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3篇(完整文档)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3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2-23 13:42: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2、在第二次*战争期间及稍后一段时期,共割*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方公里的是A、俄国B、美国C、德国D、日本  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3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3篇(完整文档)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2、在第二次*战争期间及稍后一段时期,共割*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方公里的是 A、俄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3、 发动第二次*战争的是

  A、美俄联军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日俄联军

  4、1851年领导农民在广西桂*金田村起义的是

  A、左宗棠 B、李鸿章 C、洪秀全 D、李秀成

  5、19世纪60至70年代,虎视眈眈地想争夺*新疆的是

  A、英国与俄国 B、美国与日本 C、德国与美国 D、法国与日本

  6、 为抗击列强的侵略,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关天培

  7、近代时期,*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是

  A、甲午战争清*的惨败 C、《辛丑条约》的签订

  B、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D、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9、某人的对联写道: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他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1894年 B、1895年 C、1896年 D、1897年

  10、 义和团运动首先兴起于

  A、山东 B、山西 C、北京 D、湖南

  11、 *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

  12、*第一所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创建于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新文化运动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

  13、 对1840年至1949年*社会性质的"最准确表述是

  A、封建社会  B、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 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奕?

  15、 下列属于孙中山创立的革命团体的是 ①强学会 ②保国会 ③兴中会 ④同盟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 下列属于辛亥革命成就的是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推翻了*的*统治 D、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17、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地点是

  A、1915年,上海 B、1915年,北京 C、1917年,上海 D、1917年,北京

  18、 新文化运动是

  A、一次空前的思想*运动 B、一次反帝国运动

  C、一次反帝爱国的* D、一次维新改革运动

  19、 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主要是指

  A、反对尊孔复古 B、新文*动的开展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20、 *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①*战争 ②第二次*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判断题(6题,每题6分,共6分)

  21、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法国。

  22、清朝末年,咸丰皇帝派遣林则徐前往广州查禁*。

  23、太*军将领李秀成率军在青浦、慈溪两次击败美国人华尔统领的“洋枪队”,并最终击毙华尔。

  24、为加强西北边境的管理和防务,清朝末年根据李鸿章的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

  25、1900年,为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英、俄、美、法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联军,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

  26、 为了宣传维新思想,以左宗棠为首的维新派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

  三、填空题(3题,每空1分,共6分)

  27、我国第一个不*等条约是 ,把 割让给英国。

  28、1840年 发动侵华战争,史称“ ”。

  29、1905年, 在 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

  四、材料解析题(3题,每题6分,共18分)

  3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訢等请购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剿灭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海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

  请回答:

  ①“恭亲王奕訢等请购外洋船炮”的目的是什么?(请直接摘抄原文)(2分)

  ②材料一中的主张代表了哪一政治派别的意见?在地方上有哪些代表人物(举一例即可)?(2分)

  ③材料二中的两企业是在什么口号下兴办的?你还知道哪个民用企业?(2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是一场空前惨烈的大海战,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完全由蒸汽动力军舰参加的大规模海战,成为人类海洋战争史上的一次标志性战役,也是一场几乎影响了*近、现代历史的海战。

  材料二 三位年轻的海军新闻工作者在北京进行了一次特别采访,题目是:*人,你还记得“甲午”吗?

  上海来京旅游的林小姐说:“甲午阿拉是晓得的。好像是在初中学过的吧。林则徐这个海军司令没当好,让日本人打沉了好多条船,不过他禁烟还是有功的。”

  请回答:

  ① 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提到的“空前惨烈的大海战”指*近代史上的哪场战争中的海战?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2分)

  ②这场大海战后签订了哪部条约?这部条约与以往条约最不同的内容是什么?(2分)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阅读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1)

——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测试题及答案3篇

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测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

  1、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她回答的题目是选择标志*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战争 B.第二次*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2.“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近代史上,腐朽的清*逼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黄埔条约》D.《望厦条约》

  3.2005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省得宏州某村庄有11户人家因吸毒而灭户。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 )

  ①缉拿烟贩,销毁*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 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4、*战争对*最突出的影响是 ( )

  A.*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

  5 .“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恨意冲云际,谁无怒愤不感痛悲,曾滴了多少血汗,才夺了天工建起,用我心力建,期传万世,期传万纪,不想终是这田地,辱了家邦也辱了门楣,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下列哪次战争期间(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战争 D.*战争

  6.*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你认为作者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的状况?(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以下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 )

  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中俄《北京条约》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③④

  8、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

  ①*战争②第二次*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林则徐虎门销烟

  ⑥义和团运动

  A. ①②④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④⑤⑥

  9.在*逐渐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深渊的进程中,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清*完全成为洋人统治*的工具 ②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③库页岛被俄国割占④*的关税自*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 ④①③② D.③②①④

  10.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历史,宁波曾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宁波又是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

  A.前者伤权辱国,后者独立自主 B.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C.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 D.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

  11.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

  A.*战争 B.第二次*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马尾海战 B.丰岛海战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13.如果让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举行舞会 C.驻扎外国军队 D.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14.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 D.迫使清*妥协

  15.*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①*战争 ②第二次*战争 ③中日甲午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A 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17.《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18.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近代化的进程

  二.非选题:

  1. 从1840年-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 一系列不*等条约,清*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得工具,*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请回答:

  (1)清*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哪次战争?结果怎样?

  (2)*近代史上第一个不*等条约是什么?赔款最多的条约是什么?割地最多的条约是什么?

  (3)在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国者,你看到的清*的本质是什么?

  2.十九世纪中期和后期,面对外敌侵略,*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并涌现出无数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请说出你知道的三位民族英雄或爱国将领的名字及相关的典型事件。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什么?

  3*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19—20世纪列强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人民又进行了哪些抗争?(至少两件)

  (2)战后列强强迫清*签定了一系列不*等条约,这些条约分别给*带来什么影响?

  (3)在这几次战争中清*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4.(1)*战争成为*历史的一块界碑,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请问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2)*战争前.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向英*提议:“只要我们对*的商业活动处在受限制的状态中,就必然大受损害。*要采取各式各样的办法.清除障碍,达到我们的目标。”请分析当时英国正常的商业活动为什么会在*受到限制?

