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思考(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关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的思考 ————以《颜氏家训》为例 作
者:
马彦明
作者简介:
马彦明,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广东 深圳 518000)。
原发信息: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17 年第 20171/2 上期 第10-14 页
内容提要:
文章以《颜氏家训》的教学为例,指出在教学中让传统文化经典回归到历史的现场,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其进行理性认知与思辨,并强调要为学生创造体验式的情境,激发其探索兴趣,引导他们自己走进文化经典,发挥主体能动性。
关
键
词:
传统文化经典/批判性思维/历史现场/教学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7 年 08 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是中学生学习课内外文化经典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用很多方法,但是
笔者以为,在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学中,引入“批判性思维”这种“以求真、公正和反思的精神为核心”[1]的思维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比较有效的方式。在执教《颜氏家训》时,笔者尝试运用批判性思维开展教学,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让经典回到历史现场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唯有回到历史的现场,才会尽可能清楚地听到古人在文化经典中的声音。余党绪老师曾提出对传统文化理解的三个维度,其中第一个维度即传统文化的维度。这一维度观照的“主要是体认传统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就是文本中所记载或蕴涵的生活细节与情趣、格调与品位”[2]。这正是传统文化经典教学的基础和起点。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就需要学习者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鉴别,而让传统文化经典回到历史现场中的做法,其目的在于让学习者“依靠理性”的认知和评判接近真理,这正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因为“从一开始,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就是要找到正确的思想和知识”[3]。笔者认为,要想让学习者“体认传统的生存状态”,就需要让传统文化经典“传统”起来,让这些文化经典回到历史的现场,还原其原初的文化生态,探测经典的“文化土壤”。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做一个猜字游戏。猜猜看,这是什么字?(呈现“老”的甲骨文)
(学生各种猜测,但都不对。)
师:中国的汉字造字方式很特别,古人造字时,主要依照事物的形状构成汉字的字形,比如这个字和一个形象很相似(呈现老人的图形),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字了吧。
生 1:“老”。
师:很好,那你再看看,这是什么字?(呈现“孝”的甲骨文)
生 1:应该是“孝”字。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 1:上面的那部分和“老”字很像,下面是一个孩子的样子。
师:猜得很对,就是“孝”字。有老人,有孩子,这就构成了家庭;有了家庭,就应该有维系家庭的精神纽带:这就是“孝”。在古代,关于“孝”的故事非常多,有没有同学知道一些?
生 2:我知道,好像有一本叫做《二十四孝》的书。
师:好,老师正好找到了《二十四孝》的故事名目,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 3:这些故事好像与帝王有关。
师:这些帝王都是什么时候的?
生 3:远古时代的。
师:老师把这些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再次排列,你们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 4:东汉到南北朝时期关于“孝”的故事尤其多,有 14 个。
师:看到这一点,你有什么问题?
生 4:为什么这个时间段关于“孝”的故事特别多?
生 5:可能是这个时间段统治者比较重视“孝道”。
师:我当时也有这个疑惑,于是我请教了历史老师,我们看一下历史老师提供的资料。
(呈现历史老师查找的世家大族与政权的历史资料)
程红兵老师点评时提到:这一部分的教学“每一个环节都是有实质性关联的,而且是逐层递进的,开头猜字,由‘老’到‘孝’,由‘孝’到‘二十四孝’,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东汉到南北朝时期孝的故事尤其多’,学生和老师同时产生疑问‘为什么这个时期尤其多’?于是自然需要还原背景。……问题间的衔接非常自然,水到渠成,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同步”[4]。笔者以为,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课堂效果,正是得益于“背景还原”的方法,让《颜氏家训》这一传统文化经典回到南北朝这一“原生态”的历史现场,回到世家大族独特的政治地位、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中去,从而为学生更好地理解《颜氏家训》的内涵奠定了基础。另外,要开展批判性思维的文本分析,就必须先要追求对文本事实的清晰、客观的把握,而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深入了解本文的历史背景,而“还原背景”的过程,正好实现了这一目标。
二、让接受主体走进经典
还原背景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明白文本背后的时代底色,还在于创造一种体验式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引导他们自己走进文化经典。本节课通过追溯历史,使学生了解到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的生活状
态,及其后来衰落的历史史实。于是疑问自然产生了:世家大族为什么会衰落?教师进一步还原背景,从政治、经济、精神三方面摆出历史,通过逐层递进,学生已经从对文本陌生的接受走到文化经典的门口。接着,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师:大家已经了解了世家大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生活上出现的问题,那我想问一句:如果你是世家大族的一员,你会怎么办?
