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孟子读书笔记【10篇】(2023年)

孟子读书笔记【10篇】(2023年)

时间:2022-12-30 13:18: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孟子读书笔记1  晚上,我从书柜里抽出了一本《名人故事》,读了起来,书中有一篇描述孟子小时候读书和学习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从这个故事中,我对读书学习有了更深的体会。  故事主要的内容是:孟子很小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子读书笔记【10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孟子读书笔记【10篇】(2023年)

孟子读书笔记1

  晚上,我从书柜里抽出了一本《名人故事》,读了起来,书中有一篇描述孟子小时候读书和学习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从这个故事中,我对读书学习有了更深的体会。

  故事主要的内容是:孟子很小时候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很重视儿子的.教育,一心想把孟子培养成一名有学问的人,可是孟子总爱贪玩,没有拿出足够的毅力去读书,更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有一次,母亲当着儿子的面,把一匹布剪断了。孟母伤心的说:“你不专心读书,半途而废,将来也会像这匹断了的布一样,成为废物。”孟子恍然大悟,后来便发奋学习,成为了一位有名的大学者。

  读完这个小故事,我在想,孟母说得对,学习就像织布,一丝丝织成寸寸,一寸寸积累成一尺尺,一直到一匹匹,如果把它剪断,成为了废物。读书学习非一日之功,如果不下定决心,拿出坚定的毅力,不断地学习积累,就不会随随便便地成功,这样,不但以前的功夫白废了,而且长大了也不会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从一年级学起,到了三年级,我也有过这一类的事,因为贪玩,所以学习成绩比以前低了,到了四年级,学习下降了,回想起来,感到惭愧,我要改掉这个坏毛病,长大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孟子读书笔记2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孟子读书笔记3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认同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

  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孟子怀抱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觉,用他的义与道,从个别情况的应该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导人向善,也就是觉此民。孟子的所有观点首先都必须建立在所谓人性向善观点的基础上,而这个观点也恰恰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并且对于当今这个时代来说最值得每个人去仔细思考领悟的。孟子的人性向善论,先提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义、礼、智四端,如果能够去扩充它的话,将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所以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既然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又何来的恶人呢?有些人何以做不到乃若其情呢?孟子给了我们两个答案:其一,是不可忽视的外在原因,即环境因素,也是孟母之所以三迁的原因,而这里的环境又不仅仅只是周围人或事的影,也包括所处的时代、社会情况,还有具体到逆境与顺境的差别,《孟子》中的一篇关于嗟来之食的议论,身处逆境的人被激发的羞耻心可使之用生命维护原则,而身处顺境时的人却更易迷失,放弃了乡为身死而不受的那些原则,环境可以说是决定为善还是为恶,义或不义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在要求就是坚持,孟子也在书中举了杯水车薪的比喻,义能克不义,仁能克不仁,然而没有坚持也无法成功。

  当一个人能够做到抵御环境坚持本心时,仁义之士必是贤人、君子,枉己而不能直人,只有坚守原则的人才能够辅佐君主、诱民向善;仁者无敌,仁义之诸侯与民同乐、亲贤疏佞,又怎不会王天下呢?所以尧、舜、禹之世,孝悌礼义为人所共循,天下安乐。虽然孟子有一套从人性向善到仁者无敌的完整理论,但是要想导善,还缺不了他的非凡辩才。孟子无论是与君主对答,还是与对手辩论,都能够引经据典,把《诗》《书》灵活应用;并且以常理入手,以小见大,十分生动;更擅长环环设问,最后以对方的答案为自己所依托来解答对方的问题,让对方只能无言以对,认可孟子的想法。

  二十一世界的*,正值东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撞击之际,从个人到家庭,至自各阶层的社会乃至于国家,在当今物质文明较为发达的今天,却逐渐陷入一种内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状态。在这个物欲横流,进退失据的环境中,人们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茫然失措。精神信仰受到很大挑战,但是,究竟是什么在变化?变化的背后是什么?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面对各种所谓的领导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

  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系国家。现在的人们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从,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给我们的国家真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对自己与领导者统治者的意见不合的情况时,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呢?在这个充满金钱与利益的社会中,人们渐渐的迷失了自我,只会跟着金钱与利益随波逐流,也许只有当每个人如孟子般坦诚,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系国家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变成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吧。

孟子读书笔记4

  能浅显让人听得懂而又意义深远的话,才是有用的话;能将简简单单的小事和要求自己先做好再去建议别人,推己及人,这才算真诚的建议。

  君子的操守,是从自己开始的。先自己做到,再建议别人。先修自身,再才能使天下*。人们最大的毛病就是自己做不好却跑去要求别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长满了杂草看不到放着不耕重,却天天跑别人田里去建议要怎么怎么除草!这是病,轻点叫“吃瓜群众”,严重的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对自己没啥要求,对别人要求却很严格。这种人,多半是看了很多道理。表面看是明白和知道的很多,但这些道理全用在了对别人的要求上,自己却从来没行动过。我们如何真正的学到道理呢?不是简单的读书,简单的背,而是把自己理解到的.道理日日不断的去做,自己做的过程,才是学习这道理的过程。

  王阳明说过:知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知道的结果。你以为自己知道了,却没有行动,那是因为你其实是并没真正明白,是假明白。自己不去做,只是读书,永远都不会知道。

孟子读书笔记5

  能浅显让人听得懂而又意义深远的话,才是有用的话;能将简简单单的小事和要求自己先做好再去建议别人,推己及人,这才算真诚的建议。

  君子的操守,是从自己开始的。先自己做到,再建议别人。先修自身,再才能使天下*。人们最大的毛病就是自己做不好却跑去要求别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长满了杂草看不到放着不耕重,却天天跑别人田里去建议要怎么怎么除草!这是病,轻点叫“吃瓜群众”,严重的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对自己没啥要求,对别人要求却很严格。这种人,多半是看了很多道理。表面看是明白和知道的很多,但这些道理全用在了对别人的要求上,自己却从来没行动过。我们如何真正的学到道理呢?不是简单的读书,简单的背,而是把自己理解到的道理日日不断的去做,自己做的过程,才是学习这道理的`过程。

  王阳明说过:知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知道的结果。你以为自己知道了,却没有行动,那是因为你其实是并没真正明白,是假明白。自己不去做,只是读书,永远都不会知道。

孟子读书笔记6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以人为本,“*”,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这句知看似现在的社会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让人不敬佩吗?

  2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

  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 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 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 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 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孟子读书笔记7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孟子读书笔记8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认同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孟子怀抱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觉,用他的“义”与“道”,从个别情况的“应该”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导人向善,也就是“觉此民”。

  孟子的所有观点首先都必须建立在所谓“人性向善”观点的基础上,而这个观点也恰恰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并且对于当今这个时代来说最值得每个人去仔细思考领悟的。孟子的“人性向善”论,先提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义、礼、智”四端,如果能够去扩充它的话,将“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所以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既然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又何来的恶人呢?有些人何以做不到“乃若其情”呢?孟子给了我们两个答案:其一,是不可忽视的外在原因,即环境因素,也是孟母之所以三迁的原因,而这里的环境又不仅仅只是周围人或事的影,也包括所处的时代、社会情况,还有具体到逆境与顺境的差别,《孟子》中的一篇关于嗟来之食的议论,身处逆境的人被激发的羞耻心可使之用生命维护原则,而身处顺境时的人却更易迷失,放弃了“乡为身死而不受”的那些原则,环境可以说是决定为善还是为恶,义或不义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在要求就是坚持,孟子也在书中举了“杯水车薪”的比喻,义能克不义,仁能克不仁,然而没有坚持也无法成功。

  当一个人能够做到抵御环境坚持本心时,仁义之士必是贤人、君子,“枉己而不能直人”,只有坚守原则的人才能够辅佐君主、诱民向善;“仁者无敌”,仁义之诸侯与民同乐、亲贤疏佞,又怎不会“王天下”呢?所以尧、舜、禹之世,孝悌礼义为人所共循,天下安乐。

  虽然孟子有一套从人性向善到仁者无敌的完整理论,但是要想导善,还缺不了他的非凡辩才。孟子无论是与君主对答,还是与对手辩论,都能够引经据典,把《诗》《书》灵活应用;并且以常理入手,以小见大,十分生动;更擅长环环设问,最后以对方的答案为自己所依托来解答对方的问题,让对方只能无言以对,认可孟子的想法。

  二十一世界的*,正值东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撞击之际,从个人到家庭,至自各阶层的社会乃至于国家,在当今物质文明较为发达的今天,却逐渐陷入一种内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状态。在这个物欲横流,进退失据的环境中,人们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茫然失措。精神信仰受到很大挑战,但是,究竟是什么在变化?变化的背后是什么?

  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面对各种所谓的领导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系国家。现在的人们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从,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给我们的"国家真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对自己与领导者统治者的意见不合的情况时,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呢?在这个充满金钱与利益的社会中,人们渐渐的迷失了自我,只会跟着金钱与利益随波逐流,也许只有当每个人如孟子般坦诚,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系国家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变成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吧。

  首先,社会的稳定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社会只有稳定的环境中,才能求得前进和发展。孟子提倡的和谐相处,执中有权的原则及方法,揭示了对立面之间的统一性,对我们不断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使上下级之间、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处于和谐状态,具有积极的启示。同时,它又为社会的和谐提供一定的心理基础。其次,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这是孟子的基本思想之一。他强调治国为政要爱民、保民、利民、安民、富民、与民同忧同乐、获得民心,进而安定社会和统一天下,主张国君要把人民当作三宝之一,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卓越见解,深刻地阐述了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将先秦时代“民为邦本”的思想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为了维持社会的和谐统一,孟子提出了一套对社会进行经济约制的主张。这主要包括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制度、制民恒产的土地制度、“取于民有制”和薄收赋税的财政赋税制度、优先照顾穷困的抚恤制度。

  当我们今天做事时,总会不由的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当我们面对灾难,能够伸出援助之手时,我们不禁要感慨:华夏儿女的优良传统与善良之心。爱人者人恒爱之,这是千年前儒家学说代表孟子的至理名言,也是以后千万年不变的美德、传统。

孟子读书笔记9

  孟子:民本思想的先驱者。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孟”思想后来也成为*封建思想的主流。

  在政治思想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加以发展,提出了“王道”、“仁道”的学说。“王道”就是先王之道,就是用“仁义”来治理天下。孟子提出这样的政治理想,根源于他的民本思想。随着奴隶制的逐渐瓦解,人的价值提高,战国时期人的力量更充分地显示出来,统治者也不得不重视百姓的力量,于是重民思想发展起来了。孟子更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思想。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暴君可诛的主张,还指责了*之下严重的阶级对立:“庖有肥肉,厮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孟子的王道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有合理的民主因素。但他的思想依然是剥削阶级的,他虽然看到了社会分工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但他以社会分工为理由来论证社会上剥削制度的合理性。

  孟子提倡仁政说的基础是性善论,他的性善论是道德论和认识论的统一他提出要找回善心,就要按照“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这便是孟子的认识论,这种思想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它的进步性是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对西周以来传统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天命观作主观主义的改造。

孟子读书笔记10

  孟子为了实现他所信奉的“仁政”,奔波于各国,游说于各诸侯之间。然而,孟子的游说似乎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一点作用。孔子说,春秋无义战。而在战国更是如此。即使这样,孟子还是希望凭借着自己的力量能够为天下苍生谋求哪怕只是一国以内的和*。而前往了被秦国所打败,亟需重振国威的魏。然而,第一次见面梁惠王就说了“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的话,对于梁惠王而言,利吾国就是最重要的,但是他却不明白怎样的利才是利吾国。于是,就有了孟子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在孟子眼中,以“仁义”实于天下,将使天下皆幸矣。这种利不是小利,不是个人之利,而是以百姓为优,以天下为先的大利。但在梁惠王眼中,如何帮助自己重获土地,重新获得昔有的声誉与威望,这种利才是他所要的利。但这只是蝇头小利,只是为了梁惠王一个人的一己之私的私利。所以,后来孟子又有了“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所以,司马迁说:“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孟子明知梁惠王只是这样的一个庸人而已,却还是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教化他,那么就可以有利于整个魏国百姓。只是,这样的希望最终也成为了泡影。

  孟子,不是不讲利,只是不讲私利,不讲小利,他所追求的是大义,是关乎天下百姓的义。这样的坚持,使得孟子没有能够像驺衍等人一样取的生前的光辉,但这样的坚持也使得孟子为后世的人留下了可供学习的榜样。司马迁,在写史记之始,曾有好友壶遂问他:孔子为什么要做《春秋》?意思即是问他为什么要做《史记》,当时,司马迁说明了两个理由:一为刺讥,即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批判意识,辨明是非,决断疑惑,增强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为治国者提供一面历史的镜子,让他时时警觉,把握前进的方向。二,则是颂扬。但是由于李陵事件,司马迁被迫施以宫刑。智者修身,仁者爱施,忠义之士好施舍,忍受耻辱必须勇于决断,行事在于立名。此五者,是君子立于世的根本。所以,祸之大者莫过于利欲熏心,悲痛之极莫过于伤心,行为的丑陋莫过于侮辱祖先,耻辱之极莫过于宫刑。

  而司马迁就接受了这样的耻辱,是一死了之还是忍辱偷生?司马迁选择了后者,原因,就是孟子所说过的“利”。对于司马迁而言,自己一死确实可以解脱这种在世的耻辱和痛苦,但是,那样既不能完成《史记》的重任,也会被认为是求生乏术,罪大恶极,不能自免才去死的。如果活下来,那么《史记》就可以完成,那么至少为后世后人留下可供学习参照的只言片语,为后代的君王治理国家,后来的贤臣义士提供一点依据,为百姓创造一点福祉。就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司马迁在屈辱中完成了《史记》。

  这样的利与义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在孟子与司马迁的身上得到了映证的。


孟子读书笔记10篇扩展阅读


孟子读书笔记10篇(扩展1)

——孟子读书笔记10篇

孟子读书笔记1

  孟子为了实现他所信奉的“仁政”,奔波于各国,游说于各诸侯之间。然而,孟子的游说似乎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一点作用。孔子说,春秋无义战。而在战国更是如此。即使这样,孟子还是希望凭借着自己的力量能够为天下苍生谋求哪怕只是一国以内的和*。而前往了被秦国所打败,亟需重振国威的魏。然而,第一次见面梁惠王就说了“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的话,对于梁惠王而言,利吾国就是最重要的,但是他却不明白怎样的.利才是利吾国。于是,就有了孟子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在孟子眼中,以“仁义”实于天下,将使天下皆幸矣。这种利不是小利,不是个人之利,而是以百姓为优,以天下为先的大利。但在梁惠王眼中,如何帮助自己重获土地,重新获得昔有的声誉与威望,这种利才是他所要的利。但这只是蝇头小利,只是为了梁惠王一个人的一己之私的私利。所以,后来孟子又有了“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所以,司马迁说:“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孟子明知梁惠王只是这样的一个庸人而已,却还是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教化他,那么就可以有利于整个魏国百姓。只是,这样的希望最终也成为了泡影。

  孟子,不是不讲利,只是不讲私利,不讲小利,他所追求的是大义,是关乎天下百姓的义。这样的坚持,使得孟子没有能够像驺衍等人一样取的生前的光辉,但这样的坚持也使得孟子为后世的人留下了可供学习的榜样。司马迁,在写史记之始,曾有好友壶遂问他:孔子为什么要做《春秋》?意思即是问他为什么要做《史记》,当时,司马迁说明了两个理由:一为刺讥,即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批判意识,辨明是非,决断疑惑,增强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为治国者提供一面历史的镜子,让他时时警觉,把握前进的方向。二,则是颂扬。但是由于李陵事件,司马迁被迫施以宫刑。智者修身,仁者爱施,忠义之士好施舍,忍受耻辱必须勇于决断,行事在于立名。此五者,是君子立于世的根本。所以,祸之大者莫过于利欲熏心,悲痛之极莫过于伤心,行为的丑陋莫过于侮辱祖先,耻辱之极莫过于宫刑。

  而司马迁就接受了这样的耻辱,是一死了之还是忍辱偷生?司马迁选择了后者,原因,就是孟子所说过的“利”。对于司马迁而言,自己一死确实可以解脱这种在世的耻辱和痛苦,但是,那样既不能完成《史记》的重任,也会被认为是求生乏术,罪大恶极,不能自免才去死的。如果活下来,那么《史记》就可以完成,那么至少为后世后人留下可供学习参照的只言片语,为后代的君王治理国家,后来的贤臣义士提供一点依据,为百姓创造一点福祉。就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司马迁在屈辱中完成了《史记》。

  这样的利与义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在孟子与司马迁的身上得到了映证的。

孟子读书笔记2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认同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

  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孟子怀抱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觉,用他的义与道,从个别情况的应该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导人向善,也就是觉此民。孟子的所有观点首先都必须建立在所谓人性向善观点的基础上,而这个观点也恰恰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并且对于当今这个时代来说最值得每个人去仔细思考领悟的。孟子的人性向善论,先提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义、礼、智四端,如果能够去扩充它的话,将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所以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既然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又何来的恶人呢?有些人何以做不到乃若其情呢?孟子给了我们两个答案:其一,是不可忽视的外在原因,即环境因素,也是孟母之所以三迁的原因,而这里的环境又不仅仅只是周围人或事的影,也包括所处的时代、社会情况,还有具体到逆境与顺境的差别,《孟子》中的一篇关于嗟来之食的议论,身处逆境的人被激发的羞耻心可使之用生命维护原则,而身处顺境时的人却更易迷失,放弃了乡为身死而不受的那些原则,环境可以说是决定为善还是为恶,义或不义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在要求就是坚持,孟子也在书中举了杯水车薪的比喻,义能克不义,仁能克不仁,然而没有坚持也无法成功。

  当一个人能够做到抵御环境坚持本心时,仁义之士必是贤人、君子,枉己而不能直人,只有坚守原则的人才能够辅佐君主、诱民向善;仁者无敌,仁义之诸侯与民同乐、亲贤疏佞,又怎不会王天下呢?所以尧、舜、禹之世,孝悌礼义为人所共循,天下安乐。虽然孟子有一套从人性向善到仁者无敌的完整理论,但是要想导善,还缺不了他的非凡辩才。孟子无论是与君主对答,还是与对手辩论,都能够引经据典,把《诗》《书》灵活应用;并且以常理入手,以小见大,十分生动;更擅长环环设问,最后以对方的答案为自己所依托来解答对方的问题,让对方只能无言以对,认可孟子的想法。

  二十一世界的*,正值东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撞击之际,从个人到家庭,至自各阶层的社会乃至于国家,在当今物质文明较为发达的今天,却逐渐陷入一种内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状态。在这个物欲横流,进退失据的环境中,人们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茫然失措。精神信仰受到很大挑战,但是,究竟是什么在变化?变化的背后是什么?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面对各种所谓的领导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

  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系国家。现在的人们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从,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给我们的国家真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对自己与领导者统治者的意见不合的情况时,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呢?在这个充满金钱与利益的社会中,人们渐渐的迷失了自我,只会跟着金钱与利益随波逐流,也许只有当每个人如孟子般坦诚,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系国家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变成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吧。

孟子读书笔记3

  "自反"是儒家提倡的一项重要的行为规范。

  人非圣贤,都会犯错。此时,自我反省便是最好的补救措施。只有深刻反省,认识到自己错在何处,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也只有深刻反省,才会让自己铭记在心,下不为例。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但是,"自反"绝不仅仅是一种补救措施,它更是人们为人处事的一种智慧。

  孟子曰:"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意即别人对我无礼,我需自省。道理很简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别人无礼,必是我有过在先。毕竟人非禽兽,谁又能无缘无故地去伤害别人呢?

  这其实表达的是一种内敛的心境。每个人都有尊严,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人更好面子。当他人对自己无礼时,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每个人都会觉得有失颜面。这时,人们一般会据礼力争,以图挽回颜面。一些人按捺不住心中怒火,也会针锋相对,奋起反击。第一种做法固然好些,但局面既以尴尬,只能草草收场,再次相遇时,也只能形同陌路。

  其实,还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自反"。正如前文所说,谁都不会无端生事。这时,如果能够抑制住一时怒气,加以"自反",或承认错误,或解除误会。不仅可以得到对方的原谅,更会使其尊重你。对,尊重,人的尊严就是这样获得的。

  可见,儒家文化不仅使得我们好面子,更加告诉我们如何维护面子。面子不是表面文章,更不是虚荣,而是人的尊严,行得端,坐得正,以礼待人,以礼处事,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自反"是一种意识,我们既不能抱怨客观事物,也不能向他人推卸责任。加强"自反"。我们才能够纠正错误,挽回损失,完善自我。

孟子读书笔记4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以人为本,“*”,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这句知看似现在的社会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让人不敬佩吗?

  2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

  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 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 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 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 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孟子读书笔记5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孟子读书笔记6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以人为本,“*”,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这句知看似现在的社会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让人不敬佩吗?

  2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

  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 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 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 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 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孟子读书笔记7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

  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以人为本,“*”,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

  《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

  这句知看似现在的社会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让人不敬佩吗?

孟子读书笔记8

  晚上,我从书柜里抽出了一本《名人故事》,读了起来,书中有一篇描述孟子小时候读书和学习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从这个故事中,我对读书学习有了更深的体会。

  故事主要的内容是:孟子很小时候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很重视儿子的教育,一心想把孟子培养成一名有学问的人,可是孟子总爱贪玩,没有拿出足够的毅力去读书,更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有一次,母亲当着儿子的面,把一匹布剪断了。孟母伤心的说:“你不专心读书,半途而废,将来也会像这匹断了的布一样,成为废物。”孟子恍然大悟,后来便发奋学习,成为了一位有名的大学者。

  读完这个小故事,我在想,孟母说得对,学习就像织布,一丝丝织成寸寸,一寸寸积累成一尺尺,一直到一匹匹,如果把它剪断,成为了废物。读书学习非一日之功,如果不下定决心,拿出坚定的毅力,不断地学习积累,就不会随随便便地成功,这样,不但以前的功夫白废了,而且长大了也不会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从一年级学起,到了三年级,我也有过这一类的事,因为贪玩,所以学习成绩比以前低了,到了四年级,学习下降了,回想起来,感到惭愧,我要改掉这个坏毛病,长大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孟子读书笔记9

  《孟子》全书我并没有通读,对于孟子思想的整体把握上,十分的不足。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的查阅背景资料去加以了解。在读到告子章句上第四篇时,感触颇大。此篇主要是告子与孟子在讨论内在的心理善恶与外在的行为关系上。

  告子认为,仁是内在,义是外在,二者毫不相干。他说“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 他年长而我尊敬他,见面问声:爷爷好,也许还扶他过马路。但这并不代表我心中对他有尊敬之情,因为从小父母老师就告诉我,要尊敬师长,而他为什么值得尊敬,尊敬之处在哪里,我不知道。这是我的家教、习惯使然。就好比那东西是白色的,而我把它作为白色的东西,是随从它外表的白色,里面是啥,我不知道啊。这就是义是外在行为的表现。为什么说仁是内在呢?他觉得,是我的弟弟,我就好好去爱护她,秦人的兄弟,我就不爱,亲人之间的爱,是存于内心的,是内在的,这是无可争议的。而孟子呢,他很厉害,雄辩之术十分的了得,以告子之例反攻告子,以吃肉为例:“嗜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万事万物,道理相通,你吃秦人的烤肉难道和吃自己的烤肉有什么不同吗?难道秦人的烤肉有毒吗?你吃东西的时候不分敌我,不分种族,因为喜欢,你就去吃了。为什么谈到爱人的时候,你就开始挑三拣四,不能如你吃东西一样,去包容呢?

