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教学课件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游园不值》教学课件3篇,供大家参考。
《游园不值》教学课件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美丽的春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程序: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轻地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说说)
今天,我们学习宋代大诗人叶绍翁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游园不值
二、检查预习
请问读熟的同学有多少?这首诗读懂的又有多少?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的时候用心体会、琢磨、看谁读得不但正确、流利,而且还体会出诗歌的感情,能读好古诗。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好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朗读比赛、评议,反复朗读古诗
(2)不好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美景,体会着把春天的美景读出来,通过评议理解重点的词句。
3、教师示范读书,引导学生评议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有什么不同?(重点指导:情绪饱满、气息畅通)
4、学生再次练习读书,争取超过老师读的情况
5、指名学生读书,引导男、女展开比赛读书
6、总结:通过我们多遍读书,有的同学已经把诗的意境读出来了,有的同学读的"感情还差一点点,不要紧,大家一会儿还有机会,一会儿我们再练习着读书。
四、感受情境,语言描绘
1、通过我们多遍的读书、体会、揣摩,大家肯定有许多想法,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理解到的诗句的意思,也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讲一讲。
2、学生分组交流
3、指学生汇报:有谁愿意讲讲诗句的意思?
(学生回答之后请同组的同学互相补充,其余的小组展开评议)
4、教师创设情境:这个园子的主人养的花是远近闻名,诗人慕名前来观赏,但是却没有敲开门,大家想想作者的心情怎样?突然,作者的眼前一亮,看到了一株粉红色的杏花,开的是那样鲜艳,那样旺盛,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又会想到些什么?
五、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展开想象,诵读全诗
1、诗人不是画家,但是用了28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2、在整首诗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句子?为什么?
3、再次诵读古诗,力争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的进步。
4、下面我们都做小诗人,不拘形式地练习背诵古诗。
六、适当扩展,学习古诗
过渡:刚才,我们一边读书,一边揣摩;一边读书,一边体会,不仅学懂了古诗,而且还把这首诗读得有滋有味。大家愿意试着用这种方法再学习一首描写明媚春光的古诗吗?
1、请大家看材料《绝句》,这也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小诗。
2、同学们可以通过多读、多揣摩的方法,反复练习读古诗,看谁用最段是时间就能够把古诗学会!(学生自学古诗)
3、大家读书真认真!下面我们人人都做小老师,把自己感受到的内容给同组小伙伴讲一讲、读一读、说一说。大家也可以另外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结合成小组,或者是和老师组成一个小组咱们一起共同学习、交流。
4、各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5、检查学习效果
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形式,到前面展示一下自学习成果,可以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汇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互相补充、评价,理解古诗的意思,读好古诗。
6、现在谁能把这首读出感情了?学生诵读《绝句》
7、教师总结:看来同学真的是无比的聪明,一块合作就学会了古诗。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描写春光的诗歌还有许多许多。下面就请大家边听音乐,边欣赏着美丽的春光,想想:你还能回忆起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或者是想说哪些赞美春天的话?
8、放录像,学生欣赏
9、现在,你最想朗诵的是哪一首古诗?就请你站起来背诵!如果你认为古诗不足以表达出你此刻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心中最想说的话。
10.师总结:今天我们赏析了古代诗人笔下描写春光的佳句,使得我们大家顿时觉得我们的生活中春意盎然!课下请大家继续收集有关古诗或者创作赞美春天的诗歌,下次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就是召开《春之韵诗歌朗诵会》。
《游园不值》教学课件3篇扩展阅读
《游园不值》教学课件3篇(扩展1)
——游园不值教学反思5篇
游园不值教学反思1
师:谁能说说第一句诗“应怜屐齿印苍苔”是什么意思?
生1:我认为意思是说大概是花园的主人爱惜苍苔,怕我的木屐踩坏他家的苍苔。
生2:我认为这句诗意思是说,可能是花园的主人爱惜苍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
生3:我认为诗句意思是我应该爱惜脚下的苍苔,别让木底鞋把它踩坏了。
是谁爱惜苍苔呢?三位学生两种不同的理解,我颇感意外,决定改变先前的教学设计,由赞成两种不同意思的同学分别组成正、反方,进行一场辩论会,并要求学生结合插图仔细阅读全诗,细细揣摩诗人表达的意思。大家兴趣盎然,一会儿摇头晃脑大声吟诵,一会儿又默默看图深深凝思,一会儿查字典,找资料,一会儿交头接耳小声谈论。经过充分酝酿,双方各自推出代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正方1:我们根据插图和诗句意思可以知道,诗人站在花园外面,久久敲那柴门却不见开,于是就想可能是主人爱惜绿绿的苍苔,怕人把它踩坏吧。
反方1:那你们所指的苍苔是哪儿的苍苔呢?
正方2:当然是花园里的苍苔!
反方2:不对!诗句中所指的应该是园门外的"苍苔。因为诗人到朋友花园游赏,不料园门紧闭,主人不在。主人外出当然要关了园门,可是关了园门难道就能说是主人爱惜苍苔吗?肯定不是!诗人站在门外久久地敲门,在那儿来回踱步,以至木屐踩坏了苍苔,因此发出了我应该爱惜脚下苍苔的感叹。
正方3:可是根据注释,“应”是大概、可能的意思。如果照你们所说,这一句就应该解释成“我大概应该爱惜脚下的苍苔”,作者怎么连自己爱不爱惜苍苔都不敢肯定呢?
反方3:作者当然知道爱惜苍苔,不然怎么说不让木屐在上面留下脚印呢?我方查过字典,“应”有两种读音,一读yīng,有该、当和答应两种意思;一读yìng,有回答、应付、适合、接受等意思,唯独没有大概、可能的意思,我们认为这里“应”读一声,是应该,应当的意思。
正方4:照你说,难道是编者错了吗?我们的课本可是经过专家审定过的啊!
反方4:“编者难道就没有疏忽的时候吗?根据我们对诗句的理解,主人紧闭园门构不成爱惜苍苔的原因,爱惜苍苔的恰恰是诗人自己。”
反方同学精彩的辩驳折服了其他同学,也深深地说服了我,我表扬了他们认真钻研的精神,并宣布反方获胜。
【反思一】:
宋代学者张载说:“学则须疑”。学知识,做学问,不疑则无获,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由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学生的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尊重学生的思维和新颖的见解;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质疑问难的课堂气氛,恰到好处地运用讨论、辩论、探究等学习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实话实说。
【反思二】:
质疑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一种重要方法。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教育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迷信书本,没有崇尚权威,而是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见解,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交流、探究等手段获得了问题的答案,让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反思三】:
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等的,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堂课中,我没有把教参对诗句的分析和自己的理解生硬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理解到了不同于课本、教参的诗句意思,这正是他们在阅读实践中对古诗意思的富有个性的把握和理解。这样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了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的发挥,让学生成为了真正的“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游园不值教学反思2
选择《游园不值》这课,缘于去年与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游园不值》教学实录的“偶遇”。怎么会有如此美丽的“不遇”?怎么会有如此深邃的课堂?记得当时那份实录给我的震撼简直是爆炸性的。我想尝试古诗教学的念头已久,但在几年前上过一节古诗公开课后,就再没有勇气尝试第二次。看到窦桂梅能把这短短二十八个字精彩演绎四十分钟,充分挖掘了教材的深度与广度,引领学生与文字“相遇”,与文化“相遇”,不由得折服她“三个超越”“主题教学”等前卫精深的教学理念与精湛自如的教学技艺。当时,我已经上过这课,颇感遗憾,总觉得如果不把这么精妙绝伦的教学设计奉献给我的学生,那简直是一种“罪过”。基于这样的心态,我又一次选择了古诗教学,选择了当一回窦桂梅的追随者。
性格外向直爽的窦桂梅老师说“激情是她的一种状态。”而我则性格比较含蓄,教学风格也相应比较恬淡*和,再说,她的学生都是城市实验小学的学生,而我们的孩子一直住在农村,文化底蕴、文学素养、接受能力等稍逊城市学生。如果照搬她的教学设计,一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于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和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多种渠道解词
链接生活、利用插图、结合诗意这些都是学生能够接受的解词好方法。
苍苔,城市学生不常见到,相对农村学生就有优势,果然,一个女生生动地描述了她所看到的“青色的苔藓”,教师在表扬她“是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时,也不能忽视其他大大咧咧不注意观察周围的学生,于是,我出示了两张不同角度的图片,引导学生由远及近地观察苍苔,感受它的蓬勃生机,感受春天的气息。
观察插图理解“屐齿”“柴扉”,用我们现代的门与“柴扉”比较,感受“柴扉”的原生态和带来的自然气息。感受“红杏”的美,我没有出示图片,因为他们在四年级时,已经学过《第一朵杏花》,肯定领略过杏花的魅力。而且,如果是实景图片的话,势必与书上插图中水墨杏花有所区别。权衡再三,大胆舍弃。
二、舍弃教学环节
窦桂梅老师的实录中,还几次引用陆游的诗。“杨柳不争春色,一枝红杏出墙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体会陆游诗中的红杏与本诗中的红杏有何不同。因为考虑这首诗学生不熟,而且本人没有特级老师丰厚的人文素养,缺少炉火纯青的巧妙引导,另一方面担心课的容量过大,学生会如走马观花,收获不多。所以,干脆把它删掉了。省下时间,让学生练习扎实的朗读。先读好词,再读好句,继而读好整首诗。
三、寻“诗眼”悟诗情
“文章的眼睛是‘文眼’,题目的眼睛叫‘题眼’,而诗的眼睛叫‘诗眼’。”这样的说法只是一家之言,不知是否合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想寻找诗的“眼睛”定能感受作者的情感。但,没想到的是,一个语文素养较好的女生,却撇过了“怜”,而找了个“春”字。看来或许是我的讲解误导她以为作者所要赞美的是什么?现在想来,我可以因势利导,是呀,诗人对春天,对春天的这些景物,包含怎样的感情呢?相信这样一启发,她一定能找到。而不是马上叫另一个学生来回答。再次告诫自己:耐心,再耐心些,或许精彩就在下一刻。
四、感悟“留白艺术”
为什么“一枝红杏”就能想到“满园春色”呢?当我反复品读“一枝红杏出墙来”时,忽然脑海中闪现了多年前读过的一则故事。“有个考官出题‘踏花归来马蹄香’,考画家。很多画家画了一地的花瓣,而一位高明的画家,却只画了几瓣,他在马蹄的周围,画了几只翩翩飞舞的蝴蝶。”有时,越少的事物反而越能引发人们的想象。那不是跟古诗中的红杏有异曲同工之处。至于“留白艺术”在这里揭示是否恰当,自己也不得而知。意外的是,班上竟然有两个学生听过这个故事。看来是我太低估他们了。
五、板书“丰富多彩”
不知道窦桂梅老师的板书是怎样的?这是我根据自己改动的方案而设计的板书。绿色的苍苔,咖啡色的柴扉,粉红的红杏,我试图用五彩的粉笔向学生勾画出一个五彩的春天。不知道对于学生来说,是否比以往单色的板书来得丰富生动?
