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题复习第1篇核心整理是什么——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为什么——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1)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轮专题复习热门13篇,供大家参考。
二轮专题复习 第1篇
核心整理
是什么——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为什么——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1)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2)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3)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4)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才能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
怎么做——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真题解析
(20XX·天津高考)在中国文学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答案:B
解析: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A不选;C的说法错误,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不选D。故选B。
(20XX·全国Ⅰ)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①② ①④
②③ ③④
答案:D
解析:③④符合题意: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①错误: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是不变的。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开创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二轮专题复习 第2篇
(1)锋面的判读
(2)锋面气旋的判读(以下图为例)
①锋面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其中甲处形成冷锋,乙处形成暖锋。
②锋面性质:一般来说,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气旋中心东侧的低压槽处形成暖锋,西侧低压槽处形成冷锋。
③天气: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会形成雷雨、暴雨、暴雪等天气。甲锋面附近的降雨主要在A处(冷锋锋后),而乙锋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D处(暖锋锋前)。
二轮专题复习 第3篇
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
(1)条件:平原广阔,适合机械化作业;黑土和黑钙土广布,土壤肥沃;森林、草原面积大;大部分属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雨热同期;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小。
(2)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耕作农业区——平原地区,商品粮基地,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3)问题: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不当;开垦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
(4)措施: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开发土地资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知道怎样计划,怎样调配,怎样守望,怎么积蓄,怎么循序渐进,是获得成功的必备因素。每一条路径都有它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上去的前途也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
(5)方向:平原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山区——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以珠三角为例)
(1)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发展条件:发挥政策、侨乡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劳动力、地价优势。)
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产业升级原因:政策优势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丧失;珠三角工业实力大大增强;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
(2)主要问题及对策问题对策
资源跨区域调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原因)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区和调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见下表: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
以西气东输为例:
对调出地区:
①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促进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实现西部能源消费结构气化,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而产生的环境压力。
对调入地区:
①缓解能源短缺问题,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②推动天然气化工等产业的发展;
③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活水平;
④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的比例,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
产业转移
(1)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①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
②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③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因素、国家政策、原材料和土地价格、环境因素等。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轮专题复习 第4篇
(1)形成原理示意图
(2)温压关系:(如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如甲地),空气膨胀上升,则近地面形成低压;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如乙地、丙地),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则近地面形成高压。
(3)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图中箭头①②③④)。
(4)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的关系:同一个地点,近地面的气压总是高于高空的气压。
(5)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的关系: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处等压面弯(凸)向高空;低压处等压面弯(凸)向低空。
(6)气压高低与天气的关系:低压区多阴雨天气,高压区多晴朗天气。
二轮专题复习 第5篇
(1)地方时的计算
①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
②计算步骤:
定地方时:确定已知经线的地方时,如昼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或0时)和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或18时)的地方时。
定方向: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
定时差: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
定数值: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
(2)区时的计算与地方时计算方法相似,不同之处在于需确定时区数(已知经度/15°=n+余数。余数<°,n为时区数;余数>°,n+1为时区数)或中央经线(时区数×15°)。
(3)涉及航行时间的计算到达地的时间=出发地的时间±两地时差+途经时间(航行时间);或:到达地时间=出发时到达地时间+途经时间。
二轮专题复习 第6篇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③导火线:虎门销烟。
(2)禁烟运动的_是林则徐在广东的虎门销烟,以此为借口,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占了香港岛
(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定海战役中,葛云飞牺牲
(4)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
④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影响: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的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
③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过程
①1856年英国和法国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857年组成英法联军。
②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
③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④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
(3)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二轮专题复习 第7篇
水循环
(1)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作用
①海陆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等。此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主要作用是使陆地上淡水资源得到补充和更新。
②海上内循环:发生在海洋上的水循环,由蒸发、降水等环节组成,水量最大。
③陆地内循环:发生在陆地上的水循环,主要环节有蒸发、蒸腾、降水等,水量最小。
(2)意义:
①维持着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使陆地淡水资源得以更新;
④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①影响地表径流,如引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②影响地下径流,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等;
③影响水汽输送和降水,如人工降雨等;
④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洋流
(1)洋流的分类:按性质可分为寒流和暖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低。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高。
(2)世界洋流分布
(3)洋流的分布规律
①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相反。
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
③南极大陆外围(南纬40°—60°附近海域),形成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西风漂流,为寒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夏顺(时针)冬逆(时针)”的季风洋流,这主要与该海域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有关。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轮专题复习 第8篇
地壳物质循环
(1)岩石按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如石灰岩、砂岩、页岩)、变质岩(如片麻岩、板岩、大理岩)。
(2)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3)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①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的分布规律是岩层年龄越大,其位置越靠下。
②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的形成晚于其所侵入的岩层。
