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有理数加减法(提高)知识讲解

有理数加减法(提高)知识讲解

时间:2022-06-21 15:42: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理数加减法(提高)知识讲解,供大家参考。

有理数加减法(提高)知识讲解

 

 有理数的加减法 ( 提高 )

 责编:康红梅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法则及运算律,并会使用运算律简算;

 2.掌握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和运算技巧,认识减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体会其中蕴含的转化的思想; 3.熟练地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的意义,运用加法运算律合理简

 算,并且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 有理数的加法

 1.定义:把两个有理数合成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叫作有理数的加法. 2.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 (3)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要点诠释:利用法则进行加法运算的步骤:

 (1)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异号,还是有一个加数为零,以此来选择用哪条法则. (2)确定和的符号(是“+”还是“-”). (3)求各加数的绝对值,并确定和的绝对值(加数的绝对值是相加还是相减). 3.运算律: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文字语言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符号语言 a+b=b+a 加法结合律 文字语言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符号语言 (a+b)+c=a+(b+c) 要点诠释:交换加数的位置时,不要忘记符号. 要点二、 有理数的减法

 1.定义: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例如:(-5)+?=7,求?,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

 要点诠释:(1)任意两个数都可以进行减法运算.

 (2)

 几个有理数相减,差仍为有理数,差由两部分组成:①性质符号;②数字即数的绝对值. 2.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即有:

 ( ) a b a b     . 要点诠释:

 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注意同时进行的两变,一变是减法变加法;二变是把减数变为它的 相反数”.如:

 要点三、 有理数 加减混合运算

 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典型例题】

 类型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1.计算:(1)2 135 8           

 (2)1 3( 6 ) ( 2 )3 4  

 (3)21.125 35    

 (4)20 ( 5 )3 

  (5)13 ( 3.5)2  

 【思路点拨】(1)(2)属于同一类型,用的是加法法则的第一条:;(3)(5)属于同一类,用的是加法法则的第二条;(4)用的是法则的第三条. 【答案与解析】

 (1)2 1 2 1 213 (3 ) 35 8 5 8 40                ; (2)1 3 1 3 13 1( 6 ) ( 2 ) (6 2 ) 8 93 4 3 4 12 12        

 (3)21.125 3 1.125 ( 3.4) (3.4 1.125) 2.2755             (4)2 20 ( 5 ) 53 3   

 (5)13 ( 3.5) 3.5 3.5 02      

 【总结升华】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是有理数加法的难点,在应用法则时,一定要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举一反三:

 【高清课堂:有理数的加减法

  382681

 有理数的加法例 2 2】

 【式 变式 1】计算:(1) -721+1061;

  (2) (-21)+(-7.3);

  (3) 141+(-231);

  (4) 751+(-3.8)+(-7.2) 【答案】(1)原式=1 1 1 1 2(10 7 ) (9 7) (1 ) 26 2 6 2 3      ; (2)原式= (0.5 7.3) 7.8     ;(3)原式=1 1 1(2 1 ) 13 4 12   ; (4)原式= 7.2 7.2 3.80 3.8 3.8      【式 变式 2】计算:1 1 51 12 3 6       【答案】1 1 5 1 1 5 1 1 51 1 1 1 ( 1 1) 12 3 6 2 3 6 2 3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 变式 3】计算:

 1 1( 6) ( 3.3) ( 3) ( 6) ( 0.3) ( 8) ( 6) ( 16) 64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解法一:

 1 1( 6) ( 3.3) ( 3) ( 6) ( 0.3) ( 8) ( 6) ( 16) 64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6) ( 3) ( 0.3) ( 8) ( 6) ( 3.3) ( 6) ( 16) 64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号的数一起先加 ( 23.55) ( 31.55) 8       . 解法二:1 1( 6) ( 3.3) ( 3) ( 6) ( 0.3) ( 8) ( 6) ( 16) 64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6) 6 [( 3.3) ( 3) ( 0.3)] [( 6) ( 6)] [( 16) ( 8)]4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分母,互为相反数的数,或几个数可以凑整的数分别结合相加 0 0 0 ( 8) 8        . 类型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 (1)2-(-3); (2)0-(-3.72)-(+2.72)-(-4); (3)4 137 3    . 【思路点拨】此题是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先按照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再按照有理数的加法进行计算. 【答案与解析】本题可直接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1)2-(-3)=2+3=5

  (2)原式=0+3.72+(-2.72)+4=(0+4)+(3.72-2.72)=4+1=5 (3)原式=4 1 1 4 16( 3 ) (3 ) 27 3 3 7 21      

