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乡愁》教学实录3篇(精选文档)

《乡愁》教学实录3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3-30 12:42: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乡愁》教学实录1  课前3分钟播放佟铁鑫演唱的《乡愁》歌曲,创设氛围。用二胡曲《江河水》作为整节课的背景音乐。  一、导入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创设情景,导人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愁》教学实录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乡愁》教学实录3篇(精选文档)

《乡愁》教学实录1

  课前3分钟播放佟铁鑫演唱的《乡愁》歌曲,创设氛围。用二胡曲《江河水》作为整节课的背景音乐。

  一、导入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师:(微笑)同学们,当你离家三五天,或十天半个月的时候,你们会想家吗?

  生:(齐声)会。

  师:(微笑,亲切的俯身询问)想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纷纷举手)

  生1:想哭又哭不出来。

  生2:酸酸的,涩涩的。

  师(微笑):什么地方酸酸的,涩涩的。

  生3:鼻子、心里,还有眼泪也想掉下来。

  师:(深情地说)同学们,其实老师跟你们一样,想当年老师在异地求学,每当夜深人静时,就是想家的时候,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想起家中门前屋后的小树,彻夜难眠。这时老师心里总是默默吟诵着王慧玲的一首短诗──《想家的心情》,其中有两句老师特别喜欢,至今还记忆犹新。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听呢?

  生(急切齐声):有。

  师: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阵的懂惯;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得到,谁也说不清。

  (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是啊,想家的心情,谁都说不清,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真正的痛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吧,哪个同学根据你积累的资料,简要的把你所认识的余光中先生介绍给大家。

  (生纷纷找出资料竞先举手)

  生:余光中,1928年出生,祖籍泉州永春,著名的诗人、学者。

  师:介绍得很好。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搜集的。(播放多媒体,余光中的介绍,年幼时与母亲的合影、晚年的照片及主要代表作)。

  这就是余光中先生,是泉州永春人,跟我们是──

  生:同乡(老乡)。

  二、诵读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认真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播放课件。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录音看课件上的演示,朗读深沉、图文并茂,学生深深地被感染了。)

  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生(急切):是深沉的。

  师:对,是深沉中略带哀伤的,那我们朗读时的速度应该是──

  生:缓慢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根据课后习题三的提示,边标出节奏边小声朗读。

  (生边小声试读边快速标出朗读节奏,师来回巡视着,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试读这首诗。

  生齐读第一二小节。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这两节语速耍再慢点,要读出思念之情。)

  生齐读第三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啊”这里要变音,读作“y(呀)”,因为“啊”的前一个字的韵母如果是“B、O、e、i”就要读成“y(呀)”。“母亲在里头”的“头”要读轻声。这个小节表达的是生离死别,要读出适当的颤音。

  师示范,学生齐读第三小节。

  接着学生读第四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这一节音调要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的,(老师示范)。我们把这首诗完整地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比第一次更有感情。)

  三、解读

  1、想景悟情: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生一阵小议论,有人举手。)

  生: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师: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生(齐声):看不见。

  师: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具体表达出来,就要借助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看,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浓浓的思乡之情?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同学们,对吗?

  生(齐声):对。

  师板书:

  小时候 邮票

  长大后 船票

  后 来 坟墓

  现 在 海峡

  师:其实诗人是巧妙的运用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板书)。诗是精当而含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该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再现诗申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生六人一组,师来回巡视,具体指导。)(5分钟后总括)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通过想像,演释诗的内容。哪一个同学先来?

  生:小时候,作者外出求学,他想念母亲时就给母亲写信,他想:邮票呀邮票,请你带去我对母亲的思念;逐渐的作者变成了青年成家立业了,船票联结他与妻子的感情;到了中年,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看到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他痛哭流涕。(生饱含感情)母亲呀,母亲,我再也见不到您了;后来作者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当他登上台湾的最高峰时,眺望家乡,不由思绪万千,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呢?(全班掌声热烈)

  师:哪个同学来评点一下这个同学说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第三小节说得不够好,感情不够。

  师:那请你有感情地体现一下。

  生:到了后来,他终于回到故乡,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冰冷的坟墓。却看不见母亲那慈祥的面容,他跪在坟前痛哭道:母亲呀母亲,你在哪里,不孝儿回来了。(生感情哀痛,声音已是有点哭腔,眼角湿润。)

  (全班学生一片沉寂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师:这两位同学评点得很好。老师特别刚才这位同学用了“邮票呀邮票,请捎去我对母亲的思念”和“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我觉得这些语句饱含着这位同学深深的感情,老师还欣赏地是,他很好地演译了诗中的时间,从“小时候(生跟着齐念)长大后 后来 现在”,而且说到晚年的时候,有外貌的细节描写,头发是:白发苍苍。

  师:哪位同学能再来演绎诗中的内容。

  生:小时候,作者出外求学,当夜静时总想起母亲,就拿笔写信,望着那小小的邮票,他希望这邮票能带去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后来他渐渐长大了,成家立业了,为了养家糊口,外出工作。每当要回家时,望着那窄窄的船票,想着新娘做好了可口的饭菜在家等待着;后来作者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母亲却在一方矮矮的坟墓里,作者心酸极了,那种辛酸是无法言喻的。而现在,作者己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站在台湾的高山上,眺望祖国大陆:这浅浅海峡饱含着多少人的辛酸泪水,什么时候祖国才能统一啊!(此时这个学生流下了眼泪,其他同学也轻轻拭起眼角的泪水。全班同学和所有听课老师掌声热烈。)

  师:这个同学讲得太好了,动了感情,眼泪都流下来了,老师也被深深感动了。这首诗的第一小节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这是一种──

  生(齐声):亲情(教师板书)

  师:第二节是对妻子的怀念,这是一种──

  生(齐声):爱情(教师板书)

  师:第三节则是写诗人回到家乡时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这时候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哀痛(板书:哀痛);而第四节表现的是诗人盼望祖国统一(板书:盼统一)。作者由个人的悲欢到民族感情的寄托,由前三小节的思亲之情上升到最后一个小节的浓浓的爱国之情(板书:“思乡之情”与“爱国之情”)

  2、质疑:

  师:同学们对这首诗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海峡明明是“深深的”,为什么诗人说是“浅浅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哪个同学来说说看,这是为什么?(生一阵小议论)

  生2:作者是因为盼望祖国统一,才说是“浅浅的”。

  生3:他相信祖国早晚要统一,所以说是“浅浅的”。

  生4(急切地站起来):因为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远远深于海峡,所以说是“浅浅的”。(生交头议论。)

  师(用手示意停下):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海峡浅浅”、“邮票小小”、“船票窄窄”、“坟墓矮矮”,看起来都是很小的,但它们却反衬了诗人那种深深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

  3、欣赏诗歌:

  师:通过朗读,想景悟,情,我们己经感受到诗人独具的艺术匠心。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这首诗美在哪里?同学们可以从结构、主题、意境、修辞等去欣赏。(生议论开来,有人举手。)

  生1: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富有音乐美。

  生2: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富有结构美。

  生3:意象美,每一小节诗人都把乡愁比某一种东西。

  师(环顾四周):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像这么美的诗,应该把它背下来,但不要死记硬背,找找看这首诗有什么规律可帮我们快速背诵。

  生1:每一小节的第一句都是表示时间,从小时候到现在。

  生2:叠词。还有每一小节的开头都是“乡愁是……在这头……在那头”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的是这首诗的结构特点。只要掌握了这些特点,背诵就容易了。老师先背给同学们听听,会背的同学也可轻声跟着(教师饱含深情地背诵这首诗,部分同学轻声跟着。)

  (背诵完毕,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哪位同学愿意到讲台上来背给同学们听听。(有两位女生自告奋勇上台背诵,教室里一片寂静,每一声朗读都叩动同学的心弦。思乡之愁之痛,在每一张稚气而又严肃的脸上。)

  师:这两位同学背得很好,现在我们全班一齐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

  (学生充满感情地背诵着。)(背诵完毕。听课老师鼓掌。)

  四、拓展

  1、仿句:

  师:这首诗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实除了这些事物外,还有许多东西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起我们的思乡情绪。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吗?(学生争着举手回答)

  生1:乡愁是一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师:非常好,巧借了李煜的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2:乡愁是一根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生3:乡愁是一碗老醋,每尝一口,都让人心酸。

  (师微笑,生给予热烈的掌声)

  师:很形象,很具体。

  生4:乡愁是一串风铃,叮叮咚咚的,让人忧愁。

  生5:乡愁是一滴泪水,酸酸的,涩涩的。

  生6:乡愁是母亲头上的乱发,理也理不清。

  生7:乡愁是一湾湛蓝的海洋,望不着边际,看不到底。

  生8:乡愁是河,流淌人生最初的梦。

  生9:乡愁是一缕清烟,飘忽不止。

  生10:乡愁是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苦的、涩涩的。

  生11:乡愁是家乡的小路,让人留恋忘返。(听课老师,香港课程专家点头微笑)

  生12:乡愁是家乡的河,永远在我们的心中流淌。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把这些句子整理起来,就是一首很美的乡愁诗了,同学们就是这首诗的作者,也可尝试做诗人了。(学生笑)

  2、各领风骚话说愁:

  师:愁,有乡愁,离愁,国愁,也有家愁,古往今来,愁是许多文人笔下的主颠,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积累,说一句含有“愁”的古诗词句。最好能够说出作者。

  生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

  生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生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生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下课铃声响了,还有许多同学举手想要发言。)

  师:时间关系,我们暂时说到这里,课后同学们再互相交流。请同学们看一下老师的积累。(多媒体演示积累的有关“愁”的古诗词句,学生快速地抄写在笔记本上)

  师:在结束这堂课时,我还想让同学们看看余光中先生创作此诗时的情景。(演示余光中的介绍,鼠标点在“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

  师:老师也来想景悟情,想象诗人创作这首诗的情景。

  师:一个深秋的夜晚,夜深了,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如水的月光推开了门窗,洒进了屋里,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一股思乡之情如潮水般地涌出,一首诗从他的心中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学生充满感情地跟着考师背诵。)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向所有的来宾表示我们的谢意。 (学生转身向后鼓掌致谢)


《乡愁》教学实录3篇扩展阅读


《乡愁》教学实录3篇(扩展1)

——《乡愁》余光中课堂实录3篇

《乡愁》余光中课堂实录1

  一、风趣听背,体会诗题内含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我就是今天要给你们讲课、和你们一起学习的老师。既然今天要讲课,昨天咱们是不是应该见上一面、认识认识啊?

  生:是。

  师:可是咱们昨天没见着,那今天现认识你们觉得来得及吗?

  生:来得及。

  师:好,那我来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赵,你们应该怎么称呼我啊?

  生:赵老师。

  师:对,真聪明!我姓什么来着?

  生:赵!

  师:记忆力不错嘛!现在我就想考一考你们的记忆力,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生:敢!

  师:那好,我现在考考大家:我来说一首诗,这首诗共有两节,每节有四句话,我每次说两句,而且只说一次。大家听清要求了吗?

  生:听清了!

