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2023年《玩夹子》教案3篇

2023年《玩夹子》教案3篇

时间:2023-03-30 18:12:01 教案设计 来源:网友投稿

《玩夹子》教案1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有规律地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夹子若干、直尺若干、汽车卡人手一份(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玩夹子》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玩夹子》教案3篇

《玩夹子》教案1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有规律地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夹子若干、直尺若干、汽车卡人手一份(汽车卡分四种颜色,上面分别贴有4-10不等的数字)、场地上贴有四种颜色的汽车标记。小铃、教师用数字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夹子,说说夹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夹夹子游戏,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看数字,夹夹子。教师任意出示一个10以内的数,幼儿按数在直尺上夹夹子。

  2、听铃声,夹夹子。

  ①教师任意敲铃,铃声数在10以内,幼儿按铃声数夹夹子。

  ②教师任意敲铃,让幼儿夹比铃声次数多1的夹子。

  三、给夹子排队,探索有规律地排序。

  1、幼儿自由给小夹子排队,感受探索的乐趣。

  2、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么给小夹子排队的,引导幼儿发现有的小朋友给小夹子排的队是有规律的。

  3、鼓励幼儿有规律地排序,并说一说是按什么规律给小夹子排序的。

  4、启发幼儿变换不同规律给夹子排队。

  四、游戏“开汽车”,练习分类、按数排序。

  1、坐车。请

  幼儿手持汽车卡将相同数量的小夹子夹在汽车卡上,数量和车身上的数字相同。

  2、汽车排队。幼儿做小司机,手持夹了夹子的汽车卡,找到与自己车身颜色相同的汽车标记,并根据车身上的数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好。

  3、开汽车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活动中我将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整合,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进行探索。


《玩夹子》教案3篇扩展阅读


《玩夹子》教案3篇(扩展1)

——《夹夹子》数学教案3篇

《夹夹子》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点数,正确点数10以内夹子的数量。

  2、能按照颜色的不同分类,比较多少,出现相关的数字卡,辨认数字。

  3、乐意参与活动,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成果。

  教学准备:

  红、绿夹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游戏:玩夹子

  1、介绍游戏规则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夹子,小朋友愿意怎么玩?

  2、幼儿玩夹子:可以夹在衣服上、裤子上、辫子上等等。

  二、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1、幼儿自由的.数数数看,我们的身上有几个夹子?

  2、个别展示谁愿意上来数给大家看看。然后告诉大家你一共有几个夹子?

  看看谁的夹子也和他一样多?

  3、相互验证相互数数看,你边上的好朋友一共有几个夹子?

  三、按颜色分类、认识相关的数字。

  1、教师示范小夹子说同一种颜色的想在一起,你们说该怎么玩?

  2、幼儿分类现在,也把你的小夹子按颜色分开来玩吧。

  问:你把夹子请到了什么地方?

  有几个橘色的夹子,有几个绿色的夹子?请幼儿表达。

  四、排列夹子

  1、教师示范操作,幼儿寻找规律1)理解排列,知道排列有基本规律2)花样排列

  2、幼儿尝试排列

  3、展示并纠正你的夹子在哪里排队,是怎么排队的?

  五、收拾整理请小朋友把绿色的小夹子送到绿色的小筐里,橘黄色的小夹子送到橘黄色的小筐里。

《夹夹子》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正确点数夹子的数量,初步学习按卡片上动物数目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2、学习将相同颜色的夹子夹在一起。

  3、喜欢参加活动,愿意和同伴讲述自己活动的过程。

  活动准备:

  1、铃鼓一个。

  2、红、黄、绿色塑料夹子若干,画有3~5只动物的卡片若干,摸箱4只。

  3、将夹子散放在桌上,每个幼儿的椅子下面放一只小筐。

  活动过程:

  一、夹夹子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师:桌上有什么?(小夹子)

  师:我们今天要玩一个把小夹子夹在衣服上的游戏。你们想把小夹子夹在哪里呢?(领子上,口袋上,拉链上,袖口上……)

  师:等一会儿铃鼓一响,你们就开始夹;等铃鼓停了,你们就停下来,赶快回到座位上坐好。

  2、教师敲击铃鼓,幼儿游戏。

  二、数夹子

  1、请幼儿数一数自己衣服上夹了几个夹子。(幼儿数自己的夹子)

  2、请2~3个幼儿说说自己身上夹子的数量,大家一起验证。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自己夹了几个?(5、6个)

  师:到底是5个还是6个?(5、6个)

  师:我们帮他数一数,1,2,3,4,5,6,一共有6个夹子。

  师:还有谁来数一数?你身上有几个夹子?(3个)

  师:我们来数数看是不是3个。小手伸出来,1,2,3,一共有3个夹子!

  师:还有谁来说?(一幼儿上前)你夹在什么地方?夹了几个?(我夹在袖口,有5个)

  师:我们和他一起数数看,1,2,3,4,5,一共有5个夹子。

  3、请幼儿和同伴互相数数,说说各自夹了几个夹子。

  师: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帮忙:你帮我数,我帮你数。

  三、找不同

  1、引导幼儿学习将相同颜色的夹子夹在一起。

  师:这么多小夹子夹在身上好开心,可是小夹子说想和颜色一样的夹在一起,怎么办?(换一下)

  2、幼儿尝试将相同颜色的夹子夹在一起,并数数每种颜色夹子的数量,说说是怎样夹的。(我把这两个放在这边)

  师:什么颜色多?有几个?(红色多,有2个)

  师:绿的呢?(1个)

  师:还有谁来说说?(一幼儿走上前来)他把同样颜色的夹子夹在一起了吗?(原来他把三个红色夹子夹在一起,把两个蓝色夹子分别夹在红色夹子的两头。)

  师:请你自己把它们改过来。

  师:再请一个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夹的?(我把红色的夹在这个袖口,黄色的夹在另一个袖口)

  师:你身上什么颜色的夹子多?(一样多)

  师:小夹子玩了这么久想回家了,请你轻轻地把它们取下来,放在小椅子下面的筐里。

  四、按动物数量匹配夹子

  1、明确游戏玩法。

  师(出示摸箱):这是什么?(箱子)

  师:这是一个摸箱。看我摸出了什么?(摸出一张卡片上有3只小狗)

  师:1只小狗夹1个夹子,3只小狗夹几个夹子?(3个)(教师演示一一对应夹)

  师:下面请每个小朋友摸一张卡,先数一数卡片上有几只动物,然后就给小动物夹几个夹子。

  2、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交流、验证。

  师:你的卡片上有几只动物?你夹了几个夹子?(4只小狗,我夹了4个夹子)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一共有4只小狗。夹了几个夹子?1,2,3,4个。

  师:你卡片上有几只什么?夹了几个夹子?(5只小熊猫,夹了5个夹子)

  师:大家还想说,这样吧,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或者客人老师说一说。

  活动评析:

  这个数学活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该活动内容及要求符合小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也抓住了这个阶段数教育的重点,即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教师将点数的数量控制在5~6个以内,在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的点数机会,使幼儿通过生活化的材料、游戏化的情景积累丰富的数学经验。第二,教学层次分明,从手口一致地点数到按颜色分类计数,再到一一对应地匹配,环节设置紧凑且自然递进,紧紧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第三,教师有较好的教育技巧。如教师很注重细节的考虑,在幼儿的椅子下面放一个筐,使活动在环节转换时,依然秩序井然。又如示范点数时,教师很注重动作的规范性,每一次都用手势提醒幼儿齐声点数,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按顺序点数,最后在全部点数对象上划圈表示总数。第四,幼儿数学教育应注重幼儿对数量关系的体验,即使是5以内的数也同样蕴含着很多数量关系——多一个、少一个、一样多,等等。教师在该活动中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思想,让幼儿在有限的数量学习中获得丰富的数学经验。


《玩夹子》教案3篇(扩展2)

——《有趣的夹子》中班教案3篇

《有趣的夹子》中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进行6以内的数数,学习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卡片上的圆点数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乐意表达操作成果。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夹子若干(大小、颜色不同),大统计表一张,小统计表1张,音乐磁带,录音机,自制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这是什么?)今天,我们用夹子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二、幼儿第一遍玩夹夹子游戏,感知6以内的数量。

  1.幼儿听音乐夹绿颜色的夹子,并进行数数。

  2.请幼儿统计夹子的数量,并在统计表的相应数量边贴上标志。

  三、幼儿第二遍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颜色的分类并进行数量的统计。

  1.幼儿听音乐夹夹子,并进行数数。

  2.教师关注幼儿夹夹子的情况。你夹了几个夹子?两种颜色混在一起,数起来方便吗?

  3.鼓励幼儿按颜色进行分类。

  4.教师介绍统计表,请幼儿统计夹子的.数量。

  四、游戏:摸摸乐,引导幼儿按照卡片内容并进行夹子匹配。

  1.出示摸箱,教师介绍游戏玩法,了解卡片上的相关信息(圆点数量、颜色),请幼儿一一对应夹。

  2.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互相交流,验证。

  4.请客人老师帮助检查幼儿的统计情况,获得小红花。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投放夹子,进一步感知数量,进行颜色大小的分类统计。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有趣的夹子》中班教案2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在计算的学习上,是从对数量的感知阶段向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阶段过渡,他们有了最初的数群概念,已开始理解数的实际含义,因为本次活动选择了“学习6的形成”的教学内容,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在学习6的形成过程中,巧妙的运用教具,学具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经验,从对具体事物的概括中,帮助幼儿理解数概念的实际意义。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使与动作,动作是幼儿建构思维结构的最坚实的基础。在动作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数学知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不宜遗忘。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为幼儿准备了充足的操作材料,如:夹子、盘子娃娃、红点。。。。。。让幼儿在不停的操作过程中,使具体动作内化于头脑,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数学对于幼儿来说是抽象枯燥的,把一些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设计到有趣的游戏当中,不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如:听指令玩夹子游戏,为娃娃夹夹子,点红点找数字6等,从而是幼儿通过实物—点子 — 数字掌握数学知识。

  活动名称:

  学习6 的形成。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初步张握6的形成。

  2、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套精美的小夹子,娃娃纸盘、小红点。

  活动过程:

  一、复习5 以内数。

  游戏:1 、听铃声夹夹子。

  铃声开始,往身上夹夹子,铃声停就停,数一数夹了几个夹子,并说出总数。

  2、听铃声举数卡

  铃乡开始往身上夹夹子,铃声停,数出夹子总数,并举出相应的数卡。

  3、听铃声夹夹子

  教师敲铃,幼儿根据所敲铃声次数和提出的问题夹夹子,并准确的说出相应的数量。

  二、学习6 的形成

  1、 探索6 的形成。

  以娃娃和夹子做游戏的形式,为娃娃夹5个夹子然后提出,怎样使5 个夹子变成6个夹子的问题。

  小结:5 个夹子添上一个夹子是6 个夹子。5 添上1 是6。

  2 、探索用圆点表示夹子的数量。

  以娃娃点红点的形式提出问题:娃娃要和架子一样多的红点。请幼儿想办法,操作并说出来是怎样使红点和夹子一样多的。

  (1) 先点数夹子是几个,再数出与夹子一样多的红点。

  (2) 取一个红点与夹子对应粘贴,然后数出红点总数。

  幼儿手指实物与圆点,边指边说“一个夹子一个圆点。。。。。。”

  小节:6个红点可以表示6 个夹子。

  3、 认识数字6 说一说6可以表示什么物品。

  三 游戏:《挑兵挑将》

  将幼儿分成两队,对诵儿歌“干草垛,叉兵刀,我的兵马让你挑,要几个?要X个。游戏反复进行2——3遍

《有趣的夹子》中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进行6以内的数数,学习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卡片上的圆点数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乐意表达操作成果。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夹子若干(大小、颜色不同),大统计表一张,小统计表1张,音乐磁带,录音机,自制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这是什么?)今天,我们用夹子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二、幼儿第一遍玩夹夹子游戏,感知6以内的数量。

  1.幼儿听音乐夹绿颜色的夹子,并进行数数。

  2.请幼儿统计夹子的数量,并在统计表的相应数量边贴上标志。

  三、幼儿第二遍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颜色的分类并进行数量的统计。

  1.幼儿听音乐夹夹子,并进行数数。

  2.教师关注幼儿夹夹子的情况。你夹了几个夹子?两种颜色混在一起,数起来方便吗?

  3.鼓励幼儿按颜色进行分类。

  4.教师介绍统计表,请幼儿统计夹子的数量。

  四、游戏:摸摸乐,引导幼儿按照卡片内容并进行夹子匹配。

  1.出示摸箱,教师介绍游戏玩法,了解卡片上的相关信息(圆点数量、颜色),请幼儿一一对应夹。

  2.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互相交流,验证。

  4.请客人老师帮助检查幼儿的统计情况,获得小红花。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投放夹子,进一步感知数量,进行颜色大小的分类统计。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玩夹子》教案3篇(扩展3)

——夹夹子教案3篇

夹夹子教案1

  设计意图: 数学,是一门逻辑学很强的学科,但它又无时不刻在我们的身边发生:一片树叶、五只小鸟、马路边的广告牌是方形的、我的纽扣是圆形的……既然它如此贴近我们,我们为何就不能让孩子主动去发现、去探求其中能自己解答的奥秘?

  因此,我设计《玩夹子》这活动,让孩子能在自由扩展的玩当中寻找一些数的规律,知道数字和数量的关系。同时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的各个环节,喻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目标:

  1、学习点数,正确点数10以内夹子的数量。

  2、能按照颜色的不同分类,比较多少,出现相关的数字卡,辨认数字。

  3、乐意参与活动,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成果。

  活动准备:橘、绿夹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玩夹子

  1、介绍游戏规则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夹子,小朋友愿意怎么玩?

  2、幼儿玩夹子:可以夹在衣服上、裤子上、辫子上等等。

  二、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1、幼儿自由的数数数看,我们的身上有几个夹子?

  2、个别展示

  谁愿意上来数给大家看看。然后告诉大家你一共有几个夹子?

