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六篇),供大家参考。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篇一
人社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汇报材料
人社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18年8月27日)
今天,各位领导莅临我局调研,充分体现了对人社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此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根据工作安排,下面汇报三个方面情况。
一、人社信息化建设情况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简称“金保工程”,是国家十二个重点信息化建设项目之一;
建成统一、安全的人社信息系统事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因人员流动,异地就业、养老、就医非常普遍。2002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就业社保业务特点,全国一盘棋,统一规划全国的“金保工程”建设,按照全国“一个工程、二大系统、三级中心、四级网络”的原则,建设覆盖全国、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网络共用、信息共享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
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险两大信息系统;
建立部、省、市三级数据中心,构建一个人社业务专网,涵盖部、省、市、县区四级网络,并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和村;
具备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四大功能。将原来各地区、各业务分散的、低层级的信息系统整合,构建全国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人社信息网络系统。
我局信息化管理综合部门是统计信息中心,是全额拨款事业谢谢观赏
单位。现有工作人员10人,其中研究生2名,信息项目管理师1名,信息工程师3名,经过近几年的信息化建设
我市从2007年开始“金保工程”建设,建立市级数据中心、人社业务专网。先后建成就业、养老、医保、工伤、失业等业务系统,数据由市级集中统一管理,网络覆盖全市人社系统、乡镇(社区)、医院、药店、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为全面贯彻党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决策部署,建立人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快推进人社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实现信息数据共享,提升政府效能,最终建成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智慧治理的人社政务服务体系,实施“互联网+”和大数据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二、大数据应用情况
(一)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 社会保障卡是由人社部统一规划,由各地人社部门联合合作商业银行面向个人发行,具有多种社会保障应用功能和金融应用功能的集成电路(ic)卡,是持卡人享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权益的信息载体。
一是目录内应用情况。目前全市已开通人社部102项应用目录中的92项社会保障卡应用,应用目录开通90.2%,其中: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保险、就业等领域社会保障卡应用目录开通100%,人事人才社会保障卡应用目录开通50%,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卡应用目录开通25%。养老保险领域实现了参保人员谢谢观赏
凭卡在待遇申请、资格认证、参保缴费、待遇查询和领取等方面的应用;
医疗保险领域实现了参保人员凭卡在医保信息记录、信息查询、就医结算、缴费和待遇领取等方面应用,全市三级医院已实现“就医一卡通”。二社保卡是目录外应用情况。鼓励县区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各种惠农资金,新田、零陵、江华等9个县区已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惠农资金、惠民补贴、低保待遇等资金。
(二)以社保数据为载体,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依托“人社信用体系”,建立业务分类处理新模式,对诚实守信主体实行信用承诺、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等激励措施。探索通过社保卡查询核验持卡人信用情况,分级授权网上业务范围,分类设定创业担保贷款额和贷款周期等。推动公务员录用、荣誉表彰等业务环节同步审查信用情况。加强对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保险协议服务机构的信用管理,依法打击用人单位违法行为,惩处“黑中介”和协议机构的违规、欺诈、骗保等失信行为,引导社会诚信文化。
(三)以业务协同为重点,推进人社服务“一体化” 构筑和完善业务协同平台,促进部门协作。依托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动与政府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进一步减少纸质证明材料,按规定支持相关部门及社会机构联网核验参保状态情况。鼓励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部门协同的网上人才绿色通道。配合“精准扶贫”工作,做好贫困人员社保卡发放和信息核对。谢谢观赏
利用社保卡基础信息,对精准扶贫对象建档制卡。做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我市社保卡数据采集将制卡数据与公安户籍数据、城乡居民医保数据进行比对,清理出已参保数据和未参保数据,通过联合教育部门,由县区社保卡服务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到学校采集照片、核对信息并提交制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牵头深化全市人社系统“放管服”改革,梳理各部门权力清单、服务清单、问题清单,优化再造办事流程,清理精简证明材料。
(二)制定市本级行政许可制度改革具体举措,对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梳理,组织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便民化,彻底清理各类无谓证明,为企业降费减负。