  师:诗人说:

  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

  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了。

  (教师指定一名学生背诵,学生背诵得十分准确)

  师:鼓掌!你真行,老师只说了一遍,你就把这样复杂的两句诗背下来了,你觉得你行不行?

  生:还行吧!

  师:挺谦虚的,看来你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师: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生:(背诵)

  师:精彩!这么长的诗你们只听了一次就背了出来,老师真佩服你惊人的记忆力。

  师:

  师:我们再来背首古诗,谁来背李白写的《静夜思》。

  师:《静夜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师:同学们,你们说李白思念故乡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忧愁的。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

  生:6个字。

  师:你能从中去掉一个字而不改变原来的意思吗?

  (学生争相发言,分别去掉了“的”、“忧”、“故”、“思”)

  师:现在就剩下了两个字“乡愁”,谁能来说说乡愁是什么意思?

  生:思念故乡的忧愁。

  师:那思念故乡的忧愁就是……

  生:乡愁。

  师:《乡愁》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它也是一首通俗易懂的小诗,我们仍然用一边听、一边学、一边背的方法来学习,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好!就这么决定了。

  师:这首诗的作者叫余光中。有谁听说过这个人?

  师:现在我来介绍作者余光中。我说三句话,这三句话里蕴含着我将要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同学们要注意听,认真想。

  师:余光中是我国台湾省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1928年出生于南京,现在是台湾省高雄市中山大学文学院的院长。

  师:余光中还活着吗?还在世吗?

  生:在世。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他现在是台湾省高雄市中山大学文学院的院长。

  师:他今天多大岁数了?

  生:81岁,因为他1928年出生,用20xx-1928就得到了他今年的年龄。


《乡愁》教学实录3篇(扩展2)

——余光中乡愁课堂实录3篇

余光中乡愁课堂实录1

  一、风趣听背,体会诗题内含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我就是今天要给你们讲课、和你们一起学习的老师。既然今天要讲课,昨天咱们是不是应该见上一面、认识认识啊?

  生:是。

  师:可是咱们昨天没见着,那今天现认识你们觉得来得及吗?

  生:来得及。

  师:好,那我来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赵,你们应该怎么称呼我啊?

  生:赵老师。

  师:对,真聪明!我姓什么来着?

  生:赵!

  师:记忆力不错嘛!现在我就想考一考你们的记忆力,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生:敢!

  师:那好,我现在考考大家:我来说一首诗,这首诗共有两节,每节有四句话,我每次说两句,而且只说一次。大家听清要求了吗?

  生:听清了!

  师:诗人说:

  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

  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了。

  (教师指定一名学生背诵,学生背诵得十分准确)

  师:鼓掌!你真行,老师只说了一遍,你就把这样复杂的两句诗背下来了,你觉得你行不行?

  生:还行吧!

  师:挺谦虚的,看来你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师: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生:(背诵)

  师:精彩!这么长的诗你们只听了一次就背了出来,老师真佩服你惊人的记忆力。

  师:

  师:我们再来背首古诗,谁来背李白写的《静夜思》。

  师:《静夜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师:同学们,你们说李白思念故乡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忧愁的。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

  生:6个字。

  师:你能从中去掉一个字而不改变原来的意思吗?

  (学生争相发言,分别去掉了“的”、“忧”、“故”、“思”)

  师:现在就剩下了两个字“乡愁”,谁能来说说乡愁是什么意思?

  生:思念故乡的忧愁。

  师:那思念故乡的忧愁就是……

  生:乡愁。

  师:《乡愁》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它也是一首通俗易懂的小诗,我们仍然用一边听、一边学、一边背的方法来学习,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好!就这么决定了。

  师:这首诗的作者叫余光中。有谁听说过这个人?

  师:现在我来介绍作者余光中。我说三句话,这三句话里蕴含着我将要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同学们要注意听,认真想。

  师:余光中是我国台湾省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1928年出生于南京,现在是台湾省高雄市中山大学文学院的院长。

  师:余光中还活着吗?还在世吗?

  生:在世。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他现在是台湾省高雄市中山大学文学院的院长。

  师:他今天多大岁数了?

  生:81岁,因为他1928年出生,用2009-1928就得到了他今年的年龄。


《乡愁》教学实录3篇(扩展3)

——乡愁教学反思

乡愁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愁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乡愁教学反思1

  《乡愁》是一篇怀念祖国、渴望回归大陆的爱国诗章,余光中先生以民谣的歌调,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具体的物象,把绵绵的乡愁、无限的愁思注于笔端,把乡愁的产生,乡愁的无奈,巧借“距离”表现出来,倾诉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王老师的《乡愁》这一课,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以读为主,以读促思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王老师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途径地读,达到了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的效果。同时又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导语,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整堂课的教学,学生始终沉浸在对乡愁的感悟之中。这堂课的设计思路:听读:感受—朗读:理解—演读:想象—比读:发现—创读:创造。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而诗歌又是最富情感的语言。因此,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情。这首诗的“情”就重在“乡愁”上。整个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习者。阅读过程是师生共同感悟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王老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真话、诉真情,将个人的阅读体验与作者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第二、处理好学生、教师、作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王老师贯穿在课堂中的一条主线就是让学生去阅读去品味。在听读时,她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听诗,用简洁的文字说感受;在朗读时,她让学生把各自放进诗歌中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把诗歌的语言变成学生自己的心声。而且阅读本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许多好作品不是作者写出来的,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劳动的结果。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应该把迎合当作尊重,也不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作者,须知:书在谁的手里,谁就是书的主人。因此,王老师让学生去多读反复读课文,这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劳动。第三,处理好阅读和生活的关系。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阅读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阅读和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应当树立为人生而阅读的观念,既要关照别人的生活,更要关注自己的生活;既要为今天的应试去认知和理解,更要为明天的发展去批判和创新。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让学生用“乡愁是~~~~~”的句式说一句话就是一条有效途径。另外,王老师让学生选一小节用语言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也很有创新意识,和新时代的生活生动有趣的联系起来。当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被感性的文本升华时,抓住学生感情的火花及时点火,让学生有倾诉的机会,有成功的体验,诗情自然喷薄而出了。

  总之,王老师的这节课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独创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重要之点,一切以学生读为主,没有雕饰之意,一切顺乎自然,清新流畅。就在这看似教者无为的课上,实现了师生的共同精彩。我们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寻求最佳的教学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鉴赏,有的放矢,让学生发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中悟出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乡愁教学反思2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以时空的变化为序贯穿全文,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意向: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形成了四个比喻句,将飘渺抽象难以捕捉的乡思愁绪变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诗歌教学重在朗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朗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进而感受蕴含其间的浓浓乡情。

  一.诗歌,重在品读,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把重点放在了品读,在品读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而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所以我在进行朗读指导时,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节奏,读出语速语调,读出感情等。学生在这些形式灵活多样的反复朗读中,由初步感知到逐渐深入感知诗的内容,领悟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正因为教学中很好地处理了朗读这一环节,所以为其他教学环节的师生互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同时通过朗读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同学们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让他们的想象活跃起来,最大程度地引发感情上的共鸣,激发同学们爱国主义情怀和渴望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入诗歌的意境,同作者一起感同身受,进而培养爱国情怀。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充分的运用多媒体,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我用多媒体出示余光中的相关材料以及诗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过去,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在指导读第三节诗的时候采用背景音乐渲染气氛营造出了生死离别的丧母哀思的氛围,让学生同作者产生了共鸣,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学生学有所得,获得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

  不足之处:

  1.上课太严肃,教学应是寓教于乐的,以后力求做到微笑上课激情讲解,让温馨融化学生的心灵。

  2.课堂评价语言努力做到多样化,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乡愁教学反思3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乡愁》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故乡之思,怀亲之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教师用心去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努力使师生的感情融入作者浓浓的乡愁之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也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

  在教学的环节上分为:导入新课——作家身影——诵读——品读——赏读

  首先谈谈诵读,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功,所以教师要大胆范读,如果能配以舒缓忧伤的背景音乐,也许效果会更好。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读,重音、节奏、情感,一一都要把握。

  品读即走进诗人、走进文本。在余光中的《乡愁》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那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有人说,余诗是用最狠心的别离成就最醇美的乡愁。但是余光中只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样东西,那么剩下的他未曾用到的许多意象就是他余留的想象的空间。这里我让学生们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走出家乡,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让他们想象一下自己的乡愁,大胆地进行比喻句的仿写。学生们的仿写就象是在填补空白。这种想象力的调动,给学生们的理解又创造了许多新的元素,乡愁也因此带上了多元的个性色彩。当然,学生的创作毕竟是稚嫩的,但也一样可以从中发现稚嫩的美。如有的学生写乡愁是一张泛黄的旧照片,乡愁是故乡庭院中枝繁叶茂的枣树,乡愁是一杯香浓的咖啡,都是很不错的想法。也就是说,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的创造力,就要给予他们适宜创造力生长的课堂环境。相信这样的仿写一定可以深化学生对原诗感情的理解,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在这个环节中我十分注意内容前后的衔接,板书的设计,诗歌托物寄情的写作技巧,我引导学生回忆了李清照的《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让知识前后连贯。但课后发现这个环节还存在很多不足,教师说得多了些,学生的活动少了些,教师讲课的语言不够精炼、诗意,而且板书的设计还应更合理。

  赏读环节就是鉴赏诗歌的环节,所以我把它也称为“寻美”过程,希望学生能从诗歌的整体结构、构思立意、词语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入手鉴赏诗歌,如:《乡愁》诗美在长句短句的变化错落上;《乡愁》诗美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美在数量词与叠词的运用上;美在托物寄情的写作技巧上;美在那一幅幅凄美的画面上……但由于时间控制不当,导致这个环节未能充分展开。

  回顾这节课有得有失,我还应不断总结、反思,让自己不断进步。

乡愁教学反思4

  《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由于是抒情诗,所以在教学上我尽量体现其诗意。我希望学生通过对诗歌意境的体会和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通过对诗歌重点词句的学习,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把重点放在了读——品——读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意象的选取,叠词、数量词的巧妙运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同学们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同学们进行朗读,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的想象活跃起来,最大程度地引发感情上的共鸣,用个性化的感受,去丰富作者用情所塑造的意象,走近作者的乡愁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我自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语文教学的核心没有变,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赏析,唤醒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获得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

  1、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问题:从未离家的孩子对“乡愁”缺乏生活阅历,难于理解,如果我能通过多媒体、图片、音乐视听、动情导引等手段营造氛围、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联想、吟诵入境,就能快速唤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动情体会诗歌的感情。

  2、在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后,要引导学生品读诗歌。品读的关键在于把握意象,而在此环节,我没有在分析的开始引出“意象”的概念,而是放在了最后才提及,如果在开始就利用幻灯片引出“意象”的概念,会让同学们觉得更清晰明了些。带着对意象的探讨,引导同学们走进诗歌的情境之中。

  3、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有些紧张而没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将本应属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变成了为配合老师的被动学习,颠倒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在学习整首诗的过程中,缺少学生之间的评价,在进行多种方式朗读的过程中,应该给同学们些时间进行简单地评价,对于他们更好地朗读诗歌也起着引导作用。

