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一语文知识点第1篇第二单元语文知识:⑴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莫怀戚《散步》、《散文诗二首(泰戈尔《金色花》、冰心《荷叶·母亲》)》、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一般性文学常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初一语文知识点必备9篇,供大家参考。
初中初一语文知识点 第1篇
第二单元
语文知识:
⑴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莫怀戚《散步》、《散文诗二首(泰戈尔《金色花》、冰心《荷叶·母亲》)》、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词义和语境
⑶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文章语言的品味、关键语句的理解、景物描写及其作用、对称句子的作用、
重点词语:
【秋天的怀念】憔悴 瘫痪 暴怒 沉寂 侍弄 捶打 央求 絮叨 诀别 淡雅 高洁 烂漫 翻来覆去 喜出望外
【散步】信服 分歧 取决 一霎 两全 粼粼 各得其所
【散文诗二首】匿笑 花瑞 菡萏 敧斜 蒂 梗 沐浴 祷告 姊妹 亭亭 徘徊 遮蔽 心绪 流转 荫蔽
【〈世说新语〉二则】内集 儿女 文义 俄而 骤 何所似 差可拟 未若 因风 期行 日中 舍去 乃 尊君在不 相委而去 家君 引 顾(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
写作:
⑴记事能力的培养方法与途径:反复学习、训练;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
⑵记事的要求: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来龙去脉,按顺序有条理地写;
⑶记事的目的:传达情感、分享经验;
⑷如何记事:写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说发自内心的话
⑸模仿课文写法
综合性学习:
⑴如何交友?
⑵展示自我(自我介绍)的方法
⑶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初中初一语文知识点 第2篇
《次北固山下》
一、作者简介王湾, 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现存诗不多,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等。
二、故事背景王湾的诗追求壮美的意境,具有北方诗派的风格。但由于他“尝往来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作于他游江南之时。
三、课文翻译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注释:客路:旅人前行的路。青山:指题目中的北固山,也可理解为长江岸边的山。风正重复风顺江吹来。译文:
羁旅天涯的漫漫征途远在青山之外,轻快的航船追逐着碧波。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分开阔,顺风行船,船帆高挂。原文: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注释: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乡书:家书。译文: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家书什么时间才能送到啊,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四、问题解疑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展现的画面。春潮涌涨,大江奔流,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
“潮平两岸阔”中“阔”是否可以改用“失”?为什么?不能。因为“阔”字不仅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给人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与“悬”字对应,读起来也更为响亮,所以不能更换。
颈联蕴涵着怎样的哲理?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放舟于江水之上,看到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诗人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使全诗在清新明快中又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五、课文主题写舟行江中的所见所感。诗人借助对长江雄奇壮阔的风景描写,流露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
初中初一语文知识点 第3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唐代著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风格豪迈潇洒,达到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有《李太白文集》。
二、故事背景《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深感不平和悲伤,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王昌龄的同情和关切。
三、课文翻译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注释:杨花:柳絮。子规重复布谷鸟,又称“杜鹃”。闻:听说。五溪: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译文:树上柳絮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道溪水。原文: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注释:夜郎:唐代夜郎有三处,两个在今贵州桐梓,本诗所说的“夜郎”在今湖南怀化境内。译文: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让它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你的身边。
四、问题解疑“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写“杨花落”“子规啼”? 象征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点明特定时令,渲染暮春环境。
