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高中语文经典教案(五篇)(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经典教案(五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4-19 16:18:01 教案设计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经典教案(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高中语文经典教案(五篇)(范文推荐)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经典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1)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2)根据思路,探索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3)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

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_。

教学重点:理清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学设想:着生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在此基础上,理解关键文句,

进而把握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预_检查总结疑惑

听写字词

检查词语含义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1导入:在我国文学,闪烁着一颗璀璨的巨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这位巨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鲁迅先生(板书)。

设计二:忘不掉那南斯拉夫大大使馆被炸的硝烟;忘不掉那打着“民主”旗号的美国的卑劣行径和无耻谰言;更忘不掉我们的三位记者不幸以身殉职。同学们,假如你是他们的同事或亲朋好友,要为这三位烈士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你将如何安排文章的整体思路呢?这节课我们就看看鲁迅先生为了“记念刘和珍君”是如何布局全文思路的。

2、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背景资料

“三一八”惨案是继“五”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_,它的直接导火线是1926年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

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党的领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_运动展开了。3月17日下午,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政务院_,执政府卫队竟用_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上午10时,李大钊作了演说,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高唱《国民革命歌》,高呼“_帝国主义”“_段祺瑞”“驱逐帝国主义公使出境”“取消不平等条约”等口号,进行_。女师大学生会主席刘和珍欣然前往,并担任指挥;女师大进步学生杨德群等沿途散发传单,群情激昂。

刘和珍等到就是此时遇难的。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先生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_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鲁迅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出了《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篇章。

(二)、通读全文,理清总体思路。

问题设计:本文思路的起点是什么?(分解为以下几个小问题)

1.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明确:三、四、五节。

2.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交代写作缘起。

3.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至此形成板书)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训练重点:理清思路

一、写作缘起(1-2)

二、记念主体(3-5)

三、教训、意义(6-7)

(三)、分析局部思路

关于文章的局部思路,既指一个语段中的几个句子的思路,也指一个部分中几个层次的思路。

高中语文经典教案篇二

《沁园春 长沙》

【学_目的】

1、感受_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2、对比诵读,了解词的格律特点,加深对情感内涵的把握和理解。

3、品味词的语言和意境,了解诗词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背诵全词,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

诗词朗读,赏析诗词的语言表现力,感受作者的情怀。

【建议课时】

1.5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板块学_方法介绍(结合人文主题)

1、说说: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自由表达。(引入写作与阅读的结合)

2、读读:初读、对比读,感知诗词的形式特点──音韵、节奏与格律。范读后整体感知本文的思想情感与风格。

3、议议: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技巧,深入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品语言、知诗艺、思想)

4、写写:拓展鉴赏。

二、品读课文

1、说说:

⑴同学们,踏入高中也就踏入青春的门槛,今天老师想问问大家,你的青春理想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你的理想?

(学生自由表达)

⑵交流后,教师点评后引导:刚才同学们都畅谈了自己的理想,非常简洁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但老师想问问你们中有谁能诗意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形象地表达自己的理想?

⑶导入课文:今天我们来学的词《沁园春•长沙》,看看作者青春时代的理想是什么?又是如何形象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如何诗意地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伟人的伟大,并从中学到一些诗词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2、读读:

⑴我们先来读读读这一首词。读了之后,我想和大家一起来交流同学们读了之后的初步感受。提醒注意:把握情感,注意语气,划分节奏,读出重音。

(交流初读的感受,请学生推荐学生来范读,探讨该词的朗读处理。)

⑵将《沁园春•雪》与课文对比读(投影呈现《沁园春•雪》)。

⑶总结: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读来发现同一词牌具有许多相同的特点。

(交流后再明确:词牌,题目,一般分为上片或称上阕和下片或称为下阕相同词牌的词有相同的体例,古人称作词为“填词”。)

⑷“诗言志”,读了本词,你能略微知道它的思想情感吗?你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吗?