今天的古诗教学就权当是一枝探出墙外来的“红杏”吧。或许生涩,或许稚嫩,或许模仿的痕迹还有,或许自我的突破有限……但我相信,这“一枝红杏”一定会绽放在教师与学生心中。
游园不值教学反思3
今天,我又观看了窦桂梅老师执教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游园不值》一课,窦老师以她独特的气度、神韵,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深深陶醉、折服,有感于这位大师的教学风范,有感于她那豪爽的教学激情,特把心底的激动诉诸笔端,与大家共享。*是诗的国度,窦老师的课堂是诗的课堂。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游园不值》,已领着孩子和听课者在古诗的国度里畅游一翻,让人感到酣畅淋漓之际又觉意犹未尽。
1、巧抓题眼,走近诗句。窦老师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要跟着这位诗人(叶绍翁)去游园,更重要是体味游园的“不值”。明确的告诉学生,游园就是要通过读诗体味诗人蕴涵于诗里的情感,感悟诗歌的深层含义。在随后的教学中,窦老师就是用这种“游园便是悟诗”的润物无声的教学方式,带着孩子们看到了游园路上的绿莹莹的苍苔、园门口简陋的柴扉、园子内渴望自由的红杏……仿佛身临其境,真切地体会到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值”,不遇中的“遇”。
2、推敲诗意,推敲课堂。窦老师开篇第一句:诗是推敲出来的。紧接着,贾岛推敲的典故娓娓到来。整节课,学生就在窦老师的引领下反复推敲、反复体味:
推敲“怜”,让学生想想为什么不用最初的“嫌”而用“怜”,从“怜”看出作者叶绍翁对苍苔的爱惜、怜惜;
推敲“扣”,通过比画“扣”的动作理解诗人对园主人的尊重,对春天的喜爱;
又把“关不住”的“关”与陆游的“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中的“遮”作比,突出园内红杏渴望自由的情感;这时诗歌的含义得到升华,学生的对诗歌的理解更进一层;
最后推敲“满”和“一”,得出“一就是满”的结论,顺势向学生灌输“一生万物”的道家思想。
从理解古诗字词的意思到理解整首古诗的诗意,进而上升到体味古诗的内在意蕴,最后感悟诗中包含的人生哲理,这一推敲诗意过程的同时也在推敲着课堂,推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上出一节经得起推敲的语文课。
3、诗中有情,情亦是诗。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写诗人访问友人,因主人不在,柴扉久关而进不了门。而毕竟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旨在赞美春天里万物旺盛生命力。而这短短一首七言诗,寥寥28个字,在窦老师的解读下却变得如此多情。课堂上,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吐出灿若兰花的语言。学生说,他从“怜”字看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他又从“扣”字品出了诗人对园主人的尊敬之情,他还从“关”字感受到诗中红杏渴望自由、向往春天的力量之美,他更从“满”和“一”中领悟了“一生万物”的道家哲学及“不遇中有遇”的人生哲理,犹言更深。诗中有情,需有善解之人,窦老师就是诗情的解语者。而窦老师在解诗过程中与孩子们的情感交流、智慧碰撞,又怎能说这不是一首动人的诗篇呢?
诗意的课堂诗意的享受。课堂上,窦老师每一个神情都传播着情感,每一动作都散发着魅力。其声情并茂的讲解,其挥洒自如的演绎,给予听课者艺术的享受。使人不禁感慨:语文课堂原来可以如此多情,原来可以如此诗意!她以自己的“主题教学”思想把《游园不值》演绎得柔肠千转、意境迷离、哲思飞扬、风生水起。
游园不值教学反思4
《游园不值》诗文的外在语言显得朴实无华,给人以娓娓道来的叙事感,但在这看似*淡的语言背后却饱含着作者那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诗中由一枝红杏联想到春色满园的内在诗句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所以教学此诗我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来综合考虑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因此,我在教学本诗时主要注意了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情境,间接接触文本。开始一组配有音乐的图片课件的运用有意识的让孩子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在心里埋下对春天的喜爱的种子,为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与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产生共鸣埋下伏笔。
二、用课件中的朗读资料让学生听,会使学生在字音、节奏、韵味上有所感悟,对后面的品读打好基础。
三、充分利用课件的辅助作用,解决了诗中难解的字和生活中不常见的事物,如“屐齿”“柴扉”,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四、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多读也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诗的外在语言以后让学生诵读诗句达情、达意。一是扣住“小扣”、“久不开”、“关不住”等诗语,让学生诵读。二是扣住两次情感变化的诗句诵读。三是整体引导诵读,这样采用先理解后诵读,边理解边诵读,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层层上升递进的诵读,多次进行。达到当堂熟读成诵的积累运用效果。,同时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
一节课上下来,其实我更是感觉到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的感染力具有无穷的力量,它能引领着学生走入一种美好的境界,而我在这方面做得还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就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有时感到自己都词穷,没法用渊博的知识感染学生。我想真正提高自己,是在“行动中”,而不是新在“口头上”。
游园不值教学反思5
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作,表现了春天有着压抑不了的蓬勃生机,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热爱春天的赞赏之情。诗文别具特色,是一篇开拓学生想象空间,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好教材。
从古诗本身来说,这首诗很简单。学生通过读和查资料能清楚了解诗的涵义。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在在教学中怎样激发兴趣、发展想象。我的教学设计是:在学生初步懂诗句的基础上,紧紧扣住诗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推敲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掌握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把握住以下几点:
(1)从诗名入手,根据“值”的几个意思想一想在“游园不值”中的“值”应该是什么意思。再由诗的意思延伸到诗句中,让孩子想一想诗人虽然是“不值”,但是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什么呢?由此让学生真是感受“屐齿”、“苍苔”、“柴扉”各是什么样子。认识了这三种景物之后,再细细体会在这三种景物之中所包含的感情。
(2)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指导朗读。例如“应怜履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这两句,我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此时的心情如何?你有过扣门却“久不开”的经历吗?当时是怎样的心情?现在你能通过朗诵表现作者的心情吗?
(3)抓住诗人感情变化的线索,用美好的春光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如教学“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句时,你觉得这红杏美吗?美在哪?接着再引导:作者看着这出墙来的红杏,想到了什么?他的心情又如何呢?学生体会到了诗意,感悟出了诗情。自然就能把作者的心情、感受读出来。
(4)激发想象指导朗读。我在学生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激发学生想象:“一枝红杏 ( )出墙来?它出墙来( )?”学生饶有兴致地填入“探”“伸”“爬”“冒”等词,把这枝“红杏”当作了一个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的“小娃娃”。正是在这样的想象中,师生渐渐步入了诗所描画的意境中,并生发出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而此时我再一步激发孩子的想象:“园中的景物又会怎样展现自己的风采迎接诗人呢?”又一番奇思妙想之后,学生个个兴致盎然,读得也是抑扬顿挫了!
(5)注意拓展延伸。古人描写春天和春光的诗句有很多,在这次的教学中我加入了许多古诗的拓展,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由此了解更多古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堂课的教学中还有许多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例如:应该让学生再多读读古诗,老师也应该更多的范读。此外,最后还应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从总体上再次认识这首古诗。
《游园不值》教学课件3篇(扩展2)
——古诗《游园不值》教学设计3篇
古诗《游园不值》教学设计1
一、激情导入:
1.歌曲欣赏:(课件播放)
现在正是春天,美丽的春天总是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在这个百花争艳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歌《春天在哪里》,好不好?
