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蝶恋花·旅月怀人赏析(精选文档)

2023年度蝶恋花·旅月怀人赏析(精选文档)

时间:2023-02-08 20:0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蝶恋花·旅月怀人赏析(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蝶恋花·旅月怀人赏析(精选文档)

蝶恋花·旅月怀人赏析1

  蝶恋花·旅月怀人原文

  作者:宋琬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遮掩窗儿黑。

  蝶恋花·旅月怀人注释

  ①蝶恋花: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 “翻阶蛱蝶恋花情” 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重头六十字,仄韵。

  ②“乌鹊”句: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诗意。

  ③伤心白:形容月色惨淡,一种感受语。

  ④梅花笛:笛曲中梅花引。李白诗:“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落梅花》即《梅花落》,笛曲名。一名《梅花引》。

  ⑤生憎:生,语助辞。憎恨,憎恶,此处可作厌恶解。

  蝶恋花·旅月怀人赏析

  词的第一句“月去疏帘才数尺”句面上讲的是月离“疏帘”的距离近,实则是暗示当时的月光异常的明亮皎洁,能见度高。作者起笔含蓄,浓重细密的心思积而不发,这也多与作者在长年艰辛苦难的生活中所养成的隐忍低敛的性格相关。另一方面,第一句也是在为第三句做铺垫:当时的月亮离稀疏摇曳的窗帘近在咫尺,一阵乌鹊惊飞而起,当空略过,凭空留下了那赤裸裸,触目惊心的白,月光就这样明晃晃地白,得勾起多少伤心旧事啊,以致于作者都不忍久视。作者这样的写作手法是在古时又称之为“揭帘法”写的是帘,目的却是帘后的人,揭开帘子才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第二句“乌鹊惊飞”源自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南飞的乌鹊它不是本地的乌鹊,绕树三匝,为何迟迟不肯落羽?真的是没有树枝可以留驻吗?其实不然,既然有树,枝桠总是有的,只是境迁物非,草木殊类,异地险境让乌鹊感到犹豫,不安和惊虑,没有了归属感。这与作者后半生漂泊东南,流徙吴越的心境是何其地相似。作者月夜吟诗,念到伤心处,情难以堪,一片伤心白既照应了第一句,也奠定了整阕词的基调。 第三句“万里故人关塞隔”很多砖家认为这里的故人是指远谪边境的孙启或丁澎等挚友,我不能苟同这种说法。孙启和丁澎等人同样也遭流放,作者如果客寓他乡,在寂寞的深夜里,最能勾起作者怀念的是什么?首先应该是作者自己的家,故乡,和故乡的故人,这是常情。所以这里的故人不会是同病相怜的那些好友。这位故乡的故人一定吹得一手好笛,让作者事隔多年依然能依稀记得个中韵律,以致于在异乡的深夜,幽闻南楼梅花笛,立刻就能想起:家乡的他在万里之外,这又是谁在吹弄如此熟悉的笛声。。。说到底其实也不是作者在想念那笛声,作者是太想家了。 后半阕第一句把作者和读者神游在外的思绪拉近到“灯前”,也就是作者这位“病客”的跟前。作者行家里手,行文思路相当清晰,文章结构也井井有条。前半阕寄情于景,后半阕移情于人。刘熙载的《艺概。词曲概》有言:“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简单而言就是写词不能就事论事,就事论事的词写的再华丽也是下品,写的差的那就是恶俗了。现在有很多写“新词”的作者,自诩文采高古,填出来的词就跟叙事散文一样,还网上报上到处贴,就跟电线杆上的“狗皮膏”一样了,都懒的撕你。 第二句“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孤单的影子,在房间里来回踱两步,想睡那由得自己啊。词面上作者自己的意思是蟋蟀的`吟叫搅扰地自己无法入睡,其实还是因感慨为自己的伤心的旧事和凄凉的当下而无法入眠。 末句这位辛苦的诗人终于在“墙角芭蕉”的僻护下获得了暂时的宁静,芭蕉叶这一巴掌的黑遮住了窗口,遮挡住了在多数人眼里是美好圆满象征的那轮明月,把作者伤痕累累,不忍卒视的内心静静地掩藏起来。同时芭蕉伊遮掩窗儿黑也与前文的伤心白形成了呼应。《二乡亭词》评论道:“感得芭蕉遮掩,为‘一片伤心白’也,细不可言。”至此完美收笔,妙不可言。


蝶恋花·旅月怀人赏析扩展阅读


蝶恋花·旅月怀人赏析(扩展1)

——蝶恋花旅月怀人原文赏析

蝶恋花旅月怀人原文赏析1

  原文: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遮掩窗儿黑。

  注释:

  ①蝶恋花: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重头六十字,仄韵。

  ②“乌鹊”句: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诗意。

  ③伤心白:形容月色惨淡,一种感受语。

  ④梅花笛:笛曲中梅花引。李白诗:“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落梅花》即《梅花落》,笛曲名。一名《梅花引》。

  ⑤生憎:生,语助辞。憎恨,憎恶,此处可作厌恶解。

  赏析:

  词的第一句“月去疏帘才数尺”句面上讲的是月离“疏帘”的距离近,实则是暗示当时的月光异常的明亮皎洁,能见度高。作者起笔含蓄,浓重细密的心思积而不发,这也多与作者在长年艰辛苦难的生活中所养成的隐忍低敛的性格相关。另一方面,第一句也是在为第三句做铺垫:当时的月亮离稀疏摇曳的窗帘近在咫尺,一阵乌鹊惊飞而起,当空略过,凭空留下了那赤裸裸,触目惊心的白,月光就这样明晃晃地白,得勾起多少伤心旧事啊,以致于作者都不忍久视。作者这样的写作手法是在古时又称之为“揭帘法”写的.是帘,目的却是帘后的人,揭开帘子才露出了庐山真面目。第二句“乌鹊惊飞”源自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南飞的乌鹊它不是本地的乌鹊,绕树三匝,为何迟迟不肯落羽?真的是没有树枝可以留驻吗?其实不然,既然有树,枝桠总是有的,只是境迁物非,草木殊类,异地险境让乌鹊感到犹豫,不安和惊虑,没有了归属感。这与作者后半生漂泊东南,流徙吴越的心境是何其地相似。作者月夜吟诗,念到伤心处,情难以堪,一片伤心白既照应了第一句,也奠定了整阕词的基调。第三句“万里故人关塞隔”很多砖家认为这里的故人是指远谪边境的孙启或丁澎等挚友,我不能苟同这种说法。孙启和丁澎等人同样也遭流放,作者如果客寓他乡,在寂寞的深夜里,最能勾起作者怀念的是什么?首先应该是作者自己的家,故乡,和故乡的故人,这是常情。所以这里的故人不会是同病相怜的那些好友。这位故乡的故人一定吹得一手好笛,让作者事隔多年依然能依稀记得个中韵律,以致于在异乡的深夜,幽闻南楼梅花笛,立刻就能想起:家乡的他在万里之外,这又是谁在吹弄如此熟悉的笛声...说到底其实也不是作者在想念那笛声,作者是太想家了。后半阕第一句把作者和读者神游在外的思绪拉近到“灯前”,也就是作者这位“病客”的跟前。作者行家里手,行文思路相当清晰,文章结构也井井有条。前半阕寄情于景,后半阕移情于人。刘熙载的《艺概。词曲概》有言:“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简单而言就是写词不能就事论事,就事论事的词写的再华丽也是下品,写的差的那就是恶俗了。现在有很多写“新词”的作者,自诩文采高古,填出来的词就跟叙事散文一样,还网上报上到处贴,就跟电线杆上的“狗皮膏”一样了,都懒的撕你。第二句“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孤单的影子,在房间里来回踱两步,想睡那由得自己啊。词面上作者自己的意思是蟋蟀的吟叫搅扰地自己无法入睡,其实还是因感慨为自己的伤心的旧事和凄凉的当下而无法入眠。末句这位辛苦的诗人终于在“墙角芭蕉”的僻护下获得了暂时的宁静,芭蕉叶这一巴掌的黑遮住了窗口,遮挡住了在多数人眼里是美好圆满象征的那轮明月,把作者伤痕累累,不忍卒视的内心静静地掩藏起来。同时芭蕉伊遮掩窗儿黑也与前文的伤心白形成了呼应。《二乡亭词》评论道:“感得芭蕉遮掩,为‘一片伤心白’也,细不可言。”至此完美收笔,妙不可言。