  看看谁的夹子也和他一样多?

  3、相互验证

  相互数数看,你边上的好朋友一共有几个夹子?

  三、按颜色分类、认识相关的数字。

  1、教师示范

  小夹子说同一种颜色的想在一起,你们说该怎么玩?

  2、幼儿分类

  现在,也把你的小夹子按颜色分开来玩吧。

  问:你把夹子请到了什么地方?

  有几个橘色的夹子,有几个绿色的夹子?请幼儿表达。

  四、排列夹子

  1、教师示范操作,幼儿寻找规律

  1)理解排列,知道排列有基本规律

  2)花样排列

  2、幼儿尝试排列

  3、展示并纠正

  你的夹子在哪里排队,是怎么排队的?

  五、收拾整理

  请小朋友把绿色的小夹子送到绿色的小筐里,橘黄色的小夹子送到橘黄色的小筐里。

夹夹子教案2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是科学领域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幼儿进行数学方面的启蒙教育。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概括能力非常弱,他们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是从“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等特点,因此设计本次数学教育活动,以夹子夹衣服、夹子与水果图片配对,让幼儿感知、体验、操作活动理解数的抽象关系,把原本枯燥的数学活动游戏化,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手口一致地数数和学习按数量一一配对。同时《指南》指出关注幼儿发展的整体性,注重各领域之间联系和内容的整合,不应只关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而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这活动中准备小夹子的教具,让幼儿在使用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小手指肌肉发展和灵活性,融进健康领域,同时在帮助同伴数身上夹子环节又融入社会领域、语言领域。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地数5以内的数,初步学习按卡片上的数量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说出总数。

  2、喜欢参与活动,愿意和同伴交流,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

  2、能学习按卡片上的水果数目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幼儿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进行了物质准备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

  1、物质准备:

  (1)、若干塑料夹子。

  (2)、制作1———5的水果卡片若干

  2、知识准备:初步掌握5以内的点数。

  【活动过程】

  一、夹夹子,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材料,并介绍玩法和规则。

  师:框子里有什么?(夹子)

  师:我们今天要和夹子玩一个游戏。你们想把小夹子夹在哪里呢?(领子上,口袋上,拉链上,袖口上……)

  师:等一会儿掌声一响,你们就开始夹;等掌声停了,你们就停下来,赶快回到自己位置上坐好。

  2、教师拍手、巡视,幼儿游戏。

  二、数夹子,感知对应的数字。

  1、请幼儿数一数自己衣服上夹了几个夹子。

  2、请2—3个幼儿说说自己身上夹子的数量,大家一起验证。

  师:谁来告诉大家自己夹了几个夹子?

  师:我们帮他数一数,一共有(5)个夹子,

  师:还有谁来说?(一幼儿上前)

  师:我们和他一起数数看,

  3。请幼儿和同伴互相数数、说说各自夹了几个夹子。

  师:还有小朋友想说,好,请小朋友找好朋友互相帮忙:你帮他数,他帮你数。

  三、游戏:按水果数量匹配夹子。

  1、游戏:夹子送水果。

  师:(出示一张水果卡片)这是什么水果?

  幼:苹果。

  师:有几个苹果?

  幼:3个苹果。

  师:1个苹果送1个苹果夹子,3个苹果送几个夹子?

  幼:3个夹子!(教师演示一一对应夹。)

  师:水果有了夹子以后呀就可以站起来了,教师演示。

  2、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交流、验证。

  师:你的卡片上有几个水果?你夹了几个夹子?(4个草莓,我夹了4个夹子)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一共有4个草莓。夹了几个夹子?1,2,3,4个。

  师:你卡片上有几个什么?夹了几个夹子?(5个橘子,夹了5个夹子)

  师:大家还想说,这样吧,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四.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一、本人在内容及要求上按照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抓住了这个阶段数学教育的重点,即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设计出了这堂游戏活动课。为了体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我将活动安排在地毯上进行。但由于小班的孩子对任何事物都有很大的好奇心,游戏活动中纪律不是很好,孩子回答问题争先恐后,以后我会注意加强游戏活动纪律的训练。

  二、教学层次比教分明,从手口一致地点数到一一对应地匹配,环节设置紧凑,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但在一一对应的环节中,有个别幼儿或多或少的夹夹子,经过过程中老师的帮助,及时改过来了。

  三、幼儿数学教育应注重幼儿对数量关系的体验,即使是5以内的数也同样蕴含着很多数量关系——多一个、少一个、一样多,等等。我在该活动中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思想,让幼儿在有限的数量学习中获得丰富是数学经验。

夹夹子教案3

  活动目标

  1、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能进行5以内的按物计数、分类计数。

  活动准备

  《夹夹子》操作单(见幼儿操作包)及相关小粘贴(见幼儿操作包)。

  铃鼓一个,红、黄、绿塑料夹子若干,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夹夹子

  1、出示夹子,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教师:看看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

  今天玩夹夹子的游戏。铃鼓一响,把夹子夹在衣服上;铃鼓声一停,就回小椅子上坐好。

  2、教师敲击铃鼓,幼儿玩夹夹子的游戏。

  二、数夹子

  1、请幼儿点数自己衣服上的夹子。

  教师:数一数,你在衣服上夹了几个夹子?

  2、请幼儿介绍自己身上夹子的数量,大家一起验证。

  教师:夹了几个?我们和他一起数数看。

  3、引导幼儿互相交流、点数验证。

  教师: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帮忙,你帮我数,我帮你数。

  三、找朋友

  1、教师引导幼儿再玩一遍夹夹子的游戏。

  教师:这次小朋友在夹夹子时要夹一些不同颜色的夹子才好看。

  2、引导幼儿将相同颜色的夹子夹在一起,并进行点数。

  教师:颜色一样的小夹子要一起做朋友。你为什么颜色的夹子找到了好朋友?

  数一数,红(黄、绿)色夹子有几个?

  3、请幼儿介绍自己身上相同颜色夹子的数量,大家一起验证。

  四、连一连

  指导幼儿在《夹夹子》操作单上,根据阿姨伸出的手指头数量粘贴相同数量的夹子。

  教师:每个阿姨伸出几个手指头就表示阿姨需要夹几个夹子。请你粘贴相同数量的夹子。

  活动建议

  这是根据小班幼儿点数物品的学习内容而设计的数学活动。引导幼儿在玩夹子和数夹子的游戏情境中,通过按物计数、分类计数进一步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本活动通过"听鼓声夹夹子"的游戏方式来实施,活动场地设置要适宜游戏的组织。活动前,幼儿围成半圆形坐好;前面提供桌子——根据班级幼儿人数分成若干组,桌上放置若干筐夹子。

  在初次玩夹夹子游戏时,教师可根据5以内点数这一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来变换玩法,如:听指令(几个)夹夹子、看点卡夹夹子,最后再进行听鼓声夹夹子,这样能够让幼儿在巩固复习原有点数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点数的准确度和熟练度,为后面的分类计数做好铺垫。另外游戏活动中教师铃鼓声响停的时间控制也很重要,如第一次游戏,时间要稍微短一些,以保证幼儿夹夹子的数量在5个以内;第二次游戏,铃鼓响声时间要稍微长一些,以保证幼儿可以多夹一些颜色不同的夹子,为后面的分类计数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