2.引入:
同学们,听了这样动听的歌曲,欣赏着春天生机勃勃、五彩斑斓的景色,你们的心中是否有一种迫切的渴望,想要立即到春光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去寻访春天的踪迹?当然,春天不仅是春游的好时节,也是走亲访友的好季节。看,同是南宋诗人的叶绍翁就禁不住春色的诱惑,合上了诗书,去拜访他的老朋友了,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为此写下的诗。(出示课件)
师板书题目《游园不值》。
二、初读感知:
1.解读诗题:
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释“园”、“不值”: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2.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生于1194年,卒,不明。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游园不值》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
3.初读,大体了解诗的内容。
4.听配乐朗读。(出示课件)
5、生自读诗,质疑不理解的生字、词语,并学习生字词。
屐齿、苍苔、小扣、柴扉、出墙来、不值
6.指导朗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解读诗意:
1.自读全诗,思考:
诗人这次未遇主人的游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好好地读一读。(生自由朗读)
请生读,齐读(要求:字正腔圆)
2.咬文嚼字’、品悟诗意
(1)生自读诗,借助字典和插图,想句子的意思,并标出不懂的词语。
(2)字词质、释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3)指名逐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四、感悟诗情:
1、探寻“不值”原因,找出印证“不值”的诗句。(小扣柴扉久不开)
(1)重点理解“扣”什么意思?(敲)
把“敲”代进去读,做动作演示,体会“敲”与“扣”的不同之处(“扣”的力量比较轻,显得礼貌)
(2)训练朗读(读出“轻轻”的感觉)
(3)诗人如此“小扣柴扉”多长时间?(久)
2、诗人如此久扣柴扉,柴扉却久久不开,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交流)
诗人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1)用诗句回答。(应怜屐齿印苍苔)
(2)诗人的哪个动作证明了他的爱惜?(印)
为什么不用“踩”?(进一步理解诗人对苍苔的爱惜)
(3)训练朗读(读出爱惜)
(4)大家想过吗?为什么主人和诗人都如此爱惜这苍苔?(爱苍苔其实是爱春色)再读“应怜屐齿印苍苔”
(5)体会诗人此时心情:怀抱着无限的期待去友人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主人却没有在家,不能得偿心愿,诗人内心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呢?(失落)(板书:失落)
(6)再读诗的前两句,读出诗人的失落,失望。
3、欣赏红杏,感受春意
专程来拜访好友,然而“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心情难免失落,但接下去他所看到的,却让他眼前一亮。
(1)(生读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是啊,一枝鲜艳的红杏已经伸出墙外,与“出”相对的是哪个字?(关)
想想诗人为什么用“关”?(讨论,交流)
(“关”说明关得紧,红杏能出更显示其生命力之旺盛。)
满园春色关在里面,但一枝红杏却偏偏出来了,这一“出”需要什么(力量,生命)
(2)指导朗读“一枝红杏出墙来”(读出力量)
如此富有生命力的红杏,肯定长得非常(美丽)
你喜欢这枝红杏吗?(喜欢)训练朗读(读出喜欢)
4、启发想象:
①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
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4人组讨论)
古诗《游园不值》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可谓诗中有画,静中有动,有声有色,别具特色,能把学生带入诗中的情境,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诗歌具有一定的叙事性,第一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是画龙点睛,神来之笔。以小见大的写法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可引导学生重点品味这句诗的意味深长。
二、设计理念:
追求情感的课堂追求感悟的课堂追求对话的课堂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
(2)运用多种方法尝试背诵,进而达到积累古诗文的目的。
2、情感目标:
(1)通过对话、感悟,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披文入情,感受诗文的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能力目标:
(1)“以读为本”,“以对话交流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语感。
(2)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受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人人在古诗文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以读为本”,“以对话交流为主线”,通过对话、感悟,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2、难点:反复品读“一枝红杏出墙来”,披文入情,感悟诗中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想法,读出自己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
《游园不值》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课始激情,围绕“不遇”导入新课。
1、出示《题李凝幽居》——贾岛,引出推敲的典故。
2、出示诗题《寻隐者不遇》、《寻陆鸿渐不遇》、《寻西山隐者不遇》、《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感受“不遇”的美丽。
一、回忆旧知,进入新课的情境。
1、全班朗读《题李凝幽居》——贾岛。复述“推敲”的典故。
2、读《寻隐者不遇》,读有关“不遇”的诗题,初步感受“不遇”的美丽。
从课题入手,假以耳熟能详的“推敲”的典故,围绕着“不遇”这个主题自然地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为下一步的情感深化作了充分的预热,也较好地渗透了人文性的教育。在这种融融的文化氛围中,学生似乎已隐约触摸到课文跳动的脉搏,感悟文本的心境已悄然进入状态——
二、解诗题,知作者,初读全诗。
1、介绍诗人。
2、读题目,读出停顿。
3、重点理解“值”,理解诗题。
4、师做手势,指导学生读出七言诗的节奏。
古诗《游园不值》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背诵这首古诗。
2、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查找作者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课外读过或学过描写春天的古诗吗?谁来背?(指名背一两首。)如《春晓》《村居》等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春天的景物,还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感情。
3、回顾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说说,然后投影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解字词,明诗意。
(3)读诗句,悟诗情。
二、指导学习《游园不值》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板书:南宋叶绍翁)
学生交流查找到的有关叶绍翁的资料。
2.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不值”该怎么理解?
(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
(诗中的“园”指私人花园。唐宋时期富人多有私人花园,供自家观赏。)
3.听录音范读,学生大体了解内容。
(l)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句子的意思,画出不懂的词语。
过渡:作者去老朋友那里游园赏春,他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4.抓字眼,明诗意。
(1)分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汇报:
着重抓住以下词语。
应.原意“应该”这里是“大概”“可能’的意思。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的时间。
(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5.读诗句,悟诗情。
(1)教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出示课件,学生边看边听。
(3)指名读古诗。
(4)总结写作特点。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作者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而想到满园春色。(板书:叙事、想象)
(5)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a、诗人虽然未能进园观赏,但春天的勃勃生机依然到处可见,一枝露出墙头的红杏使诗人联想到满园繁花似锦的春色。此诗的精妙之处就在于作者从一枝偶然长出墙外的红杏想到关不住的满园春色,一下子就把春色写活了。
b、学生谈感受。(如果自己是这首诗的作者,你会对红杏说什么?或者你是红杏,你会对作者说些什么?)
(6)填空:
《游园不值》通过写作者游园观春景,可惜( ),
但他从墙上伸出的( ),想到满园的( ),
赞美了( )的美丽和新生事物旺盛的( ),表达了作者对( )的热爱之情。
三、总结:
回顾学习的经过。
四、作业。
1、齐读最后两行诗句,展开想象,把它画下来。
2、根据《游园不值》这首诗,编一个故事。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叙事
小扣/柴扉/久/不开。
爱春天
春色/满园/关/不住,
名句想象
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教学课件3篇(扩展3)
——游园不值教学课件
游园不值教学课件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美丽的春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程序: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轻地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说说)
今天,我们学习宋代大诗人叶绍翁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游园不值
二、检查预习
请问读熟的同学有多少?这首诗读懂的又有多少?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的时候用心体会、琢磨、看谁读得不但正确、流利,而且还体会出诗歌的感情,能读好古诗。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好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朗读比赛、评议,反复朗读古诗
(2)不好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美景,体会着把春天的美景读出来,通过评议理解重点的词句。
3、教师示范读书,引导学生评议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有什么不同?(重点指导:情绪饱满、气息畅通)
4、学生再次练习读书,争取超过老师读的情况
5、指名学生读书,引导男、女展开比赛读书
6、总结:通过我们多遍读书,有的同学已经把诗的意境读出来了,有的同学读的感情还差一点点,不要紧,大家一会儿还有机会,一会儿我们再练习着读书。
四、感受情境,语言描绘
1、通过我们多遍的读书、体会、揣摩,大家肯定有许多想法,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理解到的诗句的意思,也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讲一讲。
2、学生分组交流
3、指学生汇报:有谁愿意讲讲诗句的意思?
(学生回答之后请同组的同学互相补充,其余的小组展开评议)
4、教师创设情境:这个园子的主人养的花是远近闻名,诗人慕名前来观赏,但是却没有敲开门,大家想想作者的心情怎样?突然,作者的眼前一亮,看到了一株粉红色的杏花,开的是那样鲜艳,那样旺盛,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又会想到些什么?
五、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展开想象,诵读全诗
1、诗人不是画家,但是用了28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2、在整首诗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句子?为什么?
3、再次诵读古诗,力争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的进步。
4、下面我们都做小诗人,不拘形式地练习背诵古诗。
六、适当扩展,学习古诗
过渡:刚才,我们一边读书,一边揣摩;一边读书,一边体会,不仅学懂了古诗,而且还把这首诗读得有滋有味。大家愿意试着用这种方法再学习一首描写明媚春光的古诗吗?
1、请大家看材料《绝句》,这也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小诗。
2、同学们可以通过多读、多揣摩的方法,反复练习读古诗,看谁用最段是时间就能够把古诗学会!(学生自学古诗)
3、大家读书真认真!下面我们人人都做小老师,把自己感受到的内容给同组小伙伴讲一讲、读一读、说一说。大家也可以另外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结合成小组,或者是和老师组成一个小组咱们一起共同学习、交流。
4、各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5、检查学习效果
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形式,到前面展示一下自学习成果,可以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汇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互相补充、评价,理解古诗的意思,读好古诗。
6、现在谁能把这首读出感情了?学生诵读《绝句》
7、教师总结:看来同学真的.是无比的聪明,一块合作就学会了古诗。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描写春光的诗歌还有许多许多。下面就请大家边听音乐,边欣赏着美丽的春光,想想:你还能回忆起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或者是想说哪些赞美春天的话?