生 6:我会和家族成员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生 7:我会制定一个制度,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
师:生活在北朝的颜之推也是这样想的,他的做法就是制定家训,来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下面请大家朗读《颜氏家训》的片段,然后小组讨论,看看这些家训能够解决刚刚提出的世家大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生活上出现的哪些问题。
(呈现文本内容,朗读,小组讨论)
“如果你是世家大族的一员,你会怎么办?”正是这个问题,把学生引入历史现场,帮助学生叩响了经典文本的大门,让学生自己推门而入,自觉地到文本中寻找“宝藏”。这个环节意在唤醒学生的“自发主体”意识。孙绍振先生将学生的主体性分为自发主体性和自觉主体性。“自发主体性是学生的原始水平,拿到课文,以为一望而知,其实文本的结构是立体的、多层次的,学生一望而知的只是其最浅表的层次。”[5]但是,面对以文言文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经典文本,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实在少之又少,甚至在“望”之前可能就已经在心里竖起了一道“墙”。因此,笔
者认为,学生的“自发主体性”是需要开启的,是需要调动的。从课堂操作来看,只有开启和调动学生的“自发主体”意识,才能打破学生与传统文化经典之间的“隔”,进入传统文化经典中进行“沉浸式阅读”。等到学生的“自发主体”意识被唤醒之后,笔者又进行了以下设计:
师:假如你是家长,你最想让孩子看到哪一则家训?
师:作为孩子,你最希望家长看到哪一则家训?
在上课之前,笔者通过调查,收集了学生的意见。课堂上,笔者将选票最多的几则家训呈现出来,让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选择理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也逐渐理解了家长对孩子最普遍的期望。比如,我和一位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对话:
师(向一位男生提问):李爸爸您好,请问作为家长,您最想让孩子看到哪一则家训呢?
生:作为家长,我想让孩子看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这一句,因为我想告诉他,父母留下再多的财富,也不如你自己拥有一项技能,你要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师:感谢您!相信您一定能做一个优秀的父亲!
在这里笔者要强调,作为接受主体的学生应该是“进入”文本,而不能是被“推入”文本的。因为一方面基于批判性阅读的文本分析,必须要追求文本事实的客观性,而作为执教者,教师很容易充当“牧师”的角色,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将自己的价值判断传递给学生。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学生才是真正的“接受主体”,在教学中,只有当学生能动地、自主
地去体察知识经验、认识事物并获得自己的感悟,激发起自己的情感时,才真正成为主体。另一方面,批判性思维是“理性的、反思性的,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动”[6]的思维,只有通过主体还原,让学习者进人传统文化本身,作为接受主体与本文进行相互观照,才有可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动”。因此,笔者采取了主体还原的做法。正如程红兵老师点评的:“这堂课就成功在主体还原,让学生设身处地去体验、去思考,想方设法让学生变身为当事人,以主体身份去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作为主体去发现问题,发现原因,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自己去质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走进文本,学生的体验由表层逐渐进入深层,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逐渐接近客观。而只有走到这一步,才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批判性思考。
三、让经典登上理性的思辨台
对于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应当从理解开始,但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解。因为经典本身就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其内涵之复杂可以想见。如果仅以作品所宣扬的观念尤其是某一个维度的观念作为标准,那么,几乎所有的经典都是值得怀疑的”[7]。作为学习者,只有让传统文化经典登上理性的思辨台,以理性的视角多元观照,质疑其矛盾,剖析其错误,才能真正实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此,在预习时,笔者就让学生写出“你认为选文中哪些家训欠妥当,理由是什么”,并在课堂上出示统计结果,以此激发学生进行理性思辨。
师:经过统计,同学们认为在“颜氏家训”的选文里欠妥当的有这样几条,我们按照得票多少分别来看。
[屏幕呈现:(8)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师:请大家阐明理由。
生 8:这一则说,千万家财不如一门技术,但是技术也有好坏之分,如果他学的是偷鸡摸狗的“技术”,那这一则家训就有问题了。
师:你的意思是这个“薄技”没有清楚地定性,有歧义,对吗?