蝶恋花·旅月怀人赏析(扩展2)

——蝶恋花·旅月怀人原文及赏析

蝶恋花·旅月怀人原文及赏析1

  蝶恋花·旅月怀人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遮掩窗儿黑。

  注释

  伤心白:形容月色惨淡,一种感受语。

  梅花笛:笛曲中梅花引。

  生憎:生,语助辞。憎恨,憎恶,此处可作厌恶解。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 “翻阶蛱蝶恋花情” 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重头六十字,仄韵。

  “乌鹊”句: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诗意。

  伤心白:形容月色惨淡,一种感受语。

  梅花笛:笛曲中梅花引。李白诗:“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落梅花》即《梅花落》,笛曲名。一名《梅花引》。

  生憎:生,语助辞。憎恨,憎恶,此处可作厌恶解。

  鉴赏

  词的第一句“月去疏帘才数尺”句面上讲的是月离“疏帘”的距离近,实则是暗示当时的月光异常的明亮皎洁,能见度高。作者起笔含蓄,浓重细密的心思积而不发,这也多与作者在长年艰辛苦难的生活中所养成的隐忍低敛的性格相关。另一方面,第一句也是在为第三句做铺垫:当时的月亮离稀疏摇曳的窗帘近在咫尺,一阵乌鹊惊飞而起,当空略过,凭空留下了那赤裸裸,触目惊心的白,月光就这样明晃晃地白,得勾起多少伤心旧事啊,以致于作者都不忍久视。作者这样的写作手法是在古时又称之为“揭帘法”写的是帘,目的却是帘后的人,揭开帘子才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第二句“乌鹊惊飞”源自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南飞的乌鹊它不是本地的乌鹊,绕树三匝,为何迟迟不肯落羽?真的是没有树枝可以留驻吗?其实不然,既然有树,枝桠总是有的,只是境迁物非,草木殊类,异地险境让乌鹊感到犹豫,不安和惊虑,没有了归属感。这与作者后半生漂泊东南,流徙吴越的心境是何其地相似。作者月夜吟诗,念到伤心处,情难以堪,一片伤心白既照应了第一句,也奠定了整阕词的基调。 第三句“万里故人关塞隔”很多砖家认为这里的故人是指远谪边境的孙启或丁澎等挚友,我不能苟同这种说法。孙启和丁澎等人同样也遭流放,作者如果客寓他乡,在寂寞的深夜里,最能勾起作者怀念的是什么?首先应该是作者自己的家,故乡,和故乡的故人,这是常情。所以这里的故人不会是同病相怜的那些好友。这位故乡的故人一定吹得一手好笛,让作者事隔多年依然能依稀记得个中韵律,以致于在异乡的深夜,幽闻南楼梅花笛,立刻就能想起:家乡的他在万里之外,这又是谁在吹弄如此熟悉的笛声...说到底其实也不是作者在想念那笛声,作者是太想家了。 后半阕第一句把作者和读者神游在外的思绪拉近到“灯前”,也就是作者这位“病客”的跟前。作者行家里手,行文思路相当清晰,文章结构也井井有条。前半阕寄情于景,后半阕移情于人。刘熙载的《艺概。词曲概》有言:“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简单而言就是写词不能就事论事,就事论事的词写的再华丽也是下品,写的差的那就是恶俗了。现在有很多写“新词”的作者,自诩文采高古,填出来的词就跟叙事散文一样,还网上报上到处贴,就跟电线杆上的“狗皮膏”一样了,都懒的撕你。 第二句“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孤单的影子,在房间里来回踱两步,想睡那由得自己啊。词面上作者自己的意思是蟋蟀的`吟叫搅扰地自己无法入睡,其实还是因感慨为自己的伤心的旧事和凄凉的当下而无法入眠。 末句这位辛苦的诗人终于在“墙角芭蕉”的僻护下获得了暂时的宁静,芭蕉叶这一巴掌的黑遮住了窗口,遮挡住了在多数人眼里是美好圆满象征的那轮明月,把作者伤痕累累,不忍卒视的内心静静地掩藏起来。同时芭蕉伊遮掩窗儿黑也与前文的伤心白形成了呼应。《二乡亭词》评论道:“感得芭蕉遮掩,为‘一片伤心白’也,细不可言。”至此完美收笔,妙不可言。

  创作背景

  莱阳宋氏在明末与入扰山东的清军作战中,曾有大伤亡,宋琬父兄辈中殉难多人。公元1645年乙酉之初,琬南奔流亡在吴中一带,后虽出仕新朝,一生处于坎坷逆境。此词写旅途月夜怀人,从“万里故人关塞隔”句看,似怀遣戍塞外之故友。


蝶恋花·旅月怀人赏析(扩展3)

——蝶恋花·旅月怀人原文赏析

蝶恋花·旅月怀人原文赏析1

  原文:

  蝶恋花·旅月怀人原文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遮掩窗儿黑。

  诗词赏析:

  莱阳宋氏在明末与入扰山东的清军作战中,曾有大伤亡,宋琬父兄辈中殉难多人。公元1645年乙酉之初,琬南奔流亡在吴中一带,后虽出仕新朝,一生处于坎坷逆境。此词写旅途月夜怀人,从“万里故人关塞隔”句看,似怀遣戍塞外之故友。之所以怀人如此怆楚,又应与一己“惊飞”不稳心境有关。色调幽凄得浓黑,是心绪沉陷抑郁难拔境地的表现。上片一“白”字与下片结句一“黑”字对应,触目之极。尽管月色在眼中“伤心白”,怕见,可是再白得惨亮总有一丝光亮,较之“窗儿黑”要略为宽舒,拗笔逆推,他的心灵的幽凉几乎触纸可感。无论是色泽、音响、氛围,全用浓墨渲染,画面上那一抹惨白月色更令人心悸。秋蛩声,风蕉声和笛里悲苦声,交替灌入两眼黑茫茫,长宵独坐人之耳,是怎样一种滋味。词末那个“黑”字较之他山东先贤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的“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黑”字,似更觉黑得凶险。


蝶恋花·旅月怀人赏析(扩展4)

——《天末怀李白》赏析3篇

《天末怀李白》赏析1

  《天末怀》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译文翻译

  凉风飕飕地从天边刮起,你的心境怎样呢?令我惦念不已。

  我的书信不知何时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

  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于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

  注释解释

  天末:天的尽头。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君子:指李白。

  鸿雁:喻指书信。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江湖:喻指充满风波的路途。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

  命:命运,时运。文章:这里泛指文学。这句意思是: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魑(chī)魅: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过:过错,过失。这句指魑魅喜欢幸灾乐祸,说明李白被贬是被诬陷的。

  冤魂:指屈原。屈原被放逐,投汨罗江而死。杜甫深知李白从永王李璘实出于爱国,却蒙冤放逐,正和屈原一样。所以说,应和屈原一起诉说冤屈。

  汨(mì)罗:汨罗江,在湖南湘阴县东北。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和《梦李白二首》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当时诗人弃官远游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前二首诗中的怀疑总算可以消除了,但怀念与忧虑却丝毫未减,于是杜甫又写下《天末怀李白》表达牵挂之情。

  诗文赏析

  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诗人说: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这是返朴归真的高度概括,言浅情深,意象悠远。以杜甫论,自身沦落,本不足虑,而才如远人,罹此凶险,定知其意之难*,远过于自己,含有“与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此无边揣想之辞,更见诗人想念之殷。代人着想,“怀”之深也。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李慈铭曰:“楚天实多恨之乡,秋水乃怀人之物。”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语以祈珍摄。然而鸿雁不到,江湖多险,觉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高步瀛引邵长蘅评:“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此时李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和这位千载冤魂,在身世遭遇上有某些相同点,所以诗人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这一联虽系想象之词,但因诗人对屈原万分景仰,觉得他自沉殉国,虽死犹存;李白是亟思*定安史叛乱,一清中原,结果获罪远谪,虽遇赦而还,满腔的怨愤,自然会对前贤因秋风而寄意。这样,“应共冤魂语”一句,就很生动真实地表现了李白的内心活动。最后一句“投诗赠汨罗”,用一“赠”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这一“赠”字之妙,正如黄生所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读杜诗说》)