8、放录像,学生欣赏
9、现在,你最想朗诵的是哪一首古诗?就请你站起来背诵!如果你认为古诗不足以表达出你此刻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心中最想说的话。
10、师总结:今天我们赏析了古代诗人笔下描写春光的佳句,使得我们大家顿时觉得我们的生活中春意盎然!课下请大家继续收集有关古诗或者创作赞美春天的诗歌,下次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就是召开《春之韵诗歌朗诵会》。
《游园不值》教学课件3篇(扩展4)
——《游园不值》改写作文10篇
《游园不值》改写作文1
春天一到,气候转暖。百花盛开,鸟语花香。
前几个星期,还下着鹅毛大雪,宋朝的著名诗人——叶绍翁在一直家中呆着,现在,春暖花开,在不出去走走,对自己的身体可不大好,叶绍翁决定去他的一个老朋友家去做客。
一路上,叶绍翁感觉小树在向他点头问好;小花在向他鞠躬微笑;仿佛蝴蝶是在为他翩翩起舞;仿佛蜜蜂是在为他高声歌唱。一路上,叶绍翁感到春天是那么的活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叶绍翁漫步来到了朋友家,他轻轻地走在绿地毯似的苍苔。看到留在苍苔上的脚印,心想:大概园子的主人,十分爱惜苍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鞋印吧!叶绍翁长叹了一口气:“唉,我也太狠毒了吧!一脚下去,无数幼小的新生命都死了。唉……”
叶绍翁轻轻地敲那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但是,好久没有人来。
叶绍翁正准备回家,回头看看。直见园子里的花,开的正好,这些花所最能代表着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开得正旺得红杏,伸出院墙外。
叶绍翁顿时诗性大发,写下了《游园不值》这一首千古绝句: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改写作文2
春天到了,伴随着第一阵春雨,第一声春雷,万物复苏了,树木抽出了嫩绿色的新芽,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小动物们从冬眠中醒来,候鸟也从遥远的北方飞回来了。
一天,风和日丽,大诗人叶绍翁外出游玩,正巧路过一位擅长园艺的朋友家,便想去参观一下他家的花园,就走上前去。叶绍翁见柴门紧闭,就轻轻地敲起门来。
很不巧,今天叶绍翁的朋友好像有事不在家,叶绍翁敲了半天的门也没有人来开门。叶绍翁低下头来望着小路边被人踩坏的苔藓若有所思:是不是园主人他爱惜园子里的一草一木,怕别人木屐下的齿踏坏了这里翠绿的苔藓,怕别人破坏了园子里美丽的景色呢?这也是人之常情嘛。想到这儿,叶绍翁的心中宽慰了许多,但是没能参观到朋友园子里的美景不免有一些失望和扫兴。正当叶绍翁要离开的时候,他的眼睛突然一亮,墙角有一枝红杏已探出墙外来了。叶绍翁心中又惊又喜:这春光竟是如此饱满,如此烂漫!这新生的事物竟是这样的无法阻挡,冲破了阻力向前发展。这美丽的春色肯定已经充满了这整个园子。叶绍翁仿佛能透过这一枝杏花看到满园的春色:一条小径弯弯曲曲地延伸着,小径的边缘长着翠绿的苔藓。园内有一个小水池,水池里的水荡漾着碧波,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地嬉戏着。园子里到处都是姹紫嫣红的鲜花,芳香四溢,仿佛在园外就可以闻到。
叶绍翁想到这儿,诗兴大发,他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改写作文3
春姑娘又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了!瞧,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诗人叶绍翁想出去看看这一切从沉睡中醒来的“生命”,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朋友家那万物复苏的园子,便决定去看看。
诗人叶绍翁一路上兴致勃勃地欣赏着美景,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在临近朋友家时,诗人发现了脚下那绿色的苔藓,正拥抱在一起聊天呢。它们随着春风摇摆着纤柔的腰肢,谈笑风生,开心极了,便不忍心去打扰它们,也生怕踩坏了它们。蹑手蹑脚地走到柴门前,诗人轻轻地敲着柴门,可久久没有人来开门。“看来,好友不在园中,应该是出去踏青了吧。”正当叶绍翁扫兴地准备离去之时,他无意间抬头看到了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这枝红杏有的竞相开放,有的悄悄的露出了一点点,也有的杏花却害羞地躲在了花苞里。诗人想,是不是里面的春意太浓了,使它透不过气来?还是它们也想看看外面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望着这枝伸出墙外的红杏,诗人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了园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
几棵参天的大柳树像士兵一样整齐地排列在池塘边,纤柔的柳条轻抚着水面,好似几位少女正在洗头发;而池塘里那五彩斑斓的鱼儿,穿梭在“辫子”中,好像正在捉迷藏呢!池塘另一边是一片草地,小草钻出了头,好像在东张西望着什么,远看,犹如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绿毛毯;近看,绿草如茵,翠*流。在草丛中还绽放着许多五颜六色的花儿,白的像雪,红的似火,黄的灿烂??它们争奇斗艳,美丽极了……
想到这里,叶绍翁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一首千古名诗——《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教师评语:
小作者文思泉涌,笔底生花,想象丰富,将《游园不值》这首诗改写的生动形象。
《游园不值》改写作文4
明媚的春光照着湖边的小草,小草醒了。轻柔的微风抚着路边的鲜花,鲜花披上了彩装……啊!是春姑娘来了!近了,近了!轻盈的步伐,美丽的衣裙,春姑娘向我们走来。
这么美好的一天,怎么能不好好利用呢?对了,去朋友家赏春吧!
我一路走,一路赏着景色。抬头看去,蓝宝石般的天空上,载着几朵白云,瞧!那儿一朵,多像一匹白马,正在悠闲散步;旁边一只白兔,摇晃着长耳朵,开心得又蹦又跳……远处的山连绵起伏。山旁,湖边有几棵柳树,她们甩着长辫子,照着水*如镜的湖面。一朵一朵的花儿们,围着一起,跳起了舞。看,扭腰,点头,真是一群舞蹈家。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走到了朋友家门口,带着愉悦的心情,轻轻地敲着柴门,可是敲了好久,也没有人来开门。大概是怕我木屐底下的齿轮踏坏了这翠绿的苔藓吧!愉快的心情,立马没了。
当我正准备转身离开时,一枝开得正红的杏花叫住了我。我惊喜地快步走了过去,端详了起来。一阵微风吹来,一片儿花瓣轻轻飘了下来。这可爱的小精灵在空中打了几个滚儿。她的裙子可真美,红里透粉,粉里又略带一些白。
紧关着的,是柴门。而这满园的春色却是关也关不住的,这枝红杏,仿佛把我带入了园中,让我领略到了园内的春景,感受到了春的气息,闻到了春的味道。
啊!春,生机勃勃;春,美丽多彩。我深情地望了一眼这枝探出墙外的红杏,漫步走向回家的路。
《游园不值》改写作文5
由于昨夜下过蒙蒙细雨,今天空气显得格外清新。叶绍翁望着窗外,心想:“整整一个冬天没看见友人了,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干脆今天去拜访一下他吧。记得去年我去他家时喝酒下棋、聊天吟诗真是快活极了。还有他的小园子,景色真美啊!”想到这里,他便穿好衣衫,匆匆赶去友人家。
一路上,蜜蜂辛勤的采蜜,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叶绍翁心情高兴,步子也不由的轻快了许多。
他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了友人的房子,他便加快了脚步,不一会就来到了门外。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小园子里的花,闻到了桌上饭菜的香味,便整了整衣冠,踩在碎石路的青苔上,轻轻地敲了敲柴门,可是过了很久也没有人来开。叶绍翁心想:“大概是友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叶绍翁想了想,便又敲了敲门,这次,他看到门上有一把大锁,叶绍翁又想到:“唉,原来友人出去了,真是太扫兴了,既然他不在家,那我也只好回去了。
一阵风袭来带花香的气息,沁人心脾。他转身定睛一看,原来是墙角一只开得正旺的红杏伸出墙外来了。瞧,这花儿是多么的漂亮啊!白里透红的花瓣娇艳欲滴,叶绍翁仿佛看见院子里一片春机盎然:有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黄色的迎春花和紫色的丁香花…这时,叶绍翁不禁诗兴大发,他脱口而出:“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他一遍又一遍的吟诵着。这时,友人正好提着一篮子鱼匆匆往回赶。他一见叶绍翁就连忙打招呼,满脸歉意地说:“家里来了客人,柴门紧锁,有失远迎,失礼失礼!”叶绍翁连忙向友人说:“我没向你约好就来了,不知者,不为罪嘛。”
《游园不值》改写作文6
昨晚就开始淅淅沥沥的蒙蒙细雨现在终于停了。我推开窗,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望着雨后美景,我突然想到友人家去拜访一下了。整整一个冬天没有相见,也不知道他现在怎样了。记得去年在他家时,我俩喝酒下棋,聊天吟诗,好不快活。哦,对了!还有他家的那个小园子,别提有多美了!想着想着,我便披上外衣,穿上木屐,匆匆地赶去友人家。
一路上,蜜蜂嗡嗡,蝴蝶飞舞,到处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看到了这些,我的脚步也禁不住加快了许多。过了十分钟左右,我便看到了友人的房子。近了……近了……更近了……此时此刻,我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满园春色,见到了友人那熟悉的面孔,闻闻到了饭桌上饭菜酒的香味。我整了整衣冠,踩在石子路的青苔上,来到了友人家门口。
“咚咚咚——”我轻轻地敲了敲柴门,可是过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门。难道是友人以为我踏坏了这些青苔,生气了,故意不给我开门吗?都怪我一时大意啊!实在是扫兴!
就在我身准备离去的时候,传来了一阵沁人心脾的花香。咦?哪里来的花香?我回头一看,哦,原来是一枝已经伸出墙外的红杏。这一只红杏令我喜出望外,不紧凑上前去看了看。那花红里透白,花瓣润泽透明,斜倚着伸出墙外。想必如果从园内观看,树上一定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杏花,阳光下一定像一座喷花的飞泉。这枝杏花并没有像其他景物一样,被关在园内,作为新生事物之一的它,将枝条伸出墙外。新生事物的生命力是多么的旺盛呀!