  3)*战争结束后,清*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清朝一些官员称其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梦想。请列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4分)

  例:1860年。美法联军发动第二次*战争。

  ① ②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2)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3篇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6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表内。)

  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是研究*近代史的专家,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2.一部《l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了刻骨的“记忆”。与这个“记忆”有关的侵略者是( )

  A.英法联军 B.俄国 C.美国 D.日本

  3.*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的主要国家之一。下列外国列强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有( )①*战争 ②第二次*战争 ③对x疆的争夺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阵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此诗创作背景是十九世纪末的( )

  A.*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浸华战争 D.抗日战争

  5.对中华民族来说,伴随着20世纪钟声而来的,不是和*的福音,而是侵略者的铁蹄。此次清*被被迫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官吏”。这说明了( )

  A.清*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清*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D.*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

  7.鲁迅回顾历史说:“*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战争的一鞭,使*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8.下列属于洋务运动的内容有(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建新式陆海军 ④废除科举制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某班同学举办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选项与此主题相符的是( )

  ①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②邓世昌浴血黄海海战

  ③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④革命党领导武昌起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自古以来,状元最受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个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实业,主张“实业救国”,他是( )

  A.张謇 B.侯德榜 C.茅以昇 D.荣宗敬

  11.小明坐火车去旅游,当火车到达八达岭长城脚下时,他看到铁路沿途青龙桥的站台上塑有一座雕像,注视着前方的京张铁路,你认为这座雕像人物是( )

  A.詹天佑 B.张謇 C.严复 D.魏源

  12.《近代*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公车上书

  13.“自*战争发来,*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民主制度的梦想”? (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辛亥革命是*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这里“思想上的大*”是指( )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势力

  15.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的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A.抗争—*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路

  C.屈辱—步步走向殖民地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16.19世纪末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以后,*有三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意在保国以变法;*……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三党”分别指( )

  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B.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17.辛亥革命中成立的.“*”,其*性质是( )

  A.封建* B.资产阶级共和国 C.无产阶级共和国 D.农民阶级*

  18.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19.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_________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下列选项适合填在空格处的是( )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 D.抗美援朝

  20.*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一大的是(  )

  A.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C.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 上海的合影 D.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

  21.*目前有关方面正努力争取2012年将井冈山列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名录。作为文化遗产,井冈山最重要的意义是( )

  A.见证了**的诞生B.诞生了八一军魂C.开创了革命新路D.打垮了北洋军阀

  22.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红军长征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

  ①遵义 ②吴起镇 ⑧武汉 ④会宁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成立 ②五四国运动 ③红军长征 ④秋收起义

  A.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①③② D.③④②①

  二、非选择题( 24题6分;25题10分;26题24分,27题14分;共计54分)

  24.【史料诊所】(下列材料*三处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6分。)

  *近代史上,割*国领土最多的是英国。《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沙市、重庆、苏州和汉口。*近代史上*人自行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唐胥铁路。

  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②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③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

  25.【填一填】(将正确答案写在横线上,每空2分,计10分)

  著名思想家魏源编著《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严复译述的《 》,把西方的生物进化学说介绍到*。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1915年*在上海创办《 》杂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鲁迅在该杂志上,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2分)

  26.【材料阅读】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24分)

  材料一:“由于*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二: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三:清*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四:清*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人居住。

  (1) 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6分)

  (2)对“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至少3个)(6分)

  (3)以上材料分别出自*近代史上的三个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不*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及影响。(6分)

  (4)一部*近代史,是一部*人民的屈辱史,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反侵略行动。请列举两次以农民为主的反对外国侵略的行动。(4分)

  (5)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2分)

  27.【综合探究】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先进*人不断寻找救国道路,进行艰难曲折的近代化探索。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本题14分)

  (1)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请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4分)

  *近代化历程 主要特点 相关重大事件

  第一阶段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第二阶段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三阶段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以下是与*近代化探索相关的图文材料,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分)

  A.②③④①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

  (3)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简单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4分)

  自强、求富——____________一—三民主义——___________

  (4)从这些运动思想主张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近代化的探索具有什么特点? (2分)

  (5)近代*的探索有什么启示?(2分)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3)

——初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新人教3篇

初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新人教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出后填涂到答题卡上)

  1.古埃及曾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文明属于的类型是

  A.海洋文明 B.大河文明 C.商业文明 D.封建文明

  2.右图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制定者是

  A.汉谟拉比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查理•马特

  3.“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典型地反映了

  A.西周的分封制度 B.雅典的奴隶制度

  C.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D.印度的种姓制度

  4.古印度创造的“计数法”、*发明的指南针都由“他”传到了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指的是

  A.希腊人 B.苏美尔人 C.罗马人 D.*人

  5.他通过《哈姆雷特》等代表作,批判封建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宣传人文主义精神。他是

  A.荷马 B.莎士比亚 C.狄更斯 D.托尔斯泰

  6.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

  A.郑和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7.下列历史事件最有可能影响右图所示思想主张形成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南北战争

  8.如果把“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和《独立宣言》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学习单元的主题是

  A.走进近代社会 B.揭开殖民序幕 C.开启民主进程 D.构建文化殿堂

  9.下列法国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 ②攻占巴士底狱 ③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④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⑤ 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A.②③④⑤① B.②①④⑤③ C.②③⑤①④ D.②①④③⑤

  10.被誉为“南 美的*者”的是

  A.克莱武 B.圣西门 C.章西女王 D.玻利瓦尔

  11.美国内战和俄国农奴制改革前,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障碍是

  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 D.缺乏自由劳动力

  12.在罪恶的“三角贸易”中,殖民者把大量黑奴从非洲贩运到

  A.欧洲 B.亚洲 C.美洲 D.大洋洲

  1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是

  A.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C.专制王权同议会的矛盾激化 D.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4.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一次演说中提到“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尼克松

  15.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中谈到:“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们(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为此俄国

  A.实行奴隶制改革 B.推行新经济政策 C.颁布《土地法令》 D.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16.构建知识结构示意图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陈明同学在整理课堂 笔记后提炼出右边的知识提纲,由此我们判断他正在学习探究的主题是

