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1 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3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1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 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3、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土。云贵高原被称为“喀斯特高原“
4、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3、*原地区,地势低*,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4主要农作物
(1) 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 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古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该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增强。
3、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1)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指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2
一、“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1、区域全貌
香 港 | 澳 门 | |
位置(中国大陆东南端) | 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市。 | 位于珠江口西侧,毗邻广东省珠海市。 |
组成 | 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 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
面积和人口 | 666.5万人,1098km2 | 43.8万人,25.4km2 |
人口密度 | 地狭人稠。 解决办法:“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 | |
历史回顾 | 英国侵占160多年 | 葡萄牙侵占400多年 |
回归时间 | 1997年7月1日 | 1999年12月20日 |
经济特征 | 国际经济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 | *旅游业发达。 |
2、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
⑴祖国内地:廉价劳动力、厂房、生产生活用水、能源、日常生活消费品。
⑵香港: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
3、港澳祖国内地的.合作模式
(1)改革开放初期——“前店后厂”
(2)目前——先进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
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2、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台湾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原。
4、地形:多山,山地、丘陵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其中,玉山为最高峰。*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5、气候: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6、河流:台湾岛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7、台湾岛也是一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8、台湾岛西部的(*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9、(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红桧是特有的树种。
10、此外台湾岛还有(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的美誉。
11、外向型经济
(1)20世纪50年代,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脑。属于初级产品。
(2)20世纪60~90年代,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形成“ 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属于普通工业制成品。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薪技术产业,主要出口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属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3篇扩展阅读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3篇(扩展1)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3篇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1
第五章:*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重点):
①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②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大体一至;
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
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一、位置、气候、地形
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
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4山环:由东北*原,
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
6.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原地势*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2)东北*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
(1)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2、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称谓:
2.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4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西至B北连C南抵D秦岭。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二、严重的水土流水
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4、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二、现代化的大都市
1、北京的重要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等。
2、北京的交通网络
(1)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2)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3)城市轨道交通也很发达,并且已初步建设成网。
(4)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3、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目前,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4、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土。云贵高原被称为“喀斯特高原“
5、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3、*原地区,地势低*,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4主要农作物
(1)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2
第五章:*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重点):
①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②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大体一至;
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
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一、位置、气候、地形
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
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4山环:由东北*原,
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
6.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原地势*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2)东北*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
(1)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2、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称谓:
2.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4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西至B北连C南抵D秦岭。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二、严重的水土流水