  细细揣摩一下二者的观点,不难发现,告子的所言,可以归结于一个“性”字。开篇便讲:“食色,性也。”我吃东西,喜欢吃辣的还是清淡的,红烧还是清蒸的,这完全取决于我自己的性子啊!口味淡了,我吃点辣的,上火了,我就吃点清淡的,或者说,我还要吃辣的!随着我的性子来嘛,人活着为了什么,不就是去追求幸福和快乐吗?何必非要拘束自己呢?孟子你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很对啊,我也可以试着去做,但是你不能强迫我去爱我敌人的兄弟啊!万一有一天,他拿起了长戈,刺向我的亲弟弟呢?这不等于我害死了我弟弟,这我还能就开心吗?这是违反了我的本性啊!

  孟子呢,他的心胸十分宽广,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才会有善恶之分。“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这不怪他,既然环境影响使他变坏了,那么给他换个环境,以我之仁心、爱心,去改变、净化他的恶,不就可以了吗?所以孟子认为君王要施行仁政,讲究仁义,感化邪恶,发扬人善本性。但是人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很难说清,各家都有各家的观点,难以讨论个透彻。其实,孟子所提出的“仁义”,已经包括了告子所言的“性”。例如,公孙丑章句上中,讲:“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浩然正气是集仁义所生,若是行为有违反自己内心的,气便会消失。气都消失了,况乎仁义?更不用说性了。

  告子和孟子所说,是很多儒家知识分子在后期成长中主要选择的两条路,随性如诗仙李白,讲仁如诗圣杜甫。但在当今社会,主张人的*,大众意识的苏醒,这种随性的思想越发的被人接受。反倒是过分提倡物质,讲究现实,爱谈柴米油盐,孟子的这份仁,却是淡出大众视线。为什么呢?因为他太理想,没有现实性,没有利益可捞,只谈奉献,不可能实现,谁又会去做呢?事实上,孟子的仁义,是站在至高点上提出的`,他是一个宏观指引我们的大方向,他不可能告诉你去哪家买醋会比较便宜。但是我们要去学习,要去做,要去爬这个至高点,不能因为不能实现就放弃。因为仁义,好比海里的灯塔使航船不易迷路,学好、做好仁义,可以使我们不在道德上迷失。

孟子读书笔记10

  不忍人之心,什么意思?以前我也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寒假里,我看了一本《孟子:行为与责任的故事》之后,我才懂得了什么叫“不忍人之心“。若大家有兴趣,不妨听我一一道来。

  《孟子:行为与责任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小聪,小顺,铁蛋和孟子哥哥。孟子哥哥本是一位无工作的青年,后来遇到了一位老道爷爷,那位奇怪的老道爷爷偏说孟子哥哥是转世的孟子,经过一系列的酸甜苦辣后,孟子哥哥将成为下一任总统但奇怪的是,他在听完老道爷爷的一席话后,毅然决定:不当总统了!

  这本书只要体现了*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的著名观点“仁政”。仁政是指施行“不忍人之政”的政治,而“不忍人之政”又是“不忍人之心”的延伸。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这种“不忍人之心”,他主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这让我想到有一次和奶奶一起看“第一时间”里的一件让人为之动容的事情。

  在一个普通的小区里,人们出去上班的上班,买菜的买菜,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与祥和的。可谁又会注意到,三楼的一个三四岁大的小宝宝正趴在阳台上呢!也不知怎么的,小宝宝的身体开始倾斜。一开始,他的一只小脚离开了阳台,渐渐地他的一条腿腾空了,又过了一会儿,他的半个身子都离开了阳台。多么令人胆战心惊呀,可是,没有人注意到。最后,那个小宝宝的身体以趴着的姿势往下坠。天哪,很快就要掉到地上了!有的居民正要快速地赶往这里,也有的居民眼睛睁的老大,很想去救那个小宝宝,但腿脚都如灌了铅一般,脑子瞬间短路。一秒,两秒,三秒,“嗖——”一个身影如飞箭一般窜过人群,那小宝宝正好落入一位年轻妇女的怀里,一个小生命免于升天!原来,那小宝宝的爸爸上班去了,妈妈又去买菜,便把小宝宝放在了阳台旁的推车里。而小宝宝又阴差阳错地爬上了阳台,这才导致了刚才这一幕的发生。不过,这小宝宝上辈子一定积了不少的福,有位善良的阿姨看到了,勇敢地接住了他。记者采访那位阿姨是,她正在病房,因接那个小宝宝而手臂骨折了。但她仍然笑着说:“我的手臂虽然骨折了但挽回了一个小生命,我觉得很值得!”于是,记者又问她,你为什么能如此处变不惊地去救那个与你非亲非故的小宝宝呢?那位阿姨轻松地说道:“其实我当时也没想什么,就是想着一定要接住他,”那位阿姨并没有讲太多话,但她的话却是足以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

  其实,当别人遇到生命危险时,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看到了,一定会去救他。那不是为了得到他父母的报酬,也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更不是为了不想听到“见死不救”的谴责。这只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同情之心。

  我们要坚信: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读书笔记10篇(扩展2)

——《孟子》读书笔记3篇

《孟子》读书笔记1

  《孟子》全书我并没有通读,对于孟子思想的整体把握上,十分的不足。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的查阅背景资料去加以了解。在读到告子章句上第四篇时,感触颇大。此篇主要是告子与孟子在讨论内在的心理善恶与外在的行为关系上。

  告子认为,仁是内在,义是外在,二者毫不相干。他说“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 他年长而我尊敬他,见面问声:爷爷好,也许还扶他过马路。但这并不代表我心中对他有尊敬之情,因为从小父母老师就告诉我,要尊敬师长,而他为什么值得尊敬,尊敬之处在哪里,我不知道。这是我的家教、习惯使然。就好比那东西是白色的,而我把它作为白色的东西,是随从它外表的白色,里面是啥,我不知道啊。这就是义是外在行为的表现。为什么说仁是内在呢?他觉得,是我的弟弟,我就好好去爱护她,秦人的兄弟,我就不爱,亲人之间的爱,是存于内心的,是内在的,这是无可争议的。而孟子呢,他很厉害,雄辩之术十分的了得,以告子之例反攻告子,以吃肉为例:“嗜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万事万物,道理相通,你吃秦人的烤肉难道和吃自己的烤肉有什么不同吗?难道秦人的烤肉有毒吗?你吃东西的时候不分敌我,不分种族,因为喜欢,你就去吃了。为什么谈到爱人的时候,你就开始挑三拣四,不能如你吃东西一样,去包容呢?

  细细揣摩一下二者的观点,不难发现,告子的所言,可以归结于一个“性”字。开篇便讲:“食色,性也。”我吃东西,喜欢吃辣的还是清淡的,红烧还是清蒸的,这完全取决于我自己的性子啊!口味淡了,我吃点辣的,上火了,我就吃点清淡的,或者说,我还要吃辣的!随着我的性子来嘛,人活着为了什么,不就是去追求幸福和快乐吗?何必非要拘束自己呢?孟子你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很对啊,我也可以试着去做,但是你不能强迫我去爱我敌人的兄弟啊!万一有一天,他拿起了长戈,刺向我的"亲弟弟呢?这不等于我害死了我弟弟,这我还能就开心吗?这是违反了我的本性啊!

  孟子呢,他的心胸十分宽广,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才会有善恶之分。“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这不怪他,既然环境影响使他变坏了,那么给他换个环境,以我之仁心、爱心,去改变、净化他的恶,不就可以了吗?所以孟子认为君王要施行仁政,讲究仁义,感化邪恶,发扬人善本性。但是人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很难说清,各家都有各家的观点,难以讨论个透彻。其实,孟子所提出的“仁义”,已经包括了告子所言的“性”。例如,公孙丑章句上中,讲:“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浩然正气是集仁义所生,若是行为有违反自己内心的,气便会消失。气都消失了,况乎仁义?更不用说性了。

  告子和孟子所说,是很多儒家知识分子在后期成长中主要选择的两条路,随性如诗仙李白,讲仁如诗圣杜甫。但在当今社会,主张人的*,大众意识的苏醒,这种随性的思想越发的被人接受。反倒是过分提倡物质,讲究现实,爱谈柴米油盐,孟子的这份仁,却是淡出大众视线。为什么呢?因为他太理想,没有现实性,没有利益可捞,只谈奉献,不可能实现,谁又会去做呢?事实上,孟子的仁义,是站在至高点上提出的,他是一个宏观指引我们的大方向,他不可能告诉你去哪家买醋会比较便宜。但是我们要去学习,要去做,要去爬这个至高点,不能因为不能实现就放弃。因为仁义,好比海里的灯塔使航船不易迷路,学好、做好仁义,可以使我们不在道德上迷失。

《孟子》读书笔记2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孟子》读书笔记3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以人为本,“*”,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这句知看似现在的社会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让人不敬佩吗?

  2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

  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 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 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 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 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孟子读书笔记10篇(扩展3)

——孟子读书笔记参考3篇

孟子读书笔记参考1

  读大学时,那位古代汉语的老教授对我们要求极为严格,那《孟子》是要求全书背诵的,也许就是因为这特别的机缘,我一直特别喜欢《孟子》。

  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喜欢孟子散文中那种雄辩的气势。孟子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不仅以“好辩”著称,而且极为善辩。我常常慨叹,要是孟子生活在当今时代,他一定是一个出色的律师。读孟子的文章,我总是因此而想到艺术作品中那些大律师的“雄辩”或“诡辩”的场景,那些有经验的律师去质问对方律师的委托人时,只要求回答“yes ”or “no ”,从而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牵着别人的鼻子走。孟子正是那样,让那些国君被他牵着鼻子走,从而成功地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近来再读《孟子》,再一次被孟子的雄辩风格所折服。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梁惠王在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而“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面对这样的问题,孟子不是去直接指出梁惠王治国之中的不足,那样会让好大喜功的君王难以接受,于是他以“王好战,请以战喻”巧妙地将话题转到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来,接下来,他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让梁惠王明白并承认,自己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还有那次孟子见到齐宣王,为了宣传他的“仁政”思想,他从“好乐”切入话题,他先是运用转换话题、偷换概念的方式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把音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从而激发了齐王的兴趣,他忍不住主动问道:“可得闻与?”但孟子并没有就此阐发他的道理,而是以“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两个问题,让齐王很容易地同意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数人乐乐不如与多数人同乐,从而诱导出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与民同乐的观点,于是他滔滔不绝地“为王言乐”,引导出“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的结论,意即: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但是我们知道,齐宣王真正关心的是“霸道”,他一心想着的是以武力征服天下,这与孟子的“王道”主张是完全相对立的,可是孟子凭借着他的口才说服了齐宣王,成功地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我真的佩服两千多年之前的孟子,也难怪后人要尊他为“亚圣”了。

  可是此次再读《孟子》,我却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结果上: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因此,我不得不慨叹这口才的苍白无力的尴尬了。

  我还想到我们这些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人,我们虽然不一定有孟子那么敏捷的思维,那么雄辩的口才,但面对学生,我们一般都能把思想工作做到位,也许学生所持的观点与我们的观点完全相反,但我们总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去说服他们,可是我们过后往往会发现,学生表态挺好的,过后落实在行动中却效果不佳,有时甚至收效甚微,我们所遇到的,不正是孟子所遇到的“口才的尴尬”吗?

  当然,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是孩子,注定他们就会犯错误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但这不也值得我们所有的教师和家长来反思吗?如何用一种最有效果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他们自己去领悟、去选择,而不是以我们成年人的思想去规定、去限制。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是卓有成效,我们才能解决这口才的尴尬问题。

孟子读书笔记参考2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鼻祖。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孟子读书笔记参考3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认同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孟子怀抱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觉,用他的“义”与“道”,从个别情况的“应该”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导人向善,也就是“觉此民”。

  孟子的所有观点首先都必须建立在所谓“人性向善”观点的基础上,而这个观点也恰恰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并且对于当今这个时代来说最值得每个人去仔细思考领悟的。孟子的“人性向善”论,先提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义、礼、智”四端,如果能够去扩充它的话,将“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所以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既然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又何来的恶人呢?有些人何以做不到“乃若其情”呢?孟子给了我们两个答案:其一,是不可忽视的外在原因,即环境因素,也是孟母之所以三迁的原因,而这里的环境又不仅仅只是周围人或事的影,也包括所处的时代、社会情况,还有具体到逆境与顺境的差别,《孟子》中的一篇关于嗟来之食的议论,身处逆境的人被激发的羞耻心可使之用生命维护原则,而身处顺境时的人却更易迷失,放弃了“乡为身死而不受”的那些原则,环境可以说是决定为善还是为恶,义或不义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在要求就是坚持,孟子也在书中举了“杯水车薪”的比喻,义能克不义,仁能克不仁,然而没有坚持也无法成功。

  当一个人能够做到抵御环境坚持本心时,仁义之士必是贤人、君子,“枉己而不能直人”,只有坚守原则的人才能够辅佐君主、诱民向善;“仁者无敌”,仁义之诸侯与民同乐、亲贤疏佞,又怎不会“王天下”呢?所以尧、舜、禹之世,孝悌礼义为人所共循,天下安乐。

  虽然孟子有一套从人性向善到仁者无敌的完整理论,但是要想导善,还缺不了他的非凡辩才。孟子无论是与君主对答,还是与对手辩论,都能够引经据典,把《诗》《书》灵活应用;并且以常理入手,以小见大,十分生动;更擅长环环设问,最后以对方的答案为自己所依托来解答对方的问题,让对方只能无言以对,认可孟子的想法。

  二十一世界的*,正值东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撞击之际,从个人到家庭,至自各阶层的社会乃至于国家,在当今物质文明较为发达的今天,却逐渐陷入一种内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状态。在这个物欲横流,进退失据的环境中,人们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茫然失措。精神信仰受到很大挑战,但是,究竟是什么在变化?变化的背后是什么?

  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面对各种所谓的领导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系国家。现在的人们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从,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给我们的国家真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对自己与领导者统治者的意见不合的情况时,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呢?在这个充满金钱与利益的社会中,人们渐渐的迷失了自我,只会跟着金钱与利益随波逐流,也许只有当每个人如孟子般坦诚,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系国家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变成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吧。

  首先,社会的稳定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社会只有稳定的环境中,才能求得前进和发展。孟子提倡的和谐相处,执中有权的原则及方法,揭示了对立面之间的统一性,对我们不断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使上下级之间、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处于和谐状态,具有积极的启示。同时,它又为社会的和谐提供一定的心理基础。其次,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这是孟子的基本思想之一。他强调治国为政要爱民、保民、利民、安民、富民、与民同忧同乐、获得民心,进而安定社会和统一天下,主张国君要把人民当作三宝之一,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卓越见解,深刻地阐述了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将先秦时代“民为邦本”的思想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为了维持社会的和谐统一,孟子提出了一套对社会进行经济约制的主张。这主要包括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制度、制民恒产的土地制度、“取于民有制”和薄收赋税的财政赋税制度、优先照顾穷困的抚恤制度。

  当我们今天做事时,总会不由的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当我们面对灾难,能够伸出援助之手时,我们不禁要感慨:华夏儿女的优良传统与善良之心。爱人者人恒爱之,这是千年前儒家学说代表孟子的至理名言,也是以后千万年不变的美德、传统。


孟子读书笔记10篇(扩展4)

——《背影》读书笔记10篇

《背影》读书笔记1

  "在路上"是一个*和、多角度,且行进着的词语,身体和心灵被脚步引领,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所有的方向都是自己的方向,虚无且真实,真实经历着且又形似梦境,张鸿、正雨、周闻道的散文集评。劳伦斯在《在路上》一诗中说:"那些孤单的叶子是风景的一部分,也是内心的一部分,是心灵遭受抚摸,也是生命被风吹拂的过程。"读张鸿的《香巴拉的背影》一书,我的心情是安静的,也是激动的,随着她文字的指向,看到了一个在路上的人的真实内心生活和身体活动,心灵是被悬置起来的,在流线型的风中游弋。

  这是一种最为真实的心灵状态。读这本书,我忽然很感动,热烈的泪水不期然落下。也忍不住对从无一面的张鸿的旅行充满了猜测。从文字当中,我似乎张鸿是个绝为可爱的人,以至于冲动着想把自己的读后感命名为《"亲爱"的张鸿》。这或许就是这本书的力量所在,它给我们的是一种莫名的感动,是一种精神的契合和心灵的体贴;是一个人在远处看着另一个人在风景环绕的路上穿行,是一种远距离的张望和想象。

  所有这些,是《香巴拉的背影》带给我的"。读她的这些文字,我总是会想起沈从文的《边城》、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和阿尔多.李奥帕德的《沙郡年纪》等著作。需要说起的是:我和张鸿最初是陌生的,一直自觉地以为她是一位男士,后来还知道她和我一样,曾寄身军旅,后来转业地方。直到后来,我才得知张鸿原来是一位(生性好侠,不拘小节)女士。读她的《香巴拉的背影》,我能够觉察出,这是一位贴着大地旅行,在山川风景中不倦的游走者、发现者和体悟者。我读到她在中甸因为胃疼四处买药的细节的时候,忽然觉得文字中的张鸿是犹豫的,意志被身体控制,情绪在慌乱中呈现出一种本真的生命状态。

  或许,我阅读的感动大抵由此肇始。在很多时候,一个人在路上本质是孤单的,再多的繁华和应酬也只能是身外之物。尽管张鸿在云南一路上都有很多朋友,但个人身体的疼痛和发现却无人替代。从张鸿的《香巴拉的背影》一书当中,我更看重的是她一个人在路上的那种发现的心灵和行走的个体生命的状态。风景和地理是不可更改的,唯有浏览、发现和体悟它们的人,才能够从相同的物事之中看到大同中的不同之处。正如我在书中看到的,每到一处,张鸿的发现除了宏大的历史、人文和自然背景之外,更多的是一个人贴近自然和人文事物的思维颤动和内心情绪。

  比如她的《松赞林寺的转经筒》、《碧色寨:时空遗忘的角落》、《众神汇聚卡瓦卡布》、《"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个土司"》、《静雨版纳》、《四月走云南》等文章,都是极具个性,在大同的风景中呈现个体的色彩的。记述旅行文字,不自觉被大风景笼罩和统辖,忘我趋同的多,局部和细节呈现往往是凸显作家个性的必由之路,张鸿是深谙其道的,她在个体的穿梭和瞻望中,以个人的独特性情和趣味关照大地风景与人文遗迹,以灵性和智慧的文字说出了自己(一个人)在恒久之物面前的生命和心灵痕迹。

  这些痕迹是明亮的,光芒内敛而又令人温暖和感动的。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生命温度和品行素质。在这本书中,张鸿的个人形象是朴素的,是不动声色的大气和极致的收敛。她的一些在旅途中写人记事的文字,如《夜有一张脸》、《文面的喃奶奶》、《洛克:卓越的行者》等文章,显然是对他人的一种精微发现和立体刻画,是陌生的混合,也是熟悉的参阅。读这些文字,我甚至想到了张鸿一个人在云南境内独自行走的步伐和表情,她的看到和想到,说出和未说出的那些,或许比现在的这些文字更为丰富和博大。

  我不是说张鸿没有用文字很好地说出自己在云南的物事,而是一些事物本身是不可被说出的,文学写作应当有着对本真的隐藏和疏离的品质和要求。而隐约于文字之后的那些,是留给阅读者的。我在读她的《"自由岁月"》一文的时候,被张鸿引用的波德莱尔:"让我们好好爱自己"和她一个人在束河游走的心灵姿态所感动,柔软的河流,犹如柔软的情感和内心,一个人在自然之中,被更多的水和草木,蓝天和光线所包容,被自由的个体生命释放成为一种简朴的生活与生命愿望。正如张鸿所说:"耳在风中,目在景里,心能达到的地方也许就是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所及,读后感《张鸿、正雨、周闻道的散文集评》。让我们好好爱自己。"

  我相信,张鸿的《香巴拉的背影》一书中的文字,就是我所理解和向往的"在路上"的最好的文字表现。作为一种旅行记录,这些文字是沉潜的,准确有度,不事做作,表现的是一种从容的行走状态,是内心与万千风景和遗迹的灵魂混合和生命体验。而作为文学的散文写作,张鸿的这些作品是令人肃然动容的。它们完全区别于那些纯粹的旅行写作,她不但记录了大地风景的自然形态和瞬间流光,也记录了一个人置身其中的灵性痕迹。这是一种融合自然,出脱灵魂的散文写作,在这些文字当中,还有她个人的生命和灵魂的确切形体和美丽光亮。

《背影》读书笔记2

  暑假妈妈推荐我看了一篇朱自清的作品《背影》,这篇文章写于上世纪20年代,描写了父亲对孩子浓浓的爱意。无论我们长多大,甚至成年以后,在爸爸的眼里,永远都是爸爸的孩子,爸爸永远都不自觉地要照顾我们。这就是父爱!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这是我最有感触的段落。父爱如山,天下父母都一样,所有的事情都想亲力亲为;只要是孩子的事情,事无巨细,在父母的眼里都是最重要的事情,来不得一丝马虎。即使作者已经20岁了,但在父亲的心中,这些事情必须安排妥当才放心,甚至必须必须亲自去做。父亲原本安排好了熟识的茶房送我,并安排妥当,但最终还是觉得必须亲自送我;字里字间表现出对儿子的浓浓爱意和不舍。

  想想每天爸爸送我去上学,都要看着我进入校门后,看不见我以后才离开;妈妈不辞劳苦地准备各种食物,千叮万嘱;我们有时候对此熟视无睹,甚至表现出厌烦的表情,或者觉得这是父母应该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体会这是爸爸妈妈对我的殷切关怀和深情爱意。也许爸爸不是那么善于表达,或不常用语言直接表现,但细细想来,他时时刻刻都在关爱我,保护我!

