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有关桥故事与传说6篇(完整)

有关桥故事与传说6篇(完整)

时间:2023-07-16 14:06: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有关桥的故事与传说第1篇安阳河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桥,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安阳人把这座桥称为安阳桥。说起这座桥的年龄,虽没有赵州桥历史悠久,但也是饱经了元、明、清的沧桑,经历了从民国到现在的风雨。那这座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桥故事与传说6篇,供大家参考。

有关桥故事与传说6篇

有关桥的故事与传说 第1篇

安阳河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桥,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安阳人把这座桥称为安阳桥。说起这座桥的年龄,虽没有赵州桥历史悠久,但也是饱经了元、明、清的沧桑,经历了从民国到现在的风雨。那这座桥是谁建的呢?民间传说,当然,既然是传说,那这背后肯定得站一位大人物,这个传说里的大人物是谁呢?不是别人,正是一代传奇,实现了从和尚到皇帝这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任务的朱元璋。

话说朱元璋起兵反元时,在千万次的战斗中,这一次,他被元朝士兵打败了,一败就败到了安阳河。但令朱元璋无比伤心的是,安阳河上没有一条船,正是前有追兵,后有堵截的关键时刻,怎么办?安阳老人说,别慌,朱元璋是谁呀?那是皇帝,真龙天子,哪能说不行就不行呢。说时迟那时快,绝望之中的未来皇帝朱元璋突然看到河面上出现了一条大鲸鱼,那条鲸鱼到底有多大呢?咱没见过,反正是朱元璋带着他的士兵,登上鲸鱼背,顺利通过了安阳河,你说那条鱼有多大。更神奇的是,当元朝士兵赶来的时候,那条鲸鱼就像它出现的时候一样,转眼就蒸发了。

脱险后的朱元璋暗暗下了决心,如果以后自己得了天下,一定要在安阳河上架一座像鲸鱼一样的桥。大人物都是说话算话的,后来,朱元璋果然当了皇帝,果然让人在安阳河上架起了一座像鲸鱼一样的桥,这就是安阳桥。因为安阳桥的桥背有点像鲸鱼背,所以,站在安阳桥上看风景,就被称为鲸背观澜,这也成为了安阳的著名一景。

实际上,修安阳桥的人,是元代人,名叫徐开林,时任安阳地方长官,因看安阳河上的浮桥经常毁于大水,本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原则,决定在安阳河上架一座石桥。据史书记载,修建安阳桥,先后投入人力两万余人次,用时一年零4个月。安阳桥的建成,使得安阳河上第一次有了一座永久性的石桥。

有关桥的故事与传说 第2篇

南京以“桥”为名的地名不在少数,其中“小心桥”的名字,传说在东晋就已经出现。东晋时候有一名叫周处,他曾是附近一带的霸王,后来改过自新为民除害。小心桥附近曾有一条巨蟒,周处因自己太不小心被蟒蛇一吞而下,为了提醒当地居民故得此名。

这个传说与地名的立坊,就在小心桥东街。从这里往里走,就能看到一片“被遗忘在时光里”的老南京,从小心桥东街向老虎头方向走,每一步都好像是穿梭时光,回到了老南京的感觉。这里与周围的住宅区有一些“格格不入”,破旧的平房之间,总有人穿梭其中,让这片“老南京”充满了人气。

房屋的墙壁早已斑驳,房顶的瓦块也层次不齐,证明着时光的流逝。这里的“空中楼阁”,也成为了一处特色,下面是一家古朴的杂货铺充满了回忆的味道。在不起眼的角落里,还藏着一口小古井,井上的青苔仿佛在诉说着从前的故事。在小巷的尽头意外寻到了一处古寺——光宅寺,在梁武帝时期就由此寺。而如今褪去了曾经的辉煌与荣耀,隐匿在这处被时光“定格”的"老南京。

住在这里的老南京人,用一口纯正的南京话告诉我“快要拆迁了,快要拆迁了”,似乎其中掺杂着对新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这里的不舍。老南京的记忆,在一代又一代里慢慢流逝,这里却给了我们一处回忆中的风景。也许这里并不是最美丽的,但是这里确实“最南京”的。

