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全国卷2答案解析1 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全国卷2答案解析,菁选3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高考历史全国卷2答案解析1
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参考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陶、曹、鲁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且三地距离较近,有利于商贸发展。
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参考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不同时期修撰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增强,*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
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已超越北方
参考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来看,由于国家统一,南茶北运,北方对喝茶习俗认识得以改变。
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参考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宦官在中枢决策过程中越来越发挥较大的作用,因此才有对于宦官在读书学习方面看法的改变。
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应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专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用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参考答案:C
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
参考答案:D
解析:广告号召“思想日新”“谋卫生”,追求国家进步,反映出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
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国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参考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的人数和所占人口比例的增加,说明通过抗日战争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趋势不断加强。
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参考答案:C
解析: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贵族垄断国家* B.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
C.*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参考答案:D
解析:由于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尽管僭主们“政绩斐然,重视*民利益”,但最终下场往往非常悲惨,说明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不是经过民主程序上台的领导人不能得到拥护。
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发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参考答案:D
解析:“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说明教会认识到民众作为“人”的利益和要求,宗教理论开始变化。
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A.加强了联邦*的行*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驶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总统作为*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因此材料中的事件只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
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参考答案:D
高考历史全国卷2答案解析2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与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和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
参考答案:
(1)差异:雍正年间严禁地方开矿,*严加控制矿产;19世纪70年代*允许以官督商办的方式开采矿产。
原因:受西方生产方式的影响,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对维护统治的方式认识有所变化,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2)特点:优先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探,有计划地开展矿业普查和勘探工作,重视对特缺乏资源的普查和勘探。
意义:有利于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提供支持。
解析:
(1)政策的差异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等信息归纳出雍正年间的严禁地方开矿,*严加控制矿产的措施;根据材料中的“清*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归纳出19世纪70年代的*允许以官督商办的方式开采矿产的措施。
(2)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其意义应当联系教材,从这种政策对“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的影响来回答。
高考历史全国卷2答案解析3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与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和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
参考答案:
(1)差异:雍正年间严禁地方开矿,*严加控制矿产;19世纪70年代*允许以官督商办的方式开采矿产。
原因:受西方生产方式的影响,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对维护统治的方式认识有所变化,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2)特点:优先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探,有计划地开展矿业普查和勘探工作,重视对特缺乏资源的普查和勘探。
意义:有利于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提供支持。
解析:
(1)政策的差异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等信息归纳出雍正年间的严禁地方开矿,*严加控制矿产的措施;根据材料中的“清*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归纳出19世纪70年代的*允许以官督商办的方式开采矿产的措施。
(2)新*“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其意义应当联系教材,从这种政策对“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的影响来回答。
推荐访问:高考 解析 答案 高考历史全国卷2答案解析 菁选3篇 高考历史全国卷2答案解析1 2016高考历史全国卷2答案及解析 2023年高考全国2卷历史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二卷答案详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