生 8:对!
师:那你能不能修改得没有歧义?
生 8:“积财千万,不如良技在身。”
(众生鼓掌)
师:现在没有歧义了吧?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还有没有什么不妥?
生 9:我认为还是不妥,因为他说了千万家财不如有一门好技术,但是如果没有千万家财的话,你要一分一分地挣;有了千万家财的话,你的技术可以帮你挣更多的钱啊!
师:同学们同意不同意他的观点?如果你的父亲给你一千万,你要还是不要?
生 10:当然要!
师:那这句话的问题出在哪里?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句话说了哪两样东西?
生 9:“积财”和“薄技”。
师:这句话用一个词阐述了它们的关系,哪个词?是什么关系?
生 10:“不如”,不如就是一个对比关系。
生 11(大悟):老师,我知道了,这句话把“积财”和“薄技”对立看待,其实这两个并不是对立的,因为我们两个都想要!
师:那你能不能把这条家训修改一下,让它们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互利共生的关系?
生 11:“积财千万,也要薄技在身。”
(全场鼓掌)
师:结合最开始的质疑和修改,我们改成:“积财千万,也要良技在身。”现在二者并列了,两个都有了,但是请大家想想,钱和技能哪个更重要?
生 12:我认为技能更重要,因为再多的钱都是可以花完的,但是技能可以帮你赚到更多的钱。
师:那怎么改才会显得“良技”更重要一些?
生 12:“积财千万,更要良技在身。”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了学生的现代思维与传统经典文化的激烈碰撞。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里,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社会普遍重农抑商,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钱财在主流价值中的地位并不高,但是在商业文明极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财富观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执教者忽视或者无视这一变化,而依然将传统经典中的准则奉为圭臬,就很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困惑,甚至教出“孔乙己”式的人物。这就需要站
在当代文化的维度,用客观的立场和理性的眼光来观照传统文化经典,批判性思维正好能够帮助学生做到这一点。一开始,学生就对“薄技”产生质疑,体现出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紧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慢慢体悟到这则家训的问题实质在于将“积财”和“薄技”理解为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就意味着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正式进入客观理性的学术层次。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把所有的事物都看做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在学术领域,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8]。
孙绍振先生在评价钱梦龙先生的教学时,曾提到:钱梦龙先生的价值在于“把学生自发主体提升到自觉层次”。而提升的方法“乃是在学生表层的感知中,触动学生深层的潜能。在其原始水平上感觉不到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将不可言传的,转化为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将无序的吉光片羽,转化为有序的理性。激活学生的主体从感性向理性,从表层向深层转化”[9]。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有学生不断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本进行反思,但是笔者没有“简单地‘竖起大拇指’去肯定什么,或‘挥舞大棒’去否定什么”,而是采用“修改家训”的方式,不断地引导学生向更加客观、更加合理的深处推进。其目的就在努力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由自发主体变为自觉主体。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中,学生懂得了“从合理性的标准出发,告诉人们,在日常推理、论证中应遵循什么原则,思考什么问题,注意什么事项,避免什么错误。它还提醒人们,日常推理、论证常常并无绝对的正确与不正确之分,推理、论证的前提是否正确,推
理、论证中隐含着怎样的假设,这些假设是否正确,人们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因而推理、论证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推理、论证的结论是否正确,人们也可以有不同的看法”[10]。
原标题:关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