  A.大化改新 B.南北战争

  C.倒幕运动 D.明治维新

  17.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石油的产量迅速增长,

  石油工业迅速发展。与这种状况形成有关的发明是

  A.瓦特改进蒸汽机 B.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C.内燃机的发明 D.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

  18.“凡尔登战役规模巨大,法军的66个师、德军的46个师在这里厮杀,双方伤亡人数达到70多万”这说明了

  A. 战争是解决矛盾的唯一手段 B.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C.交战双方都是正义的 D.经济政治发展不*衡引发战争

  19.人类告别油灯和蜡烛的时代得益于

  A.西门子的发明 B.卡尔•本茨的发明 C.迪生的发明 D.莱特兄弟的发明

  20.一个是战功赫赫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另一个是双耳失聪的德国著名作曲家。但一部伟大的作品把两个个伟大的人物紧紧的连在一起。请 问这部作品是

  A.《英雄交响曲》 B.《战争与和*》 C.《等待戈多》 D.《格尔尼卡》

  二、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处错误,请在指定位置上分别填上错误内容、正确答案)

  21.创立于7世纪,以《*》为经典的宗教是基督教。

  错误: 订正:

  22.使印度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事件是大化改新。

  错误: 订正:

  23.确立地主阶级统治后,经过不断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是英国。

  错误: 订正:

  24.以提出进化论思想并出版《物种起源》而闻名的科学家是牛顿。

  错误: 订正:

  25.*诞生的标志是《*宣言》的发表。

  错误: 订正:

  三、辨析题(5分)

  26.小红在学习了《拿破仑和他的帝国》时,做了如下笔记:

  ①1799年雾月* ②建立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

  ③颁布封建主义性质的《法典》 ④对外战争——远征俄罗斯

  笔记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错误:

  理由:

  四、材料题(共24分 。其中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 港口。┅┅

  ——摘自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二:南方的种植园主希望在西部的新州允许使用黑人奴隶,而在北方的工厂主希望在西部的新州实行资本主义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的冲突不断升级和加剧,终于到了不用战争手段无法解决的程度。┅┅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

  (1)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面临怎样的危机?(2分)它采取的措施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的信息?(2分)这个信息是什么?(2分)

  (3)材料中的两个国家分别采用什么途径解决本国矛盾?(2分)它们这么做的共同目的是什么?(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等的┅┅

  ——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路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蒋相泽主编《*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

  材料三:“在权利面前,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等的。”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创建“我们的`制度”的国家。(2分)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2分)它颁布的目的是什么?(2分)该文献的颁布使该国的政体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材料三出自哪一法律文献?(2分)三则材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2分)

  五、综合题(共21分。其中第29题11分,第30题10分)

  29.某校九年级(2)班为了迎接科技节的到来,正在设计探究方案,欢迎大家献计献策。

  (一)明确主题:

  该班级确定了他们研究的主要为科技革命的成就。请你将图中有关信息的字母序号填入以下横线。(3分)

  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二)材料分析:

  结合上图归纳,工业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中走在发展前列的国家。(3分)

  (三)活动小结

  两次科技革命分别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5分)

  30.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图说历史:

  (1)左图反映的是一战前德军向英国水兵挑衅的历史漫画,为什么德国敢向英国挑衅?(1分)

  (2)列强对抗的结果,是形成右边的对峙形势图。上图中内 三角形代表的集团名称是什么?(2分)

  追根溯源:

  材料一:一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世界工业产量 1 2 3 4

  1910年世界工业产量 3 4 1 2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

  (3)根据材料,请你谈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揭穿谎言:

  材料二:8月4日,德国*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摘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4)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战争会迅速结束”的谎言。(1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场战争的性质(2分)

  期盼和*:

  (5)近年来,美日韩军事同盟正在*周边制造“亚洲的火药桶”,并在*周围军演不断。请你以史为鉴,设计一条宣传语,呼吁世界和*。(2分)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4)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3篇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许多科学家一致认为,人类的直系 祖先是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

  A.语言 B.思想 C.劳动 D.自然环境

  4.金字塔建筑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它是埃及最高统治者——法老的

  A. 宫殿 B. 祭坛 C.行宫   D.陵墓

  5.0至9十个*数字,是*用的数字符号。请问*数字是由谁发明创造的

  A.古代印度 B.* C.古代两河流域居民 D.古代埃及

  6.在印度的种姓制度*王属于哪一等级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7. 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建立的时间

  A.公元前646年 B.公元前594年 C.公元前550年 D.公元前510年

  8.在*我们常把一个人遭受挫折或失败称为“走麦城”,而西方则常称为“人生的滑铁卢”,与西方这一典故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 克伦威尔 B.罗伯斯比尔 C. 拿破仑 D.伏尔泰

  9.它始建于12世纪中叶,它以匀称的结构和美观的外形闻名于世,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的天主教大教堂。它是

  A.麦加*寺 B.罗马圆形剧场 C.帕特农神庙   D.巴黎圣母院

  10.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

  A.封建等级制 B.种姓制度 C.禅让制   D.封建世袭制

  11.被一老兵称为“战争中的第一人,和*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引言中第一人是指

  A.华盛顿 B.克伦威尔 C.拿破仑 D.林肯

  12.在欧洲殖民者在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其路线是

  A.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B.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C.欧洲→非洲→美洲→亚洲 D.非洲→欧洲→美洲→欧洲

  14.下列哪一项是古代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之一?

