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典籍里中国观后感(实用1合集)【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观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一
到底什么是中国?我想,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国;名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
傍晚,一家四口人围坐在沙发上,对着电视津津有味的看着《典籍里的中国》。这是大年初一刚推出的综艺节目,也是刚刚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说,节目的进程很有新意,采用多舞台话剧表演,跨时空对话等方式,是观众有了沉浸式体验。
当然,这第一期的内容也是干货满满。由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叙述了他如何保护《尚书》传授《尚书》。秦末楚汉相争,民不聊生,伏生为了保护《尚书》,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颠沛流离,其间伏生的爱子为了保护《尚书》与土匪搏斗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愿意烧《尚书》取暖,最终永远地留在了荒野。而当战乱结束,伏生回到家乡,凿开墙壁,却发现被他藏在墙壁里的尚书早已残破不堪,只剩下28篇,于是他用自己的余生传授尚书,希望尚书能够永远地流传下去。浮生活了90多岁,有90多年一直在读尚书,20多年的颠沛流离,只是为了保护尚书,若不是因为尚书,伏生的儿子和妻子也不会死去。可是伏生却不后悔,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啊!
其中还有几个片段,是属于尚书部分的禹贡还有牧誓。其中大禹划九州,周武王与纣王的牧野之战,至今还使我的眼中含有泪花。结尾部分,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向伏生介绍尚书自西汉以后的传承过程,其中不乏多种坎坷,直到唐代,还有人在一块大青石上刻下了尚书,为开成石经。华夏经典,弦歌不辍!
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二
该节目创新性地将电视拍摄、戏剧拍摄以及电影拍摄几种拍摄手法融为一体,拍摄过程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现代影视技术手段,将戏剧表演在电视节目中呈现出电影般的效果。
运用古代和现代交融的方式,让故事的场景自由切换,缔造一个时空穿越,古今对话的全景式独特舞台。
绝粮七日,追寻大道
由于陈国内忧外患,地小兵微,孔夫子的“仁政”在此地很难被实施,于是他们一行人决定离开陈国前往楚国,途经蔡国的时候,被围困导致断粮。
离开陈国,其国亲吴派害怕有了孔夫子的辅佐楚国会变得更加强大。于是他们便派兵围攻孔子一行人,逼迫其改道,不让他们去陈国。孔子及其弟子在蔡国幽谷这里被困整整七日,粮草断绝,几乎饿死。
七天滴米未进,一行人大多饿病了,很多人都直不起身子。弟子仲由心中十分不解,愤愤不平地质问孔子所追求的天下大义是不是真的存在。
孔子则感叹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从而化解了仲由的疑惑。虽然追寻大义的道路十分坎坷,但孔子的弟子们毫不动摇地追随他,一路对孔子保护有加。
而孔子也身体力行地诠释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美德。被困幽谷时,一碗清粥,众人共食。
君子在志向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也要安贫乐道,小人才会在不得志的时候想入非非,从而胡作非为。
这是孔子在遇困幽谷的时候教给其弟子仲由的道理。
孔子的这些言行展示了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对后世影响深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三
《尚书》被称“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诵其以知先贤治政之本,以知朝代兴废之由,以知个人修身之要。当戏幕拉开,伏生带着她向我们走来。
汉文帝听闻山东的伏生可讲学《尚书》,派晁错前去受教。
来
年已九旬的伏生缓缓抬起头。
他已老了,忆起往事仍泪水纵横,然典籍可传的喜悦与欣慰又使他止哀,说起大禹定九州和牧野誓师的周武王。他眼早已有些花了,可他分明看见甬道前处是有人挥臂高呼的。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这景象他梦里应是见过,这话他也不知传授讲学过多少次了。他记得大禹定九州,哪九州也清楚得很。他是山东人,是九州人,是华夏人。华夏,自古就为一体。他听到来自两千多年后的声音这样说,默默点了点头。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他险些被声势浩大的军队唬了一跳。周武王挟着天意,在电闪雷鸣中浩荡前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意不即天意吗?此乃颠扑不破的真理啊。
他还见到了两千多年后的“藏书秘府”,那的小孩和自己幼时衣服不同,话却是一样。
年已九旬的伏生缓缓抬起头,掺杂纠纷浑浊的眼中光明明灭灭。一生的颠沛、一生的苦难、一生的尊崇、一生的护佑在干涩的眼眶里凝化成了苦之又苦的泪,泪中包裹着楚人一炬留下的焦土,包裹着故宅的残垣,包裹着荒野的遗骸,包裹着先贤字句与华夏人的根与魂,浸润了历史的扉页,经由千朝万代的笔墨重了又重,晕染到了现在,延展到了未来。
去
