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读书笔记1 尽管我也写过一些批评余秋雨的文章,对余氏的某些做法不以为然,但读完余氏新作《借我一生》后,还是心悦诚服地认为:此书瑕不掩瑜,可圈可点,值得一读。 首先是此书文笔优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余秋雨散文》读书笔记3篇,供大家参考。
《余秋雨散文》读书笔记1
尽管我也写过一些批评余秋雨的文章,对余氏的某些做法不以为然,但读完余氏新作《借我一生》后,还是心悦诚服地认为:此书瑕不掩瑜,可圈可点,值得一读。
首先是此书文笔优美。《借我一生》从父亲去世写起,牵涉到祖母、祖父、叔叔、姑妈,又牵涉到母亲、外公、外婆、姨妈,每个人都是典型,组合成从19世纪后期开始一次次闯荡上海又一次次败退回乡的两个浙江家庭的兴衰史。余秋雨从童年开始,用近似于德国名著《铁皮鼓》中那个小男孩的目光注视着长辈的一切,也注视着1949年以后*浙东农村的社会变革和人情世故。余秋雨此书保持了他的一贯文风,文笔优美,好看耐读,所以,我扔下其他事情,花了一整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说是“一口气读完”也并不夸张,而时下许多书,我是没有耐心读下去的,余氏这一点,确有过人之处。大概因为这是他的“告别之作”,他在文笔修辞语言上又特别下工夫,以作为他的“广陵绝响”,读完此书,我突然有个想法,余秋雨如果真的要收笔,退出文坛,实在是*文化界的一大损失。
再就是故事动人。余氏是个讲故事的高手,想象力丰富,记忆力过人,又富于煽情,所以书中许多故事都很动人。余秋雨父亲的悲剧,材料翔实,起起伏伏,动人心弦,其实,我们不少人的父辈在“*”中都有过这样的遭遇,所以读起来很亲切。余秋雨叔叔的故事,一波三折,让人扼腕叹息,从他劝年幼的侄儿不要读《红楼梦》开始,因为“这本书太悲苦”,又因自己酷爱《红楼梦》而殒命结束,同时作者很巧妙地把自己妻子马兰主演黄梅戏《红楼梦》的故事揉捏在其中,于是,一个正直、热情、热爱生活而又有些“迂腐”的知识分子形象就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全书数老祖母的故事跨度最大,内容最丰富,也最吸引人。这是个有见地,有尊严,有心计的“上海老太太”,十个儿女死了九个,她却顽强地活着,家道中落,丈夫早逝,她苦力支撑着,一辈子不泄气,一辈子不服输。她的许多名言也很精彩,言简意赅,富于哲理。
文体的创造和实验也是一个看点。《借我一生》以*实、真实的记忆性内容组建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实验,以散文笔调贯通成一部史诗的努力,都很有意义。余秋雨不把这本书当作自传和回忆录,而称之为“记忆文学”,强调了它的文学本性。他把具有文学价值的部分集合起来,调理节奏和重心,形成结构。这种结构,比虚构的故事更具魅力。同时他还交糅了体验与论述、激情与冷静、宏观与细节等诸多对立性因素,呈现了全方位的表现力度。这种文体,既有记忆,又有文学,既有自传与回忆录的真实情节,又不乏文学创作中的文采和合理虚构,比较自由洒脱。相信,这种文体会有一个大发展的。
说其瑕不掩瑜,也就是说本书也有一些败笔。依我所见,一是自炫的内容多了点,比如,在第一卷第一章里暗示自己祖母与“**”和“蒋介石先生”有渊源;在第二卷第二章中,吹自己是神童,会画画,数学好,物理好,语文更好之类,考大学也是考全国“最难考”的大学,而且一考就中等。二是对那些批评或围攻他的人的反击过于刻薄。譬如对余杰还有那个“金牙齿”的几次讥讽,反倒削弱了此书的艺术价值。其实,清者自清,如果从长远来看,书中对那些异议可以只字不提,以显得作者大度雅量,文章也更干净。
《余秋雨散文》读书笔记2
著名学者孙绍振先生曾说:“余秋雨之所以在九十年代崛起,就是因为他在自然景观面前,将激情抒发和智性文化沉思结合起来。”读《文化苦旅》,读《山居笔记》,我们都会鲜明地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艺术个性,即以自然景观为核心意象,使激情与智性相互渗透,把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文化景观的阐释统一起来。《都江堰》就是这样的一篇佳作。
这篇散文抒情激切、高亢。文章开篇就奠定了一种厚此薄彼、褒贬分明的情感基调:“我以为,*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我以为”“最激动人心”“不是……而是……”这些字眼,将作者的理性判断镀上强烈的主观情绪色彩,它统领下文对都江堰自然地理景观(水)和文化景观(李冰之于水利建设的杰出贡献)等的描述与议论。
激情的抒发需要具体形象铺垫,否则感情势必空洞浮泛。《都江堰》一文形象刻画角度多变,生动空灵。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正面描写,或从听觉角度切入——“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未见其形,先闻其声,以极度夸张的比喻摹拟江水惊心动魄的声响;或从视觉角度摄取,抓拍堰中江水股股叠叠或合聚飞奔或分流直窜的动态镜像,突出其规整中的强悍的精神,展示它“壮丽的驯顺”的个性。侧面烘托,有欲扬先抑,如写去都江堰之前的先入为主的偏见、懒懒的心绪、散散的脚步,来反衬之后亲睹真容的震惊与叹服;有对比映衬,如以海水的“雍容大度”与江水的“精神焕发”相比照,突出江水“踊跃喧嚣”的气韵。这些自然景观形象的描绘,饱含钦敬欣羡之情,为下文文化景观的智性反思张本。这些感性的丽句里潜藏着作者对都江堰内蕴的精神风度之历史价值的深邃反思。