  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出来,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吟诵全诗,如展读友人书信,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情,反复咏叹,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

《天末怀李白》赏析2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鸿雁:喻指书信。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江湖:喻指充满风波的路途。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

  命:命运,时运。

  文章:这里泛指文学。这句意思是:有文才得人总是薄命遭忌。

  魑魅: 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

  译文

  凉风飕飕从天边刮起,不知此时你心境怎样。

  鸿雁捎的消息何时到?只恐江湖秋水多风浪。

  文采卓绝薄命遭忌恨,山精水怪喜吞过路人。

  相比你会与屈原共语,投诗汩罗江诉不*事。

  

  凉风飕飕地从天边刮起,你的心境怎样呢?令我惦念不已。

  我的书信不知何时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

  作文章忌讳坦荡的命途(逆境发奋,才易写出名篇),奸佞小人最喜欢好人犯错。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

  赏析

  《天末怀李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思念李白的诗作。此诗以凉风起兴,对景相思,设想李白于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全诗情感真切深挚,风格婉转沉郁,为历代广为传诵的抒情名篇。

  这首诗和《梦李白二首》当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诗人说: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这是返朴归真的高度概括,言浅情深,意象悠远。以杜甫论,自身沦落,本不足虑,而才如远人,罹此凶险,定知其意之难*,远过于自己,含有“与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此无边揣想之辞,更见诗人想念之殷。代人着想,“怀”之深也。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李慈铭曰:“楚天实多恨之乡,秋水乃怀人之物。”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语以祈珍摄。然而鸿雁不到,江湖多险,觉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高步瀛引邵长蘅评:“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此时李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和这位千载冤魂,在身世遭遇上有某些相同点,所以诗人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欲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这一联虽系想象之词,但因诗人对屈原万分景仰,觉得他自沉殉国,虽死犹存;李白是亟思*定安史叛乱,一清中原,结果获罪远谪,虽遇赦而还,满腔的怨愤,自然会对前贤因秋风而寄意。这样,“欲共冤魂语”一句,就很生动真实地表现了李白的内心活动。最后一句“投诗赠汨罗”,用一“赠”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这一“赠”字之妙,正如黄生所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读杜诗说》)

  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出来,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吟诵全诗,如展读友人书信,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情,反复咏叹,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

《天末怀李白》赏析3

  《天末怀李白》

  作者: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②,魑魅喜人过④。

  应共冤魂语⑤,投诗赠泪罗⑥。

  【《天末怀李白》重点字词解析】

  ①天末:犹天边。②君子:指李白。③文章句:意谓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④魑魅句:意谓山精水鬼在等着你经过,以便出而吞食,犹“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一憎一喜,遂令诗人无置身地。⑤应共句:因屈原被谗含冤,投江而死,与李白之受枉窜身,有共通处,往夜郎又须经过汨罗,故也应有可以共语处。⑥汩罗;汨罗江,屈原自沉处,在今湖南湘阴县。

  【《天末怀李白》赏析鉴赏】

  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苍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这是返璞归真的高度概括,言浅情深,意象悠远。以杜甫论,自身沦落,本不足虑,而才如远人,罹此凶险,定知其意之难*,远过于自己,含有“与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此无边揣想之辞,更见诗人想念之殷。代人着想,“怀”之深也。

  颔联写盼望友人音讯的急切心情。茫茫江湖,风波险阻,望消息而不可得,却故问“鸿雁几时到”,一种茫然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颈联是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文章憎命达”一句,语极悲愤,“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此二句中议论中带情韵,用比重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千古传颂的名句。此时,李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流放自投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和这位千载冤魂,在身世遭遇上有某些相同点。所以诗人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泪罗。”

  尾联是想象之词,因诗人对屈原万分景仰,觉得他自沉殉国,虽死犹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

  全诗表达了对好友李白的深切同情和思念。


蝶恋花·旅月怀人赏析(扩展5)

——《蝶恋花·出塞》原文赏析3篇

《蝶恋花·出塞》原文赏析1

  一、原文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二、翻译

  古往今来,山河之上不会存在永久的界限。角声中,牧民频繁的在这片土地上来来去去。而这其间触目的荒凉,谁能说的清?唯有西风肆意吹着那苍老的丹枫。这片土地上留下的那些幽怨之情应是无法计数的。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昭君的情有多深,就像深山的夕照,深秋的雨。

  三、注释

  1、无定据:无定、无准。意谓自古以来,权力纷争不止,江山变化无定。一作“无定数”。

  2、从前幽怨应无数:一作“幽怨从前何处诉”。

  3、铁马金戈:谓战争。《旧五代史·李袭吉传》李克用与朱温书云:“岂谓运由奇特,谤起奸邪,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青冢:用汉代王昭君出塞之典事。《汉书·匈奴传下》:“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绮,字昭君赐单于。”昭君死后葬于南匈奴之地(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称“青冢”。

  三、赏析

  词中有“牧马频来去”、“西风”及“青冢黄昏路”之语,青冢离龙泉关较近,因此可能创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驾至五台山、龙泉关时。

  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词人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山河是没有定数的,此时姓觉罗氏,彼时有可能姓叶赫那拉氏,江山的轮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发生逆转的。这句写意气势博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无奈。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是很执着的,但却没有一个实现的途径,所以他的心头淤积着太多的郁闷。但这种情感的表达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景象的具体描绘展现出来的,婉约深沉,耐人寻味。

  这首词从整体上来说,景象博大磅礴,情感凄婉幽怨,自然流畅。面对塞外景象,作者以景写情,又以情带景,使情与景、形与意融为一体。而上篇写眼前之景,下篇写从前之志,虚实形成对比。就整首词来看,手法娴熟而精到。

《蝶恋花·出塞》原文赏析2

  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翻译

  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又能与谁说?只有萧瑟的秋风吹拂着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曾经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犹如夕阳余辉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绵绵秋雨。

  注释

  无定据:没有一定。

  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

  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

  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

  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

  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代指战事.兵事。

  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

  几许:多少。

  鉴赏

  词中有“牧马频来去”、“西风”及“青冢黄昏路”之语,青冢离龙泉关较近,因此可能创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驾至五台山、龙泉关时。

  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词人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山河是没有定数的,此时姓觉罗氏,彼时有可能姓叶赫那拉氏,江山的轮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发生逆转的。这句写意气势博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无奈。从纳兰性德的身世来看,他虽然贵为皇族,但也没有主宰江山的机会,然而跟从皇帝出行的经历,使他对国家的理解更为深刻,使他对时局的变迁更为敏感。作者并没有沉溺于伤感,而是把思绪从对历史拉回到了现实,在眼前,他看到了塞外营训的"场景。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此句看似*淡,却让人浮想联翩。军营中,号角声起,只见战士们横刀立马,神情严峻,将帅一声令下,他们便在马背上来来*地操练,拼杀,好一幅壮观的场面。可是,此时的威武严整,并不一定能够使一个国家长久持续下去,它也许会在一夕之间烟消云散,这怎能不让人伤感?一代一代的王朝不都是这样轰轰烈烈而来,又这样失魂落魄而去?战场上的厮杀声,似乎也暗藏着几份悲伤。从结构上来说,第一句是后两句的一个概括,而后两句又是第一句的具体展现。

  虽然塞外的景象广袤壮美,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心情愉悦,在他眼中,弥望的仍是一片荒凉,这满目的荒凉又能给谁诉说呢?“荒凉”一词,既是自然景象的真实写照,又是作者心绪的如实昭示。秋天,万物凋零,落叶满地,一派衰败之象,可谁又能说这不是作者心境凄凉的抒写呢?作者贵为皇族,虽然没有出生入死的经历,但仍然心存忧患,多少王朝就是在这起起落落中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清王朝也不例外。西风,即秋风。枫叶经霜会更红艳,越红离凋谢就越近。季节地逝去,风干了自然界的一切,但却风干不了作者满腹的忧愁。在此,作者借景烘托,把幽深的情愫收藏在深秋的枫叶里。