  5、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没有起到理想的作用,在同学们找本诗中所出现的意象时,如果我能利用幻灯片出示相关的图片,也许会让同学们看起来更直观些,印象更为深刻些

  当然,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还有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择其善者而从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以后去摸索,去研究。

乡愁教学反思5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借小小的邮票表达了对母亲浓浓的思念,窄窄的船票寄托了与妻子之间长长的爱情,爱矮的坟墓代表的是我与母亲凄凄的别情,而浅浅的海峡却阻隔不了作者对大陆深深的思念。

  本堂课主要借助多媒体手段扩充课堂容量,激发学生的想象。因此我在授课时,把作者的简介和诗歌示范朗读都使用了多媒体,图片、文字、音乐视听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针对学生对诗歌的朗读能力较差的现状,结合诗歌的特点,在课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主要是读出感情、节奏、重音,注意语速、语调等。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乡愁》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节奏感很强,很适合学生的朗读。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配乐范读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语速、节奏,对学生的朗读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一是可以使学生增加读诗的兴趣,另外还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他人的朗读情况进行点评。在这里,有感情地朗读始终是放在首位的,事实上,我们在学习诗歌时,都是在诵读中逐渐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课外延伸部分,学生的即兴造句,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他们积累的学习语文的宝贵财富。当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引发时,学生的情感就会自然地抒发出来,而不是刻意地模仿。这个练习的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富有韵味的诗句,而是在于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在如今开放的课堂中,教师要时时认识到,对学生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这对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往往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已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多时候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这样学生才可以自主理解,感受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充满个性。

乡愁教学反思6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教师成功之处在于用心去教,用感情教,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努力使师生的感情融人作者浓浓的乡愁之中,产生心灵上的共振,所以《乡愁》这一堂课声情并茂,使人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殿堂,得到一种真正的艺术感受。这堂课主要突出探究创新的特点。体现了"诵读——解读——拓展"的教学模式,这是在课改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个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是:"读熟、悟透、迁移"。这堂课这三大块很清晰,诵读的环节不仅有图文并茂的配乐朗诵,学生自由读,齐读,而且老师注重在朗读在中起示范作用和指导作用,如感情基调的把握很到位,"啊"字的变音指导,"头"读轻音等。解读环节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老师没有向学生灌输什么,而是让学生在小组中想景悟情,描述诗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质疑、答疑、讨论、评价,老师点拨及时弊确,并自己率先示范背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的环节,让学生模仿诗中的.意象为乡愁打一比方,激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例如学生说:乡愁是一条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是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苦的,涩涩的。""乡愁是一碗老醋,每尝一口都让人心酸""学生的想象力真是让人赞叹。"各领风骚话说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知识

乡愁教学反思7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对于这首诗歌的学习,我既没有要求学生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也没有概括诗歌每节的内容,而是按照“朗读──品味──发现”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发现诗歌的新奇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的层次。

  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诗歌是最富情感的,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针对学生对诗歌的朗读能力较差的现状,结合诗歌的特点,在课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主要是读出感情、节奏、重音,注意语速、语调等。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乡愁》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节奏感很强,很适合学生的朗读。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学生第一次接触新诗,教师的配乐范读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语速、节奏,对学生的朗读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一是可以使学生增加读诗的兴趣,另外还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他人的朗读情况进行点评。在这里,有感情地朗读始终是放在首位的,事实上,我们在学习诗歌时,都是在诵读中逐渐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诗以一字为工。”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这一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结合对词语的品析,简单描述想像到的画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发现这首诗的新奇之处。学生入情后,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有新发现,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先去发现,然后说出依据,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这首诗学生的发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诗歌的层次结构,二是诗歌的立意。用时空的变化顺序来组诗,使这首诗的层次非常清楚,由对家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正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学生这么多的发现,可见他们的潜力是无穷的。

  学生的即兴写诗,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他们积累的学习语文的宝贵财富。当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引发时,学生的情感就会自然地抒发出来,而不是刻意地模仿。这个练习的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富有韵味的诗句,而是在于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中,教师要时时认识到,对学生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这对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往往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已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多时候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这样学生才可以自主理解,感受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充满个性。

乡愁教学反思8

  《乡愁》这首诗我很喜欢,备课也很用心,但上下来后感觉并不好。下面我就这节课从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效果两方面进行反思。

  一、教学设计

  这是一首抒情诗,在教学上我尽量体现其诗意。

  1、在教学环节的命名上体现诗意。“走近余光中——读《乡愁》,感觉诗的音乐美——品《乡愁》,体会诗的情感美——说‘乡愁’,展现诗的神韵美”。

  2、在教学语言上体现诗意。

  课堂上,尽量去掉不必要的口头禅,多用散文化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呈现出一种美感,。如在介绍余光中的生活经历时,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他在南京生活了近十年,紫金山的风光,夫子庙的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抗战期间辗转于重庆读书,嘉陵江水,巴山野风又一次将他浸润。他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中华文化早已根植于他的心中,因此,对中华民族的眷恋与深情便化作他心灵深处的一缕缕乡愁。

  3、在朗读中体现诗意。这节课,我设计了四次朗读,每一次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读,要求声音响亮,读得字正腔圆;第二次读,要求把握节奏,读得抑扬顿挫;第三次读,要求把握情感基调,充满深情地读。第四次读是美读,分男女声部来读。这样的朗读,是小步轻迈,使朗读技巧及情感能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朗读中一步步感受诗意。

  二、课堂教学效果

  这一节课并没有达到我所预期的效果,虽然每个教学环节都能落实,但上完后总感觉少了什么,原来缺少的是一种感染力。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朗读缺乏情感。余光中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确实,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对这些离愁别绪并没有一种痛入心肺的感受。在课堂上我又没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引导,因此学生在朗读时并不能很好地把握深情哀伤的情感基调。

  2、不必要的紧张使这节课上得很拘谨。站在讲台上整整15年了,可站在丹中多媒体教室却是第一次。情绪紧张使课堂少了些许灵动的东西,缺乏教学的机智,更少了一种教学的激情。由于这种紧张情绪的干扰,使课堂出现两处明显的失误,一是产生错觉,提前下课。二是收束本节课的配乐朗诵,本来是由老师朗诵的,因口误,多说了一句“让我们一起朗诵”,学生便一起朗诵了。学生参与朗诵,情感的表达未能恰到好处,使配乐朗诵缺乏感染力。

  总之,这节课有得有失。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在丹中这个大家庭里,我的“得”会越来越多,我的“失”会越来越少。

乡愁教学反思9

  学生们经过xxx年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对古诗多少有了一些了解。而现代诗歌却还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与悠远的古代诗歌相比,无论是从诗歌的意蕴,还是诗歌的形象上,都没有古代诗歌细爵起来津津有味,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学生能通过文字领会诗人的感情,这是一个基础,但这还远远不够,要真正理解一首诗,必须完成情感的迁移,即在诗歌领悟的过程中,给原有的情感加上学生个体情感因素,把诗人的情感变成学生自己的情感,这首诗才算学会了。因此,现代诗歌怎么教却是长期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在教了余光中的《乡愁》之后,我仿佛在迷雾中见到了曙光的端倪。

  在余光中的《乡愁》之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那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有人说,余诗是用最狠心的别离成就最醇美的乡愁。但是余光中只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样东西,那么剩下的他未曾用到的许多意象就是他余留的想象的空间。这里我让学生们设想一下,如果一天走出家乡,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让他们想象一下自己的乡愁,大胆地进行比喻句的仿写。学生们的仿写造句就象是在填补空白。这种想象力的调动,给学生们的理解又创造了许多新的元素,乡愁也因此带上了多元的个性色彩。当然,学生的创作毕竟是稚嫩的,但也一样可以从中发现稚嫩的美。如有的学生写乡愁是一碗扯不断的面条,一锅红红的火锅,都是很不错的想法。也就是说,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的创造力,就要给予他们适宜创造力生长的课堂环境。相信这样的仿写一定可以深化学生对原诗感情的理解,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乡愁教学反思10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对于这首诗歌的学习,我按照“读──品──写”的教学思路,采用板块教学,“美美地读——用心地悟——畅快地说——熟练地背”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发现诗歌的新奇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的层次。

  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诗歌是最富情感的,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乡愁》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节奏感很强,很适合学生的朗读。结合诗歌的特点,在课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一读,自由读,读出重音,停顿,注意语速、语调,感受诗歌。二读,听读,模仿读,学习名家在朗读时,朗读技巧的运用,以及如何用声音表现诗的感情,对学生的朗读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他们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

  “诗以一字为工。”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这一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结合对词语的品析,简单描述想像到的画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发现这首诗的新奇之处。学生入情后,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有新发现,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先去发现,然后说出依据,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这首诗学生的发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诗歌的层次结构,二是诗歌的立意。用时空的变化顺序来组诗,使这首诗的层次非常清楚,由对家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正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学生这么多的发现,可见他们的潜力是无穷的。

  学生的即兴写诗,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有的同学写到;“将来啊,乡愁是一条长长的航线,我在上头,祖国在下头。”有的写到:“将来啊,乡愁是一架长长的桥,我来这头,大陆去那头。”……他们用具体的形象表达出自己对*统一美好期盼,比喻形象新颖。

  在这节课里,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1、 导语可设计得诗意些,让学生很快进入诗的氛围中。

  2、试课件太晚,以致发现了问题,来不及解决,下载的朗诵视频没能播放。

  3、在“细心地练”这一板块中,练习题设计得有些单一,可让学生扩大阅读量,读一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加深对诗情的理解。

乡愁教学反思11

  《乡愁》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诗,因其内容直白简单,广为流传。作为九年级第一单元的一首诗,其内容是过于简单了,但是其思想性和引导性比较强。因为九年级的学生要学会诗歌鉴赏,而这类型的试题要从读诗开始,这样的一首诗做了很好的搭桥工作。

  我在四班的教学是从《乡愁》改编的歌曲开始的,因为是下午的课,再加上这首歌的感情低沉,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所以整体课的教学气氛不是很好。

  在一班的时候,我以诗歌朗诵作为开头,学生通过听别人朗诵,然后再自我练习,全班展示。一班的学生好表现,而且能够很好地调动情绪,所以他们朗读的时候效果很好。几个学生很快就把整首诗背下来的。然后我通过语言美,结构美,音乐美,来剖析这首诗。最让我意外的是,在对比席慕蓉的《乡愁》之时,学生说出来很多我意想不到的特点,有了他们自己的见解。

  诗歌鉴赏着重要告诉学生鉴赏的思路,而这堂课,我告诉了学生什么是意象,这些意象揭示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下节课,我将教会学生通过描绘画面,概括氛围,来阐述诗人的思想感情,将诗歌鉴赏的方法落实到课文的讲解中。我预期这样层层深入的教学会让学生学有所获。

乡愁教学反思12

  感觉很长时间都没事可做,脑子有些生锈了,总是不能专心致志地去做一件事,闲适得有些懒散,更有些窒息。总以为自己想要的就是这种生活,现在却很想寻找“脱笼之鹄”的畅快,找件事情做做,否则我可能就要“死于安乐”了。