智性的沉思需要具体形象承载,否则思考势必单调枯燥。文章在从声、形、神韵等多侧面写足了都江堰自然景观的壮美之后,接着将视线聚焦于“李冰”这一形象及其历史文化的内涵上。作者对李冰形象的刻画是粗线条的,主要用夹叙夹议的手法,纵横今古,浪漫飘逸,充满诗情。作者先是遗貌取神,“取其一点,不及其余”,以类似速写的笔法,寥寥数字勾出他想像中的蜀守李冰的形象:“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然后叠加上“画外音”:“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再点缀以妙语连珠的议论,展开与人文景观的对话。如“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又如“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等等,这些潇洒出尘的智性判断把李冰形象深厚的精神内涵纵深挖掘出来,坦呈在读者面前。这些智性的睿语中奔涌着作者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资源的敬重与热爱之情。
智性的沉思,不仅要借助于思接千载、心骛八极想像,更须有纵横捭阖的联想,从而让议论的锋芒更犀利。本文第三部分,在阐释李冰的治水韬略时,作者顺水推舟的点到:“在李冰看来,政治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这是借题发挥的神来之笔,换句话讲,这才是都江堰这一人文景观的核心隐喻,它与长城所象征的“保守、僵硬、封闭”形成一种潜在的对照。此外,作者还善用穿插笔法以拓宽阐释空间,如第三部分倒数第2自然段,插叙了石像出土后,一位现代作家面对残损的塑像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发出的诘问——“活着或死了应站在哪里”,这是对当下那些尸位素餐者掷地有声的当头棒喝。其实,这也是作者在向读者追问:我们今天,应该向李冰学习什么?那不就是曾经有过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不就是天下为公、泽被万民的务实行动?……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以小见大,由表及里,因少总多的选材与立意的运思方式,是秋雨文化谋篇布局的常规。本文着重从都江堰这一人文景观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的层面来抒情议论的,因景及人,因人及事,因事及理,如抽茧剥丝,将其精神个性、文化人格、政治理想的追求跃然于纸上,感性与理*融,谱写一曲浩浩荡荡的激情与智性二重奏。
《余秋雨散文》读书笔记3
今天,我终于将余秋雨先生所著的《行者无疆》拜读完毕。全书共分四部分,分别记述了他在南欧、中欧、西欧和北欧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描绘了四地区的沧桑巨变和人文风情。我对这本书感悟颇深,我既领受到余先生旅欧的艰辛、知识的渊博、独特的视野、思辨的敏锐和文笔的冷峻,也对欧洲历史和欧洲文明有了更深更细的了解。
这本书可以说是余先生的欧行漫记了,他和同行者一道远行前往欧洲进行社会考察和采访,从南欧一角踏上欧洲大陆开始,由南至北一路走去,游历了许多国家,踏遍了欧洲的山山水水,走访了许多名人故居,充分领略了欧洲古典文明曾经拥有的辉煌和现代文明的活力四射的魅力。余先生自知是匆匆过客,所以每驻足一处,总是处处留心,细致入微地观察,用历史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在良知的驱使下理性看待中西方之间的文明、人文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并从中对比反思,直言*在这些方面隐存的种种弊病。的确每个国家和民族甚至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本体,都有其生存发展所固有的良性特质,但也会存有影响其生存发展的负面因素,所以只有在对比中勇于揭示自身的不足,才能不断改过自新,不断前行。我很欣赏他的这种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这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思索和对话,是对历史的直视和感悟,是一种胆略和智慧。对此我颇有同感,欧洲社会即保留了古典传统的魅力,也辉耀着现代文明的光芒,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本来应该有着比欧洲更厚重的历史沉积和更多值得世人仰慕的有价值的精神所在,而我们却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没有真正将传统文明的精髓发扬光大;人们在追求财富的同时,却忽略了精神素养的提升,从而缺失了精神文明这一臂膀的支撑,这是前进道路上的悲叹之处。在这里,我呼吁更多像余先生这样的有社会良知有历史和社会责任感的仁人志士涌现,靠他们的言行感召感染世人勇于面对社会和自身存在的缺失,主动学人之长弥己之短,积极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让我们的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舞台重新大放异彩。
《行者无疆》真的是一本好书,在这里,我不便多述书中的细节内容,你不妨自己去慢慢赏读、细细体味、好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