园内的景色一定也很美:绿树成荫;野花遍地是,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小池中的水清澈见底,鱼虾自由地穿梭嬉戏,五彩缤纷的鹅卵石清晰可见。
此情此景,我诗兴大发:“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改写作文7
当春二三月,风微微吹拂着,各色各样的小花,绿的草,绿的叶形成了一个浪漫无比的春天,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从南方飞来,为春增加了许多生机。
我趁着这晴朗的天气,便打算外出去走走。我穿上木屐,沿着小路走到了一座山脚下。秀丽的山色使我不禁赞叹起来,忍不住往山上走去。蜿蜒的山路上,小鸟为我歌唱,大树向我招手,路旁的野花上飞舞着蜜蜂与蝴蝶,一切都是这样的春意盎然,有活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漫山遍野的花让我沉浸在春的世界里。我抬起头向远处眺望,忽然,一座若隐若现的庭院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我快步走上前去,来到了这户人家的门口。庭院外干净整洁,许多花草争相开放,想必这园主和我一样十分喜爱花吧,可以和他聊聊天,很有可能趣味相投呢。
我轻轻地敲了敲柴门,可是过了很久都无人回应。我想:可能是园主特别爱惜他那园子里的青苔吧,舍不得让我的木屐无情地踩上去才不让我进的吧。可我还是因为不能见到他而有些失落。正准备转身离去时,却意外发现一枝怒放的红杏从墙头探出了脑袋。我出神地抬头望着它们,心中暗自窃喜:园主啊园主,虽然你怕我踩到青苔,但是树上的红杏却让我欣赏到了,因为春色是关不住的啊。我这次来山中还真是幸运,让我看到了如此美丽的春色。
伴着夕阳,我一路走下了山,想着墙头的红杏,想着脚下的青苔。
《游园不值》改写作文8
初春的一天,天气睛朗,春意盎然。大诗人叶绍翁此时的心情也跟此时的天气一样,十分舒畅。叶绍翁漫步在小路,欣赏着路旁的美景。柳树抽出了嫩黄色的新芽,迎春花绽开了笑脸。桃花、梨花、杏花也开得正旺。走在路上,便可以闻到阵阵花香。
一会儿,叶绍翁走到了亿的一位朋友的家门口。叶绍翁心想:何不欣赏欣赏老朋友家的花呢?他看见朋友家柴门紧闭,便上前轻轻地敲了敲柴门,可好久也没有人来开门,叶绍翁想:莫非老朋友怕我的木鞋底在他的"菁苔上留下脚印。想着,叶绍翁又敲了敲,可还是没有人来开门。看来主人真的不在。
叶绍翁非常扫兴,他摇了摇头,准备回家去。突然,在不经意中,叶绍翁发现有一支红杏伸出了墙,顿时高兴起来,这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你瞧,那枝红杏开得正旺,花瓣红得像火。
远远望去,犹如一团火,在蓝天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艳丽,可经想象园内那红花、绿叶、青苔、柳枝……,一定更加美丽。
这时,叶绍翁诗性大发,写下了千古绝作《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改写作文9
一个阳春三月的午后,叶绍翁正要去朋友家观赏春景。
叶绍翁走到朋友家门前,开始敲门。“咚咚,咚咚……”叶绍翁等了一会,见没有动静,他很疑惑,“咚咚,咚咚”又敲了几下门,他的朋友也不回应。叶绍翁趴在门缝上看了一看。幽静的园子里没有一点声音,他的敲门声惊醒了大黄狗,它在警觉的张望着,看见没有什么声音又呼呼大睡起来。叶绍翁觉得十分遗憾,只能从门缝里看看满园的春色。
园内一丛一丛黄色的迎春花非常美丽。桃树上的桃花一朵一朵,像水墨渲染的*画一样美丽,动人。园子最边边的那棵柳树姑娘,正在梳理长发呢。
叶绍翁往回家走。可是,走出十几米远后,他又恋恋不舍地回头看了看,突然他发现一枝红杏跳出墙外。这枝红杏没有一点绿色,上面只有两三朵红色的杏花全部盛开,贪婪的吮吸着阳春三月的午后温暖的阳光。
叶绍翁回到家后,赶快磨墨,铺纸张,动笔写下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改写作文10
他快步飞到马翁家门口,整了整衣服,轻轻敲了敲马翁的柴门。奇怪的是,过了很久,没有人来开门。他喊了几声,没人回答。他背过手,轻轻走到门外,心想,真是小气鬼,你是聋了,还是怕我的木屐踩在你家花园的青苔和鲜花上,故意躲在家里不开门?要知道,我几十里山路来看你,给你带了一壶好酒!你不能让我带着快乐而来,带着失望而归。想着想着,他又伸手去敲门。忽然,他眼前一亮,只看到柴门上方挂着一把大铜锁。啊,主人不在家。唉,我错怪老朋友了!
叶少翁进不了院子,很失望。他正要离开,突然他看到一朵杏花从墙的角落伸出来。他站在墙外,小心翼翼地欣赏着风的芬芳的花朵:红色的花瓣和白色的花心,仿佛在对他微笑。他仰面看了几个小时,好像被迷住了。
面对着从墙中走出来的红杏,叶少翁念道:“你要可怜那印青丝的牙齿。小扣柴飞久不开,春园不闭,一颗红杏出墙。”回国后写下了他著名的七言绝句《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教学课件3篇(扩展5)
——《游园不值》教案10篇
《游园不值》教案1
学习目标:
1、看注释理解《游园不值》和其他古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的内容。
2、想象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默写诗。
3、拓展积累其他的几首描写春天的诗和句子。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读诗,背默诗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遗产。无以计数的诗人或者把视线落到人间的悲欢离合,或者把视角指向描写战场的血腥场面,或者把目光投向大自然的美好景象······于是给我们留下了令每个*人引以为豪的滋补精华素——古诗语言,今天我们请来了宋代的一位大诗人,名叫——叶绍翁,看看他给我们留下的是怎样的语言精华。
出示: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圆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相互检查是否读正确了。也许就是我读不太准确,让我试一试。我愿意再和大家一块儿读读这首诗。
我欣赏到有几位同学不仅会读(板书:读背)已经会背诵诗了,不妨背一背,默一默。如果不会默写,就抄写一遍。
默写(指名一位同学上黑板来默写)
二、学习新诗,解意,晓意境。
(一)这首诗如果用咱们现代的语言又该如何解释呢?也就是说,你懂不懂呢?请对照注释说一说诗意,有困难的话提出来。
这位男孩告诉我,第一句诗不怎么能用现代语言表现:咱们讨论讨论。
应
怜
屐齿
印
苍苔,
(大概是怜惜园内的青青的苔藓,怕游人的鞋印留在了青苔上吧)老师顺势在词上标上序号。还可以怎么表达?指名说说。
怎样连贯的表现诗意呢?请你们四位随即串一串,看言语是否流畅。四人小组在串一串诗的意思,注意语言的连贯、流畅。
(作者去游园,而主人却不在。轻轻地敲了那柴门不久,也没有人来开门。大概是院子的主人爱惜那绿色的苔藓,怕木屐鞋地在苔藓上踩上脚印吧?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伸出墙来了。)
(二)重点品析“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一首好的诗能流传千古,就说这一首吧,你觉得那句诗写得最好。
想象一下,假如推开了柴门,满园会是怎样的春色呢?
请你们描述一下看到的满园春色。
(院子里百花争艳,火红的杏花,洁白的李花,金黄的迎春花,粉色的芍药花,紫色的月季花,真是五彩缤纷,把院子里装扮的充满生机;院子里生机盎然。杏树高高的举起鞭炮,喜迎春姑娘的来临。春梅迎风绽放,飘出浓郁的芳香,月季花也张开笑脸,对着天空高歌。还有许多花含苞欲放,正在明媚的春光里做着香甜的梦。)
2、出示画面和录象。想看一看你们想象中的美好景象吗?
3、美文大师朱自清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流下怎样的语言呢?
出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4、拓展写春的其他诗。
这满园的春色,如果被其他诗人看到了肯定又会吟出许多优美的诗章
等闲识得东风面,
迟日江山丽,
桃红复含宿雨,
桃花一蔟开无主,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风花草香。
柳绿更带春烟。
可爱深红爱浅红。
——朱熹
——杜甫
——王维
小诗人们继续吟诗吧!
碧玉装成一树高,
春眠不觉晓,
好雨知时节,
万条垂下绿丝绦。
处处闻啼鸟。
当春乃发生。
不知细叶谁裁出,
夜来风雨声,
随风潜入夜,
二月春风似剪刀。
花落知多少。
润物细无声。
——
贺知章
——
孟浩然
——
杜甫
5、这首诗的确好,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知道吗?叶绍翁在创作这首诗时最后两句原先是这样的
比较:春色满园关不住,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开得艳。
一枝红杏出墙来。
品味一下,现在的诗好在哪儿了?
得出: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关不住,压制不了的。
这么有品味的好诗,该怎样读,才能读出里面的味道呢?自由读——指名读——听录音——齐读。咱们富有情感的读一读。
三、拓展、化用或运用
1、你们谁都不会想到:叶绍翁的写的千古名句,并不完全是他自己的,正如同月亮反射了太阳的光,脱胎于谁的呢?
