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一起向未来征文稿范本合集(全文),供大家参考。
这次冬奥会口号“一起向未来”体现了团结和集体的力量,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观和愿景,以及追求世界统一、和平与进步的目标。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2022一起向未来征文稿范文,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经供参考。
篇一:一起向未来征文稿
是你改变了我
你敢相信吗?作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的徐梦桃竟然切除了70%的半月板!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伤痕累累的斗士,迎着所有的挫折,终于在北京冬奥会上圆梦,拿到了等待20年的冬奥会金牌!
北京冬奥会,是徐梦桃第四次出征冬奥会,她的履历表上独缺一枚奥运金牌,就将实现大满贯壮举。奥运金牌,曾经距她如此之近,又如此之远。在追梦的道路上,徐梦桃先后经历了四次膝部手术,一双膝盖伤痕累累。几乎每一次重伤都可以让她选择退役,但徐梦桃并没有向挫折低头。
疤痕是她的勋章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这个项目,每一次跳跃都是与命运的“轮盘赌”。31岁、经历了四次膝部手术的徐梦桃,又一次选择站上冬奥会的跳台,她是真正的斗士。她的个人荣誉足够闪耀,伤疤已成她最好的勋章。
与命运的抗争
“拿不到首金,我就退役!”在平昌冬奥会上,徐梦桃曾在个人朋友圈发表这段霸气十足的话。但是徐梦桃在比赛的第二轮不慎摔倒。赛后,她擦着眼泪说:“我全力以赴了,但我速度太慢了。我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第二次机会。我先做手术,先康复再说,把钉子取出来,现在我的腿依旧非常疼。”
面对人生新的十字路口,究竟是就此退役,还是与命运再抗争一回?最终,徐梦桃“食言”了。这份“食言”需要多大的勇气,又需要克服多大的困难,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
如今,她已经31岁了,在竞技赛场上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将。
战胜伤病,战胜恐惧,战胜自己。除了成绩,她在伤病和挫折面前不屈不挠的斗志,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体育精神。她已经成为了竞技精神的最佳代言人。她的这种精神深深的改变了我,身为高中生的我不需要战胜伤病,只需要战胜自己的恐惧,战胜自己,高二学习紧张而短暂,距离我高考的时间还有一年半的时间,我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下去呢!向徐梦桃姐姐学习,加油!
篇二:一起向未来征文稿
从拼搏开始以胜利告终
四年前的遗憾,暗淡不了中国短道速滑队,这支“王牌之师”身上的光芒,因为他们拼过、冲过、赢过!只要每一次比赛,他们都拼尽全力,他们站在冰场上,就有满身的荣光。
“2分37秒348,开门红,第一金!本场比赛紧张剌激,来之不易!”2月5日晚,由范可新、曲春雨、武大靖、任子威、张雨婷组成的中国短道速滑队,以0。016秒的微弱优势拿下了北京冬奥会中国首枚金牌。当冰刀的刀尖划过终点的那一刻,全场沸腾,主教练李琰和队员们紧紧的拥抱在一起,激动的泪水顺着脸颊缓缓流淌,武大靖、范可新、任子威振臂欢呼,身披国旗,绕场一周,享受着这份迟到了四年的荣耀。在赛后的采访中,武大靖、范可新、任子威更是几度哽噎“还好这四年来我们没有放弃。”“我们要在北京拿块金牌给队里出口气。”这四年的时间,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2018年昌平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的表现可谓是大跌眼镜,仅拿到1枚金牌,创造了中国在近五届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上的最差成绩,老将范可新因为一次意外的失误痛失奖牌;
男子1000米预赛中,任子威意外犯规出局;
武大靖更是在正常滑行的情况下被韩国选手推出赛场,但依然被判犯规,中国队5名选手4人被判犯规出局,霎时间,中国短道速滑队被媒体的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央视更是用了“韩国的冰场特别冷”这样极具讽刺意味的新闻标题来质疑裁判的判罚,主教练李琰和全体队员都知道在韩国实现夺冠的目标会很难,但谁也没想到会是这么艰难。
跌倒,是短道速滑运动的常态。面对的质疑,最好的回击方式就是不动声色的努力。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均蕴含着狂风暴雨般的力量。竞技体育比赛的残酷之处就在于:比赛的过程充满了挑战,而比赛的机会只有一次,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想要证明中国短道速滑队,这支冬奥会上的“王牌之师”依旧有实力站在金牌的领奖台上目送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就必须从这些来自世界各地顶尖的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为了这个目标,集训赛上的他们一次次的在冰道上全力冲刺,挑战自己的极限,只为能再快0。01秒,本着“我们可以为国家付出一切”的训练态度,时隔4年,终于北京圆梦,也赢得了国人的尊重。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心中有光,无惧冬寒。赛场上最动人的,是体育情;