开头两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诗歌一开头便选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的气氛。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听说友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听说友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五、课文主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取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听说友人被贬时的惆怅和对友人的恋恋不舍之情。
初中初一语文知识点 第4篇
第五单元
语文知识:
郑振铎《猫》、梁实秋《鸟》、康拉德·劳伦兹《动物笑谈》、蒲松龄《狼》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词性:数词和量词、代词
⑶读思结合、勾画、摘录、概括中心
重点词语:
【猫】污涩 绫 小侣 怂恿 预警 怅然 蜷伏 逗 缕 倚 妄 消耗
忧郁 懒惰 安详 乞丐 叮嘱 惩戒 悲楚 断语 冤枉 虐待芙蓉鸟 畏罪潜逃
【鸟】羽翮 瞵视 昂藏 抟扶摇而直上 啭 吱 曳 喙 斑斓 丰腴 秾纤 顾盼
倏地 鸢鹰 客愁 跼蹐缩缩 感喟 戟张 褴褛 烟突 窗棂 鸱枭 栅栏 圆润 旭日 杜鹃 酸楚 白昼 俊俏 胸襟 干瘪 臃肿 迷惘 伫立 魁梧 蓦然 料峭 战栗 蓬松 不暇 据为己有 孤苦伶仃
【动物笑谈】嗔怪 怪诞不经 凫 大相径庭 需索 神采奕奕 蹒跚 敛 哺乳 羞怯 写照 匍匐 原委 鹦鹉 温驯 禁锢 滑翔 余晖 俯冲 柠檬
【狼】屠止缀行甚远 投以骨 从两狼之并驱如故窘 受其敌 顾积薪苫蔽成丘 弛 眈眈相向 少时 径去 犬坐于前 久之 瞑 意暇甚 暴 洞其中 隧入 尻 假寐 盖 黠 顷刻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
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
⑴什么是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的主旨所在。
⑵中心很重要:有了中心,写文章也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会像一盘散沙,叫人不知所云。
⑶作文的基本要求:围绕中心写作;
⑷如何突出中心: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开门见山,点明主旨;可采用卒章显志;前呼后应、铺垫渲染、抑扬对比等技巧。
初中初一语文知识点 第5篇
第四单元
语文知识:
⑴《纪念白求恩》、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诸葛亮《诫子书》,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同义词、反义词
⑶词性:形容词
⑷圈点勾画
⑸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重点词语:
【纪念白求恩】殉职 狭隘 热忱 拈轻怕重 麻木不仁 一班 见异思迁 鄙薄 不足道 冀 派遣 极端 冷清 纯粹 佩服 高明 出路 漠不关心 精益求精
【植树的牧羊人】干涸 坍塌 不毛之地 溜达 栋 拣 戳 慷慨 帐篷 废墟 呼啸 滚烫 张扬 琢磨 微薄 酬劳 硬朗 水渠 流淌 光秃秃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走一步,再走一步】灼 哄堂大笑 恍惚 抽噎 扒 趴 酷热 厌倦 附和 突兀 怦怦 嘲笑 晕眩 哭泣 呻吟 暮色 安慰 凌乱 参差不齐 惊慌失措 惊讶 畏惧
【诫子书】夫 静 以 淡泊 无以 明志 致远 广才 淫慢 励精 险躁 治性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枯落 多不接世 穷庐 将复何及(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
写作:
⑴思路的解释与要求
⑵阅读要理清思路
⑶作文要思路清晰,方法:整体构思;确定写作顺序;列提纲(朱光潜的写作经验)
综合性学习:
⑴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⑵课外阅读的作用。
初中初一语文知识点 第6篇
第1课《春》知识要点
一、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其著作包括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其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春》等。
二、故事背景作者写《春》这篇文章时,已经没有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这个时期,正是作者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研究的阶段,因此,对于春天只能作田园牧歌式的抒唱,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这是一篇有较大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
三、理解词义朗润(lǎng rùn):明亮滋润。酝酿(yùn niàng):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卖弄(mài nòng): 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喉咙(hóu lóng): 泛指喉腔。应和(yìng hè): 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嘹亮(liáo liàng): 声音清晰圆润而响亮。烘托(hōng tuō):文中是“陪衬,使明显突出”的意思。风筝(fēng zhēng): 一种玩具,用一张轻质材料铺粘在框架上,通常还带一条起平衡作用的尾穗,以便在一根长线牵连下,飘扬空中。抖擞(dǒu sǒu):形容精神振奋,饱满。健壮(jiàn zhuàng):健康强壮。呼朋引伴(hū péng yǐn bàn):呼唤朋友,招引同伴。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盼春,领起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第二部分(2-7):描绘了大地 回春、万物苏醒、生机勃勃、花草树木争春、人 们迎春的景象。第三部分(8-10):赞美春天 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
五、问题解疑第一段是“盼春”,句中“盼望着”能否去掉一个?为什么?不能去掉。“盼望着,盼望着”反得复咏叹,将那种渴盼春天到来的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如果去掉一个,这种心情就不能完美、地表达出来了。