  一、本人在内容及要求上按照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抓住了这个阶段数教育的重点,即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设计出了这堂游戏活动课。但由于小班的孩子对任何事物都有很大的好奇心,游戏活动中纪律不是很好,孩子回答问题争先恐后,以后我会注意加强游戏活动纪律的训练。

  二、教学层次比教分明,从手口一致地点数到按颜色分类计数,再到一一对应地匹配,环节设置紧凑,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但在一一对应的环节中,有个别幼儿或多或少的夹夹子,经过过程中老师的帮助,及时改过来了。

  三、幼儿数学教育应注重幼儿对数量关系的体验,即使是5以内的数也同样蕴含着很多数量关系——多一个、少一个、一样多,等等。我在该活动中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思想,让幼儿在有限的数量学习中获得丰富是数学经验。


《玩夹子》教案3篇(扩展4)

——《胡桃夹子》读后感3篇

《胡桃夹子》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名字叫做《胡桃夹子》。

  它讲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嘉丽在圣诞节晚上收到了一个奇怪的礼物,一个胡桃夹子——咬核桃的小玩偶。其实呀,这个胡桃夹子以前是一个王子,他被老鼠王后施了咒语,把他变得很难看。但是,嘉丽并不嫌弃他,而是非常珍惜他。起初,胡桃夹子对嘉丽并不那么友好,可是嘉丽用她的善良和牺牲,赢得了胡桃夹子的信任和友谊。

  他们开始团结起来,并肩作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把老鼠王杀死了。正义战胜了邪恶,胡桃夹子又变回了王子。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很多道理。首先,我们想要得到别人的信任,就要以诚相待、乐于助人;还有,只有团结一致、勇敢执着、不怕困难、永不气馁,才能达到我们奋斗的目标!

《胡桃夹子》读后感2

  德国著名作家霍夫曼在1816年出版短篇童话《胡桃夹子与鼠王》,19世纪末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改编,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谱曲,改变成同名芭蕾舞剧,从此风靡全球深受大众喜爱。《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便是改编《胡桃夹子与鼠王》的一本绘本。

  只看封面就让人眼前一亮,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冰雪王国里,一位芭蕾舞者优雅美丽。故事就这样在一个圣诞节的晚上展开了……

  小女孩克拉拉在圣诞前夜收到了已故母亲留下的礼物,但是必须找到钥匙才能打开这个礼物盒子,寻找钥匙的冒险之旅开始。为了找到钥匙克拉拉在教父的引导下进入奇幻世界“四个王国”。阴暗的走廊尽头克拉拉进入到了王国,无处不在的危险友好的糖梅仙子精彩的芭蕾舞剧,克拉拉对四个王国有了了解,也误以为姜母女王想要统治四个王国。在王国的最后克拉拉发现真正的敌人居然是糖梅仙子并打败了她还四个王国和*宁静。因为克拉拉的聪明勇敢,故事有了完美的结局。

  故事精彩,绘本的文字图画同样出彩,诗一样的文字描述,美幻的图画,我们跟随着克拉拉一起冒险成长。这是一个很适合亲子共度的书。

《胡桃夹子》读后感3

  《胡桃夹子》是德国著名作家霍夫曼的作品。

  故事讲述了英俊王子被鼠王施了魔法,变成了一只胡桃夹子。魔术师德罗塞先生在路上捡到了这样一只胡桃夹子,于是在圣诞节作为礼物送给玛莎。当晚,玛莎已经睡觉,突然从阳台上爬上来一只老鼠。这时候,胡桃夹子似乎重新焕发了生命,在玛莎的帮助下与鼠王展开了殊死搏斗,并且战胜了鼠王。后来,英俊王子娶了玛莎为妻,两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大仲马把《胡桃夹子》改编成了芭蕾舞剧,柴可夫斯基作曲。其中最有名的是糖果仙女们手捧鲜花祝福玛莎和王子幸福的婚姻。这一幕也就是流传了一百多年的《花之圆舞曲》。

  我觉得这个故事最有趣的是德罗塞先生,他不只是一个魔术师,他参观了许多地方,学问渊博,所以他可以一口气跟人讲上三天三夜的故事。虽然德罗塞先生只是童话故事中的人物,但我希望在现实生活中也能有这样一位有趣的人,可以给我讲很多有趣好玩的故事。


《玩夹子》教案3篇(扩展5)

——玩筷子教案3篇

玩筷子教案1

  活动目标

  1、观察筷子,了解筷子在长短颜色等方面的多样性,乐意探索筷子不同的玩法。

  2、初步获得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发展小肌肉的动作。

  3、掌握观察、比较认识事物的方法。

  准备活动

  1、教具:筷子(竹、木、塑料、金属)。刀叉,盛有“食品”的盘子。

  2、学具、每个幼儿(幼儿食品)各有一根竹筷,木筷、塑料筷、金属筷,一只小篓子;每桌一个用丝巾覆盖的果盘,盘内盛有泡沫塑料块,小木珠、乒乓球各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表演,引出课题。

  老师表演,引导幼儿观察;老师手上分别拿的是什么?在干什么?哪种是*的餐具?

  二、观察筷子的特征,了解筷子的用途。

  1、请每个幼儿自己数一数,共有几根筷子。

  2、提问、引导操作:请小朋友比一比,这些筷子有什么地方不同?有什么地方相同?你是怎么知道的?

  3、总结概括4根筷子不同之处。

  ①启动幼儿说出筷子的颜色、长短、粗细、材料、重量等方面的不同,并说出看看、掂掂等方法。

  ②老师总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知道了筷子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银白色……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有的重、有的轻、有的是竹子做的,有的是木头做的,有的是塑料做的,有的是金属做的,筷子是各种各样的。

  4、请幼儿根据筷子的长短、粗细等特征进行排序。

  5、总结概括4根筷子的相同之处。启发幼儿说出筷子都是直直的、硬硬的、用来吃饭的。

  三、掌握使用筷子的方法

  1、是幼儿知道筷子是成双使用的。提问:

  ①吃饭时我们需要几根筷子呢?

  ②两根筷子还可以怎样表示?

  ③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成双使用的呢?

  2、幼儿自由选择同桌一伙伴将两人的筷子进行配对。

  3、掌握正确的握筷姿势。

  四、游戏巩固

  请幼儿用已配对的"筷子将桌上果盘中的物品夹出放至自己的小篓中,最后数一数、比一比,看谁夹得最多。

玩筷子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辨别筷子颜色、图案的不同,找相应,并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尝试用筷子夹食物,体验美味食物带来的乐趣,并会分享食物。

  3、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粉四种颜色图案的筷子。

  2、四种颜色的插筷筒,四种图案的插筷筒。

  3、各种水果切成块。

  4、人手一个碟子,一双筷,四个插筷筒。

  5、音乐光碟。

  活动重点:

  配对、分类及使用筷子。

  活动难点:

  使用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

  1、(出示小熊)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去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

  2、但是我遇到困难了,你们帮帮我,好吗?