《背影》读书笔记3

  朱自清的《背影》,让我潸然泪下。和许多读者一样,印象最深的是两个片段:一是胖胖的父亲蹒跚地穿过铁道,跳下去又爬上来,给儿子买橘子;二是父亲的来信:“我身体*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写得*静自然,我们吟于心间,不能不为之感动,为之心痛。那个时候,朱自清已经是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了,虽然处在兵荒马乱,条件艰苦,有不安全的隐患,但他完全能够自己照顾自己。可是在父亲的眼里,他仍然是个孩子,需要关照的孩子。他对儿子的那种关怀,总是那样无微不至。这篇表达父爱的传世之作,令人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都会令人热泪盈眶。泪光中就会想起自己的老父亲。

  在我的记忆中,陪伴父亲上下班的总是那辆修了又修的自行车,为了那点微薄的工资,父亲总是穿梭在一条来回四五十公里的路上,不管风吹日晒还是严寒酷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周六,母亲总是在等待中度过,有时等到我们吃过晚饭,等到星星挂在天上……

  母亲坐在灯下,一边纳鞋底,一边听着。熟悉的脚步声近了,母亲赶快跑到门口,掀起门帘,父亲满头大汗,车子前把和后座上都挂满了东西。这时母亲就开始唠叨:不能早点,孩子们都睡了。每每这时,父亲总是一边跟母亲搭话,一边一件一件卸下车子上的东西,嘴里还念叨着:这是发的大米、这是油、这是给孩子们买的吃的.等等之类的。

  父亲实在太辛苦了!但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有抱怨过。如今我们姊妹几个都长大了,父亲也退休了,弟弟妹妹们一个一个都出息了,按理说父亲应该歇息了,可是他仍然闲不住,家里的几亩地让别人承包,父亲说什么也不同意,他说农民不能丢了土地。腰弯了,背驮了,头发也渐渐花白了,这就是我的老父亲。辛苦一辈子!朴素一辈子!为了儿女操心一辈子!

《背影》读书笔记4

  这周语文课上老师讲的朱自清的《背影》,我感触颇多。

  我的爸爸也像朱自清父亲一样,胖胖的。但他不像朱自清的父亲那样不善于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他爱我、疼我,我是心知肚明的。他会为了我的一句“想你来接我了”,而在回深圳时,二话不说开车从南山到坪山来接我回家。

  我去深圳聚橙剧院比赛,他不辞辛苦了,既当司机又当小二,在烈日炎炎下背着比他还高的古筝,爬了好几层楼。

  只是现在想来,我当时不懂事,还怪爸妈没看清时间很晚才到场地。只是现在我回想起来,还看得到,爸脸上挂满了闪闪发光的汗水,挺着一个啤酒肚,轻轻的把背上背着的琴立在地上。然后一只手扶着琴,一只手腾出来飞快的抹掉几把汗水。继而又把琴背起,默默加快脚步,追上了对他生着气的女儿。爸会因为我突然嘴馋我给他发的一句,“我想吃大闸蟹”而给我寄来一箱三百多块一只的肥螃蟹。而他会大手一挥,财大气粗地说“想吃螃蟹就跟我讲,包你吃的买满意。”

  今年暑假,我去杭州培训了一个月的画画,一周就周日放一天假。他常驻滁州,离得相对深圳比较近,于是每周六他中午会坐两个多小时高铁到我这里,提早订好附近的酒店,等我上完下午的课就接我出去玩,周日晚上就回培训机构去。

  几周以来,我们一起参观了灵隐寺,一起游了西湖,一起看了电影,一起逛了*美术学院,一起吃楼下的面条,一起聊天,一起默契的玩手机。某天醒来后,我突然一时兴起,用酒店的小便签纸和劣质铅笔,用了几分钟,照着他画了一张很简单的速写。因为没有橡皮,也没有想多认真画,最后出来的成品并不是很好。

  但是我没想到,他却爱不释手,因为这是我目前为止给他画的第一张速写——现在想想,我画过那么多人,那么多物,最后却没有专门为爸妈画过一张速写,不免有些心酸——于是他把他万年不变的微信头像改成了我给他画的、那一点也不精致的小小的速写。后来,他还很乐呵的告诉我,有同事说他的头像还很像自己,他就欣然告诉同事说:“哈哈,这是我女儿画的。”

  其实,我比朱自清幸运,因为我比他早了十几二十几年明白了自己的“聪明过分”,也因此比他多了无数时间陪伴自己的爸爸、自己的家人。我才十几岁,还是学生,既没有工作的束缚也没有自己家庭的困扰,因此,我可以比朱自清多很多他多没有的精力和时间多和家人聚在一起。所以我很高兴,极其高兴。

  但是很少有人像我这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就连朱自清也是在很久很久以后、在他父亲时日不多且他也无暇顾及亲人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所谓“父爱”,才明白自己的过分“聪明”。因此我又很悲伤。悲的是向朱自清、像许多我的同龄人一样的人;伤的是自己竟然十三岁才明白这个道理,那我之前的种种行为岂不是伤狠了爸妈?太晚了。为什么我没有再早点意识到这个问题呢?

  想至此处,情不能自己。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我哭了。于是之后讲《背影》这篇课文的两节课,我都哭了。或许班上有许多人都在可怜我哭得如此伤心,在嘲笑我是个离不开爸妈的孩子,有许多人都不解我的泪点在哪里。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我是在虔诚地忏悔我十几年来的过错,而他们以后全要忏悔二十多年甚至三十多年四十多年以来的错。到时候,他们哭的就不是几节课的时间了!

《背影》读书笔记5

  偶然在一本书中翻到《背影》这篇文章,因以往有教师说过,这是一篇好文章,便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不知怎样的,眼眶已经润湿了,情不自禁地看完了全文,泪水已噙满眼眶,可是我仍放不下这篇文章,拭了拭红红的眼窝,继续找寻着这柔情的父爱,泪珠不由自主、一滴一滴地渗入泛黄的书页。

  《背影》出自朱自清之笔,是朱自清亲身经历过的父爱故事,描述的虽是一件小事——父亲送儿子到北京,却给我们展示了他所感悟的父爱:“头戴一顶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父爱如山。一个背影,一个肥胖的背影上装着多少对儿子沉甸甸的爱啊,“父亲在不见我的两年之中,最终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是啊,在父亲眼中,儿女是最重要的,哪怕儿女有过错也会原谅,也会忘记,而父亲永远想着儿女,思念着儿女,这是做儿女的所想不到的。

  父爱似水。朱自清的父亲为了孩子能够吃上朱红色的桔子,挺着肥胖的身子,蹒跚的走向月台的栅栏,翻过去,再爬上来,累得沁出汗珠。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呈现出天底下最伟大的爱!

  父爱如山,父爱亦似水。“他踌躇了一会儿,最终决定,还是自我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父亲也是如此,记得姐姐要去北京时,母亲一个劲地嘱咐她让她路上细心,到了北京得怎样怎样,父亲一向站在傍边听着、附和着,最终父亲还是买了车票与她一齐去,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朋友,你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请别忘了倒一杯热茶给你的父亲,让冬天的寒风,吹不进他的心房;请记得凉一杯清茶给你的父亲,让夏天的炎热,渴不到他的心田!

《背影》读书笔记6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叫《背影》,它的作者是朱自清。

  这一本书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背影,第二部分是三家书店,第三部分是你我,第四部分是独白,收录了朱自清最具代表性的散文杰作和诗歌名篇。

  其中让我最感动的是《背影》,那是在作者二十岁的冬天的一天,

  祖母去世后,父亲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父亲还不放心儿子而要自己去送;从寻找座位、反复叮嘱;亲自去买橘子。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十年之后,想起来,那背影就出现在晶莹的泪花中。

  我读后被这情景深深感动,它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表现了人间真挚的父子之情,朱自清描写细腻、真实、深刻,在这极其*常中表现出的感情,却是极其珍贵的。父母之爱是伟大无私的,不仅使人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每一天都对我无微不致的照顾和关心。记得有一次冬天,外面下着大雪,我发高烧了,这可就急坏了爸爸和妈妈,他们急忙送我到医院,因下雪打不到车,没办法爸爸只好骑自行车,妈妈抱着我坐在自行车左边的后座上,由于雪大路面太滑,爸爸一不小心连人带车的倒向右侧,可是妈妈抱着我的手丝毫没有松开,直挺挺的后背着地摔倒在地上,把后脑勺都擦破了,妈妈摔倒前明明可以伸出手撑住,不至于摔成这样,但为了我没有伸手撑一下,而我却躺着妈妈怀中安然无恙。到了医院直奔急症室,而她却没有自己先看。我看病回到完家,妈妈不顾自己

  疼痛,日日夜夜都守候在我身旁拿药拿水的,还给我烧粥,喂给我吃。 这就是父母无私的爱,每个父母都是这样,朱自清的父母也不例外,只是默默付出,不需要任何回报。

《背影》读书笔记7

  大家是否还记得朱自清的那篇《背影》,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每次读到这儿,我的内心总是激动不已,从那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小小细节中,我读到了父亲对儿子那沉甸甸的爱!

  我曾在电脑中看到过一张照片,图中是一位小贩父亲在那一个冰天雪地的日子里抱着自己的孩子坐在那卖菜的车上,当时天灰蒙蒙的,天上还飘着零星的小雪花。那位父亲衣着并不厚实,黝黑而粗糙的脸,他的颧骨突起,眼窝深陷,似乎太疲倦了,他的嘴唇青紫,胡须杂乱;再看他那手中的孩子呢,里里外外裹了几层衣服,小脸胖嘟嘟的,随着父亲的一声声叫卖,他脸上那沟壑般的皱纹更加明显,在他一声声叫卖的同时,他还不忘用手为自己的孩子搓手取暖。

  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吗?有这样一篇新闻,一位父亲在地震中幸存活了下来,可他的儿子却不知所踪。这位父亲不顾自己的伤势,硬要扑到废墟上,用自己的手一点一点地搬开废墟上的砖块和钢筋。可是当他发现自己儿子时,儿子已无呼吸了。那位父亲原本充满希望的眼神顿时变得暗淡无光。他去找了一个箩筐,把儿子放进去,放在背上,慢慢的走着。她脸上的泪痕清晰可见,只是此时已欲哭无泪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韩红的那首《天亮了》?1999年10月3日,故事就发生在贵州麻岭风景区中,正在运行的缆车忽然坠落,其他的人马上跑过去抢救,这时听见其中一个缆车中发出孩子的"啼哭声,走近一看,才发现这个孩子是被他的孩子是被他的父母高高举着才幸存活下来。这对父母把生的机会全给了这个孩子,他们将手高高举着,双眼注视着孩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放手。

  父亲的爱是春天里的一缕阳光,和煦的照耀在我身上;父亲的爱是夏日里的一丝微风,吹散我心中的烦热;父亲的爱,是秋日里的一串串硕果,指引着我走向成功;父亲的爱,是冬日里的一把火,温暖我那颗冰冷的心。父亲的爱,无处不在,伴随我走过每个春夏秋冬。

《背影》读书笔记8

  这些年来,《背影》的影响力似乎越来越小,以致没有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取而代之的是金庸的武侠小说。搜索百度百科,关于《背影》,有这样一个评价:

  仅以几只橘子和几滴眼泪来表现父爱子孝的文章在商业社会的今天已显苍白无力,缺乏刺激,读来味同嚼蜡。而文风又朴实无华,好似一杯白开水。总之,不像朱自清的其他几篇美文有教头。

  对这说法,我不以为然。我认为《背影》现在仍然是有价值的,因为只要是一个有良知的人,读了《背影》后必会被感动。读了《背影》后,我想起往事。

  去年六月,我在云大学习,那时父母在青岛,他们的汉语不太好,用汉语与人沟通常常成问题,所以父亲叫我去帮忙。一开始我拒绝了,虽然我当时读的是语言班,但学期也还没有结束,另外女朋友也在身边,有点舍不得。而且我不知道去青岛后还能不能回来,昆明有很多好朋友,大家相处得很好,到青岛后能有这么多朋友么?于是,我对父亲说:“这样的事情,找个人帮忙就行了嘛,不用我跑到那儿去吧。”但父亲态度坚决,要我过去。父亲每天给我打电话:“你几时到啊?”哎,最后我也只好去了。

  我还记得去的那天,雨下得很大。到了机场,心里还在嘀咕:“雨下得这么大,飞机会不会飞不了呀?那样的话,今天我就不用去了。”但飞机还是准时出发,我在客舱坐着,心里暗暗地想:“可能到青岛,也没什么要*的,何必让我跑来跑去呢,用买机票的钱找人办事不也是可以的吗?父亲也真是的。”现在想想,那时我和朱自清一样,“真是太聪明了”。

  到了青岛后,出了机场,便看到在外边等着的父母,他们朝我笑笑便帮我拿行李。我只是简单地与他们寒暄几句,一脸的不满。我确实不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心里有点什么,一下子就能看出来。这时,我明明知道自己脸上写着“我不满意”四个大字,但也不想隐藏,就让他们看看吧。

  在出租车里,也没说什么话,只是简单地回答他们所问的问题。我知道这样会伤他们的心,但还是偏要这样做。到了家,家在五楼,而那个公寓却没有电梯。拿行李上去时,我说了好几次自己拿,但父亲偏要帮我。前边父亲上去,后边我跟着,看他拿着行李,一步一步地上台阶,到了三楼,我竟听到他的气喘声,他的额头上也冒出了汗滴,看他的背影,不知为什么,他的背影看起来很小。我小时候去超市买东西,东西稍微有点重就说拿不动,每次都是父亲拿着东西回家。在我记忆里,那时他的背影像是一座非常巍峨的山。而今天,看到这个蜷缩的背影,我才发现,我一岁一岁地长大了,父亲却一岁一岁地老了,头发也少了,黑发中赫然夹杂着丝丝白发。拿着不是很重的行李也这么困难,看着他的背影,一时百感交集。

  夜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过去有意思的事情,数过几百只羊,都不行。我在床上,瞪着眼睛、发着呆,自然而然地想起往事来了。记得五岁的时候,我想要一种机器人玩具,和父亲谈了很长时间的条件他才答应。去买的那天,雨下得非常大,简直是狂风暴雨,街上一个人也没有。父亲说改天再去我就不高兴了,哭着说一定要今天去买,哭了十多分钟,父亲也没办法,只好带我出去了。去了几个玩具店,门都关着,我才不管这些呢,那架势仿佛就是天上下刀子也要去。现在想想,太固执了,不只是固执,还称得上是神经病吧。在脑海里交叉着很多关于父亲的记忆,心里产生了对不起他的念头,就这样睡着了。

  现在想想,也许父亲叫我来青岛,不完全是需要我的帮忙,而是想见我,想叫一家人团圆吧。然而这个孩子,偏偏不想去,勉强去了还总是做出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回昆明的那天,雨下得很大,路上堵车,车没办法走,只好坐摩托车去机场。这样的情况是出乎意料的,所以我没有跟父母好好告别,就急急忙忙地向机场去了。到机场时,淋得像个落汤鸡,看着窗外,我心里满是后悔:“我跟他们在一起的这一个月也不算长,而现在离开他们,可能一年或两年都不容易在一起了,既然如此,为什么在一起的时候不给他们一个高兴的样子,不让他们高高兴兴呢?”我的周围全是陌生人,心里突然感到寂寞。父母年纪已经大了,他们也必有离开我的一天,到那时,在这广阔的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寂寞?朋友、爱人、孩子,谁能代替父母?我知道他们一去不复返,我知道他们不能永远跟我在一起,我为什么不珍惜现在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呢?我觉得我实在太坏了。窗外,雨不停地下着,我脸上的泪也跟着流了下来。

  以后只要读到《背影》,总会想起这件事情,而很多关于父亲的事情也接踵而至。我真不知为什么有人说:“《背影》好似一杯白开水,没有教头。”现代社会越来越冷漠,孩子成了小皇帝,孩子不知父母之爱、父母之恩,有的孩子只是把父母当作摇钱树而已,甚至在媒体上还有孩子杀父母的报道。这样的社会,不是更需要《背影》这样的文章吗?虽然是以几只橘子和几滴眼泪来表现的父爱子孝,但都能使人感同身受,因为不管是对父亲的,还是对母亲的,我想只要读过《背影》这样的文章,就能激起情感的共鸣,就会产生感恩之情。

《背影》读书笔记9

  朱自清的《背影》在上学时就已在课本上读过。那时,只是延着老师的思维去揣摩父爱,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悟。

  今天,在网上再看到这篇散文,已为人父的我再去读她时,在心灵深处,似乎有一种东西在撞击着自己。尤其是读到父亲买桔子的情形。其实,作为父亲,他对子女的情感不如母亲来得细腻。母亲会在生活中给予你点点滴滴的关爱,父亲则不会。有时,你甚至感觉到他的存在会让你感到压抑和威慑,会让你不自觉地想回避他。但细细想起来,自己这快四十年的人生之路,每每遇到坎坎坷坷,都有父亲在身后的努力。走过了,经历了,才体会到了父亲的爱。只是无声,那么静谧。其实,父爱有如春雨,润物无声。只有细心感受,才能领悟到那份无声的,静谧的,有时甚至会有些粗暴的爱。

  用心体会吧,岁月已染白了父母的头发,他们的腰杆不再挺拔,步履不再稳健。搀扶他们一把,别让遗憾和追悔留在父母逝后的日子里。

  合上了书本,我的心久久不能*静……

  《背影》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文章。虽然它的文字不是太多,但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出色。因为内容十分丰富,且大部分的文字很浅易,句子通顺,因此很快能领悟内容。作者把文章的情节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感同身受。

  文章的主要事件是父亲送“我”去火车站。在车站上,当作者看见父亲托茶房照应他的时候,“我”心里认为他很婆婆妈妈。可是,看看父亲那么辛苦地替他买橘子,“我”的泪很快就流了下来。之后,接到父亲的信,令“我”想起了父亲当时的背影。

  实际上回想生活中,父亲何尝不是那样的疼爱我们,也许有时他们太过严厉,但它为我们付出的,是背后默默的心血。

  其实,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是那沉甸甸的"关爱——就是父亲为你做的*常而又特别的事。

《背影》读书笔记10

  这周语文课上老师讲的朱自清的《背影》,我感触颇多。

  我的爸爸也像朱自清父亲一样,胖胖的。但他不像朱自清的父亲那样不善于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他爱我、疼我,我是心知肚明的。他会为了我的一句“想你来接我了”,而在回深圳时,二话不说开车从南山到坪山来接我回家。

  我去深圳聚橙剧院比赛,他不辞辛苦了,既当司机又当小二,在烈日炎炎下背着比他还高的古筝,爬了好几层楼。

  只是现在想来,我当时不懂事,还怪爸妈没看清时间很晚才到场地。只是现在我回想起来,还看得到,爸脸上挂满了闪闪发光的汗水,挺着一个啤酒肚,轻轻的把背上背着的琴立在地上。然后一只手扶着琴,一只手腾出来飞快的抹掉几把汗水。继而又把琴背起,默默加快脚步,追上了对他生着气的女儿。爸会因为我突然嘴馋我给他发的一句,“我想吃大闸蟹”而给我寄来一箱三百多块一只的肥螃蟹。而他会大手一挥,财大气粗地说“想吃螃蟹就跟我讲,包你吃的买满意。”

  今年暑假,我去杭州培训了一个月的画画,一周就周日放一天假。他常驻滁州,离得相对深圳比较近,于是每周六他中午会坐两个多小时高铁到我这里,提早订好附近的酒店,等我上完下午的课就接我出去玩,周日晚上就回培训机构去。

  几周以来,我们一起参观了灵隐寺,一起游了西湖,一起看了电影,一起逛了*美术学院,一起吃楼下的面条,一起聊天,一起默契的玩手机。某天醒来后,我突然一时兴起,用酒店的小便签纸和劣质铅笔,用了几分钟,照着他画了一张很简单的速写。因为没有橡皮,也没有想多认真画,最后出来的成品并不是很好。

  但是我没想到,他却爱不释手,因为这是我目前为止给他画的第一张速写——现在想想,我画过那么多人,那么多物,最后却没有专门为爸妈画过一张速写,不免有些心酸——于是他把他万年不变的微信头像改成了我给他画的、那一点也不精致的小小的速写。后来,他还很乐呵的告诉我,有同事说他的头像还很像自己,他就欣然告诉同事说:“哈哈,这是我女儿画的。”

  其实,我比朱自清幸运,因为我比他早了十几二十几年明白了自己的“聪明过分”,也因此比他多了无数时间陪伴自己的爸爸、自己的家人。我才十几岁,还是学生,既没有工作的束缚也没有自己家庭的困扰,因此,我可以比朱自清多很多他多没有的精力和时间多和家人聚在一起。所以我很高兴,极其高兴。

  但是很少有人像我这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就连朱自清也是在很久很久以后、在他父亲时日不多且他也无暇顾及亲人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所谓“父爱”,才明白自己的过分“聪明”。因此我又很悲伤。悲的是向朱自清、像许多我的同龄人一样的人;伤的是自己竟然十三岁才明白这个道理,那我之前的种种行为岂不是伤狠了爸妈?太晚了。为什么我没有再早点意识到这个问题呢?

  想至此处,情不能自己。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我哭了。于是之后讲《背影》这篇课文的两节课,我都哭了。或许班上有许多人都在可怜我哭得如此伤心,在嘲笑我是个离不开爸妈的孩子,有许多人都不解我的泪点在哪里。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我是在虔诚地忏悔我十几年来的过错,而他们以后全要忏悔二十多年甚至三十多年四十多年以来的错。到时候,他们哭的就不是几节课的时间了!