有关桥的故事与传说 第3篇

永安镇重石寨上有一座石拱桥,跨度不过一丈,宽不过四尺,因其横挂在两块矗立的巨石之上,显得气派不凡。

据说,早年建寨和修庙时,开初只有几个石工备料。一天,有个白胡子老汉背着錾把手锤来撵厂。

几个石工见他又老又瘦,便说:“我们的人已够了,请你另找地方去。”

老汉说:“我远道而来,还是收下我吧!”

几个石工讥笑说:“看你那个老朽的样子,莫把石头打痒了。”

老汉说:“别嫌我老,打石头是我从小就干的手艺,还能行嘞!”

几个石工不耐烦地说:“别啰嗦,快走你的!”

老汉来到河对面一户姓杨的家里,杨家请他打猪槽,他确实还行,一个猪槽不到半天就打好了。主人家一看,他不仅打了猪槽,而且还打了一块条石放在那里,非常高兴,于是大酒大菜款待他。老汉临走时,主人家问他要多少工钱。他说:“我人老了,手脚笨,打得不好,不要钱,只是那块条石,你不要嫌它孬,将来会有人来买,到那时你不要轻易卖掉,至少要一锭银子才卖它。”主人觉得奇怪,便说:“老师傅的话我们一定记住,但这工钱一定是要给的,”说完便进屋取钱去了。等主人取钱来,老汉不见了。

时间过去一年,建修重石寨的全部工程都即将落成,唯独石拱桥的拱心石打不好,不是大了就是小了。听说河对面杨家有块石头要卖,便去抬来试试,说也真巧,这块石头放下去,不大不小,刚刚合适。

人们谈起年前的情况,都猜测:那老汉一定不是别人,定是鲁班显世,所以,大家把这桥命名为鲁班桥。

有关桥的故事与传说 第4篇

万年桥位于桐乡市洲泉镇马鸣村北面,桥东是马鸣村,桥西是夜明村。横跨长虹大溪,东西向,单孔石拱桥。桥长29米,宽2.8米,高7.25米。东西两侧各有21级台阶,桥面金刚墙由13层方块石构成。

拱券石以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桥拱由六块弧形石上加一块横条石构成,拱券上方有阳刻楷书“万年桥”桥名。桥两侧拱券旁各设有桥联石4条,联石顶置遮雨石,但桥联石上已无楹联。

长虹大溪,俗称三洞环桥港,现通称含山塘港。清光绪《石门县志》载:“长虹大溪与湖州交壤,隶县境者十里,杭湖漕艘经此。”由此可见,该河是古代杭州、湖州两府漕运的重要通道。该志还记载,当时在这条并不算长的河道上总共有万年桥、青龙高桥(俗称马鸣高桥)、永胜桥(俗称迁村高桥)、永福桥(俗称南塘桥)、永禄桥(俗称中塘桥),以及大善桥、聚宝桥(俗称三洞环桥)等多座石拱桥。而今只剩下永禄桥、聚宝桥,及这座万年桥了。

万年桥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明万历《崇德县志》载:“万年桥,永乐中建。”清雍正年间重建。

关于这座桥的兴建与命名,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

相传,师徒两人同为造桥工,分别建造两座桥,一座即这座万年桥,另一座是仅一里之南的大善桥。建造万年桥的是徒弟,刚刚学成满师,独立谋生;
而造大善桥的是他的师傅。万年桥建成启用时,徒弟请来了他的师傅与一帮师兄弟观看,不料师傅却恼羞成怒:“你这样造桥,以后就再难修修补补,简直是砸了大家的饭碗!”原来徒弟造桥精工细作,桥造得非常坚固,以至于业内人士说可以用上一万年,于是这座桥后来就被命名为“万年桥”。如今,大善桥早已坍塌,而万年桥依然挺立。

2003年12月15日,万年桥被立为桐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有关桥的故事与传说 第5篇