  参加这次教学能手大赛我大概用了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选课、备课、试讲、讲课,终于让大脑运转起来了,好像又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了。

  现在我就教学设想、备课中遇到的问题、教学思路、评课、授课等方面进行反思,以激励自己取长补短。

  一、选课及其教学设想

  听说要参加教学能手大赛,很着急也很茫然,觉得好像没什么是自己擅长的;多亏了带教我的李敬东老师的悉心指导。老师翻看完教材后马上就拍板:“你就上《乡愁》吧,公开课上诗歌容易出彩。”说实话,诗歌一直是我最怕上的,不知该从何下手,看着老师对我充满了信心,我也只能豁出去了。

  任务明确了,躲是躲不掉的。我静下心来,开始仔细研究课文。考虑到本课文是初三下册第一单元的,单元目标就是要教学生理解海外华人和古今炎黄子孙热爱祖国的情感,我对这首诗进行了总体设想——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感情及诗的意境美;掌握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意象分析;品味诗歌的感情,熟读并背诵诗歌。我根据自己在外地工作的实际情况,从自己的思乡情结导入,再介绍作者余光中,让学生对他的思乡意识有粗浅的认识;再通过诵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再通过诗歌意象的解读,理解作者蕴涵在诗歌中的强烈的乡愁来分析全诗,体会作者由思家上升到思国的感情;然后做一个拓展练习,让学生也根据自己已有的思乡之情以及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写写自己的“乡愁”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这样的设想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但是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心里着实踏实了许多。

  二、备课中遇到的问题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主要遇到了两个问题:对作者情感线索的把握和问题链的设置。诗歌是最富情感的,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最终目的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发同样的哀乐,引发作者和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我从这句话中受到启示,决定从朗诵诗歌入手。由于风格的因素,我对诗歌的朗诵还找不到门路,于是上网找到了余光中先生自己朗诵的乡愁,认真细致地品味了其中蕴含的感情,自己再来读的时候就有感觉了。在一次次的配乐朗诵中我也进入到了“思乡”的境界。另外,备课过程中,我在问题的设置上过于简单,生成性不够。李敬东老师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从中我得到了很多启示,比如对诗歌意象的分析、诗歌的美感分析等。

  三、教学效果

  只有灵魂真正地受到触动才能把诗歌的感情读出来。我努力学着去体会余光中的乡愁,刚开始同学们没有把握住感情基调。

  我的示范朗诵以及一起归纳每小节诗的朗读语气,配乐朗诵诗歌,播放《乡愁》歌曲,塑造了一定的情感氛围,学生的朗诵还是有了提高。在对作者的感情有了初步的把握之后,我让学生自己完成我设置的问题链讨论题,学生还是基本能把握。但是让我觉得不满意的是在练习“乡愁是什么”写个仿句时,他们无从下手,我又通过一首改写得很俗的乡愁和这首诗作比较,让学生明白“意象”是诗歌的生命,他们从中也受到一定的启发。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了文本,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并给学生分析了这首诗歌的写作意象,并抓住物象让学生从象中感悟思乡之情,真正让他们懂得“意象”是诗歌的生命,只有把情感寄托于意象,诗歌才具有生命力。整节课上下来,一气呵成,尽管中间两次停电,我没有慌乱,而是不慌不忙上完了全部内容。

  四、评课

  上完这堂课后,语文组的老师及时给我提出了很多建议,让我受益匪浅。老师们充分肯定了我做得最好的地方,认为我在进入状态的同时,通过诗、画、乐等多种教学手段把学生也带进了作者的感情世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对诗歌朗读节奏和诗歌情感的体会,真正作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同时,老师们也指出我存在的不足:比如在让学生做仿写句式的时候,我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太短了,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评价学生的方式比较单一等。李敬东老师和周纯杰老师给我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比如问题的设置应该要深远一些,让学生体会到思维的跳跃;不要过多受到教案的束缚;让学生读诗的意图不要仅限于读,读一遍要有一遍的提升,具有有效性等等。老实说,这些意见真的非常中肯,击中了我的软肋,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五、感悟

  上完这堂课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惊喜地发现自己也能上好诗歌了,好象又挖掘到了自己的一个潜能。真的要好好感谢我的带教老师,他让我明白:只要去做,一切皆有可能!另外,我感受到学生知识的缺乏和朗读时缺乏感情,正如余光中先生自己所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我也明白要让十多岁的学生理解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的思乡之情有些奢求,他们根本就无法理解思乡的沧桑和"落叶归根"却无法实现的撕心裂肺的痛苦。所以,在课堂上我对这方面的问题有意逃避了,我对学生进行的感情引导不够。今后我会多在这方面下下功夫。

  同时,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自己的不足,在准备的过程中思维常常受到局限,我感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和思考问题的浅薄,我还常常教育学生思考问题要深入一些,可连自己都做不好,真是汗颜!

  知识体系确实需要更新了,而且已经迫在眉睫了!否则我无法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落伍的教师只能教出落伍的学生,那是多么可悲的事啊!今后我也要好好冲冲电了,多跟我的老师学学,我相信自己会做得越来越好!

乡愁教学反思13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诗歌教学重在朗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朗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进而感受蕴含其间的浓浓乡情。

  首先,导入时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积累的表达乡愁的诗句,让学生明白积累的重要,然后引出新课。

  其次,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节奏,读出语速语调,读出感情等。把无声的书面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学生与诗人在诗歌中所迸发的思乡爱国之情产生共鸣。其间的听课文朗读录音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节奏,给学生有一个模仿的标准,对下一环节学生的朗读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从教学过程看,朗读的形式灵活多样,有学生的自由朗读,有学生的个人试读,还有听课文朗读录音,全班同学的集体朗读。学生在这些形式灵活多样的反复朗读中,由初步感知到逐渐深入感知诗的内容,领悟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正因为教学中很好地处理了朗读这一环节,所以为其他教学环节的师生互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再次,在品味诗歌的意境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交流,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在这里,既有学生个人的见解,又有小组集体的智慧,小组成员间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述四幅画面的情景,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拓展延伸,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其中的仿写激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

  不足之处:

  课堂节奏有点前松后紧,在仿写指导上做得还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努力探讨并改进。

乡愁教学反思14

  为之紧张而忙碌的教师教学大赛结束了,但我的心情并未因此而变得轻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次比赛让我找到了众多可以带给我启迪的老师们,在看到他们精彩的讲授过程之后,也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值得我去认真反思。

  《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它就像一粒水晶珠子,内无瑕斑,外无纹痕,又十分透明,一眼便可看穿。捧着课本,读着诗歌,我试着寻找教学的切入点,然而我的思路产生了偏差,幸亏有各位老师的指导,她们告诉我:诗歌,重在品读,这让我对我的思路有了新的定位。

  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把重点放在了品读,在品读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而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意象的选取,叠词的巧妙运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同学们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让他们的想象活跃起来,最大程度地引发感情上的共鸣,激发同学们爱国主义情怀和渴望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问题:

  1、选篇时犹豫不决,左右为难,虽然很多老师都提醒我《乡愁》很难把握,很难讲,我犹豫再三,本着想挑战自我的思想,定下了此篇文章。但在准备过程中我就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的,挑战是需要实力、需要底蕴、需要创新的。虽然最初的想法是好的,但我却越来越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思路严重受阻,不知道该如何把握《乡愁》这篇短小而经典的诗歌,经过几天痛苦的挣扎和多方面的征询意见,我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准备着!虽然查阅了很多资料,却始终找不到最佳的讲解方法,直到讲课的那天,我还在思考每个预设问题的问法、环节的设计等,这样的心情,也使我在讲课当天没有足够的自信从容面对课堂,反而觉得自己各个环节的连接都不是很顺畅。

  2、从未离家的孩子对“乡愁”缺乏生活阅历,难于理解学生对台一事虽有了解,但却没有亲身的体会。所以,教师在讲授时对学生的情感熏陶不到位,语言较匮乏,没有使学生感同身受的理解作者的情感。

  3、课件的画面设计很美,图片画面也较多,但没有多少实用价值。有些画面只是一闪而过,白白浪费时间去准备了那么多。而且,还忽略了讲诗歌重在品悟,直观的图片应该少用,给学生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品悟诗作,感受诗歌的朦胧美。

  4、课堂上设计的问题也很多,但没能留下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还是以老师包办代替为主,缺乏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

  5、在进行多种方式朗读的过程中,应该给同学们适当的评价,对于他们更好地朗读诗歌也起着引导作用,而我却很少给出评价,只说一个“好”字,便不置可否。

  6、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有些紧张而没能充分地投入到诗文当中,没能用饱满的情感感染学生,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将本应属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变成了为配合老师的被动学习,颠倒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7、诗歌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朦胧美,而这样的朦胧需要学生去用心品味,细心感悟,本节课我没有指导学生深刻品悟诗文,反而教条的分析讲解,没有给学生更多空间去品味,以至于学生对诗歌理解不够深。

  虽然大赛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却是无尽的思考,“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努力完善自己,尽量避免此次大赛中出现的问题,在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含量,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争取在短时间内取得更大的进步。

乡愁教学反思15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乡愁》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教师用心去教,用感情教,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努力使师生的感情融人作者浓浓的乡愁之中,产生心灵上的共振。也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创作小诗,抒发自己心中所想、所感。

  1、课堂导入设计新颖,歌曲《想家的时候》渲染气氛,配以诗意的导言自然引人新课,让学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奠定感情基调。

  2、突出探究创新的特点。体现了"诵读——解读——激情——拓展"的教学模式,这是在课改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个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是:"读熟、悟透、情扬、迁移"。这堂课这四大块很清晰:解读环节中,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在小组中想景悟情,描述诗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情环节中,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感受并抒发盼归深情。拓展的环节,让学生模仿诗中的意象为乡愁打一比方,激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各领风骚话说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知识。

  3、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起到了恰到好处的辅助作用,体现了课堂资源的整合。课前的歌曲欣赏《想家的时候》再加上如泣如诉的《思乡曲》作为背景音乐,都给人以审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本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的融合。并且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的融合。并且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乡愁》教学实录3篇(扩展4)

——“认识钟表”教学实录3篇

“认识钟表”教学实录1

文中有图,请下载word文档浏览:
下载

“认识钟表”教学实录2

文中有图,请下载word文档浏览:

下载

“认识钟表”教学实录


《乡愁》教学实录3篇(扩展5)

——乡愁教学反思

乡愁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愁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乡愁教学反思1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借小小的邮票表达了对母亲浓浓的思念,窄窄的船票寄托了与妻子之间长长的爱情,爱矮的坟墓代表的是我与母亲凄凄的别情,而浅浅的海峡却阻隔不了作者对大陆深深的思念。