  词的上片,无论写景抒情,都没有雕琢的痕迹,以复杂的思绪引出眼前的景象,片末看似以景收束,却景中带情。景中情感的流露,水到渠成,不事雕饰。

  词的下片抒发自己的报国志向无法实现的幽怨,景象气势磅礴,纵横驰骋,情感婉约深沉。

  “幽怨从前何处诉”,应为从前幽怨何处诉,古人作词,为了韵律的需要,往往在词序上作以调整。“从前幽怨”到底指的是什么幽怨呢?就下文“铁马金戈”而言,应该指的是不能报效国家,纵横沙场的幽怨。纳兰性德是康熙帝的御前侍卫,按理说,他有条件也有能力领兵打仗,但作为一个封建帝王的臣子,做事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其所作所为还得服从皇帝的安排。“何处诉”一语,就道出了他内心深深的孤独,也许是英才盖世,也许是位高权重,才使他的周围变得冷清。

  作者虽然志向高远,可又能如何呢?最后不也是像王昭君那样“独留青冢向黄昏”?王昭君曾经因为没有贿赂画工毛延寿而被汉元帝错选作单于呼韩邪的妻子。为了汉与匈奴的和好,她远离家乡,可是最终还不是变成了一堆黄土,有什么用呢?自己空有一腔铁马金戈,气吞万里的报国之志,可拥有这样的志向不也是徒劳的吗?

  作者心情沉重,他自我叩问:如果有人问我对理想的情意有多深?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阳与深秋中的细雨。“深山”“夕阳”“深秋”“雨”这几个意象悲凉凄冷,让人生发出一种挥之不去又无法形容的伤感。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是很执着的,但却没有一个实现的途径,所以他的心头淤积着太多的郁闷。但这种情感的表达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景象的具体描绘展现出来的,婉约深沉,耐人寻味。

  这首词从整体上来说,景象博大磅礴,情感凄婉幽怨,自然流畅。面对塞外景象,作者以景写情,又以情带景,使情与景、形与意融为一体。而上篇写眼前之景,下篇写从前之志,虚实形成对比。就整首词来看,手法娴熟而精到。

  赏析

  这首小词通过对塞外古战场的描写,抒发了对历代兴亡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词的上片写景,描写塞外古战场的荒凉景象。

  “今古河山无定据”,是说从古至今,*更迭,江山轮回,兴替衰亡,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而该句将词人的“出塞”放在这样广阔的历史空间中来写,自会给读者留下不一般的感受。“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颇具动感,既是写实,突出边塞风物的卓异,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又像虚写,如同历史上无数纷争的一个缩影,让人想象塞外仍是战争频仍。该句为词人下面的叙事创设特殊的背景,并借此揭示事件的悲剧意蕴。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二句仍用描写,放眼望去,整个塞北,*沙万里,荒漠凄凉,连个说话的人也很难找到。西风飒飒,只有那几株枫树,又一次被吹红了叶子。使人联想起为争夺这块土地鏖战厮杀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象。这些红叶,又一次把人带进了对历史的回忆,加深了作品的纵深的历史感。

  词的下片抒情,写自己出塞的感触。

  “从前幽怨应无数”,当年昭君出塞时一定是“幽怨无数”吧!但从后来的情形推想,这“幽怨”则是横无际涯,深不见底。“铁马金戈”,让人想到的是英雄建功立业的豪情,但又有谁知晓与这豪情并置的竟是昭君无尽的“幽怨”啊!“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两种景致,两种风格,反差之大,让善良的心灵何其痛哉!这不正是“谁可语?”的原因吗?若把历史比为一部长卷的话,那“铁马金戈”的场景只是其中的插页,而“青冢黄昏路”的悲凉却浸透着整个书卷。而词人的这种感受又是如何传达的呢?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一问一答,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沉痛至极。“深山夕照”已经让人感觉悲凉,而“深秋暮雨”则程度更重。意象递进叠加,既深化昭君“幽怨”的表达,也让读者感受词人渐趋悲凉以至不堪悲凉之苦。如此以景结情,含蓄隽永。

  汉元帝时,昭君奉旨出塞和番,在她的沟通和调和下,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六十年。她死后就葬在胡地,因其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所以昭君墓又被称为“青冢”,杜甫有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纳兰由青冢想到王昭君,问她说:“曾经的一往情深能有多深,是否深似这山中的夕阳与深秋的苦雨呢。”作为康熙帝的贴身侍卫,作者经常要随圣驾出巡,所以他的心中也充满了报国之心,但他显然不想通过“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方式来成就自己的理想抱负,所以在尾句中作者又恢复了多情的本色,他以景语结束,将自己的无限深情都融人到无言的景物之中,在这其中,既包含了豪放,又充满了柔情,甚至我们还会体味到些许的凄凉与无奈。

  这首词通过诗人“出塞”所见,描绘了眼前荒凉的和*景象,回顾历史,总结出战争与和*两种情况,是对*历史上王朝更替的规律性概括。因此*批注:“看出兴亡”,肯定了这首词的思想意义。

  谢章铤在《赌棋山庄词话》中曾说过:“长短调并工者,难矣哉。国朝其惟竹坨、迦陵、容若乎。竹坨以学胜,迦陵以才胜,容若以情胜。”而读完作者这首词风苍凉慷慨的词作,可以得知谢氏此言不虚。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于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八月奉命与副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所作,词人时年二十八岁。

《蝶恋花·出塞》原文赏析3

  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翻译

  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又能与谁说?只有萧瑟的秋风吹拂着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曾经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犹如夕阳余辉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绵绵秋雨。

  注释

  无定据:没有一定。

  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

  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

  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

  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

  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代指战事.兵事。

  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

  几许:多少。

  鉴赏

  词中有“牧马频来去”、“西风”及“青冢黄昏路”之语,青冢离龙泉关较近,因此可能创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驾至五台山、龙泉关时。

  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词人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山河是没有定数的,此时姓觉罗氏,彼时有可能姓叶赫那拉氏,江山的轮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发生逆转的。这句写意气势博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无奈。从纳兰性德的身世来看,他虽然贵为皇族,但也没有主宰江山的机会,然而跟从皇帝出行的经历,使他对国家的理解更为深刻,使他对时局的变迁更为敏感。作者并没有沉溺于伤感,而是把思绪从对历史拉回到了现实,在眼前,他看到了塞外营训的场景。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此句看似*淡,却让人浮想联翩。军营中,号角声起,只见战士们横刀立马,神情严峻,将帅一声令下,他们便在马背上来来*地操练,拼杀,好一幅壮观的场面。可是,此时的威武严整,并不一定能够使一个国家长久持续下去,它也许会在一夕之间烟消云散,这怎能不让人伤感?一代一代的王朝不都是这样轰轰烈烈而来,又这样失魂落魄而去?战场上的厮杀声,似乎也暗藏着几份悲伤。从结构上来说,第一句是后两句的一个概括,而后两句又是第一句的具体展现。

  虽然塞外的景象广袤壮美,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心情愉悦,在他眼中,弥望的仍是一片荒凉,这满目的荒凉又能给谁诉说呢?“荒凉”一词,既是自然景象的真实写照,又是作者心绪的如实昭示。秋天,万物凋零,落叶满地,一派衰败之象,可谁又能说这不是作者心境凄凉的抒写呢?作者贵为皇族,虽然没有出生入死的经历,但仍然心存忧患,多少王朝就是在这起起落落中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清王朝也不例外。西风,即秋风。枫叶经霜会更红艳,越红离凋谢就越近。季节地逝去,风干了自然界的一切,但却风干不了作者满腹的忧愁。在此,作者借景烘托,把幽深的情愫收藏在深秋的枫叶里。

  词的上片,无论写景抒情,都没有雕琢的痕迹,以复杂的思绪引出眼前的景象,片末看似以景收束,却景中带情。景中情感的流露,水到渠成,不事雕饰。

  词的下片抒发自己的报国志向无法实现的幽怨,景象气势磅礴,纵横驰骋,情感婉约深沉。

  “幽怨从前何处诉”,应为从前幽怨何处诉,古人作词,为了韵律的需要,往往在词序上作以调整。“从前幽怨”到底指的是什么幽怨呢?就下文“铁马金戈”而言,应该指的是不能报效国家,纵横沙场的幽怨。纳兰性德是康熙帝的御前侍卫,按理说,他有条件也有能力领兵打仗,但作为一个封建帝王的臣子,做事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其所作所为还得服从皇帝的安排。“何处诉”一语,就道出了他内心深深的孤独,也许是英才盖世,也许是位高权重,才使他的周围变得冷清。

  作者虽然志向高远,可又能如何呢?最后不也是像王昭君那样“独留青冢向黄昏”?王昭君曾经因为没有贿赂画工毛延寿而被汉元帝错选作单于呼韩邪的妻子。为了汉与匈奴的和好,她远离家乡,可是最终还不是变成了一堆黄土,有什么用呢?自己空有一腔铁马金戈,气吞万里的报国之志,可拥有这样的志向不也是徒劳的吗?