集体朗读。

学生谈对“志”的理解及此志在心中激起的感受。

教师点评,归结到毛诗风格与思想的把握上,并附带欣赏及_的书法。

(明确:热爱祖国壮丽河山,主宰河山的雄心壮志。基调昂扬向上,词风大气磅礴。所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学生有气势地再读。

三、赏析上片

1、教师范读前三句。

2、学生讨论这三句的大意,作者在这里交代的情况。

(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点拨到:词的语句多倒装)

建议:让同学用散文的语言形式表达诗句所表现的内容,体会诗歌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3、赏析_笔下的秋景。

具体步骤:

⑴让学生读出“看”领属的诗句。

⑵学生讨论这里抓住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为什么说这些词语富有表现力?

(这里不拟定标准答案,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⑶进行想象力的训练: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人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_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分为四步:

①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

②染上颜色:把黑白屏变成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

③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流淌,大小各式船只争发;雄鹰在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④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⑷让学生讨论,通过想象,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意境,感受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立而观景,借景抒情。诗人在对大自然万物的_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国家命运的由衷关怀。

(学生的表达要求基本准确)

⑸让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体会_的不凡的人格:

①比较_的“独立寒秋”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

②比较_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③与古人描写秋的句子与_的咏秋诗相比较。(可以寻找一些有关“大雁、梧桐、菊花、落叶”等诗句来比较,时间仓促未能找好打上。)

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到作品风格与人格的关系,由衷地赞叹_的伟大人格,再一次齐读全词。

四、赏析下片

在词的上片,_同志通过写秋景传达了自己内心激荡的青春_,也就是借景抒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下片作者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的。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几个重点词的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讨论交流几个重点词的用法。

(明确:仅供参考)

⑴“携”、“侣”、“同学”表明人物关系亲密团结。

⑵“峥嵘”、“稠”表明时代特点,艰难时世反衬人物的奋发有为。

⑶“恰”引起的铺叙表明人物的气质禀赋、精神状态和战斗行动。

⑷“粪土”形象不美,表现对军阀官僚的蔑视恰到好处。

⑸“中流击水”写尽豪情壮志,意味深长,令人联想到“中流砥柱”。

2、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我们联想到怎样的形象呢?

(提示: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的既非古代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非当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赌明天”。倒令我们想起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更令我们想到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

(明确:忆的是“同学”、“书生”,站在我们面前的分明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斗士。)

3、这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挑战,敢于挺身而出主宰世界命运的热血青年。血气方刚,壮志凌云,豪情万丈,在穿透80年时空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有力的脉搏,炽烈的情怀,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这首词能有这样的穿透力、感染力?请同学们围绕下面三个问题讨论与交流:

⑴“诗言志”,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来抒写自己的宏伟抱负与远大理想的?

⑵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形象地表现它?

⑶运用“增删调改换”方法进行词语分析,品味其用语之精妙(炼字炼句炼意)。

五、学法与鉴赏点拨

1、赏析写景:写景顺序,景物选择(意象/物的选择),景物特征(意境)。

2、分析叙事:人物做了什么;怎么做。(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的描写)

3、表达技巧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动、名、形容词的分析。

明确即课堂小结:作者借雄奇壮观崇高之美景造阔大之意境,以刚健有力之行为状人物之形美,当然,更是作者心有所动,心有_,胸怀天下,方能写出如此大气的文字。

六、作业

写写你心中的理想。要求采用诗的语言。(小提示:可以套用歌曲或诗词。

高中语文经典教案篇三

《赤壁赋》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教学重点:

苏轼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名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二、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三、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结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一、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二、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涵的情感与哲理;比较阅读。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同学们,这首词气势雄浑,磅礴浩荡,有气吞天下之势。正如有人评价苏轼的风格说:“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个评价很恰当。苏轼的诗词是这样,他的散文又怎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一篇着名的散文《赤壁赋》,仔细体会他散文的风格。

二、介绍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1学生陈述搜集的材料。

苏轼的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上颠沛坎坷。思想上入世出世,亦儒亦道亦释。文学上开一代词风之先,在诗词文赋上有辉煌成就。同时具有旁通书法绘画、知音律、喜平话、懂园林艺术、精金石的旷世才华。

2背景性资料。

苏轼被贬黄州。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1079)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首诗。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污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

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时,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的残酷打击感到悲愤、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三、诵读课文,疏通字词,在此基础上解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可采取个别诵读、整体指导,再集体诵读的方法。