(三)全面清理对外办理事项,深入推进“互联网+人社”,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人社领域审批和公共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和便民化水平。形成平稳有序、运转高效的行风建设工作机制,建成全市统一的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各级审批和公共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完成“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任务,90%以上的服务事项可以网上办,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四)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再造,以最大程度利民便民,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为目标,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建设人社数据共享库,完成与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对接,并进行接口调试,实现与全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为市政府谢谢观赏
及各部门提供人社共享数据,同时实现人社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以及人社内部各部门统一调取外单位的共享数据。
上一篇: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理规范专项整治情况的工作汇报下一篇:关于“两节”、“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专项检查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情况汇报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篇二
2011年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一、工程建设任务及进展情况
1、危桥改造
2011年我县计划实施危桥改造座,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万元,地方配套资金为363.35万元。目前座危桥已经全部拆除,且已全部正在进行施工建设中,01标和02标项目部已经建成,梁板制作正在紧张实施中,其中桥进展迅速,已完成桩基施工,桥也已完成桩基施工,截止到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155万元。
2、渡改桥
根据渡改桥计划,全县年内实施渡改桥总投资为万元,现工程正在建设中,水下灌注桩已经完工,梁板制作完成60%。工程建设以来合计完成投资约230万元,占工程总量的45%。
3、通村公路建设
今年全县通村公路工程计划建设里程为58公里,建设项目12个,投资为 万元。目前招投标工作已全面完成,大多数乡镇已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完工8公里,占计划建设里程的50%。未开工建设的乡镇正在积极着手开展前期工作,争取8月底开工建设,以确保年底完成通村公路建设任务。
4、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
为进一步提高一般县道通行能力,保障县乡公路通畅,今年对境内进行升级改造,两路段全长公里,设计等级为公路三级(6.5米宽水泥路),计划投资为万元。目前合同已签订,各施工单位正积极准备进场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25日进场施工。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开展未建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尽早进场施工,尽早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二)督促各施工单位按合同签订兑现的机械设备、技术人员尽快到位,倒排工期,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三)加强对工程的质量监督,严把施工关、材料关、工艺关,要求各工程驻地业主代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确保按质按量完成工程建设;
(四)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防范意识,杜绝安全隐患发生。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篇三
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对市级帮建领导应邀来我县检查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表示热枕欢迎,对你们长期以来给予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万分感谢。我县新农村建设在省市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体干部群众两年来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现简要汇报如下,不妥之外敬请批评指正。
一、过去两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6年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确定了9个条件较好的村进行试点,按照“一名领导包挂,一个部门牵头,多个部门帮建,所在乡镇为主”的工作模式,夯实领导包抓责任,整合部门帮扶力量,集中捆绑项目资金,狠抓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三大建设,着力加强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全面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两年来,9个试点村共投入各类建设资金420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各类项目资金270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1500万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达45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2150元,年均增长150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一是特色产业快速发展。9个村共新建密植丰产桑园2000亩,栽培魔芋800亩,饲养生猪2.7万头,家禽30万只,实现劳务输出2520人,开办“巴山人家”农家乐35户,各类产业规模和效益现达到新农村建设《三年规划》任务的90%。二是基础条件显著改善。两年来,9个村共投入资金1070万元,新修和改造村级道路50.1公里,硬化道