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4、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二、现代化的大都市
1、北京的重要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等。
2、北京的交通网络
(1)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2)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3)城市轨道交通也很发达,并且已初步建设成网。
(4)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3、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目前,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4、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土。云贵高原被称为“喀斯特高原“
5、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3、*原地区,地势低*,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4主要农作物
(1)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3
1、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6、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7、渤海有我国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的渔场舟山渔场。
8、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9、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0、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其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壮族。
11、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减少,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2、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3、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4、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5、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3篇(扩展2)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3篇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1
辽阔的疆域
一、位置优越
【半球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没有寒带。
2、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由于高纬地区气温低,低纬地区气温高,所以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从而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并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洋西岸。
2、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国土辽阔
【辽阔的陆地领土】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国家有14个。
3、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约5000多千米;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
【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ºN)。
最南瑞——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º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ºE)
【广袤的海洋国土】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主要岛屿】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以上,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口诀)
东有朝鲜北蒙俄、西北吉塔哈萨克;西面巴基斯坦阿富汗、南有缅甸越南和老挝;
西南不丹泥泊尔、印度*一山隔;隔海相望共六个、印马文菲日韩国;
【*之最】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我中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三、34个省级行政区
【三级行政区划】
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三字经】(口诀)
京津沪、内蒙古;黑吉辽、冀豫鲁;青宁新、浙皖苏;
湘鄂赣、晋陕甘;闽粤桂、琼台黔;港澳渝、川藏滇;
【5个自治区】(口诀):新疆*和广西、内蒙宁夏自治区;
【4个直辖市】(口诀):重上北天;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2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交通运输】就是把人和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是指使用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管道等工具的运输,即:铁路、公路、水路(海运、河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全国交通运输网】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分布在全国各地,通向城市、工厂和矿山,并与海港、公路、河道运输相衔接,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交通运输网分布不均】东部地区密度大,西部地区密度小。
【主要铁路干线】
走 向 | 干 线 名 称 | 起 止 点 |
南北干线 (五纵) | 京哈———京广线 | 哈尔滨——北京——广州 |
京 沪 线 | 北京———上海 | |
京 九 线 | 北京———香港九龙 | |
同蒲——太焦——焦柳线 | 大同———焦作———柳州 | |
宝成———成昆线 | 宝鸡———成都———昆明 | |
东西干线 (三横) | 陇海———兰新线 | 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 |
京包———包兰线 | 北京——包头——兰州 | |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 上海—杭州—南昌—株洲—贵阳—昆明 |
三、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选择客运或货运需要考虑的因素】运输的价格高低、速度快慢、运输量的多少、人的出行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
客运:主要考虑出行的目的、票价、速度;
货运:主要考虑货物的性质和数量、运输距离、运费、速度、运输的目的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方式 | 运费 | 运量(吨) | 速度(千米/小时) | 运输货物的特点 |
铁路 | 较低 | 较大(上千吨) | 较快(60—100) | 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陆上运输 |
公路 | 较高 | 较小(几吨) | 较慢(40—60) | 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路途不远 |
水路 | 最低 | 最大(几万吨) | 最慢(30—40) | 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水上运输 |
航空 | 最高 | 最小(400人) | 最快(400—1000) | 贵重或急需的货物,数量小 |
管道 | 低 | 大 | 慢 | 气体或液体 |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3
*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一、自然资源与我们
【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如:土地、阳光、水、水能、矿产、森林等。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不能更新,再生或者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永续利用;
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从总量看,我国有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不仅总量大,而且种类多,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的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
【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土地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征】
耕地、林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
类 型 名 称 | 主 要 分 布 区 | ||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 干 湿 地 区 | 主要地形类型 | |
耕 地 | 季风区 |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 *原和低缓的丘陵 |
林 地 | 季风区 |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 山地和丘陵 |
草 地 | 非季风区 | 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 高原和山地 |
未利用的`土地 | 非季风区 | 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 沙漠、戈壁、石山、冰川 |
【三大林区】