第二自然段共两句话,这两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总分关系。第一句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景象。第二句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分别写山、水、太阳“睡醒”的情态,“朗润”写春山润泽、万物复苏;“涨”写冰雪融化、春水泱泱;“红”写春日融融、阳光明媚,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分析句中的“偷偷地”“钻”两个词的好在哪里?“偷偷地”和“钻”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草萌发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显得春草调皮、可爱,也流露出作者不经意间发现春草萌发的喜悦之情。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放在春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呢?放在句末,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富有生机的特点,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本段文字连用了几个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此处连用坐、躺、打、踢、跑、捉,六个动词,是儿童在草地上嬉戏的情景,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春草给人带来的欢乐,也侧面写出了春草的可爱。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能否调整一下次序?不能,因为“红、粉、白”分别是按照由深入浅的颜色安排的,而且要对应上面的桃树、杏树、梨花,所以不能换。
“闹”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一个“闹”字,不但写出了嗡嗡的声音,而且呈现出一片繁忙热闹的劳动情景,既有声音,又有情态,同时,也从侧面表现出花多、艳、鲜的特点。
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春风的,写出了春风什么特点?作者从触觉写春风的柔和、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从听觉写春风中乐音的悦耳。
“斜织”“笼”在句中有什么表达效果?“斜”含蓄地写出了柔和的春风吹着雨丝,“织”照应着春雨的“像细丝”的比喻,“笼”写出了雨雾淡淡的特点,形象地写出了春雨迷蒙的情状,勾勒出一幅轻风细雨交织、烟笼大地的美丽图景。
结尾三个比喻句各有什么含义?三个比喻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三个句子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放在一起构成 排比,“刚落地的娃娃”,因为春天是新的开始,突出它的 勃勃生“小姑娘”,因为春天是娇美的,突出它的艳丽姿生动;“健壮的青年”,因为春天有无穷的活力,表现出它旺盛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六、课文主题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五幅图画,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天给人带来的活力、希望和力量,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初中初一语文知识点 第7篇
第六单元
语文知识:
⑴安徒生《皇帝的新装》、《诗二首(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吴望尧《太阳船》)》、袁珂《女娲造人》《寓言四则(伊索寓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列子《杞人忧天》)》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神话的起源
⑶寓言的特点
⑷速读的方法
重点词语:
【皇帝的新装】钦差大臣 爵士 笨 赐 聘 炫耀 称职 愚蠢 现款 妥当 理智
呈报 滑稽 圈定 狡猾 陛下 头衔 勋章袍子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诗二首】缥缈 焚 溅 镀金 闪烁 港湾
【女娲造人】莽莽榛榛 抟 剧务 力不暇供 揉 荒凉 寂寞 蓬勃 澄澈 掺和 非凡 气概 灵敏 泥潭 绵延 神通广大 灵机一动 眉开眼笑
【寓言四则】添头(出自《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溉汲 及 国人 道 闻 对
得一人之使 亡 晓 积气 若 行止 奈何 只使 中伤 积块 四虚 躇步跐蹈 舍然(分别出自《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注意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与用法)
雕像 庇护 爱慕 虚荣 较量 凯歌 杞人忧天
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⑴什么是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而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⑵联想与想象的区别与联系:在概念上有区别,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又交织在一起,结合着用。
⑶善用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助于打开思路,激发灵感,写出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文章。
⑷运用联想与想象需要注意什么:一是联想要自然恰切;二是想象要合情合理;三是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⑸如何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对世界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
综合性学习:
⑴什么是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
⑵与优秀的文学作品对话的作用:丰富人生经验,提高审美品位,让自己变得纯净、高贵而深刻。
⑶在正式场合发言的要求:①充分准备,满怀自信,克服胆怯心理;②声音洪亮,发音清晰,尽量说普通话;③注意用语规范。
名著导读: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⑴西游记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简要介绍)