  作者心情沉重,他自我叩问:如果有人问我对理想的情意有多深?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阳与深秋中的细雨。“深山”“夕阳”“深秋”“雨”这几个意象悲凉凄冷,让人生发出一种挥之不去又无法形容的伤感。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是很执着的,但却没有一个实现的途径,所以他的心头淤积着太多的郁闷。但这种情感的表达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景象的具体描绘展现出来的,婉约深沉,耐人寻味。

  这首词从整体上来说,景象博大磅礴,情感凄婉幽怨,自然流畅。面对塞外景象,作者以景写情,又以情带景,使情与景、形与意融为一体。而上篇写眼前之景,下篇写从前之志,虚实形成对比。就整首词来看,手法娴熟而精到。

  赏析

  这首小词通过对塞外古战场的.描写,抒发了对历代兴亡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词的上片写景,描写塞外古战场的荒凉景象。

  “今古河山无定据”,是说从古至今,*更迭,江山轮回,兴替衰亡,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而该句将词人的“出塞”放在这样广阔的历史空间中来写,自会给读者留下不一般的感受。“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颇具动感,既是写实,突出边塞风物的卓异,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又像虚写,如同历史上无数纷争的一个缩影,让人想象塞外仍是战争频仍。该句为词人下面的叙事创设特殊的背景,并借此揭示事件的悲剧意蕴。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二句仍用描写,放眼望去,整个塞北,*沙万里,荒漠凄凉,连个说话的人也很难找到。西风飒飒,只有那几株枫树,又一次被吹红了叶子。使人联想起为争夺这块土地鏖战厮杀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象。这些红叶,又一次把人带进了对历史的回忆,加深了作品的纵深的历史感。

  词的下片抒情,写自己出塞的感触。

  “从前幽怨应无数”,当年昭君出塞时一定是“幽怨无数”吧!但从后来的情形推想,这“幽怨”则是横无际涯,深不见底。“铁马金戈”,让人想到的是英雄建功立业的豪情,但又有谁知晓与这豪情并置的竟是昭君无尽的“幽怨”啊!“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两种景致,两种风格,反差之大,让善良的心灵何其痛哉!这不正是“谁可语?”的原因吗?若把历史比为一部长卷的话,那“铁马金戈”的场景只是其中的插页,而“青冢黄昏路”的悲凉却浸透着整个书卷。而词人的这种感受又是如何传达的呢?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一问一答,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沉痛至极。“深山夕照”已经让人感觉悲凉,而“深秋暮雨”则程度更重。意象递进叠加,既深化昭君“幽怨”的表达,也让读者感受词人渐趋悲凉以至不堪悲凉之苦。如此以景结情,含蓄隽永。

  汉元帝时,昭君奉旨出塞和番,在她的沟通和调和下,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六十年。她死后就葬在胡地,因其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所以昭君墓又被称为“青冢”,杜甫有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纳兰由青冢想到王昭君,问她说:“曾经的一往情深能有多深,是否深似这山中的夕阳与深秋的苦雨呢。”作为康熙帝的贴身侍卫,作者经常要随圣驾出巡,所以他的心中也充满了报国之心,但他显然不想通过“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方式来成就自己的理想抱负,所以在尾句中作者又恢复了多情的本色,他以景语结束,将自己的无限深情都融人到无言的景物之中,在这其中,既包含了豪放,又充满了柔情,甚至我们还会体味到些许的凄凉与无奈。

  这首词通过诗人“出塞”所见,描绘了眼前荒凉的和*景象,回顾历史,总结出战争与和*两种情况,是对*历史上王朝更替的规律性概括。因此*批注:“看出兴亡”,肯定了这首词的思想意义。

  谢章铤在《赌棋山庄词话》中曾说过:“长短调并工者,难矣哉。国朝其惟竹坨、迦陵、容若乎。竹坨以学胜,迦陵以才胜,容若以情胜。”而读完作者这首词风苍凉慷慨的词作,可以得知谢氏此言不虚。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于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八月奉命与副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所作,词人时年二十八岁。


蝶恋花·旅月怀人赏析(扩展6)

——杜甫《旅夜书怀》古诗原文及鉴赏 (菁选3篇)

杜甫《旅夜书怀》古诗原文及鉴赏1

  作者: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解】:

  1、危樯:高耸的桅杆。

  2、星垂句:远处的星星宛如低垂至地面,使原野更为辽阔。

  3、月涌句:银色的月光映着奔流汹涌的长江。

  4、沙鸥:水鸟名。

  【韵译】: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

  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

  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

  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

  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

  活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评析】:

  诗作于代宗永泰元年(765),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全诗流露了诗人奔波不遇之情。诗的前半写“旅夜”的情景。以写景展现境况和情怀,寓情于景之中。后半写“书怀”。抒发自己原有政治抱负,没有想到却是因为文章而得扬名四海,而宦途却因老病而被排挤。表现了内心飘泊无依的伤感,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杜甫《旅夜书怀》古诗原文及鉴赏2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一、背景分析。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二、诵读提示。

  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先看一遍,整体感知后,让学生指出。——缓慢、低沉的

  分析原因:“旅夜”书“怀”,有感而生。快感乎?否!从哪里可以看出?让学生再细作分析。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后一层直抒胸臆,飘泊四方,居无定所,要读出压抑感。

  三、诗歌内容分析。

  1、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如何来描写的诗人的旅夜处境和感受?

  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2、 后四句书怎样的“怀”?

  “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说“官应老病休”, 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说“应”当,本是不应当,正显出老诗人悲愤的心情。

  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这跟他刚离成都时写的“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蜀》)语意相同。以形象比喻作结,鲜明深刻地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一沙鸥”照应“独夜舟”,对比鲜明,比喻贴切。

  3、艺术特色。A、寓情于景 B、直抒胸臆。

  全诗风格沉郁、感情激越,形象鲜明、境界宏阔,表现出诗人“老来渐于诗律细”的艺术成就。

  四、练习提升。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前两联对仗工整,由远及近,由下及上,描绘了一幅旅夜孤舟夜泊江上广阔立体的月夜画面。

  B.此诗写了辽阔的*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景的雄浑阔大衬出了诗人的孤苦怜仃。

  C.后两联含蓄地写出诗人的不幸与当时的处境,吐露出诗人不得志的牢骚与失意悲凉之情。

  D.尾联,诗人用设问的方式引出自己的处境:像天地间的一只沙鸥,四处漂泊。

  (答案A. 应是“由近及远,由上及下”。首联与颔联之间是由近及远。颔联的上联与下联之间是由上及下。)

  五、对比拓展。

  对比赏析:杜甫的《旅夜书怀》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旅夜书怀

  李白 杜甫

  渡远荆门外, 细草微风岸,

  来从楚国游。 危樯独夜舟。

  山随*野尽, 星垂*野阔,

  江入大荒流。 月涌大江流。

  月下飞天镜, 名岂文章著?

  云生结海楼。 官应老病休。

  仍怜故乡水, 飘飘何所以,

  万里送行舟。 天地一沙鸥。

  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有哪些?