事实上的伏生并没有见到20xx多年后的今天,也不知道后来的《书》经历了什么,他以一生所护的《书》是否能一直执在后人手里心里。那时的他似乎没想那么多,又或许早已决定义无反顾。这个决心沉重,沉重到他的妻与子都被埋葬在重重荒野之下。当他几经辗转流离剖开宅中壁的时候,破碎的是墙壁,是他的家人故宅,袒露的是二十八篇典籍,是经历史淘洗、时代冶炼仍旧熠熠生辉绵绵不断的华夏文化。
王鼎钧在《碎琉璃》中有言:“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伏生在被历史洪流冲走时,把《书》还给了天下,他没有被冲走,他的名字与《尚书》与世长存。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伏生来去间,《尚书》也在当今时代破壁而出。
当晁错离开,戏幕落下—
他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以蹒跚的步伐走回历史。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四
这样的“穿越”才真正有意义,看到伏生问撒老师:“后人可还读《书》”的时候,内心真的一动。我想如果有一天先贤真的`有机会问起我们“文脉安在?”我们要做到问心无愧,踏踏实实地回答一句:“斯文在兹!”传承的故事,经久不衰。
太感动了,之前不懂《尚书》,看到倪大红老师演绎的尚书的话剧,发现中国这个词就是从尚书中来,大禹的功劳不仅是治水,更有定九州;伏生一辈子护书传书,不愧对先人。薪火相传,今日到我,向古人致敬!
问:华夏何为一体?答曰:华夏自古一体!
真的喜欢这样的节目,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戏剧冲突,并非大而化之,而是以点代面,细腻又宏大,让人热血沸腾又泪流满面,值得一看!
古往今来,多少学者为我国传世的典籍皓首穷经,如今《典籍里的中国》让经典走进寻常百姓家,它们不再是阳春白雪无人懂赏,而是可以被我们所有人理解、为之自豪的文化火炬。强烈推荐!
节目不仅仅是叙事,更着力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更是富有创新性和吸引力,震撼而精彩。
追本溯源,继往开来,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这些丰富而又珍贵的典籍,值得每个中国人去品读,也该与世界分享。
中华先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华文化,永续不绝。优秀的典籍使我们明过往、知兴替;优秀的演员以入木三分的演绎带我们迈入千年历史长河,感知先贤气节、启明吾辈之志。希望大家也能更多地关注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传承国学国粹,华夏弦歌不辍,你我当仁不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五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是《天工开物》第一卷:乃粒的内容,作者宋应星。
第一次了解这部著作是历史课本里,概念很模糊,直到今天,《典籍里的中国》播出,我才重新认识了这部书和他的作者。
宋应星,年少时天资聪颖,过目不忘,第一次会试就中举第三名,而后近二十年茫茫科考路,六次不第,科考路走了六年,累积了不少关于农业手工业的知识,一直想要天下人民生活富足的他就将这些知识汇总起来,在好友涂绍煃的资助下刊印成册,才有了这部巨作——《天工开物》的问世。
“天工,人其代之”,“天工”二字取于《尚书》;“开物成务”,“开物”二字取于《易经》。意在用大自然的力量开创万事万物。全书共三卷十八篇,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书理念为“贵五谷而贱金玉”,故将《乃粒》放在首篇。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与袁隆平院士研究亩产千斤的超级杂交水稻,与国家坚守耕地红线不谋而合,跨越三百多年的“稻下乘凉梦”一直在延续。
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继往开来,这四个字虽简单却有千钧力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力的民族,我们站在前人肩膀上,一定会更有所成。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六
读《天工开物》有感偶然的在购物中,选中一本历史课中背过书名的书,《天工开物》。本是随意的买来翻翻,但开卷之后,赞叹不已。实在没有想到,我国在明代,就有这样的科技著作。
《天工开物》,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在理学占据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的当时,《天工开物》既是对古代科学传统的有效继承,也与当时兴起的各种具有启蒙意义的反权威意识,实学意识和民生意识息息相关。
由空谈走向实践,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反思,这种思潮在思维方式上开始散发出近代的气息。 《天工开物》经翻译,走向世界之后,获得极高赞誉,并且影响深远。《天工开物》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将此书称为“技术百科全书”,将“天工开物”理解为“对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艺的阐明”。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把《天工开物》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国的狄德罗”,称《天工开物》是“十七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日本学者评议道:“作为展望在悠久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技术全貌的书籍,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土深度上都十分随意,直接影响出苗率。而此时中国,已经在使用播种机。欧洲的犁设计也比较简单、原始,操作十分费力,而中国的犁则效率更高也更省力。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在读了儒莲翻译的《天工开物》中论桑蚕部分的译本后,把它称之为“权威著作”。达尔文在他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1868)卷一谈到养蚕时写道:“关于中国古代养蚕的情况,见于儒莲的权威著作”。他把中国古代养蚕技术措施作为论证人工选择和人工变异。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七