⑵什么是精读与跳读: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
⑶精读就是细读、精思、鉴赏。
⑷跳读到底要跳过哪些内容: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
⑸精读与跳读的目的:抓住一部作品的重要内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读欣赏,而忽略那些无关紧要或并不精彩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⑹
课外古诗词背诵:
刘禹锡《秋词(其一)》、李商隐《夜雨寄北》、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谭嗣同《潼关》,基本涵义、文学常识、背诵默写(《夜雨寄北》为课标规定必备篇目)。
初中初一语文知识点 第8篇
《观沧海》
一、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 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著有《蒿里行》《短歌行》《龟虽寿》等诗篇。诗作以慷慨悲壮见称。
二、故事背景《观沧海》是曹操率军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三、课文翻译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注释: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以观沧海:以,来。沧海,即大海,这里指渤海。水何澹澹:何,起强调作用,可译为“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竦峙: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译文:向东伐乌桓时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地挺立在海边。原文: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注释:丛生、丰茂:都是指树木、草木长势旺盛。萧瑟:形容风吹树木发出的声音。洪波:巨大的波涛。译文:树木郁郁葱葱地生长,各种草长势也很旺盛。秋风飒飒吹来,树木簌簌作响,巨大的波涛不断涌起。原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若:好像。其:代词,代大海。星汉:银河。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幸,幸运。至,达到极点。译文:日月运行,好像都出于大海的吞吐之中;银河辉煌灿烂,仿佛都闪耀于大海的胸怀之间。庆幸得很,用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四、问题解疑开头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和对 象。“观”字统领全篇。
品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句诗。“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是“多么”的意思,是赞美之词;“竦峙”,是高高屹立的样子。句意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动荡,一望无垠,只有山脚下的山岛突兀耸立在海心。它们点缀在辽阔的大海上,使大海显的神奇壮观。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诗在写法上有何突出的特色?试分析。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这四句是虚景。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于诗中,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远大的政治抱负。
五、课文主题《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大海雄浑壮阔的景象抒发了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和开阔胸襟,表现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初中初一语文知识点 第9篇
第一单元
语文知识:
⑴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刘湛秋《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曹操《观沧海》、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次北固山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近体诗、散曲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修辞方法:比喻、比拟
⑶词性:名词
⑷表现手法:联想与想象
⑸文章开头的结构作用[开篇点题,领起下文]、关键词句以及精彩语句的赏析与理解、人称的变换(《雨的四季》)
⑹朗读的方法:重音与停连
重点词语:
【春】朗润 赶趟儿 吹面不寒杨柳风 酝酿 宛转 黄晕 一年之计在于春 花枝招展 嗡 卖弄 喉咙 应和 嘹亮 烘托 静默 风筝 抖擞 健壮 呼朋引伴(划线词语在教材中有书下注解)[书下注解中“重音、停连”这两个词语来自课后题题干]
【济南的冬天】响晴 镶 单单 安适 着落 慈善 肌肤 秀气 宽敞 贮蓄 澄清 空灵 地毯
【雨的四季】花苞 静谧 高邈 莅临 造访 吝啬 淅淅沥沥 咄咄逼人 蝉 娇媚 棱镜 粗犷 睫毛 衣裳 铃铛 端庄 屋檐 凄冷 化妆 淅沥 干湿 草垛 绿茵茵
【古代诗歌四首】临 碣石 澹澹 竦峙 星汉 幸甚至哉 杨花 子规 龙标 五溪 夜郎 客路 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归雁洛阳边 昏鸦 断肠 天涯
(重点在理解含义、掌握字形)
需要背诵的篇目:
春;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后四篇古诗词为课标规定的必背篇目)
写作:
⑴概念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是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
⑵方法的指导: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做熟悉的事情写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与想法;要善于观察、积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有趣、有意义、印象深刻。
⑶写作的作用:能训练人的思维。
⑷写作的要求:内容充实、文从字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