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在全市政协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推进会上讲话【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各位同志:
今天的会议既是现场观摩会,也是质效评估会,还是工作推进会。这次会议邀请了市政协各界别召集人、协商议事室召集人和部分市政协委员参加,是对前一阶段“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成果进行检验,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相互借鉴、交流经验、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推进界别协商议事工作常态长效、提质增效的方法举措,为打造“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这一X政协“金名片”作出新贡献。
最近,全国政协、省政协对“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有新部署,要求进一步巩固扩大成果,发挥典型标杆的示范引领作用。省政协将今年确立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巩固提升年,下发《关于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巩固提升年的实施方案》,要求在思想认识、提质拓面、平台功能、制度机制、协商成效、协商能力上做到“六个巩固提升”;
部署联动开展协商议事活动,上半年依托行政村、社区协商议事室,广泛开展“立村规民约,树文明新风”专题协商议事活动,下半年继续开展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月活动。省政协注重以理论大学习促进认识大提升、落实再深化。4月28日,省政协召开“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理论研讨会,邀请全国政协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参加。我市政协以《把准“中国式民主”新时代内涵,创新“有事好商量”制度化实践》为题,作交流发言,得到省政协X主席的充分肯定和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会上,X主席强调,“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成功实践。要深入贯彻新思想,把“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要载体,更高站位推进“有事好商量”;
突出协商为民,更实举措用好“有事好商量”;
推进提质增效,更强担当拓展“有事好商量”;
完善制度机制,更大力度保障“有事好商量”;
提升履职能力,更好作为赋能“有事好商量”,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政协新贡献。
上午,我们实地考察了有关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和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情况。刚才,相关界别协商议事室召集人、部分市政协委员和市政协专委会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大家谈得都很好,我也深受启发。总的来说,界别协商议事工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协商阵地全面覆盖。按照“典型引路+全面推行”的思路,市政协在经济界率先启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建设,邀请其他界别召集人现场观摩协商议事活动。2020年5月,全市政协系统共建成123个界别协商议事室,其中市政协建成26个,实现了市县政协界别协商议事室建设和开展协商议事活动“两个全覆盖”。二是协商机制不断健全。建立界别协商议事室日常联络机制,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借鉴镇村两级协商议事制度机制,形成了界别协商议事室规范化建设标准、流程、工作重点。从理顺关系、上下联动、发挥特长、便于工作的角度,市政协进一步调整专委会联系界别,并对相关召集人和10多名政协委员所属的界别进行调整,为界别协商议事活动开展创造条件。三是协商路径富有特色。各界别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协商议事活动。如,致公党界协商议事室围绕“切实加强对留学人员就业创业的服务与支持”议题,采取线上线下、调查访谈、发放问卷等形式,整理意见建议近百条,开展高质量协商议事活动,得到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省委主委麻建国的高度肯定。教育界协商议事室围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议题,分成4个子议题,开展协商议事,取得良好效果。经济界协商议事室注重将协商议事与市政协常委会协商议题对接,深入调研协商,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侨联界协商议事室围绕“给予老华侨更多关爱”议题,做好春风化雨工作,画出更大同心圆。四是协商成果得到转化。坚持质量导向,汇聚各方力量,抓实成果转化。市医卫界围绕“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议题,形成高质量建议2条、提案6件、社情民意信息6条,推动了有关问题的解决。市总工会充分吸纳总工会界“用好户外劳动者爱心服务站”协商成果,大力推进“爱心服务站”建设。协商议事工作真正起到助发展、惠民生、聚共识、促和谐的作用。各县(市、区)政协界别协商议事室依托原有的政协工作阵地,融多种功能于一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协商议事活动,做到真协商、快转化、显特色。
越是在成绩面前,特别是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典型之后,我们越不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不能满足现状、止步不前,要更有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更加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分析、总结提高、查找不足,把短板补好,把长板做强,持续树立标杆、走在前列。前一段时间,市政协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组织各委室采取交叉下沉的方式,赴各县(市、区)开展专题调研、督促指导、发现典型、查找问题。一些地方的党委高度重视,把“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思路,创新举措,成绩。尤其是有些县(市、区)围绕“开展文明安全祭扫”“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等议题,在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面开展协商议事活动;