1 路35.5公里,分别是《三年规划》任务的90%和100%,各村公路主干线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公路到户率达80%以上;
新建人畜引水工程26处,新修河提10.1公里,修复农田819亩,分别是规划任务的113%、92%和136%;
改造农电网8.8杆公里,试点村全部实现了低压电网改造。三是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共改厨568户、改厕616户、改圈620户,建沼气池513口;
新建移民点13个,实施移民搬迁348户1509人,新建房屋471户1135间,启动绿色家园建设163户,新建果园1740亩,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四是农民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两年共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8期175场次,8500人接受培训,基本达到户均有1人能熟练掌握1—2门实用技术;
农村政策法规、公民道德、家庭美德等知识教育扎实开展,文明健康的乡风民俗和科学向上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五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修和改造村级活动室9个,建立文体活动场所8处,村卫生室7处,建五保集中供养点8处,各村五保供养达100%,农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有线电视到户率达80%以上,无线通讯网络实现全覆盖。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级各帮建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倾力帮助,也离不开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真抓实干、扎实工作。省市领导多次深入我县新农村试点村,检查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了许多促进发展的建议和要求;
市级帮建部门自挂联帮建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后,在市人大的牵头组织下,各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试点村视察调研,积极为我县新农村建设想思路、出点子、找资金,并派出得力驻村联系领导,与我县干部群众一道,大力发展特色产业,2 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试点村办成了许多实事,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市人大办在抓好柏杨林村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充分履行牵头职责,在市人大领导的组织协调下,多次召开市直帮建部门工作协调会和联席会议,积极协调各方、督促进度、狠抓落实,促进工作。两年来,市直帮建部门共为我县新农村建设无偿投入资金78万元,有效地促进了各村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我县新农村建设步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新农村建设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四各方面:一是农民增收困难,产业效益不高,农民增收主要依靠劳务收入,缺乏能够长期支撑家庭支出的可靠增收产业项目。二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整村推进任务艰巨。部分农户受地理条件、经济基础的制约,在产业发展、居住环境建设等方面,与交通条件较好,经济宽裕的农户差异较大,在建设项目有限,国家投入不足的现实情况下,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任务艰巨。三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目前大量年富力强、素质较高的农民 离开农村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业科技推广、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难以提高。四是个别乡镇干部缺乏对新农村建设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认为基础建设得到改善,居住环境有了大的改观,新农村建设已基本完成,放松了抓新农村的力度。这些困难和问题一定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工作全局,抢抓政策机遇,扎实抓好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治理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工作,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
3 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今年工作打算
今年是全面完成新农村试点村《三年规划》的冲刺之年,扎实抓好今年试点村各项工作,对稳步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今年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十二届四次党代会和十五届二次人代会议精神,以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基础设施、突出环境治理、搞好公共服务、培育新型农民、强化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努力增强农民收入,把试点村建设成特色产业鲜明、田园风光优美、人居环境和谐、社会风气良好的山区示范新村。
一要对照新农村试点村建设《三年规划》进行查漏补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是狠抓特色产业建设。按照产业建设“五个一”工作要求,主攻蚕桑、魔芋、畜牧三大特色产业。9个村蚕桑发种2202张,产茧74吨,新建蚕室160间,种植魔芋520亩,饲养生猪1.66万头,家禽23.9万只,新建畜禽养殖正大模式29户,努力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增收200元的奋斗目标。二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新修和改造公路12.5公里,新建公路桥4座、便民桥13座,新建人饮工程7处1354米,堰渠2条2000米,修复农田490亩。三是突出村容村貌治理。结合百里生态旅游长廊建设,实施巴山居民改造398户1030间,厨房改造406户632间、厕圈建设425户680间,建沼气池660口,经济林果园100亩。四是发展社会事业。开展技能培训550人,实现劳务输出2730人,新增广播电视用户620人,续建文体活动场所8处,村卫生室6处,巩固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全面
4 落实义务教育、计生奖励补助、民政救助等各项惠农政策。