回澜桥,又名兰桥,位于魏县城东2里处,明代是横跨漳河的一座木桥。清清的河水从桥下回澜东去,水中投有一双日影,素有“回澜双日”之说,明代为魏县八景之一。在这座桥上曾有过一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悲剧故事。

明初,魏县西代固村有一位饱读四书五经的田员外,田员外有一位知书达理的女儿叫田瑞莲。田瑞莲打小就跟河对岸柏二村的姨表哥魏魁元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每到傍晚,两人就在兰桥上幽会,互吐心声,诉说衷肠。他们简直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瑞莲长到十八岁,出落得如花似玉,貌若天仙。方圆数十里富家子弟纷纷托人向瑞莲求婚,但都被她一口回绝了。瑞莲自有主张,一再对家人说:“就是王公贵族,我也不嫁。我早已有了意中人,我要嫁给魁元哥。”田母是个热心肠之人,觉得他们俩郎才女貌,挺般配,有意促成这门亲上加亲的亲事。然而,号称“老夫子”的田员外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不仅嫌贫爱富,而且还嫌魏魁元没功名,没地位,门不当户不对,母女好说歹说,他就是不同意。

俗话说:“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愁。”田员外眼见媒婆都踏破了门槛,女儿瑞莲也老大不小了,又不听话,就张罗着给她订婚,决意尽早把她嫁出去。田母闻讯,忙告知了瑞莲,让他们早做打算。事不宜迟。当晚,瑞莲就心急火燎地把魁元约了出来,在兰桥上相会。瑞莲忧心忡忡地说:“魁元哥,狠心的老爹爹正张罗着要把俺嫁给外人。你快拿个主意吧。不然,妹子就成他人妇了。”魁元乃一介书生,闻听此言,气得直跺脚,急得团团转。瑞莲眉头一皱,急中生智,说:“魁元哥,俺是非你不嫁,你是非俺不娶。既然老爹爹这么顽固地反对咱们俩的亲事,一心想拆散咱们俩的好姻缘,咱们就私定终身,把生米煮成熟饭,看他还能怎么样?”魁元叹了一口气,无奈地点了点头。于是,俩人面对青杨山神庙,双双跪地,托红霞为媒,拜了天地。分手时,瑞莲千叮咛,万嘱咐,叫魁元想好说好,抓紧托人到她家提亲。

婚姻,自古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订终身,在当时,可以说是伤风败俗、大逆不道之事。“老夫子”恼羞成怒,不顾瑞莲母女苦苦哀求,张口就把给魁元提亲的媒人骂走了。为防“家丑”外扬,他赶紧把年轻貌美的女儿许配给了大罗庄村56岁的大财主——丑八怪周兰宽做小。彩礼收下还不到三天,他就让周家把寻死觅活的瑞莲给抬走了。好端端的一桩姻缘竟成了镜中缘。听到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魁元惊呆了,一下子得了相思病。瑞莲过门以后,周兰宽把她当成了心肝宝贝,简直是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瑞莲虽说在周家住的是高楼大厦,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但是,一想到青梅竹马的心上人魏魁元,再看着七分象鬼、三分象人的糟老头子周兰宽,香茶难咽,寝食不安。不久,俏媳妇就变成了身瘦如柴的衣裳架。

9月13日是青杨山庙会。瑞莲来娘家赶会,千寻万寻,终于在庙院内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心上人魏魁元。俩人不敢声张,互使眼色,心领神会。他们悄悄地来到老地方——兰桥上幽会。他们一见面,就有道不尽的离别之情,说不完的思念之意。他们越说越激动,禁不住拥抱痛哭。恰在这当口,俩人悲悲切切的哭声把四处找人的周兰宽给招来了。周兰宽气急败坏,大发雷霆,强行把这对痴情的男女分开,当场就命家丁把魁元打得遍体鳞伤,并警告他们:以后再敢私通乱来,就会要他们俩的小命。