读《天工开物》有感偶然的在购物中,选中一本历史课中背过书名的书,《天工开物》。本是随意的买来翻翻,但开卷之后,赞叹不已。实在没有想到,我国在明代,就有这样的科技著作。
《天工开物》,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在理学占据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的当时,《天工开物》既是对古代科学传统的有效继承,也与当时兴起的各种具有启蒙意义的反权威意识,实学意识和民生意识息息相关。
由空谈走向实践,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反思,这种思潮在思维方式上开始散发出近代的气息。《天工开物》经翻译,走向世界之后,获得极高赞誉,并且影响深远。《天工开物》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将此书称为“技术百科全书”,将“天工开物”理解为“对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艺的阐明”。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把《天工开物》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国的狄德罗”,称《天工开物》是“十七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日本学者评议道:“作为展望在悠久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技术全貌的书籍,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土深度上都十分随意,直接影响出苗率。而此时中国,已经在使用播种机。欧洲的犁设计也比较简单、原始,操作十分费力,而中国的犁则效率更高也更省力。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在读了儒莲翻译的《天工开物》中论桑蚕部分的译本后,把它称之为“权威著作”。达尔文在他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1868)卷一谈到养蚕时写道:“关于中国古代养蚕的情况,见于儒莲的权威著作”。他把中国古代养蚕技术措施作为论证人工选择和人工变异。
《典籍里的中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八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框架。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他从小饱受战争之苦,所以形成了“重战,慎战,安国,全军”的思想。其祖父孙书立下过赫赫战功,教育孙武“止戈为武”。战争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太平日子,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孙武成人后,叔父为保护他,将他送去吴国。孙武曾辅佐吴王阖闾称王,在著名的柏举之战获胜。后因吴王沉迷享乐,孙武十分失望,于是归隐山林,安心修著兵书,便有了今日之《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流传千年,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中华民族不是好战的民族,但我们知兵,善于用兵。孙武曾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们知兵,重战,慎战,但我们认为“战”是为了“不战”,战争不是争权夺利的筹码,而是守一方平安的武器。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坚信止戈为武,践行“铸剑为犁”。这一思想已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展望新时代,一批批志在四方的“新孙武”,正以自己的力量保卫着家国,使兵家思想代代相传,流芳千古。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九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题记
万历二十九年,他童子试落弟,父亲徐有勉语重心长地说:“徐氏男儿,可不取功名,但必立志。”于是,他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大志。自此以后,他游历山水,在经过三十年的考察后,写下不朽巨著《徐霞客游记》,他,是“千古奇人”——徐霞客。
他记录下了天台山闪烁的星辰、烂漫的朝阳,还有满是繁花的山谷,他顶着恶劣气候登上黄山,邂逅了气势磅礴的庐山瀑布,遇见了秀美的双龙洞……行在路上,梦在前方。他探询山水之中的奥秘,他以足为誓,以笔带心,实现了自己的伟大志向,为我们留下了《徐霞客游记》。
