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微课教学反思汇编12篇

微课教学反思汇编12篇

时间:2023-07-12 12:3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微课教学反思第1篇一、复习引新,揭示概念。1.我们调查了20xx年至20xx年的每月天数。回想一下:这些年份的每月天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除了2月以外,其余各月的天数都是相同的。有的年份2月是28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微课教学反思汇编12篇,供大家参考。

微课教学反思汇编12篇

微课教学反思 第1篇

一、复习引新,揭示概念。

1. 我们调查了20xx 年至20xx年的每月天数。回想一下:这些年份的每月天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除了2月以外,其余各月的天数都是相同的。有的年份2月是28天,有的年份2月是29天。

2. 引新:

根据二月份的天数,这些年份可以分成几类?怎么分?

生: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分一类,这些年份二月都有28天;
20xx年、20xx年分一类,它们的二月都是29天。

3. 揭示平年和闰年概念:像上述年份中,二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二月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板书)

4. 说一说:我们调查的这些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教学反思:自然地引出了“平年”“闰年”的含义。更重要的是;
学生经历了一次分类思考的活动过程;
积累了思维活动经验。】

二、自主判断,探寻规律。

1. 出示1997年至20xx年的2月份月历卡。

根据每年二月的天数,找一找:哪些年份是平年,哪些年份是闰年?并用“平”或“闰”字样在旁边标出来。

2. 指名汇报。板书如下:

平 平 平 闰 平 平 平 闰 平 平 平 闰 平 平 平 闰

3. 找规律。

从1997年开始,大家读一读平年和闰年的排列,有没有规律?能否读出来?

生(读):平平平闰 平平平闰 平平平闰 平平平闰。

谁能说一说,从1997年开始观察,平年和闰年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平平平闰”一组一组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教师同时圈出:平平平闰)

像这样每4年为一组,从1997年依次向后第50组的第1年是什么年?(平年) 那如果从1997年向前数第100组的最后一年呢?

【教学反思:要求学生以“读”助“找”,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不断试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探索规律的过程。当学生能够按照“平平平闰 平平平闰……”每四字一停顿、有节奏地读出来时,就充分说明学生已经发现了平年和闰年排列的一般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分别引导学生适当地向前、向后联想延伸:“像这样每4年为一组,从1997年依次向后第50组的第1年是什么年?你是怎么知道的?”“那如果向前数第100组的最后一年呢?”这样,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平年和闰年“排列规律”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判断闰年的一般方法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三、应用规律,构建算法。

经过努力,我们已经找到了平年和闰年排列的一般规律,那就是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应用规律,就能判断某一年份是不是闰年。比如,要判断20xx年是不是闰年,怎么想呢?

方法1:从20xx 年开始依次向后写,平平平闰。

方法2:
20xx年按照每4年分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列式计算:20xx÷4=504(组)。

师:通过计算,我们知道20xx年按照每4年分成一组,可以分成504组。但第504组里平年和闰年的排列方法是看不到的,怎么办呢? 因为第504组里平年和闰年的排列方法跟黑板上的“第一组”排列方法是一样的。“第一组”里最后一年是闰年,所以20xx年也应该是闰年。

你认为以上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接下来,判断:20xx 年、1971年、1988年、20xx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观察这些竖式,你有什么发现?(结果有余数的都是平年,而结果没有余数的都是闰年。)

(出示“你知道吗?”材料)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旋转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也就是365.2422天。为了方便,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这样每过四年差不多就要多出一天来,把这一天加在2月里,这一年就有366天,叫做闰年。通常,每四年里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这样经过四百年就会多算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所以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就是平年。

指出:通常公历年份是4 的倍数的是闰年。并说明,如果是整百年份,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教学反思:以判断20xx年是不是闰年为例,鼓励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认知水平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学生或“写”、或“算”,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但无论学生选择“写一写”“数一数”,还是“算一算”,都是基于对平年和闰年排列一般规律的充分理解和把握基础上的自主建构。