孟子读书笔记10篇(扩展5)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10篇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1

  暑假期间,闲暇时间我翻阅了一下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不得不说他的确称得上是一位大师,不仅仅是在写作方面,更在于他一次次身体力行的旅行中,他不安于那死板的史书和史学家们的看法,而是执着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这5000年来历朝历代的兴衰荣辱,以一个客观者的角度去评价,给我带来了许多感慨。

  在他的书中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全书显得很朴实,没有电视剧或电影带来的视觉感华丽,但我却从中感受到了历史的浓重气息。刚看完时我并不理解为何会有这种感觉,但在闭上眼睛沉静了一会儿后,恍然间发现我一直都不算是个真正的中华子孙,我竟从未想到过在这片土地上会有着如此沉重的负担,或者说是感受历史的沧桑。但尽管这一切是如此的承重,但我却从中品味出一种如红酒一般沉淀下来后的芬芳,这时我才知道,历史固然沉重,但他所带来的文化之珍贵也是一笔无法想像的财富。我不知该如何来评价这五千年的历史,因为我不是史学家,我也不是学者,我没有资格,我也没有过这种想法去把历史分解成一块块碎布,那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去看整件衣服,才能看出花头。

  *日里总会听到一些对于历史的评价是如何如何。诸如:某某皇帝昏庸,某某大臣贪污,哪个地方的百姓不团结……可如果把这些所谓的罪恶抹杀去,国家还会存在吗?有反才有正,抛去那些错误的,剩下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历史不能只用对错去看待,只有沉浸于历史的浓厚中,沉浸于历史的无论黑暗或者光明中,你才会找到体会,每个人有不同的体会,去领悟那个中的潮起潮落,花开花落的"境界,何必要拘泥于对错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待一个人尚应如此,又何况是一段厚重的历史呢?对待历史,我们永远只能是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对待。

  所以,心怀淡然,眼界才能开阔,思绪才能自由,视线才会清明,这就是我在《山居笔记》中学到的,我这一篇读后感也不过道出其中的一丝见解,也不知是否深刻,但如果我真的能够道尽,我也不会仅仅是个中学生了。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2

  我是一个清高的人,对,就算我不说出来,可是我的心里看不起很多东西,甚至是很多人,那么你呢?我觉得你也是一个清高的人。

  我们从未谦卑的活过,只是曾经或者偶尔自卑过,你觉得呢?是不是这样的。

  我愈是读山居四季,愈是像这样的想。

  作者:高村光太郎

  高村光太郎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出身在雕刻家世家,父亲是著名的雕刻家,东京艺术学院教授。从小跟随父亲的他耳濡目染,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5岁时,高村便考进了东京艺术学校的预科,开始系统的学习艺术。

  高村先生在读书期间和父亲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分歧,毕业之后他选择了远赴欧洲,并且在欧洲受到了更加自由的艺术风气影响,尤其受法国诗歌影响颇多。

  回国后,在过度自由的艺术风气里一度堕落。直到遇到了山型智慧子小姐。两人一起幸福生活十多年,在艺术界各有成就,高村先生也成为了新诗运动的重要人物。

  这个时候智惠子罹患了精神性疾病,并且不久便辞世远去。妻子的死让高村先生陷入了长期的痛苦。而随后,日本开始了罪恶的侵略战争。迷惘中的高村光太郎被战争的狂热感染,创作了一些歌颂非正义战争的诗歌,以此填补空虚。

  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高村光太郎受到巨大震撼,并且对自己的愚蠢作出了反省。他选择自我放逐,独自一人来到了日本东北深山隐居,艰苦劳作。这部作品正是其隐居期间的时光记录。

  后来在《愚人小传》和《典型》中,高村光太郎严厉反省了自己在战争中的思想和行为。

  为什么要先介绍作者。因为我觉得,这有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他的文字。

  读山居四季的感觉,就是一个字 “静” 生机盎然的安静,类似于夏夜微风,月明无声的静谧。这样的静来自哪里?我想应该是作者缓缓绽放的善良和逐渐*和的心吧。

  书中有诸多的景物描写。一株花,一株草,一蔬,一饭,一只小鸟,一些小孩子,还有小动物……作者不厌其烦的描写他们,如同向人介绍自家乖巧的小朋友,显得爱不释手。这种满怀怜爱的笔触,梳理了乡间阡陌的一草一木,如数家珍。

  全书少有的几笔叙事,大都描写了农民艰辛却淳朴的生活方式,极少数笔墨提及了作者自己的疾病。高村光太郎最艰难的时候甚至提不起笔来,整天咳血,菜园里的作物无法耕作,他便只能吃没有被杂草吞没的一点点剩余蔬菜,即便如此,文中却是写得云淡风轻。

  阅读的时候很容易联系到自己的生活。我有时候会反复的叩问自己,我又何曾正眼看看那些细小的野草?又何曾耐心的坐下来,听听老人讲以前的事?甚至一度无法安静的看完一本书,写下一篇短文……我们怎么了。是不是把自己的欲望看得太重要了,从而忽略了生活的本质。

  现在的人们,面对面都能毫不尴尬的玩一天手机,我们对周遭毫不关心,也绝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这绝不是健康的。我也一度尝试跳出这样的怪圈,删除微信,删除QQ,安静的在阳台上思考。然而灵魂的宁静,却不是那么容易得到。

  有一段书中的描写很细微,我却难以忘记。大概是说,同为东京难民的朋友问高村光太郎为什么可以坚持生活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而不向往回到东京。高村没有回答,他心里想的是 “顺从命运吧,就算哪一天死在这里也是理所应当的。他更加的感谢造物主给了他重新活着的机会,让他和善良的村民为伴。所以从来也不抱怨食不果腹,疾病缠身,这些在他看来早就不是痛苦,而是某种幸运” 这段描写对我触动很大,这样的坦然的人,自然不会写出呱噪的文字。

  还记得有一句诗 “已识天地宽,犹怜草木青” 我们尚未识得 “天地宽” 的这些人,每每把无聊挂在嘴上,是不是太失礼了。

  其实安静下来,世界上远没有那么多需要抱怨的事。我希望自己可以趣味盎然的活着,所以我特别羡慕那些可以跟自己玩的人,给他一只蚂蚁,他都能研究好久。他们童心未泯,对世界充满了兴趣。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是艺术家有国界,读者何尝没有国界。

  说起日本的文化我是极其喜欢的。

  漫画,动画,工匠精神,还有略带忧伤的唯美美学,以及他们对人性毫不避讳的态度。但是我是*人,注定了对这个国家带有偏见。

  我是先看完了《山居四季》的书才去了解高村光太郎的。

  日本人是带有某些令人不快的习惯,比如他们吃了很多油炸食品就会试图吃很多蔬菜来抵消心底的罪恶感。因此,看完文章之后,我一度怀疑高村光太郎对于赎罪的认知,是否也出现了类似的偏差。这让我怀疑过书中的宁静祥和是飘在空中的。

  可是某一天我想通了。

  无论是对于人生的态度还是对待别人的态度,我们习惯性的高高在上,这就是开头提到的 “清高” 说起来,原谅别人和原谅自己也是类似,那些在战争中犯下罪孽的人,绝不是自由的吧。何况比起那些没有认罪的人,愿意去赎罪的高村先生是不是已经好了许多。

  人生啊,我们和尘埃也不是天差地别,死去元知万事空,活着的时候就要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不枉度了百年时光。把生命当作宇宙的一瞬间,把自己当作时间海洋里的碎叶草茎,这样谦卑的去理解他人,对待自己。

  这就是我在《山居四季》之后思考的所有了。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3

  一片树影,几声风鸣。推窗出去,一半是绿树织成的山壁,一半是迷迷蒙蒙的海湾。

  远离喧嚣,避开浮躁。在清幽的环境中,余秋雨先生借旅行中留下的一些笔记,踏着旷古的宁静,与生命、与文化进行着对话。

  中华民族的文化,浩瀚如海,璀璨如星。或恢弘,或柔和,绵长不息。作者曾倚在承德避暑山庄背后的山坡上凝视过一个王朝的背影,曾走在东北流放者的土地上同情过流放的文人,曾立在长沙岳麓书院里感受过跨越千年的教育的气息,曾坐在犹如版画的海南岛上追溯过明眸皓齿的笑容……他是一个真正的行者。学识为他开拓道路,指引他不断向前的,是对文化的执着。

  文化牵动的是灵魂,追溯的是精神,最能透露真情。优秀的文化是值得尊重的,也是值得敬畏的。

  正如书中所说:“一个军事争逐都是浮面的,而事情到了要摇撼某个文化生态系统的时候,才会真正变得严重起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

  读此书,好似细啜一杯清香温软的绿茶。初读一本好书时,需要收敛心绪,静下心来。这如同干枯的茶叶在沸水中舒展,透明的水也被绿色浸润。当茶香浓郁,轻呷一口,浓烈的自然气息扑面而来。此时字里行间仿佛都充满了灵气,热烈而又不失细腻,酣畅淋漓。细啜慢饮之后,淡淡的苦涩还在心间打转。这是阅读之后留下的余味。翻越千年,再寻当年的历史,再探当年的风光,再看当时背景下的文人墨客,去感受他们的无奈,去见证他们的辉煌,去欣赏他们的生命之光。

  真正的文化是永恒的.。时间是一场永不停息的大雨,将历史上无价值、不起眼的人或物冲刷掉。最终留下来的人或物,便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文人墨客之所以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是因为他们的文化作品、思想和气节具有各自的意义。那些名垂千史的人物,那些在生命的边界线艰难跋涉的人物,那些在精神酷刑中屹然自立的人物,他们追慕宁静而浑身焦灼,他们用昂贵的生命代价表现出一种文化人格。这是对生命的一种诠释,也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有过他们,是*文化的幸运。

  人类历来是驰骋于中原大地的躁急骑手,总在驱逐,总在追赶,已经不知多久。生命是一场单向的旅程。当我们越走越远,心灵是否会蒙上一层厚厚的灰,眼底的长空是否会乌云滚滚,初心是否变得朦胧?文化的世界也曾有过兵荒马乱,历史的耿耿星河里也有暗角,但文化所需要的,是细水长流的柔和,是明朗清幽的宁静。心静如水,去铸造一个远离喧嚣的内心世界。如此,生命会豁然开朗。

  书海茫茫,字潮滚滚,纸短情长,墨韵留香。翻越历史的千年,去慢饮一杯溢满文化气息的绿茶,此非醇酒,却也沉醉在生命的清香里。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4

  《山居笔记》是继《文化苦旅》之后我所读余秋雨先生的第二部文集。正因真实喜爱因此看,正因炒作的厉害因此急着看,正因它的人文气息不可不看。

  余秋雨先生的这部书从《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这本书是在20xx年1月出版的,他在这本新版的自序中说他写这本书历时两年有余(从92年----94年),而且牺牲是相当大的,他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十分纯粹地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仅仅十一篇文章却耗费了两年多的时刻。这,并不是他的写作效率低,而是那有股坚韧的探求精神,正是他的那种认真态度和永无止境的追求让人心悦诚服。多年来他透过边走边想,有机地将写作与考察结合在了一齐,很多写到的地方,他是一次又一次的拜访求证。以前就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的一副对联上方的两个字,在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后,只得亲自再次去海南,很多时候,他就是这样不得不一去再去,在追求真理和对文学的无比热爱方面,他是毫不吝啬的,不管时刻还是金钱。对他的文章,他真正做到了“得失寸心知”,是不会在乎他的经济和得失的。按照余先生的话说:“全书是我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访中华礼貌的第二阶段记述”。他还说:“写作这本书的最大困难,不在言论之勇,不在跋涉之苦,也不在考证之烦,而在于要把深涩嶙峋的思考粹炼得*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这等于用手掌碾碎石块,用体温焐化坚冰,字字句句都要耗费难言的艰

  辛,而艰辛的结果却是不能让人感受到艰辛。”

  我被他的这种治学精神和严谨的求实作风以及认真的求学态度所折服,我深深地被他的文字和精神打动了。这种境界早已超越了文字本身,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穿梭,在东西南北的古老土地上走过。余先生的文章带给我们的都是精彩纷呈的人文、地理、历史、故事……上下求索,展示出人类人文历史的绚丽诗篇,给我们掀开了精神的家园、文化的粮仓。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5

  放假前,学校建议在寒假期间读一本书,我把这件事给女儿一说,女儿给我推荐了余秋雨的《山居笔记》。从书店买来之后,就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读完之后,感受颇深。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我想我一直以来都不是那种善于读书的人吧,总觉得自己既缺乏潜心鉴赏的定性,又没有那种体味美感的修为。想想以前看书,多半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般的一览而过,久而久之便留下了近乎囫囵吞枣式的劣根性---枣自然是被吞下肚了,口中却依旧索然无味。因此,每次要写诸如读后感之类的文字时,便难免有些捉襟见肘的窘迫感。

  但这次看完《山居笔记》之后,倒是自认为感觉有些奇怪,因为我竟然从那些挥洒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许的味道。确切地说应该是透过字里行间,我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上的碰撞,或许这就是通常说的所谓心灵上的共鸣吧!

  应该说全书没有诗歌那样唯美华丽的辞藻,也少了杂文那般犀利精辟的笔锋,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摈弃了浮华的随性,给了人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自然流露出来的文字往往能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作为自述性笔记,初读起来似乎有些凌乱琐碎,但通读全书,却不难发现作者构思之精妙:那就是从*淡的话题中以小见大,通过质朴的语言风格直指社会现实,从而使得文章中所触及到的问题与*当前的现实遥相呼应---轻快中不乏沉重,从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个社会现实的剖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形中引发并启迪人们的深思,从而点明了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题。

  可能我对这些文字的理解很肤浅,而对作者文学心理的解读也只是停留在很浅薄的层面上,但在某种程度上,我想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吧。的确,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多数人都热衷于名与利的追逐,醉心于粗浅的感官上的享受,却忽略了太多原本值得自己去关注去体味的东西。我们每天麻木地跟着紧张的社会节奏而躁动,却在躁动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失去了自我,我们守住了眼前那些自以为珍贵的美丽,却始终守不住一颗淡泊的心,直到有一天看到那个面目全非的自己,才猛然感觉到了疲惫……

  一切的一切,余秋雨先生用他那朴实而又不失华丽的语言,生动且精妙的比喻,紧凑又巧妙的文章布局向我们讲述那*的沉重、悠久的历史,把我们引进那个沉痛的年代。

  不得不叹服余秋雨先生的见识之广,领略之深。整本书充斥着他的横溢的才华与渊博的知识,每一章的内容都填充进了大量的史料,名言及各类文学知识等诸多内容。整本书涉及的知识面之广,让我叹为观止。阅读完全本书,真是看得我目瞪口呆、目不暇接!此外,余秋雨先生那独到的见解,更是让我如雷灌耳、记忆犹新。他那与众不同的观点,真的是让我们打开眼界!

  或许从中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丝的宁静。当铅华褪尽,我们带着苍茫的心态回首走过的路,能够很坦然地微笑着告诉自己---我曾经也是那么充实过的!这其实就是给我们的心灵一个最完满的交代。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6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礼貌,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山居笔记读后感。

  余秋雨先生领着我们在一处处山水间浏览着岁月的痕迹,在一座座古刹前回味着历史的兴衰,他带着我们更深刻的去品读*那沧桑的历史。他悲痛地遥望着一个王朝的背影,告诉我们清代的荣辱兴衰,从一个避暑山庄读出了清代几代君王的雄才伟略或昏庸无道,兴盛或衰亡,英勇或懦弱。他心痛的遥望着一个脆弱的都城,诉说着礼貌与野蛮,昔日与未来。他又满怀崇敬的讲述着一代文豪苏东坡的伟岸与冤屈,潇洒与凄楚。

  一切的一切,余秋雨先生用他那朴实而又不失华丽的语言,生动且精妙的比喻,紧凑又巧妙的文章布局向我们讲述那*的沉重、悠久的历史,把我们引进那个沉痛的年代。

  不得不叹服余秋雨先生的见识之广,领略之深。整本书充斥着他的横溢的才华与渊博的知识,每一章的资料都填充进了超多的史料,名言及各类文学知识等诸多资料。整本书涉及的知识面之广,让我叹为观止。阅读完全本书,真是看得我目瞪口呆、目不暇接!此外,余秋雨先生那独到的见解,更是让我如雷灌耳、记忆犹新。他那与众不一样的观点,真的是让我们打开眼界!

  此外,在阅读余秋雨先生在书后写的答学生问,更是让我对他徒添一层敬意。有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问:这些年,报刊上有不少对您的评论,有些评论明显带有恶意,您为什么不反驳?——答:有的文章用词比较尖刻,但其中也指出了我文章中的某个错讹或疑点。作个比喻,这是包装粗砺的无价馈赠。你至多只能说‘恶词’而不是‘恶意’。”这样宽宏的心态,这样容人的大气,又一次的让我认识了大师的风范!让我对这样一位新时代的文学家肃然起敬。

  对于现今如我一般的大多数人来说,紧凑的生活节奏使得我们不可能有时刻和精力去设身处地地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用说,能够亲自感受千姿百态的人文、地理风貌,从而到达提高自我的目的。而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打开《山居笔记》就好像打开了一幅巨幅的画卷。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中不时点缀穿越时空而来的翩翩古人。一股浓郁的古老文化气息铺天盖地而来,却又不会让人感觉到丝毫地压抑。厚重却又奇迹般地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为其感染。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7

  最近,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名字叫《山居岁月》,读了这本书,我引发了一阵考虑。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主人公山姆逆向考虑,在取得父母的同意下,带着最简单的野外生工具,分开了纽约这个大都市,回到曾祖父旷费的克斯奇山农场,尝试独立的野外生活,在几年后,家人由于不放心他,于是来到森林里和他一同住在了森林里。

  置信许多小孩都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但仅仅只是念头。或许有的孩子真单独走出过家门,不过,他们只是离家那么一两个小时,或去网吧、车站、公园等中央。最实践的问题是:离家后如何生存?找什么工作?住在哪儿?吃什么?普通来说,离家出走的孩子都是跑了再说,不会思索太多。但无论如何,大多数出走的孩子普通都想往大城市生活吧。在我看来,故事中的主人公小山姆却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刚强的意志力来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发掘,固然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但我们女孩子要想具有独立自强的性格,就得学学小山姆的这种大无畏的冒险肉体。这更证明了学会生存,学会刚强,学会勇于面对艰难等男孩生长必需具有的才能是多么的重要。

  读完了着本书,我慨叹万千,想到小山姆本人烧东西吃的时分,真是有些可笑,想到小山姆与动物决斗时,那局面真是触动人心,想到小山姆与家人聚会时,真是让人感到无比的幸福快乐……固然我已读完此书,但还想再读一遍,由于他的作风清爽,让人耐人寻味。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8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我想我一直以来都不是那种善于读书的人吧,总觉得自己既缺乏潜心鉴赏的定性,又没有那种体味美感的修为。想想以前看书,多半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般的一览而过,久而久之便留下了近乎囫囵吞枣式的劣根性---枣自然是被吞下肚了,口中却依旧索然无味。因此,每次要写诸如读后感之类的文字时,便难免有些捉襟见肘的窘迫感。

  但这次看完《山居笔记》之后,倒是自认为感觉有些奇怪,因为我竟然从那些挥洒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许的味道。确切地说应该是透过字里行间,我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上的碰撞,或许这就是通常说的所谓心灵上的共鸣吧!应该说全书没有诗歌那样唯美华丽的辞藻,也少了杂文那般犀利精辟的笔锋,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摈弃了浮华的随性,给了人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自然流露出来的文字往往能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作为自述性笔记,初读起来似乎有些凌乱琐碎,但通读全书,却不难发现作者构思之精妙:那就是从*淡的话题中以小见大,通过质朴的语言风格直指社会现实,从而使得文章中所触及到的问题与*当前的现实遥相呼应---轻快中不乏沉重,从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个社会现实的剖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形中引发并启迪人们的深思,从而点明了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题。

  可能我对这些文字的理解很肤浅,而对作者文学心理的解读也只是停留在很浅薄的层面上,但在某种程度上,我想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吧。的确,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多数人都热衷于名与利的追逐,醉心于粗浅的感官上的享受,却忽略了太多原本值得自己去关注去体味的东西。我们每天麻木地跟着紧张的社会节奏而躁动,却在躁动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失去了自我,我们守住了眼前那些自以为珍贵的美丽,却始终守不住一颗淡泊的心,直到有一天看到那个面目全非的自己,才猛然感觉到了疲惫……一切的一切,余秋雨先生用他那朴实而又不失华丽的语言,生动且精妙的比喻,紧凑又巧妙的文章布局向我们讲述那*的沉重、悠久的历史,把我们引进那个沉痛的年代。

  不得不叹服余秋雨先生的见识之广,领略之深。整本书充斥着他的横溢的才华与渊博的知识,每一章的内容都填充进了大量的史料,名言及各类文学知识等诸多内容。整本书涉及的知识面之广,让我叹为观止。阅读完全本书,真是看得我目瞪口呆、目不暇接!此外,余秋雨先生那独到的见解,更是让我如雷灌耳、记忆犹新。他那与众不同的观点,真的是让我们打开眼界!或许从中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丝的宁静。当铅华褪尽,我们带着苍茫的心态回首走过的路,能够很坦然地微笑着告诉自己---我曾经也是那么充实过的!这其实就是给我们的心灵一个最完满的交代。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9

  以前爱读余秋雨的书,尤其是《文化苦旅》,读的时候觉得美得无可言说,至今这本书仍然是我最爱读的书目之一。余秋雨的文字,美妙,又让人感觉深邃,他常常把历史与文学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番厚重的文化之感。因此,读他的文章,除了是文学的享受之外,更是对史学的补充与思考。

  暑假期间,闲来无事到书店逛,看到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很是喜欢这个名字,觉得颇符合我所向往的山居之风,随手翻了几页,便买回家中。这一读不要紧,我又深深陷在余秋雨的文字里,徜徉在文学与历史所交替兼容的世界里,随着他的文字,游走在各地,游走在各朝各代,游走在各个名人名士身边。

  跟随余秋雨,我走进了清朝的历史,那破败王朝的背影,看到历代流放者那凄凉落寞的生活,感慨人生无常,谁又能抵挡的了那些事故变迁呢?苏东坡的突围,让我感慨那个朝代对于大师的埋没,想到历代大师都经历的摧残,想到我们国人嫉妒品质的劣迹其实由来已久,其实根深蒂固,早已化为血液里一丝我们不愿承认的遗传。

  《愧抱山西》则描述了一代晋商的发家成名史,让我对山西有了一番新的认识,敬佩山西晋商的精名能干,敬佩他们的审时度势,敬佩他们的种种。正是这些优秀品质,使得一代晋商在异乡的土地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遍地的分号,无不诉说着这个人群的智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一切都发生变化之后,山西晋商似乎一夜蒸发。他们的颓然落幕,是战争纷乱的影响,也是时代前进的必然。但是,他们留下的在山西的总票号,却还在向世人昭示着这里昔日的繁华,即便是见惯世面的人们,也会为这里的富贵大气所震撼。想必,若是山西晋商的风范尚存,山西晋商的经商之道尚存,我国商业文化,必然又是一番新天地。当然,当今的苏、浙、广的商人已经遍布全国,支撑着经济的繁荣,但他们比起山西晋商,缺少了厚道,更缺少了长远的眼光。

  余秋雨带我们到他的家乡余姚走了一番,那个不甚出名的地方,是他心里永远的记忆,也是永远的痛。“少小离家”,却“老不能回”,即便回去,也没有迎接的亲朋好友了,回去也是一片寂然,除非顶著名人的称号,官员的接洽显得热闹些罢了。落叶归根的观念,怕是难以实现。越是难以实现,越成为心底里那柔软的痛,越是思恋。

  那个时候刚刚拿到《山居笔记》,心里是有些激动的。其他的几本书都抛到一边,径直托着《山居笔记》就开始了探寻之旅。

  一直都记得,这是唯一的一本书,让我只读了前言就被感动。看完前言,心里很沉重,沉重得几乎不敢再继续看下去。正好那时的我正纠结于各种若有若无的烦恼,或谓之曰因为痛,所以叫青春的状态。因此,我心里只想到了一点,当一个人面对厚重的文化,深沉的历史感的压迫时,那些所谓的青春的烦恼居然会卑微到那种程度,毫无意义。

  以前默默寻了好长时间,希望为青春找到一个可供宣泄的出口,却万万没想到此时的我会如此随意,曾经执着了很久的东西突然间就变得轻如鸿毛,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很重要的东西突然变得不重要了,那么你还捧着它干嘛呢?

  《山居笔记》和《文化苦旅》算是连理同枝了,先有《文化苦旅》的寻找,再有《山居笔记》的思考。二者缺一不可。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10

  我曾想过要把《山居笔记》中的每一篇文章带给我的感动都写下来,有苏东坡突围成功的喜悦,有千年庭院日渐沉寂的沉重,有乡关难寻的迷茫,还有那最震撼人心的遥远的绝响!