一枝红杏出墙头,
墙外行人还独愁。
——唐
吴融
杨柳不遮春色断,
一枝红杏出墙来。
——
宋
陆游
2、情景中理解何为“改造”与“引用”。
扮演成叶绍翁“听说班中有小朋友以为我是抄袭、剽窃吴融和陆游的作品,你们误会我了。创作时,正值我“山重水复疑无路”,忽然读到了“吴融”、“陆游”的诗句,真是“柳岸花明又一村”,“一枝红杏出墙来”正好能表现我看到一枝红杏时的惊喜心情,确实能让我想象到“表现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关不住,压制不了的。”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现在你们能明白我的想法了吗?就请各位跟着我到大自然去走一趟吧!说不定也会诗性大发呢?
看一段春景的录象创编小诗一首。(教师旁白作诗)
如:涓涓化冬雪,潺潺流春水。桃花不惜胭脂红,千朵万朵相映趣。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村前村后花满蹊,万紫千红压枝低。不是花中偏爱紫,此花开尽更无花。乱花渐欲迷人眼,几处蜂蝶争蜜暖。天南天北绕路边,野花无处不延绵。萋萋总是无情物,东风劲吹又一年。
学生反馈。
四、总结古诗学习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收获不小:读背中积累诗句,读懂中理解诗句,语境中运用古诗,古诗浩如烟海,博大精深,80首古诗只是沧海一粟。通过背诵80首古诗,通过这80枝“红杏”,感受古代文化的“满园春色”的同时,让我们的心灵也像诗一样的美。
五、留趣课外,激发爱诗之情
过渡:我留了一个挑战题:如果你会做了,别忘了把这份喜悦告诉我。
1、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
”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你来了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润下吱吱拔节,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闪光。
2、“
”不错,桃花的花瓣上还带着昨夜的露珠,不停地催促其他小花儿快快开放,笼罩在烟雨之中的柳树绿得翠生生的、碧澄澄的,此情景真令人心旷神怡。
3、湖边,那株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返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呢,则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这不正是贺知章笔下的“
”所表现的景象吗?
4、姜林参加国际少儿奥数比赛获得一等奖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出了学校,传遍了北京,人们纷纷称他是“
”。
板书: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读背
小扣柴扉久不开。读懂(释留补调)
春色满圆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教案2
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赞美春天以及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
2、运用电教媒体,展现出一片春色满园的景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解题: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
2、介绍作者(用投影片将作者情况演示出来)。
3、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4、听录音,听示范朗读。
5、随录音磁带播放小声朗读,体会读音的准确性。
6、指名读,其他同学想句子的意思,勾画出不懂的词语。
7、用投影仪演示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字的意思。
①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② 指名逐句理解,每句诗的大意是: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院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8、有感情地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① 老师范读,指导有节奏,读出重音。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② 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9、启发想象:
①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
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
a、有柳树,有美丽的,各色的花。
b、有蝴蝶,有蜜蜂。
c、有浓郁的花香。
10、学生讲完后,自己动手设计,画画。
11、将满园的春色展现出来(打在投影仪上)。
12、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来描写园中的春景。
编儿歌或诗:老师示范
春色满园绿青苔,
鸟语花香蝶蜂缠,
花红柳绿笑开怀,
红杏出墙引客来。
13、背诵诗句。
14、小结: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今天通过学习和体会诗意,也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春景。
作业:背诵、默写《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教案3
一、教材分析:
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他写得别具特色,是一篇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整体上有一定的叙事性,第三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是画龙点睛,神来之笔。以小见大的,以偏概全的写法,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其重点是朗读基础上理解内容和体会诗歌的意境;难点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二、学生分析:
学生学习古诗一定的基础,并知道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是没有接触过这样抽象、极其富有哲理的诗文,在读诗节奏上、情感渗透方面需要指导。由于是四行诗句,课上容易在课上完成背诵。
三、设计理念:
1.运用多种方法尝试背诵,进而达到积累古诗文的目的。
2.“以读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体验古诗的节奏、音韵之美。
3.尊重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学习,情感的激发与习惯的养成。
4.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5.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受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人人在古诗文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五、课前准备:
课件《春江花月夜》词带
六、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精讲引思。
1.(课前)集体背一首古诗。我从同学们的背诵古诗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以简明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反映了炎黄子孙的智慧,歌颂了祖国山川田园之美,赞扬了英勇将士的爱国精神,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古诗。(板书:游园不值)
2.(投影出示课文插图、播放<<春江花月夜>>)诗人在春暖花开时去拜访友人,准备同他一起赏花品春,不料天不作美,园门紧锁,友人不在,一扇柴门竟隔断了视线,这不免令诗人扫兴,心中升起一股惆怅之情,正当诗人彷徨无着之际,不经意间抬头四望,眼前豁然一亮,意外的情景出现眼前:高高的墙上,一枝红杏从园中伸了出来。诗人有所感悟,写下了《游园不值》这首诗。(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
二.自读自悟,乐于探索。
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自读---交流读---小组读---齐读(掌握节拍)
2.复习古诗学法
我们以前学习古诗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①知诗人,解诗题。
②抓字眼,晓诗意。
③入诗境,悟诗情。
3.同学们通过课前的搜集资料,现在大家交流后,进行简单的整合。然后进行汇报第一部分的内容。(知诗人,解诗题)(学生回答的内容略;师生互动)
4.利用你手中的各种资料,自学第二部分内容。(合作完成)(师生互动结合课件)(抓字眼,晓诗意)
①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古诗中所表现的古今汉语不同特点。(学生回答的问题略)
②师点拨“怜”在汉语中有“可怜”、“爱惜”两种解释,这里应该是“爱惜”的意思。“小”字本意与“大”相对,这里引申为“轻轻”
③读全诗。
④完整地说说诗意。
三.学生质疑、乐于探索。(入诗境、悟诗情)
1.学生质疑的问题(略)
2.师问一个问题:你认为园主人是怎样一个人?(淡泊名利的人)
师点拨:小中见大,给读者想象的空间。“红杏”一词一语双关,喻园中主人闭门隐居,但他的美德、名声在外。说明具有生命力的美好事物是压抑不住的。
诗人本来要扫兴而归,一转身却看到墙头脉脉含情的一枝红杏,蒙着阴影的心情顿时一亮,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板书:扫兴、喜悦)
3、你认为这首诗应该怎样读更能表达诗人当时的心情呢?(前两句应该读出扫兴、惆怅之感,后两句应读出欢快、喜悦之情)
4、指名读,齐读。
诗人虽然没有看到满园的春色,仍然满腔的喜悦,请同学们看着课文插图给这个园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再想象一下满园的春色是什么样的?
5、听了你们的描述,老师也仿佛置身于那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的美景之中,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来背诵全诗。同学们可否用音乐来唱出来。(自拟题目,写一则短文)
四.思维拓展,延伸探索
1.春色是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息的主题。老师这里也有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投影出示)(学生有感情朗诵)自由欣赏,小组自定。
2.齐读,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通过感情来朗读细细体味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丽春色吧!(播放音乐,学生有感情朗读)
3.同学们还搜集了哪些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或者叶绍翁的诗句,让我们大家共同来分享。(小组选一名同学读)
4.让我们用一句话来抒发对春天的感受吧!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掌握学习古诗人的方法去发现,去感悟、去动情。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应因文而宜,与时俱进,去雕琢、去彩饰,反璞归真。
(作业: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题诗作画)
板书设计: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扫兴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喜悦
(看)一枝红杏(想)满园春色
《游园不值》教案4
教学目标:
1.感受《春日》、《游园不值》描绘的春日美景。
2.学会屐、苔、扉三个生字,理解胜日、寻芳、等闲、万紫千红、苍苔、柴扉、春色满园7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两首古诗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4.会背诵两首古诗,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教学难点:
背诵古诗;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山行》、《江雪》等古诗,这些都是唐诗,是唐代诗人的作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春日》和《游园不值》都是宋代诗人的作品。
2.媒体出示古诗《春日》原文。
⑴诗歌的题目叫《春日》,顾名思义,是指春天的一个日子。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这首《春日》。
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板书:解诗题,知诗人。)
⑵学生自己轻轻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自己读通古诗,读准字音。
全班齐读,教师就朗读中的错误进行纠错指正。
⑶说说你读了这首古诗,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明白的?
你能通过看注释,,从词语手册上找正确答案,同桌之间讨论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吗?
学生自由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⑷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且说明解决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媒体出示答案。
⑸你能根据字词的意思,来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吗?学生自由说,指名说。
(板书:解词连句知大意。)
3.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共同欣赏。
教师提问:你能用在《春日》这首诗里学过的诗句给这幅水墨山水画题款吗?譬如说,叫它《万紫千红总是春》图。
请你说说,你为什么这么题?
这首诗里,哪几个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你能用喜爱的语气,朗读一下整首诗吗?学生自由练习,指名学生朗读。
媒体出示朗读节奏提示,教师指导朗读。
全体朗诵。
(板书:展开想象悟诗情。)
4.小结学习方法:(指示着板书)刚才,我们按照这三个步骤学习了诗歌《春日》。
提出要求:接下来请你按照这个方法来自学一下诗歌《游园不值》。在自学的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善于结合课文中的注释来理解课文,还要学会使用字典、词语手册等工具书。如果你有问题不能解决的话,可以和周围的小伙伴讨论讨论。
5.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6.检查自学效果
⑴.说说诗题的意思,介绍一下诗人。
⑵.媒体出示诗歌原文,教师指名学生说明词语意思和诗句意思。
⑶.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析。
媒体出示朗读节奏提示,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自由练习朗读,齐声有感情地朗诵。
7.媒体出示《游园不值》图,和课后第二题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想象,说一段话。
学生自由准备,教师指名回答,集体评析。
8.总结课文:今天我们学习了《春日》和《游园不值》两首古诗,不但感受到了大自然美好的春光,更感受到了*古代诗歌意味深长的神韵。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收获?