对比优化“ 计算法”作为判断闰年的一般性方法。接下来,学生在继续判断“20xx年、1971年、1988年、20xx年是平年或闰年”的过程中,不断地感知、思考和体验,进而发现“结果有余数的都是平年,而结果没有余数的都是闰年”。最后,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材料,整合经历探索发现的深切感受和丰富体验,不仅理解了平年与闰年“规定”的合理性,而且实现了判断“方法”的有效建构。】

微课教学反思 第2篇

《半截蜡烛》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地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教学时,我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为学生营造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身经历阅读实践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初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以读为主,贯穿始终

整堂课以学生诵读原文为主线,用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如:上课伊始,让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意,明确了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再通过引读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使心灵受到激荡,深入地理解情况之危急,心于是随之跳动,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其次在读对、读顺、读好的基础上,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读,使其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如:将小女儿杰奎琳与德军周旋的一句话作为“抓手”,切实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出个人感受,读后有所想,有所为,体会到她的镇定和机智。

二,多元解读,引导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在文本、教师、学生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悟、所疑、所惑。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读文,告诉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还学生自主权。如读杰克的话(“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让学生展示了他们各具风格的思维特征与阅读视野,并通过演示“端”“夺”两个动词,体会人物性格特征。通过这种有价值的引领,学生真正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和人物的个性特征。

三,依托文本,感受教育

教学《半截蜡烛》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在保护半截蜡烛与德军周旋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了过人的沉着、勇敢和机智,值得我们去学习。同学们,你感觉谁的功劳大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刚一提出,一双双手便迫不及待的举了起来。学生们在交流着他们独到的见解,谈着他们对人物的认识,老师适时点拨,学生在这个充满相互信任、畅所欲言、和谐融洽的研讨氛围中,认识了人物,受到了教育。

微课教学反思 第3篇

我很荣幸参加了这次教师培训,听了大家的课让我对传统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突破转变。我感受很深。各位同仁们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以及那谦虚谨慎、友善宽容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一、本次培训的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精心的准备上,体现在简而精、通俗易懂的语言上。

当堂训练的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直处于主动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

学生在个性上存在差异,但在智商上没有太大的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大的潜力有待于教师去挖掘。所以我们应大胆地放开手,让所有学生去学习,去全力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通过教师的培养逐渐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使学生能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思维到实践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因人施教,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要让他们学好,就必须给他们提供学习的基本条件,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辅以合适的指导方法。

二、教学工作反思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为此,我不断进修学习,先后取得了专科和本科学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加强专业理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重新反思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时时思考如何让每个学生乐意学,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困难。

要拓宽教育教学的视野。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素质的主要场所,但它不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惟一途径。教育教学应当渗透在学生参与的各类活动中,渗透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学生成长的各个领域之中。

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索未知比掌握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比学会一门技能更为重要。

精心备课

如何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我需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一种个性化、创造性的劳动。备课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备教法,更要备学法;要备如何促进学生的全员参与,如何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要备如何引发学生个性的绽放。备课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收集资料,不断创新。教师要有自己的知识储备,要有自己的教学机智,要有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创设学生喜欢的民主、平等型的课堂。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理念,就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营造民主、平等,放得开、收得拢的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吸取知识,张扬个性的场所,课堂才会涌动出师生生命的活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虽然在学生身上化了许多心思,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所好转,但还有个别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彻底养成。有部分同学做题时审题还不够仔细、严密,审题能力还须培养。有个别同学仍字迹潦草,尽管我反复教育他们,甚至让他们重写,作业的字迹没多大好转,只有老师坐在他们面旁边,他写一个我说一下,他们才会写得稍端正些。有些学生的作业还不能按时完成,时而会不做或少做作业。我想也许他们对学习缺少了兴趣才会不完成作业,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作业能乐此不疲,这是我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

5、多读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6、加强自我反思,自我成长

讲究一个“思”字,就是要常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课堂教学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三、对本次培训工作的评价这次培训,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想到主办方为我们搭建这个平台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很是感激。 通过这次培训,全体学员们懂得了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重要性。学员们确立了教学现代化的目标,懂得了为什么而教,怎样教,用什么方法教,通过一些活动,老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微课教学反思 第4篇

我从开学初就报名参加了本学期的学习型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此次参加考核的内容是微课展示活动,由于有了上次制作微课的经验,这次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有一个更好的提高。开学初我设定的题目是有关于金属钠的微课设计,而实际教学进度没有达到,现改为有关于氧化还原规律的应用。