林区名称 | 东 北 林 区 | 西 南 林 区 | 东 南 林 区 |
分布区 | 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区 | 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喜马拉雅山南坡 | 东南丘陵地区 |
主要树种 | 针叶林 (兴安落叶松、红松) | 常绿阔叶林 (红木、楠木) | 经济林(茶树、毛竹、马尾松、漆树) |
林区特点 | 最大的天然林区 | 第二大天然林区 | 人 工 林 区 |
【四大牧区】
牧区名称 | 内蒙古牧区 | 新疆牧区 | 青海牧区 | *牧区 |
分 布 | 内蒙古自治区 | 新疆*尔自治区 | 青海省 | *自治区 |
优良畜种 | 三河牛、三河马 | 细毛羊、伊犁马 | 牦牛、河曲马 | 牦牛、藏绵羊 |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做到合理利用、节约耕地、保护耕地。
【九大商品粮基地】
三江*原、松嫩*原、江淮地区、太湖*原、江汉*原、成都*原、洞庭湖*原、鄱阳湖*原、珠江三角洲。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3篇(扩展3)
——八年级下册地理基础知识点3篇
八年级下册地理基础知识点1
【四大盆地】
地形名称 | 位 置 | 地 形 特 点 | 所属阶梯 |
塔里木盆地 | 新疆境内天山南侧 | 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全国最大的盆地。有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马干沙漠” | 第二阶梯 |
准噶尔盆地 | 新疆境内天山北侧 | 内部*坦,风蚀地貌显著 | 第二阶梯 |
柴达木盆地 |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 | 典型的内陆高原上的荒漠盆地,东部多沼泽和盐湖,矿产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 第一阶梯 |
四川盆地 | 四川省东部 | 四周山岭、高原环绕,内部多低山丘陵,西部是成都*原,有“天府之国”之称 | 第二阶梯 |
【四大高原】
名 称 | 青藏高原 | 内蒙古高原 | 黄土高原 | 云贵高原 | |
位置与范围 | 范围 |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之间 | 大兴安岭以西,祁连山以东,北至国界,南至古长城 | 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北至古长城,南至秦岭 | 云南东部、贵州大部 |
所属阶梯 | 第一阶梯 | 第二阶梯 | 第二阶梯 | 第二阶梯 | |
跨主要省区 | 青、藏及四川西部 | 内蒙古大部分,甘、宁、冀一部分 | 晋、陕、甘、宁 | 云、贵 | |
地形特征 | *均海拔 | 4000米以上 | 1000米左右 | 1000—2000米 | 1000—2000米 |
地表形态 | 起伏*缓,“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 地面坦荡, 一望无际 |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 峰岭众多,地面崎岖 | |
特殊地貌 |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草原广布 | 黄土地貌 | 喀斯特地貌 |
【三大*原】
名称 | 位置和范围 | 主要河流 | 主要特点 |
东北*原 |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松嫩*原、辽河*原、三江*原组成 | 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辽河 | 面积最大,黑土广布,多沼泽,地势坦荡,沃野千里 |
华北*原 | 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和黄海 | 黄河、淮河、海河,黄河为主力,又称黄淮海*原 | 地势*坦 一望无际 |
长江中下游*原 | 西起巫山东抵海滨 东西狭长 | 长江及其支流 | 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有“水乡”和“鱼米之乡”之称 |
【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辽宁省东部,辽东半岛上;
山东丘陵:山东省东部,山东半岛上;江南丘陵
东南丘陵: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 闽浙丘陵
两广丘陵
八年级下册地理基础知识点2
*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 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分为( 可再生资源 )和( 非可再生资源 )。
3、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 可再生资源)。
4、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 非可再生资源 )。
5、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第二节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衡)。
3、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其中,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 )为主。( 林地 )则主要分布在山区。
4、(草地 )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
5、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6、(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 )、( 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7、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第三节水资源
1、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
2、从时间分配看,(夏秋 )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
3、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建水库 )。
4、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
5、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
6、我国的( 节水标志 )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3篇(扩展4)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10篇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1
1.有性生殖:
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结合成*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2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如:种子繁殖(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结合成*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种子→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
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B: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
(1)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2)植物的扦插
a.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b.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减少水分散失。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底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怎样背生物才能很快的记住
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初中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
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初中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突破难点
有些初中生物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识一目了然。
归纳总结
在初中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生物高频考点整理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并分泌雄性激素;
5.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6.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种大约呼吸16次。肺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7.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的上皮细胞。
8.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9.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10.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11.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3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
3.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5.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6.转基因超级淑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7.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或卵细胞传递,*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条DNA。