  A.《伊利亚特》 B.《俄狄浦斯王》 C.《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D.《阿拉丁和神灯》

  15.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B.马可•波罗来华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希波战争

  二、判断题:本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阅读下表信息后判断:

  宗教名称 产生时间 地点 创始人 经典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印度 释迦牟尼 三藏

  基督教 公元1世纪 巴勒斯坦小亚细亚 耶稣 圣经

  *教 公元7世纪 * * *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划“A”;违背了表中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B”;是表中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C”。

  16.最早产生的宗教是*教。( )

  17.三大宗教都产生于亚洲。( )

  18.基督教的经典是《*》。( )

  19.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

  20.*教的创立有助于*半岛的统一。( )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22题7分,第23题6分,共1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诏书规定: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和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于6岁以上的公民,每6年按人口班田一次,男子每人2段(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三分之二,所得班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

  材料二 凤凰网:2016年,*渔民在*附近*本无理逮捕后,“*属于*”、“抵制日货”、“与日断交”、“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打日本”成为了很多青年的口号,*随即告诫青年要理性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应的是日本历史上哪次改革?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什么影响?(4分)

  (2)材料二中,你认为哪些口号不够理性,任选一条请说出你 的理由(2分)

  (3)中日交往源远流长,古代日本效仿*改革取得了成功,今天我们学了这段历史,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一 17世纪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其历史使命就是打倒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材料二确定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须经议会同意,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随意征兵。

  材料三 自由、*等是天赋的人权;国家*属于人民,在法 律面前人人*等;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于哪个阶段?其历史使命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王的哪些权力受到限制?(2分)

  (3)材料三中最能体现“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内容是什么?(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说说这些法律文献产生了怎样重要的影响?(1分)

  五、问答题:本大题2小题,第24题7分,第25题5分,共12分。

  24.17至18世纪的欧洲,社会动荡资本主义以摧古拉朽之势对中古时期的腐朽黑暗给予了猛烈的冲击。请回答:

  (1)请你用精炼的语言概述17至18世纪欧洲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分)

  (2)17至18世 纪英、法、美三国相继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请就其革命发生 的根本原因比较它们的异同点?(3分)

  (3)资产阶级革命后英、法、美三国都建立了资产阶级*,请分别写出他们的*形式。(3分)

  25.*民族自古生活在西亚和北非地区,艰难的自然环境铸就了这个民族彪悍的性格。请回答:

  (1)公元7世纪,*半岛大体完成了统一。借助的是什么宗教?(1分)它在什么地方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1分)

  (2)*人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1分)

  (3)*文化兼具东西文明的特点,颇具魅力。它在建筑领域和文学领域的杰出代表分别是什么?(2分)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5)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篇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谋生 举目无亲 苦涩(shè) 难以下咽(yàn)

  B.禁止 穷得够沧 倾注(qīng) 唾手可得(tuò)

  C.高粱 龙肝凤胆 奔丧(sàng) 寄人篱下(lí)

  D.清晰 懵懵懂懂 轮廓(kuò) 立锥之地(zhuī)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B.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颗很小很小的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

  C.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语言呆板,让人感觉不知所云,莫衷一是。

  D.老师告诉我们:要讲究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下面对《背影》一文中作者所写到的四次流泪,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为家庭的不幸而流泪,是悲哀的泪)

  B.……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被父亲的爱感动而流泪,是感动、悔恨的泪)

  C.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因父亲“背影”的消逝而流泪,是高兴的泪)

  D.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因为疼惜父亲而流泪,是伤心的泪)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B.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C.《鲁滨逊漂流记》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D.《格林童话》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残、智慧与愚昧、勤劳与懒惰等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主题,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这几项职工福利待遇,是全厂职工*_________的,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

  ②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___,而是要在新的条件下继续深入地学习。

  ③学生激情满怀,展望新的生活_________。

  A.审定 终止 历程

  B.审定 终止 里程

  C.审订 中止 里程

  D.审订 中止 历程

  6.综合性学习。(6分)

  (1)写出与下文意思对应的排比句和对偶句。(3分)

  “不怕慢,只怕站。”只要你上路,就会发现诱人的风景;只要你迈步,就会看到远 大的前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路,可以丰富你五彩的年华;迈步,___________。

  (2)为旅游公司设计两条广告语,意思是欢迎国外游客到*来观光,并要体现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传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背影》选段,回答问题。(11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批注示例:语言描写。在父亲的心目中,“我”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时刻需要嘱咐和照顾,读后能感受到一种含蓄而质朴的父爱。)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①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②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为什么“赶紧拭干了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段中两次写到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批注的读书方法,能及时记录并表达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它可以谈感悟理解,或生发联想,或赏析艺术特色,或质疑问难。参照示例,任选文中两处画线句作批注。要求紧扣文章内容,表达通畅简洁。(3分)

  [批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姥姥的端午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乏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蹚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荫下,几位老邻叙叙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汽,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长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有改动)

  11.通读全文,说说本文除了写“我”童年时的“姥姥的端午”外,还写了哪些“姥姥的端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的题目是“姥姥的端午”,第⑨段看似与“姥姥”无关,实是文章独具匠心之处。请仔细揣摩,分析样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端午节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本文为什么说它是“姥姥的端午”?请作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5•济南)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最温暖的一片阳光

  李云迪

  ①母亲真的老了,有点像孩子般缠人。她每天都会打来电话。她耳朵有点背,电话里声音总是很大。其实母亲也没什么事,只是问我是否安好。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就高兴地把电话挂掉。有时我忙,就会打断她的话,我能听得出那边轻轻的叹息。但母亲还是在每天上午九时左右打过来,正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

  ②这一天,母亲又来电话,除了问好外,还告诉我她去采了很多婆婆丁。母亲过去常用婆婆丁做蒸菜,婆婆丁一定要野生的,最好在打春时没有开花前去采,这时的最新鲜。小时候,我很爱吃母亲做的这个菜。我有些担心地告诉母亲,您都八十多岁了,千万不要去采野菜了,我会不放心的。母亲答应得很痛快。

  ③第二天正午时分,有人叩门,打开门见是母亲。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我急忙把母亲扶进屋内,埋怨她为什么不打电话告诉我。可母亲不理我的不满,喜滋滋地取出她做的蒸菜,看不出一丝倦意,我见她的手青筋暴露,手上有结痂的血口子,一定是采野菜时留下的。她说,快吃吧,还温和着呢。我怎么也想不到,母亲为了让我吃到她做的菜,竟然沐着风去野外,顶着晨星点灶火,用一股爱焰把菜做熟,搭乘公共汽车,颠簸几个小时,给我送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