四、品读课文第1、2段。

问1: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明确: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澈,如梦境一般。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第1段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问2:第1段中所说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指《诗经》中《月出》。第2段中,又写出了扣舷而歌的歌词。试比较这两首诗歌,想想它们在内容、情感上有何不同。

明确:《月出》是一首情诗,写一个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思慕的焦点只在爱人身上,写出男子的焦灼心情。《赤壁赋》中之歌虽从《月出》化出,但胸怀、境界却更加邈远空阔。歌的前句叙事、写景,与赋中月夜泛舟的情境相合。“渺渺兮予怀”与“劳心悄兮”一样是直接抒情,但歌中的“美人”未必是哪位美人,倒令人想起屈原诗中喻指的圣主贤君与美好理想。因而歌中表现的是一种政治的感慨,在知音难觅、天各一方的叹息中,已然包含了淡淡的哀愁。

问3: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明确:第2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悲:客的萧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五、总结、扩展。

“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文如此,诗亦如此。《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亦由写景起笔,由如画之江山,引出千古风流人物。本文也大致是这样一个思路。先写秋夜荡舟、饮酒放歌之乐,再写萧声之悲,都是为下文作铺垫,意在引出作为主体的主客问答。后一部分的课文,我们下一课时再作品读。

六、布置作业。

1诵读全文。背诵1、2段,熟读3—5段。

2在诵读中边读边悟:第3、4段的主客问答,对人生态度问题作了怎样的思辨?你赞成他们的哪些看法,不同意哪些看法?

第二课时

一、品读3—5段。

问1:第3段感情如何?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明确:写主客问答,主要是“客”的感慨,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既是英雄又是诗人的人物最终归于“空虚”。“客”通过几番对比,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问2:第4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问3:结尾段感情如何?

明确:“客”心悦诚服。心情更加喜悦。“喜而笑”、“相与枕藉”。

问4: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明确:结合背景分析,讨论理解。“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问5: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是什么?

明确:这是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关键。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哲理,苏轼思想中两种情绪的对抗表达了他矛盾痛苦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心情。

问6:为什么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

明确:

(1)引出赋的特点。赋,始于两汉魏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鸟赋》,张衡的《两京赋》等等。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的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2)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写法上:“主客问答”,“抑客为主”。形式上:句式对称整齐,声律和谐押韵(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体味)。

二、鉴赏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

全文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1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4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结合具体段落,找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和段落以及标志情、景、理三者转换的语句,品味感受。

三、扩展:比较阅读。

1阅读《后赤壁赋》,体会两篇《赤壁赋》的思想意义、写法方面的异同。

讨论题:

(1)第1段“找鱼找酒”的叙述在构成情感线索上有什么作用?

(2)梦中遇见道士的描写有什么寓意?

(3)写了梦游的经过后,作者又添了梦醒寻道士的一笔,寓意是什么?

4)《赤壁赋》有直接表达情感的特点,与之相比,《后赤壁赋》有什么不同?

2《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与《赤壁赋》有何异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古代英雄的向往,这是强烈的家国情怀。同时发出功业难成、光阴虚掷的感慨。词表达了强烈的感情,可以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情。

《赤壁赋》:作者超脱了被贬谪的苦闷,也超越了人生短暂的苦恼,进入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深一层的思考。赋抒发了丰富的情感,更阐发了人生哲理,可以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理。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2写一则读书笔记

高中语文经典教案篇四

《过秦论》

【教学目的】

1、学_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_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_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预_安排】

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

因利乘便(chéng)殽函(xiào)合从(zòng)翟景(zhái)将数百之众(jiàng)镞(zú)笞(chī)膏腴(yú)万乘势之(shèng)召滑(shào)

2、思考下列问题:

⑴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⑵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_,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_,“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君主──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这是读本文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粗略分析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⑴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⑵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⑴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⑵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三、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_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1、秦的地理优势;

2、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

3、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

1、“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东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按: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三、诵读第2段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1、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2、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3、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从。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从。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

1、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

2、“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四、留作业

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用提问过渡: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

二、诵读第3段

1、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2、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3、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⑴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⑵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