通过此次微课的制作,对此我也仔细的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认识到自己的化学专业基本功、教学机智等还需进一步加强,教学方法也需要改进,应该根据学生现有情况和本节教材的特点,尽可能的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以达到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实现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以前在教学时没有注意的一些问题,比如:没有适时的课堂检测,让学生讨论没有限时,老师语言过多,表情过于严肃,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小,生生评价运用的不够成熟等等都被一针见血地指了出来,才发现真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今后在教学中一定会注意这些问题。经过这次微课的洗礼,我还深刻认识到,教学要以“学情”为根本,要根据学生能接受的程度,安排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目标,把难点分散成一个个小问题,各个击破,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学”这段征程,任重而道远,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反思,更加认真地备课、上课,不辜负校长和同事的帮助,早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

微课教学反思 第5篇

一、“微课”的组成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一)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二)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三)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
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四)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三、 微课的分类

(一)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同时也为便于一线教师对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笔者初步将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

值得注意的是,一节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讲授类、合作探究类等),其分类不是唯一的,应该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微格课

微格课,顾名思义,就是在时间、内容上都给予了高度压缩的新形式的课堂教学。近年来,教育行业流行一种课堂教学技能交流展示的新形式——微格课。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去查阅有关资料,给“微格课”赋予一个科学而准确的定义语,只是想当然的作了上述解释。其理由如次:一是在所参与的微格课教学交流中,时间总限制在15——20分钟,比普通讲课时间节省了一大半;
二是听课没有学生参与,完全由老师自编、自导、自演,在台上唱独角戏。

一、评判标准

一看教学基本功;

二看教学理念及对学段目标的把握;

三看对教材的理解与驾驭;

四看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操作(包括课时任务切分是否恰当,对典型课堂教学细节的预设与处理是否可行);

五看可预见的教学效果。

二、上课技巧

一般来说,微格课教学都不会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却要用20——25分钟的时间打动听众,征服评委,为此上微格课就得有所讲究,得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

(一)尽可能通过课堂教学凸显自己亮点

尽可能通过课堂教学的某个或某些设计凸显自己在教学语言、教态、板书、普通话、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的优势,让其成为自身课堂教学的一两个亮点。

(二)通过典型课堂教学细节的预设与生成

通过典型课堂教学细节的预设与生成,来具体体现自身对教材的把握,对学段目标的落实,对语文教学基本理念的践行,让听众触摸到可预见的教学效果。

1.基本理念的践行与学段目标的落实,不可能临时抱佛脚的,得靠平时的教学惯性。

2.教材把握,要点:

①根据单元导语、文中小泡泡、课后练习题和文本特色语言快速确定课时训练点及其相对应的语言材料。

②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确定执教课时,并恰当切分教学任务,注意课时之间的衔接。

③体现用教材教、用课文学。用教材教”的重要标志不是看。

④对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根据文本及学生实际,合理开发和利用相关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是否重构,教学设计是否创新,而是看是否根据选文的类型和功能,使重构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策略真正发挥了选文“本源”(编写意图和教材规定)的教学功能,看是否真正提升了学生“学”的行为和方式。“用课文学”具体说来:一学读,保证读的时间、质量,注意读的指导;
二学说,既要注意交流的结果,更要注意交流的表述是否合乎语言规范;
三学思,引导学生学习质疑的途径和方法——针对题目、语言材料、小泡泡等;
四学法,即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
五学知,包括语修逻文的知识和对世界的认识;
六学评,评价自己,也评价他人,还评价文章人物、表达策略等;
七学赏,通过对课文人物、感人故事、开头结尾、甚至课文中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标点的欣赏,提高审美水平,培养审美情趣;
八学气,包括志气、意气、骨气、才气、气度等等。

3.自我预测一下教学效果,主要看看预设亮点、教学操作、教学设计与三维目标的契合程度。

(三)简单语文备课的基本策略

①读出一个课文主题,既要注意文本的核心价值取向,又要注意学生自己的深刻理解;