组织新任党支部书记进行协商议事工作相关培训等,这些创新务实的做法值得充分肯定。然而,对照更高标准和要求,全市“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是协商议事工作开展不够平衡。总体上,镇、街道、园区和经济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的村、社区协商议事室活动比较正常,成效比较大;
经济基础较弱、地理位置较偏的村、社区协商议事室和党委负责人认识不到位的地方,活动不够规范、成效大打折扣。二是协商议事要求落实不够到位。一些协商议题没有突出“公共事务、公众利益、公益事业”,往往把日常事务性工作列为协商议题,把协商议事类同于党群议事会、村委会议题;
有的商前调研不充分、协商议事不深入,没有具体的落实举措,也缺少必要的监督跟踪,协商成果没有很好转化。三是协商对象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一些地方的参与协商的群众代表总是“老面孔”,或者“凑凑数”,利益相关方代表参与率不高。少数委员参与协商议事存在“走过场”现象,协商议事只是“泛泛而谈”,未能提出真知灼见。由于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对召集人的培训不够及时,影响协商议事工作的开展等。
此外,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也存在几个方面的短板。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主要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重要思想,对中共中央、全国政协部署和省委、省政协以及市委要求,理解还不深,领会还不透。有的委员没有认识到参加“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创新之举,是新时代政协委员履职的必然要求,对协商议事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到位;
有的委员界别意识不强,还停留在“你要我做”的阶段,过度依靠政协“交题”“组织”,存在应付应景的思想。二是协商能力还不匹配。主要是对工作要求的把握不够到位。有的选题没有广泛听取界别的意愿诉求,没有认真筛选、审核把关,存在敷衍性和随意性;
有的商前调研不够深入,协商不够充分,没有形成高质量的意见建议;
有的界别召集人把自己等同于普通委员,习惯依赖政协专委会;
有的委员协商主动性不强,骨干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工作机制还不健全。主要是还没有真正形成协商议事和政协履职相互赋能、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一些界别简单照搬照抄,习惯性跟风,别人议什么就跟着议什么,不考虑实际情况,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
有的界别没有结合议题需要,吸引界别群众参与协商;
有的开展协商议事活动,与政协履职工作、界别工作结合不够,与融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要求还有差距;
有的界别缺少协商计划安排,缺乏对协商成果的跟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加以改进。
下面,我结合省、市政协“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巩固提升年的要求,聚焦协商议事常态长效、提质增效,讲三点意见。
一、坚持高点站位,不断增强协商议事思想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变化,深入研究更好发挥政协界别作用的思路和办法,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拓展有序政治参与空间”。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推进界别协商议事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使界别作用发挥有了新抓手。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唯一由界别组成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的基础在界别、特色在界别、活力在界别。从组织结构上看,界别是人民政协组织构成的基本单位;
从功能价值上看,界别是人民政协履职尽责的基本载体;
从履职情况上看,界别工作是人民政协工作的短板。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的建立,使界别工作有了依托,改变了委员“单兵作战”和界别活动随意性、临时性的状况,将委员更加有力地组织起来,将松散的界别凝聚成有机的整体,使界别工作有了新抓手和生命力,推动了界别工作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
(二)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使社情民意收集有了新渠道。当前,各界群众的民主意识、协商意识日益增强,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政协的每一个界别都联系着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通过政协界别协商议事这一独特的、制度化的民意通道,让各界别群众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让党和政府得到从其他渠道不易听到的意见建议。界别协商议事活动以其鲜明的议题、严谨的程序、规范的制度、充分的协商,推动政协工作重心下移、委员力量下沉、协商触角下延,将汇集民意、表达意见、化解分歧、达成共识纳入到制度渠道,进一步畅通党和政府的舆情反映渠道,巩固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三)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使各方力量聚合有了新载体。界别协商议事活动,是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创新举措,能够充分反映各党派、团体、阶层和社会各界的愿望诉求,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聚合党派、团体、行业、系统等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力量,实现社会政治资源的有机整合。同时,通过有方向的启发引领、互动式的协商讨论,使协商议事过程成为增进了解、加深理解、消除误解的过程,更有利于凝聚各方共识、推动问题解决。