5.在形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或卵细胞中而当*和卵细胞结合成*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八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卵,再由*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优
点是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如杂交水稻)(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结合成*卵→胚→种子)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优点是: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举例: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柳树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减少水分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增加吸收水分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目的是减弱蒸腾作用。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成活后,新植株与接穗的基因和性状相同,例:将开红花的接穗嫁接到开白花的砧木上,新植株(或枝条)只开红花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营养繁殖: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芽发育成新植株。或芦荟、菊花一株会长出很多株,椒草的叶子长成新植株。石榴利用压条繁殖。
(4)其他例子:细菌的分裂生殖,真菌的孢子生殖,动物的克隆,酵母菌和水螅的出芽生殖,病毒的复制。
(5)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无性生殖,了解:优点是:繁殖快,受季节影响小,容易诱导变异,可用于植物的基因工程,采用茎尖培养可以有效脱去病毒。
八年级生物知识
一、生物的无性生殖
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的结合,由直接产生的生殖方式。如出芽和“无心插柳柳成荫”。
2.酵母菌通过的方式繁殖后代,成为。它是一种生殖方式。
3.植物依靠进行的生殖叫营养生殖。绿色开花植物的是生殖器官,是营养器官。如马铃薯以、景天以进行营养生殖。
4.营养生殖能使植物保持,加快植物,所以在生产上常用(如、 )的方式繁殖优良品种。
5.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或带有的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的植物体的方法。用于嫁接的芽或枝条叫,被嫁接的植物体叫。芽接是用作接穗,枝接是用作接穗。它们都要求接穗,砧木。嫁接时要将和的形成层在一起。这样能提高嫁接的。
6.生活中进行营养生殖的植物很多。如等果树常用芽接的方法进行,柑橘等用方法。月季花用的"方式。
7.在的条件下,将植物的等在含有多种和的培养基上培养,使之逐渐发育成的植物体的技术,成为。
8.植物组织培养的作用是不仅可以,还可以。也能培育出许多新品种。
二、植物的有性生殖
1.传粉是指花粉通过不同的途径传送到的过程。其方式主要有和两种。
2.一朵花既有又有,成为两性花。花粉传给的方式称为自花传粉,如等植物。一朵花的花粉传给称为异花传粉,如等植物。
3.帮助植物进行异花传粉的有动物等,还有的借助和的作用完成传粉。
4.植物开花时的对传粉有很大影响,空气湿度和有时,或者控制植物在天气时节开花。
5.有性生殖是指由结合形成,在发育为的生殖方式。
6.子房包括和,胚珠的外层是,胚珠里靠近的地方有一个比较大的。
7.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是:当花粉落到上时,受到里分泌的黏液的刺激,花粉就会萌发出。它穿过,直达的。从进入后,花粉管末端破裂,其中的释放出来,与结合成。
8.植物的与结合成的过程,叫做。是植物体发育的起点。
9.下列部分分别由什么发育成的,果皮,果实,种子,种皮,胚。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4
1.我们形容外国女郎为“金发碧眼”,那么碧眼指的是眼球哪一部的颜色呢?(C)
A.角膜B.巩膜C.虹膜D.视网膜
2.咽部发炎引起中耳炎,病菌由咽部到达中耳经过的结构是(B)
A.外耳道B.咽鼓管C.喉D.耳郭
3.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C)
A.视网膜、视网膜B.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D.角膜、视网膜
4.下面四幅图,分别表示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过远视眼、近视眼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成像情况和对它们进行矫正的做法。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D)
A.②①B.②④C.③④D.③①
5.醉酒的人走路摇晃,东倒西歪,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个部分?(C)
A.大脑B.脑干C.小脑D.脑神经
6.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C.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
D.神经元包括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两部分
7.食用加碘食盐和海带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防治(D)
A.脚气病B.侏儒症C.坏血病D.地方性甲状腺肿
8.某人酒后车祸,脊髓从胸部折断,以后他排尿的情况可能是(B)
A.膀胱内有尿就排B.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就排
C.产生尿意就排D.产生尿意,环境适宜就排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5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
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方式有: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
3、出芽生殖的有:酵母菌、水螅等;营养生殖的有:马铃薯、景天等;分裂生殖的有:细菌,蓝菌,变形虫,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孢子生殖的有:根霉、青霉等。
4、植物的无性生殖
⑴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
⑵营养生殖:植物依靠营养器官进行的无性生殖。
⑶营养生殖的优点:①能够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②加快植物繁殖的速度。
⑷常用的营养生殖方法:嫁接、扦插和压条。
嫁接的定义: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有芽的枝条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的方法。
用于嫁接的芽或枝条叫做接穗,被嫁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
接穗的条件: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砧木的条件:根系发达,茎秆粗壮。
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是要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的在一起,这样两部分形成层分裂产生的细胞才能生长愈合在一起。
生活中枝接的方法的植物有柑、橘;芽接的有桃、苹果、山楂等;压条的有石榴;扦插的有月季,杨、柳等。
5、植物的组织培养
(1)植物组织培养: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2)植物组织培养在培养基中的组织块被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从而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个体。
(3)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
(a)在短时间内产生大批植物;(b)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
1、植物的有性生殖:一般是指由亲代产生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传粉:植物开花后,雄蕊花药中的花粉通过不同途径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⑴自花传粉:同一朵花的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给雌蕊
⑵异花传粉:一朵花的雄蕊的花粉传给另一朵花的雌蕊
3、*
⑴*卵:当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胚珠后,末端破裂,*释放出来,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卵。
⑵*:植物的*与卵细胞结合成*卵的过程。
(3)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胚珠的外层是珠被,胚珠里靠近珠孔的地方有一个比较大的卵细胞。
生物八年级学习方法
最重要的是做题与总结。
1)把做题当成积累。
在做题中你会逐渐摸清哪些地方经常成为考点。尤其是大题,出题套路会比较固定,答案也很固定。比如一些有“本质是”这样字眼的题一般要答与基因、DNA有关的知识点;又如,问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为什么是单向传递的、要答“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生物是很有规律的一个学科掌握这些常考一些卡点的知识点,会保证得一个中等、稳定的分数。
2)将经典的题收入记忆中。每一道生物题其实都是老师们智慧的结晶,一些考点,单独考的时候并不难,你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但出题人往往会将你在不同阶段学到的知识归纳、找出其共性进行考察,这样就考察了你对知识点掌握的准确性,以及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这种题一般为选择题。例如:问:下列哪细胞器可以产生水?然后给你列出了如下细胞器: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溶酶体、液泡等等,A、B、C、D四个选项分别包含了上述细胞器中的几种,你就要动用之前学过的所有关于细胞器内的反应的知识点:在学蛋白质时,学了脱水缩合可以产生水,场所:核糖体。在学细胞呼吸时,学了有氧呼吸第三步时会产生水,场所:线粒体内膜,所以答案为:线粒体、核糖体。通过这道题,你可以归纳出: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这,就转化成你自己的积累了。这样一来,做题不仅检验了你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还替你归纳、总结了知识点,丰富了你的知识储备所以,对经典的题适当加以记忆,会让你的知识网交织的更紧密,不失为冲击高分的良策。