  本堂课主要借助多媒体手段扩充课堂容量,激发学生的想象。因此我在授课时,把作者的简介和诗歌示范朗读都使用了多媒体,图片、文字、音乐视听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针对学生对诗歌的朗读能力较差的现状,结合诗歌的特点,在课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主要是读出感情、节奏、重音,注意语速、语调等。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乡愁》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节奏感很强,很适合学生的朗读。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配乐范读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语速、节奏,对学生的朗读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一是可以使学生增加读诗的兴趣,另外还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他人的朗读情况进行点评。在这里,有感情地朗读始终是放在首位的,事实上,我们在学习诗歌时,都是在诵读中逐渐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课外延伸部分,学生的即兴造句,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他们积累的学习语文的宝贵财富。当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引发时,学生的情感就会自然地抒发出来,而不是刻意地模仿。这个练习的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富有韵味的诗句,而是在于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在如今开放的课堂中,教师要时时认识到,对学生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这对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往往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已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多时候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这样学生才可以自主理解,感受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充满个性。

乡愁教学反思2

  《乡愁》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诗,所以这次比赛才会选择它。在备课上我花了较多精力,但上下来后感觉并不好。下面我就这节课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堂重建三方面进行反思。

  教学设计

  1、这一年中,我校进行了课改,以“学洋思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开展教学。基于本课内容和洋思教学方法,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所以将教学分为四个任务:既通过朗读指导朗读诗歌感知内容、通过自学指导(二)来整理内容、通过自学指导(三)来赏析诗歌、最后当堂训练来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而这四点在课堂教学上都完成了。

  2、这是一首抒情诗,在教学语言上我尽量体现其诗意。课堂上,去掉不必要的口头禅,多用散文化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呈现出一种美感。如导入诗歌时,创设诗意般画面,又如每个环节的过渡部分尽量引用作者诗意般语言。在这一点上,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好的。

  3、在朗读中体现诗意。这节课,我设计了五次朗读,每一次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自由朗读读,要求声音响亮,读得字正腔圆有所感悟,;第二次听读,要求把握节奏,读得抑扬顿挫;第三次齐读,要求把握情感基调,充满深情地读。第四次个人朗读,展现自我风采;第五次分男女声部来读。这样的朗读,是小步轻迈,使朗读技巧及情感能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朗读中一步步感受诗意。

  4、教学中的三个自学指导,都尽量的使题目简化,让学生能充分理解问题从而自己思考或小组讨论。

  二、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这四点基本完成,但并没有达到我所预期的效果,上完后总感觉少了什么,仔细一想原来是没有把教学落实到位,主要表现在:

  1、缺乏有效的朗读指导。余光中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确实,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对这些离愁别绪并没有一种痛入心肺的感受。在课堂上我又没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引导和朗读指导,比如在自由朗读环节,学生读完后,仅仅让一位学生谈了读后感受,这里可以让2-3位同学说感受,让学生多说说有利于诗歌的理解。又比如在听读后,要求学生把握朗读的语速、语气、情感等,应该让多个同学来谈谈,一起得出答案。正因为这里没有落实到位,直接导致学生在朗读时把握不了深情哀伤的情感基调。

  2、自学指导2中,处理诗歌内容时,在情感升华这一环节处理上,过于心急,答案不是学生慢慢领悟出来的,而是老师半推半就引出来的。在对待这样的问题时,个人认为应该结合具体的句子或词语加以引导,这样又自然学生也能理解。

  3、处理自学指导3时,要求学生6分钟完成题目,但是我没有注意时间,多花了2分钟。这两分钟如果放到朗读里面去,在朗读上多加以指导,那后面的环节就可以落实到位了。

  三、课堂重建

  我所设计的教学,实施以后,并没有落实,不仅是在细节上没有做到位,在构思也存在一定的问题。45分钟的课堂,要把所学的马上运用到写作,这对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我所设计的当堂训练有一定难度,可以把写一首小诗改成写一句话等等。而在前面的教学中可以添加一个环节,选取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四韵》进行对比阅读,效果可能会更好。

  总之,一位合格的语文老师,必须对专业知识十分了解,其次便是要多多钻研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处理问题。其实课堂教学是一件极富智慧的活动,不论是大环节还是小细节,都会影响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这次的课堂教学让我收获颇多。我明白了教学细节的重要,最大的收获便是让我意识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也让我明确了未来的日子中,我该如何去完善自我。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还要争取参加县内教学比赛!

乡愁教学反思3

  《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由于是抒情诗,所以在教学上我尽量体现其诗意。我希望学生通过对诗歌意境的体会和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通过对诗歌重点词句的学习,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把重点放在了读——品——读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意象的选取,叠词、数量词的巧妙运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同学们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同学们进行朗读,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的想象活跃起来,最大程度地引发感情上的共鸣,用个性化的感受,去丰富作者用情所塑造的意象,走近作者的乡愁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我自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语文教学的核心没有变,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赏析,唤醒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获得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

  1、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问题:从未离家的孩子对“乡愁”缺乏生活阅历,难于理解,如果我能通过多媒体、图片、音乐视听、动情导引等手段营造氛围、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联想、吟诵入境,就能快速唤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动情体会诗歌的感情。

  2、在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后,要引导学生品读诗歌。品读的关键在于把握意象,而在此环节,我没有在分析的开始引出“意象”的概念,而是放在了最后才提及,如果在开始就利用幻灯片引出“意象”的概念,会让同学们觉得更清晰明了些。带着对意象的探讨,引导同学们走进诗歌的情境之中。

  3、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有些紧张而没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将本应属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变成了为配合老师的被动学习,颠倒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在学习整首诗的过程中,缺少学生之间的评价,在进行多种方式朗读的过程中,应该给同学们些时间进行简单地评价,对于他们更好地朗读诗歌也起着引导作用。

  5、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没有起到理想的作用,在同学们找本诗中所出现的意象时,如果我能利用幻灯片出示相关的图片,也许会让同学们看起来更直观些,印象更为深刻些

  当然,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还有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择其善者而从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以后去摸索,去研究。

乡愁教学反思4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乡愁》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故乡之思,怀亲之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教师用心去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努力使师生的感情融入作者浓浓的乡愁之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也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

  在教学的环节上分为:导入新课——作家身影——诵读——品读——赏读

  首先谈谈诵读,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功,所以教师要大胆范读,如果能配以舒缓忧伤的背景音乐,也许效果会更好。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读,重音、节奏、情感,一一都要把握。

  品读即走进诗人、走进文本。在余光中的《乡愁》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那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有人说,余诗是用最狠心的别离成就最醇美的乡愁。但是余光中只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样东西,那么剩下的他未曾用到的许多意象就是他余留的想象的空间。这里我让学生们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走出家乡,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让他们想象一下自己的乡愁,大胆地进行比喻句的仿写。学生们的仿写就象是在填补空白。这种想象力的调动,给学生们的理解又创造了许多新的元素,乡愁也因此带上了多元的个性色彩。当然,学生的创作毕竟是稚嫩的,但也一样可以从中发现稚嫩的美。如有的学生写乡愁是一张泛黄的旧照片,乡愁是故乡庭院中枝繁叶茂的枣树,乡愁是一杯香浓的咖啡,都是很不错的想法。也就是说,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的创造力,就要给予他们适宜创造力生长的课堂环境。相信这样的仿写一定可以深化学生对原诗感情的理解,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在这个环节中我十分注意内容前后的衔接,板书的设计,诗歌托物寄情的写作技巧,我引导学生回忆了李清照的《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让知识前后连贯。但课后发现这个环节还存在很多不足,教师说得多了些,学生的活动少了些,教师讲课的语言不够精炼、诗意,而且板书的设计还应更合理。

  赏读环节就是鉴赏诗歌的环节,所以我把它也称为“寻美”过程,希望学生能从诗歌的整体结构、构思立意、词语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入手鉴赏诗歌,如:《乡愁》诗美在长句短句的变化错落上;《乡愁》诗美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美在数量词与叠词的运用上;美在托物寄情的写作技巧上;美在那一幅幅凄美的画面上……但由于时间控制不当,导致这个环节未能充分展开。

  回顾这节课有得有失,我还应不断总结、反思,让自己不断进步。

乡愁教学反思5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诗歌教学重在朗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朗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进而感受蕴含其间的浓浓乡情。

  首先,导入时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积累的表达乡愁的诗句,让学生明白积累的重要,然后引出新课。

  其次,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节奏,读出语速语调,读出感情等。把无声的书面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学生与诗人在诗歌中所迸发的思乡爱国之情产生共鸣。其间的听课文朗读录音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节奏,给学生有一个模仿的标准,对下一环节学生的朗读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从教学过程看,朗读的形式灵活多样,有学生的自由朗读,有学生的个人试读,还有听课文朗读录音,全班同学的集体朗读。学生在这些形式灵活多样的反复朗读中,由初步感知到逐渐深入感知诗的内容,领悟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正因为教学中很好地处理了朗读这一环节,所以为其他教学环节的师生互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再次,在品味诗歌的意境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交流,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在这里,既有学生个人的见解,又有小组集体的智慧,小组成员间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述四幅画面的情景,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拓展延伸,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其中的仿写激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

  不足之处:

  课堂节奏有点前松后紧,在仿写指导上做得还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努力探讨并改进。

乡愁教学反思6

  学生们经过xx年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对古诗多少有了一些了解。而现代诗歌却还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与悠远的古代诗歌相比,无论是从诗歌的意蕴,还是诗歌的形象上,都没有古代诗歌细爵起来津津有味,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学生能通过文字领会诗人的感情,这是一个基础,但这还远远不够,要真正理解一首诗,必须完成情感的迁移,即在诗歌领悟的过程中,给原有的情感加上学生个体情感因素,把诗人的情感变成学生自己的情感,这首诗才算学会了。因此,现代诗歌怎么教却是长期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在教了余光中的《乡愁》之后,我仿佛在迷雾中见到了曙光的端倪。

  在余光中的《乡愁》之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那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有人说,余诗是用最狠心的别离成就最醇美的乡愁。但是余光中只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样东西,那么剩下的他未曾用到的许多意象就是他余留的想象的空间。这里我让学生们设想一下,如果一天走出家乡,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让他们想象一下自己的乡愁,大胆地进行比喻句的仿写。学生们的仿写造句就象是在填补空白。这种想象力的调动,给学生们的理解又创造了许多新的元素,乡愁也因此带上了多元的个性色彩。当然,学生的创作毕竟是稚嫩的,但也一样可以从中发现稚嫩的美。如有的学生写乡愁是一碗扯不断的面条,一锅红红的火锅,都是很不错的想法。也就是说,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的创造力,就要给予他们适宜创造力生长的课堂环境。相信这样的仿写一定可以深化学生对原诗感情的理解,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乡愁教学反思7

  9月21日,在本校组织的教研课中,我讲授的是余光中的《乡愁》,针对本节课的具体情况,我做如下教学反思。

  《乡愁》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的第二首现代诗歌。本单元的主题是“土地情思”,其内涵是爱国思乡,重点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

  在导入的部分,我设计的环节是检验各小组的预习情况。在讲新课之前,给各小组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搜集有关乡愁的古诗句。这样,能够培养并锻炼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要想更好的理解诗人的内心感受,我准备了一段配乐诗朗诵,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去充分体会,课后实践证明,选取的配乐诗朗诵并不是最佳的那一首,这一点,我在以后的选材上会更加的注意。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本首诗歌,我们一同进行了赏析。要让学生懂得作者以时间的变化,选择了几个具体而又富含深意的形象,抒发了游子对故乡、祖国的殷切思念。在本环节,比较难的一点是,教师怎么合理的引导,才能让学生把余光中的家愁上升到国愁的境界。本堂课在这一环节完成的相当顺利,好过我事先预料的结果。