二要总结试点经验、巩固建设成果。一是认真总结新农村建设成绩,归纳出一套值得我县其它村普遍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各试点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年底要撰写出一篇有质量、有分析、有见解的调研材料,交县新农村办公室。县新村办要做好新农村试点总结,为全县第二阶段整体推进积累经验。二是各试点村要加强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制定出农村公路、人饮灌溉工程、村文体活动场所等公益设施的各项管理制度,将一系列管理制度纳入村规民约,并按制度进行严格管理,巩固建设成果。县新村办要加强调查研究,总结各村好的措施和做法,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全县农村公共设施管理办法和制度,供全县各村遵照执行。三是加强农民教育。教育群众热爱家乡、爱护公共财产,共同打击故意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使群众明白人人都是公益事业的主人,个个都是基础设施的管理者、维护者和受益者,让各项公共设施得到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三要扎实抓好小康示范村建设,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今年我县新启动了20个小康示范村建设,其内容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突出抓好绿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改造和社会事业发展四大项目。坚持“项目集中、资金捆绑、用途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综合利用扶贫移民、工赈移民、库区移民、小集镇建设等项目,争取各类资金,加大公路、水利、电讯网建设、街道硬化等公共基础建设力度,同时对农村产业、新建房屋、沼、厕、圈、厨、园等建设项目实行以奖代补。采取了一个县级领导挂联,两个部帮建,所在乡镇
5 为主的工作措施,全力抓好小康村各项建设。我县小康示范村建设的实施,其目的是为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农村小康奠定基础,也是为我县第2轮新农村推进村建设奠定基础。各乡镇、各帮建部门一定要按照《小康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抓好落实,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三、夯实工作措施,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要层层夯实任务。县上已将《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实施方案》印发至各乡镇各部门,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将各项任务指标量化细化,落实到分管领导,夯实到工作队员、村组干部人头,细化到农户到地块。各工作队要加强队员管理,强化责任,抓好组织发动,搞好督促检查,坚决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要搞好组织协调。今年新农村试点村建设继续实行工作机制不变,力度不减,帮建部门不调。县级各牵头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搞好综合协调,落实好帮建责任,协调解决好各种困难和问题。3月底前,县级帮建部门要将帮建工作计划,帮扶资金任务上报县新村办,办公室要搞好督促检查、评比通报。同时,请市直各帮建部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县新农村建设,继续给我县新农村建设多谋思路,多出点子,多想办法。
三要严格督查考核。县委、县政府已将新农村建设列为全县重点工作督办事项,县委办、政府办、县新农村办公室要加强督促检查,根据阶段建设重点,及时搞好督查督办,评比通报,对乡镇、综合职能部门、帮建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实行半年检查
6 通报,年终考核奖惩。县组织人事部门要将县派驻村干部的工作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市直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抓实抓好,今后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努力完成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山区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篇四
西地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西地镇人民政府 2012年5月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县委、县政府新农村建设工作部署和要求,“十一五”期间县经济办对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全镇新农村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西地镇地处县城东13公里处,是一个以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同步发展的农牧业大镇。全镇总面积316平方公里,有可耕地20.43万亩。辖4个村民委员会,3645户,15999人,分属汉、维、回、哈、蒙、满、锡箔等8个民族。2011年我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1556元,比上年增加1518元。其中:种植业实现人均收入4076元,占人均纯收入35%;
畜牧业实现人均收入4729元,占人均纯收入41%;
二、三产业实现人均收入1864元,占人均纯收入16%;
林业实现人均收入35元,占人均纯收入0.3 %;
外出劳务人均收入实现746 元,占人均纯收入7%;
其他收入人均实现73元,占人均纯收入0.5%。二 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责任,成立了西地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每年制定《西地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排意见》,与各村签订责任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镇4个村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从而形成了镇、村上下联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体系,为扎实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二)、加大支持,示范带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采取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力度。一是大力推行村干部选拔任用方式。镇领导各包一个村,每村选派机关干部,协助各村完成各项工作。二是借助外力推动发展力度。争取各类项目涉及资金,同时协调包村支农单位开展大结对活动,多方争取发展资金。三是突出“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农牧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民自觉、志愿加入项目建设。