  (1) 都在长江上扬帆而下,只不过李白是在出蜀之后,于湖北省宜都县西北作的这首诗。杜甫是在今重庆市忠县至云阳县途中作的这首诗;

  (2)都为五律,不仅韵律相同,而且在短短的仅四十余字的一首诗里,相同的词字竟有“*野”、“江”、“月”、“流”;

  (3)这两首诗的气象都十分开阔,艺术表现手法较为自然。两诗的前后结构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由近展远,由狭而阔,大江,大地,星月,繁复的立体空间景象,映入胸怀。两诗的结句虽以“低调”和“收束”而止,但仍展现出辽远时空,令人作无穷无尽的遐想。

  这两首诗的不同点在哪里?

  (1)李白写《渡荆门送别》是青年时代,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游历时而作。《旅夜书怀》是杜甫晚年 ,即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杜甫辞去了幕僚的职务,带家眷离开成都,经渝州(今重庆)乘船到云阳县云安镇途中而作。两诗相差的年代刚好40年;

  (2)心境不一样,李白第一次走出蜀地的大山,天地开阔,,神荡胸襟,豁然开朗,兴奋喜悦之情,言于溢表。举目从没有看到的茫茫大江,山在大江和蓝天之间,成了渺渺的一线。李白的诗里,只有对壮阔山河的感叹和思乡的情怀,而没有人生风雨历程的伤愁。杜甫的心境和李白大不一样,蹇途人生,时运不济,颠沛流离,穷困缠身。恰又辞官飘泊,那心境肯定是格外苍凉。在静静的夜里,在凄凄的江上,杜甫独自一人守着孤舟,多么悲凉和孤独!“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这开阔的场景更衬托了杜甫的这种悲凉和孤独。李白诗的画面固然是一种令人遥想的大画面,是很美的,但杜甫这首诗却能深入到欣赏者的情感的内部,刺激欣赏者的心灵,一种对杜甫生活处境的同情和感叹油然而生。

  李杜之间的情宜甚深,特别是杜甫,多次做诗怀念李白。对李白的诗,杜甫更是称颂,说“白也诗无敌”。李白的诗在前,杜甫的诗在后,两诗的画面又这样接近。在艺术上,杜甫的《旅夜书怀》是否受到了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的影响呢?或者说《旅夜书怀》模仿了《渡荆门送别》呢?

杜甫《旅夜书怀》古诗原文及鉴赏3

  《旅夜书怀》原文

  细草微风岸⑴,危樯独夜舟⑵。

  星垂*野阔⑶,月涌大江流⑷。

  名岂文章著⑸,官应老病休⑹。

  飘飘何所似⑺,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旅夜书怀》赏析

  题解

  所谓“旅夜书怀”,就是在行旅的夜里抒写自己的胸怀或怀抱。这首诗一向被认为是杜甫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五月离开成都草堂以后,沿长江乘舟东下,秋天抵达忠州(今四川忠县)一带时所作。但是,首先,诗中“星垂*野阔”句所描画的图景,与忠州一带的峡谷地貌不合。其次,“细草”本是象征春天的景物,也与秋天不符,所以秋天写于忠州的结论是有疑问的。那么此诗究竟写于何时呢?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应该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在春天,二是在广阔的*野之中,三是在漂泊于大江上的船里。同时满足这三条的,有如下两个时间:

  ①大历三年(768)春天,杜甫离开夔州,穿过三峡后,向江陵(今属湖北)航行时。

  ②大历四年或五年春天,漂泊在湘江上时。长江贯流的湖北江汉*原,和湘江沿岸的湖南*野,都能与“星垂*野阔”所描绘的空间相应。但杜诗提及“大江”的二十多例子里,一个指湘江的也找不到。所以,将这个事实和“细草”的春意,“星垂*野阔”的*野综合考虑的话,《旅夜书怀》诗的写作时期应该确定为大历三年春。此前杜甫已经滞留夔州近两年,除因受到夔州都督柏茂琳的优待以外,大约也是为了等候朝廷任命新职。因为作为夔州都督的柏茂琳,可能向朝廷推荐过杜甫。但是,唐代宗没有起用他。这时,他感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希望完全破灭了。于是在这年的正月,五十七岁的杜甫下定决心离开夔州。舟出三峡,顺着大江,进入江汉*原的江陵一带,他回想一生的坎坷遭遇和朝廷的黑暗腐败,抒发了“官应老病休”的愤激之情。

  句解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微风习习,江岸细草如丝,一只竖有高桅的小船,孤伶伶地行驶在江上。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境,烘托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这也是作者孤独感伤之情的外化。“危”,高的意思。“樯”,桅杆。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星星垂挂在远天,显出*野的辽阔;月光涌动在水面,大江在汹涌奔流。与上一联的近景相比,这一联是远景,上句写岸上,下句写江中,构成阔大雄伟的境界,有一种宇宙苍茫无穷之感。置身其间的细草、孤舟、诗人,该是何等的渺小。由此可见诗人孤独凄怆之情。诗中“垂”、“涌”两个“响”字,将星月精神描摩得毕肖。《四溟诗话》评价说“句法森严,‘涌’字尤奇”。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但官职的确是因老且多病而不得不永远休止了。此联上句与“岂有文章惊海内”(《客至》)一样,既是自谦之词,又有自豪之意。下句与“罢官亦由人”(《立秋后题》)一样,表面上是自我解嘲,实质上是抒发愤慨。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这,而是由于不被任用。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说:“胸怀经济,故云名岂以文章而著;官以论事罢,而云老病应休。立言之妙如此。”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如此江湖落拓,到处飘泊,像个什么?就像那天地之间到处飘飞的一只沙鸥。诗人自叹身世飘零,无论是身后之名,还是生前之功业,似乎都游离于他。当这种悲愤交集的情感,外化投射在一只飘零于茫茫天地之间的白鸥时,诗人晚年飘零、孤独、寂寥的形象,便由此铸就了。

  评解

  纵观全诗,始终有景,又始终满含复杂的情感。景的序列,随着诗人感情的逐步展开而自然地呈现,并且最终借助景,将感情的抒发推向高潮。大致说来,诗的前半重点写“旅夜”之景,后半主要是“书怀”。不过,前半写景状物,已经融注了诗人的主观意念;后半抒怀感慨,也有自然景物的烘托。全诗景情交融,正如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所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全诗意境雄浑,《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的评论说:“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诗人将“细草”、“孤舟”、“沙鸥”这些景象,放置于无垠的星空*野之间,使景物之间的这种对比,自然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衬托出深沉凝重的孤独感。


蝶恋花·旅月怀人赏析(扩展7)

——旅夜书怀课后反思 (菁选3篇)

旅夜书怀课后反思1

  这堂课整体上是成功的,但也有一些不足和让我迷惑的地方。比如诗文景物讲解不是很完整,还有我只是利用多媒体打出预习提纲,而与诗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和资料并没有呈现,只是让学生自主查阅并总结,没有做到反馈,讨论问题时,有效性差,只是讨论的气氛热烈,没有做到既适时又深刻。诗文拓展方面没有过多的深入,造成学生只是遇到类似的诗文会分析而没有更深刻的想法,更没有联系实际把诗文放到今天,把古人扶起来让今人与他对话,看一看他们在今天有什么作用,拿到今天的语文教学中学有什么意义,如果把它作为作文素材,学生会分析出的写作角度有哪些,那些角度恰当并有话可说,我并没有给学生指导,我想我以后会不断地反思总结,让我和我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所乐,有所悟。

旅夜书怀课后反思2

  我在设计《旅夜书怀》这首诗时,主要想抓住两点:理解诗歌内容和学会题型的解题方法。事实证明,这样做效果不错,得到了同行的肯定。

  我的设计如下:

  一、导入,图像导入,联系出杜甫的晚年生活的介绍。

  二、走进文本。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联如何理解?