3)选择兼顾速度与准度。在*时的练习中,一套题往往会包含30—40道选择题,每道题大约分值在1—2分,但可别小瞧了选择题,正式的高考中一个选择要占6分,相比较而言,大题的一个空也就1—2分所以说,选择好坏对试卷的分数起着很大的决定性。在*时的训练中有些同学往往做到一半就失去了耐心,继续答时准确率就大大下降。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尝试此法:按从前往后的答题顺序,先把考察概念,定义,识图(甚至看一遍题就能给出答案的)的简单题先答上,然后回头攻克涉及分析较繁琐,计算量较大的繁琐题目或难题。这样自信心有了,也能避免被难题卡住,造成简单题没时间考虑的情况。此外,记录自己每次在选择题上花费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争取每次都能在速度与准确性上有所突破。
生物八年级学习技巧
归纳
知识归纳将帮助我们系统的整理知识和思路,很有效的提高了复习效率,达到比较好的复习效果。我认为生物知识归纳包括基本知识的归纳、习题归纳和特殊知识点归纳。
基本知识的归纳就是把书本上的所有知识点有条理的罗列出来,解释各个术语的含义,列出它包含的的种类或分支的方向,并清晰地标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种知识归纳能帮助你准确的理解并牢固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做这个归纳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参考一些参考书上的归纳,大家可以以之为基本框架,再把更具体的东西,尤其是书上的例子补充进去。
做这种归纳的最重要意义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意义是帮助你读透课本。这种基本知识归纳只不过是把书上的要点和例子抄在一起,但这个过程你要翻书,几本书一起翻,就可以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表述做比较,这可以帮助你更透彻的了解这个知识点;而想做一个比较完整、美观的知识归纳,就必须知道什么知识点放什么位置,这就要弄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又帮助你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理清思路。最后再抄写一次,印象就很深刻了。所以做知识归纳最大的用处是在做的过程中帮助你熟悉课本、掌握知识点,其次才是做好了以后看。
习题归纳就是把做过的错题、好题、经典的题目归在一起,然后写出每道题目的关键,如某个知识点或某种方法或技巧。如果是错题则写出出错的原因,尤其是要写明是哪个知识点的缺漏造成的。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可以把题目抄在本子上,但如果觉得自己没那么多时间,可以在那道题目旁边做个记号,并写上我刚刚提到的“题目的关键”。考试前认真查看就可以了。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6
1.有性生殖:
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结合成*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7
1、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
2、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3、米勒(实验室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来合成氨基酸的第一人)的模拟实验结论: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命的有机物。
4、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作用条件下,形成简单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5、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8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2、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3、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4、转基因超级鼠实验(研究的是鼠的个体大小,注入的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启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5、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9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或骨骼肌)组成
(2)骨胳肌结构: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肌腱,
骨胳肌特性: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活动的。
(3)运动的产生过程: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头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4)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
(5)关节的结构图:课本图
(6)骨、关节、骨骼肌的协作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舒张状态,双手有重物同时处于收缩状态)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动物的行为分类:
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母鸡孵蛋、小鸟喂鱼、幼袋鼠吃奶、鸟的迁徙。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
3、动物学习行为意义: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第三节动物的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如白蚁群体、狒狒群体
2、社会行为特征:
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3、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蜜蜂跳舞—动作黑长尾猴—声音蚂蚁—气味蝶蛾类昆虫—性外激素(气味)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态*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衡。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10
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列表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3、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①配制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4、接种——将少量的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
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酵母菌可有氧呼吸,也能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第二节细菌
1、细菌是由列文·虎克发现的
2、法国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3、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裂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4、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5、细菌的结构:课本图(73页)
(1)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单细胞生物。
(2)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6、细菌生殖
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20—30分钟一次。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7、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细胞的对比
8、营养方式(异养):腐生和寄生(靠现成的有机物来养活)
腐生细菌和真菌:分解动物植物遗体;
寄生细菌和真菌:寄生在活的动植物体内。
9、作用:作为分解者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3篇(扩展5)
——中考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3篇
中考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1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⑷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3篇(扩展6)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知识点3篇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知识点1
⑴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⑵黄土地形的分类:黄土原、黄土峁、黄土梁。
⑶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⑷成因:风吹来的高原。
⑸证据:
①“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②“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戈壁——沙漠——黄土)”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③“黄土的矿物成分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漠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④“有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3篇(扩展7)
——八年级下册政治书知识点3篇
八年级下册政治书知识点1
一、知识助我成长
1、教育的含义: P58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2、教育的作用:对个人和国家的意义。
①P59对个人来讲,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总之,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②P60对国家来说,教育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3、教育权的含义:P60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4、义务教育含义:P61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证的公益事业。
5、义务教育的三个特征:P61①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②统一性,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③公益性,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免收学费、杂费。
二、珍惜学习机会
1、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利受教育——作为我们的权利,一我们不得随意放弃;二在它受到侵犯时我们必须尽力维护,可采用诉讼和非诉讼方式以维护。同时也告诉我们作为*小公民,适龄的少年,我们还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履行受教育义务P63
(1)、受教育机会对自己和国家民族而言都是非常珍贵的
(2)、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参考课本第64页。共有主要有三项:
其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其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义,不得中途辍学;
其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3、初中学生应如何珍惜学习机会?P65
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②我们不仅要现在学、还要将来学。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③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树立远大的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以勤奋和智慧去撷取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八年级下册政治书知识点2
一、财产属于谁
1、财产归属的种类:p68我们可以将财产分为个人所有、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
2、在我国法律中明确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p69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这个规定强调合法性。
3、公民的合法财产的含义:公民正当的、合法的途径获得的财产。
4、公民的财产所有权:p70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5、现实生活中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具体手段有那些呢:p72p73(1)民法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国家审判机关依据民事法律,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往往采用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2)、刑法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锐利武器。国家审判机关依据刑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通常采用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手段,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不受侵犯。
6、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怎样做:p74
①所有人无法行使所有权,请求确认所有权;
②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请求赔偿损失;
③所有人的财产被毁坏或灭失,请求恢复原状 ;
④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发生争议,请求排除妨害;
⑤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行政违法现象。
当其违法实施没收财产、对财产采取查封等强制措施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撤消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以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二、财产留给谁
1、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法律上将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
2、p76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的合法财产称为遗产。遗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3、继承人是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扶养关系确立的,我国继承法在第二章“法第继承”中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
4、继承法规定,遗产要按继承顺序继承。P77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5、继承权实现的方式:p78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法定继承:指既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有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遗嘱继承: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6、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获得遗嘱中指定的遗产,p79不属于遗嘱继承,是遗赠。
7、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p80(1)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2)当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要增强*意识,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3篇(扩展8)
——八年级政治下册的知识点3篇
八年级政治下册的知识点1
1.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现阶段人民的范围
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
注意,不属于*人民的*公民有:
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
②拥有*国籍的外国人
③分裂国家的人
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
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由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4.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过,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的光荣义务。
5.法律保障公民的权利
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我国通过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6.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什么? ---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8.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①*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9.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1)公民在享受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的权利。(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3)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4)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10.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责。
八年级政治下册的知识点2
多元文化“地球村”
一、世界文化之旅
1.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特别是节日)表现出来。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
2.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这些代表人物又把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
3.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怎样唱响和谐的文化乐章?)