  二、学习配对

  1、(出示筷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啊?

  2、小熊想请我们小朋友给筷子找好朋友,请你们帮他找找好朋友,好吗?

  3、请你从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样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吗?

  4、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

  5、幼儿活动――配对。

  6、"xxx,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请2-3名幼儿)

  7、原来你们是因为他们的颜色和图案一样,才找他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

  三、学习分类

  1、那你找到筷子的家在哪里吗?

  2、(出示插筷筒)你们看,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它们有什么不同啊?(颜色)这个是什么颜色啊?那这个呢?那就请你把你的筷子送回家,好吗?待会请你们轻轻地把筷子送回家,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千万不要把他们送错家了。

  3、幼儿活动――分类。

  4、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5、哇,我们小朋友可真棒啊!把红筷子送到了红色的插筷筒里,把黄筷子送到了黄色的插筷筒里,把蓝筷子送到了蓝色的插筷筒里,把粉色的筷子送到了粉色的插筷筒里,真厉害!

  6、但是,筷子想找新家了。瞧!这就是他们的新家,他们有什么不同啊?(图案)这个是什么图案?这个呢?对了,一个上面是三角形,一个是圆形,一个是正方形,还有一个上面有长方形的图形。

  7、现在请你给这些筷子找新家。你喜欢什么样的筷子,你就轻轻地把他从老家拿出来,然后再把他送到新家,好吗?要一个一个有秩序,不然你把筷子弄疼了,他就不理你了。

  8、幼儿活动――再次分类。

  9、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10、哇!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比孙悟空还厉害啊!

  四、学习使用筷子

  1、刚才,我们帮筷子找了好朋友,还把他送回了家,那你们知道筷子还有什么用吗?

  2、对了,筷子还可以夹东西吃。那你知道筷子怎么用吗?(请幼儿说说)

  3、小朋友们数数筷子有几根?--小小筷子两根棒。

  然后小手怎么拿?--手握中间对对齐。

  再怎么用?我们请中指帮帮忙,把嘴巴张开来。--张开嘴巴夹夹紧。

  最后怎么样?--阿呜阿呜吃个饱。

  4、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再念一遍儿歌)

  五、水果大餐

  1、(出示小熊)中班小朋友真棒啊!你们帮我解决了这么多的困难,为了谢谢你们,我就请你们吃水果大餐,好不好?

  2、今天我要请你们吃的是筷子水果大餐,所以你们一定要用筷子夹,千万不能用小手抓,因为我们的小手刚才玩过了,很脏,知道吗?这里的筷子也脏了,我一你们准备了干净的筷子放在后面的桌子上,等一下小朋友去拿的时候也要有秩序,一个跟着一个,好吗?然后把食物夹到盘子里吃。

  3、好,我们开吃了!

  4、你也可以把水果夹给客人老师吃。

  六、活动延伸

  带幼儿进入区角练习用筷子夹玻璃球或各种豆子。

  教学反思:

  1、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筷子进行活动,既方便又简单也很实用,很贴切农村的乡土特色。

  2、设计的活动能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的水*,有利于幼儿手部小肌肉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幼儿在活动中也能大胆地和同伴交流,将自己的玩法与同伴分享,气氛活动,孩子也很积极投入。

玩筷子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辨别筷子颜色、图案的不同,找相应,并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尝试用筷子夹食物,体验美味食物带来的乐趣,并会分享食物。

  3、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粉四种颜色图案的筷子。

  2、四种颜色的插筷筒,三种图案的插筷筒。

  3、各种水果切成块。

  4、人手一个碟子,一双筷,四个插筷筒。

  5、录音机、磁带。

  重点:

  配对、分类及使用筷子。

  难点:

  使用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

  1、(出示小熊)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去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

  2、但是我遇到困难了,你们帮帮我,好吗?

  二、学习配对

  1、(出示筷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啊?

  2、小熊想请我们小朋友给筷子找好朋友,请你们帮他找找好朋友,好吗?

  3、请你从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样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吗?

  4、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

  5、幼儿活动——配对。

  6、“xxx,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请2-3名幼儿)

  7、原来你们是因为他们的颜色和图案一样,才找他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

  三、学习分类

  1、那你找到筷子的家在哪里吗?

  2、(出示插筷筒)你们看,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它们有什么不同啊?(颜色)这个是什么颜色啊?那这个呢?那就请你把你的筷子送回家,好吗?待会请你们轻轻地把筷子送回家,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千万不要把他们送错家了。

  3、幼儿活动——分类。

  4、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5、哇,我们小朋友可真棒啊!把红筷子送到了红色的插筷筒里,把黄筷子送到了黄色的插筷筒里,把蓝筷子送到了蓝色的插筷筒里,把粉色的筷子送到了粉色的插筷筒里,真厉害!

  6、但是,筷子想找新家了。瞧!这就是他们的新家,他们有什么不同啊?(图案)这个是什么图案?这个呢?对了,一个上面是花花的,一个有蝴蝶,还有一个上面有绿色的图案。

  7、现在请你给这些筷子找新家。你喜欢什么样的筷子,你就轻轻地把他从老家拿出来,然后再把他送到新家,好吗?要一个一个有秩序,不然你把筷子弄疼了,他就不理你了。

  8、幼儿活动——再次分类。

  9、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10、哇!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比孙悟空还厉害啊!

  四、学习使用筷子

  1、刚才,我们帮筷子找了好朋友,还把他送回了家,那你们知道筷子还有什么用吗?

  2、对了,筷子还可以夹东西吃。那你知道筷子怎么用吗?(请幼儿说说)

  3、们数数筷子有几根?——小小筷子两根棒。

  然后小手怎么拿?——手握中间对对齐。

  再怎么用?我们请中指帮帮忙,把嘴巴张开来。——张开嘴巴夹夹紧。

  最后怎么样?——阿呜阿呜吃个饱。

  4、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再念一遍mp3/儿歌)

  五、水果大餐

  1、(出示小熊)小二班小朋友真棒啊!你们帮我解决了这么多的困难,为了谢谢你们,我就请你们吃水果大餐,好不好?

  2、今天我要请你们吃的是筷子水果大餐,所以你们一定要用筷子夹,千万不能用小手抓,因为我们的小手刚才玩过了,很脏,知道吗?这里的筷子也脏了,我一你们准备了干净的筷子放在后面的桌子上,等一下小朋友去拿的时候也要有秩序,一个跟着一个,好吗?然后把食物夹到盘子里吃。

  3、好,我们开吃了!

  4、你也可以把水果夹给客人老师吃。

  5、托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也想吃,我们也请他们一起吃,好吗?

  教学反思:

  1、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筷子进行活动,既方便又简单也很实用,很贴切农村的乡土特色。

  2、设计的活动能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的水*,有利于幼儿手部小肌肉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幼儿在活动中也能大胆地和同伴交流,将自己的玩法与同伴分享,气氛活动,孩子也很积极投入。

  小百科:筷子,是指*常用的饮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发明于*,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


《玩夹子》教案3篇(扩展6)

——《小兔玩圈》教案3篇

《小兔玩圈》教案1

  活动目标:

  1、发散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让幼儿思考新的玩法。

  2、培养幼儿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1、教具:录音机、磁带、空场地。

  2、学具:幼儿人手一个塑料圈。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活动身体,变换各种小动物,让幼儿一起学小动物的动作玩圈。

  师:你们喜欢什么小动物?