高中语文经典教案篇五

《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了解诗歌常常借助于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抒发感情。

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把握保姆大堰河的形象。

3、了解排比、的运用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典型细节的分析,认识大堰河的形象。

2.反复朗读,体会修辞方法(对比、反复、排比)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教学重点】

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

【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方法】朗读法、阅读探究法

【教具准备】朗读带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解题

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皈田蒋村。他母亲生艾青时难产,48小时才把他生出来,他的父亲非常迷信,认为这是一个不详之兆,并找来了一个算卦的先生,说,他生下来就是克父母的。艾青一生下来就成了这个家庭里的不受欢迎的人。因此,艾清被送到本村的一家寄养,后来又被送到大堰河家,成为了他的乳儿,在保姆的怀里,艾青生活了难忘了五年,艾青与劳苦大众血肉般的亲情,与这段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那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性和劳动农民的情感与美德,都在艾青幼小的心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艾青常说,他在地主家庭里感受的只是“岐视与冷漠”,“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

由于艾青积极参加一些爱国运动,在1932年被捕入狱,1933年1月14日早晨,天空飘着雪花,诗人站立在铁窗前,思绪波动,不禁展开了广阔的联想,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曾经给予过他母爱的农民保姆大堰河。由雪寒,联想到乳母给予自己的温暖,由囚禁自己的铁窗,联想到死者长眠的墓地。诗情汹涌,不能自己。于是,诗人借助从铁窗里反射进来的雪光,头抵着墙壁,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三、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录音。

2、注意读准字音。

大堰yàn河 檐头 yán 瓦菲 fēi 灶zào火 荆棘 jīng jí 掐死 qiā 火钵bō 碾niǎn 冰屑xiè 团箕jī 忸怩 niǔ nì 凌侮wǔ

叱骂chì 咒语 zhòu 匾biǎn

3、自由朗读,准确把握情感。

4、读了这首诗后你知道了一些什么事?有什么感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明确:

读了这首诗后我知道了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是吃了她的奶长大的。她心地善良、一生辛苦勤劳。她爱“我”如自己的儿子。她只活到四十年就离开了人世。

感受:这首诗不仅坦露了诗人深沉的内心积郁而且为我们中国的农村妇女树立了一尊朴素庄严的塑像。那种积郁首先来自现实生活中那些不公正的事物,来自他对农民命运的关切。

作者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黑暗社会。

5、理清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2节)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与自己的关系;

第二部分(3─8节)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质,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与尊敬。

第三部分(9─10节)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

第四部分(12─13节)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献诗。

6、体会感情

诗是诗人感情的载体,这首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全诗13个诗段,概括每个部分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第1部分:怀念与痛悼

第2部分:眷恋与感激

第3部分:同情与控诉

第4部分:讴歌与赞美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诗,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理清了诗人由现实到回忆,再到现实的抒情结构,体会诗人起伏跌宕的感情旋律。

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了艾青,曾激动的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那河,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的说,中国有大堰河。是的,如果把诗人半个世纪的创作看成是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那么,大堰河就是他永不枯竭的源头。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品读鉴赏

(一)研习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诵

2、看前两节诗,一共十行倒有三行重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学生发表看法。

明确:反复,突出诗人永难忘怀大堰河的养育之恩,浓浓托出深深怀念之情。

3、这三段中,大堰河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学生谈谈。

明确:连名字姓氏也没有,以她村庄的名字作名字,大堰河又是一个童养媳,后来又是地主儿子的保姆,在养活地主儿子的前提下养活自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妇女的典型。)

4、诗中,称呼时而用“她”,时而用“你”,这怎么理解?你换一下试试。

明确:用“她”是客观的交待,用“你”是表达亲切的深情。

教师小结:第一部分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与我的关系,表现诗人对乳母的怀念之情。

(二)研习第二部分

1、第三节有几个镜头?这些镜头给你什么印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试答。

明确:诗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在对悲惨凄凉气氛的浓重渲染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自然地引出第二部分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

2、问:诗人是怎样想起大堰河的?为什么艾青说“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你呢?

