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作品赏析集锦

作品赏析集锦

时间:2023-07-13 09:3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作品赏析第1篇入笔坚实,行文刚劲,但也不缺雄浑与妖娆“颜体”的初步形成阶段是在颜真卿50岁以前。这时候的作品如《多宝塔》等,从行文中可以看出,颜真卿主要风格是用笔稳健、雄厚,入笔坚实,行文刚劲,笔墨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品赏析集锦,供大家参考。

作品赏析集锦

作品赏析 第1篇

入笔坚实,行文刚劲,但也不缺雄浑与妖娆

“颜体”的初步形成阶段是在颜真卿50岁以前。这时候的作品如《多宝塔》等,从行文中可以看出,颜真卿主要风格是用笔稳健、雄厚,入笔坚实,行文刚劲,笔墨浓厚,而且字的结构凸显紧实、刚正、稳健,将文字写的天圆地方,字里行间不乏清晰、深远之特色。颜真卿还力求雄浑与妖娆的相结合的境界,每次入笔都刚劲有力,运笔尽显妖娆。他最主要的作品还是以真书、草书为主,偶尔涉猎隶书、篆书之类的作品,但为数不多。颜真卿从初唐开始,但又超脱初唐的旧有风格,自立“颜体”,这是受张旭的影响颇深。

精准把握字体书写,体现磅礴字体

“颜体”形神兼具且走向成熟实在颜真卿从50岁后至65岁,这段时间颜真卿将所有情感寄托于书法,反复推敲“颜体”,要求自己的书法要有形有神,反复操练,终于取得成就。从这段时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加大腕部的力量,中锋运笔,采用篆籀的手法,圆转藏锋,犹如印泥版字体。笔画形成园头细尾,直画凸显待发弓箭的气势。每一个字都遵照横细竖粗的书写方法,在钩捺的尾端都将笔锋转细,凸显刚劲之势。在写捺的时候,则采用一波三折的运笔原则,将每一种转钩都写得饱满、霸气,弧度均匀,饱满有力。颜真卿在书写折笔的时候,则采用提笔和暗转的风格。从字的构造来看,字正大气,入笔平实稳健,字形严谨。书法上的成就已经到了不可多得的境界,颜真卿已然摒弃了之前的楷书风貌,创立出变法新意,雄浑妖娆的“颜体”。

书法主题凸显哲理,寓情于书法当中

在颜真卿晚年的作品如《颜勤礼碑》《颜家庙碑》《李玄靖》等典型碑刻中,颜真卿主要注重将鲜活的生机寄托于老辣的行文中,使行文充满活力,使行文疏中有密、密中显梳,将炉火纯青的书写功力彰显无遗,在雄浑圆厚的书法风格中透露自己的豪放不羁。颜真卿晚年更多的是将对生命的感悟和体会彰显于书法作品中,并将生命哲学与书法连贯汇通,运用笔墨的动势生命哲学活灵活现的表达出来,使行文彰显着盎然的生机与活力。

作品赏析 第2篇

说唱文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唐代的变文、宋代的陶真、涯词、鼓子词、诸宫调和元代的词话,是说唱文学在各个时代的不同名称。它们都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丰富了我国说唱文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继承前代的艺术传统,明清两代的说唱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弹词和鼓词为主的各种说唱艺术出现了,同种说唱艺术的不同流派出现了,它们在同一城市中同时演出,艺人们互相竞赛,互相揣摩,为了压倒别人,不仅在演唱文面有不少可贵的创造,而且在作品内容方面也进行了加工和润色,使之更加丰富和生动,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弹词是由宋代的陶真和元代的词话发展起来的。弹词这一名称最早见于田汝成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左右写成的《西湖游览志馀》中,原书卷二十记杭州八月观潮说:“其时优人百戏:击球、关扑、鱼鼓、弹词,声音鼎沸。”明代弹词见于著录确实可信者有两部:嘉靖间梁辰鱼的《江东廿一史弹词》和明末清初陈忱的《续廿一史弹词》,现均已散佚。令传杨慎《廿一史弹词》较梁著为早,故梁著别标“江东”二字以示区别。但杨著的十字句与后来弹词中有衬字的十字句不同,它不是弹词,而是元代词话的继续,本名为《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其书传到江南才被易为今名。文人拟作皆在一种文艺流行民间以后,由此可以推知:弹词的风行至迟当在明嘉靖年间。