  ④母亲真的老了。眼前的事情她往往记不住,可过去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晰。母亲也有青春,只是离今天很远,她曾把箱子里保存的一条长裙拿给我看,告诉我她就是穿了这条长裙和父亲在向日葵下相识的。那长裙依旧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腰弯了,头发白了,白得像天上的一片云。

  ⑤母亲生在青川江边,长在稻花乡里,母亲居住的老屋前有一条唱着歌的小溪。每当燕子呢喃着飞来的时候,桃花就开了。开着开着,桃花就落了。花瓣落在溪水里打着旋流远了,就像流远的岁月。老家的院子里种着两棵杏树,每当圆润的青杏结满枝头的时候,不等熟透,母亲就和小姐妹们采下来吃。那味道酸酸的,就像那时候心酸的日子。母亲在艰苦的岁月中学会了很多的家务活,有一手好针线,成家后很是勤俭。在那艰苦的日子里,她用那根银针缝补着旧衣裳一样的破旧岁月。父母感情很深,生活得很和睦。父亲在知天命之年患上了重病,离开了人世。母亲开始独自生活。我担心她孤寂,执意把她接到身边来。她不肯。她说,她能自理,也不想给我们增加麻烦。我给她请了保姆,可没几天就被她打发回去了。

  ⑥忽然想起,有两天没有接到母亲的电话了。我急忙打电话过去,多次无人接听,我有了不祥之感,乘夜车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时,见母亲躺在床上,额头敷着毛巾。邻居大婶告诉我,母亲发了两天烧,烧得重时不断念叨着我的名字。我守候在母亲的床边,用手紧攥着她那像枯枝一样干瘪的手。母亲问我,你知道我最希望的事是什么吗?我摇摇头。她告诉我,最希望的事是让我永远不会老、永远不得病,如果有可能,让她代替我老、代替我生病,她也乐意:就是走了,也不扰动我,一个人悄悄地去找我的父亲。我听着,心被刺痛,泪如泉涌。我把脸紧紧贴在母亲的手上,整个人似乎已经融化了。

  ⑦往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九时左右,也就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我都先把电话打给母亲,问候她是否安好。我还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的故事。这个时候,我真的很温暖。母亲就是给我温暖的那一片阳光……

  (有改动)

  15.文章以“最温暖的一片阳光”为题目有什么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品味语言,回答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1)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3分)

  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3分)

  那长裙依旧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结合第③段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出发是一声铿锵的号令,出发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出发要有方向,有了方向才不会盲动,有了方向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在前行中领略人生的风景。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否则扣分。

  题目:向____________出发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6)

——初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3篇

初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1

  一、 选择题(20题共50分)

  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全球开始统一”始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启蒙思想 D.巴黎公社

  2、拿破仑说:“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 D.《法典》

  3、《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相同之处是

  A 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B 都对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了宣传和推动作用

  C 都宣传了自由、*等的思想 D 都用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4、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被机器生产所取代。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C.电力的广泛运用 D.内燃机的发明

  5、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等章节。该著作研究的主题有可能是

  A.开启民主进程 B.揭开殖民序幕

  C.步入近代社会 D.传播人文主义精神

  6、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是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 ③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④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右图所示为某国*机构的组成形式,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国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8、阅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时 间 重大历史事件

  1785 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850年前后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A.这一时期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制度即将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9、一位历史学家说:“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血腥和暴烈的悲剧时,在英国正在发生着一个变化。这一变化,归根结底使得围攻巴士底狱和滑铁卢战役在相形之下似乎无足轻重了。” “这一变化”是

  A.宪章运动 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10、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林肯在美国历史进程中的主要贡献是

  A.领导美国推翻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B.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C.实施新政,使美国摆脱经济大危机 D.领导美国赢得反*战争的胜利

  11.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爱迪生点燃世界”的创造是:

  A 改良蒸汽机 B 研制汽车 C 发明白炽灯 D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2、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点燃这场大战的“火星”是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绞肉机

  13、南北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又一障碍”的废除与哪一文件有关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宅地法》 D.《*黑人奴隶的宣言》

  14、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世界出现了新一渡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浪潮,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在这一时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有:①英国 ②法国 ③俄国 ④日本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15. 在历史活动课“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图片中,不能出现的是

  16、漫画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个时期的社会

  状况。右图《列宁同志清扫地球》这幅漫画反映了

  1917年俄国某一重大事件的影响。这一事件是:

  A.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B.十月革命的胜利

  C.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形成*模式

  17、2014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展开亚洲行,实施“亚太再*衡”战略。“一战”后,为重新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洋地区的秩序,美国倡议召开了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8、右图“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显示,

  1933年美国的失业率最高。引发这一结果的事件是

  A.独立战争 B.南北战争

  C.经济大危机 D.美苏争霸

  19、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

  怪兽》,其反映了史实是:

  A三国协约的"形成

  B、*同盟形成

  C、慕尼黑阴谋

  D、诺曼底登陆

  20、一位美国记者在1936年来到苏联,他最有可能看到的场景是:①农民在集体农庄的田间用餐 ②农民在市场里自由贸易 ③书店里有新出版发行的新宪法④苏联正在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3题共50分)

  21、(16分)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后人也往往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杰出人物的纪念。阅读材料

  材料一 在美国迄今四十多位总统中,能够真正被高度敬仰赞佩的不过区区几位。美国人高度尊崇华盛顿,把他视为“国父”,绝不仅仅因为他是“开国总统”,更多的还在于他当年为美国独立自由做出的伟大贡献。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华盛顿被称为“国父”的原因是什么?(6分)

  材料二 拿破仑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

  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

  我的《法典》。”

  (2)结合所学,简要评价“胜仗”对欧洲产生的影响(6分)

  他为什么说《法典》是“不会被人忘却的”?(2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华盛顿、拿破仑之所以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什么?(2分)

  (18分)20世纪三十年代,苏美各自调整经济体制,形成了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

  ——《大国崛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并概述其突出特点是什么?(4分)

  材料二 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节录)》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6分)

  材料三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罗斯福新政“经济上的成功”和“政治上的成功”?(8分)

  14——20世纪,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从孤立不断走向开放,不断摩擦、不断妥协、走向合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迎来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段盛世(康乾盛世)时,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15世纪末,欧洲的航海家们开始征服海洋……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存在。