(四)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使政协委员履职有了新平台。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是政协密切联系群众、推动协商活动开展的骨干力量。界别协商议事工作,在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的基础上,为委员打开了一扇“融入基层、融入群众、融入人心”的履职之门,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提供了制度化平台。同时,通过接地气的调研协商,能够从中汲取养分、积累素材、提炼观点,转化为高质量的建议、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
二、坚持质量导向,着力提升协商议事工作实效
根据省政协“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巩固提升年的部署要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市政协党组、主席会议制定了《关于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巩固提升年的实施方案》《关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委员学党史,协商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方案》。市政协将在前一阶段深入基层督查和质效评估基础上,继续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组织各委室深入各县(市、区)和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通州湾示范区,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专题调研,围绕“找不足、知不足、补不足”,做到“镇镇到”,通过到全市所有的镇、街道、园区协商议事室现场指导,指出问题、督促整改,发现典型、总结推广。各县(市、区)政协和有关园区政协工委,要主动会同党委有关部门,组织政协机关干部、协商议事室召集人和政协委员等,对所辖“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全面查,做到“村村到”,全覆盖督查指导所有的村、社区协商议事室,查找问题、及时整改,总结经验、选树典型,确保协商议事活动有质量有实效。在这个基础上,市政协和各县(市、区)政协也要对界别协商议事情况,加强督促指导,进行质效评估,并通过“回头看”“再评议”等形式,持续跟踪助推,着力“协以成事”。要树立“实”的导向,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充实协商队伍、抓实制度机制,以作风务实、措施扎实、成效真实来检验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推进情况。
(一)聚焦“四好”标准,优化协商流程。坚持“规范不繁琐,简便不简单”的工作要求,紧扣八个关键环节,着力突出“议题选择好、商前调研好、充分协商好、转化落实好”工作标准。一是议题选择突出精准。强化协商议题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注重把握“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界别所长”的交汇点,既可以请党委政府“点题”,又可以请界别委员“荐题”,也可以向界别群众“征题”。界别和其他类型的议题应有所区别、有所侧重。行政村、社区和镇、街道的选题更贴近群众需求,贴近群众的急难愁盼事情,而界别协商议事的选题专业性、针对性更强,可以出自专业领域但不局限于某一领域,视野和角度可以更宏观、更综合一些。二是商前调研务求深入。坚持“不调研不协商”,组织界别委员和其他协商议事人员参加调研,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摸清与协商议题相关的政策规定,摸清与协商议题相关的实际情况,摸清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建议。坚持“统分结合”,可根据议题相关、专业相近、领域相通的原则,与相关界别开展联合调研;
也可将议题细化成若干子课题,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研究、深度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提高调研实效。三是协商议事注重互动。要多请群众说、多让大家议、多解百姓事,着力优化“商”的环节设计、提升“商”的能力成色、完善“商”的规则程序。要突破传统界别协商的局限,拓展主体的多元性,增强工作的开放度,实现党政部门、政协专委会、政协委员、界别群众无障碍沟通、零距离交流,做到平等参与,不居高临下,避免简单地你说我听、各说各话,推动协商议事有来有往、良性互动、层层深入,真正商出特色、商出办法、商出共识、商出感情。四是成果转化确保实效。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是衡量协商议事成效的重要内容。界别协商议事成果不仅要形成“三清单”,而且要在“三转化”上下功夫,即形成高水平建议、高质量提案、高价值社情民意信息。要建立健全质效评估机制,进一步细化协商成果转化的操作办法,组织开展“回头看”“再协商”“再评议”等形式,力促协商成果“落地生根”。
(二)突出“四种”作用,整合协商力量。进一步整合各方力量,为协商议事活动提供智力支持。一是突出专委会的指导推动作用。专委会是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的重要依托,必须全面做好指导、协调、服务工作。要把所联系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纳入专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完善与界别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主动邀请界别召集人参加专委会组织的相关活动,积极协助制定协商议事计划。构建“专委会+界别”模式,择关注度高、关联性强的议题,联合开展调研、视察、协商等活动。根据界别特点和工作需要,协助联系有关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为其履职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牵头组织开展“回头看”,进行协商议事质效评估。二是突出召集人的组织引领作用。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的成效大小,取决于召集人认识水平、领导方法、组织能力和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召集人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界别意识、责任意识,认真组织协商议事,着力当好界别的牵头人、领头雁。