③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且其形成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一般情况下,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④如果是海底的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注意上述判断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内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与地貌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现象分析表现实例分析
山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雪线分布的影响因素
(1)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
山地自然带类型(带谱)与山地所处的纬度、山地的海拔和坡向等因素有关。
①山地所在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越复杂,反之越简单。
②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带(起始带)与当地水平分布的自然带一致;赤道附近的山脉,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相似。
③同一山体相同自然带在阳坡分布的高度高于阴坡。
(2)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①气温: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全球雪线高度分布的总趋势是两极最低,向低纬度逐渐升高。同一山体,一般阳坡日照强,气温高,雪线高于阴坡。
②降水量: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呈负相关。
二轮专题复习 第9篇
(1)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24-夜长时间=昼弧所跨经度/15°。
(2)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
①对称规律: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昼长之和是24小时。
②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南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极昼极夜区除外);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极昼极夜区除外)。
③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昼夜长短变化幅度为0;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最大可达24小时。
(3)极昼极夜的相关规律
①极圈内极昼极夜天数比较:
北极圈内的极昼天数多于南极圈内的极昼天数,极夜天数少于南极圈内的极夜天数。这是由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引起的。
②正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的纬度的计算:
太阳直射点纬度+正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的纬度=90°。
③正好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是太阳直射纬度的2倍。
④出现极昼时,一天内极点的太阳高度不变(等于太阳直射纬度)。
地理二轮复习地球运动相关
二轮专题复习 第10篇
(1)特点:
①晨昏圈是一个大圆,始终平分赤道,并将地球平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
②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太阳高度>0°,夜半球太阳高度<0°;
③晨昏圈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④晨昏线和极昼圈(极夜圈)的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和等于90°,晨昏线和极昼圈的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24时(0时),晨昏线和极夜圈的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
⑤晨昏圈在春秋分日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与极圈相切;
⑥晨昏线以15°/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2)应用
①确定地方时: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是6: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8:00。
②确定日期和季节: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说明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节气是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说明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节气是冬至日。
③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一般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
④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二轮专题复习 第11篇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①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即近大远小(离太阳直射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②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23°26′N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23°26′S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纬度差。注意:“两点”指观测点和太阳直射点。纬度差为“同减异加”。若“两点”在同一个半球(南北半球),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两点”不在同一半球(南北半球),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①确定地方时:若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则此时日影最短(影子朝向正南或正北),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②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时,物体的影长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与太阳方位相反。
③计算最小楼间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最小楼间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最小楼间距较大。关键是计算当地最小正午太阳高度。以我国为例,南楼高度为h,当地最小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h·cotH。
二轮专题复习 第12篇
(1)气候变化规律:全球气候变化存在冷暖或干湿交替变化的特点,地质时期以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历史时期以冰和寒冷交替出现、气温变化幅度减小为特点;近代以气温波动上升为特点。目前气温上升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
(2)气候变化对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对农业:积温增加,高纬度地区农业产量增加;热带半干旱地区更加干旱,农作物减产;中纬度地区“谷物带”产量下降。由于高纬度地区耕地面积小,总体来看,世界农业总产量下降。
②对海平面和海岸带: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海水入侵,地下水盐度升高,导致土壤盐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和破坏港口设施,影响航运和水产养殖业。
③对生态系统:全球变暖,大多数陆地生物不能适应气候变化,物种将减少;全球变暖也会影响海洋渔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
④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导致疾病发病率升高、范围扩大。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相关
二轮专题复习 第13篇
《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DeclarationoftheRightsofManandoftheCitizen)法国革命开始后,国民会议便于1789年8月26日,经过激烈的争论,通过了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简称《人权宣言》)这一划时代的历史性文件,第一次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则,是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纲领性文件。
《人权宣言》提出的民主法制原则主要有:
(1)宣布人权是“天赋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宣言第1条明确指出:“人们生来并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第2条规定:“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天赋和不可侵犯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2)确立了“人民主权”、“权力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规定执政者的权力来自人民,任何团体或个人都不能行使人民没有赋予的权利。而且具体规定:公民有权参加制定法律;有权决定政府的开支、征税的税额;有权要求国家公务员报告工作情况,等等。
(3)提出了资产阶级法制原则。其中主要是: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罪刑法定主义、法不溯及既往、无罪推定以及禁止非法控告、逮捕或拘留等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人权宣言》不仅奠定了法国宪政制度的基础,而且是多部法国宪法的序言。
几部有代表性的宪法。法国是资产阶级国家中制宪最多的国家之一,共制定过15部宪法。这是由法国革命后的政治形势和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决定的,在这些宪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791年宪法、1875年宪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两部宪法。
(1)1791年宪法。法国革命初期,领导权掌握在君主立宪派手里。他们要_封建统治,但又不愿废黜国王,建立共和政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法国于1791年9月通过了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以《人权宣言》为序言,正文由前言和8篇组成。其基本内容是:
①以孟德斯鸠的君主立宪和分权思想为指导,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国,实行三权分立。立法权由选举产生的一院制的国民议会行使,它是权力机关。行政权由国王行使,他是行政首脑、海陆军首长。司法权由选举产生的法官行使。
②确认资产阶级的各项权利。宣布取消封建贵族爵位和特权,废除等级制、卖官和官职世袭制,规定了若干公民的自由和权利,肯定了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
③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
④继续维_国殖民统治。
这部宪法的制定和实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标志着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正式确立。
(2)1875年宪法。1875年宪法是法国历实施时间最长的一部宪法。这部宪法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1875年宪法由三个宪法性文件组成,即《参议院组织法》、《政权组织法》和《国家政权机关相互关系法》。其基本内容是:
①宪法规定,议会是立法机关,由上院(参议院)和下院(众议院)组成。两院都有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
②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连选连任。
③宪法规定法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是国家的管理机关,由议会多数党组成,内阁成员名单由总理提出,以总统的名义任命。
④宪法还肯定了拿破仑一世创立的参事院这一国家机构。它既是咨议机关,对立法和行政方面的事务进行咨询;同时又是法国行政法院,是行政诉讼案件的终审法院。
(3)战后宪法。“二战”后法国先后制定了1946年第四共和国宪法和1958年第五共和国宪法。这两部宪法在形式和内容上互有差异,反映了各个时期阶级力量的对比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内部当权集团和派别的利益。1958年宪法经过四次修改一直实施到现在,是法国现行宪法。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