  ——摘编自《复兴之路<第一集:千年局变•序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末,欧洲的航海家们开始征服海洋”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这一事件产生的影响是什么?(2分)

  材料二 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2)依据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国际格局?(4分) 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给当时世界造成什么严重结果? (2分)

  材料三 “在一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和美国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

  和*制度。” ——*

  (3)材料二“和*制度”是指什么?为确立“和*制度”,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哪两次国际会议? (6分)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7)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3篇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 矮小时,

  北大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所说的“土地”是指 ( )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2.《近代*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起,是他们积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

  A.*战争 B.第二次*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参观了圆明园遗址,导游说北京在近代曾经两次遭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劫掠,大量珍贵文物至今流失海外。你知道是哪两次吗? ( )

  A.*战争和第二次*战争 B.第二次*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战争和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

  A. 英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

  5.有这样一位美国人,他梦想发战争财,受雇于清*组建“洋枪队”,结果“咎由自取”反丧了卿卿性命。此人是 ( )

  A. 西摩尔 B.华尔 C.瓦德西 D.阿古柏

  6.“力排众难收xq,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 雄人物是 (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关天培

  7.一位工人进日本在重庆开设的工厂做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 )

  A.*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

  8.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是指 ( )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9.我国大作家老舍的父亲曾是一名守卫皇城的护军,1900年因抗击外敌阵亡。文中的“外敌”指 ( )

  A.英国侵略军 B.英法联军. C.日本侵略军 D.八国联军

  10.*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则材料反映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的状况 ( )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11.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

  的是 ( )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矿务局   C.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12.右图中人物是下列哪一群体的代表 ( )w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进步的知识分子

  1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位为维新变法而流血,为唤醒民众而献身的湖南英雄是 ( )

  A.康有为 B.杨深秀 C.谭嗣同 D.梁启超

  14.近代史上有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他是 ( )

  A.光绪帝 B.道光帝 C.同治帝 D.宣统帝

  15.《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若不可敌强载!然出于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 )

  A.义和团运动 B.太*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五四运动

  16.中华 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先生为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亲笔手书“三民主义,吾党所宗… …一心一意,贯彻始终”训词。这一年是 ( )

  A.1912年 B.1924年 C.1925年 D.1927年

  17.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以下人物把“民主、科学”看做“幸福”追求的时 ( )

  A.胡适 B.林则徐 C.康有为 D.李鸿章

  18.在*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成功地实现了两次合作,其中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后发动了 ( )

  A.*战争 B.第二次*战争 C.北伐战争 D.五四运动

  19.在学历史的过程中,往往希望能够实地考察。你若要实地考察**的诞生地,应该去的城市是 ( )

  A. 南京 B. 北京 C. 武汉 D. 上海

  20.今年(2016年)是纪念**诞生多少周年 ( )

  A.75年 B.85年  C. 95年 D.105年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60分)

  21.阅读下列反映近代*被迫签订屈辱条约情形的图片,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12分)

  (1)三个条约签订前,外国都对*发动了侵略战争。 ( )

  (2) 三个条约都要求*付出大量的赔款。 ( )

  (3)三个条约,都是在首都被攻陷的情况下签订的。 ( )

  (4)三个条约使*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5)三个条约的签订,都有英国参加。 ( )

  (6)三幅图片反映的屈辱历史警醒我们落 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 )

  22.阅读下列材料:(共18分)

  材料一:李鸿章对日本公使说:“对于近代贵国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材料二: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行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 切黑暗。

  请回答:

  (1)请依据材料指出“李鸿章”“梁启超”“孙中山”“*”分别倡导在我国进行怎样的变革?(4分)

  (2)他们为了达到所 追求的目标,领导了哪四次探索?(8分)分别对我国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各一条即可,4分)

  (3)从这四次探索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完成。(共15分)

  【归类梳理】

  主要史实

  ① 致远舰朝对方军舰撞去 ②占领辽东半岛

  ② 各国舰队夺取大沽炮台 ④虎门硝烟

  ⑤义和团围困廊坊 ⑥火烧圆明园

  (1)请依据提示类别,将表格中“史实”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共6分)

  侵略:

  反抗:

  【质疑探究】

  (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对下面两个问题产生了疑问。请你结合所学内容,分别帮助他们解答。(6分)

  【反思总结

  (3)通过探究,你能得出*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3分)

  (1)材料中的学生为了“生命的呐喊”,进行了哪一次运动? (2分)

  (2)请以“学生爱国运动”为题,对这次运动进行介绍,写一篇历史小短文,同时谈谈学生“生命的呐喊”给你带来哪些思考?(13分)

  要求: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字数150字左右。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8)

——无锡市八年级英语上册联考测试题及答案

无锡市八年级英语上册联考测试题及答案1

  客观题(共60分)

  一、本部分共有10道小题。每小题你将听到一段对话,每段对话读两遍,听完后请选择正确的答案。(10分)

  ( ) 1. Where is the zoo?

  A. B. C.

  ( ) 2. What’s Max like?

  ( ) 3. Which pencil box is Sam’s?

  ( ) 4. What would Nancy like to do?

  ( ) 5. Is there anything about animals in the book?

  A. Yes, there is. B. No, there isn’t. C. No, but there are lots of wonderful things.

  ( ) 6. When could Sandy row a boat?

  A. When she was nine. B. Before she was nine. C. When it was nine.

  ( ) 7. Does May say bad words about her friends?

  A. Yes, she does. B. No, she doesn’t. C. Yes, she is kind.

  ( ) 8. How did the woman feel about these comic books?

  A. They’re good B. They’re expensive C. they’re cheep

  ( ) 9. What can John learn in Home Economics lessons?

  A. How to keep pets. B. How to look after flowers. C. How to cook.

  ( ) 10. How often does Nancy’s school go on school trips?

  A. Twice a year. B. Once a month. C. Once a week.

  二、你将听到两段对话,每段对话读两遍,每段对话各有几道小题,听完后请选择正确的答案。(5分)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11、12小题。

  ( )11. Why does Sandy say Amy is her best friend?