(三)、健全机制,强化督查,有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各项指标的圆满完成。为确保年初确定的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镇党委、政府创新督查机制,首先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其次是镇党委、政府每季度对各村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跟踪问效、进度检查和考核评估,形成了每季度一督查、每季度一通报的督查新机制。同时还将工作实绩与干部目标管理考核相结合,与村干部工资挂钩,从而确保了全镇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三、取得成效:
(一)、在2010年1月初对全村15名妇代组长进行了集体免职,从而拉开了西地镇“撤组并村”工作的序幕,村“两委”领导班子相继在各片区兼任党支部书记,全村下设成立了西地村党委、3个党支部书记,经过运行摸排村“两委”相继结合各支部的实际情况提拔任命了配齐了个党支部班子成员,支部书记,委员,生产干事,妇带组长,相继产生,而提拔任用的班子成员经过近半年的磨合运行,在实际生产建设中发挥了带头作用,如新农村建设居民集中聚居小区,经济落实,土地清理,植树造林及其他各项工作,作用发挥较往年有所提高。“撤组并村”工作班子配备及人员由以前的46人减少为目前的20人,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了,人员的精简,工作质量的提高充分活用了“撤组并村”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为了2010年西地村的党建经济及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2010年西地村被西地镇党委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而工程工作项目建设为中心地段居民集中聚居小区建设,这也是镇党委政府自2009年
4、5、6组新农村建设之后又一项惠民工程,同时也是西地村乃至周边村组居民居住楼区节约土地,整合资源,解决本地居民县城购买楼房二造成的夏天种地住农村,冬天农闲县城住的“两栖”农民的困难问题,努力消除城乡统筹一体化得矛盾,截止目前为止西地村新农村建设主要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1、村“两委”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对居民新区及村委会中心文化活动广场新址所占用的土地多次上门与农户协商洽谈,本着土地转让自愿,利益均享,资源共享的原则,经过努力,所占用的6户农户80多亩土地问题得到了解决,协商合同及转让协议均一签订完成,为楼区建设前期工程创造了有利条件。
2、协商配合完成了居民集中聚居小区及村委会新址的规划设计并报上级部门。
3、按照镇村一体化总体发展规划要求,重点加强西地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西地村中心村文化广场的建设工程,建成广场、草坪、喷泉、花坛、风景墙、灯光篮球场、羽毛球广场、人行道路、健身器材配臵;
完成了村级卫生室改建,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主巷道得到硬化、亮化,村庄绿化率逐年提高,绿化覆盖率已达到25%以上;
人畜饮水达到国家安全标准;
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六乱”现象得到及时治理。
4、通过项目支持,政策扶持,规范合作社的运行、土地流转、高效节水示范点建设、抓好“千元田”“双千元田”的创建、设施农业等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的落实。截至目前,累计投资于西地村新农村建设资金达到1303.5万元;
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11年集体经济收入22万元,村集体积累已达到310万;
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2011年人均收入可达11556元,比去年增长1500元,二三产业成为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非农收入比例已达到46%以上。
5、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六统一”标准,在每个中心逐步配套完善“四区建设”,兴建了西地村鑫源小区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安居富民住房任务210户。
6、目前,西地村新农合、新农保参保率均达到100%,农村救助制度进一步落实,低保户和五保户得到全面救助,同时积极引导贫困弱势群体创业致富。
7、积极利用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等节日开展文化体育娱乐及教育活动。目前;
西地镇所辖各村无重大案件及超越级上访现象,并先后获得文明村及平安村的称号,同时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被评为“五个好”党支部。
(三)根据自治州2011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安排与考核细则,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情,西地镇被县委拟定为创建州级精品示范镇、农牧民纯收入万元乡镇。为确保精品示范乡镇、万元乡镇的创建工作,我们通过争取政策扶持、项目支持,不断促进农牧民人均增收。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乡镇、万元村标准。按照县委2011年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分解方案中示范点增收目标为1200元以上,我镇被确定为2011年新增万元乡镇。为完成这一目标任务,我镇完善各类措施,确保人均增收的落实工作。2011年我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可达11556元,比上年增加1518元,所辖六村人均收入全部过万元。其中:东地村人均收入12305元,比上年增长3914元;
西地村人均收入11220元,比上年增长2617元;
桥子村人均收入10742元,比上年增长2544元;