比金牌更闪耀的,是拼搏志。拥有“拼搏志”的的中国健儿,必将在冬奥的赛场上书写新的传奇。
篇三:一起向未来征文稿
星星之火,曜曜之光
壬寅年立春,万物复苏之际,一场冰雪盛宴如期而至。此时,在我们的首都北京,普天之下的人们都一起参加这全人类共同的筵典。人们高呼着“一起向未来”,仰望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终是感受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经久不衰,绵绵不绝。
有了2008年奥运会的光辉过往,北京成为了“双奥城”,书写了冰雪的新诗篇。
看了冬奥会开幕式,我心潮澎湃,不禁赞叹祖国的富强。之后我又重温了一下2008年奥运会,同样是激动人心,但也有更多深刻的感触……
十四年前我们伟大的祖国让第一次申办奥运会的口号“给中国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成为了事实。百年圆梦,我们为奥运付出了太多,当时对于国人来说,需要牢牢把握住奥运会这个向世界展示中国崭新面貌的机会。一切都是做大做壮观,才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当年李宁点燃的大火炬,如此壮观宏伟的火焰,一小时大概消耗5000立方米燃气。为此鸟巢专门配了一个燃气站,日夜不停地为它输送动力。包括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的规模建设,成本的数目虽不详细,但一定是尽倾国之力来为世界展现一个复苏繁荣的中国。
十四年后,中国真正在国际上站稳脚跟,真正做到世界公认的强大。这时,我们不需要用宏大的场面来增强自信,因为我们的底气已经十足。冬奥坐标从蓝图变为现实,可爱团宠的“冰墩墩”“雪容融”在冰雪之寒中温暖人心,欢迎外宾;
“冰丝带”辉扬四海,舞动神州,清婉柔润;
“雪如意”灵动八方,莹透华夏,晶洁玲珑;
工业遗址与奥运场地交相辉映,讲述传奇;
冰雪企业迅速发展,欣欣向荣,一派繁华……
中国已经跨入新的时代,如今,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用大国风范传递希望与和平,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和中国人,有责任有担当,在数千年前就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形式体现出来。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臭氧层空洞等问题,中国选择用实际行动来向各国传达“低碳环保”的理念、做到“碳中和”的决心和守护地球绿色环境的担当。
而2022年冬奥会正是一个最好的见证。
自从点火仪式结束后,这支小巧的火炬和它微微的火焰就受到全网好评。它的火苗碳排放量是2008年的五千分之一。这是百年未有的点火方式,平凡又伟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传达的环保低碳的理念是如此清晰。虽然微小,但坚强热烈。就像人类,历经战争、贫困、瘟疫、灾难仍生生不息;
就像中国,饱经沧桑,却仍散发出温和有力的光芒。小中见大,柔里有刚,这就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情怀。中国将环保理念贯彻到底。在宏大的场地建设中,建设者们秉持绿色创新、科技创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以2008年奥运会的基础建设为基再修缮,于是有了“水立方”向“冰立方”的华丽转身;
鸟巢经过改造工程再次作为主场馆;
“冰丝带”在夏奥会的曲棍球场、射箭场的“土地遗产”上施工;
冬奥会实现绿色电网全覆盖,首次采用大规模的环保二氧化碳制冷剂制冰;
实施“以租代购”,减少成本和维修费用,促进经济灵活流动;
部分滑雪区在赛后将作为旅游区等可利用设施……这些方案都围绕着“绿色、共享、开放、廉洁”而展开,以巧思实现中国以东方大国普及冰雪运动、倡导环保绿色的愿景,在世界树立新标杆,展现新智慧。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
其于光也,不亦难乎!”
灯焰虽微而身生暖,跬步虽短而致千里。身为地球上千千万万人中的一个,我们都应该从自己做起,弯腰捡片纸,或许身边就是春暖花开;
骑上自行车,或许沿路就是好景艳阳;
拧上水龙头,或许窗外就是草木茸翠。点滴汇江海,微灯聚曜光。
让你,让我,让我们,一起吧!
篇四:一起向未来征文稿
冰川雪融,京城花开。冬奥的脚步临近,春日的喜悦盛开。新春之际举托着奥运到来,携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牢记让世界充满爱的初心;
牵手一起向未来的期盼。铸就了2022冬奥会,铸就了双奥之城北京,铸就了中国活力!