9.作业:把根据《游园不值》情景所说的一段话写下来。
《游园不值》教案5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 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具体的字词和诗句的理解。
3. 依据诗句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体悟古诗的意蕴和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 依据诗句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体悟古诗的意蕴和诗人的情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词语导入,激*感
1.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词,(小黑板出示词语)
春暖花开 春光烂漫 万紫千红 桃红柳绿 姹紫嫣红 鸟语花香
2. 从这六个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3.春天在同学们心中应该是怎样的?
过渡: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都用诗文来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游园不值》
设计意图: 以成语导入,既帮助学生积累了词语,又为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 初读古诗
1 解读诗题
A 生齐读课题
B“值”什么意思? 游园不值呢?
C谁去花园游玩没有遇到主人呢?引出作者叶绍翁简介
2 自渎全诗
A 诗人这次未遇主人的游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好好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音。
B 生自渎
C 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 以疑问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
三 突破重点,读懂全诗
1探寻“不值”的原因
A 哪一句话告诉我们作者没有遇到主人呢?
B 出示“小扣柴扉久不开”
“柴扉”:柴门用草和木头编成的门,(结合插图理解。)
“小扣”:轻轻敲,作者很有礼貌。
C 诗人如此“小扣柴扉”而柴扉却“久不开”,这是什么原因呢?
D 交流预设
主人不在家
因为轻轻敲打,所以主人没听见
主人在睡觉
主人在院子里欣赏春色,被园子里的花草树木陶醉了,所以没有听到敲门声
过渡: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那么诗人心目中是如何想的呢?引导学生用诗句回答。
E 出示“应怜屐齿印苍苔”
苍苔:绿色的苔藓 (结合图理解)
屐齿:木头做的鞋子下面的横条。(结合图理解)
怜:是可怜的意思吗?
应:大概 可能
F 理解“应怜屐齿印苍苔”
G 看来同学们都理解了这句诗,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小扣柴扉久不开”了吗? 你能用“因为 …… 所以……”的 句式说一说一二两句的意思吗?
F 诗人专程来朋友家欣赏美景,却没有遇到这就是 引说(游园不值) 这时诗人的心情如何? (结合回答相机板书:失落)
2 欣赏红杏,感受春意
A 诗人失落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太久,突然间他抬起头发现了 (引说:一枝红杏出墙来)
B 发挥想象动笔写一写满园春色.
C 交流
D 看到这满园的春色作者的心情怎样?
E 指导朗读 (相机板书:兴奋)
设计意图 : 采用由果溯因的方法,让学生发挥想象,为什么“小扣柴扉久不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 拓展升华,体验诗人情感
1 集体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补充阅读《江畔独步寻花》.
《游园不值》教案6
学习目标:
1、看注释理解《游园不值》和其他古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的内容。
2、想象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默写诗。
3、拓展积累其他的几首描写春天的诗和句子。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读诗,背默诗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遗产。无以计数的诗人或者把视线落到人间的悲欢离合,或者把视角指向描写战场的血腥场面,或者把目光投向大自然的美好景象······于是给我们留下了令每个*人引以为豪的滋补精华素——古诗语言,今天我们请来了宋代的一位大诗人,名叫——叶绍翁,看看他给我们留下的是怎样的语言精华。
出示: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圆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相互检查是否读正确了。也许就是我读不太准确,让我试一试。我愿意再和大家一块儿读读这首诗。
我欣赏到有几位同学不仅会读(板书:读背)已经会背诵诗了,不妨背一背,默一默。如果不会默写,就抄写一遍。
默写(指名一位同学上黑板来默写)
二、学习新诗,解意,晓意境。
(一)这首诗如果用咱们现代的语言又该如何解释呢?也就是说,你懂不懂呢?请对照注释说一说诗意,有困难的话提出来。
这位男孩告诉我,第一句诗不怎么能用现代语言表现:咱们讨论讨论。
应
怜
屐齿
印
苍苔,
(大概是怜惜园内的青青的苔藓,怕游人的鞋印留在了青苔上吧)老师顺势在词上标上序号。还可以怎么表达?指名说说。
怎样连贯的表现诗意呢?请你们四位随即串一串,看言语是否流畅。四人小组在串一串诗的意思,注意语言的连贯、流畅。
(作者去游园,而主人却不在。轻轻地敲了那柴门不久,也没有人来开门。大概是院子的主人爱惜那绿色的苔藓,怕木屐鞋地在苔藓上踩上脚印吧?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伸出墙来了。)
(二)重点品析“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一首好的诗能流传千古,就说这一首吧,你觉得那句诗写得最好。
想象一下,假如推开了柴门,满园会是怎样的春色呢?
请你们描述一下看到的满园春色。
(院子里百花争艳,火红的杏花,洁白的李花,金黄的迎春花,粉色的芍药花,紫色的月季花,真是五彩缤纷,把院子里装扮的充满生机;院子里生机盎然。杏树高高的举起鞭炮,喜迎春姑娘的来临。春梅迎风绽放,飘出浓郁的芳香,月季花也张开笑脸,对着天空高歌。还有许多花含苞欲放,正在明媚的春光里做着香甜的梦。)
2、出示画面和录象。想看一看你们想象中的美好景象吗?
3、美文大师朱自清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流下怎样的语言呢?
出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5、这首诗的确好,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知道吗?叶绍翁在创作这首诗时最后两句原先是这样的
比较:春色满园关不住,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开得艳。
一枝红杏出墙来。
品味一下,现在的诗好在哪儿了?
得出: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关不住,压制不了的。
这么有品味的好诗,该怎样读,才能读出里面的味道呢?自由读——指名读——听录音——齐读。咱们富有情感的读一读。
三、拓展、化用或运用
1、你们谁都不会想到:叶绍翁的写的千古名句,并不完全是他自己的,正如同月亮反射了太阳的光,脱胎于谁的呢?
一枝红杏出墙头,
墙外行人还独愁。
——唐
吴融
杨柳不遮春色断,
一枝红杏出墙来。
——
宋
陆游
2、情景中理解何为“改造”与“引用”。
扮演成叶绍翁“听说班中有小朋友以为我是抄袭、剽窃吴融和陆游的作品,你们误会我了。创作时,正值我“山重水复疑无路”,忽然读到了“吴融”、“陆游”的诗句,真是“柳岸花明又一村”,“一枝红杏出墙来”正好能表现我看到一枝红杏时的惊喜心情,确实能让我想象到“表现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关不住,压制不了的。”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现在你们能明白我的想法了吗?就请各位跟着我到大自然去走一趟吧!说不定也会诗性大发呢?
看一段春景的录象创编小诗一首。(教师旁白作诗)
如:涓涓化冬雪,潺潺流春水。桃花不惜胭脂红,千朵万朵相映趣。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村前村后花满蹊,万紫千红压枝低。不是花中偏爱紫,此花开尽更无花。乱花渐欲迷人眼,几处蜂蝶争蜜暖。天南天北绕路边,野花无处不延绵。萋萋总是无情物,东风劲吹又一年。
学生反馈。
四、总结古诗学习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收获不小:读背中积累诗句,读懂中理解诗句,语境中运用古诗,古诗浩如烟海,博大精深,80首古诗只是沧海一粟。通过背诵80首古诗,通过这80枝“红杏”,感受古代文化的“满园春色”的同时,让我们的心灵也像诗一样的美。
五、留趣课外,激发爱诗之情
过渡:我留了一个挑战题:如果你会做了,别忘了把这份喜悦告诉我。
1、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
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你来了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润下吱吱拔节,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闪光。
2、不错,桃花的花瓣上还带着昨夜的露珠,不停地催促其他小花儿快快开放,笼罩在烟雨之中的柳树绿得翠生生的、碧澄澄的,此情景真令人心旷神怡。
3、湖边,那株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返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呢,则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这不正是贺知章笔下的所表现的景象吗?
