导学生紧紧围绕难字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在学习难字时,教师不失时机引出六种识字方法。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后,能大大增加学生的识字量。
5、在难字记忆中,口号训练有效、气氛活跃,但似乎有点过于频繁。当学生总用猜谜语的方法记字时,老师适时指导学生“根”字换部首记,拓宽了学生的识字渠道。记难字时用时太多,并且记字方法比较单一,造成后面的教学任务显得有点仓促。
6、老师巧妙设计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热情高,参与面广。如果能插入开火车认字,给个人提供展示的*台,也检测了学生的认字情况,效果会更好,既照顾到整体,又尊重了个体。整堂课始终以生为本,设计流畅,有序有效。学生的课堂常规很好,坐有坐相,站有站姿,小组合作训练有素,这为高效识字奠定了基础。
7、教学流程顺畅,能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让学生在文中识字,再通过在词中识字,到最后到一个个独立的生字。教学环节简而精,每个教学环节都扎实有效。只是玩小字卡的环节可以放在小老师带读的前面,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玩中识字,大大降低了识字难度。
8、一年级的学生喜欢直观、生动有趣的事物,教师在教学的前几个环节都能创设情景,大大刺激了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从词语到生字的过渡显得比较突兀,没有过渡语,而且在“快乐识字”环节,没有创设情境。 9、“用词说话”这个教学环节设计得好,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既让学生通过在读词中认识了生字,而且又增强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只是学生用词说话的时候,最好能点着词语说,让全班学生都能清晰地看见,推进识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