②找准一个结构总纲,作深入研究的起点,也作重要教学环节的起承与转合;

③营造一个教学高潮;

④安排一次课堂练笔(书写或是片段写作);

⑤进行一些拓展延伸。

(四)从课堂教学看教师身心的投入程度

从课堂教学的情境性和师生的角色感,看教师身心的投入程度。

所谓微格教学,最初本应是师范生学习教学或者检查师范生教学的一种方式。由于指导老师不可能用一个上午检查4位同学各一节45分钟的课,于是就借迷你的方式,搞所谓微格,即用20——25分钟上一节微格课,检查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一般20——25分钟也应该算是结构基本完善的一节小课——正常的课,按自然流程实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完整的教学程序以及恰当的教学手段、方法等,包括充分的学生活动。微格课教学常在教学研究中使用。老师们就某一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块儿进行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的操作方案,研究备课,然后由一位教师具体进行一定时间长度的教学,教学后再讨论小结,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既解决方案,再进行教学,直到问题的解决。而今,选聘教师或者进行教学竞赛初赛也常常使用这种微格课教学,省时高效。

微课教学反思 第6篇

一个体育老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都能够是守规矩,练习是按秩序的有序进行,其实不然,真正的体育课的课堂纪律与练习的实际情况不是体育老师所想像的那样理想化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为学生能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使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探究与分析,从小传授他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法。并且多让学生谈感受,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新课堂中的小主人。

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选择和设计了学生平时见的多而且很喜欢玩的“跳跃”活动来组织教学,教材符合学生生活相关的经验,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在自主学练、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思维与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这节课力求在教学中体现趣味性、互动性,在课堂中多次贯穿游戏活动,降低课堂教学的枯燥性,提高学生“玩”的兴趣与参与度,让学生自愿、主动参与练习,并乐意挑战自我。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了自主学练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出发,设计了“准备性学练—尝试性学练—选择、渐进性学练—归纳性学练”的阶段程序,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去学习、去探索、去思维、去实践,为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学练空间,以达到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要求,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微课教学反思 第7篇

“微课”是近几年来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所以说“微课”这个名词,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而新鲜的教学术语,我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教学比赛。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对微课教学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由于我是第一个上场的选手,所以早早地就讲完了,从讲台下来之后,我就回到了座位上,在其他参赛选手的讲课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反思着自己,并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1. 在微课教学的设计上没有很好的体现“微”的含义。本次比赛,我选的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内容,本次微课,我着重去讲了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而题目写的却是蛋白质,选题范围太大,没有具体到所讲的内容,选题不够清晰。

2. 教学时间的分配不科学,没有重点。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过于追求整个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所以设计的教学环节较多。并且,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范围过大,过于追求知识的完整和课堂讲授的精细化,最终导致比赛的时间紧张。我认为处理好课堂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时间的把控二者的关系,是我们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微课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3.在讲课过程中,与学生互动较少。由于内容较多,所以有些着急,导致语速过快,感情不够丰富。

此次比赛,使我受益匪浅,我相信,每一次比赛,都是一种历练,都是一种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每一次参与,都是一次成长!

微课教学反思 第8篇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贯彻“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教育理念和体现“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教育思想。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本节课的重点我确定为:掌握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而难点确定为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准确表述与证明。

为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主要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计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引领学生自己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推理验证,思维展示等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其探求过程,在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最终能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总的来说,整节课的设计有理有法有据,既遵循了新课标的理念和学生的发展特点,又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提高了自主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再到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我觉得本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

1. 教学设计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其探求过程。

2. 在教学中以问题引领学生活动,在学生活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在教学实施中,通过教师问题引领,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互动讨论等一系列活动,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分解、突破了难点。

3.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努力让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最终实现学生的“乐学”。

微课教学反思 第9篇

微课从开始就给我很神秘的感觉,自己不敢去尝试。但通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我重新认识了微课,并使用软件录制了一节微课。微课在我心中有以前的敬而远之到现在的跃跃欲试。微课让我找到了改变课堂的另一种方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形式新颖独特。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多使用她哦!