小渠子村人均收入12801元,比上年增长4136元。高效节水面积比重增加。2011年新增节水面积8.6万亩,完成率143%。目前全镇累计节水面积16.5万亩,占总播面积的66%。土地产出率水平提高。2011年西地镇单位耕地面积产出水平为1700元/亩,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种植收益,实现单位面积产出水平≥3000元/亩。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标准化发展。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今年西地镇达到规模经营的播种面积为64238亩,农业规模经营站的比重为27%。农民组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通过龙头带动型、农民合作创办型等多种模式,推动统一经营、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的组织结构。2011年,西地镇参加协会农户1962户,农民组织化程度达到51.9%。到2015年,全镇规范化运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4个以上,农户入社率达94%以上,全面覆盖重点产业和所有行政村。农业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转变思想观念,促成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西地镇2011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8600人,农业劳动力比重仅占26.5%。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今年我镇农业劳动生产率为56850元/人,全面完成2011年目标值≥56260元/人的目标。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增长。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94.5%以上。绿色农业比重有所增加。狠抓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推广绿色农业技术,绿色农产品播种面积11134亩,比重占48%。农村环境面源污染降低。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推广新型回收技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率达到50%。村庄绿化覆盖率上升。继续绿化、美化村庄环境,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0%,为村民乘凉、休憩、交流提供方便。农牧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注重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农牧民生活条件改善程度达92.3%。农牧户参加农业保险率提高。2011年参保率达6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新农合、新农保和救助对象全覆盖,保障标准逐年提高,标准比去年有明显增长。
(四)一是全面完成农牧业现代化的指标测算工作。按照自治区党委15号文件及昌州党发(2011)1号文件的要求,我镇对实现农牧业现代化二十一项指标进行了认真测算。目前,指标推进测算工作已全面完成,建立健全了台账。二是农村经济各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农牧民人均收入。2011年我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1556元,比上年增加1518元。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基地已建105座大棚栽植的葡萄、油桃、蟠桃及蔬菜,目前长势良好。今年新建大棚21座,105亩现已全面完工;
专业合作社。按照“六有”合作社的要求,我镇成立专业合作社20个,其中,农业产业合作社13个,畜牧产业合作社7个,会员486人。产业化基地建设。种植总面积达23.2万亩,其中种植小麦11.46万亩,种植玉米7.5万亩,甜菜2.2万亩,裸仁南瓜8458亩,其它经济作物11937多亩。“千元田”创建。分配千元田任务13.3万亩,“双千元田”4.6万亩,现已全面完成。分配千元田示范点6个,实际完成12个,双千元田4个。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坚持把农业新品种引进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来抓。全镇引进新品种29个,新技术19项,良种使用率和新技术推广率均达100%。土鸡养殖。建立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培育土鸡养殖大户45户。投资310万元,建立青年创业基地一个,以此带动全镇土鸡养殖的发展。挤奶厅建设。西地村新建标准化挤奶厅1座,实现集中挤奶和封闭挤奶,推动奶牛养殖上规模,上层次。林果业。2011年农田防护林任务350亩,现已完成420亩;
道路绿化任务6公里100亩,现已完成7公里100.3亩;
完成居民点绿化任务2个50亩。完成特色经济林任务1650亩,完成率110%。水利工作。分配任务6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6.1万亩,完成万亩节水示范点4个。农民就业创业。截至目前,成立劳动力转移协会1个,完成率达100%,转移劳动力3077人,完成率达118.8%;
完成农牧民技能培训690人,完成率达106%;
已完成创业培训116人,完成率达116%。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篇五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
ds镇位于宁阳县城西部,辖49个行政村,6.2万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按照县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强化组织领导,科学谋划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初见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社区建设开展情况
(一)强化领导,全力推进社区建设。镇里成立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镇长担任组长,从城建、民政、财政所、管理区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和工作调度。为加强社区建设,推进小王庄片区先行一步,党委、政府批设成立了疏新佳苑社区党总支,辖小王庄、庞庄等6个村,设立书记、主任等岗位,专职做好社区开发、基础设施配套、物业管理等各项工作。
(二)规划先行,社区建设高起点高境界。ds镇拥有“两疏”文化,大伯集百年古集、红色文化,花园“博士村”等文化、民俗元素,我们结合发展定位、产业特色、文化底蕴等特色,聘请南京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标准编制了总体规划,将镇驻地按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占地3平方公里、可容纳居民3万人以上的一大居住中心,大伯集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刘茂打造美丽乡村。目前,按照省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疏新佳苑、疏秀佳苑、疏瑞景苑、疏祥新苑等四个社区已见雏形。
—1—