  种种情绪涌上心头,却发现这份感动在心头弥漫而难以付诸文字。大概这就是余秋雨先生所说的无言的交流吧。细细回想,所谓的一个有文化良知的人到底追求着什么呢?如苏轼的身上看到了一份纯真坦率,在岳麓书院立言教学的历代山长用行动向世人表达了一种责任和严肃。而远在他乡的游学士子那遥望家乡方向的目光更多的是依赖和迷惘吧。 最后的最后,不得不说说那位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巍峨若玉山之将倾的嵇叔夜,那位不顾礼法的嵇叔夜,那位在苏门山上发出绵绵长啸的嵇叔夜。历史上从未有过这般不真实的存在,他纯粹得可爱,他代表着那个年代的风度,风姿,风流,风韵,风骨…

  就像一阵风吹过,不留痕迹却浸入心脾。如此种种,辨不清楚,抛开这些,却发现心莫名的静了下来。或许,所谓的文化人格追寻的就是这种内心的安宁?莫道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


孟子读书笔记10篇(扩展6)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10篇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1

  我是一个清高的人,对,就算我不说出来,可是我的心里看不起很多东西,甚至是很多人,那么你呢?我觉得你也是一个清高的人。

  我们从未谦卑的活过,只是曾经或者偶尔自卑过,你觉得呢?是不是这样的。

  我愈是读山居四季,愈是像这样的想。

  作者:高村光太郎

  高村光太郎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出身在雕刻家世家,父亲是著名的雕刻家,东京艺术学院教授。从小跟随父亲的他耳濡目染,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5岁时,高村便考进了东京艺术学校的预科,开始系统的学习艺术。

  高村先生在读书期间和父亲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分歧,毕业之后他选择了远赴欧洲,并且在欧洲受到了更加自由的艺术风气影响,尤其受法国诗歌影响颇多。

  回国后,在过度自由的`艺术风气里一度堕落。直到遇到了山型智慧子小姐。两人一起幸福生活十多年,在艺术界各有成就,高村先生也成为了新诗运动的重要人物。

  这个时候智惠子罹患了精神性疾病,并且不久便辞世远去。妻子的死让高村先生陷入了长期的痛苦。而随后,日本开始了罪恶的侵略战争。迷惘中的高村光太郎被战争的狂热感染,创作了一些歌颂非正义战争的诗歌,以此填补空虚。

  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高村光太郎受到巨大震撼,并且对自己的愚蠢作出了反省。他选择自我放逐,独自一人来到了日本东北深山隐居,艰苦劳作。这部作品正是其隐居期间的时光记录。

  后来在《愚人小传》和《典型》中,高村光太郎严厉反省了自己在战争中的思想和行为。

  为什么要先介绍作者。因为我觉得,这有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他的文字。

  读山居四季的感觉,就是一个字 “静” 生机盎然的安静,类似于夏夜微风,月明无声的静谧。这样的静来自哪里?我想应该是作者缓缓绽放的善良和逐渐*和的心吧。

  书中有诸多的景物描写。一株花,一株草,一蔬,一饭,一只小鸟,一些小孩子,还有小动物……作者不厌其烦的描写他们,如同向人介绍自家乖巧的小朋友,显得爱不释手。这种满怀怜爱的笔触,梳理了乡间阡陌的一草一木,如数家珍。

  全书少有的几笔叙事,大都描写了农民艰辛却淳朴的生活方式,极少数笔墨提及了作者自己的疾病。高村光太郎最艰难的时候甚至提不起笔来,整天咳血,菜园里的作物无法耕作,他便只能吃没有被杂草吞没的一点点剩余蔬菜,即便如此,文中却是写得云淡风轻。

  阅读的时候很容易联系到自己的生活。我有时候会反复的叩问自己,我又何曾正眼看看那些细小的野草?又何曾耐心的坐下来,听听老人讲以前的事?甚至一度无法安静的看完一本书,写下一篇短文……我们怎么了。是不是把自己的欲望看得太重要了,从而忽略了生活的本质。

  现在的人们,面对面都能毫不尴尬的玩一天手机,我们对周遭毫不关心,也绝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这绝不是健康的。我也一度尝试跳出这样的怪圈,删除微信,删除QQ,安静的在阳台上思考。然而灵魂的宁静,却不是那么容易得到。

  有一段书中的描写很细微,我却难以忘记。大概是说,同为东京难民的朋友问高村光太郎为什么可以坚持生活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而不向往回到东京。高村没有回答,他心里想的是 “顺从命运吧,就算哪一天死在这里也是理所应当的。他更加的感谢造物主给了他重新活着的机会,让他和善良的村民为伴。所以从来也不抱怨食不果腹,疾病缠身,这些在他看来早就不是痛苦,而是某种幸运” 这段描写对我触动很大,这样的坦然的人,自然不会写出呱噪的文字。

  还记得有一句诗 “已识天地宽,犹怜草木青” 我们尚未识得 “天地宽” 的这些人,每每把无聊挂在嘴上,是不是太失礼了。

  其实安静下来,世界上远没有那么多需要抱怨的事。我希望自己可以趣味盎然的活着,所以我特别羡慕那些可以跟自己玩的人,给他一只蚂蚁,他都能研究好久。他们童心未泯,对世界充满了兴趣。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是艺术家有国界,读者何尝没有国界。

  说起日本的文化我是极其喜欢的。

  漫画,动画,工匠精神,还有略带忧伤的唯美美学,以及他们对人性毫不避讳的态度。但是我是*人,注定了对这个国家带有偏见。

  我是先看完了《山居四季》的书才去了解高村光太郎的。

  日本人是带有某些令人不快的习惯,比如他们吃了很多油炸食品就会试图吃很多蔬菜来抵消心底的罪恶感。因此,看完文章之后,我一度怀疑高村光太郎对于赎罪的认知,是否也出现了类似的偏差。这让我怀疑过书中的宁静祥和是飘在空中的。

  可是某一天我想通了。

  无论是对于人生的态度还是对待别人的态度,我们习惯性的高高在上,这就是开头提到的 “清高” 说起来,原谅别人和原谅自己也是类似,那些在战争中犯下罪孽的人,绝不是自由的吧。何况比起那些没有认罪的人,愿意去赎罪的高村先生是不是已经好了许多。

  人生啊,我们和尘埃也不是天差地别,死去元知万事空,活着的时候就要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不枉度了百年时光。把生命当作宇宙的一瞬间,把自己当作时间海洋里的碎叶草茎,这样谦卑的去理解他人,对待自己。

  这就是我在《山居四季》之后思考的所有了。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2

  “用手掌碾碎石块,用体温焐化坚冰。”《山居笔记》将深涩嶙峋的思考粹炼得*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其作为一部充满文学性却以历史为主线贯穿的作品,能直击读者心灵深处。

  作者余秋雨以直接感悟方式来探访中华文明:对于政治功业和文化情结的互相觊觎和生死与共,对于文化灵魂的流放,毁灭和复苏;对于商业文明与中华文化的狭路相逢和擦肩而过……犹如回望前朝,巧拨迷雾,穿越沉睡千年的枕木,无论是黑暗污浊,还是一股暗流,无论是诗意栖居,还是艰苦流放,都为我们铺展开了中华历史斑斓的画卷。

  我看到承德避暑山庄那班剥削落的石碑雕刻着历代清朝皇帝的功绩,有康熙的雄才伟略也有王朝的梦幻沉醉和自我欺骗。终于,康熙的长城崩塌了,王国维纵身跳湖显示了一个文人对亡国的悲哀,只留下一个王朝的落寞身影;我看到学生暮中清静的岳麓书院,尚且可嗅到众多大家的学派气息,曾在*教育史上熠熠生辉;我看到如今黑野沃土的东北*原,曾经缭绕着多少文人的叹息和绝望,“北大荒”,一个流放者的土地,造就了“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关辽阳”的悲剧;我看到赤壁之下泛舟的苏子,对月吟诗,无不包含着对人生的通旷豁达。此为苏子的成熟,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不再需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诉求的大气……

  是的,我更看到了作者“抱愧山西”的遗憾和探究。山西,“曾经是全国最富之地”,我不禁感到惊讶,曾经多人沧海桑田已不得而知,只知今人把山西当作寸毛不生的贫穷之地。想来,我们对山西的误解完全是出于对历史的无知,在清代全国商业领域、人数最多、资本最厚,散布最广的山西人;每次全国性募捐,捐出银两数最大的是山西人;携带钱财最多的是山西人……可见山西人曾经建立了一个繁荣的商业帝国,但背后他们的创业精神更让我感动和心酸。“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一声凄长缭绕的*中央办公厅回荡在黄土高原,一个眼泪汪汪,一个双眼坚定地目眺远方。就如文中所说:“但他们还是狠狠心踏出了家门,而他们的恋人竟然也都能理解,把绵绵的恋情从小屋释放出来,交付给朔北大漠。哭是哭了,唱是唱了,走还是走了。”

  就如江山与美人的选择,故土与远方的选择,安逸与奔波流浪的选择,山西人毅然踏出坚定的步伐,踏遍大江南北,踏尽荒漠戈壁,终于,踏出一条成功之路,其中亦有悲剧,有的人因为父亲在外经商多年不回查无音信,还未出生就与父亲成了永别……“被那么多失败者的故事压着,被恋人凄楚的歌声掩饰着,山西商人却越走越远,他们要走出一个妈听一点的故事,他们迈出了步伐,既悲怆又沉静。”我已被山西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折服,即使山西的辉煌最终落幕,但流淌在他们子孙后代血液里的那份坚毅与精明从未逝去。

  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读史的另一种感觉,读史不仅是了解发生的事,不只是单纯地把它当作赞颂或批评讽刺的教条,它也不是另一个世界遥不可及的传说。面对历史,犹如两个人的对话,听它讲述,讲述那曾经的故事,听它倾诉,倾诉他的无奈和愁思。我们甚至可以为他们落泪,为他们惋惜,因为这是人类心灵的共鸣。只是这个故事、这个人已经年迈,多了份沧桑,就像从红尘滚滚中走来……人类与文明在不停地发展,但那条血脉一直贯穿在历史长河中,彼此相通,从未断绝。我们与古人,那么遥远,又那么熟悉,这条文化大血脉;你不知道它源于哪里,更不会知道它终于哪里……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3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应该说全书没有诗歌那样唯美华丽的辞藻,也少了杂文那般犀利精辟的笔锋,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摈弃了浮华的随性,给了人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自然流露出来的文字往往能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

  举例来说,在「一个王朝的背影」这个章节,中其中有一段是在说清朝的避暑山庄。一开始,作者用本身亲自游览的经验,详尽地写出了该处美丽的风景,读完后闭上眼彷佛就可想象出当地的美景,一花一草,一样不漏。接着又藉由该地原本避暑游玩的作用之后,却是用来躲避敌军的追杀来暗讽当年强大的帝国,在晚年衰亡的惨况,清代后期皇帝的失落感也可想而知。

  可能我对这些文字的理解很肤浅,而对作者文学心理的解读也只是停留在很浅薄的层面上,但在某种程度上,我想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吧。一切的一切,余秋雨先生用他那朴实而又不失华丽的语言,生动且精妙的比喻,紧凑又巧妙的文章布局向我们讲述那*的沉重、悠久的历史,把我们引进那个沉痛的年代。不得不叹服余秋雨先生的见识之广,领略之深。或许从中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丝的宁静。

  现今,余秋雨是很受欢迎的一位作家,但批评他的人也不少。我想,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尚且还没有“知识的资格”去评论他,我们也没有“知识的水*”去判断究竟是余秋雨的错“实”还是金文明他们的纠“实”,我们现在只有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去欣赏《文化苦旅》《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4

  以前爱读余秋雨的书,尤其是《文化苦旅》,读的时候觉得美得无可言说,至今这本书仍然是我最爱读的书目之一。余秋雨的文字,美妙,又让人感觉深邃,他常常把历史与文学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番厚重的文化之感。因此,读他的文章,除了是文学的享受之外,更是对史学的补充与思考。

  暑假期间,闲来无事到书店逛,看到余秋雨的书《山居笔记》,很是喜欢这个名字,觉得颇符合我所向往的山居之风,随手翻了几页,便买回家中。那次共买了四本书,这本书当时只是翻看几页之后,觉得似乎有些艰涩,便搁置在案头,一晃就是几个月。

  几个月后,买的书读完了,也没有找到新的阅读方向,就拿来这本书,细细品读起来。这一读不要紧,我又深深现在余秋雨的文字里,徜徉在文学与历史所交替兼容的世界里,随着他的文字,游走在各地,游走在各朝各代,游走在各个名人名士身边。

  跟随余秋雨,我走进了清朝的历史,那破败王朝的背影,看到历代流放者那凄凉落寞的生活,感慨人生无常,谁又能抵挡的了那些事故变迁呢?苏东坡的突围,让我感慨哪个朝代对于大师的埋没,想到历代大师都经历的摧残,想到我们国人嫉妒品质的劣迹其实由来已久,其实根深蒂固,早已化为血液里一丝我们不远承认的遗传。

  《愧抱山西》则描述了一代晋商的发家成名史,让我对山西有了一番新的认识,敬佩山西晋商的精名能干,敬佩他们的审时度势,敬佩他们的种种。正是这些优秀品质,使得一代晋商在异乡的土地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遍地的分号,无不诉说着这个人群的智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一切都发生变化之后,山西晋商似乎一夜蒸发。他们的颓然落幕,是战争纷乱的影响,也是时代前进的必然。但是,他们留下的在山西的总票号,却还在向世人昭示着这里昔日的繁华,即便是见惯世面的人们,也会为这里的富贵大气所震撼。相必,若是山西晋商的风范尚存,山西晋商的经商之道尚存,我国商业文化,必然又是一番新天地。当然,当今的温、浙、广的商人已经遍布全国,支撑着经济的繁荣,但他们比起山西晋商,缺少了厚道,更缺少了长远的眼光。

  余秋雨带我们到他的家乡余姚走了一番,那个不甚出名的地方,是他心疼永远的记忆,也是永远的痛。少小离家,却老不能回,即便回去,也未踏进家乡的土地,也没有迎接的亲朋好友了,回去也是一片寂然,除非顶着名人的称号,官员的接洽显得热闹些罢了。落叶归根的观念,怕是难以实现。越是难以实现,越成为心底里那柔软的痛,越是思恋。

  让我感触深的,还有《十万进士》。余秋雨这个人的眼光,实在比一般人深邃,当代人们除了怒斥科举制度的残害人,却并不想它曾经为我们挑选人才时带来的好处,也不去探究在哪个环节致使这一妙策变质,成为众多书生枷锁。而余秋雨的分析,则是犀利深刻,却有委婉絮叨,这观点,怕是用在当今高考也适用吧。

  我最爱的一篇是《遥远的绝响》。原因有二,其一,这主人公阮籍和嵇康,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美男子,大文豪,其中嵇康更是通宵音律,为人潇洒,不拘礼节,是如我般凡夫俗子所向往而又不能企及的。这些哀叹,也只能心里想想,合上书,天亮还要回到这规范的框架里生活。我注定不能做到那般潇洒,权且在这羡慕他们吧。

  想不到的是,余秋雨在书的结尾,提到的却是小人。小人的确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历史的一部分,小人做不得,小人不得不防。这是大师给予的忠告。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5

  偶然翻看书架,《山居笔记》映入眼帘,伴着书香,不觉已夕阳西下,不禁感觉有些奇怪,因为我竟然从那些挥洒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许的味道。确切地说应该是透过字里行间,我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上的碰撞,或许这就是通常说的所谓心灵上的共鸣吧!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余秋雨领着我们在一处处山水间浏览着岁月的痕迹,在一座座古刹前回味着历史的兴衰,他带着我们更深刻的去品读*那沧桑的历史。他悲痛地遥望着一个王朝的背影,告诉我们清代的荣辱兴衰,从一个避暑山庄读出了清朝几代君王的雄才伟略或昏庸无道,兴盛或衰亡,英勇或懦弱。他心痛的遥望着一个脆弱的都城,诉说着文明与野蛮,昔日与未来。他又满怀崇敬的讲述着一代文豪苏东坡的伟岸与冤屈,潇洒与凄楚。一切的一切,余秋雨用他那朴实而又不失华丽的语言,生动且精妙的比喻,紧凑又巧妙的文章布局向我们讲述那*的沉重、历史的悠久

  余秋雨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不得不叹服余秋雨先生的见识之广,领略之深。整本书充斥着他的横溢的才华与渊博的知识,每一章的内容都填充进了大量的史料,名言及各类文学知识等诸多内容。整本书涉及的知识面之广,让我叹为观止。

  此外,在阅读余秋雨先生在书后写的答学生问,更是让我对他徒添一层敬意。有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问:这些年,报刊上有不少对您的评论,有些评论明显带有恶意,您为什么不反驳?——答:有的文章用词比较尖刻,但其中也指出了我文章中的某个错误或疑点。作个比喻,这是包装粗砺的无价馈赠。你至多只能说‘恶词’而不是‘恶意’。”这样宽宏的心态,这样容人的大气,又一次的让我认识了大师的风范!让我对这样一位新时代的文学家肃然起敬。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6

  近些日子觉得非常烦闷,也许是期中考试没考好吧,百无聊赖之际便随手翻阅了书桌上一本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姑且不说是想借此消忧,但至少可以当作是来消遣无聊的一种方式吧!

  这次看完《山居笔记》之后,认为感觉有些奇怪。确切地说应该是透过字里行间,我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上的碰撞。

  应该说全书没有诗歌那样华丽的词语,也少了杂文那般犀利精辟的笔锋,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抛弃了浮华的随性,给了人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自然流露出来的文字往往能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作为自述性笔记,初读起来似乎有些凌乱琐碎,但通读全书,却不难发现作者构思之精妙:那就是从*淡的话题中以小见大,通过质朴的语言风格直指社会现实,从而使得文章中所触及到的问题与*当前的现实遥相呼应——-轻快中不乏沉重,从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个社会现实的剖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形中引发并启迪人们的深思,从而点明了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题。

  可能我对这些文字的.理解很肤浅,而对作者文学心理的解读也只是停留在很浅薄的层面上,但在某种程度上,我想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吧。的确,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多数人都热衷于名与利的追逐,醉心于粗浅的感官上的享受,却忽略了太多原本值得自己去关注去体味的东西。我们每天麻木地跟着紧张的社会节奏而躁动,却在躁动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失去了自我,我们守住了眼前那些自以为珍贵的美丽,却始终守不住一颗淡泊的心,直到有一天看到那个面目全非的自己,才猛然感觉到了疲惫……

  还是看看作者在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时所持的心态吧——-即使喧嚣声中夹杂进了我的名字,我的心也只在远处飘忽,烟雨渺渺。

  或许从中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丝的宁静。当铅华褪尽,我们带着苍茫的心态回首走过的路,能够很坦然地微笑着告诉自己——-我曾经也是那么充实过的!这其实就是给我们的心灵一个最完满的交代。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7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我想我一直以来都不是那种善于读书的人吧,总觉得自己既缺乏潜心鉴赏的定性,又没有那种体味美感的修为。想想以前看书,多半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般的一览而过,久而久之便留下了近乎囫囵吞枣式的劣根性———枣自然是被吞下肚了,口中却依旧索然无味。因此,每次要写诸如读后感之类的文字时,便难免有些捉襟见肘的窘迫感。

  但这次看完《山居笔记》之后,倒是自认为感觉有些奇怪,因为我竟然从那些挥洒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许的味道。确切地说应该是透过字里行间,我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上的碰撞,或许这就是通常说的所谓心灵上的共鸣吧!

  应该说全书没有诗歌那样唯美华丽的辞藻,也少了杂文那般犀利精辟的笔锋,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摈弃了浮华的随性,给了人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自然流露出来的文字往往能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作为自述性笔记,初读起来似乎有些凌乱琐碎,但通读全书,却不难发现作者构思之精妙:那就是从*淡的话题中以小见大,通过质朴的语言风格直指社会现实,从而使得文章中所触及到的问题与*当前的现实遥相呼应———轻快中不乏沉重,从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个社会现实的剖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形中引发并启迪人们的深思,从而点明了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题。

  可能我对这些文字的理解很肤浅,而对作者文学心理的解读也只是停留在很浅薄的层面上,但在某种程度上,我想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吧。的确,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多数人都热衷于名与利的追逐,醉心于粗浅的感官上的享受,却忽略了太多原本值得自己去关注去体味的东西。我们每天麻木地跟着紧张的社会节奏而躁动,却在躁动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失去了自我,我们守住了眼前那些自以为珍贵的美丽,却始终守不住一颗淡泊的心,直到有一天看到那个面目全非的自己,才猛然感觉到了疲惫。

  一切的一切,余秋雨先生用他那朴实而又不失华丽的语言,生动且精妙的比喻,紧凑又巧妙的文章布局向我们讲述那*的沉重、悠久的历史,把我们引进那个沉痛的年代。

  不得不叹服余秋雨先生的见识之广,领略之深。整本书充斥着他的横溢的才华与渊博的知识,每一章的内容都填充进了大量的史料,名言及各类文学知识等诸多内容。整本书涉及的知识面之广,让我叹为观止。阅读完全本书,真是看得我目瞪口呆、目不暇接!此外,余秋雨先生那独到的见解,更是让我如雷灌耳、记忆犹新。他那与众不同的观点,真的是让我们打开眼界!

  或许从中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丝的宁静。当铅华褪尽,我们带着苍茫的心态回首走过的路,能够很坦然地微笑着告诉自己———我曾经也是那么充实过的!这其实就是给我们的心灵一个最完满的交代。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8

  我一直喜欢《山居岁月》这本书。我也一直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是射手座,而射手座的性格是活泼好动、向往自由的。我说不清是因为射手的性格感染,还是因为《山居岁月》这本书中描绘的野外生存真实性打动了我,让我沉迷其间。

  纽约男孩山姆在五月的一天离开了家,他要到克斯奇山寻找曾祖父遗留下来的葛博礼农场。一把小刀,一捆绳索,一把斧头,一些打火机石和钢片,是他为这次出走准备的所有物品。对山姆而言,这不是一次短暂的旅行或露营,他是要像树一样在森林里长久地、独立地生存。跟随着山姆深入森林的脚步,“野外生存”这四个字渐渐地不再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和虚幻的想象。它的真实、艰辛和迷人如同磁石一般的探险生活呢?在这段山居岁月里,她有了哪些危险经历,又积累了哪些野外求生经验呢?这些谜团,是每个人从书中才能求得一个真正属于自己心中的答案。

  山居的岁月,是每一个向往自由的人心中的夙愿。在山居的岁月里,体会什么叫做贴近自然,与动物相处。在山姆的带领与指引下让我们明白自然的美丽,带我们回顾了一个“野人”该有的生活。

  《山居岁月》它吸引着我和大家,让所有人明白,真正的快乐,是需要用心灵去贴近去感受。它一直在那里,在等着我们的探索与到来。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9

  这个暑假,我虽然没有读很多书籍,但有了挺多的心得与体会。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

  余秋雨先生不愧是*数一数二的散文家,他的语言清新自然,文笔通顺流畅,时不时一句富有深刻哲理的语句,就能让人不禁浮想联翩且深深地沉沦在文章里不能自拔、回味无穷。无论是人还是文章,都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典范。

  在《山居笔记》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文章是《一个王朝的背影》和《历史的暗角》。

  先谈一谈《一个王朝的背影》。这篇文章以清王朝为背景,以康熙的长城避暑山庄为线索,开始了与清朝的谈话。文章的开头以康熙的人生与能力入笔,写到了康熙希望能筑起一座无形的长城。所以他在避暑山庄外设立木兰围场,每年去那里打猎,也算是一种浩大的军事演习。这就是康熙作为一个君王的伟大之处,无形胜有形,便可以不再去修长城。他不但精通*文化,而且熟知国外名人所著的几何与自然科学的学说著作。他将生命从深宫里释放出来,使那个时代强盛无比。而到了他的后代乾隆那里,这一切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康熙的长城突然变成了康熙炫耀自己功名与荣誉的地方,乐滋滋地自我品尝,这使山庄回荡出一些燥热而又不详的气氛。紧接着,排斥了外国文化并只限定在广州开放外贸,从而导致清王朝逐步走向衰落。之后的嘉庆在避暑山庄看到了父亲的功德,不禁觉得身上的担子太重。这就使之后的子孙在这种压力下一步步带领清王朝走向衰败。在清朝灭亡后,著名的学者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水自尽;余秋雨先生在文末的一段话,让我很有感触:我轻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在《历史的暗角》这篇文章中,余先生列举了*历史上一个又一个臭名昭著的小人,并且详细的分类为:恶奴型、乞丐型、流氓型、文痞型。小人在*人的心中,自古就有一种范畴,卑鄙的、邪恶的、损人利己的人都会被人们自动划分到小人这一行列中去。小人的嫉妒与自我利益的膨胀,往往会使一个又一个文化名人走向冤屈之路而无言以对,或许这正是小人真正的强大所在。余先生的一句话,令我的理解更加深刻:小人的势力往往在暗角中滋生,牵绊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人被就算被绊倒,摔了个倒栽葱,也对这些人或事无言以对、无可奈何。在这一方面,小人的手段耍的极其阴险。

  小人用卑微的生命粘贴在一具高贵的生命,高贵的生命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受不得侮辱,然而高贵的生命不享受侮辱就得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就是一个二个文化名人被逼上绝路的原因所在。虽然如此,但小人往往不会落得好下场。因为小人终究是小人。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10

  一次归隐,一份高洁情怀,我穿越千年与你见面,在山居随你闲游。

  一场秋雨过了,你漫步在山间,看着月光穿过松枝,洒在地上,照着石间的涓涓细流,也照着自己的脸。是山中的静,唤起了你内心的静。闭上眼,听潺潺的水声,你满意的笑了。是啊,不再有朝中的喧哗,不再有政事的烦扰,你最向往的意境就在面前。此情此景,怎能不随兴而吟诗一首?