  4、赏析尾联。

  三、走出文本,拓展延伸。读杜甫诗《孤雁》,完成后面的题目。

  四、作业布置。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在设计本诗的导语时,想以新出奇,就想着能不能在上课伊始一下子就吸引所有学生的目光,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所以,我选择了用泛而华丽的语句导入,试图用好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我一门心思想叫导语与众不同,在奇与新上做文章,其他的就没有考虑,犯了年轻教师经常会犯的通病:华而不实。导语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服务的,不应该脱离文本。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语追求新奇时不能忽略的知识体系和课堂教学重点。让导语和教学新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既能使学生了解文本的学习内容,又能明确文本的学习目标,这样,更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所以,我选择了杜甫的晚年照片来冲击学生的眼球,并配以他晚年生活境遇的介绍。如此,就和《旅夜书怀》的写作背景联系起来,更容易让学生走进文本。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导语,也应该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每一篇课文有它自身的特点,导语也要据此量身定做。

  新课程方案要求教师关注过程和方法,关注教学环境的设计、活动的设计,更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旅夜书怀》这首诗如何既考虑到欣赏的问题,又兼顾到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要反复思考的问题。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决定整个课堂都采取分组比赛的方式,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自己点评,教师适时点拨。我想这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的时候,充分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回顾这堂课的前前后后,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很多。第一,自己总觉得挖掘还不够深入,内容设计浮于表面。第二,没有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虽然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总觉得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在支撑着,并不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了。第三,从准备到结束,自己的心态不能始终处于一种*稳的状态。

  总的来说,第一次上评比课,对我的影响很大。最大的感触就是:上好一堂课真难。思考的越多越深入,越觉得没法把握,好象一下子什么也不会了,突然觉得不会上课了,觉得自己脑子里的库存太少,急需充电。这给了自己许多动力,也多了无形中的压力。要想真正的上好一堂课,必须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不能一味的求新求奇。尤其是象我这样的年轻教师,就要稳打稳扎,在*凡中求得实效。

旅夜书怀课后反思3

  《旅夜书怀》漂泊江湖的辛酸没有抹去杜甫悲天悯人的情怀,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一路颠沛流离一路泪沾衣襟。合上书本合不上思绪,我想对杜甫说:走出你的旅夜书怀,走出你的沉郁顿挫,我愿意继续做一只飞翔的沙鸥,不管风霜还是雨雪,我都会坚定最初的梦想,那是千年后的灵魂对你的一种悼念和铭记。


蝶恋花·旅月怀人赏析(扩展8)

——杜甫《旅夜书怀》教学设计 (菁选2篇)

杜甫《旅夜书怀》教学设计1

  陈冬枝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一、背景分析。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二、诵读提示。

  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先看一遍,整体感知后,让学生指出。——缓慢、低沉的

  分析原因:“旅夜”书“怀”,有感而生。快感乎?否!从哪里可以看出?让学生再细作分析。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后一层直抒胸臆,飘泊四方,居无定所,要读出压抑感。

  三、诗歌内容分析。

  1、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如何来描写的诗人的旅夜处境和感受?

  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2、后四句书怎样的“怀”?

  “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说“官应老病休”,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说“应”当,本是不应当,正显出老诗人悲愤的心情。

  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这跟他刚离成都时写的“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蜀》)语意相同。以形象比喻作结,鲜明深刻地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一沙鸥”照应“独夜舟”,对比鲜明,比喻贴切。

  3、艺术特色。A、寓情于景B、直抒胸臆。

  全诗风格沉郁、感情激越,形象鲜明、境界宏阔,表现出诗人“老来渐于诗律细”的艺术成就。

  四、练习提升。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前两联对仗工整,由远及近,由下及上,描绘了一幅旅夜孤舟夜泊江上广阔立体的月夜画面。

  B.此诗写了辽阔的*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景的雄浑阔大衬出了诗人的孤苦怜仃。

  C.后两联含蓄地写出诗人的不幸与当时的处境,吐露出诗人不得志的牢骚与失意悲凉之情。

  D.尾联,诗人用设问的方式引出自己的处境:像天地间的一只沙鸥,四处漂泊。

  (答案A.应是“由近及远,由上及下”。首联与颔联之间是由近及远。颔联的上联与下联之间是由上及下。)

  五、对比拓展。

  对比赏析:杜甫的《旅夜书怀》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旅夜书怀

  李白杜甫

  渡远荆门外,细草微风岸,

  来从楚国游。危樯独夜舟。

  山随*野尽,星垂*野阔,

  江入大荒流。月涌大江流。

  月下飞天镜,名岂文章著?

  云生结海楼。官应老病休。

  仍怜故乡水,飘飘何所以,

  万里送行舟。天地一沙鸥。

  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有哪些?

  (1)都在长江上扬帆而下,只不过李白是在出蜀之后,于湖北省宜都县西北作的这首诗。杜甫是在今重庆市忠县至云阳县途中作的这首诗;(2)都为五律,不仅韵律相同,而且在短短的仅四十余字的一首诗里,相同的词字竟有“*野”、“江”、“月”、“流”;(3)这两首诗的气象都十分开阔,艺术表现手法较为自然。两诗的前后结构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由近展远,由狭而阔,大江,大地,星月,繁复的立体空间景象,映入胸怀。两诗的结句虽以“低调”和“收束”而止,但仍展现出辽远时空,令人作无穷无尽的遐想。

  这两首诗的不同点在哪里?

  (1)李白写《渡荆门送别》是青年时代,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游历时而作。《旅夜书怀》是杜甫晚年,即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杜甫辞去了幕僚的职务,带家眷离开成都,经渝州(今重庆)乘船到云阳县云安镇途中而作。两诗相差的年代刚好40年;(2)心境不一样,李白第一次走出蜀地的大山,天地开阔,,神荡胸襟,豁然开朗,兴奋喜悦之情,言于溢表。举目从没有看到的茫茫大江,山在大江和蓝天之间,成了渺渺的一线。李白的诗里,只有对壮阔山河的感叹和思乡的情怀,而没有人生风雨历程的伤愁。杜甫的心境和李白大不一样,蹇途人生,时运不济,颠沛流离,穷困缠身。恰又

  辞官飘泊,那心境肯定是格外苍凉。在静静的夜里,在凄凄的江上,杜甫独自一人守着孤舟,多么悲凉和孤独!“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这开阔的场景更衬托了杜甫的这种悲凉和孤独。李白诗的画面固然是一种令人遥想的大画面,是很美的,但杜甫这首诗却能深入到欣赏者的`情感的内部,刺激欣赏者的心灵,一种对杜甫生活处境的同情和感叹油然而生。

  李杜之间的情宜甚深,特别是杜甫,多次做诗怀念李白。对李白的诗,杜甫更是称颂,说“白也诗无敌”。李白的诗在前,杜甫的诗在后,两诗的画面又这样接近。在艺术上,杜甫的《旅夜书怀》是否受到了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的影响呢?或者说《旅夜书怀》模仿了《渡荆门送别》呢?

杜甫《旅夜书怀》教学设计2

  一、提问导入:

  (展示1)请同学们回忆几首诗。

  望岳------杜甫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这些是谁的诗句啊?

  (学生)杜甫

  师:杜甫才华横溢,有着远大抱负,忧国忧民,却一生坎坷,穷困潦倒。晚年要靠朋友接济生活,最后甚至以船为家,四处漂泊。“自古文章憎命达”,正因为如此,杜甫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民间,关注自己的内心。写出了“光焰万丈长”的诗歌。(展示2—杜甫晚年的图象)这两幅图片就是他晚年郁郁不得志的写照。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杜甫,走进他的《旅夜书怀》(展示3—诗题),来体会诗人宦游疲倦、漂泊孤苦之情。

  二、(展示4—学习目标)

  三、请听课文朗读,注意字音、节奏(展示5),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鉴赏诗歌

  师:(重点知识回顾)鉴赏诗歌时,我们常说(展示6)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即)

  --知人知世据意推志(展示)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即抓住)

  --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展示7)“旅夜书怀”顾名思义指在旅途的夜晚写下抒*感的诗。

  (展示8—“旅”字)(展示9)1、通过“旅”字看背景(请你来看看———指一名学生读)(展示10—背景介绍)旅:是旅居之意。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杜甫的思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这首诗就集中的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师:那么作者在旅途的夜晚看到了什么景物?(展示11—“夜”字)

  (展示12)2、通过“夜”字察实景(齐读找找景物)