在《尚书·禹贡》中记载“岷山导江”,人们都认为岷江是长江的.源头,徐霞客为探寻真理,“北历三秦,南极五岭,西出石门金沙”,发现金沙江发源于昆仑山,比岷江长一千多里,于是在《溯江纪源》中将金沙江定为长江正源。正是因为他有着追求真理的精神,所以今天我们才能读《徐霞客游记》而知天下地理。“不探江源,不知其大于河,不与河相提而论,不知其源之远。”勇敢追求真理,或许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徐霞客的三十年何其艰辛!如今,高铁代替了双足,各种精密的仪器代替了纸笔,人们能够真正做到“朝碧海而暮苍梧”。徐霞客以足为誓,丈量名山大川,以笔代心,记录下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一生很长,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十
看《国家宝藏》,有句话非常经典:我们还年轻,我们只有5000岁。这说的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富饶的土地,智慧的先民。
看《半小时漫画唐诗》,我知道了诗词的源头是古代先贤孔子整理的一本诗歌总集《诗经》。由此,我了解了孔子在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看《典籍里的中国》,我知道了六经里的“书”指的就是《尚书》,它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从节目中,我知道了《尚书》是从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破壁而得到的;知道了守护《尚书》第一人伏生,他冒死将《书》从咸阳转移到山东老家,藏于墙壁中,沿途坎坷,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逝;知道了读《书》可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知道了三国时期提到的九州,原来是大禹平定的;知道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知道了唐代诗人王维还曾有幅画作叫做《伏生授经图》。
当我在节目结束时,不由自主地对着妈妈吟诵起《禹贡》:禹覆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我就知道,这部书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十一
孙武,字长卿,春秋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受祖父等人的影响,他对军事有着独特的见解以及特别的感情。
孙武和伍子胥一起辅佐吴王阖闾,伐楚兴吴。他们与唐、蔡二国结盟攻打楚国,战争虽然胜利了,可吴军却并没有胜利,他们输给了自己的心。吴王阖闾变了,变得骄奢淫逸,吴军军纪涣散。冷静的孙武给吴王进谏,提出了“四险”,并建议吴王整顿军纪、班师回朝,然而吴王却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依然我行我素。最终“四险”全部应验。伍子胥也因为报仇而丧失了理智。孙武心灰意冷,辞去将军职务,归隐山林。是的,战争最能考验人性。
孙武悟出了战争的真谛,所以他主张慎战。可吴王并没有领悟,之后几年,他频繁地对外用兵,致使国力下降,劳民伤财,最终败给了越国勾践。战争是为了保家卫国,能让黎明百姓温饱,不是为了称霸。
中国以和为贵的思想,影响后世,深深地刻进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基因里。
《孙子兵法》,一本集战略与哲学的典籍,让孙武的思想流传下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十二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之《传习录篇》,它是一个讲述中国古代典籍的综艺节目,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有趣有味,有知识,更多的是对古人的了解与尊重。
节目的编排很有新意,采用多舞台话剧表演的形式,主持人穿越到古代与古人相见,面对面地共同探讨经书古典的奥妙。
《传习录》是记录王阳明思想的语录体著作,由他的弟子徐爱记录整理完成。成书原因,和另一部儒家典籍非常相似,那就是论语。论语说:言之必可行也,传习录说:知行合一。
“传习”两字源自《论语》中“传不习乎”一语。
传一一老师传授的学业,包括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以及事件处理的方式、行为以及态度,即言传身教。
习一一复习、实践,即实践行动。老师所传递给我们的东西,要时时地实践运用。
传习一一作为书名,是弟子想将阳明先生的思想记录下来,并不断地将它运用于实践。
因此,所有读过《传习录》的人都可以算是阳明先生的学生。打开典籍,品读中国。我们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并知道王阳明先生,都应该读《传习录》以学习其理论,都应该践行《传习录》的立言宗旨——知行合一。阳明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它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自主意识,肯定自我价值,从而成为对时代有用的人。
《典籍里的中国》记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我和妈妈观看时,心中那份骄傲自豪的情感一直在撞击着我的心灵,希望同学们也来观看这个节目哦!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十三
6月10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摘得“白玉兰”的消息传来,“典迷”一片沸腾。适逢端午假期,《典籍里的中国》将于6月13日晚八点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五期《论语》。是的,“典迷”又有过节大餐了!