  在赏析结束后,我在大屏幕上针对本首诗和初一学生的接受情况设置了相应的思考题,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但遗憾的是,最后时间比较仓促,没有留给学生适当展示自己小文章的时间,这一点,我在以后的教学当中会有所改善。

  《乡愁》是一首传世之作。因此学生对这篇诗歌钟爱非常,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而它溶哀愁于物象的本领,更值得我们潜心揣摩。对于诗歌教学,我认为,要略讲,要多读。诗歌宜藏不宜露,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会明白诗歌的主旨。尤其对于现代诗歌来说,只要我们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再给予适当的激励,背诵就不会是苦差使,而会变成快乐的事情。

  总之,对于刚刚接触语文学科的新教师,我一定会吸取各位老师们的精髓,争取把语文课讲好、讲精,给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乡愁教学反思8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教师成功之处在于用心去教,用感情教,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努力使师生的感情融人作者浓浓的乡愁之中,产生心灵上的共振,所以《乡愁》这一堂课声情并茂,使人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殿堂,得到一种真正的艺术感受。这堂课主要突出探究创新的特点。体现了"诵读——解读——拓展"的教学模式,这是在课改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个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是:"读熟、悟透、迁移"。这堂课这三大块很清晰,诵读的环节不仅有图文并茂的配乐朗诵,学生自由读,齐读,而且老师注重在朗读在中起示范作用和指导作用,如感情基调的把握很到位,"啊"字的变音指导,"头"读轻音等。解读环节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老师没有向学生灌输什么,而是让学生在小组中想景悟情,描述诗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质疑、答疑、讨论、评价,老师点拨及时弊确,并自己率先示范背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的环节,让学生模仿诗中的意象为乡愁打一比方,激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例如学生说:乡愁是一条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是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苦的,涩涩的。""乡愁是一碗老醋,每尝一口都让人心酸""学生的想象力真是让人赞叹。"各领风骚话说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知识

乡愁教学反思9

  《乡愁》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诗,因其内容直白简单,广为流传。作为九年级第一单元的一首诗,其内容是过于简单了,但是其思想性和引导性比较强。因为九年级的学生要学会诗歌鉴赏,而这类型的试题要从读诗开始,这样的一首诗做了很好的搭桥工作。

  我在四班的教学是从《乡愁》改编的歌曲开始的,因为是下午的课,再加上这首歌的感情低沉,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所以整体课的教学气氛不是很好。

  在一班的时候,我以诗歌朗诵作为开头,学生通过听别人朗诵,然后再自我练习,全班展示。一班的学生好表现,而且能够很好地调动情绪,所以他们朗读的时候效果很好。几个学生很快就把整首诗背下来的。然后我通过语言美,结构美,音乐美,来剖析这首诗。最让我意外的是,在对比席慕蓉的《乡愁》之时,学生说出来很多我意想不到的特点,有了他们自己的见解。

  诗歌鉴赏着重要告诉学生鉴赏的思路,而这堂课,我告诉了学生什么是意象,这些意象揭示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下节课,我将教会学生通过描绘画面,概括氛围,来阐述诗人的思想感情,将诗歌鉴赏的方法落实到课文的讲解中。我预期这样层层深入的教学会让学生学有所获。

乡愁教学反思10

  感觉很长时间都没事可做,脑子有些生锈了,总是不能专心致志地去做一件事,闲适得有些懒散,更有些窒息。总以为自己想要的就是这种生活,现在却很想寻找“脱笼之鹄”的畅快,找件事情做做,否则我可能就要“死于安乐”了。

  参加这次教学能手大赛我大概用了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选课、备课、试讲、讲课,终于让大脑运转起来了,好像又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了。

  现在我就教学设想、备课中遇到的问题、教学思路、评课、授课等方面进行反思,以激励自己取长补短。

  一、选课及其教学设想

  听说要参加教学能手大赛,很着急也很茫然,觉得好像没什么是自己擅长的;多亏了带教我的李敬东老师的悉心指导。老师翻看完教材后马上就拍板:“你就上《乡愁》吧,公开课上诗歌容易出彩。”说实话,诗歌一直是我最怕上的,不知该从何下手,看着老师对我充满了信心,我也只能豁出去了。

  任务明确了,躲是躲不掉的。我静下心来,开始仔细研究课文。考虑到本课文是初三下册第一单元的,单元目标就是要教学生理解海外华人和古今炎黄子孙热爱祖国的情感,我对这首诗进行了总体设想——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感情及诗的意境美;掌握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意象分析;品味诗歌的感情,熟读并背诵诗歌。我根据自己在外地工作的实际情况,从自己的思乡情结导入,再介绍作者余光中,让学生对他的思乡意识有粗浅的认识;再通过诵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再通过诗歌意象的解读,理解作者蕴涵在诗歌中的强烈的乡愁来分析全诗,体会作者由思家上升到思国的感情;然后做一个拓展练习,让学生也根据自己已有的思乡之情以及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写写自己的“乡愁”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这样的设想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但是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心里着实踏实了许多。

  二、备课中遇到的问题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主要遇到了两个问题:对作者情感线索的把握和问题链的设置。诗歌是最富情感的,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最终目的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发同样的`哀乐,引发作者和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我从这句话中受到启示,决定从朗诵诗歌入手。由于风格的因素,我对诗歌的朗诵还找不到门路,于是上网找到了余光中先生自己朗诵的乡愁,认真细致地品味了其中蕴含的感情,自己再来读的时候就有感觉了。在一次次的配乐朗诵中我也进入到了“思乡”的境界。另外,备课过程中,我在问题的设置上过于简单,生成性不够。李敬东老师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从中我得到了很多启示,比如对诗歌意象的分析、诗歌的美感分析等。

  三、教学效果

  只有灵魂真正地受到触动才能把诗歌的感情读出来。我努力学着去体会余光中的乡愁,刚开始同学们没有把握住感情基调。

  我的示范朗诵以及一起归纳每小节诗的朗读语气,配乐朗诵诗歌,播放《乡愁》歌曲,塑造了一定的情感氛围,学生的朗诵还是有了提高。在对作者的感情有了初步的把握之后,我让学生自己完成我设置的问题链讨论题,学生还是基本能把握。但是让我觉得不满意的是在练习“乡愁是什么”写个仿句时,他们无从下手,我又通过一首改写得很俗的乡愁和这首诗作比较,让学生明白“意象”是诗歌的生命,他们从中也受到一定的启发。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了文本,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并给学生分析了这首诗歌的写作意象,并抓住物象让学生从象中感悟思乡之情,真正让他们懂得“意象”是诗歌的生命,只有把情感寄托于意象,诗歌才具有生命力。整节课上下来,一气呵成,尽管中间两次停电,我没有慌乱,而是不慌不忙上完了全部内容。

  四、评课

  上完这堂课后,语文组的老师及时给我提出了很多建议,让我受益匪浅。老师们充分肯定了我做得最好的地方,认为我在进入状态的同时,通过诗、画、乐等多种教学手段把学生也带进了作者的感情世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对诗歌朗读节奏和诗歌情感的体会,真正作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同时,老师们也指出我存在的不足:比如在让学生做仿写句式的时候,我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太短了,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评价学生的方式比较单一等。李敬东老师和周纯杰老师给我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比如问题的设置应该要深远一些,让学生体会到思维的跳跃;不要过多受到教案的束缚;让学生读诗的意图不要仅限于读,读一遍要有一遍的提升,具有有效性等等。老实说,这些意见真的非常中肯,击中了我的软肋,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五、感悟

  上完这堂课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惊喜地发现自己也能上好诗歌了,好象又挖掘到了自己的一个潜能。真的要好好感谢我的带教老师,他让我明白:只要去做,一切皆有可能!另外,我感受到学生知识的缺乏和朗读时缺乏感情,正如余光中先生自己所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我也明白要让十多岁的学生理解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的思乡之情有些奢求,他们根本就无法理解思乡的沧桑和"落叶归根"却无法实现的撕心裂肺的痛苦。所以,在课堂上我对这方面的问题有意逃避了,我对学生进行的感情引导不够。今后我会多在这方面下下功夫。

  同时,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自己的不足,在准备的过程中思维常常受到局限,我感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和思考问题的浅薄,我还常常教育学生思考问题要深入一些,可连自己都做不好,真是汗颜!

  知识体系确实需要更新了,而且已经迫在眉睫了!否则我无法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落伍的教师只能教出落伍的学生,那是多么可悲的事啊!今后我也要好好冲冲电了,多跟我的老师学学,我相信自己会做得越来越好!

乡愁教学反思11

  为之紧张而忙碌的教师教学大赛结束了,但我的心情并未因此而变得轻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次比赛让我找到了众多可以带给我启迪的老师们,在看到他们精彩的讲授过程之后,也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值得我去认真反思。

  《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它就像一粒水晶珠子,内无瑕斑,外无纹痕,又十分透明,一眼便可看穿。捧着课本,读着诗歌,我试着寻找教学的切入点,然而我的思路产生了偏差,幸亏有各位老师的指导,她们告诉我:诗歌,重在品读,这让我对我的思路有了新的定位。

  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把重点放在了品读,在品读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而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意象的选取,叠词的巧妙运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同学们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让他们的想象活跃起来,最大程度地引发感情上的共鸣,激发同学们爱国主义情怀和渴望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问题:

  1、选篇时犹豫不决,左右为难,虽然很多老师都提醒我《乡愁》很难把握,很难讲,我犹豫再三,本着想挑战自我的思想,定下了此篇文章。但在准备过程中我就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的,挑战是需要实力、需要底蕴、需要创新的。虽然最初的想法是好的,但我却越来越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思路严重受阻,不知道该如何把握《乡愁》这篇短小而经典的诗歌,经过几天痛苦的挣扎和多方面的征询意见,我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准备着!虽然查阅了很多资料,却始终找不到最佳的讲解方法,直到讲课的那天,我还在思考每个预设问题的问法、环节的设计等,这样的心情,也使我在讲课当天没有足够的自信从容面对课堂,反而觉得自己各个环节的连接都不是很顺畅。

  2、从未离家的孩子对“乡愁”缺乏生活阅历,难于理解学生对台一事虽有了解,但却没有亲身的体会。所以,教师在讲授时对学生的情感熏陶不到位,语言较匮乏,没有使学生感同身受的理解作者的情感。

  3、课件的画面设计很美,图片画面也较多,但没有多少实用价值。有些画面只是一闪而过,白白浪费时间去准备了那么多。而且,还忽略了讲诗歌重在品悟,直观的图片应该少用,给学生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品悟诗作,感受诗歌的朦胧美。

  4、课堂上设计的问题也很多,但没能留下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还是以老师包办代替为主,缺乏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