(三)强化措施,社区建设初见成效。坚持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原则,严格按照规划实施,杜绝私自滥改滥建现象发生,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不走样”。
1、先行试点,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中,以基础设施较好的小王庄村为试点,疏新佳苑社区为示范,形成“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一是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内设办公室、综合活动室、卫生服务室、图书阅览室、信息服务室、警务室。自来水、手机电话、宽带入网、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为90%、100%、20%、100%。二是优化人居环境。让社区村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环境。社区内路面全面硬化,建有6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购置多套健身器材,社区花园内裁植各种绿树花草,绿化面积达到98%。
2、强化服务,提升内涵。
一是建立社区物业服务中心。由原任职村干部负责电力、给水等日常维护,24小时为社区居民服务。
二是抓好社区宣传阵地。社区办公室新增宣传长廊,显眼处制作宣传标语,原有黑板报、宣传栏、社区信息栏全部翻新。根据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开辟新的宣传阵地,如“公民道德点评栏”、“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宣传栏、“五好文明家庭公布栏”、“社区建设栏”、卫生工作“周比月评栏”、“法制广角栏”等栏目,内容丰富多彩。
三是健全四个服务网络。文化服务网络,倡导科学、文
—2—
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暑假期间,疏写传奇工作室发起成立“梦想课堂”,为农村青少年提供义务的音乐、美术、手工等课程辅导,赢得群众一致好评。综合服务网络,划定党员责任区,开放文体活动中心,利用好远程教育站点,满足了居民科学致富、文体活动,公共卫生、健康生活等方面的需求。治安网络,建立警务室,组建联防队,构建了由民警,居民参加的专群结合的治安防范体制。帮扶救助网络,对贫困户、低保户、富余劳动力进行登记管理,建立台账,联系社区辖区村、周边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定帮扶机制,开展技能培训,做好资金争取、用工对接、劳务输出等扶贫解困工作。对已建立的60岁以上老年人档案进行细化,建立孤寡老人、空巢老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不能自理或半自理老人和经济困难老人5种分类档案,实行分类管理。
四是利用社区文化资源,愉悦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为让社区居民能够以充沛的精力、智力、体力投身于工作生活中,把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充分利用社区文化资源,成立秧歌队、舞蹈队、扇子队、电影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既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提升了社区知名度。2016年度,每周在疏新佳苑社区人民广场播放一场电影,在居民中反响热烈;
举办了一次“祝福祖国”专场文艺演出,镇机关干部和各村居民自编、自导、自演,既歌颂了党,歌颂了祖国,又唱出了全镇人民的爱国热情,展示了ds人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3—
三、农村社区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村民参与积极性不足,缺少社区发展内动力。农村青年大多在外打工或在企业工作,在家的多是年老体弱的老人,对社区建设积极性不高。二是社区建设只是把居民楼建起来,住进去了。养老、教育等配套设施还不健全,物业管理、文化生活的质量不高,导致入住率不高。二是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素质不高,专职人员少,精力有限。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政府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因地制宜调动群众,加大对社区建设的经费投入。强化市场思维,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
二是多元化配备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下派工作人员或招聘专职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原任村干部分流等办法解决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
2017年3月10日
—4—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篇六
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xx村位于x县x镇西北隅,占地面积x平方公里,共辖x个村民小组,总人口x人。全村地处丘陵地带,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四面环山,山峦叠嶂,植被茂盛,全村森林覆盖率达x%以上,森林面积x亩,是一个人多山多田少的偏远山村。著名的佛教古寺六合寺和灵瑞寺就坐落在这青山绿水之间。
xx村自2006年被定为x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支、村两委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骨干的作用,领导全村人民不等不靠、自主建设,使xx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社会事业等工作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将前段工作汇报如下:
一、狠抓招商引资,农村经济不断发展
今年以来,我村在以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狠抓招商引资,引进了一个年产值x万元的竹制品加工厂,新办农家乐x户,利用远程教育优势,发展种鸽养殖x户,发展百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x户,毛塘x亩综合养殖基地正式投产,上冲x亩农家乐项目第二期工程正式启动,另外还有欧家塘水库休闲项目已签订第一期合同,黄家湾中药材种植项目正在洽谈之中。另外投资x多万元重建大殿的灵瑞寺将在今年完工,即时,灵瑞寺将为我村吸引更多的游客,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发挥自主建设作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在去年的基础上,我村继续发扬村民自主建设的特点,发动村民捐资x余万元,硬化了x公路、x山公路等6处共计x公里的组级公路和入户公路,另外欧家塘公路的资金已经筹集到位。到目前为止,全村共计完成通村公路、组级公路硬化x公里,修建标准塘坝37处,硬化标准渠道x公里,改厕x户,建沼气池x个,改造公用水井10口,建垃圾池x个,修缮xx河主渠x米,新修机耕道x米,初步完成了三点一线村庄整治示范组建设工作,第三期农电网改也正在进行中。全村的基础设施正日益完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值得一提是水利设施的完善为我村今年的抗旱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长沙地区遭受五十年一遇的旱灾的情况下,我村依靠修好的山塘、山坝和过水渠道,加上村组干部科学、负责的管理,全村只有30多亩稻田未插,并且保证了插下的稻田全部有水浇灌,全村没有发生一起因用水引起的纠纷,堪称望城山区抗旱的奇迹,并先后被长沙晚报、长沙新闻频道报道。