  学你们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前进吧。

  二、练习上次活动的玩法,幼儿自由玩。

  三、幼儿同伴之间相互启发,继续探索练习。

  师:宝宝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玩法。那你们知道兔宝宝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呢?

  幼:跳。

  师:那我们来跳跳看,但是要和其他宝宝跳的不一样。(幼儿玩圈,教师讲评跳的好的幼儿)

  四、难度练习,重点指导

  1、幼儿自由结伴将塑圈摆在地上搭成各种图案,然后逐个进行跳圈活动:单脚或双脚连续跳,左右*替跳,左右脚开合跳等。

  教师重点指导:如何与同伴商量合作玩的方法。

  师:现在妈妈要我们宝宝合作,把圈放在地上拼成一个图案,然后来玩玩看。(幼儿自由结伴玩圈)

  2、教师将合作得较好的组的玩法展示给同伴看,提供幼儿合作玩的方法。

  3、教师小结:宝宝们真能干,妈妈看了可高兴了,你们不仅用圈玩出了这么多的玩法,而且还拼出了这么多的图案,妈妈要表扬你们。

  四、游戏结束,放松身体小兔子拔萝卜吃,结束活动。

  师:宝宝们做了这么久的运动,你们肚子饿吗?

  幼:饿。

  师:你们看那是什么?

  幼:萝卜。

  师:那边地里种了那么多的萝卜,可是没有路过去,宝宝们快想个办法吧!(幼儿自由想办法,教师引导幼儿用圈铺路)师:宝宝们真能干,想出了用圈铺路的好办法,那现在开始铺吧。铺好以后再从路上过去吃萝卜。

  活动反思:

  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为了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往往采取游戏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思考。而体育活动本身就和游戏密切相连。小兔跳彩圈,采用游戏的方式,锻炼幼儿的双脚同时向前跳和向上跳。游戏简单、适宜小班幼儿掌握,在游戏情节的贯穿下又不乏单调性,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充分发掘他们的表现技能和自我满足的情感需求,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感知体育与情感上的共进。本次活动组织后,我们小二班幼儿都开始叫我“兔妈妈”了,孩子们一直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对本次活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此可说明本次活动对幼儿的吸引和影响,孩子们通过游戏情境中的角色扮演、自我表现,使幼儿的自我情感需要得到满足。

《小兔玩圈》教案2

  游戏生成:此游戏方案的设计是以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感兴趣为出发点,游戏的材料以塑料圈为主,其他的辅助材料目的在于吸引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欲望,材料可以是灵活多变的;游戏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随着幼儿的想法而进行;背景音乐也可做适当调换;这样这个游戏就充满了新鲜感,使得幼儿百玩不厌。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和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幼儿挖掘塑料圈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欲望。

  3.通过多种游戏形式,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帮互组、乐于动脑等良好的品质。

  4.可在游戏活动中向幼儿渗透知识教育,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而灵活选定。

  活动准备:

  准备与幼儿数量相同的塑料圈、兔宝宝头饰、兔妈妈兔爸爸大灰狼头饰各一个、胡萝卜及胡萝卜种子道具若干,背景音乐若干。

  活动内容:

  第一部分——大灰狼来了

  幼儿扮演兔宝宝,教师扮演兔妈妈和大灰狼,播放音乐《小兔乖乖》,全体以塑料圈为道具按音乐情节表演舞蹈和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对塑料圈的喜爱,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等教育。

  第二部分——播种和收获

  组织幼儿将塑料圈摆成“羊肠小道”,带领兔宝宝跳过“羊肠小道”到山上播种胡萝卜、浇水、施肥及收获,可以走、跳过圈,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了解作物的`生长与收获,体味劳动的辛苦与快乐。(可以播放背景音乐,如《春雨沙沙响》、《劳动最光荣》等节奏欢快的儿童歌曲)

  第三部分——自由玩圈

  教师鼓励和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和创新,挖掘塑料圈的多种玩法,可自己玩,也可以多人合作玩,可以拼图,可以用身体绕圈......这一部分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自由空间,以幼儿自主游戏为主,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人这一现代教育理念。

  第四部分——组织幼儿结束游戏

  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组织幼儿“开汽车”*室等等,可以看情况而定。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和发表自己的游戏体会和心得,教师从中抓住和发掘有价值的教育契机。

《小兔玩圈》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玩圈活动发展幼儿单脚跳、双脚跳和套圈的技能,提高幼儿的跳跃能力。

  2、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

  塑料圈 小兔头饰 萝卜卡片 录音机及磁带

  活动过程:

  一、幼儿四散在场地周围,老师扮演兔妈妈

  “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我带小兔去外面玩。”

  放录音,集体随儿歌做动作:

  太阳*笑(双手上举摆动)

  小兔起得早(双手拍手)

  洗洗脸,梳梳头(做洗脸,梳头的动作)

  还会穿衣扣纽扣(自转一圈边做穿衣扣纽扣的动作)

  伸伸臂,弯弯腰(做弯腰伸臂的动作)

  踢踢腿,跳一跳(先踢腿,后双脚向上跳两下)

  天天锻炼身体好(拍手两次,翘起大拇指)

  二、玩圈练习:

  (一)“兔妈妈”出示塑料圈说:“孩子们,这个塑料圈你想怎样玩,可以套在身上玩,也可以放在地上跳,大家开动脑筋,看谁玩的花样多。”

  (二)幼儿分散玩,教师注意观察

  小结:刚才小兔们想出许多好玩的方法,有的从头上往下套,有的在腰上转,有的用胳膊转,有的放在地上单脚跳,双脚跳。大家玩的都很好,今天咱们一起来练习跳圈,跳时注意先下蹲再用力跳起,前脚掌轻轻落地。教师示范跳法:单脚跳、双脚跳。

  (三)幼儿再一次分散玩

  1.自己从圈外双脚跳到圈内,再跳出,连续跳。

  2.单脚跳圈,先往里跳后往外跳。

  3.几个人把套圈排成一排,双脚连续向前跳或单脚连续往前跳。

  三、游戏“小兔拔萝卜”

  小兔们分成四路纵队,鱼贯行进。先套圈从头上套下,再沿着弯曲的山路行进,跳过障碍物到达目的地去拔萝卜。

  四、结束:“兔妈妈”:小兔们辛苦了,今天我们学会了套圈玩圈的本领去拔了这么多萝卜,我们回去吃萝卜吧。放音乐集体自由走出场地。

  活动反思:

  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为了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往往采取游戏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思考。而体育活动本身就和游戏密切相连。小兔跳彩圈,采用游戏的方式,锻炼幼儿的双脚同时向前跳和向上跳。游戏简单、适宜小班幼儿掌握,在游戏情节的贯穿下又不乏单调性,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充分发掘他们的表现技能和自我满足的情感需求,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感知体育与情感上的共进。本次活动组织后,我们小二班幼儿都开始叫我“兔妈妈”了,孩子们一直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对本次活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此可说明本次活动对幼儿的吸引和影响,孩子们通过游戏情境中的角色扮演、自我表现,使幼儿的自我情感需要得到满足。

  小百科:兔(Rabbit)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下属所有的属的总称。俗称兔子。


《玩夹子》教案3篇(扩展7)

——《玩绳》大班教案3篇

《玩绳》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

  2、通过玩绳,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衡协调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和发散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长绳短绳若干。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跑步进入活动场地,做热身操。

  2、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玩绳子,看谁能想出好玩的方法。

  3、自由玩绳: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自由玩绳,刚开始可以探索一个人玩绳的方法,然后探索两个人玩绳的方法,最后可以探索许多个人一起玩绳的方法。每当有幼儿想出一种好玩的方法时,教师可以先请这个幼儿示范,然后带领大家跟这个孩子一起玩。

  4、玩法:

  (1)跳绳:幼儿可以一个人练习跳绳,还可以练习花样跳绳。

  (2)给娃娃打领结:幼儿分*数相等的四队,各队第一名幼儿手拿短绳当领带站在起跑线后。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幼儿去给娃娃系好领带后返回并拍第二个幼儿的手,比赛依次进行,快的为胜。

  (3)踩绳跳:每人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两手捏住绳子的两端,双脚踩在绳子的中间部位,两手拉紧绳子,双脚用力前跳。

  (4)走小路:两条绳拉成相距有一定距离的*行线做小路,幼儿在小路中间走,踩绳、出绳为犯规。

  (5)走钢丝:把绳子拉成——或S形,幼儿踩绳前进。

  5、放松活动:小朋友们刚才想出了各种玩绳子的好方法并一起玩了绳子,大家一定有点累了吧,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放松一下。幼儿随音乐做放松活动。

  6、小结结束:教师对幼儿刚才玩绳的情况做一简单小结,然后带领幼儿回活动室,结束。

《玩绳》大班教案2

  【内容分析】

  《花样玩绳》是大班《幼儿创新智慧游戏课程》下册的活动内容。我们发现幼儿从四岁以后就对绳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会对衣服上的小线头或书包的背带脱线等感兴趣。到5岁以后,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发展迅速,他们会用绳子把玩具做缠右缠来回的捆绑,这时孩子会把绳子当作一种工具来使用,想用绳子来做游戏。到了6岁以后,孩子对绳子接触的多了、了解的多了,想法玩法也就随之增多。他们会把绳子想象成各种东西,会利用绳子,想用绳子来做各种体育运动等等。绳子在孩子的眼中是有趣的、变化的。小小的绳子在大人眼中是*凡物,对处于探究时期的孩子们却充满了吸引力。所以,我想利用绳子这一触手可己的教材来挖掘孩子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体验花样玩绳的乐趣,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良好品德。

  《纲要》中提出:孩子们的探索活动应从身边的实物开始。生活中有许多不起眼的东西,其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此,围绕《玩绳花样多》,引导幼儿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活动。

  【幼儿分析】

  大班幼儿思维活跃、想象力发达、动手欲望强,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所以在选择大班活动内容时,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入手,抓住幼儿的心理需求,满足幼儿的操作欲望,使之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设计思路】

  花样玩绳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充满着趣味性和吸引力,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幼儿体验合作创新思维乐趣的良好题材。本次活动前请幼儿搜集不同的绳子,积累对绳子的感性经验。活动中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活动层层递近,步步深入,通过问题设疑——查找探索,幼儿自主学习——交流验证,同伴共同学习,提升巩固知识。引导幼儿从最初的感知——亲身体验——再次渗入——花样玩绳展示——概括总结、拓展知识。活动中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全体幼儿,使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不断提升。

  【活动重难点】

  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活动目标】

  1、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合作能力。

  3、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请家长帮幼儿准备不同的绳子,丰富幼儿对绳子的感性经验,了解不同绳子的特点。

  教师准备:提供各种绳子(跳绳、大绳、毛线绳、布绳、麻绳、草绳、钢丝绳等)。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谜语:绑人绑的紧,剪刀剪的断,粗粗细细有,长长短短有,请你猜一猜?

  (二)扩散思维活动:谈话,你见过的绳子?

  1、绳子有许多宝宝,你见过什么样的绳子?这些绳子有什么用处?(相互说、个别说)

  2、孩子们这么喜欢绳子宝宝,我们把这些绳子宝宝请到了我们班。(依次出示不同的绳子)

  3、幼儿自由观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绳子。

  (三)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1、孩子们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绳宝宝,下面请孩子们说一说,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绳子?(毛线绳、跳绳、草绳等)它有什么用处?(绑东西、织毛衣、缝衣服、拖车等)用它可以做什么游戏?(引导幼儿说出:一人玩、两人玩或多人玩)

  2、孩子们想出了这么多玩法,下面请你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两人或多人来玩这些绳子,你觉得还有什么更好玩的玩法吗?

  (引导幼儿相互合作,体验玩绳的乐趣,在合作中创新绳子的玩法,感受绳子的奇妙。比如:翻绳、花样跳绳、套圈儿、跳格子、钓鱼、扎辫子、捆绑货物等)

  (四)展示花样玩绳,体验成功喜悦。

  1、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玩绳过程。

  2、找几组有代表性的展示玩绳过程,提示幼儿讲解说明。

  (五)概括总结、拓展知识。

  教师总结绳子的用途,说明绳子的种类多,用途也很多。比如:毛线可以编织;草绳可以做成精美的工艺品;麻绳可以镎鞋底;艺术绳可以编*结;……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绳子,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关注它吧!

  (六)激发幼儿在活动中团结合作,没有朋友会很孤单的。

  师:孩子们和自己的同伴相互合作,用绳子做了许多游戏,真是让老师打开眼界。在这高兴的时刻是谁在哭呀?(出示被遗忘的大绳)我问它为什么?它说——它没有朋友!怎么办?(孩子们一致表示要与大绳交朋友)

  (七)活动结束:

  绳子哥哥找到了朋友很高兴,我们一起到院子里跳大绳吧!