  5、在进行多种方式朗读的过程中,应该给同学们适当的评价,对于他们更好地朗读诗歌也起着引导作用,而我却很少给出评价,只说一个“好”字,便不置可否。

  6、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有些紧张而没能充分地投入到诗文当中,没能用饱满的情感感染学生,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将本应属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变成了为配合老师的被动学习,颠倒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7、诗歌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朦胧美,而这样的朦胧需要学生去用心品味,细心感悟,本节课我没有指导学生深刻品悟诗文,反而教条的分析讲解,没有给学生更多空间去品味,以至于学生对诗歌理解不够深。

  虽然大赛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却是无尽的思考,“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努力完善自己,尽量避免此次大赛中出现的问题,在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含量,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争取在短时间内取得更大的进步。

乡愁教学反思12

  这是我上的一节公开课,上完这节课后,我深切地感受到现代诗歌的教学,更要贯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这一教学理念。

  第一,“以学生为主体”对诗歌的感受理解,是师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体会自己远离父母、离家求学的生活实际,想象在以后的日子里夫妻天各一方、母子人世阴间的生活场景,触动学生心灵最柔软的部分,从而加深学生对诗人感情的理解;

  第二,在语文课上,教师不能唱独角戏,但也不能让学生信马由缰,而应该是“*等中的首席”。要体现这一主导地位,教师首先要对这一堂课的教学目的非常明确,而不能完全“非预设性教学”;在引导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问题的设置,准确把握问题的难易,合理安排提问的顺序,做适当的延伸拓展。

  第三,无论是学生掌握了能力,学会了方法,还是具备了一定的情感体验,都应通过反复的训练来巩固。余光中先生将乡愁形象生动地比作“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那为什么不让学生试着以乡愁为本体写几个比喻句呢?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对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掌握,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表达内心情感的能力。

  乡愁教学反思7

  为之紧张而忙碌的青年教师职业技能比赛结束了,但我的心情并未因此而变得轻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次比赛让我找到了众多可以带给我启迪的老师们,在看到他们精彩的讲授过程之后,也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值得我去认真反思。

  《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它就像一粒水晶珠子,内无瑕斑,外无纹痕,又十分透明,一眼便可看穿。捧着课本,读着诗歌,我试着寻找教学的切入点,然而我的思路产生了偏差,幸亏有各位老师的指导,她们告诉我:诗歌,重在品读,这让我对我的思路有了新的定位。

  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把重点放在了读——品——读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意象的选取,叠词、数量词的巧妙运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同学们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同学们进行朗读,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的想象活跃起来,最大程度地引发感情上的共鸣,用个性化的感受,去丰富作者用情所塑造的意象,走近作者的乡愁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问题:

  1、从未离家的孩子对“乡愁”缺乏生活阅历,难于理解,如果我能通过多媒体、图片、音乐视听、动情导引等手段营造氛围、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联想、吟诵入境,就能快速唤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动情体会诗歌的感情。

  2、在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后,要引导学生品读诗歌。品读的关键在于把握意象,而在此环节,我没有在分析的开始引出“意象”的概念,而是放在了最后才提及,如果在开始就利用幻灯片引出“意象”的概念,会让同学们觉得更清晰明了些。带着对意象的探讨,引导同学们走进诗歌的情境之中。

  3、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有些紧张而没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将本应属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变成了为配合老师的被动学习,颠倒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在学习整首诗的过程中,缺少学生之间的评价,在进行多种方式朗读的过程中,应该给同学们些时间进行简单地评价,对于他们更好地朗读诗歌也起着引导作用。

  5、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没有起到理想的作用,在同学们找本诗中所出现的意象时,如果我能利用幻灯片出示相关的图片,也许会让同学们看起来更直观些,印象更为深刻些。

  当然,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还有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择其善者而从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乡愁教学反思13

  《乡愁》这首诗我很喜欢,备课也很用心,但上下来后感觉并不好。下面我就这节课从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效果两方面进行反思。

  一、教学设计

  这是一首抒情诗,在教学上我尽量体现其诗意。

  1、在教学环节的命名上体现诗意。“走近余光中——读《乡愁》,感觉诗的音乐美——品《乡愁》,体会诗的情感美——说‘乡愁’,展现诗的神韵美”。

  2、在教学语言上体现诗意。

  课堂上,尽量去掉不必要的口头禅,多用散文化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呈现出一种美感,。如在介绍余光中的生活经历时,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他在南京生活了近十年,紫金山的风光,夫子庙的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抗战期间辗转于重庆读书,嘉陵江水,巴山野风又一次将他浸润。他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中华文化早已根植于他的心中,因此,对中华民族的眷恋与深情便化作他心灵深处的一缕缕乡愁。

  3、在朗读中体现诗意。这节课,我设计了四次朗读,每一次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读,要求声音响亮,读得字正腔圆;第二次读,要求把握节奏,读得抑扬顿挫;第三次读,要求把握情感基调,充满深情地读。第四次读是美读,分男女声部来读。这样的朗读,是小步轻迈,使朗读技巧及情感能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朗读中一步步感受诗意。

  二、课堂教学效果

  这一节课并没有达到我所预期的效果,虽然每个教学环节都能落实,但上完后总感觉少了什么,原来缺少的是一种感染力。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朗读缺乏情感。余光中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确实,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对这些离愁别绪并没有一种痛入心肺的感受。在课堂上我又没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引导,因此学生在朗读时并不能很好地把握深情哀伤的情感基调。

  2、不必要的紧张使这节课上得很拘谨。站在讲台上整整15年了,可站在丹中多媒体教室却是第一次。情绪紧张使课堂少了些许灵动的东西,缺乏教学的机智,更少了一种教学的激情。由于这种紧张情绪的干扰,使课堂出现两处明显的失误,一是产生错觉,提前下课。二是收束本节课的配乐朗诵,本来是由老师朗诵的,因口误,多说了一句“让我们一起朗诵”,学生便一起朗诵了。学生参与朗诵,情感的表达未能恰到好处,使配乐朗诵缺乏感染力。

  总之,这节课有得有失。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在丹中这个大家庭里,我的“得”会越来越多,我的“失”会越来越少。

乡愁教学反思14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乡愁》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教师用心去教,用感情教,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努力使师生的感情融人作者浓浓的乡愁之中,产生心灵上的共振。也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创作小诗,抒发自己心中所想、所感。

  1、课堂导入设计新颖,歌曲《想家的时候》渲染气氛,配以诗意的导言自然引人新课,让学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奠定感情基调。

  2、突出探究创新的特点。体现了"诵读——解读——激情——拓展"的教学模式,这是在课改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个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是:"读熟、悟透、情扬、迁移"。这堂课这四大块很清晰:解读环节中,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在小组中想景悟情,描述诗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情环节中,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感受并抒发盼归深情。拓展的环节,让学生模仿诗中的意象为乡愁打一比方,激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各领风骚话说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知识。

  3、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起到了恰到好处的辅助作用,体现了课堂资源的整合。课前的歌曲欣赏《想家的时候》再加上如泣如诉的《思乡曲》作为背景音乐,都给人以审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本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的融合。并且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的融合。并且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乡愁教学反思15

  《乡愁》是一篇怀念祖国、渴望回归大陆的爱国诗章,余光中先生以民谣的歌调,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具体的物象,把绵绵的乡愁、无限的愁思注于笔端,把乡愁的产生,乡愁的无奈,巧借“距离”表现出来,倾诉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王老师的《乡愁》这一课,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以读为主,以读促思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王老师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途径地读,达到了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的效果。同时又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导语,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整堂课的教学,学生始终沉浸在对乡愁的感悟之中。这堂课的设计思路:听读:感受—朗读:理解—演读:想象—比读:发现—创读:创造。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而诗歌又是最富情感的语言。因此,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情。这首诗的“情”就重在“乡愁”上。整个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习者。阅读过程是师生共同感悟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王老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真话、诉真情,将个人的阅读体验与作者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第二、处理好学生、教师、作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王老师贯穿在课堂中的一条主线就是让学生去阅读去品味。在听读时,她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听诗,用简洁的文字说感受;在朗读时,她让学生把各自放进诗歌中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把诗歌的语言变成学生自己的心声。而且阅读本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许多好作品不是作者写出来的,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劳动的结果。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应该把迎合当作尊重,也不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作者,须知:书在谁的手里,谁就是书的主人。因此,王老师让学生去多读反复读课文,这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劳动。第三,处理好阅读和生活的关系。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阅读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阅读和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应当树立为人生而阅读的观念,既要关照别人的生活,更要关注自己的生活;既要为今天的应试去认知和理解,更要为明天的发展去批判和创新。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让学生用“乡愁是~~~~~”的句式说一句话就是一条有效途径。另外,王老师让学生选一小节用语言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也很有创新意识,和新时代的生活生动有趣的联系起来。当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被感性的文本升华时,抓住学生感情的火花及时点火,让学生有倾诉的机会,有成功的体验,诗情自然喷薄而出了。

  总之,王老师的这节课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独创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重要之点,一切以学生读为主,没有雕饰之意,一切顺乎自然,清新流畅。就在这看似教者无为的课上,实现了师生的共同精彩。我们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寻求最佳的教学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鉴赏,有的放矢,让学生发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中悟出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乡愁》教学实录3篇(扩展6)

——小儿垂钓教学实录

小儿垂钓教学实录1

  一、知识铺垫

  师:同学们,去年我在你们班上了一节课,今年我再来给你们上一节课,大家欢迎我吗?

  生(齐):欢迎!

  师:既然欢迎怎么没有掌声?

  生热烈鼓掌。

  师:我小时候喜欢钓鱼,同学们喜欢吗?

  生(齐):喜欢!

  师:老师调查一下。钓过鱼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

  多数学生举起了小手。

  师(问没举手的学生):你们没钓过鱼怎么说喜欢钓鱼呢?

  生1:我喜欢钓鱼,但我爸爸不让我钓鱼。

  生2:我喜欢钓鱼,可没地方钓。但我钓过龙虾。

  生3:我喜欢钓鱼,我爸爸也不让我钓。但看过人家钓鱼。

  师:看来同学们确实都喜欢钓鱼。现在我来考考大家有关钓鱼的知识。第一个问题:在什么地方钓鱼?

  生:河边、水塘边、水库边。

  师:回答正确,加10分。第二个问题:你们是选择人不常去的地方钓鱼呢,还是选择人经常去的地方钓鱼?

  生:人不常去的地方。

  师:为什么?

  生:那个地方人不常去,鱼儿不容易受惊,好上钩些。

  师:回答正确,再加10分。再问一个问题:人不常去的地方草长得茂盛,还是长得稀少?为什么?

  生1:人不常去的地方草长得茂盛,因为没有人去踩。

  生2:我们学校人常去的地方就没什么草,而人不常去的地方草长得就比较深。

  师:回答正确,再加10分。在草长得比较茂盛的地方钓鱼好吗?

  生:好!草可以把人遮住,鱼儿不容易发现。

  师:呵呵,大家真是钓鱼的高手!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顺,感知诗意)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和钓鱼有关的唐诗,请大家把书翻到124页。(师板书课题:小儿垂钓)同学们请读题。

  生(齐):小儿垂钓。

  师:这个题目很好懂。同学们能通过这个题目猜出这首诗的内容吗?