采取市县政协联动的方式,开展协商议事室召集人专题轮训,进一步提升统筹谋划、组织协调、规则把握和协商议事能力。三是突出政协委员的骨干作用。委员是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的骨干。要提高委员参加界别协商议事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既注重参加各类协商活动的数量,更注重参加活动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议事的质量和效果。增强委员界别意识,积极反映界别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提出本界别的意见,真正成为界别群众心声的代言人、利益的维护者。四是突出界别群众的能动作用。群众代表是“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的参与主体。根据协商议题需要,邀请界别群众一起参与商前调研和协商活动,反映真实情况和矛盾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鼓励群众代表不仅表达个人的意见,同时真实反映周围群众的诉求。加快建设好参政议政人才库,注重程序,坚持标准,体现先进性、代表性,把界别中的优秀人才、代表人士一一吸收到人才库,加强培养锻炼,为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开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撑和群众基础。
(三)构建“四项”机制,促进深度融合。建立健全与协商议事工作运行相配套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界别联系机制。建立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及专委会联系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制度,在建设方向、工作规则、工作流程、活动开展等方面加强联系指导。不断完善政协组织委员、委员引导群众的工作链条,把日常联系服务群众与专门协商议事相结合,建立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开展委员定期走访界别群众活动,每名委员至少联系4名界别群众。二是建立双向发力机制。要把凝聚共识贯穿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全过程,在协商议事中深入做好宣传政策、释疑解惑、引导预期工作,切实担负起团结各界群众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创新开展界别群众工作的形式载体,组织界别委员参与“三走进一联系”“奋进新征程、勇当排头兵”等活动,广泛收集民意,主动服务群众,坚持双向发力。三是建立履职协同机制。发挥界别集体性、组织性的优势,将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融入政协整体工作之中,实现优势互补、能量互赋。把界别协商与专题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有机衔接,切实发挥界别领域深、行业专和代表广等优势,提升协商议事的整体水平。四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在市委对各县(市、区)党的建设考核中,进一步优化设置“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指标和权重。要把委员参与“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的频次和质量作为履职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其参与和作用发挥情况作为继续提名的重要依据。
三、坚持系统思维,切实保障协商议事行稳致远
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突出界别特色,注重协调配合,营造良好氛围,提供坚强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政协党组要在党委领导、政府支持下,加强对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的组织推进和统筹协调,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积极帮助解决界别活动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协调界别与界别之间、界别与专委会之间的活动。支持界别召集人工作,制定界别年度协商计划,探索界别委员年底述职评价机制,提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下半年,我们还将召开“有事好商量”巩固提升年现场推进会,进一步推动协商议事工作常态长效、提质增效。
(二)突出界别特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优化界别的内部结构。坚持因地制宜,科学配置,动态调整委员所在界别,充分调动委员协商议事热情。根据不同界别基础、履职方式和专业领域,做到选准角度、突出重点、发挥优势,进一步凸显各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特点亮点,着力打造界别协商议事品牌。
(三)注重联动配合。要以协商议题和履职活动为纽带,在构建“专委会+界别”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跨界别联合协商、上下级政协界别联动协商,资源共享,各展所长,优势叠加,更好发挥政协整体功能。鼓励委员根据专业特长,跨界别选择参加协商议事活动。
(四)营造良好氛围。要借助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传播协商文化,展示政协形象。全面深入地反映和展示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的探索实践、工作成果和典型案例,讲好界别协商议事故事,发出界别好声音,扩大社会影响力。
同志们,推进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常态长效、提质增效,需要我们再接再厉,持续加力。让我们践行使命、扛起责任、扎实工作,进一步探索协商民主新路子、打响工作品牌,为勇当排头兵、跑赢新赛程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推荐访问:会上 议事 协商 在全市政协界别“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推进会上讲话 在全市政协界别 在县政协专题协商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