弹词是由说《说白》、噱《穿插》、弹《伴奏》、唱《唱词》几部组成的。说白部分为散文,唱词部分基本上是七言韵文,有时也略有变化,加上三言的衬句,成为三、三、七或三、三、四的句式。弹词作品大多数是长篇的,一部作品往往要说上几个月,像《安邦志》、《定国志》、《凤凰山》是三部连续的作品共六百七十四回,七十馀册;一般通行的也都在十册以上。弹词中的开篇没有说白,短的只有两韵四句,长的也不过十几韵。主要是起定场作用,把听众的兴趣引向正书上来,正如宋人说话中的入话一样。后来它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嘉庆、道光时,有马如飞者善著开篇,今传有五十馀篇,其唱腔称为马调,影响很大。弹词开篇直到今天还是最受群众欢迎的曲艺形式之一。在语言上,弹词有“国音”、“土音”之分。国音弹词是用普通话写的,如《安邦志》、《天雨花》、《再生缘》等。上音弹词是用方言写的,或者夹杂有方言的,它以吴音弹词为最多,如《珍珠塔》、《玉晴蜓》、《义妖传》等。浙江的“南祠”、福建的“评话”、广东的“木鱼书”等,都是用各自方言写成的流行于不同地区的土音弹词的异名。

现传弹词作品据胡士莹《弹词宝卷书目》辑录有二百七十多种,其中除少数是鸦片战争以后创作的,大多数是清中叶以前流传下来的。现存弹词作品的数量虽然不少,但它们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却是极狭窄的,绝大多数都是写才子佳人的恋爱故事,只有一小部分作品有比较真实的历史背景,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弹词多在城市演唱,比较更受到妇女的欢迎,因此,她们要求突破封建束缚,改变长期受压迫地位的愿望也就在作品中有所体现。有不少作品出于妇女作家之手,像《天雨花》(陶贞怀作)、《再生缘》(陈端生作前十七卷,后三卷由梁德绳续成)、《笔生花》(丘心如作)等皆是。

《天雨花》写作时代较早,据其自序,其书当成于顺治八年以前。作者写出了明末朝政的混乱和阉党的弄权。收中主人公左维明对郑国泰、魏忠贤的斗争,对阉党屠杀东林党人的谴责,都表现了作者对明末现实的批判。但作者又是一个陈腐的封建秩序、封建道德的维护者,她对封建的等级观念、忠孝观念、妇女贞操观念无不大加歌颂,有时竟通过作品主人公的嘴连篇累牍地进行封建说教,对农民起义和起义的领袖,她抱着极端仇视的态度。作者还是一个拙劣的自然主义者,她写左维明与郑魏等人的斗争,苍白无力,常常是稍一接触,即匆匆收场,得不到充分开展。而对左维明的家庭种.种生活情况却不厌其烦地津津乐道,使严肃的政治主题淹没在日常生活的琐碎描写中,削弱了主题的鲜明性和形象的战斗意义。