  回想从前,你处在朝政之中,虽有满腹才气,却无法施展。只有张九龄看中了你,曾一度被提拔。

  正在感慨之中,突然,一阵竹喧打破了这荷塘月色的寂静。那是一群洗衣归来的姑娘,在莲花的簇拥下,乘着顺水而下的小舟划开道道水痕。在这青松明月之中,有这样一群纯洁善良的人们,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呀!曾经有多少人,发愤苦读只为在朝中担任官职。而你不同,放下了做官的机会而选择了归隐。在这里,你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读着这首诗,我也同你一样,陶醉在这山水之中。我多么想像你一样,无忧无虑,游于山水之间啊!怎奈何,现代的节奏远快于千年前,人人的生活都在快进,又有多少人能够品味这种宁静的氛围呢?

  停下来吧,让脚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在这秋凉之时,找一处山间,弹琴长啸,待一轮月升起,等山鸟惊飞,汲一瓮清泉,煮一盏香茗,寻一方心灵的净土。

  王维,你是诗佛,你把禅理蕴藏在诗中,告诉我们,生后不仅是不断的拼搏和奋斗,更应让自己放松一下,让心灵放松一下。生活除了拼搏之外,还应守护心中的那份宁静。


孟子读书笔记10篇(扩展7)

——《目送》读书笔记10篇

《目送》读书笔记1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迫于生活的压力每天匆匆忙忙,很少有意识静下心来读几本好书。很感谢西城区团委发起的青春西城读书会活动,让我有意识的每个月读几本书,然后和一起爱书的朋友分享,高谈阔论。

  20xx年,新的一年,第一个月读的书是《目送》,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所写的人生三部曲第三部。

  也只是读了《代序》部分,就喜欢上了这本书。

  有的人喜欢一个人去旅行,有些人喜欢和朋友一起旅行。一个人旅游自由,率“步”而为,兴之所至,心向往之。如果和朋友一起旅行,不免要顾及朋友。

  年少的时候总喜欢一个人徒步旅行,走走停停,看乡间的人情风貌,有时候也和坐在路边的老大爷聊上一整子,有时候遇到对自己有所感触的景色,也会驻足思索,有时候思索人活着为了什么?有时候思索自己*日里的所行所为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后来,当青年的时候,我往山的外面走,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我开始喜欢和朋友一起旅行。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有时候我会拉着朋友的衣襟的一角-衣角。只顾看风景,不必理会方向的问题,不必理会会不会走失。因为关系还不到爱情所以还没有牵手,因为怕把自己走丢了所以拉着朋友的衣角。就这样晃荡着去了很多地方。一直觉得和真心的朋友一起旅行是一种享受,我们可以不必有应酬的回话,只是听朋友说,然后进入思索状态,或者肆无忌惮的在朋友面前做一番长篇大论。

  当青年再往后旅行,走的"地方多了,和不同的朋友旅行,开始自己做向导,不在牵着衣角走了,而是牵着别人。觉得我们已经长大,虽不说做老大,但是旅行的时候要照顾队里的新朋友,毕竟爬山、探秘山谷,还是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人来做领队。

  走着走着,旅行也成了人生。

《目送》读书笔记2

  有些路啊,只能自己走;有些人啊,早晚会分离;而生命的大旅途中,注定了太多的相遇,分离,唯有淡然处之,注定的走下去,相遇不喜,分离不悲……

  近来,我读了龙应台的《目送》,使我感触颇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我们在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中与父母相识,从此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旅途,我们那时是依赖父母的,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就是自己的一切。但是,很快我们也像“华安”一样开始了新的生活,拥有自己的小学经历,仿佛从那时我们与父母走了不同的路,越来越远,我们刚上小学时,都会像那个小男孩一样,在充满陌生面孔的环境下,一步三回头地走进了小学。这条没有父母的路上,我们才开始是爬着前进,后来我们学会了走,在上初中的时候,面对父母的叮嘱由小学的仔细聆听变成了不耐烦,似乎想脱离父母,到了高中,我们在这条路上奔跑,我们眼中充满了对未来世界的渴望,耳中充斥着流行音乐的喧嚣,似乎我们与父母之间筑起一道灰色的屏障。那可悲的屏障啊,生生的隔绝了两代人。家,本是温暖,没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言语都指向学习,是那么无奈。

  也许只有我们有了儿女,甘心为他们呕心沥血时,我们才猛然想起那已垂垂老已的父母,而那时,我们没有了时间和精力去时刻回报父母他们,是的,有些路,走着走着,暮然回首,他们依然在原地等你,只不过,太远了,早已经回不去了。

  那些与父母分离的路,也许有他人的相陪,但是我们最内疚的人却没有在自己左右,甚至曾经还如此厌恶,那又是多么可悲。

  但是,过去了就已经过去,它们已不可能再重来,唯有淡然处之,珍惜与父母相伴的时间,不留下遗憾,方能分离时不悲,妈妈曾说:“没了我,你能照顾好你自己吗?”那是一句玩笑话,但我却没有想过,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五十年后,又会怎样,我们那时都已年过花甲,那我们的父母呢?每一个人似乎都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而那已成为泡沫,我们又会多么后悔而无奈。只是,改不掉的才叫记忆,后悔的事才会缅怀。

  “目送”这一词,对于我们根本体现不到这词的痛楚,我们似乎永远站在被目送的角度,也许当我们目送自己儿女时,才会体现到当时我们父母的感觉。你静静的看着,那个人,默默的走远,人潮渐渐向他涌去,但在千万中你依然可以找到他,直至消失,消失在时间的尽头……

  曾经,我看过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位刚下班的女孩在母亲的千万央求下,为母亲买一份面包,面包店十分拥挤,当顾客们在焦急等待中议论起为自家的谁买蛋糕时,那女孩小声说为自己妈妈买时,全店都寂静了,排队的人纷纷让她先买,,她说:“马上快到了,我再等一等吧!”有人却说:“你的妈妈却等了二十多年了。”是的,也许仅是一件为母亲买蛋糕的小事,她却等了二十多年,时多么可笑而心酸。他们为了柴米油盐计较了一辈子,却唯独忘记了自己。

  淡然独之,并非是让你什么都不在意,而是在拥有时学会珍惜,为自己不留遗憾,多为父母做点事吧,别让他们等太久,他们等不起。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但我们更应坚定的走下去。

  有些路,只能自己走,但请不要忘记了自己的父母在等你。

《目送》读书笔记3

  目送,以目光相送。“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是龙应台在送别自己儿子之后留下的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似乎在亲情里,父母永远都在扮演着默默付出的角色,只有父母在感叹时间的易逝,害怕子女的离去。而子女,只会留下一个背影,好像是在告诉父母,不用送。可是,怎么会不送呢,人生几十载,为人父母最遗憾的事情不就是不能陪自己的子女走到最后吗?时间匆匆,自己永远都是要先走的那位,所以只能拼命的追逐着子女的背影。

  龙应台在这本散文集里,写了许多她的心情故事,但是,在每一篇里似乎都有些对时光流逝的不舍。每当龙应台写到自己母亲的时候,我会感到十分唏嘘,时间真是个爱抓弄人的东西。

  龙的母亲是个爱美的女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是打扮得体而且十分要强的女人。但是到了老年,时间将她的记忆都抹去了,她变得需要人照顾,变得邋遢,变得谁都认不清了,只是会一直嚷着要回家的老太太。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迟暮的人都是这样的,但是当人老了的时候,总会忘记一些事情,总是会看到那些与自己同辈的人走了,总是会看着年轻一辈而想起当年自己是如何如何。可是,却回不去了。

  属于自己的那个年代早已走远,在这个年代里,自己好像就是个旁观者,无所谓自己的健康,也无所谓自己的想法,什么都想着,自己老了,也该为自己的子孙着想了,于是,整天整天的想着为子孙祝福,而没有想到子孙最担心的还是自己。人老了,太多情感好似都可以忽略,但是唯独自己为子女的那份情,不会随时间消逝。感叹时间,是否也要赞美,亲情的伟大,又或者说是父母的伟大呢?

  书中的一篇写龙母亲的,最令我感慨——《回家》。为了母亲,子女们陪母亲会她的家乡看看,可是母亲却总嚷着要回家,可是这里就是他们最初的家啊,母亲却忘了。“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的看过去。半响,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这是母亲在回到家乡时的一个场景,也许母亲想起了一些过往,不知是悲伤还是空洞。我想,应该是空洞多一些吧,想起了自己的一些往事,可是却不知如何面对,都把这些事忘记了那么久了,久到似乎并不是自己的回忆,所以眼里只有空洞,不知是该悲伤时间的伤害,还是该高兴自己想起了以前的事情。

  空洞的,无奈的看着自己的女儿,也许想询问更多,却不知如何开口,不知为什么原因,也不知在那个自己辉煌的年代里,女儿是否也陪她一起走过。在回家的路上,母亲在深夜的火车上又再一次的说要回家,可是这一次做儿女的都知道,母亲想回的家,不是一个明确地址,也不是一个邮差可以找到的地方,而是一段时间,母亲想回到那段时间里,在那里,母亲还是个貌美的女孩,也许还在羞答答的"想着自己的梦中情人;也许是在某个新年,母亲还在为团圆饭而忙东忙西,而外面,自己的子女还是想豆丁那么大,吵着嚷着要发鞭炮,要吃饺子。“妈妈是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目送》读书笔记4

  用流行语来讲,我这两周读了两本很“丧”的书。近现代作家中,有几位著名的“丧”文学作家,按照我接触的顺序,分别是加缪(《局外人》)、卡夫卡(《变形计》)、龙应台(《目送》)和太宰治(《人间失格》)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想说:“幸福的作家都是相似的,丧的作家各有各的丧”。下面分别论述一下。

  先说名气最大的卡夫卡。

  读卡夫卡是在研究生时期。读德国现代文学,卡夫卡是所有学生都绕不过去的那个Icon。虽然我并不喜欢卡夫卡笔下那种灰蒙蒙死气沉沉的氛围,但为了完成一篇有关“卡夫卡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述与透视性画法的对比与辨析”论文的作业要求,我不得不把卡夫卡的所有长篇小说和大部分短篇都读了一遍。卡夫卡的丧是所谓Vater-Sohn-Konflikt(父子对抗冲突),歌德也有这毛病。但卡夫卡的父子对抗冲突登峰造极。卡夫卡终生期待他爸快嗝屁,或者自己快嗝屁(用以报复他爸爸)。记得卡夫卡有篇文章写主人公被主人公他爸骂了,于是主人公像脱缰的野狗一样冲出房间,跳下河,嗝屁了。卡夫卡兴奋地写道,他在写作主人公跳河那段文字的时候,内心充满了“Fuxxing到高潮”一般的快感。嗯,怪怪的味道,对吧?想一想这种变态倾向,是不是很丧!写卡夫卡论文的整整一个月,我的心情都被卡先生的笔触所压制,异常扭曲憋闷。后来把论文上交后的那天下午,我习惯性的又拿起卡夫卡的《城堡》读了几章,心绪毫不例外的被卡夫卡牵着走,越读,心里越压抑,就感觉天花板上面凝成一团黑雾,湿答答沉甸甸,实体化一般慢慢向我压下来。在马上要被这种黑暗情绪压制住的时刻,突然有个瞬间我意识到老子的论文作业已经交上去了,于是心跳骤然加快,忍不住大叫一声,跳起来,把那一册书狠狠的摔到书柜最上方的一个旮旯里。只听那册书发出一声卡夫卡一般哀怨又悲丧的钝响,然后封皮蹩脚的支楞开来,书页散成一摊,像坨烂泥糊在角落里。虽然那个论文后来得分还不错,但我发誓再也不读卡夫卡,再也不受他荒诞之丧的戕害了。

  那摊书后来搬家时候让我送给了垃圾桶。德国讲究垃圾分类处理,那摊书我专门挑了不可回收的垃圾桶扔掉。

  然后是加缪。读加缪是高二暑假时候突发奇想研究存在主义哲学&文学,于是买了萨特、加缪和一堆法国哲学书去读。我现在回忆高二暑假就是一个大写的心疼,读什么哲学不好非要读法国哲学?就法国他有哲学么?法国人搞搞时装就可以了,哲学还是让给德国人好吗?但总之当时真的读了大量的高喊着“他人是地狱”的法国存在主义的作品呐(现在想想那些作品对十六岁的我来讲都是垃圾、勒色),比如加缪这本著名的《局外人》。《局外人》第一句话是很有名的:“我的妈妈今天去世了,也许是昨天,我记不清了”,我觉得很恶心。他妈死了。他都不记得那天死的,也丝毫不感到悲伤。过了几章,他和情人也闹掰了。因为他就是不肯开口说爱字。爱不爱有什么所谓呢?他和情人讲。于是情人跟别人跑了。再过了几章,他开枪打死了一个人。为什么呢?他说那人跟我无冤无仇,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打死丫的,大概是因为那天阳光太刺眼。于是他被判了死刑。然后丫说,啊,我的生活很幸福!我只能说当加缪小说的主人公也是真有够丧的,妈死了,老婆跑了,自己要被毙了,还没事儿人一样抽着个烟,唱着杨坤的“无所谓”。那我作为读者,也是个局外人。我只能一脚把你有多远踢多远,食屎去吔!大家都说加缪是倦眼旁观这熙熙攘攘人世间的那种丧,佛系青年的丧。但总归是我不喜欢的丧。好在我读加缪的时候才十六岁,少年时候蓬勃的生命里让我对这种丧完全免疫,而且这辈子再也没正眼儿瞧过法国存在主义。真不行。那么弱,还那么丧。呃,一股臭味儿。

  与卡夫卡对抗父权的丧、与加缪对抗社会的"丧不同,龙应台是台湾流行的小国寡民的小确丧。

  她把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聚合分离生老病死都写得很消极,立意不高,有点儿像初中生的无病*,只是文笔更凝练老到一些。

  借用知乎上Leslie鹿游野的话说:“《目送》令人失望地没有摆脱无谓的喟叹、无病的*、隔靴的搔痒、无端的煽情。生活就是生活,柴米油盐、酸甜苦辣,*淡、寻常。不必每个场景都要灌入深沉情感,每件小事都要赋予宏大意义,不必每个细节都上升到“花枝春满、悲欣交集”的境界。 ”

  我原本是把这本书放在床头,当作每晚睡前故事看的。结果看了几个晚上,发现越看越睡不着,一会儿父亲生个病要感慨下人生苦啊,一会儿母亲记性减退要表达下人生悲啊,一会儿儿子独立了长大了要抒发下人生怅惘若失啊,读的我胸闷……胸闷到睡不着……人生本就如此啊,这就是每个人活着就要去面对的各种生老病死啊,都要像龙女士这么仔仔细细的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去哀悼去感慨的话,很快就会抑郁了。人活着要开心,自己开心,也要让周围的人开心。毕竟不开心的事情已经那么多了,对不?

  周日正午,艳阳高照蝉鸣声声的时候,我窝在空调房,捧着西瓜边吃边把这本读完了。吃西瓜的时候心情都特别好,很快把这本书读完了。

  合上书,打个饱嗝,我回忆此书内容,竟然除了那句著名的“不必追”以外,想不出她写的其他好文字,因为这本书有些浅薄,不能给我的大脑留下深刻的痕迹。

  上面三个丧派作家,我都不喜欢。唯独太宰治,我是理解的。《人间失格》,我读的很仔细,一句一句的,慢慢品味。不过太宰治要下次写。未完待续ing。

《目送》读书笔记5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收录的七十三篇散文,分别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

  这篇文章分成两个段落,第一段作为母亲,龙应台叙述了儿子华安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多年间的几个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长。第二段,龙应台作为女儿,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中,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地消逝……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你安好我便安心。

  不由得想起我的经历,我在县里上高中那会,由于家离得远,一方面是为了省路费,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回一次家,到回家那个周提前给父母打电话,周五5点放学急匆匆收拾作业,背上书包,赶到汽车站坐大巴回家,父亲就在镇上汽车站等着我,然后踩着自行车载着我就回家了,一路都是土路,坑坑洼洼,一会被地上的石子或者土堆撞一下车轮子,我和父亲就颠簸一下,坐在自行车后面我默默地看着父亲的背影,心酸了。

  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现在还能历历在目,有一次,下大雪了,周日吃完午饭我就要赶回学校,雪路很滑,路上除了我们赶路的学生外看不到别的身影,由于我家离车站大概有3公里的路程,父亲骑着自行车要载着我去汽车站,他戴了双白色的线手套,穿上母亲做的棉鞋,骑在路上自行车轱辘不停地打滑,父亲那时还年轻,车技也好,加上父亲将近一米八的个子,自行车还是很安全在前行,自行车拐了一个弯后,父亲就停下来问我冷不冷,要我趴在他背上,要我把手放在他的衣服里,我说不冷,父亲不相信,硬把我的手拉到他的背后,掀起自己的棉衣。他又继续蹬自行车,当时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我哽咽了,又怕父亲看出来,我赶紧控制自己的情绪,慢慢感受父亲的温暖和背影。到了车站一直站在那陪我等车,每次都会看着我坐的车开远了才离去。

  我嫁的远,结婚头一天就要赶到婆家安排好的旅店,头一天我走时,父亲没去,家里种了几亩苹果树,那个季节刚好要给苹果树施肥,搜花。我走时,父亲看也没看我一眼,拉着一车农家肥去苹果园,我内心是知道的,父亲是不敢看我远去的背影,我看着他弯着拉农家肥的背影,我心里很内疚自己的选择,眼泪又开始在眼睛里打圈,不想要被人看见,敢接拭去眼角的泪水。婚后比较欣慰的是我老公对我父亲也特别的孝顺。

  结婚这么多年来,每次回家父亲都和我畅谈到晚上12点,聊聊家里的,聊聊庄家的,聊聊亲戚的等等,每次要走时,父亲总要说一句话,“还没待呢就要走了”!是呀!工作,孩子迫使我们好多的不得已,父亲母亲看着我们的车拐过弯看不见了才进家门。拐过弯,眼泪就开始不听使唤。总想好好陪陪他们,可是每次相聚就那么短短几天。从上学到工作再到结婚生子都没有好好陪过她们。

  太多太多的回忆,父爱总是无声的,是伟大的,有父爱从来不觉得孤单,父爱是积极向上的。有父爱的女孩子,从来不缺被爱。愿我们的父母都能身体健康。

《目送》读书笔记6

  这是一本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的书籍。作者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柔委婉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书写了在父亲慢慢老去,母亲得了老年痴呆后遗失在旧时光里,以及孩子渐渐长大,远离父母掌控,兄弟们的渐行渐远,以及与朋友且行且珍惜的时候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和日常琐事。这些有关于感情的的文字,充满温情,充满温度,让人随着作者的思绪陷入那一段段缓慢的叙述中。

  作者有一颗温柔的心。

  在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面前,“我”一遍遍的说:“你知道我是谁吗?是你,我是你的女儿,你记得吗?”