  (展示13提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吟诵诗歌、抓住意象、发挥想象与联想、置身意境、领悟情感)(要求我们)

  (展示14)夜:指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夜晚

  诗句有: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思考:首先首联颔联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这些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如孤寂冷清、雄浑壮阔、慷慨悲壮、恬淡自然等),抒发作者什么情感?(可以从这几个词中选取)

  (小组讨论)

  (展示15)景物:细草、微风、阔岸、危樯、孤夜、独舟。画面: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孤立突兀的危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着漫漫长夜。

  意境:寂静凄冷

  借景抒发了漂泊无依、孤独寂寞之情

  师:由近处、下处的细草、危樯写到远处、上处的星野江月(板书)

  (展示16)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景物:星,低垂。*野、辽阔无边。

  月:涌动的月影。江浩荡的大江。

  画面:星空低垂更能衬托着原野的辽阔无边,一轮明月映照在水中,月影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

  把我们带入雄浑阔大的意境,

  (板书)反衬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感情——以乐景写哀情

  师:注意鉴赏方法我们是通过捕捉意象来感受意境,体会情感。

  师:(展示17)那么作者在这样一个风霜月白、孤寂无眠的孤舟之上会产生怎样的情思呢?

  (展示18)3,通过“书怀”悟实情

  (展示19):

  ①颈联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

  活,那么“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答出后点击明确)

  明确:

  “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的,不做”官”是因为”老病”而休的。

  ②诗人名满天下,是因为什么?(学生答出后点击明确)

  明确:韩愈写诗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过誉之词.

  ③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呢?

  (提示:请结合背景讨论)师补充:

  (指一生答)

  (学生答后)明确:(展示20)作者直抒胸臆地说我的名声是因为文章而显著,做官应该做到年老多病而退休。从《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可以看出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这种理想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虽年老多病但休官是因为被排挤。这里说反话,其实内心希望“因建功立业而出名;希望到老病才休官,而非现在受排挤被迫辞官”。这句话揭示了杜甫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政治失意。

  (展示21)尾联中诗人自况,以什么自况的呢?

  (生答)沙鸥

  “飘飘”——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然后又以广阔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作比.

  (艺术手法:)上运用了对比、直抒胸臆。

  天地与沙形成对比,直抒胸臆地将自己比成沙鸥。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课文题目了解了诗歌内容(展示22)

  (1、通过“旅”字看背景2、通过“夜”字察实景3、通过“抒怀”悟实情)

  感受了全诗由近到远,由下到上,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反衬(以乐景衬哀情),直抒胸臆,比喻、对比等艺术特色。

  (学生自由读背——指一生背,齐背)

  (展示23)

  六、延伸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从体裁看,这首诗是格律诗中的(5)言律诗,它由4联8句组成,每联都有特定的称谓;这首诗的对仗联有(颔联和颈联)。

  2这首诗描写了失落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以第二或第四联为例,分析其手法与艺术效果。

  明确:颔联用了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著与勇敢。

  尾联用对比(反衬)的手法,以野鸭的*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也可以说,使用了衬托的手法。孤雁的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鸭们却全然不顾,它们纷纷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哪些方面的思想感情?

  ——传递出乱离漂泊中失群者的痛苦心情。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屑与“鸣噪自纷纷”的野鸭为伍,宁愿孤独追寻的高远志向)


蝶恋花·旅月怀人赏析(扩展9)

——清江引·秋怀原文及赏析

清江引·秋怀原文及赏析1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蝶恋花·旅月怀人赏析(扩展10)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原文翻译及赏析1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

  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

  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

  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

  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

  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翻译

  夜半天上何所有,只有这遥远的玉绳星白光闪闪。

  继而又斜挂在建章宫门前,低吐地对着钟山。

  寒江夜来显得更加清澈,静水依旧像一条素练。

  天将晓时川流不息的长江水像要把落月也泻到大海。沙洲上还凝结着夜里的秋寒。

  我独目酌酒在板桥浦,寻找着古人描写这里的诗篇。

  可惜谢朓这样的诗人再也不得见了,洒酒江上惆帐填满胸间。

  注释

  玉绳:星宿名,李善《文选》注引《春秋元命苞》说,玉衡北两星为玉绳星。

  建章:宫殿名,南朝宋时建。

  汉水:即汉江,长江最长支流,源出今陕西西南宁强县,流经湖北,在武汉注入长江。这里即借指长江。

  霜江:此指长江。

  洲渚:水中小块陆地。

  “独酌”二句:谢朓有《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

  徵:即”征“。

  玄晖:即谢朓。《南齐书》:谢朓,字玄晖,陈郡阳夏人。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

  洒酒:一作“洒泪”。

  赏析

  此诗的前四句写秋夜天宇和金陵远景。起首二句:“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一问一答,天真活泼,明快自然,饶有民歌风味。诗人仰望秋空,看到在这寥廓空明的天宇上远远地闪烁着两颗银亮的玉绳星。三四两句写玉绳星照耀下的金陵城。诗人放眼远眺,但见玉绳星斜斜地、低低地嵌镶在建章宫高大的楼阙旁边,发出格外耀目的光芒,对着整个金陵古城。这四句从大处落墨,先写天空,后写地面,连接自然,展现出碧海般的青天,白玉般的明星,以及星光照耀下的金陵城巍峨宫阙的剪影,境界空阔高远,正融注了诗人秋夜泛月时那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绪。如果更深细地品味,这四句诗已隐隐透露,出怀念前代诗人谢朓的情思。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中,有“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等写景佳句,李白诗的三、四句,显然是有意点化了谢诗,借以寄寓对谢朓的缅怀、追慕。而且,这两颗璀灿的玉绳星,一颗斜照建章阙,一颗耿对金陵城,仿佛具有象征的意蕴。它们在浩渺秋空中互相映照,仿佛正是谢朓、李白这两位古今相通、精神契合的天才诗人的化身。

  中间四句写秋江月色。这里“汉水”借指长江。诗人不说“长江”而说“汉水”,是为了避免同下句“霜江”字面重复和音声相混。在板桥浦信步泛月的李白,俯视着脚下的大江,但见清澄的江水静静地流淌着,像是一条银光闪烁的白练。此刻,谢朓描写大江黄昏美妙景色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自然跳上心头。对景吟诗,使他产生一种悠然神远的感变,仿佛自己已超越古今的界限,同小谢一起联袂步月,同赏秋江美景,推心置腹地纵论人生、品评诗文了。李白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与古人神游的幻想境界里,以致忘怀了一切。他久久地凝望着明月逐渐西斜,月光如乳汁般倾泻在长江之中。直到月落星隐,天将破晓,朝雾弥漫洲渚,寒气侵袭发肤。这四句写秋江月色,明丽皎洁,清幽飘逸,动静相生,空灵迷人。而在这幅秋江月色图中,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这里表现出他的神态和心绪的变化:先是缅怀遐想古人,继而是与古人神游的畅快,接着是从遐想中醒悟过来发觉古人不可得见的寂寞与怅惘,这四句妙在不是静态的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而是从时间和景色的变化之中暗示出诗人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不着痕迹,纯乎天籁。

  最后四句点明题旨,直抒胸臆。诗人在板桥浦自斟自酌,没有知音同欢共饮,虽追慕谢朓,但毕竟相隔数百年,谁也不能把古人找回来。而在当今现世,像谢玄晖这样才华高妙、志趣相投的人,是很难得再遇到的。想到这里,诗人深深感到孤独寂寞,挥杯洒酒无心再饮。一股悲凉抑郁之气,充满了他的胸中。结句暗用梁代诗人江淹《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句意,而融化无迹,如同己出。至此,诗人不仅婉曲尽致地抒写了对古人的缅怀遐思,而且借痛感斯人之不可复遇,宣泄出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创作背景

  开元十四年(726),李白二十六岁,游襄汉,上庐山,东至金陵、扬州。此诗即作于这年秋天游金陵之时。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缅怀谢朓的诗。

推荐访问:赏析 蝶恋花 旅月怀人 蝶恋花·旅月怀人赏析 蝶恋花·旅月怀人赏析1 蝶恋花旅月怀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