⑴语言有差异,不分优劣;文化有差异,各有千秋。尊重各种文化发展的权利。
⑵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⑶.面对文化差异,我们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二、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1.面对不同文化,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
(1) 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2)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要保护其他民族的文化。
(3)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体现了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2.怎样搭起文化的桥梁 ?
(1)对于外来文化,不能照抄照搬,而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3)对外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克服自己的不安和焦虑;消除误解,尽量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不采取防卫心态,多关注他人的经验和看法,避免妄下断言;寻找能联结双方的相似点;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探索有效地沟通技巧;在交往时,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4)我们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还要宣传、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了解*源远流长的文化。
3.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P63第二段)
⑴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形成一个自我更新,不断发展而又兼容并蓄的开放体系。
⑵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⑶是青少年的历史责任。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3篇(扩展9)
——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3篇
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1
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的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
【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土地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征】
耕地、林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
类 型 名 称 | 主 要 分 布 区 | ||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 干 湿 地 区 | 主要地形类型 | |
耕 地 | 季风区 |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 *原和低缓的丘陵 |
林 地 | 季风区 |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 山地和丘陵 |
草 地 | 非季风区 | 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 高原和山地 |
未利用的土地 | 非季风区 | 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 沙漠、戈壁、石山、冰川 |
【三大林区】
林区名称 | 东 北 林 区 | 西 南 林 区 | 东 南 林 区 |
分布区 | 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区 | 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喜马拉雅山南坡 | 东南丘陵地区 |
主要树种 | 针叶林 (兴安落叶松、红松) | 常绿阔叶林 (红木、楠木) | 经济林(茶树、毛竹、马尾松、漆树) |
林区特点 | 最大的天然林区 | 第二大天然林区 | 人 工 林 区 |
【四大牧区】
牧区名称 | 内蒙古牧区 | 新疆牧区 | 青海牧区 | *牧区 |
分 布 | 内蒙古自治区 | 新疆*尔自治区 | 青海省 | *自治区 |
优良畜种 | 三河牛、三河马 | 细毛羊、伊犁马 | 牦牛、河曲马 | 牦牛、藏绵羊 |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做到合理利用、节约耕地、保护耕地。
【九大商品粮基地】
三江*原、松嫩*原、江淮地区、太湖*原、江汉*原、成都*原、洞庭湖*原、鄱阳湖*原、珠江三角洲。
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2
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 、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3)黄土地农业发展
制约条件 | 措施 | 发展方向 |
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 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 | 节水农业 |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原为主。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条件
有利:地势*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
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4)问题与措施:垦荒扩大耕地,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3.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3篇(扩展10)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菁选5篇)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1
中国的自然环境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3、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5、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黄河流经省份共有8个(自西向东):青海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最终流入渤海。
6、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它是我国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中国第一大水电站三峡电站就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宜昌市。
长江流经的省份(自西向东):青海省、*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最终流入东海。
7、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8、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青海省)
9、中国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江西省)
10、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11、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新疆)、四川盆地(四川)、柴达木盆地(青海)、准噶尔盆地(新疆)
12、三大*原:东北*原、华北*原、长江中下游*原。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2
南方地区
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原_、低山和丘陵,沿江是*原和三角洲。
(3)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发展条件: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原地区,地势低*,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2)农作物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
水果:柑橘、香蕉、菠萝
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1.江海交汇之地:
(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
(2)位置的重要性: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2)上海市:
①特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3.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1)文化特色:
①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②别具特色的`水乡风貌,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
③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2)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②便捷的交通;
③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三、“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经济发展条件:
①不利条件: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
②有利条件:发挥地理位置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
(2)经济特点——经济繁荣,被誉为“东方明珠”。
香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
香港地狭人稠,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方式:
(1)“上天”——建设高层建筑;
(2)“下海”——填海造地
四、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自然地理概况:
(1)范围:包括A台湾岛以及附近的B澎湖列岛、C*等许多小岛。
(2)地理位置:
①纬度: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地跨亚热带和热带。
②海陆:北临东海,东临太*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地形:山地占2/3,*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地势中部高,东西低。
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2.人口、城市
(1)分布特征: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原地区。
(2)主要城市:
①台北
②台中
③高雄。
(2)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
②海岛多港口;
③吸收外资;
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3
地势和地形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与地势】地形是地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地势总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山地、高原、盆地,东部多*原、丘陵。
【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的区别】
阶梯及界线 | 地形类型 | *均海拔 |
第一级阶梯 | 高原和山地 | 4000米以上 |
界线 |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 |
第二级阶梯 | 高原和盆地 | 1000——2000米 |
界线 |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
第三级阶梯 | *原和丘陵 | 500米以下 |
二、地形复杂多样
【五种地形类型齐全】*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导致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主要山脉及走向】
山脉走向 | 山脉名称 | 山脉所在的主要省(区) | |
东西走向 | 最北列 | 天山—阴山—燕山 | 天山(新)、阴山(内蒙古、冀) |
中间列 | 昆仑山—秦岭—大别山 | 昆仑山(新、藏、青)、秦岭(青、甘、陕、豫) | |
最南列 | 喜马拉雅山—南岭 | 藏、桂、湘、粤、赣 | |
东北— 西南走向 | 最西列 |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大兴安岭(内蒙古、黑)、太行山(晋、冀、豫交界)、 巫山(鄂、渝交界)、雪峰山(湘) |
中间列 | 长白—武夷山 | 长白山(黑、吉、辽)、武夷山(赣、闽交界) | |
最东列 | 台湾山脉 | 台 | |
西北— 东南走向 | 阿尔泰山;小兴安岭 | 新;黑 | |
祁连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 | 甘、青、新交界;藏 | ||
南北走向 | 贺兰山、六盘山 | 贺兰山(宁)、六盘山(陕、甘、宁交界) | |
横断山 | 川、藏、滇交界 |
【三大*原和三大丘陵】
1、*原和丘陵主要要在东部第三阶梯上。
2、三大*原自北向南依次是东北*原、华北*原、长江中下游*原。
3、三大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原和丘陵地区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是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4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东北地区位于*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东、北两面与朝鲜 、俄罗斯为邻,南连 河北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 ,与山东半岛 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东北地区地理地位十分重要。东北地区陆上与朝鲜、俄罗斯接壤,有利于开展对外贸易;通过南面渤海、 黄海海域可与韩国、日本等众多海外国家进行经济交流,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原。(山环水绕,*原居中), 东北*原由三江*原、松嫩*原、辽河*原组成。
4、气候类型及特点: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温暖短暂,冬季寒冷漫长。(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东北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长东严寒。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中部和南部*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原和辽河*原人口较为稠密。*原地区人口多,山地地区人口偏少。
2、东北地区是*少数民族的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朝*、鄂温克族、赫哲族等。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赫哲族是我国 北方长期以渔猎为生的民族,有吃生鱼的饮食习惯。旗袍是*女性特色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传统的旗装。
3、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地位,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4、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较高的区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
5、哈尔滨市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春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沈阳是东北最大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和交通枢纽。1大连是*北方著名的港口,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门户,素有“北方香港”的美誉。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5
1、我国地形的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有利影响:①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②山区森林、草地、旅游、矿产等资源丰富,不利影响:耕地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不利于农产品等山区资源外运。
2、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的特征的有利影响是: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促进农业发展;另一方面使我国的江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内陆地区的大开发。第三,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往往建在高一级阶梯与低一级阶梯交界处,这是因为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水利资源丰富。
3、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原、华北*原、长江中下游*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掌握:课本
4、五种基本类型都有,山地占1/3,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2/3
5、我国的主要山脉:
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6、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写照。*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我国被称为“日光城”的地方是*。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黄土高原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状态。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形,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我国的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准噶尔盆地纬度位置最北,柴达木盆地在青海省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号称“紫色盆地”,成都*原“天府之国”。我国的三大*原:东北*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原。华北*原黄淮海*原,长江中下游*原素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