《再生缘》写成于乾隆年间。它是写元代女子孟丽君与皇甫少华经双方父母订婚,后经奸人破坏,几经波折,终于团圆的故事。作品较成功地塑造了孟丽君这样一个压倒须眉的女子形象。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里,她竟位列三台,和男人一样出入朝廷,议论朝政是非,办理国家大事,并运用自己的才智为国家铲除了叛国通敌的奸党,恢复了忠良的名誉,这些都突出地体现了作者有意为妇女吐气的愿望,也是这部书动人之所在。在艺术上,《再生缘》的情节比较离奇、曲折,作者围绕孟丽君与皇甫少华的婚姻这一主线展开了一系列的矛盾斗争,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但由于作者的思想和艺术修养都不高,限制了作品的成就。作品中正面人物形象大都是封建伦理观念的体现者,缺乏理想的光辉。孟丽君虽有超人的智慧和才能,但她最高的理想仍旧是回到家庭去做一个贤妻良好。并对一夫多妻的封建婚姻制度大加宣扬,因而大大损害了这一形象的完美。

《珍珠塔》在以才子佳人爱情为题材的弹词中,是最为江南广大人民所熟悉的一部。书中叙述书生方卿因家贫求助姑母,遭到有钱的姑母的羞辰,表姐陈翠娥同情他,并私下赠给一个珍珠塔。最后方卿中了状元,他装乞人模样,到陈家唱道情,讽刺了姑母。这部弹词在揭露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方面有一定进步意义。由于说唱艺人在深出中不断加工,它在艺术上以描写细致、语言流利生动见长,不少片断今天仍活在舞台上,深为群众所喜爱。

弹词中还有一类是根据民间传说故事编成的,说唱白蛇与许仙恋爱故事的《义妖传》就是这类作品中比较优秀的一部。《义妖传》的故事情节和《雷峰塔传奇》基本相同,“义妖”即指白蛇幻化的白素贞。她为了捍卫自己与许仙的爱情幸福,跟代表封建势力的法海和尚展开了出生入死的斗争,体现了我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妇女要求挣脱封建压迫的强烈愿望。其他人物如法海的虚伪残忍,许仙的诚实懦弱,小青的热情爽快,也都有较好的描写。

以上四部虽然是比较好的弹词作品,但由于统治阶级的利用,小市民意识的渗透,特别是作者本身的思想和艺术的局限,作品存在着大量的封建伦理的说教,不同程度的猥亵描写。在故事情节上也往往陈陈相因,总脱不掉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私订终身,经过波折而大团圆的俗套。

鼓词主要流行于北方,它也是由陶真和词话发展而来的,与词话的关系更为直接。今传最早的鼓词,是明天启刊本《大唐秦王词话》(一名《秦王演义》),写的的唐太宗李世民征伐群雄统一中国的故事。韵文为十字句,与鼓词相同,只是这时还不用鼓词的名称。正式使用鼓词这一名称的,是明末清初的贾凫西,他的《木皮散人鼓词》不是演述故事,是借用这一形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不平,但正是这个事实说明至晚在明末清初的时候,鼓词已经流行,并且已经转而影响了文人的创作。

鼓词也是韵文、散文相间的。唱词为七言或十言句,句式似较弹词更为灵活。鼓词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又说又唱的成本大书,另一种是只唱不说的小段。习惯上,前者称为鼓词,后者称为大鼓。大鼓出现较晚,它是从鼓词“摘唱”来的。所谓“摘唱”,即从鼓词中摘取精彩的一段来演唱。清中叶前后渐渐兴盛,并有了专门为此创作的作品;于是它便与鼓词正式分开,成为另一种曲艺形式。

鼓词大部分是写前代忠臣良将南征北战的故事,其中虽有一些历史的影响子,但绝大部分是虚构的,也还有不少神仙道化的描写。作品主要是写朝廷上忠奸的斗争和抵制外族入侵的战争,虽然多是帝王将相的活动,却我少反映了人民的爱憎和愿望。较有代表性的如《呼家将》(一名《肉丘坟》)等。鼓词中也有写才子佳人恋爱故事的,较之弹词同类的作品,一般来说篇幅要短小得多,风格也不同。但仍未脱公子受难,小姐受苦,终于团圆的俗套,其中较好而影响较大的是《蝴蝶杯》,特别是“游龟山”一段描写,反映了劳动人民所遭受的压迫和他们的反抗情绪,有一定意义。

