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2023年初中语文教案设计,菁选3篇【精选推荐】

2023年初中语文教案设计,菁选3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3-23 17:24:02 教案设计 来源:网友投稿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1  展示目标:  1、树立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才能良性发展的观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2、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义。  3、了解全文的说明结构,准确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初中语文教案设计,菁选3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初中语文教案设计,菁选3篇【精选推荐】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1

  展示目标:

  1、树立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才能良性发展的观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2、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义。

  3、了解全文的说明结构,准确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种类的“文字”。

  4、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展示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4、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一、基础知识:

  1、 字词积累:(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衰草连天(shuāi) 连翘(qiào) 纬度(wěi) 销声匿迹(xiāo)

  蓑衣(suō) 阻挠(náo) 忌讳(huì) 悄然无声(qiǎo)

  2、 走进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2、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三、合作探究:

  (1)第一部分:

  1、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按照什么顺序?

  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2、第一自然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

  用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词语,变化灵活。

  3、第二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举了三个例子。

  4、第二自然段举的三个例子按照什么顺序?

  按时间先后顺序。

  5、第三自然段讲到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些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作物候学。

  6、第三自然段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按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2)第二部分:

  7、文章第四段为什么说利用物候于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从观测手段上看,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从数据意义上看,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8、文章第五段举北京的物候记录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3)第三部分:

  9、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10、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说明?

  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点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因素则是时间因素。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一个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

  11、“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桃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12、“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举了连翘和榆叶梅、苹果开花两个例子,说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13、“高下的差异”这一段讲到“逆温层”。什么叫逆温层,逆温层是怎么形成的?

  按正常的物候现象,植物的抽芽开花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但在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逆温层的形成是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4)第四部分:

  14、研究物候学有哪些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第二,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第三,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第四,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15、这四个方面的意义按什么顺序安排?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按从主到次的顺序、用“首先”,突出主要意义,其他意义用两个“对于”、两个“还可以利用来”“也可以利用来”这些词语可以看出。

  16、研究物候学对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特别是目前*提出的开发大西北的号召,因此,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很有意义的。

  四、拓展延伸:

  1、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一节一练:

  阅读课文一、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17、理解下句:“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

  18、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上句中“融化”“ 萌发”“ 次第”的作用?

  (融化 萌发 次第用词典雅,富有形象性。)

  19、燕子翩然归来。上句中“翩然”一词的作用?

  (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

  20、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能否将上句中的“孕育果实”改为“结果”?

  (用词典雅,如果改为植物“结果”则显得口语化。)

  21、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上句中“簌簌”一词的作用?

  (“簌簌”是纷纷落下的样子,用词形象、典雅。)

  22、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能否将上句中的“销声匿迹”改为“消失了”?

  (“销声匿迹”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用词形象、典雅。如果改为“消失了”则显得口语化。)

  23、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上句中“蓑草连天”“风雪载途”的作用?(“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用词形象、典雅,给人美感。)

  24、理解下句: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用词典雅,有文言色彩。)

  25、“传语”“暗示”“唱歌”等词的作用?

  这些词语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拟人生动。

  26、“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词的作用?

  这些词写物候现象,用词形象、典雅。

  27、“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俗语,模仿布谷鸟的叫声的作用?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俗语,模仿布谷鸟的叫声的作用,说成催促农民及时耕作的话,十分形象生动。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深人体会古诗词的韵律。

  (二)能力训练点

  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争取做到学以致用。

  (三)德育渗透点

  有的气势磅礴,景象宏伟;有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有的感时伤别,忧国思亲;有的以理人诗,发人深思。学习时注意体会。

  (四)美育渗透点

  领略古诗词的凝练美、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二、学法引导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教学古诗尤应展示场景,激*感,展开合理想象,从而培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能力。因此,教法上以情景教学法为主,辅以朗读、比较、自学辅导、画图、想像等方法。要注意以形象人手,来体会诗的意境;要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与思想。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熟读、背诵。

  2、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解决方法:教师讲解

  3、疑点:作者作诗的背景或心境

  解决方法:教师出示资料(可以多媒体大屏幕或幻灯片的形式)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以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为主(古诗反映的背景),或彩图、录音等。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反复朗读、背诵

  2、欣赏、品味名句,体会诗中情感。

  3、想象作画。(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自选古曲,配乐朗诵。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学习《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春望》

  导语王维诗之宏大,李白诗之飘逸,杜甫诗之沉郁,无不令我们爱不释手,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学习他们的几首诗。