瑞莲回到家中,就被周兰宽严加看管起来。周兰宽一改往日的笑脸相待,显露出恶煞本性,折磨瑞莲。瑞莲痛不欲生,每日以泪洗面,度日如年。魁元被周兰宽毒打致伤,倍受伤疼折磨。一想到心上人在周家身陷火坑,受尽煎熬,他更是肝肠寸断,心如刀绞。他的棍伤刚治愈,又抑郁成病,卧身在床。

不久,田母病重,想念女儿心切。瑞莲的小弟瑞林就雇轿到大罗庄村把她接了回去。半路上,瑞莲忽然见到了为哥哥抓药的魁武。当瑞莲得知魁元为她身染重病,泪水直淌,哽咽着说:“魁武,俺也无时不在想你哥哥,怎奈……俺自知也活不了多久了。你回家当是跟你哥说,让他明早一定到兰桥去。我们无论如何也要见上最后一面。”

小魁武一口气跑到家,连招呼都没跟父母打,就往哥哥的病房去了。魁武把情况一说,魁元竟眉开眼笑,马上病就好了大半。第二天一大早,他就穿戴得整整齐齐,一个人到兰桥去了。魁元到得桥上,抚栏深思,一幕幕玩耍的情景,幽会的往事就浮现在眼前,他又是高兴、又是伤感。可是,魁元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直到日上三竿,他把眼睛都望穿了,还不见瑞莲的影子。还不是“老夫子”知道了实情,把瑞莲关在家里,不让出门。看来,我们今生无缘,就连最后一面也见不成了。想到这里,魁元痛不欲生。魁元俯视着桥下滔滔的河水,凄厉地喊了一声:“瑞莲妹,俺先去了。”就投河殉情了。

瑞莲怎么没到兰桥跟魁元相会呢?原来,瑞莲刚到家,田母一看女儿被折磨得不成样子,病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瑞莲又是熬药做饭,又是好言劝导,为母亲忙得一天一夜没合眼。好不容易待到母亲病缓,天已过午了。瑞莲忙把与魁元相会的事告诉了母亲。从不撒谎的田母竟向“老夫子”撒了个大谎,让瑞莲以“上青杨山神庙烧香”为名去了。瑞莲颠着三寸金莲,大汗淋漓,跑到桥上,却没看到魁元。“魁元哥,妹子来了,你在哪里?”瑞莲一边高声喊,一边四处找人。桥上桥下都找遍了,却始终不见魁元的身影。难道魁元因病重不能前来?正当瑞莲苦寻不到心上人,疑惑不解时,忽然桥下水声大作,水波翻涌,只见万千鱼虾托起魁元的尸体浮出水面。原来魁元已殉情而死。瑞莲马上就明白怎么回事了。瑞莲心如刀绞,双膝跪地,大声哭喊:“魁元哥,妹子来晚了,咱们生不能同床,就到阴间共枕吧。”瑞莲眼望着回旋的激流,梳理了一下凌乱的头发,纵身跳河而去。瑞莲投河以后,其尸体也很快被这群鱼虾托出水面,与魁元的尸体并排在一起,在它们的团团围护中,随激流飘逝而去。一对苦命的有情人就这样结成了眷属。

上天竟被人间这对痴情的男女感动了,把一轮红日点化成双影,投到桥下河水里。晴日双影犹如金灿灿的两面镜子,回旋在激流中,被世人称为“回澜双日”。“回澜双日”被这一出凄美的爱情悲剧涂上了一层神奇色彩,引来无数游人前来赏景,听故事。魏魁元和田瑞莲的爱情悲剧很快就在中原大地传开了。

明万历年间,湖北江陵举人田大年到魏县任知县。当他听到兰桥会的故事,心中十分不安。田瑞莲殉情而死,有失整个田氏家族体面,但是,这段民间爱情故事已被文人写成了书,被艺人编成了戏,广为流传,就是禁也不会止的,反而落个“昏官”的骂名。他一直为这事苦恼。后来,在妻子的开导下,他重修兰桥,乘青杨山庙会之机,假借皇帝圣威及神仙显灵之道,当众将田瑞莲的田字改为“兰”字,并手书“回澜桥”三字以示恩典。从此,田瑞莲便改姓为兰瑞莲,兰桥也就成了“回澜桥”了。