还有一部分鼓词是由文学名著改编的,根据小说的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根据杂剧传奇的有《窦娥冤》、《西厢记》、《白兔记》等。这些鼓词一般与原作出入不大,对这些文学名著的普及有很大作用。

子弟书是鼓词的一个支流,大约创始于乾隆年间。震钧在《天咫偶闻》中说:“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始创于八旗子弟。其词雅驯,其声和缓,有东城调、西城调之分。”由此可见它的来源和音乐上的特点。

子弟书的题材,除一部分直接从社会生活中吸收外,大部分也是根据明清流行的小说、戏曲改编的。前者如《姻花叹》、《厨子叹》、《逛护国寺》等,可以借此了解当时一些社会生活和下层人民的某些生活状况;后者对传播文学名著起了一定作用。子弟书的作者还对原著某些人物形象和思想倾向做了一些创造性的阐述和发挥,有助于读者对原著的理解,如子弟书代表作家罗松窗、韩小窗据文学名著改编的《鹊桥密誓》、《黛玉悲秋》以及佚名的《草桥惊梦》、《闹江州》等,都有这样的特点。

子弟书的乐曲今已失传,但保留到现在的不少作品仍以各种曲艺形式进行演唱,受到群众的欢迎。

作品赏析 第3篇

一提到鲁迅的短篇小说,我头一个想到的便是《狂人日记》。虽然我只需30分钟便可以读完这只有11页的作品,但它却在我心中,使我久久无法忘怀。民国时期,一位患有“迫害狂”症的病人写下了一册日记。日记中他的世界到处充满了恐惧他觉得身边所有的人都要吃掉他,不论亲戚朋友还是街头素不相识的路人,包括他那现在正在养活整个家的大哥。狂人想:“大哥对我讲书的时候,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食;有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除了大哥的话,还有那些周围发生的事也让这个疯子对“吃人”深信不疑:狼子村打死了一个恶人,几个人把他的心肝挖出来油煎炒了吃;一个女人打她儿子,还骂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一想到这些,狂人便从“顶上直冷到脚跟”。后来,狂人甚至以为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吃过人――大哥曾把死去的妹子的肉和在饭里给狂人吃。这便是那篇《狂人日记》。

这位狂人写的文字虽然杂乱无论次,但却生动的描绘出了一个人吃人的社会。可以说,狂人是被当时的非人道主义所逼疯的。那些封建的想法,如吃恶人心肝可以壮胆,都在记中表现了出来。狂人痛恨那些封建礼教假借道德的名义,宣扬残忍和暴力。日记最后,狂人疾呼:“救救孩子”这是对旧社会的反抗,和对新一代的担忧。

忆昔日,看今朝。我们现在的生活可充满了幸福。每天,父母都会笑盈盈地看着我,朋友都会欢快地与我玩耍;每天,我都放松全身心。怎么可能会觉得那些和我一样欢乐的人会吃我?最令我感动的是狂人所说的这样一句话:“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正义和勇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的勇气正气镇压住了。”只要我们有勇气,只要正义是站在我们这边的,任何歪风邪气、封建迷信都会迎刃而解。

狂人虽然是个疯子,但他并不傻,他懂得什么是人性,什么是真善美,并知道:因该去追求一个真正美好的社会。也许正是因为像狂人那样的分子太少了,才会出现腐败的社会狂人日记读书心得6篇_狂人日记读书心得心得体会

作品赏析 第4篇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著名的有南朝梁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

原是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如韩愈的《原毁》、黄宗羲的《原君》。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说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1)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疏》。

(2)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3)对策。古代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序(跋)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我们学过的“序言”有:《〈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赠序为文体名。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如韩愈《送石处士序》:“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其后凡是惜别赠言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祭文是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袁枚的《祭妹文》。

杂记包括:

(1)山川、景物、人事杂记。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记》、《登泰山记》。

(2)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就是这种文体。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寓言是带有劝喻或讽谏性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欧洲文学中著名的寓言作品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盛行,《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有不少寓言,如《郑人买履》(《韩非子》)、《鹬蚌相争》(《战国策》)、《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传说是长期在民间流传而形成的,带有某种传奇色彩和幻想成分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自然物貌的故事。如英雄人物传说,西湖的传说,黄鹤楼的传说。有的是以特定历史事实为基础,有的则纯属幻想虚构。人物和事件的传说,大都是颂扬、赞美的,反映人民的理想和愿望;自然景物的传说,则近于优美的叙事散文。

传奇是小说体裁之一。以其情节奇特、神奇,故名。一般用以指唐、宋人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如《柳毅传》、《南柯太守传》等。又因为“传奇”多为后代的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故宋元戏文,元人杂剧,明清戏曲也有称为“传奇”的。如明戏曲作家汤显祖的《还魂记》(即《牡丹亭》),清初孔尚任的传奇剧本《桃花扇》。

作品赏析 第5篇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是近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鲁迅先生采用了日记体,让我眼前一亮,他通过对狂人形象的塑造,对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批判。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一个“迫害狂”患者,有被害妄想症。狂人在日记中记到:“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有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那多疑的心理,走在路上看谁都觉得谁要谋划算计他,就连纯真可爱的孩子在他看来也是要害他的。狂人从那来自狼子村的佃户口中得知他们村里有一个大恶人被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那人的心肝用油煎炒了吃,再看看佃户和大哥的眼神,和外面那伙人一模一样,他惊恐得联想到自己可能也会被吃掉。狂人的大哥请来一个老头子来给狂人诊病,狂人自然而然就想到那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给他把脉是为了分一片肉吃。当他吃饭时,一碗蒸鱼让他难以下咽,因为“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看到这儿,我不禁对这个狂人产生同情之感,由于自己的幻想,他时刻活在对自己将可能被他人吃掉的担忧之中,睡不着,吃不好,那该是有多痛苦呀。

狂人的疯疯癫癫的话语其实是封建家庭制度和礼教制度迫害的表现。狂人为何会存在?我认为那是因为他处于一个狂世。那是一个“吃人”的社会,中国封建的“吃人”历史已有几千年了,“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看似不懂世事的疯子却恰恰道出了这一本质。在那个变态的社会中,连亲情都已消失殆尽了,“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我捏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晓得妹子死掉的缘故,也全在他……母亲哭个不住,他却劝母亲不要哭;大约因为自己吃了,哭起来不免有点过意不去……妹子是被大哥吃了……母亲想也知道;不过哭的时候,却并没有说明,大约也以为应当的了。”

如果就连亲人都能吃,这样的人还是人吗?那还是个十分扭曲虚伪的社会。“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那些倍受欺压的民众不仅毫无反抗意识还同流合污加入吃人行列,真是麻木不仁,奴性根深蒂固。想吃人的人有着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截下手”,“直捷杀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祸祟。所以他们大家连络,布满了罗网,逼我自戕……最好是解下腰带,挂在梁上,自己紧紧勒死;他们没有杀人的罪名,又偿了心愿,自然都欢天喜地的发出一种呜呜咽咽的笑声。”他们还不惜颠倒黑白,歪曲事实,干着吃人的勾当却还企图以好人来自我标榜,“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真是可鄙可恶。和那些个丧失人性的吃人的人相比,狂人还是算善良的,他会劝他大哥别去入伙吃人,劝那些青面獠牙的恶人改好,“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在日记的最后一篇中,他发出呼喊:“救救孩子……”

需要拯救的是整个沉睡中的中华民族,鲁迅先生借狂人之口希望唤醒人们向封建传统挑战,推翻封建“吃人”制度,见解深刻,发人深省,令人佩服!

推荐访问:集锦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集锦 作品赏析(集锦5篇) 作品欣赏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