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给我们贴上了标签作文1 同是提到空谷,为何有些人会想到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或许有人会根据洛克的经验论断言:“这是经验使然!”因为曾到过的空谷或是悬崖峭壁,或有栈道桥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是什么给我们贴上了标签作文3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是什么给我们贴上了标签作文1
同是提到空谷,为何有些人会想到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或许有人会根据洛克的经验论断言:“这是经验使然!”因为曾到过的空谷或是悬崖峭壁,或有栈道桥梁,所以“空谷”二字在他们的脑海中映射出了不同的风景,但这无法解释从未到过空谷的人作出的反应。其实,在不知不觉中,人已为特定的事物贴上了相应的标签。
那么,人们何以相信自己所贴的标签,抑或是模仿他人所贴的标签,就是正确的呢?因为,缺乏对事物的亲身经历,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和片面性,会让我们极易受标签的诱导,对未知事物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观点。譬如,西方过去对*始终持有一种“东方乃贫瘠之地”的观点,直到马可·波罗游历*后,才改变了对*的看法,继而贴上“黄金遍地的*”之标签。
既然是标签,就必然是狭小而片面的。或许空谷既非悬崖峭壁,亦非栈道桥梁;而是水声潺潺,鸟语花香,宛若世外桃源。倘“标签文化”肆虐,就很容易导致狭隘的极端主义——人人都以自己心中的标签观为正确,固执地认定对方是错误的;还有一种可能,即是选择性失明——片面地看到事物的一面,便从此过滤掉有关事物另一面的信息。
我们又如何在纷繁芜杂的标签时代中,保持理性的目光呢?
按康德的理论,现象在认识之内,而本体在认识之外。本体是复杂的,是无法抵达的,更非一个简单的标签就可以囊括。对于曹操,你可以贴上“奸雄”的标签,也可以贴上“英雄”的标签,不一而足。而对于空谷,亦不可如此简单地一概而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要逐渐逼近真理,就得从多方面对事物进行考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求知努力,方有可能逐渐获得更深刻、更透彻的知识。
众声喧哗的标签时代里,面对错综复杂、纷至沓来的各种声音,“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复印机”式的照单全收,或者“快刀斩乱麻”的一元化专断,都必将远离真、善、美的本体。只有永葆独立的思想,学会理性的批判,对一古脑儿涌来的纷繁信息,仔细甄别,才能摆脱标签表象的束缚,穷尽事物的真相、世界的本原。
标签时代,我秉我尺,跳出标签的桎梏。我们会发现真实的世界如此缤纷绚烂,而空谷也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单调乏味。
是什么给我们贴上了标签作文2
“富二代”、“文艺青年”、“白富美”、“土豪”……当我们周边频繁地出现网络新词时,其正面价值和负面效应随之而来。为此,我们需要用理性的思维去正视这些标签所带来的后果。
几年前的“扶老人被讹”事件在社会上引发广泛的争论,这起道德风波*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也在人们心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所谓的标签。
而在今天,这一“标签”所带来的后遗症仍不可忽视。去年的一个配图帖子,就是讲述北京当地的一个大妈经过骑车老外身边时突然摔倒,老外下车搀扶却被大妈一口咬定是他撞倒的事件,说是外国小伙还给了一千多的医药费才让自己暂时得以脱身。这个帖子非常具有倾向性,纯粹把大妈塑造成一个碰瓷者,而外国小伙显然成了“扶老人”事件的又一牺牲品。一时间,“外国小伙扶*大妈反被讹诈”的话题见诸各大媒体,当事的大妈也遭到了外界的愤怒声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后又有目击者证明是外国小伙为夺回摩托车对大妈大吼大叫,这才使两人起了争执,随后大妈也被小伙撞倒在人行道上。至于“老外流泪”、“交通堵塞一小时”等,纯属无稽之谈。
“标签”能够让这类剧情在时隔几年后重新上演,同时也能够带来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曾有心理学家和医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运动员分为两组,让一组人每天无所事事地闲逛,另一组人每天有意地想象自己进行锻炼,进而获得名次的场景。一个月以后,他们分别对两组运动员进行体能测验,却意外发现那些每天闲逛的运动员体能明显下降了,而那些每天在头脑中“锻炼”,却并未进行实践的运动员的体能反而提高了。
当一个人被贴上特定的标签时,就会对自己的形象重新管理,使自己与“标签”一致。多给别人贴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标签,就能多给人以好的心理暗示,催化人朝着设定的方向发展、进取。有这样一个实例:在二战期间,美国的兵力不足,于是*就决定派遣心理学家训练牢狱中的犯人。训练期间,专家要求犯人们每周给自己的亲人写信,内容统一拟好,大致就是犯人在牢狱中表现得如何好,如何服从指挥。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毫不逊色于正规军队。
辩证地看待“贴标签”,并理性分析,利用“标签”中的积极因素,是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去做的事情。
是什么给我们贴上了标签作文3
我从纸袋中取出新买的衣服,随手剪下标签,正欲扔掉,却被上面的几行小字吸引了去。
“请不要用过热的水洗,会使他烫伤皱缩;请不要吧他放在烈日下暴晒,会使他晒伤褪色。每一件衣服都有生命。”
轻轻念完,我不禁眼角微湿,不知做这件衣裳的是谁。定是位蕙质兰心,淡雅如仙的女子吧。真好。我微微一笑,但黯然随即又爬上眼角,这些许的暖意只怕难掩人间的苍凉。
毫无人性,冰冷的标签,已将市面上的各色物品包裹,即便是经历千年风霜被万人把玩欣赏的瓷器,也被贴上了“古董”的标签,触手冰凉。
于一温暖午后,我缓步走入一家古旧书店。店内只有店主一人。
他正捧着一本纸页泛黄的书,细细读着。桌上青色的瓷杯飘出一缕若有若无的清茶香。午后的斜阳落在古朴的红木雕桌上。一片质朴之意。
我轻轻在屋内走着,随手翻翻木架上的书。都是些没见过的,翻开扉页,欲看标签介绍,却意外地没找到,只有一枝墨染的梅花傲立枝头,印在扉页淡青色的纸上。我又翻了几本,都没有。
我犹豫地走到红木桌前:“请问……”
他正看完一回,低头默默品赏,眼角蕴了丝淡淡的失意,忽听见我的声音,忙抬起头,浅笑着。
“这些书为什么没有标签注明书大概写了什么内容呢?”
他轻一颔首,笑意渐浓,但眼底的苍凉却掩盖不住:
“每一本书都是有生命的,只有细细品读,才能明白书的内涵,进入作者的心灵。只言片语的标签是体现不出的。”
心内感叹,我向他笑了笑,买下来那本绘有梅花的书。
回到家中,我沐浴着夕阳翻开书,静静地读着,只觉那些名山大川千沟万壑都在作者掌握之中,读下来满口清香,心神清爽,令人佩服作者文笔之妙,见识之高,确如店主所言,小小的标签如何能体现这些。
我把那一小张一夫的标签夹入书中做了书签,只觉人间之暖并未褪色。只盼有心人能将冰凉的标签丢弃,贴上生命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