  (一)学习目标

  1、深刻理解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诗句。

  2、背诵这三首诗。

  (二)整体感知

  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单车,一辆车,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属国,这里指吐蕃的军队;征蓬,飘飞的蓬草,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长河,黄河;候骑,骑马的侦察兵;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抵,值,相当;浑,简直;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2、教师出示辅助资料,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王维《使至塞上》,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杜甫《春望》背景

  《新唐书·肃宗纪》载:这年正月,“安庆绪将伊子奇寇睢阳郡,张巡败之”。二月,“李光弼及安庆绪之众战于太原,败之”,“关西节度兵马使郭英乂及安庆绪战于武功,败缕。庆绪陷冯翊郡,太守萧贲死亡”,“庆绪将蔡希德寇太原”,“郭子仪及安庆绪战于永丰仓,败之”。《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载,这年三月,“尹子奇复引大兵攻睢阳”,“安守忠将骑二万寇河东,郭子仪击走之”。整个春季三个月,战争不息。

  3、理解诗的意境、内容

  (1)《使至塞上》王维

  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居河西节度使幕中。这诗是出塞途中所作。

  “单车欲间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关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用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意思是,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小结: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写景上。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这是唐朝诗人李白在听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时,写给王昌龄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关怀。本诗构思巧妙,诗人以明月作信使,代为转达自己的一片情意。

  “杨花”乃随风飘落之物,“子规”系泣血悲啼之鸟。景随情迁,这种哀愁气氛,是对表达“愁心”的烘托与暗示。

  怎么向远去的友人表达自己的牵挂之情呢?诗人想像丰富,构思奇巧,“我寄愁心与明月”,竟遣明月做信使,转达他的慰问:你切莫因孤独而过于忧伤,现在我要把我的愁心托付给明月伴随你同到夜朗西。寄愁心与明月常相随,不仅表明牵挂友人命运之心无处不在,而且大有此情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意味。感情真挚,脍炙人口。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表达对远方挚友的慰问。

  小结:通过诗人丰富的想像,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3)《春望》杜甫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①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自主组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科学探索精神。

  ②学习欣赏神话传说。

  ③培养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

  ④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重点

  ①搜集资料,整理资料。

  ②口语表达。

  ③想像写作训练。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①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组成合作小组,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及活动内容给小组命名。

  ②围绕活动内容广泛搜集资料,上网查询资料,整理资料。

  ③每组准备一个档案袋。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可从放映《星球大战》影片片段导人活动,唤起学生对未来世界的遐想,对人类起源的思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科学探索热情。

  二、故事大王比赛

  ①每组每人搜集一种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在小组内互讲故事。

  ②每组选出一名讲故事的代表,参加班级故事大王比赛。

  ③比赛将评出一、二、三等奖。

  ④小组将部分参赛的神话故事进行搜集整理、汇编成册。

  三、自由辩论会

  ①搜集查找关于“人类起源新说”的资料。

  ②从中选定一种说法,并围绕这一说法继续查找相关资料。

  ③让小组成员熟悉资料内容,为参加班级自由辩论会做好准备。

  ④辩论形势灵活,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展开辩论。每一小组可在比赛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资料证明自己观点的成立,同时还可以反驳其他的小组的观点。

  a、以小组合作情况、发言情况及准备资料的多寡评出一、二、三等奖。

  b、比赛后与其他小组交流资料,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并汇编成册。

  四、给未来人画像

  ①每组设计一幅未来人像,可以用电脑制作,也可以手工制作。

  ②每幅画要做简要说明,说明主要包括:

  (1)外形设计理念;

  (2)服饰搭配理念;

  (3)人体结构的变化:如皮肤、肌肉、骨骼会有哪些改变……

  ③画像要求100cm×80cm,将画像悬挂在教室墙壁上,每组派代表到画像前阐述本组的创作理念。

  ④根据画像制作的精美程度,设计是否有创意、说明内容是否充分,评出一、二、三等奖。

  ⑤每人以“未来世界”为题,写一篇想像作文

  五、成果展览

  ①每组派出一名代表作评委会成员,组成评委组。

  ②每小组将本次活动编辑的册子、资料、获奖奖状整理好,布置一个有特色的展区。

  ③每小组派2名代表站在自己的展区前,回答评委组提出的问题,并为本组展区设计·作简要的解说。

  ④由评委组给各个展区做出评定,评出一、二、三等奖。

  活动评价

  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根据小组在各个活动中的获奖情况,评出最佳合作奖、最佳口语交际能力奖、最佳表现奖、最佳创意奖等一系列奖项。

  活动小结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了解了关于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感受了古人丰富的想像力及神话传说的魅力,培养了学生自主组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科学探索精神,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较好的确培养和提高。

推荐访问:初中语文 教案设计 菁选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 菁选3篇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1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100字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1分钟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10篇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