明确: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正因为这许多原因,艾青想起了这个给过他无限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构成了凄凉、衰败、荒寂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

3、我们在读这几节时,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

明确:低沉、舒缓

4、诗人以诗来概括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一生干过两种活,在诗人小时,他是乳母;诗人五岁后她便做了佣工。哪一节突出她的“乳母生涯”,哪一节突出她的“佣工生涯”?

明确:4节,7节。

5、艾青因为生他时母亲难产,后来又因为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而被送到大堰河家整整抚养了5年。如果说第一层是作者站在现实的牢房里,那么,从第四节开始,作者就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了。

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

明确: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摩我”。

6、诗人运用这样的手法,是为了突出她怎样的品质?

明确:勤劳、慈爱。

7、这些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些排比句一方面了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的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养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 处处给他以爱抚, 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勤劳及对乳儿无私的爱。我们感到,这里尽管贫穷尽管粗陋,但这里有母爱的拥抱和抚摸。

8、第七节,在具体描写大堰河的佣工生活时,为什么每一句都用“她含着笑”开头?大堰河为什么笑?这表现了她什么品格?

明确:用了六个排比句,描写大堰河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地承担着如此繁重的劳动: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但又始终含着笑,这突出了她勤劳、淳朴、宽厚、善良、本份,也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同情。她以自己的双手换取自己和一家最低的生活需求,她为此感到满足——她对生活的要求就那么低!

首尾的反复,表现了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牺牲,表现了一个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伟大。

9.作者一方面表现大堰河的勤劳、淳朴、宽厚,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爱,诗中写大堰河对乳儿的爱采取了多种方法,第四节通过大堰河的乳母生涯浓墨重彩、反复铺陈正面抒发大堰河的爱的的话,那么笫五段是用什么方法?第六段呢?

明确:第五节是淡笔点染,侧面烘托。用设问句“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间接地表现出她对乳儿离开的依依不舍和对乳儿内心的疼爱。第六节跟第四节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第四节说在大堰河家虽然物质条件很差,但蒙受的是深挚的爱。第六节说虽然物质条件很优裕,但精神上极其痛苦。在大叶荷家中,在将近五年的寄养中,他承受了乳母超越生母的爱,感受了亲人般的温暖,离开了乳母,便离开了母爱,这在幼小的孩子来说,是最最痛苦的事。尽管新家中挂着“天伦叙乐”的匾,实际上孩子失去了天伦叙乐。通过对比,反衬出大堰河家中虽然贫穷却充满欢乐充满爱。

10、第八节,又一次正面写大堰河对乳儿挚真的爱,在年节里,大堰河为了她的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把他乳儿画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对她邻居夸奖她的乳儿。这些描写,已经尽至了,但作者又深挖一层,把大堰河心底里的深情展示了出来: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11、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大堰河对她乳儿的爱原来如此深切真挚,就连梦中也念念不忘!她乳儿幸福就是她最大的满足!这个梦,把大堰河对乳儿的爱推向了高潮,倾注了她那慈母的深情。但是这个梦是不能说的,因为这个梦对大堰河来说是非份的,是一种执着的明知不可能实现却始终不能忘怀的期待。

三、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 齐读9-13节,导入新课

二. 研读鉴赏诗歌

(一)研习第三部分。

1.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命运所给予她的,却有贫困和苦难。她活着,对于世界是无私地赠予,不停的劳作,毫无保留的贡献她的一切——从血汗、乳汁、到赤诚的心,而直到她死,世界给予她的,是什么呢?(朗读)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人世生活的凌辱,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2、问: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微薄的葬礼)

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这里,诗人的心一阵阵发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3、问:这里,用了一连串的数量词,有什么意义?