  “我”带她去“邓师傅”做脚底按摩,带她去美容院洗头,带她去菜市场买菜,带她去田野上看鹭鸶鸟,带她到药房去买老人营养品,带她去买棉质内衣,带她去买鞋子买乳液买最大号的指甲刀,买不同颜色的指甲油,专门用来跟她消磨卧房里的时光。

  “我”给她的指甲上色,一片一片慢慢上,每一片指甲上二层。涂完手指甲就开始涂脚指甲,帮她搽口红,上腮红,画弯弯淡眉,我们无法交谈,但是,谁说交谈才是唯一的相处方式呢?她会对着镜子里美丽的自己对“我”说:女儿,你要化妆,女人,就是要漂亮。

  作者有一颗慈爱的心。

  在父亲面前,将买来的棉袜棉裤、贴身内衣,白衬衫,赭红色的羊毛背心,深蓝色的羊毛罩衫,宝蓝色的棉袄,灰色的棉帽,褐色的围巾,毛织手套一件一件,一层一层为他穿上,折腾半天,最后穿上棉鞋。

  虽然他身体向右边微微倾斜,口涎从右边的嘴角流出,必须由“我”两只手臂去拉,才能从沙发起身。

  然后“我”边念诗边来走路,“白-日-依-山-尽-”“欲-穷-千-里-目-”他专心盯着自己的脚,“我”引他向前而自己倒退着走,母亲在一旁兴奋的鼓起掌来,这一切,是多么的熟悉啊,宛如小时候父母牵着孩子肥肥嫩嫩的手臂也倒退着走。

  “我”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我总是在蓝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在爱人面前,作者有一颗童趣童真的心。

  “我”向往一个慢的境界,到了一个码头,没有一个办公室贴着时刻表,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用权威的声音告诉你几点可以到达终点,你就上船,然后就找一条看起来很舒服的板凳坐下来,带着从此在此一生一世的心情。

  你发现你根本不去想何时抵达,连念头也没有。你看那流动的河,静默却显然又隐藏着巨大的爆发力,你看那沙滩上晒太阳的灰色的水牛,你看那孩子们从山坡上奔下来,你看阳光在芦苇白头上刷出一丝一丝的金线,你看一个漩涡的条纹,一条一条的数……

  我想有一个家,家前有土,土上可种植丝瓜,丝瓜沿竿而爬,迎光开出巨朵黄花,花谢结果,累累棚上。我就坐在那黄泥土地上,看丝瓜身上一粒粒突起的青色疙瘩,慢看……

  在儿子面前,作者又有一颗敏感的心。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在幼儿园里,儿子小小的手圈在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但一个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我”送他去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有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在忍受母亲的深情。他在长长的队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一扇门,倏忽不见。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也没有。

  二十一岁,他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他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长大的孩子们成为了美食家。儿子带着我去国际超市买菜,很仔细的来来*挑选三个小时的东西。

  回来后,把顶级的澳洲牛排展开,把各种香料罐排开,把马铃薯洗干净。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时间顺序在走好几个*行的程序,像一个乐团指挥,眼观八方,一环紧扣一环。

  红酒杯,矿泉水并肩而立,南瓜汤先上,然后是沙拉,里头加了松子,主食是牛排,用锡纸包着,是我要的四分熟,最后是甜点,法国的SOUGGLE。

  此时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儿子睁大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的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在朋友面前,作者有一颗牵挂的心。

  要赶去机场,时间很紧,路上不知塞不塞车,但我还是给丽莎打了个电话:“十分钟后到你家,然后直奔机场,准备点吃的给我。”

  十分钟后,丽莎趿着拖鞋,穿着运动裤,素颜直发下楼来,我们坐在她阳光满满的客厅里。她开始谈正在读的菲力普。罗斯的小说,我猛喝一杯五百毫升的优酪乳加水果,囫囵吞一个刚做好的新鲜三明治,吃完喝完,还带一杯滚烫的咖啡,有盖,有吸管,匆匆上车。

  上车前,丽莎塞给我一本书,《二00七美国最佳散文选》,让“我”带上飞机看。

  一路飞奔到机场,临上机,再给她打个电话:“你让马莉去帮我打扫时,洗衣机里有洗过的衣服忘了拿出来晾,冰箱里过期的东西全部丢掉,都发霉了。”

  到了香港,一踏出机舱打开手机,里面一定有一则短讯,“在A出口等候”,大厅里,不管人群多么拥挤,C一定有办法让“我”看到她,她总是盈盈笑意迎面走来,她的一只手有一杯新鲜的果汁,递给你,另一只手伸过来帮你拖行李。

  她开车,一路上絮絮述说孩子,工作,香港政治,大陆新闻,好笑的人,愤怒的事,想不开的心情,我们经常没时间见面,就把接机送机就变成一个流动的咖啡馆,滑行中的聊天室,偶尔,车子也是流动的写作室。

  这些都是牵挂你的人慷慨赠予你的时光和情感,有时候,是你牵挂别人。

  生活是*淡的,但正如作者有一颗玲珑通透心,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因此,才能把普普通通,**淡淡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有诗意,有人情味,有快乐,有温馨。这种暖暖的文字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就是一个有感染力有号召力的磁场,让你在若有若无的时光空隙中总能不经意就想起这些温情永远的生活,温情永远的龙应台。

《目送》读书笔记7

  经过近一个月的阅读,我受益匪浅,也感触颇深。龙应台用朴实的语言、深沉的笔触,向我一一诉说了她的人生总结。她写生活,写围绕在她身边的人和发生在她身上或身边的*凡事。然而,透过文章字里行间映射我们本身,我们思考,我们沉默了。我,是一个个体,但又与其他许多个体有着重要的关联。我,是父母的至宝,是他们努力奋斗,在这个高速发展时代追求更高的动力之一;我是哥哥的血缘之亲;是挚友的前进伙伴……他们于我的付出,不是用言语计算可以表达呈现;他们本身,不是任何其他人所可以替代!

  龙应台的散文,感怀过去、而对现今的评价或又一针见血。我不禁回想起对我关爱至加却已故的姨丈。回想听闻他的噩耗的那一刻,我依然清晰记得那巨大的愕然和后悔失落感。我在他生前是如此的顽虐;对他的感激却已无以报答!

  我猛然惊醒:要好好珍惜眼前人啊!陌生人一个小小的关心帮助,同学间个学期的朝夕相处,老师多年无私的谆谆教导,对手的前进激励,朋友的默默支持,兄妹之间的浓浓亲情,父母十几年来无一日中断的养育大恩……无论他们是否曾做过是你心生芥蒂之事,原谅他们吧!且行且珍惜,莫待事后或多日、多月、多年,自己明白过来,却已经无力挽回二心生后悔,那便迟了!

  谢谢应台!谢谢所有在我人生行进路上或短或长陪伴过我的人!我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且行且珍惜。

《目送》读书笔记8

  当我又从《滕王阁序》中读到我所熟悉的“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我就想起了曾令我感慨颇深的龙应台的《目送》及其中那篇我极其喜爱的《关山难越》。

  说来惭愧,这样一本充满文学色彩和哲学思考的书,我第一次见到却是在应试(一次学校的阅读测试)之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个句子就曾被《关山难越》所应用。那是20xx年中考海淀一模语文记叙文的一道题目,问文中引用的这句话表明了什么。对大多数已彻底进入应试的海洋中的同学,这或许意味着不易得到的4分,但在我看来,这句话真的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所以在做这篇阅读时,我很少有地用感性战胜了理性,抛去了那些所谓的做题技巧,把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对文章的感受抄在了试卷上。

  走过应试的一年,买来那本书皮绿得耀眼的《目送》,我急不可耐地翻到了这篇又曾读了不下五遍的《关山难越》。即使我至今不喜欢《陈情表》,但我依然对文中父亲常叹到的那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可怜可悯啊,真是可怜可悯啊”感到凄凉和无奈。想来,每个人都在青年时无法理解自己的父母,直到理解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才发现这种机会已不多得。

  《目送》这本书包含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表面上看,这本书写的是作者身边的故事,但这其中包含了对人间生死离别的思考、对大陆与台湾分离多年的无奈、对个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的反思。读完这本书后,我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看待一些事。好比书中有过一段话,我们拼命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人教我们: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包扎;你疼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表情去面对别人。的确,我们一直弘扬成功学,但为何没有失败学?在追求成功失败时,我们该如何面对?所以,现在想来,在密集得让人透不过气的考试中,一两次不及格或许也是必修课,考试失利不只意味着对下一次的经验和知识点的积累,更意味着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面对失败的机会。

  正是如此,这本书是一本能令人跳脱出匆忙到令人窒息的社会,来真正审视人生的书。

《目送》读书笔记9

  20xx年的暑假即将结束,在这个假期中我认识到了很多,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母亲”这个词。

  《目送》,这本其妙的书。淡淡的文字,*淡的语调,细腻的感受,完全没有华丽的影子,也没什么大悲大喜。但却能让人很认真地读下去,在无形间净化着我们那被尘埃腐蚀的心灵。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多么朴实的文字,却触动了我内心最脆弱的地方。

  仔细想想,好像也真的是这样。年幼时的我们,总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一个,向着朝阳迈去,而顺着我们的背影一直倒退回去就会发现,在那个最隐蔽的角落里,总有一个或两个人,他们的眼神,从我们出现在这世界上时,就从未离开过。他们或许期待,或许渴望我们的一回眸,一丝观注,但我们一直没给过。即便如此,每一次看他们的眼神时,那里总是带着说不清的深情与期盼。

  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我们也成为那个望背影的人时,才会真切的体会到父母那份痛楚与沉默。小时候父母把我们当孩子,父母老了我们把他们当成孩子。那时,我们可能会懊悔,懊悔曾经的无知,但时间不留给我们一点机会,我们想告诉自己的孩子这一切的感受,可被时间悄声无息地挡住了。时间让我们变了,让我们懂得了一切,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

  不管是时间也好,亲情、爱情、友情也好,该经历的会经历,该遗失的会遗失。生命是一条无法回转的轨道,我们必须按照这轨道上的路标走,经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有些感受只能一个人体会,有些眼泪只能一个人掉,有些痛苦只能一个人承担,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真的只能一个人走。明白了这些,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成长了吧。

  《目送》这个光阴岁月的故事是属于别人的,但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在时光消逝中成长度过,我们的皮肤会由光滑到粗糙,我们的背影会由高大到佝偻,我们曾经拥有的也都会一一消失。这看起来是一场永恒的遗憾,但我们却能从这一次次的目送中提炼出最纯净的心灵,最温馨的回忆。

  龙应台的文字是我最欣赏的",它如清晨的雨露,清新朝气,如黑暗的火焰,温暖明亮,带给我一种很*静的感觉。在这喧嚣杂乱的社会中读着她的书,我的世界竟也莫名的变得安静了......

《目送》读书笔记10

  凉爽的晚秋里,当我读一书《目送》时,不禁感到一丝淡淡的、凉凉的滋味。涩涩的文字让人感动,却*凡得让人流不出眼泪。

  龙应台用一篇篇散文,记录了作为母亲的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困惑,记录了作为女儿的自己在父母日益衰老中的细心和耐心,记录了孟买的铁轨、金门的地雷、老挝的孩子……她的文章不是在光写自己,而是通过自己这微不足道的光来投射每一个人。每篇散文的主题内容都很常见,可是读起来又有不一样的感受。“母亲,原来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有人说母亲是棉袄、是旭日、是山水画,龙应台说母亲是CEO,语言并不华丽,却很真实。

  当我读到她送别自己的儿子时我想到现在的自己也和安德烈一样,跟妈妈拥抱很难为情,渐渐的,不再拥抱了,我的心一阵刺痛。自己以前是多爱粘着妈妈,无论走到哪,自己的手永远抓着妈妈的衣角。但现在的我们早已习惯把自己的背影留给母亲就算同处一室,也是戴着耳机,看着手机……我们是不是太忽略母亲了?她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可得到的却是如此冷落的对待。

  现在回想起来,每晚的母亲端来的那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日里那些各式各样水果,书包里只增不减的零花钱,我从来没有,也未想感谢她。反而还经常与她发生矛盾,使她经常伤心,一个人在独自抹泪。但不管我怎么样对待妈妈,她却总视我为珍宝。她为了我吃尽苦头,还忍着不表现出来。现在想想,我有什么理由去拒绝妈妈的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终究我会长大,变成那个看着背影的人,目送下一代的远行。


孟子读书笔记10篇(扩展8)

——孟子读书笔记 (菁华20篇)

孟子读书笔记1

  能浅显让人听得懂而又意义深远的话,才是有用的话;能将简简单单的小事和要求自己先做好再去建议别人,推己及人,这才算真诚的建议。

  君子的操守,是从自己开始的。先自己做到,再建议别人。先修自身,再才能使天下*。人们最大的毛病就是自己做不好却跑去要求别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长满了杂草看不到放着不耕重,却天天跑别人田里去建议要怎么怎么除草!这是病,轻点叫“吃瓜群众”,严重的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对自己没啥要求,对别人要求却很严格。这种人,多半是看了很多道理。表面看是明白和知道的很多,但这些道理全用在了对别人的要求上,自己却从来没行动过。我们如何真正的学到道理呢?不是简单的读书,简单的背,而是把自己理解到的道理日日不断的去做,自己做的过程,才是学习这道理的过程。

  王阳明说过:知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知道的结果。你以为自己知道了,却没有行动,那是因为你其实是并没真正明白,是假明白。自己不去做,只是读书,永远都不会知道。

孟子读书笔记2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以人为本,“*”,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这句知看似现在的社会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让人不敬佩吗?

  2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

  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 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 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 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 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孟子读书笔记3

  能浅显让人听得懂而又意义深远的话,才是有用的话;能将简简单单的小事和要求自己先做好再去建议别人,推己及人,这才算真诚的建议。

  君子的操守,是从自己开始的。先自己做到,再建议别人。先修自身,再才能使天下*。人们最大的毛病就是自己做不好却跑去要求别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长满了杂草看不到放着不耕重,却天天跑别人田里去建议要怎么怎么除草!这是病,轻点叫“吃瓜群众”,严重的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对自己没啥要求,对别人要求却很严格。这种人,多半是看了很多道理。表面看是明白和知道的很多,但这些道理全用在了对别人的要求上,自己却从来没行动过。我们如何真正的学到道理呢?不是简单的读书,简单的背,而是把自己理解到的.道理日日不断的去做,自己做的过程,才是学习这道理的过程。

  王阳明说过:知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知道的结果。你以为自己知道了,却没有行动,那是因为你其实是并没真正明白,是假明白。自己不去做,只是读书,永远都不会知道。

孟子读书笔记4

  《孟子》一书中《梁惠王(下)》篇里有孟子与梁惠王等君王非常精彩的对话,通篇论述孟子的“仁义”、“王道”思想,运用大量的典故比喻来劝诫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要以德服人,以德治国,用道德的力量使天下统一,倡导“仁者无敌”。孟子由“五十步笑百步”,“挟太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为长者折枝,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以这样的做法去满足所想达到的目的,好比爬到树上去捉鱼,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方法与目标大相径庭,相差甚远,越是努力,离目标越是背道而驰。孟子通过一系列的论述与类比,说明一个道理,君王也想治理好国家,也有美好的愿景与目标设计,但方法手段都太过功利,没有抓住“仁”的根本。以“威“而非以“德”,以“利”而非以“义”为目的,造成了自己的努力与目标诉求反而相反的尴尬局面,且孟子又进一步指出:“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力而为之,后必有灾。”告诫君王爬到树上去捉鱼,虽不得鱼,却无祸害,但君王以这样的做法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处心积虑,劳民伤财,不但达不到目标,反而会引祸上身,提醒统治者要以正确的手段来达到正确的目的。

  我们现在发展经济也好,改善民生也罢,政策与措施都要接地气,可操作。特别是基层干部身处一线,更要实事求是,不可为单纯的完成任务而不讲工作方法。“不忘初心”不仅仅是指我们的来时去路,同样也指我们践行初心的方式方法。总之,不能脱离群众,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其行为也只能是缘木求鱼,距初心越来越远。

孟子读书笔记5

  能浅显让人听得懂而又意义深远的话,才是有用的话;能将简简单单的小事和要求自己先做好再去建议别人,推己及人,这才算真诚的建议。

  君子的操守,是从自己开始的。先自己做到,再建议别人。先修自身,再才能使天下*。人们最大的毛病就是自己做不好却跑去要求别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长满了杂草看不到放着不耕重,却天天跑别人田里去建议要怎么怎么除草!这是病,轻点叫“吃瓜群众”,严重的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对自己没啥要求,对别人要求却很严格。这种人,多半是看了很多道理。表面看是明白和知道的很多,但这些道理全用在了对别人的要求上,自己却从来没行动过。我们如何真正的学到道理呢?不是简单的读书,简单的背,而是把自己理解到的道理日日不断的去做,自己做的过程,才是学习这道理的`过程。

  王阳明说过:知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知道的结果。你以为自己知道了,却没有行动,那是因为你其实是并没真正明白,是假明白。自己不去做,只是读书,永远都不会知道。

孟子读书笔记6

  南怀瑾先生的观点非常独到,没读他的书之前,已经久闻大名,今天静下心来,认真拜读他的大作,发现确实名不虚传,他写的《孟子旁通》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孟子》本身比较枯燥,但南怀瑾先生能够像拉家常一样,根据史学大家马迁写的孟子列传,找出司马迁读孟子态度的蛛丝马迹,非常让人佩服。

  司马迁在《史记》中,只是提出了孟子的政治思想的要点,主张传统文化的王道精神,既不愿讲当时侵略吞并的不义之战,也不愿只讲霸术,所以和梁惠王无法谈拢,这是王道与霸业、圣贤与英雄分野的必然结果。但是在魏世家的记载中,司马迁又把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比较详细的埋伏在其中有关梁惠王的一段记述里。通过这段文字,大家可以慢慢去寻找、去体会,司马迁对孟子的态度,梁惠王当时心情非常恶劣,处境也很尴尬,他问孟子将如何为魏国谋利,孟子非常可爱,讲了一堆的大道理,告诉梁惠王不要过于注重利益,做领导的这么重视利益,那些高级官僚卿大夫们,也就只顾自己的利益,等而下之,所有国民,也就争取自己的利益。这样上下争利,你的国家就太危险了。作为一个领导人,只要提倡仁义的基本精神就好,何必讲究什么利呢。

  话虽这么说,梁惠王此时已经到了百病丛生、垂死挣扎的危险境地,孟子这颠扑不破的千古真理仁义药方,解不了近渴,难怪梁惠王听不进去。司马迁没有说谁对谁错,但他一句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却巧妙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孟子先生的主张不被梁惠王接纳还是有些遗憾的。

  宋神宗是否算个明君,姑且不谈,就说他为司马光的史书提名《资治通鉴》,我觉得他就就不是个*。历史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它能照见我们的不足,给我们足够的警醒,统治者借以施行仁政不暴行,老百姓借以明哲保身心放宽。记得有个历史老师说过“真正懂历史的人都是绝对聪明的人。”此话不假。人性是永恒的,千百年的历史,事件繁杂让人眼花缭乱,剥茧抽丝蓦然回首,原来真相就在历史中。

孟子读书笔记7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鼻祖。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孟子读书笔记8

  坦白地讲,一直没有读过孟子及其作品,因为本人喜欢道家,尤其是《庄子》。现在拜读过这本书,才明白孟子和孔子一样都为我们留下了非常灿烂的文化,他们和诸子一道形成了*人的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亚圣”的孟子对*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久,我们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概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凤毛麟角,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早已穿越了千年的岁月,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在谈及学习时,有一点叫做“尚友”。怎样跟古人交朋友?吟咏他们的诗,阅读他们的书,同时还要讨论他们在当时的所作所为。比如,大家喜欢读历史、传记方面的书,了解古人的生活、志向与作风,就等于跟古人做朋友一样。《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有为者亦若是”,他做得到我也做得到,很多人正是以这种方式获得了成长。

  在谈及教育时,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持之以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

  再来看看孟子对“人格”的看法吧。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人格的重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孟子还主张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怎样产生“浩然之气”?那就是:一要持志养气,坚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动心忍性”,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三要“存心养性”,就是要清心寡欲。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自古以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

孟子读书笔记9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说“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孟子被誉为亚圣,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自己思想的完整体系,提出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孟子主张“仁政、兼爱、非攻,和*,反对战争,人性向善”。个人感觉《孟子》比《论语》更为丰厚可读,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今天,我坐下来静静的摊开这本书,再次让思想在孟子的精神世界中遨游感悟。

  孟子的代表作是《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这几篇文章我反复诵读,颇有感受:

  在《梁惠王上下》中,孟子认为:王道和仁政是立国的根本。为政者应该施行王道,反对霸道,实行仁政,反对*。仁义的`准则应该是为政者处理国家政事的根本立脚点。仁义的思想应该贯彻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这句话说的是,如果在经济上能使大家安居乐业,社会自然就安定,*自然就巩固了。而在思想上,要树立起“不忍人之心”,要树立起仁爱的观念。在关心民众疾苦,要为解除民众的疾苦而尽心竭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幼以及人之幼”。在这篇《梁惠王上下》中,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安定繁荣和发展,需要做到优则与民同忧,乐则与民同乐。在《公孙丑上下》中,孟子倡导仁义,主张施行仁政。他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行仁政,得人心,就多助;不行仁政,不得人心,就寡助。在《滕文公上下》,孟子强调士大夫要有“大丈夫”的气概,在立身行世方面要注意节操;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向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在我认为,孟子是怀有匡正天下的巨大抱负的。在《离娄上下》中,讲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思想。在我看来,修、齐、治、*,从本质上说,就是施行仁义之道。得天下,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在于行仁政。孟子是以集成儒家的道为己任的。在《万章上下》中,通过对历史的阐述,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在《孟子·尽心上下》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感触最深的是《告子上下》这篇,在阐述行善论的学说。第一,人性本是善。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有无不下。”人的性善,是普遍的共同属性。第二,人性之所以是善就在于人们都有一种内在的先天固有的道德意识。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正因为人们存在着内在的鲜艳的道德意识,所以人性是善的。第三,人们的行为如有不善,是由于后天的外在环境造成,不是人性本身边不善。第四,对于这种善的本性,或者善的本心,必须着意的加以培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在于专心致志的存心养性。

  作为儒家文化的先祖,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对*的影响长达几千年,直至今天依然影响着我们的为人处世,思想道德。其思想精华博大精深,今天我只是管中窥豹摘录下自己浅短的感受和心得,孟子思想的厉害之处在于不管是阐述怎样施行仁政治国*天下,还是做人处事,他都能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总之《孟子》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每次诵读都会使人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它可以*和我们烦躁的内心,可以让我以圣人的精神为指导,在现实生活中做的更好!

孟子读书笔记10

  《孟子》全书我并没有通读,对于孟子思想的整体把握上,十分的不足。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的查阅背景资料去加以了解。在读到告子章句上第四篇时,感触颇大。此篇主要是告子与孟子在讨论内在的心理善恶与外在的行为关系上。

  告子认为,仁是内在,义是外在,二者毫不相干。他说“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 他年长而我尊敬他,见面问声:爷爷好,也许还扶他过马路。但这并不代表我心中对他有尊敬之情,因为从小父母老师就告诉我,要尊敬师长,而他为什么值得尊敬,尊敬之处在哪里,我不知道。这是我的家教、习惯使然。就好比那东西是白色的,而我把它作为白色的东西,是随从它外表的白色,里面是啥,我不知道啊。这就是义是外在行为的表现。为什么说仁是内在呢?他觉得,是我的弟弟,我就好好去爱护她,秦人的兄弟,我就不爱,亲人之间的爱,是存于内心的,是内在的,这是无可争议的。而孟子呢,他很厉害,雄辩之术十分的了得,以告子之例反攻告子,以吃肉为例:“嗜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万事万物,道理相通,你吃秦人的烤肉难道和吃自己的烤肉有什么不同吗?难道秦人的烤肉有毒吗?你吃东西的时候不分敌我,不分种族,因为喜欢,你就去吃了。为什么谈到爱人的时候,你就开始挑三拣四,不能如你吃东西一样,去包容呢?

  细细揣摩一下二者的观点,不难发现,告子的所言,可以归结于一个“性”字。开篇便讲:“食色,性也。”我吃东西,喜欢吃辣的还是清淡的,红烧还是清蒸的,这完全取决于我自己的性子啊!口味淡了,我吃点辣的,上火了,我就吃点清淡的,或者说,我还要吃辣的!随着我的性子来嘛,人活着为了什么,不就是去追求幸福和快乐吗?何必非要拘束自己呢?孟子你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很对啊,我也可以试着去做,但是你不能强迫我去爱我敌人的兄弟啊!万一有一天,他拿起了长戈,刺向我的亲弟弟呢?这不等于我害死了我弟弟,这我还能就开心吗?这是违反了我的本性啊!