  A. Because Amy is pretty and busy. B. Because Amy is kind and likes helping people.

  C. Because Amy is in the same class with Sandy.

  ( )12. Who is the oldest?

  A. Amy. B. Sandy. C. Nick.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13、14、15小题

  ( ) 13. How many Grade 8 classes are there at John’s school?

  A. Three. B. Six. C. Eight.

  ( ) 14. Who has the fewest classmates?

  A. John. B. Kitty. C. Nancy.

  ( ) 15. What club is John in?

  A. The Football Club. B. The Swimming Club. C. The Reading Club.

  三、听短文回答问题(5分)

  你将听到一篇短文,听两遍,短文后有五道小题。听完后请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被选答案。

  ( )16. Where can you hear the passage?

  A. In a hospital B. In a shopping center C. In a school

  ( )17. When will they have lunch ?

  A. 11:30 B.12:30 C.12:00

  ( )18. What can they do in the afternoon?

  A. They must learn English B. They take exams C. They are free to do anything

  ( )19. What can a student take to the exam?

  A. a computer B. A dictionary C. A mobile phone

  ( )20.How long will they wait for the results of the exam?

  A. 4 weeks B. 3 months C. 4 months

  四、单项选择(15分)

  ( ) 1. John is ______ honest boy. He has¬¬¬¬¬ ______ useful book.

  A. an; an B. a; a C. a; an D .an; a

  ( ) 2. Bob doesn’t know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I don’t know_____ .

  A. too B. either C. also D. as well

  ( )3. Excuse me , is there in the office ?

  A. somebody else B. else somebody C. anybody else D. else anybody

  ( )4. _______ people know _____ about it.

  A. Only a little, more B. Very few, / C. Very little, / D. Very a few, more

  ( )5. His teacher often tells us ____ much time ______ TV.

  A. not to spent…watch; B. to not spend…watching;

  C. don’t spend…watch; D. not to spend…watching

  ( )6. I hope you can give me _____________.

  A. some advices B. many advices

  C. two pieces of advice D. two advice

  ( )7. It’s so difficult a question. I think he will have problems _________ .

  A. work it out B. working it out C. in working out it D. work out it

  ( )8. Today she looks . Look ! She is looking at his son.

  A. happy , happy B. happily , happily C. happy , happily D. happily , happy

  ( )9. There aren’t enough chairs. Would you please _________ ones here?

  A. to bring another three B. bring more three

  C. to take three other D. bring three more

  ( )10. The moon is ___. The earth is far___ than the sun. The moon is ___ of the three.

  A. small, small, small B. small, smaller, smaller

  C. small, smaller, smallest D. small, smaller, the smallest

  ( )11. There is a big cake. _______ share it.

  A. May be we can B. We may be C. Maybe we can D. Maybe can we

  ( )12. Shanghai is bigger than _____ in Jiangsu and bigger than _______ in China.

  A. any city, any city B. any city, any other city

  C. any other city, the other cities D. any other city, any city

  ( )13. He always tells funny things and always ___________.

  A. makes Lucy to laugh B. makes Lucy laughing

  C. makes Lucy laugh D. makes Lucy laughs

  ( )14. They usually get there a little __________ than she _________.

  A. early; get B. earlier; does C. earlier; do D. more early; do

  ( ) 15. --- Would you like to go camping with us this weekend? --- __________

  A. I’m afraid so. B. I’m glad to hear that.

  C. Yes, I’d love. D. Great! Why not?

  五、完形填空(5分)

  Farley worked for the Canadian government. One day, he was __1__ to learn more about wolves. Do wolves kill lots of caribou(北美驯鹿)? Do they kill people?

  They gave him lots of food and clothes and guns. Then they put him on a plane and took him to __2__. The plane put him down and went away. There were no houses or people in this place. But there were lots of animals and lots of wolves.

  People tell terrible stories about wolves. They say wolves like to kill and eat people. Farley remembered these stories, and he was __3__. He had his gun with him__4_.

  Then one day, he saw a group of wolves. There was a mother wolf with four baby wolves. A father wolf and another young wolf lived with them.

  Farley watched these wolves every day. The mother was a very __5__ mother. She gave milk to her babies. She gave them lessons about life. They learned how to __6__ food. The father wolf got food for the mother. The young wolf __7__ the children. They were a nice, happy family—wolf family! Farley did not need his __8__ any more. In a short time, he got on well with the family. Farley watched them for five months. He learned that many stories about the wolves were __9__. Wolves do not eat people, and they do not eat many large animals. And he also learned bad things about men. It was men who killed many caribou and wolves.

  Later, Farley wrote a book about wolves. He wanted people to __10__ them and not to kill them.

  ( )1. A. seen B. told C. heard D. found

  ( )2. A. a small town B. a big city C. a far place D. a lonely village

  ( )3. A. afraid B. happy C. angry D. tired

  ( )4. A. at times B. all the time C. once a week D. every afternoon

  ( )5. A. bad B. good C. hungry D. thirsty

  ( )6. A. cook B. make C. get D. pick

  ( )7. A. shouted at B. looked into C. laughed at D. played with

  ( )8. A. food B. clothes C. gun D. plane

  ( )9. A. not good B. not true C. not easy D. not clear

  ( )10. A. grow B. have C. teach D. understand

  六、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20分)

  (A)

  Mr. and Mrs. Turner live outside a small town. They have a big farm and they are always busy working on it. Their son, Peter, studied at a middle school. The young man studied hard and did well in his lessons. It made them happy.

  Last month Peter finished middle school and passed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升学考试). Mrs. Turner was very happy and told the farmers about it.

  Yesterday morning the woman went to the town to buy something for her son. On the bus she told one of her friends how clever and able her son was. She spoke very loudly. All the people in the bus began to listen to her.

  “Which university (大学) will your son study in?” a woman next to her asked.

  “In the most famous university in our country!” Mrs. Turner said happily.

  “The most famous university?” “Oxford University (牛津).”

  Most of the passengers (乘客) looked at her carefully. Some of them said to her, “Congratulations!” A woman said, “I"m sure he"ll know Fred Smith.” “Who"s Fred Smith?” “He"s my son.” “Does he study in the university, too?” “No, ”said the woman. “He is one of the professors.”