三、以先进乡村文化为引领,构建文明和谐乡风民风
我村坚持以先进的乡村文化引领村民移风易俗,成立了xx村诗联,出版了两期以表现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诗刊—《新村之歌》,收集了50多位诗友的660首诗词楹联,现在第三期《新村之歌》正在校对诗稿,不久将与读者见面。在此基础上,村民自发组织了一支腰鼓队、一支鼓乐队,并经常开展慰问敬老院老人等各类活动,使全村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现在村民办红白喜事都是贴的由各位亲友撰写的诗词、对联,不再注重大操大办。另外,我们十分注重发挥老干部的作用,完善了老年活动室、健身室,组织老同志开展书画比赛、为敬老院捐资捐物、当校外辅导员和帮助失足青年活动,今年成功的举办了关工委现场会。同时我们认真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结合远程教育,在村民中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在全村开展争创“新农村建设示范户”、“十佳星级文明户”,“文明和谐家庭”等有意义的评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引导村民走富裕路,做文明人,逐渐告别赌钱打牌等不良习惯,树立健康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
四、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社会治安与计划生育齐头并进
我们注重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认真选好了各组的计生指导员和纠纷调解员,建立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将有能力的党员选派到计划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生育相应的岗位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及时发现各类治安和计生隐患,并及时做好隐患排查和纠纷调解工作,使各类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全村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未发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和安全责任事故,无计划外生育和超生现象,综治、计生工作在全县排名都是一类村。
五、节约建设开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一年来,我村不断加强村干部、党员、组长的素质教育,一切工作从节约的角度出发,村干部带头廉洁自律,绝不铺张浪费、大吃大喝,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在刀刃上,硬化水泥路的设备全部由支部书记免费提供,建设工程全部由村上组织人员施工,村干部既要做好日常工作,又要当工程指挥员,为村上节省了大量开支。并且坚决执行政务和财务公开,在今年5月份全县示范村的财务审查中,我们村建设资金不是最多的,但基础设施建设却是搞得最好的,得到了经管局、财政局等单位领导的高度评价。
一年半以来,我村一方面积极引导村民捐资投劳,自主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引进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迈出了贫困山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步。先后荣获市敬老模范村、县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并分别在市水利建设现场会、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市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会以及县关心下一代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在今年望城县开展的十佳文明和谐村(社区)创评活动演讲比赛中,我村选派的选手荣获一等奖。村上的先进事迹在长沙晚报、长沙新闻频道、星辰在线、先锋潮网站、望城电视台等媒体上报道达10余次,得到了各界的充分肯定。但是,我们非常清楚自己的工作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和引导村民致富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努力,但成效仍然不大。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发展村级主导产业、增强村级经济造血功能、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完成欧家塘水库第二期合同签订;
办好采石场证照,引进一个片石加工企业;
完成笛和堂50亩鱼池招商;
争取黄家湾药材种植项目落户;
帮助蜡烛生产专业户打开市场、扩大生产规模,为村民致富探索门路;
协助灵瑞寺搞好大殿重建工程建设。
2、进一步完善村容村貌整治,夯实各项基础设施,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按年初计划完成钱家塘水库灌浆以及其他塘坝的整修;
完成欧家塘、夹子湾等组级公路和入户公路硬化工作,力争在今年年底实现组级公路硬化率达100%,入户公路硬化率达75%;
完成农电网改扫尾工程和村庄集镇第二期建设。
3、进一步发展先进乡村文化,办好第三期新村之歌,保证书法协会、腰鼓队、鼓乐队等群众组织经常开展活动,引导群众走文明路,逐步形成xx文化品牌。
4、进一步发挥组长、党员、骨干和其他基层网络的作用,稳步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创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和谐新xx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工作汇报 社区建设 农村 最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六篇) 最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六篇) 农村社区建设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