板书: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读背
小扣柴扉久不开。读懂(释留补调)
春色满圆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教案7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作画、.写作能力。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揭题,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学习游园不值
2、解题: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3、介绍作者(用网上资料示作者情况)。
4、初读,大体了解诗的内容。
5、师示范朗读。
6、生随师小声朗读,体会读音的准确性。
7、投影课本上的插图:生自读诗,借助字典和插图,想句子的意思,并标出不懂的词语。
8、字词质、释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9、指名逐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10、指导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1、启发想象:
①、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
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4人组讨论)
(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
12、将诗中的内容通过画面展示出来。(学生各自据诗意画画)
13、交流:投影学生的画,师生评议。
14、试试:将本诗用自己的话改作一下(可以是诗,也可以是散文。)
15、习作,交流,评议。
16、背诵诗句。
17、小结: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今天通过学习和体会诗意,也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春景。
五、作业:
背诵、默写《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教案8
教材分析:
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他写得别具特色,是一篇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整体上有一定的叙事性,第三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是画龙点睛,神来之笔。以小见大的,以偏概全的写法,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其重点是朗读基础上理解内容和体会诗歌的意境;难点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学生分析:
学生学习古诗一定的基础,并知道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是没有接触过这样抽象、极其富有哲理的诗文,在读诗节奏上、情感渗透方面需要指导。由于是四行诗句,课上容易在课上完成背诵。
设计理念:
1.运用多种方法尝试背诵,进而达到积累古诗文的目的。
2.“以读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体验古诗的节奏、音韵之美。
3.尊重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学习,情感的激发与习惯的养成。
4.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5.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受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人人在古诗文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春江花月夜》词带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精讲引思。
1.(课前)集体背一首古诗。我从同学们的背诵古诗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以简明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反映了炎黄子孙的智慧,歌颂了祖国山川田园之美,赞扬了英勇将士的爱国精神,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古诗。(板书:游园不值)
2.(投影出示课文插图、播放<<春江花月夜>>)诗人在春暖花开时去拜访友人,准备同他一起赏花品春,不料天不作美,园门紧锁,友人不在,一扇柴门竟隔断了视线,这不免令诗人扫兴,心中升起一股惆怅之情,正当诗人彷徨无着之际,不经意间抬头四望,眼前豁然一亮,意外的情景出现眼前:高高的墙上,一枝红杏从园中伸了出来。诗人有所感悟,写下了《游园不值》这首诗。(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
二.自读自悟,乐于探索。
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自读---交流读---小组读---齐读(掌握节拍)
2.复习古诗学法
我们以前学习古诗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①知诗人,解诗题。
②抓字眼,晓诗意。
③入诗境,悟诗情。
3.同学们通过课前的搜集资料,现在大家交流后,进行简单的整合。然后进行汇报第一部分的内容。(知诗人,解诗题)(学生回答的内容略;师生互动)
4.利用你手中的各种资料,自学第二部分内容。(合作完成)(师生互动结合课件)(抓字眼,晓诗意)
①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古诗中所表现的古今汉语不同特点。(学生回答的问题略)
②师点拨“怜”在汉语中有“可怜”、“爱惜”两种解释,这里应该是“爱惜”的意思。“小”字本意与“大”相对,这里引申为“轻轻”
③读全诗。
④完整地说说诗意。
三.学生质疑、乐于探索。(入诗境、悟诗情)
1.学生质疑的问题(略)
2.师问一个问题:你认为园主人是怎样一个人?(淡泊名利的人)
师点拨:小中见大,给读者想象的空间。“红杏”一词一语双关,喻园中主人闭门隐居,但他的美德、名声在外。说明具有生命力的美好事物是压抑不住的。
诗人本来要扫兴而归,一转身却看到墙头脉脉含情的一枝红杏,蒙着阴影的心情顿时一亮,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板书:扫兴、喜悦)
3、你认为这首诗应该怎样读更能表达诗人当时的心情呢?(前两句应该读出扫兴、惆怅之感,后两句应读出欢快、喜悦之情)
4、指名读,齐读。
诗人虽然没有看到满园的春色,仍然满腔的喜悦,请同学们看着课文插图给这个园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再想象一下满园的春色是什么样的?
5、听了你们的描述,老师也仿佛置身于那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的美景之中,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来背诵全诗。同学们可否用音乐来唱出来。(自拟题目,写一则短文)
四.思维拓展,延伸探索
1.春色是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息的主题。老师这里也有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投影出示)(学生有感情朗诵)自由欣赏,小组自定。
2.齐读,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通过感情来朗读细细体味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丽春色吧!(播放音乐,学生有感情朗读)
3.同学们还搜集了哪些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或者叶绍翁的诗句,让我们大家共同来分享。(小组选一名同学读)
4.让我们用一句话来抒发对春天的感受吧!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掌握学习古诗人的方法去发现,去感悟、去动情。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应因文而宜,与时俱进,去雕琢、去彩饰,反璞归真。
(作业: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题诗作画)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扫兴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喜悦
(看)一枝红杏(想)满园春色
《游园不值》教案9
【设计理念】
教师创设情境,以同学为主体,重视同学的情感培养。把同学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同学在阅读活动中充沛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学会欣赏美,让同学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应怜”“小扣”等词语在本诗中的意思。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针对本班实际情况,为同学加油、鼓劲,使同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引旧入新。
1、谈话激发同学背诵已经学过的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说说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春天的
2、过渡引入:今天,俺们再一次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看看这首诗与其它描写春天的诗有什么不同,这节课,俺们一起来学习宋朝叶绍翁的诗《游园不值》。(板书课题)
3、读课题。学习生字“屐“扣”“扉”
4、回忆、讨论学习古诗的步骤及方法。
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准备怎样学习这首诗呢?
⑴同学回忆讨论。
⑵教师协助梳理归纳,板书“读、想、悟、背”。
三、读读诗。
按同学们讨论的方法步骤,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诗歌。
1、同学读诗(可以自由读、同桌一起读、互换读、对读)。
2、教师范读。
3、指导朗读,师生同读。
四、抓重点词句想一想,悟一悟。
1、自主探究释疑。
⑴独自在诗中找出不懂的词句,作上记号。
⑵借助注释、字典和相关资料自主释疑。
2、合作探究。
⑴小组内讨论交流,相互解疑。
①说说哪些词句你读懂了。
②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讨论解决。
③感受诗的意境,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⑵全班交流。
①质疑问难。提出在小组内还没弄明白的地方,大家来协助解决。
②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让同学结合诗文画面说。
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五、背诵诗。
1、指导感情背诵。
2、自由试背。
3、师生齐背诵这首诗。(回味诗意,整体感悟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
4、同学可以为这首诗谱曲,自演自唱。
六、延伸拓展。
激发同学的创作欲望。
同学们,学了这首诗,你们一定从《游园不值》这首诗中感受到了春的气息,品味到了词句的精美,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你想象中作者所见到的美吧!
七、小结
作者游赏花园进不了门,本是一件扫兴的事,但他从探出墙来的一枝红杏,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转为欣慰,表达了作者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柴扉不开 扫兴
红杏出墙 欣慰
表达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游园不值》教案10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古诗,能说出诗句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通过学习,能给古诗配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体会作者访友未成却还高兴的豁达情怀。
教具准备:
录音机、新华字典、挂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设置故事情境
宋朝诗人叶绍翁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怀着愉快的心情匆匆到好朋友的家里,但他来到朋友家门前,却发现朋友不在家。
请问:此时,叶绍翁的心情该是怎样的?
2、板书课题
3、读课题并利用字典理解课题
4、简介诗人:叶绍翁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复习七言古诗的节奏。
2、划分节奏。
3、小组检查并自由读古诗。
三、播放录音,体会古诗节奏
xxx
四、自由读古诗,找己不理解的问题
xxx
五、带着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
(学生利用新华字典等工具书)
六、交流学习情况,师相机板书
应怜:应,大概。怜,爱惜。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七、理解诗意,想像画面
1、小组串讲诗句意思竞赛。
2、学法反思:
串讲诗句意思应注意什么?
(词序、补充)
3、出示挂图,学生进行观察;播放录音,想像画面。
八、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
1、引导讨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你能体会出诗人当时的心情吗?
3、多种方式朗读。
九、巧设练习
1、给古诗配画。
2、结合古诗,编写故事
《游园不值》教学课件3篇(扩展6)
——《游园不值》说课稿3篇
《游园不值》说课稿1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游园不值》是冀教版教材第一单元第4个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古诗,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作画、写作能力。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游园不值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难点: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心理状况。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游园不值》说课稿2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态度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停滞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而需要营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发展。下面。我以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十册第一单元的一首古诗《游园不值》的教学,来做一些尝试。
一、说教材
《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著名诗篇,为宋代诗人叶绍翁所作。读意为:春天来了,叶绍翁想到了老朋友,于是去访、去赏春。正当叶绍翁“小扣柴扉久不开”扫兴之时,猛然间见到了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欣喜之情油然而生,灵感实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便脱囗而出。这首诗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小学古诗教学的目的以及小学生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了解诗意,想象并说出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深刻含义。
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想象并说出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是重点,难点是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深刻含义。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十多首古诗,积累了不少经验。然而古诗无论是从语言文字上还是写的内容上来看,都离我们时代较远。小学生解读古诗,体味意境很困难。
三、说教法学法
怎样教好这首古诗呢?我根据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自学古诗的能力和古诗教学的关键是领会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这些情况,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充分利用电教媒介,采用情境教学法等方法,让“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演一演”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播放歌曲《游园不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我便播放歌曲,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的深厚兴趣。
〈二〉学习古诗
1、初读指导
(1)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2)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标出停顿符号。
(3)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是了解古诗大意的第一步。读古诗要做到字正腔圆,这有利于培养语感。
2、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用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去学习古诗。
(2)自由朗读古诗,交流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源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已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首诗比较浅显,教学时我就放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再加上教师从旁组织、指导、点拔,使学生不仅能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还能培养合作的精神。
3、感悟诗情
(1)理解题意
通过问题“诗人去游园没遇到主人,心情如何?”“诗人看到红杏想到了什么?心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未遇主人时的扫兴,及看到“红杏”想到“春色满园”的喜悦。“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具大的潜能”学生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的学习方式,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潜能在诗情画意中从容释放,培养了想象、表达能力。
《游园不值》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游园不值》这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著名诗篇,为宋代诗人叶绍翁所作。这首诗根据注释,对于学生来讲可以说很容易理解。春天来了,叶绍翁想到了老朋友,于是去访,去赏春。正当叶绍翁扣柴扉不开扫兴之时,猛然间见到了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其欣喜之情油然而生,灵感突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便脱口而出。感受到了这一枝伸出墙的红杏安抚了作者扫兴失望的心情,一枝红杏也让作者感受到了满园的春色。
二、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的确定。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根据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及大纲的要求,在教学设计上,我试图焕发起学生对古典诗歌含蓄凝炼之美的浅浅感悟和深深喜爱,也力求使学生自学自得,自读自悟。因此,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入情入境学习古诗,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设计的特色。
我认为我在引导学生入诗境,悟诗情这一环节中,我运用了引探法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品词,进入诗境这一点自我感觉学生较容易理解,根据老师的引导展开想象,从而进入诗境中。
四、说教学程序。
我本课一共设计了七个环节:分别是:
激情导入,以旧引新。
范读激趣,初读正音。
自读自悟。
入诗境,悟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