  ( )l. The story happened in ________.

  A. America B. France C. Germany D. England

  ( )2. Mr. and Mrs. Turner were happy because ________.

  A. their son did well in his lessons B. they have a big farm

  C. they have a good harvest D. their son studied at a middle school

  ( )3. Mrs. Turner wanted everyone to know ________.

  A. her son finished middle school B. her son was handsome

  C. her son was going to study in a university D. her son was very friendly to others

  ( )4. Mrs. Turner spoke so loudly in the bus that __________.

  A. her friend could hear her B. all the people could hear her

  C. she hoped to make all the people happy

  D. she hoped they would say congratulations to her

  (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__________.

  A. The woman wasn"t interested in Mrs. Turner"s words

  B. Mrs. Turner knew nothing about the famous university

  C. The woman wanted to stop Mrs. Turner from showing off (炫耀)

  D. The woman next to Mrs. Turner wanted to show off her son, too

  (B)

  A meteorite (陨石) almost hit an 80-year-old man named Arthur Pettifer in Britain when he was working in his garden. The meteorite was the biggest in the past 26 years in Britain.

  The meteorite weighed (重量) one kilo, and might be over four thousand million (百万) years old.

  “I hear the big noise in the air. I looked up and saw the tops of the trees coming and going,” he said. “I didn"t know what it was.”

  Meteorites are small things from the small planets in space. About 3,500 meteorites may fall on earth every year, but only very few are found. Mr. Pettifer"s meteorite is the fifth to fall in Britain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

  Mr. Pettifer is glad. “When you think about it coming from so far away, it really is something strange.”

  ( )1. The meteorite was ______ Mr Pettifer when it fell down.

  A. close to  B. far from  C. hitting  D. coming to

  ( )2. The meteorite was already ______ years old.

  A. 40,000,000,000    B. 40,000,000 C. 400,000,000    D. 4,000,000,000

  ( )3. Mr. Pettifer found the tops of the trees coming and going because ______.

  A. the trees were afraid  B. the fast falling meteorite kept the tree tops moving

  C. it was going to rain  D. the moving was made by wind

  ( )4. ______ people see a meteorite fall although they visit the earth often each year.

  A. Quite a few  B. some  C. Few  D. Many

  ( )5. Mr. Pettifer was ______ to see the falling of the meteorite.

  A. happy    B. afraid    C. sorry    D. angry

  主观题(共40分)

  一、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10分)

  1. How ___________ (care) Jim was! He made few mistakes in the math competition.

  2. --- Who is your __________ (close) person in your family? --- My grandmother is.

  3. He got a ___________ (bad) result in English this term than last term, he didn’t try his best.

  4. Tommy is very ___________ (happy) because he lost his bike.

  5. ---Whose shoes are these? ---They are the _______________. (run)

  6. The Greens will have a _________ (令人愉快的) trip because they plan everything carefully.

  7. He does well in his geography, so he can 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s _________ (正确).

  8. The _______(高度) of Millie is 135cm, I’m really sorry for it.

  9. We can learn a lot from _______. They will take part in the important meeting tonight. (英雄)

  10.The Great Wall is one of _________(著名) places of interest in Beijing.

  二、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5分)

  1. Would you please __________ (not open) the door? It’s so cold.

  2. She didn’t get better grades because of _________ (play) games too much.

  3. Linda will be very sad if she __________ (not see) you.

  4. The teacher often makes Jack ___________ (stand) in class.

  5. There ____________ (be) an English party tonight, is there?

  6. As we all know, light__________ (travel) faster than sound.

  7. He hopes he __________ (win) the first prize again in the match.

  8. Wang Hao spends as much as he can __________ (practice)table tennis every day.

  9. It rained heavily yesterday, so my father __________ (drive) me to school.

  10.Quiet! The students __________ (have) an English class.

  三、完成句子 (9分)

  1. 孩子们总是很乐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Children are always _________ _________ help people in need..

  2. 她不小心把碗撞下桌子。

  She is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the bowls off the table.

  3. 如果你要使他高兴,你要保守秘密。

  You should ___________ __________ or this will make him

  4. 我们总是很愉快地和朋友聊天。

  We always have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with friends.

  5. 南希的鞋子和我的鞋子尺码一样大。

  Nancy’s shoes ________________ mine.

  6. 约翰比丹尼尔学的课程少,所以他的空闲时间比丹尼尔多。

  John studies Daniel, so he has Daniel.

  四、首字母填空(6分)

  We are all busy talking about and using the Internet (互联网), but how many of us know the h____1____ of the Internet?

  Many people are surprised when they find that the I___2__ was set up in the 1960s. At that time, computers were large and e___3___ . Computer networks (网络) didn"t work well. If one computer in the network broke down, then the whole network stopped. So a new network system had to be set up. It should be good e___4___ to be used by many different computers. If part of the network was not working, information could be sent through a___5__ part. In this way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would keep on w____6____ all the time.

  At f__7__ the Internet was only used by the government, but, in the early 1970s, universities, hospitals and banks were allowed to use it too. H__8__, computers were still very expensive and the Internet was d__9__ to use. By the start of the 1990s, c__10__ became cheaper and easier to use. Scientists had also developed software that made "surfing" (浏览) the Internet more convenient.

  Today it is easy to get on-line (上网) and it is said that m__11__ of people use the Internet everyday. Sending e-mail is more and more p__12__ among students.

  The Internet has now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people"s life.

  五、书面表达:(10分)

  根据中文提示,写一篇英语短文介绍一下你的英语老师Lucy。要求:语言流畅,条理清晰,词数不少于70词。要点包括如下:

  1.我学校生活丰富多彩,每天只有半小时的作业,有许多课外活动。

  2.我们有大约180个老师,Lucy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之一。

  3.她比我妈妈瘦一点,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4.她能令每堂课都很有趣,并经常在课后帮我们辅导作业和解决英语问题。

  5.自由评价学校、老师。(1-2句)

推荐访问:期中 上学期 八年级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3篇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1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历史测试卷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