明确:数量词组“四十几年”、“数不尽”跟“四块钱”、“几尺长方”、技术“几束”、“一手把”的尖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不公道的世界”的揭发和控诉:大堰河只活了“四十几年”,可是她却受了“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给她送葬的,只是“四块钱”的棺材,“几束”稻草,“一手把”的纸钱的灰——这就是她辛苦一生所得的最后报偿!诗人强烈的愤慨包含在这数量词组的对比之中。

她死后,丈夫也死去,儿子除了做土匪当炮灰,便只能做伙计当奴隶。真实的笔触,包含着控诉的心声。诗人自己,终于彻底背叛了他出生的那个阶级,而与养育他的那个阶级结成了真正的兄弟。所以大堰河不仅滋养了诗人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滋养了诗人的精神。

4、问:
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剧?诗人对这个社会怀着怎样的感情?齐读11节,读出诗人的憎恨之情。

5、第四部分是诗的结束,作者从对往事的回忆又回到眼前的现实,与开头相呼应。诗人用六个“呈给你”和两个“呈给”的排比、反复,饱蘸激情,盛赞大堰河的灵魂乃至亲抚过自己的手、唇、脸颊、乳汁,情感奔放通畅,是抒情高潮。最后一节回应开头,重现诗的主旋律。整首诗结构严谨,一气呵成。

思考:如何理解“紫色的灵魂”?

明确:一种看法,紫色是高贵、神圣的象征,“紫气东来”、“紫禁城”。大堰河身份虽卑贱,但她慈爱、善良、勤劳,集中了人之美德,她的灵魂最高贵、最伟大。

另一种看法,紫色是伤痕的颜色,是凝血的颜色,是因窒息而死的人的颜色,代表了不幸、苦楚、伤痛和死亡,大堰河苦难一生,结局悲惨,因而称之为“紫色的灵魂”。)

6、教师小结:这一节,诗人的感情并没有停留在大堰河一个人身上,艾青正是通过对大堰河勤劳、善良、宽厚、淳朴的形象的塑造,写出了整个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不是吗?正是这些像大堰河一样的人类社会的保姆,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人类世界,创造了供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享乐的物质财富,用宽厚、善良的心给人以温暖;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劳动群众,挤干了乳汁,流尽了血汗,养活了别人,自己却一无所有,过着悲惨的生活。所以,诗人把诗“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他们的儿子”,就使诗的主题思想有了更深广的社会意义。

三、讨论分析大堰河形象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1、通过精细描写大堰河怎样在地狱般的环境里,默默进行无休无止的各种劳动;劳作之后,体现对诗人慈母般的爱,在流尽乳法后,又到地主家承担各种繁重的劳动;排比句式,像特写镜头,写出她的勤劳、纯朴和善良的品质,她劳作时含笑,说明她为了自己一家而活着,不计较劳累、辛苦,深爱自己的乳儿,一种宽厚品格跃然纸上。在表现她蒙蒙善良宽厚性格的同时,渗透着对其命运的深切同情(指导研读4.7小节。)

2、不仅如此,还着力描写她丰富美丽的内心世界:疼爱乳儿,一往情深(作者也带着深情记叙)研读8小节

3、诗人对大堰河的歌颂,也是对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嫂嫂品德的歌颂,揭示她们的悲惨命运(12小节),

4、通过这一形象,要表达的主题。

这首抒情长诗,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的黑暗社会。

四、分析诗歌表现手法。

1、是抒情诗,但在叙事中抒发强烈的感情:如第4、7、8、11小节的叙述,抒发了同情、怀念、赞美、爱戴的感情。

2、修辞手法:

妙用对比:两个家庭生活对比,体现社会制度不合理;两家的不同待遇对比,显示诗人的爱憎;生前的操劳和死后的凄惨;美丽梦境和凄惨死亡对比,深刻表现了文章主题

大量反复:表现特有的感情,使诗句一唱三叹,增强表达效果。

多次排比:既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也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总之,反复、排比更有助于表达强烈浓厚的感情。

3.诗歌风格

艾青的诗作在形式上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自由奔放的诗体。也有人把它称为“散文化”而加以指责。但是,应该说,这并不是缺陷。艾青也曾尝试过各种形式,尝试的结果证明,对于他来说,这种带有“散文化”的倾向的自由诗体比较得心应手,他用这种形式写出了成功的诗作。他的诗脱去了格律的外壳,不押严密的韵脚,但是并没有抛弃诗的内核。在这首诗里,诗并没有因散而失去诗味,而是诗意更浓,抒发的更自由,表达的更充分。用排比、反复来体现格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量的排比,层层递进,不仅展现了多种画面,增强了抒情气势,也增强了诗的内在旋律。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