 【总结升华】算式中的“+”或“-”既可以看作运算符号按法则进行计算,也可以看作是性质符号按多重符号化简进行计算. 类型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计算:(1)-3.72-1.23+4.18-2.93-1.25+3.72; (2)11-12+13-15+16-18+17; (3)1 1 13.76 39 5 68 4.76 2 13 6 2     

 (4)5 1 1 33.46 4 3.87 2 1.54 3.376 3 4 4      

 (5)1 3 5 53 5 4 62 4 6 18    ;

 (6)1 32.25 3 2 1.8758 4  

 【答案与解析】

 (1)观察各个加数,可以发现-3.72 与 3.72 互为相反数,把它们分为一组; 4.18、-2.93 与-1.25 的和为 0,把它们分为一组可使计算简便. 解:-3.72-1.23+4.18-2.93-1.25+3.72 =(-3.72+3.72)+(4.18-2.93-1.25)-1.23 =0+0-1.23=-1.23

 (2)把正数和负数分别分为一组. 解:11-12+13-15+16-18+17 =(11+13+16+17)+(-12-15-18) =57+(-45)=12 (3)仔细观察各个加数,可以发现两个小数的和是-1,两个整数的和是 29,三个分数通分后也不难算.故把整数、分数、小数分别分为一组. 解:1 1 13.76 39 5 68 4.76 2 13 6 2     

 1 1 1(3.76 4.76) ( 5 2 1 ) ( 39 68)3 6 2         1 ( 6) 29 22      

 (4)3.46 和 1.54 的和为整数,把它们分为一组;-3.87 与 3.37 的和为-0.5,把它们分为一组;546与13

 易于通分,把它们分为一组;124 与34同分母,把它们分为一组. 解:5 1 1 33.46 4 3.87 2 1.54 3.376 3 4 4      

  5 1 1 3(3.46 1.54) ( 3.87 3.37) (4 ) ( 2 )6 3 4 4         

 1 15 ( 0.5) 4 ( 1 ) 4.5 3 7.52 2        

 (5)先把整数分离后再分组. 解:1 3 5 53 5 4 62 4 6 18   

 1 3 5 53 5 4 62 4 6 18        

 1 3 5 5( 3 5 4 6) ( )2 4 6 18         

 18 27 30 10036    

 2936

 注:带分数中的整数与分数分离时,如果这个数是负数,那么分离得到的整数与分数都是负数,例如 1 13 32 2    . (6)如果按小数、整数分组,效果似乎不是很好.可先将小数和分数统一后再考虑分组. 解:1 32.25 3 2 1.8758 4  

 (2.25 2.75) (3.125 1.875)    

 0.5 5 4.5   

 【总结升华】计算多个有理数相加时,必须先审题,分析特点,寻找规律,然后再去计算.注意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符号一起交换. 举一反三:

 【 变式】(2014•甘肃模拟)5.6+[0.9+4.4﹣(﹣8.1)]. 【答案】解:原式=5.6+0.9+4.4+8.1=19. 类型四、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

 【高清课堂:有理 数的加减法

 382681

 有理数加减的应用】

 4.(2014 秋•郑州期末)“九宫图”传说是远古时代洛河中的一个神龟背上的图案,故又称“龟背图”,中国 古代数学史上经常研究这一神话. (1)现有 1,2,3,4,5,6,7,8,9 共九个数字,请将它们分别填入图 1 的九个方格中,使得第行的三个数、每列的三个数、斜对角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 15; (2)通过研究问题(1),利用你发现的规律,将 3,5,﹣7,1,7,﹣3,9,﹣5,﹣1 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入图 2 的九个方格中,使得横、竖、斜对角的所有三个数的和都相等.

 【答案与解析】

 解:(1)15÷3=5, ∴最中间的数是 5,其它空格填写如图 1;

 (2)如图 2 所示.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加法,熟知“九宫图”的填法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 变式】某产粮专业户出售粮食 8 袋,每袋重量(单位:千克)如下:

 197,202,197,203,200,196,201,198. 计算出售的粮食总共多少千克? 【答案】法一:以 200(千克)为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则这 8 个数的差的累计是:(-3)+(+2)+(-3)+(+3)+0+(-4)+(+1)+(-2)=-6 200×8+(-6)=1594(千克) 答:出售的粮食共 1594 千克.

 法二:197+202+197+203+200+196+201+198=1594(千克) 答:出售的粮食共 1594 千克.

推荐访问:有理数 加减法 讲解 有理数的加减法(提高)知识讲解 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方法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