我这节微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中的干支纪年这个知识点。学生对干支纪年比较陌生,我就趁此机会给学生补上一课。这节课让学生知道了干支纪年的基本方法,让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不再神秘。同时也让中国的干支纪年文化传承下去,激发学生们热爱中国的古代文化的热情。

中国古代的文化博大精深,这节微课只是“冰山一角”,但就是这一角也充分彰显了我们伟大祖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光辉。传承文化经典,激发师生的爱国激情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必修课,又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用微课传承经典文化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期望自己的微课越来越精彩!

微课教学反思 第10篇

一、“微课”的组成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一)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二)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三)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
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四)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三、 微课的分类

(一)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同时也为便于一线教师对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笔者初步将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如表1 所示):
表1 微课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一节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讲授类、合作探究类等),其分类不是唯一的,应该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微格课

微格课,顾名思义,就是在时间、内容上都给予了高度压缩的新形式的课堂教学。近年来,教育行业流行一种课堂教学技能交流展示的新形式——微格课。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去查阅有关资料,给“微格课”赋予一个科学而准确的定义语,只是想当然的作了上述解释。其理由如次:一是在所参与的微格课教学交流中,时间总限制在15——20分钟,比普通讲课时间节省了一大半;
二是听课没有学生参与,完全由老师自编、自导、自演,在台上唱独角戏。

一、评判标准

一看教学基本功;

二看教学理念及对学段目标的把握;

三看对教材的理解与驾驭;

四看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操作(包括课时任务切分是否恰当,对典型课堂教学细节的预设与处理是否可行);

五看可预见的教学效果。

二、上课技巧

一般来说,微格课教学都不会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却要用20——25分钟的时间打动听众,征服评委,为此上微格课就得有所讲究,得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

(一)尽可能通过课堂教学凸显自己亮点

尽可能通过课堂教学的某个或某些设计凸显自己在教学语言、教态、板书、普通话、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的优势,让其成为自身课堂教学的一两个亮点。

(二)通过典型课堂教学细节的预设与生成

通过典型课堂教学细节的预设与生成,来具体体现自身对教材的把握,对学段目标的落实,对语文教学基本理念的践行,让听众触摸到可预见的教学效果。

基本理念的践行与学段目标的落实,不可能临时抱佛脚的,得靠平时的教学惯性。

教材把握,要点:①根据单元导语、文中小泡泡、课后练习题和文本特色语言快速确定课时训练点及其相对应的语言材料。②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确定执教课时,并恰当切分教学任务,注意课时之间的衔接。③体现用教材教、用课文学。用教材教”的重要标志不是看

教学内容是否重构,教学设计是否创新,而是看是否根据选文的类型和功能,使重构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策略真正发挥了选文“本源”(编写意图和教材规定)的教学功能,看是否真正提升了学生“学”的行为和方式。“用课文学”具体说来:一学读,保证读的时间、质量,注意读的指导;
二学说,既要注意交流的结果,更要注意交流的表述是否合乎语言规范;
三学思,引导学生学习质疑的途径和方法——针对题目、语言材料、小泡泡等;
四学法,即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
五学知,包括语修逻文的知识和对世界的认识;
六学评,评价自己,也评价他人,还评价文章人物、表达策略等;
七学赏,通过对课文人物、感人故事、开头结尾、甚至课文中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标点的欣赏,提高审美水平,培养审美情趣;
八学气,包括志气、意气、骨气、才气、气度等等。④对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根据文本及学生实际,合理开发和利用相关教学资源。

自我预测一下教学效果,主要看看预设亮点、教学操作、教学设计与三维目标的契合程度。

(三)简单语文备课的基本策略

①读出一个课文主题,既要注意文本的核心价值取向,又要注意学生自己的深刻理解;
②找准一个结构总纲,作深入研究的起点,也作重要教学环节的起承与转合;
③营造一个教学高潮;
④安排一次课堂练笔(书写或是片段写作);
⑤进行一些拓展延伸。