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尽管作者是谁至今仍无定论,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论语》是孔门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都蕴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里。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苟无孔子,则中国当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
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本期节目将以孔子和弟子之间的故事来讲述《论语》当中贯穿始终的“仁”的思想,致敬始终在历史的时空中凝望着我们一路前行的那道思想之光。
孔子一生传道授业,每逢杏坛讲学,四方弟子云集。《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的弟子正是孔子思想和学说坚定的追随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本期《典籍里的中国》特别邀来四位读书人,大家在节目中不仅精妙解读了《论语》的核心思想和后世传播,还特别从孔子及其弟子关系的角度品读《论语》,带领大家感受孔子弟子响应老师召唤,凝聚在孔子周围,共同追求仁爱理想世界的生命历程。
《论语》现存二十篇,接近一万六千字,孔子的这些言论为从何而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介绍道:“《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里边就记载了孔子晚年的两个弟子,在讲学的过程中,轮流记录。看到这些材料以后,我们恍然大悟,孔子的弟子实际上是各有所记,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的来源。”
但凡读过《论语》,一定会对“子曰”印象深刻。透过那一个个“子曰”,今人能够感受到20xx多年前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及不同弟子的鲜明个性:子贡“富而好礼”;颜回“贫而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子路直爽而勇武,尽心尽力地保护孔子四十多年,以至于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能将如此多性格不一的弟子聚在一起,孔子人格魅力何在?《论语》中记录着颜回对夫子的赞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十四
《天工开物》这本书由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我看了书,感到涉及面广,虽然是文言文,但有译文,注解,并配有图,图文并茂,虽然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但传承到今天仍然有一定的作用。
在古代中国,“学而优则仕”是被广大知识分子普遍认可和遵循的“铁律”,凡是稍有志向之人,都会饱读诗书、参加科考,希望仕途亨通、光宗耀祖。
三百多年前的宋应星刚开始也是如此。29岁的宋应星考取了全省第三名举人后,自己倍受鼓舞,然而接下来连续五次会试都名落孙山。这对当时还一心追求功名的他来说,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后来他转向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的学问,向底层劳苦群众请教,立志有所建树。
当宋应星把志向从科考转向实学后,他便开始了不懈的实践和奋斗。他走遍南北,勤耕播种,向各类人员请教,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记录,终于完成《天工开物》的书写作。
宋应星这种永不言弃失败,努力奋斗直到成功的精神是值得学习发扬的。
贝多芬言:"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只有不断努力奋斗,才会有成功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你才会成功。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十五
这样的“穿越”才真正有意义,看到伏生问撒老师:“后人可还读《书》”的时候,内心真的一动。我想如果有一天先贤真的有机会问起我们“文脉安在?”我们要做到问心无愧,踏踏实实地回答一句:“斯文在兹!”传承的故事,经久不衰。
太感动了,之前不懂《尚书》,看到倪大红老师演绎的尚书的话剧,发现中国这个词就是从尚书中来,大禹的功劳不仅是治水,更有定九州;伏生一辈子护书传书,不愧对先人。薪火相传,今日到我,向古人致敬!
问:华夏何为一体? 答曰:华夏自古一体!
真的喜欢这样的节目,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戏剧冲突,并非大而化之,而是以点代面,细腻又宏大,让人热血沸腾又泪流满面,值得一看!
古往今来,多少学者为我国传世的典籍皓首穷经,如今《典籍里的中国》让经典走进寻常百姓家,它们不再是阳春白雪无人懂赏,而是可以被我们所有人理解、为之自豪的文化火炬。强烈推荐!
节目不仅仅是叙事,更着力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更是富有创新性和吸引力,震撼而精彩。
追本溯源,继往开来,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这些丰富而又珍贵的典籍,值得每个中国人去品读,也该与世界分享。
中华先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华文化,永续不绝。优秀的典籍使我们明过往、知兴替;优秀的演员以入木三分的演绎带我们迈入千年历史长河,感知先贤气节、启明吾辈之志。希望大家也能更多地关注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传承国学国粹,华夏弦歌不辍,你我当仁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