  【活动反思】

  优点:

  1、选材生活化。《纲要》中提出:孩子们的探索活动应用身边的事物开始。本活动的内容、材料来源于生活,有效的利用了——绳子。结合活动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教师不用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准备,但孩子们兴趣昂然,同时体验了合作的乐趣。

  2、环境宽松化。整个活动注重每个孩子的参与、尝试,幼儿在探索中发现问题——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经验升华。幼儿表现出了很好的`合作意识,教师在活动中是材料的提供者、问题的观察者和探索活动的引导者、启发者。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自主的探索范围,幼儿充分体验了自主的乐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活动意识。

  3、材料丰富化。本活动的材料——绳子,看似简单其实蕴涵了丰富的内容,它的颜色、形状、材质都不同,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绳子种类及辅助材料,既避免了幼儿操作时的争抢,又提供了充分自主选择、探索的机会。

  缺点:

  由于所准备的辅助材料有限及幼儿动手能力的限制,导致幼儿想创新的一些具有难度的物品未制作出,今后在进行此类教学活动时,应尽量给幼儿提供充足的辅助材料,*时也要注重对孩子进行操作方面的练习,使幼儿的探索欲望得到充分满足。


《玩夹子》教案3篇(扩展8)

——交换玩具玩教案3篇

交换玩具玩教案1

  一、设计思路

  娃娃、积木、大皮球等玩具,在幼儿的成长历程中扮演着天使的角色。他们在假想的游戏情境中,模仿着*的角色,体验着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学习并接受与同伴游戏所必须遵守的“约定俗成”,由自然人逐步向社会人发展。小班幼儿有着他们年龄阶段的特点,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和大家分享。因此,根据这一情况,我设计了“玩具大家玩”这一主题活动。而“分享”这一情感体验又有其特殊性,根据本班幼儿的需要,我又将其分为“玩具自己玩”、“玩具轮流玩”、“玩具交换玩”、“玩具大家玩”和“玩具送给你”五种情况。“玩具交换玩”这个活动是由“维尼”老师与小狗“史努比”交换玩具引发的",“维尼”老师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伴随着故事情节地发展,孩子们会积极主动地思考、想象,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而后,为了使孩子们能够亲自体验交换所带来的意外收获,“维尼”老师巧妙地设计了“玩具分享会”这一环节,并将“交换玩具”获得的快乐这一抽象概念进行了量化处理,让幼儿真正感受到“分享”所带来的物质与精神的收获。

  二、活动名称:玩具交换玩

  三、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交换玩具后所玩玩具数量上的增加和快乐的加倍。

  2、掌握玩别人的玩具征得别人同意的方法。

  重点:能将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地与同伴交换玩具。

  难点:体验与同伴交换玩具后快乐的增加。

  四、活动准备:各种小动物的头饰、各种玩具、录音机、磁带

  五、组织形式:小组活动

  六、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维尼”老师带来一件新玩具,她正在给她的“学生们”——森林幼儿园的小动物们讲解玩具的玩法,这时小狗“史努比”来找“维尼”老师交换玩具玩。

  (二)幼儿讨论,树立榜样

  1、这么好玩的玩具我不舍得给她玩,怎么办?——舍得

  2、要是她把玩具弄坏了,怎么办?——要爱护

  3、把玩具给她玩我没有玩具了,怎么办?——交换玩具

  (三)亲自体验,快乐加倍

  1、游戏“找朋友”:“维尼”老师组织小动物们举办“玩具分享会”,小动物们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2、交换玩具:“维尼”老师请小动物们与自己的好朋友交换玩具,并在小动物们的胸前贴一个小笑脸。

  (四)幼儿讨论,提升经验

  1、交换玩具后都玩了哪些玩具?——体验所玩玩具数量的增加

  2、得到了几个笑脸?——体验交换玩具后快乐的加倍


《玩夹子》教案3篇(扩展9)

——大班教案:玩竹竿3篇

大班教案:玩竹竿1

  一.活动背景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对子女格外娇宠,竹竿已被纸棒所代替。孩子们或把它当“金箍棒”耍,或把它当“枪”使……大班孩子喜欢带有一定挑战性的运动,由于纸棒质地不坚,使用时易折断,进行*衡走时纸棒易压扁受损,也不够刺激,还限制了孩子比力气等对抗运动的练习。那么如何让纸棒变得坚硬?园内的竹林给了孩子们启迪。师生一起砍来了细竹子,竹竿又回归到孩子中间,他们玩出各种花样。为了满足孩子玩棒的需要,发展孩子的创造力,提升、整合幼儿玩棒的经验,促进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在大二班第二学期四月份安排了一次“玩竹竿”的活动。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进一步萌发创新与合作的意识。

  2.在玩竹竿的过程中学习助跑跨跳过宽50厘米左右的*行线。

  3.在玩竹竿中进一步增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活动准备

  1.场地:活动在软质地上进行,场地划分如图一。

  2.材料:65厘米长的竹竿(请阿姨打光,两头用红绸缎包裹,里面有海棉垫)人手一根(幼儿24人),3米长竹竿四根,“树桩”(雪碧瓶)四个,小红旗四面,皇冠四个。

  3.活动经验:幼儿会做竹竿操,练习过左右拐弯走及双脚立定跳远,部分幼儿有一定的玩棒经验。

  (三)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2)幼儿两路纵队沿中间场地走,行进中练习左右拐弯走。教师用动作提示个别幼儿口令落在左脚上。

  (3)四路纵队走到四根长竹竿处,以组为单位,右手持竹竿,集体练习竹竿操。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操吧!“举一举呀,走一走;走一走呀,蹲一蹲;蹲一蹲呀,放一放;放一放呀,荡秋千;荡一荡呀,转一转;转一转呀,摇小船;摇一摇呀,真快乐,天天做操身体好!”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和儿歌的提示下,一会儿前举、下蹲(荡秋千),一会儿侧身前俯后仰(摇小船)。


《玩夹子》教案3篇(扩展10)

——玩学具教案

玩学具教案1

  单元说明:

  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有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有物体之间相互接触而形成的摩擦力;有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弹力; 这些无处不再的力,每时每刻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他们可能会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的经验,对各种力的现象进行解释,但是他们还不能通过比较科学地,积极地探究各种力的现象来认识力.这个单元就是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对力的各种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

  本单元在"制作能力","猜想与假设","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方面,延续了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培养要素,进行了有效的深入.在"利用证据,逻辑推理及想象建立假设","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等科学探究方面,本单元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操作的*台,在科学探究的逻辑构建上,体现了一个上升的趋势.因此本单元的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本单元包括五课内容分别是《小车的运动》——推力和拉力,《玩滑梯的启示》,《跷跷板》,《弹簧的学问》,《有趣的磁铁》,主要研究,摩擦力,弹力,磁力等有关力的内容.

  本单元的科学探究主要侧重于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制作简单科学模型;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侧重于使学生养成想知道,爱提问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情感.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小车的运动》主要让学生通过设计改变变量的探究实验,体会生活中的推力和拉力,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以次为出发点和生长基,衍生出探究摩擦力,弹力,磁力等有关力的课题.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课活动内容定位在"游戏"的范畴,所以又衍生出《跷跷板》,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各种力的显著特征,通过设计改变变量的探究实验寻找各种力的规律性变化.

  教具学具:《玩滑梯的启示》:摩擦力的接触面——书皮与桌面的对比,酒盒或三合板正反两面;《跷跷板》:简单机械盒——杠杆尺;《有趣的磁铁》:磁铁性质实验盒,磁性玩具——如磁力棋, 小车的运动

  教科书说明:

  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等却是学生所陌生的.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形式的力,本课以学生们喜爱的玩小车游戏为载体,按照"问题——假设——验证——发现——交流"的科学认识程序,探究"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本课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这一目标而编写.

推荐访问:夹子 教案 《玩夹子》教案3篇 《玩夹子》教案1 《玩夹子》教案1年级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