  生: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小孩钓鱼的情景。

  师:看来同学们不仅是钓鱼的高手,还是猜谜的高手。下面请大家读课文,先把课文读准确。

  生读书。师巡查,了解情况。

  师:同学们停一停。刚才我听到不少同学把“垂纶”的“纶”读成了“lén”。请大家跟我读着这个字。

  师板书“纶(lún)”指导读,之后再叫学生读课文。

  师指名朗读,指导学生将字音读准,再让学生将课文读顺。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题目猜了这首诗的内容,猜得不错!现在你们已将课文读准读顺了,现在让你们再来猜这首诗的内容,我想一定能猜得更好。大家试试,可以请插图帮忙。

  生:这首诗说的是:一个小孩学坐在草丛里钓鱼,一个过路人向他问路,他怕鱼惊跑了,没有回答他。

  师:看看,大家又进了一大步!

  三、精读课文(理解诗意)

  1、理解前两句

  师:下面我和大家一起继续猜这首诗的意思,争取猜得更好。先猜第一句 “蓬头稚子学垂纶”。你们先把“蓬头”、“稚子”、“垂纶”这三个词的意思猜出来。

  生:“蓬头”的意思是头发乱蓬蓬的;“稚子”的意思是小孩子;“垂纶”的意思是钓鱼。

  师:猜得好!连起来怎么说?

  生: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学钓鱼。

  师:下面我们来猜第二句“侧坐莓苔草映身”。“莓苔”的意思其实前面大家已经猜出来了,是什么?

  生:草丛。

  师:对!“侧坐”也好猜。

  生:“侧坐”就是侧着身子坐着。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体会一下侧着身子坐着的感觉。先请大家坐端正(等片刻);再请大家自由地侧着身子坐着(等片刻)。请大家说说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侧着身子坐着比端正地坐着舒服。

  师:是的!侧着身子坐着比端正地坐着自由、轻松、愉快。通过这个“侧坐”你能体会这个小孩的心情吗?

  生:小孩非常自由、轻松和愉快。

  师:是呀!既然侧着身子坐着比端正地坐着自由、轻松、愉快,我们现在都侧着身子坐着上课好不好?

  有的学生说“好”,有的学生说“不好”。

  师(问说“不好”的学生):为什么不好?

  生:我们是在上课,不是在玩。

  师:有道理! 我们上课是要自由一些,轻松一些,愉快一些,但不能太随意了。不说这些了,我们继续猜。“侧坐莓苔”我们猜出来了,意思是?

  生:侧着身子坐在草丛里。

  师:好!那“草映身”呢?

  生:野草遮挡着身子。

  师:也就是说,我们猜“映”的意思是遮挡?

  生:是的。

  师:现在我们来评评这么猜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

  生1:我觉得不合理。野草要是遮挡住小孩儿的身子,他怎么能看清浮子呢?

  生2:我也觉得不合理。野草要是遮挡住小孩儿的身子,路人也看不到他,怎么会向他问路呢?

  生3:我觉得合理。野草遮挡的是小孩儿的"身子,不包括头!

  生4:头也是身体的一部分。

  师:好了,我们不争了。你们说的全有道理。你们有争论说明把“映”猜成“遮挡”不够确切。我们换一个词。你们看换哪个词合适?

  生无语。

  师:我来推荐一个:遮掩。“遮掩”表示遮一部分还露一部分。你们认为合适吗?

  生:合适!

  师:请大家把第二句完整地猜出来。

  生:侧着身子坐在草丛里,野草遮掩着身子。

  师:会是什么样的野草?

  生:茂盛的野草。

  师:再说一遍。

  生:侧着身子坐在草丛里,茂盛的野草遮掩着身子。

  师:前两句我们都猜好了,现在请大家合起来说一说。提醒一下,想好了再说,尽量说清楚、说完整。

  生: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学钓鱼,他侧着身子坐在草丛里,茂盛的野草遮掩着他的身子。

  师:围绕着这句话我们能提许多问题,比如,他为什么侧着身子?他为什么坐在草丛里?这些问题我们都猜出来了吧?这里面还有个细节我们要去猜一猜为什么。你们觉得要猜个什么问题?

  生:这个小孩子为什么会头发乱蓬蓬的?

  师:我们现在就来猜这个问题。

  生1:他可能没有梳头的习惯。

  师:这种可能是有的。请天天早晨梳头的男同学把手举起来。(没有人举手)他可能和我们班的男同学一样,早晨没有梳头的习惯。但是我们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唐代的小孩,那时候男孩子的头发比我们现在许多女孩子的还要长,天天不梳可能不行。

  生2:他*时天天梳头,可这天早晨他急着去钓鱼,忘记了梳头。

  师:这个理由有道理!

  生3:这天早晨他也梳头了,可是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钓鱼,他到处钻,树枝呀,野草呀,把他的头发挂乱了。

  师:哇!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小孩实在是可爱极了!

  师:我们现在通过前两句来看看这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生1:这是个快乐的小孩。他喜欢钓鱼;他侧着身子坐在草丛里,自由、轻松、愉快。

  师:我们来读这两句,读出小孩的快乐。

  学生读。

  生2:这是个聪明的小孩。他虽然是在学钓鱼,可已经知道要找个偏僻的地方。

  师:我们现在再来读这两句,来夸夸他。

  学生用夸奖的语气读这两句。

  2、理解后两句

  师:刚才我们是用先猜词意,再把词意连起来猜出句意的办法弄清楚了前两句的意思。下面请大家用上面的方法去独立猜后两句的意思。猜好了请悄悄告诉我。如果你猜得不好可要请同学,或者请我帮你哟!

  学生自由猜,交流:一个过路人向小孩问路,小孩远远地向他招手,因为他怕把鱼惊跑了,所以不答应人。

  师:下面我们来猜路人和小孩的行为究竟怎样。谁演一演路人?

  生(声音较小):喂,小朋友,到刘村怎么走?

  师:大家认为路人这么问路行不行?

  生:不行!声音小了,小孩可能听不见。小孩是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钓鱼,离大路会比较远。

  师:是的。不过这是你的猜想。诗中有个字已经说明了。你们注意一下那个“遥”字。

  生:小孩听到了路人的问路是远远地向他招手,诗句中的“遥”字说明路人和小孩离得较远,声音小了不行。

  师(对“路人”):你再问一遍。

  生(大声地):喂,小朋友,到刘村怎么走?

  师:这样行了吗?

  生:行了!

  师:声音是行了,语气有问题。

  有人小声地嘀咕:好像不太礼貌。

  师:我再提示一下:“借问”是个礼貌词。(对“路人”)你再问一遍。

  生(大声地):请问小朋友,到刘村怎么走呀?

  师:这还差不多!路人这么礼貌地请小孩帮忙,小孩赶快告诉他呀!

  生:不行!小孩如果告诉他,声音小了路人听不到,声音大了会吓跑鱼。

  师:小孩会怎么做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演小孩。

  “路人”、“小孩”面对面站立。

  师:小孩钓鱼应该面对着水面吧?如果路人站在小孩的对面,那不是站在水里?

  “路人”站在小孩的侧后方问路,“小孩”摇手。

  师(问演小孩的同学):你这个动作是想告诉路人什么?

  生:你不能喊,我的鱼会被吓跑的!

  师:看你的表情,好像你的心情还蛮高兴的。

  生:我有些讨厌。

  师(问全班同学):这个“小孩”演的对不对?

  生:他是在摇手,诗中说小孩是招手。

  师(对“路人”和“小孩”):诗中不是“摇手”,是“招手”。你们再演一次。

  “路人”问路,“小孩”招手(手与肩*)。

  师(问演小孩的同学):你向路人招手是什么意思?

  生:我是叫他走过来,到我身边我轻轻地对他说。

  师:你的心情是讨厌吗?

  生:不!我很愿意帮他。

  师:你很愿意帮路人,和路人问路的语气有关系吗?

  生:他很有礼貌,我当然愿意帮他了。

  师(对“路人”和“小孩”):你们再演一次。

  “路人”问路,“小孩”招手(手与肩*)。

  师:这次演得好吗?

  生:好!

  师:不!还有问题。再演一次,大家仔细观察。

  “路人”问路,“小孩”招手(手与肩*)。

  学生无语。

  师:我来提示一下。诗中是说“遥招手”,是远远地向路人招手。你们向远处招手会怎么做?大家都做一做。

  同学们把手举得高高的招手。

  师: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生1:小孩个子小,又在草丛里,不这么做路人看不见。

  生2:路人在小孩的后面,不这么做路人看不见。

  师(对“路人”和“小孩”):你们再演一次。

  “路人”问路,“小孩”伸直手臂招手。

  师:下面请大家再说一遍后两句的意思。要求:①边表演边说;②把“遥招手”的目的加进去;③注意把话说顺口。

  生:一个过路人向小孩问路,小孩远远地向他招手,叫他走到身边轻轻地告诉他。因为他怕把鱼惊跑了,所以没有直接回答。

  师:我们现在再通过后两句来看这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生1:这是个聪明的小孩。他知道钓鱼时不能大声说话。

  生2:这是个乐于助人的小孩。

  生3:这是个机灵的小孩。他知道钓鱼时不能大声说话,他又想告诉路人路怎么走,就叫路人走到身边再轻声地告诉他。

  师:大家都在表扬这个小孩。我们现在就用夸奖的语气读后两句。

  学生读。

  3、整体理解,总结

  师:请大家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一遍。

  学生说。

  师:如果你就是诗中的那个孩子,你钓到了鱼,还帮助了人,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我会很开心。

  师:现在就请大家以诗中的那个孩子的身份读诗,读出你的开心来。

  学生读。

  师:如果你是诗中的那个路人,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我会很喜欢这个孩子。

  师:现在就请大家以路人的身份读诗,读出你对孩子的喜欢来。

  学生读。

  师:可是大家既不是诗中的那个孩子,也不是诗中的那个路人。你们对诗中的那个孩子以及诗中的那个路人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诗,读出你自己感受来来。

  学生读,眉飞色舞,手舞足蹈。

  师:课文插图曾为我们猜这首诗的意思帮了大忙。下面请大家仔细看图,看看图上有没有问题。

  生1:图上小孩的头发一点都不乱,不是“蓬头”。

  生2:图上小孩不是“侧坐”的,也不是“草映身”。

  生3:路人就站在小孩的身后,隔得太近,小孩根本没必要“遥招手”。

  生4:小孩的手举得太低,“遥招手”是不会举这么低的。

  ……

  师:哇!同学们找出了四处问题,看来画这幅画的人没大家高明。这也告诉我们,不要认为书上的都是对的,要敢于怀疑。下面请大家再次读课文,用自己的想法去读。试试能不能背下来。

  学生读、背。

  四、布置作业

  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作文。可以以诗中那个孩子的身份写,也可以以诗中那个路人的身份写,还可以以其他人的身份写。大胆想像,写出自己的理解来。

推荐访问:乡愁 教学实录 《乡愁》教学实录3篇 《乡愁》教学实录1 《乡愁》教学实录1-3课时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