  孟子呢,他的心胸十分宽广,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才会有善恶之分。“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这不怪他,既然环境影响使他变坏了,那么给他换个环境,以我之仁心、爱心,去改变、净化他的恶,不就可以了吗?所以孟子认为君王要施行仁政,讲究仁义,感化邪恶,发扬人善本性。但是人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很难说清,各家都有各家的观点,难以讨论个透彻。其实,孟子所提出的“仁义”,已经包括了告子所言的“性”。例如,公孙丑章句上中,讲:“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浩然正气是集仁义所生,若是行为有违反自己内心的,气便会消失。气都消失了,况乎仁义?更不用说性了。

  告子和孟子所说,是很多儒家知识分子在后期成长中主要选择的两条路,随性如诗仙李白,讲仁如诗圣杜甫。但在当今社会,主张人的*,大众意识的苏醒,这种随性的思想越发的被人接受。反倒是过分提倡物质,讲究现实,爱谈柴米油盐,孟子的这份仁,却是淡出大众视线。为什么呢?因为他太理想,没有现实性,没有利益可捞,只谈奉献,不可能实现,谁又会去做呢?事实上,孟子的仁义,是站在至高点上提出的,他是一个宏观指引我们的大方向,他不可能告诉你去哪家买醋会比较便宜。但是我们要去学习,要去做,要去爬这个至高点,不能因为不能实现就放弃。因为仁义,好比海里的灯塔使航船不易迷路,学好、做好仁义,可以使我们不在道德上迷失。

孟子读书笔记11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认同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孟子怀抱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觉,用他的“义”与“道”,从个别情况的“应该”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导人向善,也就是“觉此民”。

  孟子的所有观点首先都必须建立在所谓“人性向善”观点的基础上,而这个观点也恰恰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并且对于当今这个时代来说最值得每个人去仔细思考领悟的。孟子的“人性向善”论,先提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义、礼、智”四端,如果能够去扩充它的话,将“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所以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既然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又何来的恶人呢?有些人何以做不到“乃若其情”呢?孟子给了我们两个答案:其一,是不可忽视的外在原因,即环境因素,也是孟母之所以三迁的原因,而这里的环境又不仅仅只是周围人或事的影,也包括所处的时代、社会情况,还有具体到逆境与顺境的差别,《孟子》中的一篇关于嗟来之食的议论,身处逆境的人被激发的羞耻心可使之用生命维护原则,而身处顺境时的人却更易迷失,放弃了“乡为身死而不受”的那些原则,环境可以说是决定为善还是为恶,义或不义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在要求就是坚持,孟子也在书中举了“杯水车薪”的比喻,义能克不义,仁能克不仁,然而没有坚持也无法成功。

  当一个人能够做到抵御环境坚持本心时,仁义之士必是贤人、君子,“枉己而不能直人”,只有坚守原则的人才能够辅佐君主、诱民向善;“仁者无敌”,仁义之诸侯与民同乐、亲贤疏佞,又怎不会“王天下”呢?所以尧、舜、禹之世,孝悌礼义为人所共循,天下安乐。

  虽然孟子有一套从人性向善到仁者无敌的完整理论,但是要想导善,还缺不了他的非凡辩才。孟子无论是与君主对答,还是与对手辩论,都能够引经据典,把《诗》《书》灵活应用;并且以常理入手,以小见大,十分生动;更擅长环环设问,最后以对方的答案为自己所依托来解答对方的问题,让对方只能无言以对,认可孟子的想法。

  二十一世界的*,正值东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撞击之际,从个人到家庭,至自各阶层的社会乃至于国家,在当今物质文明较为发达的今天,却逐渐陷入一种内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状态。在这个物欲横流,进退失据的环境中,人们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茫然失措。精神信仰受到很大挑战,但是,究竟是什么在变化?变化的背后是什么?

  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面对各种所谓的领导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系国家。现在的人们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从,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给我们的国家真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对自己与领导者统治者的意见不合的情况时,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呢?在这个充满金钱与利益的社会中,人们渐渐的迷失了自我,只会跟着金钱与利益随波逐流,也许只有当每个人如孟子般坦诚,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系国家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变成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吧。

  首先,社会的稳定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社会只有稳定的环境中,才能求得前进和发展。孟子提倡的和谐相处,执中有权的原则及方法,揭示了对立面之间的统一性,对我们不断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使上下级之间、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处于和谐状态,具有积极的启示。同时,它又为社会的和谐提供一定的心理基础。其次,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这是孟子的基本思想之一。他强调治国为政要爱民、保民、利民、安民、富民、与民同忧同乐、获得民心,进而安定社会和统一天下,主张国君要把人民当作三宝之一,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卓越见解,深刻地阐述了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将先秦时代“民为邦本”的思想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为了维持社会的和谐统一,孟子提出了一套对社会进行经济约制的主张。这主要包括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制度、制民恒产的土地制度、“取于民有制”和薄收赋税的财政赋税制度、优先照顾穷困的抚恤制度。

  当我们今天做事时,总会不由的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当我们面对灾难,能够伸出援助之手时,我们不禁要感慨:华夏儿女的优良传统与善良之心。爱人者人恒爱之,这是千年前儒家学说代表孟子的至理名言,也是以后千万年不变的美德、传统。

孟子读书笔记12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

  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以人为本,“*”,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

  《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

  这句知看似现在的社会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让人不敬佩吗?

孟子读书笔记13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孟子读书笔记14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孟子读书笔记15

  能浅显让人听得懂而又意义深远的话,才是有用的话;能将简简单单的小事和要求自己先做好再去建议别人,推己及人,这才算真诚的建议。

  君子的操守,是从自己开始的。先自己做到,再建议别人。先修自身,再才能使天下*。人们最大的毛病就是自己做不好却跑去要求别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长满了杂草看不到放着不耕重,却天天跑别人田里去建议要怎么怎么除草!这是病,轻点叫“吃瓜群众”,严重的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对自己没啥要求,对别人要求却很严格。这种人,多半是看了很多道理。表面看是明白和知道的很多,但这些道理全用在了对别人的要求上,自己却从来没行动过。我们如何真正的学到道理呢?不是简单的读书,简单的背,而是把自己理解到的道理日日不断的去做,自己做的过程,才是学习这道理的过程。

  王阳明说过:知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知道的结果。你以为自己知道了,却没有行动,那是因为你其实是并没真正明白,是假明白。自己不去做,只是读书,永远都不会知道。

孟子读书笔记16

  孟子还是在梁(魏)国失望了,原因很简单,梁惠王死后,梁襄王“忘之不似人君”,看上去没有君王的样子,走近了不感到有什么畏惧。这样一个“注定”成不了气候的君王,孟子的仁政学说不可能寄托在他的身上,所以,孟子离开梁国,去到试图励精图治的齐国。而齐国招贤纳才是出了名的,著名的稷下学宫就设在齐国,学术气氛之浓厚,贤人名士之多,孟子想着应该能在齐国有所作为。不过,由此却看到儒学的“造反”理论显然是一个缺失,或者说,儒学是讲究实用,试图在目前能拥有的资源上进行秩序安排,而不是首先打乱秩序再进行重建。在儒学中,超越的理想固然有,但多数是个体修养上的自我超越,所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忧君忧民,却没有想着改变现有的资源进行重建,所以当遇到 明君就积极入世,遇到*则退隐山林,独享琴棋书画之乐。

  此1.7章开始,主要是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1.7章的对话比较长,说的当然还是仁政王道。齐宣王心中想的是称霸,所以和孟子谈话一开始就问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也是向孟子表明自己学习的榜样。但是孟子把齐宣王装了进来,后面的话题都是按照孟子王道的逻辑展开。孟子说了齐宣王由于不忍心看牛将死而哆嗦的样子,而把用于衅钟的牛换成了羊,这个事情估计齐宣王也差不多忘了。孟子自然肯定齐宣王的做法,说有了这种不忍之心,就是具有仁慈的心,不过,孟子话锋一转,批评齐宣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也就是对禽兽有仁慈之心,但是却不能爱抚百姓体现功德。

  不忍之心,人皆有之。关于人的本性问题,或许是一个伪命题,既然提到就接着讲。孟子对此的态度是“性善”,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其论证主要在“四端”说中,说看到小孩掉入井中,人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和不忍之心,这种恐惧和不忍之心来自于本性,而不是外在环境附加的。不忍心,在于将心比心,是看到他人处于困境、身处磨难而产生的心理,感同身受。

  齐宣王为什么“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呢?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作为个人来说,对禽兽仁慈而对他人仇视,即使在当代社会仍然存在,即使在我们个人身上也会有存在的痕迹。当外出旅游,半路遇上大风雨,急需找个地方来避雨,那么最能帮助你的就是茅屋土房的主人,而到那些红砖壁瓦、深庭大院的人家,却不一定能热情相引,说不定还闭门相拒。如果说人皆有不忍之心,为什么同样情形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究其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有了物质障碍,这种物质障碍以财富为代表,从而遮蔽着自己的本性,可以说,财富多一分,防范之心就长一分,权力高一分,防范之心就长一分。所以,齐宣王能够对禽兽仁慈,那是因为禽兽不会艳羡他的财富和权力,更不会采取各种手段去谋取他的财富和权力,因而他可以毫不加以防范,能出于“本性”地仁慈一下,设想,在宫殿上要杀的是一个试图谋反他的人,齐宣王极有可能乐于看到这个犯人被处死——尽管犯人如何地恐惧哆嗦甚于牛。人是动物的敌人,但动物并不是人的敌人,人的敌人是人。动物都有自保性,人也有自保性,只不过,人把这种自保性夸张成了占有,外在成了财富,已经超越着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如何把自己累积的财富保管好,必然出现防范之心,即使是所谓夜不闭户的盛世,不闭户的必然是普通人家。那么,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就不去追求财富?人人贫而相乐?显然不能这样认识,财富的追求是人的社会性使然,拥有财富也就能够作为一种存储而利于自己、家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还能够获得他人更多的尊重,满足自己更多的欲望,客观上还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是应该倡导的,也是社会制度认可和保障的。被财富和权力遮蔽的“不忍心”如何才能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借用孟子说的一个字:“功”。功,功德,虽与佛家所说的功德不同,但类似,即都能够用自己所长、所有对他人进行帮助,这种帮助不是让自己倾家荡产地去做(当然这样做值得钦佩但不值得推广),而是在保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下去关心帮助他人,而自己拥有的财富越多、权力越大,那么能够帮助的范围和程度就越大,例如一些大商人对学校的捐助、对贫困学生的帮助等等,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口碑,这样把财富获取和功德相联系,从而把自己的不忍之心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既能“富润屋”,也能“德润身”,达到完美境地。

  人皆有不忍之心,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需要同情,需要相互帮助,这种不忍心推广开来,才能恩及自身,功及他人,人与人的关系才会和谐而不紧张。

孟子读书笔记17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鼻祖。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孟子读书笔记18

  晚上,我从书柜里抽出了一本《名人故事》,读了起来,书中有一篇描述孟子小时候读书和学习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从这个故事中,我对读书学习有了更深的体会

  故事主要的内容是:孟子很小时候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很重视儿子的教育,一心想把孟子培养成一名有学问的人,可是孟子总爱贪玩,没有拿出足够的毅力去读书,更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有一次,母亲当着儿子的面,把一匹布剪断了。孟母伤心的说:“你不专心读书,半途而废,将来也会像这匹断了的布一样,成为废物。”孟子恍然大悟,后来便发奋学习,成为了一位有名的大学者。

  读完这个小故事,我在想,孟母说得对,学习就像织布,一丝丝织成寸寸,一寸寸积累成一尺尺,一直到一匹匹,如果把它剪断,成为了废物。读书学习非一日之功,如果不下定决心,拿出坚定的毅力,不断地学习积累,就不会随随便便地成功,这样,不但以前的功夫白废了,而且长大了也不会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从一年级学起,到了三年级,我也有过这一类的事,因为贪玩,所以学习成绩比以前低了,到了四年级,学习下降了,回想起来,感到惭愧,我要改掉这个坏毛病,长大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孟子读书笔记19

  《孟子》全书我并没有通读,对于孟子思想的整体把握上,十分的不足。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的查阅背景资料去加以了解。在读到告子章句上第四篇时,感触颇大。此篇主要是告子与孟子在讨论内在的心理善恶与外在的行为关系上。

  告子认为,仁是内在,义是外在,二者毫不相干。他说“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 他年长而我尊敬他,见面问声:爷爷好,也许还扶他过马路。但这并不代表我心中对他有尊敬之情,因为从小父母老师就告诉我,要尊敬师长,而他为什么值得尊敬,尊敬之处在哪里,我不知道。这是我的家教、习惯使然。就好比那东西是白色的,而我把它作为白色的东西,是随从它外表的白色,里面是啥,我不知道啊。这就是义是外在行为的表现。为什么说仁是内在呢?他觉得,是我的弟弟,我就好好去爱护她,秦人的兄弟,我就不爱,亲人之间的爱,是存于内心的,是内在的,这是无可争议的。而孟子呢,他很厉害,雄辩之术十分的了得,以告子之例反攻告子,以吃肉为例:“嗜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万事万物,道理相通,你吃秦人的烤肉难道和吃自己的烤肉有什么不同吗?难道秦人的烤肉有毒吗?你吃东西的时候不分敌我,不分种族,因为喜欢,你就去吃了。为什么谈到爱人的时候,你就开始挑三拣四,不能如你吃东西一样,去包容呢?

  细细揣摩一下二者的观点,不难发现,告子的所言,可以归结于一个“性”字。开篇便讲:“食色,性也。”我吃东西,喜欢吃辣的还是清淡的,红烧还是清蒸的,这完全取决于我自己的性子啊!口味淡了,我吃点辣的,上火了,我就吃点清淡的,或者说,我还要吃辣的!随着我的性子来嘛,人活着为了什么,不就是去追求幸福和快乐吗?何必非要拘束自己呢?孟子你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很对啊,我也可以试着去做,但是你不能强迫我去爱我敌人的兄弟啊!万一有一天,他拿起了长戈,刺向我的亲弟弟呢?这不等于我害死了我弟弟,这我还能就开心吗?这是违反了我的本性啊!

  孟子呢,他的心胸十分宽广,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才会有善恶之分。“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这不怪他,既然环境影响使他变坏了,那么给他换个环境,以我之仁心、爱心,去改变、净化他的恶,不就可以了吗?所以孟子认为君王要施行仁政,讲究仁义,感化邪恶,发扬人善本性。但是人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很难说清,各家都有各家的观点,难以讨论个透彻。其实,孟子所提出的“仁义”,已经包括了告子所言的“性”。例如,公孙丑章句上中,讲:“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浩然正气是集仁义所生,若是行为有违反自己内心的,气便会消失。气都消失了,况乎仁义?更不用说性了。

  告子和孟子所说,是很多儒家知识分子在后期成长中主要选择的两条路,随性如诗仙李白,讲仁如诗圣杜甫。但在当今社会,主张人的*,大众意识的苏醒,这种随性的思想越发的被人接受。反倒是过分提倡物质,讲究现实,爱谈柴米油盐,孟子的这份仁,却是淡出大众视线。为什么呢?因为他太理想,没有现实性,没有利益可捞,只谈奉献,不可能实现,谁又会去做呢?事实上,孟子的仁义,是站在至高点上提出的`,他是一个宏观指引我们的大方向,他不可能告诉你去哪家买醋会比较便宜。但是我们要去学习,要去做,要去爬这个至高点,不能因为不能实现就放弃。因为仁义,好比海里的灯塔使航船不易迷路,学好、做好仁义,可以使我们不在道德上迷失。

孟子读书笔记20

  孟子为了实现他所信奉的“仁政”,奔波于各国,游说于各诸侯之间。然而,孟子的游说似乎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一点作用。孔子说,春秋无义战。而在战国更是如此。即使这样,孟子还是希望凭借着自己的力量能够为天下苍生谋求哪怕只是一国以内的和*。而前往了被秦国所打败,亟需重振国威的魏。然而,第一次见面梁惠王就说了“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的话,对于梁惠王而言,利吾国就是最重要的,但是他却不明白怎样的利才是利吾国。于是,就有了孟子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在孟子眼中,以“仁义”实于天下,将使天下皆幸矣。这种利不是小利,不是个人之利,而是以百姓为优,以天下为先的大利。但在梁惠王眼中,如何帮助自己重获土地,重新获得昔有的声誉与威望,这种利才是他所要的利。但这只是蝇头小利,只是为了梁惠王一个人的一己之私的私利。所以,后来孟子又有了“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所以,司马迁说:“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孟子明知梁惠王只是这样的一个庸人而已,却还是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教化他,那么就可以有利于整个魏国百姓。只是,这样的希望最终也成为了泡影。

  孟子,不是不讲利,只是不讲私利,不讲小利,他所追求的是大义,是关乎天下百姓的义。这样的坚持,使得孟子没有能够像驺衍等人一样取的生前的光辉,但这样的坚持也使得孟子为后世的人留下了可供学习的榜样。司马迁,在写史记之始,曾有好友壶遂问他:孔子为什么要做《春秋》?意思即是问他为什么要做《史记》,当时,司马迁说明了两个理由:一为刺讥,即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批判意识,辨明是非,决断疑惑,增强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为治国者提供一面历史的镜子,让他时时警觉,把握前进的方向。二,则是颂扬。但是由于李陵事件,司马迁被迫施以宫刑。智者修身,仁者爱施,忠义之士好施舍,忍受耻辱必须勇于决断,行事在于立名。此五者,是君子立于世的根本。所以,祸之大者莫过于利欲熏心,悲痛之极莫过于伤心,行为的丑陋莫过于侮辱祖先,耻辱之极莫过于宫刑。

  而司马迁就接受了这样的耻辱,是一死了之还是忍辱偷生?司马迁选择了后者,原因,就是孟子所说过的“利”。对于司马迁而言,自己一死确实可以解脱这种在世的耻辱和痛苦,但是,那样既不能完成《史记》的重任,也会被认为是求生乏术,罪大恶极,不能自免才去死的。如果活下来,那么《史记》就可以完成,那么至少为后世后人留下可供学习参照的只言片语,为后代的君王治理国家,后来的贤臣义士提供一点依据,为百姓创造一点福祉。就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司马迁在屈辱中完成了《史记》。

  这样的利与义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在孟子与司马迁的身上得到了映证的。


孟子读书笔记10篇(扩展9)

——论语和孟子的读书笔记 (菁选3篇)

论语和孟子的读书笔记1

  坦白地讲,一直没有读过孟子及其作品,因为本人喜欢道家,尤其是《庄子》。现在拜读过这本书,才明白孟子和孔子一样都为我们留下了非常灿烂的文化,他们和诸子一道形成了*人的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亚圣”的孟子对*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久,我们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概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凤毛麟角,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早已穿越了千年的岁月,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在谈及学习时,有一点叫做“尚友”。怎样跟古人交朋友?吟咏他们的诗,阅读他们的书,同时还要讨论他们在当时的所作所为。比如,大家喜欢读历史、传记方面的书,了解古人的生活、志向与作风,就等于跟古人做朋友一样。《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有为者亦若是”,他做得到我也做得到,很多人正是以这种方式获得了成长。

  在谈及教育时,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持之以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

  再来看看孟子对“人格”的看法吧。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人格的重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孟子还主张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怎样产生“浩然之气”?那就是:一要持志养气,坚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动心忍性”,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三要“存心养性”,就是要清心寡欲。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自古以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

论语和孟子的读书笔记2

  有句话说的好:‘读史使人明智’论语就是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论语》的学习它告诉我们如何学习,如何做人等为人处世之道,我学到最多的是学习。

  论语的第一句就告诉我们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把老师教给你的知识和你因此而得到的知识在现实中实践它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而振奋人心的事。”孔子认为作为教学过程的一方——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就应该是快乐之事。孔子的教学思想完全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并且十分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在实践中锻炼知识和提高知识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把学来的知识放到实践中去才是真正的知识,才能证明你已经把握了知识。而真正懂得知识的人在现实中的运作会兴趣倍增,会自然产生出需要更多知识的充实。 学习、实践的重要性,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方法,都是重中之重。只读书学习而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就会茫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就是我们*常说的读死书。反之,如果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不解,精神疲惫,就成为“纸上谈兵”。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多读书、认真学习各种先进教学经验、优秀论文、教学先进案例,而且要勤加思考,不断将所学知识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行动,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我们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之不断符合社会的需要。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在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那么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也就是对我们学习思考提出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温故而知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使我们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社会的需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向书本学,不如向世人学,学习是一种悟性,处处皆学问。人的行为,价值观,礼俗,知识的传承,体现在的人的生活得方方面面。一个人的内心有智慧,而且愿意好好去学,甚至乐意比自己差的人去请教,这就是一种难得的态度。

  论语可以让每个人都各有所得,受益匪浅。相信只要我们深刻体会《论语》中的"精辟言论和孔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我们不断努力学习,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去,我们就会更充实。

论语和孟子的读书笔记3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认同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孟子怀抱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觉,用他的“义”与“道”,从个别情况的“应该”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导人向善,也就是“觉此民”。

  孟子的所有观点首先都必须建立在所谓“人性向善”观点的基础上,而这个观点也恰恰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并且对于当今这个时代来说最值得每个人去仔细思考领悟的。孟子的“人性向善”论,先提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义、礼、智”四端,如果能够去扩充它的话,将“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所以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既然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又何来的恶人呢?有些人何以做不到“乃若其情”呢?孟子给了我们两个答案:其一,是不可忽视的外在原因,即环境因素,也是孟母之所以三迁的原因,而这里的环境又不仅仅只是周围人或事的影,也包括所处的时代、社会情况,还有具体到逆境与顺境的差别,《孟子》中的一篇关于嗟来之食的议论,身处逆境的人被激发的羞耻心可使之用生命维护原则,而身处顺境时的人却更易迷失,放弃了“乡为身死而不受”的那些原则,环境可以说是决定为善还是为恶,义或不义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在要求就是坚持,孟子也在书中举了“杯水车薪”的比喻,义能克不义,仁能克不仁,然而没有坚持也无法成功。

  当一个人能够做到抵御环境坚持本心时,仁义之士必是贤人、君子,“枉己而不能直人”,只有坚守原则的人才能够辅佐君主、诱民向善;“仁者无敌”,仁义之诸侯与民同乐、亲贤疏佞,又怎不会“王天下”呢?所以尧、舜、禹之世,孝悌礼义为人所共循,天下安乐。

  虽然孟子有一套从人性向善到仁者无敌的完整理论,但是要想导善,还缺不了他的非凡辩才。孟子无论是与君主对答,还是与对手辩论,都能够引经据典,把《诗》《书》灵活应用;并且以常理入手,以小见大,十分生动;更擅长环环设问,最后以对方的答案为自己所依托来解答对方的问题,让对方只能无言以对,认可孟子的想法。

  二十一世界的*,正值东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撞击之际,从个人到家庭,至自各阶层的社会乃至于国家,在当今物质文明较为发达的今天,却逐渐陷入一种内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状态。在这个物欲横流,进退失据的环境中,人们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茫然失措。精神信仰受到很大挑战,但是,究竟是什么在变化?变化的背后是什么?

  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面对各种所谓的领导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系国家。现在的人们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从,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给我们的国家真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对自己与领导者统治者的意见不合的情况时,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呢?在这个充满金钱与利益的社会中,人们渐渐的迷失了自我,只会跟着金钱与利益随波逐流,也许只有当每个人如孟子般坦诚,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系国家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变成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吧。

推荐访问:孟子 读书笔记 孟子读书笔记【10篇】 孟子读书笔记1 孟子读书笔记1000字大学生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