(四)从课堂教学看教师身心的投入程度

从课堂教学的情境性和师生的角色感,看教师身心的投入程度。

所谓微格教学,最初本应是师范生学习教学或者检查师范生教学的一种方式。由于指导老师不可能用一个上午检查4位同学各一节45分钟的课,于是就借迷你的方式,搞所谓微格,即用20——25分钟上一节微格课,检查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一般20——25分钟也应该算是结构基本完善的一节小课——正常的课,按自然流程实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完整的教学程序以及恰当的教学手段、方法等,包括充分的学生活动。微格课教学常在教学研究中使用。老师们就某一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块儿进行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的操作方案,研究备课,然后由一位教师具体进行一定时间长度的教学,教学后再讨论小结,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既解决方案,再进行教学,直到问题的解决。而今,选聘教师或者进行教学竞赛初赛也常常使用这种微格课教学,省时高效。

微课教学反思 第11篇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让学生做了预习工作,可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起来时,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下面是我上完课后所总结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首先,学生对于实验的心理准备工作没做好,没有达到我所期望的目标。在进行实验探究一:什么是浮力?这个问题时,只有一两个小组顺利完成了实验,其他的小组只是机械的模仿,却没有真正的去贯彻实验精神。把所有的时间放给学生去完成根本不可能,有很多学生面对提供给他们的实验器材,却不知道怎么进行实验。如果我提前讲解一下实验步骤的话,可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可是在实验之前如果都告诉他们了,还有自主探究的必要么?这也是很难两全其美的。

第二,在做第二个实验学生对于怎么去承接溢杯流出的水不知所措,怎么去处理实验数据上也是感到很茫然。我本以为学生在经历了第一个试验后会把“称重法”测浮力的计算方法学以致用到“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的实验数据处理上,可是仅有极个别学生想到了。在我的一再引导下,学生才慢慢的明白了。还有在处理排开水所受的重力时又被卡了一下。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杯、水总重减去杯子的重力就是要求的结果。

第三,课堂引导方式要更具体化。

我发现笼统的提问引导方式会让学生感到无所是从,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做。比如刚开始,“你怎么去验证一下你所做出的猜想呢?”问完这问题后,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做了,不知道自己学要测量哪些物理量,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设计实验计划。之后我换了一种方式“如何去收集溢杯排开的液体并测出它所受的重力呢”。这样一来,学生会有目标,有目的去做了。

其实从我这个角度来看并不觉得这一节课是失败的,因为从中我有所收体会和收获,更多的是教训,这对于我以后教学能力的提高会极有帮助的。

微课教学反思 第12篇

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微课教学反思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物理学理论和应用方面十分重要,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属于人教版普通高中必修2第七章第9节,从前后联系来看,这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认识;
在理论推导的过程中,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从思维方式上分析,有利于学生建立守恒的观念,为今后学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守恒定律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安排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之后,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理论上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测量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条件有深刻的认识。

教材这样的安排,较好的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明白物理规律不仅可以用已知的规律从理论上导出,也可以直接由实验得到。上一节课通过传统的打点计时器在物体自由下落的过程研究机械能守恒,但传统的实验方法存在几点不足:

1、纸带和打点计时器表面、限位孔不可避免的摩擦,影响实验的精度;

2、提纸带时的手会有抖动,很难保证重锤在速度从零开始计时;

3、纸带上的点存在拖痕而较粗,影响处理精度;

4、数据获取(测量)和处理比较繁琐,学生实验时间较长。

我们的学生理论知识薄,实验能力更弱,必须充分正视这个现状,否则实验课将变得一厢情愿,完全达不到效果,甚至浪费时间。同时实验对认识物理、学习物理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提倡实验,所以我们应当在实验课前做好充分的分析和准备。

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已经理解并掌握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内容,本节内容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增加实验探究与体验的机会,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但这种思想和有关的概念、规律,由于其抽象性强,学生要真正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还是很困难。

因此,本节选择了一个简单而有效地特例:自由落体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要求学生要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及实验误差的分析,要求学生不仅从理论上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而且通过实际观测从感性上增加认识,深化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高中物理侧重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

实验中根据教材和学情调节了实验进程,符合新课改以学生为本、开放型课程观等新课改理念。

最后感觉微课还是代替不了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如果在教具和实验仪器不充足的条件下,我们可以采取实验微课教学。

推荐访问:汇编 反思 课教学 微课教学反思汇编12篇 微课教学反思(汇编12篇) 微课教学反思20篇简短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