一起奔向中国浪漫。
“春日无限好,风雪诉真情。”从开幕式的24节气倒计时到闭幕式“折柳送贵客”的真挚祝愿都流露出绚丽的中国式浪漫。那个夜晚,冬奥与新春携手,一起为中国贺岁。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雪如意”完美融合了我国传统饰物“如意”的外形,它镶嵌于林海雪原之中,驻守山间。“一鸽也不能少”对远方的亲人们传递浓厚思念。中华文化在冬奥中对运动员也有浪漫赞赏,对花样滑冰的羽生结弦它说:“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对短道速滑运动员任子威说:“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彰显中国温柔又强大的力量。
一起奔向中国胸怀。
来自五湖四海的运动员们无疑是奥运会的主角,“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向千里迢迢赶来的运动员们呈上最真挚的欢迎,在冬奥村中我们努力为运动员们创造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按摩床、理发店、休闲设备应有尽有。每一位运动员都将心中的温暖与感动汇聚,点亮北京上空,渲染世界仁爱的月色。
一起奔向中国未来。
“世界越爱越精彩”,回望2008年,祖国的发展就像巨龙腾飞,八方震颤。当中国红闪耀在北京的那一刻,我恍然若失。这是奇迹吗?不。它是必然。是日复一日坚持自省改革的必然;
是穿梭在山林野村间精准扶贫的必然;
是在全世界倡导和平传播仁爱的必然。那一刻,我看到了中国的未来,是无限可能的五环泛着爱的光辉,是信仰,是希望。
冬季是永不消亡的罗曼蒂克,北京冬奥会为中国的2022年谱写了如虎添翼的一笔,晶莹剔透的五环将会永远明亮,做暗夜中的灯塔,照耀每一位赶路人,点亮中国未来。
篇五:一起向未来征文稿
2022年2月20日晚,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中国代表团也完美收官,取得9金4银2铜的佳绩。冬奥会中的每一个夺冠瞬间都让人热泪盈眶,谷爱凌、范可新、徐梦桃……每一个名字都让我热血沸腾。
我看到了谷爱凌的绝地逆袭,两金一银收入囊中;
我看到了范可新夺冠后泪洒现场,摔倒后俯身对冰面深情一吻;
我看到了徐梦桃握紧拳头地怒吼,19年的冠军梦终于实现……我为她们感到骄傲的同时,对她们的成长经历也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网上搜索她们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她们摘金背后的故事也如一幅幅画卷一一展现在眼前,深深地触动了我。
谷爱凌堪称完美的典范。在滑雪场上,15岁时就登上国际雪联年度积分榜榜首,只要她参赛,就能获奖。在学校里,她参加美国“高考”SAT,成绩离满分只差20分,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又因为身材高挑,面容姣好,热爱时尚,冬奥会前就已经拿下了至少23个代言。她十几岁还学会了骑马、射箭、越野、冲浪、攀岩,任何一项,常人平时都难以接触到。再看看谷爱凌的家境:谷爱凌的父母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家庭早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如此优渥的经济条件,为谷爱凌的横空出世插上了翅膀。命运偏爱谷爱凌,没有谁可以轻易复制她的人生。
如果说谷爱凌在人生舞台上轻盈起舞,那么范可新就是在生活的修罗场中负重前行。在范可新还小的时候,家里做生意赔了钱,父母怀揣着仅存的300元,带着她来七台河投靠亲戚。他们花了130元租了一间6平米的铁皮房,吃喝睡觉,修鞋讨生活都在这儿,训练之余她还跟着妈妈一起捡废品。训练生涯中,她和10多个孩子挤在地下车库,练午夜冰,每天都凌晨三点起,硬是这么坚持了五年。终于,年仅17岁的她,在2011年英国谢菲尔德短道速滑世锦赛上,一战成名,夺得500米的冠军。这是一个修鞋铺女孩的人生轨迹,泪水多过惊喜,苦难多过喜悦,以豁出命的态度,搏了一个开挂的人生。
除了范可新外,还有另外一个寒门冠军徐梦桃,也让人热泪盈眶。跟范可新一样,徐梦桃小时候的家境也不好,一家人靠摆摊卖烤串维持生计。有一次,徐梦桃为了省钱连感冒发烧都不愿意去医院,坚持说自己有药可以吃。然而教练发现这些感冒药早就过期了,她都留着不舍得扔。更让我感到触目惊心的是一份份伤病诊断报告:膝盖前交叉韧带断裂、内侧副韧带扭伤、内侧半月板后角变形……最严重的时候,两次切除左膝近60%的半月板。比赛时只能带着钢钉上场,跳完了,再下来取钉。徐梦桃从12岁开始改练滑雪,她拼了19年,31岁的她已经过了运动员的黄金期,却用鲜血与汗水铸就了荣耀。这是烧烤摊女孩的人生剧本,于绝境中执拗地前进,于伤痛的至暗时刻苦熬,狠狠地从命运手中拽下那支笔,重新书写了人生。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从她们的成功经历中收获了很多。无论是谷爱凌,还是范可新、徐梦桃,她们一路走来,都付出了许多汗水。但范可新和徐梦桃的经历,更像是我们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样子。后者用她们的破茧之路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给予的挫折和苦难,我们无需抱怨。即使在命运的夹缝中艰难求生,也要倾尽全力地与生活斡旋;
即使机会再渺茫,也要紧紧握住;
即使发给我们的是一手烂牌,也要把它打到最好。这个时代,不会辜负每一种努力!
与这些冬奥冠军们相比,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不能自怨自艾,更不可妄自菲薄,要以这些冬奥英雄们为榜样,拼命努力,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人生画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给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回信中所希望的,我们要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