时过境迁,回澜桥已在魏县大地上消失了,但这段民间爱情故事却流传至今,长长地诉说着封建礼教的罪恶。

有关桥的故事与传说 第6篇

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邻水县山槽中,出了一个皇贵妃,又考出了一个进士——刘三才,因此人们将这个山槽更名为“贵人槽”。为了讨好这两个贵人,方便他们出入,邻水县令就在城门口张贴布告:诚聘能工巧匠,在邻水县城至贵人槽途中一个叫长安的地方修建一座长安桥。

一天,有师徒二人同时前来县衙应聘。师父自称鲁班,徒弟则自称赵巧。县令听后大怒道:“你们胡说,想那鲁班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哪能现在还活着?”鲁班答道:“有哪本书上记载鲁班死了?既然没有,那当然还活着。”县令又说:“赵巧不是将黑灯台送给龙王,留下白灯台不能避水而被淹死了吗?”赵巧辩道:“是我师父知道我有难,前来救我才幸免于难。”

县令心想,二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建筑能人,一时也不知如何取舍。经过一番思考,县令终于想出了个好方法,不管鲁班师徒真假与否,通过考核再说。于是对他俩说道:“你们师徒二人同时前来应聘,但我只能用你们其中的一人。因修长安桥工程巨大,牵涉到皇妃、刘大人回乡省亲,所以我要对你们师徒二人进行考核。你们今晚各选地点,在我县境内各修建一座桥,以鸡鸣为限,谁的桥修得又好又快,就由谁负责修建长安桥。现在你们各自去选地点吧!”

他们师徒二人听完县令的吩咐后,都离开了县城。鲁班很快就选择了九洞水里面一个叫皂角垭的地方修桥。赵巧天生聪明,他并不急于修桥,而是把邻水县境内考查一遍。当他来到华蓥山放牛坪北侧时,发现这里悬崖峭壁,石灰岩层结构疏松。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心想何不直接在崖内凿出一个洞,那样岂不省力得多。结果赵巧不到半夜就把桥修好了。这座桥就是现在的天生桥。修好桥后离鸡鸣还有一段时间,他想师父肯定还没完成,何不去看看呢。

赵巧来到师父修桥的地方,发现师父正在不紧不慢地修桥。他心想,照师父这种修法,天亮前肯定能完成,并且这座桥修好后一定比自己修的桥壮观得多,虽然自己先把桥修好,但谁知道县令到时候会怎么个判法呢?他眼珠子一转,馊主意就来了,何不捉弄捉弄师父,让他不能安心修好这座桥……于是,他躲在皂角垭处假装鸡叫。鲁班一听鸡叫,又见桥才初具模型,赶紧加快速度,以至于匆忙中修出的桥的角度都不直,歪斜着。相传这座桥就是现在的咧角桥。

经县令考正,赵巧先将桥修好且鲁班修的桥不是很好,所以决定由赵巧负责修长安桥的工程……

在长安桥快要竣工的时候,鲁班乔装成乞丐前来观看,只见长安桥横跨南北,桥上修有一条巨龙迎流而上,桥下宝剑高悬,心中暗喜。当夜他借宿一贫苦农家,为了报答这农家的热情款待,特给这农家打了一个石猪槽,并告诉农家要以十担谷为价,过后会有人来买。长安桥终于要合拢了,但合拢的石头却找不到合适的,不是长了就是短了,始终不如意,工程也迟迟不能完工。一天,赵巧无意中看见了这个石猪槽,感觉很合适,就叫人抬到桥上去,结果正合适。但农家一定要十担谷才肯卖,赵巧细问之下,才知道是师父在暗中帮自己,也就欣然地给了十担谷的钱。

鲁班以诚待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赵巧。赵巧从此改掉了那些不诚实的习气,真正成为了鲁班的继承人。

推荐访问: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